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高品质版

合集下载

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

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

岳麓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

我说课的内容是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七课《新航路的开辟》。

下面我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主线,以创设情景为思想载体,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以活动为实现方式的设计理念分别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就《新航路的开辟》这一课的教学设想与安排进行阐述说明。

【说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新航路开辟》是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II第二单元的内容。

本课从三个模块向学生介绍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一切为了香料”(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海上探险活动的活跃(经过)、新航路与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影响)。

本课内容在世界近代史教材中的地位相当重要,起着承上(资本主义的萌芽)启下(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过渡的作用。

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崛起,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学好这一课,对于世界近代历史的掌握有重要意义;同时,本课还是体现学科综合的重要一课,特别是和地理的综合,因此,学生学好这一课,能为以后的学科综合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有关本节内容的要求: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新课标改革的精神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培养为重”。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的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确立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了解开辟的经过(包括四位航海家和四条航线);(2)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史料、图片进行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2)通过采用角色扮演、地图动态演示、表格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开辟新航路的经过。

(3)通过观看视频,问题讨论让学生感知历史,使学生深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并能正确评价该事件。

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说课教案]

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说课教案]

岳麓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新航路的开辟》是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II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的第一课内容,新航路的开辟将世界连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

新航路的开辟,是经济全球化的开启篇,引发商业革命,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崛起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也给亚洲、非洲和美洲带来深重灾难。

学好这一课,对于世界近代历史的掌握有重大意义;同时,本课还是学科综合重要的一课,特别是和地理的综合,因此,学生学好这一课,对于以后的学科综合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培养学生依据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2)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比较并正确认识东西方航海史上的壮举,学会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3)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能够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和早期的殖民扩张的史实,培养学生一分为二辨证的历史史观。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境,由学生扮演航海之旅中的不同角色,使学生了解航海的原因和所具备的条件,感悟航海家的精神。

(2)通过设计有探讨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共同提高。

(3)通过比较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异同,进一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动机的分析,使学生认识资本扩张惟利是图的本质;体会航海家的艰苦,学习他们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并通过比较认识当时的中国科技在航海造船方面仍具先进性。

(2)通过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分析,找出它的两重作用,使学生学会全面看待和分析历史事件,初步形成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和影响。

重点依据:(1)是课程标准要求;(2)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对象和途径;(3)新航路开辟揭开人类工业文明的序幕、开启了全球化,是人类历史进程中重大事件。

开辟新航路 说课稿

开辟新航路  说课稿

第5课开辟新航路说课稿高一历史组郭敏 2016/04/19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课是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五课《开辟新航路》。

本课内容相当重要,上承古代中国,下启近代世界。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真正开始融合为一个整体。

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学习本课内容有利于理解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因此本节课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2)概述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迪亚士抵达好望角,哥伦布发现新大陆(3)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境,由学生扮演航海之旅中的不同角色,让学生感知历史,使学生了解航海的原因和所具备的条件,感悟航海家的精神。

(2)通过设计有探讨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共同提高。

(3)通过展示图片和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的分析,领会中国古代发明对推动世界历史前进的重大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在推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

(2)了解新航路开辟的经过,感受和学习航海家勇于探索的开拓进取精神,认识到人类历史是不断探索的历史,探索精神永不磨灭。

3、教材重点与难点及确定依据重点: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

依据:新航路的开辟在世界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是它开启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因此它的经过和影响是我们学习世界史基础。

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依据:新航路开辟使世界开始联结成一个整体。

这种联结不仅有地理上的,还有经济上和思想观念上的,而且给不同地区带来不同的影响,对它有一个全面准确的把握对高一的学生是有难度的。

二、说学情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而采用以下的教法、学法。

由于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和影响比较生疏,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高一的学生思考能力比初中生强了一点,而根据教育学理论,老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是互动的过程,在老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等方面的能力,更好的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

《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

《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

《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各位专家、老师,大家好!我是广东石门中学一名普通且年轻的历史教师,我叫吴迪。

我的追求是在历史的天空下,永无止境的思考与创意。

我今天说课的课例是高中历史新课程必修二中的《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一课是历史教材中非常重要和经典的一课,作为开放的网络教学课如何在传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新课改的精神理念;如何有效的进行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是我面对的主要问题。

对于本课,课标的要求是“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为此,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广东省石门中学高一下学期的学生,他们思想活跃,乐于表现。

