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监测
临床常用抗精神病药的药学监护要点

临床常用抗精神病药的药学监护要点
临床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主要包括典型抗精神病药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以下是药学监护的一些重要要点:
1. 定期监测患者的药物疗效:对于抗精神病药物的药效评估应该定期进行,包括监测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注意观察药物是否能够有效地减少幻觉、妄想、情感不稳定等精神症状。
定期评估患者的疗效有助于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策略。
2. 监测药物不良反应:抗精神病药物有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包括锥体外系症状(如肌强直、震颤)、代谢相关的问题(如体重增加、血脂异常)以及心血管系统问题等。
需要定期对患者进行相关的生理和实验室检查,以监测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3. 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抗精神病药物有时会与其他药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如与抗震颤药物、心脏药物、抗癫痫药物等的相互作用。
在配药过程中,需要仔细了解患者的其他用药情况,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4. 个体化用药:每个患者对抗精神病药物的反应是不同的,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用药。
包括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性别、肝肾功能等因素调整药物剂量,并监测患者的用药反应。
5. 药物依从性监测:抗精神病药物是长期维持治疗的药物,患者需要做好长期的依从性。
对于无法确保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的
情况,可以考虑采用长效注射剂型的抗精神病药物。
总之,药学监护应着重于药物疗效的监测、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管理、药物相互作用的注意以及个体化用药和用药依从性的管理。
临床药师在监护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与医务人员紧密合作,为患者提供最佳的药物治疗。
精神科药物之治疗药物监测(TDM)

精神科药物之治疗药物监测(TDM)作者:中山市第三人民医院主任药师高永双治疗药物监测治疗药物监测(TDM)是一门研究个体化药物治疗机制、技术、方法和临床标准,并将研究结果转化应用于临床治疗以达到最大化合理用药的药学临床学科。
通过测定患者体内的药物暴露、药理标志物或药效指标,利用定量药理模型,以药物治疗窗为基准,制订适合患者的个体化给药方案。
具体来讲,患者在临床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当中,观察药物疗效的同时,定时采集患者的血液,测定其中的药物浓度。
以药代学和药效学基础理论为指导,评价疗效或制订适合患者的个体化给药方案。
其核心是个体化药物治疗!精神科药物开展TDM意义在精神科,过去60年间相继开发出来的可以使用的药物大约有130种。
这些药物已经成为治疗精神障碍和精神症状有效且必不可少的药物。
尽管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医学价值和经济效益,但是对许多患者的治疗效果远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
TDM指导精神药物治疗的主要原因是患者在药代动力学方面所存在的显著个体差异。
在药物剂量几乎相同的情况下,不同个体的体内稳态药物浓度可以相差20倍以上,其原因可能是患者在共患疾病、年龄、合并用药和遗传特性方面的不同导致的药物在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方面的差异。
同一药物的不同剂型,也会因吸收程度和吸收方式不同,造成体内药物浓度不同。
TDM采用定量测定血浆或血清中药物浓度来进行患者个体的剂量滴定,以便获得最佳的疗效、更好的耐受性,同时还可以降低中毒的风险。
此外,TDM还具有提高精神药物治疗成本-效益的可能,以及其他尚未充分挖掘的巨大潜力。
目前临床上已经有相当数量的精神药物可以根据其血浆浓度来调整用药剂量。
TDM用于新老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以及传统情感稳定剂治疗的优势均已得到证实。
特别是治疗窗窄的锂盐,TDM已成为其标准治疗方案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我院精神科TDM开展情况我院从2009年开始开展精神科药物治疗药物监测,建立了完善的治疗药物监测体系。
精神科A类量表测查

次
30
27
24
精神科A类量表测查
绘人智力测定
甲类
次
20
18
16
精神科A类量表测查
思维型、艺术型测定
甲类
次
精神科A类量表测查
催眠感受性测定
