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物探报告
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超前物探技术分析

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超前物探技术分析摘要:随着煤矿井下开采深度的增加,掘进难度随之增加,掘进过程中面临的隐患越来越多,为了保证煤矿井下开采安全,煤矿企业应提前使用超前物探技术调查清楚掘进位置的地质分布情况,精准分析矿井岩石分布状况、含水量情况,按照钻探获得的结果,设计并不断健全煤矿井下掘进工作方案,使整个井下掘进工作处于有序进行的状态。
本文首先分析常用的超前物探技术,其次探讨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超前物探技术方案,以期对相关研究产生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超前物探技术引言:在煤矿井下掘进深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地壳应力随之增高,探测难度随之增大,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的可能性比较高,极易产生塌陷问题、沉降问题。
因此在进行煤矿井下开采作业之前,煤矿企业应当安排专业人员使用超前物探技术调查清楚井下作业情况,然后结合具体情况不断健全煤矿井下开采方案,有助于提高煤矿井下开采效率和开采质量。
1煤矿井下超前物探技术特点、原理通过合理使用超前物探技术能够精准监测煤矿井下地质状况,保证煤矿井下掘进工程处于安全开展的状态,超前物探技术特点主要包括三个,第一,精准性比较高,在煤矿井下开采工作实施过程中使用一些比较先进的机械设备,能够将开采误差控制在小于5%的范围,第二,探测范围明显大于其他探测技术,能够准确探测煤矿井下煤层位置的岩石厚度、煤层厚度,第三,需要投入的成本相对而言比较少,安全性比较高,将物探技术运用在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中,能够节省探测时间、探测成本,而且可以避免隐患问题对钻探结果精准性产生不利影响[1]。
超前物探技术主要是使用钻井方式、地球物理勘探方式预测评估煤层中存在潜在危险的区域,一般情况下采煤工作面前方、采煤煤层存在潜在危险的可能性比较大。
2常用的超前物探技术2.1地震波探测技术地震波探测主要是借助地震波反射进行勘探工作,地震波在向下传播、向前传播的时候会受到波阻抗影响,地震波在碰到岩石破碎带或是断层位置时,部分信号会在折射影响下顺利进入到介质之中,地震检波器能够接收到地震波反射信号,此时反射波强度、传输时间和反射面性质、位置信息具有直接关系,此时工作人员即可根据反射波特点分析判断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是否存在采空区、岩石破碎带或是断层情况,能够为设计煤矿井下开采方案提供充足的参考依据。
煤矿物探探测报告

山西XXXXXXXX赋水性探测报告山西XXXXXXXX福州勘达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12月1日下午4点赋水性TEM探测报告1山西XXXXXX 福州勘达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1、瞬变电磁基本原理概述1.1瞬变电磁法概述瞬变电磁法(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s),又称时间域电磁法(Time Domain Electromagnetic Methods),简称TEM或TDEM,它是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线源(电极)向地下发送一次脉冲磁场,在一次脉冲磁场的间歇期间,利用线圈或接地线源(电极)观测二次涡流场的方法。
该方法是近年来国内外发展得较快、地质效果较好的一种电法勘探分支方法。
它与其它测深方法相比,具有探测深度大、信息丰富、工作效率高等优点。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该方法得到迅速发展,特别是对探测高阻覆盖层下的良导电地质体取得了显著的地质效果。
它主要应用于金属矿勘查、构造填图、油气田、煤田、地下水、地热以及冻土带和海洋地质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效果。
综结起来,影响矿井回采及巷道掘进安全的地质因素主要是构造破碎带、裂隙发育区、岩溶、陷落柱等富水区(体)对巷道的安全掘进与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也是煤矿发生重大突水事故的主要原因。
如何做到提前预报和及时防治,关键在于有效的超前预测。
多年来这一问题一直困扰着煤矿的基层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
随着当今计算机水平与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和发展,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也陆续涌出了不少科学手段,主要包括三种手段:地质分析法、水平钻探法、物探测试方法三大类:1)地质分析法地质类方法包括利用地质工作的全部资料以及巷道掘进过程中的地质测绘、地质素描资料的分析,掌握巷道穿过段岩体的地质格局,概略地预测地质界线、大型断层、主要涌水段、破碎岩体、围岩类别等。
主要方法有地质投射法、地层层序法、巷道地质编录法、断层参数预报法、TV成像技术、不良地质作用综合分析法、地下水观测法等。
物探总结报告

