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曾仕强教授《孝就是道》心得
孝就是道
《孝就是道》在现代社会,说到孝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孝敬父母,但曾仕强教授却认为中华文化源于易而成于孝,孝就是道。
中华文化不管有多少家,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可是它的总源头就是《易经》。
诸子百家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易经的道理》,但是总其成,你的最后的撑过表现在“孝”这个字上。
“孝”是由“耂”和“子”组成的,它代表老小两代的关系,这告诉我们,人不管有多伟大,如果你的事业不能够继承下去,最后就等于零。
中华文化再了不起,如果不能够生生不息,它很快就中断了,不见了。
因此孝才能够承上启下,使得这么好的文化能够在世界上不但不会中断,而且会逐渐扩大它的影响力。
我们讲到孝就会想到《易经》,因为它是孝的源头。
《易经》讲的是道,道分为三个层次:1,不可说,因为天机不可泄漏,老天不可能把所有宇宙的奥秘统统让人知道。
为什么?太可怕了。
如果一个人能参透宇宙的奥妙,那他就能控制这个宇宙了。
2,可以说。
3,很难说。
中国人不对可以说的道都没什么兴趣,因为都知道,当道变成常识以后,大家就认为不稀奇。
道的不可说部分,就算想说也说不了,那我们就把注意力集中在很难说的这一部分。
中国人最长讲的话就是“很难说”。
如何去了解“道”,认识“道”?还是三个步骤。
从现在开始养成习惯,当你看到任何事物,当你遭遇到任何情况,你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诉自己“我刚生下来的时候是一无所有的,所有的东西都是身外之物,不必那么紧张,有也罢,没有也罢,最后还是什么都没有,我空空的来,空空的走,所有的东西都是身外之物”,这样想你就不会很紧张了。
一个人有了情绪,有了情欲,有了各种各样的需求,起心动念,那个“道”就不显现了。
第一步骤:忘我。
没有我的时候,“道”就显现了。
因为没有我,你就不会有得失心,你就会冷静,客观,公正,那个“道”就显现了。
第二步骤:选择。
人生就是选择的过程。
第三步骤:恢复本我。
我还是一无所得,只不过是多了些东西也不算什么,人家拿走了也不算什么,你就会很自在。
最近总是刷到曾仕强教授的视频,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悟
最近总是刷到曾仕强教授的视频,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悟
孝敬父母以及孩子的教育
孩子在出生之前是自己选择的父母,可能父母生活或许穷困或富有,打从你出生后依然将你养大成人,父母都是伟大的,我们长大后时刻要抱有一颗感恩的心,使他们带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你们之间有很深的因果渊源!总体来说分为两种人,有一种是有一定的自觉性的,那么较为省心。
还有一种人呢就是无时无刻都要被管理的人,还要言传身教加以引导才能走上正途!
改变只在现在,不必在意过去
过去可能不会去经营家庭,导致家庭破裂;过去可能整天无所事事虚度光阴,导致一无所有;......假如回到过去按照易经的说法我们依然改变不了现在的自己,所以逻辑就是想要改变就在当下,现在的你变好了那么未来就是好的,但大部分人就是太在意过去,导致了恶性循环走不出怪圈,将现在的自己变好走正道,那么将来就是好的!
教授说我们中国人大部分人都来自天上的看法
我们常常说要寻找外星人,却不知道我们自己可能就是来自星星!当曾老说出这句话我被震撼到了,这和我内心的想法不谋而合。
个人认为我们就是星尘被赋予了意识的灵力来到地球完成一辈子的使命然后再回归到宇宙中,我们人类的构造其实相当的完美,只不过自身的修炼程度不足以驾驭该有的能力。
还有句话叫做''智者不入爱河,大智慧者不入轮回”。
比如说这辈子的使命未完成,那么就要继续修!科学的尽头无疑就是神学!。
曾仕强——家庭教育 (500字)
家庭教育第二部分第01讲家庭教育全世界都是三代同堂孩子的好坏看品德,品德的好坏看家教。
三代同堂合理,否则小孩容易成为父母的实验品,向自己的父母学习,长辈的年龄就是经验,无法逾越。
中国人是宗族观念,孩子的心中有父母,在外的行为就检点,有敬畏感。
身教胜过言传,对父母的态度,孩子会学习,三代同堂的好处,鬼神是方便教育的,不是宗旨。
中国的社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
在中国,形式化的东西没有用,关键在内容,是否发自内心,中国人用第六感看穿心里。
如果孩子不孝顺,不懂道理,生孩子有什么用。
时代如何变,对人类生活有利的法则没有变。
第二部分第02讲家庭教育三代同堂的真正重大意义中国人最注重福气,家庭就是福气,要惜福。
工作、做人就是造福别人,造福自己。
老年人才可以享福,但通常积给子孙。
如果为了什么而做什么,总会觉得不够。
浪费就是不惜福,但不要小气,大人要做表率,否则就没有福气了。
工作比较辛苦,可能就是在造福。
儿孙自有儿孙福,前提是你给他造了很多福气,但不要让小孩将一生的福气享光了。
三岁看大,六岁看老,行为表现很真实。