甲类
次
精神科B类量表测查
包括
甲类
次
精神科B类量表测查
阳性和阴性精神症状评定(PANSS)量表
甲类
次
60
54
48
精神科B类量表测查
慢性精神病标准化评定量表
甲类
次
30
卡特尔16项人格测验
甲类
次
80
72
64
精神科C类量表测查
十六种人格问卷
甲类
次
80
72
64
精神科C类量表测查
专家系统行为观察诊断量表
甲类
次
精神科C类量表测查
808神经类型测验
甲类
次
精神科C类量表测查
比奈智力测定(10岁以上)
甲类
次
40
36
32
精神科C类量表测查
韦氏智力测定(学前、学龄)
甲类
次
60
54
48
27
24
精神科A类量表测查
躁狂状态评定量表
甲类
次
20
18
16
精神科A类量表测查
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
甲类
次
20
18
16
精神科A类量表测查
五分量表
甲类
次
精神科A类量表测查
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
甲类
次
精神科各类量表

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精神卫生科音体治疗记录单姓名:病区:床号:住院号: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精神卫生科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监测填表人: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精神卫生科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注意:0=无 1=轻度 2=中度 3=高度 4=极重度请写出最合适病人情况的分数阳性症状评定表SAPS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入院日期:年月日评分标准:0=无 1=可疑 2=轻度 3=中度 4=重度 5=极重阴性症状评定表SANS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入院日期:年月日评分标准:0=无 1=可疑 2=轻度 3=中度 4=重度 5=极重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精神卫生科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精神卫生科药物副作用量表TESS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精神卫生科躁狂状态评定量表 BRMS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注意: 0=无症状 1=轻=中等 3=较重 4=严重请写出最合适病人情况的分数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精神卫生科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评分: 0=无 1=轻度 2=中度 3=高度 4=极重度请写出最合适病人情况的分数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精神卫生科精神护理观察量表NOSIE评分: 0=无 1=有是有 2=常常有 3=经常有 4=一直有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精神卫生科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注意:0=无缺陷1=有些缺陷2=严重缺陷9=不合适指导语:以下是一些简单的问题,目的是为了了解某某受检者在家中和工作单位的一些情况,他她能不能做到她应该做的事,在以下这方面是否存在问题和困难;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精神卫生科心理治疗记录单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精神卫生科精神科监护记录单FSR 防毁物:FHW 一般监护:N 加强生活护理QS 防噎食FYS大处方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床号。
三大类病人长期医嘱模板

10
医嘱类型
行为矫正治疗
一日一次
40
医嘱术语
普通针刺
5穴位
12
医嘱类型
普通针刺增加穴位
5个穴位
7.5
医嘱类型
头皮针
一日一次
15
医嘱类型
电针(下午)
2穴位(1组)
75/5组
医嘱术语
经颅重复磁刺激治疗(早)
1次
100
医嘱术语
运动疗法
一日一次
35
医嘱术语
松弛疗法
一日一次
25
医嘱类型
作业疗法
一日一次
60
医嘱类型
精神护理观察量表B
一周一次
56
医嘱术语
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B
一周一次
医嘱类型
症状自评量表C
一周一次
医嘱术语
阴性症状评定量表C
一周一次
医嘱类型
阳性症状评定量表C
一周一次
医嘱术语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
一周一次
医嘱类型
躁狂状态评定量表A
一周一次
抑郁症状为主双相情感障碍1-28天长期医嘱模板(治疗期)床日480元
15
医嘱类型
心理治疗
一周一次
60
医嘱类型
精神护理观察量表B
