环境保护之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

合集下载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高二地理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一、生态脆弱区
2.分布
一、生态脆弱区 3.土地退化的主要表现及其典型分布区
土地退化是指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土地出现质量下降、生产力降低的过程
直观表现:植被受损、农业收益降低
土壤侵蚀
黄土高原、东南丘陵
土壤肥力下降
土地退化=土 土地沙化 地生产力下降
石漠化
东北平原 西北地区 云贵高原
土壤盐碱化
石漠化在江南丘陵的表现---红漠化 红漠化是指在受人为干扰,地表原有的生态结构遭到破坏,在各种外动力综合 作用下,土层快速侵蚀,红色基岩或其风化壳裸露,呈现红色荒漠景观,土地 生产力衰竭的土地退化过程。红漠化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部浙江、福建、广东、 江西、湖南等省的低山丘陵区。
简述红漠 化景观形 成的过程。
1.什么是喀斯特地貌?它有什么典型特征?2.贵州喀斯特地区为什么出现大 面积的石漠化?3.为什么有人把石漠化成为“生态癌症”?它是不治之症吗? 4.为什么喀斯特地区与贫困交织在一起?
1.地下水与地表水对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所形成的地貌。典型特 征是奇峰林立,地表崎岖,岩石绚丽。2.自然+人为原因。 3.石漠化严重的地方只见石头,不见片土,甚至寸草不生,被学术 界称为“生态癌症”。可以治理(我国集中连片贫困区人口整体受教 育程度不高,劳动技能较差,不能适应新时代现代化生活,劳动技 能培训有助于提升劳动力素质,灵活操作各种机械、设备,提高劳 动效率,从而创造更高的价值,实现脱贫致富的目的)。 4.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环境,加上人为活动的干扰和破坏,导致石漠 化不断加剧,使人们逐步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
森林破坏+红色岩石裸露+水土流失+水分、养分流失& 米降雨量分界线。这条线,让 “天”和“地”密切呼应起来。 高于四百毫米降雨量的,可以种 植农作物;低于四百毫米降雨量 的,是草原和沙漠,适合游牧。

【高中地理课件】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高中地理课件】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鄂尔多斯的年平均降水量 大多在300--400毫米;降 水最多的是1964年和1967 年,约500毫米;最少是 1965年,约120毫米,两者 相差约380毫米,说明降水 的年际变化大。
……
……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课堂活动--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原因探讨
问题二: 鄂尔多斯市年际降水量变化对农业耕作和牧业发展产生 什么影响?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
……
▋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具体措施
构筑防护体系:草地退化严重地区:利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采用灌草相 结合的方式,适当人工补种植物,固沙防沙;在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严重地 区: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
……
▋案例分析--喀斯特山区石漠化
喀斯特地貌,是地下水与地表水对 可溶性岩石溶蚀与沉淀,侵蚀与沉 积,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积等 作用形成的地貌,以斯洛文尼亚的 喀斯特高原命名,中国亦称之为岩 溶地貌,为中国五大造型地貌之一. 石漠化极易在喀斯特地貌区发展。
问题一: 西南石漠化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对 当地的发展带来什么影响?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
……
▋课堂活动--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原因探讨
材料二:浑善达克沙地地区的牲畜量为100万头,到20世纪80年代末,增加到了 1000万头。从20世纪70年代起,菜场开始退化,到20世纪末,1\3的草场已成沙 地,80%的草场退化 问题六: 材料二反应的问题对农业耕作和牧业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情景导入
我国内蒙古东部的浑善达克沙地距 离北京西北部约180千米,历史上 曾是水草丰美的地区,20世纪后期 这里草场退化严重,沙尘暴频发, 成为京津地区沙尘的主要来源地之 一,如今治理绿洲重现,20世纪后 期,浑善达克沙地为什么草场退化 严重?现在的浑善达克沙地是如何 从草原变成了生态绿洲?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课件56张-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课件56张-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1.D 2.C [第1题,清雍正年间,屯田范围扩大到布隆吉乡以西,使疏勒河 引水量大增,实施敦煌大移民,使党河流域引水量大增。随着屯田和移民开垦 范围扩大,灌溉用水剧增,河流下泄水量非常有限,在剧烈蒸发作用下哈拉奇 干涸,D正确;气候干旱具有一定影响,但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根据材料 可知,在此期间主要是受移民开垦影响,战争、河流改道不是其主要原因,B、 C错误。第2题,疏勒河大部分用于灌溉,下泄水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应是灌区完 成节水改造,灌溉用水量减少,水库可释放更多的水量,使得疏勒河重新西进, C正确;在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下,人口增加,中、上游水库建设增加,则拦截 水量增加,下泄量减少,不利于疏勒河向西推进,A、B错误;地处干旱区, 水循环活跃度增加,降水和蒸发也会增加,另外降水增加有限,D错误。]
课时训练
④以地养地、自然恢复
课时56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必备知识 基础巩固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情境解密 素养落实
课时训练
⑤调整牲畜结构和数量
⑥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
课时56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必备知识 基础巩固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 情境解密 素养落实
课时训练
2.生态脆弱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分析 (1)水土流失的成因分析
①抓自然因素,分析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自然因素 气候
对水土流失产生的影响 与降水的多少和强度有关。降水越多越集中,强度越大且多暴雨,侵 蚀作用就越强,水土流失也越严重
地形
与地形的坡度和坡面组成物质有关。在一定范围内,地形坡度越大, 坡面物质越不稳定,越容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
植被 土壤
与植被的覆盖程度有关。植被覆盖率越低,削减降水和地表径流的能 力就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

