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中国旅游历史文化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旅游文化第2章

中国旅游文化第2章

四、姓氏、名、字、号和避讳
(一)姓氏
(二)名与字 (三)号 (四)避讳
五、科举制度

试程序
考试地点 县府院三场 省治所 考中者名称
生员秀
考试名称
第一名称谓
童 试 乡 试 会 试 殿 试
才 解 元
举 人
京都礼部
京殿廷
贡 士 进 士 及第
第一名:状元 第二名:榜眼 第三名:探花
第2章
中国历史文化
第一节 我国历史发展概述
一、旅游与历史的关系
旅游者的历史期待是旅游者旅游心理的重要
组成部分。 历史蕴涵是旅游客体产生吸引力的源泉。
二、 我国历史发展梗概
(一)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
1、原始群时期
2、氏族社会时期
传 说 历 史
中国历史百万年 蓝田北京人继后 大荔丁村马贝人 柳江资阳山顶洞 河姆渡和半坡村 龙山良渚大汶口 元谋猿人首开端 双腿直立大地走 早期智人举世闻 晚期智人最著名 母系氏族财产均 男子掌权生私有
会 元
状 元
(殿元)
六、四书五经、十三经、三纲五常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十三经:《诗经》、《尚书》、《周礼》、《仪礼》、 《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 《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 《孟子》 “三纲”: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 仁、义、礼、智、信

三、古代纪日、时、月、年方法与节 气
(一)纪日法。
1、干支纪日法。 2、月相纪日法。 (二)纪时法 1、天色纪时法 2、地支纪时法 3、古代计时单位

电子教案与课件:中国旅游文化课件 二1(1)

电子教案与课件:中国旅游文化课件 二1(1)
市易法 熙宁五年三月,颁行市易法。在开封设置市易务。市易务 根据市场情况,决定价格,收购滞销货物,待至市场上需要时出售, 商贩可以向市易务贷款,或赊购货物。后又将开封市易务升为都提举 市易司,作为市易务的总机构。市易法在限制大商人垄断市场方面发 挥了作用,也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收入。
免行法熙宁六年七月,正式颁行免行法。免行法规定,各行商铺依 据赢利的多寡,每月向市易务交纳免行钱,不再轮流以实物或人力供 应官府。北宋中期,小地主和农民为官府服劳役极为痛苦。耕地抛荒, 倾家荡产。“害农之弊,无甚(过)差役之法。”免役法规定,改无偿 劳役为用钱雇役。钱怎么出呢?原来应该服役而现在免役的人,按每 户财产状况分成等级,分别交纳不同的免役钱。原来不需要服役的官 家、寺庙等,也按财产情况分别出一半钱,称为助役钱。各州县雇劳 役的资金总额经计算后,摊派到各户征收。这个办法也使政府收入大 增。熙宁九年(1076),政府收入役钱一千多万贯,雇役支出六百四十 万贯,剩余近四百万。王安石对此法最为得意。
限制商人 供应国家需要和限制商人的政策,主要是均输法、市 易法和免行法。
均输法 熙宁二年七月,颁行淮、浙、江、湖六路均输法。由发运 使掌握六路的财赋情况,斟酌每年应该上供和京城每年所需物资的情 况,然后按照“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从便变易蓄买”, 贮存备用,借以节省价款和转运的劳费。均输法夺取了富商大贾的部 分利益,同时也稍稍减轻了纳税户的许多额外负担。
昭君出塞
据说元帝回宫后,越想越懊恼,自己后 宫有这样的美女,怎么会没发现呢?他叫人 从宫女的画像中再拿出昭君的像来看,才知 道画像上的昭君远不如本人可爱。为什么会 画成这样呢?原来宫女进宫时,一般都不是 由皇帝直接挑选,而是由画工画了像,送给 皇帝看,来决定是否入选。当时的画工给宫 女画像,宫女们要送给他礼物,这样他就会 把人画得很美。王昭君对这种贪污勒索的行 为不满意,不愿送礼物,所以画工就没把王 昭君的美貌如实地画出来。为此,元帝极为 恼怒,惩办了画工。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 员的护送下,骑着马,离开了长安。她冒着 塞外刺骨的寒风,千里迢迢地来到匈奴地域, 做了呼韩邪单于的妻子。

