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学教学案例
法律讲堂青少年犯罪案例(3篇)
第1篇在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的孩子们正处于生理、心理和社会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青少年犯罪案例的分析,探讨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特点和预防措施,以期提高全社会对青少年犯罪问题的重视,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成长环境。
一、案例一:校园暴力事件案例简介:某中学发生了一起校园暴力事件,一名高一年级学生因与同学发生争执,持刀将对方刺伤。
事件发生后,受害者的家长报警,警方介入调查。
案例分析:1. 原因分析:- 家庭教育缺失:部分青少年家庭存在父母忙于工作,忽视了对孩子的关爱和教育,导致孩子缺乏家庭温暖,容易受到不良影响。
- 学校教育不足:学校在德育教育方面存在不足,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导致学生道德观念淡薄。
- 社会环境因素:部分青少年受到网络、影视等不良信息的影响,模仿暴力行为,导致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2. 特点分析:- 冲动性:青少年时期情绪波动较大,容易冲动行事,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 报复性:部分青少年因受到欺凌或挑衅,产生报复心理,采取暴力手段解决问题。
- 团伙性:青少年犯罪往往以团伙形式出现,相互影响,加剧犯罪行为。
二、案例二:网络诈骗犯罪案例简介:一名初中生在网络上结识了一群“朋友”,他们以获取网络游戏装备为名,骗取了这名初中生及其家长的财物。
案例分析:1. 原因分析:- 网络成瘾:部分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容易受到网络诈骗分子的诱惑。
- 法律意识淡薄:青少年对法律知识了解不足,容易相信网络上的虚假信息,上当受骗。
- 家庭监管不力:部分家长对孩子的网络行为监管不力,导致孩子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2. 特点分析:- 隐蔽性:网络诈骗犯罪往往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具有很高的隐蔽性。
- 跨地域性:网络诈骗犯罪不受地域限制,涉案范围广,查处难度大。
- 团伙化:网络诈骗犯罪往往以团伙形式出现,分工明确,具有较强的组织性。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 (2)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引言犯罪心理学是通过对犯罪分子的心理状况进行研究和分析,来理解和预测犯罪行为的学科。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犯罪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在实践中帮助警方、法庭和心理学家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以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为题,介绍一宗真实的案例,并对犯罪分子的心理进行分析。
案例背景案例发生在某个小城市,一名年轻女性被发现被谋杀在自己家中。
她的尸体被发现在浴室里,她的遗体显示出明显的暴力痕迹。
她的同事称她是个性格开朗、外向的人,没有任何仇恨或纠纷的记录。
案件分析首先,通过对案件现场的勘查可以发现一些案件的特征。
浴室是一处犯罪现场经常被使用的地方,由于这里面有水,可以很方便的清理血迹,这可能是犯罪分子选择该处作案的原因之一。
其次,对于一名年轻女性的谋杀案,通常由非犯罪者所犯,这是因为女性通常比男性体力较弱,相对较容易受到攻击。
因此,犯罪嫌疑人可能是一个外貌普通、体力较强的男性。
接下来,我们可以通过对案件动机的分析来寻找犯罪分子的心理特征。
据说,被害人是一个开朗、外向的人,她在社交圈子中很活跃,并且没有任何仇恨或纠纷的记录。
这一切都使得案件的动机更加模糊不清。
通常,犯罪嫌疑人会有一些对被害人产生愤怒、敌意等负面情绪的原因。
但是目前的调查情况并未发现这类证据,这可能是犯罪嫌疑人隐藏了真实的动机。
在进一步的调查中,警方还发现凶手在逃离现场后,曾在周围一处男性居民的前花园留下了一对手套。
这些手套经过DNA鉴定,得出是属于一名男性嫌疑人的。
手套的存在表明犯罪分子可能是一个有备而来的计划者,他遗留手套可能是故意犯罪的一种手法。
这种行为可能与犯罪分子的心理有关。
犯罪分子的心理分析通过对案件的分析和调查,我们可以得出犯罪分子可能具备以下心理特征:1.冷酷无情 - 犯罪嫌疑人在谋杀中表现出了冷酷无情的态度,因为他选择了一个泡沫区域作为作案地点,这样可以更容易地清理现场,以避免被发现。
2.计划性强 - 犯罪分子留下手套的行为表明他是一个有备而来的计划者。
犯罪心理学教学案例分析深入了解罪犯的心理世界
犯罪心理学教学案例分析深入了解罪犯的心理世界犯罪心理学教学案例分析——深入了解罪犯的心理世界犯罪心理学是对犯罪行为背后心理机制的研究,通过了解罪犯的心理世界,可以更好地预防犯罪事件的发生,并为侦破案件提供重要线索。
本文将以案例分析的方式,深入探究罪犯的心理心理世界,以期为犯罪心理学教育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案例一:杀人狂魔之“亨利”本案例涉及一名绰号为“亨利”的连环杀人狂魔。
从小时候开始,“亨利”就饱受虐待,并且缺乏父母的关爱。
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渐渐培养了暴力、凶残的心理倾向,并将其发泄到无辜的人身上。
通过对这一案例的分析,我们发现了罪犯的心理世界呈现出以下特点:1. 心理创伤:童年阶段遭受虐待和缺乏关爱是“亨利”成为杀人狂魔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些心理创伤使得他对他人产生了极大的敌意和憎恨,无法正常地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2. 掌控欲望:通过控制和剥夺他人生命,罪犯试图在自己无力掌控的生活中找到一种权力感和满足感。
他的故意伤害行为旨在证明自己对他人生死的决定权。
3. 心理回避:罪犯往往会在实施犯罪行为后,将自己与其所犯罪行为的后果分开,以此自我安抚和逃避责任。
这是他们维持心理平衡的一种方式。
案例二:诈骗犯的“欺诈王国”在网络时代,诈骗犯借助技术手段从事各类欺诈活动。
我们选取了一名名叫“张伟”的诈骗犯作为案例来进行分析。
罪犯的心理世界在此案例中呈现出以下特点:1. 物质欲望:诈骗犯常常因为物质上的追求而选择走上犯罪道路。