家庭比事业重要,互帮互助的关系。
好习惯就是爱惜福气的好习惯,当需要的时候想到父母,就没有福气。
造福乡里很重要,不求回报和闻达。
第二部分第03讲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其实只做四件事1、替子女做什么?2。
教他们做些什么?3。
你陪他做什么?4。
你让他做些什么?当人看,有需求,小孩哭是生存的兴趣,他开始想要控制你,限制不见得不好。
讲太多的大道理,就是耳边风,过分热心就是障碍。
小孩子很懂事,只是不用大人的思维和方式。
同样是做,同样是花时间,多说话,微笑,对婴儿也是一种互动的沟通,换尿布,做运动都是用心沟通的交流方式。
大人讲错话,会带坏小孩。
陪着孩子,要注重质量,保留一些给他做决定,有创造力,适时适度,太快不接受,抵触就会太多,反而形成依赖。
如果完全不让着孩子,就是忽略他。
为父母,要对自己的父母孝顺,有福气。
叫小孩子争气,这样就有自主权,不会太依赖。
关于孝就是道感悟800字
关于孝就是道感悟800字古人云:“善有百种,百善孝为先!”,题记“孝”字是由“老”与“子”这两个字结合而来,“老”字代表父母,“子”则代表着我们,因为父母随着岁月的流逝,会渐渐的老去,这时他们就需要我们这些子女的扶持,父母老了,由子女扶持着,这便是“孝”字的形成,这便是孝的体现。
其实,孝顺父母很简单,并不需要我们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对于我们而言,孝顺就是放学回到家陪父母说说话,聊聊天,你从他们的脸上看到知足;孝顺就是你给劳累了一天的父母端来一盆洗脚水,你从他们的眼中看到感动;孝顺就是你捧回奖状有时,你从他们的脸上看到欣慰;这些都是孝的体现。
父母并不希望子女们回报他们多少,也不需要子女们为他们付出多少,他们的要求其实很简单,他们要的也许只是子女的幸福康健。
我曾看到过这样一则材料:一个孩子在上初中,但家中一贫如洗,父亲早逝,只有一个残疾的母亲。
面对孩子的前程,为了使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这位母亲瞒着儿子,走出家门,在街道上用自己残疾而又瘦小的身躯行乞,为儿子挣学费,以确保儿子顺利上大学。
看到这则材料,很多人怆然涕下。
父母含辛茹苦抚养我们成长,为我们付出许多许多,用自己的身躯为我们铺平人生之路,为了我们的明天过得更好,而熬白了头,累垮了身体,但从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怨言。
因为他们始终爱着我们,疼我们比疼他们自己还要多得多。
“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正如歌里面唱的那样,看到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应该有所感触,我们也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孝顺他们,去爱他们。
善有百种,百善孝为先。
从古至今,“孝”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懂得以孝为先。
欲先做人,必先行孝。
把孝装进心中,使孝先行。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故乡,孝感为什么是孝字当头。
我们孝感在很久以前有许许多多的孝子呢,有卖身葬父的董永,还有九岁就为父亲温席的黄香和哭竹生笋的孟宗。
可是现在有人说现代人早就没古代人那么孝顺了,哪有什么孝子。
学习曾仕强教授《孝就是道》心得体会
学习曾仕强教授《孝就是道》心得体会学习曾仕强教授孝就是道心得体会学习曾仕强教授孝就是道心得体会提起孝,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
孝,早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日常习惯中的一部分,融入我们的骨子里,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
曾仕强教授告诉我们孝,就是心目中有父母,不使父母丢脸;天地是根,父母是本,人的可贵不忘根本。
我学习曾仕强教授的孝就是道后,身体力行,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践行孝道,深深的体会到最好的孝顺,就是心中时时刻刻有父母的存在。
1 孝父母是子女最好的榜样孝,上面照顾好两代,下面照顾好两代,你就尽到责任了。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身教重于言传。
都说父慈子孝,但我们只有孝经,没有慈经,只要求儿子孝敬父母,没有要求父母慈爱。
如果你认为这不是互相对待,只是片面要求,你就不是真正的了解中华文化。
因为,儿子孝敬父母,是父母孝敬他的父母所产生的结果。
父母身体力行的行使孝道,子女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会很自然地.不知不觉的仿效父母的孝道,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小时候,我父母很孝敬我的爷爷奶奶,经常去看望爷爷奶奶,有什么好东西都想着给爷爷奶奶送去一些。
