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开发周期
信息系统开发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信息: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状态的描述。
信号:信息载体以某种特殊形式的变化和运动反映信息的内容,产生使接收者可以感知,这种特殊形式的变化或运动称为信息载体显示的符号,或叫信息。
管理信息:指与人类的管理活动,特别是企业管理活动有关的信息。
信息科学:是研究信息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的一类学科的总称。
信息技术:是关于信息的产生、发送、传输、接收、变换、识别、控制等应用技术的总称,是在信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指导下扩展人类信息处理功能的技术。
信息化:是指人们的信息活动的规模不断增长以至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过程。
管理信息系统:指为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对管理信息进行系统地、综合地处理,辅助各级管理决策的计算机软件、硬件、通信设备,规章制度及有关人员的统一体。
信息活动:是管理活动的支柱,信息处理的能力和水平是管理者和管理机构的管理水平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结构化方法:指信息系统的一种开发方法,其主要含义是一组规范的步骤、准则和工具来进行开发工作。
系统: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组成的综合体。
系统的生命周期:指任何系统均有其产生、发展、成熟、消亡或更新换代的过程。
MIS生命周期:指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规划、系统开发、系统运行与维护与系统更新的过程。
CASE技术:指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或计算机辅助系统工程。
目标是实现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内各阶段工作的基于计算机的自动化,它强调的是解决整个系统开发过程的效率问题。
系统规划:是管理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目标是制定的MIS的长期发展方案,决定MIS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发展进程。
战略问题:指关于一个组织生存发展的全局性、关键性和长期性的问题。
MIS的战略规划:是关于MIS长远发展的规划,包括主要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措施等。
企业过程:指在企业资源管理中所需要的、逻辑上相关的一组决策和活动。
数据类:指支持企业过程所必需的逻辑上相关的数据。
企业信息管理复习题(14)
企业信息管理复习题一、单选1.下列哪项不是信息的基本特性( C 关联性)。
2.在信息传输模式中,信息在下列哪个环节中容易受到干扰,发生信息歪曲、失真等现象。
( B 信道)3.下列哪项不是信息的基本特性(C整体性)。
4. 信息与其它物质商品的不同之处是( C 共享性)。
5.企业平时收集的各种与企业生产、发展有关的文献、资料属于哪类企业信息(D潜值信息6.信息的价值是指信息的( C 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7. 作为信息的存储载体,不是纸张存储载体主要优点的是( B 存储密度高)8. 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应采取的措施是( B 保存备份)9.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仅能够维持企业正常运转的那些企业信息是( C 低值信息)。
10.下面哪个层次不属于企业的管理层次。
( C 部门管理层)一、单选1.进行模块分解设计时,应使模块的耦合程度尽可能低,其中耦合程度最高,在设计中应坚决避免的是(D 内容耦合2.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下列哪个阶段是信息系统的物理设计。
(B 系统设计3.在信息系统的开发中,反映系统逻辑模型的是( A DFD图)。
4.在新旧系统转换过程中,系统转换风险最大的转换方式是( D 直接转换方式)。
5.在信息系统的开发中,反映系统概念模型的是( C DFD图)。
6.在新旧系统转换过程中,系统转换费用最大的转换方式是( C 并行转换方式)。
7.采用结构化开发方法,在开发的生命周期各阶段中,属于自下而上方法的是( D 系统实现)8.在定义数据库时,首先要进行三个世界的转换,处在信息世界层面上的模型有( A 概念模型)。
9.进行模块分解设计时,应使模块的耦合程度尽可能低,其中属于中等耦合程度,在设计中最好少用的是(B 控制耦合)。
10.进行模块分解设计时,应使模块的耦合程度尽可能低,其中耦合程度最高的是( D 内容耦合)。
11.在系统开发时首先分析企业的信息需求,建立全企业共享的数据库,属于下列哪种开发方法。
(D 面向数据方法12.描述信息系统能“做什么”,即系统具有哪些功能的模型是( B 逻辑模型)。
信息系统的系统开发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的系统开发生命周期信息系统的系统开发生命周期是指对一个信息系统进行开发的整个过程,从确定需求到最终交付和维护系统的各个阶段。
这个过程包括项目计划、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系统测试、部署与交付和系统维护等阶段。
以下将逐一介绍这些阶段的内容及重要性。
1. 项目计划项目计划是在系统开发生命周期中的起点,它确定了整个项目的目标、范围、时间和资源预算等。
在项目计划阶段,需要明确项目所要解决的问题、目标和需求,以及项目的可行性和可实施性等,从而为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指导和基础。
2.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阶段是对用户需求进行详细理解和分析的过程,通过与用户的沟通和需求调研,明确系统的功能需求、非功能需求和约束条件等。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确保对需求的准确理解和明确,为后续的系统设计和开发提供基础。
