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奥赛-计算机基础知识.docx

合集下载

NOIP信息竞赛初赛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全

NOIP信息竞赛初赛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全

NOIP信息竞赛初赛计算机基础知识大全NOIP信息竞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是中国的一项重要信息学竞赛活动,旨在选拔优秀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

竞赛内容广泛,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算法与数据结构、编程语言等方面的考查。

下面将从计算机基础知识方面,给出一些内容的简要介绍。

1.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中各种物理组件,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卡等。

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2.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间的桥梁,它管理计算机的各种硬件资源,为应用程序提供运行环境。

常见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Linux、Mac OS等。

对不同操作系统的特点、命令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有助于更好地使用计算机。

3.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互相连接起来,共享资源和信息。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常用协议(如TCP/IP协议)、网络安全等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

4.数据库数据库是指存储、管理和运行的大量数据的系统。

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等)、SQL语言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存储和管理数据。

5.编程语言编程语言是计算机与程序员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它将人类能够理解的指令转化为计算机可以执行的指令。

了解常见的编程语言(如C/C++、Java、Python等)的语法和特点,有助于我们进行程序设计与开发。

6.算法与数据结构算法是指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数据结构是指数据的组织方式和操作方法。

了解常见的算法(如排序算法、查找算法等)和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和优化程序。

7.计算机安全与加密技术计算机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和计算机信息免受非法侵入和破坏的一种技术。

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基本原理、常用的加密算法和密码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计算机和信息的安全。

信息技术奥赛基础知识Word

信息技术奥赛基础知识Word

计算机基础知识1.1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计算机的产生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技术大事件之一。

世界上的第一台计算机(ENIAC)于1946年诞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到目前为止,计算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代:①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始于1946年,结构上以CPU为中心,使用计算机语言,速度慢,存储量小,主要用于数值计算;②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始于1958年,结构上以存储器为中心,使用高级语言,应用范围扩大到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③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始于1964年,结构上仍以存储器为中心,增加了多种外部设备,软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文字图象处理功能加强;④第四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始于1971年,应用更广泛,很多核心部件可集成在一个或多个芯片上,从而出现了微型计算机。

我国从1956年开始电子计算机的科研和教学工作,1983年研制成功1亿/秒运算速度的“银河”巨型计算机,1992年11月研制成功10亿/秒运算速度的“银河II”巨型计算机,1997年研制了每秒130亿运算速度的“银河III”巨型计算机。

目前计算机的发展向微型化和巨型化、多媒体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计算机的通信产业已经成为新型的高科技产业。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

1.2 计算机系统及工作原理1.计算机的系统组成计算机系统由软件和硬件两部分组成。

硬件即构成计算机的电子元器件;软件即程序和有关文档资料。

(1)计算机的主要硬件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中央处理器(CPU):包括控制器和运算器运算器,可以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控制器是计算机的指挥系统,它的操作过程是取指令——分析指令——执行指令。

存储器:具有记忆功能的物理器件,用于存储信息。

存储器分为内存和外存①内存是半导体存储器(主存):它分为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和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ROM:只能读,不能用普通方法写入,通常由厂家生产时写入,写入后数据不容易丢失,也可以用特殊方法(如紫外线擦除(EPROM)或电擦除(EEPROM_)存储器);RAM:可读可写,断电后内容全部丢失;Cache:因为CPU读写RAM的时间需要等待,为了减少等待时间,在RAM和CPU间需要设置高速缓存Cache,断电后其内容丢失。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复习资料.docx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复习资料.docx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复习资料初赛考的知识点就是计算机基本常识、基本操作和程序设计基础知识。

其中选择题考查的是知识,而问题解决类型的题目更加重视能力的考查。

一般说来,选择题只要多用心积累就可以了。

问题解决题目的模式比较固定,大家应当做做以前的题目。

写运行结果和程序填空也需要多做题目,并且培养良好的程序阅读和分析能力,就像语文的阅读理解一样。

近几年来,初赛的考查范围有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紧跟潮流了。

这就需要大家有比较广泛的知识,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简单的数据结构(例如栈、队列、树和图等)和简单的算法(例如排序、查找和搜索等),程序设计语言以及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巧(例如排列组合)。

但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你对程序设计语言的熟悉程度,再加上认真仔细的心态。

选择题部分一、硬件知识计算机发展可划分:1946年2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这台计算机占地170 平方米,重30 吨,用了18000 多个电子管,每秒能进行5000次加法运算。

