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期新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第1课时 教案
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观察日记的写作技巧”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观察中的亮点,分析如何将观察到的内容转化为文字,并解决问题。
此外,在口语交际活动中,虽然学生们积极参与,但在表达个人观点时,仍有一些学生存在逻辑不清晰、语言表达不流畅的问题。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多设计一些类似的练习,让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在实践活动方面,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观察活动中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但我也观察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个别成员参与度不高。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我将在下一次活动中,尝试采用角色扮演或轮流发言的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讨论中来。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诗词鉴赏的基本概念。诗词是语言的精华,它通过精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意境。诗词鉴赏是理解、欣赏和评价诗词的一种能力,它对于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有着重要作用。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江南春》这首诗。这首诗通过鲜明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让我们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通过分析这首诗,我们学习如何鉴赏诗词。
在课程总结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本节课的知识点掌握得较好,但仍有个别学生对某些知识点存在疑惑。为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获,我将在课后主动找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疑问,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
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一、教学内容
《语文园地四》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涉及以下内容:
1.诗词阅读:包括《江南春》、《钱塘湖春行》等古诗词,了解诗词的意境和作者的创作背景。
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 -语文园地四(教案)
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1.知道理解人物形象的三种方法,提高分析人物特点的能力。
2.理解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3.了解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有着明显的感情色彩。
4.写一写人在不安或犹豫时的心理活动。
5.积累古诗《回乡偶书》【教学重点】1.理解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2.理解积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教学难点】1.了解理解人物形象的三种方法。
2.写一写人在不安或犹豫时的心理活动。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课后反思“交流平台”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生从多个方面来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
我从复习学过的三篇课文入手,让学生说一说三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然后有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人物形象作者是如何塑造出来的?学生讨论后明确了塑造人物形象可以从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描写着手,也可以通过情节描写刻画人物,有时候还借助环境描写来凸显人物形象。
“词句段运用”分三项内容。
其一是学生感知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我安排学生两次读“温酒斩华雄”的情节,让学生深刻感受情节描写的巨大作用。
其二是注意句子中重点词语的感情色彩对句子表意的作用,我通过讲解,使学生意识到准确用词能使句子表达的感情更鲜明。
其三是通过范例使学生认识到心里活动描写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确作者的写法后,自己尝试写一段心理活动的文字。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古诗《回乡偶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在老年回到家乡后,感到时光飞逝而写下的一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
教学中,对于古诗意思的理解以孩子的自读自悟为主,教师只是简单点拨。
同时,利用表演,让诗中那鲜明生动的形象,真切感人的情景及耐人寻味的情感,深深地印到学生的脑海里,教学效果良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设计
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1.了解小说的三要素,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2.读经典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能够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3.积累背诵《回乡偶书》一诗。
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了解小说的三要素,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2.读经典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掌握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你知道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吗?它们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起什么作用?阅读小说精彩的故事情节,你的感受如何?能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二、交流反馈1.师:小说一般有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桥》中的老支书、《穷人》中的桑娜。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呢?明确:我们以《穷人》为例来谈一谈。