他们渴望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他们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获得的财富和地位。
2. 欺骗技巧:诈骗犯通过研究人的心理反应和社交技巧,运用各种心理欺骗手段诱骗受害人,达到自己不法目的。
他们常常具备一定的心理分析能力和社交技巧。
3. 自我认同:罪犯通过实施诈骗活动,获得了一种被人关注、被人尊重的虚假认同感。
这种自我认同感对于他们满足自尊心的需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犯罪行为往往与罪犯的心理特点密切相关。
2024年王牧《犯罪学教案》-(多场合应用)
王牧《犯罪学教案》-(多场合应用)《犯罪学教案》一、引言犯罪学作为一门研究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规律以及犯罪预防的学科,在我国社会治安维护和犯罪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犯罪学的教学效果,培养具有专业素质的犯罪学人才,本文以王牧的《犯罪学教案》为蓝本,对犯罪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梳理和探讨。
二、教学内容1.犯罪现象概述:介绍犯罪的概念、分类、特征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使学生了解犯罪现象的基本面貌。
2.犯罪原因:分析犯罪产生的个体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等,探讨犯罪原因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3.犯罪规律:总结犯罪现象在时间、空间、类型等方面的分布规律,为犯罪预防和打击提供科学依据。
4.犯罪预防:介绍犯罪预防的理论体系、策略手段和具体措施,培养学生的犯罪预防意识。
5.犯罪心理学:分析犯罪者的心理特征、犯罪动机、犯罪心理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学生对犯罪心理的认识。
6.犯罪侦查:讲解犯罪侦查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犯罪侦查能力。
7.刑事司法制度:介绍我国的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制度及其实践,使学生了解刑事司法体系。
8.国内外犯罪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国内外犯罪现象的特点、原因和趋势,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系统讲解,使学生掌握犯罪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
2.案例教学法:结合具体案例,分析犯罪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讨论法: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情景教学法:模拟犯罪现场,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现场勘查能力。
5.实践教学法:安排实习、实训等环节,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四、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音频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网络教学: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学、资源共享、互动交流等,拓宽教学渠道。
3.实验室教学:建立犯罪学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法律课犯罪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2019年5月,张某某因工作原因与同事李某某产生矛盾。
某日,张某某携带一把匕首,在李某某下班途中对其进行了故意伤害。
李某某被刺伤后,立即被送往医院抢救,所幸无生命危险。
张某某随后被公安机关抓获。
二、案件事实1. 犯罪时间:2019年5月某日,下午5时左右。
2. 犯罪地点:某市某区某街道。
3. 犯罪工具:匕首一把。
4. 犯罪手段:张某某持匕首对李某某进行捅刺。
5. 犯罪动机:因工作矛盾,张某某怀恨在心,意图报复。
6. 犯罪后果:李某某被刺伤,但无生命危险。
三、法律分析1. 犯罪定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之规定,张某某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2. 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 犯罪主体:张某某,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
- 犯罪客体:李某某的人身权利。
- 犯罪客观方面:张某某持匕首对李某某进行捅刺,造成李某某受伤。
- 犯罪主观方面:张某某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李某某受伤,仍然故意实施,具有伤害的故意。
3. 从重处罚情节:- 张某某持刀故意伤害他人,手段残忍,情节恶劣。
- 张某某犯罪后,没有及时投案自首,反而逃避侦查。
4. 从轻处罚情节:- 李某某受伤后,张某某能够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
四、判决结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六十七条第三款之规定,法院依法判处张某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五、案例分析1. 故意伤害罪的认定:本案中,张某某的行为符合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法院对其定性准确。
2. 从重处罚情节的适用:张某某持刀故意伤害他人,手段残忍,情节恶劣,法院对其从重处罚是合理的。
3. 从轻处罚情节的适用:张某某犯罪后,能够积极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法院对其从轻处罚是适当的。
4. 刑罚执行:法院依法判处张某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六、启示1. 加强法治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预防犯罪的发生。
犯罪心理学案教案例分析.doc
犯罪心理学案例分析—南昌某酒店凶杀案专业:预防医学班级:031501学号:2015103009姓名:李红雨一、案例情况2011年7月4日凌晨2时左右,110接到报警称,南昌某酒店发生命案,有1人死亡。