针对生态脆弱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综合治理措施有哪些?

针对生态脆弱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综合治理措施有哪些?

针对生态脆弱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综合治理措
施有哪些?
针对生态脆弱区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可以采取以下综合治理措施:
1.生态保护与恢复: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包
括森林、湿地、水域等的保护和恢复。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生态恢复项目等,保护物种多样性,修复受损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抵抗力。

2.可持续农业与林业:推广可持续农业和林业实践,鼓励农
民采用生态友好的耕作方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并倡导有机农业。

促进可持续林业经营方式,推进森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并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3.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包括完善水资源
的法律法规,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控制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4.气候变化适应:加强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包括开展气
候变化风险评估,制定并实施适应性政策和措施,推广清洁能源和能源节约技术,加强灾害风险管理和减灾工作。

5.社会公平与贫困减轻:关注生态脆弱区的社会问题,加大
对贫困地区的投资和扶持力度,提供适当的教育、卫生、就业等基础服务,鼓励社会参与和民主决策,促进社会公平和贫困减轻。

6.教育和意识提升:加强环境教育和意识提升,培养人们的
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提高公众对生态脆弱区保护的认
知和参与度。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社区参与和环保组织的
支持,推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普及和落实。

这些综合治理措施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携手合作,形成共同的治理机制和合作模式,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脆弱区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2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第2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第二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标准核心素养定位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水平1:结合资料,说明生态脆弱区的含义及表现与分布,面临的主要问题。

水平2:结合资料,指出我国主要生态脆弱区及其环境与发展问题。

水平3:根据资料,归纳我国主要土地退化区土地退化的原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水平4:根据资料,探讨世界典型生态脆弱区生态问题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人地协调观:通过探讨生态脆弱区产生的人为原因,提出治理措施,树立人地和谐发展的理念。

综合思维:综合分析生态脆弱的成因、影响及治理措施。

区域认知:生态脆弱区的分布及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地理实践力:通过观察、调查等方法了解身边生态问题发生原因,并探究治理措施。

一生态脆弱区1.生态脆弱区(1)概念:01弱、02恢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干湿交替、03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04沙漠边缘等地区。

(2)05稳定性较差,一旦其稳定性被打破,土地易退化。

2.土地退化(1)06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地出现质量下降、07生产力降低的过程。

(2)表现:08土地沙化、石漠化、土壤侵蚀、09土壤盐碱化、土壤肥力下降等。

3.我国的生态脆弱区(1)特征:面积10大,类型11多,分布广。

(2)典型地区及表现南方喀斯特地区的12石漠化和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

1.判断正误。

(1)降水多的地区不存在生态脆弱区。

(×)(2)荒漠化会造成土地退化。

(√)(3)土壤盐碱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不合理的灌溉。

(√)2.土地退化表现中,不包括()A.土地沙化B.土壤侵蚀C.土壤肥力下降D.土地被占用答案 D解析土地退化主要表现为土地沙化、石漠化、土壤侵蚀、土壤盐碱化、土壤肥力下降等。

