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寓言二则》优质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12《寓言二则》优秀教学案例

二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12《寓言二则》优秀教学案例
同时,教师还将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寓言现象,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寓言故事,感悟寓言所蕴含的道理,实现生活与学科的紧密结合。
(二)问题导向
本章节将采用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思考。教师将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乌鸦为什么会受到狐狸的欺骗?”“蚂蚁为什么能成功地储存食物?”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和寓意。
3.语文知识归纳:对本节课所学的生词、成语、语法等进行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中的生词、成语和寓言故事内容,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如字词、句型、语法等。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技巧和表达能力。
3.学会通过课文学习,总结寓言故事的特点,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寓意。
4.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如预测、提问、推理、总结等,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的环节,教师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朗读课文:教师示范朗读,让学生注意倾听,感受寓言故事的语言魅力。然后,学生跟随教师朗读,提高他们的朗读技巧。
2.学习生词和成语:教师对课文中的生词、成语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其意义,并学会正确运用。
3.分析课文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事件发展、结果及寓意。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此外,教师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问题导向,激发学生的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活力,促使他们在思考中成长。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本章节教学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需要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寓言二则》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寓言二则》优秀教案

《寓言二则》个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一个做事急于求成,违背常理,结果把事情弄得更糟。

这两则寓言都是家喻户晓的作品,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而且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知识与能力目标】1.借助拼音会认10个生字,学写6个生字;2能正确读写并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3. 借助拼音会认4个生字,学写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并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巴望、揠苗助长、焦急、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故事。

【教学难点】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亡羊补牢》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1.上节课学习了《揠苗助长》这则寓言,说说你明白了什么道理?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寓言叫《亡羊补牢》,板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先请大家自由读读《亡羊补牢》,注意要读准生字、多音字,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为止,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同桌交流生字学习情况。

3.检查字词学习情况(1)小老师领读词语。

羊圈街坊窟窿结结实实叼走劝告后悔重点:圈是多音字,你们知道它的另一个读音吗?请给它组组词。

找出轻声词,再读读。

理解词意:你们家有街坊吗?你们家和街坊的关系怎么样?我们中国有句话说的是“远亲不如近邻”,如果相处好了,邻居会比自己家的亲戚都好。

“窟窿”就是(洞)怎样记住这两个字?(指导书写)(2)开小火车读词语。

4.如果这些词语回到课文中,你们还认识吗?(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正音,齐读)(2)分组读2-5自然段每组读一段,比一比,看看哪组读得最正确,最流利。

5.说说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吗?小结:像这种抓关键词,并把他们连成一段通顺的话就是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2《寓言二则》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本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课文12《寓言二则》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12《寓言二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寓、则、亡”等15个生字,会写“亡、牢、钻”等8个生字,理解成语“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用自己的话简述成语故事的内容。

3.懂得“事情出了差错,要积极想办法补救,就还不算迟”;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自然规律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成语“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意思。

教学难点:读懂蕴含在成语故事中的深刻道理。

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则寓言故事。

你知道什么是寓言吗?(寓言故事,通常是指通过一个浅显易懂的小故事让我们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的故事)2.先来看第一则,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注意生字“寓、则、亡、牢”的正确读音(“亡”不要读成了“忙”的音);“亡”的第二笔横画略长,下面的竖折不要过大;“牢”下面“牛”的第二笔横画略长。

学生自主描红、临写生字。

4.“亡”、“牢”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带着问题去课文中找答案吧!二、初识题意,感知故事1.听师范读:学生一边听,一边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或词。

2.同桌交流,互相当小老师认识生字词。

3.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亡羊补牢”是什么意思?教师适时引导:“亡”在课文中并不是指“死亡”,而是“丢失”的意思;“牢”也并非指“牢房”,而是指“羊圈”。

