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语音的结构单位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笔记整理

《现代汉语》笔记整理
举例:zhi中的-i是舌尖后,高,不圆唇元音;
zi 中的-i 是舌尖前,高,不圆唇元音;
ji 中的i 是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
02年(2分):说明下列各组韵母发音的异同
1)e o 异:o 舌位:后,半高,圆唇;e舌位:前,半低,不圆唇
同:都是舌面元音
2)an ang 异:an带舌尖鼻音n ;ang带舌根鼻音ng(浊)
C.塞擦音:j q zh ch z c
D.鼻音:m n
E.边音:l
2)看声带是否颤动
A.声带颤动——浊音:m n l r
B.声带不颤动——清音:其余都是
3)看气流的强弱
A.送气音:p t k q ch c
B.不送气音:b d g j zh z
例:请描述声母中的送气、不送气音
答:送气、不送气音是塞音、塞擦音发音时,口腔呼出的气流较强的叫送气音,气流较弱的叫不送气音。共6对。
同:都是带鼻音韵母。
五、声调
1.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特点:
1)主要由音高构成(相对音高)
2)构成调值的相对音高在读音上是连续的。
标记方法:参见80页
2.调类:声调的种类。即把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所建立的类。
普通话全部字音分属四种基本调值——“四声”
历届考题:
01年(3分):调类和调值是一回事吗?举例说明。
六、音节
1.音节: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
2.普通话的音节一般是由声母、韵母、声调构成的。
3.普通话的音节结构特点:
1)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由4个音素组成。
2)构成汉语音节:声调、韵腹(主要元音)必不可少;
声母、韵头、韵尾不是必不可少
3)一个音节总有元音,最多有三个。“you”且连续出现。

现代汉语语音学部分

现代汉语语音学部分

使用教材:《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著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大纲:自编《现代汉语教学大纲》第一节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要通过语音来传递信息进行交流。

(一).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的物理性质具有四个基本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1音高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振动的快慢来决定的。

声波每秒振动的周期次数就是声波的频率。

语音的高低,则跟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

此外,同一个人发音时声带的松紧不同,声音也有高低之别。

汉语的声调,主要是由不同的音高构成的。

2音强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声波振幅的大小决定的。

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

词语中的轻重音主要是音强的不同形成的。

并且,声音的强弱在普通话中还有区别词义的作用,比如“地道”中的“道”,分别读为轻声和非轻声时,所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3音长指声音的长短,是由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决定的。

时间长,音长就长;时间短,音长就短。

在普通话和多数汉语方言中,在语句感情的表达上有一定作用。

轻声音节中的音长较短。

例如:读单字“亮”与读轻声词“月亮”的“亮”是有差别的,“月亮”里的“亮”音长较短。

4音色指声音的特色,是由声波的不同形状决定的。

它是每个声音的本质,所以也叫音质。

发声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共鸣器的形状不同,都会造成音色的不同。

在任何语言中,音色是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

(二)语音的生理性质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生理性质。

发音器官及其活动决定语音的区别。

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肺和气管2.喉头和声带3.口腔和鼻腔三.语音的社会性质语音是一种社会现象,具备社会性质。

语音的社会性是它的本质属性,突出地表现在语音和语义的联系上。

在不同语种或方言中,同一个意思会用不同语音来表示。

此外,各语种或方言都有自身独特的语音系统,这也是语音社会性的表现。

即使从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上看完全一致的语音单位,在不同语种或方言中也可有不同地位或作用,因而形成不同的语音体系。

普通话音节结构

普通话音节结构

4.由韵母 ie、üe 组成的音节,韵腹是 ê 由韵母 组成的音节, 不是 e。zi、ci、si 和 zhi、chi、shi、ri 。 等音节的韵腹分别是 –i [|] 和–i [ɭ] , 属于开口呼。 不是 i, 属于开口呼。
二、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
(一) 声、韵配合 一 主要取决于声母的发音部位和韵母 的西呼。 的西呼。 - 开口呼 - 合口呼 - 齐齿呼 - 撮口呼
2.韵母 i、in、ing、 u、ü、üe、üɑn、ün 韵母 组成的零声母音节, 组成的零声母音节,写作 yi、yin、ying、 wu、yu、yue、yuɑn、yun 音节开头的 y、w 是隔音字母 不是声母,不能当作 是隔音字母,不是声母 不是声母, 一个因素
3.其余以 i 开头或以 u 开头的韵母 iɑ、 其余以 ie、iɑo、iou、iɑn、iɑng、uɑ、uo、 uɑi、uei、uɑn、uen、uɑng、ueng 组成的零生母音节,写作 yɑ、ye、yɑo、 组成的零生母音节, you、yɑn、yɑng、wɑ、 wo、wɑi、 wei、wɑn、wen、wɑng、weng 开头的 y,w 代替 i,u 是一个音素,在音节中做韵头 是一个音素,
ɑ ɑ
o ü o i e e
ɑ ɑ ɑ
分析音节结构要注意以下几点:
1.韵母 iou,uei,uen 跟辅音声母相拼时,韵腹必省 韵母 跟辅音声母相拼时, 例如: 写 例如:酒 (jiǔ) 鬼 (guǐ) 坤 (kūn) ǔ ǐ 分析音节结构时, 分析音节结构时,应把省略掉的主要元音先补出来 酒 (jiǔ) 写成 ǔ 鬼 (guǐ) 写成 ǐ 坤 (kūn) 写成 jiou guei kuen
(三) 普通话音节的结构模式 三 有12 种结构模式: 种结构模式: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导语:普通话,是以北方话(官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标准汉语。

