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5:4.1.2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教学设计5:4.1.2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f0322026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8.png)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
2.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案例探究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同时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
2.通过化学史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并欣赏化学科学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3.介绍我国古代在金属冶炼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树立绿色化学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化学方法在金属矿物开发(主要是金属冶炼)及海水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学生在掌握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基础上,了解适用于不同金属的冶炼方法。
教学过程【引入】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具有十分巨大的开发潜力。
海洋对于人类的意义,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提供生存的自然环境、渔盐之利、航运交通、国家安全等方面。
海洋农牧化、海洋油气开发、深海采矿、海水综合利用等产业开发已形成规模,并显示出巨大潜力。
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
【板书】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资料展示】海洋之所以被誉为人类未来的希望,是因为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和能源。
海洋自然资源的分类有多种,《中国自然资源丛书·海洋卷》按照海洋资源的性质、特点、存在形态,将海洋资源分为6个大类:①海洋生物资源(包括渔业资源、药物资源、珍稀物种资源);②海底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产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资源);③海洋空间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港口和交通资源、环境空间资源);④海水资源(包括盐业资源、溶存的化学资源、水资源);⑤海洋新能源(包括潮汐能资源、波浪能资源、海流能资源、温差和盐差能资源、海上风能资源);⑥海洋旅游资源(包括海洋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娱乐和运动旅游资源、人类海洋历史遗迹旅游资源、海洋科学旅游资源、海洋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育教学设计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育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d24553e48d7c1c708a1459c.png)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作者:————————————————————————————————日期:《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案设计高一化学一、教案背景1.教学内容分析:化学研究和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开发和利用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源基础;同时,应该注意到这一过程必须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①本节从科学知识的角度,有利于学生将前面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必要的梳理、归纳和拓展。
②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背景的角度,有利于学生加深体会化学在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作用,学会辨证地看待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培养做出明达决策的意识和能力。
2.学情分析:知识方面:学生具备、必修模块所涉及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及元素周期律知识,知道物质分离的实验方法。
能力方面:学生有一定的网络搜索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
心理方面:高中生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接受新信息的能力强,但注意力易分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从海水资源的特点,了解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景。
(2)了解海水资源开发中的化学反应原理及实验方法,掌握简单的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
(3)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
(4)初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和信息素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数据列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内容展现过程,认识海水资源的特点以及水资源和化学资源的获取方法及化学原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通过课前搜索、选择信息资源,课堂交流共享资源的过程,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化学知识在海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热爱化学。
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
(2)提升爱护自然资源意识和合理开发意识。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e3ce8b1647d27284a73514b.png)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案设计高一化学一、教案背景1、教学内容分析:化学研究与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就就是开发与利用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物质资源与能量资源,为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与能源基础;同时,应该注意到这一过程必须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①本节从科学知识的角度,有利于学生将前面所学过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必要的梳理、归纳与拓展。
②从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背景的角度,有利于学生加深体会化学在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作用,学会辨证地瞧待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培养做出明达决策的意识与能力。