3. 系统设计系统设计阶段是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对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功能进行设计的过程。
在系统设计中,需要确定系统的模块划分、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以及界面设计等。
通过系统设计,可以为系统的开发实现提供详细的指导和规划。
4. 编码实现编码实现阶段是将系统设计的结果具体实现为可执行代码的过程。
在这一阶段,开发团队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进行编程工作,将系统的各个模块逐步开发出来,并进行代码调试和优化。
编码实现是整个开发过程中的核心环节,直接决定了系统的质量和性能。
5. 系统测试系统测试阶段是对已经编码实现的系统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的过程。
在系统测试中,需要对系统的各项功能进行验证,确保系统满足用户的需求,并进行性能测试,验证系统的性能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系统测试是保证系统质量的重要环节。
6. 部署与交付部署与交付阶段是将已经测试通过的系统部署到用户的生产环境中,并进行用户培训和系统交付的过程。
在这一阶段,需要进行系统部署的规划和组织,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同时对用户进行培训,使其能够熟练使用系统。
7. 系统维护系统维护阶段是在系统交付后进行的持续运维和维护工作。
生命周期法
生命周期法生命周期法也称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是目前国内外较流行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在系统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尤其在开发复杂的大系统时,显示了无比的优越性。
它也是迄今为止开发方法中应用最普遍最成熟的一种。
1基本思想:将软件工程学和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引入计算机系统的研制开发中,按照用户至上的原则,采用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
具体来说,它将整个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划分为独立的六个阶段,包括系统分析、程序设计、系统测试、运行和维护以及系统评估。
这六个阶段构成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2优缺点生命周期法的突出优点是强调系统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强调在整体优化的前提下考虑具体的分析设计问题,即自顶向下的观点。
它从时间角度把软件开发和维护分解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有各自相对独立的任务和目标。
降低了系统开发的复杂性,提高了可操作性。
另外,每个阶段都对该阶段的成果进行严格的审批,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纠正,保证了软件质量,特别是提高了软件的可维护性。
实践证明,生命周期法大大提高了软件开发的成功率。
但是,生命周期法开发周期较长,因为开发顺序是线性的,各个阶段的工作不能同时进行,前阶段所犯的错误必然带入后一阶段,而且是越是前面犯的错误对后面的工作的影响越大,更正错误所花的工作量就越大。
而且,在功能经常要变化的情况下,难以适应变化要求,不支持反复开发。
编辑本段生命周期法的各个阶段生命周期法的四个阶段需求分析、设计、实施、运行和审计:1) 需求分析阶段需求分析是确定企业需求并把这种需求反映到信息系统需求说明书中。
需求分析阶段主要是满足用户需求的新系统逻辑模型。
需求分析工作主要由系统分析人员承担。
生命周期法具体过程以及这套表达工具的使用:A) 了解系统的组织结构首先接触到的往往是这个部门或单位的组织结构,表达部门或单位的组织结构,最直观的办法就是组织结构图。
组织结构图:把所需要了解的组织,分解为若干部分,并把它们之间的行政隶属或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用各部分之间的连线表示出来,这样形成的示意图就称为组织结构图。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记忆方法大全(UML十四图、十大领域联想记忆、CMMI等等)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记忆方法大全一、 UML十四图打油诗记忆法UML它有十四图包含静态和动态(分类)类图构件搞对象(类图、构件图、对象图)复合生下部署图(复合结构图、部署图)还送一个小包图(包图)六个都是静态图剩下八个动态图用例状态在活动(用例图、状态图、活动图)定时顺序来通信(定时图、顺序图、通信图)二者交互制成品(交互概观图、制品图)十四兄弟是一家记住我们的名字保你高项科不挂二、原创暴强的9大领域联想记忆法(44个)看了C哥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输入输出联想记忆(44个)受到启发!根据每个输入的核心字,总结了9大领域过程数的详细记忆法: 1 1 整体管理制定项目章程编写项目范围说明书编写项目管理计划指导和管理项目执行监督和控制项目工作整体变更控制项目结尾程书计执监变结呈书记质监变结2 范围管理计划编制定义范围创建工作分解结构范围确认控制范围编范解认制边犯解人质3 时间管理定义活动活动排序估算活动资源历时估算定制进度计划控制进度义排资历划制一排资历画质4 成本管理估算成本制定预算控制成本估定控古锭控(三国杀的古锭刀爱好者,你懂的)5 质量管理规划质量实施质量保证实施质量控制划证制话政治6 人力资源管理制定人力资源计划组建团队建设团队管理项目团队计组建管机组监管7 沟通管理沟通管理计划编制信息公布绩效报告项目干系人管理计公报人济公抱人8 风险管理编制风险管理计划风险识别定量分析定性分析风险应对计划编制风险监控计识量性应监即时量刑阴间9 采购管理采购计划编制合同编制招标(询价)供方选择合同管理合同收尾划同招供理尾话筒招供李伟三、一句话道破项目管理9大领域44个过程九大领域1.风险管理就是将风险大事化小,小事化了2.整体管理就是啥活儿都管点3.沟通管理就是有话好好说4.人力资源管理就是让你手下的人死心塌地的干活还不计较加班5.质量管理就是整出个合格产品6.范围管理就是知道自己在啥时候该干点啥7.