3.从气候条件来说,哪些地区易出现土壤盐碱化?提示降水较少,蒸发旺盛的地区,如我国西北地区、华北地区。

二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1.地理位置(1)过渡性的地理位置:01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02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件+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集约化、高效、特色农牧业及农牧产品加工业。
【案 例】陕西省定边县土层深厚,日照充足,适宜荞麦生长。这里荞麦种植历史悠久,生产的荞麦具有粒大饱满、营养丰富、药用价值较大等优势。2011年,定边荞麦被确定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农田防护网
防沙林带
封沙育草
草方格沙障
总结: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人为原因
人为因素
典型地区
主要危害
过度樵采
能源缺乏地区
防止风沙前移和抑制地表起沙的植被遭到破坏
过度放牧
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
加速了草原退化和土地沙化的进程
过度开垦
农垦区周围及荒漠绿洲
使土壤风蚀沙化和次生盐渍化
水资源利用不当
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古城遗址
上游用水过多,下游因缺水而使绿洲退化、沙化;不合理灌溉导致的次生盐渍化。
4.调整牲畜结构和数量
5.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
学以致用:探索塞罕坝地区土地荒漠化
情境 塞罕坝地处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历史上的塞罕坝曾经水草丰美、森林茂密,是清朝著名的皇家猎苑。后来由于过度采伐、连年战争等,植被遭到破坏,风沙肆虐。1962年塞罕坝设立机械林场,通过人工造林在这里建起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其面积为112万亩(1亩≈666.7平方米),塞罕坝森林覆盖率从1962年的 提高到如今的 ,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图为塞罕坝林场及周边区域图。
案例研究:南方喀斯特地区
地表崎岖不平,多陡坡,土层薄,地表水资源不足。
思考:喀斯特地区生态脆弱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石漠化的成因)
案例研究:南方喀斯特地区
降水多且分配不均,春夏降水集中,融水侵蚀严重;多陡坡,土层薄;岩石抗风化能力强,成土过程缓慢过度开垦,破坏植被,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

新教材新高考选择性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新教材新高考选择性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5.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问题一】生态脆弱区的概念与分布生态脆弱区是指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地区。

【问题二】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稳定性差的表现(1)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组成要素少);(2)生态系统各组成要素之间不协调;(3)部分要素性质不稳定;(4)要素之间物质和能量流动不通畅;(5)要素之间物质和能量输入、输出、储存比例不恰当等。

【问题三】什么是土地退化土地退化是指受自然因素(生态系统稳定性差,易被破坏,且难以恢复)和人类活动(过度或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强度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遭到破坏),土地出现质量下降、生产力降低的过程,表现为土地沙化、石漠化、土壤侵蚀、土壤盐碱化、土壤肥力下降等。

【问题四】分析土地退化原因的思路1.确定土地退化地区的地理位置,了解其自然背景和社会经济背景;2.确定该地土地退化的表现,从而确定其形成的自然地理原理;2.根据该自然地理原理,和当地的自然背景,分析该地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稳定性差)的原因(自然原因);3.根据该自然地理原理,和当地的社会经济背景,分析是什么人类活动,干扰(破坏)了哪个自然地理要素或环节,从而导致了该土地退化现象的发生(人为原因)。

【问题五】南方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原因分析1. 位置和背景:主要指云南、贵州、广西等地;2. 石漠化的自然地理原理:缺少植被保护的地区,暴雨时发生水土流失,土壤无法保存,植被进一步减少,直至岩石裸露,形成石漠;3. 脆弱性(稳定性差,抗干扰能力弱)的表现:(1)石灰岩抗风化能力强,成土过程缓慢——物质输入速度慢;(2)多陡坡,水流速度快,流水侵蚀作用强——物质输出速度快;(3)土层薄、土壤贫瘠——物质储存量少,要素间不协调;(4)降水变率大,多暴雨——要素(降水)性质不稳定;4. 人为原因:由于人口增长和贫困带来的发展需求,人类对土地资源开发强度不断增大,不合理或过度的人类活动(如滥砍滥伐,过度开垦),破坏地表植被,植被覆盖率下降,保持水土作用减弱,水土流失加剧,土层变薄,基岩裸露,导致石漠化。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教案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教案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态脆弱区的概念和特征,认识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的重要性。

2.掌握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了解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实践案例,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生态脆弱区2.生态脆弱区的特征3.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4.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实践案例分析三、教学过程1.什么是生态脆弱区(1)引入:介绍地球上各种自然环境,其中有些地方因为各种原因而变得极其薄弱,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述的“生态脆弱区”。

(2)定义:讲解“生态脆弱区”的概念和定义,包括地质环境、气候条件、水资源等方面。

(3)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将“生态脆弱区”分成不同类型。

2. 生态脆弱区的特征(1)地理环境:介绍生态脆弱区的地理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等方面。

(2)生物多样性:介绍生态脆弱区的生物多样性,包括植物、动物等方面。

(3)资源短缺:讲解生态脆弱区的资源短缺问题,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等方面。

3. 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1)基本原则:介绍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包括可持续发展、保护优先、综合治理等方面。

(2)方法措施:讲解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的方法措施,包括植树造林、防沙治沙、水土保持等方面。

4. 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实践案例分析(1)案例一:黄河流域退化湿地治理介绍黄河流域退化湿地治理的过程和成效,让学生了解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2)案例二:西藏高寒草原保护与恢复介绍西藏高寒草原保护与恢复的过程和成效,让学生了解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四、教学方法1.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小组讨论与展示的教学方法。

3.互动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五、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小组讨论和展示,检验学生对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的掌握程度。

