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木雕》学案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羚羊木雕》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表演,揣摩人物的性格,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2.学习文章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3.感悟友情的可贵、情义的无价,正确认识父母的行为。联系生活实际,学习与父母、他人沟通。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羚羊木雕”是贵重物品,在文中有两层意义:一是“我”把它送给朋友,代表着友谊;二是在父母眼里,意味着物质利益。整体讲:“羚羊木雕”与友情在文中形成一对矛盾,这种矛盾说到底还是一个“代沟”问题。围绕这个“代沟”,文章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让我们去评判文中人物做法的是与非。
张之路,1945年生,山东诸城人。1968 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物理系。曾任中学教师多年。1982年调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现任该厂文学部主任。1977 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有电影文学剧本《霹雳贝贝》《磨表》《傻鸭子欧巴儿》及同名中篇小说,话剧《双龙花盆》,童话集《野猪的首领》《大鼻头和黑眼圈》,小说集《在楼梯拐角》《题王》,长篇小说《第三军团》等。1992 年被登录于国际儿童读物联盟荣誉名册。
3.相关资料本文通过家庭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反映家庭成员之间的思想矛盾,向我们提出一个问题:父母应怎样尊重孩子的感情?孩子应怎样才能既尊重父母,又能增进朋友间的友谊?进而向我们
提出:金钱与友谊哪个更重要?标题是编者加的,原题是“反悔”。本文曾刊登在1984 年第10 期《东方少年》。
【积累运用】
1.生字扫描卡
(1)生字注音
犄()角攥()着怦怦()脸颊()抹()眼泪
(2)多音字注音组词
藏()杈()逮()
()()()
颤()缝()
()()
2.词义快译通
(1)形影不离:
(2)仗义:
(3)寒颤:
3.词语我来选
(1)“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了?”妈妈变的十分(严肃、严格、严厉)。
(2)“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强、坚定、坚决)地说。
(3)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你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珍贵、贵重)的木雕!”
4.常识积累台
记叙文的六要素: _______ 、 _____ 、 _____ 、_____ 、 ____ 、______ ;记叙文的顺序:、、;表达方式:、、议论、、说明;线索形式:以时间转移为线索、、、,多数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
条以上的线索。
【问题探究】
5.思路梳理网:
(1-16 )发生查问木雕——倒叙我、少年世界
(17-)起因__ 木雕——叙万芳
(- )______ 木雕——叙成人世界
(- )_____________ ——顺叙父母
6.品味揣摩人物个性化语言分别对“我”、“妈妈”、“爸爸”、“奶奶”、“万芳”的语言进
行揣摩、品味,并由此分析人物性格。
品味:奶奶的话批评了儿子、儿媳重财轻义的行为,奶奶理解“我”的苦衷。她是个通情达理的人。
7.女儿既然把羚羊木雕送给了万芳,你认为事情怎样处理才妥当?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该怎样避免这种不愉快发生呢?
8.作者的感情倾向是怎样的?怎样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主题阅读】
(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乔迁新居,还没收拾完毕,突然停电了,屋内一片漆黑。
“笃、笃、笃”,小薇刚摸到蜡烛和火柴,门外便传来了敲门声。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小男孩,仰着小脸,背着手,“阿姨,你家有蜡烛吗?” 怎么?刚搬来第一天就支使孩子来借东西!是欺负新来的吗?这怎么行!今天借给他家蜡烛,说不定明天又来借葱、蒜、姜之类的。不,不行!小薇的脑筋急速地转着。
“哎呀,真不巧,阿姨刚搬来,也没有蜡烛。”说完就准备关门。
“阿姨,你看,我妈妈让我送来的。”小男孩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抽出手,高高地举着两根粗粗的蜡烛。
面对孩子澄澈的眼睛,小薇一下子惊呆了,继而无力地倚着门,双手捂着面,不敢与孩子对视
1.文章刻画孩子的神情动作,说说它们表达了孩子的什么特点?
2.写小男孩子“背着手”的作用是:
3.最后一段写小薇惊呆了,不敢与孩子对视,其原因是:
(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忽略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阳台上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的光芒,很美,很好。孩子跪坐在椅子里,痴痴的望着阳台上沐浴着夕阳的花盆,无限美好的夕阳毫不吝啬的把光芒洒向花盆中的紫罗兰,使得本来就很美的紫罗兰更添几分美好。但孩子的心思全不在这里,他只顾痴痴地看着花盆中紫罗兰叶下几根嫩嫩绿绿的小瓜苗。这是孩子几天前吃西瓜时好玩似的随意吐进花盆中的,没想到竟会长出苗来。
孩子满心欢喜的看着,不禁叫出了声:“要是瓜苗慢慢长出小西瓜来,那该多好啊!”接着孩子咯咯的笑了,满眼的憧憬。
孩子的母亲见了,走过来,“看什么呢?” 孩子忙把母亲拉到花盆前,开心地说:“妈妈,看,花盆里长了好多小苗苗!以后他们会长成瓜苗苗,结小西瓜给我吃。”
母亲皱了皱眉头,笑了笑,“傻瓜,那些瓜苗过几天就会死的,根本长不出西瓜。” 孩子咬了咬嘴唇,接着笑了,睁大着明亮的眼睛,会的,小瓜苗会长成西瓜的,我会天天照顾好它们的。”
母亲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就到厨房去了,忽略了孩子表现出的坚定与信心一天下午,子从学前班回来后,照例跑向阳台,奔向花盆。顿时,孩子傻了眼,花盆中只有那株紫罗兰在夕阳下耀武扬威地炫耀着。孩子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看错了,但事实如此,嫩嫩绿绿的小瓜苗不见了,孩子哇一声哭了。
随后,孩子哽咽着问母亲,“妈妈,小瓜苗怎么没了?
被我拔了,这有什么哭的,那些瓜苗长在花盆里,影响紫罗兰的生长,那些小东西,别
管了。你也是,就知道哭。乖,别哭了。”母亲笑着责备孩子的淘气,拿出手帕擦擦孩子的眼睛。
此后,孩子的眼睛总爱往花盆里瞟,并且想过把那株讨厌的紫罗兰给拔了。几天后,孩子画了一张画,画中是一个大大的花盆,花盆里有一棵小小的瓜苗,嫩嫩的,绿绿的,旁边写了一行小字:我虽小,但我也是一个生命。老师惊讶于他的想法,给了他满分孩子把画拿给母亲看,母亲看了看分数,笑道:不错啊,真厉害,得了个满分。妈妈待会儿带你去上街,给你买冰淇淩。
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阳台的瓷砖上,幻出一片红红亮亮的光芒,很美,很好。
1.文中写孩子“痴痴的看”“满心欢喜地看”小瓜苗、“满眼的憧憬”表现了孩子怎样的心情?
2.文中“孩子的画”表现了孩子怎样的感情?
3.文章结尾处的景物描写与开头相同,这样安排的作用是什么?
4.文中对母亲的神态与动作描写,表现了她对孩子的“忽略”,请找出两处:
5.母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忽略?
【能力提升】
阅读纳兰性德《长相思》这首词,完成以下两个题目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1.在“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这句话中,你认为哪个字用得最传神?简要分析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积累运用】
1.j i zu a np e ngji a mo
藏(ca ng珍藏)杈(ch d杈子)逮(d di逮老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