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行测:词项的周延性与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

合集下载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知识点总结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知识点总结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知识点总结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逻辑推理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对于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有着较高的要求。

下面就来对逻辑推理的常见知识点进行一个系统的总结。

一、直言命题直言命题是表达对事物直接判断的命题。

比如“所有的苹果都是红色的”“有的花不是白色的”等。

1、直言命题的种类分为全称肯定命题(所有 S 都是 P)、全称否定命题(所有 S 都不是 P)、特称肯定命题(有的 S 是 P)、特称否定命题(有的 S 不是P)、单称肯定命题(某个 S 是 P)、单称否定命题(某个 S 不是 P)。

2、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1)矛盾关系:“所有 S 都是P”与“有的 S 不是P”;“所有 S 都不是P”与“有的 S 是P”。

这两对命题必然一真一假。

(2)反对关系:“所有 S 都是P”与“所有 S 都不是P”。

两个“所有”至少一假。

(3)下反对关系:“有的 S 是P”与“有的 S 不是P”。

两个“有的”至少一真。

(4)从属关系:全称真则特称真,特称假则全称假。

二、联言命题联言命题是指多个命题同时成立的情况。

比如“小明既聪明又勤奋”。

1、逻辑形式:A 且 B2、真假判定:A、B 都为真时,“A 且B”为真;只要 A、B 中有一个为假,“A 且B”就为假。

三、选言命题选言命题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

1、相容选言命题逻辑形式:A 或 B。

只要 A、B 中有一个为真,“A 或B”就为真;A、B 都为假时,“A 或B”为假。

2、不相容选言命题逻辑形式:要么 A,要么 B。

A、B 中只有一个为真时,“要么 A,要么B”为真;A、B 都为真或都为假时,“要么 A,要么B”为假。

四、假言命题假言命题是反映条件关系的命题。

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逻辑形式:如果 A,那么 B(A→B)。

A 为真且 B 为假时,“A→B”为假;其他情况都为真。

2、必要条件假言命题逻辑形式:只有 A,才 B(B→A)。

A 为假且 B 为真时,“B→A”为假;其他情况都为真。

词项逻辑章节练习- 答案与解析

词项逻辑章节练习- 答案与解析

词项逻辑练习答案与解析1.0概念与定义1.1概念答案与解析1.[解题分析]正确答案:C。

西蒙的结论:机器不思考,通过计算机执行复杂操作,但是缺乏人类灵活性,把机器指代为计算机。

而罗伯特的结论:机器思考,人类就是机器,把机器指代为人类。

可见,“机器”一词在两人的对话中有不同的理解。

所以C项为正确答案。

2.[解题分析]正确答案:C。

题干中两次出现“维生素缺乏”,参照对象不同。

对于一个词语或一个概念,不能够指代两种意思或者出现两种参照对象。

第一次说,许多怀孕妇女经常遭受维生素缺乏,指的是怀孕妇女与正常人比,参考对象是正常人。

常人也许需要100克/天,怀孕妇女也许需要150克/天。

第二次说,这通常不是由于她们饮食中的维生素缺乏,指的是她们吃的食品tp的维生素缺乏,饮食代表某些食物和饮料。

因此参照对象是正常食品。

正常食品中也许100克包含10克维生素,但是她们吃的食品中,也许100克只包含5克维生素。

因此,C项为正确答案。

3.[解题分析]正确答案:B。

题干所反驳的观点的结论是:到21世纪,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将有更多的人死于艾滋病。

其根据是:艾滋病毒感染者人数在发达国家趋于稳定或略有下降,在发展中国家却持续快速上升。

题干对此所作的反驳实际上指出:上述观点把“死于艾滋病的人数”和“感染艾滋病毒的人数”这两个相近的概念错误地当作同一概念使用;艾滋病毒感染者人数在发达国家虽低于发展中国家,但由于发达国家的艾滋病感染者从感染到发病,以及从发病到死亡的平均时间要大大短于发展中国家,因此,其实际死于艾滋病的人数仍可能多于发展中国家。

因此,B项恰当地概括了题干中的反驳所使用的方法。

其余各项均不恰当。

4.[解题分析]正确答案:B。

如图1--1--1,从地域情况看:由于介绍中涉及了这寝室中所有的人,“一个是大连人,两个是北方人”,关键是大连人与北方人必有重合,也就还是两个人。

再加上“一个是云南人”,因此,是3个人。

图1--1--1从选课的情况看:虽然“三个人这学期选修了古典音乐欣赏”时没有用“只”字。

2022国考行测逻辑判断考点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

2022国考行测逻辑判断考点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

2022国考行测逻辑判断考点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直言命题是国考行测逻辑判断部分的一个重要考点,也是方法性非常强的一类题型。

其中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又是直言命题的重中之重。

这里我们重点学习如何运用矛盾关系解决直言命题中的真假话问题。

要利用矛盾关系来解题,首先我们要知道“矛盾”的定义。

简单地说,一个命题的矛盾就是在这个命题前加一个表示否定的词,如“不是”“并非”“非”等。

例如,“是大胖子”的矛盾即为“不是大胖子”;“大于五”的矛盾即为“不大于五”;“小红是好人”的矛盾即为“并非小红是好人”或者“小红不是好人”……学会了求一个命题的矛盾,目的是利用矛盾的性质来解题。

矛盾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性质是“一个命题和它的矛盾命题必为一真一假。

”例如:“小红是好人”和“小红不是好人”这两个命题是矛盾关系,所以它们当中一定有一句是真的,一句是假的。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来学习一下到底如何利用矛盾关系解题。