冯•诺依曼理论1944年,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计算机基本结构和工作方式的设想,为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时至今日,尽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飞速发展,但计算机本身的体系结构并没有明显的突破,当今的计算机仍属于冯•诺依曼架构。

其理论要点如下:1、计算机硬件设备由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部分组成。

2、存储程序思想一把计算过程描述为由许多命令按一定顺序组成的程序,然后把程序和数据一起输入计算机,计算机对巳存入的程序和数据处理后,输出结果。

我国的计算机发展情况•我国从1956年开始计算机的科研和教学工作;I960年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通用电子计算机107机诞生;1964年我国研制成大型通用电子计算机119机;• 1983年每秒运行一亿次的银河巨型计算机在国防科技大学诞生;1992年研制成功每秒运行10亿次的“银河II”巨型计算机;1997年又研制成功每秒运行130亿次的“银河III”巨型计算机;•我国较有名的微型计算机品牌有:“联想”、“长城”、“方正''等;微型机的主要技术指标1、字长:知己算计能够直接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信息学奥赛基础知识

信息学奥赛基础知识

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基础知识1.计算机的发展(1)电子计算机的定义:是一种能够根据程序指令和要求,自动进行高速的数值运算和逻辑运算,同时具有存储、记忆功能的电子集成设备。

(2)电子计算机的类型:巨型机、小巨型机、大中型机、小型机、工作站和个人机(即微型计算机,亦称PC机)。

(3)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四代,目前正在向第五代过渡。

第一代(1946-1956):电子管器件;机器语言或符号机器语言,科学计算应用为主。

结构上以CPU为中心,使用机器语言,速度慢,存储量小,主要用于数值计算。

第二代(1957-1963):晶体管器件;结构上以存储器为中心,高级语言,管理程序与操作系统;应用扩展至事务处理领域。

第三代(1964-1973):集成电路(IC)器件;结构上以存储器为中心,增加了多种外部设备;软件得到一定发展,计算机处理图象、文字和资料功能加强,远程终端联机系统,更完整的系统软件与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第四代(1974-):大规模集成电路(LSI)、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器件;微型计算机;巨型计算机。

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处理;软件工程;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应用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微型计算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代:4位和低档8位微处理器;如Intel4004、Intel8008;萌芽状态。

第二代:8位微处理器;如Intel8080、Intel8085、MC6800、Z80等;成长阶段。

第三代:16位微处理器;如Intel8086、Z8000、MC68000;成熟阶段。

第四代:32位微处理器。

如Z80000、MC68020、Intel386、486以及Pentium;全盛时期。

全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于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装配完成。

2.计算机的应用领域:(1)科学计算:进行数值计算,针对计算数据量大和数值范围广的领域;(2)数据处理:对数据输入或输出量尤其巨大而计算过程则相对简单的事务进行处理;(3)过程控制: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进行自动控制,使之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可靠性;(4)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可使大量的图形实现交互式操作;(5)计算机网络: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信息学奥赛计算机基础知识

信息学奥赛计算机基础知识

目录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情况简介 (5)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7)1.1 计算机的基本常识 (7)1.1.1 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7)1.1.2 计算机系统及工作原理 (7)1.1.3 计算机中有关数及编码的知识 (8)1.1.4 原码、反码与补码 (10)1.1.5 逻辑运算 (10)1.2 操作系统 (11)1.2.1 DOS(Disk Operating System)的组成 (11)1.2.2 DOS的文件和目录 (11)1.2.3 DOS命令 (12)1.2.4 Windows简介 (12)1.3 计算机网络常识 (13)1.3.1 网络基础知识 (13)1.3.2 Internet简介 (14)1.4 计算机信息安全基础知识 (16)1.4.1 计算机的网络安全 (16)1.4.2 计算机病毒 (17)1.4.3 病毒的分类 (17)第2章C++编程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C语言与C++的历史............................................................................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C++标准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结构化编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信息学奥赛计算机基础知识

信息学奥赛计算机基础知识

信息学奥赛计算机基础知识复习材料第一章计算机的概念、诞生与发展、应用、分类一、计算机的概念:是一种能迅速而高效的自动完成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它能按照程序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存储。

1、惊人的运算速度;2、很高的计算机精度;3、超强的存储能力;4、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5、自动控制能力。

