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同学之间》(参考文本)

合集下载

心理健康教育《同学之间》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同学之间》教案

最新心理健康教育《同学之间》教案一、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理解他人的需求,提升沟通技巧。

3. 引导学生学会控制情绪,处理同学间的冲突,维护和谐的学习环境。

二、教学重点1. 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关心、帮助的重要性。

2. 沟通技巧的运用,如倾听、表达、同理心等。

3. 情绪控制和冲突处理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并实践互相尊重、关心、帮助。

2. 培养学生运用沟通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3.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情绪和冲突。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关心、帮助的重要性,沟通技巧,情绪控制和冲突处理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如何做到同学之间的和谐相处。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同理心等沟通技巧。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模拟实际场景,运用沟通技巧解决同学间的冲突。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 准备角色扮演的道具和场景。

3. 准备教学PPT,包括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关心、帮助的内容,沟通技巧,情绪控制和冲突处理方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真实故事,引出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关心、帮助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同学之间应该具备的良好品质,如尊重、关心、帮助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如何做到同学之间的和谐相处。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同理心等沟通技巧。

5.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实际场景,运用沟通技巧解决同学间的冲突。

6. 总结提升:总结本次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关心、帮助的重要性。

七、课堂练习1. 设计一道关于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关心、帮助的填空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2. 设计一道关于沟通技巧的选择题,考察学生对沟通技巧的掌握程度。

3. 设计一道关于情绪控制和冲突处理的简答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同学之间》教案

心理健康教育《同学之间》教案

最新心理健康教育《同学之间》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理解。

2. 帮助学生学会与人沟通,解决同学间的矛盾和冲突。

3. 培养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教学内容:1. 同学之间的尊重:介绍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同学之间展现尊重。

2. 同学之间的帮助:讲述帮助他人的意义,以及如何有效地提供帮助。

3. 同学之间的沟通:讲解沟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地进行沟通。

4. 同学之间的理解:阐述理解他人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展现出理解。

5. 处理同学间的矛盾和冲突:介绍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方法,以及如何避免冲突的发生。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同学之间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行为。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同学之间发生的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处理同学间的矛盾和冲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同学间的行为和沟通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 准备角色扮演的道具和场景。

3. 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讲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分析案例时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

3. 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在扮演不同角色时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教学效果,以便进行教学调整。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与演示:运用PPT,讲解同学之间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行为,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如何处理同学间的矛盾和冲突。

4. 角色扮演:每组选取一个案例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同学间的行为和沟通方式。

5. 分享与总结:各组分享角色扮演的过程和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同学之间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同学之间

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生活教学设计:同学之间教学目标:通过这个年龄段同学之间经常发生的各种活生生的事例,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展理解、体谅他人的社会认知能力和情感倾向。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举一个同学间发生矛盾没有很好解决的事例。

师述:同学之间免不了要发生一些矛盾,那么该如何处理是最恰当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同学之间》共同讨论一下;我们该怎么做?二、美好回忆。

1、师述:升入三年级了,同学们已经在班级里度过了两年的美好时光。

请你给大家讲一两件印象深刻的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事情。

2、学生先讨论,再指名讲。

(对存在偏差的帮助、关心,如帮人打架、做作业、抄袭等要正确引导。

)三、设身处地。

1、师述:在与同学相处中经常会发生一些愉快或不愉快的事,如果这些事情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会怎么想?请看下面的两个事例。

2、指名读第一个王楠楠的事例。

你能想象到楠楠当时的心情吗?你帮助过人吗?还记得当时的感受吗?(帮助体验互相帮助和分享的快乐)3、指名读第二个朱灵的事例。

你知道尹瑜是怎样说服她的小组同学的吗?你能体会到朱灵当时的感受吗?(帮助学生懂得不能因为别人的有某方面的缺点就排斥他人。

)4、指名读第三个乔典事例。

你被人冤枉过吗?当时的心情如何?你能为乔典出出主意,帮他解除烦恼吗?(帮助学生体会被人冤枉的感受,理解同学间要互相信任。

)5、指名读第四个王辉的事例。

如果你是王辉,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帮助学生体会到与他人相处中要理解与尊重他人。

)6、指名读第五个周青的事例。

你能体会周青的感受吗?(帮助学生懂得不能起侮辱性绰号)7、如果你们班里也有这种情况,你会去劝阻吗?写一写再说一说:不会劝阻的原因。

劝阻的原因。

8、你们班上也发生过这类事吗?四、送他一缕阳光。

假如你的同学有这样一些内心的阴影,你能不能做个“阳光使者”,送给他一缕阳光,帮他驱散心中的阴影,打开心扉?1、分别指名朗读和讨论三个事例。

(1)告诉学生不能嫉妒,要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同学之间》教案设计——提高学生互帮互助、相互尊重的价值观

《同学之间》教案设计——提高学生互帮互助、相互尊重的价值观

《同学之间》教案设计——提高学生互帮互助、相互尊重的价值观。

一、教育目标本节的教育目标是: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互动,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与同学建立亲密的关系,培养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如下:1.互帮互助:鼓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相互帮助,从而培养合作能力。

