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 老师课堂 PPT 第12章国民收入核算
合集下载
高鸿业五版宏观经济学第12章.ppt
2.宏观经济学运用经济加总法时值得注意的几点 第一,宏观分析中有些总量变化可以从微观分析 的个量中直接加总(大部分是加权平均加总)而 得到。
2019年3月30日星期六 制作者:勤奋之人工作室 24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2.宏观经济学运用经济加总法时值得注意的几点 第二,有的时候微观经济学中一些个体变量尽管 可以加总,但是这种加总却达不到研究整个社会 经济行为的目的。 尽管微观是宏观的基础,但总体经济行为并不 是个体经济行为的简单加总。对微观经济是正确 的东西,对宏观经济未必也是正确的。
2019年3月30日星期六
制作者:勤奋之人工作室
20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2.宏观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相同之处 第一,微观经济学中的价格和产量是一个个具体 商品的价格和产量——个量,而宏观经济学中的 价格和产量是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 —总量,这里价格水平用价格指数表示,产出水 平用货币衡量的市场价值(国内生产总值)表示。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3.测度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指标 第三,物价水平 物价水平指物价总水平,一般用价格指数即 社会上若干种商品价格水平的指数来表示。价格 指数包括消费物价措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 (PPI)以及GDP折算指数三种。 物价水平的变动用通货膨胀率表示。
2019年3月30日星期六 制作者:勤奋之人工作室 21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2.宏观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相同之处 第二,微观经济学中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一般 形态,看起来和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和短 期总供给曲线的形态都差不多地向右下方倾斜和 向右上方倾斜,但是其原因却是不同的。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本PPT课件
第二节 GDP
一、一个虚拟的例子: 一年中,先生产一台麦粉机,值100元,可用十年。 然后生产100斤小麦,值100元。此后,将小麦加工成 80斤面粉,值120元,其中小麦成本100元,机器折旧 10元,人工费10元。 问:这里的GDP是多少。 1:机器100元+小麦100元+面粉120元=320元 2:机器100元+面粉120元=220元 二、GDP的定义:P428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四)GDP是一定时期内的产值(通常以年为时 间为单位),所以是流量。
(五)GDP是某地区域内的生产指标
与GNP的区别: GDP核算以国土为原则,GNP核算以国民为原则。 二者关系用公式表示是: GNP=GDP+本国人在外国取得的要素收入-外国 人在本国取得的要素收入 本国人在外国取得的要素收入-外国人在本国取得 的要素收入=本国人的净要素收入NFI(P435) 这样,二者关系的公式是: GNP=GDP+NFI
三、收入法:
(一)方法 当期生产新创造的价值,经销售变为收入,并在相 关当事人(不一定是本国国民)之间分配。转化为: (1)劳动者工资与薪金收入 (2)资本所有者的资本收入(利息、股息等)。 (3)实物资本提供者及土地所有者租金收入 (4)政府税收(间接税、直接税)。 将来自GDP的各种收入汇总,可得GDP。
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一、两部门 (一)含义:只有居民和企业,没有政府和对外 部门(后者即假定经济是封闭经济) (二)恒等式: 1、总供给=总收入=C+S 2、总支出AE(或总需求AD)=C+I
3、恒等关系:
AD(AE)=C+I=Y=C+S=AS
AD I=S AS 储蓄S与投资必然相等的原因是,一方面,没卖出去的 产品也算作收入,但这种“收入”显然是不能用于 消 费的,所以也被算作一种储蓄。另一方面,那些没 卖出去的产品被算作增加产成品库存的投资。这是 “非意愿”的投资。
宏观经济学(第12章)(高鸿业版)
5.袁志刚《宏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版。
PPT课件
19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N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
本章学习目的
1.掌握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概念及其局限性 2.掌握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3.熟悉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基本方法 4.熟悉宏观经济总量之间的数量增减关系
总收入:GDP=Y=要素收入之和=工资 +利息+地租+利润=消费(C)+储蓄(S)
C+I=C+S
I=S
PPT课件
36
第二节 产出、收入、支出
2.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流量循环
总支出:GDP=Y=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 =C+I+G
总体行为 宏观最优化 宏观均衡 微观基础
总产量 总收入 总支出
恒等式
S=I
宏观分析
宏观经济 循环流转
宏观分析
结
构 PPT课件
产品市场 要素市场 货币市场 国外市场
长期分析
家庭 政府 部门 厂商
17
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续)
恒等式 S=I
宏观分析 结构
S+T=I+G
S+T+M=I+G+X
长期分析 短期分析
1.名义国内生产总值(nominal GDP)是用当期的产量乘当
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GDP。
2.实际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是用当期的产量乘基期的
价格计算出来的GDP。
名义GDP
3.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
×100%
(GDP price index)
实际GDP
PPT课件
19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National income accounting
本章学习目的
1.掌握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概念及其局限性 2.掌握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3.熟悉国民收入核算的两种基本方法 4.熟悉宏观经济总量之间的数量增减关系
总收入:GDP=Y=要素收入之和=工资 +利息+地租+利润=消费(C)+储蓄(S)
C+I=C+S
I=S
PPT课件
36
第二节 产出、收入、支出
2.三部门经济国民收入流量循环
总支出:GDP=Y=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需求 =C+I+G
总体行为 宏观最优化 宏观均衡 微观基础
总产量 总收入 总支出
恒等式
S=I
宏观分析
宏观经济 循环流转
宏观分析
结
构 PPT课件
产品市场 要素市场 货币市场 国外市场
长期分析
家庭 政府 部门 厂商
17