爷爷奶奶每次到我家,父母都嘘寒问暖.关心爷爷奶奶的身体,满足爷爷奶奶身体.心理方面的需要,再忙前忙后做一大堆好吃的。
我就记住了,我就跟着去做,孝敬爷爷奶奶,然后孝敬爸爸妈妈。
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带着我去给祖先扫墓,每年农历七月半都回家供奉祖先。
凡走过的必留下痕迹。
一年一年这样下来,三多年过去了,我就养成习惯了,我就心中始终有祖先的存在。
我就明白,没有祖先就没有父母,没有父母就没有我。
天地是本,父母是根,这些思想在我的心里根深蒂固了,如果哪一年我不去,我的心就会不安。
父母很孝敬祖父母,就是给孩子树立的最好的榜样。
父母心里头有孩子,孩子长大了心里自然而然的有父母的存在。
父母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
父母心里要有孩子,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孝顺.有责任.有担当.独立的人,既要爱孩子,又不能溺爱孩子,那个度.那个分寸要掌握好。
学习孝道心得体会500字
学习孝道心得体会500字
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被重视,作为子女,孝顺父母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在学习孝道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孝道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
首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传承文化的基础。
父母养育我们成人,
无私地付出了很多,我们要用心去感恩、孝顺他们。
只有孝顺父母,我们才能传承家
庭的美德,延续家族的声誉,让父母在天之灵得到安慰。
其次,孝道是一种人生修养和情操的体现。
孝顺父母不仅体现了我们对家庭的责任和
爱心,更代表了我们对社会的关爱和友善。
通过孝道修养,使我们的心灵更加纯净,
品行更加高尚,使我们成为一个有爱心、有担当的人。
最后,孝道教会我们懂得感恩,懂得珍惜。
孝顺父母不仅是口头上的说说而已,更重
要的是以实际行动来体现。
要照顾父母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健康,陪伴他们渡过晚年,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在繁忙的生活中,也要记得给父母打个电话,表达对他们的
关心和爱,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牵挂。
总之,学习孝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实践和坚持。
只有在孝顺父母的道
路上不断前行,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孝道的含义,体会其真正的意义。
希望我们每个人
都能在孝道修养上不断进步,成为一个更加有爱心、有担当的好子女。
子欲孝
子欲孝“孝”是什么道,一个人常年在外漂泊,不能尽孝使我常常为之自责。
近来托朋友买了一本“孝就是道”的图书,是台湾曾仕强教授写的。
有所感悟。
1、什么是孝,为什么要“孝”?话不多说,说说我对孝的基本认识。
何为“孝”,上面是老、下面有小。
也就是“老子”的意思,随着小孩子慢慢慢慢长大,我们的父母也是越来越老,古有“廉颇虽老,尚善饭”之说,可毕竟终有“见龙卸甲”之日。
望着常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自居的父亲,然微博上偶见一句,“外出打工得和年轻人拼智力和经验”,便已知其体力有所不支。
我想老人腿脚不好用的时候,儿子一定要担当起来,这也是他们唯一的期待吧。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在我看来生死是一定数,平日里便不必特别去畏惧。
而病痛的苦,或快或慢也是人所要去面对的,“老”又怎么样,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最无可奈何的事情。
因为每一刻都在变,居科学研究证明人类到了30岁左右就开始转向衰老,既然这样我们要不要早一点开始“孝”呢?2、该怎么“孝”?该孝顺还是孝敬?“孝”是否一定要顺,我不知道大家怎么看。
提一个观点,现在社会你叫女人去顺男人可不可以,要我说当然应该。
不过时代在转变,如果你是女人,你嫁给了一个什么都不行的男人怎么办?你要不要挺身而出,像个“男人”一样?这是易经中的道理,同样的你当不该顺的时候,在你的父母如果是观念不能跟上时代的变化,或是智慧不足以改善他们的“私心”,这时候我们对他们则要“敬”而不顺,“孝”要有法,这时候当“顺”和“敬”产生矛盾了,孝就该由名词性质转向偏向于动词。
即是便成了孝敬,恭敬得体的尽“孝”。
可是这当中还有一个前提,就是一定要“顺”这才是常态。
所谓孝敬,一定是你在明知道父母做事不得体,不对的时候才可以,这才是真正“孝敬”意义。