例1:教师让四名学生每人去拿一只桌球,不论什么颜色。

学生拿了球后,教师发现唯一的一只白球被拿走了,问谁拿了白球。

甲说:我没有拿白球。

乙说:是丁拿的白球。

丙说:是乙拿的白球。

丁说:白球不是我拿的。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真话,那么拿了白球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此题选A.对于题目中四个人说的话,我们经过分析发现,乙说“白球是丁拿的”,而丁说白球不是他拿的,即两个人中一个说是丁拿的,一个说不是丁拿的,互为矛盾关系,根据“互为矛盾的两个命题必为一真一假”的性质,我们知道乙和丁肯定说的话有一句是真的,一句是假的。

题目中又说“四人中只有一句真话”,而四句话中唯一的真话肯定在乙和丁之间,由此推知,甲和丙说的都是假话。

甲说“我没有拿白球”是假话,说明事实上甲拿了白球,因此选A,拿了白球的是甲。

根据这道题目,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利用矛盾关系解决真假话问题的步骤:1.找矛盾(找到几句话中互为矛盾关系的两句,由此可以断定它们必为一真一假)2.跳出矛盾,结合其它条件进行判断(当找到矛盾以后,我们可以确定互为矛盾的两个命题必为一真一假,但是无法确定它们谁真谁假。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高频知识点解析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高频知识点解析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高频知识点解析公务员考试中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是一项综合性的能力测试,其中逻辑推理部分是很多考生感到头疼的模块。

逻辑推理题不仅考察考生的思维能力,还对考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在这部分题目中,有一些高频知识点经常出现,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提高逻辑推理的解题能力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就对这些高频知识点进行详细解析。

一、直言命题直言命题是逻辑推理中最基础的知识点之一。

它是表达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命题。

例如,“所有的公务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有的学生是勤奋好学的”等。

直言命题的种类包括全称肯定命题、全称否定命题、特称肯定命题和特称否定命题。

在解题时,需要熟练掌握直言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如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和下反对关系等。

矛盾关系是指两个命题不能同时为真,也不能同时为假。

例如,“所有的公务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和“有的公务员不是为人民服务的”就是矛盾关系。

当其中一个命题为真时,另一个命题必然为假;当其中一个命题为假时,另一个命题必然为真。

反对关系是指两个全称命题之间的关系,即“所有的 A 都是B”和“所有的 A 都不是B”。

这两个命题不能同时为真,但可以同时为假。

下反对关系则是指两个特称命题之间的关系,即“有的 A 是B”和“有的 A 不是B”。

这两个命题不能同时为假,但可以同时为真。

二、三段论三段论是一种常见的推理形式,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命题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命题的演绎推理。