引出题目的意思是“丢失了羊后去修羊圈”。

4.思考讨论:这个人前后一共丢失了几次羊(两次)。

(板书:第一次第二次)找出两次丢羊所在的自然段(1、4自然段)。

5.课件出示两个自然段,指名朗读。

注意:“圈”是多音字,在文中读“juan”,“窿”虽然是第二声,但在词语“窟窿”中应该读轻声,另外注意“叼”中间有个介韵母,不要读成了“刀”的音。

6.再读故事,看看在两次丢羊的过程中牧羊人都经历了什么事情(街坊劝他,他先是不听,后来又听从了劝告把羊圈补好了)。

“街坊”中“坊”读轻声。

7.试着用自己的话简单概述故事内容,教师适时归纳(写了一个牧羊人在丢了羊后,由不听劝告到听劝告修补羊圈,并保证了从此没有再丢羊的事)。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名师精品教案

部编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名师精品教案

《寓言二则》名师精品教案—、文本教学解读本篇课文由两则寓言故事组成。

《亡羊补牢》讲述了一个人在羊圈破损后丢了羊,及时修补羊圈后不再丢羊的故事,告诉我们出了问题及时补救,为时不晚。

《揠苗助长》讲述了一个种田人采用往高里拔的方式帮助禾苗生长,结果禾苗全部枯死的故事,以此说明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会把事情弄糟。

两则寓言故事短小精悍,结构清晰,寓意深刻。

1.识写生字。

本课生字中15个要求会读,8个要求会写。

本课要求认读的生字中,有4个三拼音节的字:“圈、钻、叼、焦”,注意发音要饱满。

其中“圈”是多音字,另有读音“quān”。

现代城市生活中的孩子已经很少见过“羊圈、猪圈”,所以对于“juàn”的感知甚少,可借助图片帮助理解。

“结”也是一个多音字,文中“结结实实”的“结”读“jiē”。

“结实”既可表示事物牢固,也可以表示身体强健。

另读“jié”,如:“打结、结网”等。

另一个多音字“钻”则可以从词性上帮助区别:作为动词时读“zuān”,作为名词时读“zuàn”。

要读准本课平舌音的字:钻、则。

特别要强调的是在“筋疲力尽”中“筋”“尽”是前鼻韵母。

“街坊”的“坊”读轻声,“喘”是翘舌音,“寓”为整体认读音节。

可用猜字谜或引导学生编字谜的方式,帮助学生识记以下生字:“焦——大火烧了鸟尾巴;牢——牛棚(牛住的房子);告——一口咬掉牛尾巴”。

词语“街坊”“巴望”可以采用找近义词的方法来理解,即:街坊——邻居,巴望——盼望。

“筋疲力尽”可以采用找近义词的方式来理解和识记。

“亡羊补牢”“揠苗助长”2个成语,不但要理解字面意,更要读懂寓意、引申义。

本课要求会写的8个字,“亡”是独体字,可以借助口诀指导书写:“一点一横长,竖折要端庄。

”“钻”字左右均等,所写各占半格,左右没有笔画的穿插,横笔特别多,间距要均匀。

“劝”字左窄右宽,特别要注意“力”的一撇由右向左的穿插。

上下结构的字:牢、丢、告、筋,注意上下比例的安排,处理好上部和下部的宽窄关系。

部编版12.寓言二则(亡羊补牢 揠苗助长) 优质精品教学设计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含教学反思)人教版

部编版12.寓言二则(亡羊补牢 揠苗助长) 优质精品教学设计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含教学反思)人教版

12.寓言两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寓、则”等15个生字,会写“亡、牢”等8个字,会写“亡羊补牢、劝告”等5个词语。

2.朗读课文。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3.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赶紧、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收集寓言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视频导入。

(课件播放《杞人忧天》的视频)学生观看后说一说故事情节及寄寓的道理。

2.小结揭题,随题识字。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我们从《杞人忧天》这个简短的故事中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像这样故事简短有趣,又含有深刻道理的文章,我们称为寓言。

(板书课题:寓言二则)(1)学习生字“寓”:整体认读音节(yù);形声字,“宀”表示住所,“禺”表声。

(2)学习生字“则”:平舌音,读“zé”;可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贝+刂=则。