一周一次
56
医嘱术语
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B
一周一次
医嘱类型
症状自评量表C
一周一次
医嘱术语
阴性症状评定量表C
一பைடு நூலகம்一次
医嘱类型
阳性症状评定量表C
一周一次
医嘱术语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
一周一次
医嘱类型
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冲动躁狂)患者服用奥氮平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冲动躁狂)患者服用奥氮平的临床观察及护理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老年人群中,器质性精神障碍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精神疾病,其中冲动躁狂是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
这种疾病会导致患者情绪波动明显,出现躁动不安、冲动行为等症状,给患者及其家人带来很大困扰。
奥氮平是一种常用的抗精神病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精神障碍,包括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冲动躁狂)患者。
奥氮平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活动,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冲动躁狂症状,改善患者的情绪稳定性,提高其生活质量。
在临床实践中,对于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冲动躁狂)患者服用奥氮平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的用药和专业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症状、减轻痛苦,促进康复。
对于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2. 正文2.1 奥氮平在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冲动躁狂)患者中的应用奥氮平(Olanzapine)是一种抗精神病药物,通常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双相障碍。
在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冲动躁狂)患者中,奥氮平也被广泛应用。
老年器质性精神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病症,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和情绪不稳定。
冲动躁狂是其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患者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冲动行为和失控行为等症状。
在使用奥氮平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剂量,并且定期监测患者的症状和不良反应。
患者的家属和护理人员也需要配合医护人员,协助患者按时服药,并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和行为。
2.2 临床观察1. 患者基本情况记录:在患者服用奥氮平治疗期间,需要详细记录患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症状表现等信息。
2. 症状观察: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包括情绪波动、冲动行为、睡眠质量等方面。
记录患者在用药前后的症状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用药剂量。
3. 不良反应监测:密切监测患者服用奥氮平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如头痛、眩晕、口干、体重增加等。
及时处理并记录。
精神科药学监护介绍

(药学服务与研究,2003,3(1):40)
1.药学监护产生的背景
Morse 估计美 国每年 由 于药疗 引起的疾病花费超过70亿美元。
B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有致夜间遗尿的不良反应,可能因外周过强的抗胆 碱能作用,抑制了逼尿肌的收缩,导致尿潴留,最后产生溢出性的遗尿。
临床药师建议
1. 查利培酮和帕罗西汀血药浓度: 利培酮+9-羟利培酮血药浓度83.7ng/ml 帕罗西汀血药浓度143ng/ml
2. 建议利培酮换用喹硫平,或减少利培酮剂量加用MECT。 3. 建议奥沙西泮换用劳拉西泮,或减少奥沙西泮给药剂量。 4. 建议停用帕罗西汀,改用氯米帕明或度洛西汀。
1.药学监护产生的背景
随着人们要求健康的水平提高,已不再 满足有药可用,要求提高治疗质量甚至生存 质量,提供安全、有效、经济、适意的药学 服务。药学监护应运而生则是一种必然趋势 了。