2.相互尊重:教育学生要彼此尊重,不同意见可以讨论,但要以尊重他人的态度来做到公平公正。

3.合作精神:引导学生克服个人主义,愿意与同学一起完成任务,共同成长和进步。

三、教学策略为了达到这些教学目标,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策略:1.合作式学习:通过小组讨论、项目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2.角色扮演:在特定环境下模拟学生们的行为,让他们互相理解和尊重。

3.游戏中学习:通过一些专门提供实践场合的游戏对学生进行聚焦式培训。

四、教学过程1.引导学生了解互帮互助、相互尊重、合作精神的意义。

2.班干部和学生代表发言,分享互帮互助、相互尊重、合作精神的实例。

3.分组活动,让学生展开自我介绍、了解彼此,建立起亲密的校内关系。

4.模拟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彼此之间的互相建议和尊重,让大家学会倾听并接受不同意见。

5.制定共同的小组任务,鼓励小组之间合作,互相支持,利用各自的优势来完成任务。

6.加强反思:通过交流和总结,学生对自己身上的改变和互相之间的变化做出反思,并分析对自己这些变化的影响。

五、教学效果评价1.表现评价:对于互帮互助、相互尊重和合作精神方面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贡献度和质量。

2.问卷调查: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收集他们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3.反思评价:通过学生的反思,了解他们在活动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以及对教育目标的理解程度。

同学之间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通过互帮互助、相互尊重和合作精神的培养,可以帮助每个孩子建立起合适的人际关系,并建立自信,提高自尊心及学业表现。

教师在活动中应该引导学生发现教育目标的重要性,从而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培养出正确的价值观、学习态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同学之间》教案设计——增进学生彼此之间信任、合作的有效方法

《同学之间》教案设计——增进学生彼此之间信任、合作的有效方法

《同学之间》教案设计——增进学生彼此之间信任、合作的有效方法合作的有效方法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学生越来越强调合作和彼此之间的信任。

这些要素是学生在生活中以及职业中迎接未来挑战所必需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中不仅需要接受知识,而且需要培养团队合作与信任这些品质。

为了增强学生之间的信任和合作,我们需要设计一种创新的教学案例。

本篇文章旨在介绍一种名为《同学之间》的教学案例,它可以帮助学生摆脱拘束、培养信任感并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一、教学目标通过《同学之间》教学案例,学生可以:1.培养信任感和自信。

2.发现团队成员的长处以及个人缺陷。

3.学习处理团队冲突的方法。

4.培养团队合作,达成共识,共同解决问题。

二、教学程1.初步准备在教学前,需要老师准备三种不同颜色的列表和适当数量的彩笔。

在第一张清单上,写下学生的名字;在第二张清单上,列出学生的长处,例如良好的沟通、领导能力等;在第三张清单上,列出学生的缺点,例如容易情绪化等。

在黑板上列出教学目标以及您想要学生思考的问题。

2.活动介绍告诉学生,您将要组织一个活动来增进团队合作和信任,让他们放松心情。

接着,将三张清单的内容张贴在教室白板上。

有时候,学生可能会有局促不安的感觉,因为他们担心其他人会看到自己的缺点。

在这时,你需要让学生知道这个活动是团队中每个人相互帮助的机会。

3.说明活动细节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两人,最好选择互不相识的人。

告诉组员走到一起时,他们需要合作完成特定任务。

每个学生都会在一个清单上选择另一个学生的名字,并写下这个学生的一项优良品质,或者是他们对这个学生欣赏的一个特点。

学生可以利用五分钟来考虑关于这个学生的任何有意义的事情。

在五分钟内学生需要将他们的名字告诉对方并确保彼此已经理解对方的长处。

学生需要花费另外的五分钟,在另外一张列表上写下他们自己的缺点或者不足。

最后每个人交给同伴天真无邪的一面以及最真实的自己。

4.开始活动学生需要记住他们在其中一个列表上看到的长处,并将其充分应用到任务上。

三年级思品同学之间_1

三年级思品同学之间_1

三年级思品同学之间同学之间教学目标: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感受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体验亲密友谊带来的快乐。

学会与同学正确相处,懂得以诚相待的道理。

能够处理同学之间的简单矛盾,学会彼此谅解。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收集名人小时候与小伙伴相处的故事,以及与人相处的名言集锦。

到图书馆、上网查找关于与人相处方式的资料。

与父母交流自己和同学之间的困惑,请他们给予帮助。

教师准备了解学生与同伴相处的烦恼。

学生秋游活动中的录像片段。

教学过程:课时教学目标:体验同学之间友好相处的乐趣。

了解同学之间友好相处的行为和方式。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激发情感需要,引出主题教师播放师生同去秋游绿林寨时的录像,引导学生看一看、说一说与同学一起秋游的乐趣在哪里。

师:你与同学之间一起游玩,有没有感动人的事?师:在游玩中有没有与同学闹过别扭,为了什么事情闹别扭的?师:这些别扭使愉快的秋游有些扫兴,看来友好相处很重要。

二、真情流露,体验友好相处带来的快乐欣赏照片。

师:有没有与同学在学习活动或游玩时拍下的照片?快拿出来,在小组内欣赏,请你给小组同学做个介绍。

召开故事会。

师: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小伙伴,伙伴之间一定曾经发生过很多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召开一个故事会,大家来讲述小伙伴之间的故事。