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续)
恒等式 S=I
宏观分析 结构
S+T=I+G
S+T+M=I+G+X
长期分析 短期分析
1.名义国内生产总值(nominal GDP)是用当期的产量乘当
期的价格计算出来的GDP。
2.实际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是用当期的产量乘基期的
价格计算出来的GDP。
名义GDP
3.国内生产总值价格指数=
×100%
(GDP price index)
实际GDP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第12章国民收入核算.pptx
间的关系?
GDP的定义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 是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
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 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例子:一个书柜的生产销售过程
生产者 伐木工 锯木厂 木工 零售商
开始于
结速于
增加价值
一棵橡树 50美元(砍伐,卖给锯木厂厂 主)
6. 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 自给自足生产)
产出、收入、支出之间的关系
结论:产出=收入 原因:增加价值由各要素投入共同创造,理
所应当分配给各生产要素。 产出=增加值合计=工资+租金+利息+利
润 结论:产出=支出 原因:产出=增加值合计=最终产品的销售
收入=最终产品购买者的支出。 常见的疑问:生产出来的产品如果没有全部
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 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 量GDP。
GDP = C + I + G + ( X – M )
1、消费(C)——是指居民个人消费支出,包括购买耐 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的支出。建造住宅的支 出不包括在内。 2、投资(I)——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 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 3、政府购买(G)——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 支出(国防、筑路、建校)。转移支付不计入、公债利 息不计入。 4、净出口(X–M)——出口(X)– 进口(M)
第六节 名义GDP与实际GDP
一、名义GDP(货币GDP) 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 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二、实际GDP 实际GDP是用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的全部 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的定义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 是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
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 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例子:一个书柜的生产销售过程
生产者 伐木工 锯木厂 木工 零售商
开始于
结速于
增加价值
一棵橡树 50美元(砍伐,卖给锯木厂厂 主)
6. 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家务劳动、 自给自足生产)
产出、收入、支出之间的关系
结论:产出=收入 原因:增加价值由各要素投入共同创造,理
所应当分配给各生产要素。 产出=增加值合计=工资+租金+利息+利
润 结论:产出=支出 原因:产出=增加值合计=最终产品的销售
收入=最终产品购买者的支出。 常见的疑问:生产出来的产品如果没有全部
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 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即最终产品的总卖价来计 量GDP。
GDP = C + I + G + ( X – M )
1、消费(C)——是指居民个人消费支出,包括购买耐 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的支出。建造住宅的支 出不包括在内。 2、投资(I)——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 住宅、机械设备及存货)的支出。 3、政府购买(G)——是指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 支出(国防、筑路、建校)。转移支付不计入、公债利 息不计入。 4、净出口(X–M)——出口(X)– 进口(M)
第六节 名义GDP与实际GDP
一、名义GDP(货币GDP) 名义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 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二、实际GDP 实际GDP是用某一年作为基期的价格计算的全部 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版)ppt课件
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总产出或人均产出的持续增加,通常用 GDP或人均GDP来衡量。
经济增长源泉
包括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劳动力投入等。
经济增长模型
如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等,用于解释经济增长的动因 和机制。
经济周期现象及解释
经济周期定义
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 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02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
国内生产总值概念及核算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GDP)概念: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 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GDP核算方法:包括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
生产法:GDP=各部门的总产出-各部门的中间消耗。
收入法: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 业盈余。 支出法: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 出口。
可持续发展
分析发展中国家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实 现环境保护和社会公正,推动可持续发展。
中国宏观经济问题与挑战
A
经济增长与转型
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制约因素,以及如 何实现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
金融市场改革
探讨中国金融市场的现状、问题和改革方 向,包括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和金融监管等。
