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财政金融体制改革
浅谈经济下行背景下的财政经济运行及对策
浅谈经济下行背景下的财政经济运行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前经济下行的背景下,财政经济运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经济下行的原因多方面,如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内需不足、投资疲软等,导致经济增长放缓甚至负增长。
在这样的情况下,财政部门需要面对的挑战包括财政收入下降、财政赤字升高、财政支出难以有效发挥作用等。
为了有效地应对经济下行压力,财政政策需要灵活运用,加大支出力度,推进改革与转型,加强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以稳定经济形势,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财政经济运行的未来展望取决于政府制定的政策措施是否得当,是否能有效应对经济下行的挑战,为经济前景提供稳定的支撑。
只有在正确的政策指导下,财政经济运行才能实现良好发展,为经济下行时期的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2. 正文2.1 经济下行的原因分析经济下行的原因分析主要包括内外因素两个方面。
从内部因素来看,主要包括产能过剩、需求不足、投资减少、消费疲软等。
产能过剩导致市场竞争激烈,价格下跌,企业利润下降,进而影响了投资和就业。
需求不足是由于消费者信心不足,收入水平下降等因素导致消费减少,进一步拖累了整个经济体系。
投资减少则是由于市场不景气,企业对未来前景的担忧,投资意愿受到抑制。
消费疲软则直接影响了市场需求,导致企业生产无法销售,进一步加剧了经济下行的压力。
外部因素方面,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摩擦加剧、国际市场波动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导致了我国外贸受阻,出口减少,进而影响了国内经济的增长。
贸易摩擦加剧则增加了出口企业的不确定性,影响了投资和就业。
国际市场波动也给我国金融市场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对实体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经济下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全面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应对。
2.2 财政经济运行的挑战财政经济运行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财政收入不足是一个主要挑战。
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企业盈利能力下降,个人收入减少,导致税收减少,进而影响到政府的财政收入。
浅谈政府及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政策的改革思路
人 们 从 不 同 角度 对 中 小 企 业 融 资 问题 进 行 了 阐述 . 试 图 通 过 各 种 途 径 解 决 中小 企 业 融 资 困 境 , 文 试 图从 政 府 和 金 融 机 构 并 本 的 政 策 导 向 问题 及 其 改 革 来 解 决 中小 企 业 融 资 问题 。
【 关键词】 政府 金 融机 构 中小企业融资
一
、
政 策 改革 思 路 的评 价
中小 企 业 融 资 难 是 一 个 长 期 的 普 遍 的 问 题 . 小 企 业 的 发 展 有 利 中
导 性 质 的 《 小 企 业 基 本 法 》 从 中 小 企 业 发 展 的 目标 、 旨 、 织 形 中 , 宗 组
态 、 利 与 义务 、 权 关 系 、 立 与 退 出等 方 厦做 出 总 体 性 规 定 。一 方 权 产 创
显 .近 年 来 各 级 政 府 和 金 融 机 构 对 中小 企业 融 资 相 继 出 台一 系 列 政 策 , 强 对 中小 企 业 融 资 的 扶 持 和 规 范化 , 进 中 小 企 业 更 加 合 理 快 加 促
速 、 定的发展。 稳
法》《 、 中小 企业 政 府 采 购 法 》 ,明 确 发 展 中 小 企 业 的 基 本 方 针 , 善 中 改
浅谈深化我国金融体制改革
o vw gRi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yee
啊
浅 谈深化 我国 金融体 制 改革
刘 原
( 上海 财经大学金 融学院 上海 2 0 3 ) 0 4 3 [ 要] 摘 金融 是现代 经济 的核心 ,完善 的现代 金融体系 是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 的重 要支撑 。本文 分析 了深化金融 体制改革 的紧迫性和 重要性 ,并 对如 何深 化 我 国金 融体 制 改革 展 开论 述 。 [ 关键词] 金融 金 融体 制 改革 中图分类号 :F 文 献标识码 :A 8 文章编 号:1 0 - 1 x( 0 ) 2 0 3 0 0 9 9 2 1 0 - 1 - 1 4 0 7
一
业 制度 的要 求 ,建立 规 范 的公 司治 理结 构 ,全 面推 行 商业 化运 作, 自主 经营 、 自担风 险 、 自负 盈亏 ,主 要 从事 中长 期 业 务。 已完 成 股 份制 改革 并 上市 的银 行 ,要进 一 步督 促其 巩 固和发 展 改革成 果, 深化 分支 机构 和基层 改革 ,增 强风 险管理 和创新 能力 ,保持 资产质 量和盈利 能力的稳定和提高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是构建金融稳定长效 机 制 的需 要 ,要 完 善存 款 保 险制 度 设计 方 案 ,增 强金 融 企业 、存 款 人 的风 险 意识 ,防 范道 德 风 险 ,保 护存 款 人 合法 权 益 。 ( )大 力 发 展 资 本 市场 - 继续推 动资 本市场 改革 和发展 ,积 极推 进多层 次资本 市场体系 建设 ,扩大直接融 资规 模和 比重 。稳 步发展股票市场 ,加 快发展债券 市场 ,扩大企业债券 发行规模 ,大 力发展公司债券 。完 善债券 管理体 制、市场化发行机 制和 发债主体的 自我约束机制 ,提 高审核效率 ,逐 步 丰富债 券 品种 ,积极稳 妥地发展期货 市场 ,促进商品期货与金融期 货 协同发展 。服务于创 新型国家战略 的实施,建立创业板市场 ,加紧 制 定相关规章和配 套规 则,为成长型创业 企业提供发行交 易平 台,努 力缓解 中小企业尤其是 中小高科技企业 融资难的 问题 ,促进创业投资 的发展 和企业创新机制 的形成 。要不 断加 强资本市场监管 ,建立和维 护公 开、公平、公正 的市场秩序,严厉打击 内幕 交易、操纵市场 、虚 假信 息披露等违法违规 活动,切实保护投 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 的合 法权益 ,促进 资本 市场 稳定健康 发展 。 ( )加 快 农 村 金 融 改 革 三 要把 农村 金融 改革发 展作 为金 融工 作的重 点 ,健全 农村金 融基 础服务体系 , 充分发挥各类 农村金融组织作用 , 加快建立健全适应 “ 三 农 ”特点 的多层 次、广覆盖 、可 持续的农村金融 体系。要充分发挥中 国农业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在农村金融 中的骨 干和支柱作用 ,继 续深化农村信用 社改革 ,增 强中国邮政储蓄 银行为 “ 三农 ”服务的功 能,要充分发挥 商业性金融 、政 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 和其他 金融组 织的作用 。适 当调整和放宽农村 地区银行业金融机 构准 入政策,鼓励 各类资本进入农村金融机构。探索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新型金融组织, 继续做好调整放 宽农村地 区金 融机构准入工 作,大力培 育和发展以从
浅谈经济下行背景下的财政经济运行及对策
浅谈经济下行背景下的财政经济运行及对策经济下行是指经济总量和增速出现下降的时期。