时间管理就是让你别心急,否则热豆腐烫了你8.成本管理就是用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儿9.采购管理就是买技术买产品买你需要的东西,记得别忘记签个合同44个过程(一) 启动过程组:(1)制定项目章程:诞生项目,并为项目经理“正名”;(2)识别干系人:搞清楚谁与项目相关;(二) 规划过程组:(3)制定项目管理计划:编制项目执行的蓝图;(4)收集需求:收集要做什么;(5)定义范围:确定要做什么;(6)创建工作分解结构:细化交付成果到可管理的程度;(7)定义活动:把工作包分解为可估算、可管理的活动;(8)排列活动顺序:确定工作执行的先后顺序;(9)估算活动资源:确定到底需要什么才能完成工作;(10)估算活动持续时间:确定完成工作所需要经历的时间;(11)制定进度计划:描绘出整个项目的实施进程;(12)估算成本:确定完成工作所需要付出的代价;(13)制定预算:批准完成工作所需要付出的代价;(14)规划质量:确定合格的标准;(15)制定人力资源计划:需要什么人、需要多少人;(16)规划沟通:项目干系人需要什么,如何给到他们;(17)规划风险管理:定义如何对待风险;(18)识别风险:风险,你在哪里;(19)实施定性风险分析:揭开风险的面纱;(20)实施定量风险分析:揭开风险的真相;(21)规划风险应对:定义如何应对风险;(22)规划采购:买什么,如何买;(三) 执行过程组:(23)指导与管理项目执行:按图索骥;(24)实施质量保证:通过过程保证质量;(25)组建项目团队:让巧妇能为有米之炊;(26)建设项目团队:激发团队的潜能;(27)管理项目团队:大家好才是真的好;(28)发布信息:把信息传递给需要的人;(29)管理干系人期望:沟通并满足干系人的需求;(30)实施采购:购买要买的东西;(四) 监控过程组:(31)监控项目工作:盯着,不停地盯着;(32)实施整体变更控制:让变更在可控之内;(33)核实范围:让用户接受项目成果;(34)控制范围:让范围在可控之内;(35)控制进度:让进度在可控之内;(36)控制成本:让费用在可控之内;(37)实施质量控制:让结果满足既定的合格标准;(38)报告绩效: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39)监控风险:让风险在可控之内;(40)管理采购:让本次购买可控;(五) 收尾过程组:(41)结束项目或阶段:给项目(阶段)画“句号”;(42)结束采购:给本次购买画“句号”。
系统开发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法
第十章信息系统建设10.12 系统开发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法2系统开发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结构化生命周期法(Structured Life Cycle)是最早的、成熟的一种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该方法基于结构化方法的思想,按照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进行信息系统的开发。
基本思想:用系统的思想和系统工程的方法,遵循用户至上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开发。
31. 系统开发过程按照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规定每个阶段的工作任务、目标及其应达到的阶段性成果;按照一定的准则按部就班地完成各个阶段的工作,完成上一阶段的工作之后才可以进入下一阶段;每个阶段都要形成完整、规范的文档,作为下一阶段开发的依据;文档更改严格管理。
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实现系统设计系统运维2. 生命周期法的优点强调整体性和全局性;开发过程有计划,便于管理与控制;模块化便于分工合作完成大型项目;工作文档标准化、规范化——完成了艺术向技术的转变,排斥个性化与自由发挥;详尽的系统分析便于组织理清业务流程,发现缺陷,找到改进措施,使组织从中受益。
453. 生命周期法的适用性组织相对稳定、业务处理过程规范、需求明确且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的大型系统;软件的社会化大生产;特别适用于开发大型TPS和MIS系统。
64. 生命周期法的不足耗费资源大,开发周期长。
详细业务调查与正规文档整理工作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也花费较长的时间,导致最终开发出的系统可能过时;缺乏灵活性。
修改不灵活,手续繁琐且需要修改大量的文档。
有时用户在见到实际系统前,难以提出明确的修改意见,见到后再想提出时已经为时已晚。
5. 生命周期法的局限性不适用于以下系统:需求不明确的系统-非结构化决策(ESS)-半结构化决策(DSS)快速变化的系统小型系统7Thank You8。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信息服务系统的生命周期有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诞生”阶段,即系统的概念化阶段”。
一旦进行开发,系统就进入第二个阶段,即“开发”阶段,在该阶段建立系统。
第三个阶段是“生产”阶段,即系统投入运行阶段。
当系统不再有价值时,就进入了最后阶段,即“消亡”阶段。
这样的生命周期不断重复出现。
有人讥讽说:“计算机/信息处理领域是强制性劳动的领域”。
这种说法不一定全错。
一旦系统处于工作状态,人们只能按照系统要求去工作。
任何用户管理人员都知道,信息服务的要求一般是比较高的,而满足这些要求的资源(时间和空间)往往是的,所以有这种说法是很自然的。
在鉴别、评价和选择信息服务系统时,要考虑到系统的可移植性(即在一种计算机上实现的技术能转移到另一种计算机上),也称为技术移植性。
在用户看来,技术移植一般是指通用应用软件的移植。
应该提醒用户管理人员注意的是,对已有的系统软件作修改,则往往很难达到技术移植的目的。
实际上,许多已经感到,修改一个别人建立的系统所花的代价往往要比重新开发一个同样系统的代价要高。
有些信息服务部门下设一个质量保证小组。
其任务是保证系统质量符合预定的技术指标。
质量保证小组是由用户管理人员和信息服务人员组成的。
按照传统习惯,整理资料(包括编写用户手册)也是信息服务的职责。
遗憾的是,低质量的资料竟影响数据处理和信息服务达十年之久。
用户管理人员应知道目前还存在着许多不能被人们理解甚至使人们曲解的用户使用手册。
针对这一情况,在系统验收时,业务部门应对各种资料进行严格的检查。
数据是产生信息的根据,所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是每个人的职责。
信息服务系统负责对数据的存储,更改、操作和检索。
