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一物理精品学案4.5《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2(粤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4.5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粤教版
第四章力与运动第5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第2课时已知物体运动情况求解物体受力情况导学案一、导入:(4分钟)复习:1、复习第1课时“已知物体受力情况求解物体运动情况”题型的解题思路。
2、复习两种常见模型的受力分析:水平面汽车刹车模型、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粗糙斜面模型。
学习目标:1、能根据物体运动情况求解物体的受力情况2、熟悉解题的分析方法、基本思路。
二、自主学习(6分钟)+3分1、以V0=15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在关闭发动机后,经t=10s停了下来,汽车的质量m=4000kg,求(1)汽车加速度大小?(2)汽车所受的阻力大小。
(g=10m/s2 )1、设题:(1)、常见模型入手,让学生初步建立“已知运动求力“的模型。
(2)、让学生初步建立“运动学公式→求a→牛顿第二定律求F合→受力分析求具体某一力“的解题思路。
2、讲解要点:(1)牛顿第二定律运用题三基本步骤“已知、取正方向、受力分析“(2)、强调书写规范、审题中注意题目中的隐含条件。
3、参考答案:三、小组讨论(7+4)+4分:一质量为2Kg的物体以V0=20m/s初速度冲上粗糙斜面,斜面的底角为37o,上滑S=20 m停下来,求:(g=10N/kg)(1)加速度?(2)求合力?(3)求摩擦力f大小?设题:1、常见斜面模型,受力分析易错,解题过程容易漏掉方向。
2、强化学生对“已知运动求力”的解题思路。
小组讨论(4分钟):1、针对解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2、强化“已知运动情况求受力情况”模型的解题思路。
(给出简单答案作为参考)答案:(1)-10m/s2,方向沿斜面向下(2)-20N,方向沿斜面向下(3)8N讲解:1、继续强调解题三个基本步骤:已知、正方向、受力分析2、强调思路“运动学公式→求a→牛顿第二定律求F合→受力分析求具体某一力”五、精讲:知识补充:六、当堂练习:(对牛顿第二定律两种模型的综合运动:拆分)1、木块质量为8kg,放在水平地面上,在20N的水平恒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经5s,位移为25m。
粤教版必修一4.5《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WORD教案01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教学目标1.物理知识方面的要求:(1)巩固记忆牛顿第二定律内容、公式和物理意义;(2)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方法。
2.通过例题分析、讨论、练习使学生掌握应用牛顿定律解决力学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运用数学工具的能力。
3.训练学生解题规范、画图分析、完善步骤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分析1.本节为习题课,重点内容是选好例题,讲清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的两类力学问题及解决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2.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重要的是分析过程、建立图景;抓住运动情况、受力情况和初始条件;依据定律列方程求解。
但学生往往存在重结论、轻过程,习惯于套公式得结果,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建立思路、掌握方法是难点。
三、教具投影仪、投影片、彩笔。
四、主要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内在联系。
因此,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即可解答一些力学问题。
我们通过以下例题来体会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思路、方法和步骤。
(二)教学过程设计1.已知受力情况求解运动情况例题1 一个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kg,在水平方向受到5.0 N的拉力,物体跟水平面的滑动摩擦力是 2.0N。
1)求物体在4.0 秒末的速度;2)若在4 秒末撤去拉力,求物体滑行时间。
(1)审题分析这个题目就是根据已知的受力情况来求物体的运动情况。
前静止在恒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4.0s。
受力情况:F=5.0N , f=2.0N,G=N初始条件:v o=0;研究对象:m=2.0kg。
求解4秒末的速度v t。
4秒后,撤去拉力,物体做匀减速运动,v' t=0。
受力情况:G=N f=2.0N ;初始条件:v' 0=vt,求解滑行时间。
⑵解题思路研究对象为物体。
已知受力,可得物体所受合外力。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依据初始条件和运动学公式就可解出前一段运动的末速度。
运用同样的思路也可解答后一段运动的滑行距离。
4.5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教案4(粤教版必修1)
六、牛顿运动定律应用一[要点导学]本节教材主要培养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1.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的能力。
关于力和运动有两类基本问题:一类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另一类是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通过本节教材的学习,要求能从物体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能从运动情况确定物体受力情况。
2.培养综合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力学问题的能力。
具体地说有以下两种情形:(1)已知物体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在受力情况已知的条件下,要求判断出物体的运动状态(即求出物体运动的速度和位移),处理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先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求出合外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 )求出加速度,再利用运动学的有关公式求出速度和位移.(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受力情况:解答这类问题时,应首先分析清楚物体的运动情况,由物体的速度和位移、运动时间等物理量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然后在分析物体受力情况的基础上,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ma )列出方程求力.3.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如下(1)灵活选取研究对象.(2)将研究对象提取出来,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并画受力示意图,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并画运动过程简图。
(3)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运动学公式求加速度。
通常用正交分解法:建立正交坐标,并将有关矢量进行分解。
取加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题中各物理量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同时取正值,反之取负值。
(4)列出方程并求解,检查答案是否完整、合理。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思路可用以下的流程图表示:和力的桥梁,解决这类问题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是关键,要养成用画受力图和运动草图的方法来理解题意的习惯。
[范例精析]例1 如图4-6-1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B 始终保持v =4m/s 的恒定速率运行,一质量为m =4kg 的行李无初速地放在A 处,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传送带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行李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 间距离l =12m ,(g 取10m/s 2)。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4.5《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word学案