例如,“所有的公务员都要遵守法律,小张是公务员,所以小张要遵守法律。

”在三段论中,要注意其推理规则,如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等。

三、联言命题与选言命题联言命题是指若干个命题同时成立的复合命题,常用“并且”“既……又……”等关联词来连接。

例如,“小明既聪明又勤奋。

”只要其中一个支命题为假,整个联言命题就为假。

选言命题则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

【国考行测】逻辑推理的知识点整理

【国考行测】逻辑推理的知识点整理

【国考行测】逻辑推理的知识点整理2023-10-0315:42•邢云流水啊逻辑判断:一、翻译推理(无法翻译的句子,大概率是错误)【提问方式】可以推出or不能推出【前推后】1如果……那么……、若……则……、只要……京都……、为了……一定(必须)……、……是…【逆否等价】AfB=—Bf—A1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不确定1AfB,B→C,得出A-B-C,也得出A-C1选项通常会设置为正确的、否前的、肯后的【后推前】1只有……,才……、除非……否则不……、…设/前提/关键、……是……的必要/必不可少条件【后推前变形】1除非A否则不B=B-A1除非A否则B-BfA ……、所有的充分条件是……的基础/假不.... 不....1谁是基础前提/关键/不可缺少/必不可少/必要条件/假设,谁放后【且and或】IA且B:二者同时成立等价关键词:和、既……又……、不仅……而且……、……但是……IA或B:二者至少一个成立等价关键词:或者、或者……或者……、至少一个【否一推一】或关系为真,否定一项可以得到另一项【德・摩根定律】-(A且B)=-A或-B-(A或B)=-A且-B二、组合排列【排除法】:读一句,排一句(比大小的题目,最值最重要)【代入法】:假设选项正确,代入题干验证是否符合题意【推理起点】确定信息:题干中明确给出“谁”="谁”的信息最大信息:题干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信息假设法:二选一或无确定信息、最大信息三、逻辑论证【提示词】论点:所以,结论是,这表明/说明/意味着,由此推出,据此认为论据:由于、因为、鉴于、根据论据常见形式:原因、数据、事例、实验或调查内容等【否定论点】1选项特征:与论点表述的意思相反1文段特征:文段只有论点、无论据,只能对论点进行反驳文段的论点和论据话题一致,“话题一致”即论证充分【削弱之拆桥】1选项特征:否定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必然联系1常见干扰项:程度词不一致1时髦拆桥:论据:某物质中的一些元素有效论点:某物质有效削弱:某物质内该元素含量极少/要吃极多1话题不一致/存在漏洞,考虑拆桥【否定论据】1题型特征:题干中有“双方互思”,经常采用否定论据来削弱题干有论据且在找不到否论点和拆桥1选项特征:与论据表述的意思相反1出现“反对者”,论点一般隐含其中1对策建议类选项不选【因果倒置and他因削弱】论点包含因果关系:……是……的原因;……导致/使得/有助于……;……增加/降低/加强/减轻……;这是由于……【因果倒置】原因和结果说反了论点:1导致2因果倒置削弱:2导致1【他因削弱】1承认结果,同一个主体、同时存在、两种及以上可能的原因1若论点是其中一种原因,则可用另一种原因进行削弱1他因本质:干扰因素,用于削弱论点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唯一关系1他因特点:同一主体、同一时间、不同原因【特殊提问】不能加强一一排除加强选项,削弱与无关均可不能削弱一一排除削弱选项,加强与无关均可【补充论据】1问加强/支持/赞同/证明,90%考查补充论据1问前提/假设/必要条件,90%考查搭桥1解释原因:说明论点成立的原因一一整体上解释1举例支持:证明论点成立的例子一一部分上证明1补充论据特征:不论是原因解释还是举例子,均是针对论点1什么时候用补充论据:只有论点,考虑补充论据论点、论据的话题一致,考虑补充论据1选项出现诉诸权威(科学家的话),不能选1论点和选项中出现的限定词(时间限定、程度限定等),正确答案往往与论点对应【搭桥】1题型特征:论点与论据话题不一致提问方式为前提、假设、必要条件、加强论证时,优先考虑搭桥1选项特征:同时包含论点和论据中的关键词,并肯定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1解题思维:找论点一找论据一去同存异一对比选项【必要条件】1提问方式:前提、假设、必要条件,且无搭桥选项,1没有搭桥项:只有论点;论点、论据话题一致1必要条件:选项为论点成立的必要条件(没它不行)1搭桥=必要条件>解释原因>举例子1论点为方式+目的1加强就说做法可行/做法有效1削弱就说做法不可行/做法没有效果1“可行”和“有效”同时出现,没法选择,二者是一样的【加强论证】提问方式为:前提/假设有论点、有论据一一搭桥:找论点、论据一去同存异一对应答案有论点、无论据一一必要条件:没TA不行(常考方式+目的论点)要么找方式可行,要么说目的能实现【原因解释】1提问方式:最能解释/不能解释上述现象题干中存在看似矛盾的现象1解题思维:找矛盾一一转折词:但是、然而……给理由——能够解释矛盾双方一、直言命题【定范围】:所有(全称)、有的(特称)、某个(单称)所有、某个范围小,有的范围大【定性质】:是(肯定)和非(否定)【考察角度】:所有是、所有非、有些是、有些非、某个是、某个非【推出关系】小推大,大不能推出任何【矛盾关系】所有是与有的非转化二、模态命题【模态词变化】必然变成可能【量词变化】所有变成有的【性质词变化】是变成不是、非、并非不一定A=-(一定A)=可能不A【秒杀口诀】“不"去掉,“不”的后翻硬币三、三段论A-B,B-C,所以A-C【秒杀口诀】第一步,所有法;第二步,约分秒杀法;第三步,从结论找B法四、假言命题【秒杀口诀】谁是充分谁在前,谁是必要谁在后【补全】包含:论点包含论据内容论据:a-B;论点:A-B;隐含的条件为:A=a+b;要补充:bfB【约分】相交:论点与论据之间内容重复论据:A-B;论点:A→C;约分:把A约,得B-C【搭桥】相离:论点与论据无关系论据:A;论点:B;补充的为:A与B的关系【矛盾】相切:论点与论据出现矛盾的转折词论据:然而;论点:-A;分为缺A和架桥五、基础构建【因果思维】1标志性:一般情况因为A,所以B1本质:A→B1加强:符号的重合度1削弱:-A(否因)、隔断因果联系【方式+目的思维】1标志性:通过A达到了B的目的。

行测判断推理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技巧

行测判断推理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技巧

行测判断推理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技巧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判断推理是一个重要的板块,而其中的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更是关键的考点。

掌握好这两种推理的技巧,对于提高我们的解题能力和得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演绎推理技巧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

1、直言命题推理直言命题是表达事物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比如“所有的苹果都是水果”“有的学生是优秀的”等。

在解题时,要牢记直言命题的六种关系:全称肯定、全称否定、特称肯定、特称否定、单称肯定和单称否定。

同时,要熟练掌握对当关系,即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和下反对关系。

例如,“所有的 S 都是P”与“有的 S 不是P”是矛盾关系。

通过这些关系,可以快速判断命题的真假。

2、联言命题和选言命题推理联言命题表示几种情况同时存在,比如“小明既聪明又勤奋”。

选言命题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

相容选言命题表示几种情况至少有一种存在,例如“小明或者喜欢数学,或者喜欢语文”;不相容选言命题表示几种情况有且只有一种存在,如“要么今天下雨,要么今天晴天”。

对于联言命题,只有当所有联言支都为真时,整个命题才为真;对于选言命题,要根据其类型来判断真假。

3、假言命题推理假言命题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的命题。

常见的有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例如“如果天下雨,那么地面湿”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在解题时,要明确条件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逆否命题来进行推理。

4、三段论推理三段论由两个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作前提,得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为结论。

比如“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铁是金属,所以铁能导电”。

在运用三段论时,要注意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以及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得出结论等规则。

二、归纳推理技巧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1、完全归纳推理完全归纳推理是对某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进行考察后得出的结论。

2021国考行测技巧:直言命题

2021国考行测技巧:直言命题

2021国考行测技巧:直言命题为了让大家顺利的备考行测考试,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1国考行测技巧:直言命题”,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2021国考行测技巧:直言命题直言命题作为行测必然性推理的基础题型,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今天小编就什么是直言命题,如何判定、考查哪些方面的知识点和大家做一个全面的介绍。

含义直言命题指的是判断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比如“所有中国人是勤劳的”,“所有女孩子都是美丽的”,这里的判断对象分别是“中国人”和“女孩子”,他们所具有性质是“勤劳的”和“美丽的”这样的命题形式就是直言命题。

