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生物学导论新版教学大纲-终
中山大学化学生物学教学大纲
中山大学化学生物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介绍
化学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内化学成分、生物化学反应和细胞分子生物学等内容的交叉学科。
本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化学生物学领域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以便他们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中胜任。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研究方法;
2.掌握常见的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和仪器操作;
3.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高学生的学术写作和报告演讲能力。
三、教学内容
1.化学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领域
- 化学生物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 酶的结构和反应机理
- 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2.细胞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和仪器操作- DNA/RNA提取和纯化技术
- PCR技术和基因克隆
- 蛋白质表达和纯化技术
- 生物大分子的电泳和质谱分析技术3.细胞信号传导和代谢调控机制
- 细胞膜上的受体和信号转导通路
- 细胞核内的转录调控机制
- 细胞中的代谢途径和调控机制
- 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调控机制
4.化学生物学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药物设计和药物靶点研究。
生物化学 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生物化学教学大纲生物化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内化学过程和物质转化的学科,它是生物学和化学的交叉学科。
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涉及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代谢途径、酶学、遗传学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探讨生物化学教学大纲的设计和重要内容。
一、引言生物化学作为一门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它揭示了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机理,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生物化学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生物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基本概念和原理1.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生物大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质。
教学内容应包括它们的结构特点、功能和相互作用。
例如,蛋白质的结构包括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而核酸的结构包括单链和双链结构。
2. 代谢途径代谢途径是生物体内物质转化的过程,包括碳水化合物代谢、脂质代谢和蛋白质代谢等。
教学内容应包括这些代谢途径的基本原理、关键酶和调控机制。
例如,碳水化合物代谢的教学内容可以包括糖酵解和糖异生两个方面。
3. 酶学酶是生物体内催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
教学内容应包括酶的结构、催化机理和调控机制。
例如,酶的结构可以包括活性位点的结构和底物结合的方式,而酶的催化机理可以包括酶促反应的速率方程和反应过渡态的形成。
4. 遗传学遗传学是研究遗传信息传递和变异的学科。
教学内容应包括基因的结构、DNA 复制、转录和翻译等过程。
例如,基因的结构可以包括起始子、编码区和终止子等部分,而DNA复制的教学内容可以包括DNA聚合酶的作用和复制起始点的选择。
三、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1. 教学方法生物化学的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可以采用讲授、讨论、实验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
例如,在讲授蛋白质结构与功能时,可以通过展示蛋白质的三维结构模型和讨论具体的功能机制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评价方式生物化学的评价方式应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评价。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生物化学是运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的一门科学。
它是生物学、医学、农学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有关生物分子的结构、功能、代谢以及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机制的基础知识和理论。
二、课程目标1、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
2、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