读小说时,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
如,关注写桑娜语言、心理、动作的内容,可以感受到她对丈夫的担忧、体贴,以及对邻居的关心。
我们还可以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从桑娜把两个孤儿抱回家的情节中,可以体会到她宁可自己受苦也要照顾孤儿的善良。
小说还会借环境描写来凸显人物形象。
如《穷人》把故事安排在一个风雨大作、又黑又冷的夜晚,有利于表现穷人生活的艰难,反衬桑娜夫妇的热心以及他们内心世界的富有。
2.课件出示一则阅读材料,教师引导学生试着从小说三要素分析人物形象。
(学生自由交流)3.同桌间交流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步骤,教师总结。
三、词句段运用1.师:《三国演义》塑造了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
小说中有许多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课件出示“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片段)指名读,要求读出关公的神勇之气。
小结: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小说中精彩的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二的片段)师:自由朗读,边读边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明确:第一个片段描写了桑娜抱回西蒙的两个孩子后(忐忑)的心情,最后通过一句“嗯,揍我一顿也好”又表达了桑娜(极度不安)的心情,为了充分体现桑娜的心情,这一句要读出(紧张,害怕)的语气。
部编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案
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1.能通过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2.通过朗读和交流,学会分析小说中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借助小说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3.利用教材中形象的插图帮助学生了解古诗大意,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回乡人又悲又喜,百感交集的心境,朗读并背诵古诗《回乡偶书》。
重点1.分析小说中的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及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体会人物形象。
2.熟读并背诵古诗《回乡偶书》。
难点1.分析、交流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2.感受回乡人又悲又喜,百感交集的心境。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1)温习本单元三篇课文表现人物形象的重点语段。
(2)读《三国演义》中关羽的故事,初识人物形象。
(3)整理诗人贺知章的资料,搜集思乡的古诗。
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
交流平台一、回忆课文,说形象1.请学生说一说本单元三篇小说的主要内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是谁?出示:【课件2】《桥》:老支书指挥全村人过桥,舍己为人。
《穷人》:桑娜收养了邻居的两个孤儿。
《在柏林》:后备役老兵送妻子进疯人院。
主要人物分别是老支书、桑娜、后备役老兵。
2.分别指名说一说老支书、桑娜、老兵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老支书;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桑娜;心怀怨恨、孤独无奈的老兵。
)二、理解形象,学方法1.分组讨论:怎样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2.出示:【课件3】(1)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
(2)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3)注意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教师指导:分别联系学过的课文的相关内容来解释课件内容。
(板书:多个层面理解人物形象)二、词句段运用(1)1.学生朗读《三国演义》中“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片段,读出关公的神勇之气。
(1)疏通难字和字音:酾(shī,斟酒)斟(zhēn)鸾(luán)云长(chánɡ)华(huà)雄(2)简单了解文字的出处及相关情节。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回顾与总结关注情节、环境和感受人物形象的经验。
2.分析小说中的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通过小说人物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3.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表现方法。
教学过程板块一交流总结,分享体会1.让学生回顾本单元的三篇小说,谈谈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2.学生自由分享或教师指名学生进行分享,教师进行适时指导和总结。
3.教师根据学生的分享进行总结:本单元三篇小说通过跌宕起伏的情节,给我们塑造了三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
如《桥》中的老支书、《穷人》中的桑娜、《金色的鱼钩》中的老班长,他们或用自己质朴善良,或以自己的勇于牺牲的精神,或忠于革命的品质打动着我们,让我们的心情随之起伏,心灵为之震撼,那么,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又是怎样来理解这些人物形象的呢?今天我们就再次回顾《穷人》的相关语段,来体会小说阅读的方法。
4.学生快速阅读《穷人》,思考小说是如何表现人物形象的。
5.学生自由分享,教师根据学生的分享进行适时指导。
(1)出示环境描写的句子。
屋外寒风呼啸,汹涌澎湃的海浪拍击着海岸,溅起一阵阵浪花。
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温暖而舒适。
地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的火还没有熄,食具在搁板上闪闪发亮。
(2)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环境描写的词句,并联系课文说说此处环境描写的作用。
(3)指名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指导并明确。
