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纪录片解说概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又如:《友谊之旅》—泰、马、新三国旅游纪实 (大象“过人桥”—勇敢者的游戏—亚洲女青年—大象脚在她脸前 晃)李扬的解说词: “这只大象对这位女游客发生了兴趣,以至于动手动脚。”(拟人 化)
5 抒情造境作用 (抒发情感、营造意境) 抒情造境,是解说的艺术点化作用。它往往用虚化的手 法,来表现内心深挚的情感,或以精深的点化来营造高邃的 意境。 解说词有“寓实于虚”的写作特点,具有文采。
1.对位性:应以画面的情绪、气氛为表达的依据(色彩、松紧 等)。
例如,《中华之剑》解说:“这位缉毒者在立下一等功之后, 却不得不隐姓埋名、背井离乡,这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似 乎难以想象的。”(对位性—同凝重)
2.对立性:为了追求更高层次的表现。 例如,《中华之剑》解说词却是:“在这个领奖会上,一位 老侦察员笑着对我们说:“除非我们牺牲了,人们才会真正 地认识我们。”(对立性—应喜却悲)
又如:《我爱国旗》(画面上是:建国之初,香港艺术家用人体组成的 “国旗图案”、体育馆内举重的中国人、王赣俊展开五星红旗)如不听解 说词,便不知这一幅幅画面中的内涵。 “新中国诞生的第六天,恰逢中秋佳节,当时中英两国还没有建交,香 港不能悬挂五星红旗,这些年轻的艺术家就来到香港扯旗山上聚会,用自 己的身体组成了五星红旗,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表达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的喜悦。” “1956年世界青年友好运动会在苏联莫斯科举行,举重选手吴镜开在最 轻量级比赛中两次试举均未成功。这时他看到,苏联工作人员已经把一面 苏联国旗栓上了旗杆,等待宣布比赛结束升旗了。陈镜开心里一阵刺痛, 决心为五星红旗再博一次。他把杠铃加大到了133公斤,运足力气。一下子 把杠铃举过了头顶,他成功了,全场掌声雷动。苏联工作人员取下了苏联 国旗。挂上了中国的五星红旗,国歌奏起,陈镜开大步走上了领奖台。” “1984年,科学家王赣俊在登上了航天飞机之前,在怀里揣上一面五星 红旗,当他到达太空飞行时,他取出这面红旗向全世界展示,一个早已加 入美国籍的华裔科学家,在登上太空时还是忘不了五星红旗。” 播这类解说词,应有较强的补充意味。
三 、电视纪录片解说的把握
(一)与片子的目的、风格相贴切
目的: 相同的内容,创作目的不同,便会产生不同的基 调、不同的表达样式。
风格:相同样式的片子,创作方式、手段不同,也会有不 同的表达风格。
总之,与目的、风格相贴切,就是为了求得解说的基调、 风格的准确和选择适当的表达手段。
(二)与画面的情绪、气氛相和谐
再如,《闽土神韵》中“李老君石像”一段:“(仰视)此像高5米, 宽也7米有余,两眼平视,双耳垂肩,面目含笑,苍髯飞动,(俯视) 它慈祥地注视着数百年来从脚下走过的芸芸众生。”
注意:画面的不同景别、不同镜头、不同色彩、甚至画面 的不同明暗,都应有不同的心理感觉、语言处理,形成不 同的音高、音量、音长、力度和色彩。
(一)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要素
4 音响效果:音响效果是人为制造的自然声响, 它可以营造真实的环境,表现人的情绪,折射人 物的心理,具有象征性和自身价值。
5 同期声:同期声是拍摄现场的自然声响与人物 语言。(如:采访、讲课中的人物语言等。) 6 字幕:字幕代替说明性解说,起提示补充作用。
(二)解说的作用
(三)解说的备稿特点 (以“备稿六步”为基础)
三个方面:全片创意、解说本体、画面图象。
两个阶段:整体把握、具体把握。
一个循环:看解说词(每段到整体)—观画面—(编导的 创意体现在画面语言和解说语言视听两个途径中)—了解创 意(产生整体感、基调、风格)—再回到解说词(整体到每 段,对解说有认识上的升华) 简言之,全方位涉及,循环式过程,整体氛围下的具体 把握。
(三)与镜头的运动方式、景别、场景相适应