不过,今天的故事会有个特殊要求,每位同学不仅要讲一个故事,最后还要说明,为什么这个故事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该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美好友谊带来的快乐。

先听教师讲一个自己小时候与小伙伴之间令人难忘的故事。

学生小组内轮流讲。

推荐代表上讲台讲故事。

三、引导学生树立互相尊重和愿意与同学相处的意识师:刚才每位同学都回忆了自己与伙伴之间令人难忘的事,老师都被有的故事感动了,真想加入到你们的行列中,你们欢迎吗?师:同学们,你们欢迎班里所有的同学都与你交朋友吗?师:咱们班谁的朋友最多?朋友多好不好?为什么?师: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朋友多了,多快乐。

只要你与小伙伴友好相处,你的朋友会越来越多。

品德与社会《同学之间》

品德与社会《同学之间》

《品德与社会》小学三年级上册:第2课同学之间优秀教学案例[导读]第2 课同学之间扬州市育才小学严杰敏教学内容及目标:本课的主题是同学之间友相处,课文从学生回忆与同学相处过程中的美好事例开头,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体验到同学间友好相处的美好与幸福;接下来以设身处地为核心,引导学生体验课本上提供的第2课同学之间扬州市育才小学严杰敏教学内容及目标:本课的主题是“同学之间友相处”,课文从学生回忆与同学相处过程中的美好事例开头,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体验到同学间友好相处的美好与幸福;接下来以“设身处地”为核心,引导学生体验课本上提供的情景重任务的心情与感受,从积极体验与消极体验两个方面的对比中,使学生明白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帮助他人给自己带来的愉快体验,并通过讨论与说明理由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在此基础上,第三个环节设计了学生中经常有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进行辨析并给出正确的做法,上升到正确的行为;最后与学生一起总结同学间友好相处的黄金法则,使学生在情感体验基础上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指导其以后的行为与生活。

通过这个年龄段同学之间经常发生的事例,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展理解、体谅他人的社会认知能力和情感倾向。

设计主导思想:1、从教师、学生的体验、感受着手,将学生以自我发展为中心的心理感受逐步引向关注他人的感受,增强其体谅、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2、选取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创设情景,通过一个神奇的探宝活动,揭示同学之间相处的法则,给学生的实际生活提供指导。

课前准备:1、相关课件;2、自制一张回忆卡,准备一个大头贴。

第1课时一、谈话导入1、师生问好。

教师用目光与每一位同学交流。

2、同学们,刚才我们在互相问好的时候,我发现有许多同学面带微笑的与老师问好,我感觉可舒服啦。

因为他们的笑容就像冬日里的阳光一样,使我产生一种愉悦的感受。

[设计说明:以教师自身的实际感受,让学生很直接的接收到一个信息,老师的愉悦感受来自于学生,从而体验到一个人的行为可以让别人产生感受,而这种感觉有时是快乐的,有时却又是令人痛苦的。

小学道德与法治《同学之间》教学设计

小学道德与法治《同学之间》教学设计

小学道德与法治——《同学之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同学之间》是山东人民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在集体中成长”第三课“大家都是好朋友”的第一个主题活动。

“在集体中成长”主要是指导学生学习如何在集体中生活。

“同学之间”这一主题活动使学生明白了同学之间应该真诚相待,互帮互助。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同学,尊重同学,在学习借鉴同学优点同时,用于指导自己行动。

使自己不断进步,提高与同学友好交往能力。

学情分析同学之间每天都亲密的接触,但同学们往往因为不会沟通而忽略同学之间友情,特别三年级学生正处于思维意识的转折点,他们愿意与同学沟通,但不知道怎样与同学沟通?这就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深入了解同学,学会欣赏同学,尊重同学,获得更深切感受,深化同学之间的友情,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但现在学生自我意识较强,同学之间平等、互助、真诚、理解交往会有一定难度。

课标相对应的内容:《“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学会欣赏同学,尊重同学,在学习借鉴同学优点同时,用于指导自己行动。

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理解、体谅他人的社会认知能力和情感倾向,体验同学间友好相处的美好与幸福。

知识的目标:懂得班级中的同学关系的正确处理。

能力的目标: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

增强其体谅、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课堂评价设计1 目标1 提问式评价问题:说说你和同学间友好相处的事情有哪些?2 目标2 提问式评价表现性评价(1)问题:如果和同学闹矛盾了,你会怎么办?(2)情景表演:我们和好吧!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与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

难点: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容。

教学思路本着以儿童的现实生活经验为基础,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以儿童直接参与的生活体验活动为主要形式,来揭示同学之间应如何相处。

我依据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活动:1、走近同学,寻找优点:引导学生通过平时观察,发现自己同学优点,进一步了解同学,学会欣赏同学,尊重同学,学习借鉴同学优点,指导自己行为。

《同学之间》【教学设计】小学 品德与社会.doc

《同学之间》【教学设计】小学 品德与社会.doc

山东人民出版社《品社与社会》三年级下册《同学之间》教学设计壱、主题内容分析:山东人民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在集体中成长》安排了三部分内容,分别是《我们是一个集体》、《快乐的集体生活》、《大家都是好朋友》。