具有初步的网上学习的技能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但他们历史知识储备、抽象思维以及认知水平还有待提高。

根据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策略,总体上说来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育活动,从而把学生培养成能够自主地、创造性地进行认知和实践活动的主体。

下面我将通过具体的教学过程,来展现本课的教学策略以及网络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有效应用。

《新航路的开辟》一课是传统的三段式结构,从原因到过程到影响,条理清晰。

对于背景的分析,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如果你是15世纪的西班牙商人,你需要什么?当时面临着什么主要问题?作为国王和宗教领袖意欲何为?当时的航海家会体会到哪些比以前更便于远洋航行的条件?由商人组、国王组、教会组和航海家组,根据所找资料分别汇报开辟新航路的可行性报告。

(这是学生汇报研究成果的片断)由于历史学科的课程内容是过去的人类的实践活动,它不能重演,也无法实验,所以学生往往对历史知识感到比较抽象而且没有认同感。

所以我在课例中创设了这个生动有效的情境,让学生真正的感知历史,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

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

新航路的开辟各位专家老师,好!我说课的课题是《新航路的开辟》这节课我计划按六个部分来说:1、说教材、2、说学情、3、说目标、4、说重难点、5、说教法学法、6、说教学流程。

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历史与社会八年级第五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

主要是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条件和经过的介绍,说明新航路的开辟为加强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创造了条件,给近代世界带来非常深远的影响,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教材首先以《马可波罗。

游记》为切入点,引出当时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接着重点讲述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历史事件及其历史作用,即鼓舞了更多的人开始海上探险,随时例举里其他一些比较有名的航海家开辟新的航路的案例。

最后点名新航路开辟的积极意义。

二、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一定得历史知识,学习方法和学习技能,所以在讲述本课时补充图表,文字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和语言表达和概括能力,然而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新航路的开辟这块内容,再加上我的学生都来自农村,基础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而初二的学生理性思维较差而感性思维活跃的等特点。

本课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动漫人物为线索,串联整个课堂,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根据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说出新航路的名称,简述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的人物,航线,国家,说明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用列表比较新航路开辟的过程,通过对材料的分析,让学生得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初步的科学唯物主义历史观和确立学生的不怕困难的精神。

四、重难点分析:根据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分析,我将本课的重点定为:新航路开辟的过程,而难点定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五、说教学方法为了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本课中我主要选取了以下的学教方法:教法:(1)自主学习法和合作学习法,让学生自主的学习教材内容,通过完成表格,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

《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

《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新航路的开辟》,本课选自于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第二单元的第7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新航路开辟是工业文明崛起的新篇章,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对欧洲和整个世界历史影响巨大,因此学习本课对于学生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意义重大。

2、教学目标:本课的课标的要求是“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根据课标要求,我确定了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双重性)。

学会辨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认识历史发展的对立统一性;初步了解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情景体验、史料分析、互动探究等引导学生理解和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2、通过地图动态演示、角色体验、小组合作、问题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开辟新航路的经过; 3、通过情景设置、引用史料、讨论(或辩论)、问题探究等方法深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并学习用历史唯物主义观评价该事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体验式教学的方式学生可了解亚洲、非洲、美洲遭受的侵略和掠夺,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和公民意识,认识到落后就会挨打的道理。

2、以角色体验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航海家们勇敢、开拓、进取的精神,体会人文精神及人文关怀,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和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3、通过探究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培养学生对比联想的思维方式,从整体宏观的角度把握时代特征,学会客观、辩证的分析其影响的双重性。

认识到新航路开辟既是历史的进步,也充满了血腥味和罪恶感。

新航路开辟说课稿

新航路开辟说课稿

《开辟新航路》说课稿22100231 侯新闻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5课《新航路的开辟》。

我将从说教材及教学立意、说教学目标、说教法学法和说教学过程及教学策略四个方面展开。

一、说教材及教学立意《开辟新航路》是高中《历史·必修二》第5课的内容。

本课教材分为三个子目:东方的诱惑、新航路的开辟、走向回合的世界。

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新航路开辟经过以及影响。

前4课内容介绍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从第5课开始学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本课内容相当重要,上承古代中国,下启近代世界。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真正开始融合为一个整体。

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二、说教学目标1、课程标准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有关新航路开辟的基本史实。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通过对新航路开辟过程的学习,感受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

