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征求意见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

(2009-2015年)

(征求意见稿)

乡村旅游具有资源潜力大、覆盖面广、受益群体多、市场需求旺盛、综合带动性强等特点,对拉动社会消费、促进农民就地现代化、优化乡村经济社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提升文化传承与文明程度、保护乡村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促进乡村旅游更好更快发展和转型升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进一步发挥乡村旅游对拉动消费、促进增长、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的特殊功能,在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的特殊背景下,特编制此发展纲要。

一、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城乡经济统筹发展、实现产业联动和以城带乡的重要途径,对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满足游客旅游文化消费需求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各类乡村风光,宣传文化和生活吸引,开展乡村观光、休闲、度假和体验性旅游活动,对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和弘扬民族文化,丰富和优化我国旅游产品

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和市场结构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重要着力点。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实现城乡需求与供给的有效对接,实现城乡、区域的统筹协调发展,使广大农民立足自身实际,实现农业现代化和特色化,增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就地走向现代化,开创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径。

(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是破解当前经济发展难题,扩大内需和刺激消费的重要手段。乡村旅游既可以拉动广大的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市场,也可以培育广大农民旅游消费的能力,形成巨大的农民旅游消费市场,通过城镇和乡村两大旅游消费市场的开拓,成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

(三)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是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乡村旅游业可以有效带动相关旅游服务要素发展,促进农副产品品种、品质结构的调整和农副产品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无公害发展,带动乡村旅店经营、种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运输业、装修业、建筑业和文化产业等的发展,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实现传统农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四)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有效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有效利用农村人力资源,吸纳老弱妇等弱势群体就业,实现农民就

地就近就业,提高农业附加值,有效增加农民总收入。

(五)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促进乡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发展乡村旅游可以使广大的农民群众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整洁的田舍家园就是生产资料,促进农民自觉改善生态环境和优化生活环境,改善乡村整体环境。

(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可以有效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通过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乡村的传统文化资源,必然使这些文化资源得到更高程度的重视和更加合理的保护整理。通过与游客的文化交流,可以使当地居民更加充分认识和了解本土传统文化,进一步提高传统文化保护意识,更加注重挖掘和整理传统文化的内涵,从而加大文化传扬的力度。

(七)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培养和提高了农民的文明意识和现代素质。游客的需求和外来经营户不仅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村的住宿卫生条件,还给当地村民带去了科技知识和先进的经营理念,提高了经营效率,促进了农民的文明意识和现代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与发展。

二、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情况

当前,我国进入了大众化旅游阶段,广大乡村成为了旅游新热点。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乡村旅游作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积极举措,形成了“党政主导、部门支持、市场运作、合力推动”的乡村旅游发展格局,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品

牌和发展模式。许多省市制定了优秀旅游乡镇、乡村旅游区(点)、乡村住宿餐饮等标准,坚持按规划布局,按标准建设,按星级管理,按特色服务,推动了乡村旅游的规范发展和逐步升级。目前,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测算,2008年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超过3.85亿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达到573亿元。农民直接就业达到495万人,间接就业、季节性就业达到1840万人。

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一是明显改善了农村面貌,提升农村文明水平,各个地方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施农村美化、净化、亮化、绿化“四化”工程,加强修路、改水、改厕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促进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加速了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大大增加了就业,有效提高了农民收入;三是有效缩小了城乡差距,增强了城乡交流,并开拓新的现代化模式,既改善农村社区环境,逐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加速农村城镇化。同时,农村又以其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特色突出主动回应中心城区城市化的集聚、辐射与带动作用,从根本上保证和加速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四是乡村旅游充分展现了传统文化、民间艺术、非物质遗产等作为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文化保护意识。五是旅游者下乡,有效促进了国内旅游消费的循环。六是乡村旅游还有效拓展了农业功能,扩大了产业领域。乡村旅游实现了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与旅游业的最佳

结合,观光农业、特色农业进一步丰富了乡村旅游内涵。通过发展采摘、种植、养殖、水产等休闲园或休闲农庄,培育了农村特色产业,充分挖掘和拓展了农业休闲功能。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虽然具有较大产业规模,增长速度快,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但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基本上还处于初级阶段,一些地方对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主导意识不强,缺乏开拓创新。在资源开发、规划发展、市场运作、服务水平等,乡村旅游还存在较明显的粗放发展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较为滞后。社会和政府投资严重不足,使得大多数乡村旅游基础设施、环境建设落后,严重缺水电,通信设施不配套,缺少游客服务中心和固定停车场以及排污设施,卫生条件和城市相比相差甚远,影响开发进程和旅游质量。服务配套设施功能不全,设施建设、管理服务用地结构和布局比较散乱,没有统一的标准要求,缺少整洁的住宿环境、干净的洗漱环境、卫生的饮食环境,服务内容不够丰富,还不足以充分满足都市人的需求。

(二)旅游产品雷同、类型单一、特色不突出、品位不高、服务不完善、低水平重复较多,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目前乡村旅游开发深度不够,以农家乐、乡村饭店为主的旅游景点占到全国乡村旅游景点数量的60%左右,旅游以就餐、钓鱼和打牌为主,参与性不强,大都停留在“住农家屋、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