2.药学监护的定义与内容
“ 为了在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方面取得明 确的效果而提供的与药学有关的直接地负责地 监护。”
重在预防 早期识别 迅速转诊 • 恶性综合征(NMS)
• 表现为肌紧张、高热(可达41~42℃)、CPK增高、意识障碍、 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大汗、心动过速、血压不稳等)
• 诱发癫痫发作
• 抗精神病药物都有诱发癫痫发作的可能 氯氮平、氯丙嗪多见 • 氯氮平剂量高于500 mg/天时,危险明显增高 • 有癫痫发作史或头部创伤者,危险性高
天或几周后常可耐受
活动,如驾车、操纵机器或从事高空作 业
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与监测

裂症旳阴性症状。
2 5一羟色胺 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对阴性症状旳疗效和较少出现锥体外系
副作用旳特点源于对5一羟色胺受体旳拮抗。黑质纹状体和中脑 边沿多巴胺通路中5一羟色胺能活性降低能够增长多巴胺旳传递。
3 过分镇定:与药物阻断H、 α 、ACh,克制脑干网状上 行激活系统有关。 4 体位性低血压:与肾上腺能受体阻滞有关。
预防:
1 高龄、心脏病患者为易感人群。
2 低效价、高剂量影响心脏安全。
3s,或QTc>500ms应停药。
4 联合用药应注意对心脏旳影响。
谢谢!
延长等。
应定时做心电图检验、评估。
5 泌乳素水平增高
若血清泌乳素水平明显增高,可引起不能耐受旳性功能副
作用,以致治疗中断。
应经常问询患者有关性功能旳不良反应。
6 运动障碍 EPS和TD等运动障碍与每种抗精神药物都有关。
症状体现、体格检验和量表评估,有利于拟定其存在是否
和严重程度。
常见评估量表有
AIMS:异常不自主量表;
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 应与监测
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 可能旳发生机制 诊疗 预防治疗 不良反应监测
一 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 多种抗精神病药物尽管化学构造不同,但其药理作用和临
床效应大同小异。
1 经典抗精神病药 神经系统:
锥体外系反应(EPS) 是经典抗精神病药物最常见旳副反应之一,发生率约50% 一70%。
慢性症状迟发性运动障碍在3个月至数年后出现。
抗精神药物所致旳运动障碍
运动障碍 静坐不能
肌张力障碍
特点
主观感觉肌肉运 动、坐立不安
起病时间 数小时至数天
连续旳肌肉收缩 数小时至数天
类帕金森综合征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监测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监测精神药物是治疗精神疾病最主要的治疗措施之一,药物的种类及数量日益增加。
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除了对药物的临床疗效作评价外,甚至可能比疗效评价更为重要的是评价药物的不良事件,以说明药物的安全性和应用者对药物的耐受性。
监测药物不良事件,加以量化和规范化,便形成了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监测表。
适用范围本测验为他评量表,操作方便,容易掌握,不受年龄、性别、经济状况等因素影响,应用范围颇广,适用于各种职业、文化阶层及年龄段的住院精神病人。
包括青少年病人、老年病人和神经症病人。
评定注意事项1.评定员应为经量表训练的精神科医师。
2.评定员应根据病人报告,体格检查结果以及实验室报告作出评定,有些项目,还应向病人家属或病房工作人员询问。
3.有些项目无具体评定标准,可按前述严重度的评定原则评定。
4.评定时间:治疗前后评定。
5.用于评定各种精神药物引起不良事件的精神疾病患者。
6.有些症状较轻,难以判断是否系治疗所致,为谨慎计,宜将可能与治疗有关者也加以评定,并在表格中注明,分析时再定取舍。
评分标准评定症状的严重水平(0~3):(0)无该项症状;(1)轻度:指不影响功能活动,病人因之稍有烦恼,只有模棱两可的证据证明症状存在,或完全基于病人的报告;(2)中度:一定程度的功能影响,但对生活无严重影响,病人因而感到不舒服或不安,可直接观察到症状的存在;(3)重度:严重影响病人的活动和生活,就具体症状而言,有些症状只要肯定存在,其严重度至少达到中度。
具体评分如下:1、头昏或头痛(0)无;(1)有头昏头晕感,(2)伴失平衡感的头昏和头晕;(3)晕厥,失去知觉。
2、失眠(0)无;(1)平时睡眠减少2小时;(2)减少3~6小时;(3)减少6小时以上。
3、嗜睡(0)无;(1)白天嗜睡或睡觉2小时;(2)白天睡眠3~8小时;(3)白天睡8小时以上。
4、锥体外系反应(包括急性肌张力反应、静坐不能、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迟发性运动障碍)(0)无;(1)症状可疑或轻度,但不影响患者的工作或其他活动,不需要药物治疗;(2)有明显症状,对患者有影响,需要药物治疗才能缓解;(3)症状明显,对患者造成明显的影响,药物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往往需要减药或停药。
2022年药物滥用患者检测表

疗,检查发现肝功能异常,给