三、课程内容(一)蛋白质化学1、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氨基酸的结构、分类和性质肽键的形成和肽链的结构蛋白质的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2、蛋白质的性质蛋白质的酸碱性质、胶体性质和沉淀反应蛋白质的变性、复性和水解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和含量测定(二)核酸化学1、核酸的组成和结构核苷酸的结构和种类DNA 和 RNA 的结构特点和功能2、核酸的性质核酸的酸碱性质和紫外吸收特性核酸的变性、复性和杂交(三)酶学1、酶的基本概念酶的定义、分类和命名酶的活性中心和催化机制2、酶促反应动力学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米氏方程和酶的动力学常数3、酶的调节酶活性的调节方式酶含量的调节机制(四)生物氧化1、生物氧化的概念和特点生物氧化的定义和与体外氧化的区别呼吸链的组成和电子传递过程2、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的机制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五)糖代谢1、糖的分解代谢糖酵解途径三羧酸循环磷酸戊糖途径2、糖的合成代谢糖原的合成糖异生途径(六)脂代谢1、脂肪的分解代谢脂肪的动员脂肪酸的β氧化2、脂肪的合成代谢脂肪酸的合成甘油三酯的合成(七)氨基酸代谢1、氨基酸的一般代谢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氨的代谢α酮酸的代谢2、个别氨基酸的代谢一碳单位的代谢含硫氨基酸的代谢(八)核苷酸代谢1、嘌呤核苷酸的代谢嘌呤核苷酸的合成途径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2、嘧啶核苷酸的代谢嘧啶核苷酸的合成途径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九)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1、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糖、脂、蛋白质代谢之间的相互关系核酸与物质代谢的相互关系2、代谢调节细胞水平的调节激素水平的调节整体水平的调节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演示和案例分析,系统传授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体系。
2024年度-《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正常基因导入患者体内,以纠正或补偿缺陷 基因引起的疾病。
细胞治疗
应用生物化学技术培养、改造细胞,用于替代或修复受损组织和器 官。
25
生物化学技术在预防保健中应用
营养与健康
研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指导合理饮食和 营养补充。
疾病预防
通过检测生物标志物等手段,预测疾病风险,制定个性化预防措施 。
核苷酸代谢
介绍核苷酸的合成、分解及在遗传信息表达和调 控中的作用。
14
04
基因表达调控与疾病关系
15
基因表达调控基本概念
基因表达调控是指生物体内基因在特定时间和空 间上表达的调节控制机制。
基因表达调控涉及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翻译 水平和翻译后水平等多个层面。
基因表达调控对于维持生物体正常生理功能以及 适应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中西 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
1
目 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 • 生物小分子代谢及调控机制 • 基因表达调控与疾病关系 • 细胞信号传导与受体介导作用 • 生物化学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 • 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 • 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标准
2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16
基因表达异常与疾病发生发展关系
基因表达异常可导致 细胞功能异常,进而 引发疾病。
通过研究基因表达异 常,可以深入了解疾 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 制。
不同疾病状态下,基 因表达谱存在显著差 异。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策略在基因表达调控中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针对基因表达异常,从多个层面进行 调节。
针灸等中医治疗方法可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影响基因表达。
10化学《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生物化学英语译名:Biochemistry课程性质:限选课适用学生层次:本科先修课程:有机化学适用专业:化学专业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生物化学是本科非生物专业的一门选修课,它是化学与生物的交叉学科,是利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物的一门科学。
不仅研究生物的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作用和变化(物质代谢),还要研究能量变化(能量代谢),乃至信息变化,生物化学研究的重大成果对工业、农业、畜牧业、医疗卫生等行业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广的影响,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
二.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生物化学的任务是使化学系的学生系统掌握具有活性的大分子物质的性质、结构、合成、代谢和生理意义,使我们更能从生物的观点来了解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
(1)生物体重要组成成分,生命活动很稳定的物质基础—蛋白质化学;(2)生物体遗传的物质基础—核酸化学;(3)生物体进行新陈代谢的催化剂—酶化学;以及了解人体内的糖类、氨基酸和核苷酸代谢等,同时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人体内的一些合成等。
通过教授,应达到以下教学目的:(1)了解糖、脂类等的分类(2)了解糖、脂类、氨基酸和核酸的代谢(3)掌握核酸、蛋白质的生物合成(4)认识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和调节控制根据高分子专业特点,本课程着重介绍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四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组成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对于合成、代谢及核酸部分仅做简要介绍。