2.通过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课件1:2.2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课件1:2.2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人为原因:人口增加 贫困
过度开垦
一、生态脆弱区
5.我国的生态脆弱区 (1)特点: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 (2)典型地区 ②北方农牧交错带:草场退化,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沙尘源区。
贵州喀斯特地区素有“喀斯特王国”之称,具有土层薄、植被差、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特征。生态 基础较为脆弱,石漠化面积大。这里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交通不便,贫困落后,人地关系严重 紧张。人们对土地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的水土流失,更加剧了生态环境 的脆弱性,使石漠化现象日益严重。
自学窗:人类和自然,谁来决定浑善达克沙地的命运
谢谢观看!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活动:分析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 1.分析萨赫勒地区的气候等自然特征,并说明出现荒漠化的潜在自然因素。
1.资料表明萨赫勒地区正处于干旱与半干旱、热带沙漠与热带草原 的过渡地带;津德尔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居民点,其月均温都在22 ℃ 以上,甚至达到33 ℃,可想而知其蒸发量是巨大的。在降水方面, 这里的年降水量不足500毫米,且基本集中在夏季,特别是7、8两个 月。以其有限且特别集中的降水状况与其全年的高温、高蒸发量相比, 确实是个容易产生环境问题的敏感地区。客观上,这里就潜藏着荒漠 化的自然因素,这是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的水热条件所决定的。
2.综合治理措施 (2)构筑防护体系
三、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
2.综合治理措施 (3)以地养地,自然恢复
三、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
2.综合治理措施 (4)调整牲畜结(5)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
案例:乌兰布察市实施退耕还林(草)
活动:分析非洲萨赫勒地区荒漠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因素 3.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口急剧增加,粮食需求迅速增加。这一因素促使 萨赫勒地区以南的旱作农业不断向北推进,农牧用地之争加剧。人口过快 增长和贫困是萨赫勒地区最为突出的社会问题。解释图2.16,试提出一种 解决非洲贫困问题的可能办法。

高考《地理》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高考《地理》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考点05 土地盐碱化及其治理
土壤盐碱化:又称土壤盐渍化,指土壤中可溶性盐随水向表层移动并积 累下来,从而使地表可溶性盐含量超过0.3%的过程 ,其实质是一种土 地退化。 1.土地盐碱化分类
原生盐碱化:由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和土壤条 件等)变化引起的土壤盐碱化。
次生盐碱化:人类对土地资源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引起的区域水盐 失调,所导致的土壤表层不断积盐的过程。



平坦的黄土高原,由于流水侵蚀切割,四周侵蚀形成沟壑,残留的高 原面,顶部平坦开阔,形成黄土塬; 塬面受流水侵蚀,沟谷发育,分割成长条状的黄土高地,形成黄土墚; 墚进一步被沟谷切割分离,形成孤立的馒头状山丘,即黄土峁。
3.水土流失的危害
(1)破坏土壤肥力,造成农业减产; 裸露坡地一经暴雨冲刷,会使土壤流失,造成肥力下降。
护坡工程 修筑水平梯田 缓坡 地段 封坡育林育草
拦截、涵蓄坡面径流 发展林果业生产
平整土地 保塬工程 营造护林网
塬面
合理利用水土 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南方的红色荒漠与西北地区的荒漠一样吗?
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由于雨水冲蚀作用,使裸露的红壤丘陵 地区的土壤成片、成块地流失,导致地层变薄甚至缺失而不能生长 植物,称红色荒漠。 红壤是我国亚热带湿润地区分布的地带性土壤,呈酸性,较贫瘠。
考点03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
1.描述黄土高原的分布范围
南界为秦岭,大约在34°N, 北以古长城为界,纬度大致是40°N, 东部是太行山,大致界线是114°E, 西部是乌鞘岭,大约在103°E。
思考:黄土高原的位置具有过渡 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具体表现是什么?
位置具有过渡性的表现
1 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 2 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 3 湿润区向干旱区过渡 4 森林向草原过渡 5 农业区向牧业区过渡

2.2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件)

2.2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件)