(3)“则”是量词,相当于“篇、条”,那“寓言二则”是什么意思呢?(“寓言二则”就是说课文要给我们讲两个寓言故事。

)过渡: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一个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同学们,“亡”是什么意思呢?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学生自由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

2.读一读本课带拼音的生字,并圈出带生字的词语,再读一遍。

(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开火车读。

3.同桌合作互读,归类识字。

(1)字音识记:“亡、坊”是后鼻音,“圈、钻”是前鼻音,“牢”的声母是“l”,“钻、此”是平舌音。

(2)字形识记。

对比识记:亡—忙;钻—站;些—此。

熟字加偏旁:牛+宀=牢;方+土=坊;每+忄=悔。

形声字识记:“圈”的国字框像四周围起来的样子,声旁“卷”提示读音;“叼”的口字旁表示叼东西要用口,声旁“刁”提示读音。

4.扩词练习。

寓(公寓)(寓言)则(原则)(规则)亡(死亡)(逃亡)牢(牢固)(牢房)圈(羊圈)(牛圈)钻(钻研)(钻进)悔(后悔)(悔改)此(从此)(此时)坊(街坊)(书坊)5.指几名学生接力读课文,一人一个自然段,读后共同评议。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二课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十二课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揠苗助长教学设计

12、寓言二则【教材简析】《亡羊补牢》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寓言故事的第一课。

这个寓言故事内容浅显易懂,故事情节简明有趣,但寓意深刻。

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寓言表达上的特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同时,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积累,引导他们喜欢寓言,学习读懂寓言的方法。

【学情分析】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多多少少都读过一些寓言故事,再加上课文选编的两则寓言故事内容较浅显,所以学生在阅读、理解方面不会有太大的难度。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

2.通过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

【重点】1.会读“语、则”等15个生字、会写本课“亡、牢”等8个生字,会写“亡羊补牢、劝告”等4个词语。

2.朗读课文。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难点】通过朗读,让学生明白寓言中说明的深刻道理。

引导学生理解感悟。

抓住课文的内在联系,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课前准备】搜集寓言作者的有关资料以及寓言中的文字和图片等。

【课时安排】2课时。

【口语交际】讲寓言故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2.今天,我们接着学习另一则寓言。

看老师写课题:亡羊补牢。

3.指名读,齐读。

二、理解题意1.“亡羊补牢”是个成语,这个成语中有不理解的字吗?2.指名解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丢失。

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用一句话完整地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4.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5.再读课题,从“补牢”这个词你能猜出丢羊的原因吗?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你的猜想对不对呢?让我们来读课文。

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开火车读生字词,评选出读得最好的同学。

二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五四制)第12课《寓言二则(亡羊补牢)》优秀教学案例

二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五四制)第12课《寓言二则(亡羊补牢)》优秀教学案例
3.作业反馈: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反馈,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本节课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方式,生动地展示了故事的情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故事的发生背景,增强了学生的体验感和参与度。这种情景创设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故事内容。
2.词语解析:教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解释,如“亡羊补牢”、“守株待兔”等,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含义。
3.故事讲解:教师详细讲解《亡羊补牢》和《守株待兔》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讨论任务:教师提出讨论任务:“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分析两个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总结他们的行为和后果,以及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共同探究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互相讲述故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
3.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4.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道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故事情境:教师以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故事中,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和参与度。
(二)问题导向
1.设计问题链: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的内涵。例如:“羊儿为什么会逃跑?”“亡羊补牢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守株待兔是错误的?”等问题。
2.分层提问:针对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பைடு நூலகம்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2寓言二则教案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2寓言二则教案

