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学教学改革的实践

合集下载

《传热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

《传热学》教学改革实践与思考

教材进行删减 ; 2 与其 他课程 的衔 接与 协调 。“ () 传热 学” 的学 习, 涉及 到流体力 学中流体 流态 和边界层 的知识 , 过教学可 以 通 引 导 学 生 进 一 步 深 入 理 解 这 些 知 识 , 养 学 生 对 传 热 学 的 全 面 培
认识能力 。
“ T程热力学 ” “ 、 流体力 学” “ 热学 ” 和 传 被称为建筑 环境 与 设备丁程专业传统 的l大核心专业 基础课 。传热学 是研 究热量 一 传 递规律 的科学 , 传热 学最早包 含在物理学 和流体 力学学科 中。 大 约在 2 纪 3 0世 0年 代 , 热 学 形 成 了独 立 的学 科 。随 着 生 产 和 传
学效 果 的方 法 , 对传 热 学 的教 学 改 革 具 有 一定 参 考 作 用 。
坚 厂
传热学 对 流换热
_ 塑- 4 _ 厂
1 “ 热 学 ” 论 教 学 体 系 传 理
传 热 学 包 括 导 热 、 流 换 热 、 射 换 热 和 换 热 器 四个 模 块 。 对 辐 为了让学生一 目了然 , 可将传 热学 所 包括 内容 画成 “ 识体 系 知 树” 的形 式 ( 图 1 示 ) 让 学 生 对 本 课 程 的知 识 体 系 有 个 宏 观 如 所 , 认识 。有了宏观认识 , 加深 了学生对传 热学任务 的理解 , 消 并 除 了学 生 盲 目学 习 的 现 象 。三 种传 热 方 式 都 包 括 基 础 理 论 和 具 体 类 型 两 部 分 , 热 换 热 还 介 绍 了导 热 问 题 数 值 解 的 内 容 , 九 导 这 个 部 分 加 上 最 后 传 热 与 换 热器 , 同构 成 了传 热 学 的主 要 内容 。 共 同 时 在 教 学 中要 注 意 两 个 问 题 : 1 教 材 内 容 的 取 舍 与 补 () 充 。 中 国建 筑 工 业 出 版社 《 热 学 》 材 经 历 2 传 教 0年 , 已很 成 熟 , 但 是 各 个 高 校 专业 培 养 层 次 不 同 , 传 热 学 ” 程 学 时 设 置 也 不 “ 课 同 。有 鉴 于此 , 教 学 中 , 对 如 导 热 问题 数 值 解 法 基 础 和对 流 在 针

浅谈化工热力学教学效果改进及实践研究

浅谈化工热力学教学效果改进及实践研究

纯流体的 P T关系 , V 我们 可以先用图解来分析 , 再
按 照相律 分析 , 过 解 析 方 法 去 解 析 图 中的 点 、 、 通 线
面以及区域的涵义和内容 , 最后联 系克劳修斯方程 建立起 各条线 的斜 率 与克 劳修 斯 方 程 之 间 的关 系 , 从 中 引 出 A tn no e方 程 , 及 三 相 点 时 气 、 、 i 以 液 固相 的体积与其摩尔体积之间的关 系, 这样多重手段的
摘要 化工热力学》 《 是化学J 程等学科 的专业基础课 , : 本文指 出了本校化工 热力学课程在 教学过程 中存在 的问题 , 并对这些问题
提出在教学体 系 、 学内容和方法上进 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与实践 , 教 旨在提高学生 对化工热力 学课程 的学 习兴趣 , 培养学 生的工程 意识及创 新能力 , 取得 了较好 的教 学效 果。 关键词 : 化工热力学 ; 学改革 ; 教 实践 ; 工程 意识
中图分类号: 4 0 G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 2 X 2 1 )7— 0 7 0 1 8 0 1 (010 08 — 3 0
热力学是物理学 的一个 分支学科 , 主要研究与 热现象有关的各种能量转换和状态变化的规律。当 应用于化学领域 , 形成了化学热力学 , 内容主要有热 化学以及相平衡和化学平衡理论 。当应用 于热力工
力, 为学 生进 行化 工设 计 和过程 优 化奠定基 础 。
23 充 分运用 解 析 、 . 图解 、 表格 等形 式深化理 解 化 工 热 力学 是 很 多 工程 类 专 业 的技 术基 础课 , 因此 , 我们认 为应 该 首 先 培 养 学 生 的专 业 兴趣 并 在
此基础 上培 养学 生 的工程 意识 , 为此 , 化工热 力学 在