物探总结报告物探报告(第六循环)编制:技术科:总工程师:参加人员:编制日期:2____年__月__日目录前言一、物探勘探任务及目的:二、矿井瞬变电磁(TEM)的原理及特点2三、矿井瞬变电磁法地球物理特征3四.矿井瞬变电磁工作仪器3五、工作布置与工作量、技术措施及质量评述4六、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资料处理与解释4七、结语及建议721610回风巷物探实验报告前言在巷道适当位置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探测技术进行探测,依据矿井水文地质资料,探测巷道迎头超前探150m范围内含水情况,为布置探防水钻孔设计提供依据。
一、物探勘探任务及目的:1)基本测线3条,每条测线7个物理点,总计21个物理点。
2)探测为21610回风巷掘进头前方(开口315nl处)低阻体异常及分布范围。
3)分析测区内含水构造形态、水力联系。
4)对测区内煤层开采或水害治理提供物理探测技术依据。
5)为布置探防水钻孔设计提供依据。
图示为与成果对应图二、矿井瞬变电磁(TEM)的原理及特点矿井瞬变电磁和地面瞬变电磁法的基本原理的一样的,理论上也完全可以使用地面电磁法的一切装置及采集参数,但受井下环境的影响,矿井瞬变电磁法与地面的TEM 的数据采集与处理相比×有很大的区别。
由于矿井轨道、高压环境及小规模线框装置的影响,在井下的探测深度很受限制,一般可以有效解释100m左右。
另外地面瞬变法为半空间瞬变响应,这种瞬变响应来自与地表以下半空间层,而矿井瞬变电磁法为全空间瞬变响应,这种响应来自回线平面上下(或两侧)地层,这对确定异常体的位置带来很大的困难。
实际资料解释中,必须结合具体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综合分析。
具体来说矿井瞬变电磁法具有以下特点:1.受矿井巷道的影响矿井瞬变电磁法只能采用边长1.5m的多匝回线装置,这与地面瞬变电磁法相比数据采集劳动强度小,测量设备轻便,工作效率高,成本低;2.采用小规模回线装置系统,因此为了保证数据的质量、降低体积效应的影响、提高勘探分辨率,特别是横向分辨率;3.井下测量装置距离异常体更近,大大的提高测量信号的信噪比,经验表明,井下测量的信号强度比地面同样装置及参数设置的信号强很多;4.地面瞬变电磁法勘探一般只能将线框平置于地面测量,而井下瞬变电磁法可以将线圈放置于巷道底板测量,探测底板一定深度内含水性异常体垂向和横向发育规律,也可以将线圈直立于巷道内,当线框面平行巷道掘进前方,可进行测;当线圈平行于巷道侧面煤层,可探测工作面内和顶底板一定范围内含水低阻异常体的发育规律;5.矿井瞬变电磁法对高阻层的穿透能力强,对低阻层有较高的分辨能力。
煤矿井下生产中物探技术的应用