教学 目标
第二课时 1. 学习寓言《揠苗助长》 2. 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3. 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 上节课我们学了寓言《亡羊补牢》,这节课我们学 习《揠苗助长》这则寓言。 同学们谁知道寓言是什么?提问学生 (寓言是一种文 学体裁,它是将一个道理蕴含在一个小故事中。)同
教学 难点
通过朗读,让学生明白寓言中说明的深刻道理。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抓住课 文的内在联系,分析因果揭示寓意,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教学素 材
搜集寓言作者的有关资料以及寓言中的文字和图片等。
第一课时
1. 学习寓言《亡羊补牢》。
教学 2. 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的意思。 目标
3. 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赶紧”在句子中的作用 。
教具 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一、激趣导入 , 积累词语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1. 同学们,你们听过 《揠苗助长》 的故事吗?这节课, 题目是成语,适合学生
老师就来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希望我们能从中明白一个 积累,读过故事后, 引
道理。
导学生分析题目, 有助
钻、劝:按照左窄右宽的结构书写。 丢:注意与“去”的区别,不要丢点第一笔撇,和最后一 笔点。 5. 做“气球游戏”,气球升起,让学生认读气球上的字。 四、精读课文,小组学习。
同学们字词掌握得不错,现在把字词带入故事中,每 组选一名同学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亡羊补牢讲的是 一个怎样的故事?( 5 名学生读课文)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2课《寓言二则》教案(含两课时)

部编本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2课《寓言二则》教案(含两课时)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准备: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战国时代兴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出示图片)播放歌曲:锄禾日当午。
2、老师导入:有一个种田人,每日劳作十分辛苦。可是他看着地里的庄稼总也不见长大,很是着急。于是……(出示图片)我们一起走进《揠苗助长》,看看他做了什么离奇古怪的事情。(出示图片)
2、能正确、顺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3、理解寓言内容,感受故事里面的道理:要遵循规律,要知错就改。
教学重点:
1、认识15个汉字,会写8个字,特别要注意学习“牢、筋、疲”的写法。
2、能正确、顺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结合生活实际对寓言故事有自己的见解。
教学难点:
理解寓言内容,感受故事里面的道理:要遵循规律,要知错就改。
(五)导学:他很后悔(huǐ)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shí)实的。从此(cǐ),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1、试着读一读,你明白了什么?
2、这个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3、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你会这样做吗?
4、重读“再也没丢过”,突出故事的结局。
5、出示句子:
5、努力把课文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生字认读。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2、出示生字指读。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则、牢、圈、钻、坊。
(1)认识“则”,这个字是左右结构。由两部分组成,这两个部分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旧字,直接合成,容易识记。猜一个谜语,帮助学生们识记生字。

人教部编版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12.寓言二则(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12.寓言二则(优质教案)

12 寓言两则敎學目标【知识技能】1. 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敎育學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2.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

重点难点【敎學重点】1.识字、写字。

2.理解语言故事,体会其中的寓意。

【敎學难点】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义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同學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學习第12课《寓言两则》。

板书,提醒谁想展示一下你的预习作业,敎一敎大伙你昨天已學到的东西。

1.记字形,學写生字:疲筋2.认读生字词,理解词义.yù zéjiāo jīn pí mèn 寓言两则焦急筋疲力尽纳闷3.读通课文4.按课文内容填空古时候有个人,因为想让自己的禾苗就把禾苗结果。

告诉我们。

生:寓言就是用有趣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

(二)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1.自學要求:(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

标出自然段序号。

(2)理解文中的词语,可以同桌互相讨论。

2.自读自悟:(1)这篇课文很有意思,咱们试着演一演,怎么样?想要演好这篇寓言,首先咱们就要揣摩一下文中这个人的动作语气,把自己当作这个人,来,自己试着读读课文。

(2)把你认为读的最好的一段读给小组的人听听,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读?3.指名读文(1)第一自然段:A、你读得挺着急的,这个人为什么这样着急?(巴望禾苗快点长高)巴望刚刚咱们了解了它的意思,是很希望,希望的不得了,这一段中还有那些地方表现出他很希望?再读读看。