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关于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

欢迎阅读!普通话语音基础知识1、普通话:普通话是我国的普遍通用的语言,它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语言三要素:语音、语法、语汇2、普通话语音的三对概念:音节和音素:自然单位—中国人一下儿 400多个最小单位—zh-o-ng g-u-o r-en元音和辅音:音素按发音特点成两大类元音发音时,颤动声带,声音响亮,气流在口腔不受到阻碍。

辅音发音时,不颤动声带,声音不响亮,气流受阻声母和韵母:声母、韵母、声调是构成汉语单节的结构单位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零声母韵母是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由元音构成3、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四类,用“五度制”来表示阴平(55调)天津高音东方阳平(35调)白云蓝蓝情人上声(214调)好买你想可以去声(53调)在用让干制度4、变调:上声变调:上声字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前变为211 好吃美观好人美德好事美妙上声字在上声字前(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变为像35调勉强尽管处理给予水獭导演三个上声连在一起有两种音变方式;展览馆勇敢者:前两个35调(双单格)党小组冷处理小组长:211 35 214调(单双格)上声在轻声前面有两种变调姐姐奶奶剪子马虎耳朵:211 想想手里写写小姐走走:35 “一”字变调:“一”字单念、表序数或出现在词语末尾,读本调阳平35,如“一楼”、“十一”“统一”等。

在其它情况下,有三种变调:(1)在去声前变35一倍一件一切一概一再一共(2)在非去声前(阴平、阳平、上声前),变51一般一边一端一朝一生一些(阴平前)一直一齐一时一同一行一群(阳平前)一举一手一体一统一览一口(上声前)(3)夹在中间变轻声走一走讲一讲学一学试一试想一想注:“七”“八”不变调“不”字变调:(1)去声字前变35不必不变不测不要不但不错(2)夹在中间变轻声去不去穿不穿会不会好不好大不大听不清看不懂5、轻声在语流中,读得又轻又短的音节。

《现代汉语》第二章知识点:语音

《现代汉语》第二章知识点:语音

第二章语音第一节语音概说一、语音的性质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用以交际的声音,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声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要通过语音来传递信息进行交流。

(一).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首先是一种声音,它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振动,具有物理性质。

语音的物理性质具有四个基本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1音高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振动的快慢来决定的。

声波每秒振动的周期次数就是声波的频率。

在一定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多,频率就高,声音就高;振动的次数少,频率就低,声音就低。

发音体振动频率的高低与发音体的大小、长短、粗细、张力等因素有关。

发音体长的、大的、松的、厚的一类,振动慢,频率低,发出的声音就低,反之则高。

语音的高低,则跟声带的长短、厚薄、松紧有关。

人的声带是不完全相同的。

一般成年男子声带长而厚,成年女子声带短而薄,因而听起来男性比女性声音略低。

此外,同一个人发音时声带的松紧不同,声音也有高低之别。

汉语的声调,如普通话里的dū(督)、dú(独)、dǔ(赌)、dù(度),主要是由不同的音高构成的。

2音强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声波振幅的大小决定的。

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

敲鼓时,用力大,音强就强,发出的声音就大;用力小,音强就弱,发出的声音就小。

普通话里的“孝子”和“儿子”里的“子”音强不同,前一个“子”音强比较强,后一个“子”音强比较弱。

词语中的轻重音主要是音强的不同形成的。

并且,声音的强弱在普通话中还有区别词义的作用,比如“地道”中的“道”,分别读为轻声和非轻声时,所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3音长指声音的长短,是由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决定的。

