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竞赛教程》教案:第17讲 三角形的五心(学生)
三角形的重心、外心、垂心、内心和旁心(五心定理)
三角形五心定理(三角形的重心,外心,垂心,内心和旁心称之为三角形的五心)三角形五心定理是指三角形重心定理,外心定理,垂心定理,内心定理,旁心定理的总称。
一、三角形重心定理三角形的三条边的中线交于一点。
该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三中线交于一点可用燕尾定理证明,十分简单。
(重心原是一个物理概念,对于等厚度的质量均匀的三角形薄片,其重心恰为此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重心因而得名)重心的性质:1、重心到顶点的距离与重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之比为2∶1。
2、重心和三角形3个顶点组成的3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即重心到三条边的距离与三条边的长成反比。
3、重心到三角形3个顶点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重心的坐标是顶点坐标的算术平均,即其重心坐标为((X1+X2+X3)/3,(Y1+Y2+Y3)/3。
二、三角形外心定理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外心的性质:1、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该点即为该三角形外心。
2、若O是△ABC的外心,则∠BOC=2∠A(∠A为锐角或直角)或∠BOC=360°-2∠A(∠A为钝角)。
3、当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时,外心在三角形内部;当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时,外心在三角形外部;当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时,外心在斜边上,与斜边的中点重合。
4、计算外心的坐标应先计算下列临时变量:d1,d2,d3分别是三角形三个顶点连向另外两个顶点向量的点乘。
c1=d2d3,c2=d1d3,c3=d1d2;c=c1+c2+c3。
重心坐标:( (c2+c3)/2c,(c1+c3)/2c,(c1+c2)/2c )。
5、外心到三顶点的距离相等三、三角形垂心定理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该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
垂心的性质:1、三角形三个顶点,三个垂足,垂心这7个点可以得到6个四点圆。
2、三角形外心O、重心G和垂心H三点共线,且OG∶GH=1∶2。
(此直线称为三角形的欧拉线(Euler line))3、垂心到三角形一顶点距离为此三角形外心到此顶点对边距离的2倍。
平面几何竞赛之三角形的“五心”[1]
平面几何竞赛之三角形的“五心”一、基本概念1、内心:与三角形所有边相切的圆叫做此三角形的内切圆,其圆心叫做此三角形的内心.内心是三角形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三角形的内心在三角形内部.内心有以下常用的性质:性质1:设I 是⊿ABC 内一点,I 为⊿ABC 内心的充要条件是:I 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 证明: 性质2:设I 是⊿ABC 内一点,AI 所在直线交⊿ABC 的外接圆于D , I 为⊿ABC 内心的充要条件是:ID=DB=DC.证明:性质3:设I 是⊿ABC 内一点,I 为⊿ABC 内心的充要条件是: ∠BIC=900+21∠A ,∠AIC=900+21∠B ,∠AIB=900+21∠C. 证明:性质4:设I 是⊿ABC 内一点,I 为⊿ABC 内心的充要条件是: ⊿IBC 、⊿IAC 、⊿IAB 的外心均在⊿ABC 的外接圆上. 证明:性质5:设I 为⊿ABC 内心,BC=a ,AC=b ,AB=c ,I 在BC 、AC 、AB边上的射影分别为D 、E 、F ,内切圆的半径为r ,令p=21(a+b+c),则(1)ID=IE=IF=r ,S ⊿ABC =pr=))()((c p b p a p p ---=xyz z y x )(++;海伦公式推导:(2)r=cb a S ABC++∆2;M(3)abc ·r=p ·AI ·BI ·CI.性质6:设I 为⊿ABC 内心,BC=a ,AC=b ,AB=c ,∠A 的平分线交BC 于K ,交⊿ABC 的外接圆于D ,则IK AI =DI AD =DK DI =a c b .〖例1〗如图,设⊿ABC 的外接圆O 的半径为R ,内心为I ,∠B=600,∠A<∠C,∠A 的外角平分线交圆O 于E ,证明:(1)IO=AE,(2)2R<IO+IA+IC<(1+3)R. (1994高中联赛)〖例2〗如图,在⊿ABC 中,AB=4,AC=6,BC=5,∠A 的平分线交⊿ABC 的外接圆于K ,O 、I 分别是⊿ABC 的外心和内心,求证:IO ⊥AK. (1982四川省数学竞赛题)练习【练习1】如图,已知点I 是ABC ∆的内心,延长AI 交ABC ∆的外接圆于点D ,交BC 于点E .求证:DI 是DE 、AD 的比例中项.D654321IED CBA【解析】 连接BI .因为I 是ABC ∆的内心,所以1122BAC ∠=∠=∠,1342ABC ∠=∠=∠.所以()15132B AC ∠=∠+,()164242DBI BAC ABC ∠=∠+∠=∠+∠=∠+∠.所以5DBI ∠=∠,于是DB DI =.因为26∠=∠,所以16∠=∠.又因为BEA AEB ∠=∠,所以DBE DAB ∆∆∽,所以2BD DE DA =⋅.所以2DI DE AD =⋅,即DI 是DE 、AD 的比例中项.点评:本题用三角形内心的性质先证明DB DI =,再证明DBE DAB ∆∆∽.已知三角形的内心,通常连接内心和顶点,得角相等.本题很明显BD DC =,这个命题的逆命题也成立.【练习2】⑴ 如图,在ABC ∆中,A ∠、B ∠,C ∠的平分线分别交外接圆于点P 、Q 、R .证明:AP BQ CR BC CA AB ++>++.ABCRPQIB'C'A'ABCI⑵ 如图,设I 为ABC ∆的内心,且'A 、'B 、'C 分别为IBC ∆、IAC ∆、IAB ∆的外心,证明:ABC ∆与'''A B C ∆有相同的外心.⑶ 已知I 是ABC ∆的内心,AI 、BI 、CI 的延长线分别交ABC ∆的外接圆于D 、E 、F .求证:EF AD ⊥.MFEDICBAD⑷ 已知一等腰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为R ,内切圆半径为r , 证明:两圆心的距离为d =【解析】 ⑴ 连接AR 、RB 、BP 、PC 、CQ 、QA .因为12∠=∠,34∠=∠,56∠=∠,所以AP 、BQ 、CR 相交于一点I ,即I 为ABC ∆的内心, 则PB PI PC ==,QA QI QC ==,RA RI RB ==. 在BPC ∆中,因为PB PC BC +>,所以2PI BC >. 同理可证2QI AC >,2RI AB >.将这三个式子相加并整理,得()12PI QI RI BC CA AB ++>++…①因为BI CI BC +>,AI BI AB +>,AI CI CA +>,所以()12AI BI CI BC CA AB ++>++ …②⑵ 作ABC ∆的外接圆,延长AI 交圆心于"A ,连接"A B 、"A C .因为I 是ABC ∆的内心,所以"""A B A I A C ==. 从而"A 为IBC ∆的外心.又因为'A 为IBC ∆外心,所以"A 与'A 两点重合, 即点'A 在ABC ∆的外接圆上.同理可证点'B 、'C 也都在ABC ∆的外接圆上. 所以A 、'C 、B 、'A 、C 、'B 六点共圆, 因此,ABC ∆与'''A B C ∆有相同的外心. ⑶ 连接DE .∵I 是ABC ∆的内心∴ADF ABF CBF ∠=∠=∠,BFE BCE ACE ∠=∠=∠,BFD BAD CAD ∠=∠=∠ ∴ADF BFE BFD ∠+∠+∠ ()1902ABC ACB BAC =∠+∠+∠=︒ ∴EF AD ⊥⑷ 如图,设AB AC =,O 为ABC ∆的外接圆圆心,I 为ABC ∆的123456ABCRPQIABCIDEFMICBAA'(A'')C'B'内切圆圆心(即I 为ABC ∆的内心),连接AI 并延长AI ,交圆O 于D ,则易知AD 是圆O 的直径.设AC 与圆O 相切于E ,连接IE 、DC ,则90AEI ACD ∠=∠=︒,所以IE DC ∥,从而AI IE AD DC=, 于是2AI DC AD IE Rr ⋅=⋅=,由此,得DC DI =. 