2、学情分析:知识方面:学生具备、必修模块所涉及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及元素周期律知识,知道物质分离的实验方法。
能力方面:学生有一定的网络搜索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
心理方面:高中生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接受新信息的能力强,但注意力易分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从海水资源的特点,了解海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前景。
(2)了解海水资源开发中的化学反应原理及实验方法,掌握简单的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
(3)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
(4)初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与信息素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数据列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内容展现过程,认识海水资源的特点以及水资源与化学资源的获取方法及化学原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通过课前搜索、选择信息资源,课堂交流共享资源的过程,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化学知识在海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热爱化学。
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
(2)提升爱护自然资源意识与合理开发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化学方法在海水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从海水中提取溴与检验海带中的碘元素的实验原理与方案设计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七、教学反思本课时内容信息容量大,教学设计为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合作学习的模式可以解决内容多、时间短的矛盾。
名师教学设计《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完整教学教案
![名师教学设计《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完整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9b319a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7.png)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一一挖掘学科核心素养〃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位于人教版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涉及海水水资源、海水化学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工业中的从海水制镁、溟、碘等工艺流程技术,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常见的工业生产流程、技术,可在有关物质分离、提纯、转化、检验等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微粒观、元素观、变化观等化学观念;在探究海水提取镁、漠、碘等化学物质的实验方案中构建从自然提取各种化学物质的理论模型,养成从化学角度思考实际问题、用化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体会化学方法与技术对开发、综合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作用,感悟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
从而形成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通过分析核心知识所包含的基本观念、学科思维等, 并对其进行提炼加工,在教学设计中将这些基本观念和学科思维方法转化为课堂问题和学生活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一突出学科核心素养对三维目标的传承与提升(1)在查阅海水资源的特点、应用及海水淡化的方法原理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体会化学对社会的重大贡献。
(2 )在探究海水提镁的过程中,体会化学对科技发展的重大作用,促进宏微辨识、社会责任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3 )在巴拉尔发现滨的科学探究史料学习过程中,探究海水提溟的工业方法,体会化学方法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中的重要作用,发展学生证据推理、科学精神等学科核心素养。
(4 )在角色扮演的思考及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及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形成从化学角度,用化学思维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方法采用以任务为驱动、以问题解决为目的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实现在活动探究中提升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3教学过程设计环节一:创设情境,海洋赏宝一一提升信息素养展示海洋的照片。
[学生]由学生推选的活动主持人主持本环节任务1到任务4的成果展示活动。
[教师]教师综合评价各小组成果,协助主持人开展活动,维持活动秩序。
8.1.2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教学设计高一化学新概念教学(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
![8.1.2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教学设计高一化学新概念教学(人教2019必修第二册)](https://img.taocdn.com/s3/m/675c6e32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ce.png)
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2课时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熟知海水淡化及从海水中提取溴、碘、金属镁的原理。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了解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3、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分析海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可能带来的双重影响。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海水中提取溴、碘、金属镁的原理教学难点:从海水中提取溴的方法及原理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1.新课导入【展示】海水中具有的资源【师】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其中的水资源和其他化学资源具有十分巨大的开发潜力。