四、计算机的主要应用:1、数值计算:2、数据和信息处理:其特点是数据量大,但计算相对简单。

其中数据泛指计算机能处理的各种数字、图形、文字,以及声音、图像等信息。

数据处理指对数据的收集、存储、加工、分析和传送的全过程。

3、过程控制:是生产自动化的重要技术内容和手段,是由计算机对所采集到的数据按一定方法经过计算,然后输出到指定执行机构去控制生产的过程。

4、计算机辅助系统:是指利用计算机帮助人们完成各种任务,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等。

CAD:即Computer Aided Design的缩写,名称为:计算机辅助设计。

CAM:即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的缩写,名称为:计算机辅助制造。

CAI: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的缩写,名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

CAT:即Computer Aided Testing的缩写,名称为:计算机辅助测试。

CAE:即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的缩写,名称为:计算机辅助工程。

5、人工智能:是指用计算机模拟人脑的思维过程,是计算机应用的重要领域。

五、计算机分类:1、按规模分:巨型、大型、中型、小型、微型计算机。

我们学校和家庭使用的计算机都微型计算机,简称微机,又称个人计算机,或简称PC机。

2、按用途分:专业计算机、通用计算机。

3、按原理分:模拟计算机、数字计算机。

六、微型机的主要技术指标1、字长:指计算机能够直接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单位为位(BIT)。

信息学奥赛全部内容知识

信息学奥赛全部内容知识

▪信息技术竞赛辅导▪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章计算机基础常识▪第二章操作系统简介▪第三章计算机网络▪第四章计算机信息安全基础知识▪Pascal 语言▪第一章开始编写pascal语言程序▪第二章Pascal语言基础知识▪第三章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第四章选择结构程序设计▪第五章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第六章数组与字符串▪第七章函数和过程▪第八章子界与枚举类型▪第九章集合类型▪第十章记录与文件类型▪第十一章指针▪第十二章程序调试▪常用算法与策略▪第一章算法的概念▪第二章递归▪第三章回溯▪第四章排序▪第五章查找▪第六章穷举策略▪第七章贪心算法▪第八章分治策略▪数据结构▪第一章什么是数据结构▪第二章线性表▪第三章栈▪第四章队▪第五章树▪第六章图▪动态规划▪第一章什么叫动态规划▪第二章用动态规划解题▪第三章典型例题与习题▪第四章动态规划的递归函数法▪第五章动态规划分类1▪数学知识及相关算法▪第一章有关数论的算法▪第二章高精度计算▪第三章排列与组合▪第四章计算几何▪第五章其它数学知识及算法▪图论算法▪第一章最小生成树▪第二章最短路径▪第三章拓扑排序(AOV网)▪第四章关键路径(AOE网)▪第五章网络流▪第六章图匹配▪搜索算法与优化▪第一章双向广度优先搜索▪第二章分支定界法▪第三章A*算法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情况简介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是一项旨在推动计算机普及的学科竞赛活动,重在培养学生能力,使得有潜质有才华的学生在竞赛活动中锻炼和发展。

近年来,信息学竞赛活动组织逐步趋于规范和完善,基本上形成了“地级市——省(直辖市)——全国——国际”四级相互接轨的竞赛网络。

现把有关赛事情况简介如下: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分区联赛:在举办1995年NOI活动之前,为了扩大普及的面,并考虑到多数省、直辖市、自治区已经开展了多年省级竞赛,举办了首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计算机)奥林匹克分区联赛。

考虑到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层次,也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竞赛设提高组、普及组,并分初、复赛进行,这样可以形成一个梯队,确保每年的竞赛活动有比较广泛扎实的基础。

信息学奥赛――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选择题详解重点

信息学奥赛――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选择题详解重点

计算机基础知识试题详解---选择题 ? 1.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____。

A 主机、键盘、显示器 B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 C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 D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解答: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的。

计算机的硬件是一个物质基础,而计算机软件是使硬件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因此,对于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这两者缺一不可。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2.微型计算机的运算器、控制器及内存储器的总称是____。

ACPU BALU CMPU D主机解答:CPU是中央处理器的简称,包括MPU和ALU;MPU是微处理器的简称;ALU是算术逻辑单元的简称;CPU和内存储器的总称为主机,它是微型机核心部分。