予对症保肝治疗。
给予精神科护理常规,特级护
使用酒精引起的精神和 行为障碍,右手第二掌骨 头撕脱性骨折,右食指皮 肤裂伤,肝功能检查的异 常结果,高脂血症
理,普食,行为观察与治疗, 36年前,患者开始饮酒,每次饮酒量2+两(白酒),最大量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监测,防防 约半斤;啤酒最大量12瓶。经常空腹饮酒,晨起饮酒,独自
tid,地西泮片 7.5mg tid 酒后无不适,工作能力及人际交往如常;20年前,患者开始
抗精神病药物,硫普罗宁注射 嗜酒,每天一回到家就喝酒,每次饮酒2-3两;10年前出现
液 0.2g ivgtt qd保肝,予 晨起空腹喝酒,每次饮酒半斤左右,经常醉酒,醉酒后易发
盐酸西替利嗪片 10mg qn 脾气,打骂家人,断酒后感手抖、心慌、烦躁、坐立不安,
情自然,能够自理个人日常生活。
给予地西泮10mgtid、按需静 2016年,患者因修建房屋开始出现病态饮酒,存在明确的晨
酒精戒断综合征,右肾结 石
滴地西泮替代递减治疗及B族 维生素补充、健康教育等相关
治疗
饮、空腹饮现象,饮酒时进食明显减少,经常呈醉酒状态。 上述情况持续约1月左右,并出现心情差、烦躁、失眠等表 现。目前患者心慌、坐立不安、出汗、失眠、烦躁等戒断症
状消失。
给予地西泮替代递减治疗及奥
酒精戒断综合征,电解质 代谢紊乱,肝功能异常, 贫血,右侧胸部软组织损 伤,右侧肋骨骨折?,轻 度脑萎缩,慢性鼻窦炎
氮平2.5mgqn对抗精神症状,
治疗中患者出现震颤谵妄,转 ICU继续治疗,意识逐渐恢复 后转后我科继续给予戒断治
4年前,患者逐渐出现饮酒成瘾,不能戒断,饮酒量逐渐增 大,白酒饮用量半斤到一斤不等。饮酒失去规律,想喝酒喝 。目前患者酒精戒断症状缓解,精神病性症状消除,肝功较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监测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监测精神药物是治疗精神疾病最主要的治疗措施之一,药物的种类及数量日益增加。
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除了对药物的临床疗效作评价外,甚至可能比疗效评价更为重要的是评价药物的不良事件,以说明药物的安全性和应用者对药物的耐受性。
监测药物不良事件,加以量化和规范化,便形成了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监测表。
适用范围本测验为他评量表,操作方便,容易掌握,不受年龄、性别、经济状况等因素影响,应用范围颇广,适用于各种职业、文化阶层及年龄段的住院精神病人。
包括青少年病人、老年病人和神经症病人。
评定注意事项1.评定员应为经量表训练的精神科医师。
2.评定员应根据病人报告,体格检查结果以及实验室报告作出评定,有些项目,还应向病人家属或病房工作人员询问。
3.有些项目无具体评定标准,可按前述严重度的评定原则评定。
4.评定时间:治疗前后评定。
5.用于评定各种精神药物引起不良事件的精神疾病患者。
6.有些症状较轻,难以判断是否系治疗所致,为谨慎计,宜将可能与治疗有关者也加以评定,并在表格中注明,分析时再定取舍。
评分标准评定症状的严重水平(0~3):(0)无该项症状;(1)轻度:指不影响功能活动,病人因之稍有烦恼,只有模棱两可的证据证明症状存在,或完全基于病人的报告;(2)中度:一定程度的功能影响,但对生活无严重影响,病人因而感到不舒服或不安,可直接观察到症状的存在;(3)重度:严重影响病人的活动和生活,就具体症状而言,有些症状只要肯定存在,其严重度至少达到中度。
具体评分如下:1、头昏或头痛(0)无;(1)有头昏头晕感,(2)伴失平衡感的头昏和头晕;(3)晕厥,失去知觉。
2、失眠(0)无;(1)平时睡眠减少2小时;(2)减少3~6小时;(3)减少6小时以上。
3、嗜睡(0)无;(1)白天嗜睡或睡觉2小时;(2)白天睡眠3~8小时;(3)白天睡8小时以上。
4、锥体外系反应(包括急性肌张力反应、静坐不能、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迟发性运动障碍)(0)无;(1)症状可疑或轻度,但不影响患者的工作或其他活动,不需要药物治疗;(2)有明显症状,对患者有影响,需要药物治疗才能缓解;(3)症状明显,对患者造成明显的影响,药物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往往需要减药或停药。
精神药物浓度监测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精神药物浓度监测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的应用4新疆阿克苏市人民医院 843000摘要:药物浓度监测是药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现代分析手段对患者血液样本中的药物浓度进行定量分析,进而探究药物疗效与血液浓度之间的关系,了解药物毒性,确定药物浓度与毒性浓度之间的范围,并结合药物动力学公式计算出治疗最佳剂量,实现用药个体化,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在精神疾病治疗中,精神药物浓度检测能够保障药物剂量的合理控制,进而给予精神疾病患者全面的治疗与帮助,助力患者早日康复,解决精神病患者的困扰。