民警赶到现场后发现,大厅走廊里有血迹,并伴有浓重的血腥味。
一名男子(付某)因伤及颈动脉当场死亡。
另一名男子(王某)受伤已被送往医院救治。
警方勘察现场后知悉,酒店没有失窃任何财物,死者和伤者也没有财物损失,遂排除了因财起意杀人的可能性。
由于伤者身中七八刀,警方初步判断为仇杀。
经过排查,警方发现犯罪嫌疑人可能是从酒店后墙翻墙而入,由后门进入酒店,由此判断为酒店内部人员作案。
在走访调查中,警方发现酒店员工张某从3日开始就没有上班,形迹可疑,但周围人反映张某与死者和伤者都没有恩怨。
经过运用技术手段,警方最后锁定张某就是犯罪嫌疑人,4日上午张某被抓获。
嫌疑犯资料1.姓名:张某2.性别:男3.民族:汉4.出生日期:1989年12月6日5.身高:171cm6.特征:体态结实,无重大躯体疾病历史。
7.家庭情况:父亲以前很健康,很少病痛,曾是煤矿的小股东,1994年张某5岁时,突然发病当天死亡;母亲伤者身中七八刀为酒店内部人下手。
自父亲过世后母亲外出打工管不了家,姐弟俩靠外公外婆舅舅们抚养,除母亲收入外只有父亲留下的一笔抚恤金,家庭经济条件较为拮据。
父母无人格、精神上的异常,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二、案例分析犯罪心理分两类,一类是人格问题,一类是心结问题。
心结问题有三种:意结类犯罪心理、知结类犯罪心理、情结类犯罪心理。
情结类犯罪心理有5个特征:犯罪动机具有发泄与泛化性;具有正常心智的情感孤独性;犯罪多有表达性与满足感;犯罪呈现“并非错乱的疯狂”;心结多与情绪创伤有关。
张某属于情结类犯罪心理。
首先对象很泛化,带有明显的发泄性质;他具有正常心智的情感孤独性,就是智力正常、但情感方面没有朋友、没有爱情,非常孤独;同时有表达性和满足感,他要表达他自己的一种情绪,做完以后,他有一种满足感,所以他不会觉得后悔;呈现并非错乱的疯狂,他不是精神病,但又让人感觉很疯,他的心结和情绪创伤有关。
犯罪教育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给受害者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和社会影响。
本案例选取一起发生在某中学的校园欺凌事件,通过分析事件的心理因素,探讨如何进行心理疏导和预防。
二、案例描述小王(化名),一名初中生,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中等。
某日,小王因作业问题被同班同学小李(化名)嘲笑,小李言语尖酸刻薄,其他同学也跟着起哄。
此后,小李等人多次以各种理由对小王进行言语攻击和肢体推搡,小王感到身心俱疲,成绩也受到影响。
在家长和老师的介入下,事件得到了初步解决,但小王的心理创伤并未完全愈合。
三、案例分析1. 心理因素分析(1)欺凌者的心理因素:小李等欺凌者可能存在以下心理问题:①寻求关注,通过欺凌弱者来引起他人注意;②优越感,认为自己比受害者优秀,有权对其进行欺凌;③心理不成熟,缺乏同理心,不理解受害者感受。
(2)受害者的心理因素:小王可能存在以下心理问题:①自尊心受损,自信心下降;②恐惧心理,害怕再次受到欺凌;③心理承受能力差,难以应对压力。
2. 事件影响分析(1)对欺凌者的影响:可能导致其心理扭曲,形成不良人格,影响其未来的社会交往。
(2)对受害者的影响:可能导致其心理创伤,影响其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
(3)对校园环境的影响:破坏校园和谐,影响师生关系,降低校园安全指数。
四、心理疏导与预防措施1. 心理疏导(1)建立信任关系:心理咨询师或老师与小王建立信任关系,使其敞开心扉,倾诉心声。
(2)情绪宣泄:通过绘画、音乐、运动等方式,帮助小王宣泄情绪,缓解心理压力。
(3)认知重建:引导小王正确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4)心理辅导:针对小王的心理问题,进行个性化心理辅导,帮助其走出心理阴影。
2. 预防措施(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团结、互助、和谐的校园氛围,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3)加强家校合作:家长和老师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
犯罪心理学教学案例研究深入了解罪犯的心理世界
犯罪心理学教学案例研究深入了解罪犯的心理世界犯罪心理学教学案例研究——深入了解罪犯的心理世界犯罪心理学是一门关于罪犯心理特征、行为原因和犯罪动机的学科。
通过对犯罪案件的案例研究,可以深入了解罪犯的心理世界,揭示其犯罪背后的动机与心理机制。
本文将通过几个典型案例,探讨犯罪心理学教学案例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案例一:A先生的连环杀人案A先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社会人,没有任何被怀疑的理由。
然而,警方却在他的家中发现了一系列被害人的尸体。
他们都是女性,年龄相仿。
通过对A先生的心理调查和分析,我们发现他是一个典型的连环杀人犯。
犯罪心理学通过对A先生案件的研究,揭示了连环杀人犯的心理特征。
他们通常具有控制欲和冷漠无情的特点,对受害者的生命毫无尊重。
通过深入了解这种心理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打击连环杀人犯。
案例二:B女士的欺诈及诈骗案B女士是一个聪明而有魅力的女性,她通过欺诈和诈骗从许多人那里骗取了巨额财产。
通过对B女士案件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欺诈犯罪背后的心理动机和手段。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欺诈犯通常具有出众的社交能力和说服力,他们善于利用人们的信任和善良。
通过分析这种心理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识别和防范欺诈犯罪。
案例三:C先生的杀人狂倾向C先生是一个绅士般的男人,平时生活正常,然而当警方发现他的藏尸点后,他的真面目浮出水面。
通过对C先生的案例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到杀人狂犯罪背后的心理机制。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杀人狂通常具有强烈的控制欲望和暴力倾向。
他们享受杀人带来的权力和满足感,并往往表现出冷酷无情的特征。
通过揭示这种心理机制,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这类犯罪。
通过以上几个案例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犯罪心理学教学案例的重要意义。
犯罪心理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罪犯的心理世界,还可以为刑事司法提供指导和参考,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犯罪动机和心理机制。