在经济下行背景下,财政经济运行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压力,而制定相应的对策是保持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关键。
经济下行背景下的财政经济运行面临着财政收入减少的问题。
经济下行导致企业利润下降,就业率下降,消费水平降低,从而导致税收收入减少。
财政部门需要采取措施,确保财政收入的稳定。
可以通过减税降费的方式增加企业和个人可支配收入,刺激消费,从而增加税收收入。
还可以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税收征管工作,提高征税效率。
经济下行背景下的财政经济运行面临着财政支出的压力。
随着经济下行,失业率上升,社会保障支出增加,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需求增加,导致财政支出增加。
财政部门需要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重点领域的投入,如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以提升经济增长潜力。
还应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防止浪费和滥用。
经济下行背景下的财政经济运行面临着金融风险的威胁。
经济下行可能导致企业经营困难,信用风险增加,非performing loans的比例上升,对银行业造成压力,进而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负面影响。
财政部门需要采取措施,加强金融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
还可以通过引导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扶持,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经济回暖。
经济下行背景下的财政经济运行还需要关注社会稳定。
经济下行给社会带来不安全感,可能导致社会矛盾加剧,甚至引发社会动荡。
财政部门需要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力度,提供充分的就业机会,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民生支出。
还应加强社会管理,加强与各界的沟通和协调,维护社会稳定。
在经济下行背景下,财政部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应对挑战和压力。
这些对策既要注重短期效应,稳定经济运行,又要注重长期效应,提升经济增长潜力。
只有财政经济运行稳定,才能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
般农户 的市场定位没有被认真对待 ,对农户 的存款 当是完
成义务和任务。农村信用社总是偏向非农户业务拓展 , 和其他
商业银行 以利润为 目标 , 这是建设新农村建设相背离。针对这 种情况 , 农村信用社必须 明确 自己的地位 , 应当做 回“ 民 自 农
心, 发挥政策性担保 与商业性担保 于一体 , 中小企业担保 与农
手段 。尽快成立 由政府 出资或 由政府支持 的县城信用担保 中
次、 广覆盖 、 竞争性 的农村金融体系 , 三农 ” 为“ 提供金融支持。 ( ) 一 进一 步深化 农村信 用社 商业 化改革 , 构建服 务 “ 三
农” 银行体 系
1 . 确定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地位。由于经 营管理 比较盲 目,
偏少 , 而且总体趋势在 收缩 ,
为解决商业银行 对农村 “ 信贷歧 视” 问题 , 缓解农 村的资
金需求 , 建议 国家通过政策 引导 、 法规 约束等方 式 , 进在县 促 及县以下设立分支机 构国有商业银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对农 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信 贷支持 ,从总量上保证金融对农村 的投 入 。要求金融机构从农村吸收的部分 资金用于农村 , 避免资金
措 施。
1 . 从建 国—— 17 年 , 民的生产 积极性非 常低 , 98 农 生产 效
率低 。17 年开始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98 提高 了农 民的
生产积极性。 21 7— . 9 9 18 年 ,我 国大 幅度 提高农 产品收购价格 , 94 放
间金融来满足 自己的需要。
( 农户信贷需求单笔额小 , 四) 笔数多 , 贷款利率 相对 又较 低, 银行成本高 , 动力不足。 ( ) 五 农村担保体制不健全 , 金融风险大 , 良资产高于我 不 国金融机构不 良资产的比例的平均水平 。即贷款利率低 , 回收
金融体制改革背景下我国银行财务管理对策论文
浅谈金融体制改革背景下我国银行财务管理的对策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3-067-02摘要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银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竞争中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和矛盾。
所以加强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就显得越发重要,已经成为商业银行提升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条件。
文章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业财务管理的特点的和现状进行了分析,重点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改革银行财务对策当今社会商业银行的财务管理越来越趋向复杂化,它不仅仅要对银行的资产及其负债还有与之相关的一些经营活动进行核算。
还要对其经营活动所带来的风险进行估测以及管理和控制。
商业银行作为社会经济核心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财务管理不仅是商业银行进行风险实施、控制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商业银行管理经营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银行业业务的扩大、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各银行之间的竞争的激烈化。
如何优化财务管理,已经日益成为发展银行业的关键。
一、商业银行业财务管理的特征1.银行资金预算的复杂性当今,商业银行总的资金预算是在对其下属的各个支行进行预算的基础上得出的。
然而各个分行的具体经营情况却是时刻变化着的,因此,其相应的资金预算也会跟着做出调整,所以造成商业银行的总的资金预算也必须跟着发生变化,这就使得其具有了一定的复杂性。
2.信息采集的困难性众所周知,商业银行的下属分支银行很多,各银行的会计核算水平差异很大,所以在财务信息收集的完整性,及时性,以及真实性等方面都难以确保水平上的一致。
因而,资料的收集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3.财务上的风险性这主要体现在商业银行的存、贷款业务上。
一般银行都具有来源很多的存贷款,这些存贷款时间上或长或短,金额上或多或少,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这就直接造成了财务工作上的巨大风险,易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引起金融上的波动,从而造成很多不利影响。
浅谈我国的金融体制及其改革
浅谈我国的金融体制及其改革引言金融体制是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我国金融体制的历史背景、现状以及改革方向等方面进行探讨。
历史背景我国的金融体制在改革开放之前处于过度集中的状态,国家独揽金融业务,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需求。
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金融体制方面也开始进行改革。