本题正确答案为D。

3.“长城386微机”中的“386”指的是____。

ACPU的型号 BCPU的速度 C内存的容量 D运算器的速度解答:CPU的品质直接决定了微机的档次,在奔腾出现之前,微机名称中直接使用微机中的CPU型号,386机表示了它们使用的CPU芯片为80386。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4.在微型计算机中,微处理器的主要功能是进行____。

A算术逻辑运算及全机的控制 B逻辑运算 C算术逻辑运算 D算术运算解答:微处理器是计算机一切活动的核心,它的主要功能是实现算术逻辑运算及全机的控制。

本题正确答案为A。

5.反映计算机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____。

A二进制位 B字节 C字 D双字解答:存储容量大小是计算机的基本技术指标之一。

通常不是以二进制位、字或双字来表示,因为这些表示不规范,一般约定以字节作为反映存储容量大小的基本单位。

本题正确答案为B。

6.在微机中,应用最普遍的字符编码是____。

AASCII码 BBCD码 C汉字编码 D补码解答:字符编码是指对英文字母、符号和数字的编码,应用最广泛的是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字符码,简称为ASCII码。

BCD码是二—十进制编码。

信息学奥赛(计算机理论基础)

信息学奥赛(计算机理论基础)
优化方法
针对排序算法的不足,可以采用一些优化方法来提高排序效 率。例如,对于冒泡排序可以采用标记法来减少不必要的比 较;对于快速排序可以采用随机化方法来减少最坏情况的发 生等。
图论算法在信息学中的应用
图论算法
以图为研究对象,研究图的性质、图的表示方法以及图的相关算法等。常见的 图论算法有最短路径算法、最小生成树算法、拓扑排序算法等。
机器学习算法分类和特点
01
监督学习
通过训练数据集学习映射关系,并 对新数据进行预测和分类。
强化学习
智能体通过与环境互动学习最优策 略,实现目标最大化。
03
02
无监督学习
从无标签数据中学习数据结构和特 征,如聚类、降维等。
集成学习
结合多个弱学习器构建强学习器, 提高模型泛化能力。
04
深度学习在图像处理等领域的应用
组成部分。
哈佛体系结构
02
将程序和数据存储在不同的存储空间中,提高了数据处理速度。
计算机性能指标
03
包括字长、主频、存储容量、运算速度等。
操作系统原理及功能
进程管理
创建、撤销、调度和控 制进程,实现并发执行。
内存管理
分配和管理内存空间, 提高内存利用率。
文件管理
提供文件的创建、读写、 修改和删除等操作,实现
数据库维护
定期对数据库进行维护,如更新统计信息、重建索引、 清理碎片等,以保持数据库性能。
05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基础
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及现状
人工智能的起源
从图灵测试到感知机模型,探讨人工智能的初 步概念和发展历程。
符号主义与连接主义
阐述人工智能两大流派的思想、方法及其代表 性成果。

noip计算机基础921 (1)

noip计算机基础921 (1)

常见操作系统
Windows 系列:
Windows 98,Windows XP,Windows Vista,Windows 7,Windows
Server 2003,Windows Server 2008,等。
Unix系列:
Mac OSX, IBM-AIX, OS X Server
Linux系列:
电子计算机 ENIAC 问世。这个重达30吨,由18800个电子管组成的庞 然大物就是所有现代计算机的始祖。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的特点
1.运算速度快
2.计算精度高 3.具有记忆(存储)能力
4.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5.高度自动化与灵活性
计算机的分类
1、按信息的表示和处理方式分
随机存储器:(RAM- Random Access Memory ):存
储的内容可按需随意取出或存入,且存取的速度与存 储单元的位置无关的存储器。储存的信息可以读出, 也可以写入,断电后存储的信息会丢失。
存储器的容量单位
计算机存储单位一般用bit、B、KB、MB、GB、TB、PB、
EB、ZB、YB、BB、NB、DB„„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 系是: 位 bit (比特)(Binary Digits):存放一位二进制数, 即 0 或 1,最小的存储单位。[英文缩写:b(固定小 写)] 字节byte:8个二进制位为一个字节(B),计算机存储 基本单位。
址的协议。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网上的图片,动画,音频 等等,都是遵循这个协议!
常见3类IP地址
A类IP段 0.0.0.0
到127.255.255.255 B类IP段 128.0.0.0 到191.255.255.255 C类IP段 192.0.0.0 到223.255.255.255

NOIP计算机基本知识

NOIP计算机基本知识

第九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分区联赛计算机基本知识(2003)1、选择题:共20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