第四章 力与运动第五节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力、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____________.因此,我们在已知受力的情况下可以结合____________,解决有关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问题;我们也可以在已知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运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________,再结合牛顿第二定律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2.两类基本问题(1)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求解此类题的思路是: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__________,求出物体的________,再由物体的初始条件,根据________________求出未知量(速度、位移、时间等),从而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2)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求解此类题的思路是: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利用____________求出__________,再根据____________就可以确定物体____________,从而求得未知的力,或与力相关的某些量,如动摩擦因数、劲度系数等. 3.(单选)用30 N 的水平外力F ,拉一个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20 kg 的物体,力F 作用3 s 后消失,则第5 s 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A .v =4.5 m/s ,a =1.5 m/s 2B .v =7.5 m/s ,a =1.5 m/s 2C .v =4.5 m/s ,a =0D .v =7.5 m/s ,a =04.(双选)一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球某时刻正处于如图7所示状态.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F N ,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F T ,关于此时刻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小车向左运动,F N 可能为零 B .若小车向左运动,F T 可能为零C .若小车向右运动,F N 不可能为零D .若小车向右运动,F T 不可能为零[课前自主预习]1.a =Fm 运动学公式 加速度 2.(1)牛顿第二定律 加速度 运动学规律(2)运动学公式 加速度 牛顿第二定律 所受的力 3.C 4.AB离车150m 远的地方竖一警示牌.这是因为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司机发现情况到采取刹车,须要有一定的反应时间,对应有一段反应距离;汽车在刹车过程中受阻力f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计算出其刹车的加速度a ,再通过运动学公式计算出刹车距离。
4.5《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学案2(粤教版必修1)
4.5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学案2一、学法指导(一)临界问题1.临界状态:在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的过程中,相关的一些物理量也随之发生变化。
当物体的运动变化到某个特定状态时,有关的物理量将发生突变,该物理量的值叫临界值,这个特定状态称之为临界状态。
临界状态是发生量变和质变的转折点。
2.关键词语:在动力学问题中出现的“最大”、“最小”、“刚好”、“恰能”等词语,一般都暗示了临界状态的出现,隐含了相应的临界条件。
3.解题关键: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运动情况的正确描述,对临界状态的判断与分析。
4.常见类型:动力学中的常见临界问题主要有两类:一是弹力发生突变时接触物体间的脱离与不脱离、绳子的绷紧与松弛问题;一是摩擦力发生突变的滑动与不滑动问题。
(二)、解决临界值问题的两种基本方法1.以物理定理、规律为依据,首先找出所研究问题的一般规律和一般解,然后分析和讨论其特殊规律和特殊解。
2.直接分析、讨论临界状态和相应的临界值,找出相应的物理规律和物理值。
二、例题分析【例1】质量为0.2kg的小球用细线吊在倾角为=的斜面体的顶端,斜面体静止时,小球紧靠在斜面上,线与斜面平行,如图4-70所示,不计摩擦,求在下列三种情况下,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取g=10 )(1) 斜面体以2的加速度向右加速运动;(2) 斜面体以4,的加速度向右加速运动;【解析】解法1:小球与斜面体一起向右加速运动,当a较小时,小球与斜面体间有挤压;当a较大时,小球将飞离斜面,只受重力与绳子拉力作用。
因此要先确定临界加速度ao(即小球即将飞离斜面,与斜面只接触无挤压时的加速度),此时小球受力情况如图4-71所示,由于小球的加速度始终与斜面体相同,因此小球所受合外力水平向右,将小球所受力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联立上两式得(1)=2<5.77,所以小球受斜面的支持力N1的作用,受力分析如图4-72所示,将T1, N1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同理有,联立上两式得T1=2.08N, N1=0.4N(2) =4>5.77,所以此时小球飞离斜面,设此时细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如图4-73所示,同理有,联立上两式得T2=2.43N, =arctan 1.44解法2:设小球受斜面的支持力为N,线的拉力为T,受力分析如图4-74所示,将T、N 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联立上两式得:T=m (g sin +a cos ) cosN=m (g cos一a sin)当N=0时,即a=g cot=5.77时,小球恰好与斜面接触。
4.5《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学案1(粤教版必修1)
4.5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学案1本节要求我们能灵活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主要是由力求运动关系和由运动关系求力,同时学会两种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正交分解法和整体隔离法。
一、学法指导(一)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的两种方法:1 正交分解法及其两种基本方法:(1) 分解力而不分解加速度。
通常以加速度a 的方向为x 轴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将物体所受的各个力分解在x 轴和Y 轴上,分别求得x 轴和Y 轴上的合力合x F 和合y F 根据力的独立作用原理,各个方向上的力分别产生各自的加速度,得方程组求解。
(2).分解加速度。
若物体受几个互相垂直的力作用,应用牛顿定律求解时,若分解的力太多,比较繁琐,所以在建立直角坐标系时,可根据物体受力情况,使尽可能多的力位于两坐标轴上而分解加速度a ,得a x 和a y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方程组求解。
这种方法一般是在以某个力的方向为x 轴正方向时,其他力都落在两个坐标轴上而不需再分解的情况下应用。
(3) 说明:①在建立直角坐标系时,不管选取哪个方向为x 轴正方向,所得的最后结果都一样,但为使解题方便,应考虑尽量减少矢量的分解,即要尽量使矢量在坐标轴上。
②在两种分解法中一般只分解一种物理量,而不同时分解两种物理量。
③物体受两个力作用时,也可不用正交分解法而采用合成法。
2 整体法和隔离法分析连接体问题:(1) 连接体:由几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或并排挤压放在一起,或用细绳、细杆联系在一起构成的物体组,叫做连接体。
解决连接体的方法有整体法和隔离法。
(2) 隔离法:对连接体的某一部分实施隔离,把它孤立出来作为研究对象的解题方法叫隔离法。
被隔离的可以是研究对象,也可以是研究过程,采用隔离法的好处在于可以将原来是系统的内力转化为研究对象所受的外力,可以将一个连续的物理过程分为若干个分过程,这样可以使较为复杂的问题转化为相对简单问题。
(3) 整体法:如果各个研究对象或研究过程遵守相同的规律,则可把各个不同的过程或不同的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方法,称为整体法。
物理:4.5《牛顿第二定律应用Ⅱ》课件(粤教版必修一)
例2
T2 Σ F
线,微小形变. 能 够瞬间恢复.即 瞬间弹力改变
T1
m mg
y 一物块从倾角为θ ,长为s的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 N
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求物块滑到斜面底端 所需的时间。
例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解:
x : mg sin f ma y : N mg cos 0 θ G f N mg sin mg cos ma a g (sin cos ) 2s 2s 1 2 t s at a g (sin cos ) 2
复习回顾-弹力
弹力产生条件-接触且形变. 形变分类-显著形变、微小形变
物体发生了可 观察形变,恢 复时需要时间
物体没发生可观 察形变,恢复时 不需要时间