般煤为 5 0 0 H z , 土为 3 5 0 H z , 岩为 l O 0 0 H z ; 采样点数: 单点探测一般为 设 了第二组钻探孑 L 和第三组钻探孔 , 分别推断断层落差 0 . 8 m < h 落2 < 5 1 2 或1 0 2 4 点, 推荐使用 1 0 2 4 , 采样点数乘以采样间隔大致等于采 1 . 0 m和 h落 3 < 0 . 8 m。 综上所述可推测双河煤矿 3 #新区上部右一掘进 0 号点前 7 9 m处所遇断层在工作面 内变化不大 , 没有断死 , 且 向 样长度; 超前采样点数 : 在采样启动前的采样点数 , 一般为 1 O点; 初至 面 1 北西方向落差逐渐减小且有尖灭趋势。 现已继续施工 1 5 6 m, 目前 已增 系数 K: 通常低阻尼检波器检测选 0 . 5 , 高阻尼检波器选 0 . 5 — 1 。 # 煤层煤近 1 5 万吨, 探测成果与实际隋况基本相符 。 2 . 2 仪器现场主要参数。 1 ) 数据处理 : 岩石速度 2 . 8 - 4 m / s ; 煤1 . 5 一 l  ̄ r n / 加优质 3
新区 3 # 煤层右一掘进工作面 1 0 点前 7 9 m处左帮探测 , 探测, 收集了 2 1 个有效数据。并布设了三组 钻探孔进行实际验证 , 第一组钻孔设在距 1 0点前 7 2 m处 , 分别沿水 平方向、与水平方 向向下 3 0 。 和2 8 。 角度打钻 ,长度分别设为 y 1 、 y 2 、 v 3 。 在y 1 为1 . 5 m处遇断层 , 有见煤点, 垂向距离为 0 ; 在y 2 为4 . O m处 垂向距离为 z l = 2 . 2 m, 见岩石 ; 在y 3为 3 . 3 m处遇断层 , 有见煤 延时 : 单点探测一般是 0 s ; 系统延时 : 一般是 0 ~ l 0 s , 可测试得出此 遇断层 , 垂向距离 z 2 = 1 . 7 m。 除去钻机高度 1 . 0 m, 垂向距离分别为 h 2 = 1 . 2 m, 值; 前放增益 : 通常煤与土设置 3 6 d B , 岩设置为 1 2 d B ; 低截频率 : 单点 点, 3 = O . 7 m, 由此可推断断层落差 0 . 7 m < h落 1 < 1 . 2 m。每隔 3 m又分别布 探测一般煤为 l O O H z , 土为 7 0 Hz , 岩为 2 0 0 H z ; 高截频率 : 单点探测一 h
11041下顺槽物探报告

11041下顺槽超前探物探报告技术审核:编制:参加人员:11041下顺槽超前探物探报告前言为了避免巷道掘进中直接揭露含水构造,依据现场巷道施工情况,在11041巷道58m处,采用矿井瞬变电磁探测技术进行超前探测,依据探测结果和矿井水文地质地质资料,探测巷道斜向上30°、0°和斜向下30°100m范围内含水构造发育情况,为布置探防水钻孔设计提供依据。
本次基本工作范围为巷道掘进方向,结合矿方已有的水文地质资料,对掘进头前方的富水性分布进行分析,为后期探放水钻孔设计提供依据。
一、物探勘探任务及目的:1)每次超前探基本测线3条,每条测线11个物理点,总计33个物理点。
2)探测掘进头前方顶板,顺层及底板的低阻体异常及分布范围。
3)分析测区内含水构造形态、水力联系。
4)对测区内煤层开采或水害治理提供物理探测技术依据。
5)为布置探放水钻孔设计提供依据。
二.矿井瞬变电磁工作仪器现场仪器使用的为武汉地大华睿地学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TEMHZ75矿用瞬变电磁仪实现。
这套矿用瞬变电磁仪对低阻充水破碎带反映特别灵敏、体积效应小、纵横向分辨率高,且施工快捷、效率高等优点,既可以用于煤矿掘进头前方,也可以用于巷道侧帮、煤层顶、底板等探测,为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水患和导水构造的超前预测预报提供技术手段。
三、工作布置与工作量、技术措施及质量评述1.本次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施工布置与工作量,沿巷道掘进头,布置测线3条,通过在掘进头移动发射接收线圈,形成3条超前探测的实测剖面。
如图所示:图1 井下施工线框摆放角度示意2.施工技术措施,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装置类型采用重叠回线组合装置,边长1.5m的激发和接收正方形线圈,激发线圈匝数16匝,接收线圈匝数40匝。
供电电流档为2.5A,供电脉宽10ms,采样率16µS。
每个测点至少采用30次叠加方式提高信噪比,确保了原始数据的可靠性。
3.质量评述本次矿井瞬变电磁法勘探数据采集,严格按《瞬变电磁法技术规程》《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程》执行。
矿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报告范文