三. 各章主要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 2学时第二章聚糖的化学 4学时第三章脂类和生物膜 4学时第四章蛋白质化学 4学时第五章酶和维生素 4学时第六章核酸化学 4学时第七章代谢 4学时第八章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和调节控制 2学时考试 2学时讲课大纲第一章绪论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生物化学的概念2、了解生物体的化学组成3、了解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4、了解水在生物体内的特殊作用教学重、难点:重点:生物化学的特点难点: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纲要目录:一、生物化学的概念二、生命现象中的化学问题与现代化学发展的关系三、生物体的元素组成四、生物分子五、生物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六、分子识别和超分子七、水的结构和特性八、水分子对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性质的影响九、缓冲溶液及生物体的缓冲体系第二章聚糖化学教学基本要求:1、初步了解糖类的概念与分类2、掌握单糖的构型、结构和构象3、了解一些多糖教学重、难点:重点:单糖的结构难点:单糖的结构、糖复合物纲要目录:一、糖类的概念与分类二、单糖的构型、结构、构象三、自然界存在的重要单糖及其衍生物四、寡糖五、多糖六、多糖代表物的简要介绍七、糖复合物第三章脂类和生物膜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生物膜的组成2、了解生物膜的功能教学重、难点:重点: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难点:生物膜的功能纲要目录:一、生物膜的组成二、生物膜的结构三、构成生物膜的主要物质四、生物膜的功能第四章蛋白质化学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蛋白质的生物学意义、分类2.掌握蛋白质的一、二、三、四级结构及其一些性质3.了解蛋白质的分类4.了解几种肽教学重、难点:重点:蛋白质的四级结构和性质难点:蛋白质的四级结构纲要目录:一、氨基酸、多肽和蛋白质二、氨基酸三、多肽四、蛋白质五、蛋白质的结构六、多肽的化学合成第五章酶和维生素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酶的概念、分类、命名、制备、应用2.理解酶的专一性和酶的活性作用3.掌握酶的催化作用过程4.掌握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教学重、难点:重点:酶催化作用过程和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难点:酶催化作用过程纲要目录:一、酶是生物催化剂二、辅酶和金属离子三、酶促反应的速率和影响因素四、酶的结构和酶的催化作用机制五、酶的抑制作用和抑制剂六、人工合成酶的新进展七、酶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八、非水溶剂中的酶促反应九、酶工程第六章核酸化学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核酸的概念和在生物体内所发挥的重要作用2.掌握核酸中的DNA的三级结构和RNA的几种结构及其功能3.了解核酸的组成和性质4.了解有关基因教学重、难点:重点:DNA三级结构、RNA的结构难点:DNA和RNA的结构纲要目录:一、核酸与生命遗传二、核酸的分类和组成三、核酸的结构四、核酸的性质五、核酸碱基序列的测定六、核酸的生物学功能七、核酸的体外生物合成方法八、多聚核苷酸的化学合成九、核酸化学中的几种重要新技术第七章代谢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研究方法、能量代谢2.掌握生物氧化的特点和过程3.掌握糖、脂、蛋白质、核酸在体内的代谢过程教学重、难点:重点:糖、脂、蛋白质、核酸在体内的代谢过程难点:糖、脂、蛋白质、核酸在体内的代谢过程纲要目录:一、生物氧化的方式和特点二、线粒体呼吸链和ATP的合成三、糖的代谢四、光合作用五、脂类代谢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代谢七、核酸和核苷酸的代谢第八章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和调节控制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生物界在4个不同水平进行的代谢调节2、掌握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教学重、难点: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纲要目录:一、生物调控的概念二、生物调控的基本物质三、细胞-酶水平的调控四、化学调控与生物活性分子的设计四. 使用教材与主要参考书目录1.教材:《生物化学》古练权主编;2000年7月第一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教学参考书:[1]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罗纪盛等编;2006年4月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 《生物化学》王镜岩等主编;2002年9月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五、教学方法建议1、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供药学专业、中药学专业等专科专业使用)_生物化学
章次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学时分配表 内容 绪论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维生素 酶 生物氧化 糖代谢 脂类代谢 蛋白质分解代谢 核酸结构、功能与核苷酸代谢 基因信息的传递 总学时
理论学时 1 4
4 2 4 4 3 5 9 36
实验学时 9 3
6 18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药学专业、中药学专业等专科专业使用)
【熟悉】 1. 肽、氨基酸残基、主链、侧链、N-端、C 端等概念。 2. 蛋白质重要的理化性质。
【了解】 1. 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与蛋白质功能的关系。 2. 蛋白质的分类。
第三章 维生素 【了解】
维生素的定义、分类。各种维生素主要的生理功能。 第四章 酶
【掌握】 1. 酶的概念;酶的化学组成;酶活性中心的概念。 2. 酶催化作用的特点。 3. 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第十章 基因信息的传递 【掌握】
1. 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复制、转录、翻译的概念。
2. 半保留复制。 3. 参与复制的重要酶类及蛋白质因子的功能。 4. 不对称转录的概念。 5. 转录与复制的异同点。 6. 三类 RNA 在翻译中的作用。遗传密码的特点。 【熟悉】 1. 复制的基本过程;前导链、滞后链、冈崎片段的概念。 2. 逆转录的概念。 3. 原核及真核生物的 RNA 聚合酶;转录的基本过程。转录后的加工。 4. 氨基酸的活化与转运。原核生物翻译的基本过程;翻译后的加工。 5. 基因表达的概念。操纵子的概念;乳糖操纵子的调节模式。 【了解】 1. 蛋白质合成酶系及其他蛋白质因子的功能。 2. 分子病的概念。 3. 抗生素作用机理。 4. 顺式作用元件与反式作用因子的概念。
