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沁园春_雪》诗词鉴赏

合集下载

以《沁园春·雪》为例谈古诗词鉴赏教学

以《沁园春·雪》为例谈古诗词鉴赏教学

以《沁园春·雪》为例谈古诗词鉴赏教学作者:田鸽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22年第04期在新课改要求下,诗词教学不再注重诗词背诵记忆,而是考查学生能够对诗词内容加以深入分析,感悟作者思想感情。

在以往的诗词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学生诗词鉴赏能力普遍不足,因此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加强情感分析,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诗词思想,提升其诗词鉴赏能力。

一、古诗词鉴赏:懂得情和景的艺术性表达(一)情景交融,看古诗词的抒情方式古诗词中情景交融是极为重要的一种抒情手法,在诗词鉴赏中应当结合作者所描绘景物,感受象征意义和思想感情,例如《沁园春·雪》中,毛泽东描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寥寥几字,对北方雪天景象进行描写,抒发豪情,在对《沁园春·雪》前几句诗词进行阅读时便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另外,阅读全词,可知《沁园春·雪》是豪放词,豪放词多是表达作者内心的豪情壮志,所以对作者所描写的景物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对诗词的感情更加透彻地了解。

(二)情景交融,奠定诗词感情基调《沁园春·雪》中描写到: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时滔滔。

阅读时看到“长城”“大河”的字眼便能够联想到宏观的景象。

长城在边境,在大量的古诗词中都借助长城对战争进行反衬,在《沁园春·雪》一词中对“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的景象进行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宏壮而又悲凉[1]。

大江之水波涛汹涌,沉寂的“野兽”怒而勃发。

作者对大江之水之势进行描写让人感受到江水冲击中原大地,让读者感受铿锵有力的节奏。

(三)借用典故,表达情感在大量的古诗词中都借用典故从侧面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在《沁园春·雪》一词中作者对秦始皇、唐太宗、汉武帝、元太祖、宋太祖等帝王的事迹进行概括性描写。

众所周知,以上帝王在历史上均有所作为,万古流芳。

在诗词中作者通过对以上的帝王进行描述来自比,甚至从侧面表达出汉武帝、秦始皇文采不足,宋太祖、唐太宗少有幾番风采,元太祖虽然武力突出,但是文治不足,通过以上描写从侧面反映出对当代人的夸赞,通过典故表达作者的夸赞之意。

沁园春雪诗歌鉴赏

沁园春雪诗歌鉴赏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诗歌的经典之作。

这首词以雪为主题,却不仅仅是写雪,而是通过雪的描写,展现了毛泽东的博大胸怀和宏伟抱负。

首先,从词的创作背景来看,这首词写于1936年,当时毛泽东率领红军长征途中,身处陕北的黄土高原,面对漫天飞雪,他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词。

词中的“千里”“万里”“欲与天公试比高”,以及“指点江山主沉浮”,都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

其次,从词的意境上看,《沁园春·雪》给人一种雄浑豪放、气势磅礴的感觉。

毛泽东以雪为载体,将自己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和豪情壮志融入其中。

他通过描写雪的浩瀚、壮美,表达了自己对革命事业的崇高信仰和对未来的乐观主义精神。

此外,这首词的用字遣词也十分精妙。

比如,“千里”“万里”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将雪的浩瀚表现得淋漓尽致;“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则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表现出人的豪情壮志。

这些词语不仅鲜活生动,而且易于诵记,使全词更加易于传颂。

最后,从词的情感上看,《沁园春·雪》表达了毛泽东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他的人民观和革命观在这首词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他坚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依靠人民的力量才能实现革命的目标。

总之,《沁园春·雪》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浓郁情感的诗歌作品,它不仅展示了毛泽东卓越的文学才华和艺术天赋,更表达了他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这首词历来被人们所传颂,也是毛泽东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沁园春 雪》诗词含意

《沁园春 雪》诗词含意

《沁园春雪》诗词含意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塬yuán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顶上平坦。

)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这三句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