“工程热力学”教学改革探索

“工程热力学”教学改革探索

“工程热力学”教学改革探索工程热力学是工程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涉及到能量转化、功率运算、热力循环等概念和原理。

学习工程热力学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物质能量转化的规律,提高他们的工程设计能力。

传统的工程热力学教学模式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陈旧、理论与实践脱节、考核模式单一等,导致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动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为了改善这一状况,许多高校纷纷开展工程热力学教学改革探索,探索出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课程内容更新,符合新时代需求传统的工程热力学教学内容多为经典热力学理论,内容较为陈旧,难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许多高校开始对工程热力学的课程内容进行更新,增加一些新颖的内容和热点问题,如可再生能源利用、燃料电池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

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最新的科技进展,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更好地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要求。

二、理论与实践结合,提升教学质量传统的工程热力学教学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缺少实际案例和工程应用的讲解,学生往往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导致知识学习成为了一种机械的记忆过程。

为了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许多高校开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入一些实际工程案例和热力学模型,让学生在理论学习的了解工程应用,并通过实践操作进行深入理解。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的工程热力学教学方法单一,往往采用讲授和课本讲解为主,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倦怠和学习厌倦的情绪。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许多高校开始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项目合作、实验教学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知热力学知识的魅力。

通过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四、考核方式灵活多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传统的工程热力学教学考核方式单一,主要以笔试和实验报告为主,这样的考核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应试心理,而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点 出发 , 于 总 结 规律 , 论 与 实 践 相 结 合 , 革 教 学 方 法 ; 用 多媒 体 和 板 书 合 理 配 合 , 建 新 型 教 学模 式 ; 学过 程 善 理 改 采 创 教 中重视 学 习方 法 的培 养 , 构建 新 型 教 学 目标 。 实 践 证 明 , 程 热 力 学 教 学 改 革 提 高 了教 学 质 量 , 养 了学 生 自主 学 习 、 工 培


从 学 科 特 点 出发 改革 教 学 方 法
( ) 一 学科特 点
工程 热力学 是一 门理 论性 极强 的学 科 , 的基本 理论 是从工 程 实际 出发 , 它 经过 抽 象 、 括 和简 化 的 概
方法 得 出的规律 。反 过来 又用 于指 导解 决 工程 实 际 问题 。其课 程 特 点 可用 “ 念多 、 式 多 、 概 公 内容 多 、
的 目的 。
教 师一定要 善 于总结 , 知识 点 规律化 , 将 这样 学生 就容 易理 解 和掌 握 。 比如 : 力 循环 热效 率 和逆 动 向制冷 系数 、 暖 系数 的公式 , 生 总是 容 易混 淆 , 果将 动 力 循环 和逆 向循 环综 合 起 来 看 , 么循 环 供 学 如 那 的经济性 指标 就是 收益/ 消耗 , 于 特定 的循 环 , 对 只要 搞 清 楚 收益 和 消 耗 是 什 么 , 题 就 轻松 解 决 了。 问 对于 动力循环 , 统通过 消耗 热 能 收益 到 功量 ; 于 制冷 循 环 , 系 对 系统 通 过 消 耗 压 缩机 耗 功 收 益 到冷 量 ; 对于供 暖循环 , 统通过 消 耗压 缩机 耗功 收益 到热量 。所 以对 于公 式 多 的章 节 , 要善 于总结 规 律 , 系 就 那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作者:伊厚会姚延立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08期摘要:在教学中结合《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的课程特点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和尝试,并起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热力学统计物理;教学改革;教学实践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105-02《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属理论物理课程,是高等院校物理学专业本科学生在修完《热学》课程之后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程,它对于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从事相关科研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语言严谨但枯燥,包含大量的公式和推导,教学中容易忽视科学思维训练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培养。

经过调查发现,大部分同学学完《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后,对涉及到的概念、规律和处理方法都感觉比较模糊,实际应用困难。