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政策含义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
菲利普斯曲线表示的是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的交替关系。当失业率降低时,通货膨胀率趋于上升;反之,当失业率 上升时,通货膨胀率趋于下降。
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政策含义
政策含义
菲利普斯曲线为政府采取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依据。政府可以通过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影响失 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例如,在失业率较高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和降低失业率 ;而在通货膨胀率较高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政策来抑制物价上涨。
经济增长源泉
包括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劳动力投入等。
经济增长模型
如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增长模型等,用于解释经济增长的动因 和机制。
经济周期现象及解释
经济周期定义
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 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02 国民收入核算与决定
国内生产总值概念及核算方法
国内生产总值(GDP)概念: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 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GDP核算方法:包括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
生产法:GDP=各部门的总产出-各部门的中间消耗。
收入法: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 业盈余。 支出法:GDP=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 出口。
可持续发展
分析发展中国家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实 现环境保护和社会公正,推动可持续发展。
中国宏观经济问题与挑战
A
经济增长与转型
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和制约因素,以及如 何实现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
金融市场改革
探讨中国金融市场的现状、问题和改革方 向,包括利率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和金融监管等。
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政策含义
菲利普斯曲线描述
菲利普斯曲线表示的是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的交替关系。当失业率降低时,通货膨胀率趋于上升;反之,当失业率 上升时,通货膨胀率趋于下降。
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政策含义
政策含义
菲利普斯曲线为政府采取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依据。政府可以通过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影响失 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例如,在失业率较高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和降低失业率 ;而在通货膨胀率较高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政策来抑制物价上涨。
宏观经济学,高鸿业12-国民收入核算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研究的主要问题有:国民收入、就业、 通货膨胀、经济周期、国际收入与汇率等。
核心问题是国民收入。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国民收入决定 理论、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 济增长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开放经济理论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 (1)区别
(中国新闻网 2012-02-23 12:43核算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一、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
以 整个国民经济 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 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
到充分利用。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
果。而研究社会总体行为就是研究国民收入,即研究 如何使国民收入稳定地(没有通胀和衰退)以较合适 的速度增长。
2011年GDP增长不及财政增长 增长率低于2008年
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1年的统计公报,投资、 消费和净出口三大需求在2011年增速都有所减缓,但 仍然处在平稳较快的增长区间。对比发现,2011年我 国的GDP增长及消费与可支配收入增长再一次赶不上我 国的财政收入增长。
•焦点一:GDP增长率低于2008年 •焦点二:社会消费增长率比2008年还低 •焦点三:GDP增长逐季下滑趋势又出现 •焦点四:CPI涨幅回落5个月后又上涨了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主要内容: 一、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 三、核算国民收入的方法 四、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五、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六、名义GDP与实际GDP
资料: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
•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对资本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五版 高鸿业 第12章:《国民收入核算》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2章 15
净投资
重置投资replacement =对磨损的补偿=折旧
投资
净投资 =每年新增资本
= 投资 – 折旧(重置投资) = 期末的资本存量 - 期
初的资本存量
宏观经济学,严格区分投资和净投资的意义不大。
净投资、折旧(重置投资),都是当年的投资支出,都构
修改:绿色GDP——对GDP指标的一种调整,扣除经济
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