中国旅游文化第二章山水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第二章山水文化
园林布局:山水相映自然和 谐
园林植物:种类丰富四季分 明体现自然生态之美
园林意境:通过山水、建筑、 植物等元素营造出宁静、幽 雅的意境
旅游景点的山水文化元素
自然景观: 山川、河 流、湖泊、 瀑布等自 然景观
人文景观: 古建筑、 石刻、壁 画、雕塑 等
民俗文化: 民间传说、 民俗活动、 民间艺术 等
中国旅游文化第 二章山水文化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
目录
壹贰叁肆伍陆
添 念山 点山 现山 承山 值山
加 和水 和水 形水 和水 和水
目 起文 内文 式文 发文 意文
录 源化 涵化
化 展化 义化












单击此处 添加章节标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山水文化的概 念和起源
山水文化的定义
山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水诗歌的韵味:通过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具有独特的韵味和美感
山水诗歌的情感: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对人生的感悟等情感在诗歌中得到体现
山水诗歌的艺术价值:山水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 值
园林艺术的自然之美
园林建筑:与自然环境融为 一体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
现代社会中山水文化的发展和创新
旅游产业:山水文化成为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艺术创作:山水画、山水摄影等艺术形式不断创新 教育传承:山水文化在教育领域得到传承和发展 科技应用:科技手段如VR、R等应用于山水文化的展示和传播
山水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全球化使得山水文化得以传 播到世界各地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

旅游概论第二章讲解

旅游概论第二章讲解

特点
1、游客的大众性; 2、地区的广泛性: 3、发展的不平衡性; 4、增长的持续性; 5、影响的双重性; 6、运作的综合性。
第二节 我国旅游简史
一、古代旅行和旅游 二、近代旅游 三、现代旅游
一、古代旅行和旅游
神话传说时期
传说中的黄帝、神农氏
1、夏商周三代时期---帝王巡游、政治旅 行、商旅活动
9、羁游之旅。也被称为“流放”或“放逐”。 开始于楚国的三闾大夫屈原。
10、科考之旅:司马迁、李时珍、徐霞客、郦 道元、顾炎武便是杰出代表。
特点
1.交通工具落后,制约了人类远行的脚 步
2.出游人少,难以形成专门的产。 3.游客活动范围小,社会的影响力弱 (1)与物质功利、宗教以及政治目的相
知识拓展
世界旅游业的创始人------英国人托马斯·库克。 1841年7月5日,用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了5
70人参加禁酒大会,当日往返,全程24英里, 往返车票每人一先令。 特点是:①参加者来自各行各业;②组织方式同现 代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的情况基本相似;③其规模 在当时是空前的。④是非商业性的“业余活动”。 是近代旅游业开端的标志。 这次活动是划分古代旅行活动与现代旅游活动的标 志。
2、秦汉时期----寻仙求药活动、国际旅游、 探险学术封禅活动
信史时期 3、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漫游 4、隋唐时期---大运河、科---指南针、航海、著名旅行 家
6、明清时期----国内科学考察
《诗经》
《史记》
二、近代旅游
近代旅游是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到新中国诞生前这段时 期的旅游。这个时期是中国由独立的封建国家逐渐沦落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并使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 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旅游也不例外,其主要标志是旅游业 的诞生。