解说,不仅要与画面的“情感、内涵”相依,也要与画 面的“表现形式”相合,才是解说与片子相合的真正内涵。
如,《一个讲不完的故事》中与“苏彤”阿姨相见的解说词:“找到了, 终于找到了,那不就是二十年前曾经照顾过我们的好阿姨吗?” (镜头是“跟拍”,编导想获得一种“冲击力”)可用“动态”的激动 处理解说;不能处理成“静态”的激动。这样与画面的镜头感不符,视听 得不到和谐的刺激,使人感到解说不贴。 又如,《大地永远不会忘记》片尾的解说:“啊,人民不会忘记,大地 不会忘记。”(镜头是“航拍”、外景)可用:辽阔、激情地赞颂; (如镜头改在“室内”、夜深人静时)就该是:内在、深情地赞颂。否 则,不能让人接受。
如:大型纪录片《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中的几段情感真挚、诗 一样的解说词: “红旗低垂,新华门前洒满泪,日理万机的总理啊,您今日几时回。” “长夜无言,天地同悲,只见灵车去,不见总理归。” 又如:《漓江水》中:“诗在水影中沉浮,画在波光中隐现,曲在清流中 回旋。”
播这类解说词,应有深挚的情感,语言色彩浓郁,或在浓装素裹中含有 韵味。
2 补充丰富作用 补充丰富,是解说的本质作用。编导往往将不易或不 能用画面来表达的内容,通过解说补充进去,扩大片子的包 容量,使观众得到更多的信息,从而更好的理解片子。(集 中体现了解说的优势)(可补充画面以外的内容、知识)
如:《八闽风情》“惠安女”一段(针对惠安女的穿戴,有人说惠安女 是“封建脑袋,民主肚”)根据人们的疑问,编导写了这样一段解说词, 点出了理解的途径。 “闻名遐迩的惠安女以她们奇特的装束和非凡的经历,引起人们的 普遍关注,但你不要弄错了,她们并不是少数民族。那麽惠安女为什麽 要这样穿戴呢?当地流传着许多传说,劈头巾、戴斗笠是为了遮挡烈日, 躲避风沙,兰色和黄色是为谐调天空、沙滩和海洋的颜色。也有的说法 是明代倭寇横行,惠安女与男子并肩作战,包头巾、戴斗笠是为不露真 相,穿短裤是为行动利索。”
电视纪录片解说
主讲教师:罗莉
电视纪录片解说
一 电视纪录片的界定与内涵
二 电视纪录片解说的作用与创作特点 三 电视纪录片解说的创作 四 电视纪录片解说的表达
五 电视纪录片解说的提示
一 、电视纪录片的界定与内涵
目前,电视界对“纪录片”与“专题片”的 关系存在四种说法: 1 等同说(二者相同)
2 独立说(各自独立) 3 从属说(双向从属) 4 畸变说(认为“专题片”的提法是中国电视的怪 胎,是为割断与电影的联系生造的名词。) 认同“等同说”,它体现了纪录片的本质属性。
(四)与画面的段落、位置相吻合
宽对:即与片子的大段落与小层次相合。 如:“土楼”一段,又可分为:土楼的外形、土楼的建 筑材料、土楼的防卫措施、土楼的实用价值、土楼的影响这 样5个小层次。 “宽对”可用:变速法、移点法、抖散法 严对:即与片子中的某一具体景物、人物严格对位。 如,“骠悍的哈尼小伙子也打起了鼓、跳起了舞。” 又如,“这真是‘天下无桥长此桥。’” 严对,只能使用“变速法”。 注意:不能为快而快、为慢而慢。应当:快得合理、慢 得有味。
播这类解说词,要有承上启下之感,点准、突现上下重音。
此外,还有“领起作用”和“归纳作用”。 如:“我国今年真是水果大丰收啊。” (解说在前,水果画面在后,是领起作用,解说语气是领 起的。) (水果画面在前,解说在后,是归纳作用,解说语气是归 纳的。) 总之,每部片子解说词作用不同,但每段都有其独立作 用。不可一种表达方式、以不变应万变。
6 连接画面作用 连接画面,是解说的又一个作用。它是帮助体现编导推 进内容、形成结构的所在。通过解说,可以将表面上互不相 关的镜头画面,有目的和有机的连接起来,使观众形成准确 的理解。
如:《闽土神韵》中对“桥”和“塔”的连接: “建桥的初衷不过是助人渡河,但后来却成为被人称赞的艺 术品,这大概是建造者史料不及的。同样有趣的是,一些本来用 于某种观念的东西后来却有极大的实用价值,这大概也是建造者 史料不及的。福建沿海的许多石塔便是一例。”
1 提示说明作用 提示说明,是解说最基本的作用。它是对与解说词内容 对位的画面进行说明、讲解,使人们对画面内容有更清楚的 认识。
如:《流动的历史》(画面上是“大英博物馆”阅览席的 一个座位)解说词:
“15排7号这个座位,是马克思当年读书和写作《资本论》 的地方,座位下的地板上,留下了这位思想家的印记。” 播这类解说词,应加强解释的感觉。
(六)与音响效果、同期声相有机
1 音响效果:它不仅营造真实的环境,也可表达人的思想 感情、情绪气氛、人物心理,有象征力与自身价值。 如:《凤凰涅槃》第一集“春风从这里吹起”的解说词: “鸡叫头遍,18个在贫困中挣扎的农民兄弟冒死在一张契 约上签名画押,决定把人民公社的土地分了,包干到户联营。 这些农民死也没有想到,他们长满老茧的手这麽轻轻的一按, 居然在一个偌大的中国按响了一片惊雷。” · 如不加音响,语势平,如加音响,语势扬起。(与惊雷声 有机相合) 注意:与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配合要看音响的:有无、性质、作用、位置。 (同期声也如此)
4 烘托添趣作用 (烘托气氛、增添情趣) 烘托添趣,是解说的渲染作用。它可以通过解说将画 面上平淡无奇的的形象,引发为情趣盎然的联想,或将画 面中本已具有的情感意向进一步加深、加浓,从而使观众 更好地感受画面语言,欣赏片子。
如:《企鹅》的解说,将一对面对面同时低头叨自己胸前的毛的企 鹅比喻成: “象久别重逢的小夫妻,又象互致问候的绅士。”
3 深化主题作用 深化主题,是解说的重要作用。它是通过解说,将编 导的立意、观点直抒胸臆地表露出来,成为全片内容的升 华和精神实质的凝结点。(是点睛之笔)
如:《一个讲不完的故事》解说词(“文革”前北京周家五个孤儿 受到街坊邻里及社会名人、中央首长的关怀,健康成长的故事。) “爱,是一种无行而伟大的力量,虽然不能移山填海,却有着极强 的感情凝聚力。它给人以希望,给人以光明,可以振奋一个民族的精神, 塑造一代人的品格。” “爱,是需要有一种牺牲精神的,因为爱是一种给予,一种奉献, 而不是索取的代价和筹码。只有无私的、忘我的爱,才是真正的爱。” 播这类解说词,应具有强调、点指之感,情感应浓烈。
(四)解说词的体裁特征与解说位置
1 解说词的特点: 散化、不完整、不连贯。(有的有句无段、有的有段无章,少 量政论片相对成章。)画面与解说有高度依存性。 2 解说的位置 一般以画面为主,解说为辅。(如风情片) 有的是以解说为主,画面为辅。(如证论片) 也有画面、解说互补,互为转化为主。(如人物片) 3 要有“整全效应感” 又如,《流动的历史》解说词:“每天清晨↗都有↘许多人↗ 在这里↘静静地→等候着→进入↗这座↘神圣的↗艺术殿堂→。” · 解说的“最佳效应感”:是不知不觉的进入,又不知不觉的撤出。 ·“和谐为美”这是艺术创作的原则。解说也是这个道理,局部之 美不是美,整体之美才是美。
(五)与音乐的情绪、节奏想谐调
1 配合:想象—音乐的风格、情绪、节奏,(靠了解、经 验、请教) 2 出入:心理—接来送去感(高接低送、快接慢送、强接 弱送等) 生理—用气(强弱、长短、气势);用声(音色、 共鸣);咬字(松紧、长圆、);筋肉感(呼吸肌、咬字肌) 注意:1 看有、无配乐,语言处理不同。 2 根据解说需要、身份,设计解说音色。 3男声不要沉、女声不要飘。 4有随音乐旋律、节奏的起伏感。
(一)真实性 两重对应:一重:是与可虚构、扮演的故事片相对应; 二重:是与同属真实性的主题单一、时效性强的 新闻消息片相对应。 (二)内涵丰富
电视纪录片最具综合性,它涉及的领域、题材、内容很广。
(三)创作多样
电视纪录片的内容、形式、片类、创作手段多样。
二 、电视纪录片解说的作用与创作特点
(一)电视纪录片的创作要素 1 画面图象:画面图象是一部片子的基础,有其自 身语言,它具有直观性、形象感。 2 解说:解说一般对画面有种依附感,但不是对画 面的简单重复,它对画面有高度的补充、丰富、点 题、渲染等作用。 3 音乐:音乐是为配合图象与解说而存在的,它最 具表情性。
2 同期声:最具真实性、现场感。但不重视,也会出问题。
如:《对外开放》的开头,编导手拿话筒在深圳火车站采访, 问一位过来的港客:“先生,您知道深圳的圳当什麽讲 吗?”------对方回问:“你讲给我听,”这时,画面一转, 出现一本古籍,在文字旁有一红道,解说词是: “圳,一条水沟,深圳,一条深水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