常见物体的形变:弹簧类产生显著形变; 绳、板类产生微小形变。
例1
如图所示,A、B质量相等,用一细线相连,并 由一弹簧挂于天花板上,若将A、B间的细线烧 断,则在烧断的瞬间,A球的加速度为______, 方向______,B球的加速度为______,方向______。 弹簧,显著形变. 不能瞬间恢复. 即瞬间弹力不变 线,微小形变. 能 够瞬间恢复.即 瞬间弹力改变 T F
f
a
x
教材练习
作业
必做:教材P83-11,12 选做:《同步训练》P42-5、6 《教与学》P106-1、P107-3、4
作业提示1
教材P83-11. 分析:物体受到重力、支持 力,所受合外力为
N a
θ
F mg sin
加速度为
G
F 2 a g sin 0.6 g 6 m / s m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2)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结合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受力分析.〔2〕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学会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力学问题.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利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表述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教学重点物体的受力分析;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两类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教学难点物体的受力分析;如何正确运用力和运动关系处理问题.教学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公式: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力的方向相同。
公式:。
ma F合〔二〕新课教学一、受力分析方法小结通过基本练习,小结受力分析方法.〔让学生说,老师必要时补充〕1、练习:请对下例四幅图中的A、B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答案:2、受力分析方法小结〔1〕明确研究对象,把它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2〕按重力、弹力、摩擦力、外力顺序进行受力分析;〔3〕注意:分析各力的依据和方法:产生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分析静摩擦力可用假设光滑法.不多力、不丢力的方法:绕物一周分析受力;每分析一力均有施力物体;合力、分力不要重复分析,只保留实际受到的力.二、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1、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2、物体的运动情况,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3、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选取研究对象;〔注意变换研究对象〕画图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和运动情况;〔画图很重要,要养成习惯〕进行必要的力的合成和分解;〔在使用正交分解时,通常选加速度方向为一坐标轴方向,当然也有例外〕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列方程求解;〔要选定正方向〕对解的合理性进行讨论.三、处理连接体问题的基本方法1、假设连接体中各个物体产生的加速度相同,那么可采用整体法求解该整体产生的加速度.2、假设连接体中各个物体产生的加速度不同,那么一般不可采用整体法.〔假设学生情况允许,可再提高观点讲〕3、假设遇到求解连接体内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问题,那么必须采用隔离法.以上各问题均通过典型例题落实.〔三〕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1.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受力求解运动情况:一类是运动情况求解受力。
高中物理《牛顿第二定律》学案 粤教版必修1
4.3 牛顿第二定律学习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怎样定义的。
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知道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的确切含义。
3.能初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学习重点: 牛顿第二定律学习难点: 牛顿第二定律主要内容:一、牛顿第二定律1. 公式推导:2. 语言表述:3.公式表达:①数学表达式:②常用计算式:F 合=ma4.牛顿第二定律是牛顿运动定律的核心,是本章的重点和中心内容,在力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一定要深入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确切含义和重要意义。
理解:(1) 因果关系:只要物体所受合力不为零(无论合力多么的小),物体就获得加速度,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力决定加速度,力与速度、速度的变化没有直接关系。
如果物体只受重力G=mg 的作用,则由牛顿第二定律知物体的加速度为a=g mm g m G m F ===合。
即重力是使物体产生重力加速度g 的原因,各地的g 值略有差异,通常取g=9.8m/s 2。
在第一章学习《重力》一节时,给出了重量和质量的关系式G=mg ,g 是以比例常数引人的,g=9.8N /kg 。
现在可以证明,这个比例常数就是重力加速度,9.8N /kg 与9.8m /s 2等价。
(2)矢量关系:F 合=ma 是一个矢量式,加速度a 与合外力F 合都是矢量,物体加速度的方向由它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决定且总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同向性),而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之间并无这种关系。
这样知道了合外力(或加速度)的方向,就知道了加速度(或合外力)的方向。
(3)瞬时对应关系:牛顿第二定律表示的是力的瞬时作用规律,物体在某一时刻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由该物体在这一时刻所受到的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来决定的。
当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发生变化时,它的加速度随即也要发生变化,F合=ma对运动过程的每一瞬间成立,加速度与力是同一时刻的对应量,即同时产生(虽有因果关系但却不分先后)、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高中物理第四章第五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教案2粤教版必修1
第5节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新课教学:牛顿第二定律ma F =,然而在运动学中与力有关的公式包括 asv v at t v s atv v t t 221202200=-+=+= 由上面的公式,我们得到动力学中的两类问题:1.由左向右求解为第一类问题,即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可将t v 、0v 、s 、t 中任何一个物理量作为未知量进行求解;2.由右向左求解为第二类问题,即已知物体的运动情况,反过来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可将F 、m 中任一物理量作为未知求解【例题1】一个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kg ,在水平方向受到5.0N 的拉力,物体跟水平面的滑动摩擦力是2.0N 。
1)求物体在4.0秒末的速度;2)若在4秒末撤去拉力,求物体滑行时间。
解:1)前4秒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水平方向 F-f=ma a=1.5(m/s2) 由V=at: V=6(m/s)2) 4秒后 竖直方向N-mg=0 水平方向f=ma ′ a ′=1.0(m/S2) 由V=at t=v/a=6.0(s)【例题2】一木箱质量为m ,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斜向右下方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力F 推木箱,求经过t 秒时木箱的速度。