以学生的集体生活为主线,引导学生关心集体,关爱同学,维护集体荣誉,让品德教育显性化,使学生的良好品德在研究活动和体验感悟中得以形成和发展。

《同学之间》是《大家都是好朋友》这一学习主题的第一个活动主题。

《大家都是好朋友》是在认识“我们是一个集体”“在集体中快乐地生活”的基础上再来介绍同学间的友情,使学生明白同学之间应该真诚相待。

“同学之间”主要引导学生感受同学之间平常而真实的情谊对好朋友表达自己的欣赏和友爱,同时学会思考,知道同学、同伴之间需要有健康的友谊,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学会与人合作,培养乐观豁达的品格。

只有这样,才能交更多的朋友,弐、课标分析:课程标准的课程基本思路中指出: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

教育要回归生活,我们重视关注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现实生活。

这也是两门课程标准共同追求的一个基本理念。

只有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才能做到有实效性、有针对性。

另外要注意,课程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础,但它不是学生生活的简单的“翻版”。

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它要高于生活,所设置的内容要从儿童生活中提取。

因此,在课前我让学生搜集印象最深刻的同伴互助的事例,以及家长对同学友情的回忆,为学生能够做到互助互谅奠定切实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随着家庭经济条件越来越好,无论是独生子女还是放开后的二胎子女中的哥哥、姐姐从小在家庭中处于核心地位,使得他们得到太多的照顾、呵护与培养。

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自我意识比较强,比较自信,善于表现自己的优势。

但是同时,缺少关注他人、理解他人的机会,不会换位思考。

生活需求的无限制满足,也造成了他们当中部分人比较自私,脾气暴躁,不能宽容对待他人。

《同学之间》活动设计

《同学之间》活动设计

《同学之间》活动设计作者:刘俊菊来源:《卷宗》2014年第12期【主题】《同学之间》【课程标准】1.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

2.理解和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

3.感受与同学间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

【内容与学情分析】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同学间的友好关系有了初步体验,但对朋友的优劣还无法辨别,以为一块玩耍的就是好朋友;对同学间友好相处有一定认识,但仍需要进一步点拨和引导。

本活动立足于学生日常生活和交往的实际需要,重点介绍了四个同学相处之道,对学生的成长有指导意义。

【活动目标】1.学会欣赏同学,看到同学的优点,学人之长,补己之短。

2.感受与同学间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

3.体验同学间友好相处的美好与幸福。

【评价设计】1.通过相关案例的展示、交流,了解小学生与同学相处的现实状况,能说出自己与同学相处的一些情况。

2.能积极发言,联系实际生活说出同学间关系融洽对学习、生活的影响,列举出一些破坏同学间友好关系的现象和身边或名人的实例。

3.通过听故事、情境模拟、设置问题情境、小组交流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情境体验,通过回忆自己的感受和移情,自觉产生同情心理,从而主动生出应该为他人着想,尊重、信任他人,善待他人的情感。

说出一些同学间友好相处的方式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需要,引出主题。

以一组同学们一起游戏、共同学习、互相帮助的图片引入,让学生体验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友好相处给大家带来的快乐,激发学生要和同学友好相处的情感需要,从而引出大家都是好朋友的第一课时——同学之间,并板书课题。

二、出谋划策,掌握生活的智慧。

活动一:找优点同学们在近三年的相处中,交到了很多朋友。

之所以能成为朋友,肯定在朋友的身上有很多让你感动、值得学习的优点。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寻找同学身上的优点,交流并制作优点卡。

交流汇报:引导学生找到身边同学学习、个人品质、为人处世等方面的优点,教师简要小结,给发言者与优点多的同学予以肯定;接着,鼓励学生针对身边同学的优点,找出自己的不足,直面自己的缺点,并引导学生如何弥补自己的不足,重点是学会向身边的榜样学习,达到取长补短;最后,让学生谈活动收获。

品德与社会《同学之间》教学设计

品德与社会《同学之间》教学设计

品德与社会《同学之间》教学设计品德与社会《同学之间》教学设计课前准备:(一)学生准备1.收集名人小时候与小伙伴相处的故事,以及与人相处的名言集锦。

2.到图书馆、上网查找关于与人相处方式的资料。

3.与父母交流自己和同学之间的困惑,请他们给予帮助。

(二)教师准备1.了解学生与同伴相处的烦恼。

2.学生秋游活动中的录像片段。

教学目标:1.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感受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体验亲密友谊带来的快乐。

2.学会与同学正确相处,懂得以诚相待的道理。

3.能够处理同学之间的简单矛盾,学会彼此谅解。

教学结构:(一)课时安排3课时。

(二)教学结构整体设计第一课时情境导入,激发情感内需。

第二课时贴近生活,学会解决方法。

第三课时互动参与,体验友谊之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体验同学之间友好相处的乐趣。