因为AI OA OI R d =+=+,DI OD OI R d =-=-, 所以()()2R d R d Rr +-=,整理,得d点评:本题根据轴对称构造直径,使问题简化.本题的结论对任意三角形(不一定是等腰三角形)也成立,这就是著名的欧拉公式.【练习3】如图,ABC ∆的三边满足关系()12BC AB AC =+,O 、I 分别为ABC ∆的外心,内心,BAC ∠的外角平分线交圆O 于E ,AI 的延长线交圆O 于D ,DE 交BC 于H .求证:⑴ AI BD =;⑵ 12OI AE =.IH OEDCBABGACD EOH I【解析】 ⑴ 作IG AB ⊥,连接BI ,有()12AG AB AC BC =+-.因为()12BC AB AC =+,所以12AG BC =.由I 为ABC ∆的内心,BD CD =,且DE 为圆O 的直径,得DE BC ⊥,12BH BC =.所以AG BH =.易证:Rt Rt AGI BHD ∆∆≌.故AI BD =⑵ 因为IBD IBH HBD ∠=∠+∠ABI BAI BID =∠+∠=∠.由中位线定理,得12OI AE =. 点评:首先必须掌握三角形内心的性质,即内心是角平分线的交点,它到三边的距离都相等,所以通常作边的垂线;其次要掌握ID BD DC ==.【练习3】设ABC ∆的内切圆O 切BC 于点D ,过点D 作直径DE ,连接AE ,并延长交BC 于点F ,则BF CD =.F DC B F DCBH GI 1ABCDFE【解析】 解法1:如图,令圆O 分别切AB 、AC 于点M 、N . 过点E 作GH BC ∥,分别交AB 、AC 于点G 、H , 则GH 切圆O 于点E ,且AGE ABF ∆∆∽,AGH ABC ∆∆∽. 记AGH ∆与ABC ∆的周长分别为2'p 、2p ,则AG GE AG GM +=+AM AN =='AH HN AH HE p =+=+=.于是'2'2p p AG p p AB =='GF AG GE p BF AB BF AB BF+===++ 即有p AB BF =+,故BF p AB CD =-=. 解法2:设AB c =,AC b =,BC a =,则()12BD b a b c +=++,∴()12BD a c b =+- 下面仅需证明()12CF a c b =+-. 为此,作1FI BC ⊥交AI 的延长线于1I ,1I G AC ⊥于G , 即仅需证明1I 是ABC ∆旁切圆在A ∠内的旁心.事实上,由111I F AI I GIE AI IH==(H 是边AC 与圆I 的切点)但IE IH =,可知11I F I G =,即1I 确是旁心,∴()12CF a b c =+-,即BD CF =.2、外心:经过三角形各顶点的圆叫做此三角形的外接圆,其圆心叫做此三角形的外心.外心是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锐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内部,直角三角形的外心在斜边中点,钝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外部.外心有以下常用的性质:性质1:⊿ABC 所在平面上一点是其外心的充要条件是:该点到三角形三顶点的距离相等.性质2:设O 是⊿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则O 为⊿ABC 的外心的充要条件是: (1)∠BOC=2∠A ,∠ACC=2∠B ,∠AOB=2∠C.(2)OB=OC, 且∠BOC=2∠A.性质3:R=ABCS abc4或S ⊿ABC =R abc 4.〖例3〗如图,设AD 是⊿ABC 的∠BAC 的平分线,O 是⊿ABC 的外心,01是⊿ABD 的外接圆的圆心,02是⊿ADC 的外接圆的圆心.求证:OO 1=OO 2. (1990高中联赛)3、重心:三角形三条边中线的交点叫做此三角形的重心.重心在三角形内部.重心到顶点的距离等于它到对边中点距离的2倍(即:重心将每条中线分成1:2两部分).重心有以下常用的性质:性质1:设G是⊿ABC的重心,连AG并延长交BC于D,则D为BC的中点,AD2=21(AB2+AC2)-BC2,且AG:GD=2:1.性质2:设G是⊿ABC的重心,P为⊿ABC内任意一点,则(1)AP2+BP2+CP2=AG2+BG2+CG2+3PG2;(2)AG2+BG2+CG2=31(AB2+BC2+CA2).性质3:设G 是⊿ABC 内一点,G 是⊿ABC 的重心的充要条件是下列条件之一:(1)S ⊿GBC =S ⊿GCA =S ⊿GAB =31S ⊿ABC ;(2)当AG 、BG 、CG 的延长线交三边于D 、E 、F 时,S ⊿AFG =S ⊿BDG =S ⊿CEG .(3)当点G 在三边BC 、CA 、AB 上的射影分别为D 、E 、F 时,GD ·GE ·GF 值最大;(4)过G 的直线交AB 于P ,交AC 于Q 时,AP AB +AQAC=3;(5)BC 2+3AG 2=CA 2+3GB 2=AB 2+3GC 2.4、垂心:三角形三条边高线的交点叫做此三角形的垂心。
数学竞赛三角形五心讲义
数学竞赛讲义第一节一.高中数学竞赛介绍一试考试时间为上午8:00-9:20,共80分钟。
试题分填空题和解答题两部分,满分120分。
其中填空题8道,每题8分;解答题3道,分别为16分、20分、20分。
加试(二试)考试时间为9:40-12:10,共150分钟。
试题为四道解答题,前两道每题40分,后两道每题50分,满分180分。
试题内容涵盖平面几何、代数、数论、组合数学。
二.答题策略保证1试所有知识点都练习过的基础上,2试选择平面几何+1题的方式去练习。
三.考试知识点一试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的一试竞赛大纲,完全按照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和内容,即高考所规定的知识范围和方法,在方法的要求上略有提高,其中概率和微积分初步不考。
二试1、平面几何基本要求:掌握初中数学竞赛大纲所确定的所有内容。
补充要求:面积和面积方法。
几个重要定理:梅涅劳斯定理、塞瓦定理、托勒密定理、西姆松定理。
几个重要的极值:到三角形三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费马点。
到三角形三顶点距离的平方和最小的点--重心。
三角形内到三边距离之积最大的点--重心。
几何不等式。
简单的等周问题。
了解下述定理:在周长一定的n边形的集合中,正n边形的面积最大。
在周长一定的简单闭曲线的集合中,圆的面积最大。
在面积一定的n边形的集合中,正n边形的周长最小。
在面积一定的简单闭曲线的集合中,圆的周长最小。
几何中的运动:反射、平移、旋转。
复数方法、向量方法。
平面凸集、凸包及应用。
2、代数在一试大纲的基础上另外要求的内容:周期函数与周期,带绝对值的函数的图像。
三倍角公式,三角形的一些简单的恒等式,三角不等式。
第二数学归纳法。
递归,一阶、二阶递归,特征方程法。
函数迭代,求n次迭代,简单的函数方程。
n个变元的平均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及应用。
复数的指数形式,欧拉公式,棣美弗定理,单位根,单位根的应用。
圆排列,有重复的排列与组合,简单的组合恒等式。
一元n次方程(多项式)根的个数,根与系数的关系,实系数方程虚根成对定理。
三角形的五心定理
三角形的五心定理三角形五心定理三角形的重心,外心,垂心,内心和旁心称之为三角形的五心。
三角形五心定理是指三角形重心定理,外心定理,垂心定理,内心定理,旁心定理的总称。
一、三角形重心定理三角形的三条边的中线交于一点。
该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三中线交于一点可用燕尾定理证明,十分简单。
(重心原是一个物理概念,对于等厚度的质量均匀的三角形薄片,其重心恰为此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重心因而得名)重心的性质:1、重心到顶点的距离与重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之比为2︰1。
2、重心和三角形任意两个顶点组成的3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即重心到三条边的距离与三条边的长成反比。
3、重心到三角形3个顶点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重心的坐标是顶点坐标的算术平均数,即其重心坐标为((X1+X2+X3)/3,(Y1+Y2+Y3)/3。
5. 以重心为起点,以三角形三定点为终点的三条向量之和等于零向量。
二、三角形外心定理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外心的性质:1、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该点即为该三角形外心。