激发求知欲2.探索新知【板书】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思考与讨论】1. 海水水资源的利用主要包括哪些途径?2. 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什么?【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小结】一、海水水资源的开发利用(1)利用途径:海水的淡化和直接利用海水进行循环冷却等。
(2)海水淡化:通过从海水中提取淡水或从海水中把盐分离出去,都可以达到淡化海水的目的。
海水淡化的方法主要有蒸馏法、电渗析法和离子交换法等。
其中蒸馏法的历史最久,技术和工艺也比较成熟,但成本较高。
【师】二、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渗透学科思维、绿色化学思想(1)海水中溶解和悬浮着大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O、H两种元素,加上Cl、Na、Mg、S、Ca、K、Br、C、Sr、B、F元素,其总含量超过99%,其他元素为微量。
虽然海水中元素的种类很多,总储量很大,但许多元素的富集程度却很低。
(2)海水制盐从海水中制得的氯化钠,可以食用,同时也是生产烧碱、纯碱、钠、氯气、盐酸等的化工原料。
(3)海水提溴①海水提溴的方法(吹出法)②工艺流程:【思考与讨论】写出相关反应方程式2NaBr + Cl2== Br2+2NaCl2H2O + Br2+SO2== H2SO4+2HBr2HBr + Cl2== Br2+2HCl【师】(4)海带提碘(1)海带中碘元素的检验①反应原理:2H++2I-+H2O2=I2+2H2O②工艺流程通过探讨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新事物的探究,培养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辩证思维的能力。
教学设计9:4.1.2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教学设计9:4.1.2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66e14af4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0e.png)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一节第2课时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和认知心理学基础,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并给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从学生的认识起点出发,突出化学实验功能,发展化学实验素养;使学生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学以致用,回报社会。
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教材充分体现了化学研究和应用的主要目标是开发和利用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源基础这一核心观念。
①从学科知识的角度,本节内容包括海水淡化和海带中碘元素的检验方法,有利于学生将前面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必要的梳理、归纳和拓展。
②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背景的角度,本节课提供了一个理论结合实际的很好的切入点,有利于学生加深体会化学在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作用,学会辨证地看待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培养做出明达决策的意识和能力。
2.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了解氯、碘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卤素间的置换反应;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及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并且对海水资源也有一定的了解;学生已经具备了物质分离的一些基础知识,必修I 学习过蒸馏水的制取、食盐的精制,能熟练的掌握各种分离方法,这些都为学习创造了条件。
但学生缺乏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本节课是一个理论结合实际的很好的切入点,如果在了解海水资源情况的基础上,能够将所学的课本上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生产生活,初步学会将课本中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将是一节特别有价值的课。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的形成与培养,需要学生自己的亲身体会才能可能达成。
所以要实现这一目标,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式,主要目的在于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单一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1)多媒体展示法:由老师提供大量的图片、图表、资料、事例、多媒体课件等大量信息,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充分感受和体会。
教学设计11:4.1.2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教学设计11:4.1.2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876da73d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ee.png)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2课时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从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让学生认识和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上的作用,让学生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海水水资源的利用以及海水淡化的方法2.学会从海带中提取碘元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理解从海带中提取碘元素的基本原理3.掌握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基本原理(会写相关化学方程式)(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学习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加深对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学习方法的理解。
2.学生通过学习从海带中提取碘元素的实验探究,学会通过实验获得知识的方法。
3.学生通过学习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基本流程和方法,学会通过合作讨论获得知识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通过观看我国也是海洋大国视频,激发民族危机感,从而萌发爱国主义热情。
2.学生通过认识和体会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激发学生探索海洋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海带中提取碘、海水中提取溴。
教学难点海带中提取碘、海水中提取溴。
教学过程【引课】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海水不仅是宝贵的水资源,而且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
加强对海水(包括苦咸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解决沿海和西部苦咸水地区淡水危机和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措施,是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