2.了解伙同学之间友好相处的行为和方式。

(一)设置情境,激发情感需要,引出主题教师播放师生同去秋游绿林寨时的录像,引导学生看一看、说一说与同学一起秋游的乐趣在哪里。

(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可以看美景、吃好东西、可以不做作业、可以与同学做游戏、与同学拍照片)师:你与同学之间一起游玩,有没有感动人的事?(有的学生说包背不动,有同学帮他背;有的学生说自己走路不小心,滑倒了,好多同学争着搀扶她)师:在游玩中有没有与同学闹过别扭,为了什么事情闹别扭的?(学生犹豫了一下,在老师的鼓励下,有人说登山时有人打了她一下;有人说别人不肯跟她一起拍照片;有人说有的同学借水喝,把水喝光了)师:这些别扭使愉快的秋游有些扫兴,看来友好相处很重要。

(二)真情流露,体验友好相处带来的快乐1.欣赏照片。

师:有没有与同学在学习活动或游玩时拍下的照片?快拿出来,在小组内欣赏,请你给小组同学做个介绍。

(学生纷纷拿出照片,在小组内给大家欣赏,做介绍。

人人脸上露出甜蜜的微笑,感受到友好相处的乐趣。

)2.召开故事会。

师: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小伙伴,伙伴之间一定曾经发生过很多故事,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召开一个故事会,大家来讲述小伙伴之间的故事。

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说课同学之间_苏教版

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说课同学之间_苏教版

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说课同学之间_苏教版我执教的是山东省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个主题《同学之间》。

二、说教学目标1、学会观赏同学,看到同学的优点,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感受与同学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关心。

三、说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同学之间平等相处、互相关心。

教学难点是看到同学的优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四、教学方法新课标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儿童现实生活的、开发的、活动性的课程。

教学中,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情形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新课堂,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形成道德行为,因此本课堂要紧采纳讨论交流、情境模拟、合作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儿童在活动中获得情感、态度的体会。

五、教学预备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花瓣记录卡片,好听的歌曲,以及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倡导教师是学生的支持者、指导者、参与者。

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内容设为以下四个环节:(一)歌曲导入,缩近距离上课伊始,师生共同唱歌曲《找朋友》,随机引出课题:“你我他大伙儿差不多上好朋友,你能说出自己同学的优点吗?”如此一开始,就和学生拉近了距离,与学生融合在了一起。

(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赞别人,自己在进步)这时我引入活动一“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我要紧从两方面来突破:第一让小组内找出本小组同学的优点并全班汇报交流,给发言者与优点多的同学予以确信,接着鼓舞学生敢于找出自己的不足,直面自己的缺点,并引导学生如何补偿自己的不足,从而让学生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只有不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会不断进步。

因此突破教学难点已水到渠成。

(三)回来生活感悟友情回来生活是品德课的差不多目标。

因此我预备如此引入活动二“回忆你的学习生活,想一想和同学们的故事,讨论一下:同学之间友爱相处,应做到哪些?小组讨论交流,并把意见写在花瓣记录卡上”在小组展现后,我将随机提问:“小孩们,通过活动,你有什么收成,你的心情如何?”最后用《友爱》这首诗的语言总结板书。

三年级上思想品德导学案同学之间2

三年级上思想品德导学案同学之间2
板书:讲原理
有话好好说
多从别人角度想一想
相互理解 体贴 倒退
1读读图画中的故事
2讨论:这么好的笔盒摔坏了,怎么办呢?赔还是不赔?辩论理由




应该怎么做,你来想办法
学习生活里,这样的事总会产生,说说你身边真实的事
讲述自己和同砚交往的故事




总结感悟
明白同砚之间相互理解 体贴 退让
自己在故事里感受理解和体贴。
2.引导学生尝试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
3.初步培育学生化解学生之间矛盾的能力。
重难点
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和处境看待标题,领会他人的心情。
资源
准备
西席:课件 明白学生绰号的环境
传授设计
导案
学案




1.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2.放录像引入课题
3.利用录像,让学生从中发觉标题,从而引出了话题。
4.导入“倘若我是他……”
三年级上思想品德导学案同学之间2
课题
6.同砚之间
课型
新授
第_9__课时
学习
内容
鄂教版品行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二单位第六课《同砚之间》第一课时
传授
目标
1.明白同砚之间的友爱之情,能宽以待人,和同砚友好相处
2.学会替别人着想,理解、体贴他人。
3.学会正确处理同砚之间的矛盾。
重难点
遇事能设身处地的替别人着想。
资源
准备
西席:课件。 学生:学生准备一两件与同砚之间相处时产生的事情。
传授设计
导案
学案




1.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1.发言引入课题

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实录同学之间

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实录同学之间

三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实录同学之间活动一师:(拿出“红围巾信箱”)“红围巾信箱”收到许多同砚的来信,谈到自己的苦恼。