然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每个案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我们不能仅仅依靠一两个案例就得出一切结论。
犯罪学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市某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故意伤害案。
被告人张某,男,25岁,无业。
被害人李某,男,30岁,某公司职员。
案件起因是张某因追求李某的妻子王某而心生怨恨,遂于某日将李某打伤。
二、案件事实1. 犯罪动机:张某追求李某的妻子王某未果,心生怨恨,认为李某是王某追求路上的绊脚石,因此产生了伤害李某的念头。
2. 犯罪过程:某日,张某在李某下班途中等候,当李某路过时,张某手持一把匕首,突然冲上前去,对着李某的腹部猛刺数刀。
李某当场倒地,张某见状,逃之夭夭。
3. 犯罪后果:李某被送往医院抢救,经诊断,李某的腹部受到严重损伤,构成重伤二级。
张某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公安机关抓获。
三、法律分析1. 犯罪定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本案中,张某持刀故意伤害李某,致李某重伤,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
2. 犯罪情节:本案中,张某的犯罪动机卑劣,手段残忍,造成了李某重伤的严重后果,应当依法从重处罚。
3. 法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的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本案中,张某的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且情节严重,应当依法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四、犯罪学分析1. 犯罪原因:本案中,张某因追求李某的妻子而心生怨恨,这是其犯罪的直接原因。
此外,张某缺乏道德修养,法制观念淡薄,也是其犯罪的重要原因。
2. 犯罪类型:本案属于个人犯罪,张某因个人恩怨而伤害他人,属于激情犯罪。
3. 犯罪预防:为了预防类似案件的发生,应当加强社会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尤其是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案例分析1. 犯罪动机与手段:张某的犯罪动机源于个人恩怨,手段残忍,这表明其心理素质较差,法制观念淡薄。
在犯罪过程中,张某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这进一步说明其犯罪动机的恶劣。
2. 犯罪后果:张某的犯罪行为造成了李某重伤的严重后果,给李某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王牧《犯罪学教案》
王牧《犯罪学教案》教案:王牧《犯罪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小学社会教材《犯罪学》的第四章第一节,主要内容包括:犯罪学的定义、犯罪的原因和犯罪的危害。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了解犯罪学的基本概念,分析犯罪的原因,认识到犯罪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犯罪学的定义,掌握犯罪的原因和危害。
2.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犯罪的原因和犯罪的危害。
2.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犯罪学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真实的犯罪案例,引发学生对犯罪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犯罪的原因和危害。
2. 教学新课:介绍犯罪学的定义,分析犯罪的原因,讲解犯罪的危害。
3. 案例分析:分析几个典型的犯罪案例,让学生了解犯罪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6. 课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犯罪原因和危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犯罪学教案定义原因危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教材内容,举例说明犯罪行为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
(1)对个人的危害:犯罪行为可能导致受害者身心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犯罪者本人也容易受到法律的制裁,影响个人的前途和发展。
(2)对社会的危害:犯罪行为破坏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影响社会稳定,阻碍社会进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犯罪学的基本概念,掌握了犯罪的原因和危害。
但在课堂上,部分学生对犯罪行为的认识仍较模糊,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监狱、法制教育馆等地,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犯罪行为及其危害,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
同时,可结合时事新闻,让学生关注犯罪现象,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
触犯法律的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一个看起来普通的中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但性格开朗,人缘不错。
然而,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小明因为一时冲动,犯下了一起盗窃案。
这起事件不仅给受害者带来了财产损失,也使小明的人生轨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下是这起盗窃案的详细教学案例。