计算机信息服务系统的主要使用者是用户业务部门。
用户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管理系统的正常使用。
信息服务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是使系统正常进行。
用户必须与信息服务专业人员合作来保证系统的安全使用。
信息服务专业人员在系统设计时要周密地考虑安全问题。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生命周期及其关键阶段
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生命周期及其关键阶段信息系统集成项目是指将多个独立的信息系统组合成一个整体,并保证它们有效地协同工作。
在实施这样的项目时,我们需要遵循一系列严格的生命周期和关键阶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的生命周期及其关键阶段。
一、引言信息系统集成项目是为了满足组织或企业的特定需求而进行的一项复杂工程。
这类项目通常包括系统设计、软硬件配置、测试和部署等环节。
而为了确保项目能够按时交付、按质量要求实施,我们需要明确项目的生命周期及关键阶段。
二、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生命周期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生命周期是指从项目起始到项目结束的整个过程,通常包括项目启动、规划、执行、控制和收尾五个阶段。
1. 项目启动阶段项目启动阶段是项目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目的是确保项目的可行性和可实施性。
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进行项目背景分析、需求调研、范围定义等工作,并编制项目章程和项目计划。
2. 规划阶段规划阶段是项目生命周期的第二个阶段,主要目标是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项目交付物。
在规划阶段,我们需要进行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资源调配等工作,并编制项目详细计划、项目交付清单等。
3. 执行阶段执行阶段是项目生命周期的核心阶段,也是实施项目计划和交付物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将根据项目计划进行系统开发、测试和集成工作,并进行项目进度的跟踪和控制。
4. 控制阶段控制阶段是项目生命周期的第四个阶段,主要目标是确保项目按质量要求进行,并及时解决项目中的问题。
在控制阶段,我们将对项目的质量、进度和成本进行监控,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5. 收尾阶段收尾阶段是项目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项目的总结和交付阶段。
在收尾阶段,我们将对项目进行评估和总结,并进行项目交付、客户验收等工作。
三、信息系统集成项目关键阶段在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生命周期中,有几个关键阶段需要特别关注和重视。
1. 需求调研和分析阶段需求调研和分析阶段是项目早期的关键阶段,也是项目成功的基础。
“医院信息系统(HIS)开发协议”
“医院信息系统(HIS)开发协议”甲方(委托方):[医院全称]乙方(开发方):[开发公司全称]鉴于甲方需要开发一套医院信息系统,乙方具有相应的技术开发能力,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经友好协商,就乙方为甲方开发医院信息系统的相关事宜达成如下协议:第1条项目名称医院信息系统开发项目。
第2条项目内容乙方根据甲方的需求,开发一套完整的医院信息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模块:1. 电子病历管理2. 预约挂号系统3. 检验检查管理4. 财务管理5. 药品管理6. 综合查询与报表系统7. 系统维护与安全保障第3条开发周期项目开发周期自本协议签订之日起至[完成日期]止。
第4条双方权利与义务1. 甲方权利与义务:- 提供系统开发所需的详细需求说明。
- 按协议约定支付开发费用。
- 协助乙方进行系统测试和验收。
2. 乙方权利与义务:- 按照甲方提供的需求说明进行系统开发。
- 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易用性。
- 提供系统操作培训和技术支持。
第5条费用及支付方式1. 项目开发总费用为[总金额]。
2. 支付方式:- 预付款:协议签订后[日期]内支付[百分比]%。
- 中期款:系统开发完成[百分比]%后支付[百分比]%。
- 尾款:系统验收合格后[日期]内支付剩余[百分比]%。
第6条验收与维护1. 系统开发完成后,乙方应通知甲方进行验收测试。
2. 甲方应在收到通知后[天数]天内完成测试并提出修改意见。
3. 乙方应在收到修改意见后[天数]天内完成修改并重新提交验收。
4. 系统验收合格后,乙方提供[时长]年的免费维护服务。
第7条保密条款双方应对在合作过程中知悉的对方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负有保密义务,保密期限为[年数]年。
第8条违约责任如一方违反本协议约定,需承担违约责任,并赔偿对方因此遭受的损失。
第9条争议解决双方在履行本协议过程中发生争议,应首先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可提交甲方所在地人民法院诉讼解决。
第10条协议生效本协议自双方授权代表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
信息系统典型生命周期模型
信息系统典型⽣命周期模型1 .瀑布模型瀑布模型是⼀个经典的软件⽣命周期模型,⼀般将软件开发分为可⾏性分析(计划)、需求分析、软件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含单元测试)、测试、运⾏维护等⼏个阶段,如图所⽰。
瀑布模型中每项开发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l )从上⼀项开发活动接受其成果作为本次活动的输⼊。
( 2 )利⽤这⼀输⼊,实施本次活动应完成的⼯作内容。
( 3 )给出本次活动的⼯作成果,作为输出传给下⼀项开发活动。
( 4 )对本次活动的实施⼯作成果进⾏评审。
缺点:过程基本不可迭代,需求在开始的不确定性,错误到最后才能发现,开发进程呈现塞阻状态2 . V 模型如图所⽰V 模型的左边下降的是开发过程各阶段,与此相对应的是右边上升的部分,即各测试过程的各个阶段。