第九章 核酸结构、功能与核苷酸代谢 【掌握】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背景生物化学是在生物学和化学交叉领域的一门学科,研究生物系统中的化学成分、反应和过程。
生物化学知识是生命科学、医学和农学等领域的重要基础,对于深入理解生物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教授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验技术,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理解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糖和脂类)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生物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动力学参数。
3. 了解常见的生物能量转化及代谢途径。
4. 掌握分离、纯化和检测生物大分子的实验技术。
5. 培养科学研究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分类- 核酸的结构、功能和分类- 多糖的结构、功能和分类- 脂类的结构、功能和分类2. 生物化学反应和酶动力学- 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 酶的分类、结构和功能- 酶的动力学参数和催化机制3. 生物能量转化和代谢途径- ATP的合成和能量耗散-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脂类和糖类代谢途径4. 生物大分子的分离、纯化和检测技术- 蛋白质的电泳和柱色谱分离技术- 核酸的电泳和纯化技术- 多糖的色谱检测和纯化技术- 脂类的层析和柱色谱分离技术5. 科学研究思维与实验操作- 科学研究思维方法介绍- 生物化学实验常用实验方法和操作技巧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实验操作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具体教学方法包括:1. 课堂讲授:通过授课讲解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验技术。
2. 实验操作:开展相关的生物化学实验,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 讨论:讨论课上遇到的问题、理解生物化学原理及实验结果的解读。
4. 学生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培养学生的科学写作能力。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以期末考试、实验报告和平时表现为主,具体分配比例如下:1.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50%2. 实验报告:占总成绩的30%3. 平时表现:占总成绩的20%六、参考教材1. 《生物化学》(作者:李娟),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专业)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专业) 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生物化学总学时数:90实验学时:30先修课程:普通生物学后续课程:微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专业主干课。
一、说明部分•课程性质生物化学是在分子水平上阐明生命现象的科学,是四年制生物工程专业及生物技术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专业必修课)。
•课程教学的目的及意义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深入的了解和掌握有关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和生物学功能,以及蛋白质、酶、核酸等重要物质的分离、纯化和测定技术的原理及方法。
要求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有关物质的主流代谢途径,调控及相互联系,一般了解次要的代谢途径。
生物化学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从分子水平认识生命现象的能力与技术,通过生物化学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现代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学的有关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生物化学知识,并为以后从事与生命科学有关的教学、科研与生产打下基础。
3 .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向学生传授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功能( 包括蛋白质、核酸、酶、多糖、蛋白聚糖、脂类) ;物质代谢及其调控(糖代谢、三羧酸循环、脂肪代谢、类脂代谢、氨基酸代谢、核苷酸代谢、生物氧化、物质代谢联系与调节);遗传信息的贮存、传递与表达等生命科学内容。
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了解生物化学的产生、发展过程,生物化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内容。
掌握组成生命结构的生物大分子如糖、脂肪、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它们在生命机体中的新陈代谢途径和最终的代谢产物。
掌握维生素、激素、抗生素的分子结构与功能。
掌握酶的本质和在酶促反应中的作用、酶反应动力学和酶的催化作用机理。
了解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与细胞的物质吸收和转运作用。
为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应着重阐述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反映近期生物化学中比较成熟的新进展,注意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生物化学》是生物学、医学、农学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它主要涵盖了生命体内化学物质的合成、分解、代谢以及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生物体内的化学变化过程,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生物分子的结构与功能,掌握生物代谢的过程及其调控机制,并能够运用生物化学知识解释生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掌握生物分子(蛋白质、酶、核酸、糖类、脂类)的结构与功能,理解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2、掌握生物代谢的基本过程及其调控机制,了解代谢网络与生命过程的关系。