矿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报告范文矿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报告。
报告编号,XXXXX.报告日期,XXXX年XX月XX日。
一、勘探目的。
本次勘探旨在对矿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进行详细勘察,以确定地质条件、水文地质特征及工程地质情况,为后续的工程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二、勘探范围。
本次勘探范围包括矿山周边区域及潜在工程建设区域,具体范围为XXX平方公里。
三、勘探方法。
1. 野外地质调查,对矿山周边地质进行详细的野外调查,包括地质构造、地层特征、岩性分布等。
2. 水文地质勘探,对矿山周边水文地质进行详细勘察,包括地下水位、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构造等。
3. 工程地质勘探,对潜在工程建设区域进行工程地质勘探,包括地质构造、地层稳定性、地质灾害隐患等。
四、勘探成果。
1. 地质条件,矿山周边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存在断裂带和褶皱带,地层岩性以XXX为主,地质构造较为稳定。
2. 水文地质特征,地下水位较为稳定,水文地质条件适宜工程建设,但需注意地下水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3. 工程地质情况,潜在工程建设区域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存在地质灾害隐患,需要采取相应的工程防治措施。
五、建议意见。
1. 对于矿山周边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区域,建议加强地质监测,及时发现地质灾害隐患,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 在工程建设前,需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勘探,制定科学的工程设计方案,以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
六、总结。
本次勘探对矿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进行了详细的勘察,为后续的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地质资料和科学依据,为保障工程的安全稳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编制单位,XXX地质勘察院。
编制人,XXX.审核人,XXX.报告日期,XXXX年XX月XX日。
矿井地球物理勘探

第三册矿井地球物理勘探39 矿井物探概述39 .1 矿井物探的意义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是:坚持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
因此,煤炭作为主体能源的地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下去。
而我国以地下采煤为主,开采技术条件复杂,其中地质条件是制约采掘机械化、井下作业环境和煤矿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随着科学发展观在煤矿企业的落实,以及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能源需求的骤增,一批高产高效矿井正在建设或陆续投产,一是要求在探测的采区内在地面选择适宜的勘查手段,如:地面高分辨二维和三维地震勘探,电法对采区进行探测,为采区规划设计提供地质依据。
二是在大型重达上千吨综采设备安装前或采区开采前,在矿井下查明与控制工作面内一切地质异常体,如:小断层和小褶曲、煤层厚度变化、煤层冲刷、剥蚀、煤层分叉、合并与尖灭、陷落柱、岩浆岩侵入煤层变焦、瓦斯涌出、岩溶及老空空间分布、可能的涌水点及通道、顶底板富水情况、顶板与围岩的稳定性等等。
这些地质异常即使规模小,如果不及时超前探查,不但造成采掘系统布局不合理,资源浪费,还直接影响高产高效工作面的持续开采及矿井水害的有效防治,更甚者危及整个矿井和矿工安全。
一旦发生问题,损失巨大。
由于一个等于煤厚小断层存在,导致工作面无法正常推进,设备被迫搬迁,经济损失惊人。
例如联邦德国约有20%左右综采面都遇到没有预料到的地质破坏;前苏联有三分之一综采工作面,因地质条件变化而被迫搬迁。
另外,众多的地方小煤矿,多数开采零星的煤田边角,原勘探程度低,构造相对复杂,给矿井采区设计和采掘造成很大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1955年至2002年四十余年来,全国煤矿发生300m3/h以上突水达893次,淹没矿井398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十亿元。
例如:1984年6月,开滦范各庄煤矿2171综采工作面发生充水陷落柱透水灾害,突水高峰期11h,平均涌水量达123180m3/h,仅21h淹没年产300万吨的整个矿井,8天后又淹没了吕家坨矿。
煤矿井下物探设计编写提纲