(板书:巴望,着急)B、指名答(天天,你能读读这一句吗?)(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到底长高了没有?这个人为什么觉得一点也没有长高呢?太着急了,读)(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谁再来读?谁上来把这个人的着急演一演?C、齐读这一段(2)第二自然段:A、你怎么这样读“筋疲力尽”呢?(这个人太累了)你为什么这样筋疲力尽呀?(因为着急禾苗快点长,这个人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这个人真太着急了,想出了这么个办法。

统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12课 寓言二则

统编版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12课 寓言二则

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12课寓言二则1.会认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两则寓言故事并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意思。

3.懂得善于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明白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课件、生字卡片。

2课时第一课时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

师板书课题:《亡羊补牢》,学生齐读。

3.“亡羊补牢”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来理解“亡”和“牢”的意思。

4.要求学生依据课文内容解词。

(板书:丢失、羊圈)5.明确题目“亡羊补牢”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生字的发音。

2.生自由读课文,读后把文中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读一遍。

3.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

(2)指名读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指名5个学生各读一个自然段。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课的生字新词我们都能读准确了,现在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吗?(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篇寓言主要讲一个养羊人养了几只羊,后来羊圈破了,狼叼走了一只羊,邻居劝他赶紧修羊圈,他不听。

结果狼又叼走了一只羊,于是他醒悟过来,修好了羊圈。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四、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那养羊人共丢失了几只羊?(两只)请你找出句子读一读。

出示句子:“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二)请大家快速浏览1—3自然段。

说说第一次丢羊后,街坊和养羊人他们分别是如何表现的:1.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2.街坊真诚的劝告,可养羊人什么表现呢?指名读,评议。

(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3.指名分角色朗读。

4.演一演:一人当街坊,一人当养羊人来演一演,说一说。

人教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2 寓言二则 名师教学教案

人教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12 寓言二则 名师教学教案

課时1.學习寓言《亡羊补牢》。

2.正确读写生字。

3.指导學生正确、流利地朗读《亡羊补牢》,理解寓意。

生字卡片、課件。

一 谈话激趣,导入新課同學们,你们听过寓言故事吗?寓言是一种文學体裁,它一般是借一个虚构的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就是指“有所寄托的话”。

这节課,老师就来给大家讲一个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希望大家能从中明白一个道理。

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通过这则寓言,我们会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呢?这节課我们就来學习《亡羊补牢》。

(板书题目:亡羊补牢)二 质疑题目,理解题意1.“亡羊补牢”这个词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亡 牢)2.指名释疑,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亡:失去,丢失。

牢:养牲畜的圈,在課文中指羊圈)(我是通过查字典的方式理解这个字的;我是通过联系課文内容理解的……)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的意思。

(羊丢失了把羊圈补好)三初读課文,了解内容1.说得真清楚,課前的预习很全面!首先,请大家听課文的朗读,边听边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下面,大家自由读課文,注意要读准字音。

3.理解新字词,掌握多音字。

(开火车读)寓言则亡羊补牢羊圈钻叼走街坊后悔劝告从此丢圈{juàn(羊圈) quān(圆圈)4.重点指导难写字。

亡:不要丢掉第一笔点。

钻、劝:按照左窄右宽的结构书写。

丢:注意与“去”的区别,不要丢掉第一笔撇和最后一笔点。

四精读課文,小组學习同學们字词掌握得不错,现在把字词带入故事中,每组选一名同學朗读課文,其他同學思考一下,亡羊补牢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选5名學生读課文) 同學们概括得真清楚,讲得很精彩!下面,以小组學习的方式,互相读課文,依据自學提示的内容,展开小组讨论。

1.齐读第1~4自然段,思考: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在文中找出相关句子)(2次)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寓言二则》教学计划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寓言二则》教学计划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寓言二则》教学计划本教学计划分为五个部分,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理解寓言这种文学体裁,以及寓言中蕴含的道德和人生哲理。