每题有5个备选答案,前10个题为单选题(即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分),后10题为不定项选择题(即每题有1至5个正确答案,只有全部选对才得分)。

2、问题求解题:共2题,每题5分,共计10分,试题给出一个叙述较为简单的问题,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找到一个合适的算法,并推算出问题的解。

考生给出的答案与标准答案相同,则得分;否则不得分。

3、程序阅读理解题:共4题,每题8分,共计32分。

题目给出一段程序(不一定有关于程序功能的说明),考生通过阅读理解该段程序给出程序的输出。

输出与标准答案一致,则得分;否则不得分。

4、程序完善题:共2题,每题14分,共计28分。

题目给出一段关于程序功能的文字说明,然后给出一段程序代码,在代码中略去了若干个语句或语句的一部分并在这些位置给出空格,要求考生根据程序的功能说明和代码的上下文,填出被略去的语句。

填对则得分;否则不得分。

计算机的基本常识:1、计算机和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主要特征、计算机的主要特征、数字通信网络的主要特征、数字化)2、信息输入输出基本原理(信息交换环境、文字图形多媒体信息的输入输出方式)3、信息的表示与处理(信息编码、微处理部件MPU、内存储结构、指令,程序,和存储程序原理、程序的三种基本控制结构)4、信息的存储、组织与管理(存储介质、存储器结构、文件管理、数据库管理)5、信息系统组成及互连网的基本知识(计算机构成原理、槽和端口的部件间可扩展互连方式、层次式的互连结构、互联网络、TCP/IP协议、HTTP协议、WEB应用的主要方式和特点)6、人机交互界面的基本概念(窗口系统、人和计算机交流信息的途径(文本及交互操作))7、信息技术的新发展、新特点、新应用等。

1、微型计算机的问世是由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

知识扩展存储器:计算机内的存储器按其用途可分为主存储器(简称主存)和辅助存储器(简称辅存),主存储器又称内存储器(简称内存),辅助存储器又称外存储器(简称外存)。

信奥计算机基础知识

信奥计算机基础知识

信奥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门学科。

它包括了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算法和数据结构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于我们理解和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一、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物理设备,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鼠标等。

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工作原理以及各个组件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二、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硬件和应用软件之间的桥梁,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资源(如内存、处理器、磁盘等),并提供给应用程序使用。

了解操作系统的原理和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计算机和编写高效的应用程序。

三、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将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传输和资源共享的技术。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原理和协议,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互联网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进行网络配置和网络安全。

四、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是用于管理和组织大量数据的软件系统。

了解数据库系统的原理和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和管理数据,提高数据的存取效率。

五、算法和数据结构算法和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算法是解决问题的一系列步骤,而数据结构则是存储和组织数据的方式。

了解算法和数据结构的原理和常用的算法和数据结构,可以帮助我们设计高效的程序和解决复杂的问题。

六、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如何以系统化、规范化和可靠的方式开发和维护软件的学科。

了解软件工程的原理和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

七、计算机安全计算机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系统和信息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修改或者干扰的一门学科。

了解计算机安全的原理和常用的安全技术,可以帮助我们保护计算机系统和信息的安全性。

八、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模拟人类智能的一门学科。

了解人工智能的原理和常用的算法和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设计智能系统和解决复杂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2)第一节数制及其转换 (2)第二节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3)第三节原码、反码和补码 (5)第四节浮点数的表示方法 (6)第五节奇偶校验 (7)第六节ASCII码表 (8)第二章计算机硬件基础 (9)第一节中央处理器 (9)第二节存储器系统 (10)第三节输入输出系统 (11)第三章网络基础知识 (12)第一节网络的组成与结构 (12)第二节网络协议 (13)第三节Internet相关知识 (13)第三节Internet相关知识 (14)第四章其他相关基础知识 (15)第一节计算机病毒 (15)第二节数据库系统 (15)第五章数据结构之线性结构 (16)第一节线性表 (16)第二节栈 (17)第三节队列 (18)第六章数据结构之非线性结构 (19)第一节树的概念 (19)笫二节树的表示方法和存储结构 (20)第三节二叉树的概念 (22)第四节二叉树的遍历 (24)第五节普通树的遍历 (27)第六节根据两种遍历顺序确定树结构 (28)第七节二叉排序树 (29)第八节最优二叉树(哈夫曼树) (30)AOE 网 (32)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第一节数制及其转换一、二、八、十六进制转十进制的方法:乘权相加法。