本日授大队部彭老师的委托,请咱们班的同砚帮忙出出主意。

(从信箱里拿出五封来信,贴在黑板上。

)请同砚们看看这些信,想一想,在你身上也产生过这样类似的环境吗?生1:他们总是叫我“喜头鱼”,我很烦。

(学生哄笑)生2:**同砚下课总是喜欢打我,蛮烦人。

(一些学生应和起来,纷纷指责**同砚也打过他)生3:上次**同砚的自动铅笔掉了,非要说我的这支自动铅笔是他的,还说是我偷他的。

师:那你的这支铅笔是哪来的?生3:这是我生日的时候,妈妈给我买的。

师:哦,是生日礼物,难怪你感到委屈。

生4:我的语文成绩不好……(有些学生嘲笑起来,“他每次考试都不合格”。

这个学生没有说完就坐下了。

)(许多学生站起来诉说自己的苦恼,同时班上的哄笑声也多了起来。

)师:看来很多同砚都有这样或那样的苦恼,但是在他们诉说苦恼的时候,我听到了一些很令人不愉快的声音。

生1:很多人都在笑。

生2:很多人都在嘲笑他们。

师:那么听老师讲个故事吧。

(老师深情地讲起《海边男孩》的故事来。

讲堂上一下子平静下来,学生们听得着迷。

)(故事讲完了。

)师:那个男孩身上可贵的工具是什么?生1:他很有爱心。

生2:他很珍惜生命。

虽然小鱼很小,可它们同样也有生命。

所以他把小鱼一条一条地扔进大海里。

师:可是,谁也不在乎小鱼,他为什么这样做?生3:他一心想的便是小鱼。

看到小鱼在那里挣扎,他就知道小鱼想回到大海。

可是小鱼怎么努力都跳回不到大海,所以那个男孩就把小鱼一条一条的扔回大海。

师:说得真好!那个男孩能够设身处地地替小鱼着想,这最可贵。

正是他这种遇事多为别人思虑,将心比心的品格震撼了那个年青人,相信也震撼了我们,对吗?(板书“将心比心”)生:(齐声说)是的。

师:那么,让我们也来将心比心,要是你是那些苦恼的孩子,你会怎么想?生1:要是别人冤枉我,说我偷了他的工具,我会很难过。

同学之间小学 品德与社

同学之间小学 品德与社

《同学之间》教学设计活动目标:情感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理解、体谅他人的社会认知能力和情感倾向,体验同学间友好相处的美好与快乐。

知识目标:懂得班级中的同学关系的正确处理是其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基础之一。

能力目标: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增强其体谅、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重点:感受与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

难点: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容。

活动准备:课件,优点卡活动过程同学之间同学们,通过两年多的相处,我越来越觉得我们三年级一班是一个快乐而温暖的大集体。

在这个大集体中,你们每天一起学习,一起玩耍,一起劳动。

高兴过,快乐过,可能也伤心过。

因为你有你的小性格,他有他的小脾气。

那怎样做才能与同学之间快快乐乐地在一起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同学之间)同学们,每个人都有优点,你能说出自己同学的优点吗?活动一:我给同学找优点(互动交流,体验探究)1、大家利用手里的“优点卡”,找一找小组内同学的优点并记录下来。

(学生交流,填写优点卡)温馨提示:每一位同学都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别忘记身边每一位小朋友吆!2、展示交流:说一说你们小组内同学的优点。

其实你们在学习、玩耍的过程中,有时同学之间会发生一些小摩擦,不那么令人愉快,那么同学之间该怎样相处呢?活动二:我与同学巧相处(师生交流,体验探究)欣赏图片,交流探究1、两个同学约好周末一起去学校操场打篮球,都准时到达。

(守时,讲信用。

)2、下课了,同学们一起玩耍,一个同学不小心踩了另一个同学的脚,他们会怎样呢?(有礼貌,宽容待人)3、看图片,“大胖子来喽!”(不能给别人起外号。

)讲一讲:你和同学是怎样相处的?(小组交流,互相说一说。

)展示交流结果:讲一讲你和同学相处的故事。

(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谈一谈你和同学相处的观点。

看表格:同学相处之我见,请学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活动三:诱发情感,激励践行。

设置情境,大胆说出你的想法。

关于《同学之间》的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关于《同学之间》的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关于《同学之间》的三年级思想品德教案通过交流,让学生体验在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之间的互相协助,体验同学之间的友谊。

激发学生团结之心,宽容之心和助人之情。

重点:体验同学之间的友谊,准确理解同学之情。

难点;激发学生团结之心,宽容之心和助人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小朋友升入三年级了,同学们已经在班级里一起度过了两年的美好时光。

你能不能给大家讲一两件印象深刻的同学间互相关心、互相协助的事情?请你用简短的文字将你所讲的事情写下来。

二、学生写一写学生回忆并将与同学之间互相关心和互相协助的事例写下来。

学生交流。

师:是啊,我们班级的同学们之所以这么团结,就是因为我们大家经常互相关心、互相协助,已经建立起浓厚的同学友谊。

三、讨论(设身处地)1、故事一(胡可借给王楠楠课本)学生说说楠楠的心情,讨论自己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时心情如何。

2、故事二(朱灵参加排练)学生交流(略)师:同学之间是平等的。

3、故事三(乔典丢笔)学生交流(略)师:不要轻易怀疑别人。

4、故事四(单亲王辉)学生交流(略)师:要尊重每一个人。

5、故事五(小胖周青)学生交流(略)师:不能歧视别人。

6、师:我们班级里有上面的事情发生吗?学生交流。

四、交流如何关心和协助别人。

师讲述故事,学生交流如何协助。

故事一:嫉妒故事二:笑贫故事三:拖后腿五、黄金法则:师:同学们,几乎所有民族都有一个共同的信条: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就是说: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也应该怎样对待别人。