时间长,音长就长;时间短,音长就短。

英语中元音的音长与否,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比如ship(船)和sheep(羊)的区别,主要是其中元音[i]的音长不同。

sheep里的[i:]音长长,ship里的[i]音长短。

在普通话和多数汉语方言中,音长对于区别字词的意义作用不大,但在语句感情的表达上有一定作用。

《语言学概论》课件——第三章__语音___第五节

《语言学概论》课件——第三章__语音___第五节
例如,汉语普通话“wai”这串音素,分别紧张一次、两次和三次,就 会得到“歪”“五爱”“五阿姨”三种不同的音节形式。
3
音节的构成方式
音节的构造可分为领音、起音和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三种。领音是指处在音 峰阶段的音;起音是指处在渐强阶段的音,也叫后强音;收 音是处在渐弱阶段的音,也叫前强音。
音节的构成方式大致有四种:
例如在[a][][][][][]等韵母中,韵腹都是[]。 韵头又叫介音,是韵母中位于韵腹之前的成分。 韵尾是韵母中位于韵腹之后的收尾成分。比如在[]这个韵母里,[]
是韵头,[n]是韵尾。 韵母的三个成分中韵腹与韵尾的关系更为紧密,这两个成分结合叫“韵”。 每一个韵母都必须有韵腹,韵腹是韵母的核心,但可以没有韵头和韵尾。 声调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最简单的一个音节可以没有
1、领音
如[a](啊)、[i](衣)。
2、起音+领音
如[t](大)、[ti](地)。
3、领音+收音
如[an](安)、[in](因)。
4、起音+领音+收音 如[pan](班)、[pai](拍)
领音多由元音充当,自成音节时也可由鼻音充当,如[n] (嗯);起音往往是辅音;收音可以是辅音,也可以是元音。 其中领音是必不可少的,起音和收音是可有可无的。
声母、韵头和韵尾,但必须有韵腹和声调。
6
汉语普通话音节的结构格局:
1、汉语普通话音节的组合位置最多是四个音质音位和一个调 位;
2、音节每个组合位置上只能出现某些音位聚合群:比如北京 话中能出现在声母位置上的只有辅音,而且除外的所有辅音音 位都能在声母位置上出现;能在韵腹位置上出现的只有元音, 各个元音音位也都能在韵腹位置上出现;

现代汉语第二章语音

现代汉语第二章语音

复元音的分类:
根据主要元音在韵母中所处的位置,复元音可分为以下三类: 1.前响复元音 指主要元音处在前面的复元音,共有四个:ɑi、ɑo、ei、 ou。发音时前音响亮,后音轻短。 2.后响复元音 指主要元音处在后面的复元音。共有5个:ia、ie、ua、uo、 üe。发音时后音响亮,前音轻短。 3.中响复元音 指主要元音处在中间的复元音。共有4个:iao、iou、uai、 uei。发音时中间响亮,两头弱。


(四)音 位
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在能够区 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按语 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来的音类。
三、记音符号
为了给汉字注音和记录汉语,人们采用过 多种注音方法,如“直音法”、“反切法”、 “注音符号”等,现在用《汉语拼音方案》。
(一)《汉语拼音方案》


《汉语拼音方案》是给汉字记音的一套注音符 号,也是推广普通话的有力工具。1958年2月 11日,由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 批准作为正式方案推行。 《汉语拼音方案》的主要用途: 1.汉字的注音工具 2.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五、韵母的辨正 方言音系和普通话的音系中的韵母也有不同 的地方。韵母辩正就是辨别韵母的差异,纠正方 音。就一般情况而言,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分辨i——ü 发好卷舌韵母er 分辨鼻音尾韵母 分辨o和e 免丢失韵头i、u
第四节 声 调
学习要点 : 明确普通话声调的调值和调类 掌握五度标调法 读准普通话的声调 了解古今声调的演变 辨别普通话声调与自己本地区方言声调的异同
单韵母的发音特点


单韵母的发音特点是发音过程中舌位、唇形和开口 度始终不变,如有一点变化,就不是纯正的单韵母 了。所以,单韵母发音时要保持固定的口形。 比较a与 ao、 o与 ao的发音,掌握单韵母的发音特 点。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2)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 (2)

带鼻音韵母:由元音和鼻辅音韵尾构成。可以分为带舌尖鼻音n的l3个和带舌根鼻音ng的9个两类。
押韵:是把两个以上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放在诗句的同一位置上,使声音和谐悦耳的情况。韵脚指各句押韵的字。
第四节 声调
声调:就是音节的高低升降。
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讲法。
辅元音的主要区别:1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会要受到某个部位的阻碍;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阻碍。(这是最主要的区别)2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阻部位特别紧张;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3发辅音时,气流较强;发元音时,气流较弱。4发辅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声音一般不响亮;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声音比辅音响亮。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能够使用替代法来确定语素。掌握语素的不同分类,按照音节的多少,可以分为单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按照组合能力(成句或构词能力),可以分为自由语素和粘着语素(不定位粘着语素和定位粘着语素)。}
词:是句中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它由语素构成。(词与语素的区别方法——剩余法;词与短语的区别方法——扩展法。)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
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
音色:又叫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决定音色的三个条件: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的形状。)
发音方法:发音时喉头、口腔和鼻腔节制气流的方式和状况。(从发音方法看.普通话声母从阻碍方式上分为: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以声带是否颤动可分为清音和浊音;以气流的强弱可分送气音和不送气音。)