基于此,本文主要综述精神药物浓度检测的重要意义与方法,并结合具体药物展开深入探讨,以此为精神疾病治疗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精神疾病;精神药物浓度检测;临床研究现在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导致人们的生活压力随之上升,我国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数越来越多,但具体病因却难以明确,大部分医学者认为与环境、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
精神疾病主要体现在病人思维与情感等方面的障碍,病程较长,治疗较为缓慢,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精神负担,因此要及时提高精神疾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稳定发展。
不同药物的副作用会对患者产生相应影响,因此要充分研究精神药物浓度,保障药物剂量的合理性,使得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时,不会出现中毒等不良反应,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一、精神药物浓度监测的重要意义药物浓度检测与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密切相关,药物浓度监测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根据患者的用药历史能够判断患者的服药情况,比如通过药物浓度检测,能够了解患者血药浓度,如果浓度下降或者血浆浓度高低不等,则意味着患者存在藏药等情况。
在药物监测的执行下,能够实现用药剂量个体化,尤其是对于精神药物而言,血浆浓度之间存在较大差异[1]。
比如氯氮平,不同患者每天服用400毫克,但氯氮平稳态血药浓度却存在较大差异,最高相差47倍。
因此不同患者选择的药物剂量不应保持一致,而是要根据患者血药浓度、患者的生理反应,给予其个体化用药。
2024年执业药师-临床常用抗精神病药的药学监护要点培训考试

临床常用抗精神病药的药学监护要点培训考试
单选题
1.下列对于五氟利多的说法错误的是()(A) 正确
A.属多受体阻断作用类的抗精神病药物
B.五氟利多为丁酰苯类亚型二苯丁哌啶类衍生物;
C.是唯一的口服长效抗精神病药;
D.抗精神病作用强而持久
2.属于高效价抗精神病药的是()(B) 正确
A.氯丙嗪
B.奋乃静
C.硫利达嗪
D.氯普噻吨
3.根据抗精神病药的受体阻断作用特点,下丘脑至垂体的结节漏斗通路与哪种效应或不良反应有关()(A) 正确
A.催乳素水平升高
B.锥体外系症状
C.精神病阳性症状
D.精神病阴性症状
4.从化学结构上看,氯丙嗪属于哪类抗精神病药()(B) 正确
A.丁酰苯类
B.吩噻嗪类
C.硫杂蒽类
D.苯甲酰胺类
多选题
1.喹硫平的适应症有()(ABC) 错误
A.精神分裂症,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B.双相障碍抑郁
C.痴呆的行为紊乱
D.儿童和青少年的行为问题,与冲动控制相关的疾病
2.氯氮平常见的不良反应()(ABCD) 正确
A.腹部不适/胃灼热;
B.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C.口干、泌尿异常、腹泻;
D.出汗、皮疹、疲劳、头痛
3.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有()(ABCD) 正确
A.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B.催乳素水平升高
C.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
D.外周抗胆碱能反应
4.氯氮平的适应证包括()(ABC) 错误
A.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B.减少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情感障碍自杀行为的危险性
C.难治性双相障碍
D.精神病的暴力攻击性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监测
精神药物是治疗精神疾病最主要的治疗措施之一,药物的种类及数量日益增加。
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除了对药物的临床疗效作评价外,甚至可能比疗效评价更为重要的是评价药物的不良事件,以说明药物的安全性和应用者对药物的耐受性。
监测药物不良事件,加以量化和规范化,便形成了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监测表。
适用范围
本测验为他评量表,操作方便,容易掌握,不受年龄、性别、经济状况等因素影响,应用范围颇广,适用于各种职业、文化阶层及年龄段的住院精神病人。
包括青少年病人、老年病人和神经症病人。
评定注意事项
1.评定员应为经量表训练的精神科医师。
2.评定员应根据病人报告,体格检查结果以及实验室报告作出评定,有些项目,还应向病人家属或病房工作人员询问。
3.有些项目无具体评定标准,可按前述严重度的评定原则评定。
4.评定时间:治疗前后评定。
5.用于评定各种精神药物引起不良事件的精神疾病患者。
6.有些症状较轻,难以判断是否系治疗所致,为谨慎计,宜将可能与治疗有关者也加以评定,并在表格中注明,分析时再定取舍。
评分标准