例如:( 110 1 0110 ) 2 = 1 X27 + 1 X26 + 0 X 2'+ 1X2'+ 0X2‘+ 1X22 + 1X2'+ 0X2°=(214) io (2365) 8= 2X8'+ 3X82 + 6X81 + 5X8° = (1269) 10(4BF) 16二4X16'+ 11X161 + 15X16°二(1215)10带小数的情况:(110.011) 2 = 1X22 + 1X2' + 1X2°+ 0X2-1 + 1 X2-2 + 1X2-3 = (6. 375) 10(5. 76) 8 = 5X8°+ 7X8'1 + 6X8-2 = (5. 96875) 10(D. 1C)二13X16° + 1X16'+ 12*16之二(13. 109375) 10二、十进制化二进制的方法:整数部分除二取余法,小数部分乘二取整法。

例一:(43) 10 = (101011) 2除二取余法例二:(0.375) io = (0.011) 20.375 乘二取整法X 20.750 0X 2 ±0.500 1 IX 2列0.000 1除到商是o为止若除不尽可以保留一定小数位数三、二进制转八进制的方法一位数八进制与二进制对应表三、二进制转十六进制的方法一位数十六进制与二进制对应表四、进制的英文表示法:以上都是用括号加数字的表示方法,另外还有英文表示法,就是以BIN、OCT、HEX、DEC 分别代表二、八、十六、十进制。

或者只写第一个字母。

例如110113表示是二进制。

有些地方为了避免“0”跟“0”混淆,把0写成Q。

第二节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一、二进制的算术运算1、加法运算规则:0+0=0 0+1=1 1+0=1 1+1二102、减法运算规则:0-0=0 0-1=1 (向高位借1) 1-0=1 1-1=03、乘法运算规则:0X0=0 0X1=0 1X0=0 IX 1=1二、逻辑运算1、基本运算①逻辑乘,也称“与”运算,运算符为“ •”或“/V 0 • 0=0 0 ・ 1=0 1 • 0=0 1 • 1=1使用逻辑变量时,A-B可以写成AI3②逻辑加,也乘“或”运算,运算符为“ + ”或“V”0+0=0 0+1=1 1+0=1 1+1=1③逻辑非,也称“反”运算,运算符是在逻辑值或变量符号上加“一”6 = 1 1=02、常用运算异或运算:A ©B =A・B + A• B2、基本公式①0, 1律A • 0=0A • 1=AA+0二AA + l=l②交换律A+B=B+AA • B=B ・ A③结合律A+B+C = (A+B) +C = A+ (B+C) A • B • C = (A • B) • C = A • (B - C)④分配律A • (B+C) = A •B + A - C⑤重叠律A+A + ... +A 二AA • A • ... • A 二A⑥互补律A+A 二1 A • A = 0⑦吸收律A+A • B = A A - (A + B)二AA+A - B = A+B A - (A+B) = A • B⑧对合律对一个逻辑变量两次取反仍是它本身⑨德•摩根定理A +B 二A ・〃A«B= A+B三、逻辑代数的应用1、逻辑表达式化简例如:F 二%・B+A • B+A • B• B+A ( B+B) (利用分配律)=A+ B(利用吸收律)2、对指定位进行运算,假设变量A有八位,内容是cbcUWdddd①将变量A的出位清零A • (11011111) A②将变量A的各位置1A+ (11111111) ->A第三节原码、反码和补码计算机屮参与运算的数有正负Z分,计算机屮的数的正负号也是用二进制表示的。

用二进制数表示符号的数称为机器码。

常用的机器码有原码、反码和补码。

一、原码求原码的方法:设X;若XN0,则符号位(原码最高位)为0, X其余各位取值照抄; 若XW0,则符号位为1,具余各位照抄。

【例1] X二+1001001[X」原二01001001【例2] X=-1001001[X]原二11001001二、反码求反码的方法:设X;若X20,则符号位(原码最高位)为0, X其余各位取值照抄;若XW0,则符号位为1,其余各位按位取反。

【例3] X二+1001001[X]反二01001001[X]反二10110110【例4] X二-1001001三、补码求补码的方法:设X;若X20,则符号位(原码最高位)为0, X其余齐位取值照抄;若X W0,则符号位为1,具余各位按位取反后,最低位加1。