在教学方法上,目前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老师推导公式,学生听讲,使学生整体感觉模糊。

热力学是一大堆偏微商,偏来偏去;统计物理是这分布那分布。

教师在讲台上讲的是口干舌燥,筋疲力尽,学生在台下却无精打采,昏昏欲睡。

如何实现在教学中师生的互动,知识的传递、信息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在《热力学与统计物理》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在近几年的教学中,针对《热力与学统计物理》的现状进行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教学内容改革1.深化物理概念。

由于《热力学与统计物理》教材中有很多理论的堆积和繁杂的推导过程,而对课程中蕴含的思维训练和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等内容很少涉及,在传统的教学中,大部分时间都是花在推导公式上,忽视了应用人才的培养。

在《热力学统计物理》教学中,尽量做到从最普遍的基本原理出发,运用归纳、演绎的方法导出实验规律,然后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理论解决一些典型实际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同时强调对物理概念和意义、物理意义的理解,简化数学推导,使学生形成较完整的物理学图像。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化工热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一、绪论
化学工程热力学是能源化学工程专业中的基础课程,它对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工程实践
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如理论脱离实际、缺乏实验操作、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因此需要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围绕能源化学工程专业《化工热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具体
的改革措施和建议。

二、问题分析
1. 理论脱离实际:传统的《化工热力学》课程以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实际工程案例的引入,导致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不高。

2. 缺乏实验操作:《化工热力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无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3. 学习兴趣不高:由于课程内容较为枯燥,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以上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化工热力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有必要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三、教学改革措施
3. 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课外实践等,提高学生的学习
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1. 增加理论与实践的连接:通过引入实际工程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实际工程的应用。

2. 配备实验设备:学校需要加大对实验室设备的投入,提高实验操作的效果,为学
生提供更好的实践学习条件。

3.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在《化工热力学》课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热学教学改革之尝试——在热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探索

热学教学改革之尝试——在热学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的探索
[ 收稿 日期] 06— 7—1 20 0 9 [ 作者简介] 赵喜梅(92 , 河北邢台县人, 16 一) 女, 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物理系, 副教授, 主要从事物理教学及研究. m i x e ho ao.o .n E— a :i i a@yhoem e lmz

图1 地球大气中的温度随高度的分布示意图
对流层受地面因素影响较大, 大气进行着强烈的上下

lU 0 U
2 0 40 0 0
8 0 0
l 00 2
对流, 近数十年来由于冰箱与空调用氟里昂为制冷剂, 这些 氟里昂迟早要通过对流层的气流升降进入平流层. 而平流
层中的空气主要做“ 平流” 运动, 在水平方向混合得较快,
l ・ l 1
维普资讯
赵 喜 梅 : 学 教 学 改 革 之 尝 试 — — 在 热 学 教 学 中 渗 透 环 保 教 育 的 探 索 热
剂, 而正在推行使用对臭氧层不起破坏作用的新制冷工质.
2 结合非平衡态理论。 围绕辐射传热原理, 渗透温室效应知识
CO , c0
图2
这就使得地球辐射到太空中去的能量被 C 0 分子保留了下 33 植物叶面的水汽散失 . 来, 而这些 C , 0 又极不稳定, 它会自发地以热的形式放出 每片植物的叶面都有数量可观的气孔, 这些气孔便是细
它所吸收的能量. 这些被阻挡 回 来的能量, 必将破坏地球的 胞蒸发的水汽扩散到大气中的通道, () 图2b是某个气孔的 放 热平衡, 引起大气温度的升高, 这便是所谓的“ 温室效应” . 大图,。P 分别为大气M L 7汽密度, P 、  ̄ k 为气孔厚度, 箭 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向大气释放超过 5 亿吨的 c 其 头表示水汽分子扩散的方向. 5 0, 设水汽扩散系数D = . 1 24 X0 2 ・S。。 m 气孔截面积A= . X0 f , 8 1 n 气孔厚度L= . X 0 2 25 样大气中每年增加的 c 超过 2 0 5亿吨, 虽然这仅相当于 1~m P 001 g P 002 g・ 由菲克定律 0 , = .1 k ・m ,2= .2 k m , 大气中C 0 总量的 1100 但 由于人类每年向大气排放 /, , 0 知, 一个气孔每小时向外扩散的水汽质量为: c 0 量逐步增加, 积月累, 日 将明显影响全球气候. 因此, 一 1 ,