3、理解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技术及其应用。
4、能够运用生物化学知识解释生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如疾病的发生、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等。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1、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蛋白质、酶、核酸、糖类、脂类的结构与功能。
2、生物代谢过程及其调控: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代谢过程及其调控机制。
3、基因表达与调控:基因表达的机制、转录、翻译的过程及其调控,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技术及其应用。
4、生命过程中的生物化学:生命过程中(如细胞分裂、免疫反应、神经传导等)的生物化学机制。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讲解,以及例题的解析。
2、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3、小组讨论:分组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4、实验教学: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物化学实验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五、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种形式:1、课堂表现:包括提问、回答问题、课堂讨论等。
2、作业:定期布置作业,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期中考试:通过试卷形式,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4、期末考试:通过试卷形式,全面考察学生对本课程的掌握情况。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生物化学是生物科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生物体内生物分子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本课程通过系统化学的方法,介绍生物体中主要的生物分子、代谢途径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本质和规律。
二、教学目标1. 熟悉生物体内主要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生物化学代谢途径的基本原理;3. 理解酶的作用机制和调节方式;4. 了解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及预防措施;5.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三、教学内容1. 生物分子1.1 蛋白质:结构、功能、合成和降解1.2 核酸:DNA、RNA的结构和功能1.3 糖类:单糖、双糖、多糖的分类及代谢1.4 脂类:脂肪酸、甘油三酯、磷脂的合成和代谢2. 代谢途径2.1 糖代谢:糖原、糖异生、糖酵解2.2 脂类代谢:脂肪酸合成、β氧化、胆固醇代谢2.3 氨基酸代谢:氨基酸降解、尿素循环、氨基酸合成2.4 核苷酸代谢:核苷酸的合成和降解途径3. 酶的作用和调节3.1 酶的结构和功能3.2 酶促反应的动力学特点3.3 酶的催化机制及调节方式4. 疾病的发生机制4.1 代谢疾病:糖尿病、高脂血症4.2 酶缺陷病:遗传代谢病4.3 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机制五、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讲授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代谢途径的原理及与疾病的关联;2. 实验教学:进行生物化学相关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3. 论文研讨:组织学生针对生物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交流和讨论;4.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生物化学实验过程和结果。
六、考核评价1. 平时表现:出勤、作业完成情况;2. 实验报告:实验过程、结果记录及分析;3. 期中考试:理论知识问答和简答题;4.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生物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生物化学》(上、下册)2. 参考书:《生化学导论》、《生物化学》3. 实验器材:pH计、分光光度计等4. 实验物质:氨基酸、酶类等生物化学试剂八、总结展望生物化学是现代生物科学的重要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全面认识到生物体内生化反应的精妙机制,为深入学习生物学、医学和相关专业课程奠定扎实基础。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一、引言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内化学元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
本教学大纲旨在为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提供指导,确保学生对生物化学的重要概念和原理有清晰的理解。
二、课程目标1. 了解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包括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代谢途径等;2. 掌握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培养科学实验能力;3. 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生物化学问题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生物化学基本概念与细胞结构1.1 生物分子的组成和结构1.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3 细胞膜与运输2. 代谢途径与能量转化2.1 糖代谢2.2 脂肪代谢2.3 蛋白质代谢2.4 核酸代谢2.5 能量转化与ATP合成3. 酶与酶动力学3.1 酶的分类和特性3.2 酶催化机理3.3 酶动力学参数的测定4. 