普通话知识要点

普通话知识要点

第二章考试内容训练【一】语音毋庸置疑,参加播音高考语音关是一定要过的。

考生要具备良好的语言面貌,下面就具体情况给考生做详细介绍。

首先,要了解关于汉语普通话的基础知识。

来了解一些基本概念。

普通话定义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普通话已经和国旗国歌国徽一并写入宪法,被称为国语。

足见其重要性。

语音的结构单位(一) 音节和音素音节:音节是自然的语音单位。

人们说话,总是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发出来的。

在汉语是,一个音节写下来就是一个汉字。

“我是中国人”五个音节写下来就是五个汉字。

有极少的情况例外,“一下儿”这三个字念实际上是两个音节,“下儿”是一个音节,念“xiàr”。

另外,“瓦千”这个字也是特殊的案例,它是简写的合体字,是两个音节,但由一个字表达。

音素: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它是从音节中分析出来的。

语音,分析到音素,不能再分了,所以它是最小的。

“绿”可以分析出i和ü,“红”可以分析出h、o、ng来。

当然,这种分析,必须具备一定的语音知识才能做到,不过,如果我们把声音拖长念,是完全可以体会得到的。

音位:能够区分意义的音素叫音位。

例如:“布bù”和“铺pù”,“变biàn”和“骗pi àn”,“标biāo”和“飘piāo”就是靠b、p两个音素来区分的,b、p就是音位。

音系:构成某种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系统,简称音系。

(二)元音和辅音音素按发音特点成两大类:元音和辅音。

元音:发音时,颤动声带,声音响亮,气流在口腔不受到阻碍。

如a、o、u。

辅音:发音时,不一定颤动声带(有的颤动声带,如m、n、l,有的不颤动声带,如s、sh、x。

)声音不响亮,气流在口腔要受到不同部位、不同方式的阻碍。

如:b、d、g、c、ch、q、f。

辅音一般要跟元音拼合,才能构成音节。

(三)声母、韵母、声调声母、韵母、声调是我国传统分析汉语单节的结构单位。

现代汉语 第二章 语音 重点笔记

现代汉语 第二章 语音 重点笔记

现代汉语重点笔记第二部分——语音一、语音的性质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要通过语音来传递信息进行交流。

(一)语音的物理性质1音高: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音体振动的快慢来决定的。

2音强: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声波振幅的大小决定的。

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

3音长:指声音的长短,是由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决定的。

时间长,音长就长;时间短,音长就短。

4音色:指声音的特色,是由声波的不同形状决定的。

也叫音质。

发声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共鸣器的形状不同,会造成音色的不同。

(二)语音的生理性质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具有生理性质。

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肺和气管2.喉头和声带3.口腔和鼻腔(三)语音的社会性质1语音是一种社会现象,具备社会性质。

2语音的社会性是它的本质属性,突出地表现在语音和语义的联系上。

3在不同语种或方言中,同一个意思会用不同语音来表示。

此外,各语种或方言都有自身独特的语音系统,这也是语音社会性的表现。

二、语音单位(一)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音节就是由音素构成的。

普通话的一个音节,最少的由一个音素构成,最多的由四个音素构成。

音素可以按照音色的不同划分为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两大类。

元音指的是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

普通话中有10个元音。

辅音指的是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而形成的音。

普通话中有22个辅音。

元音和辅音区别:1、元音发音时,气流在咽头、口腔不受阻碍;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鼻腔时要受到某部位的阻碍。

这是元音和辅音的最主要区别。

2、元音发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辅音发音时,构成阻碍的部位比较紧张,其他部位比较松弛。

3、元音发音时,气流较弱;辅音发音时,气流较强。

4、元音发音时,声带要颤动,发出的声音比较响亮;辅音发音时,有的声带颤动,有的辅音声带不颤动。

(二)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断,由一个或几个音素组成。

现代汉语第二章 语音知识汇总

现代汉语第二章 语音知识汇总

章二语音一、名词解释;1、语音:指人类通过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一定意义的,目的是用以进行社会交际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2、音素:从音色角度划分出的最小语音单位,分为元音和辅音两大类;3、元音:发音时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或鼻腔中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又称母音;4、辅音:发音时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或鼻腔中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又称子音;5、声母:指音节中处于元音前面的那部分,多数为音节开头的辅音;6、音节:由音素构成的自然能感受到的最小语音片段,一般情况下一音节对应一汉字,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7、音位:指一种语言或方言中,从音色角度划分出的具有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8、四呼:我国传统语音学对韵母作出的分类法,利于揭示出普通话中声母与韵母的配合规律。

