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气象灾害
(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第6章 第1节气象灾害

栏目导航
(1)长江流域发生洪水与人类活动无关。
(2)旱灾是危害我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3)华北春旱和长江流域伏旱成因相同。
(4)寒潮多发生于冬季。
(5)我国东南沿海受台风侵袭的季节是。( )
水系 状况
河道 河谷 入海口
河道弯曲 纵向坡度小 入海口狭窄
排水速度减慢, 容易形成洪水
栏目导航
人为原因
破坏流域内植被
围湖造田 建筑物占据河道
占用分洪区
导致流域内汇水速度加快,加剧 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流水
一定程度上 位升高,河床坡度减小
抬高洪水水 使湖泊对洪水调节能力减弱
位 降低了河道排水的速度 给洪水的分流带来困难
栏目导航
台风灾害
2019 年 1 月 22 日,中国气象局发布了《2018 年中国气候公报》。 公报指出,2018 年台风灾害损失偏重。中国气象局总结了 2018 年台 风的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生成和登陆的台风多(2018 年西太平洋 生成 29 个台风,其中有 11 个台风登陆我国,数量惊人);第二个特 点是登陆位置偏北(2018 年夏季,台风安比、云雀和温比亚 3 个台风 在一个月内相继登陆上海,非常少风);第三个特点是灾情比较重。
栏目导航
2.洪灾的防治措施
项目
内容
监测和预报
利用气象卫星对洪水进行监测并及时预报,对于防 御洪水、减轻洪灾的损失有巨大作用
防治 措施
工程 措施
①兴修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 ②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③疏浚河道,加快泄 洪速度;④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位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61气象灾害(优秀课件)

台风灾害 1.定义: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
大气旋涡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 12 级以上。
2.分布 (1)世界:西北太平洋 海域,频率最高。
(2)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多发于 夏秋 季节。
台风灾害
3.危害:台风常伴随着 狂风、暴雨、风暴潮 等 , 并 带 来 严
重的自然灾害。
(1)狂风: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 交通 、通信设施等。
(4)人口越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造成的损失越 大
如果洪涝发生在无人区,会不会形成洪涝灾害?为什么?
提示 不会。洪涝只有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区域 ,并且带来灾害时,才能称为洪涝灾害。
河流洪涝灾害发生原因的分析
来 量水 大气水 植候系 被:: :降支 覆水流 盖多多 率,, 低变入率海大口少 排水地形:地势低洼,不易排出 不畅河 调道 蓄: 能淤 力积 差或 :占 围用 湖河 造道 田; ;弯 泥曲 沙, 淤排 积水不畅
3 、张岱年在哲学研究上取得的巨大 成就, 跟他学 生时代 对中外 哲学典 籍的深 入研究 、名师 的指导 、好学 深思的 品性有 关。
•
4、中国若不能创造出一种新哲学,则 民族再 兴只是 空谈” ,张岱 年这话 表明唯 有创造 新哲学 我们民 族才有 振兴的 希望
•
5 、开篇引用的两句民歌,颇具地域 风情和 民族特 色,既 暗示了 本文人 物之间 的关系 ,又营 造了浓 郁的抒 情氛围 。
伴有大风、雨雪、_冻___害__等现象的天气过程。
2.分布
(1)世界: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 深秋到初春 时节,势力强大的
甚至可以影响到低纬度地区。 (2)我国:冬半年发源于 蒙古、西伯利亚地区,自北向南影响我国 大部分地区。
6.1 气象灾害课件(共30张PPT)课件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强度大且集中
降 水
围湖造田
洪涝灾害是因连续性的降水或者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 稀疏 被砍伐
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水土流失
流速慢, 排水不畅 易积难排
地势 低、平、洼
流域面积 支流 河道
广
众多 弯曲
洪水汇集
河床
淤积抬升 水位升高
5
6
• 材料一:武汉市位于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与长江、汉水交汇处。下图为武汉市 位置简图与气候图。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一节 气象灾害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学习目标】
1.阅读图文资料,知道常见气象灾害的类型和分布,增强区域认知能力。
2.借助文字资料或区域图信息,分析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发展综合思
维能力。
3.举例说明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洪
连续性的降水或者短时强降水 导致积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
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
亡的一种灾害。
3
• 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 润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 洋性气候区
• 从地形因素看,沿河、沿海地 势低洼地区常受洪涝威胁
① 表6.1所列的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分别发生在何时何地?