2、若O是△ABC的外心,则∠BOC=2∠A(∠A为锐角或直角)或∠BOC=360°-2∠A(∠A为钝角)。
3、当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时,外心在三角形内部;当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时,外心在三角形外部;当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时,外心在斜边上,与斜边的中点重合。
4、计算外心的坐标应先计算下列临时变量:d1,d2,d3分别是三角形三个顶点连向另外两个顶点向量的点乘。
c1=d2d3,c2=d1d3,c3=d1d2;c=c1+c2+c3。
外心坐标:( (c2+c3)/2c,(c1+c3)/2c,(c1+c2)/2c )。
5、外心到三顶点的距离相等三、三角形垂心定理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该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
垂心的性质:1、三角形三个顶点,三个垂足,垂心这7个点可以得到6个四点圆。
2、三角形外心O、重心G和垂心H三点共线,且OG︰GH=1︰2。
三角形的五心综合讲稿(陶平生)
【几何十讲】三角形的五心-B (欧拉线心)(外心、重心与垂心) 陶平生三角形的五心是指内心、外心、重心、垂心与旁心;在数学竞赛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从赛题统计方面来看,其中又以内心问题最为突出,必须熟悉五心的基本性质,基本构形,常用辅助线以及基本定理的应用.外心、重心与垂心ABC ∆的外心为O ,重心为G ,垂心为H ,则有(1)、,,O G H 三点共线(欧拉线)且:::1:2OG GH DG AG DO AH ===;(2)、2,2,2BOC A COA B AOB C ∠=∠=∠=;(3)、13AGB BGC CGA ABC ∆=∆=∆=∆;(4)、,,HAB HBC HCA ∆∆∆与ABC ∆具有相等的外接圆半径;(5)、ABC ∆的垂心H 是其垂足三角形的内心.例1、ABC ∆中,O 为外心,三条高,,AD BE CF 交于点H ,直线ED 和AB 交于点M , FD 和AC 交于点N ;求证:0(1)、,OB DF OC DE ⊥⊥;0(2)、OH MN ⊥. (2001全国联赛)证一、(纯几何方法)设OK AB ⊥于K ,则1==2KOB AOB C ∠∠,又由AFDC 共圆,D则BFD C KOP ∠==∠,所以KOPF 共圆,所以0==90OPF OKF ∠∠,因此OB DF ⊥,同理有OC DE ⊥.为证OH MN ⊥,由,AEDB AFDC 分别共圆,=,==FDB A MDB EDC A ∠∠∠,2FDM A BOC ∠==∠,设OB CF T =,在直角三角形BTF 中,由于DF BT ⊥, 则==OTC BTF DFB ∠∠∠,因此COT ∆∽MDF ∆,且其对应边互相垂直. 作DG ∥MN ,于是只要证,OH DG ⊥,即要证MDG ∆∽COH ∆,由=DMF OCT ∠∠, 只要证=MG CH MD CO… ① 因===MG MG MF ND MF ND CT MD MF MD NF MD NF CO⋅⋅⋅ … ② 据①②,只要证=ND CHNF CT… ③ 注意CDH ∆∽AFH ∆,CTB ∆∽AHB ∆,NDC ∆∽NAF ∆,则 =,=CH CD AH AB AH AF CT CB ,相乘得==CH AB CD AB NCCT BC AF BC NF⋅⋅⋅ … ④ 由③④,只要证=ND ABNC BC… ⑤ 由于DCE ∆∽ACB ∆,且DC 平分NDE ∠,则=DN NCDE CE, 所以==ND DE AB NC CE BC,因此OH DG ⊥,即有OH MN ⊥.证二、(利用根轴性质)为证OB DF ⊥,只要证,2222=OD OF BD BF --, 据斯特瓦特定理,2222=+=CD BDOD R R CD BD R CD BD BC BC⋅⋅-⋅-⋅,同样有 22=OF R BF AF -⋅,据AFDC 共圆,又有=BF BA BD BC ⋅⋅,所以 22==()()OD OF BF AF BD CD BF AB BF BD BC BD -⋅-⋅--⋅-2222=()+()=BF BA BD BC BD BF BD BF ⋅-⋅--,因此OB DF ⊥,同理有OC DE ⊥.再证OH MN ⊥,据CF MA ⊥,得2222=MC MH AC AH -- … ①; 由BE NA ⊥得2222=NB NH AB AH -- … ②; 由DA BC ⊥得2222=BD CD BA AC -- … ③; 由OB DF ⊥得2222=BN BD ON OD -- … ④ 由OC DE ⊥得2222=CM CD OM OD -- … ⑤①+③+④ -②-⑤得2222=NH MH ON OM --,所以OH MN ⊥.证三、(面积与三角方法)(仅证OH MN ⊥.)如图,作DW ∥AN ,点W 在MN 上,在OBH ∆与NDW ∆中,因为OB ND ⊥, BE AN ⊥,即BH DW ⊥,于是=NDW OBH ∠∠;为证OH WN ⊥,只要证NDW ∆∽OBH ∆,即要证=DW BHDN BO… ① 因1cos ===2cos sin sin BH BD AB B B BO C R R C ⋅⋅,==DW DW EN MD EN DN EN DN ME DN ⋅⋅ … ②, 而sin sin 2==sin sin EN EDN A DN DEN B∠∠, sin cos sin cos sin 2=====sin sin cos sin sin 2MD AMD AM AD BAD AD B AB B B BME AME AM AE A AE A AB A A A∆⋅∠∆⋅. 故由②,sin 2sin 2===2cos sin 2sin DW MD EN B AB DN ME DN A B⋅⋅,因此①成立,故结论得证. 证四、(解析法)0(1)、取D 为原点,DA 为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设三顶点坐标为(0,),(,0),(,0)A a B b C c ,则重心为,33b c a G +⎛⎫⎪⎝⎭,于是AB 的方程为:1x y b a +=,AC 的方程为:1x y c a +=;再设垂心为(0,)H h ,则CH 的方程为:1x yc h+=; 由于CH AB ⊥,则1CH AB h a ahk k c b bc ⎛⎫⎛⎫-=⋅=-⋅-=⎪ ⎪⎝⎭⎝⎭, 因此,bc h a =-,于是CH 的方程为:1x ay c bc -=,且垂心坐标为0,bc H a ⎛⎫- ⎪⎝⎭同理得,BH 的方程为:1x ayb bc-=; 因,,O G H 共线(欧拉线),且点O 外分线段HG 为定比3-:3HOOG=-;记00(,)O x y , 则00(3)31(3)2b c b c x ++-+==+-,2(3)31(3)2bc aa bc a y a -+-+==+-,即2,22b c a bc O a ⎛⎫++ ⎪⎝⎭,故2232()02OHa bc bc a bc a a kbc a b c +⎛⎫-- ⎪+⎝⎭==++-,2202()2OB a bc a bc a k b c a c b b +-+==+--,2()OC a bc k a b c +=-, 因DF 过CH 与AB 的交点F ,故DF 的方程可表为:110x ay x y c bc b a λ⎛⎫⎛⎫--++-=⎪ ⎪⎝⎭⎝⎭,注意DF 过原点,得1λ=-,所以DF 的方程为:1110a x y c b a bc ⎛⎫⎛⎫--+=⎪ ⎪⎝⎭⎝⎭, 同理知,DE 的方程为:1110a x y c b a bc ⎛⎫⎛⎫-++= ⎪ ⎪⎝⎭⎝⎭; 所以2()DF a b c k a bc -=+,2()DEa cb k a bc-=+; 由于1,1OB DF OC DE k k k k ⋅=-⋅=-,所以,OB DF OC DE ⊥⊥;0(2)、先求MN 的方程:一方面,由于MN 过DF 与AC 的交点N ,故MN 的方程可表为:11110a x y x y c b a bc c a μ⎛⎫⎛⎫⎛⎫⎛⎫--+++-=⎪ ⎪ ⎪ ⎪⎝⎭⎝⎭⎝⎭⎝⎭,即:111a x y c b a bc μμμ+-⎛⎫⎛⎫--+= ⎪ ⎪⎝⎭⎝⎭,也即111a x y c b abc μμγγγμ+-⎛⎫⎛⎫--+= ⎪ ⎪⎝⎭⎝⎭ … ① 另一方面,由于MN 过DE 与AB 的交点M ,故MN 的方程可表为:11110a x y x y c b a bc b a γ⎛⎫⎛⎫⎛⎫⎛⎫-++++-= ⎪ ⎪ ⎪ ⎪⎝⎭⎝⎭⎝⎭⎝⎭,即: 111a x y cb a bc γγγ-+⎛⎫⎛⎫-++= ⎪ ⎪⎝⎭⎝⎭,也即111a x y cb abc γγμμγμ-+⎛⎫⎛⎫-++= ⎪⎪⎝⎭⎝⎭ … ② 由于方程①和②表示同一条直线MN ,所以1111c b c b μγγμ+-⎛⎫⎛⎫-=-⎪ ⎪⎝⎭⎝⎭… ③, 11a a a bc a bc μγγμ-+⎛⎫⎛⎫-+=+ ⎪⎪⎝⎭⎝⎭ … ④ 由③得()()0c b γμγμ-+-=,显然有0,0c b ><,0c b ->,所以0γμγμ+-= …… ⑤ 由④得2()()0a bc μγ++=,(因2()DF a b c k a bc -=+,2()DE a c b k a bc-=+有意义,则20a bc +≠) 所以0μγ+= ……⑥,由⑤⑥得2,2γμ==-,于是MN 的方程为:1132a x y b c a bc ⎛⎫⎛⎫+++= ⎪ ⎪⎝⎭⎝⎭,即2()(3)2a b c x bc a y abc +++=,因此,2()3MN a b c k a bc +=-+, 前已得到23()OH a bck a b c +=+,所以1OH MN k k ⋅=-,从而OH MN ⊥.