判定直言命题有以下几个项构成: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

现在我们把“所有中国人是勤劳的”进行结构拆分,量项:所有,主项:中国人,联项:是,谓项:勤劳的。

判断推理是形式推理,句子中的主项和谓项不重要,把形式提取出来即可,即为:所有是,量项除了所有之外还有有些以及特指的某个。

联项除了表肯定式的“是”之外还有否定式的“否”。

把所有形式组合,可以变成以下六种形式:所有是,有些是,某个是,所有非,有些非,某个非,只要可以把形式提取为这六种形式之中的任何一种,都是直言命题。

矛盾学会判断了之后,在公务员考题里面是如何考查直言命题的,首先我们来说第一种,知真求假或者知假求真,涉及到矛盾命题。

矛盾命题指的是同一素材的两个命题永远满足一真一假的关系。

例如“这支玫瑰是红色的”和“这支玫瑰不是红色的”这两个其中一个命题为真,则另一个命题一定为假,这两个命题就是一组矛盾命题。

找矛盾的方法:1.在原命题前面加“并非”;如“所有善良的人都是美丽的”的矛盾为“并非所有善良的人士美丽的”。

2.转换关系:所有变有些,某个不变,是变非,即直言命题间的矛盾关系为:所有是与有些非;有些是与所有非;某个是与某个非。

根据矛盾的特点,我们来做一道试题:在索莱岛上,有四个草屋,每个草屋的门上挂着一块牌子。

第一块牌子上写着:“有些草屋中没有食物。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三段论推理”

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三段论推理”

公务员考试⾏测:判断推理“三段论推理”
三段论是公务员考试⾏测判断推理部分经常考到的题型,它是由两个直⾔命题作为前提和⼀个直⾔命题作为结论⽽构成的推理,其中两个前提中包含有三个不同的概念。

例如,
从结构上看,⼀个三段论推理包括“⼩项”、“⼤项”和“中项”三个不同的项,并且每⼀个项都出现两次。

如上例中,“铜”是结论的主项,即⼩项;“闪光的”是结论的谓项,即⼤项;“⾦属”在前提中出现两次⽽在结论中不出现,是中项。

有些三段论并不是以标准的形式出现的,⽽且可能省略前提,需要先将其转化为标准的三段论形式。

⼩练习
判断以下三段论是否有效,并说明原因。

①审判员在法院⼯作,这些⼈在法院⼯作,所以这些⼈是审判员。

②中⼦是基本粒⼦,中⼦是不带电的,所以有些基本粒⼦不带电。

③⻦不⽣活在陆地,所以,⼈⽣活在陆地。

④爬⾏动物不是两栖动物,两栖动物都是卵⽣的,所以凡是卵⽣的动物都不是爬⾏动物。

⑤⼲东⼈不是⾹港⼈,⾹港⼈说粤语,因此所有说粤语的⼈都不是⾹港⼈。

⑥这个药有剧毒,因为它含有砒霜,⽽砒霜是有剧毒的。

【答案】
①⽆效,中项“在法院⼯作”两次不周延。

②有效,属于正确推理。

③⽆效,省略了⼩前提“⼈不是⻦”,两个否定前提推不出结论。

④⽆效,“卵⽣的”在前提中不周延,但在结论中周延,属于⼩项不当周延。

⑤⽆效,⾹港⼈在推理中出现了三次。

⑥⽆效,后⾯两句话是前提,含有砒霜和砒霜是不同的概念,犯了四概念的错误。

公务员行测考试直言命题指南

公务员行测考试直言命题指南

公务员行测考试直言命题指南我们知道,同一话题(主项、谓项不变),根据量项和联项的变化把直言命题分为所有是、所有非、有些是、有些非、某个是、某个非六种,它们之间是存在着推出关系的,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考试直言命题指南,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考试直言命题指南比如:中彩票与买彩票,当中彩票产生了,那么买彩票也一定会产生,而买彩票产生了,中彩票不一定产生,那么中彩票⇒买彩票,通俗的知道即有A 一定有B,此时我们说A、B具有推出关系,A能够推出B。

直言命题的推出关系:所有是⇒某个是⇒有些是所有非⇒某个非⇒有些非注意:箭头是不可逆的,在推出关系中“有些”推不出“所有”、“某个”,同时“有些是”与“有些非”之间没有推出关系。

对于直言命题推出关系的考察主要有两种情形,这两种考察情势的题目的问法分别是,第一:由此可以推出的是?或以下哪项必定为真的是?第二:以下哪项不能肯定真假的是?我们来看两道例题:【例题1】在中唐公司的中层干部中,王宜获得了由董事会颁发的特别奖。

如果上述肯定为真,则以下哪项必定为真的是?Ⅰ中唐公司的中层干部都获得了特别奖。

Ⅱ中唐公司的中层干部都没有获得特别奖。

Ⅲ中唐公司的中层干部中,有人获得了特别奖。

Ⅳ中唐公司的中层干部中,有人没获得特别奖。

A.只有Ⅰ。

B.只有Ⅲ和Ⅳ。

C.只有Ⅲ。

D.只有Ⅰ和Ⅳ。

【答案】C。

解析:题干相当于给出了“某个是”为真,利用推出关系某个是⇒有些是,由“某个是”为真我们可以推出“有些是”为真。

第一句是“所有是”,某个不能推所有,因此不能肯定真假。

第二句为“所有非”,有些是为真,所有非一定为假,第二句一定为假。

第三句符合某个是推出有些是的推出关系,一定为真。

第四句不能肯定,“某个是”只能推出“有些是”为真,“有些是”不能推出“有些非”。

因此挑选C。

【例题2】从“这趟高铁列车上的所有乘客都是湖南人”,以下哪项不能肯定真假的是?A、有些湖南人是这趟高铁列车上的乘客B、并非这趟高铁列车上的所有乘客都不是湖南人C、这趟高铁列车上有些乘客是湖南人D、有些湖南人不是这趟高铁列车的乘客【答案】D。

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的基本形式和规律

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的基本形式和规律

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的基本形式和规律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是基于一系列有明确关系的命题,利用诸如排除法、数学归纳法等推理方法,以及对某一推理步骤的分析,综合判断出关系的推理方法。