教学目标1.了解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起源和特点;2.了解寓言中表达的道德和人生哲理;3.能够准确理解文本中的每一个意思,并能自己运用到生活中去;4.养成阅读惯和良好的品德,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文本中蕴含的哲理和人生的启示;2.学生能较准确地朗读文本,了解每一个词语和句子的意思;3.学生能够进行词语和语句的分析,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4.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话来讲述这个故事,把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内容1.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概念和特点,为什么要研究寓言;2.课文《猴子捞月》和《狐假虎威》的研究和解析,包括语言表达、情节描述等;3.通过研究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文本中的道理,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见解。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2.阅读法: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教师引导学生学会阅读分析技巧;3.探究法:让学生自主思考,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达成共识;4.体验法:通过互动游戏、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入理解。

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作业完成及考核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对寓言文学的掌握情况;2.重点关注学生的思考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形成自主思考的惯。

以上为本次教学计划的总体框架,具体教学细节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力求让学生真正掌握寓言这种文学体裁和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做到知行合一, wisdom in action。

第十二课 寓言二则 (教案)

第十二课 寓言二则 (教案)

第12课寓言二则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亡、牢、钻、劝、丢、告、筋、疲”8个生字。

2.通过朗读体会寓言所表达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寓言故事。

4.理解寓言内容。

5.能理解寓言所表达的含义。

6.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寓言所表达的含义。

7.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寓言所要表达的寓意。

【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让学生体会寓言所表达的含义,从中体会到做事的道理。

【教学难点】1.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

2.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寓言故事所蕴含的寓意。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问题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成语故事呢?画蛇添足、掩耳盗铃、坐井观天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篇寓言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自读课文,出示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从中体会寓言的寓意。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了解寓言内容。

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

4.认读生字:(1)亡、牢、钻、劝、丢、告(2)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形近字中识记生字。

(3)读音对对猜,让学生认读字音。

寓(yù yǜ)言羊圈(quàn juàn)窟窿(long lóng)街坊(fāng fang)后悔(huǐ hǐu)叼(biǎo diāo)走从此(cǐ sǐ)5.识字有方亡:,独体字,组词:流亡灭亡牢:,上下结构,组词:牢记牢固钻:,左右结构,组词:钻孔钻研劝:,左右结构,组词:劝说劝导丢:,上下结构,组词:丢失丢掉告:,上下结构,组词:告诉告别(二)交流汇报:生自由说说这则寓言所表达的寓意以及养羊人两次丢失羊后的态度转变。

(师注意鼓励学生敢说并引导学生相互补充)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

三、精读课文。

1.题目解读。

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亡:丢的意思。

补:修补,补救。

牢:关牲口的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寓言两则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 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

2.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识字、写字。

2.理解语言故事,体会其中的寓意。

【教学难点】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义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2课《寓言两则》。

板书,提醒谁想展示一下你的预习作业,教一教大伙你昨天已学到的东西。

1.记字形,学写生字:疲筋2.认读生字词,理解词义.yù zéjiāo jīn pí mèn 寓言两则焦急筋疲力尽纳闷3.读通课文4.按课文内容填空古时候有个人,因为想让自己的禾苗就把禾苗结果。

告诉我们。

生:寓言就是用有趣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

(二)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1.自学要求:(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

标出自然段序号。

(2)理解文中的词语,可以同桌互相讨论。

2.自读自悟:(1)这篇课文很有意思,咱们试着演一演,怎么样?想要演好这篇寓言,首先咱们就要揣摩一下文中这个人的动作语气,把自己当作这个人,来,自己试着读读课文。

(2)把你认为读的最好的一段读给小组的人听听,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要这样读?3.指名读文(1)第一自然段:A、你读得挺着急的,这个人为什么这样着急?(巴望禾苗快点长高)巴望刚刚咱们了解了它的意思,是很希望,希望的不得了,这一段中还有那些地方表现出他很希望?再读读看。