• 气材候料:二亚:热湖带北季省风境气内候湖,泊夏众秋多多,雨星,罗降棋水布集,中20;世纪50年代有大小湖泊1066个,有 地“形千:湖位之于省江”汉的平美原誉,,地但势现低在平只,有排84水3个不。畅昔日“八百里洞庭”水面缩小四成。 • 水材系料:三上,流我支国流长众江多上,游来的水原量始大森;林河,流具交有汇涵处养,水水源量,大保;持河水道土弯,曲抗水御流自不然畅灾害等多 人方为面:的长功江能中。上但游长开期荒以毁来林毁,林植开被荒破,坏乱;砍围滥湖伐造森田林,严湖重泊,调导蓄致洪水水土能流力失降加低剧。。
人教版必修一6.1气象灾害课件(共26张PPT)

一、洪涝灾害
2 形成原因与分布
观察并回答: 1.我国暴雨洪涝灾害的分布有什 么规律? 2.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规律?
我国暴雨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 东部季风区,其中洪涝灾害的频发 区主要位于东部季风区大江大河的 中下游平原及三角洲地区。
经济:淹没农田、聚落,造成农业减产、基础设施破坏等
社会:人员伤亡,爆发疫情、威胁人体健康,心理创伤等
环境:泥沙淤积、水土流失等
1 概念
二、干旱灾害
阅读教材并观察图片说出干 旱灾害的概念,思考干旱和 旱灾有何区别?
概念辨析 干旱:是因长期少雨而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 旱灾:是因土壤水分不足,不能满足牧草等农作物生长的需要,造成 较大的减产或绝产的灾害。旱灾是普遍性的自然灾害,不仅农业受灾,严 重的还影响到工业生产、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
2 危害
四、寒潮灾害
观察并思考: 1.根据寒潮天气分析寒潮可能 带来的危害?
寒潮危害 大风: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 降温:造成农作物冻害,畜牧业 损失等 雨雪:阻断交通、压塌房屋等
四、寒潮灾害
3 时空分布
观察并思考: 1.寒潮主要影响我国的哪些地区?一般发生在什么 季节? 2.为什么寒潮主要发生在北半球的中高纬地区,而 不是南半球的中高纬地区? 3.为什么寒潮在深秋和初春季节造成的危害更大? 4.为什么有时候我国南方寒潮造成的灾害比北方更 严重?
结论:我中国国旱旱灾灾和频洪率涝分布灾害在时间上交替,在空间中上国洪交水错频出率现分。布
活动
二、干旱灾害
分析我国洪涝灾害与旱灾的时空分布特征
资料: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并不稳定,夏季风强的年份雨带推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6.1气象灾害

()
【解析】选B。我国东部季风 区受不稳定的夏季风影响,降 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旱 涝灾害频繁。
2.台风带来的危害有 ( )
①出行困难
②洪涝易发
③作物受损
④降温暴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A。台风带来暴
雨会导致出行困难及作物受损;暴雨会引发洪涝灾害。台风源于热带或副热带海
2.探究我国寒潮灾害的分布及危害: 读寒潮侵入我国的主要路径示意图,探究下列问题。
(1)为什么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一带及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寒潮不易 侵入? 提示:寒潮在南侵过程中,受沿途阴山、秦岭、南岭等东西走向山脉的阻挡,势力 不断减弱,所以四川盆地、广东、台湾、海南等地区,受寒潮的影响相对较少。 云贵高原对势力较弱的冷空气有阻挡作用,所以不易受到寒潮的影响;青藏高原 则因海拔特别高而使寒潮不易侵入。 (2)寒潮侵入我国草原牧区造成的灾害有哪些? 提示:寒潮带来的暴风雪会覆盖草场,造成“白灾”。
A.引发虫灾
B.加剧沙尘暴
C.诱发滑坡
D.缓解旱情
【探究总结】 1.台风的形成条件:
2.我国台风时空分布及影响:
3.影响我国的台风登陆路径:
路径
移动路线
登陆地区
西移 从菲律宾以东洋面西移,进入南 在我国广东、海南沿海或越南
路径 海
沿海登陆
西北 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方向移 在我国福建、浙江、江苏沿海
路径 动,穿过台湾岛和琉球群岛
一带登陆
转向 从菲律宾以东洋面向西北方向移 袭击我国东部沿海、日本群岛
【课堂小结】
课堂素养达标
(2020·潍坊高一检测)2019年第9号台风“利奇马”的中心于8月11日20时 50分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沿海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9级(23 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80百帕。下图示意“利奇马”移动路径。据此完成1、2 题。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6章第1节气象灾害第2课时台风灾害和寒潮灾害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西北太平洋
2.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 ____________。
3.台风的剖面结构
A ____________:风速从外向内增加;B
_____________:产生
外围大风区
旋涡风雨区
台风眼
最强烈的降水;C __________:天气表现为无风、少云和干暖。
【名师助学】
想一想:
高纬度的海洋上会形成台风吗?