【板书】第2课时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海水中蕴藏的资源及其开发意义【讲解】海洋水资源:海水中水的储量约为1.3×109亿吨,约占全球总水量的97%。
化学资源:含元素80多种,海洋资源中,利用潜力最大的是海水中的化学资源。
目前,在陆地上发现的100多种化学元素,在海水中已找到80多种,其中70多种可供提取。
如,氯化钠(即食盐)有4亿亿吨,镁约有1800万亿吨,钾有500万亿吨,溴约有90万亿吨,核燃料约40亿吨-50亿吨。
海水中铀多达45亿吨是已知陆地铀矿储量的4500倍。
教学设计12:4.1.2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教学设计12:4.1.2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https://img.taocdn.com/s3/m/c12a93e5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48.png)
第四章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第2课时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景及化学在其中可以发挥的作用。
2.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
3.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
4.初步培养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体验工业生产的复杂性、艰苦性。
2.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3.活动探究,通过了解海洋资源的类型、海水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现状,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和比较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帮助学生树立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变废为宝等意识。
2.通过金属矿物及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两个专题,使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化学。
3.认识到关心科学、研究科学和探索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
教学难点从海水中提取碘、溴、镁等化工产品原理及方法,建立海水工业联合体系。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前设疑,小组查阅资料,整理归纳结果;课堂上,利用学生猜想、小组合作、动手实践等手段,以海水淡化、海水晒盐、海水提碘、海水提溴、海水提镁为主线,在每一板块内逐层深入,以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导入】课堂导入从社会热点出发,联系学生身边实际生活,引出本节课主题。
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伴随学生回答,呈现相关图片。
提问:2013年中国与日本之间发生了一件非常重大的事件。
结合图片,引发学生思考他国企图窃取我国的海洋领土的原因。
目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资料展示】钓鱼岛是钓鱼岛列岛的主岛,位于中国东海,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面积4.3838平方公里,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
太平洋黑潮流经这里,带来了大批鱼群,所以我国浙江、福建和台湾等地的渔民经常到这一带捕鱼。
这里是我国东海靖鱼场。
日本为何觊觎钓鱼岛,不仅是因为钓鱼岛的战略资源,还是因为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不仅蕴藏有大量石油资源,在其它方面也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第八章第一节《海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第八章第一节《海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下学期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https://img.taocdn.com/s3/m/1b7f3c2c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43.png)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新课标》必修课程主题5“化学与社会发展”中二级标题“化学在自然资源和能源综合利用方面的重要价值”的内容。
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可是海水中的物质含量巨大但浓度很小,物质的提取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精选教学素材和应用案例,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看待和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化学对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本节课在新人教版教材中位于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与旧人教版相比,新人教版删去了海水蒸馏原理示意图和太阳能蒸发原理示意图,把海带提碘放在课后练习,增加了海水提溴工艺流程示意图,主要是为了突出重点,重点探讨如何运用化学方法获取资源。
一方面,通过不同价态溴元素的转化与分离、提纯,培养学生的粒子观、元素观和变化观;另一方面,化工生产涉及的物质的富集、循环利用、节约成本、安全高效、绿色环保等技术思想,能够完整体现自然界物质提取的一般流程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建立方法模型,形成从原料到产品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有利于学生逐步建立解决较为复杂的真实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海水制盐的原理,在高一年级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完成了常见无机物相关知识的学习,从海水中获得的重要元素——钠和氯是典型的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它们形成的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物质除杂、分离和提纯等基本实验方法,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实现物质转化的知识,学生也基本掌握,只是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还不够熟练。
学生刚刚学习了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认识到化学是冶金工业的重要依据,接着学习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既是对已学知识的复习巩固,更是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知识迁移能力的真实情境。
三、素养目标【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海水中富含的元素,了解目前海水中可以提取哪些资源,知道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e5d197fad02de80d4d84042.png)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案设计
高一化学
一、教案背景