(板书:巴望,着急)B、指名答(天天,你能读读这一句吗?)(好像一点儿也没长高,到底长高了没有?这个人为什么觉得一点也没有长高呢?太着急了,读)(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谁再来读?谁上来把这个人的着急演一演?C、齐读这一段(2)第二自然段:A、你怎么这样读“筋疲力尽”呢?(这个人太累了)你为什么这样筋疲力尽呀?(因为着急禾苗快点长,这个人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这个人真太着急了,想出了这么个办法。

B、虽然这么累,你看看他脸上的表情:高兴着呢!怎么呢?(想着禾苗马上要长高,心里高兴)C、咱们一起来读读(3)第三自然段A、你为什么这样读?(喘气,很累)还有哪里可以看出这个人很累?看来这个人累极了,你怎么还笑着读呢?(想着禾苗马上要长高,心里高兴)所以,他虽然累坏了,但还说自己的力气“总算”没有白费!认为自己这么做对极了!B、你能试着读读吗?(4)第四自然段A、这么着急的结果是什么?(禾苗都死了)为什么禾苗都枯死了(太着急了)B、如果你是这个农民的邻居,看到这幅情景,你想对他说什么?(禾苗要慢慢长,急着拔只会坏事)对,禾苗生长都有它一定的规律,要慢慢的长,如果咱们不依照他的生长规律,急于求成,就会坏事,这——就叫做“揠苗助长”。

C、在我们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事就像“揠苗助长”一样急性子办了坏事呢?(小组讨论)(三)总结寓意。

读了这则寓言你们明白了什么道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做事情要遵循规律,不能违背规律,急于求成的道理。

)第二课时(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1.出示课题,《亡羊补牢》这是个成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遍。

(学生齐读)2.这个成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现在你知道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学生尝试解释)4.从这个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由回答、提问)(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准生字的发音。

2.自由读课文,读后把本课的生字带词读一遍。

3.检查自学效果:(1)选择正确的读音窟窿(kū lóng kū long)窿(lóng long)街坊(fāng fang)坊本(fāng fang)圆圈(quān juàn)羊圈(quān juàn)钻研(zuān zàun) 钻石(zuān zuàn)重点强调:多音字在意思上的区分你是怎样来区分的?指名汇报通过查字典区分多音字的不同意思。

(2)强调字形,理解字意“窟窿”都是穴字头,所以和洞有关。

注意“窿”字的“生”上面有一横。

“街坊”:你家有街坊吗?街坊就是邻居的意思。

(三)通读课文,理解内容1.本课的生字、生词我们都弄清楚了,现在你能读课文吗?(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 板书:第一次第二次2.羊是怎样丢的呢?默读课文的1—4自然段,思考: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第二次丢羊又是什么原因?学生结合问题自由回答: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有个窟窿。

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他没有及时把羊圈修补上。

小结:那么这部分可以用课题中的哪两个字概括?(亡羊)对,这部分告诉我们,养羊人是怎么会丢了两次羊。

3.养羊人又是怎样“补牢”的呢?结果又怎样呢?让我们自由地读一读第5自然段。

结合朗读,自由回答:养羊人后悔了,赶快把羊圈补上了,以后再也没丢羊。

4.练习复述(四)品读评价,体会寓意1.请你评价评价这位养羊人,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友情提示:我们不能毫无根据地随便评价他人,对养羊人做出的任何一个评价,都要有根有据,理由充分。

(1)自由读课文,动笔画一画。

(2)在小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评价(1)养羊人是个不听劝告的人:A、从他与街坊的对话中,看出他不听别人的劝告。

他的话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漫不经心,毫不在意,无所谓的语气)大家尝试读一读,指名朗读。

街坊的话应该怎样来读?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从“赶快”知道街坊很为他着急,感到可惜,读出劝的语气)指名尝试读分角色来读对话,体会对话双方的不同的心情。

B、从第4自然段中的两个“又”,感觉他这个人太一意孤行了。

知道有第一次的丢羊,就应该想到还会丢,可他偏偏不去修补,导致他又有了第二次的丢羊。

这两个“又”应该怎样来读?大家尝试读第4自然段,体会养羊人的可气之处。

(2)养羊人是个知错能改的人这个养羊人真是可气,那么养羊人就没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默读最后一段。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抓住“后悔”“不该不”想象一下养羊人当时后悔的心情。