2.2中国旅游简史

2.2中国旅游简史

作业:
❖ 1、古代中国旅行和旅游可分为哪几个时期?各个 时期有什么特点?
❖ 2、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大体经历哪几个阶段? 试分析各阶段的特点。
❖ 3、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旅游业取得了哪些突破性 的进展?
谢谢大家
LOGO
第二章 旅游简史 第二节 中国旅游简史
提问:
❖ 世界旅游历史发展大致可分为哪几个时期?近代 旅游与古代旅游相比较,有哪些不同特征?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旅游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 么?
❖ 现代旅游的发展有哪些主要特征? ❖ 中国人民历来酷爱旅游,在先秦古书中就有关于
华夏先民在遥远古代的旅游传说。随着朝代的更 迭,社会经济、政治和科技文化的发展变化,旅 游活动也经历着兴衰起伏的发展变化过程。这节 课,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旅游的发展过程中。
❖ 洋务运动:“留学热” ❖1923年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旅行部” ❖1927年 第一本《旅行杂志》 ❖1927年6月 更名为“中国旅行社” ❖ 提问:现代旅游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呢?
三、现代旅游
❖ (一)开创阶段(1949年-1977年) ❖ 标志: ❖ 1、新中国旅游业的诞生是以“华侨服务社” ❖ 和“中国国际旅行社”这两个旅游机构的建立为
❖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旅行和旅游。 ❖ 古代旅行和旅游 ❖ 古籍:《诗经》、《山海经》、《史记》 ❖ 神话传说时期:黄帝 ❖ 信使时期:夏商周三代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
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
❖ 鸦片战争将中国带入到近代社会,那么旅游在近 代是如何发展的呢?
二、近代旅游
❖ 板书设计 ❖ 旅游简史 ❖ 第二节 中国旅游简史 ❖ 一、古代旅行和旅游 ❖ 二、近代旅游 ❖ 三、现代旅游

中国旅游文化概论PPT

中国旅游文化概论PPT
有强烈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文化内涵,它才 会具备吸引旅游者的魅力。 “旅游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是: 经济———文化产业, 在发展的成熟期是: 文化———经济产业。”
--经济学家孙尚清
25
(二)旅游文化的定义
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在旅游消费或经营 服务中所反映、创造出来的观念形态及 其外在表现的总和。 旅游客源地社会文化和旅游接待地社会 文化通过旅游者这个特殊媒介相互碰撞 作用的过程和结果。P9
奥地利的旅游,几乎都与斯特劳斯等奥国音乐大师 紧密关联。
巴黎街道的命名,每每蕴含法兰西民族的历史掌故。 中国茶文化、北京胡同旅游 ;
32
再次,旅游文化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
“旅游是以一国一民族独特的文化招徕旅客赚 取外汇的文化经济” 。李刚:“宗教文化——重要的旅游
资源”
世界上许多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先后实行了“文 化经济”新战略。
9
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 《原始文化》文化“乃是包 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 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 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 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 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 说。
10
1922年,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 对文化作了如下定义:“文化者, 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 业也”。
由各种自然环境、自然要素、自 然物质和自然现象构成的自然景 观,只有经过人为的开发利用,才 能由潜在旅游资源变为现实的旅 游资源。即使是自然美,也必须 通过鉴赏来反映和传播,而鉴赏 是一种文化活动,因此,自然旅游 资源同样也具有文化性。
24
3、旅游业的文化属性
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 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
“游”原意是人或动物漂在水面上,后引 申为“谓闲暇无事之为游”, 《说文解 字》:“游,旌旗之流也”。引申为“游, 戏也”。“游,自乐之意”。