B、通过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3、重点难点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影响难点: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雏形形成的重大意义4、学情分析(1)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2)学生特点:思维活跃,善于思考,乐于表现,有初步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

(3)存在不足:对历史现象的分析缺乏深度;历史知识储备、抽象思维和认知水平尚待提高;历史知识的系统性不强。

(4)解决方案:通过展示能反映该段历史的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得出答案,加强分析能力;通过动态地图演示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加深学生的认识;并在课程的最后对知识点总结归纳,加强历史知识的系统性。

三.说教法学法1.教法:史料分析法、图表归纳法、动态地图演示法依据:由于历史学科的课程内容是过去的人类的实践活动,它不能重演,也无法实验,所以学生往往对历史知识感到比较抽象而且没有认同感。

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优秀版)word资料

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优秀版)word资料

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优秀版)word资料8、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是岳麓版世界九年级上册第8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包括两个子目: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

它是世界近代史第一学习主题的第一课,承上启下,它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时欧洲人的思想和挑战自然的精神。

在世界近代上占有重要地位。

它与中古时代的欧洲“教会的统治”和“西欧城市的兴起”有着密切的联系;又与世界近代史资本主义的建立(英法美的资产阶级革命)有紧密联系。

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打下了思想基础。

本课知识点不多,但相对人物多,不容易记。

特别是人文主义理解较难。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经过两年多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掌握了一定的学科学习方法,另外,随着其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乐于发表对事物的独特见解并渴望被肯定,教学中,教师应因势利导,为其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并在教学活动中培养、提升其思维能力。

但同时,由于初中学生仍以感性思维为主,对知识的了解往往缺乏整体性、完整性,或浮于表面,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思想上加以引导、点拨,在方法上加以规范。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记住文艺复兴时期早期的代表人物但丁和达•芬奇及其代表作;记住开辟新航路的航海家哥伦布等人的名字和新航路的路线;理解人文主义的含义、文艺复兴的意义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分析文艺复兴时期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和绘画艺术的鉴赏能力。

通过对重大事件和主要人物的评价,提高学生用科学的观点客观评价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和价值观学习新航路开辟的,使学生认识: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对大自然的伟大斗争,新航路开辟的成功,促进了各国的交流,推动了发展的进程,改变了世界形势。

理解文艺复兴时期文艺作品反神学、反封建的精神,从而鼓励学生从小树立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开拓创新的信念和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文艺复兴的本质和主要代表人物,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和地位
内容:本课选自高中历史岳麓版(2010年第3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中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概况和影响。

地位:新航路的开辟开启了西方列强对外殖民扩张掠夺的道路,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而世界市场的开拓又引发了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后,对中国造成重大冲击的,不仅有列强的坚船利炮,还有如潮水般涌来的洋货,随着而来的是中国传统经济结构乃至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所以,本课具有统领整个单元的作用,为学生学习后面的知识打下基础。

2、课程标准
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3、教学重难点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影响
依据: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亦即地理大发现的意义需要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同时也是课标要求掌握的内容,故列为本课的重点。

而“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学生易于理解,故该内容不列入教学重点。

而由于初中教学不注重历史学科教学,学生的对历史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同时岳麓版教材以专题的形式编排内容,不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整体把握,所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比较陌生,这就成了本课重点讲授的内容之一。

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及其评价
依据: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的影响巨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对其评价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而这些知识既属于难于理解的知识,又超出了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所以确定“对新航路的开辟作出恰当的评价”为本课的一个教学难点。

4、教学目标
1) 收集资料,了解四位航海家的事迹,包括姓名、时间、资助国家和探险成就。

2) 能从地图中指出四位航海家的探险历程。

3) 根据课本以及老师提供的信息,分析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4) 从多角度剖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辩证看待新航路开辟的双重意义(进步性与残酷性)。

5) 了解欧洲航海家艰苦卓绝的航海历程,学习他们坚毅、进取的性格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依据: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个目标,故将过程目标的叙写分布在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层面上,不作为单独的目标书写。

二、说学情
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在知识储备上,他们在初中对新航路的开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时隔两年,不少学生会出现知识遗忘,所以应该全面系统的讲述。