人们把它称为“黄金法则”。

学生读一读“黄金法则”。

学生根据“黄金法则”完成P13页填空。

六、小结。

师:我们有了黄金法则,就能够更好地去关心别人,协助别人。

ZUI后老师送给大家一句名言。

(见P13页——(苏)高尔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教学设计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同学之间》(参考文本) Reasonable combination and arrangement of various teaching elements, a systematic planning process for formulating implementation plans for optimizing teaching effects.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同学之间》(参考文本)《同学之间》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鄂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同学之间》。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现在的家庭多是4-2-1结构,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使得他们得到的照顾、呵护与培养大大多于非独生子女。

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自我意识比较强,比较自信,善于表现自己的优势。

但是同时,缺少关注他人、理解他人的机会,不会换位思考。

生活需求的无限制满足,也造成了他们比较自私,脾气暴躁,不能宽容对待他人。

而且,社会生活大环境中呈现的人与人日渐疏离,缺乏互助互爱的氛围也让孩子们耳濡目染的是强势、霸气、不退让。

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处在发展过程中,还不够成熟。

在这个阶段,小学生对自我的评价还不够恰当,对他人的认识也不够全面。

心理发展上还处于一个自我认识比较突出的阶段,容易在生活中以自为中心,不能兼顾他人。

但是,学校生活中,同学之间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对社会生活认知不深,造成他们不能全面分析、理清这些问题的症结,不能恰当处理,产生很多烦恼,也影响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进一步感受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

学习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理解、体谅他人,尊重他人。

教学难点是:把握处理同学之间矛盾的尺度,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也不丧失原则,尊重他人、尊重自我,能够在具体事例的辨析中认识到同学之间相互关爱、宽容才能创造共同拥有的快乐生活。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本课的教学内容多是同学之间发生的事情,书本上的例证对学生而言极易产生共鸣。

学生在阅读教材后很容易情绪激动,争论生活中的这些小事。

所以在设计教学过程和实际操作时,要注意与第五课相衔接,从同学之间相互关爱的事例入手,感受同学之情。

并通过小结让学生意识到快乐的校园生活源于同学们互相帮助,互相宽容。

为后面处理问题奠定一个换位思考,互相体谅的基调。

另外,在具体事例的分析上,教师要调控好课堂的氛围,在讨论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问题时,尽量做到从正反两方面考虑,不要过分批评某一方的当事人。

努力在分析事件的过程中指导学生站在双方的角度考虑,设身处地为双方着想。

设计思路一、以教材的事例为基础,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例,进行分析、交流、辨析,增强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二、多采用情景剧表演、辩论等形式,让学生对同学之间矛盾的处理有情境感,学生可以在情境表演中产生切身体会,而不是将结论停留在口头的空话。

三、每件事情的讨论和交流都要关注到当事人双方的利益和想法,不要过分偏颇到任何一方,让学生能够在各种各样的事例感受中,认识到互相体谅、互相宽容的意义,增强社会认知和社会生活处理的能力。

四、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让学生搜集印象最深刻的同伴互助的事例,以及家长对同学友情的回忆,为学生能够做到互助互谅奠定切实的基础。

同时,教师要搜集典型的名人同学友情故事以及歌曲等,帮助学生提高认识。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与同学合作,诚实守信,平等相处,尊重他人,体谅他人;试着换位思考;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对人宽容。

能力:1.学会换位思考。

2.学习用恰当的方式向别人提供帮助。

知识:学习分析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增长社会生活认知水平。

使学生懂得班级中的同学关系的正确处理是其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基础之一。

教学重点进一步感受同学之间的友爱之情。

学习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理解、体谅他人,尊重他人。

教学难点把握处理同学之间矛盾的尺度,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也不丧失原则,尊重他人、尊重自我,能够在具体事例的辨析中认识到同学之间相互关爱、宽容才能创造共同拥有的快乐生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名人的典型友情故事;同学友情的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友谊的花朵》。

学生准备:回忆两年小学生活中难忘的同学互助事例;了解父母学生时代的友情故事。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25-p26页内容,话题为“她不是故意的”。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27-p29页内容,话题为“假如我是他”和“当我发言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他在帮助我1. 出示学校开运动会时,班级拍摄的照片。

师:看到图片,大家都开心地笑了。

说明运动会给大家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大家还记得当时最让你快乐、难忘的事吗?2. 学生交流讨论。

3.师引导学生交流如:当你要上场时,你的衣物是谁帮你照看的?当你站在起跑线上时,是谁在为你加油的?当你受伤时,是谁陪你去保健室的?4.小结:看来,不仅是运动场上胜利的欢乐让人难忘,同学之间真诚的互助更让人感动而难以忘怀!5.同学们遇到过这样的事吗?(录音加接力比赛的图片呈现:二年级的接力比赛中,有两位同学因为紧张掉棒了,接力比赛输了。

比赛结束后,同学们都很沮丧,回到班上,有同学埋怨掉棒的同学,两位掉棒的同学难过地哭了。

看到他们哭了,同学们一起安慰他们。

)6.学生交流自己班级的情况。

7.对于交流重点停留在班上同学多是埋怨,没有安慰的班级,教师进一步指导:⑴请掉过棒的同学谈谈自己当时的心情,是不是希望得到同学的安慰?如果得到了会怎么样?⑵请班级的同学谈谈如果是你掉棒了,你希望大家怎么对待你?8.小结:其实,运动会中班上得了几分,哪个班级是接力比赛的第一名也许都已经忘记了,但是,同伴的帮助,特别是在遇到困难和造成失误时得到的安慰与鼓励却是很难忘记的。