这个句段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天气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渔夫还在外面打鱼,可见他们生活的艰难,结合他们收养邻居孩子的行为,可见他们的善良和热心。
(4)教师总结:小说用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形象,突显人物鲜明的特点。
(5)出示情节相关的句子。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恩,揍我一顿也好!”(6)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抓住画线的地方思考:从画线句子中能够读出哪些信息。
六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
六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语文园地四(教案)语文园地四1.能通过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2.通过朗读和交流,学会分析小说中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借助小说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3.利用教材中形象的插图帮助学生了解古诗大意,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回乡人又悲又喜,百感交集的心境,朗读并背诵古诗《回乡偶书》。
重点1.分析小说中的故事情节、环境描写及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体会人物形象。
2.熟读并背诵古诗《回乡偶书》。
难点1.分析、交流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
2.感受回乡人又悲又喜,百感交集的心境。
1.回顾旧知,读出感悟。
在“交流平台”中,通过对三篇小说人物形象的回顾,再次重点强调读小说时,一定要关注故事情节的发展、环境的描写以及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理解人物形象。
在“词句段运用”中,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抓住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对人物形象刻画的感化,理解小说人物形象;指导学生抓住环境描述中的枢纽词语,体会小说所表现的情感及人物形象;通过朗读人物心理举动的句子,体会人物忐忑不安、犹豫未定的庞大内心天下。
在“日积月累”中,回忆学过的关于描写家乡的古诗,借助图画,反复诵读,读出诗意,读出诗情。
2.方法渗透,学会阅读。
本单元主要通过小说的研究,明白小说人物塑造的方法与途径。
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明白本组课文在小说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方法,人物形象主要从故事情节,环境描述,人物语言、动作、心理举动中突显出来。
把握这一点,学生今后在阅读小说时可以从这些要素中理解人物特点。
特别关于一些比较长的小说,更能通过这些细处的描述发觉小说要表达的深刻含义。
通过知识的研究,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是研究语文的重要目标。
1.预提纲(1)温本单元三篇课文表现人物形象的重点语段。
(2)读《三国演义》中XXX的故事,初识人物形象。
(3)整理诗人XXX的资料,搜集思乡的古诗。
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第1课时优质语文要素教案
最新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第1课时优质语文要素教案教学目标1.能结合本单元的学习,梳理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能初步运用这些方法去阅读小说。
2.能体会小说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读出关公的神勇之气。
教学过程板块一交流平台1.学生梳理阅读经验:在这个单元中,我们是怎样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的呢?结合课文说一说。
(1)指名交流本单元理解人物形象的方法。
(2)小结方法:读小说时,可以通过关注情节、环境,以及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感受人物形象。
2.学习“交流平台”,以课文《穷人》为例,帮助学生整理形成图示。
3.小结:除了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关注小说情节和环境描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4.回顾梳理课文。
(1)学生从本单元另外两篇课文中任选一篇,照样子填写理解人物形象的图示。
(2)同桌交流,修改图中内容。
(3)学生反馈交流,老师随机补充。
板块二词句段运用活动:从故事情节感受人物形象1.学生交流:经典情节往往因为鲜明的人物形象而让人印象深刻。
《三国演义》中有哪些人物的经典情节让你印象深刻呢?2.学生读“长板桥张飞退曹军”情节,感受其神勇之气。
①学生边读边思考: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张飞的神勇之气?圈画出关键词语。
②自由练习读出张飞的神勇之气。
③同桌互读、交流,派代表汇报朗读。
3.引导学生交流反馈,教师相机指导。
正面描写——张飞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旄钺旌旗来到,料得是曹操心疑,亲自来看。
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
侧面描写——曹军闻之,尽皆股栗。
经典情节中描写张飞语言的句子虽然只有一处,但表现了张飞的勇敢粗狂。
对他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张飞不畏强敌,威猛骁勇的性格,对众人的描写则体现了张飞的威猛骁勇,令人生畏。
4.分男女朗读,①读张飞的语言,语气要豪爽、干脆,要读出张飞的威猛骁勇。
②读战斗场面,语调要稍高,语速要稍快,读出战斗的紧张和激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
教师提出问题:这段话是用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内心不安的?
预设:运用了省略号、问号和叹号。
交流第二段话(出示课件15)
我的心紧缩着,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实在忍耐不住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出声来。我几次回过头来,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烧死,但是我又忍不住不看。我心里像刀绞一般,眼泪模糊了我的眼睛。
(4)(出示课件11)读经典片段,感受人物的神勇(板书:词句段运用:体会小说情节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张飞睁圆环眼,隐隐见后军青罗伞盖、旄钺旌旗来到,料得是曹操心疑,亲自来看。飞乃厉声大喝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声如巨雷。曹军闻之,尽皆股栗。
思考: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张飞的神勇之气?