生活中所谓和而不同,前提是要“和”,以和为贵、和气生财这些词汇都描绘的是好事情,是常态。
特别是小时候绝大多数时候我们是要顺的。
而当我们长大了、懂事了,这时候父母的脑子或是有些不灵光或是对事情不再很苛求只想让做儿女的生活好些,“不求自顾”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懂他们的心,要做到顺其言,而敬其心!3、“孝敬”有没有例外?例外,就是我们难以掌控的意思。
孝是无限责任
曾仕强易友会
怎样培养孝道呢?——需要父母以身作则。 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公,但是儿童会不会孝敬,国家会不会富强,父母的 教育是关键。所以父母需要以身作则,为下一代做榜样,父母身体力行地行使 孝道,子女们就会自然地、不知不觉的仿效父母的孝道。中华文化里,家和国 是不分的,我们的国就叫国家,为什么呢?表示我们再大也是一个家。家不是 讲理的地方,是讲亲情的地方,所以西方社会讲法理情,我们讲情理法
1.道是要实践的,人能弘道,并不能等待道来弘人;
2.孝道必须在现实生活中,尽心实践,才了悟不足;
3.既然知不足,就应该善补过,所以是无限责任;
曾仕强易友会
实践 •实践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是认识的阶梯。 •实践是人所独有的,人的特性之一就是具有创造性, 人类是在实践中创造了很多东西,实践是社会发展的 动力,促进了生产力的进步;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题为《实践是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 •中华文化重在实践,我们一定要言行一致。不能光 嘴上说孝,而不付诸行动。 •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忘本的民族,在实践中我们要守 住我们的根本。
曾仕强易友会
这样又过了很多年,这孩子再来的时候,已经是中年人了,这大树已经没有果子也没有树枝了。孩子 还是不高兴,一个人心事重重地徘徊在树下。 这孩子说,我现在成长了,念完书,也成家了,我得在世界上做大事。这世界上的海洋这么浩瀚,我要 去远方,可我连只船都没有,我能去哪儿啊? 大树说,孩子,你别着急,你把我的树干砍了你就可以做船了。这孩子一听很高兴,砍了树干,做了一 条大船出海去了。 又过了很多年,这个大树只剩下一个快要枯死的树根了。这时候,这个孩子回来了。他的年纪也大了。 他回到这棵树边的时候,大树跟他说,孩子啊,真对不起,你看我现在没有果子给你吃了,也没有树干 给你爬了,你就更不愿意在这儿跟我玩了。 这孩子跟大树说,其实我现在也老了,有果子我也啃不动了,有树干我也不能爬了,我从外面回来了, 我现在就是想找个树根守着歇一歇,我累了,我回来就是跟你玩的。 这个老树根很高兴,他又看见孩子小时候的样子了。 这个故事,其实说的就是我们的父母和我们自己的一生。 老树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都是在树下玩大的孩子。我们每个人都体会过这样的一种成长,在父母身边 长大,走向社会。儿女的一生,从父母身上获得了太多太多的东西,父母付出了他们生命中最宝贵的爱,他 们的全部。
孝道感悟心得体会(精选16篇)
孝道感悟心得体会(精选16篇)孝道感悟篇1“孝”是儒学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之一。
孔孟时期,出现了阐发儒家孝道观的经典著作《孝经》。
历代儒学之士都大力宣扬“孝道”;封建帝王也利用“孝道”来为自己的统治服务;这二者的合力在民间的影响就是《二十四孝》的产生和流传。
孔孟儒学认为,“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教化的源泉。
《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就载: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孝为德之本的思想在儒家其他著作里也有所反映。
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认为孝是仁的基矗孟子则说:“亲亲,仁也。
”又说:“仁之实,事亲是也。
”将侍老奉亲之孝作为仁的实质。
《大戴礼记·曾子大孝》载:“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
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
”指出“孝”是一切德行的起点,是一切德行的大经大本,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根本法则。
百善孝为先,万福家是源,孝道感恩,幸福人生。
学习了传统文化《弟-子入则孝部分,我有感于父母的养育之恩。
生命是一种幸运,生命是一种奇迹。
生命在茫茫宇宙中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却是父母赠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在懵懂的季节里,很多事情我还没有学会,是父母耐心的牵引我,给我了依靠和安慰。