基因与蛋白质合成4.1 DNA的结构和功能4.2 RNA的结构和功能4.3 蛋白质合成的基本过程4.4 基因调控四、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传授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验技术;2. 实验:进行生物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观察、记录、分析问题的能力;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团队合作能力;4. 案例分析:引入生物化学实际案例,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五、教学评价与考核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2.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于生物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3. 实验报告:对学生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实验结论等进行评价;4. 期末考试:对学生对于整个课程内容的综合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六、参考教材1. 《生物化学导论》,作者:张三;2. 《生物化学实验指导》,作者:李四。
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生物化学基本概念与细胞结构2. 第二周:代谢途径与能量转化3. 第三周:酶与酶动力学4. 第四周:基因与蛋白质合成八、教学资料本教学大纲提供的教学资料包括课程讲义、实验操作指南、习题集等。
2024年度《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2024/3/23
熟悉生物小分子代谢途径及其调控机制 。 具备运用生物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6
课程安排及考核方式
2024/3/23
课程安排
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操作和讨论课等。
考核方式
采用平时成绩、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相 结合的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 的30%,实验报告占20%,期末考试占 50%。
2024/3/23
20
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和机制
03
膜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
包括离子通道型受体、G蛋白偶联受体和 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
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
信号传导的级联放大效应
包括类固醇激素受体、甲状腺激素受体和 维生素D受体等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
通过磷酸化级联反应、酶促级联反应等方 式实现信号的放大和传递。
糖酵解
详细阐述糖酵解的过程、关键酶和 调控机制,以及糖酵解在能量供应
中的作用。
2024/3/23
糖异生
介绍糖异生的途径、关键酶和调控 机制,以及糖异生在维持血糖平衡 中的意义。
糖原合成与分解
阐述糖原合成与分解的过程、关键 酶和调控机制,以及糖原在能量储 存和释放中的作用。
13
脂类代谢及调控机制
01
药物设计与合成
药物作用机制研究
利用生物化学原理和方法设计和合成 具有特定生物活性的药物分子,如基 于酶抑制剂的药物设计。
应用生物化学技术揭示药物与生物大 分子(如蛋白质、核酸等)的相互作 用机制,阐明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药物筛选与优化
通过高通量筛选技术从大量化合物中 筛选出具有潜在药理活性的候选药物 ,并利用生物化学方法进行结构优化 和活性评价。
化学生物学导论新版教学大纲-终
《化学生物学导论》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化学生物学导论(Foundation of Chemical Biology)课程地位及意义:该课程类型为学科平台课程,学分:2;学时:36;开课学期:第三学年学年。
随着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生物功能分子机制研究水平进入了单细胞、单分子层次。
特别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人们需要在分子水平上认识生命的过程,发现并阐明不同基因以及相应的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摆在化学家的面前的任务是如何利用化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和手段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解释更多的生命现象,这就是新的一门交叉学科-化学生物学。
目前,化学生物学已经成为化学学科与生命科学交叉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应用前景的研究领域。
近年来,化学生物学领域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化学生物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已经集中于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糖)与小分子的相互识别、作用和酶、模拟酶催化的有机合成及生物转化的研究。
化学生物学被定义为“发展和应用化学手段研究生命现象”。
无可置疑,化学生物学不但要突出化学学科在化学与生命科学结合中的作用,还要强调化学在为生命科学的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为化学学科本身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化学学科除了让学生掌握化学专业基础课知识外,还应该掌握化学生物学这门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培养合格具有创新能力的现代复合化学人才。
因此,我们面向化学学科所有专业本科生开设《化学生物学导论》课程。
该课程主要培养目标就是要学生能够掌握化学生物学的基础。
具体要求学生牢固掌握组成生物体中的主要物质蛋白质、酶、核酸、聚糖、脂和膜的化学组成、结构、功能和主要性质;掌握化学物质与各种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其在生命过程中的各种分子间作用机制。
为从分子水平上探究了生命的本质,为解决重大生物医学问题提供工具、方向和资源,造福于人类。
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绪论(2学时)Introduction知识点:了解化学生物学的起源,定义及其主要研究内容;了解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区别。