二、案例经过1. 事件起因:小明家境一般,父母工作繁忙,很少关心他的日常生活。
小明平时喜欢上网购物,但手头拮据,常常因为经济问题而烦恼。
2. 盗窃动机:一天,小明在网络上看到了一款心仪的手机,价格昂贵,他觉得自己无力购买。
于是,他心生一计,打算通过盗窃来获得这笔钱。
3. 实施盗窃:小明选择了一个偏僻的住宅小区作为盗窃目标。
他先观察了几天,熟悉了小区的布局和居民的生活规律。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小明趁夜色潜入小区,找到了目标住宅。
4. 盗窃过程:小明撬开了住宅的门锁,迅速翻找贵重物品。
在客厅的桌子上,他找到了一部崭新的手机。
小明兴奋地将手机揣进口袋,正准备离开时,被屋主发现了。
5. 现场抓捕:屋主大声呼喊,小明慌不择路,逃到了小区外。
然而,由于天黑且小区监控设备不完善,小明最终还是被巡逻的民警抓获。
三、法律分析1. 犯罪性质: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行为。
小明的行为完全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
2. 法律依据:小明盗窃的金额虽然不大,但已构成犯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3. 法律后果:小明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一千元。
此外,他还需赔偿受害者损失的手机价值。
四、教学启示1. 法律教育的重要性: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法律教育对于青少年至关重要。
学校和家庭应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预防违法犯罪。
2. 家庭教育的作用: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成长,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犯罪学案例分析
犯罪学案例分析犯罪学是一门研究犯罪现象的学科,通过对犯罪案例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犯罪的成因和特征。
本文将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对犯罪学进行深入分析。
案例背景,某市发生了一起持刀抢劫案,一名男子持刀闯入一家便利店,抢走了店员手中的现金,并逃离了现场。
警方经过调查,最终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首先,我们来分析犯罪嫌疑人的个人特征。
据警方调查,犯罪嫌疑人名叫张三,是当地一名失业青年,没有固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
他的家庭状况并不稳定,父母离异,他与母亲生活在一起,经常因为经济问题而发生争吵。
在社会交往方面,张三并没有稳定的朋友圈,他经常一个人闲逛,没有固定的社交活动。
其次,我们来分析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征。
据心理专家的分析,张三存在着严重的自卑感和挫折感。
长期的失业和家庭问题导致他对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压力,他感到自己无法融入社会,无法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他选择了通过犯罪行为来解决自己的经济困难,同时也试图通过抢劫来获取一些成就感和控制感。
最后,我们来分析犯罪嫌疑人的社会环境。
张三所处的社会环境并不乐观,他所在的社区治安较差,犯罪现象频发,这种环境给了他犯罪的机会和动机。
与此同时,社会对失业青年的关注和帮助也相对不足,他没有得到及时的援助和支持,导致他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综合分析以上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张三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个人心理因素,也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在预防和打击犯罪的过程中,需要从个人、家庭、社会多个层面入手,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心理辅导,改善社会环境,减少犯罪的发生。
通过对这一案例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犯罪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为预防和打击犯罪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希望通过不断地研究和实践,我们能够建立起更加安全和和谐的社会环境。
犯罪心理学教学案例解读了解罪案的心理因素和动机
犯罪心理学教学案例解读了解罪案的心理因素和动机犯罪心理学教学案例解读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行为、犯罪心理以及犯罪预防的学科。
通过深入研究独特案例,我们可以揭示犯罪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和动机,从而更好地了解罪案。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教学案例解读来探讨犯罪心理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应用犯罪心理学知识进行罪案分析和预防。
案例一:连环杀手的心理剖析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有多起连环杀手案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这些罪犯有着复杂的心理因素和动机,如性欲、权力欲、报复心理等。
通过分析这些案例,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心理特征。
例如,残忍、冷酷和精密的犯罪手段是这类连环杀手的典型特征。
他们通常对受害者展现出一定的控制欲望,通过施虐行为来获得满足感。
案例二:家庭暴力的心理原因家庭暴力是一种在家庭中发生的常见犯罪行为。
这种暴力行为可能包括身体虐待、性侵犯、精神虐待等。
通过分析家庭暴力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造成这种行为的心理因素。
例如,有些施虐者可能有着控制欲强、自卑感强等心理问题。
他们可能以家庭暴力来表达自己的权威和支配欲望,以满足自我肯定的需求。
案例三:网络犯罪的心理动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犯罪也日益猖獗。