“工程热力学”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工程热力学”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作为工科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一门课程,热工课程的改革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就“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从课程定位、教学理念、团队建设、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工程热力学;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作者简介:尤彦彦(1976-),女,河北石家庄人,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讲师;刘永启(1963-),男,山东枣庄人,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教授。

(山东淄博 255049)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理工大学专业核心课程建设项目(项目编号:4003-111087)、2013年“课堂教学卓越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3-0080-03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热工课程的教学正从单纯地为专业课服务转变为工科学生素质、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2]“工程热力学”是山东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机械类创新实验班、机制自动化卓越班、农机能源方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学生最早接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整个的知识获取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由于其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又具有很强的工程应用背景,恰好该时期学生既缺少专业基础又缺乏工程实践,学习难度大大增加。

[3]于是笔者就“工程热力学”教学从教学定位、教学理念、团队建设、教学方法、实践教学以及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而有益的探索,依托课程教学全方位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一、先进的教学理念、优秀的教学团队“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思维方式,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理念,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稳抓课堂,秉承“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重视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4,5]通过“工程热力学”教学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素质高、能力强的符合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

以兴趣为先导的高等传热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

以兴趣为先导的高等传热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

徐 震 1,2
(1.昌吉学院,新疆 昌吉 831100;2.山东大学,山东 济南 250100)
摘 要:高等传热学是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研究生的重要学位课程,目前其教学体系存在偏重数理
推导、与工程实际联系不紧密、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 文章针对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倡导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
力培养目标,提出兴趣先导是提高研究生理论课程教学成效的主导因素,并以此为出发点,从课程内容、专题研
表 1 引导性专题研究示例
异,未来从事的课题也多样化,因而课程内容要尽量多

地涵盖传热学科的基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念和理论体系, 以培养学生
扎实的理论功底。 同时,考虑到各高等院校行业背景和
学科方向的差异,加之层出不穷的新兴交叉研究领域,
课程内容设置上还需纳入新理论和新方法, 以开拓学
生视野,培养创新性思维。
理论性课程要吸引学生注意力, 需要与实践紧密
2024 年第 3 期 (总第 1453 期)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HEILONGJIANG EDUCATION(Research and Eval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
No.3,2024 Serial No.1453
以兴趣为先导的高等传热学课程 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
教育理念的发展, 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 动性,学生能够通过查阅文献和资料论证问题,并积极
养受到重视,同时还需兼顾课程思政建设,这就需要将 参与专题讨论和课堂互动, 使得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原本单纯的理论课转变为涉及强化理论素养、 拓宽学 理念得到体现。 同时,这种学习热情也能够延续到第二
术视野和提高实践能力的综合训练, 结合新的课程定 模块和第三模块的课程教学。 根据每届学生选课人数

高等院校《工程热力学》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高等院校《工程热力学》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应用图片、文字、视频和动画等资料来进行教学,突出重点,淡化难点,使抽象难懂的知识直观而形象。

⑤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活动富有启发性,增强学习的趣味,寓学于乐。

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但如果过多依赖多媒体课件,会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失去互动性;教师授课节奏快,学生无法跟上讲课的进度,对知识点一知半解,无法消化。

因此,教师不应该完全依赖多媒体课件,正确处理好多媒体课件教学与传统教学的关系。

我们在绿色化学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增强学习的趣味和可理解性,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学与科研是高校工作的两个重要职能,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大学生参加科研项目的意义在于激发大学生的科研兴趣,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拓宽知识面,获得更多、更新的知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让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不仅有利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锻炼社会交际能力,而且也可以培养创新能力、正确的科学态度,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或创新性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大一开始,兰州交通大学就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学生可以凭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参与科研实验,团委和实验管理处提供场地、资金,笔者指导的大学生创新项目组获得第七、八届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和三等奖,项目组成员考取了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和天津大学的研究生。