我国内蒙古东部的浑善达克沙地距离北京西北部 约180千米,历史上曾是水草丰美的地区。20世 纪后期,这里草场退化严重,沙尘暴频发,成为 京津地区沙尘的主要来源地之一。如今,这里绿 洲重现。
1、20世纪后期,浑善达克沙地为什么草场退化 严重?
2、现在的浑善达克沙地是如何从沙源地变成了 生态绿洲?
01
➢ 过度开垦:由于该地带生态环境脆弱, 开垦后土壤肥力逐年下降,作物产量逐 渐降低,土地不断退化。
1953年荷兰遭风暴潮袭击景象
case
阅读
降水多的年份,适宜农耕的条件好,农区向牧区扩展: 降水少的年份,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且由于农作 物长势差,对土壤保护作用弱,一遇大风、 暴雨, 易加重土壤侵蚀。为了维持生计而增加作物产量,人 们进一 步扩大讲地面积,期望来年降水多,农作物 产量高。这样,使得农耕区逐渐向西、向北扩展。由 于该地带生态环境脆弱,开垦后土壤肥力逐年下降, 作物产量逐渐降低,土地不断退化。
1.请根据图2.14和文字资料,并联系已学知识,分析萨赫勒地 区的气候等自然特征,并说明出现荒漠化的潜在自然因素。
▋活动●分析山西省煤炭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请根据图2.14和文字资料,并联系已学知识,分析萨赫勒地
区的气候等自然特征,并说明出现荒漠化的潜在自然因素。
资料表明,萨赫勒地区正处于干早与半干早、热带沙 谟与热带草原的过渡地带:津德尔是其中有代表性的居 民点,其月均温都在22 C以上,甚至达到33C, 可想 而知其蒸发量是巨大的。在降水方面,这里的年降水 量不足500毫,且基本集中在夏季,特别是7、8两个月。 以其有限的而且特别集中的降水状况与其全年的高温、 高蒸发量相比,确实是个容易产生环境问题的敏感区, 客观上,这里就潜在着荒漠化的自然因素。这是本地 区的地理位置和当地的水热条件所决定的。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研讨记录内容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研讨记录内容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研讨记录内容一、前言生态脆弱区是指由于自然环境条件恶劣、人类活动干扰等原因导致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地质灾害频发的区域。

针对生态脆弱区的治理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探讨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方法,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背景分析1. 生态脆弱区的定义及特点生态脆弱区是指由于自然环境条件恶劣、人类活动干扰等原因导致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地质灾害频发的区域。

其特点包括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度低、土地沙化严重等。

2. 生态脆弱区治理的必要性生态脆弱区治理是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福祉的必要措施。

首先,它能够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其次,它能够提高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最后,它能够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脆弱区治理的现状1. 生态脆弱区治理的成效近年来,我国对生态脆弱区进行了大力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

例如,在黄土高原地区,通过植树造林、草畜平衡等措施,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在西藏等地区,通过开展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提高了土地覆盖率和生态环境质量。

2. 生态脆弱区治理面临的问题尽管生态脆弱区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例如,在某些地区,由于资金不足和技术水平不高等原因,治理效果并不明显;另外,在某些地区,由于政策制定不够科学、执行不到位等原因,导致治理工作难以推进。

四、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的方法与建议1. 植树造林植树造林是生态脆弱区治理中最为常见的方法之一。

通过植树造林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土壤质量、防止水土流失等。

同时,植树造林还可以为当地居民提供经济收益。

2. 退耕还林还草退耕还林还草是针对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而提出的措施。

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可以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土壤质量,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3. 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可以鼓励当地居民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为他们提供经济收益。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件 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任务2.鄂尔多斯降水的变化特征是如何影响该地土地退化的?
[答案] 暴雨集中,不仅降低了水分利用率,还造成强烈的土壤侵蚀;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也比较大,降水量少的年份往往出现旱灾,加剧土地退化。
任务3.鄂尔多斯地区为什么冬春季节多大风?
[答案] 鄂尔多斯地处我国西北地区,接近强大的亚洲高压中心,冬春干旱季节受亚洲高压影响大,且地面植被少,所以大风日数多且风力强劲。
[答案] 沙尘暴、雾霾等天气增加,大气质量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加,旱涝灾害增加;风沙掩埋农田、牧场,土地质量下降。
任务3.阐述塞罕坝林场建设的意义。
[答案] 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减轻土地荒漠化;经济林的建设促进了当地林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林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安置大量劳动力就业,维护社会稳定。
开垦
开矿
三、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
1.治理原则
(1) 树立生态脆弱区要以⑬_____________自然环境为第一要务的观念。
保护、恢复
(2) 综合运用⑭_______、工程、经济、社会等措施解决问题,实现⑮___________发展。
生物
人地和谐
2.综合治理措施
(1)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任务1.库布齐沙漠所在地区应主要发展何种农业生产活动?
[答案] 主要发展畜牧业。
任务2.库布齐沙漠的治理中,人们采取了多种生物措施防治荒漠化,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案] 保护和恢复地表植被,防治沙漠侵吞。
任务3.在库布齐沙漠的治理过程中,可采取何种途径帮助当地的农牧民脱贫致富?试举例说明。
[答案] ①在封沙育林育草时,引导当地农牧民种植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多年生的草药植物,改变传统的农牧业生产方式。②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沙漠风光,发展特色沙漠旅游活动,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课时作业6: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课时作业6: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第36讲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综合测试一、选择题日前,习总书记强调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读我国贫困县分布与生态脆弱区关系图,完成1~2题。