例2、如图,以ABC ∆的一边BC 为直径作圆,分别交,AB AC 所在直线于,E F ,过,E F 分别作圆的切线交于一点P ,直线AP 与BF 交于一点D ;证明:,,D C E 三点共线.证:连,,EF EC CD ,则弦切角PEF PFE EBF ∠=∠=∠,由AF BF ⊥,得09090BAF EBF PEF ∠=-∠=-∠12EPF =∠,以P 为圆心,()PE PF =为半径作P ,交直线BA 于A ',则12EA F EPF BAF '∠=∠=∠, 故,A A '共点;所以PA PE =,090PAE ABC PEA PEC ∠+∠=∠+∠=,得BC AP ⊥,因此C 是ABD ∆的垂心.所以CD AB ⊥,又因CE AB ⊥,则,,D C E 三点共线.例3、如图,,M N 分别是ABC ∆的边,AB AC 上的点,且1BM CNMA NA+=; 求证:线段MN 过ABC ∆的重心.证:取AC 的中点E ,MN 截ABE ∆于,,M P N ,1EP BM ANPB MA NE⋅⋅=,则1BP BM AN CN AN PE MA NE NA NE ⎛⎫=⋅=- ⎪⎝⎭ 22NE ANAN NE =⋅=,因为P 在中线BE 上,所以P 是重心. 以上用到,()()NA CN NE EA CN NE EC CN -=+-=+- ()2NE CN NE CN NE =++-=.例4、12,O O 是ABC ∆的旁切圆,已知 1O 分别切,,AB BC CA 三边于,,D E F ;2O 分别切,,AB BC CA 三边于,,M N K ;1212, O O EF S O O MN T ==;MN EF P =;ED NK H =.证明:()1. ,,P A H 共线1l ,,,,E D H T 共线2l ,,,,N K H S 共线3l ;DB()1232. , , l BC l PN l PE ⊥⊥⊥.证:()1. 作AQ BC ⊥于Q ,设1QANM P =,12,O O 的半径分别记为12,r r , 则222costan22sin tan 22B A AM AT AMT B B TO MTO r ∆===∆ 同理,1tan 2tan 2AAS CSO = ,因为1P A ∥2O N ,则122P A AT r TO =,故12tan 2tan2A P A rB =⋅. 又设2QA EF P =,则 21tan2tan2A P A r C =⋅ ,为证12P A P A =,只要证, 21cot cot 22B Cr r =,即BN CE =,连21, BO CO ,因122, O B BO MN BO ⊥⊥,故1O B ∥MN ,同理,21O C O C ⊥,于是21BCO O 共圆,得212CBO CO O ∠=,12212212cotcot cos 22O C B CBN r r CO O r O C CE O C ==∠===,所以 12P A P A =. 即,,EF MN AQ 三线共点.()2.因, 222B BBED ENM BMN π∠=∠=∠=-,所以 ED MN ⊥,因 2tan 2tan 2A AT B TO =,而11tan 2tan 2A r AD AD BDB r DB =⋅=, 所以,2AT AD TO DB =,因此 DT ∥2BO ,而 2BO MN ⊥,所以DT MN ⊥,且,,E D T 共线.即,,E D T 所共直线为PEN ∆的一条高线;同理可得,,,N K S 共线,且其所共直线也构成PEN ∆的一条高线,因此ED 与NK 的交点H 为PEN ∆的垂心,故在另一条高线PAQ 上,因此结论得证.例5、如图, ABC ∆中,AB AC =,AB AC ⊥,,E F 是BC 上的点,且045EAF ∠=;AEF ∆的外接圆分别交,AB AC 于,M N .求证:BM CN MN +=.证:如右图,设,,,,BM x CN y BE b CF c EF a =====,则AB AC ===,将ABE ∆绕A 反时针旋转090至ACP ∆, 则090PCF PCA ACF ∠=∠+∠=,所以PCF ∆为直角三角形; 又显然045PAF EAF ∠==∠,所以PAF EAF ∆∆≌, 故由222PF PC FC =+,得222a b c =+ 记圆的半径为r ,则直径2MN r =,a EF ==,由圆幂定理,BM BA BE BF ⋅=⋅,CN CA CF CE ⋅=⋅,即()x b a b =+,()y c a c =+;所以222[()][()]2x y b c a b c a a b c r a b c a b c+=+++=++==++++,即BM CN MN +=.例6、过ABC ∆的外心O 任作一直线,分别交边,AB AC 于,M N ,F E ,分别是,BN CM 的中点.证明:EOF A ∠=∠.证:我们证明以上结论对任何三角形都成立.分三种情况考虑,对于直角三角形ABC ,结论是显然的,事实上,如图一中左图,若ABC ∠为直角,则外心O 是斜边AC 的中点,过O 的直线交,AB AC 于,M N ,则,O N 共点,由于F 是CM 的中点,故中位线OF ∥AM ,所以EOF OBA OAB A ∠=∠=∠=∠;P以下考虑ABC ∆为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的情况,(如图一中右边两图所示) (图一)先证引理:如右图,过O 的直径KL 上的两点,A B 分别作弦,CD EF ,连,CE DF ,分别交,K L 于,M N ,若OA OB =,则MA NB =. 引理证明:设CDEF P =,直线,CE DF 分别截PAB ∆,据梅涅劳斯定理,1AC PE BM CP EB MA ⋅⋅=,1BF PD ANFP DA NB ⋅⋅=; 则MA AC AD PE PF BM NB BE BF PC PD AN⋅⋅⋅⋅=⋅⋅⋅⋅ … ① 而由相交弦,得PC PD PE PF ⋅=⋅ … ② 若O 的半径为R ,OA OB a ==,则22AC AD AK AL R a BK BL BE BF ⋅=⋅=-=⋅=⋅ …③,据①②③得,MA MB NB NA =,即1MA MA AB ABNB NB AB AB+===+.因此MA NB =.引理得证.回到本题,如下图(两图都适用),延长MN 得直径1KK ,在直径上取点1M ,使1OM OM =,设11CM O A =,连1A B 交1KK 于1N ,由引理,11MN M N =,(右图中则是11M N MN =)因此,O 是1NN 的中点,故,OE OF 分别是1NBN ∆及1MCM ∆的中位线,于是得1EOF BA C A ∠=∠=∠.11F E M (N)C B AO例7、锐角三角形ABC 的三边互不相等,其垂心为H ,D 是BC 的中点,直线, BHAC E CHAB F ==,AH BC T =,BDE 交CDF 于G ,直线AG 与, BDE CDF 分别交于,M N .证明:()1、AH 平分MTN ∠;()2、, , ME NF AH 三线共点.证:如图,连,,,DE DF MB NC ,因BCEF 共圆,D 为圆心,则DE DF DB DC ===, 连,,GD GE GF ,由BDEG 共圆,得DGE DBE TAC ∠=∠=∠;又由CDFG 共圆,得DGF DCF TAB ∠=∠=∠,相加得,EGF EAF ∠=∠,故EGAF 共圆,又因EAFH 共圆,即有AGEHF 五点共圆,所以HGE HAE TAC DGE ∠=∠=∠=∠,即,,D H G 共线;五点圆AGEHF 的直径为AH ,设圆心为P (P 为AH 的中点),由090AGH AEH ∠=∠=,即DG MN ⊥,故MD 为BDE 的直径,从而MB BC ⊥,进而由090DGN ∠=,知DN 为CDF 的直径,所以NC BC ⊥,MB ∥AT ∥NC ,因直径MD 过BDE 的中点D ,故MD 垂直且平分弦BE ;同理,CDF 的直径DN CF ⊥,又由, BE AC CF AB ⊥⊥,所以 MD ∥AC ,ND ∥AB ,则 Rt ABT ∆∽Rt NCD ∆,则 BT AT DC NC=……○1; 由MD ∥AC ,得 Rt MDB ∆∽Rt ACT ∆, BD MBTC AT=……○2. ○1、○2相乘,并注意 BD CD =, 有BT MBTC NC=,所以 MBT ∆∽NCT ∆, 由此,TN TC ANTM TB AM==,故AT 平分MTN ∠. 