煤矿井下物探设计编写提纲
1绪论
1.1勘探目的、任务、要求
1.2编写依据
2概况
2.1矿井生产概况
矿井生产现状, 地质、水文地质概况。
2.2勘探区范围及四邻关系
2.3勘探工程量
3勘探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状况
3.1勘探区地质情况
勘探区煤层顶、底板岩性、构造发育程度等。
3.2勘探区水文地质情况
勘探区煤层顶、底板含水层, 矿井涌水量, 已探明积水区, 导水通道分布情况等。
4施工设计
4.1物探方法简介
4.2物探仪器工作原理
4.3测点布置及施工方法
5注意事项
设备维护保养、施工、数据采集、分析解释等环节的注意事项
6附图
6.1煤矿物探区域平面图
6.2煤矿物探测点布置图。
井下物探工作总结

井下物探工作总结
井下物探工作是指利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在井下进行地质勘探工作,以获取地
下资源信息和地质结构特征。
井下物探工作是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勘探开发的重要环节,也是地质勘探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
在井下物探工作中,通过地震勘探、电磁勘探、地电勘探等手段,可以获取地下岩石、矿藏、地下水等信息,为资源勘探开发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在井下物探工作中,地震勘探是最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
地震勘探通过在地下
埋设震源和接收器,利用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特点,获取地下岩石结构和地层特征的信息。
通过地震勘探可以获取地下构造、地层厚度、岩性、孔隙度等信息,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
电磁勘探则是利用地下电磁场的变化来获取地下矿藏、地下水等信息,地电勘探则是通过地下电阻率的测定来获取地下岩石结构的信息。
在井下物探工作中,需要克服许多困难和挑战。
地下环境复杂,地质构造多变,地下岩石参数不均匀,这些都给井下物探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同时,井下作业环境恶劣,工作条件艰苦,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地质情况和工作环境,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总的来说,井下物探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地质勘探技术,对于资源勘探开发具有
重要的意义。
通过井下物探工作可以获取地下资源的信息,为资源勘探开发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需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克服困难,不断创新,为我国的资源勘探开发做出更大的贡献。
0510河津腾晖煤业物探成果报告

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二○一一年五月工程名称:霍州煤电集团河津腾晖煤业有限责任公司201回采工作面井下瞬变电磁探测成果报告项目负责:技术负责:编写:审核:总工程师:编写单位: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日期:2011.05目录第1章概况 (1)1.1目的与任务 (1)1.2执行规范 (1)1.3 位置和交通 (2)第2章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 (4)2.1 地质 (4)2.2. 水文地质 (7)2.3地球物理特征 (8)第3章井下岩层含水性探测技术 (10)3.1 高密度直流电阻率探测法 (10)3.2 工作面直流电透视法 (11)3.3 矿井瞬变电磁法 (12)第4章矿井瞬变电磁法技术方法 (13)4.1 瞬变电磁法基本原理 (13)4.2 矿井瞬变电磁法原理 (15)4.3 PROTEM47矿井瞬变电磁仪 (17)4.4 矿井瞬变电磁法探测方法 (18)第5章201回采工作面瞬变电磁探水技术方案 (21)5.1 观测技术方案 (21)5.2 现场探测实际情况 (22)第6章资料处理与解释 (24)6.1 瞬变电磁法数据处理和解释系统 (24)6.2 资料处理 (25)6.3 资料解释 (26)第7章结论与建议 (29)7.1 结论 (29)7.2 存在问题 (29)7.3 建议 (30)第1章概况根据霍煤电纪要【2010】235号文件的安排,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负责乡宁、河津区域整合矿井的井下物探技术服务工作。
霍州煤电集团河津腾晖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在201回采面开掘的过程中,依据防治水规范“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要求,委托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开展井下瞬变电磁超前探测工作。
利用矿井瞬变电磁法超前探测巷道掘进迎头前方的地质构造及其含水性,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随着开采工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提高,对巷道前方岩层和地质构造的含水性探测精度要求越来越高。
特别是当前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的推广应用,这方面的地质要求更高。
最新矿山测量社会实践报告