化学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
Chemical Biology is a mandatory course for all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Pharmacy majors during the 3rd semester. It adopts self-designed lecture notes, Chinese and English reference books and publications from SCI journals as teaching materials, the lectures are given in Chinese and teaching materials are written in English. The course aims teaching fundamental knowledge both in chemistry and biology related with chemical biology studies, research methodologies and technology and their applications. The courses including:
(2) Concepts and technologies in chemical biology: proteomics, genomics, chemical genetics, combinatorial chemistry, evolution of 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 etc. (3)Chemical biology applications in diagnosis and drug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s. Inspiring students with knowledge and capability of innovation in cutting-edge research area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生物学导论》教学大纲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化学生物学导论(Foundation of Chemical Biology)课程地位及意义:该课程类型为学科平台课程,学分:2;学时:36;开课学期:第三学年学年。
随着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生物功能分子机制研究水平进入了单细胞、单分子层次。
特别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人们需要在分子水平上认识生命的过程,发现并阐明不同基因以及相应的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摆在化学家的面前的任务是如何利用化学的理论、研究方法和手段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解释更多的生命现象,这就是新的一门交叉学科-化学生物学。
目前,化学生物学已经成为化学学科与生命科学交叉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应用前景的研究领域。
近年来,化学生物学领域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化学生物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已经集中于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多糖)与小分子的相互识别、作用和酶、模拟酶催化的有机合成及生物转化的研究。
化学生物学被定义为“发展和应用化学手段研究生命现象”。
无可置疑,化学生物学不但要突出化学学科在化学与生命科学结合中的作用,还要强调化学在为生命科学的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为化学学科本身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化学学科除了让学生掌握化学专业基础课知识外,还应该掌握化学生物学这门交叉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培养合格具有创新能力的现代复合化学人才。
因此,我们面向化学学科所有专业本科生开设《化学生物学导论》课程。
该课程主要培养目标就是要学生能够掌握化学生物学的基础。
具体要求学生牢固掌握组成生物体中的主要物质蛋白质、酶、核酸、聚糖、脂和膜的化学组成、结构、功能和主要性质;掌握化学物质与各种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其在生命过程中的各种分子间作用机制。
为从分子水平上探究了生命的本质,为解决重大生物医学问题提供工具、方向和资源,造福于人类。
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绪论(2学时)Introduction知识点:了解化学生物学的起源,定义及其主要研究内容;了解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区别。
第一章:蛋白质化学(4学时)Chapter 1 Protein chemistry第一节蛋白质的组成(Protein composition)第二节多肽(Polypeptide)第三节蛋白质的结构(Protein structure)第四节蛋白质的分类(Protein classification)主要知识点:1.熟练掌握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基本结构、分类和简写方式;2.熟练掌握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物理化学性质(光学性质、两性电解质性质);3.掌握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基本测定方法和高级结构的定义;4.掌握二级结构类型和特征,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的特性和区别。
5.掌握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6.了解多肽的合成方法;第二章酶(4学时)Chapter 2 Enzyme第一节酶是生物催化剂(Enzymes are biocatalysts)第二节辅酶(Coenzymes)第三节酶的结构和酶的催化作用机制(Enzyme structure and the catalytic mechanisms of enzymes)第四节酶促反应的速度和影响因素(The rate of enzymatic reaction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enzymatic reactions)第五节酶活性的调控(Regulation of enzyme activity)主要知识点:1.熟练掌握生物催化剂-酶的特点和特性。