解: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竖直方向 N-Fsin θ-mg=0 ① 水平万向 Fcos θ-f=ma ②二者联系 f=μN ③ 由①、 ②、 ③式得由V=at 得:【例题3】如图5-1所示,质量为4 kg 的物体静止于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物体受到大小为20 N,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的拉力F 作用时沿水平面做匀加速运动,求物体的加速度是多大?(g取10 m/s 2)解析: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3—6—3所示,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把F 沿两坐标轴方向分解,则两坐标轴上的合力分别为cos sin ,x y F F f F N F G θθ=-=+-物体沿水平方向加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则x轴方向上的加速度ax=a,y轴方向上物体没有运动,故ay =0,由牛顿第二定律得0,====y y x x ma F ma ma F所以cos ,sin 0F f ma N F G θθ-=+-= 又有滑动摩擦力f N μ= 以上三式代入数据可解得 物体的加速度a=0.58 m/s2.小结:当物体的受力情况较复杂时,根据物体所受力的具体情况和运动情况建立合适的直角坐标系,利用正交分解法来解。
4.5《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学案(粤教版必修1)4.doc
学案:§4.4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解题方法。
2、能较灵活地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物理过程的分析难点:知识的灵活运用例题精析:例1、将质量为10kg的小球挂在倾角为θ=300的光滑斜面上,绳与斜面平行,如图所示。
⑴、当斜面以加速度a=g/3向右运动时,求绳子受到的拉力及小球对斜面的压力;⑵、当斜面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少时,小球对斜面的压力为0?⑶、如果要使绳子的张力为0,斜面沿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应向左还是向右?它的最小值至少为多少?【分析】当向右运动的加速度较大时,小球有可能会离开斜面“飘”起来。
当小球对斜面的压力为0而尚未离开斜面时,处于临界状态。
此时的加速度为临界加速度。
当斜面向左加速的加速度较大时,小球有可能沿斜面上移,此时绳的拉力为0。
有:【解答】⑴、设临界加速度为aTcos300=maTsin300=mg=gctg300=√3g=16.97m/s2∴ a,N不为0。
⑵、当a=g/3时,a<a建立坐标系,让加速度落在x轴上。
Tcos300-Nsin300=maTsin300+Ncos300=mg∴ T=77.29N N=23.91N⑶、当T等于0时,Nsin300=ma1Ncos300=mg=gtg300=√3g/3=5.66m/s2∴ a1例2、质量m=10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当用F1=20N的水平推力向右推物体在水平地面运动4s后撤去F1;同时换用向左的水平推力F2=10N推物体,又作用了4s。
若物体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μ=0.1,物体与地面间最大静摩擦力f=15N。
求物体在8s内的位移。
m启发提问:物体前4s做什么运动?4s后又做什么运动?物体有无可能在8秒前就停止了?分析:依题意物体在t1=4s内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4s末的速度v;随后将做匀减速运动,其v—t图如图3—4(a)所示。
高中物理第四章第五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教案1粤教版必修1
第5节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教学过程设计1.已知受力情况求解运动情况例题1(投影) 一个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是2kg,在水平方向受到5.0N的拉力,物体跟水平面的滑动摩擦力是2.0N.1)求物体在4.0秒末的速度;2)若在4秒末撤去拉力,求物体滑行时间.(1)审题分析这个题目就是根据已知的受力情况来求物体的运动情况.前4秒内运动情况:物体由静止在恒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t=4.0s.受力情况:F=5.0N,f=2.0N,G=N;初始条件:v0=0;研究对象:m=2.0kg.求解4秒末的速度v t.4秒后,撤去拉力,物体做匀减速运动,v′t=0.受力情况:G=N、f=2.0N;初始条件:v′0=v t,求解滑行时间.(2)解题思路研究对象为物体.已知受力,可得物体所受合外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依据初始条件和运动学公式就可解出前一段运动的末速度.运用同样的思路也可解答后一段运动的滑行距离.(3)解题步骤(投影)解:确定研究对象,分析过程(画过程图),进行受力分析(画受力图).前4秒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水平方向F-f=ma竖直方向N-G=0引导学生总结解题步骤:确定对象、分析过程、受力分析、画图、列方程、求解、检验结果.(4)讨论:若无第一问如何解?实际第一问的结果是第二问的初始条件,所以解题的过程不变.(5)引申:这一类题目是运用已知的力学规律,作出明确的预见.它是物理学和技术上进行正确分析和设计的基础,如发射人造地球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带电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后获得速度等都属这一类题目.2.已知运动情况求解受力情况例题2(投影) 一辆质量为1.0×103kg的小汽车正以10m/s的速度行驶,现在让它在12.5m的距离内匀减速地停下来,求所需的阻力.(1)审题分析这个题目是根据运动情况求解汽车所受的阻力.研究对象:汽车m=1.0×103kg;运动情况:匀减速运动至停止v t=0,s=12.5m;初始条件:v0=10m/s,求阻力f.(2)解题思路由运动情况和初始条件,根据运动学公式可求出加速度;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汽车受的合外力,最后由受力分析可知合外力即阻力.(3)解题步骤(投影)画图分析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竖直方面N-G=0水平方面f=ma=1.0×103×(-4)N=-4.0×103Nf为负值表示力的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引导学生总结出解题步骤与第一类问题相同.(5)引申:这一类题目除了包括求出人们熟知的力的大小和方向,还包括探索性运用,即根据观测到的运动去认识人们还不知道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特点.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卢瑟福发现原子内部有个原子核都属于这类探索.3.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规律分析(直线运动)题目类型流程如下由左向右求解即第一类问题,可将v t、v0、s、t中任何一个物理量作为未知求解.由右向左求解即第二类问题,可将F、f、m中任一物量作为未知求解.若阻力为滑动摩擦力,则有F-μmg=ma,还可将μ作为未知求解.如:将例题2改为一物体正以10m/s的速度沿水平面运动,撤去拉力后匀减速滑行2.5m,求物体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4.物体在斜向力作用下的运动例题3(投影) 一木箱质量为m,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斜向右下方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力F推木箱,求经过t秒时木箱的速度.解:(投影)画图分析:木箱受4个力,将力F沿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方向分解:水平分力为Fcosθ竖直分力为Fsinθ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竖直方向N-Fsinθ-G=0 ①水平方向Fcosθ-f=ma ②二者联系f=μN ③由①式得 N=Fsinθ+mg 代入③式有f=μ(Fsinθ+mg)代入②式有 Fcosθ-μ(Fsinθ+mg)=ma ,得可见解题方法与受水平力作用时相同.(三)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1.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已知受力求解运动情况;一类是已知运动情况求解受力.2.不论哪种类型题目的解决,都遵循基本方法和步骤,即分析过程、建立图景、确定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定律列方程,进而求解验证效果.在解题过程中,画图是十分重要的,包括运动图和受力图,这对于物体经过多个运动过程的问题更是必不可少的步骤.3.在斜向力作用下,可将该力沿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方向分解,转化为受水平力的情形.解题方法相同.五、板书设计:F=ma的应用:F为合外力题目类型流程如下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4.5《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学案(粤教版必修1)
4.6.1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学习目标:1. 进一步学习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能结合力的性质和运动状态进行分析。
2. 知道两类动力学问题。
3. 理解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答两类动力学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4. 会应用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知识求解简单的两类问题。