中国旅游历史文化

中国旅游历史文化

旅馆业有较大发展
旅游洪流出现
中、下层知识分子的迅速崛起
人文旅游资源形成
旅游交通、住宿
五、宋代旅游(主体构成)
(一)士大夫 欧阳修 朱熹 苏轼
(二)商人
(三)农民 千人耕种万人食 闲时尚以蚕为市 户户游春不忘春 今朝道是游人少 (四)宗教人士 道教、佛教、印度教、萨满教、伊斯兰教 一年辛苦一春闲 共忘辛苦逐欢颜—苏轼 只愁春去不愁贫 处处园亭处处人—杨万里
七、明清旅游
(一)明代旅游热形成的原因 (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1、促进了交通、旅舍、食店、茶馆、酒肆、戏院等行业的发展 2、对旅游理论作了一些有益的探讨 3、影响后世旅游事业的审美模式 (1)消闲享乐型 以登山涉水,观光览胜为旅游方式,以修身养性、赏心悦目为旅游目的
(2)猎奇探险型 以历险涉奇、披荆斩棘为旅游方式,以遂心适意、克敌制胜为旅游目的 (3)文化采风型 以访古问俗、调查民情为旅游方式,以收集资料、体验社会为旅游目的 (4)科学考察型 以实地踏勘、现场探索为旅游方式,以求知穷理、成就事业为旅游目的
谢谢观看
(三)知识分子(旅游主体中不占主要地位)
秦汉间的学人大多经历过远道寻师求学的艰辛。在当時比较落后的 交通条件下,他们往往自己背負着行李、书籍和文具,不远千里,跋 山涉水,求师问学。
(四)外交使节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旅游活动大体形成阶段)
第一、旅游审美动机的产生魏晋南北朝时期隐逸文化开启了人们 直接“玩物审美”的“山水意识”,山水田园诗的问世,山水田园画 的诞生,园林艺术的勃兴,意味着这一时期人们的审美对象从社会美 到自然美的变化,以及旅游审美意识开始独立并趋向完整。 第二、旅游活动的经常性和内涵的丰富性魏晋南北朝时期参加漫 游的士人之多之广,史无前例。同时宗教旅游兴起,并伴有郦道元探 查江河之旅、三国东吴康泰、朱应出使南洋的航海之行,以及“舟船 继路,商使交属”的繁忙商务旅行等。 第三、“旅游”一词在南朝问世。南朝梁沈约《悲哉行》:“旅游 媚年春,年春媚游人。”“旅”与“游”第一次合成词,并在以后的 唐宋明清诗词中再现。

中国旅游历史文化

中国旅游历史文化
第22页/共30页
2.2.1 朝代和国号名称的主要由来
• 1.几种主要由来形式 • 2.主要朝代和国号名称的主要由来举例
第23页/共30页
2.2.2 帝王、皇族、皇戚称谓与帝王的 号
• 1.帝王、皇族、皇戚称谓 • 2.帝王的号
(1)谥号 (2)庙号 (3)尊号 (4)全称 (5)年号 (6)陵号
• 东汉末年,军阀相争。经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角逐, 形成了以曹操、刘备和孙权为首的三大力量,三足鼎立。三国 末年,司马氏家族逐渐控制魏国政权,随之先后出兵消灭了昏 庸、腐朽的蜀汉和孙吴两国,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 司马炎代魏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 316年西晋灭亡,317年司马睿称帝,设都建康,史称东晋。 • 南朝:宋—>齐—>梁—>陈 • 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第10页/共30页
1.秦汉时期

秦始皇在灭亡六国之后,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集权王朝。秦始皇一方面创设了
影响深远的皇帝制度,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广郡县制;另一方面,又
采取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随着进一步北征匈奴、南服百越等措施的实行,统
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
• 楚汉战争结束后,胜利者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汉初在诸多制度上承袭了秦制, 又实行了轻徭薄赋的政策。
第14页/共30页
三 国 地 图
第15页/共30页
四大美人
西施
貂蝉
王昭君
第16页/共30页
杨玉环
古代四大美人
西施浣纱
贵妃醉酒
貂蝉拜月
昭君出塞
第17页/共30页
3.隋唐时期
• 隋:581年,杨坚废北周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灭陈,统一中国。