2.了解习惯命名法的命名原则、国际系统命名法的基本原则和酶的分类;3.熟练掌握酶活性中心的概念以及测定酶活性中心必需基团的一般方法;了解酶活性与其高级结构的关系;4.熟练掌握米氏方程的产生过程以及米氏常数的意义;5.掌握酶为什么能催化化学反应,如何催化?为什么具有高效率和高度的专一性?了解各种理论、学说的基本原理;6.掌握各种因素影响酶催化作用的特点。
第三章核酸的化学(4学时)Chapter 3 Nucleic acid chemistry第一节核酸的分类和组成(Classification and composition of nucleic acids)第二节核酸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nucleic acids)第三节核酸的性质(Physico-chemical characters of nucleic acids)第四节核酸碱基顺序分析(Sequence analysis of nucleic acids)第五节核酸的催化性质(The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nucleic acids)主要知识点:1.熟练掌握核酸中的基本单位核苷酸的组成,核苷酸、核苷、碱基的结构形式,了解核酸分子中其它核苷酸的存在方式;2.掌握RNA一级结构特点及tRNA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特点。
3.熟练掌握DNA的结构及基因的定义、DNA的二级结构特征。
了解一级结构研究方法和真核细胞染色质DNA的结构特点;4.掌握核酸的性质及变性复性特性。
5.掌握核酶的定义和结构类型,催化反应及特点。
第四章聚糖(2学时)Chapter 4 Glycan第一节糖类物质的多样性(The diversity of carbohydrates)第二节多糖的结构及其主要类型(Structure and classification of polysaccharide)第三节糖蛋白(Glycoproteins)第四节糖脂的结构与功能(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glycolipids )第五节糖蛋白的生物合成(Biosynthesis of glycoprotein)主要知识点:1.掌握多糖存在的多样性、各种多糖的类型形式和基本结构特征,化学性质;2.掌握多糖在分子识别过程中的作用;3.熟练掌握糖蛋白和糖脂中糖链的连接方式和基本作用;4.了解糖蛋白的生物合成。
第五章相互作用与分子识别(2学时)Chapter 5 Interactions and molecular recognition第一节生物分子之间的分子识别(Molecular recognition between biological molecules)第二节分子识别的化学基础(The chemical basis of molecular recognition)第三节分子识别中的立体化学因素(Molecular recognition of stereochemical factors)第四节超分子化学与分子识别(Supramolecular chemistry and molecular recognition)主要知识点:1.熟练掌握生物分子之间分子识别定义和物理化学基础;2.掌握立体结构与分子识别关系和立体化学因素;3.了解超分子化学与分子识别在分子印迹中的应用。
第六章化学物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2学时)Chapter 6 Interactions between chemicals and proteins第一节化学物质对蛋白质的沉淀作用(Precipitation of proteins by chemicals)第二节化学物质对蛋白质的稳定作用(Stabilization of proteins by chemicals)第三节化学物质对蛋白质侧链基团的共价修饰作用(Covalent modification of protein side-chain groups by chemicals)第四节蛋白质光谱探针(Spectroscopic probe of proteins)主要知识点:1.熟练掌握化学物质对蛋白质的沉淀作用、变性作用和稳定作用;2.掌握化学物质对蛋白质侧链基团的共价修饰作用;3.掌握蛋白质吸光光度、荧光等分子光谱探针对蛋白质定量分析。
第七章化学物质与酶的相互作用(2学时)Chapter 7 Interaction between chemicals and enzymes第一节化学物质对酶的抑制作用(Inhibition of enzymes by chemicals)第二节化学物质对酶的激活作用(Activation of enzymes by chemicals)第三节酶对化学物质的催化作用(Enzymatic catalysis of chemical substances) 主要知识点:1.掌握化学物质对酶的抑制作用;2.熟练掌握抑制作用的类型,动力学特性以及抑制剂研究的意义;3.了解酶对化学物质的催化作用;4.了解酶催化的有机合成反应类型。
第八章化学物质与核酸的相互作用(3学时)Chapter 8 Interaction between chemicals and nucleic acids第一节化学物质的致突变作用(Mutagenesis by chemicals)第二节小分子药物与DNA的相互作用(Interactions between small molecule drugs and DNA)第三节小分子化合物与RNA的相互作用(Interactions between small molecules and RNA)第四节核酸的小分子探针(Small molecule probe of nucleic acids)主要知识点:1.了解化学物质相互作用的类型和意义;2.掌握DNA化学突变的原理和遗传变异的危害;3.掌握基因突变的化学机制;4.掌握小分子与核酸的相互作用;5.小分子探针在核酸检测中的应用。
第九章无机物质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3学时)Chapter 9 Interaction between inorganics and biological molecules第一节生物体中的化学元素(Chemical elements in organisms)第二节无机物质与酶的相互作用(Interaction between inorganics and enzymes)第三节无机物质与核酸的相互作用(Interactions between inorganics and nucleic acids)主要知识点:1、掌握生物体中的化学元素的分类和主要功能;2、了解金属离子与生物分子配合物;3、了解金属离子与酶蛋白作用的方式;4、掌握金属配合物对酶的抑制作用;5、了解金属与核酸共价配位、静电、嵌插、断裂作用;第十章生物氧化(2学时)Chapter 10 Biologic oxidation第一节生物能及其存在形式(Bioenergy and its forms)第二节线粒体呼吸链(Mitochondrial respiratory chain)第三节氧化磷酸化(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第四节微粒体氧化体系(Microsomal oxidation system)主要知识点:1.掌握高能化合物的概念,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类型以及ATP的意义和特殊作用;2.了解生物氧化的定义以及生物氧化所具有的特点;3.了解呼吸链的概念,掌握呼吸链的组成成份及作用;4.了解线粒体的构造和特点,氧化磷酸化作用和能的产生过程以及氧化磷酸化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