学习重点: 应用牛顿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学习难点: 两类动力学问题的解题思路。
主要内容:一、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 动学的知识来分析解决物体在几个力作用下的运动问题。
1.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已知或分析得出)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求任意时刻的速度、位移等)。
其解题基本思路是:利用牛顿第二定律F 合=ma 求出物体的加速度a ;再利用运动学的有关公式(at v v t +=0,2021at t v s +=,as v v t 2202=- 等)求出速度v t 和位移s 等。
2.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已知)确定物体的受力情况。
其解题基本思路是:分析清楚物体的运动情况(性质、已知条件等),选用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再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力。
3.无论哪类问题,正确理解题意、把握条件、分清过程是解题的前提,正确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是解题的关键,加速度始终是联系运动和力的纽带、桥梁。
可画方框图如下:4.把动力学问题分成上述两类基本问题有其实际重要意义。
已知物体受力情况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就可确定运动情况,从而对物体的运动做出明确预见。
如指挥宇宙飞船飞行的科技工作者可以根据飞船的受力情况确定飞船在任意时刻的速度和位置。
而已知物体运动情况确定物体受力情况则包含探索性的应用。
如牛顿根据天文观测积累的月球运动资料,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就属于这种探索。
二、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1)确定研究对象(在解题时要明确地写出来).可根据题意选某物体(题设情景中有多个物体时尤显必要)或某一部分物体或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
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教学案粤教必修
4.5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第1课时:已知物体受力情况求解物体的运动情况【教材分析】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是本章的核心内容。
由于整合了物体的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使得本节成为高考的热点和必考内容。
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是解决物理问题的两种基本方法。
并且,本单元的教学既是后继“动能”和“动量”等复杂物理过程分析的基础,也是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等问题的基本方法,因而显得十分重要。
【学情分析】由于本单元对分析、综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很高,不少同学在此感到困惑,疑难较多,主要反映在研究对象的选择和物理过程的分析上,对一些典型的应用题型,如连接体问题、超重失重问题、皮带传动问题、斜面上的物体运动问题等,学生缺乏针对性训练,更缺少理性的思考和总结。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根据物体受力情况求解物体的运动情况2、掌握解题的分析方法、基本思路和解题步骤二、过程与方法1、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学会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力学问题;2、学会连接体问题的一般解题方法;3、掌握超重、失重在解题中的具体应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相关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学公式的综合运用教学难点:物体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的分析;处理实际问题时“物理模型”和“物理情景”的建立。
【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图示法 教学手段:计算机多媒体教学,PPT 课件 【基本思路】牛顿第二定律反映的是,加速度、质量、合外力的关系,而加速度可以看成是运动的特征量,所以说加速度是连接力和运动的纽带和桥梁,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关键。
求解两类问题的思路,可用下面的框图来表示:【教学程序设计】 (约3分钟)(1)复习上节课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受力情况 求合外力 求加速度 求v 、s (2)明确教学目标:① 能根据物体受力情况求物体的运动情况 ② 掌握解题的分析方法、基本思路和解题步骤阅读课本92页相关内容,自主完成以下两道题目(约8分钟)1、写出常用的含加速度a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 学生活动:A 同学上台写在黑板上:2、如下图所示,一个质量为2 kg 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4 N 的拉力和2 N 的滑动摩擦力,从静止开始向左运动。
高中物理4.5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粤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4.5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教学设计粤教版必修1 1、4.5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一.教学冃标1.通过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过程,培育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习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关心学生建立并理解正确的力与运动的关系二.教学分析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是高中阶段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是我们解决力学问题的基本手段,牛顿第二定律的考查是毎年髙考的必考内容。
要学好这一节,除了要理解好定律内容外,还要能进行娴熟的受力分析。
三?教学过程(一)牛顿第二定律内容的回顾1.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到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一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公式:F=ma2.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特点(1)力的作用:物体的加速度是由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引起的,外力的作用是使物体产牛加速度,而不是维持速度。
(2)2、同向性:3和F合始终是同方向的。
(3)同时性:a和F合是瞬时一一对应关系,同时存在,同时消失,F合改变,a改变,F合不变,a不变。
(4)同体性:a和F合必需对应同一个物体。
(5)同单位制:国际单位3.力和运动之间的关系由F合=ma,知:(1)若尺合=恒量,则4=恒量,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若F合改变,则a随着改变,物体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3)若F合=0,则a=0,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二)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1.已知物体的受力状况,求物体的运动状况。
2.己知物体的运动状况,求物体的受力状况。
留意:不管哪类状况,受力分析是关键,加速度是解题的桥梁,思路是:受力状况AaTn_一合F加速度式公学动运(sV.7)运动状况-〔1〕已知受力3、求运动的相关状况例1.如下图,质量m=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人小等于它们之间弹力的0.25倍。
现对物体施加大小为F=8N,与水平方向夹角e=37角的斜向上的拉力。
已知sin37=0.6;cos37=0.8。
4.4 牛顿第二定律 学案(粤教版必修1)