现状我国金融体制的主要特点是银行主导、多层次、法人独立。
目前,我国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
其中,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
我国的金融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了银行间市场、证券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等多个市场。
这些市场的发展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多样化的金融服务。
然而,目前我国金融体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金融资源配置不够合理,金融服务依然偏向大企业和城市地区。
其次,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竞争不充分的问题,缺乏市场竞争的压力。
此外,金融监管不够完善,风险控制仍然存在一定隐患。
改革方向为了解决金融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我国金融改革应该朝着以下几个方向发展:提高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应该加大对农村地区和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金融服务的普及化。
同时,加强金融教育,提高公众金融素养,确保金融服务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提高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金融风险应急机制,提前预防和应对金融风险的发生。
推动金融市场化进程加强金融市场的建设,提高市场竞争的程度。
逐步取消对金融机构的直接干预,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决策和经营。
同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等金融市场化改革。
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的国际化水平。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金融监管机构加强合作,共同应对金融风险和挑战。
结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不断摸索中前进。
浅谈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 经济师)o8 ) o 年第 1 期 2 1
摘 要 :现行 的农村金 融体制在 改革的 新形势下 已显得 滞后 ,如何在新农村建设 中 发挥金 融服 务的作用 ,改革现有的农村金 融 体制 已成为亟待 解决的 问题。文章分析 了农 村金 融体制的现状及存在的 问题 。并针 对性 地提 出了相 关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 农村金 融体 制 金 融服务 “ 三
中图分类号 :8 0 文献标识码: F3. 6 A 文章编号 :0 4 4 1《 0 8 1 - 9 — 1 10 — 9 4 20 )1 17 0 现行的农村金融体制在 改革 的新形势下 已经显得滞后 , 非但不能继 续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甚至 阻碍 了农村的发展。 因此 , 如何在新农村建 设 中发挥金融服务的作用 , 如何改革现有的农村金融体制等一系列问题 已经成为决策者和专家 、 学者必须着手研究解决的重大议题。 现状及存在 问题 1 . 造血不足 , 加上失血过多造成 了“ 三农 ” 的严重 贫血。农民贷款难 直是压在农民心头的老 大难 问题 , 输血不足是造成“ 三农” 贫血的原因 之一 , 但是造血不够 、 失血过多 也是 导致 “ 三农 ” 问题 较为突 出的重 要原 因。 农村的造 血机制远远不能满足其金融服务的需求。 从国务院发展研 究中心调查结果显示 ,农 民真正 能够从正规机构得 到贷款 的大约 只有
农”
● 金 融研 究
浅谈经济下行背景下的财政经济运行及对策
浅谈经济下行背景下的财政经济运行及对策当前我国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经济增速放缓,对外贸易存在不确定性,国内消费需求疲软,这些问题都给我国的财政经济运行带来了挑战。
面对这样的挑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稳定经济,促进经济增长。
本文将从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等方面进行探讨,提出应对经济下行的相关对策。
一、宏观经济政策在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宏观经济政策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是重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来影响经济运行,刺激经济增长。
财政政策则可以通过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来调节经济运行,促进经济发展。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货币政策方面,我国可以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利率等手段来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投资需求,带动经济增长。
同时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工具,调控通货膨胀水平,保持经济运行平稳。
在财政政策方面,可以通过减税降费、增加政府支出等手段来刺激经济增长,提高社会消费水平,拉动经济。
二、财政政策在税收政策方面,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税收、个人所得税等手段来减轻企业和居民的税收负担,增加企业的经营利润和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刺激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在支出政策方面,可以增加政府投资,提高政府支出水平,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福利事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还可以通过财政政策支持优势产业,培育新兴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
三、结构性改革除了宏观经济政策和财政政策外,结构性改革也是应对经济下行的重要手段。
结构性改革是指通过改革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率等手段来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可以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市场环境,创造良好的投资和创业环境,推动企业创新和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
还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还可以通过改革金融体制,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促进经济发展。
浅谈公共财政与税制改革
大 。必 须政 府介 入。 我国 的经济 发展 国情 构成 我 国公共 财政 的第 四 情 ,进 行合理 的借 鉴 。 个 层 次。 ( 另 外 ,按照 十 六届 三 中全会 的要 求 ,我 国的 公共 财 5) 政 的范 围还 涉及到 宏观 调控领 域 。 2公 共财政 的职 能和机 制 .