V 模型的优点在于它⾮常明确地标明了测试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级别,并且清楚地描述了这些测试阶段和开发各阶段的对应关系。
3 .原型化模型原型化模型的第⼀步是建造⼀个快速原型,实现客户或未来的⽤户与系统的交互,经过和⽤户针对原型的讨论和交流,弄清需求以便真正把握⽤户需要的软件产品是什么样⼦的。
充分了解后,再在原型基础上开发出⽤户满意的产品。
如图所⽰:增量模型也是原型化开发⽅法。
如图所⽰模型要点:瀑布和原型模型相结合,强调版本升级。
4.螺旋模型螺旋模型是⼀个演化软件过程模型,将原型实现的迭代特征与线性顺序(瀑布)模型中控制的和系统化的⽅⾯结合起来。
使得软件的增量版本的快速开发成为可能。
在螺旋模型中,软件开发是⼀系列的增量发布。
螺旋模型的整个开发过程如图所⽰。
图中的螺旋线代表随着时间推进的⼯作进展;开发过程具有周期性重复的螺旋线形状。
4个象限分别标志每个周期所划分的4 个阶段:制定计划、风险分析、实施⼯程和客户评估。
螺旋模型要点:统⼀了瀑布模型与原型模型,与增量模型相似,更强调风险分析。
5 .迭代模型喷泉模型:体现认识事物的循环迭代性,强调开发活动之间的⽆间隙性,⽆明显的活动阶段划分,适⽤于⾯向对象的开发过程。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瀑布模型)
系统生命周期法➢它是一种结构化解决问题的过程,简单有效,是其它开发方法的基础。
➢系统生命周期是指一个软件系统从目标提出到系统设计、实现、应用直到最终完成系统使命的全过程。
其基本思想是各阶段任务相对独立,具有明确完成标志。
➢通常生命周期包括八个阶段: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详细设计、编程调试、测试运行、运行维护。
为使各时期的任务更明确,以上阶段归类为三个时期,即系统定义期、系统开发期和系统维护期。
系统生命周期的瀑布模型1.定义期“分析重于设计,设计重于编码”,因为差错产生的越早,后面纠正差错所花的成本越高。
(1)问题定义:确定问题的性质、目标,力求使系统开发人员、用户以及使用系统的单位负责人对问题性质、系统目标与规模达成一致的看法。
(2)可行性研究:在问题定义的基础上,分析当前组织内外的具体条件,分析系统开发必须具备的资源和条件,并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
需要从目标方案的可行性、技术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方面的可行性以及社会方面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从而明确具体的系统方案。
(3)需求分析:该阶段是系统开发的重要环节。
实事求是地全面调查分析是系统设计的基础,影响整个系统开发工作的成败,形成系统分析报告,并从总体上给出系统的设想和逻辑方案,其中包括:●系统拟定的业务流程及业务处理工作方式;●系统拟定的数据指标体系和分析优化后的数据流程;●系统在各个业务处理环节拟采用的管理方法、算法或模型;●与系统开发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和运行体制的建立;●系统开发资源与时间进度估计。
2. 开发期该阶段实现系统的详细设计和具体应用程序的开发。
需要系统设计人员和软件开发人员的大量工作,同时,用户必须有效地参与设计过程。
(1)系统设计:也称为概要设计或一般设计。
系统设计主要进行系统总体结构设计,即提出系统的总体方案,包括网络设备的配置、设备选型、软件平台和开发工具的选择、系统子系统的划分、制定测试计划等。
该阶段需要在多种技术方案中选择最优设计,即能以简单而有效率的方式,在特定的技术、组织、财务和时间限制条件下满足用户需求的方案。
系统开发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法
第十章信息系统建设10.12 系统开发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法2系统开发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法结构化生命周期法(Structured Life Cycle)是最早的、成熟的一种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该方法基于结构化方法的思想,按照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进行信息系统的开发。
基本思想:用系统的思想和系统工程的方法,遵循用户至上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地对系统进行开发。
31. 系统开发过程按照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规定每个阶段的工作任务、目标及其应达到的阶段性成果;按照一定的准则按部就班地完成各个阶段的工作,完成上一阶段的工作之后才可以进入下一阶段;每个阶段都要形成完整、规范的文档,作为下一阶段开发的依据;文档更改严格管理。
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实现系统设计系统运维2. 生命周期法的优点强调整体性和全局性;开发过程有计划,便于管理与控制;模块化便于分工合作完成大型项目;工作文档标准化、规范化——完成了艺术向技术的转变,排斥个性化与自由发挥;详尽的系统分析便于组织理清业务流程,发现缺陷,找到改进措施,使组织从中受益。
453. 生命周期法的适用性组织相对稳定、业务处理过程规范、需求明确且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的大型系统;软件的社会化大生产;特别适用于开发大型TPS和MIS系统。
64. 生命周期法的不足耗费资源大,开发周期长。
详细业务调查与正规文档整理工作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也花费较长的时间,导致最终开发出的系统可能过时;缺乏灵活性。
修改不灵活,手续繁琐且需要修改大量的文档。
有时用户在见到实际系统前,难以提出明确的修改意见,见到后再想提出时已经为时已晚。
5. 生命周期法的局限性不适用于以下系统:需求不明确的系统-非结构化决策(ESS)-半结构化决策(DSS)快速变化的系统小型系统7Thank You8。
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9
谢谢观看
原型法是一种实用的开发方法,适合采用C/S模式的、用户目标和需求不很明确的
中小型信息系统的开发。
5
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四、原型法的优缺点 优点:
➢ 最大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有效的避免开发者和用户的认识隔阂所产生的失败 ➢ 用户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看到系统的模样 ➢ 用户与开发者容易合作,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 开发人员少,因此成本较底
二、生命周期法 第二,CASE工具能帮助我们完成将信息转化为新形式的系统开发任务。
缺乏对管理系统全面、系统的认识 最大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有效的避免开发者和用户的认识隔阂所产生的失败
适应用户目标和需求较明确的大型系统开发,注重开发过程的阶段性和全局性。
生命周期 工作单位:长江职业学院
六、面向对象方法的原理
消息等原理和方法对信息系统的进行开发。
七、CASE工具主要以两种方法支持MIS的开发:
用户与开发者容易合作,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用户与开发者容易合作,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类 & 对象:学生&某个学生、教师&某个教师
适应用户目标和需求较明确的大型系统开发,注重开发过程的阶段性和全局性。
3
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二、生命周期法
缺点:
➢ 缺乏对管理系统全面、系统的认识 ➢ 不适合开发大型MIS ➢ 每次反复都要花费人力物力 ➢ 如果用户不合作,盲目纠错,就会拖延开发过程
6
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任务和成果
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任务和成果(原创实用版)目录1.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任务和成果概述2.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任务和成果详细说明3.结论正文一、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任务和成果概述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通常会经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任务和成果。
这些阶段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系统测试和系统上线等。
1.需求分析阶段: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明确用户需求,确定系统的目标和功能,并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
这个阶段的成果是需求规格说明书,它是后续阶段的基础。
2.系统设计阶段:该阶段的任务是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块、界面等,并制定实现计划。
这个阶段的成果是系统设计文档,包括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数据库设计等。
3.系统开发阶段:该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系统设计文档进行系统的编码和测试。
这个阶段的成果是源代码和测试数据。
4.系统测试阶段:该阶段的任务是对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系统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这个阶段的成果是测试报告,包括缺陷报告、测试结果等。
5.系统上线阶段:该阶段的任务是将系统部署到生产环境中,并进行上线前的调试和准备。
这个阶段的成果是系统上线报告,包括上线前准备情况、系统运行状态等。
二、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任务和成果详细说明1.需求分析阶段:该阶段的任务包括收集用户需求、分析和整理需求、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等。
在这个阶段,需要与用户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并在此基础上确定系统的目标和功能。
需求规格说明书应该清晰地描述系统的功能和约束条件,为后续阶段的开发提供基础。
2.系统设计阶段:该阶段的任务包括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块、界面等,并制定实现计划。
在这个阶段,需要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设计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块、界面等,并制定实现计划。
同时,需要设计数据库结构和数据模型,并编写设计文档。
3.系统开发阶段:该阶段的任务是根据系统设计文档进行系统的编码和测试。
在这个阶段,需要根据设计文档进行系统的编码和测试,并编写源代码和测试数据。
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及开发方法
第三节 原型法
原型法是面向目标的,它扬弃了那种一步步周密细致地调查分 析,然后逐步整理出文字档案,最后才能让用户看到结果的烦琐做 法。
原型法一开始就凭借着系统开发人员对用户要求的理解,在软件 环境支持下,迅速提交一个实实在在的系统原型,向用户展示未来 系统的全部或部分功能,然后与用户反复交换意见,协商修改,确 认系统并达成一致的理解。
A 基类或父类
B 派生类或子类
这时,我们称类A为基类或父类;而称类B为 类A的派生类或子类。
我们可以说:类B 继承了类A 还可以说: 类B是从类A中派生出来的。
如果类B是类A的派生类,那么, 在构造类B的时候,不必描述派生类B的 所有特性,只需:
1. 让它继承类A的特性, 2. 增加类B与基类A不同的那些特 性。
管理信息系统的生 命周期及开发做笔记 及时完成作业
第一节 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第二节 结构化开发方法 第三节 原型法 第四节 面向对象方法 第五节 计算机辅助工程 第六节 各种开发方法的比较