通过分析网络犯罪案例,我们可以了解到犯罪分子的心理动机。
例如,网络诈骗犯罪分子往往具有金钱欲望、虚荣心和欺骗倾向。
他们可能通过网络渠道来实现自己的非法获利目的。
此外,网络欺凌犯罪的心理动机可能涉及报复心理、优越感和羞辱感。
案例四:未成年犯罪的心理问题未成年犯罪是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通过分析未成年犯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潜在的心理问题。
例如,有些未成年人可能受到家庭环境、教育程度和社交关系等方面的影响,造成他们产生犯罪行为的动机。
理解未成年犯罪的心理问题,有助于我们采取有效的干预和预防措施,使这些青少年能够重新融入社会,并摆脱犯罪。
案例五:恐怖主义的心理机制恐怖主义是世界各地都面临的严峻挑战。
通过深入研究恐怖主义案例,我们可以探讨恐怖分子的心理机制。
犯罪学案例分析
犯罪学案例分析犯罪学是研究犯罪现象和犯罪行为的学科,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犯罪的成因和特点。
本文将以一起实际案例为例,进行犯罪学案例分析,探讨犯罪行为背后的心理和社会因素。
案例背景,某市发生了一起银行抢劫案,抢劫犯持枪进入银行,威胁银行员工并抢走大量现金后逃逸。
警方经过调查,最终将抢劫犯抓获,并对其进行了心理和社会背景的调查。
心理分析,通过对抢劫犯的心理分析发现,其成长环境不良,家庭破裂,缺乏父母关爱,曾经受过校园暴力欺凌,导致其心理扭曲,对社会怀有仇恨情绪。
此外,抢劫犯个人自控能力较差,缺乏对法律的敬畏和规则意识,容易受到外部诱因的影响,从而产生了实施抢劫的念头。
社会因素分析,抢劫犯所处的社会环境贫困,教育资源匮乏,就业压力大,缺乏正面的社会支持和帮助。
在这样的环境下,抢劫犯产生了对社会的不满和叛逆情绪,选择了违法犯罪的方式来解决自身问题。
综合分析,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可以看出,犯罪行为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相互交织,共同推动了抢劫犯的犯罪行为。
因此,预防犯罪需要从心理健康教育、社会资源配置、法律法规完善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提高社会治安水平。
结论,犯罪学案例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犯罪行为背后的原因和特点,为预防犯罪、维护社会治安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对犯罪行为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打击犯罪的措施,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犯罪学案例分析是研究犯罪学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对实际案例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犯罪行为的成因和特点,为犯罪预防和社会治安维护提供重要参考。
希望通过不断地研究和探讨,能够更好地应对犯罪问题,建设更加和谐安定的社会。
犯罪学案例分析
犯罪学案例分析犯罪学是研究犯罪的原因、规律和影响的学科。
在进行犯罪学案例分析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具体的案例,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选取一起著名的犯罪案例——“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作为犯罪学案例分析的对象。
这起案件发生在2013年4月15日,当时在波士顿市区举行的马拉松比赛上,两起爆炸事件导致3人死亡,264人受伤。
经过调查和审判,两名犯罪嫌疑人塔玛兰·兄弟(Tamerlan Tsarnaev)和佐卡尔·兄弟(Dzhokhar Tsarnaev)被认定为犯罪主谋和执行者。
首先,我们可以从个体因素进行分析。
塔玛兰·兄弟和佐卡尔·兄弟是切奇克斯特夫兰得的车臣裔移民。
他们在美国成长期间经历了一系列的挫折和社会排斥,这可能导致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复仇心理并对美国社会抱有敌意。
此外,他们还受到了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想的影响,他们在网络上接触到了恐怖主义组织的宣传,逐渐形成了对美国政府和社会的仇恨情绪。
其次,我们可以从社会因素进行分析。
塔玛兰·兄弟和佐卡尔·兄弟所处的切奇克斯特夫兰得社区资源匮乏,犯罪率较高。
他们与同龄人相比,缺乏良好的教育和就业机会。
这种社会排斥和贫困状态使得他们更容易被恐怖组织等极端团体利用,并加入到了恐怖活动之中。
最后,我们可以从环境因素进行分析。
波士顿马拉松比赛是美国一项重要的体育盛事,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和参与者。
塔玛兰·兄弟和佐卡尔·兄弟选择在马拉松比赛这样的大型活动中进行爆炸袭击,有可能是因为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引起全球关注并宣扬他们所坚信的极端主义思想。
综上所述,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是一个典型的犯罪学案例。
个体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这起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
对于人们而言,我们可以从这个案例中认识到犯罪行为不仅是个体行为,也受到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改善社会环境、提供公正的教育和就业机会来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发生。
触犯法律的教学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某中学,初中三年级,学生小张,14岁。
小张性格开朗,学习成绩一般,但爱好广泛,尤其喜欢网络游戏。
某日,小张在上网时,无意间接触到一款非法网络游戏,该游戏存在大量暴力、赌博等违法内容。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小张开始沉迷于这款游戏,并在游戏中结识了一群同样喜欢非法游戏的网友。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张在游戏中逐渐学会了使用暴力、欺诈等手段,甚至开始尝试将这些手段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二、案例描述1. 案例一:暴力事件一天放学后,小张与几个同学发生争执,为了报复,他纠集了一群网友,使用暴力手段将对方打伤。