热 点 分 l ● ● , i ■ I .y ■ ■ 夏固原市原州区财 政局
[ 摘 要 ] 关 于公 共 财政 的基 本理 论 , 包括公 共 财政 的特 征 、市场 经 济条件 下公 共财 政的 阵容 及其 实行机 制 、公 共财政 框 架 完善 以
济体 制 为前 提。 市场 经济 条件 下政府 的职 能 ,包括 政治 、社 会 、文 假 定并 不存 在或 者有 一些 前提 。但是 这种 思路 给 我们很 大启 发。 比 化 教育 和经 济管 理职 能。基 本职 能直 接 配置 资源 和间接 调控 私人 配 如 ,应 当注 意到 产 品的需 求弹 性和税 率 的关 系。 对于需 求弹 性较小
公 共 财政 涉 足 于 公共 领 域 。 从 一般 的 角度 讲 ,公 共 领 域 是 市
的合法权 利本 身就 是公 共财政 的 目的 。
二 、 当前分步 实施税制改革观点
世 界税 制改 革有 三大 理论依 据 :公平 课税 论 、最优课 税论 和财
场 失 灵的领 域 ,包 括 ; ( 第 一 个层 次 : 国家安 全 、公 共秩 序 与 1)
述要 求分 步 实习税 制改 革 ,并具体 提 出 了实施分 步 税制 改革 的八项 础 ,其 中税 费改革 是 关键 和难点 。第 二 ,在市 场经济 中,在 总体 上
浅谈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选择
金融营销
浅 谈 我 国 金 融 体 制 改 革 的 方 向选 择
张鹏远
( 中 山大学 新华 学院,广 东 广 州 5 1 0 2 2 0 )
[ 摘 要 ]2 0 0 8年 ,一场 全球性 的金 融 危机 席 卷 全 球 ,很 多 国家都 受到 了严 重 的影 响 ,有 的 国 家甚 至 面临 经 济崩 溃 。虽 然我 国在 世界 范 围内属 于受影响 较轻 者 ,但 这 次金 融危机 仍 然波及 我 国经济 的诸 多方 面。经 济发展 受金 融发展 的
金融 自由化是 指在 2 0 世纪 8 0 年代 初期 ,很 多西 方 国
家对金融管制普遍 的放松,形成一个在金融市场上公平、 自由发展的现象。这一现象具体表现在 : ( 1 )价格 自由
化。国家和政府不再对价格进行严格管制,取消了对信贷 利率的管制 ,同时本国金融机构也开始进入国外市场,充 分地体现了市场调节 的作用。 ( 2 )业 务 自由化。金融机
证券的融资能力好坏关键是看对股票的定价 ,然而我国股
票 的定 价是 受到证 监会 的直 接干 预 的 ,这就 导致我 国股 票 的定价在 低水 平徘 徊 ,而这种 低价 的股 票发行 就直 接影 响 了证券 市场 的融 资能 力 ,同时也 增 加 了企 业 的 融 资成 本 , 那 么企 业就 不能健 康 的发展 。 综合 上 面 的情 况 ,金融抑 制不 仅仅对 经 济 的发 展带 来
1 金 融抑 制及 其消极 影 响
1 - 1 金融抑制 金融抑制这一理论概念的提出者是美国的经济学家罗
纳德 ・ I .麦金 ( R o n a l d I .M c K i n n o n ) 和爱 德 华 ・ S .肖 ( E d w a r d S .S h a w) 。这一 理论 的主要 观点 是 ,金融 抑制 阻 碍 了发展 中 国家 的经济发 展 。该理论 认 为 ,政 府使 金融 不
浅谈财政与金融的本质区别
,
这种认识 是错
与银行都是 政府部 门的不 同行 政机关 上 两 者在法 律中的地 位是 不 同的
、 .
而 实际
,
财政 部 门是
财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银行 是 我 国 聚集 和 分 配资 金 的 两 个 基本职能部 门 这两个 部 门 以 不同的 渠 道 不同 的方式聚集 和分 配不同性质 的资金
、 . 。 、
。 , , ,
本 并且 要 支 付 贷 款利 息 这样 银 行 才 能获 得 效 益 给储 户 还 本付 息 特 点是周 转性 有 偿性
, 。 、 , .
,
。
所 以 银行 信贷资 金 的 总 之 财政 的钱全 部 是
, ,
。
.
,
这种 观 点是很错 误 的 不可 否 认 由于我 国 是社 会主 义 国 家 银 行破 产 还 是 十分 少 见 的 但并 不 等 于 银 行就 不会 破产 银行 既 然 是企业 就 必 须 承 担 营业 风 险
r
所 以 尽 管财政 与 银 行 都 是 国 家 的 职 能 部
门 但 二 者 的法律地位 是完全 不 同 的 它 们各 自 承 担的责任 与 义 务 与各 不 相 同 两 者 互 不 隶属 没 有直接 的连 带关 系
,
. 。
足 从 而 又 导致 通货 膨胀 形成 恶 性 循 环 这 不
,
,
仅给 金融体 制 自身 的 改革造成 困 难 也 严 重 影 响 国 民 经 济的 健康发 展 影响 经 济体 制改 革 的 顺 利进行
, ,
众所周 知 在 长期计 划 经 济 体制下 银行 是 财政 的出 纳 银 行信 贷资 金是 平 衡财政 预 算 的 最 后 手段 支
浅谈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
融 机 构 。到 19 9 7年 底 , 国单 是 银 行 、 险 系 统 的总 行 、 全 保 总公
累 和 配置 的需 要 才 产 生 了会 融 市 场 , 因此 , 融 市 场 的 发 展 目 金
家 只好 人 为 低 利 率 和 汇率 , 以便 降低 资 本 价 格 。 这 种情 况 在 下 , 融 市 场 实 际上 是 不 存 在 的 , 府 用 行 政 手 段 直 接 分 配稀 金 政 缺 的 资本 。这 种 计 划体 制 可 以保 证 处 于 优 先 发 展 地 位 的重 工
有 企 业 无 力 负 担资 本 成 本 而 无法 生存 。 r 护 国有 企 业 , 为 保 国
实 行 了计 划 体 制 , 融 业 也 不 例 外 . 规 的 金 融 市 场 被 取 缔 . 金 正
金 融 机 构 只剩 下 中 国人 民银 行 一 家 , 既充 当 中 央银 行 , 是 唯 又
制也 显得 更 加 迫 切券 等 金 融 市 场 , 些 非 银 行 金 融 部 门 发 信 证 这 展 很快 . 国 民 经济 发 展 起 到 了 一定 的促 进作 用 。但 是 , 对 由于
国 有 企业 改 革 滞 后 , 国有 企 业 仍 然 承 担着 政 策性 负担 , 家也 国
、
我国金融市场的现状
仍 然 要对 国有 企 业 的 经 营负 一 定 责 任 , 国有 企 业 和 非 国 有企
业 之 间不 能在 产 品 市 场 上开 展 公 平 的竞 争 。这 在 金 融 市 场上 则表现为会融市场缺乏公平竞 争的市场环境各健 全的法制 , 金 融 市 场 十 分 混 乱 , 市 场 冈素 太 多 , 能 有 效 动 作 , 有 起 非 没 到 为技 术 创 新 呼经 济增 长积 累 、 置 资本 的作 用 配
浅谈财政税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深化改革建议
UAN ZHUO LUN TAN圆桌论坛Y- 174 -财政税收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因素,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具有重大影响。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对其税收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但是,中国的财税政策仍然存在缺陷和漏洞,这正在降低中国财税工作的工作水平和效率,并影响中国的财税工作。
财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为确保财税事业的顺利进行,国家对现行财税,国家税收制度和财税监管进行了适当的改革。
财税预算机制和财税支付制度,可以有效地防止企业偷税漏税,确保国民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财政税收改革的必要性(一)有效提高税收管理水平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引领产业体系和宏观经济调整的税收管理水平在有效改善经济结构、供需平衡、收入分配以及加强市场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可以看出,改善税收管理是财税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去的财税管理方法已不再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趋势,而改善财税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避免财务风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之间频繁的经济往来,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相互渗透程度逐渐增强。