为证 , , ME NF AH 三线共点,只要证 , ME NF 皆过点P ,据五点圆AGEHF 的圆心角22HPE HAE HBC EDC BME ∠=∠=∠=∠=∠,所以PE ∥ME ,因此,,M P E 共线;同理可得,,,N P F 共线,因此, , ME NF AH 三线共点.例8、锐角三角形ABC 中,, , BC a AC b AB c ===,在边,,BC CA AB 上分别有动点,,D E F ,试确定,当222DE EF FD ++取得最小值时DEF ∆的面积.解:对于任一个内接DEF ∆,暂将EF 固定,而让D 在BC 上移动,设EF 的中点为M ,则由中线长公式,222222EF DE DF DM +=+⋅,因此在EF 固定后,欲使222DE EF FD ++取得最小值,当使DM 达最小,但是M 为EF 上的定点,则当DM BC ⊥时,DM 达最小,再对,E F 作同样的讨论,可知,当222DE EF FD ++取得最小值时,DEF ∆的三条中线必定垂直于三角形ABC 的相应边;今设DEF ∆重心为G ,面积为0S ,ABC ∆的面积为S ,则3GDE GEF GFD S S S S ∆∆∆===……○1 由于,,GDCE GEAF GFBD 分别共圆,则, , DGE C EGF A FGD B πππ∠=-∠=-∠=-,故由○1,sin sin sin GD GE C GE GF A GF GD B ⋅⋅=⋅⋅=⋅⋅,同除以2S ,得GD GE GE GF GD GFa b b c a c⋅⋅⋅==⋅⋅⋅,所以 GD GE GFa b cλ===, … ②,又由 2GD a GE b GF c S ⋅+⋅+⋅=,即()2222a b c S λ++=,所以2222Sa b cλ=++,因而 220113sin 3sin 322S GD GE C ab C S λλ=⋅⋅=⋅=()3222212S a b c =++. (其中2a b c S p ++==) 例9、如图,△PAB 中,,E F 分别是边,PA PB 上的点,在,AP BP 的延长线上分别取点,C D ,使 , PC AE PD BF ==;点,M N 分别是△PCD ,△PEF 的垂心.证明:MN AB ⊥.证:如图,设线段,,DE CF PF 的中点分别为,,G H K ,则K也是BD 的中点,据中位线知,在△BDE 中,KG ∥BE ,12KG BE =; 在△PCF 中,KH ∥PC ,12KH PC =,即 KH ∥AE ,12KH AE =,所以△KHG △EAB , 且HG ∥AB ,12HG AB =.为证MN AB ⊥,只要证MN HG ⊥.以G 为圆心,DE 为直径作G ,其半径记为R ;以H 为圆心,CF 为直径作H ,其半径记为r ,设直线AC 交MD 于Q ,MC 交BD 于W ,由于点M 是△PCD 的垂心, 则MD PQ ⊥,MC PD ⊥,所以DWCQ 共圆,故有MQ MD MC MW ⋅=⋅ … … ①另一方面,由于90, 90,EQD FWC ︒︒∠=∠=可知,Q 在G 上,W 在H 上,从而2222, MQ MD MG R MC MW MH r ⋅=-⋅=-,因此○1化为2222MG R MH r -=-,即 2222MG MH R r -=- … …②又设直线NF 交AC 于S ,NE 交BD 于T ,由于点N 是△PEF 的垂心,,则NS PE ⊥, NE PF ⊥,所以ETFS 共圆,故有 NT NE NF NS ⋅=⋅ … … ③ 再由 90, 90,DTE CSF ︒︒∠=∠=可知,T 在G 上,S 在H 上,从而2222, NT NE NG R NF NS NH r ⋅=-⋅=-,因此③化为2222NG R NH r -=-,即 2222NG NH R r -=- … ④ 据②、④得,2222MG MH NG NH -=-, 故 MN GH ⊥,而HG ∥AB ,所以MN AB ⊥.例10、在ABC ∆中,3a c b +=,内心为I ,内切圆在,AB BC 边上的切点分别为,D E , 设K 是D 关于点I 的对称点,L 是E 关于点I 的对称点.求证:,,,A C K L 四点共圆.证:设直线BI 交ABC ∆的外接圆于点P ,易知P 是AC 的中点,记AC 的中点为M ,则PM AC ⊥.设点P 在直线DI 上的射影为N , 由于3,a c b +=则半周长22a b cp b ++==, 于是2BD BE p b b AC CM ==-===, 又0,90ABP ACP BDI CMP ∠=∠∠=∠=所以DBI ∆∽MCP ∆,且相似比为2,熟知;PI PC PA ==。
三角形的重心、外心、垂心、内心和旁心(五心定理).doc
三角形五心定理(三角形的重心,外心,垂心,内心和旁心称Z为三角形的五心)三角形五心定理是指三角形重心定理,外心定理,垂心定理,内心定理, 旁心定理的总称。
、三角形重心定理三角形的三条边的中线交于一点。
该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三中线交于一点可用燕尾定理证明,十分简单。
(重心原是一个物理概念,对于等厚度的质量均匀的三角形薄片,其重心恰为此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 重心因而得名)重心的性质:1、重心到顶点的距离与重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Z比为2 : 1o2、重心和三角形3个顶点组成的3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即重心到三条边的距离与三条边的长成反比。
3、重心到三角形3个顶点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重心的坐标是顶点坐标的算术平均,即其重心坐标为((X1 +X2+X3)/3, (Y1 +Y2+Y3)/3o二、三角形外心定理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外心的性质:仁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该点即为该三角形外心。
2、若0是ZXABC的外心,则ZB0C=2ZA ( ZA为锐角或宜角)或Z BOC=360°-2ZA (ZA 为钝角)。
3、当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时,外心在三角形内部;当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时, 外心在三角形外部;当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时,外心在斜边上,与斜边的中点重合。
4、计算外心的坐标应先计算下列临时变量:d1, d2, d3分别是三角形三个顶点连向另外两个顶点向量的点乘od=d2d3, c2=d1d3, c3=d1d2; c=c1+c2+c3o 重心坐标:((c2+c3)/2c, (c1+c3)/2c, (c1+c2)/2c )o5、外心到三顶点的距离相等三、三角形垂心定理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该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
垂心的性质:1>三角形三个顶点,三个垂足,垂心这7个点可以得到6个四点圆。
2、三角形外心O、重心G和垂心H三点共线,且0G : GH=1 : 2。
三角形的五心(二)
三角形的五心(二)引言:在三角形的几何形状中,五心是指三角形的五个特殊点:垂心、重心、内心、外心和旁心。
每个五心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重要性。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垂心和重心。
在本文中,我们将继续探讨三角形的另外三个五心:内心、外心和旁心。
正文:1. 内心:- 内心是指三角形的内接圆的圆心,在三角形的内部。
它是三角形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也是三角形内接圆的圆心。
- 内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这意味着内心到三条边的线段长度相等。
- 内心是所有内切三角形中面积最大的点,它与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和三边的交点连成的三个小三角形的面积之和最大。
- 内心是三角形的重要几何中心之一,它可以用于构造三角形的内切圆,求解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
- 内心的坐标可以通过三角形顶点的坐标和内角的角度来计算。
2. 外心:- 外心是指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在三角形的外部。