4.4 牛顿第二定律学案(粤教版必修1)1.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合外力成______,跟物体的质量成______,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______.2.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1 N等于质量为______的物体获得________的加速度时受到的合外力.3.在国际单位制中,公式F=kma中的比例系数k为____,因此,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________.[来源:学科网]4.应用公式F=ma进行计算时,F、m、a的单位必须统一为____________.图1思考F1赛车以其风驰电掣的速度给观众带来莫大的精神刺激和美的享受,如图1所示是F1比赛时的用车,这种赛车比一般的小汽车质量小得多,动力大得多.赛车为何设计得质量小,动力大?这对比赛有何益处?[来源:]一、牛顿第二定律[问题情境]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后,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是怎样表达的?2.它的比例式如何表示,式中各符号表示什么?3.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是什么,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要点提炼]1.瞬时性.对于质量确定的物体,其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完全由物体受到的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加速度和物体受到的合外力是瞬时对应关系,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时刻对应的关系.2.矢量性.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物体加速度的方向由物体____________的方向决定.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问题时,应该规定正方向,凡是与正方向相同的力或加速度均取正值,反之取负值.3.独立性.物体受到多个力作用时,每个力各自独立地使物体产生一个________,就像其他力不存在一样,而且每个力产生的________也互不影响.4.同体性.牛顿第二定律中的质量是研究对象的质量,它可以是某个物体的质量,也可以是由若干物体构成的系统的质量;作用力是研究对象所受到的合外力,对于系统而言,不包括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m 、F 、a 必须是对同一__________而言的. 二、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要点提炼]1.解题步骤[来源:Z&xx&] (1)确定研究对象.(2)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情况分析,作出运动或受力示意图. (3)求合力或加速度.(4)据F 合=ma 列方程求解. 2.解题方法(1)矢量合成法:若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时,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这两个力的合力,再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及方向,加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反之,若知道加速度的方向也可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物体所受的合力.(2)正交分解法:当物体受多个力作用时,常用正交分解法求物体的合外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加速度时,在实际应用中常将受到的力分解,且将加速度所在的方向选为坐标系的x轴或y 轴所在的方向;有时也可分解加速度,即⎩⎪⎨⎪⎧F x =ma xF y =ma y .例1 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 =ma 及其变形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由F =ma 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比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B .由m =Fa 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合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C .由a =Fm 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力成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D .由m =Fa可知,物质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到的合力而求出听课记录例2 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外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来源:Z+xx+] A .不为零的合外力作用于静止物体的瞬间,物体立刻获得加速度B .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总是一致的,但与速度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C .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速度、加速度与合外力三者的方向总是一致的D .合外力变小,物体的速度一定变小 听课记录变式训练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合外力一定为零 B .物体的合外力为零时,速度一定为零 C .物体的合外力减小时,速度一定减小 D .物体的合外力减小时,加速度一定减小 [来源:Z 。
粤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导学案2-新版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学案一、连接体问题1.问题特点:在实际问题中,常常会碰到几个物体连接在一起在外力作用下运动,求解它们的运动规律及所受外力和相互作用力,这类问题被称为连接体问题.与求解单一物体的力学问题相比较要复杂得多.对于有相同加速度的连接体问题是比较简单的,目前我们只限于讨论这类问题.2.处理方法1)整体法:把整个系统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来分析的方法.不必考虑系统的内力的影响,只考虑系统受到的外力,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此方法适用于系统中各部分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相同的情况.2)隔离法:把系统中的各个部分(或某一部分)隔离,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对象来分析的方法.此时系统的内力就有可能成为该研究对象的外力,在分析时应加以注意,然后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此方法主要用于系统中各部分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方向不相同的情况.整体法与隔离法的选择:一般利用整体法求共同运动的加速度,利用隔离法求连接体间的相互作用力.3.内力和外力例1 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θ,木块A的质量为m,叠放在木块B的的上表面,木块B上表面水平,下表面与斜面间无摩擦力,当A与B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斜面下滑时,求A所受的弹力与摩擦力.变式训练1 如图所示,光滑地面上,水平力F拉动小车和木块一起做匀加速运动,小车的质量为M,木块的质量为m.设加速度大小为a,木块与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在这个过程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可能是()A .μmgB .maC.m M +mF D .F -Ma 二、假设法的应用假设法是解物决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用假设法解题,一般依题意从某一假设入手,然后运用物理规律得出结果,再进行适当的讨论,从而找出正确答案,这样解题科学严谨、合乎逻辑,而且还可以拓宽思路.例2 两重叠在一起的滑块,置于固定的倾角为θ的斜面上,如图3所示,滑块A 、B 的质量分别为M 、m ,A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B 与A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已知两滑块都从斜面由静止以相同的加速度滑下,滑块B 受到的摩擦力为( )A .等于零B .方向沿斜面向上C .大小等于μ1mg cos θD .大小等于μ2mg cos θ变式训练2-1 物体B 放在物体A 上,A 、B 的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如图所示).当两者以相同的初速度靠惯性沿光滑固定斜面C 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时( )A .A 受到B 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上B .A 受到B 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下C .A 、B 之间的摩擦力为零D .A 、B 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取决于A 、B 表面的性质变式训练2-2 如图所示,火车车厢中有一倾角为30°的斜面,当火车以10 m/s2的加速度沿水平方向向左运动时,斜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还是与车厢保持相对静止,求斜面受到的物体对它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g取10 m/s2)三、临界问题临界条件法:在物体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往往达到某个特定状态时,有关的物理量将发生突变,此状态叫临界状态,相应的待求物理量的值叫临界值.