事发后,小张主动向老师承认错误,并表示愿意赔偿对方医药费。
但事后,小张并没有吸取教训,反而变本加厉,继续在网络上传播暴力信息,甚至组织线下暴力活动。
2. 案例二:网络赌博小张在游戏中接触到网络赌博,并逐渐沉迷其中。
他利用自己的零花钱和向父母借来的钱进行赌博,最终输光了所有资金。
为了还债,小张开始向同学借钱,并承诺高额利息。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张无法偿还债务,导致同学们纷纷向他讨债。
最终,小张因为无法承受压力,选择了逃学。
3. 案例三:非法下载小张为了节省下载费用,开始非法下载网络游戏。
在下载过程中,他接触到了大量非法软件,如病毒、木马等。
这些软件对小张的电脑造成了严重破坏,甚至导致他无法正常使用电脑。
此外,小张在非法下载过程中,还泄露了个人信息,给他的家庭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三、案例分析1. 家庭教育缺失小张的父母忙于工作,很少关心他的学习和生活。
在家庭教育方面,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关爱,导致小张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
2. 学校教育不足学校在关注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
这使得小张在接触到不良信息时,无法正确辨别是非,从而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3. 社会环境因素网络游戏的普及,使得青少年更容易接触到不良信息。
此外,部分网络游戏企业为了追求利益,不顾游戏内容的合法性,给青少年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犯罪学教学案例
犯罪学教学案例第一篇:犯罪学教学案例案例刘某,女,1979年出生致聋原因不明,在聋校读至四年级时因父亲病逝退学,家境困难,刘某试图找份工作供妹妹继续上学,后来在街上遇到一聋人(同案),在交谈时同案告诉刘某,可以带她去找工作,刘某没有多想,也没告诉家人,就跟着同案一起来到深圳。
2004年12月26日,刘某在103公共汽车上,趁人多拥挤之即,拉开失主的红色背包,盗取钱包和手机后下车逃跑,刘某最终被群众抓获。
公诉机关认为刘某的行为已构成盗窃罪。
一、犯罪原因从刘某实施犯罪的特点分析:1:从刘某的犯罪的动机上看,刘某无稳定收入,缺乏谋生技能和就业机会,无经济来源,求职谋业无门,遂产生了“以偷为职业养活自己的”的犯罪动机。
2:从犯罪的类型上看,作为聋哑人的刘某犯罪主要是侵财型的盗窃。
刘某无稳定的经济来源,文化程度低,受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的侵蚀,认为“有钱就有一切”,对金钱的盲目追求致使私欲极度膨胀,将盗窃作为获取钱财的手段,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3:从犯罪的组织形式上看,其一,刘某固有的生理缺陷,加之家庭对的放任,加入到犯罪团伙,她有种归属感。
跟别人一起作案,具有纠合性的特点[2]。
其二,作为外地到深圳后,陌生的环境以及固有的“从众心理”导致其对犯罪团伙的依赖。
4:从犯罪的手段上看,刘某把盗窃、侵财作为获取钱财的手段,作案过程中很少顾及后果,结合案例分析,刘某刑事犯罪暴力性倾向不明显。
二、刘某刑事犯罪心理成因分析:1:犯罪的主观心理因素A、认知片面带来的偏执与模糊心理刘某缺乏听觉的认知来源,对道德事理的了解与观察难周全透彻。
因此,刘某的道德认识相对片面。
刘某从个人的需求出发去考虑问题、支配行动,只考虑自己的生存需要,而不顾国家法律及对他人造成的伤害。
B、意志薄弱带来的消极模仿心理听觉与语言的障碍,致使刘某思维水平较低,自我控制能力差,行为更多的受自我心理倾向和喜好所左右,随心所欲,不计后果。
在物质动机的驱使下,为了满足个人的任性与欲望,滋生了消极的模仿心理,加之薄弱的意志力,所以,刘某成为了不法分子“引诱”的对象。
“犯罪学”教学案例.doc
“犯罪学”教学案例1、石章碧盗窃案流窜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南京等地,专门盗窃高等院校电脑,作案7起、价值7万多元的犯罪分子石章碧,不久前在南京作案时被当场抓获。
在看守所里,石犯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笔者根据他的供述整理如下:落魄后的失足1990年夏天,我从上海华东理工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湖北沙市农药厂工作,任技术员。
当时24岁的我,凭着大学几年苦读学到的专业知识,很想干一番事业。
单位建设600门的污水处理工程,我为它的运行试车和正常开车,加班加点,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得到了一些人的称赞。
他们鼓励我说,你年轻、有专业知识,好好干,前途远大呢!然而,幼稚、气盛的我在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失误,为此也受到领导的批评教育。
我竟认为是领导故意找岔子, 拒不承认错误,有时干脆不上班。
这样到了1993年9月,单位对我做出“自动离职”处理。
当时社会上巳时兴用人单位“双向选择”,按理说,我又没犯大的错误, 仍可以找到比较合适的单位,继续用我所长,为社会服务,逐步实现人生的价值。
然而,我试着找了一些单位后未能如愿。
后来我来到武汉一亲戚家,到街上转悠后发现电脑生意红火,萌生了办电脑商店的念头。
但钱从哪来?当时相到贷款,想到筹措,但都有困难,于是想到了偷。
偷什么?电脑值钱, 就偷电脑。
哪儿合适呢?我首先选择了母校。
1993年10月,我来到了上海华东理工学院,白天进校后,夜里带着作案工具从三楼滑到二楼(二楼门关住),打碎窗玻璃后进屋拆下了一些电脑部件。
返回武汉后,在电子一条街上卖得赃款3000多元。
1994年我到北京理工大学伯斯特电脑培训中心,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电脑学习,操作培训。
培训结束离开前,我偷了中心的一些电脑部件,也在武汉市出手,得款1.2万元。
之后,我越偷胆越大。
诱惑如蛇我第一次在母校行窃时,进电脑间后坐了十几分钟。
当时思想斗争很激烈,偷还是不偷,想到了“伸手必被捉”的警诫,想到了十几年的苦读,想到了名誉和前途;也想到谈恋爱、结婚没钱,在他人面前还是寒酸相,想来想去,禁不住诱惑终于下手了。
犯罪学案例
运用被害性理论分析以下案例。
25岁的小海也经历了类似的“肾摘除”,操盘者竟是他应聘公司的“老板”。
前天,小海来到南京市雨花台区法律援助中心,就他所遭受的巨大伤害寻求法律帮助。
他向记者介绍了那不堪回首的丢肾经过,由此揭开“老板”步步设局非法买卖器官的黑幕。
【地点:南京】小伙被高薪吸引去应聘小海曾是个阳光小伙,去年专科毕业后,学医的他远离西北老家,在厦门一家医疗器械公司打工。
找工作时,小海在智联招聘网上发布了求职信息,2010年7月,他的邮箱里收到一封邮件,是南京一家医疗器械销售公司发来的,声称他们公司做医疗器械耗材生意,正在招聘专业人员,底薪3000元,包食宿,另有销售提成。