“北国风光”是上片内容的总领句。

“千里”“万里”两句是交错说的,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

诗人登高远望,眼界极为广阔,但是“千里”“万里”都远非目力所及,这是诗人的视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扩展,意境更加开阔,气魄非常宏大。

天地茫茫,纯然一色,包容一切。

“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望”字统领下文,直至“欲与天公试比高”句。

这里的“望”,有登高远眺的意思并有很大的想像成分,它显示了诗人自身的形象,使人感受到他那豪迈的意兴。

“望”字之下,展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这些景观也正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形象。

“长城内外”,这是从南到北,“大河上下”,这是自西向东,地域如此广袤,正与前面“千里”“万里”两句相照应。

意境的大气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

“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别照应“雪飘”“冰封”。

“惟余”二字,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

“顿失”二字,则写出变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联想到未冰封时大河滚滚滔滔的雄壮气势。

这四句用视觉形象,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直觉,更显气象的奇伟雄浑。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动态描写,都有活泼奔放的气势。

古诗沁园春雪翻译赏析

古诗沁园春雪翻译赏析

古诗沁园春雪翻译赏析《沁园春雪》作者为当代文学家毛泽东。

其古诗全文如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前言】《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于1936年(丙子年)2月在山西省石楼县留村所创作的一首词。

诗词分上下两阕,上阕描写乍暖还寒的北国雪景,展现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下阕由毛泽东主席对祖国山河的壮丽而感叹,并引出秦皇汉武等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人物。

此词不仅赞美了祖国山河的雄伟和多娇,更重要的是赞美了今朝的革命英雄。

抒发毛泽东伟大的抱负及胸怀。

【注释】⑴北国:该词源于中国古代的分裂时期,如宋称辽、金为北国,东晋称十六国等为北国,南北朝时代南方的各朝代称在orG北方与之对抗的各朝代为北国等。

毛泽东诗中的“北国”使人在不觉中产生出一种中国疆土广大的民族自豪感。

⑵雪:此词作于红一方面军1936年2月由陕北准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省西部的时候。

作者在1945年10月7日给柳亚子信中说,此词作于“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

⑶馀:剩下。

此字一作“余”,但刊出的书法作品中写作“馀”,以此为准。

莽莽:无边无际。

⑷大河上下:大河,指黄河。

大河上下,犹言整条黄河。

⑸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

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蜡象,白色的象。

⑹天公:指天,即命运。

⑺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红装,原指妇女的艳装,这里指红日为大地披上了红装。

素裹,原指妇女的淡装,这里指皑皑白雪覆盖着大地。

⑻竞折腰:折腰,倾倒,躬着腰侍候。

这里是说争着为江山奔走操劳。

⑼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

《沁园春雪》《沁园春雪》《沁园春雪》1《沁园春雪》是一首气势磅礴的诗词,上阙写景,下阕抒情,词人的豪情壮志不难读出,可要让学生明白作者是如何来表现这一点的,因此,再学习这首词时,我主要通过读这一手段。

课前通读,让学生将这首词多读几遍,从整体上把握这首词的内容,力求能背诵。

课堂上,通过播放朗诵视频,激起学生的朗读热情。

通过朗读技巧的点拨,是学生学会朗读。

通过男女生分组朗读比赛,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并进行了三分钟背诵比赛,学生们热情高涨。

在学生掌握了内容后,我引导他们对这首词的内容进行细读,先自己默读,圈点勾画自己喜欢的字词句,再小组内朗读、赏析,最后再在班级内交流,看着同学们积极地举手,我想,他们对于词句的理解还是不错的。

再课堂的最后,我让学生们起立,配着背景音乐和画面,齐声朗诵这首词,在学生们慷慨激昂的朗诵声中结束了这节课遗憾的是,我在时间的把握上做得不好。

由于给了学生们展示自己理解的机会,对于这首词的表现手法,没有来得及进行讨论,使得我预设的内容没有能够全部完成,这还是我课前对学情的分析不够。

虽然我将它放到了课后的作业中去,但还是要再花一节课的时间来与学生讨论。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多注意课前的分析,避免类似情况再出现。