第一节 管理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每一个信息系统都要经历从无到 有,再到淘汰的过程。
培训业务人员和操作员)以及数据准备(由业务人员完成),然后投入试运 行。如果有问题,则修改程序;
5.系统调试 彻底考察系统存在的缺陷,检查是否产生正确的结果, 称为系统调试,即回答诸如“系统是否会在已知条件下产 生预定结果”,“系统是否满足了原定目标”等问题。系 统调试工作需要一周或以上的时间。
6.系统切换与评价 系统切换是指旧系统切换到新系统,可以采用新旧系统并行运行中 切换、直接切换或分批切换等策略。系统评价是衡量系统是否实现了预 定的目标。
继承 (1) 继承的概念
父亲
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顺序
信息系统开发各阶段的顺序
信息系统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经历多个阶段。
以下是这些阶段的顺序。
需求分析是信息系统开发的第一步。
在这个阶段,开发人员需要收集用户需求,并分析这些需求,以确定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和特性。
第二,设计阶段涉及到系统的架构和用户界面的设计。
在这个阶段,开发人员需要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可靠性。
第三,实现阶段是将设计转换为可执行代码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开发人员需要编写和测试代码,并确保它们符合设计规范。
第四,测试阶段是确保系统符合用户需求和规范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开发人员需要对系统进行各种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试。
部署和维护是信息系统开发的最后一步。
在这个阶段,开发人员需要将系统部署到生产环境中,并确保它能够正常运行。
开发人员还需要定期维护系统,以确保它的可用性和安全性。
信息系统开发需要经历多个阶段,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部署和维护。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目标和挑战,开发人员需要认真考虑每个阶段的任务,并确保系统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和规范。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问答题及应用题题库
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问答题与应用题题库1、试举例说明决策问题的三种类型?答:按问题的结构化程度不同可将决策问题划分为三种类型,即: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非结构化决策。
2、说明数据、信息与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它们在管理上有什么不同?答:(1)数据是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这些符号不仅指数字,而且包括字符、文字、图形等等;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
处理数据是为了便于更好地解释,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可以说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
(2)信息(1nformation) 是对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
(3)所谓知识,就是反映各种事物的信息进入人们大脑,对神经细胞产生作用后留下的痕迹。
知识是由信息形成的。
(4)在管理过程中,同一数据,每个人的解释可能不同,其对决策的影响可能不同。
结果,决策者利用经过处理的数据做出决策,可能取得成功,也可能失败,这里的关键在于对数据的解释是否正确,即:是否正确地运用知识对数据做出解释,以得到准确的信息。
3、信息系统开发有哪几种策略?各有何优缺点?适用于什么场合?答: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有两种策略:(1) “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其优点是可以避免大规模系统可能出现运行不协调的危险,但缺点是不能像想象那样完全周密,由于缺乏从整个系统出发考虑问题,随着系统的进展,往往要作许多重大修改,甚至重新规划、设计。
这种开发策略用于小型系统的设计,适用于对开发工作缺乏经验的情况。
一般在组织初装和蔓延阶段,各种条件( 设备、资金、人力) 尚不完备时,常常采用这种开发策略。
(2)“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此种开发策略强调从整体上协调和规划,由全面到局部,由长远到近期,从探索合理的信息流出发来设计信息系统;由于这种开发策略要求很强的逻辑性,因而难度较大。
在实践中,对于大型系统,通常是自上而下地作好MIS 的战略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蔓延(诺兰阶段模型的阶段2) 蔓延(诺兰阶段模型的阶段2)
处于蔓延阶段的组织中, 处于蔓延阶段的组织中,计算机的应用初 见成效, 见成效,管理应用程序从少数部门扩散到多数 部门。 部门。
特
点
数据处理能力得到迅速发展; ⑴ 数据处理能力得到迅速发展; 出现许多新问题(如数据冗余、 ⑵ 出现许多新问题(如数据冗余、数据 不一致性、难以共享等); 不一致性、难以共享等); 计算机使用效率不高等。 ⑶ 计算机使用效率不高等。
?我们公司现处在哪个阶段?
IS开发策略 二、 IS开发策略
一般认为,开发MIS的策略有以下两种: 一般认为,开发MIS的策略有以下两种: MIS的策略有以下两种
自下而上” ⑴ “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
基本思想:从业务系统开始, 基本思想:从业务系统开始,先实现每个基本 功能(即数据处理功能),然后逐步向高级建设( ),然后逐步向高级建设 功能(即数据处理功能),然后逐步向高级建设(即, 增加管理/控制功能)。 增加管理/控制功能)。
系统说明书 系统分析 设计说明书 使用说明书 系统实施
系统设计
系统运行维护 旧系统运行 旧系统生命期
系统规划任务
环境
目标
信息系统发展战略
总体结构
开发计划
现行系统
“为什么……..”?
往哪里走…..?