《中国旅游文化》课件

《中国旅游文化》课件

中国旅游景点介绍
北京故宫
长城
西湖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宫殿建筑之一, 故宫展示了中国古代皇家文化的 精髓。
这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防御工程, 也是中国最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
西湖以其优美的风景和浓厚的文 化底蕴,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 游客。
九寨沟
丽江古城
这个自然保护区以其壮丽的湖泊、 多彩的森林和瀑布而闻名,是摄 影师和自然爱好者的天堂。
中国以其丰富多样的美食而闻名,包括北京烤鸭、川菜、粤菜、湖北菜等,每一种都有 独特的风味。
结语
中国旅游业正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被其悠久的 历史、丰富多样的文化和美丽的景点所吸引。
感谢观看我们的PPT课件,希望这次分享能够帮助 您更好地了解和鉴赏中国的旅游文化。
中国茶文化体验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品茶是一种传统文 化体验,可以领略到茶叶的香气口感 和养生价值。
小贴士
1 中国旅游注意事项
在中国旅行时,请注意礼仪,尊重当地风俗,确保自己的安全,并遵守当地法律法规。
2 中国旅游常用语
学习一些基本的中文表达方式,例如问候、问路、点菜等,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交流。
3 中国美食介绍
这座保存完好的古城以其古老而 独特的建筑风格、纳西族文化和 美丽的风景而闻名。
中国传统文化体验
1
中医养生体验
2
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注重整体健康和平衡,可以通过中医
理论和疗法来体验。
3
象棋文化体验
4
象棋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棋类游戏之一, 它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战略思维。
京剧表演
京剧是中国最古老和最有代表性的传统 剧种之一,通过音乐、唱腔、舞蹈和戏 剧表演讲述故事。

旅游概论第2章

旅游概论第2章

奥林匹亚遗址
最早的遗迹始于公元前2000年~前1600年,宗教建 筑始于约公元前1000年。从公元前8世纪至4世纪末,因 举办祭祀宙斯主神的体育盛典而闻名于世,是奥林匹克运 动会的发祥地,古时候,希腊人把体育竞赛看作是祭祀奥 林匹斯山众神的一种节日活动。公元前776年,伯罗奔尼 撒半岛西部的奥林匹亚村举行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运动会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为纪念奥林匹亚运动会,1896 年在雅典举行了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以后, 运动会虽改为轮流在其它国家举行,但仍用奥林匹克的名 称,并且每一届的火炬都从这里点燃。
7)1872年组织了世界上第一次环球旅游。 8)1878年,库克退休,其子接替其工作,库克完成了在 近代旅游史中辉煌的里程。 9) 1892 年,托马斯库克创办了最早的旅行支票,可以世 界各大城市通行。凡持有旅行支票的国际旅游者可以旅 游的目的地兑换等价的当地货币,更加方便了旅游者进 行跨国和洲际旅游。通济隆旅行社还编印了世界最早的 旅行杂志,曾被译成7国文字,再版达17次之多。 10)同年7月,年满84岁的托马斯库克逝世,长眠于英格 兰萨里郡泰晤士河畔的瓦尔顿城。
3.现代旅游的主要特征
1)游客的大众性 2)地理的集中性
3)旅游的季节性
4)增长的持续性 5)旅游种类多样性、个性化
4.现代旅游发展现状及趋势
1)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大背景为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前
2)旅游成为人们的必需品,旅游活动半径将不断增大
3)旅游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4)世界各国旅游业的发展模式趋向多元化和个性化 5)跨国旅游企业在未来旅游发展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土族
藏族
傣族
彝族 火把节 泼水节
花儿会
作业:

中国与世界旅游历史发展PPT(64张)

中国与世界旅游历史发展PPT(64张)