寒冬的时候父母为我盖暖被,夏日为我拭去汗水。
父母的爱是伟大的,他们的付出从来不求回报。
父母的精神是我一生中最真、最善、最美的的财富。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我们不管做什么,都离不开5个字:学、做、教、悟、得”。
父母从我们的生命诞生起,就期盼着一生的精彩,为我们忙碌,为我们操劳。
那是一种乐意的奉献,那是一种伟大的自觉,那是千万条爱河汇成的恩情之海。
父母的关怀带给我们无尽的快乐,父母的慈爱伴随我们健康成长,父母是庇佑我们一生的“神”。
孝敬父母是一种亲情,是一种爱,是一种美德,是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音符,是天下所有子女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饮水思源、知恩图报。
这就是大忠大孝,这就是孝行天下,这就是“天下为公”。
曾仕强教养读后感
曾仕强教养读后感读了曾仕强关于教养的一些观点,真的就像被一个智慧的长辈敲了敲脑袋,然后告诉你:“年轻人,有些事儿你得这么看。
”曾仕强提到教养可不是那些个表面的礼貌动作,什么进门先敲门、见人说您好之类的。
那只是教养的皮毛,真正的教养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一种对人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理解。
就像他说的家庭教养这一块,那可真是让我感同身受啊。
在咱家里,父母总是希望把最好的给孩子,可有时候就会不小心惯坏了娃。
曾仕强就指出,教养孩子要让他们懂得感恩,不能让孩子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我就想到我小时候,每次过节收红包,就觉得这钱就是给我花的,哪里懂得背后的那些人情世故和长辈的爱呢。
要是那时候爸妈按照曾仕强说的,给我讲讲这些红包背后的故事,讲讲别人的心意,我可能早就学会感恩了。
还有在人际交往中的教养。
他说不要轻易去批评别人,这一点我以前可没太当回事儿。
我这人有时候嘴巴比脑子快,看到别人有点啥毛病就想指出来。
读完之后才明白,这是多没教养的表现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咱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
就好比我爱吃甜豆腐脑,别人爱吃咸的,我要是因为这个就说人家的吃法奇怪,那不是招人嫌嘛。
教养就是得允许这个世界存在不同,并且尊重这些不同。
曾仕强还谈到在社会中的教养,那就是要有一种公德心。
这公德心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
像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这些基本的,好多人都做不到。
我有一次在图书馆,就碰到一个人在那打电话,声音还特大,周围的人都皱着眉头。
这时候我就想啊,这人要是有点教养,就知道这是个安静的地方,得照顾大家的感受。
教养就是在这些小细节里体现出来的,它是一种自觉,而不是靠别人提醒才去做的。
总的来说,读了曾仕强关于教养的这些见解,就像给自己来了一场心灵大扫除。
把那些藏在角落里的不文明、不尊重、不懂事的灰尘都给扫了出去。
我感觉自己就像是一个刚拿到教养秘籍的小徒弟,要在生活这个大江湖里好好修炼呢。
以后啊,可得把这些教养的理念融入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做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这样在人际交往中才能更受欢迎,在生活里也才能更加从容自在。
《孝就是道》感悟800字
《孝就是道》感悟800字
人人都知道“百善孝为先”,孝是一切美德的根本,而我们中华民族更是有着许许多多令人感动的孝道故事,请你翻开《中华孝道》这本书,相信你也会从中学到令你刻骨铭心的人生道理,
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讲述了中国少数民族孝老爱亲的故事,其中包括了中华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五十六个故事。
第二部分记载了中国古代百位孝子的故事,其中也包括帝孝、王孝、贤孝等等类型的孝道故事。
第三部分则是中国当代孝老爱亲的故事。
从这三个部分我们便可以深刻地体会到人类无论衍变到什么程度,孝学是不朽的,是永远都会广泛流传的。
相信你读了这些内容不一,但意义相同的`孝道传奇后,你也会为之震撼。
在这数百个令人感动的故事中,要说哪一篇令我感触最深,我想应该是《一千两黄金买了个老人》。
一对夫妇为了帮助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人,不惜花费一千两黄金“买”下那位老人,并让这位老人从此后和他们在一起生活。
我们可以高声赞叹,对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可以作出这么伟大的决定,他们的品德该有多么高尚啊!