按照韵母开头的元音发音将之分为“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类;9、押韵:指相邻的句末两个音节韵腹和韵尾相同或韵腹同而韵尾相近的情况;10、声调:音节内部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高低升降的变化;11、调类:即声调的类别,是某种语言或方言将调值相同的字归纳到一起所建立的类别,包括阴平、阳平、上声、去声;12、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折长短的变化形式,即声调的读法,包括55、35、214、51;13、调位:即声调音位,由声调中归纳所得的音位,普通话中有四个调位,即55(阴平)、35(阳平)、214(上声)、51(去声);14、音位变体:即一个音位在不同条件下呈现出的不同表现形式的音素,可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大类;15、轻声:在词或句子中,某些音节被说或读得相对轻而短,以体现某些语义或语法功能,此现象即轻声;16、儿化:指一个音节中,韵母带上卷舌音“儿”(er)而形成卷舌色彩的一种特殊音变现象;17、音变:语流中音节与音节、音素与音素、声调与声调相互影响而导致声音变化的现象;18、逻辑重音:为突出句中主要思想或强调句中的特殊感情而重读的即为逻辑重音;19、语调:句中中用以表达意思和感情的抑扬顿挫的调子即语调。

现代汉语第二章 普通话语音——第五节音节

现代汉语第二章 普通话语音——第五节音节

音节结构分析
例 字


声 母
韵 头
韵尾
韵腹 元 音 辅 音 声调
庄 阿 姨 愿 儿 子 吴 求
例 字


声 母
韵 头
韵 尾
韵腹 元 音 辅 音 声调
由 水 伟 尊 温 施 学 军
汉语拼音的书写与实际读音有差 异的地方:
• • • • • • iu——iou ui——uei un——uen ao——au iao——iau ong——ung iong——üng y、w代替i、ü、u的情况 zi、ci、si、zhi、chi、shi、ri的韵母 ie、üe的韵腹是ê ,不是e
(四)标调法 1.调号标在主要元音(即韵腹)上。 shuāng(双) yĭn(引) 2.在iu、ui两韵母中,调号标在后面的u或i上。 xiù(秀) tuī(推) qiū(球) duì (队) 3 .调号恰巧标在i上时,i上小点要省去。 4.轻声音节不标调。zhuōzi(桌子) (五)按词连写 同一个词的音节要连写,词与词分写。 (六)大写字母的用法 1.句子或诗、地名、国名等专有名词开头字母大写。 2 .汉语人名按姓和名分开写,每部分开头字母大写。 3 .标题可全部大写,也可每词开头字母大写,音节一 般不标调号。
俄e
声调 韵腹
零声母音节
除了21个声母外,普通话还有一些音 节不以辅音开头,而是以元音开头的。 例如“安”、“恩”等。这种没有辅音 开头的音节,称为零声母音节。 洋yang 温wen 院yuan三个音节实际 上是iang、uen、üan,是零声母音节。汉 语拼音规定用y、w代替i、u、ü,是书写 时的隔音符号。
2.
普通话里b、d、g、j、zh、z这六个不送气的塞 音和塞擦音同鼻韵母配合时,基本上没有阳平 字。

普通话语音基本知识

普通话语音基本知识

普通话语音基本知识普通话语音基本知识普通话作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之一,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和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首选语言。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普通话语音基本知识,欢迎大家分享。

普通话语音基本知识1.普通话。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也是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交际用语,还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其内涵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普通话在台湾称国语,在新加坡称华语。

普通话在明朝清朝称官话,在宋朝以前,普通话还被称作通语、凡语、雅言等。

普通话和方言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因而人们狭义指称普通话时,主要指普通话语音。

2.语音。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有表意义的功能。

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和社会属性。

物理属性表现为,语音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质四种要素。

生理属性表现为语音通过人的发音器官一系列运作形成,如,肺部呼出气流,通过气管至喉头,作用于声带、咽头、口腔、鼻腔等,形成不同音质的语音。

社会属性表现为用什么语音形式来表示什么意义,不由个人决定,而由社会约定俗成,比如称自己,汉语语音形式是wǒ(我),英语语音形式是[ai](I),俄语语音形式则是[ia](Я)3.《汉语拼音方案》。

《汉语拼音方案》是根据普通话语音系统制定的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普通话语音的方案,它于1958年2月11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颁布施行。

其由五部分内容组成: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

汉语拼音字母采用拉丁字母,字母有四种体式:大楷、小楷、大草、小草。

每个字母所代表的音叫本音,本音用来拼音。

为便于称呼,每个字母还有名称音。

为方便教学,在声母本音后配上不同元音,这样发出的音叫呼读音。

比如:字母b 的本音是[p],名称音是[pε],呼读音是[p?]。

4.音节。

音节是语音最小的自然单位。

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比如“老百姓”三个字,读出来就是三个音节:lǎo bǎi xìng。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语音音素: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一种语言或方言里能区别词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语音:语音就是人类说话时发出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