五、结合绿色化学学科前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校园浓厚的学术氛围,邀请专家学者做绿色化学发展前沿专题报告,举办博士论坛,组织开展绿色化学知识和实验竞赛,吸引更多学生参与学术科研,提升我校学生的学术科研水平。

并且在课外,以绿色化学原理及应用为主线,布置课程论文,让学生应用学校馆藏和网上资源,收集整理资料,撰写论文,促进学生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培养他们的基本科研素养,激发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参与性,充分发挥其学习主体性,转变其被动的学习方式为科学的探究性学习方式。

物理教育专业《热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四川教育学院为例

物理教育专业《热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以四川教育学院为例
课 中所 学 的物 理 知识 跟 中 学 的 差 不 多 ,似 乎 都 学
专业培养 目标进行探索和实践, 收到7比较好 的效
果。
1当前师 范物理 教 学 中的不 足
1 . 1专业课教 学与学生教 师职业能力培养分割 当前师范类物理教学 中,专业 课就讲 专业知 识, 对学生主要进行学科专业 能力 的培养 , 学生 的 教师职业 能力培养被单独放在学科教法课和教育 实践中进行, 相互之间割裂 。学科知识教学与学生 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相互不进行渗透 , 这在一定程度
・12 ・ 0


物 理教育专业 《 热学》 课程教学 改革 的研究与 实践—— 以四川教育学院为例
培养 。爱因斯坦 曾指 出, 物理学的发展是先有思维 和观念, 再有 公式 , 而不是相反; 对物 理的学习应 该 引导学生对物理思维观念的发展进行跟踪 , 而不是 注重去记住物理资料的内容[。物理教学中注重培 3 ] 养 学 生 的物 理 思 维 和 物 理 学 方 法 有 助 于 学 生 终 身 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发展。 1 . 堂教学方式单一 , 4课 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足
第2 2卷第 3 期
v1 2 N . o. 2 o3
四川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
Jun l fSc u nVo ain l n e h ia Colg o ra ih a c t a dT c nc l o o a l e e
21 02年 6月
J . 1 蚰2 2 0
物理教育专业《 热学》 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上 使得 学生不知道如何在物理教学 中灵活运用所 学 的教育教学技巧和方法 , 难怪学生会说:学 了这 “
么几年 , 我还是不知道如何教学生 ?” 。就本质上来 说, 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对学生进行从教能力 的培

热力学、发电工程与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热力学、发电工程与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热力学、发电工程与教育的研究与实践热力学,作为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研究物质的热现象和能量转化关系。

发电工程,则是以热力学原理为基础,以发电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工程学科;而教育,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需要基于热力学和发电工程等科学原理,探索并实践更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近年来,全球能源消耗快速增长,环境污染与能源安保问题日益凸显。

热力学的研究可以为此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通过优化能源转化和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电工程则是在热力学理论基础上,研究电力的发电、输配电、利用等方面的技术与装备,实现电力的安全、高效供应。

同时,教育领域也越来越注重应用科学原理改进教学效果,在更好地培养以下一代人才的同时,构建更加科学的教育体系。

在热力学的研究方面,研究人员通过摸索探索已经得到了很多的构思和指导性的策略。

比如,探索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传输方式,设置节能减排标准等指导政策,可以有效地推进热力学理论的应用。

同时,针对教育方面的问题,如何更好的激发和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不断按照理论指导进行尝试,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出个性化的教育工具,提高教学效率。

在发电工程的研究方面,研究人员也不断地在应用、开发中寻找更加科学的方案。

例如,近年来人们通过能源方面的科技进步,新能源技术逐渐显现出来,如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发电工程领域也在不断地研究利用这些可再生能源的方法和技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效果。

在教育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中,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如何更加精准地把握学生的学习间隔和学习方式、如何利用科技手段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如何增强教育机构和学生的科创意识等。

这些研究不仅要做到创新,还需要和我们的实际教育情况相结合,共同发挥科学理论和实践的作用。

总之,热力学、发电工程和教育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们不仅相互影响,而且互相促进。

只有将三者结合起来,共同开拓实践新领域,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和应用。

“工程热力学”教学改革探索

“工程热力学”教学改革探索

“工程热力学”教学改革探索工程热力学是工程学科中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它涵盖了能量转化和传递的基本原理,对工程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意识到工程热力学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内容的枯燥难懂、缺乏实践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探索,通过引入案例教学、实验教学、互动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一、案例教学在以往的工程热力学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往往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深入,难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在教学改革中我们引入了案例教学的方式。