最新矿山测量社会实践报告
在当前的矿业发展中,矿山测量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关系到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还直接影响到矿山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深入到了位于XX省的XX矿山,对该矿山的测量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研究。
首先,我们对矿山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学习。
矿山测量主要包括地面控制测量、井下控制测量、采场测量等。
通过与矿山测量工程师的交流,我们了解到现代矿山测量不仅依赖于传统的测量技术,还大量应用了GPS、GIS等现代测绘技术。
其次,我们参与了矿山的日常测量工作,包括对矿体的精确定位、矿井的开拓布局以及矿区的变形监测等。
我们发现,矿山测量工作的精确性对于确保矿山生产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任何小小的误差都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甚至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实践中,我们还注意到了矿山测量在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矿区环境的监测,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矿山开采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例如,通过沉降观测,可以及时发现地面沉降问题,采取措施避免对农田、居民区等造成损害。
此外,我们还对矿山测量数据的管理进行了研究。
数据的准确记录和有效管理对于矿山的长远规划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了解到,矿山企业正在逐步采用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们不仅加深了对矿山测量专业知识的理解,也认识到了矿山测量在矿业发展中的实际应用和重要性。
我们相信,随
着科技的进步和测量技术的不断创新,矿山测量将更加精准、高效,为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物探认识实习实习报告

物探认识实习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2021年8月1日。
实习单位,某地质勘探公司。
实习内容:
在本次实习中,我主要参与了公司的物探认识工作。
在实习的第一周,我接受了公司的培训,了解了物探认识的基本知识和工作流程。
随后,我跟随着老师傅和同事们,参与了实地的勘探工作。
在实地勘探中,我学习了如何使用地质仪器进行地下勘探,了解了地下地质结构的特点。
我还学习了如何分析勘探数据,利用地质信息来预测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还参与了一些矿区的勘探工作,亲身感受了勘探工作的辛苦和重要性。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在与同事们的合作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如何协作完成任务。
在与老师傅的交流中,我也得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建议。
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物探认识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明确的规划。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争取在将来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物探认识工程师。
感谢公司给我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我会珍惜这次实习的收获,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井下探放水总结报告编写细则

前言为了进一步规范煤矿防治水工作,有效地防治煤矿水害,提高煤矿防治水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规范性。
多年来,山西省各大煤炭集团紧密结合煤矿防治水工作实际,依据国家相关规程规范,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一系列有关煤矿防治水的管理文件及企业标准。
同时一些国内及省内的知名技术服务单位为了完成山西煤矿的技术服务业务与相关煤炭企业协同完成了一些技术管理成果。
为了更好地帮助省内煤矿防治水技术力量较薄弱的单位提升煤矿防治水工作水平和技术水平,推动煤矿企业查清水文地质条件、水害威胁现状以及水患严重程度,明确水害防范重点,提前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以便更有效地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山西省煤炭地质工程协会组织相关企业及专家依据山西省各大煤炭集团及相关企业有关煤矿防治水的一些管理文件、企业标准、经验总结,按照国家团体标准的编制要求,将一些针对性强、经过多数煤矿技术人员验证有可操作性、煤矿防治水普遍适用、工作方法可重复的一些管理文件、企业标准、经验总结,汇总编辑成为协会团体标准,便于推荐给相关单位参考使用。
本标准附录A《工作面探放水总结报告编写提纲》是标准的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山西省煤炭地质工程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编单位:本标准参编单位:木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本标准为首次制定。
井下探放水总结报告编写细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工作面探放水总结报告编制的基本规定、报告包括内容和要求,适用于相关编制单位在编制工作面探放水总结报告时参考。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煤矿安全规程》(国家安监总局令第87号)《煤矿地质工作规定》(安监总煤调〔2013〕135号)《煤矿防治水细则》(煤安监调查〔2018〕14号)《山西省煤矿老空水害防治工作规定》(晋政办发〔2017〕36号)3基本规定3.1井下物探作业前,应当根据采掘工作面的实际情况和工作目的等编写设计,设计由煤矿总工程师组织审批。
煤矿井下物探报告