1.我国贫困县与生态脆弱区的描述正确的是()A.东部经济地带没有贫困县B.生态脆弱区人口分布稀少C.生态脆弱区自然条件恶劣D.生态脆弱区易连片出现贫困县2.关于我国生态脆弱区,说法正确的是()A.甲地主要是过度放牧导致生态脆弱B.乙地退耕还林是改善生态脆弱的重要手段C.丙地地表水短缺是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D.全球气候变化对丁地生态没有影响答案 1.D 2.B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在渤海湾的西北附近有贫困县存在的,该区域属于东部经济地带,故A项错误;读图可知在浙江和江西等区域有一定量的生态脆弱区的分布,该区域的人口并不稀少,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浙江和江西等区域的生态脆弱区的自然条件还是比较优越的,故C项错误;读我国贫困县分布与生态脆弱区关系图可知生态脆弱区的贫困县的数量往往比较多,因此可知生态脆弱区易连片出现贫困县,故D项正确。

第2题,读图可知甲地位于东北平原的农耕地带,该区域的生态脆弱主要是由于过度农垦导致的,故A项错误;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乙区域多低山丘陵,地形起伏较大,且该区域降水比较多,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因此可知乙地退耕还林进行水土保持是改善生态脆弱的重要手段,故B项正确;读图可知丙地区位于我国西南,该区域喀斯特地貌广布,石漠化比较严重,严重的石漠化是该区域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丁地区气候干旱,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得丁区域蒸发加剧,荒漠化等生态问题更加严重,故D项错误。

(2020·济南二模)祖厉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流经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形起伏较大。

20世纪70年代开始,流域开始大规模的生态治理,特别在研究区内,采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水土保持效果显著。

读祖厉河流域图和研究区内不同时段年降水量和输沙量平均值统计表格,完成3~4题。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人教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人教
春季。理由:冬春季节盛行西北风, 且农牧交错区无高大山脉阻挡。 3.大风天气对土地退化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 春季气温回升 ,地表解冻,但
未到夏季,降水较少,导致土壤疏松, 受大风天气的影响,易发生土地退化。
土地退化及原因
阅读材料,归纳民勤土地退化的原因。
材料一: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 北部,属于北方农牧交错带石羊河流经 民勤盆地,是镶嵌在古丝绸之路要道上 的一颗绿色宝石,民勤冬寒夏热,气候 干旱,多风沙、少降雨,降雨集中在夏 季暴雨,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植 被稀疏,地表裸露,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 。
边缘等地区。我国重点脆弱生态区包括北方风沙区、西北干旱区、黄土高 原区、青藏高原区和西南喀斯特区。
生态脆弱区
3.面临的主要问题:生态系统稳定性较差,土地易退化。 4.土地退化:土地质量下降、生产力降低
主要表现为:土地沙化、石漠化、土壤侵蚀,土壤盐碱化、土壤肥力下降等。
图:土壤流水侵蚀
图:土壤盐碱化
土地退化及原因
1.依据图2.12a,估算鄂尔多斯市多年平均降水量 ;依据图2.12b,找出其年降水量最多与最少的 年份及其数值。
答案:年平均降水量在200-400mm之
间。 年降水量最多的年份:1961年 年降水量最少的年份:1965年
土地退化及原因
2.鄂尔多斯市年际降水量变化对农业耕作和牧业发 展产生什么影响?
图:中国北方主要半农半牧县分布图
土地退化及原因
图:我国北方农牧区边界的变化
图:我国近5000年气温变化曲线
当气候出现冷暖、干湿变化时,就会出现农进牧退或牧进农退
的现象。(自公元前5世纪以来,中国北方气候处于持续波动过程中,
出现几次较为明显的温暖期和干冷期。通常而言,气候越暖湿,则宜农土

2.2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2.2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主要的环境和发展问题——土地退化 ◯概念:指受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地出现质量下降、生产力 降低的过程。
◯表现:土地沙化、石漠化、土壤侵蚀、土壤盐碱化、土壤肥力下降等。
土地沙化
石漠化
土壤侵蚀
土壤盐碱化 土壤肥力下降
我国生态脆弱区的特点: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
将下列土地退化表现与其典型分布 区连接起来。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案例 乌兰布察市实施退耕还林(草)
1. 乌兰察布市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 乌兰察布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 远离海洋,深居内陆。
42、、通2 0过世退纪耕6 还0 年林代( 草以)后, 乌,兰乌察兰布察市布农市业草土原地基利本用消结失构的、原产因业是结什构么发?生 了 怎 样 的 变 化 ?
第二章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ecologically fragile areas
课标标准与学习目标
课标标准 以某生态脆弱区为例,说明该类地区存在的环
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措施。 学习目标 了解生态脆弱区的概念,明确不同地区土地退
化的表现及危害。 结合实例,分析生态脆弱区土地退化的成因并
5、土地退化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 地处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对降水变率极为敏感,土地
极易受风蚀和沙化;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的根本原因。 ② 降水量具有临界性且变率大 ③ 多大风天气,且集中于冬春季节。 2)人为原因: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
① 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环境压力大; ② 对土地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部分省级行政区石漠 化土地面积比例图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堂笔记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堂笔记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生态脆弱区一、生态脆弱区●概念:指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于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