【答案】不会。台风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巨大的能量,广阔的高温洋
面便成为台风形成、发展的必要条件,高纬度的海洋水温太低,不能为
台风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充足的能量,所以不会形成台风。
小科普:
台风和飓风
飓风和台风其实是一回事,都是指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在12级以
输电线路
破坏通信设施和 ____________等。
西伯利亚
(3)我国寒潮的源地:主要发源于蒙古、 ____________地区。
[小提醒]并不是每一次冷空气入侵都会形成寒潮。形成寒潮的冷空
气活动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强冷空气,即冷空气要达到一定的强度;
二是所经地区温度较高,冷空气袭来后降温幅度达到寒潮标准。
灾害的成 生对大自然的探索欲望,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因。
[人地协调观]认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会加剧台风灾害、寒潮
灾害的发生,从而强化人地协调发展的意识。
课前 | 必备知识 ·自主夯实
【基础清单】
一、台风灾害
1.概念
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 ____________,中心附
大气旋涡
12级
4.台风的危害
狂风
暴雨
风暴潮
通信设施
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一节气象灾害教学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气象灾害水平1:能廨粮農畫料持I醫工慕尖嘗的类堕.木平2:鋼合帶料•节例说聊主费气霞贞害荊母底幕件朋危古.水甲3:値幅烈剧卿科■许析14创地K語见弋卑坂濡的磴用.水平析气■究害与人类沾动的关氟01k预习准备区精心准笛夯实基础一、洪涝灾害1 •含义:洪涝灾害是因口w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口02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2 •主要影响因素及分布区3 •危害(1) 对生产、生活的危害:淹没口06农田、聚落等,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口07基础设施,造成人员坐伤亡、卑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难等。
(2) 对自然环境的危害:引发河流泥沙淤塞、口!°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4 .影响洪涝灾害损失的因素:灾害强度、口□人口密度、已2经济发展水平。
5 •我国洪涝灾害分布:东部季风区口13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山区。
1. 判断正误。
(1) 西北干旱区不会出现洪涝。
(X) fl然灾霑的庖曲.(2)植树造林会减少洪涝灾害。
(“)2. 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是()A. 内陆地区B.极地地区C.沿海地区D.高山地区答案C解析沿海地区地势低洼,易发生洪涝灾害。
3 .读我国洪涝灾害分布图,说明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提示特点:东南多,西北少。
原因:我国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二、干旱灾害1.含义:干旱是因长时期口0!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现象。
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口03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时,称为干旱灾害,简称旱灾。
2 .旱灾分布31. 判断正误。
(1)旱灾就是降水过少。
(X)(2)人类活动也会导致旱灾。
(V)2 •中国旱灾发生频率高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高低B.海陆位置C.植被密度D.气候特点答案D解析中国以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降水不稳定、季节变化大。
3 •旱灾一定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吗?提示不一定。
旱灾主要是降水异常减少形成的。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一节 气象灾害

本节主要讲述了气象灾害,包括洪涝灾害、干旱灾害、台风灾害、寒潮灾害 等。在学习时要注意把握各灾害之间的联系,掌握各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 1.洪涝灾害的成因除了与地形因素有关外,还和气候因素(降水)密切相关。 2.要明确干旱和干旱灾害的区别。 3.台害
分布规律 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时节
危害
剧烈降温使农作物遭受 冻害 ,造成农业损失
伴随的大风、大雪、冻雨会造成畜牧业损失,阻断 线路等
交通 ,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会出现大量降水或强降水的低洼地区,就会发生洪涝灾害。 ( ✕ ) 出现洪涝的地区不一定会发生洪涝灾害,如果该地区人口稀少或根本无人居住, 洪涝没有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那么就不能被称为洪涝灾害。 2.洪涝灾害是降水较多所致,而干旱灾害却是降水较少所致。由于许多地区降水季 节分配不均,故容易出现洪涝灾害的地区,也是容易出现干旱灾害的地区。 ( ✕ )
淹没农田、聚落等
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 造成⑤ 人员伤亡 、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难等 引发河流泥沙淤塞、⑥ 水土流失 等生态问题 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⑦ 中下游 平原