是一种解决办法,但目前实践不可行。面临着许多技术、观念和制度
方面的障碍。
挪威、芬兰、法国、美国、墨西哥等率先实行了绿色GDP 。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2章 11
应该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 A.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 B.居民用来自己食用的面粉 C.粮店为居民加工面条的面粉
西方经济学 宏 观 部 分
Macro-Economics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2章 1
宏观经济学及其范围
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的整体经济运行及政府运用经济政 策来影响经济运行等宏观经济问题的社会科学。 “宏观经济学”一词,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1933 年提出。而凯恩斯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被称为宏观经济之父。
税收。 一般在收入环节征收,如所得税。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2章 23
收入法计算的中国GDP
年份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7 GDP 135539.14 118020.69 106766.26 97209.37 87671.13 75606.41
(1)很多经济活动无法计入GDP。
GDP虽是反映国民经济 总量活动的最重要指标,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净投资
重置投资replacement =对磨损的补偿=折旧
投资
净投资 =每年新增资本
= 投资 – 折旧(重置投资) = 期末的资本存量 - 期
初的资本存量
宏观经济学,严格区分投资和净投资的意义不大。
净投资、折旧(重置投资),都是当年的投资支出,都构
修改:绿色GDP——对GDP指标的一种调整,扣除经济
活动中投入的环境成本。
是一种解决办法,但目前实践不可行。面临着许多技术、观念和制度
方面的障碍。
挪威、芬兰、法国、美国、墨西哥等率先实行了绿色GDP 。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2章 11
应该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 A.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 B.居民用来自己食用的面粉 C.粮店为居民加工面条的面粉
西方经济学 宏 观 部 分
Macro-Economics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2章 1
宏观经济学及其范围
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的整体经济运行及政府运用经济政 策来影响经济运行等宏观经济问题的社会科学。 “宏观经济学”一词,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1933 年提出。而凯恩斯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被称为宏观经济之父。
税收。 一般在收入环节征收,如所得税。
西方经济学· 宏观· 第12章 23
收入法计算的中国GDP
年份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7 GDP 135539.14 118020.69 106766.26 97209.37 87671.13 75606.41
(1)很多经济活动无法计入GDP。
GDP虽是反映国民经济 总量活动的最重要指标,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第五版-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授课ppt-河北工大-宋建林
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第六节 名义GDP和实际GDP
第一节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有体系的经济学发展历程
重 农 学 派 重 商 主 义 古典经济学 17世纪中期—1870s 亚当·斯密 大卫·李嘉图 马尔萨斯 让·萨伊 边际革命 1870s 门格尔 约翰·穆勒 杰文斯 1848 瓦尔拉斯 政治经济 学原理 新古典经济学
国 玻 津 秘
地下经济的国际差异
泰 墨 阿 瑞 澳 英 日 瑞 美
利
别 地下经济 占GDP 的百分比 (%) 68 维 亚
巴
布 韦
鲁
国
西
哥
根
廷
典
大
利 亚
国
本
士
国
63
61
54
33
29
18
13
12
11
9
8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 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 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DP用货币来衡量,即:产量×价格。 名义GDP:以现期价格或可变价格计算的GDP;
实际GDP:以基期价格或不变价格计算的GDP。
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指数 GDP折算指数=通货膨胀率+100%
练习题
皮萨 年份 2005 2006 2007 P $10 $11 $12 Q 400 500 600 P $2.00 $2.50 $3.00 拿铁咖啡 Q 1000 1100 1200 增加: $2 x 1000 = $6,000 = $8,250 = $10,800
宏观经济学
总体经济学,收入理论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总量分析法 以整个国民经济总体为主
宏观经济学 高鸿业 第12章 国民收入核算-PPT文档资料
DPI = PI – 个人所得税
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总方针:支出=收入,无论用什么方法核算,支 出应等于收入
一、两部门模型 主角:居民户 厂商 从支出的角度看:Y = C + I 从收入的角度看:Y = C + S 由于 C + I = Y = C + S 就得到 I = S 储蓄—投资恒等式 关于计划储蓄和计划投资 关于实际储蓄和实际投资
4、个人收入(PI) 从国民收入中减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社会
保险税(费),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大体上 就得到了个人收入。
PI = 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 + 政府给个人的 转移支付
5、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个人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后,税后的个人收入即为个 人可支配收入。
生产者 伐木工 锯木厂 木工 零售商
开始于
结速于
增加价值
一棵橡树 50美元(砍伐,卖给锯木厂厂 主)
50美元
50美元的 75美元(制成板材,卖给木工) 25美元 橡木木材
75美元的 250美元(做成橡木书柜,卖
橡木板
给零售商)
175美元
250美元的 400美元(把橡木书柜卖给消
橡木书柜
费者)
150美元
宏观经济学 高鸿业 第12章 国民收入核算-PPT文档资料
主讲人:XXX