在这种推理方法中,利用“直言命题”非常重要,它们不仅能够构建出一个合理的推理序列,还能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判断出最终的结论。

因此,对于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了解它的基本形式和规律,就显得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要知道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要素是什么。

在推理过程中,我们先要确定所有的参与者,以及每个参与者之间的关系,然后由此再得出各种可能的变形命题。

变形命题必须反映出实际情况,且要求遵循特定的逻辑关系,以保证推理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其次,我们要知道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的具体方法。

在这方面,不同的推理方法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表示。

例如,在“排除法”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推理,使用如“xx 不是…”之类的形式来展开推理;在“归纳法”中,我们可以通过总结某一特定类型的情况,然后得出结论,使用如“xx须是…”之类的表述形式来阐明推理结果;而在“因果推理”中,我们可以使用如“xx为…以…”之类的形式来阐明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此外,我们还要了解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中可以使用的更多“强化”符号。

一般来说,“强化”符号主要是用来表达实际情况的可能性性、程度、范围等等,比如“有可能”、“必然”、“大多数”、“部分”等。

使用这些符号,可以使变形推理更加具体实际,而不仅仅是一般性的抽象。

最后,我们还要注意到,在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中,不同的推理步骤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也可能出现抵触的结果。

因此,在推理的过程中,要注意分析每一步的前提条件和结论,以确保最后的结果如实反映实际情况,也就是说,要确保在最后的结论中,没有任何新信息出现。

总之,对于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我们需要明确它的基本形式和规律,包括必要的要素、具体的推理方法、可能用到的符号,以及分析每一步推理的关键前提条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正确、合理、有效地进行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

行测逻辑推理题型分类与解题方法

行测逻辑推理题型分类与解题方法

行测逻辑推理题型分类与解题方法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逻辑推理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它考察的是考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

掌握不同类型的逻辑推理题型以及相应的解题方法,对于提高行测成绩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对行测逻辑推理的常见题型进行分类,并介绍一些实用的解题方法。

一、直言命题推理直言命题是指直接陈述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例如:“所有的苹果都是红色的”“有的学生不是勤奋的”。

解题方法:1、对当关系推理:根据直言命题之间的矛盾、反对、下反对和从属关系进行推理。

2、换位推理:改变命题中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但不改变命题的真假性质。

二、联言命题推理联言命题是指同时断定几种事物情况都存在的复合命题。

例如:“小明既聪明又勤奋”。

解题方法:全真则真,一假则假。

三、选言命题推理选言命题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

相容选言命题,如“或者 A 或者B”,只要其中一个选言支为真,整个命题就为真。

不相容选言命题,如“要么 A 要么B”,只有一个选言支为真时,整个命题才为真。

解题方法:1、相容选言命题:否定肯定式。

2、不相容选言命题:否定肯定式和肯定否定式。

四、假言命题推理假言命题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的命题。

常见的有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如果 A 那么 B)、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 A 才 B)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当且仅当 A 则 B)。

解题方法: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肯前肯后,否后否前。

2、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否前否后,肯后肯前。

五、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从个别性知识推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

解题方法:1、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数量。

2、避免以偏概全、偷换概念等错误。

六、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

解题方法:1、分析所给对象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2、比较选项与题干逻辑关系的一致性。

七、削弱论证这类题目要求找出能够削弱给定论点的选项。

解题方法:1、直接削弱论点。

公务员考试 逻辑思维能力讲解练习与详解

公务员考试 逻辑思维能力讲解练习与详解

逻辑思维能力一、逻辑的基本概念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概念、命题、推理等思维形态能动的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又称抽象思维。

逻辑思维的特点是以抽象的概念、命题和推理作为思维的基本形态,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作为思维的基本方法,从而揭露事物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联系。

只有经过逻辑思维,人们才能达到对具体对象本质的把握,进而认识客观世界。

逻辑思维的作用在于:第一,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

第二,可以使我们识别和揭露逻辑谬误、驳斥诡辩。

第三,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新知识。

第四,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表达思想。

要学习逻辑,首先要从概念出发。

概念是思维形态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构成命题、推理的要素。

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及其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

它有两个基本的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特性或本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概念的含义;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适用范围。

例如:“商品”这个概念的内涵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外延是指市场上出售的一切劳动产品。

概念从种类上看,主要有单独和普遍概念;集合和非集合概念;正概念和负概念。

概念的外延间有几种关系,即:全同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包括矛盾和反对关系)。

真题链接下列选项中,与“砚台—端砚”逻辑关系一致的是()。

A.北京—故宫 B.拉萨—西藏C.苹果—水果 C.文具—钢笔答案:D【解析】“砚台”包括“端砚”,它们为真包含关系。

A项和B项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C项为真包含于关系,只有D项是真包含关系。

二、命题命题与推理(特别是演绎推理)存在着固有的联系。

命题是构成推理的要素,推理是依据命题的逻辑特性进行推演的。

命题首先分为模态命题和非模态命题两大类,非模态命题中包括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两种。

一简单命题。

包含直言命题和关系命题。

1、直言命题直言命题又叫性质命题,是反映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命题。

每个直言命题都是由主项、谓项、联项、量项四部分组成的。

国考行测判断推理备考:直言命题重点知识梳理

国考行测判断推理备考:直言命题重点知识梳理

国考行测判断推理备考:直言命题重点知识梳理国考行测判断推理备考:直言命题重点知识梳理在行测逻辑推理中,直言命题是必然性推理的一个基础内容,它所涉及的知识点都会在复言命题中出现,这就意味着学好直言命题是打好基础的关键,掌握直言命题重要知识点就可以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所以,今天就带领大家对直言命题的重点知识做一个全面的梳理。