利用临界值来作为解题思路的起点是一种很有用的思考途径,这种方法称为临界条件法.这种方法是将物体的变化过程推至极限——临界状态,抓住满足临界值的条件,准确分析物理过程进行求解.例3 如图5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倾角为45°的光滑楔形滑块A的顶端P处,细线的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求:(1)当滑块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a向左运动时,小球对滑块的压力等于零;(2)当滑块以a=2g的加速度向左运动时,线中拉力F为多少?思路点拨分析a=g是否是小球离开斜面的临界加速度,试分析一下.若滑块向右匀加速运动,小球及绳又可能处于哪些状态和存在怎样的临界条件?滑块对地面的压力在向右加速和向左加速时比(M+m)g大还是小?还应注意的是:极端分析法、特殊值分析法、临界条件分析法、假设法等都是解答此类问题时常用到的思维方法.变式训练3 如图所示,两个物块A和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已知A的质量m A=4 kg,B的质量m B=5 kg,在A上施加一个水平力F A.当F A=20 N时,A、B间恰好开始发生相对运动.在撤去F A后,求:若要保持A、B间相对静止,对B物块能施加的最大水平力为多大?四、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例4 如图所示,底座M上装有长0.5 m的竖直杆,总质量是0.2 kg.杆上套有0.05 kg的小环m,它与杆有摩擦,当环从底座上以4 m/s的速度竖直向上飞起时,刚好能到达杆顶.求:在环上升过程中,底座对水平面的压力是多大.(g取10 m/s2)变式训练4 在倾斜角为θ的长斜面上,一带有风帆的滑块从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滑块(连同风帆)的质量为m,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风帆受到=kv.滑块从静止开始沿向后的空气阻力与滑块下滑的速度v大小成正比,即F阻斜面下滑的v-t图象如图所示,图中的倾斜直线是t=0时刻速度图线的切线.(1)由图象求滑块下滑的最大加速度和最大速度的大小;(2)若m=2 kg,θ=37°,g=10 m/s2,求出μ和k的值.(sin 37°=0.6,cos 37°=0.8)参考答案例1 弹力大小为mg cos2θ,方向竖直向上摩擦力大小为mg sinθcosθ,方向水平向左解析A和B组成一个连接体,有共同的加速度,采用整体法分析知,它们的加速度为a=g sinθ,对A进行受力分析,并分解加速度如图所示,则a x=a cosθ=g sinθcosθa y=a sinθ=g sin2θ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a xmg-F N=ma y联立得:f=mg sinθcosθF N=mg(1-sin2θ)=mg cos2θ变式训练1 A例2 BC[对A、B整体,受力分析下图甲所示在沿斜面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M)g sinθ-f=(m+M)a且滑动摩擦力f=μ1(m+M)g cosθ假设B受的摩擦力f B方向沿斜面向下,对B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在沿斜面方向上有mg sinθ+f B=ma.由以上各式解得f B=-μ1mg cosθ.负号表示f B的方向与假设的方向相反,即应沿斜面向上.]变式训练2-1 C变式训练2-2 解析以m为研究对象,由于摩擦力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故假设斜面对m 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则m 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建立水平、竖直的直角坐标系xOy ,并将F N 、f 正交分解.F N x =F N sin 30°,F N y =F N cos 30°,f x =f cos 30°,f y =f sin 30°,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sin 30°+F N cos 30°-mg =0①F N sin 30°-f cos 30°=ma ②联立①②式得f =mg sin 30°-ma cos 30°=5m (1-3) N .显然f<0,说明f 的方向与假设的方向相反,故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为5m (3-1) N .由牛顿第三定律,斜面受到物体对它的摩擦力方向为沿斜面向上,大小为f′=5m (3-1) N .例3 (1)g (2) 5 mg解析 (1)假设滑块具有向左的加速度a 时,小球受重力mg 、线的拉力F 和斜面的支持力F N 作用,如图甲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水平方向:F cos 45°-F N cos 45°=ma ,竖直方向:F sin 45°+F N sin 45°-mg =0.由上述两式解得F N =-2sin 45°,F =+2cos 45°.由以上两式可看出,当加速度a 增大时,球所受支持力F N 减小,线拉力F 增加. 当a =a 0=g 时,F N =0,此时小球虽与斜面有接触但无压力,处于临界状态,这时绳的拉力为F =mg cos 45°=2mg.所以滑块至少以a≥a 0=g 向左运动时小球对滑块的压力等于零.(2)当滑块加速度a>a0=g时,则小球将“飘”离斜面而只受两力作用,如图乙所示,此时细线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α<45°.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cosα=ma,F sin α=mg,解得F=m a2+g2=5mg.变式训练3 25 N解析依题意,在F A的作用下,A、B一起加速运动有相等的加速度.当A、B 开始发生相对运动时,A、B系统的加速度为最大加速度,A对B的静摩擦力f AB 即为最大静摩擦力.由牛顿第二定律的比例式有,F A/(m A+m B)=f AB/m B.①当对B施加一最大水平力F B时,A、B仍以共同的加速度运动,且这一加速度也为最大加速度,故B对A的静摩擦力f BA也为最大静摩擦力,即有,f BA=f AB.②同理可列出比例式:F B/(m A+m B)=f BA/m A.③由①②③解得:F B=m B F A/m A=25 N.例4 1.7 N,方向竖直向下.解析对环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由运动学公式2as=v2t-v20得a=v2t-v202s=-16 m/s2;负号表示方向与v0方向相反,即方向竖直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竖直向下方向为正),f=ma-mg=0.3 N.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环给杆一个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大小为0.3 N.分析M受力如图乙所示,M处于静止状态,由受力平衡条件得F N′+f′=Mg,F N′=Mg-f′=1.7 N.由牛顿第三定律,底座对水平面的压力为1.7 N,方向竖直向下.变式训练4 (1)3 m/s2 2 m/s(2)μ=0.375 k=3 N·s/m解析(1)由题图可知滑块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最终可达最大速度v m=2 m/s,t=0时刻滑块的加速度最大,即为v-t图线在O点的切线的斜率:a=v1-v0 t1=3 m/s-01 s=3 m/s2(2)对滑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θ-F阻-f=ma又f=μF N,F N=mg cosθ,F阻=kv,联立以上各式得mg sinθ-μmg cosθ-kv=ma由(1)知,将v0=0,a0=3 m/s2和v m=3 m/s,a=0代入上式可得μ=0.375,k =3 N·s/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 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学案2(粤教版必修1)
一、连接体问题
1.连接体问题
在实际问题中,常常会碰到几个物体连接在一起在外力作用下运动,求解它们的运动规律及所受外力和相互作用力,这类问题被称为连接体问题.与求解单一物体的力学问题相比较要复杂得多.对于有相同加速度的连接体问题是比较简单的,目前我们只限于讨论这类问题.2.处理连接体问题的方法
整体法:把整个系统作为一个研究对象来分析的方法.不必考虑系统的内力的影响,只考虑系统受到的外力,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此方法适用于系统中各部分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相同的情况.
隔离法:把系统中的各个部分(或某一部分)隔离,作为一个单独的研究对象来分析的方法.此时系统的内力就有可能成为该研究对象的外力,在分析时应加以注意,然后依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此方法对于系统中各部分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方向相同或不相同的情况均适用.
3.整体法与隔离法的选择
一般利用整体法求共同运动的加速度,利用隔离法求连接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图1
例1如图1所示,斜面倾角为θ,木块A的质量为m,叠放在木块B的的上表面,木块B 上表面水平,下表面与斜面间无摩擦力,当A与B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斜面下滑时,求A 所受的弹力与摩擦力.