它包括生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三个方面。

音高:就是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的频率。

音高在汉语里的作用非常重要。

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声波的振幅普通话里的轻音与音强有关。

音长:就是声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

音量与音高、音强、音长有关。

音色:又叫音质,就是声音的特色、本质,是不同的声音能够互相区别的最基本的特征,它决定于声波振动的形式。

音节: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人们在听觉上自然感受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元音:发音时气流不受阻碍、声带一定振动、响亮清晰的音素,称为元音辅音:发音时气流受到发音器官各种阻碍,声带不一定振动,不够响亮清晰的音素称为辅音。

声母:音节开头的部分韵母:音节结构声母后头的部分复韵母:有两个或三个元音组合而成的韵母鼻韵母:有一个或两个元音和一个鼻辅音做韵尾组成的韵母单韵母:有一个元音构成的韵母韵腹:韵母中开口度最大、最清晰响亮的原因,韵腹是韵母中不可缺少的,必须有元音充当。

声调:音节高低升降变化而有区别意义的作用的一种语音现象。

儿化:普通话的卷舌韵母“er”不与声母拼合,除自成音节外,还可以附加在别的音节的后面,和前面的韵母融为一体。

使前面的韵母变成卷舌韵母。

这种现像叫“儿化”。

轻声:一个词或一句话里有的音节失去原有的声调,变得又短又弱的声调,这种语音现象就是轻声。

调值:声调的实际读法,音节高低升降屈指的音高变化调类:一种方言里,调值相同的字归为一类,有多少种基本调值就有多少种调类开口呼:没有韵头且韵腹不是i ǖü的韵母。

普通话共16 个齐齿呼:韵头或韵腹是i的韵母,共10个合口呼:韵头或韵腹是u 的韵母,共9个撮口呼:韵头或韵腹是ü的韵母,共4个句法重音:由句法成分决定的重音句子重音:由说话者强调表意重心的潜在意识决定的重音。

普通话知识

普通话知识

1. 普通话的来历。

普通话一词,是由朱文熊于 1906 年首次提出的,后来瞿秋白等也曾提出“普通话”的说法,并与茅盾就普通话的实际所指展开争论,后经五四以来的白话文运动、大众语运动和国语运动,北京语音的地位得到确立并巩固下来。

新中国成立后,在 1955 年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张奚若在大会主题报告中说明:汉民族共同语早已存在,现在定名为普通话,需进一步规范,确定标准。

“这种事实上已经逐渐形成的汉民族共同语是什么呢?这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

” “为简便起见,这种民族共同语也可以就叫普通话。

”1956 年 2 月 6 日,国务院发布的《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对普通话的含义作了增补和完善,正式确定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使得普通话的定义更为科学、更为周密了。

至此,现代意义上的“普通话”才正式形成并以明确的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推广。

其中,“普通话”二字的涵义是“普遍”和“共通”的意思。

2. 北京话等同于普通话吗?有人认为普通话就是北京话,比如“她会说普通话”,也可以说成她“会说北京话” ,这就是把普通话跟北京话当成一回事。

其实严格地说,“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

相声大师侯宝林在《普通话与方言》这个相声段子中就形象地指出了普通话同北京话的区别。

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而北京话只是诸多方言的一种。

普通话是在北京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为民族共同语后就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普通话的定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一般认为,这个定义是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对普通话加以规范。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北京音系为标准音,即北京话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而不包括北京话的土音;同时,普通话词汇也不包括北京话中的一些土话。

音节结构

音节结构

第五节音节结构说话时一连串语音连续发出形成语流,而人们听感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自然语音单位是音节。

音节是语音的基本结构单位。

汉语一个音节写下来就是一个汉字,如;“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共有12个汉字,读起来有12个语音单位,也就是有12个音节。

但在普通话语音里有一种特殊的语音现象儿化韵,它书写时可以有两个汉字,如:“花儿”,可是读起来却只有一个音节。

一、普通话音节的结构和特点汉语一个音节有声母、韵母和声调三个组成部分。

哏如果再进行分析还可以把韵母分成韵头、韵腹、韵尾三个部分。

有些音节可以没有韵头或者没有韵尾。

至于辅音声母也并不是每个音节都具有的,这类音节习惯上称作零声母音节。

韵母中的韵头和韵腹一定是元音音素,发音响亮;韵尾有元音也有辅音。

一个音节可以只有一个音素,但必须是元音音素(只有少数例外,如:n 嗯、哏、咹,m 呒呣嘸等),一个音节最多可以有4个音素构成,其中元音音素有2个或3个,占一个音节平合素的多数,这就形成了音节发音清晰、响亮、优美动听。