读完这本书,我为我们中华民族再一次感到深深地自豪,“孝”,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古今文明不可缺少的精神财产。
相信它已深深扎根在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炎黄子孙的灵魂深处。
就让我们学会感恩,学会孝老爱亲,做一个懂孝道,遵孝道的人。
2024孝道心得体会800字
2024年孝道心得体会200字孝道心得体会800字精选孝道心得体会200字孝道心得体会800字篇一孔子有言:“弟子入那么孝,出那么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那么以学文。
”在《论语·学而》篇中,孝悌是与谨信、博爱、亲仁并列的优秀品格,而且被列在首位,是为人的根本准那么,也是“学文”的重要根底之一。
对自己的父母不懂得感恩,就不可能做到博爱。
情感透支造成生命体验的缺失,即使勉强学习也无法体会祖先的情感与思想。
孔子的学生子夏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侍奉父母竭尽全力,为君主谋划才能竭尽忠心,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观念中,人君如同人父,为人孝子,方能为人忠臣。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假设将孝悌提升到更高的境界,做人可以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却喜欢犯上作乱的人是很少的。
君子专心致力于修养孝悌精神,仁与道都以孝悌为根本,孝悌不但是为人子、为人臣的根本,还是追求仁与道的至高境界的基石。
孔子与学生讨论对待父母的态度时认为,当时的社会普遍把赡养父母当作孝顺,然而赡养父母是犬马也可以做到的事情,所以仅仅赡养父母还是远远不够的,假设不尊敬他们,那么人子与犬马的孩子没有什么区别。
父母最担忧的是孩子的安康,孩子出游在外,要保持身体安康,不让父母牵挂担忧,这也是孝敬父母;父母在世的时候,孩子经常陪伴在左右伺候,不要远游,假设一定要远游也要有一定的方向,让父母知道自己的行踪,这也是对于父母牵挂的一种慰藉。
而意气风发的少年常常向往漂泊的生活,早年不顾父母苦苦劝阻挽留背井离乡,无论衣锦还乡或浪子回头往往为时已晚,不免酿成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
孩子不可以不记得父母的年龄,一方面要为父母高寿庆贺喜悦;另一方面,父母年事渐高,离我们远去的日子也就越来越近,作为子女要时常感到悲伤,才会更珍惜父母在世的光阴,尽心尽力侍奉父母。
曾智感悟孝道
曾智感悟孝道第一篇:曾智感悟孝道感悟孝道我看过这么一幅漫画: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为姥姥举办生日宴会。
桌上美味佳肴,应有尽有,唯独没有姥姥的身影。
却见小外孙指着在厨房正在汗流满面做饭的姥姥叫道:“姥姥,该您吹蜡烛了。
”好一个生日宴会,这哪里是为老人举办的,分明是让老人无偿地为他们付出!我不禁问道:“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孝道哪里去了?”我们知道,从古至今,“孝”字占据着几乎全部人的思想意识。
不论年长、年幼,都遵循着“孝”。
古时候的“孝”便为“顺”,孝顺永远连在一起,最后终于成为专有词。
一家之中,父亲为一家之主,儿女必须言听计从,不论对错,一律服从,这也是孝的一种体现。
而今,“孝”的含义有了进一步的改变,从一味顺从,深化到了求大同,存小异,从精神、物质两方面来尽孝。
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每当周末,一些老人的家里总是儿女满堂,聚在一起,对老人问寒问暖,给老人买补品,陪老人谈天,孙子们也向老人汇报好成绩,逗老人开心,这是新时代孝的体现。
而国外与我们不同,他们那里子女与老人之间的关系只是金钱关系,家长只负责把儿女抚养成人,其余则撒手不管,全无关系了。
而家长到了晚年,纵使儿女成群,也不会出现儿孙满堂,欢聚一堂的情景,他们是冷漠的金钱关系。
我听过这么一件事,有一位老人孤身一人住在美国洛杉矶的一幢小房子里。
有一天当邮差来送养老金清单时,发现这个老人已死去多时了。
是由于突发心脏病而亡。
据了解,她有九个儿女,个个生活得都不错,还有一个是大资本家。
可她在这九个儿女成人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她们,顶多在圣诞节时收到几份小礼物。
而在她死后,她的儿女也未曾表示过什么。
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东西方文明的差异,至少是在“孝道”方面的差异。
无怪乎有人这么评析: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是儿童的天堂,成人的战场和老人的地狱。
可见,讲“孝道”是中国人的美德之一。
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同志十分孝敬他的母亲。
有一次在他回家看望母亲的时候,他的母亲由于行动不便,年老多病,把裤子拉脏了。
曾仕强教授有哪些话值得我们深思?