为了有效规避金融风险,有必要从以下两点入手,加强财税体制改革,为了促进新时代税收事务的有效进展,有必要引进先进的国外管理经验和税收技术。
在宏观经济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必须考虑财政风险和财政影响,由于财政税收的健康发展与减少财政风险密不可分,因此有必要进行财税政策改革。
(三)增强中国的综合实力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经济体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通货膨胀引起的供需失衡使中国经济逐渐下降。
同时,生产成本的迅速上升和其他国家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我国经济下降。
由于成本过高,价格继续上涨,居民似乎对消费特别被动,巨大的生活压力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浅谈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的具体需求自21世纪初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需要改革市场经济体制以改变新的发展方向。
税制改革是重要环节,在当前新时代的背景下,它以互联网商务为运营模式,以阿里巴巴、京东、顺丰速运、韵达、申通等物流业务呈现了社会经济形式的各种发展形式。
浅谈近十年我国财政政策
浅谈近十年我国财政政策【摘要】近十年我国财政政策在宏观调控、财政收支变化、主要措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对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也存在财政政策的不足之处,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近十年我国财政政策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未来应着重优化政策措施,推动经济发展。
对于全球经济,我国的财政政策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需与国际接轨,共同应对全球经济挑战。
近十年我国财政政策的经验与教训将为未来政策制定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浅谈、近十年、我国、财政政策、引言、背景、目的、意义、正文、宏观调控、财政收入、支出、变化、主要措施、影响、不足、改进方向、结论、总体成效、未来发展方向、建议、全球经济、启示1. 引言1.1 近十年我国财政政策的背景近十年我国财政政策的背景可以说是在经济发展和国际环境变化的双重压力下进行调整和优化的过程。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转型升级,财政政策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
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逐渐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财政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
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变化也对我国的财政政策提出了巨大挑战。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金融市场波动等因素给我国的外部环境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必须通过财政政策来应对这些挑战。
近十年我国财政政策的背景可以说是在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和国际环境的变化之间寻求平衡和发展的过程。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政府不断调整和优化财政政策,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2 目的和意义近十年我国财政政策的目的和意义在于有效引导经济发展,保障国民生活,促进社会稳定。
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整财政收入和支出,调节经济运行的总量和结构,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
近年来,我国财政政策的主要目的包括促进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保障社会公平和稳定。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我国财政政策的意义不仅在于实现国内经济稳定增长,还在于应对全球经济形势变化,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浅谈我国财政税收存在的问题及深化改革策略
金融危机 给世界各 国经济 的发展造成 巨大 的冲击 ,我国经济发展也 遇到 了新 问题 而面临转型 ,这些 问题 与财政税 收有直 接关 系。首先是经 济结构 和产业结构调整 的问题 。长期 以来我 国的大部分产业 都是走高 污 染 、高耗能 的粗放 型经济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导致 的结 果是资源消耗过 多 ,环境污染严重 ,制造业 、密集 型产业居多 ,大多数 科技含量低 ,缺 乏核心竞争力 。在新 的经济形势下 ,我 国必须优化经济 结构 ,提高经济 效益 ,显然 降低企业 税负是最直接 的方法 ,它减轻 了企业的负担 ,为 企 业引进技术提供财力 支持 。其次是 收入分配改革 的需要 。当前我 国收入 分配极度不平衡 ,贫富差距 越来越 大 ,急需改革 收入 分配体制 ,在初 次 分配 中注重效率 ,提 高劳动者 的收入 ,通过税后改革为 收入分配提供 了 很大 空间 ,维护了劳动收入的主体 地位 。再次 ,随着我 国劳动力成本 的 升 高 ,我 国产 品价格 低的优势在 慢慢消失 ,在 国际上 的竞争力变弱 ,造 成企业 利润减 少 ,压 力很 大,在这种形势下 ,适 当减少 企业税负 ,能促 进其更 好的进行技 术创新 ,提高竞争力 。最后 ,社会公 众对财税体 制满 意度 降低 ,主要是 由于社会 经济发展 ,物价也 随之上 涨 ,人们感觉税 负 过高 ,生活质量下 降 ,对 政府的满意度下 降。综合 以上几个: 疗面 ,可见 政府进行财政税 收改革势在 必行 。 2 . 财 政税 收 工作 存 在 的 问 题 财政税 收工作对我 国经济 发展 有 十分重要 的作用 ,当前 国家对 财 政 、税 收政 策做出了适当调 整 ,但仍有不 完善 的地方 ,在实际执行 过程 中也 出现了一些问题 ,如 果不认 真对 待会影 响财 政税 收工 作 的正常 运 转 ,总 结起 来 主要 有 以 下几 个 问题 : ( 1 )财 政 税 收 管 理体 制 不健 全 。 当前 我 国缺 乏一 种 科 学 、合 理 的 财 政税 收管理体制 ,管理 比较混乱。我国正在使 用的财税 体制实行业 务和 行政 双重领 导 ,一方 面要 受地方政 府的干涉 ,另一方 面要听命于上 级业 务机关 发放 的指令 ,多头管理的结果造 成税后 管理脱 离控制 ,违法 乱纪 的现 象十分严 重。而现在 的监管机 制主要是 内部监督 ,松散 的监管 环境 使得 财政税 收管理 人员 十分散 漫 ,缺 乏责 任感 、紧迫感 ,容 易滋生 腐
浅谈我国金融监管现状及改革措施
浅谈我国金融监管现状及改革措施[摘要] 鉴于现代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金融管理当局必须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和方法,防范和减少金融体系风险的产生,通过监管增强金融机构的稳定性,并使其在各种外部冲击下保持稳定。