它是三角形三条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也是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
- 外心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这意味着外心到三个顶点的线段长度相等。
- 外心是三角形的唯一一个可以同时与三个顶点相连的点,连接外心和三个顶点的线段分别与三个边相交于三个垂足。
- 外心是所有外接三角形中外接圆半径最小的点,它与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之积等于外接圆的半径。
- 外心的坐标可以通过三角形顶点的坐标和角的角平分线的交点来计算。
3. 旁心:- 旁心是指三角形三条边的外角平分线的交点,它分别与三个顶点相对。
- 旁心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这意味着旁心到三个边的线段长度相等。
- 旁心是所有旁切三角形中面积最大的点,它与三条边和与之对应的线段的交点连成的三个小三角形的面积之和最大。
- 旁心是三角形的唯一一个可以同时与三条边相连的点,连接旁心和相应边上对面顶点的线段分别与三个垂直平分线相交。
- 旁心的坐标可以通过三角形顶点的坐标和与之相对的边的角角平分线的交点来计算。
总结:在本文中,我们详细介绍了三角形的内心、外心和旁心。
三角形的重心、外心、垂心、内心和旁心(五心定理)
三角形五心定理(三角形的重心,外心,垂心,内心和旁心称之为三角形的五心)三角形五心定理是指三角形重心定理,外心定理,垂心定理,内心定理,旁心定理的总称。
一、三角形重心定理三角形的三条边的中线交于一点。
该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三中线交于一点可用燕尾定理证明,十分简单。
(重心原是一个物理概念,对于等厚度的质量均匀的三角形薄片,其重心恰为此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重心因而得名)重心的性质:1、重心到顶点的距离与重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之比为2∶1。
2、重心和三角形3个顶点组成的3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即重心到三条边的距离与三条边的长成反比。
3、重心到三角形3个顶点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重心的坐标是顶点坐标的算术平均,即其重心坐标为((X1+X2+X3)/3,(Y1+Y2+Y3)/3。
二、三角形外心定理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外心的性质:1、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该点即为该三角形外心。
2、若O是△ABC的外心,则∠BOC=2∠A(∠A为锐角或直角)或∠BOC=360°-2∠A(∠A为钝角)。
3、当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时,外心在三角形内部;当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时,外心在三角形外部;当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时,外心在斜边上,与斜边的中点重合。
4、计算外心的坐标应先计算下列临时变量:d1,d2,d3分别是三角形三个顶点连向另外两个顶点向量的点乘。
c1=d2d3,c2=d1d3,c3=d1d2;c=c1+c2+c3。
重心坐标:( (c2+c3)/2c,(c1+c3)/2c,(c1+c2)/2c )。
5、外心到三顶点的距离相等三、三角形垂心定理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该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
垂心的性质:1、三角形三个顶点,三个垂足,垂心这7个点可以得到6个四点圆。
2、三角形外心O、重心G和垂心H三点共线,且OG∶GH=1∶2。
(此直线称为三角形的欧拉线(Euler line))3、垂心到三角形一顶点距离为此三角形外心到此顶点对边距离的2倍。
三角形的重心、外心、垂心、内心和旁心(五心定理)
三角形五心定理 (三角形的重心, 外心,垂心,内心和旁心称之为三角形的五心)三角形五心定理是指三角形重心定理,外心定理,垂心定理,内心定理,旁心定理的总称。
一、 三角形重心定理三角形的三条边的中线交于一点。
该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 。
三中线交于一点可用燕尾定理证明,十分简单。
(重心原是一个物理概念,对于等厚度的质量均匀的三角形薄片, 其重心恰为此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重心因而得名)重心的性质:1、重心到顶点的距离与重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之比为 2∶1。
2、重心和三角形 3 个顶点组成的 3 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即重心到三条边的距离与三条边的长成反比。
3、重心到三角形 3 个顶点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重心的坐标是顶点坐标的算术平均,即其重心坐标为( (X1+X2+X3)/3 ,( Y1+Y2+Y3)/3 。
二、三角形外心定理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外心的性质:1、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该点即为该三角形外心。
2、若 O 是△ ABC 的外心,则∠ BOC=2 ∠A (∠ A 为锐角或直角)或∠ BOC=360° -2∠A (∠ A 为钝角)。
3、当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时, 外心在三角形内部; 当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时,外心在三角形外部; 当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时, 外心在斜边上, 与斜边的中点重合。
4、计算外心的坐标应先计算下列临时变量: d1 ,d2 ,d3 分别是三角形三个顶点连向另外两个顶点向量的点乘。
c1=d2d3 ,c2=d1d3 ,c3=d1d2 ;c=c1+c2+c3 。
重心坐标: ( (c2+c3)/2c ,(c1+c3)/2c , (c1+c2)/2c ) 。
5、外心到三顶点的距离相等三、三角形垂心定理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该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
垂心的性质:1、三角形三个顶点,三个垂足,垂心这 7 个点可以得到 6 个四点圆。
三角形五心讲课教学内容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相等
等
锐角△在 锐角△在____,
_内__部__,钝角 △在__外__部__ 直角△在
内钝部角△在 ____外_,部直角
△在___斜__边_。中点
直__角__顶__点
必在△的 _内__部___
重心:
证明三条中线交于同一点重心分中 线的比为2:1
证法1图
证法2图
外心: 证明三条垂直平分线交于同一点
三角形的主要线段——中线、高、内角平分 线及各边的垂直平分线各交于一点
“四心”不要混淆,中线是“重心”(“中” 与“重”谐音),高线是垂心(高与垂直有 关),外接圆圆心是外心,因它到三角形三顶 点距离相等,故必是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内切圆圆心是内心,因它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 等,所以它必在三内角的平分线上。
三角形四心的复习
重心
垂心
外心
内心
定义
△三条中___线_的
交点(即内切圆圆心).
△三条_高__线__ 的交点
△三条中__垂__的线
交点(即外接圆圆心).
△的三交条点_角分__平线_
图形
性质 位置
重心分中线 比为_2_:_1___
必在△的 _内__部___
△外心到 △内心到
_顶__点__距离 _三__边__距离相
例2 证明三角形的任一顶点到 垂心的距离,等于外心到对边 的距离的二倍.