生态脆弱区也叫做生态交错带,是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交错地带。

●分布:分布在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等地区。

●环境问题表现:土地退化、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灾害频发等。

土地退化表现土地沙化:由于土壤侵蚀,表土失去细粒(粉粒、黏粒),而逐渐沙质化,或由于流沙(泥沙)入侵导致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地沙化大面积蔓延会形成荒漠化。

石漠化:因水土流失而导致的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和生态环境退化的现象,多发生在石灰岩地区。

土壤侵蚀:是指土壤或其他地面组成物质,在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剥蚀、破坏、分离、搬运和堆积的过程。

分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冻融侵蚀、重力侵蚀等。

土壤盐碱化: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使盐分积累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

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也称盐碱化土壤肥力下降:土壤能够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的能力下降。

我国的生态脆弱区喀斯特山地石漠化生态脆弱区贫困与石漠化总结伴出现,国家级三大集中连片贫困区,分别是乌蒙山贫困区、武陵山贫困区及滇黔桂石漠化贫困区,都与其本地喀斯特石漠化分布有关。

基本特点:面积大、类型多、分布广。

分布地区:干旱半干旱区、南方丘陵区、西南山区、青藏高原及东部沿海水路交接地区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形势和危急区分布图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一、北方农牧交错带的位置和范围二、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自然原因问题(1)鄂尔多斯的降水有什么特征?鄂尔多斯的年平均降水量大多在300--400毫米;降水的季节变化大,且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在夏季;降水年际变化也大。

北方农牧交错带:降水量具有临界性且变率大问题(2)鄂尔多斯降水的变化特征如何影响该地的土地退化?暴雨集中,不仅降低了水分利用率,还造成强烈的土壤侵蚀;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也比较大,降水量少的年份往往出现旱灾,加剧土地退化。

2.2.2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精品课件)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二课时

2.2.2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精品课件)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二课时