评定症状的严重水平(0〜3) : (0)无该项症状;(1)轻度:指不影响功能活动,病人因之稍有烦恼,只有模棱两可的证据证明症状存在,或完全基于病人的报告;( 2)中度:一定程度的功能影响,但对生活无严重影响,病人因而感到不舒服或不安,可直接观察到症状的存在;( 3)重度:严重影响病人的活动和生活,就具体症状而言,有些症状只要肯定存在,其严重度至少达到中度。
具体评分如下:
1 、头昏或头痛
(0)无;(1 )有头昏头晕感, (2)伴失平衡感的头昏和头晕;( 3)晕厥,失去知觉。
2、失眠
( 0)无;( 1 )平时睡眠减少 2 小时;( 2)减少3〜6 小时;( 3)减少 6 小时以上。
3、嗜睡
( 0 )无; ( 1 )白天嗜睡或睡觉 2 小时;( 2)白天睡眠3〜8 小时; (3)白天睡8 小时以上。
4、锥体外系反应(包括急性肌张力反应、静坐不能、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迟发性运动障碍) (0)无;( 1 )症状可疑或轻度,但不影响患者的工作或其他活动,不需要药物治疗;( 2) 有明显症状,对患者有影响,需要药物治疗才能缓解; (3)症状明显,对患者造成明显的影响,药物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往往需要减药或停药。
5、口干
( 0 )无; ( 1 )主诉口腔粘膜干燥; (2)可查出的口腔粘膜干燥。
( 3)可明显查出的口腔粘
膜干燥。
6、流涎
( 0)无;( 1 )夜间睡眠时有唾液增多;( 2)日间有唾液增多; ( 3)淌口水。
7、便秘
(0)无;(1)便秘36 小时以上; (2) 4 天以上的便秘; (3)需手通大便。
8、视力模糊
(0)无;(1)只是主诉;(2)影响视力的清晰度;(3)累及日常活动,如绊倒东西等。
9、尿潴溜
(0)无;(1)症状存在,但可以忍受;(2)排尿困难,排尿时间延长,排尿不净感;(3)尿潴溜。
10、消化道症状
(0)无;(1)轻度吞咽困难或恶心或存在腹泻,但不影响患者的工作或其他活动;(2)有吞咽困难或明显恶心或腹泻,无呕吐,对患者有影响;(3)明显吞咽困难或恶心伴呕吐或严
重腹泻,对患者造成明显的影响。
11、黄疸
(0)血清胆红素为1.71 nmol/L〜17.1 u mol/L ,无临床症状;(1 )在日光或日光灯下可明视巩膜或皮肤黏膜
处均匀发黄。
血清胆红素为34.2 u mol/L〜85.5 u mol/L,一般无皮肤瘙痒。
(2)在室内即可视巩膜、皮肤黏膜处均匀发黄,在日光或日光灯下可见有明显黄染,但黄染处,特别是巩膜不发红(未显赤黄色),血清胆红素为85.5 u mol/L 〜
171 u mol/L。
一般可出现皮肤瘙痒。
(3)黄疸明显并且呈赤黄色,多数有瘙痒和纳差、乏力、消瘦等症状,血清胆
红素 > 171 u mol/L。
12、体位性低血压
(0)正常;(1)比平时低10%以上;(2)降低20 %以上;(3)低至难以测出。
13、心动过速
(0)正常;(1)心率90至100次/分;(2)100至120次/分;(3)120次/分以上。
(清晨起床前的测量结果。
)
14、过敏反应
(0)无;(1)皮疹局限于V 5%的皮肤、皮肤轻微感瘙痒;(2)皮疹全身散在分布,但覆盖面小于1/3的皮肤、明显瘙痒,患者受到影响,可能有抓痕;(3)皮疹全身分布,覆盖面超
过皮肤的1/3、严重瘙痒,明显影响患者,皮肤有明显抓痕。
15、意识障碍
(0)无;(1 )症状轻;(2)仅见于晚上,短暂;(3)持续至白天。
16、癫痫发作
(0)无;(1 )有过一次发作;(2)有过2或3次发作;(3)超过3次发作。
17、恶性症状群
(0)无;(1)症状较轻,未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2)症状较明显,一般处理可缓解;(3)症状严重,通过停药并给予积极的支持治疗才能缓解。
18、发热
(0)正常体温;(1)腋下体温3 7 .5-38 o C ;(2)腋下体温38 .1-39 o C ;(3)腋下体温3
9 o C以上
19、感知觉障碍
(0)无;(1)症状较轻,未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2)症状较明显,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3 )症状严重,导致不能正常生活与工作。
20、记忆力障碍
(0)正常;(1)患者主观感到记忆力下降,但不影响日常功能;(2)记忆下降影响患者或检查过程中观察到轻度症状;(3)检查过程中患者表现出明显的记忆力下降。
21、思维障碍
(0)无;(1)不良思维症状较轻,未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2)不良思维导致行为异常,
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3 )不良思维导致行为异常,影响日常生活与工作,甚至引起不良事件的发生。
22、情绪抑郁
(0)无;(1)问出来的心境抑郁;(2)主动诉述抑郁绝望,易哭;(3)伴阻滞的符合诊断标
准的重症抑郁发作。
23、兴奋或激惹
(0)无;(1)有焦虑或恐惧;(2)有非持续性的激越性运动行为;(3)持续激越,如捶首,顿足和控手等。
24、活动增加
(0)无;(1)非持续性,能自行控制;(2)持续性,不需外力控制;(3)持续,需他人干涉。
25、活动减退
(0)无;(1)主动活动减少;(2)需外力推动才活动;(3)木僵或亚木僵。
26、自知力障碍
(0)表示知道自己有病,并配合治疗;(1)表示知道自己有病,但是不配合治疗;(2)否认自己有病,但是尚能配合治疗;(3)否认自己有病,不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