1.教学内容分析:化学研究和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开发和利用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源基础;同时,应该注意到这一过程必须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①本节从科学知识的角度,有利于学生将前面所
有
2.
1
(1
(2
(3
(4
2
(1
(2)通过课前搜索、选择信息资源,课堂交流共享资源的过程,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化学知识在海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热爱化学。
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
(2)提升爱护自然资源意识和合理开发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化学方法在海水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
从海水中提取溴和检验海带中的碘元素的实验原理和方案设计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本课时内容信息容量大,教学设计为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合作学习的模式可以解决内容多、
因
,又将
其次,
或者将该。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7e79293964bcf84b8d57b30.png)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案设计环节过渡讲述:海水资源开发是个大工程,这是我们生活中海水资源综和利用一体化的开发,本节课用化学的理论从四个方面逐层深入共同学习开发海水资源。
同学们阅读教材92页资料,共同学习开发海水资源。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海水的淡化海水水资源利用包括:海水的淡化和直接利用海水进行循环冷却提问:为什么采用蒸馏法可将海水中的淡水提取出来?在组合蒸馏实验装置时,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学习:海水淡化的方法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将有限的课堂空间扩延获得感性认识感受蒸馏法在实际化学工业上的应用,复习蒸馏的原理和实验装置的仪器组成海水制盐归纳:海水制盐过程中的实验方法。
提问:如何对粗盐提纯?粗盐中含有哪些杂质离子?为除去这些杂质离子,应加入哪些除杂试剂?海水制盐方法归纳:复复习巩固习巩固复习巩固粗盐提纯方法梳理复习粗盐提纯的方法,感受化学反应和实验在海水资源开发中的价值。
海带取碘情景设问:大脖子病的治疗提问:(1)海带为什么不能用水冲洗?海带剪碎后,为什么要用酒精润湿?2、反应2KI + H2O2 + H2SO4=== I2+K2SO4+ 2H2O氧化剂、还原剂分别是什么物质?3、该实验过程是否能证明海带中含有碘?为什么?4、该过程中涉及的实验方法有哪些?思考讨论问题,得出结论通过看实验,讲实验理解实验设计原理,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复习离子检验,氧化还原反应和实验问题,。
高中化学 课题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教案 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 课题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教案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103308a7c1cfad6185fa76d.png)
课题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海水中的资源情况,了解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前景。
(2)了解化学方法在海水资源开发中的作用,并掌握简单的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
二. 教学重难点:
海带中碘的检验以及海水中溴的提取
三.实验准备:
药品:海带浸泡液,过氧化氢,稀硫酸,氯水,溴水,氯化铁溶液,高锰酸钾溶液,淀粉溶液,四氯化碳,苯
仪器:试管,试管架,小烧杯
四.教学过程:
【导入】图片展示,引入话题《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讲解】海水的淡化,学生预习完成
【过渡】引出实验《海带中碘元素的验证》
【学生实验探究】预习设计,分组实验,自取药品,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展示成果】实物投影,学生展示
【教师指导点评】
【结论】过氧化氢为绿色环保型氧化剂
【过渡】引出《工业提溴》问题
【学生活动】完成溴的提取的流程图
【教师点评】
【结课】
【作业布置】
五.作业:
1.查找资料,了解海水淡化的方法原理
2.对比试验:海带浸泡液,碘化钾溶液分别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
3.试写出海带中碘元素检验的各种方法原理六.板书设计:。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4.1.2《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4.1.2《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课程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bb02f56fc4ffe473268ab20.png)
4.1.2《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水的淡化1、学生阅读教材P20[海水水资源的利用],了解海水淡化的方法。
2、掌握海水蒸馏的原理 提问:为什么采用蒸馏法可将海水中的淡水提取出来?在组合蒸馏实验装置时,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 感受蒸馏法在实际化学工业上的应用,复习蒸馏的原理和实验装置的仪器组成 海水制盐1、复习巩固粗盐提纯方法2、了解食盐的用途,熟练掌握有关反应方程式。
展示:盐田图片归纳:海水制盐过程中的实验方法。
提问:如何对粗盐提纯? 梳理复习粗盐提纯的方法,感受化学反应和实验在海水资源开发中的价值。
海水提镁1、了解海水提镁的工业流程2、熟练掌握海水过程中有关反应方程式。
展示:海水提镁的工艺流程提问:从海水中提取镁为什么一般用晒盐后剩下的苦卤水?通过对海水提镁工艺流程的了解,让学生体会实际工业生产的复杂性,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
海 带取碘1、分组实验:【实验4-2】 海带中碘元素的检验理解实验设计原理 2I - + H2O 2 +2H += I 2+ 2H 2O观察实验现象2、了解海带提碘的工艺流程,掌握有关反应方程式、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提问:1、该实验过程中涉及的实验方法有哪些?2、另外设计一种方案,检验试验步骤③所得的溶液中是否含单质碘。
展示:海带提碘的工艺流程提问:使碘离子转化为单质碘,可选的氧化剂有:Cl 2、Br 2、H 2O 2等,通过分组实验,理解实验设计原理,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
通过对海带提碘工艺流程的了解,让学生体会实际工业生产的复杂性、艰巨性,让学从环保角度分析,以上三种氧化剂哪种最好,为什么?生有所思、有所悟。
海水提溴1、根据课本P91“资料卡片”内容,归纳海水提溴方法,画出海水提取溴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2、理解海水提溴的原理①2Brˉ+Cl2=2Clˉ(氧化)Br2+SO2+2H2O=2HBr+H2SO4+Br2(富集)2HBr+Cl2=Br2+2HCl(提取)展示:海水提溴的工艺流程提问:1、海水提取溴时,利用什么原理用空气和水蒸气把溴吹出来?2、海水提取溴时,为什么不直接用海水与氯气反应后的溴水化合物进行蒸馏得到液态溴?在分析筛选信息的过程中理解海水提溴的原理,突破难点。
8.1.2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设计)-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