第一节 中国旅游历史发展
三、现代中国的旅游
(一)现代中国旅游发展的过程
• 2.第二阶段:从1979年到1990年,这是中国旅游走上产 业化发展道路的奠基阶段
到1990年年底,我国旅游涉外饭店发展到1987年,拥 有客房29.38万间,形成了全国旅游住宿接待网络;各类旅 行社发展到到1603家,形成了全国招徕和接待网络;旅游 大中专院校发展到215所,形成了全国旅游人才教育和培训 网络。该年入境人数2746.2万人次,是1978年的5.9倍, 全国旅游外汇收入达22.18亿美元,是1978年的8.4倍;国 内旅游人数2.8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达170亿人民币,对 促进经济发展、脱贫致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古代中国的旅游
(二)古代中国的旅游形式 3. 士人漫游
士人漫游是指文人学士为了各种目的而进行旅行游览 活动。 先秦时期,士人漫游的目的多是从政、游说等,魏晋南北朝、 隋唐等朝代都比较盛行。代表人物有陶渊明、李白、杜甫、 欧阳修等。 4. 学术考察旅行 主要是指一些专家、学者或矢志求学之士为了考证先贤遗著 的正误或探索客观世界的奥秘,开创一门新学科而进行的治 学与旅游相结合的实践活动。司马迁、李时珍、徐霞客便是 其杰出的代表人物。
为适应旅游形势的发展,为旅客服务的民间旅游组织逐 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行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一节 中国旅游历史发展
三、现代中国的旅游
(一)现代中国旅游发展的过程
• 1.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来自1978年的外事接待阶段为了适应新中国成立后外国人了解中国 ,很多侨胞回国 探亲访友的新形势,1949年10月成立了厦门华侨服务社, 这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家旅行社,此后又设立了很多分社, 开始形成框架体系。文革期间,国家旅游接待业务基本停 止,到70年代初期有所回复。

中国旅游史课件—第二章_先秦旅游发展史2

中国旅游史课件—第二章_先秦旅游发展史2

“宁、内、依”,称“河流”为“河”,哥伦比亚印第安
人把船称为“赛舨”(chamban),而中国至今仍将一 种轻巧的木质小船称为舢板。而阿拉斯加的因纽特那留着 垂髻的男孩,与华北小儿毫无不同。 • 古代美洲留下的石刻书法,与中国的甲骨文及金文极为相 近,有些字的写法简直与中国甲骨文一模一样。难怪北达 科他州有关机构根据这些“书写的岩石”,曾向世界宣告:
周朝(公元前1066年 ——前256年)
西 周(BC11世纪——BC771年)
周 朝
东 周 (BC770年— —BC256年)
春 秋( BC770年—— BC476年)
战 国( BC476年—— BC221年)