《沁园春雪》2每当读起毛泽东的诗词,内心总有一股热血在激昂.毛泽东那一首首博弈历史,继续开往的革命诗歌,点燃了我的激情这首诗,读完这首诗,我被这首诗深深所吸引。

《沁园春雪》这首诗,是我国伟大的伟人-----毛泽东的一首红遍大江南北的诗.在一九三六年二月初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布暑长征的准备工作时,面对山野涌动了诗词意,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毛主席望着祖国的山川,在满腹涌动的思想中,横惯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历史,无限的革命豪情犹然而生.当晚回到袁家沟居地的窑洞点着蜡烛挥笔写了这首<沁园春雪>。

这首诗熔写景,议论与抒情为一炉,水乳交融,主体鲜明,体现出了毛泽东诗词的豪放的风格.这首诗写出了诗人热爱祖国山川的豪放,由景生情即由山河的壮丽引出对历代英雄的评价。

《沁园春·雪》知识点及重点分析(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沁园春·雪》知识点及重点分析(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

《沁园春·雪》·重点分析一、关于词《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词”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着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做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有词牌名。

二、作者思路《沁园春·雪》第一部分:词的上阕,描写北方壮丽的景色,热情赞美祖国大好河山。

第二部分:词的下阕,评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歌颂当代无产阶级英雄。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此句承上启下。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是全词的点睛之笔,亦是全词的主旨句。

《沁园春·雪》·知识点一、词语积累沁园春(qìn)数风流人物(shǔ)妖娆(ráo)素裹(guǒ)惟余(wéi)成吉思汗(hán)分外(fèn)还看今朝(zhāo)二、作家作品《沁园春·雪》这首词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1945年公开发表,写作时间是1936年2月,当时中央红军已胜利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而在1935年当红军长征快近尾声时,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

毛泽东、彭德怀率领红军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名义,于19 36年2月20日渡黄河东征取道山西,奔赴抗日前线,东征前夕,毛泽东在陕西清涧袁家沟指挥渡河准备工作时,眺望北方茫茫的大雪,一口气写成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三、词里的古代英雄人物的历史功绩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大帝国。

汉武帝:对内巩固中央集权,对外抵抗匈奴,加强同西域的文化交流。

唐太宗:恢复社会生产,选贤任能,抗击突厥入侵,开创了大唐盛世。

成吉思汗:蒙古族军功卓著的领袖,他的孙子忽必烈建立元朝尊其为元太祖。

四、课文简析“沁园春”词牌名,沁园,相传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的园林,曾被外戚窦宪夺取,后人作诗以咏其事,调名由此而得。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赏析——沁园春·雪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赏析——沁园春·雪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沁园春·雪沁园春·雪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译文北方的风光,千里冰封冻,万里雪花飘。

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

山岭好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想与老天爷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

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

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

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称得上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注释沁园春: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