尝试读出当时的心情。

你能把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吗?(改成一般陈述句)抓住“赶快”“结结实实”指导朗读,从这两个词你知道了什么?(养羊人的可贵之处:发现错误后,马上就改。

而且很有信心) 养羊人最可贵之处就是他心想:“现在修还不晚”,看到这句话,你想说点什么?大家自由交流。

小结:这就是养羊人的闪光点,他虽然发现问题很晚,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但是,当一旦发现错误后,他能及时地去改正。

想象一下,如果他在发现错误后,却沉浸在后悔和自责中,总是认为晚了,那么想象一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可见,只要有信心,知道及时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

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结合自己或他人的事例,自由谈)3.养羊人由开始的不在乎,到后来的后悔,到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如果你是养羊人,你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是不是有满腹话语想对大家说呢?(奉劝大家,不要像我这样,不听他人的劝告,不能及时地改正错误。

我们要虚心接受他人的劝告,发现问题及时地改正。

更要记住,只要想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亡羊补牢”这个成语还有后半句,你能根据蕴含的道理补上后半句吗?(亡羊补牢,未为迟也)(五)明确寓意,指导实际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寓言《亡羊补牢》,你都明白了什么道理?(做错事,知道及时改正错误,到任何时候都不晚。

)在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样去做呢?板书设计巴望着急没有长高违背规律揠苗助长筋疲力尽拔高枯死了急于求成亡第一次丢羊毫不在意未羊第二次丢羊后悔——修羊圈为补结果再也没丢迟牢(听劝告,知错及时改正) 也寓言所属类别 : 图书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

“寓”有“寄托”的意思,最早见于《庄子·寓言》篇。

国内寓言作品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

当时一些思想家把寓言当成辩论的手段。

为了在政治主张上战胜对方,为了阐明自已的观点,互相责难,辩论,往往取材于古代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或谚语。

通过艺术加工,用鲜明生动的抽象的代替议论进行激烈的争辨斗争。

寓言是民间口头创作。

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如:《亡鈇》、《攘鸡》、《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其中《庄子》与《韩非子》收录最多。

汉魏以后,在一些作家的创作中,也常常运用寓言讽刺现实。

唐代柳宗元就利用寓言形式进行散文创作,他在《三戒》中,以麋、驴、鼠3种动物的故事,讽刺那些恃宠而骄、盲目自大、得意忘形之徒,达到寓意深刻的效果。

中国近代作家也用寓言形式创作,特别是儿童文学作品更为多见。

所以说寓言来源于民间。

中国民间寓言极为丰富,一般的都比较短小。

除汉族外,还有各少数民族寓言。

各族人民创作的寓言,多以动物为主人公,利用它们的活动及相互关系投进一种教训或喻意,达到讽喻的目的。

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朴实的思想,闪耀着人民无穷的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光芒。

中国古代寓言源远流长,在先秦时期已具雏形。

先后经历了先秦的说理寓言、两汉的劝戒寓言,魏晋南北朝的嘲讽寓言、唐宋的讽刺寓言和明清的诙谐寓言等五个阶段。

有许多成语都是出自古代寓言故事的,比如《狐假虎威》、《刻舟求剑》、《掩耳盗铃》等。

现在有收录中国寓言的书籍《中国寓言》。

黄桐最新著作《握紧双手,里面什么都没有》《我们都忘了,放下也是一种选择2》,让你学会放手,顺逆成败都自在的80则寓言小故事。

掩耳盗铃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

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

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和图案都很精美。

小偷心里高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家去。

可是钟又大又重,怎么也挪不动。

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

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一大跳。

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

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

“咦,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小偷高兴起来,“妙极了!把耳朵捂住不住就听不进钟声了吗!”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也听不见钟声了。

于是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很远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