2 |干旱灾害
缺水
非洲 华北
牧草
3 |台风灾害
概念
台风是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中心附近最 大风力在 12 级以上
华南沿海
随着冷空气迅速南下,锋面雨带从东北、华北退到华南沿海
夏季风的强弱对我国旱涝灾害的影响 (1)夏季风强的年份,夏季风移动速度快,锋面雨带会迅速推移到北方,北方降水多, 容易形成涝灾;而南方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较少,容易形成旱灾。 (2)夏季风弱的年份,夏季风移动速度慢,锋面雨带长期控制南方,南方降水多,容易 形成涝灾;而北方由于受单一气团控制,多晴朗天气,降水较少,容易形成旱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讲义测试第六章第一节气象灾害

第一节气象灾害一、洪涝灾害1.含义:洪涝灾害是因□01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02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2.主要影响因素及分布区3.危害(1)对生产、生活的危害:淹没□06农田、聚落等,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07基础设施,造成人员□08伤亡、□09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难等。
(2)对自然环境的危害:引发河流泥沙淤塞、□10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4.影响洪涝灾害损失的因素:灾害强度、□11人口密度、□12经济发展水平。
5.我国洪涝灾害分布:东部季风区□13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山区。
1.判断正误。
(1)西北干旱区不会出现洪涝。
(×)(2)植树造林会减少洪涝灾害。
(√)2.易发生洪涝灾害的地区是()A.内陆地区B.极地地区C.沿海地区D.高山地区答案 C解析沿海地区地势低洼,易发生洪涝灾害。
3.读我国洪涝灾害分布图,说明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提示特点:东南多,西北少。
原因:我国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二、干旱灾害1.含义:干旱是因长时期□01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造成空气干燥、□02土壤缺水的现象。
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03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时,称为干旱灾害,简称旱灾。
2.旱灾分布3.危害1.判断正误。
(1)旱灾就是降水过少。
(×)(2)人类活动也会导致旱灾。
(√)2.中国旱灾发生频率高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高低B.海陆位置C.植被密度D.气候特点答案 D解析中国以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降水不稳定、季节变化大。
3.旱灾一定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吗?提示不一定。
旱灾主要是降水异常减少形成的。
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发生频率也很高。
三、台风灾害1.定义:在热带或□01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0212级以上。
2.结构:由□03台风眼、□04旋涡风雨区、外围大风区构成。
3.分布:西北太平洋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05高的海域。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六章第一节气象灾害

[课标要求] 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目标阐释] 1.了解洪涝、干旱、台风、寒潮的概念。 2.掌握旱涝灾害的发生机制和危害;台风、寒潮的发生过程 及其影响。 3.结合实例分析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和危害。
1千公顷,其中绝收9千公顷;
④地处美国东北部地区,冬季常遭受暴风雪袭击。
②间接危害产 产生 生环社境会
问题:饥荒、难民潮 问题:火灾、土地退化
(3)发生机制: 降水分配 的基本原因。
的不均匀性是干旱发生
洪涝和干旱
材料一 2014年5月8日以来,中国南方出现大范围持续 性强降雨过程,引发洪涝、风雹等灾害,截至2014年5月11 日20时统计,此次过程造成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 5省(自治区)23市77个县(市、区)121.6万人受灾,3人 死亡,2.9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4万人需紧急生活救助; 1500余间房屋倒塌,9200余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 积93.1千公顷,其中绝收9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9.3亿元。
材料二 2013年的云南,4年连旱已成定局。据统计, 截至2013年3月23日,持续的干旱已导致云南省876万人受灾, 有494万人不同程度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251万亩, 全省因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6亿元。
(1)洪涝灾害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哪里?多发的原因是什么?
(2)什么是干旱灾害?其危害是什么?