对金融监管基础、金融监管环境、金融监管体系、手段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地改革是建立权威监管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金融监管;监管现状一、金融监管概述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管当局基于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等因素,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业务进行审慎监督管理的制度、政策和措施的总和。
它是保障金融体系安全运行、防范金融风险的必要手段。
二、金融监管目标(一)世界各国金融监管一般目标促成建立和维护一个稳定、健全和高效的金融体系,保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健康地发展,从而保护金融活动各方特别是存款人的利益,推动经济和金融发展。
(二)我国现阶段金融监管目标1.建立经营的安全网,增强人们对金融稳定的信心;2.采取措施减少败德行为,增强市场行为主体的理性;3.限制金融机构承担过度的风险4.强化信息披露,减少信息不对称的负面影响,以增强金融机构经营的透明度;三、我国金融监管现状我国的金融法律建设日臻完善,金融监管体制逐步理顺,金融监管工作不断加强,对促进金融改革和发展、维护金融业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面对不断发展的自由化趋势,我国的金融监管仍很薄弱,主要表现为:(一)金融监管目标不够明确金融监管既要保障国家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措施的有效实施,又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保护存款人利益,保障平等竞争和金融机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
这实际上是将金融监管目标与货币政策目标等同看待,强化了货币政策目标,弱化了金融监管目标,从而制约了金融监管的功效。
(二)金融监管体制存在缺陷1.缺乏有效的监管协调机制随着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业务交叉不断增多,无可避免地出现监管真空和重复监管并存的局面。
2.监管机构的职责界定不明从金融监管机构的设置来看,我国基本上属于分业监管模式。
浅谈金融体制改革进程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发展
坚 持 用 发 展 观 念 引 导 员 工 认 清金 融 改 革 形 势 。 中 央 银 行 机 构 改
化 的必 然 选 择 。 对 基 层 央 行 金 融 体 制 改 革 中 出 现 的 新 局 面 、 情 况 、 革 , 针 新 给央 行 员 工 提 出 了更 新 、 高 的要 求 。基 层 央行 员 工 必 须 改 变 观 更 提 提 年 新 问题 , 切 要求 加 强 思 想 政 治 工 作 的 创新 发 展 , 力 探 索 思 想 政 治 念 , 升 综 合 素 质 , 高 适 应 能 力 。 针 对 目前 基 层 央 行 员 工 队伍 “ 龄 迫 努 工 作 的 新 内容 、 举 措 、 办 法 和新 机 制 。 新 新
想 变 化 , 疑 , “ 足 现 状 、 思创 新 ” “ 无 像 满 不 、 怕担 风 险 、 敢 创 新 ” “ 所 不 、无
时 代 观 , 持 以党 的 十七 大 精 神 为 指 导 , 面贯 彻 落 实科 学 发 展 观 , 坚 全 做 效 率 的 载 体 。 就 要求 思 想 政 治 工作 , 须 充分 运 用 高 新 尖 端 技 术 , 这 必 利 电化 教 育 等 多 种 信 息 手 段 , 思 想 政 治 工 作 不 断 拓 展 新 使 到 与 时俱 进 , 开拓 创 新 , 能 确 保 思 想 政 治 工 作 跟 上 金 融 改 革 的 潮 流 , 用 网 络 互 动 、 才 跟 上 时代 发展 的 步伐 。 树 立 齐头 并 进 的地 位 观 。 强 思 想 政 治工 作 是 完 成 其 他 一 切 工 作 加
阵 地 , 成新 格 局 。 形
运 用 科 学 知 识 . 展 新 视野 。 息 时代 , 们 的思 维 方 式 发 生 了深 拓 信 人 逐 封 开 任 务 的保 证 , 是 凝 聚人 心 、 也 团结 合 作 的客 观 需 要 。 平 时往 往 忽 视 这 刻 变 化 , 渐 由静 态 的 、 闭 的 思维 方式 向 动 态 的 、 放 的 思 维 方 式 转 可 眼 思 观念 越 来 越 新 。 紧 跟 时代 的步 伐 , 要 重要 性 , “ 持 一 岗双 责 ” “ 手 抓 两 手 都 要 硬 ” 把 坚 、两 当作 一 种 口号 , 使 变 . 界越 来 越 宽 . 维 越 来 越 活 ,
财政与我国金融稳定的关系
浅谈财政与我国金融稳定的关系中图分类号:f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3)01-000-01摘要财政与金融作为市场与政府配置和筹集社会资金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财政对于维护金融的稳定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财政部门在化解金融风险和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仍然存在着职能“缺位”、缺乏制度化安排、职责界定不清等问题。
为了健全金融风险处置机制和防范预警体系的需要,财政部门必须发挥出积极作用。
关键词财政金融稳定关系财政与金融作为市场与政府配置和筹集社会资金的主要途径和手段。
财政对于维护金融的稳定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财政部门在化解金融风险和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仍然存在着职能“缺位”、缺乏制度化安排、职责界定不清等问题。
为了健全金融风险处置机制和防范预警体系的需要,财政部门必须发挥出积极作用,包括建立金融稳定准备金、实行跨境资本流动税收调节机制、强健国家财政以及做好建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等。
一、财政对于维护金融的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国的中央银行承担着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职责,但是金融稳定的维护是一个综合性、全局性的问题,仅依靠中央银行的力量是不够的。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金融危机的处理经验表明,金融稳定的维护需要金融监管部门、财政部门、中央银行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
其中,财政部门对于金融的稳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方面,财政是公共风险的承担着在维护金融稳定和化解金融危机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承担金融危机最终成本、对跨境的短期资本流动征税、提供税收和资金的支持、财政政策的灵活审慎实施等。
另一方面,无限度的财政担保、过度的财政赤字等都会造成金融风险。
一旦出现金融危机,财政起到最终兜底的责任,主要是由于金融危机负外部性决定和金融稳定的公共产品特性。
二、我国财政在维护金融稳定和化解金融风险还没有完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一)中央银行还存在着“被迫越位”的情况对于维护金融稳定中央银行所采取的手段主要是保持支付体系、对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加强防范与监测、实施适宜的货币政策、行使“最后贷款人”职能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讲财政金融体制改革本章重点:1、我国传统金融体制的特点2、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成效和问题3、什么是公共财政?它有哪些特点?4、什么缘故讲公共财政是社会主义市场的必定要求?第一节中国金融体制改革一、传统金融体制的特征1、“大一统”的银行制度。