通过讲解真实的工程案例来引导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例如讲述汽轮机在发电厂中的应用、空调制冷循环系统的原理以及工业锅炉的热效率等案例,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工程热力学的实际应用,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在案例教学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案例中扮演工程师的角色,分析问题、找出解决方案,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案例教学不仅使学生在理论上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还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

二、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我们还开展了学生实验报告的撰写和提交工作。

通过撰写实验报告,学生可以将自己在实验中的观察和结果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总结,让他们更好地掌握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并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互动教学在工程热力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注重开展互动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通过提问、讨论、互动小组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互动教学中,我们还开展了一些课外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参观工厂、企业,进行专业技术交流等。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工程热力学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加他们的实践经验。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探索,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习效果也明显提高。

《热学》“慕课+翻转课堂+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

《热学》“慕课+翻转课堂+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

《热学》“慕课+翻转课堂+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教育教学方式的不断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热学教学中,学生通常会面对理论知识繁杂、抽象难懂的情况,传统的教学方式更显得力不从心。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一种结合了慕课、翻转课堂和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研究《热学》“慕课+翻转课堂+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教育意义。

通过这种探索,可以为提高热学教学效果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思考力的优秀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索和总结《热学》课程中采用“慕课+翻转课堂+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实践经验,分析该教学模式在热学教学中的效果和优势,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通过深入研究热学课程教学中的“慕课+翻转课堂+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对“慕课+翻转课堂+课程思政”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评价,总结其成功的因素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热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可行性方案,为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2. 正文2.1 “慕课+翻转课堂+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介绍“慕课+翻转课堂+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是一种结合在线教育、课堂互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