重要知识点一:矛盾关系首先,矛盾关系是指同一个素材下,有且仅有两种情况,非此即彼,一真一假。

例如男和女就是典型的矛盾关系。

其次,作为考生需要在考试时准确判断题目的考点,直言命题的问法经常以两种形式出现,一是问法为“题干为真(假),则以下哪项必然为假(真)”,二是以真假话的题型出现。

最后,需要大家牢记直言命题的三对矛盾关系,即“有些是与所有非”,“有些非与所有是”,“某个是与某个非”。

下面我们以这样的一道题目为例。

【例】甲:为富皆不仁,为官皆不义。

乙:你说的两句都不对。

以下哪项与乙的说法最为接近或相似?A.为富皆仁,为官皆义B.有的为富仁,有的为官义C.有的为富不仁,有的为官不义D.仁者不为富,义者不为官【解析】答案选B。

首先分析^p ^p 题干当中所说的“为富皆不仁,为官皆不义”是属于直言命题当中的“所有非”这样的逻辑形式,乙谈到了甲所说的两句话都不对,即乙的观点是甲的观点的矛盾命题,“所有非”的矛盾命题为“有些是”,故此题选择B项。

重要知识点二:推出关系首先我们要理解推出关系的含义,即由一个命题为真时可以得出哪些命题为真。

下面我们以一道题目为例。

【例】有人说:“中国运动员也有人获得法国网球公开赛(简称法网)的冠军。

”如果这个断定为真,不能由此断定真假的是:I.李娜为中国运动员争了光,她获得了法网冠军。

II.有的中国运动员不能获得法网冠军。

III.网球在中国不够普及,中国运动员都不能获得法网冠军。

A.I和IIB.I、II和IIIC.I和IIID.只有I在此题中,同学们还需要重点了解“不能推出”的含义,即由一个命题为真不能确定哪个命题为真。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之直言命题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之直言命题

直言命题及其推理• 1、全称肯定命题。

• [例1] 所有法院都是审判机关。

• [例2] 所有法人都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

• 全称肯定命题形式为:所有S 都是P 。

用符号表示为:SAP 。

简记为:A 。

因此,全称肯定命题陈述了S 和P 之间是全同关系或直包含于关系2、全称否定命题[例3] 所有抢罪都不是过失犯罪。

• [例4] 正当防卫不是违法行为。

• 全称否定命题形式为:所有S 都不是P 。

用符号表示:SEP 。

简记为:E 。

因此,全称否定命题陈述了S 和P 之间是全异关系。

图9• 3、特称肯定命题 [例5] 有的民事诉讼证据是能够证明民事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

• [例6] 有的民事诉讼证据是证据。

• [例7] 有的证据是民事诉讼证据。

• [例8] 有的民事诉讼证据是物证。

• 特称肯定命题的形式为:有S 是P 。

用符号表示为:SIP 。

简记为:I 。

S P P SSP图10因此,特称肯定命题陈述了S 和P 之间是全同关系或真包含于关系或真包含关系或交叉关系,但并未陈述S 与P 究竟是其中的哪一种关系。

4、特称否定命题• [例9] 有的遗嘱不是书面遗嘱。

• [例10] 有的一审判决不是生效判决。

• [例11] 有的人民法院不是法律的监督机关。

• 特称否定命题的形式是:有S 不是P 。

用符号表示为:SOP 。

简记为:O 。

图11 • 因此,特称否定命题陈述了S 和P 之间是真包含关系或交叉关系或全异关系,但并未陈述S 与P 究竟是其中的哪一种关系。

• 5、单称肯定命题 • 当直言命题的主项是单独词项时,其指称的对象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S p s ps p s ps p spsp不需要量词来刻画主项的数量。

这种主项是单独词项的命题叫单称命题。

•单称命题的主项可以是专有名词,如“兰州市人民法院是中级人民法院”中的“兰州市人民法院”;也可以是摹状词(通过对某一种对象某方面特征的描述而指称该对象的词组),如“《古代法》的作者是梅因”中的“《古代法》的作者”或“这个合同不是有效合同”中的“这个合同”。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知识点解析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知识点解析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知识点解析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逻辑推理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它对于考查考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掌握好逻辑推理的知识点,不仅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也对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的理性思考大有裨益。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一下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中的常见知识点。

一、直言命题直言命题是逻辑推理中最基础的部分。

它是指断定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命题。

比如“所有的苹果都是红色的”“有的学生是勤奋的”等。

在直言命题中,我们需要重点掌握对当关系,包括矛盾关系、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和从属关系。

矛盾关系是最为关键的,“所有是”与“有的非”、“所有非”与“有的是”相互矛盾。

掌握矛盾关系对于解决真假推理问题非常有用。

例如,已知“所有的花都是红色的”为假,那么其矛盾命题“有的花不是红色的”就一定为真。

反对关系存在于“所有是”和“所有非”之间,两个“所有”必有一假。

下反对关系在“有的是”和“有的非”之间,两个“有的”必有一真。

二、联言命题与选言命题联言命题表示几种情况同时存在,例如“小明既聪明又勤奋”。

只有当所有联言支都为真时,整个联言命题才为真。

选言命题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

相容选言命题,比如“或者去北京,或者去上海”,只要其中一个选言支为真,整个命题就为真;不相容选言命题,比如“要么去北京,要么去上海”,则只有一个选言支为真时命题才为真。

在解题时,我们要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准确判断是哪种选言命题,并运用相应的推理规则。

三、假言命题假言命题是逻辑推理中的重点和难点。

它反映了事物情况之间的条件关系,包括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常见的关联词有“如果……那么……”,其推理规则为“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无必然”。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关联词如“只有……才……”,推理规则是“肯后必肯前,否前必否后,肯前否后无必然”。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即“当且仅当”,条件和结果是等价的。

逻辑判断(N)