2.(出示课件5)这个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小说。小说一般有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桥》中的老支书、《穷人》中的桑娜。怎样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呢?我们先以《穷人》为例来谈一谈。
预设1: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如,关注写桑娜语言、动作、心理的内容,可以感受到她对丈夫的担忧、体贴,以及对邻居的关心。
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
回乡偶书(贺知章)
【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共有三个栏目,即“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教学中,我力求使每个栏目的教学都落到实处。
“交流平台”的教学目标是教学生从多个方面来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我从复习学过的三篇课文入手,让学生说一说三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然后有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塑造出来这样的人物形象的?学生讨论后明确了塑造人物形象可以从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描写着手,也可以通过情节描写刻画人物,有时候还借助环境描写来突显人物形象。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
最新人教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第1课时优质课教案教材解析本单元的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板块。
其中,“交流平台”以《穷人》为例,引导学生从关注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小说的情节,环境描写三个方面展开交流如何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词句段运用”围绕感受人物形象安排了两项内容,一是通过朗读相关片段,感受张飞的神勇;二是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并进行仿写。
“日积月累”编排的是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心中无尽的乡愁与淡淡的感伤。
学情分析学生在本单元已经学习了三篇小说,又自己创编了一个故事,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理解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习语文园地,再谈人物形象的刻画,应该会有感而发,会有很多想说的话,学习起来比较容易。
在写自己内心活动时有一定难度,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等来表达。
教学建议1.教学“交流平台”时,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理解人物形象的方法,然后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以及阅读过的小说,举例交流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
2.学生自由读“长坂桥张飞退曹军”的片段,疏通字词,理解片段大意。
然后联系前面阅读小说的方法,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及环境描写读出人物果敢豪迈、干脆利落的神勇之气。
3.交流写桑娜的那段话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省略号、问号来梳理桑娜的心理变化;交流写邱少云的那段话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回顾故事发生的背景,再出示相关资源链接,帮助学生体会“我”当时的内心世界。
4.在“日积月累”中,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关于描写家乡的古诗,借助图画,反复诵读,读出诗意,读出诗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感受小说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并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形象。
2.通过朗读,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并仿照示例,写出自己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3.朗读、背诵古诗《回乡偶书》,大致了解这首诗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回顾、交流理解小说中人物形象的方法,学会借助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以及故事情节、环境描写等理解小说中鲜明的人物形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
5.强调:从句子的重点词语中可以看出包含的感情,因为词语有感情色彩。
(板书:词语包含感情色彩)
三、尝试写出忐忑不安或犹豫不决时的心理活动
1.出示:桑娜脸色苍白,神情激动。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2.教师指导朗读并适当解释。
3.指名说说你理解到的关云长是什么形象?(武功高强的大英雄)
4.明确: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作用很大。
(板书:情节突出人物形象)
5.再次朗读本段文字,说一说你的脑海中还出现了怎样的形象?(提示学生说具体,可以从穿着、武器、表情、语言等方面说一说。)
6.谁还能说出一些突出人物形象的情节?
学习
目标
1.理解情节描写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2.理解积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探究
问题
1.了解理解人物形象的三种方法。
2.写一写人在不安或犹豫时的心理活动。
应用
作业
1.了解理解人物形象的三种方法。
2.写一写人在不安或犹豫时的心理活动。
文化
阅读
《童年》《爱的教育》《小英雄雨来》
学习
重难点
1.了解理解人物形象的三种方法。
二、情感升华
1.“少小离家老大回”,五十年了,诗人贺知章迈着蹒跚的步履回到了家乡,看着亲切的乡邻,听着熟悉的乡音,这位86岁的老人心潮澎湃,写下了一首《回乡偶书》
2.指名试读,自由读,齐读。
(板书:回乡偶书——游子思乡)
三、拓展延伸
1.故乡,是每个人心里的一盏灯,这盏灯,亮在贺知章的心里,亮在许许多多文人墨客的心里,也亮在无数游子的心里。从古至今,正是这盏灯,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不朽的诗篇。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语文园地四的背景及作用
2.掌握课文《山中记》的读法、理解方法
3.学习用诗歌的形式表现自然之美
二、教学准备
教案、课本、多媒体设备、音频材料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引入本课题目,介绍本课程涉及到的内容,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然后带领学生观看课件图片:秋日的山中,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这个景色的美丽之处,表示对自然的赞美,让学生了解自然之美的重要性。
2. 学习新知
(1)阅读课文《山中记》。
老师评述以下问题:
•作家是谁?
•故事的背景是什么?
•故事是讲些什么?
(2)学习新的诗歌:
秋天
秋天来了
漫山遍野的黄叶
像金子一样沉甸甸的
伏在萧瑟的大地上。
秋天来了
迷人的风
把枯叶吹起
落下时,像芭蕉雨一样轻柔。
我们是多么地热爱这个美丽的季节啊!