周族是今陕西黄土平原上一个古老的部落。夏朝末年,周族人 生活在泾、渭河流域。周始祖后稷,三传至公刘,迁居于今陕西彬 县。在商朝末,周文王祖父古公亶父(太王)时,为周围狄所扰, 北族沿渭河南下,居于岐山之阳。至其孙周文王时,力量更为强大, 公元前11世纪中叶,周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定都镐京,史称 “西周”,把地域扩展到黄河中下游地区。 公元前841年,国人发生暴动,周厉王出逃,由周公和召公临时主 持政事,史称“共和行政”,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我国现存
史料中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
周朝疆域图
东周
•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 东周建立。 •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 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的 时期。
春秋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 ㈡文学领域:屈原的《离骚》和《天问》 • ㈢天文历法:《春秋》中留下了哈雷彗星 的最早记录;《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 的天文学著作。 • ㈣医学:扁鹊创立“四诊法” • ㈤建筑学:鲁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第2章 中国旅游历史文化
2.1 中国历史文化概述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
2.2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3
2.1 中国历史文化概述
2.1.1 原始社会 2.1.2 奴隶社会 2.1.3 春秋战国时期 2.1.4 秦至清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时期 2.1.5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
唐: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唐。 907年,朱温废唐自立,建后梁,唐亡。
19
隋 唐 大 运 河
20
4.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 时期(907年到1368年)
907-960年,黄河流域先后经历了后梁、后唐、后 晋、后汉、后周五代。同时在山西和南方先后出现 了北汉、前蜀、吴、闽、吴越等10个割据政权,史 称“五代十国”。
春秋五霸另一说: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吴王阖
闾 越王勾践
8
战 国 七 雄
9
孔子
孔子(前551--前479)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 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因 父母曾为生子而祷于尼丘山, 故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 (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曾修 《诗》、《书》,定《礼》 、 《乐》,序《周易》,作《春 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 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4
2.1.1 原始社会
1.原始群时期: 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
2.氏族公社时期: 母系氏族公社——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 父系氏族公社——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 良渚文化
3.神话和传说:三皇五帝
5
2.1.2 奴隶社会
1.夏商奴隶制形成和发展时期(前21世纪—— 前11世纪) 禹——启(夏)——汤(商)
12
秦时期全图
13
丝绸之路
西汉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从长安(今西安)经甘
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信道。
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
名。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
路线。
14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东汉末年,军阀相争。经历官渡之战、赤壁之 战等角逐,形成了以曹操、刘备和孙权为首的三大 力量,三足鼎立。三国末年,司马氏家族逐渐控制 魏国政权,随之先后出兵消灭了昏庸、腐朽的蜀汉 和孙吴两国,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10
2.1.4 秦至清鸦片战争前的 封建社会时期
1.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至
581年) 3.隋唐时期(公元581年至907年) 4.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时期
(907年到1368年) 5.明、清(1840年前)时期(1368年到
司马炎代魏建晋,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316年西晋灭亡,317年司马睿称帝,设都建康,
史称东晋。 南朝:宋—>齐—>梁—>陈 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15
三 国 地 图
16
四大美人
西施
王昭君
貂蝉
杨玉环
17
古代四大美人
西施浣纱
贵妃醉酒
貂蝉拜月
昭君出塞
18
3.隋唐时期
隋:581年,杨坚废北周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灭陈,统一中国。
916年,北方契丹族建契丹国,后改辽。 960年,赵匡胤建都开封,史称北宋。 1038年,西北党项族建大夏国。 1115年,东北女真族建金国。 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建都大都。
21
2.1.5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
1.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时期(1840年--1919 年)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一1949年)
1.天干、地支 2.历法、四时、节气、候
26
2.2.4 阴阳、五行、八卦与生肖
1.阴阳 2.五行 3.八卦 4.生肖
1840年)
11
1.秦汉时期
秦始皇在灭亡六国之后,建立了大一统 的封建集权王朝。秦始皇一方面创设了影响 深远的皇帝制度,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 在地方推广郡县制;另一方面,又采取了一 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随着进一步北征匈奴、 南服百越等措施的实行,统一的多民族的封 建国家形成。
楚汉战争结束后,胜利者刘邦建立了西汉 王朝。汉初在诸多制度上承袭了秦制,又实 行了轻徭薄赋的政策。
2.西周奴隶制完善时期(前11世纪——前771年)
6
司母戊大方鼎
2.1.3 春秋战国时期
1.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春秋 五霸雄
3.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简述: 百家争鸣、天文学、医药学
7
春 秋 五 霸
春秋五霸:齐桓公 宋襄公 晋文公 秦穆公 楚庄王
2.2.1 朝代和国号名称的主要由来
1.几种主要由来形式 2.主要朝代和国号名称的主要由来举例
24
2.2.2 帝王、皇族、皇戚称谓与帝王的号
1.帝王、皇族、皇戚称谓 2.帝王的号
(1)谥号 (2)庙号 (3)尊号 (4)全称 (5)年号 (6)陵号
25
2.2.3 天干、地支与历法、四时、 节气、候、时辰
22
2.2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2.2.1 朝代和国号名称的主要由来 2.2.2 帝王、皇族、皇戚称谓与帝王的号 2.2.3 天干、地支与历法、四时、节气、候、
时辰 2.2.4 阴阳、五行、八卦与生肖 2.2.5 科举制度与十三经、四书五经、三纲五
常 2.2.6 姓、氏、名、字、号与避讳
23
第2章 中国旅游历史文化 一般认识中国历史文化概况 重点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1
目录
2.1 中国历史文化概述 2.1.1 原始社会 2.1.2 奴隶社会 2.1.3 春秋战国时期 2.1.4 秦至清鸦片战争前的封建社会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时期 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元时期(907年到1368年) 2.1.5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 2.2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2.2.1 朝代和国号名称的主要由来 2.2.2 帝王、皇族、皇戚称谓与帝王的号 2.2.3 天干、地支与历法、四时、节气、候、时辰 2.2.4 阴阳、五行、八卦与生肖 2.2.5 科举制度与十三经、四书五经、三纲五常 2.2.6 姓、氏、名、字、号与避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