逻辑判断(N)
从 属 关 系
反对关系
SEP
从 属 关 系
SIP
下反对关系
SOP

矛盾关系: 不能同真,不能同假 有一真必有一假,有一假必有一真
反对关系: 不可同真,可以同假 下反对关系:可以同真,不可同假, 有一假,另一必真


从属关系: 可以同真,也可以同假
【例题】05真题
某办公室共有3人,主任1人,副主任1人,办事 员1人。 (1)主任懂日语 (2)有人不懂日语; (3)有人懂日语。 在上述三个判断中只有一个是真的,由此可见: A.副主任懂日语 B.副主任不懂日语 C.主任懂日语 D.主任不懂日语但办事员懂日语
S、P I

S II
P
P III
S
S IV
P
S V
P
3、直言命题的真假包含关系:
A:全称肯定(SAP):所有S都是P E:全称否定(SEP):所有S都不是P I: 特称肯定(SIP):有S是P P:特称否定(SOP):有S不是P



4、直言命题间的真假对当关系 (1)矛盾关系 两个命题之间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解析]从题干来看,所要证明的论点是人们普 遍使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情感交流。而它所用的 论据是高校中调查显示学生中用互联网进行思 想情感交流的人已占到被调查对象的95%。题 目要求选出最削弱论点的陈述,就是要找到最 削弱论据的陈述。选项A是支持论据的,选项 B、D削弱力度不够强,故选C。





【解析】假设乙丙为真,则甲为假。故选A。




目前,中国人的交流方式已经大大改变,人们 普遍使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情感交流,因为有关 部门最近在一所高校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学 生中经常利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人已 占到被调查对象的95%。 下列陈述中哪项判断最能削弱上述观点?( ) A.大学生追求时尚,对新技术容易适应 B.仅有5%的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正在学习互联 网通信技术 C.调查的范围太小,恐怕不能反映当前所有 中国人的真实情况 D.有些大学生仍喜爱传统的书信交流方

[计划]逻辑判断推理中常用的逻辑公式

[计划]逻辑判断推理中常用的逻辑公式

逻辑命题与推理必然性推理(演绎推理):对当关系推理、三段论、复合命题推理、关系推理和模态推理可能性推理:归纳推理(枚举归纳、科学归纳)、类比推理命题直言命题的种类:(AEIOae)⑴全称肯定命题:所有S是P(SAP)⑵全称否定命题:所有S不是P(SEP)⑶特称肯定命题:有的S是P(SIP)⑷特称否定命题:有的S不是P(SOP)⑸单称肯定命题:某个S是P(SaP)⑹单称否定命题:某个S不是P(SeP)直言命题间的真假对当关系:矛盾关系、(上)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从属关系矛盾关系: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之间不能同真同假。

主要有三组:SAP与SOP之间。

“所有同学考试都及格了”与“有些同学考试不及格”SEP与SIP之间。

“所有同学考试不及格”与“有些同学考试及格”SaP与SeP之间。

“张三考试及格”与“张三考试不及格”上反对关系:具有上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但是可以同假。

即要么一个是假的,要么都是假的。

存在于SAP与SEP、SAP与SeP、SEP与SaP之间。

下反对关系:具有下反对关系的两个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但是可以同真。

即要么一个是真的,要么两个都是真的。

存在于SIP与SOP、SeP与SIP、SaP与SOP之间。

从属关系(可推出关系):存在于SAP与SIP、SEP与SOP、SAP与SaP、SEP与SeP、SaP与SIP、SeP与SOP六种直言命题之间存在的对当关系可以用一个六角图形来表示,“逻辑方阵图”SAP SEPSaP SePSIP SOP直言命题的真假包含关系全同关系、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复合命题:负命题、联言命题、选言命题、假言命题负命题的一般公式:并非P联言命题公式:p并且q “并且、…和…、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选言命题:相容的选言命题、不相容的选言命题相容的选言命题公式:p或者q“或、或者…或者…、也许…也许…、可能…可能…”【一个相容的选言命题是真的,只有一个选言支是真的即可。

公考演绎推理专题之词项的周延性与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

公考演绎推理专题之词项的周延性与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

词项的周延性与直⾔命题的变形推理1.词项的周延性词项就是指直⾔命题的主项和谓项。

词项的周延性就是指对直⾔命题的主项或谓项的外延(即作为词项的概念反映的事物对象的泛围)的断定情况。

在⼀个直⾔命题中,如果断定了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我们就说主项或谓项是周延的;如果没有断定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我们就说主项或谓项是不周延的。

例如:(1)所有商品都是有价值的(2)所有⼈都不是长⽣不⽼的(3)有些劳模是冒牌的(4)有些领导⼈不是廉洁的上例(1)中的主项“商品”是周延的,因为该直⾔命题对“商品”的全部外延做出了断定,但谓项“有价值的”是不周延的,因为该直⾔命题并没有对“有价值的”的全部外延做出断定。

只是说“商品都是有价值的”,并没有说“所有商品都是所有有价值的”。

上例(2)中的主项“⼈”和谓项“长⽣不⽼的”都是周延的,因为该直⾔命题不仅对“⼈”的全部外延做出了断定,⽽且对“长⽣不⽼的”全部外延做出了断定,即“所有⼈不是所有长⽣不⽼的”。

上例(3)中的主项“劳模”和谓项“冒牌的”都是不周延的,因为该直⾔命题既没有对主项“劳模”的全部外延做出断定,也没有对谓项“冒牌的”的全部外延做出断定。

上例(4)中的主项“领导⼈”是不周延的,因为该直⾔命题没有对“领导⼈”的全部外延做出断定,但谓项“廉洁的”是周延的,因为该直⾔命题对“廉洁的”全部外延做出了断定。