双调,一百十四字。

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

惟余:只剩下。

余:有版本作“馀”。

莽莽:即茫茫,白茫茫一片。

形容空旷无际。

顿失:立刻失去。

顿:顿时,立刻。

滔滔:滚滚的波涛。

原驰蜡象:作者原注“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驰:有版本作“驱”。

蜡象:白色的象。

须:待、等到。

“看红装”二句:红日和白雪互相映照,看去好像装饰艳丽的美女裹着白色的外衣,格外娇媚。

红装:身着艳丽服饰的美女。

一作银装。

妖娆(ráo):娇艳妩媚。

竞折腰:争着为江山奔走效劳。

折腰:倾倒,躬着腰侍候。

“秦皇汉武”二句:是说秦皇汉武,功业甚盛,相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

秦皇:秦始皇赢政,秦朝的创业皇帝。

汉武: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

略输:稍差。

文采:本指辞藻、才华。

这里引申为文治。

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唐朝建立统一大业的皇帝。

宋祖:宋太祖赵匡胤,宋朝的创业皇帝。

部编人教版九上 1.《沁园春·雪》优质课件 PPT

部编人教版九上 1.《沁园春·雪》优质课件 PPT
宽阔的脑际却有大江流淌
雪天更善畅想 神思飞扬起来 飘成梅花漫天的北国风光
相信你是最严肃的诗人
屈指数算 一首气势磅礴的诗 调动了半个世纪的酝酿
轻易不朗诵 天安门城楼上只那一句 便站成了世界的诗眼 嘹亮了东方
领袖风采
毛泽东(1893 — 1976),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 政治家、军事家、理论 家,中国共产党、中国 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 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思 想的主要创立者。字润 之,湖南湘潭韶山人。 毛泽东也是杰出的诗人, 有许多大磅礴的诗作。
抒发 抱负
全词小结
上阕写景抒情,下阕评古论今,从赞 美祖国大好河山到评说封建帝王的不足, 水到渠成地过渡到歌颂真正的英雄人物—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的中国人民, 从而将写景、议论和抒情结合起来。
人生感悟
学领袖精神 做时代骄子
书 法 欣 赏
活动·探究
任务一:学习鉴赏诗歌 任务二:学习诗歌朗诵 任务三:学习创作诗歌
诗歌是什么?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是用高度 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 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 学体裁。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 为歌,现代一般统称为诗歌。 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 的最集中的反映。(2)诗歌有丰富的感情与想象。 (3)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 奏鲜明等特点。(4)诗歌在形式上,不是以句子 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且分行主要根据节 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请以:从“《沁园春·雪》中,我还读出

”的格式畅谈感受。
女领:沁园春·雪
男领:北国风光,(豪迈,高而慢)
齐: 千里冰封──,(拉长)

202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沁园春雪说课稿新人教版

202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沁园春雪说课稿新人教版
202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沁园春雪说课稿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202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沁园春雪说课稿新人教版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沁园春·雪》诗歌鉴赏
2.教学年级和班级:九年级
3.授课时间:第一单元,第1课时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沁园春·雪》知识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沁园春·雪》相关的拓展知识,如毛泽东的其他诗词作品,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2.解析《沁园春·雪》中“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的意义。
答:《沁园春·雪》中的“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这句话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突显了祖国的美丽和伟大,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无数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
3.描述《沁园春·雪》中的艺术特色。
答:《沁园春·雪》在艺术上具有以下特色:首先,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使诗歌更具震撼力。其次,通过对比手法,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增强了诗歌的视觉冲击力。最后,运用了对仗手法,如“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使诗歌更加和谐、优美。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学生预习:
发放预习材料,引导学生提前了解《沁园春·雪》的学习内容,标记出有疑问或不懂的地方。设计预习问题,如“诗中描绘了怎样的雪景?”“作者通过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等,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沁园春·雪》内容做好准备。

沁园春雪全诗重点诗词解释

沁园春雪全诗重点诗词解释

沁园春雪全诗重点诗词解释《沁园春·雪》这首词,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所作。

“沁园春”为词牌名,“雪”为词名。

毛泽东和彭德怀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写下了这首词。

沁园春·雪毛泽东/近代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注释译文沁园春: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

双调,一百十四字。

前段十三句,四平韵;后段十二句,五平韵。

惟余:只剩下。

余:有版本作“馀”。

莽莽:即茫茫,白茫茫一片。

形容空旷无际。

顿失:立刻失去。

顿:顿时,立刻。

滔滔:滚滚的波涛。

原驰蜡象:作者原注“原指高原,即秦晋高原”。

驰:有版本作“驱”。

蜡象:白色的象。

须:待、等到。

“看红装”二句:红日和白雪互相映照,看去好像装饰艳丽的美女裹着白色的外衣,格外娇媚。

红装:身着艳丽服饰的美女。

一作银装。

妖娆(ráo):娇艳妩媚。

竞折腰:争着为江山奔走效劳。

折腰:倾倒,躬着腰侍候。

“秦皇汉武”二句:是说秦皇汉武,功业甚盛,相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

秦皇:秦始皇赢政,秦朝的创业皇帝。

汉武: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

略输:稍差。

文采:本指辞藻、才华。

这里引申为文治。

唐宗:唐太宗李世民,唐朝建立统一大业的皇帝。

宋祖:宋太祖赵匡胤,宋朝的创业皇帝。

稍逊风骚:意近“略输文采”。

逊:差。

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天骄:汉时匈奴自称为“天之骄子”,以后泛称强盛的边地民族。