练一练:
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5、12、13心的距离是 ,
垂心到最大边的距离是 ,
高中竞赛数学讲义第17讲三角形的五心
第17讲 三角形的五心三角形中有许多重要的特殊点,特别是三角形的“五心”,在解题时有很多应用,在本节中将分别给予介绍.三角形的“五心”指的是三角形的外心,内心,重心,垂心和旁心. 1、三角形的外心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外心(外接圆圆心). 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 都等于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锐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内;直角三角形的外心在斜边中点; 钝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外. 2、三角形的内心三角形的三条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内心(内切圆圆心).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边的距离相等,都等于三角形内切圆半径. 内切圆半径r 的计算:设三角形面积为S ,并记p =12(a +b +c ),则r =Sp . 特别的,在直角三角形中,有 r =12(a +b -c ).3、三角形的重心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重心.上面的证明中,我们也得到了以下结论:三角形的重心到边的中点与到相应顶点的距离之比为 1∶ 2.4、三角形的垂心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垂心.斜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与垂心这四个点中,任何三个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垂心就是第四个点.所以把这样的四个点称为一个“垂心组”.5、三角形的旁心三角形的一条内角平分线与另两个外角平分线交于一点,称为三角形的旁心(旁切圆圆心).每个三角形都有三个旁切圆.A 类例题例1 证明重心定理。
证法1 如图,D 、E 、F 为三边中点,设BE 、CF 交于G ,连接EF ,显然EF ∥=12BC ,由三角形相似可得GB =2GE ,GC =2GF . 又设AD 、BE 交于G ',同理可证G 'B =2G 'E ,G 'A =2G 'D ,即G 、G '都是BE 上从B 到E 的三分之二处的点,故G '、G 重合.即三条中线AD 、BE 、CF 相交于一点G .证法2 设BE 、CF 交于G ,BG 、CG 中点为H 、I .连AB COABCDEFG AB CDEFI aIK HE FABCM ABC D EFGEFAEF 、FH 、HI 、IE ,因为EF ∥=12BC ,HI ∥=12BC , 所以 EFHI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HG =GE 、IG=GF ,GB =2GE ,GC =2GF .同证法1可知AG =2GD ,AD 、BE 、CF 共点. 外心定理的证明:如图,设AB 、BC 的中垂线交于点O ,则有情景再现1.设G 为△ABC 的重心,M 、N 分别为AB 、CA 的中点,求证:四边形GMAN 和△GBC 的面积相等.2.三角形的任一顶点到垂心的距离,等于外心到对边的距离的二倍.B 类例题例3 过等腰△ABC 底边BC 上一点P 引PM ∥CA 交AB 于M ;引PN ∥BA 交AC 于N . 作点P 关于MN 的对称点P '.试证:P '点在△ABC 外接圆上.(杭州大学《中学数学竞赛习题》) 分析 分析点M 和N 的性质,即能得到解题思路。
三角形的“五心”性质归纳总结(一)
三角形的“五心”性质归纳总结(一)引言概述:三角形作为初中数学中的基础概念之一,具有许多重要性质。
其中,与三角形内部有关的“五心”性质是三角形研究中的一个重点。
本文将对三角形的“五心”性质进行归纳总结。
首先,我们将介绍三角形的五个“心”,分别是内心、外心、重心、垂心和旁心。
随后,我们将逐一探讨每个“心”所对应的性质,包括位置关系、特殊性质和应用等方面。
正文内容:大点一:内心小点一:内心的定义和性质小点二:内心的位置关系小点三:内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关系小点四:内心角的性质小点五:内心在三角形的应用大点二:外心小点一:外心的定义和性质小点二:外心的位置关系小点三:外心到三角形三顶点的距离关系小点四:外接圆的性质小点五:外心在三角形的应用大点三:重心小点一:重心的定义和性质小点二:重心的位置关系小点三:重心与中线的关系小点四:重心的性质与应用小点五:重心在三角形的应用大点四:垂心小点一:垂心的定义和性质小点二:垂心的位置关系小点三:垂心与高线的关系小点四:垂心和垂线的性质小点五:垂心在三角形的应用大点五:旁心小点一:旁心的定义和性质小点二:旁心的位置关系小点三:旁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关系小点四:旁心的性质与特点小点五:旁心在三角形的应用总结:通过对三角形的“五心”性质的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明确各个“心”的定义、位置关系和重要性质。
内心、外心、重心、垂心和旁心在三角形研究和问题解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的位置关系和特点是我们解决三角形问题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数学领域。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运用这些性质,解决与三角形相关的问题。
继续深入研究和应用三角形的“五心”性质,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性质和应用。
数学竞赛三角形五心讲义
数学竞赛讲义第一节一.高中数学竞赛介绍一试考试时间为上午8:00-9:20,共80分钟。
试题分填空题与解答题两局部,总分值120分。
其中填空题8道,每题8分;解答题3道,分别为16分、20分、20分。
加试〔二试〕考试时间为9:40-12:10,共150分钟。
试题为四道解答题,前两道每题40分,后两道每题50分,总分值180分。
试题内容涵盖平面几何、代数、数论、组合数学。
二.答题策略保证1试所有知识点都练习过的根底上,2试选择平面几何+1题的方式去练习。
三.考试知识点一试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的一试竞赛大纲,完全按照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与内容,即高考所规定的知识范围与方法,在方法的要求上略有提高,其中概率与微积分初步不考。
二试1、平面几何根本要求:掌握初中数学竞赛大纲所确定的所有内容。
补充要求:面积与面积方法。
几个重要定理:梅涅劳斯定理、塞瓦定理、托勒密定理、西姆松定理。
几个重要的极值:到三角形三顶点距离之与最小的点--费马点。
到三角形三顶点距离的平方与最小的点--重心。
三角形内到三边距离之积最大的点--重心。
几何不等式。
简单的等周问题。
了解下述定理:在周长一定的n边形的集合中,正n边形的面积最大。
在周长一定的简单闭曲线的集合中,圆的面积最大。
在面积一定的n边形的集合中,正n边形的周长最小。
在面积一定的简单闭曲线的集合中,圆的周长最小。
几何中的运动:反射、平移、旋转。
复数方法、向量方法。
平面凸集、凸包及应用。
2、代数在一试大纲的根底上另外要求的内容:周期函数及周期,带绝对值的函数的图像。
三倍角公式,三角形的一些简单的恒等式,三角不等式。
第二数学归纳法。
递归,一阶、二阶递归,特征方程法。
函数迭代,求n次迭代,简单的函数方程。
n个变元的平均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及应用。
复数的指数形式,欧拉公式,棣美弗定理,单位根,单位根的应用。
圆排列,有重复的排列及组合,简单的组合恒等式。
一元n次方程〔多项式〕根的个数,根及系数的关系,实系数方程虚根成对定理。
三角形五心及其性质
引言概述:三角形是几何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图形之一,三角形的性质和特点被广泛研究和应用。
其中,三角形的五心是三角形内外最重要的五个点:重心、外心、垂心、内心和旁心。
五心之间的关系和性质对于解决三角形相关问题和证明定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三角形的五心及其性质。
正文内容:一、重心1. 三角形的重心是三边中线的交点,也是中位线和高线的交点。
2. 重心到顶点的距离是中点到顶点距离的2/3,是高线的距离的2/3。
3. 重心将三角形分割为六个三角形,其中三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二、外心1. 三角形的外心是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也是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2. 外心到顶点的距离等于外心到对边的距离,也等于外心到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
三、垂心1. 垂心是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也是三角形内心和外心连线的中点。
2. 垂心到顶点的距离等于垂心到底边垂足的距离。
四、内心1. 三角形的内心是三边的内切圆的圆心,也是三边角平分线的交点。
2. 内心到三边的距离相等,等于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半径。
3. 内心到三角形各顶点的连线所围成的三个小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五、旁心1. 旁心是三边的旁切圆的圆心,也是外角平分线的交点。
2. 旁心到其所在边的距离相等,等于旁切圆的半径。
3. 旁心和顶点之间的连线与三角形所在边垂直。
总结:三角形的五心(重心、外心、垂心、内心和旁心)是三角形内外部最重要的五个点,它们分别有着独特的性质和作用。
通过研究五心之间的关系和性质,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三角形的结构和性质。
五心的位置和特点对于解决三角形相关问题和证明定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理解和应用五心的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三角形的定理与性质,从而更好地解决相关问题。
三角形五心讲课.ppt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
此圆圆心称“内心”如此定义理当 然.
三角形旁心
三角形的旁切圆(与三角形的一边和其 他两边的延长线相切的圆)的圆心,叫 做三角形的旁心。
三角形的中心:只有正三角形才 有中心,这时重心,内心,外心, 垂心,四心合一。
三角形的重心、外心、垂心、内心、 旁心称为三角形的五心。
_△顶__外点__心距到离 _三_△_边_内_距心离到相
相等
等
_内_锐_部_角_,△外钝在部角 △在______ 直直角角△顶在点
锐内角部△在____, 钝外角部△在
_____,斜直边角中点 △在______。
______
必内在部△的 ______
重心:
证明三条中线交于同一点重心分中 线的比为2:1
定义: 重心:三角形顶点与对边中点的连线交于一点,称为三角形重心;
垂心:三角形各边上的高交于一点,称为三角形垂心;
外心:三角形各边上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称为三角形外心;
内心:三角形三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称为三角形内心;
旁心:是一个内角平分线与其不相邻的两个外角平分线的交点, 它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2、外心到三顶点的距离相等
外 心
三角形有六元素, 三个内角有三边.
作三边的中垂线, 三线相交共一点.
此点定义为“外心”, 用它可作外接圆.
“内心”“外心”莫记混, “内切”“外接”是关
键.