![8.1.2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设计)-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二](https://img.taocdn.com/s3/m/e17dae4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a.png)
第八章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课时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目标:1.了解海水的主要组成元素,了解海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掌握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化学反应原理及实验方法。
2.学会用化学方法对海水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特别是在提取溴、碘、镁中的应用素养目标:1.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学会从海水中提取溴、碘、镁的化学反应原理及实验方法。
2.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认识化学在海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方面的重要价值教学重难点:海水中化学资源开发和利用教学过程:情境引入:从太空观察地球,看到地球上有七片陆地“漂浮”在一大片蓝色的海洋之中。
海洋是美丽的,也是富饶的!海洋是“历史留给人类的资源储备”!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71%, 海水中的水1.3X109亿吨,约占地球总水量97% (3%在陆地、淡水),海水中除了水以外,还含有80多种元素,被称为“元素的故乡”问题与讨论海洋中蕴含着哪些资源?学习任务二:海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问题2.怎么利用海水其他化学资源(1)海水制盐相关工业资料卡片海水中的化学元素由于与岩石、大气和生物的相互作用,海水中溶解和悬浮着大量的无机物和有机物。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O、H两种元素,加上Cl、Na、Mg、S、Ca、K、Br、C、Sr、B、F等11种元素、其总含量超过99%,其他元素为微量。
虽然海水中元素的种类很多,总储量很大,但许多元素的富集程度却很低。
例如,海水中金元素的总储量约为5×106t,而1t海水中金元素的含量仅为4×10-6g。
海洋还是一个远未充分开发的巨大化学资源宝库。
思考与讨论溴及其化合物在医药、农药、染料和阻燃剂等的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目前,人们主要从海水和盐湖水中提取溴。
工业上常用的一种海水提澳技术叫做"吹出法",其过程主要包括氧化(用氯气氧化海水中的离子)、吹出(用空气将生成的溴吹出)、吸收(用二氧化硫作还原剂使溴转化为氢溴酸,以使其与空气分离)、蒸馏(再用氯气将氢溴酸氧化为溴后蒸馏分离)等环节(如图8-4)。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7a4b20abcd126fff7050b56.png)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长治一中程鹏【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海水淡化的几种方法,理解蒸馏原理。
理解从海水中提取碘、镁的原理。
初步学会相关化学实验的设计。
2、过程与方法:在对海水中水资源及一些化学资源开发利用的合作讨论中学习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般思路和合适方法的选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和作用,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
【教学重点】溴碘镁等重要化学物质的提取【教学难点】有关物质提取方案的设计【教学流程】1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般思路2年时美国工业用水的用工程。
在沿海地区,特别是在电力、冶金、化工等行业推广海水冷却方法,同时推广在生活领域中使用海水,如冲洗、除尘、消防、灌溉、印染等。
上海石化总厂每小时用海水一、水资源的利用人类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非常大,然而,淡水资源非常有限(简介我国缺水情况),巨大的海水却不能直接利用,需要淡化后才可以被利用。
启发学生思考:根据我们现有的知识,你能够设计海水淡化合理的途径吗?(预计学生可从两方面思考:①分离出水——蒸馏法;②分离出溶质——电渗析法)1、蒸馏法(最先使用,技术成熟,但成本高)鼓励学生“看图说话”,尝试解说太阳能海水蒸馏器工作原理。
【投影展示】太阳能海水蒸馏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国防部制造了许多军用海水淡化急救装置,供飞行员和船员落水后取水用,这种装置实际上是一种简易的太阳能蒸馏容器。
简介其它方法:2、电渗析法(成本低,但未能大量生产)3、离子交换法(目前正迅速发展,但需要不断更新离子交换树脂)【过渡】从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除了水之外,海水中还含有大量的化学资源。
虽然总储量巨大,但许多元素的富集程度却很低,人们需要富集后才能提取利用。
二、海水中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1、海水晒盐。
投影食盐的溶解度变化图。
【学生活动1】思考讨论:从水中使溶质结晶析出一般有哪些方法?使食盐析出选用何种方法更好?为什么?引出海水晒盐。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0d78d11580216fc700afd87.png)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设计【总体设计思路】本教学设计主要是依据人教版教材必修2第四章节《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进行备课的,本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化学在自然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
本节课是第二课时——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海水淡化和食盐的获得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内容,观看视频,复习巩固,引导学生从食盐提取过程中总结从海水中得到化学物质的方法。
应用这些方法学习海带提碘、海水提溴,在学习过程中完善从海水中提取化学物质的一般方法,帮助学生形成“应用化学方法和一定技术手段,可以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进行资源开发”的核心概念,并以此为指导研究海水提镁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学习化学知识的价值,应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可以从自然资源中获取人们需要的化学物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要联合生产,节约资源和能源,要以最小的资源消耗、最小的环境污染,获取生产活动的最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结构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景及化学在其中可以发挥的作用。
.知道怎样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
.知道从海水中提取溴的原理和方法。
.知道怎样从苦卤中提取单质镁。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用流程图表示物质提取和检验的过程。
通过对海水资源和海水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学习,体会化学在综合利用自然资源中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学习,感受海洋资源的丰富和对人类重大贡献,树立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交流、总结、应用。