第12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主要内容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 第三节 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的两种方法 第四节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第六节 名义GDP和实际GDP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GDP)
本节解决两个问题 1. 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GDP)这一概
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总方针:支出=收入,无论用什么方法核算,支 出应等于收入
一、两部门模型 主角:居民户 厂商 从支出的角度看:Y = C + I 从收入的角度看:Y = C + S 由于 C + I = Y = C + S 就得到 I = S 储蓄—投资恒等式 关于计划储蓄和计划投资 关于实际储蓄和实际投资
4、个人收入(PI) 从国民收入中减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及社会
保险税(费),加上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大体上 就得到了个人收入。
PI = 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 + 政府给个人的 转移支付
5、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个人收入缴纳个人所得税后,税后的个人收入即为个 人可支配收入。
生产者 伐木工 锯木厂 木工 零售商
开始于
结速于
增加价值
一棵橡树 50美元(砍伐,卖给锯木厂厂 主)
50美元
50美元的 75美元(制成板材,卖给木工) 25美元 橡木木材
75美元的 250美元(做成橡木书柜,卖
橡木板
给零售商)
175美元
250美元的 400美元(把橡木书柜卖给消
橡木书柜
费者)
150美元
宏观经济学 高鸿业 第12章 国民收入核算-PPT文档资料
主讲人:XXX
第12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主要内容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 第三节 核算国内生产总值的两种方法 第四节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第五节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第六节 名义GDP和实际GDP
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GDP)
本节解决两个问题 1. 如何理解国内生产总值(GDP)这一概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 课件
不属于投资的是: • A.某公司购买了一台新机床 • B.某公司建立了一条新装配线 • C.某公司增加了500件存货 • D.某公司购买政府债券
1、企业用5台新机器替代5台报废旧机器,GDP怎么变 化?
【G】政府购买
Government purchase
如国防、建筑道路等基础设施
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和
GDP计算举例:
生产阶段
棉花
产品价值
15
中间产品 价值 0
增加值
15
棉纱
棉布
20
30
15
20
5
10
售衣商
服装
45 50 (最终产品价
值)
30
45
15
5
合计
160
110
50(增值和)
思考
应该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单选题) • A.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 • B.居民买来自己食用的面粉 • C.粮店为居民加工面条的面粉
收入(厂商的支出) 单位:美元 产出(厂商的收入)
工资和薪金 利息 地租 利润
总计收入
20,000 15,000 5,000 10,000
50,000
生产出成品(纱) 减:购买原料棉花
200,000 150,000
产出(增值)
50,000
第三节 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一、核算的支出法
二 、核算GDP的两种方法
四、国民收入的基本关系 1、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流量循环图如下: 要素市场
厂商支付要素报酬
消费者
厂
商
产品市场
消费者购买产品与劳务
如果居民的全部收入用于购买支出,即总支出=总收入, 亦即总需求=总供给。即: Y = AD = AS 。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病→药方→对症下药→疗效→目标
美国与中国经济增长比较
• 世事沧桑、斗转星移
增长率
增长率
1900
美国
年份 1950
中国
年份
三、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
• 1、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国民收入是什么,如何计算)
• 2、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核心理论
– 哪些因素决定一国国民收入
• 3、经济周期理论 • 4、经济增长理论 • 5、就业理论——为何会失业 • 6、通货膨胀理论 • 7、宏观经济政策 • 8、开放经济理论
四、有关概念
• 1、研究的对象——国民经济总体:四部门 • 2、中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 3、中心问题:资源的有效利用 • 4、存量与流量
– (1)存量(stock)——一定时点上测算出的量 值
– (2)流量(flow)——一定时期内测算出来的量 值
五、研究方法
• 1、市场三分与经济行为主体四分
论》一书出版到20世纪60年代左右;现代 宏观经济学产生和发展时期;
• 4、20世纪70年代以后;现代宏观经济学进 一步发展和演变时期。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指标体系
• 一、国内生产总值
• (一)国内生产总值概念
• 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 •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
• c. 中心理论上看,宏观关注的是国民收入决定理 论,微观关注的是价格理论;
• d. 研究方法方面,宏观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法,微 观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法。
六、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概况
• 1、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古典宏观经 济学阶段,代表人物:威廉·配第、亚当·斯 密、大卫·李嘉图等
• 2、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30年代; • 3、从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 1、什么因素决定一个国家经济的长期增长?比较挪威与阿根廷、 中国与美国 – 劳动数量、生产率、技术、制度
• 2、在不同体制条件下,引起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何在?政府 可否采取 、如何采取反经济周期政策?(任何国家都存在周期)
• 3、什么因素导致了失业的存在和增加? • 4、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 • 5、全球经济体系如何影响某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 • 6、政府如何实施宏观经济政策?