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逐步消逝,只剩下银行业,而银行业也只剩下中国人民银行,所有从事金融业的部门和机构差不多上差不多上人民银行的下属机构,人民银行同时承担宏观调控和日常金融业务的双重任务,其终极目标是服务于打算经济,是全国的信贷中心、结算中心、货币发行的中心。
2、银行的运作服从于上级指令。
银行运行实行行政化的治理方式,体现在金融体制上,确实是按行政区划设置机构,即省市设分行,区县设支行,区县以下设分理处。
这种与行政治理的职能和层次结构高度一致的组织结构,决定了金融决策是集中经济打算决策的一部分,国家的打算决策对金融活动起支配和导向作用,成为金融决策的依据。
3、简单直接的货币传导机制。
所谓货币供给的传导机制是指货币供给的变化对经济运行阻碍的途径。
在以服从指令为运作方式的“大一统”的银行体制下,货币供给的变动直接传统导至实体经济活动,没有任何中间变量。
这种直接的货币传导机制对经济活动阻碍的力度极其有限。
4、直接被动的金融调控方式。
在打算经济的三大治理体制,即打算体制、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中,金融体制从属于打算体制和财政体制,打算体制实际处于核心位置,起支配作用。
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要紧通过经济打算来进行,信贷打算只是打算指令执行和操作的工具,完全不具备自主运作和调节经济的独立性,也无需独立承担宏观调控经济的重任。
传统金融体制的以上特点决定了要在满足打算经济运作要求的同时,扭曲了我国银行的差不多运作方法和货币差不多职能,形成了货币供给的倒逼,不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难以适应市场经济进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和深入,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
二、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始于1978年的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过程,大体上能够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1、1978-1984年,拆分原来的“大一统”银行体系,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首先,恢复和设立了专业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相继于1979年恢复成立或独立运营。
中国农业银行负责统一治理支农资金,集中办理农村信贷;中国银行作为国家指定的外汇专业银行,统一经营和集中办理全国的外汇业务;建设银行全要办理拨改贷业务,此外还利用自己汲取的存款发放差不多建设贷款,重点支持企业为生产国家急需的短线产品而进行的挖潜改造工程,并发放都市综合开发和商品房建设贷款。
如此,建设银行逐渐由完全办理财政业务,逐步过渡到既办理财政业务又办理金融业务,且金融业务比重越来越大的专来银行。
1984年1月1日,成立中国工商银行,承办原来由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和储蓄业务。
通过多年的进展,现今中国工商银行已成为以人民币资金为主和城填金融业为主的、提供多功能服务的中国最大的专业银行。
国有专业银行的重建与进展是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条件,没有国有专业银行的重建和分担原来“大一统”银行所承担的大部分具体金融业务,人民银行就无法专门发挥中央银行的职责,中央银行制度就无法就建立不起来,“大一统”银行体制就无法打破,也就可不能有以后金融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和深化。
因此国有专业化银行的重建和恢复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具有特不重要的意义。
其次,将中国人民银行改建成我国的中央银行。
工商银行的成立,使中国人民银行摆脱了具体业务,不再直接经营商业银行业务,独立行使信贷治理和货币发行权,真正开始发挥中央银行为政府和商业银行及基他金融机构提供相关金融服务,调节和操纵货币供应量,实现中央政府预期货币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以及对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及金融市场进行监管的职能。
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从组织机构上打存了传统的“大一统”金融体制,使中央银行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执行上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宏观调控能力和金融监管能力进一步加强,有利于保障经济秩序和金融秩序的稳定,促进经济改革和经济建设的进展。
但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改革不是金融机构的创新,制度安排的运行机制并没有发生变化,仍然是旧的打算金融机制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探究。
2、1985——1996年中国金融体制走向市场化的转变与探究时期。
在那个十年间,我国金融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市场化改革,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金融体制。
改革的要紧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进一步巩固中央银行制度。
1985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七个五年打算的建议》强调指出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央银行,是最重要的宏观调节机制之一,所有其他金融机构在业务上都必须服从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和治理。
中国人民银行要利用利率、汇率、预备金等各种经济手段操纵货币供应量和贷款规模,促进经济进展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1986年4月,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七五”打算中,又一次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央银行地位,明确指出中国人民银行是货币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1995年3月18日,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人民银行的中央银行性质和地位,为中国人民银行全面履行真正的中央银行职责,有效发挥中央银行的作用提供了法律保障。
第二,大力进展多元化的金融组织和金融机构。
一是恢复和成立了一批商业银行,如1986年恢复交通银行,同年组建中信实业银行,1992年成立中国光大银行,1996年成立中国民生银行等等。
二是建立一批区域性商业银行。
如深圳进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广东进展银行、上海浦东进展银行。
三是进展了一批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都市信用社、信托租赁机构等。