因为,这种宽容与友爱说明大家知道犯了错误的同学不是故意的,传递了同学之间深深的友情。

【设计意图:从大家一起参与的集体活动——运动会入手,让学生回忆校园生活的难忘事例,特别是让他们关注到同伴的互助留下的美好回忆。

通过容易引起矛盾的事例切入,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同学的互助互谅是大家美好生活的基础。

】活动二她不是故意的1. 师:咱们教材中也有两个同学发生了一点小矛盾,我们来看看,犯错的孩子她是故意的吗?2. 学生阅读教材,指名讲述故事。

3.师:一个新笔盒摔坏了,笔盒的主人当然很生气、很心疼。

可是,失手摔掉笔盒的同学很委屈的说:“我又不是故意的……”。

对这件事,同学们是怎么看的呢?4.小辩论:赔还是不赔?5.学生先在小组内自由辩论。

6.在班级内发表自己的观点。

7.师小结:生活中经常会有这类情况发生。

在处理这些小矛盾、小纠纷时,要多替别人着想,互相体谅。

赔是应该的,不赔也是可以原谅的啊。

那么,你们在和同学的交往中,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呢?8.学生交流。

9.师引导学生:如果你原谅了同学的小过失,互相体谅,会产生什么后果呢?10.小结:大家在生活中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我们互相体谅了,小矛盾就没有了,还能增进友谊。

如果我们互不想让,那么小矛盾就会变成大矛盾,大家都会继续不开心的。

【设计意图:通过书本中的事例,让学生通过辩论的形式初步学习换位思考。

在换位思考中体会互助互谅的含义。

然后联系自己的生活,辨析互相体谅和互不相让给生活带来的不同结果。

】活动三父母的友情故事1. 师:我们的爸爸妈妈和我们一样,也有过自己的同学。

他们之间发生过小矛盾、小纠纷吗?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去采访自己的父母,了解父母记忆最深刻的同学之间的故事。

哪位小记者完成了任务呢?2. 根据以下表格,学生在组内交流。

例:采访对象同学之间的小故事处理的结果感想爸爸踢球时撞到了同伴开始差点打了起来,后来同学们劝阻,球赛继续下去,玩得很高兴。

因为互相谅解,所以才能快乐游戏。

3.每组派一位同学交流自己的采访收获。

4.师:听了这么多家长的童年友情故事,大家有什么感想呢?学生交流。

5.小结:所有的故事都告诉我们,虽然时间过去了很久,但是同学之间的友情却是让人终身难忘的。

很多儿时的伙伴会成为一生的好朋友,他们之间不是没有矛盾,而是在遇到矛盾时互相体谅,互相宽容。

【设计意图:从父母的例子中让孩子感受到友情的可贵。

父母的参与互动,也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受到了爱的洗礼,学习宽容对待生活,宽容对待他人,保护好珍贵的友情。

】活动四我的黄金法则1. 师:其实,要想快乐享受生活,人与人相处有一条黄金法则,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2.学生交流,了解意思。

(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应该怎样对待别人。

) 3. 填一填,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加以说明。

你想要别人关心你,别人也想要你()他。

你想要别人尊重你,别人也想要你()他。

(),()。

(),()。

4. 师小结:相反,如果你对别人不好的话,那你也就很难让别人对你好。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归纳总结出黄金法则,提示学生换位思考是解决小矛盾的根本办法,通过填空题的形式进一步加深了认识。

】板书设计同学之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第二课时活动一假如我是他1. 师:上节课,大家一起回忆了同学之间美好的瞬间,通过回忆,让我们认识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可贵,是这种品质让我们的友情更加牢固。

但是,并不是每位同学都能在生活中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就会发生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事情。

如果这些事情发生在你的身上,你会怎么想?2.学生阅读教材p27,在小组内交流起绰号好不好?3.教师指导:为什么有的同学喜欢绰号,有的却不喜欢呢?4.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

5.小结:起绰号很多时候是同学们互相表示亲近的一种方式。

只是绰号有的时候带有贬低嘲笑的意思,这样的绰号大家都不喜欢。

6.情景表演:阅读教材p28,小组选择一个同学的经历进行轮流表演,表演之后,交流一下,如果你是主人公,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么样?7.完成p28填空题。

班内交流:如果我是李楠,我会如果我是张越,我会如果我是江海,我会8.你有过他们这样的经历吗?说说你当时的心情。

9.小结:如果这些事情让我们遇到了,同学们因为各种原因责备我、嘲笑我,我该是多么难过啊!这种伤害会让我们很长时间内都不快乐,自卑,胆怯!将心比心,我们的同学们遇到这些事情,心情一定是和我们一样的吧!那么,同学之间,如果有同学做错了事;有同学贪玩,成绩不好;或者遇到了别的事情,我们该怎么对待他们呢?应该嘲笑、责备吗?不,尊重、理解同学才是同学之间友好相处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