–(3)Note:太象现实的模型不一定是好模型
• 4、均衡分析法:如I=S/ IS-LM个体经济变量(如个别产品的 价格和产量等)的决定过程;
宏观经济学则是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 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 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
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1.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
• 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s]
• ——在计算期间生产的但不重复出售以供最终使 用的产品。
•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Products]
• ——用于再出售以供生产其它产品使用的产品。
•
避免重复计算[Double-Count] ,只计算附加
宏观经济学
第12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 导 论
一、宏观经济学的定义
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以使用可以有其 他用途的“稀缺”资源来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 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 (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1985,P4)
包括: (1)what should we do? (2)what will happen?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
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通货膨胀率+100%
(二)国民生产总值
值[Value Added] 。
问题:
• 1)当上海宝钢把价值10万元的钢材出售给 浙江的吉利汽车制造商时,这10万元要不 要计入上海市的GDP?
• 2)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商品是中间产品时, 要不要计入GDP?
2. 生产与销售
• 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只计算一定时期内所 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不能计算过去生产 的在这一时期内销售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 市场——金融市场、产品和服务市场、劳动市场;经济行 为 主体——家庭、企业、政府、外贸
• 2、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总量与个量的 关系 • 3、建立宏观经济理论模型
–(1)过程:观察→假设→建立模型→检验模型→得出新结论 –(2)好模型的标准:
• a、假设是否合理 • b、对于理解和研究现实问题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 c、模型所暗含的结论是否可以用经验数据来检验 • d、模型结论是否与现实数据相一致
– 3、生产者的研究:MICRO——单个厂商的行为
•
MACRO——整个社会的降龙之术
– 4、消费者的研究:MICRO——单个消费者的行为
• 早就出发
MACRO——所有家庭主妇,明天一
• 区别:
• a. 研究对象上,宏观研究的是整个经济,微观研 究的是单个经济;
• b. 解决的问题方面,宏观着重解决的是资源利用 问题,微观着重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
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个体行为的分析基 础上。
• Examples 1. 2. 3. 4.——比较微观与宏观经济学
– 1、价格的研究:MICRO——钢铁的价格
•
MACRO——一切投资品的价格
– 2、外贸项目的研究:MICRO——美国为什么进口 本田轿车而出口卡车?
•
MACRO——美国进出口总趋势
3.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Nominal GDP] • ——以现期价格[Current Price]或可变价格
[Variable Price]计算的GDP; •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 • ——以不变价格[Fixed Price]计算的GDP。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 市场活动与非市场活动: • 非市场的生产活动理论上虽然也创造了价
值或增加了福利,但实际上没有也不可能计入 GDP。
下列项目是否应当计入GDP?