辅音音素在音节里位置固定,它只能在一个音节的开头部分(充当声母)或是一个音节的末尾(充当韵尾的鼻辅音)。

汉语一个音节不能有两个辅音相连,这是与其他语言不同的地方,可以说是汉语音节的特点之一。

汉语音节的另一个主要特点是它必须有声调贯穿始终。

从表中分析的音节可以看出,一个音节必不可少的是声调和的韵母中的的腹,其他部分都不一定齐全。

作为的韵头的元音音素只有i u ü 3个,作为韵尾的元音素只有i u 2个(作韵尾的o,实际上是[u],为了在拼写时避免同n相混淆,才写作o),辅音音素有n ng2个。

iu ui 和un只作为书写形式,分析时仍以省写的e 或o (其中1u 以o作为韵腹)。

ê和ü的符号在分析时仍按原音素书写,符号不能省略,以免和u、e相混。

i u ü零声母音节书写时采的w、y、一律不作音素处理。

二、普通话音节结构的规律音节是由声母、韵母、声调构成的,但并不是任意的拼合。

语音的结构单位

语音的结构单位

语音的结构单位概说:汉语普通话中,一个汉字的读音就是一个音节。

例如“我的书”写下来是三个汉字,读起来就是三个音节wǒdeshū。

汉语的音节包括声母、韵母和音调三部分。

“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大”的声母是d,“小”的声母是x。

有的音节以元音开头,没有声母,如:安(ān)、鹅(é),这样的音节又叫“零声母”音节。

汉语普通话的声母共有21个。

它们是b、p、m、f、d、t、n、l、g、k、h、j、q、x、zh、ch、sh、r、z、c、s。

“韵母”是汉语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如“歌”(gē)中的e,“姐”(jiě)中的ie,“黄”(huáng)中的uang。

按韵母结构分,可以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韵母三类。

单韵母是由单元音构成的,如:a、o、e、i、u、u。

复韵母是由复合元音构成的韵母,如:ai、ei、ao、ou、uai、uei等。

鼻韵母是由鼻辅音“n”或“ng”收尾的韵母,如:an、en、uan、ang、eng、iang等。

汉语普通话共有韵母39个。

声韵配合约有400个基本音节。

(一)音节和音素音节音节是自然的语音单位。

人们说话,总是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发出来的。

在汉语是,一个音节写下来就是一个汉字。

“我是中国人”五个音节写下来就是五个汉字。

有极少的情况例外,“一下儿”这三个字念实际上是两个音节,“下儿”是一个音节,念“xiàr”。

音素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它是从音节中分析出来的。

语音,分析到音素,不能再分了,所以它是最小的。

“绿”可以分析出i和ü,“红”可以分析出h、o、ng来。

当然,这种分析,必须具备一定的语音知识才能做到,不过,如果我们把声音拖长念,是完全可以体会得到的。

(二)元音和辅音音素按发音特点成两大类:元音和辅音。

元音发音时,颤动声带,声音响亮,气流在口腔不受到阻碍。

如a、o、u。

辅音发音时,不一定颤动声带(有的颤动声带,如m、n、l,有的不颤动声带,如s、sh、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话音系介绍
语音的结构单位
一个语句是由许多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织构成的。

词有的是一个音节的,如“美”;有的是两个音节的,如“祖国”;有的是三个音节的,如“普通话”;有的是四个音节的,如“计算机系”。

那么,音节是什么?它以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一)音节和音素
音节音节是自然的语音单位。

人们说话,总是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发出来的。

在汉语是,一个音节写下来就是一个汉字。

“我是中国人”五个音节写下来就是五个汉字。

有极少的情况例外,“一下儿”这三个字念实际上是两个音节,“下儿”是一个音节,念“xiàr”。

音素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

它是从音节中分析出来的。

语音,分析到音素,不能再分了,所以它是最小的。

“绿”可以分析出i和ü,“红”可以分析出h、o、ng来。

当然,这种分析,必须具备一定的语音知识才能做到,不过,如果我们把声音拖长念,是完全可以体会得到的。

(二)元音和辅音
音素按发音特点成两大类:元音和辅音。

元音发音时,颤动声带,声音响亮,气流在口腔不受到阻碍。

如a、o、u。

辅音发音时,不一定颤动声带(有的颤动声带,如m、n、l,有的不颤动声带,如s、sh、x。

)声音不响亮,气流在口腔要受到不同部位、不同方式的阻碍。

如:b、d、g、c、ch、q、f。

辅音一般要跟元音拼合,才能构成音节。

(三)声母、韵母、声调
声母、韵母、声调是我国传统分析汉语单节的结构单位。

它不是最小的单位,因为韵母还有第二层次的结构单位:韵头、韵腹、韵尾。

也叫介音、主要元音、尾音。

声母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例如:“买mǎi、卖mài、明míng媚mâi”开头的“m”就是声母。