成吉思汗:元太祖铁木真统一蒙古后的尊称,意思是“强者之汗” 。

“只识”句:是说只以武功见长。

2019人教版必修一《沁园春_长沙》《沁园春_雪》对比赏析

2019人教版必修一《沁园春_长沙》《沁园春_雪》对比赏析

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好一个周天寒彻,好一场漫天大雪,好一番人间苦难!天地间被风雪改变了容颜,只见长城内外苍茫一片,了无生机,连滔滔黄河也被雪冻冰封,不再奔流。

神州的北国仿佛进入了一种死寂状态。

让人联想起了柳宗元写雪的名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936年2月,毛主席率“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渡过黄河,准备转往绥远对日作战。

在陕西清涧县袁家沟筹划渡河时,突然飘起鹅毛大雪,他登高远望,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写下了这首词。

其所在地,北距长城约150公里,东距黄河约25公里。

可见,词中描写的不全是实景,而更多地是诗人脑海中的景象。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它屹立在中华大地的辽阔北疆,它代表着中华儿女的顽强不屈,它作为中原的万里防线曾无数次阻挡了外族的入侵。

在雄伟的长城内外,正是一片战火硝烟。

日本人威胁华北,炮口直指平津要地;殷汝耕投敌卖国,组织“冀东自治政府”;蒋介石不顾大义,鼓吹“攘外必先安内”。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它奔腾咆哮着滚滚向前,它无私哺育着华夏文明,它与历史之河一同流淌见证着悠悠五千年荣辱兴衰。

在浩荡的黄河之畔,又是一场生死搏杀。

国民党集结了东北军、西北军、中央军,几十万军队围攻解放区。

而中央红军刚刚到达陕北,人马只剩八千,立足未稳,粮弹奇缺。

站在群山之巅,顶着刺骨寒风,面对漫天飞雪,你会有怎样的心态呢?作为红军统帅,冒着内战炮火,迎对列强欺凌,你会做怎样的回答呢?广阔富饶的中华大地会冰封吗?浩瀚深长的中华历史之河会断流吗?从诗句中可以看到,毛主席面临着怎样艰难的困局,拥有着怎样惊人的洞察,又进行着怎样深刻的思考!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长沙》一词的意象美突出表现在景物的选取上,作者视野开阔,选取的景物或广博,或宏伟,或雄峻。

以上阕“看”字所总领的几句词为例,有山上的“层林”,有江中的“百舸”,有空中的雄鹰,有水底的游鱼。

《沁园春·雪》诗词鉴赏

《沁园春·雪》诗词鉴赏

《沁园春·雪》诗词鉴赏《沁园春·雪》诗词鉴赏毛主席诗词是中国革命的史诗,是中华诗词海洋中的一朵奇葩。

《沁园春·雪》更被南社盟主柳亚子盛赞为千古绝唱。

这首词一直是我的最爱,每次读来都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看到了那个指点江山的伟人,不由地沉醉于那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广阔的胸怀。

《沁园春·雪》原文: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沁园春·雪》《沁园春·雪》鉴赏: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被公认为我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诗词作品。

这一点,与作者在政治上的巨大成就无关。

本词尽显作者前无古人的巨大胸怀与气魄,具有不可抗拒的艺术感染力,任谁读了都会不自觉地生出臣服之意来。

在这首词中,毛泽东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优美的江山常引来各种政治力量的争夺,其中不乏成功者。

但他们还称不上“风流人物”。

真正的风流人物,他不应该仅仅懂得争夺江山,而更应懂得如何去建设江山,使之更加美丽富饶!愿为江山添砖加瓦、增添秀色的伟大胸怀,正是本词冠绝古今的焦点所在。

但非常可惜的是,国内相当一部分文学研究者并未将这种意味阐发出来,而别眼于对“文采”——文学成就、文化贡献的叙说。

这是一种遗憾。

其实,本词“争夺江山、增之娇色”的主旨并不难理解——“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句中,与“江山”相关的三个关键词是娇、英雄与折腰,英雄者莫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等古代帝王,折腰便是争夺。