【迁移应用1】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涝灾分布图”和“我 国部分地区干旱总次数等值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 列问题。
(1)读左上图说明我国涝灾的分布规律。
(2)左上图中A地区为多涝区,试从人为方面分析其原因, 并提出解决措施。
(3)右上图中C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频发区,试分 析原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一节气象灾害第2课时台风灾害和寒潮灾害

第一节 气象灾害
第2课时 台风灾害和寒潮灾害
新知突破•储素养 素养培优•提技能 课堂小结•理脉络 随堂巩固•测达标 课时作业•测等级
第六章 自然灾害
地理(必修·第一册 RJ)
1.理解台风灾害的概念、结构特点,并掌握其分布和带来的影 响。
2.理解寒潮灾害的概念、分布及其影响。
区域认知:分析台风灾害、寒潮灾害对人们生产与生活的影响,培 养人地协调观的形成。
台风多发 的季节 一年四季都有发生, 尤以7~11月最为频繁
台风形成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热带、副热带海域,其中西北太 的源地 平洋海域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
台风灾害 台风伴随着狂风、暴雨,来势凶猛,在沿海地区还会产生风
特征 暴潮。台风灾害主要是由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造成的
台风影响 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 的地区 家,加勒比海和美国东部海岸
返回导航
第六章 自然灾害
对点训练❶ 读图,据此完成(1)~(2)题。
地理(必修·第一册 RJ)
返回导航
第六章 自然灾害
地理(必修·第一册 RJ)
(1)这种灾害性天气的名称是( D )
A.寒潮Biblioteka B.冰雹C.伏旱D.台风
(2)这种灾害性天气系统也会给当地工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好处,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C )
2.结构 A:_外__围__大__风__区____ B:_旋__涡__风__雨__区_____ C:_台__风__眼____
返回导航
第六章 自然灾害
地理(必修·第一册 RJ)
3.分布 (1)世界:__西__北__太__平__洋___海域。 (2)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多发生于__夏__秋___季节。 4.危害:台风常伴随着__狂__风__、__暴__雨__、__风__暴__潮____等,并带来严重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一节 气象灾害-第2课时 台风灾害和寒潮灾害

二、寒潮灾害
2. 分布 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_深__秋___到_初__春___时节,势力强大的寒潮甚至可
影响到低纬度地区。
3. 危害 (1) 使_农__作__物___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失。 (2) 伴随的大风、大雪、冻雨会造成畜牧业损失,阻断_交__通___,破坏通信设施和输 电线路等。 4. 影响我国的寒潮
B.寒潮灾害
C.洪涝灾害
D.干旱灾害
2. 推测此次灾害可能造成的影响( C )
①有利于污染物扩散、改善空气质量 ②有利于室外广告牌等悬挂物的更新 ③阻断交
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 ④温室大棚等遭受损害,造成农业损失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台风影响我国的时间和地区。 提示 影响我国的台风一般出现在夏秋季节;主要影响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如海南、 广东、广西、香港、澳门、台湾、福建、浙江、江苏、上海等。
方法突破
影响我国的台风灾害
实践应用
台风并不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台风能带来充沛的降水,有效缓解旱情,补充水分, 利于农业生产。例如台风能够缓解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
结合材料探究: (1) 说出台风“梅花”的形成源地及形成季节。 提示 台风“梅花”形成于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洋面;北半球秋季。 (2) 台风登陆会给沿海地区造成哪些危害? 提示 台风主要有三大危害:强风、暴雨和风暴潮。(①强风:吹毁房屋、建筑及高空 设施,压死、压伤人员;刮断电力和通信线路;吹翻车辆、船只、行人,吹毁农作物, 吹倒甚至拔起大树。②暴雨:造成平原洪涝,使城镇、村庄、农田受淹,城市内涝积 水;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冲毁房屋、建筑、道路、桥梁,甚至吞噬整个村庄, 导致水库垮坝,河堤决口或漫顶,并危害近海养殖。③风暴潮:掀翻海上船只,冲垮 码头、养殖场以及各类设施,冲走海边人员;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堤溃决, 海水倒灌,冲毁房屋、建筑,淹没村镇、农田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践力)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一、洪涝灾害
1.概念
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
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2.分布
(1)气候因素: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
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2)地形因素: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
3.危害
(1)淹没农田、聚落等,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造成
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水困难等。
(2)引发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3)过后易发疫情,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4.我国洪涝灾害的分布 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以及广大山区。 链接生活洪水是否一定形成洪灾? 提示不一定。只有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给人类生产、 生活带来灾害时,才形成洪灾。