【例5] X二+1001001[X]补=01001001【例6] X二-1001001[X]补=10110111四、补码加减法计算机中实际上只有加法,减法运算转换成加法运算进行,乘法运算转换成加法运算进行,除法运算转换成减法运算进行。

用补码可以很方便的进行这种运算。

1、补码加法[X+Y]补二[X]补 + [Y]补[例7】X二+0110011, Y二-0101001,求[X+Y]补[X]补=00110011 [Y]补=11010111[X+Y]补二[X]补 + [Y]补二00110011+11010111二00001010注:因为计算机中运算器的位长是固定的,上述运算中产生的最高位进位将丢掉,所以结果不是100001010,而是00001010c2、补码减法[X-Y]补=[X]补-[Y]补=[X]补 + [-Y]补其屮[-丫]补称为负补,求负补的方法是:对补码的每一位(包括符号位)求反,最后末位加“ 1 ” o【例8】X二+0111001, Y二+1001101,求[X-Y]补[X]补二00111001 [Y]补=01001101 [―Y]补二10110011[X-Y]补二[X]补 + [-Y]补二00111001+10110011=11101100五、数的表示范围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就可以知道计算机如果用一个字节表示一个整数的时候,如果是无符号数,可以表示0~255共256个数(00000000~11111111),如果是有符号数则能表示-128^127共256个数(10000000^01 111 111) 0如果两个字节表示一个整数, 则共有65536个数可以表示,大部分程序设计语言中整数的范閑都是-32768^32767的原因,可以看出这种整数类型是16位的有符号数,而且是补码表示的。

第四节浮点数的表示方法一、浮点数表示-个数的浮点形式(设基数是2)可写成:N = M X 2'"其中:M代表尾数,E代表阶码。

计算机中浮点攀只用尾数和阶码表示,J壬形式如下:| 阶码|尾数符号| 尾数一|浮点数的精度由尾数决定,数的表示范围由阶码的位数决定。

为了最大限度提高精度,尾数采用规格化形式,既采用二进制表示时, 若尾数大于零,则规格化数应该是01XXXX的形式;若尾数小丁•零,则规格化数应为10XXXX的形式。

二、机器零当浮点数的尾数为0或阶码为最小值时,计算机通常把该数当作零,因此程序中进行浮点运算时,判断某数是否为零,通常可以用小丁某个极小值来代替。

三、实例【例1】设X二0.0110X2:;,用补码、浮点数形式表示阶码为X-011,尾数为00110,这时由于X尾数不符合01XXXX的形式,因此不是规格化数,必须先进行规格化处理。

方法:若尾数小于1/2,把尾数左移一位(不包括符号位),观察结果是否满足规格化条件,满足则在把阶码减1即可,否则继续左移和调整阶码;若尾数大丁J,则把尾数右移一位(不包括符号位),观察结果是否满足规格化条件,满足则在把阶码加1即可, 否则继续右移和调整阶码。

上例中,00110左移一位为01100,符合规则化标准,此时阶码减1,为010即得到浮点表示形式。

这个数具体在计算机中如何表示要看计算机中规定的阶码和尾数的位数,若阶码和尾数均为16位,则上而的数X在计算机内部表示就是00000000000000100110000000000000 ,不足均用零填充。

第五节奇偶校验计算机中数据在进行存储和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发生错误。

为了及时发现和纠正这类错误,在数据传输(存储)过程中耍进行校验,常用的校验方法就是奇偶校验。

奇偶校验能发现一位或奇数位错误,且不能纠正错误。

一般以字节(八位二进制)为单位加1位奇偶校验位。

奇偶校验分奇校验和偶校验两种。

一、奇校验:一个字节前面加一位校验位使得“1”的个数保持为奇数,若八位二进制数中“1”的个数为偶数,则校验位为“1” ;若八位二进制数中“1”的个数为奇数,则校验位为“0”。

【例1】给1001100101101101 加奇校验结果为110011001001101101二、偶校验:一个字节前而加一位校验位使得“1”的个数保持为偶数,若八位二进制数中“1”的个数为偶数,则校验位为“0” :若八位二进制数中“1”的个数为奇数,则校验位为T °【例2】给1001100101101101 加偶校验结果为010011001101101101第六节ASCII码表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西文字符集及其编码是ASCII字符集和ASCII码(ASCII是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的缩写),它同时也被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 )批准为国际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