• 买卖股票。 • 证券经纪人的佣金。 • 政府转移支付(如社会保障的支付)。 • 私人转移支付(如私人之间的馈赠)。 • 旧货的买卖。 • 旧货商卖出价高于买入价的差额。 • 妻子从事家务劳动。 • 保姆从事家务劳动。
美国与中国经济增长比较
• 世事沧桑、斗转星移
增长率
增长率
1900
美国
年份 1950
中国
年份
三、宏观经济学基本理论
• 1、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国民收入是什么,如何计算)
• 2、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核心理论
– 哪些因素决定一国国民收入
• 3、经济周期理论 • 4、经济增长理论 • 5、就业理论——为何会失业 • 6、通货膨胀理论 • 7、宏观经济政策 • 8、开放经济理论
四、有关概念
• 1、研究的对象——国民经济总体:四部门 • 2、中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 3、中心问题:资源的有效利用 • 4、存量与流量
– (1)存量(stock)——一定时点上测算出的量 值
– (2)流量(flow)——一定时期内测算出来的量 值
五、研究方法
• 1、市场三分与经济行为主体四分
论》一书出版到20世纪60年代左右;现代 宏观经济学产生和发展时期;
• 4、20世纪70年代以后;现代宏观经济学进 一步发展和演变时期。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指标体系
• 一、国内生产总值
• (一)国内生产总值概念
• 国内生产总值[ 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 •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
• c. 中心理论上看,宏观关注的是国民收入决定理 论,微观关注的是价格理论;
• d. 研究方法方面,宏观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法,微 观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法。
六、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概况
• 1、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古典宏观经 济学阶段,代表人物:威廉·配第、亚当·斯 密、大卫·李嘉图等
• 2、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30年代; • 3、从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
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 1、什么因素决定一个国家经济的长期增长?比较挪威与阿根廷、 中国与美国 – 劳动数量、生产率、技术、制度
• 2、在不同体制条件下,引起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何在?政府 可否采取 、如何采取反经济周期政策?(任何国家都存在周期)
• 3、什么因素导致了失业的存在和增加? • 4、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 • 5、全球经济体系如何影响某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 • 6、政府如何实施宏观经济政策?
–(3)Note:太象现实的模型不一定是好模型
• 4、均衡分析法:如I=S/ IS-LM个体经济变量(如个别产品的 价格和产量等)的决定过程;
宏观经济学则是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 果,即对经济运行的整体,包括整个社会的产量、 收入、价格水平和就业水平进行分析。
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1.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
• 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s]
• ——在计算期间生产的但不重复出售以供最终使 用的产品。
•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Products]
• ——用于再出售以供生产其它产品使用的产品。
•
避免重复计算[Double-Count] ,只计算附加
宏观经济学
第12章 国民收入核算 第一节 导 论
一、宏观经济学的定义
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以使用可以有其 他用途的“稀缺”资源来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将 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各个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 (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1985,P4)
包括: (1)what should we do? (2)what will happen?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
国内生产总值折算指数=通货膨胀率+100%
(二)国民生产总值
值[Value Added] 。
问题:
• 1)当上海宝钢把价值10万元的钢材出售给 浙江的吉利汽车制造商时,这10万元要不 要计入上海市的GDP?
• 2)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商品是中间产品时, 要不要计入GDP?
2. 生产与销售
• 为了避免重复计算,只计算一定时期内所 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不能计算过去生产 的在这一时期内销售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 市场——金融市场、产品和服务市场、劳动市场;经济行 为 主体——家庭、企业、政府、外贸
• 2、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总量与个量的 关系 • 3、建立宏观经济理论模型
–(1)过程:观察→假设→建立模型→检验模型→得出新结论 –(2)好模型的标准:
• a、假设是否合理 • b、对于理解和研究现实问题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 c、模型所暗含的结论是否可以用经验数据来检验 • d、模型结论是否与现实数据相一致
– 3、生产者的研究:MICRO——单个厂商的行为
•
MACRO——整个社会的降龙之术
– 4、消费者的研究:MICRO——单个消费者的行为
• 早就出发
MACRO——所有家庭主妇,明天一
• 区别:
• a. 研究对象上,宏观研究的是整个经济,微观研 究的是单个经济;
• b. 解决的问题方面,宏观着重解决的是资源利用 问题,微观着重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
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个体行为的分析基 础上。
• Examples 1. 2. 3. 4.——比较微观与宏观经济学
– 1、价格的研究:MICRO——钢铁的价格
•
MACRO——一切投资品的价格
– 2、外贸项目的研究:MICRO——美国为什么进口 本田轿车而出口卡车?
•
MACRO——美国进出口总趋势
3.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Nominal GDP] • ——以现期价格[Current Price]或可变价格
[Variable Price]计算的GDP; •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 • ——以不变价格[Fixed Price]计算的GDP。
名义国内生产总值
• 市场活动与非市场活动: • 非市场的生产活动理论上虽然也创造了价
值或增加了福利,但实际上没有也不可能计入 GDP。
下列项目是否应当计入GDP?
• 买卖股票。 • 证券经纪人的佣金。 • 政府转移支付(如社会保障的支付)。 • 私人转移支付(如私人之间的馈赠)。 • 旧货的买卖。 • 旧货商卖出价高于买入价的差额。 • 妻子从事家务劳动。 • 保姆从事家务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