教学重点:海水中碘、溴、镁元素的提取。
教学难点:用流程图表示物质提取和检验的过程。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引入】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蕴含着丰富的化学资源。
【提问】列举海水有哪些可利用的资源?学生思考回答学生观看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了解水资源的利用和食盐的开发利用【观看视频】海水中水资源的利用和食盐的获得。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4.1《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名师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4.1《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名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796e93379563c1ec5da7163.png)
第一节开发利用金属资源和海水资源
第二课时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东莞中学:刘汉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帮助学生认识和体会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中的意义和作用;
2、提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
3、树立资源保护意识及合理开发意识;
4、初步培养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活动探究,调查海洋资源的类型,海水资源的开发及利用现状,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情感与价值】
1、帮助学生树立节约资源,爱护环境,变废为宝等意识
2、通过金属矿物及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两个专题,使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化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化学方法在海水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海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及综合应用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教案设计
高一化学
一、教案背景
1.教学内容分析:化学研究和应用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开发和利用自然界中一切可能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和能源基础;同时,应该注意到这一过程必须同自然环境相互协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①本节从科学知识的角度,有利于学生将前面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必要的梳理、归纳和拓展。
②从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作用背景的角度,有利于学生加深体会化学在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作用,学会辨证地看待人类和自然协调发展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并培养做出明达决策的意识和能力。
2.学情分析:
知识方面:学生具备、必修模块所涉及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及元素周期律知识,知道物质分离的实验方法。
能力方面:学生有一定的网络搜索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
心理方面:高中生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接受新信息的能力强,但注意力易分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从海水资源的特点,了解海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前景。
(2)了解海水资源开发中的化学反应原理及实验方法,掌握简单的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
(3)揭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
(4)初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查阅资料的能力和信息素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数据列表、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内容展现过程,认识海水资源的特点以及水资源和化学资源的获取方法及化学原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通过课前搜索、选择信息资源,课堂交流共享资源的过程,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化学知识在海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热爱化学。
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
(2)提升爱护自然资源意识和合理开发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了解化学方法在海水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
从海水中提取溴和检验海带中的碘元素的实验原理和方案设计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
七、教学反思
本课时内容信息容量大,教学设计为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课堂合作学习的模式可以解决内容多、时间短的矛盾。
海水中各种资源的开发利用涉及的化学工业生产问题学生都不熟悉,未曾见过,因此教学中可用实验室实验模拟的方法来模拟工业生产原理,理解工业生产原理,然后再通过观看图片或视频来增加感性认识从掌握知识。
学生讲本组负责的小课题汇报后,我始终围绕“化学方法在海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要作用”这一教学重点来展开,通过设置各种问题来梳理、归纳各个海水资源开发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和实验方法,这样既让学生感受到了海水资源的丰富巨大,有充分开发利用的必要性和重要价值,又将知识的落脚点回到学生非常熟悉的化学基础知识(氧化还原反应、非金属单质的置换、蒸馏实验、物质的检验实验等),突出化学和资源开发两条主线。
本节课的模式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做的比较好。
每个学习课前就一个题目学习,积极准备,分工合作。
汇报课成了学生们的交流平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因为学生会将自己的汇报与其他小组的对比学习。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提问互动的效果也比较好。
需要改进的问题:新课引入的时间有些长,需要再精炼,可以让学生自学归纳然后进入正题。
其次,由于要结合资源开发的方法梳理其中的化学知识,以致教学时间有些紧张,而学生意犹未尽想了解更多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情况,因此
考虑可以提供更多学习资源让学生课后自学。
或者将该方面内容设置为研究性课题,供有兴趣的同学选择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