而争夺江山与文学成就、文化贡献无关,那么“惜”从何来?这样,我们就只有一个解释:惜“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们并未使江山增色!为便于初学者理解,我们可以将本词大致翻译为如下现代汉语:冬日里北国的美丽风光是冰雪妆扮出来的。

诗词的鉴赏《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

诗词的鉴赏《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 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pí) 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七律 冬云》创作背景
1962年冬,中国经历了3年特大灾 荒。国外正鼓噪着一片反华叫嚣。表 面上看似乎处在困难时期,正是隆冬 的样子。软弱的人经受不住这种严峻 的考验是不足为奇的。真正的革命者 则更加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冬天到 了,春天还会远吗?毛泽东在1962年 的生日写此诗。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古诗词的分类:(按题材分)
• 借景抒情诗 • 闺怨诗 • 山水田园诗 • 边塞征战诗 • 赠友送别诗
咏史怀古诗 羁旅行役诗 托物言志诗 谈禅说理诗 闲适隐逸诗
人物
形象


意 象
事物形 象(咏
借以 物诗)
表达
主观
感情 景物
的载 体
形象
A、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即诗人自己
(偏重抒情的诗歌)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喜欢雪,那漫天飞舞、让世界纯洁美好的雪. 在杭州,这样的雪景并不常见.巧的是, 毛泽东1953年底第一次到杭州时, 这里竟飘下了一场几十年不遇的大雪. 1961年11月,毛泽东又一次来到了杭州. 虽然已是冬天,但南方的天气并不太寒冷. 不知为什么,诗人毛泽东又想起了雪, 也想起了雪中的梅花. 1961年12月,毛泽东读陆游咏梅词, 反其意而为之,写下了这首《卜算子 咏梅》
2021/3/15
18
用你的理解再读《沁园春 雪》, 想想你为什么这样读?
小结: 诗词鉴赏的思路。

结:
Hale Waihona Puke 诗词1.看意象

2.看意境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 雪》——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原卷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 雪》——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原卷版)

01.沁园春·雪——群文阅读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古诗词语言精炼典雅,含蓄蕴藉,意味深长。

诗人就是通过这些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传达自己的思想的,这些情感和思想就是所谓的“思想内容”。

【考点解读】理解诗词内容是鉴赏古诗词的一个重要考点。

常见的考查方式有:中考试题有的以选择题形式出现,有的以问答题形式出现。

【技法点拨】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可以从以下角度入于:01.看题材。

题材往往决定古诗词的内容:送别诗(咏怀诗)多写离别之情﹔咏史诗、怀古诗多写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或感慨自己生不逢时,或借古讽今;边塞诗多描写壮丽的边塞风光,或戍边将士的生活,借此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表达爱国情感;等等。

02.抓题目。

题目往往是古诗词内容的高度概括。

03.借背景。

有些古诗词,仅看字面上的词义难以真正把握其内容,这时便要借助背景分析。

答题步骤:①诗歌各句(或相关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或描写了什么景象);②运用了什么手法技巧;③抒发(或表达)了什么情感。

【真题演练】(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忆秦娥娄山关毛泽东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01.上阕从哪些角度来写景?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02.“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0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两句极为精练传神,用恶劣天气渲染进军途中庄严肃穆的气氛。

B.“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这里“碎”字表现了马蹄声急而低,“咽”字表现出军号声在寒冷的西风中,时高时低,时断时续,犹如气咽难喧的实况。

C.“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色彩浓艳、气魄雄伟的图景,这个画面是虚写,同时含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D.词中晨景雄浑凄清,黄昏景色壮阔悲凉,加上行军的艰难和战斗胜利后豪迈之中兼有的历史沉重感,构成了深沉厚重、悲壮慷慨的意境,十分耐人寻味,具有英雄史诗般的格调。