老师念诗歌两遍,让学生跟随老师念。
3. 开展活动
引导学生在山中体验自然的美。
组织出游活动,在自然中寻找美的痕迹,捕捉美景的瞬间。
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文章来描绘出这个活动中所见的美丽景色。
4.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本节课的知识点和意义,强化知识点的记忆,巩固学习内容。
四、教学评价
本节课教学以兴趣为主线,让学生在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对生活文化的认知中,深入理解语文园地四的教学目的,以积极的态度去了解课本知识及积累诗歌形式,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及学习兴趣的加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
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四
第(1)课时
备课
日期
月日
课型
新授
执教人
教学
目标
1.了解小说的三要素,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2.读经典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能够对自己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3.积累背诵《回乡偶书》一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
重难点
1.了解小说的三要素,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5.迁移运用。也用这样的方法,从这几个方面交流如何理解《桥》和《在柏林》中的人物形象。
6.分别指名说一说老支书、桑娜、老兵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老支书;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桑娜;心怀怨恨、孤独无奈的老兵。)
7.拓展交流。联系自己阅读过的小说,举例交流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形象,以及是如何通过情节、环境描写等方面去理解人物形象的。
5.谁还能说出一些突出人物形象的情节?
【布置作业】
背诵《回乡偶书》
教学
反思
三、词句段运用
(一)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
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塑造了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小说中有许多情节,对突出人物形象起了很好的作用,如,“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就是一个经典情节。朗读下面的片段,读出关公的神勇之气。
(曹)操教酾热酒一杯,与关公饮了上马。关公日:“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出帐提刀,飞身上马。众诸侯听得关外鼓声大振,喊声大举,如天摧地塌,岳撼山崩,众皆失惊。正欲探听,鸾铃响处,马到中军,云长提华雄之头,掷于地上。其酒尚温。
1.谈话引人:小说中的情节,会对突出人物形象起到重要的作用。让学生自由读《三国演义》中“关云长温酒斩华雄”的片段,画出不懂的字词。
2.学生提出自已不懂的字词,教师点拨。
3.师生交流:片段讲了什么内容?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关云长? (武功高强的大英雄)
4.练习朗读,感受人物形象。
讨论:怎样可以读出人物的神勇之气?启发学生联系前面阅读小说的方法,如,抓住人物语言读出果敢豪迈之气,抓住动作“飞身上马、掷于地上”读出干脆利落,抓环境描写“关外鼓声大振”,读时语气要重,节奏要有顿挫感,让人感觉心惊胆战,抓住结尾“其酒尚温”略作停顿,读出敬佩之情。
2.读经典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掌握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
教学资源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一、问题导入
你知道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吗?它们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起什么作用?阅读小说精彩的故事情节,你的感受如何?能够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探究新知】
二、交流平台:
1.快速阅读教材P65,出示交流平台
这个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小说。小说一般有比较鲜明的人物形象,如《桥》中的老支书、《穷人》中的桑娜。怎样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呢?我们以《穷人》为例来谈一谈。读小说时,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理解人物形象。如,关注写桑娜语言、动作、心理的内容,可以感受到她对丈夫的担忧、体贴,以及对邻居的关心。我们还可以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从桑娜把两个孤儿抱回家的情节中,可以体会到她宁可自己受苦也要照顾孤儿的善良。小说还会借环境描写来凸显人物形象。《穷人》把故事安排在一个风雨大作、又黑又冷的夜晚,有利于表现穷人生活的艰难,反衬桑娜夫妇的热心以及他们内心世界的富有。
2.思考:本单元中三篇课文都是小说,这三篇课文有什么共同特点?(指导学生梳理: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
3.交流自己理解人物形象的方法。启发学生思考:你在阅读小说时,一般会怎样理解人物形象呢?
(1)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
(2)通过小说的情节感受人物形象。
(3)注意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
4.自读交流平台内容后,一起以《穷人》为例,交流理解小说人物形象的三种方法,结合相关内容,分别回顾这篇小说是如何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以及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塑造出桑娜热心、善良的人物形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