四是组建一批保险公司,陆续成立了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两家全国性保险的能够及一批区域性保险公司。
五是证卷业快速崛起。
1990年底以后,先后成立了上海、深圳两大证卷交易所。
六是外资金融机构抢滩入境。
1985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特区外资银行,中外合资银行治理条例》,同意海外金融机构在我国五大经济特区设立营业性分支机构。
1990年8月,上海成为我国除特区以来首个获准引进营业性外资金融机构的都市。
第三,金融调控方式开始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过渡。
从最初的直接操纵贷款规模,逐步转向运用存款预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三大法宝调节货币供应量和货款规模。
第四,在金融治理制度上,开始引入竞争机制和市场机制,实行商业银行与政策金融分离。
1994年,我国先后成立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农业进展银行,将原有专业银行的政策性业务转交给政策性银行办理,原有的专业银行逐步转化为国有商业银行。
1995年颁布《商业银行法》,要求商业银行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
第五,在不断培育和进展外汇市场的基础上,推进外汇体制改革。
1985年12月,深圳特区设立了中国第一个外汇调剂中心,正式开办外汇调剂业务。
1988年开始成立外汇调剂市场。
从1991年12月起,同意国内居民通过外汇调剂市场买卖外汇。
1994年4月4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在上海成立,银行间外汇市场正式运行。
在外汇市场逐步发育的基础上推进外汇体制改革。
从1993年12月开始,取消外汇分成,实行外汇结售汇制,同意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自由兑换。
1994年1月,实行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治理的浮动汇率制。
总之,中国这十年的金融体制改革,在向金融市场方向转变过程中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究,为最终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金融体制奠定了基础。
3、1997年以来的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中心是进一步深化的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金融体制。
第一,建立金融资产治理公司,剥离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
1999年,我国相继成立了信达、东方、长城、华融四家金融资产治理公司,通过债务重组、上市、拍卖等方式,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回收。
199年到2002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向金融资产治理公司共剥离了约 1.4万亿元不良资产,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历史包袱,为下一步改革制造了有利条件。
因此,金融资产治理公司的建立并不能解决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所有问题,但无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有效方式之一。
第二,建立和完善分业监管体制。
1998年,国务院撤消了证券监督委员会(简称证卷委)。
其工作由证券监督治理委员会(简称证监会),中国人民银行也将其承担的对证卷市场的监督职能全部移交给证监会,形成了以证监会为主的集中统一的证券监管体制。
1998年11月,成立中国保险监督治理委员会,使保险监管从中央银行职能中分商出来。
2003年4月28日,中国银行业监督治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挂牌成立,又将中国人民银行的银行管监管职能移交给银监会。
至此,中国金融业形成了银行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共同履行金融监管职能的格局,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要紧承担客宏观调控职能,协调三家监管委员会的工作。
第三,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推进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
2004年至2006年,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先后完成股改并上市。
中国农业银行的股改也已完成,并择机上市。
第四,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金融法律体系。
一方面对之前制定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进行了修改,同时又出台了《银行业监督治理法》、《保险法》、《票据法》等,奠完了我国金融业改革与进展的法律基础。
三、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绩效1、建立了一个功能比较齐全的多元化的金融体系。
通过30年的改革,中国金融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当初“大一统”的单一银行体制进展到今天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多层次的金融体系。
至2005年底,中国共有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3万多家。
2000年底,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外资产总额达19.4万亿元,是1979年的80倍,2006年底,更是达到创纪录的43.9万亿元。
与此同时,证券、保险、信托投资、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在不断建立和进展,其资产在金融总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多元化金融体系的建立使各类金融机构的主动性和制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整体效率大大提高,从而保证了金融运行有序进行,也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和领域的改革,适应了经济高速进展对金融业务的需要。
2、金融监管体系逐渐形成。
通过多年努力,我国目前初步形成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管体系。
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分不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进行监督,相互之间的合作不断加强,监管效率不断上升。
3、中央银行金融宏观调控方式实现了由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转变,中国人民银行取消了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直接操纵,实行资产负债比例治理;将货币供应量、利率作为宏观调控的目标;注重运用存款预备金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宏观经济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