《沁园春雪》解读

《沁园春雪》解读

《沁园春雪》解读
导语:一代伟人毛泽东的诗词,以其博大恢宏、奇恣纵肆的激情,成为当代诗坛一曲品格、个性强烈,画面色彩斑斓的绝唱。

吟诵豪放之作,令人热血沸腾、精神昂扬。

《沁园春雪》便是他文情并茂、最有气魄之作。

今天,yjbys小编就带你一起走进词作,去把握这首词的提纲。

一.这首词分上下两阕,各写什么?
其中前两句起承上启下作用。

中七句是评论古代帝王,后三句是抒发壮志豪情。

上阕写北方雪景:(1)概括写北方雪景(前三句) (2)具体写北方雪景 (中七句) (3)想象雪过天晴之景(后三句)
下阕评论古代帝王,抒发壮志豪情:
(1)承上启下 (前二句)
(2)评论古代帝王(中七句)
(3)抒发壮志豪情(后三句) 作者以“望”统领下文,都望到了什么? (长城、黄河、山脉、高原) 这些景观大势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是实写。

二.你认为以动写静的句子是哪些?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
作者用一个惜字统领全文、评价历史人物,包含着什么样的感情? (惋惜、委婉批评不足)
怎样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抒发了作者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
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抒发了作者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沁园春·雪》诗词鉴赏
【原词】
沁园春·雪
一九三六年二月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
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
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
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
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鉴赏】
雪,冰清玉洁,是情趣的寄托,是人格的化身。

自古以来,骚人墨客,多以雪为题;诗坛文苑,多有咏
雪之作。

毛主席对雪也有特殊兴趣,时有咏雪的佳词丽句。

但专章一叹三唱,本篇却首推第一。

不独如此,本篇还是毛
主席最早传世的一首,也是引起唱和、争论最多最大的一首。

最根本的是,这首词是毛主席诗情才智第一次充分的展露,
也是毛主席丰富、崇高的精神世界第一次艺术的显现。

集如
此众多之第一于一身,这首词自然就举足轻重、众望所归了。

“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

”(清沈德潜《说诗碎语》)。

毛主席此词,是古今咏雪诗词之绝唱,其胸襟气魄的雄伟浩阔,真可谓“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宋
刘克庄《辛稼轩集序》)。

这首词上片大笔挥洒,写北方雪景;下片纵横议论,评
古今人物。

上下浑融一气,构成了一个博大浩瀚的时空世界,铸就了一个完美独特的艺术整体,表现出一位伟大的无产阶
级革命家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开篇高唱而入,
起笔不凡,总栝大半个中国的严冬雪景。

诗人咏雪,眼光不
仅仅停留在雪上,而是通过学来写祖国壮阔的山河,评述祖
国悠久的历史,这就所见者大、所论者深。

第一句,劈头统
摄歌咏的地域对象,一笔囊括了半个中国。

二、三句描写特征,点出题目。

“千里”“万里”,承“北国”两字,从地
下天上交错展开,极写范围广蒙深透;“冰封”“雪飘”承“风光”两字,一静一动互相映衬,勾画严冬的威猛雄奇。

寥寥十二个字,构成了一幅包举天地、雄浑一气的画面,为
下文的展开描写提供了巨大的艺术空间,而且豪情激荡,笼
罩全篇。

接下来七句,用“望”字领起,分三层递出,具体描绘
画卷上的冰封、雪飘的各个侧面,进一步抒写豪迈、激昂的
情怀。

你看:南北纵横,“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是一
片茫茫无边的积雪,呼应了“万里雪飘”;东西环顾,“大
河上下,顿失滔滔”,是一派寒威凛凛的坚冰,回应了“千
里冰封”;上下远眺,则“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
试比高”,群山、高原是那么生气勃勃,充满活力,好象正“舞”向云宵,“驰”向天际,要跟雪云高压的天公一比高
下!这七句大笔如椽,写尽了东西、南北、上下、内外,笔
力千钧。