灾害性天气,寒潮入侵时会产生剧烈的降温、大风和降水等天气现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1.判断正误 (1)长江流域发生洪水与人类活动无关。 ( ) (2)洪涝只发生在季风气候区,其他气候区没有。 ( ) (3)我国西北地区是干旱灾害的重灾区。 ( ) (4)旱灾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受阻。 ( ) (5)在台风眼地区,风力极大,能够摧毁房屋树木。 ( ) (6)台风灾害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往往受灾最严重。 () (7)寒潮在春季时往往会对农作物生长造成危害,使农作物减产。 () 答案(1)× (2)× (3)× (4)√ (5)× (6)× (7)√
自主检测
链接生活寒潮只产生降温、大风天气,不产生降水过程吗? 提示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寒潮侵袭时,不仅引起流经地区剧烈降 温和大风天气,也可能产生降水过程。冬半年,寒潮天气突出表现 为大风和降温。在淮河以北,由于空气比较干燥,很少降水,有时偶 有降雨;淮河以南暖空气比较活跃,含有水汽较多,降水概率多一些。
第六章 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
课标阐释
1.运用资 料,说明 水文灾 害、气象 灾害成灾 的原因及 分布。
激趣诱思
(综合思
维) 2.结合实 例,说明 水文灾 害、气象 灾害对人 类的主要 危害。
(地理实
2019 年 4 月 14 日伊朗应急救援部门发布消息说,伊 朗境内持续近一个月的洪涝灾害迄今造成全国 76 人死亡,另有至少 544 人受伤。这次洪涝灾害波及 伊朗全国 31 个省份中的 25 个。洪水还造成数亿美 元经济损失。强降雨在一些山区引发山体滑坡,许 多民众被迫撤离。此外,受灾地区一些桥梁、公 路、农田和水利设施受损或被冲毁。分析导致这次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链接生活高纬度的海洋上也会形成台风吗? 提示不会。广阔的高温洋面是台风形成、发展的必要条件。一 般海水温度低于26.5 ℃的洋面,不会有台风发生。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四、寒潮灾害
1.概念
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气温在24小时内下
降8 ℃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 ℃以下,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三、台风灾害 1.概念 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中心附近最 大风力在12级以上。 2.结构 台风眼、旋涡风雨区和外围大风区。 3.危害 (1)狂风能吹倒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等; (2)暴雨会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并危害近海养殖; (3)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 4.我国台风灾害时空分布 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多发于夏秋季节。
等现象的天气过程。
2.分布Biblioteka 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时节,势力强大的
寒潮可影响到低纬度地区。
3.危害
(1)使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失;
(2)伴随的大风、大雪、冻雨会造成畜牧业损失,阻断交通,破坏
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
4.影响我国的寒潮
主要发生在冬半年,主要发源于蒙古、西伯利亚地区。
新知预习
(3)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甚至影响经济发展乃至
社会稳定。
(4)易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4.我国旱灾的成因及分布 (1)成因:东部季风区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 (2)多发区: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尤以华北地区最频繁、影 响最严重。 链接生活华北地区冬季降水比春季少,为什么我们不说它“冬旱” 更为严重? 提示春季正值冬小麦返青季节,需水量大,降水少可能严重影响 小麦的生长;冬季,春小麦越冬,处在休眠状态,降水少不影响小麦的 生长与收成,因此不造成灾害。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二、干旱灾害
1.干旱与干旱灾害
干旱是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的空气干燥、土壤
缺水的现象。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时,称
为干旱灾害。
2.旱灾频发地区
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其中以非洲最严重。
3.旱灾的危害
(1)易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甚至绝产;
(2)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读华北海河某支流流域图,完成2~3题。
2.下列不属于该河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的原因的是( ) A.降水集中 B.地势低平 C.水库较多 D.支流众多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3.若图示区域雨季正常时间出现,则下列有关该区域洪涝灾害危 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淹没村庄,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B.淹没耕地,造成冬小麦减产或绝收 C.冲毁公路、铁路,导致交通中断 D.冲毁供水、供电设施,导致停水停电 解析第2题,该河中下游地区多洪涝灾害的原因是地势低平,排水 不畅;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支流众多,上游来水量大。水库多, 可调节洪水,不容易发生洪涝灾害,故选C。第3题,图示区域雨季正 常出现时间为7、8月份,此时该区域种植的冬小麦早已收割,故不 会造成冬小麦减产或绝收。 答案2.C 3.B
新知预习
自主检测
4.关于寒潮的正确叙述是( )
①寒潮造成灾害最严重的季节是冬季 ②寒潮是指强烈的冷高
压活动带来的强冷空气侵袭时,形成的灾害性天气 ③植树造林是
防御寒潮的有效方法 ④寒潮入侵时,会产生剧烈的降温、大风和
降水等天气现象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寒潮是指强烈的冷高压活动带来的强冷空气侵袭时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