它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数字技术,使学生在课堂外也能够接触到丰富的学习内容。

这种教学模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思想品质。

在“慕课+翻转课堂+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中,慕课作为学习资源的主要来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内容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慕课平台学习课程知识,进行在线讨论和互动,提升学习效率和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宝贵 的经验 【】我 校 自从 开设 热学 这 门课 程 以 l. _ 3
们的思想产生了深刻 的影响 , 其应用范围几乎遍及 整 个 自然科 学 和社会 科 学 . 前 沿知 识必 须 在热 这些
学 教学 内容 中有 所体 现 . 加 入前 沿 知识 主要 采 我们 用 三种方 式 , 一种方 式 是采 用局 部 渗透 的方 法将 第 科 学前沿 体现 出来 , 即在 热学 和现 代科 学 中找 出结
2 世 纪 是科 学技 术 加 速发 展 的时代 ,知识 更 l
新速度 比较快 ,对 人才 素质 的要求 也越 来 越高 , 要
有迁移价值 的东西. 是今后从事 中等教育的师范类 毕业 生 必须 掌握 的基 础 知识 , 因此 , 在教 学 内容改
革 中应 该保 留和加 强这 些基 础知 识 , 能轻易 地压 不
原理时 , 阅读材料有热寂说 、 大爆炸与宇宙膨胀 , 其
中涉及 到 名 列 2 0 03年 l 科 学 突 破榜 首 的暗 能 0大 量 问题 以及人 们普 遍 关 注 的宇 宙年 龄 问题 . 种 第三 方式 是 以单独 的 章节 来讲 述 非平 衡 态 理论 . 我们设 计 的热 学 教学 内容包 括 四个 部 分 : 一 部 分 , 第 平衡 态热 力 学 . 二 部分 , 衡 态 分 子 动理 学 理论 . 三 第 平 第 部分 , 物性 学理论 . 四部 分 , 第 非平衡 态理 论 .
传统 的教学 观念认 为教学过 程 是教 师教 、 生 学
学 的过程 . 教师 处 于 中心地 位 , 具有 绝对 的权威 , 学 生是 教学 的对象 ,学 生对 教师 主要 是服从 和 接受 , 学 生在 学 习 中被 动接 受 知识 , 于被 动 局 面 , 阻 处 这
碍 了学 生 科 学 素质 和创 新 能力 的培 养 . 因此 , 须 必 改革 传统 的教 学 观念 . 教 学 中应 贯彻 新 的教 学 观 在 念 , 以“ 师 为 主导 、 即 教 以学 生 为 主体 ” 的原 则 来组
缩或删 除.
求人才 不但要 具有 深厚 的理论 基 础 , 要有 实践 能 还 力、 创新 能力 和 创业 能力 . 统 的人 才 培 养 模 式 已 传 经 不 能 适 应社 会 的需 要 . 因此 , 高等 教 育 必 须 改 革
2 世纪 6 0 0年代 以后 , 非平 衡 态热 力学 有 了较 大的发 展 , 比如 协 同论 、 耗散 结构 等 , 这些 理论 对人
实际情 况 , 积极 进行 热 学教 学改革 , 取得 了 良好 的效 果 关键词 :热 学 ; 学 ; 学改革 教 教
中 图分 类号 : 6 20 G 4.
1 引言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6 3 2 0 2 1 ) 1 0 0 — 2 1 7 — 6 X(0 0 1- 2 8 0
NO .2 0 V 01
热学教学改革 的实践
刘立华 ,华 中,张 勇,董 丽荣
( 吉林 师范 大 学 摘 物理 学 院 ,吉林 四平 160) 300
要 :为 了使 热 学教 学适 应 2 世 纪科 学技 术发展 的 需要 , 1 必须对 热 学教 学进 行 改革 . 结合 本校 我们
来 , 多 位任 课 教 师 的不 断努 力 下 , 在 积极 进 行 教 学
改革 , 动 了热学 课 程 的建设 . 推 尤其 近 几年 来 , 学 在
校 的大力 支持 下 , 我们 对 热学课 程 的教学 进行 了全
面的改革 , 取得 了显 著 的效 果 .
2 改革传 统的 教学观 念
势能 的引入都 是采 用这 种方 法.
Hale Waihona Puke 传 统 的热学基 础知 识是 该学科 中最基 本 的 、 最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 积极进行教学改革.
热 学是 本科 物 理学 专 业必 修 的专业 基 础课 程 . 热 学在 物理学 专业 中的地位及 其重 要 , 学 生进 一 是 步学 习原 子 物理 学 、 力 学 和统 计 物理 学 、 热 固体 物 理 、 聚态 物 理 等后 续 课 程 的基 础 . 国热 学 教 育 凝 我 工作者 对 热 学 的教 学 改革 提 出 了很 多合 理 的建 议
合点 , 把相应 的科 学前沿 内容渗透进去 , 在讲课过 程 中作 简单 介绍 . 如 , 们在 进 行熵 的教学 时 , 例 我 把
信 息熵 、 物熵 和 社 会 熵 的 内容 渗 透进 去 . 二 种 生 第 方 式是 在 相关 的章 节 中采 用 阅读 材 料 的 形式 集 中 讨 论一 些 专 题 , 学 生 课后 阅读 . 如 在 讲 熵 增 加 供 例
在热学 内容的组织上 , 注重体现物理学的思想 方法. 例如在讲准静态过程 、 卡诺循环时 , 告诉学生
这是 理想 化 的方法 .在 讲 能量 转 化 和守恒 定 律时 , 告诉 学 生 寻找运 动 中 的守恒 量 是 物 理学 中 常用 的
织课堂教学. 改变以往单纯由教师讲解的教学方法, 让学 生 积极 参 与 ,在 思 考 的基 础 上发 现 和 提 出 问
第2 卷 第 1 6 1期
21 0 0年 1 1月
赤 峰 学 院 学 报 (自然 科 学 版 )
Ju a oC i n nvri ( a rl c ne d i ) o r lf he g iesy N t aSi c io n f U t u e E tn
V0. 6No 1 12 .1
题, 使学生 由被 动接 受知识 变 为主动 探索 知识 . 让整
个教 学过程 成为 师生互 动 的过程 .
3 改 革传统 的教 学 内容
方法 , 动量守恒 、 机械能守恒等都是寻找了运动中
的守 恒 量 . 引 入态 函数 内 能 时 , 以告 诉 学 生物 在 可
理学 中常用 这种 方 法 引进 态 函数 , 、 学 中重力 熵 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