图2
变式训练1如图2所示,火车车厢中有一倾角为30°的斜面,当火车以10 m/s2的加速度沿水平方向向左运动时,斜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还是与车厢保持相对静止,求斜面受到的物体对它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g取10 m/s2)
二、假设法的应用
假设法是解物决理问题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用假设法解题,一般依题意从某一假设入手,然后运用物理规律得出结果,再进行适当的讨论,从而找出正确答案,这样解题科学严谨、合乎逻辑,而且还可以拓宽思路.
图3
例2两重叠在一起的滑块,置于固定的倾角为θ的斜面上,如图3所示,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M、m,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B与A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已知两滑块都从斜面由静止以相同的加速度滑下,滑块B受到的摩擦力为()
A.等于零
B.方向沿斜面向上
C.大小等于μ1mg cos θ
D.大小等于μ2mg cos θ
听课记录
思路点拨本题因为无法先判断静摩擦力方向,可采用假设法分析.
图4
变式训练2物体B放在物体A上,A、B的上下表面均与斜面平行(如图4所示).当两者以相同的初速度靠惯性沿光滑固定斜面C向上做匀减速运动时()
A.A受到B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上
B.A受到B的摩擦力沿斜面方向向下
C.A、B之间的摩擦力为零
D.A、B之间是否存在摩擦力取决于A、B表面的性质
三、临界问题
临界条件法:在物体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往往达到某个特定状态时,有关的物理量将发生突变,此状态叫临界状态,相应的待求物理量的值叫临界值.利用临界值来作为解题思路的起点是一种很有用的思考途径,这种方法称为临界条件法.这种方法是将物体的变化过程推至极限——临界状态,抓住满足临界值的条件,准确分析物理过程进行求解.
图5
例3如图5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于倾角为45°的光滑楔形滑块A的顶端P处,细线的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
求:(1)当滑块至少以多大的加速度a向左运动时,小球对滑块的压力等于零;
(2)当滑块以a=2g的加速度向左运动时,线中拉力F为多少?
思路点拨a=g是否是小球离开斜面的临界加速度,试分析一下.若滑块向右匀加速运动,小球及绳又可能处于哪些状态和存在怎样的临界条件?滑块对地面的压力在向右加速和向左加速时比(M+m)g大还是小?还应注意的是:极端分析法、特殊值分析法、临界条件分析法、假设法等都是解答此类问题时常用到的思维方法.
四、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1.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常交叉应用于隔离法处理问题.
2.牛顿第二定律是解决力与运动关系的桥梁,牛顿第三定律是转移研究对象的依据.
图6
例4如图6所示,底座M上装有长0.5 m的竖直杆,总质量是0.2 kg.杆上套有0.05 kg的小环m,它与杆有摩擦,当环从底座上以4 m/s的速度竖直向上飞起时,刚好能到达杆顶.求:在环上升过程中,底座对水平面的压力是多大.(g取10 m/s2)
变式训练3在某次交通事故中,汽车以35 m/s的速度行驶,发生事故后,司机冲向气囊,并在0.2 s 停止运动,司机的质量是40 kg,求气囊的承受力.
参考答案
解题方法探究
例1弹力大小为mg cos2θ,方向竖直向上
摩擦力大小为mg sinθcosθ,方向水平向左
解析A和B组成一个连接体,有共同的加速度,采用整体法分析知,它们的加速度为a =g sinθ,对A进行受力分析,并分解加速度如图所示,则
a x=a cosθ=g sinθcosθa y=a sinθ=g sin2θ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a x
mg-F N=ma y
联立得:f=mg sinθcosθ
F N=mg(1-sin2θ)=mg cos2θ
变式训练15m(3-1) N,方向沿斜面向上
解析以m为研究对象,由于摩擦力方向总是
沿着接触面,故假设斜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则m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建立水平、竖直的直角坐标系xOy,并将F N、f正交分解.
F N x=F N sin 30°,F N y=F N cos 30°,f x=f cos 30°,f y=f sin 30°,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 sin 30°+F N cos 30°-mg=0①
F N sin 30°-f cos 30°=ma②
联立①②式得f=mg sin 30°-ma cos 30°=5m(1-3) N.
显然f<0,说明f的方向与假设的方向相反,故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大小为5m(3-1) N.
由牛顿第三定律,斜面受到物体对它的摩擦力方向为沿斜面向上,大小为f′=5m(3-1) N. 例2BC[对A、B整体,受力分析下图甲所示,在沿斜面方向上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M)g sinθ-f=(m+M)a
且滑动摩擦力f=μ1(m+M)g cosθ
假设B受的摩擦力f B方向沿斜面向下,对B受力分析如图乙所示,在沿斜面方向上有
mg sinθ+f B=ma.
由以上各式解得f B=-μ1mg cosθ.
负号表示f B的方向与假设的方向相反,即应沿斜面向上.]
变式训练2C
例3(1)g(2) 5 mg
解析(1)假设滑块具有向左的加速度a时,小球受重力mg、线的拉力F和斜面的支持力F N 作用,如图甲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水平方向:F cos 45°-F N cos 45°=ma,竖直方向:F sin 45°+F N sin 45°-mg=0.
由上述两式解得F N=m(g-a)
2sin 45°,F=
m(g+a)
2cos 45°.
由以上两式可看出,当加速度a增大时,球所受支持力F N减小,线拉力F增加.
当a=a0=g时,F N=0,此时小球虽与斜面有接触但无压力,处于临界状态,这时绳的拉力
为F=
mg
cos 45°=2mg.所以滑块至少以a≥a0=g向左运动时小球对滑块的压力等于零.
(2)当滑块加速度a>a0=g时,则小球将“飘”离斜面而只受两力作用,如图乙所示,此时细线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α<45°.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cosα=ma,F sinα=mg,解得F=m a2+g2=5mg.
例4 1.7 N,方向竖直向下.
解析对环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
由运动学公式2as =v 2t -v 20得
a =v 2t -v 202s
=-16 m /s 2; 负号表示方向与v 0方向相反,即方向竖直向下.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f =ma(竖直向下方向为正),
f =ma -m
g =0.3 N .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环给杆一个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 ′,大小为0.3 N .分析M 受力如图乙所示,M 处于静止状态,由受力平衡条件得F N ′+f ′=Mg ,F N ′=Mg -f ′=1.7 N . 由牛顿第三定律,底座对水平面的压力为1.7 N ,方向竖直向下.
变式训练3 7 000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