“二âr”、“矮ǎi”这样的音节没有辅音声母,叫做“零声母”音节。

韵母韵母是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它主要是由元音构成的(鼻韵母有鼻辅音n或ng作韵尾)。

比如:“发达fādá”的a,“机器jīqì”的i,“电线diànxiàn”的ian就是韵母。

韵母是每个音节不能缺少的构成成分。

没有韵母,就不能构成音节。

韵母里面分韵头、韵腹、韵尾。

比如“ian”i是韵头,a是韵腹,n是韵尾。

只有一个元音的韵母,这个元音就是韵腹,如i、a。

做韵头的元音只有i、u、ü,如ia、ua、üe。

做韵尾的只有元音i、o(u)和辅音n、ng,如:ai、ao、an、ang。

声调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它是由音高决定的。

比如:“辉huī”、“回huí”、“毁huǐ”、“惠huì”四个音节的声母都是h,韵母都是ui,但是它们的声调不同,就成了不同的音节,代表不同的意
义。

所以,声调是构成音节非常重要的成分。

一个音节没有标上声调,这个音节就毫无意义,好像一个人没有生命。

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相拼构成的基本音节(包括零声母音节)有400多个,加上声调的区别有1200多个音节。

这1200音节的能量非常大,它构成我们语言里成千上万的词。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普通话音系就是北京音系。

(一)普通话的音位系统
能够区分意义的音素叫音位。

例如:“布bù”和“铺pù”,“变biàn”和“骗piàn”,“标biāo”和“飘piāo”就是靠b、p两个音素来区分的,b、p就是音位。

人类能发出的音是多种多样的,也可以说是无限的,但某种语言或方言选择一定的声音来区别意义是有限的。

在某种语言或方言里,这些能区分意义的音素互相对立,互相区别,而又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构成某种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系统,简称音系。

普通话能区别意义的音素有元音音素10个,辅音音素22个,构成普通话的音位系统。

元音音素:
舌面元音:前元音i衣ü迂ê
screen.width-550)this.style.width=screen.width-550;"" border=0>
央元音a啊
后元音o喔e婀u乌
舌尖元音:舌尖前-i(zi资ci疵si韵母)
舌尖后-i(zhi知chi吃shi诗ri日的韵母)卷舌元音:er儿
这10个元音在构成音节时有选择性。

舌尖前元音-i只跟z c s拼合构成音节,舌尖后元音-i蛤zh ch sh r拼合构成音节。

ê、er能自成音节、不直接跟辅音相拼。

其他元音既能跟辅音相拼,也能自成音节。

辅音音素:
塞音 b p d t g k
塞擦音z c zh ch j q
擦音 f s sh r x h
鼻音m n ng
边音l
辅音音素中的m、n、ng三个鼻音,在某些方言里可以独立成音节。

比如,有些地方称“妈妈”为“m ma”。

称“你”为“n”,称“五”
为“ng”。

普通话中有叹词“喑欠hm”、“哼hng”等纯辅音音节。

这是个别的现象。

(二)普通话的声、韵、调系统
从声韵调系统来看,普通话有声母21个,韵母39个,声调4类。

声母上面所列的22个辅音,除ng不作声母外,其余21个都作声母。

韵母39个韵母按它们的结构分为单韵母、复韵母、鼻韵母。

****单韵母10个,上列10个元音都作单韵母。

****复韵母13个,由两个或三个元音复合而成。

有:
ai ei ao ou
ia ie ua uo üe
iao iou uai uei
****鼻韵母16个,由元音和鼻辅音n或ng复合而成。

有:
an en ang eng ong
ian in lang ing iong
uan uen uang ueng
üan ün
声调4类
1.阴平念高平调。

如:飞妈书家音乒;
2.阳平念高升调。

如:池河神床笛重;
3.上声念低降升调。

如:马把始可果表;
4.去声念高降调。

如:电灭醉亚进贡。

音素系统和声韵调系统,都可以用来说明汉语的语音结构。

这两套系统可以结合,但不能混淆。

比如:声母是由辅音充当的,但辅音不等于声母,因为辅音除作声母外,还可以作韵母的一部分--韵尾。

韵母虽然主要是由元音充当的,但韵母不等于元音,因为韵母里面还有辅音。

和汉语其他地方言音系相比较,普通话音系比较简单,它的声母、韵母、声调,一般来说,比其他方言要少,因而比较容易掌握。

在世界语言之林中,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跟英、法等印欧语系的语言相比较,汉语语音的最大特点是:声调区别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