总之,词项的周延性是由词项常项(直⾔命题的联项和量项)来决定的。

具体来说,主项的周延性由量项来决定,量项是全称的则主项周延,量项是特称的则主项不周延。

谓项的周延性由联项来决定,联项是否定的则谓项周延,联项是肯定的则谓项不周延。

当我们说“S是P”的时候,不需要断定“S是所有的P”,但当我们说“S不是P”的时候,已经断定了“S不是所有的P”。

2.直⾔命题的变形推理直⾔命题的变形推理就是通过改变前提中直⾔命题的形式,即通过改变前提中直⾔命题的联项或主项与谓项的位置,从⽽推出结论的推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词项的周延性
词项就是指直言命题的主项和谓项。

词项的周延性就是指对直言命题的主项或谓项的外延(即作为词项的概念反映的事物对象的泛围)的断定情况。

在一个直言命题中,如果断定了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我们就说主项或谓项是周延的;如果没有断定主项或谓项的全部外延,我们就说主项或谓项是不周延的。

例如:
(1)所有商品都是有价值的
(2)所有人都不是长生不老的
(3)有些劳模是冒牌的
(4)有些领导人不是廉洁的
上例(1)中的主项“商品”是周延的,因为该直言命题对“商品”的全部外延做出了断定,但谓项“有价值的”是不周延的,因为该直言命题并没有对“有价值的”的全部外延做出断定。

只是说“商品都是有价值的”,并没有说“所有商品都是所有有价值的”。

上例(2)中的主项“人”和谓项“长生不老的”都是周延的,因为该直言命题不仅对“人”的全部外延做出了断定,而且对“长生不老的”全部外延做出了断定,即“所有人不是所有长生不老的”。

上例(3)中的主项“劳模”和谓项“冒牌的”都是不周延的,因为该直言命题既没有对主项“劳模”的全部外延做出断定,也没有对谓项“冒牌的”的全部外延做出断定。

上例(4)中的主项“领导人”是不周延的,因为该直言命题没有对“领导人”的全部外延做出断定,但谓项“廉洁的”是周延的,因为该直言命题对“廉洁的”全部外延做出了断定。

总之,词项的周延性是由词项常项(直言命题的联项和量项)来决定的。

具体来说,主项的周延性由量项来决定,量项是全称的则主项周延,量项是特称的则主项不周延。

谓项的周延性由联项来决定,联项是否定的则谓项周延,联项是肯定的则谓项不周延。

当我们说“S是P”的时候,不需要断定“S是所有的P”,但当我们说“S不是P”的时候,已经断定了“S不是所有的P”。

2.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
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就是通过改变前提中直言命题的形式,即通过改变前提中直言命题的联项或主项与谓项的位置,从而推出结论的推理。

它包括换质推理、换位推理以及二者的综合运用。

(1)换质推理
换质推理是通过改变前提中直言命题的联项,即将“是”改为“不是”或将“不是”改为“是”,从而推出结论的推理方法。

换质推理通常又称“换一个说法”,即肯定的命题用否定的方式来表达,或者否定的命题用肯定的方式来表达。

在进行换质推理时需要注意的是,除了需要改变联项外,同时还需要把结论中的谓项变为前提谓项的矛盾概念。

直言命题A、E、I、O的换质推理情况如下:
“所有S是P”可以换质为“所有S不是非P”。

“所有S不是P”可以换质为“所有S是非P”。

“有些S是P”可以换质为“有些S不是非P”。

“有些S不是P”可以换质为“有些S是非P”。

例如:
“所有商品都是有价值的”可以换质为“所有商品都不是没有价值的”。

“所有人都不是长生不老的”可以换质为“所有人都是会死的”。

“有些人是自私的”可以换质为“有些人不是不自私的”。

“有些领导人不是廉洁的”可以换质为“有些领导人是不廉洁的”。

(2)换位推理
换位推理就是通过改变前提中直言命题的主项和谓项的位置,从而推出结论的推理方法。

换位推理通常又称为“倒过来说”。

在进行换位推理时,除了需要交换主项和谓项的位置外,还需要注意在前提中不周延的词项在结论中也不能周延。

直言命题A、E、I、O的换位推理情况如下:
“所有S是P”可以换位为“有些P是S”。

“所有S不是P”可以换位为“所有P不是S”。

“有些S是P”可以换位为“有些P是S”。

“有些S不是P”不能换位为“有些p不是S”。

例如:
“所有无价证券都是不准买卖的物品”可以换位为“有些不准买卖的物品是无价证券”。

“所有大学生不是中学生”可以换位为“所有中学生不是大学生”。

“有些花是红色的”可以换位为“有些红色的是花”。

“有些人不是大学生”不能换位为“有些大学生不是人”。

需要指出的是,全称肯定命题“所有S是P”,通过换位只能推出一个特称肯定命题“有些P是S”,不能推出“所有P是S”,因为“P”在前提中是全称肯定命题的谓项,是不周延的,如果推出“所有P是S”,“P”作为全称命题的主项就是周延的了,违背了“在前提中不周延的词项在结论中不能周延”要求。

例如,我们从“所有无价证券都是不准买卖的物品”出发,通过换位只能得到“有些不能买卖的物品是无价证券”,不能得到“所有不准买卖的物品都是无价证券”。

另外,特称否定命题“有些S不是P”不能通过换位推出“有些P不是S”,因为“S”在前提中作为特称命题的主项不周延。

如果换位后作为结论的谓项就是周延的了,违背了“在前提中不周延的词项在结论中不能周延”的要求。

(3)换质推理和换位推理的综合运用
通过换质推理得到的结论还可以进行换位,通过换位推理得到的结论还可以进行换质。

这关键是要看具体推理过程的需要。

例如:既然证人都必须是精神上没有缺陷的人,所以,精神上有缺陷的人都不能作证人。

上述推理就是先通过换质,得到“证人都不是精神上有缺陷的人”,再进行换位得到的。

本文来源:浙江中公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