心理特征上,他们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喜欢表现自己,但注意力也容易分散,所以教学中应采用直观形象的形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并适时创造条件,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思维能力方面,经过第一个学期的学习,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对历史事件和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较初中已经有了明显提高,但由于知识体系的不完整性,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未上升到一定高度,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不够深入,因而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设题引思,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
作探究,由浅入深,步步推进,从广度、高度和深度上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法学法
1、教法
A. 多媒教学法
B. 情境教学法
C. 问题教学法
2、学法
A. 自主探究法
B. 角色扮演法
C. 小组讨论法
依据: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教学过程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建构主义认为,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为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更为有效,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协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既要重视个体的自我发展,也要注意教师的外部引导作用。

四、说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
展示欧洲人在15世纪和16世纪绘制的不同世界地图(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找出两者的区别)
问题:是什么事件导致了这一转变?
设计意图:设置悬念,激发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2、新课讲授
说明:在新课讲授中,打破“原因——概况——影响”这一三段式的逻辑顺序结构,代之以“概况——原因——影响”的顺序进行讲授。

原因:建构主义认为,一旦问题被确定,“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 ”,本课试图以由浅入深、步步推进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所以将“新航路开辟概况”这一相对简单的内容提前讲述。

另外,由于课前已经布置学生收集航海家探险的资料,所以先让学生自己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 新航路开辟概况
由学生讲述四位航海家的探险历程。

完成表格,包括探险家名字、时间、资助国家和成就。

(教师适时点拨)
理念依据:历史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与教堂讲授中,在课前课后也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该环节力图培养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收集资料的能力。

课堂上,让学生自己讲,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其“动”起来,从而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

过渡:展示航海家艰辛探险过程的资料
问题:
目的:以逆推法引导学生思考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重点)
第一,原因方面
突破方法
播放视频(4分钟)——
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并回答——
3G:Gold(黄金) God(上帝)Glory(荣耀)
对黄金香料的需求
商业危机:中西方陆上商路被奥斯曼土耳其控制
发动圣战
教师归纳总结,史料补充——
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

社会根源:对黄金香料的需求。

直接原因: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传统商路。

宗教根源:传播天主教。

第二、条件方面
突破方法:创设情境——学生角色扮演,思考问题——教师补充
①客观条件:A、地理知识的进步:欧洲开始流行地圆学说;
B、科技进步的推动: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提高,如指南针的应用、地图绘制技术很先进、能制造出多桅多帆和快速舱宽的大船等。

②主观条件: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的大力支持,航海家的探险精神
设计意图:
1、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情景设置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了教师讲解“新航路开辟背景”的枯燥和低效。

补充:引导学生回顾航海家探险历程的艰辛及其取得的成就,让学生探究学习航海家的坚毅、进取的性格和勇于探索、百折不挠的精神。

目的: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过渡:既然航海家不畏艰难险阻,开辟出了一条条“新航路”,发现了“世界”,那么他们的举动对世界造成了怎样的影响呢?
3)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难点)
突破方法:
第一步:提出探究问题“新航路开辟对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
第二步:学生分成四组代表欧亚非美四洲的民众进行讨论,各组派代表描述新航路的开辟对他们生活造成的影响。

教师补充史料,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分析史料,从中得出结论。

第三步:教师点拨、归纳,多媒体展示影响的表现:(如下)
欧洲:(1)各大洲的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欧洲;
(2)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3)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金银价值下降,物价上涨(即通货膨胀)
→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主义的衰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美洲:疾病传入,种族奴役、种族屠杀;
非洲:黑奴贸易;
亚洲:一些大陆沿岸据点和岛屿被侵占,白银的流入。

世界: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分析:解释地理大发现、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和资本原始积累等几个概念。

强调: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从此,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议一议
有人认为新航路的开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其消
极影响是次要的;也有人认为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灾难的又一新起点,殖民掠夺、殖民战争、殖民争霸给人类带来无尽的灾难,因此其消极影响是次要的。

你同意哪种看法?请简要阐述理由。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的创见性思维。

拓展延伸对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的评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辩证看待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3、小结
强调要辩证看待新航路的开辟,虽然新航路的开辟对美洲和非洲充满了悲剧性和残酷性,但其对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对人类由分散孤立的发展走向整体世界的推动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新航路的开辟是一个世界被发现的过程(呼应导入)。

4、堂上测评
5、课后思考
新航路开辟与郑和下西洋的比较
板书设计
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
一、概况:四个人物三条航路两个国家两个方向
二、背景
1、原因
“3G”(上帝、荣耀和黄金)+商业危机
2、条件
技术、资金、精神
三、影响
双重性:进步性与灾难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