曾仕强教授有哪些话值得我们深思?一个人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的,但只能你自己改,改你的心,改你的观念。
每一个人都有盲点,这个盲点就是你自己看不清楚的那一点。
你要能勇敢地面对自己,找出自己的缺点。
记住,你的缺点就是你这辈子的功课。
每个人都要记住四个字:适可而止。
任何时候都要有“知止之明”,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切勿得寸进尺。
人有时候是需要有人来点醒的。
不是谁聪明不聪明的问题,而是看自己的事情经常看不清楚,看别人的事情反而看得很明白。
你干吗要去说服别人?你凭什么去说服别人?有谁愿意被你说服?“说服”这两个字要从我们脑海里彻底清除掉。
我们没有资格去说服任何人,也很少有人真正愿意接受我们的说服。
我们只能说,“我做了,你可以参考一下”。
现代人最大的毛病就是“我知道,我知道,就是做不到”,不要拿这句话当借口,真正知道的人,一定做得到。
只有做到的人,才有资格说他知道。
凡是做起来、行起来有困难的,就是没有彻底地知道。
一个人要老实,但是不能太老实;一个人要认真,但又不能太认真。
人生是阶段性的调整。
我们走一段就会遇到瓶颈,那个瓶颈就是转折点,或者叫拐点。
你拐不过去,就会栽跟头。
你要好好考虑怎么转得好、转得顺、转得有效,这就叫调整。
中国社会是一个完全没有秘密的社会,中国人是全世界对机密的传播最感兴趣的人,而且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非说不可的人。
中国人的民族性就是四个字:能屈能伸。
我们团结的时候是全世界最团结的,我们不团结的时候又是全世界最不团结的。
凡事都要慢慢地走弧线上来,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就是曲线,而不是直线。
凡是能够在企业界实施的东西,没有一件是高深莫测的。
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是最早退化的?耳朵。
人一出生,耳朵就开始退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对别人的话越来越听不进去,所以越老越固执。
在任何时代,勤劳、谦虚、礼让、节俭都绝对没有错,一定要坚持。
中华民族的老祖宗、圣人所讲的话,都是对的。
是我们看错了,悟不透,才做错,这是我这四十年来最宝贵的经验。
曾仕强读后感
曾仕强读后感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
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曾仕强读后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曾仕强读后感昨天到的书,今天花了一天的时间读完了,读完后感觉物超所值。
《人性的弱点》这本书的核心思想是持经达变。
表面上看这是一本介绍人际关系的书,但实际上应该归纳于哲学这一块。
书中的内容大部分与心理学无关,所述内容为中国传统思想与西方文化的交集部分。
其中对于媒体的性质的分析是本身的一大看点。
书中的内容对于很多行业都非常适用,如营销、产品推广、编辑等。
曾教授的语言朴实自然,里面的道理很容易理解,但往往在实际中有所忽略,这点体现在第四和第五章中。
人性的弱点没有好坏,即使是缺点也是有用的。
“纵欲”并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适度地“纵欲”是必须的,但重要的是策略。
“人要活得逍遥自在,只有承认人性的弱点不好不坏,让它自然地、适度地、合理地展现和被人利用,自己自然而然地因应,做到动静相宜,就用不着念念不忘人性的弱点,一天到晚做这方面的攻防战了。
”曾仕强读后感1/ 10曾仕强,现任台湾智慧大学校长,台湾交通大学教授,台湾兴国管理学院校长,也是我关于易经的启蒙老师。
曾经他在百家讲坛上讲解《易经的奥秘》时,深深地吸引了我,每一期节目我都观看,并做了详细的笔记。
他用通俗的语言和巧妙的理解方法,不仅帮我揭开了易经的神秘面纱,也将我带入了国学知识的殿堂。
所以,他是我最崇拜的学者,也是我最仰慕的老师。
今天,我要为大家介绍的是《曾仕强详解道德经》。
《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所以人称《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所以人称《德经》。
《曾仕强详解道德经》系列也是分为这两本,对道德经里的每一句话都做了详细的解释,虽然现如今市面上任何一本道德经都有了注解,可是,不同的人对道德经的理解也不同,导致道德经中很多的话有着不同的理解。
孝道学习心得体会
孝道学习心得体会
孝道学习心得体会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尊敬父母、关心家人的行为准则。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孝道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学习孝道,我逐渐明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
体会:
首先,孝道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作为子女,我们应该用心去感知父母的辛勤付出和关爱,用实际行动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
只有用真心去关心和爱护父母,才能真正传达
出孝顺的情感。
其次,孝道是一种行为的体现。
孝道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表达,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实际
行动来体现出来。
比如,我会主动帮忙做家务、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陪伴他们聊天
等等。
通过这些行为,我把孝顺付诸于行动,让父母感受到我的关心和爱护。
另外,孝道还是一种道德的修养。
在实践孝道的过程中,我逐渐养成了讲究言行的好
习惯,变得更加懂得尊重和包容父母,在与人交往中也更懂得去体察别人的感受。
这
些道德修养的提升不仅在家庭中有所体现,也会延伸到工作和社会生活中。
最后,通过学习孝道,我明白了家庭的重要性。
家庭是孝道的根源和实践场所,只有
在家庭中传承和践行孝道,才能真正影响到整个社会。
家庭是一个温馨的港湾,是我
们永远的依靠和支撑,因此我们应该用心去维系和珍视家庭。
总之,通过学习孝道,我深刻体会到了孝道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用心关爱家人、用