三角形垂心
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 该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
锐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垂心的性质:
证法1图
证法2图
外心: 证明三条垂直平分线交于同一点
内心: 证明三条角平分线交于同一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讲 三角形的五心
三角形中有许多重要的特殊点,特别是三角形的“五心”,在解题时有很多应用,在本节中将分别给予介绍.
三角形的“五心”指的是三角形的外心,内心,重心,垂心和旁心.
1、三角形的外心
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外心(外接圆圆心). 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 都等于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锐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内;
直角三角形的外心在斜边中点; 钝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外. 2、三角形的内心
三角形的三条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内心(内切圆圆心).
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边的距离相等,都等于三角形内切圆半径.
内切圆半径r 的计算:
设三角形面积为S ,并记p =12(a +b +c ),则r =S
p .
特别的,在直角三角形中,有 r =1
2(a +b -c ).
3、三角形的重心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重心.
上面的证明中,我们也得到了以下结论:三角形的重心到边的中点与到相应顶点的距离之比为 1∶ 2.
4、三角形的垂心
三角形的三条高交于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垂心.
斜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与垂心这四个点中,任何三个为顶点的三角形的垂心就是第四个点.所以把这样的四个点称为一个“垂心组”.
5、三角形的旁心
三角形的一条内角平分线与另两个外角平分线交于一点,称为三角形的旁心(旁切圆圆心).
每个三角形都有三个旁切圆.
A 类例题
例1 证明重心定理。
例2证明垂心定理
A B C O
A
B
C
D
E
F
G A
B C
D
E
F
I a
I K H
E F A B
C
M
情景再现
1.设G 为△ABC 的重心,M 、N 分别为AB 、CA 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GMAN 和△GBC 的面积相等. 2.三角形的任一顶点到垂心的距离,等于外心到对边的距离的二倍.
B 类例题
例3 过等腰△ABC 底边BC 上一点P 引PM ∥CA 交AB 于M ;引PN ∥BA 交AC 于N .
作点P 关于MN 的对称点P '.试证:P '点在△ABC 外接圆上.(杭州大学《中学数学竞赛习题》) 例4 AD ,BE ,CF 是△ABC 的三条中线,P 是任意一点. 证明:在△PAD ,△PBE ,△PCF 中,其中一个面积等于另外两个面积的和.
(第26届莫斯科数学奥林匹克)
例5 设A 1A 2A 3A 4为⊙O 内接四边形,H 1,H 2,H 3,H 4依次为△A 2A 3A 4,△A 3A 4A 1,△A 4A 1A 2,△A 1A 2A 3的垂心.求证:H 1,H 2,H 3,H 4四点共圆,并确定出该圆的圆心位置. (1992,全国高中联赛)
3.在△ABC 的边AB ,BC ,CA 上分别取点P ,Q ,S .
证明以△APS ,△BQP ,△CSQ 的外心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
4.如果三角形三边的平方成等差数列,那么该三角形和由它的三条中线围成的新三角形相似.其逆亦真.
C 类例题 例6 H 为△ABC 的垂心,
D ,
E ,
F 分别是BC ,CA ,AB 的中心.一个以H 为圆心的⊙H 交直线EF ,FD
,
A B C P
P M
N 'C A A 'F F '
G E E 'D 'C 'P
C B D
.O A A A A 1
2
34H H 12
DE 于A 1,A 2,B 1,B 2,C 1,C 2.
求证:AA 1=AA 2=BB 1=BB 2=CC 1=CC 2. (1989,加拿大数学奥林匹克训练题)
例7 已知⊙O 内接△ABC ,⊙Q 切AB ,AC 于E ,F 且与⊙O 内切.试证:EF 中点P 是△ABC 之内心.
例8 在直角三角形中,求证:r +r a +r b +r c =2p .式中r ,r a ,r b ,r c 分别表示内切圆半径及与a ,b ,c 相切的旁
切圆半径,p 表示半周. (杭州大学《中学数学竞赛习题》)
例9 M 是△ABC 边AB 上的任意一点.r 1,r 2,r 分别是△AMC ,△BMC ,△ABC 内切圆的半径,q 1,q 2,
q 分别是上述三角形在∠ACB 内部的旁切圆半径.证明
11q r ·22q r =q
r
.(IMO -12)
例10 锐角△ABC 中,O ,G ,H 分别是外心、重心、垂心.设外心到三边距离和为d 外,重心到三边距离
和为d 重,垂心到三边距离和为d 垂. 求证:1·d 垂+2·d 外=3·d 重.
情景再现
5.设在圆内接凸六边形ABCDFE 中,AB =BC ,CD =DE ,EF =FA .
H H H M A B B
A A
B
C C
C F 12111222
D
E A ααM
B
C K N
E
R O
Q F r P
K
r r r r O O O 2
13
A O
E
C
B a b c A ...'B '
C 'O
O '
E
D B C O I
A O G H O G H G
O G H 12
3
11
2
23
3
试证:(1)AD ,BE ,CF 三条对角线交于一点;(2)AB +BC +CD +DE +EF +FA ≥AK +BE +CF . (1991,国家教委数学试验班招生试题)
6.△ABC 的外心为O ,AB =AC ,D 是AB 中点,E 是△ACD 的重心.证明OE 丄CD . (加拿大数学奥林匹克训练题)
7.△ABC 中∠C =30°,O 是外心,I 是内心,边AC 上的D 点与边BC 上的E 点使得AD =BE =AB . 求证:OI 丄DE ,OI =DE . (1988,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集训题)
习题17
1.在△ABC 中,∠A 是钝角,H 是垂心,且AH =BC ,则cos ∠BHC =( )
A .-12 2
B .12 2
C .33
D .1
2
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与周长都被一条直线平分,则此直线一定通过三角形的( )
A .内心
B .外心
C .重心
D .垂心(1996年全国初中联赛) 3.若0°<α<90°,那么,以sin α,cos α,tan αcot α为三边的三角形有内切圆、外接圆的半径之和是( ) A .sin α+cos α2 B .tan α+cot α2 C .2sin αcos α D .1sin αcos α
4.ΔABC 中,∠A =45︒,BC =a ,高BE 、CF 交于点H ,则AH =( )
A .12a
B .1
22a C .a D .2a
5.下面三个命题中:
⑴ 设H 为ΔABC 的高AD 上一点,∠BHC +∠BAC =180︒,则点H 是ΔABC 的垂心;
⑵ 设G 为ΔABC 的中线AD 上一点,且S ΔAGB =S ΔBGC ,则点G 是ΔABC 的重心; ⑶ 设E 是ΔABC 的外角∠BAK 的角平分线与ΔABC 的外接圆⊙O 的交点, ED 是⊙O 的直径,I 在线段AD 上,且DI =DB ,则I 是ΔABC 的内心. 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
6.设ΔABC 的∠A =60︒,求证:ΔABC 的外心O 、内心I 、垂心H 及点B 、C 五点在同一个圆上.
7.已知P 是□ABCD 内的一点,O 为AC 与BD 的交点,M 、N 分别为PB 、PC 中点,Q 为AN 与DM 的交点.求证:
⑴ P 、Q 、O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⑵ PQ =2OQ .
8.I 为△ABC 之内心,射线AI ,BI ,CI 交△ABC 外接圆于A ′,
B ′,
C ′.则AA ′+BB ′+CC ′>△ABC 周长.(1982,澳大利亚数学奥林匹克)
9.△T ′的三边分别等于△T 的三条中线,且两个三角形有一组角相等.求证这两个三角形相似.(1989,捷克数学奥林匹克)
10.I 为△ABC 的内心.取△IBC ,△ICA ,△IAB 的外心O 1,O 2,O 3.求证:△O 1O 2O 3与△ABC 有公共的外心.(1988,美国数学奥林匹克)
11.AD 为△ABC 内角平分线.取△ABC ,△ABD ,△ADC 的外心O ,O 1,O 2.则△OO 1O 2是等腰三角形.
12.△ABC 中∠C <90°,从AB 上M 点作CA ,CB 的垂线MP ,MQ .H 是△CPQ 的垂心.当M 是AB 上动点时,求H 的轨迹.(IMO -7)
r
R
I O C B
A
A
B C E F
H
A B
C D O P N
M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