自学窗
人类和自然,谁来决定浑善达克沙地的命运
21世纪初,荒漠化严重的浑善达克沙地开始了生态恢复。2001年春,人们在浑善达克沙地深处的 某嘎查(嘎查:蒙语,即行政村)设计了乔-灌-草多层次、高密度的防风林。为了保证树木成活, 使用生根剂处理树苗。当年,种植的旱柳萌芽了。
然而好景不长,次年那些树木就不再抽叶,并逐渐枯死。实际上,种植的树木用的养料是树干储 存的,半干旱区强烈的蒸发、严酷的冬季、强烈的大风使得它们很难生存。
和谐发展。
【问题】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优化土地 利用结构
构筑 防护体系
以地养地 自然恢复
调整 牲畜结构 和数量
控制人口 过快发展
提高人口 素质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问题】如何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从土地适宜性出发,宜农则农,宜牧则牧。 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集约化、高效、特色农牧业及农牧产品加工业(图2.17)。
练习
[2022·山东济宁高二期末]我国生态脆弱区类型多,分布广。为治理生态脆弱区, 人们在坡地上大量修筑鱼鳞坑(如图),在坑内栽种植被,生态环境问题明显改善。 鱼鳞坑是山坡上挖掘的有一定蓄水容量的土坑,多呈半月形沿等高线排列,且上下 鱼鳞坑呈“品”字形交错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建鱼鳞坑的是( )
构筑防护体系
在草地退化严重地区,利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采用灌草相结合的方式,适当 人工补种植物,固沙防沙;
在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严重地区,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小流域综合治理。
【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
固沙草方格
防风林
拦沙坝
修梯田
以地养地、自然恢复
选择部分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人工种植高产牧草,解决牲畜食草 问题,从而使退化的草场通过休牧得以自然恢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材料二:塞罕坝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南缘,地处内蒙古高原与河北北部山地的交接处,按地形分坝上、 坝下两部分:坝上是内蒙古高原南缘,海拔1500——1940米;坝下是阴山山脉与大兴安岭余脉交汇处, 海拔1010----1500米。林区土壤平局厚度为10厘米。
材料三:塞罕坝周边地区地理要素分布图
要素
地形
问题的对策和措施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 归纳分析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
般方法 • 培养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
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 山的重要生态发展理念 。
环境保护之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共2 3张PPT )
环境保护之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共2 3张PPT )
成因
纬度高,海拔高, 距冷空气源地近,冬季风影响大
距海较远,到达水汽少; 山地阻挡,减少水汽; 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交汇处;
靠近冷空气源地,冬季风强劲
环境保护之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共2 3张PPT )
塞罕坝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自然背景
问题2:结合材料进结合材料进一步分析引起塞罕坝退化的其他潜在因素
荒漠化加剧,沙尘暴多发; 经济方面:土地生产力下降,农业减产; 社会方面:收入减少,贫困增加;
环境保护之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共2 3张PPT )
环境保护之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共2 3张PPT )
问题5. 根据材料,说明塞罕坝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①大规模植树造林,恢复植被;
② 建自然保护区; ③ 加大更新造林力度,优化树种结构; ④ 坚持保护性开发方式,发展优势产业;
人口激增,贫困增加
管理不力,过度开发
过垦过牧,过度砍伐
战争破坏,山火多发
环境保护之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共2 3张PPT )
环境保护之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共2 3张PPT )
任务二:探究塞罕坝 森林 草地破坏的人为原因及危害 问题4. 说明塞罕坝大量植被退化给当地带来哪些危害。 生态方面:气候变干旱,河流干涸,生物多样性减少,
问题3. 结合学习材料 《塞罕坝之殇》探究导致该区域植被退化的人为原因有哪些? 材料:后来塞罕坝渐渐衰败了。清朝在盛世时即大兴土木,修建圆明园和承
德避暑山庄,仅乾隆三十二年至乾隆三十九年的7年中,就从这里伐去古松34万 株。到了清末 ,政治腐败、经济萧条。慈禧为了弥补国库空虚和维持自己的挥 霍,先后于同治元年和光绪二十七年宣布围场开禁,农牧活动日益增多,大肆 砍伐森林,破坏草地;后来又遭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到解放初 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退化为草原荒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 的荒凉景象。
环境保护之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共2 3张PPT )
环境保护之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共2 3张PPT )
300年前
解放前
植被退化
环境保护之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共2 3张PPT )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环境保护之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共2 3张PPT )
塞罕坝地区植被退化的自然背景----脆弱的生态环境
问题1:根据材料一探究引起植被退化的潜在气候因素
历史上的塞罕坝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 的地方,在辽、金时期称作“千里松林”, 曾作为皇帝 狩猎之所,被誉为“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 林的海洋”
环境保护之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共2 3张PPT )
随着清王朝历史的推移,因吏治腐败和财政颓废,内忧 环境保护之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共23张PPT) 外患的清政府在同治二年(1863年)开围放垦,随之森 林植被被破坏,后来遭遇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和连年 山火,到解放初期,原始森林已荡然无存,塞罕坝地区 退化为高原荒丘,呈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 荒凉景象。
1993年5月经原林业部批准,在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的 基础上建立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其中森林景观110万亩, 草原景观20万亩,森林覆盖率78%,是华北地区面积最大、 兼具森林草原景观的国家级森林公园。2002年,被国家旅 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公园内风景资源丰 富,景观独具特色,被赞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 的世界、林的海洋、摄影家的天堂”。以其四季旅游开放 特色吸引众多游客,春季,踏青植树游,盛夏,避暑休闲 游,金秋,金色彩摘游,隆冬,滑雪守猎游。
材料一 :年平均蒸发量1388mm,6级以上的大风日数83天,最多年份达114天,主要出现在冬春季节,以西 北风为主。
要素
特点
气温 降水
寒冷, 冬季长,春秋短, 夏季不明显
降水总量较少, 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
大风
环境保护之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共2 3张PPT )
天数多且集中,主要在冬春季节, 以西北风为主
如: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建设苗木基地、开展林下种 植和养殖、发展风电。
环境保护之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共2 3张PPT )
环境保护之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共2 3张PPT )
地处河北省最北端的塞罕坝林场生态基础脆弱,自然条件 恶劣。55年来,三代塞罕坝人牢记使命、艰苦奋斗、传承 接力,将荒原沙地变成了百万亩人工林海。
我国的生态脆弱区
由图可以看出,我国生态脆弱区分布广泛,主 要分布于不同生态系统的过渡带。那如何定义 生态脆弱区?产生的背景?如何恢复和利用?
环境保护之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共2 3张PPT )
学习目标:
• 了解生态脆弱区的含义 • 运用整体性思维结合塞罕坝的区域特征分析其生态
脆弱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 结合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并掌塞罕坝生态脆弱
环境保护之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共2 3张PPT )
环境保护之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共2 3张PPT )
一、生态脆弱区的含义
生态脆弱区即为生态系统较脆弱的区域,环境 组成结构相对不稳定,对外部干扰反应敏感。 并且缺乏抗拒干扰、恢复初始结构和功能的能 力。 生态脆弱区生态系统稳定性差,往往由于一个 因素的变化或扰动,而触发其他相关要素发生 一系列变化,进而使整个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一般分布在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动物物种少的 不同系统的过渡带,它是受人类影响较大的地 区。
表现
地形类型多样,坡度变化大;
土壤
土层浅薄,土壤贫瘠,沙化严重;
水文 其他
河流数量少,水量小,水资源不足; 距沙漠近,多沙尘暴灾害
环境保护之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共2 3张PPT )
环境保护之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共2 3张PPT )
任务二塞:探罕究坝塞罕地坝区森林生草态地环破坏境的脆人为弱原的因及人危为害 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