系统分析
总体结构 初步调查 开发计划 管理业务, 资源条件 详细调查 可行性分析 可行? 结束
新系统 逻辑方案
定义新业务流程 定义新数据流程
描述业务流程 描述数据流程
做什么?
系统设计
流程图 新系统 逻辑方案 总体设计 功能结构图 功能模块 编码方案 物理配置 新系统 物理方案 详细设计 数据存储 输入输出
怎么做?
系统实施
购买设备 程序设计 新系统 物理方案 安装调试 人员培训 系统测试 系统切换
策略的选择
• 对于小型系统,可以单独使用“自下而上” 对于小型系统,可以单独使用“自下而上” • 对于大型企业系统,应该先“自上而下” 对于大型企业系统,应该先“自上而下” 进行规划、分析, 自下而上”设计、 进行规划、分析,再“自下而上”设计、 实现
新系统开发 系统规划报告 系统规划
抽 象 程 度
(4)集成(诺兰阶段模型的阶段4) 集成(诺兰阶段模型的阶段4)
集成阶段就是在控制的基础上, 集成阶段就是在控制的基础上,对子系统 中的硬件进行重新联接, 中的硬件进行重新联接,建立集中式的数据库 及能够充分利用和管理各种信息的系统。 及能够充分利用和管理各种信息的系统。
特
点
建立集中式的DB及相应的IS DB及相应的IS; ⑴ 建立集中式的DB及相应的IS; 增加大量硬件,预算费用迅速增长。 ⑵ 增加大量硬件,预算费用迅速增长。
(3)控制(诺兰阶段模型的阶段3 ) 控制(诺兰阶段模型的阶段3
主要指对组织中计算机的数量进行控制。 主要指对组织中计算机的数量进行控制。
特
点
成立了一个领导小组; ⑴ 成立了一个领导小组; 采用了数据库(DB)技术; ⑵ 采用了数据库(DB)技术; ⑶ 这一阶段是计算机管理变为数据管理的关键。 这一阶段是计算机管理变为数据管理的关键。
(5)数据管理(诺兰阶段模型的阶段5 ) 数据管理(诺兰阶段模型的阶段5 (6)成熟 (诺兰阶段模型的阶段6) 诺兰阶段模型的阶段6)
由于80年代时,美国尚处在第四阶段, 由于80年代时,美国尚处在第四阶段,因 80年代时 诺兰没能对该两个阶段进行详细的描述。 此,诺兰没能对该两个阶段进行详细的描述。 他认为数据管理应该是实现企业全方位的数据 存储、检索、处理和维护等; 存储、检索、处理和维护等;成熟应该是形成 了完善的信息系统, 了完善的信息系统,可以为各个管理层次提供 信息。 信息。
自上而下” (2) “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
基本思想:从整体上协调和规划, 基本思想:从整体上协调和规划,由全面到局 由长远到近期, 部、由长远到近期,从探索合理的信息流出发来设计信 息系统。 息系统。
两种策略优缺点的对比 •策略 •优点
•缺点
•备注
•能保证最终的系 •缺乏整体优化; •一般发生在 •自下而上 统可以运行(虽 •开发过程存在 “初装”和 然系统性能不一 大量的重复工作。“蔓延”阶段。 定良好)。 •整体性和逻辑性 •复杂、繁琐。 •自上而下 强。
(1)初装(诺兰阶段模型的阶段1) 初装(诺兰阶段模型的阶段1)
初装阶段标志着组织购买第一台计算机, 初装阶段标志着组织购买第一台计算机, 并初步开发管理应用程序。 并初步开发管理应用程序。
特
点
组织中只有个别人具有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⑴ 组织中只有个别人具有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⑵ 该阶段一般发生在一个组织的财务部门。 该阶段一般要素:
诺兰阶段模型还指明了信息系统发展过程 中的六种增长要素: 中的六种增长要素:
计算机硬软资源:从早期的磁带向最新的分布式计算机发展; 计算机硬软资源:从早期的磁带向最新的分布式计算机发展; 应用方式:从批处理方式到联机方式; 应用方式:从批处理方式到联机方式; 计划控制:从短期的、随机的计划到长期的、战略的计划; 计划控制:从短期的、随机的计划到长期的、战略的计划; MIS在组织中的地位:从附属于别的部门发展为独立的部门; MIS在组织中的地位:从附属于别的部门发展为独立的部门; 在组织中的地位 领导模式:开始时,技术领导是主要的,随着用户和上层管理 领导模式:开始时,技术领导是主要的, 人员越来越了解MIS,上层管理部门开始与MIS部门一起决定发展 人员越来越了解MIS,上层管理部门开始与MIS部门一起决定发展 MIS MIS 战略; 战略; 用户意识:从作业管理级的用户发展到中、上层管理级。 用户意识:从作业管理级的用户发展到中、上层管理级。
IS开发概述 开发概述
• 诺兰模型 • IS开发策略 开发策略 • IS开发周期 开发周期
诺兰模型
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一般要经历若干阶段。1973 年,诺兰(Nolan)首次提出了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理论,被 称为诺兰阶段模型,1980年,诺兰又进一步完善了该模型。
诺兰模型 六阶段) (六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