行动体现孝心、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珍惜家庭的方式,我相信我能将这种美德传承
下去,并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断践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曾仕强教授《孝就是道》心得
提起“孝",中国人没有不知道的。
孝,早己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日常习惯中的一部分,融入我们的骨子里,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
曾仕强教授告诉我们:“孝,就是心目中有父母,不使父母丢脸”:“天地是根,父母是本,人的可贵:不忘根本
我学习曾仕强教授的《孝就是道》后,身体力行,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践行孝道,深深的体会到:最好的孝顺,就是心中时时刻刻有父母的存在。
孝:父母是子女最好的榜样
孝,上面照顾好两代,下面照顾好两代,你就尽到责任了。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身教重于言传。
都说父慈子孝,但我们只有《孝经》,没有《慈经》,只要求儿子孝敬父母,没有要求父母慈爱。
如果你认为这不是互相对待,只是片而要求,你就不是真正的了解中华文化。
因为,儿子孝敬父母,是父母孝敬他的父母所产生的结果。
父母身体力行的行使孝道,子女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就会很自然地、不知不觉的仿效父母的孝道,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小时候,我父母很孝敬我的爷爷奶奶,经常去看望爷爷奶奶,有什么好东西都想着给爷爷奶奶送去一些。
爷爷奶奶每次到我家,父母都嘘寒问暖、关心爷爷奶奶的身体,满足爷爷奶奶身体、心理方面的需要,再忙前忙后做一大堆好吃的。
我就记住了,我就跟着去做,孝敬爷爷奶奶,然后孝敬爸爸妈妈。
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带着我去给祖先扫墓,每年农历七月半都回家供奉祖先。
凡走过的必留下痕迹。
一年一年这样下来,三十多年过去了,我就养成习惯了,我就心中始终有祖先的存在。
我就明白,没有祖先就没有父母,没有父母就没有我。
天地是本,父母是根, 这些思
想在我的心里根深蒂固了,如果哪一年我不去,我的心就会不安。
父母很孝敬祖父母,就是给孩子树立的最好的榜样。
父母心里头有孩子,孩子长大了心里自然而然的有父母的存在。
“父母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气
父母心里要有孩子,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孝顺、有责任、有担当、独立的人,既要爱孩子,又不能溺爱孩子,那个度、那个分寸要掌握好。
孝:子女心中有父母,把孝道发扬光大
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
中华民族的方向是向上向善。
孝敬父母,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一个人有孝心,他就不敢丢父母的脸,就规规矩矩了。
很多事情他都不敢也不会去做,根本不需要法律。
很多人,就是心中没有父母,然后父母那个心始终不安。
最极端的表现是什么?
就是自杀。
中华民族是不可以自杀的民族。
为什么?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你的身体是父母给的,你没有权力自杀。
生死是老天在掌控,人不可以介入。
上天有好生之德。
人的一生,上天会给你安排许多的障碍、关卡,要想办法去面对,去跨越,去超越!
你跨越了多少障碍,闯过了多少关卡,就有多大的福气!
懂得了这些道理后,我走出去,首先想到的是:我代表的是我整个家庭的精神面貌,代表的是我父母的形象。
然后,我规规矩矩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努力提升自己,给父母长脸,给社会注入正能量。
孝道,体现在人际交往的方方而面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子女从小养成了心中有父母的良好习惯,长大了他心中自然会有他人的存在。
中国有句古话,叫“忠臣出于孝子之门
为国尽忠,在家尽孝。
保家卫国,是大孝。
一个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人,一定是孝子。
《易经》六十四卦中,有一卦叫做“随”卦。
随”卦告诉我们,你要善择你可以追随的对象。
你跟你的上级、你的老板相处,你要很有诚信,你的表现要合乎正道,你要用行动表现出来,你心目当中时时刻刻有他(上级、老板)的存在,你的进退才会有功效。
这样,你的上级、你的老板,才会对你产生持续的信任。
如果你是上司,你心中要有下属的存在;你是丈夫,心中要有妻子的存在;……
人与人之间交往,最重要的就是那一种感觉、哪一种感应。
人心都是肉长的,将心比心,你心中有那一份真挚的情感在,对方一定能感受得出来。
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一一孝道,在职场、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都要好好修炼的功课!
孝:需要我们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孝,上面是个“老”,下而是个“子”,就是老少两代人的关系。
这告诉我们,
一个人、一个家族,必须要后继有人;不管你有多少的财富,还是有多好的家风,多
么宝贵的精神,如果不能被继承下去,最后还是等于零。
中华文化能够生生不息、延绵不绝,就是因为我们有孝道,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香火不断,中华民族才能七千年来一直延续至今、长盛不衰。
诚意正心,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孝是用来修身的,孝是用来齐家的,孝是用来治国的,孝是用来平天下的。
孝是用来身体力行的。
读尽天下书,无非一“孝”字。
中国所有的事情,所有的学问、所有做人做事的道理都与“孝”有关系。
曾仕强教授告诉我们:每一年都是孝道的元年。
身为华夏子孙,黄帝的后代,我们必须要记住,不管你在什么样的家庭,孝道都要世世代代地传下去。
身为中国人,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有责任继承祖先留下的东西,把那些被扭曲的、错乱的优秀传统正本清源,把孝道发扬光大,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