小海被优厚的待遇所吸引,和招聘方联系后,当天从厦门连夜赶到南京。
抵达南京后,该医疗器械公司老总王金让他坐地铁到安德门,公司派车到地铁站接他。
小海在安德门上了公司来接站的车,被直接带到公司——位于附近铁心桥的一小区公寓,小海就洗漱一番就寝了。
案发后小海回忆,第二天醒来发现有数位同事住在公司里,公司也不像个办公的样子,对此王总说公司正在筹办中,他们的任务就是看资料,并熟悉南京的医院、交通等状况。
揭开谜团:案发后小海醒悟,王金是以公司为幌子掩盖其犯罪目的,公司里没有悬挂营业执照,公司所打旗号“南京杰傲医疗器械销售有限公司”,经上网查询根本不存在。
王金就是利用他们找工作心切的心理,以优厚的报酬让他们一步步落入圈套。
【地点:南京】入职体检,花了5000元到公司第二天,小海就被安排去体检。
“当时觉得刚入职体检很正常,只是体检的科目比较多,好像还有一项ECT,比一般常规体检复杂。
”小海回忆说,同事中有个东北小伙张洋,中秋节前后突然消失了,小海问张洋哪儿去了,老板王金说小张出去跑业务了,张洋跑得不错,将给公司带来大笔收入。
此后不久,王金带着小海去收账,在湖南路一家银行,有人支付了35万元,其中20万付给医院,4万元打到张洋账上,王金得11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
刘某,女,1979年出生致聋原因不明,在聋校读至四年级时因父亲病逝退学,家境困难,刘某试图找份工作供妹妹继续上学,后来在街上遇到一聋人(同案),在交谈时同案告诉刘某,
可以带她去找工作,刘某没有多想,也没告诉家人,就跟着同案一起来到深圳。
2004年12月26日,刘某在103公共汽车上,趁人多拥挤之即,拉开失主的红色背包,盗取钱包和手机后下车逃跑,刘某最终被群众抓获。
公诉机关认为刘某的行为已构成盗窃罪。
一、犯罪原因
从刘某实施犯罪的特点分析:
1:从刘某的犯罪的动机上看,刘某无稳定收入,缺乏谋生技能和就业机会,无经济来源,求职
谋业无门,遂产生了“以偷为职业养活自己的”的犯罪动机。
2:从犯罪的类型上看,作为聋哑人的刘某犯罪主要是侵财型的盗窃。
刘某无稳定的经济来源,
文化程度低,受拜金主义等不良风气的侵蚀,认为“有钱就有一切”,对金钱的盲目追求致使私欲
极度膨胀,将盗窃作为获取钱财的手段,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3:从犯罪的组织形式上看,其一,刘某固有的生理缺陷,加之家庭对的放任,加入到犯罪团伙,她有种归属感。
跟别人一起作案,具有纠合性的特点[2]。
其二,作为外地到深圳后,陌生的环
境以及固有的“从众心理”导致其对犯罪团伙的依赖。
4:从犯罪的手段上看,刘某把盗窃、侵财作为获取钱财的手段,作案过程中很少顾及后果,结
合案例分析,刘某刑事犯罪暴力性倾向不明显。
二、刘某刑事犯罪心理成因分析:
1:犯罪的主观心理因素
A、认知片面带来的偏执与模糊心理
刘某缺乏听觉的认知来源,对道德事理的了解与观察难周全透彻。
因此,刘某的道德认识相对片面。
刘某从个人的需求出发去考虑问题、支配行动,只考虑自己的生存需要,而不顾国家法律及
对他人造成的伤害。
B、意志薄弱带来的消极模仿心理听觉与语言的障碍,致使刘某思维水平较低,自我控制能力差,行为更多的受自我心理倾向和喜好所左右,随心所欲,不计后果。
在物质动机的驱使下,为了满
足个人的任性与欲望,滋生了消极的模仿心理,加之薄弱的意志力,所以,刘某成为了不法分子“引诱”的对象。
C、言语障碍带来的“从众心理” 刘某心理发展特殊性的最主要因素是由言语障碍带来的,她心理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也在于此。
刘某的物质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她往往采取“从众心理”,去寻找“安慰”与“理解”,这也是刘某轻易勿入聋人犯罪团伙的主要因素。
2:犯罪的客观心理因素
A、学校教育的局限性带来的逆反与好奇心理。
首先,为了聋生安全起见,聋校多采用封闭
式管理,使聋生交往范围缩小,交往对象局限于聋生之间。
刘某在聋校交往能力尚未得到发展,社会经验也不丰富,在生理上逐渐成熟而精神和人格尚属萌芽状态,虽然刘某独立判断行事,但自身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旦和不良习气为伍就容易走上不归路。
其次,我国现在的聋校在对聋生进行法制教育上,还没有专门为聋人编写,适合聋人身心认知特点的法律教材。
对聋生的法律教育还停留在思想品德课上的道德要求,法律意识没有很好地树立起来,不知法、不懂法,在聋生中是普遍现象。
再次,对聋生的教育手段传统、单调,忽视聋生的心理健康,很少聋校定期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分析、咨询与疏导。
因此刘某也属于这种不懂法的类型。
B、社会歧视带来的报复与反社会心理。
他们往往是人们嘲笑、可怜的对象,这样就造成心
理失衡,产生不满、怨恨,对社会和健听人产生抵触情绪与报复心理,而对他们同类却倍加信任与信赖。
所以刘某很容易受社会上少数成年聋人的教唆与诱导,成为了违法犯罪的后备军。
三、如何预防此类犯罪
1:学校应采取的措施。
a 实施价值教育。
因此,让学生真正明白偷窃行为的价值观到底是对还是错,也许从转变错误的道德评价认识着手,才是对青少年刑事犯罪的根本性矫治。
b加强法制教育。
促使他们逐步养成知法、学法、懂法、守法的良好习惯,并用法律武器来提高防御能力,增强自护意识。
c 设置心理咨询机构。
由心理医生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专门的系统调研,掌握现状,研究控制不良心理的对策,提供预防犯罪和犯罪预测的实践依据,对学生心理教育起到指导和帮助作用。
2: 家庭应采取的措施。
a家长要转变观念。
不要因为语言上的障碍就放松甚至放弃对耳聋孩子的管理和要求。
要以正常的心态对待他们,对他们的过错行为更要及时给予制止和纠正。
b营造
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传播和学习文化及社会道德规范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家庭气氛和教育方
法才能拥有良好的教育效果。
以民主、平等、宽容取代独断、专横,要充分运用形体语言和眼神
的交流,倾听他们的烦恼,了解他们的忧虑。
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促进聋人健康人格的形成。
3:社会应采取的措施。
加大法律的监督与量刑。
我认为聋人犯罪应区别于智力和精神类残疾的人,在量刑上应该从重处罚,不给他们可乘之机。
4:加大就业率与社会的保障措施。
政府应采取一些相关的强制手段与措施,使那些品学兼优又
具有一定社会适应能力的聋人就业,同时在待遇上与健听人一样享受同工同酬。
如果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都来爱护与关注聋人群体,采取适合他们的方式进行引导和教育,那麽,聋人成
为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将不再是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