这七句,大处落墨,专写大河、长城,点染了中华
民族千古文明的历史纵深感。

“欲与天公试比高”,更给本
无生气的景物,赋予顽强的生命力和竞争意识。

这是人格化
的雪景,更是个性化的诗意。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统一,
客体风景与主体心境相交融,只有毛主席才有此高招!诗人
将眼前景象和联翩浮想交织起来,选取象征中华民族的长城
和黄河纵横入画,从色彩(银、蜡)、形貌(蛇、象)、动作(舞、驰、比)等各个侧面描写山原,突出地刻画了祖国山
河的伟大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北国风光”的壮丽奇观。


时,通过这种传神的艺术描写,也抒发了自己对祖国山河无
限热爱的激情,唤起了读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以银蛇飞舞
状连绵之群山,以蜡象奔驰拟起伏之高原,不只形象跃然纸
上,而且赋予群山高原以昂扬奋进的斗争精神,使人联想到
自古以来生息、劳动在这块土地上的富于革命传统的中华民
族。

这种移情入景、力诱纸背的描写,也只有毛主席才有此
妙词!
眼前雪中的山川,是如此的生动、如此的壮阔,铺陈到
此,已经淋漓尽致。

然而诗人意犹未尽,又发挥丰富独特的
想象,以充满浪漫主义的笔调劈出奇境:“须晴日,看红装
素裹,分外妖娆。

”这三句用拟人化的手法,在冰雪茫茫的
浩大画卷上,想象雪霎天晴之时,红艳艳的阳光照耀在白雪
覆盖的祖国山河,犹如一个红装素裹的少女,更加绚丽多彩、娇媚动人。

用“须”字转折,表达乐观期待的心情;“看”
字承“望”,显示端详观赏的意态;“红装素裹”相映成趣,显得特别娇艳明媚,所以尾句说“分外妖娆”。

这完全是诗
人通过主观相象将自然景色人格化了的写法。

以这样的奇想
为上片作结,遂使所写的雪的场面,具有一种不饰雕作的妍
新之美。

诗人就是这样把祖国山河的壮美、精神摄出了。


够通过客观感受将自然的形态艺术地描绘出来,这即是古人
所说的得“题中之精蕴”。

上片极写祖国江山之壮丽,故下片自然引出无数英雄竞
相对她折腰。

“江山如此多娇”极有吞吐之妙。

它一方面承
接上片所写的雪中“北国风光”而作一总束,一方面又从江
山的美好引出倾倒于如此江山的无数英雄。

“引无数英雄竞
折腰”一句,接得不偿失劲挺,有异军突起之势。

以下七句,举大端而论,与上片的博大空间相照应,写出浩瀚的时间,
纵贯几千年,通览中华文明史,从“无数英雄”中举出秦始
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等五位封建皇帝加
以评说。

一个“惜”字,,着笔传神,把表面上看来似无逻
辑的人、事传接起来,组成一幅壮丽的历史长卷;“略输”、“稍逊”、“只识”三层贬意,以婉转含蓄的笔调,诙谐风
趣的语气,客观而公允地评价了他们的短长。

这几位人物杂
历史上都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他们功业赫赫,雄视一代,
不愧是历史的巨子。

只可惜他们武功有余,文才不足,只图
摄取,不思创新,因而都配不上如此美丽的大好河山。

那么,就自然而然地推出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
充满无限豪情的结尾。

清刘体仁《七颂堂词绎》曰:“词起
结最难,而结尤难于起”,“须结得有‘不愁明月尽,自有
夜珠来’之妙”。

此词结尾三句,正有这样的妙处。

第一句
三字,先用一顿突转,象轻舟扬桨一拨,直转下二句。

“往”字前大书一个“俱”字,如铁帚横扫历史上的“无数英雄”;“矣”字唱叹,富有感情色彩。

二、三句在“数”与“看”
两个动词之中,流露出对中国无产阶级的自信,充沛而动人,言有尽而意无穷。

历代英雄人物统统被滚滚的历史洪流席卷
而去,只有今天的无产阶级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
才是祖国大好河山当之无愧的主人,才能使祖国繁荣昌盛,
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对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这是全词最警策的地方,也是诗人的神光所聚。

有了这一最
精炼、最概括的结语,全词咏雪的“题外之远致”就洋溢纸
上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