XX煤矿有限公司12333进风顺槽YCS200矿用瞬变电磁仪超前探测探测人员:xxx xxxxxx xxxxx xxx xxxx xx探测范围:A5前12-112米探测时间:xxxx年x月xx日报告编号:L-15006S目录一、工程概况二、瞬变电磁探测技术三、施工布置及数据采集四、数据处理,结果解析五、结论与建议六、存在问题七、探测结果参考综合柱状图地层显示八、水平0°探测结果采掘平面图显示九、物探参考资料十、物探结果验证表十一、复探通知XX煤矿12333进风顺槽YCS200矿用瞬变电磁仪超前探测一、工程概况1、探测位置:12333进风顺槽12333进风顺槽布置在二采区皮带巷左侧,以方位角223°开口,设计长度1000m。
12333回采准备工作面布置在10#煤层中。
地面标高为970~1043m,井下标高为730~740m。
探测施工处于迎头位置。
距离A5测点12米。
如下图所示:2、井田主要含水层有:(1)中奥陶统石灰岩含水层;(2)上石碳统太原组石灰岩含水层;(3)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及石盒子组砂岩含水层;(4)第四系孔隙含水层。
3、井田主要隔水层有:(1)、中上更新统黄色亚粘土隔水层;(2)、各含水层之间的泥岩、砂质泥岩、粘土岩隔水层;(3)、本溪组隔水层。
4、探测目的煤矿生产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地质因素的影响,其中矿井水害长期以来一直是制约煤炭矿产资源安全高效开采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保证掘进安全,避免水害发生,依据“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的防治水原则,进行本次瞬变电磁法探测。
①探测目的是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服务,为防止在掘进工作中灾害的发生,保证生产安全。
②为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实现更科学的规划,更安全的生产。
5、探测任务本次探测的主要任务是使用YCS200矿用本安型瞬变电磁仪,通过不同角度利用瞬变电磁法探测A5测点前12—112米的赋水情况,根据探测情况编制报告为掘进安全地质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物探钻探一体化技术在煤矿探放水工作中的应用与实践

物探钻探一体化技术在煤矿探放水工作中的应用与实践摘要:由于历史原因,很多矿井周边都有小窑,这些小窑无序开采、滥采滥掘,形成很多采空区,因大矿对这些小窑资料不清,对小窑积水区的范围、积水量等难以查明,成为大矿隐蔽致灾的主因,给大矿的安全生产造成极大安全隐患。
天荣公司通过物探和钻探技术,探清了矿井采面周围小窑积水区域,疏放了老空积水,消除了安全隐患,为煤矿的安全回采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矿井在探放老空水方面提供了有益借鉴。
关键词:物探、钻探、煤矿探放水、应用、实践1项目背景五虎山煤矿所在的乌达矿区属于贺兰山北段煤田,位于阿拉善地块和鄂尔多斯地台之间,巴音鄂博背斜东北部,属地块边缘凹地煤田。
该矿011206工作面上部为011004和010904采空区,已通过钻探技术将两采空区积水疏干,而该矿011206工作面切眼南侧有小窑开采的历史,极有可能存在老空积水,但积水区域、积水量不清,给011206工作面回采形成极大安全隐患。
2物探先行勘探2.1技术选择采空区积水探测的勘探方法主要为矿井瞬变电磁法和井下直流电法超前探测技术,常用于顶底板岩层富水性探查的勘探方法主要有矿井高分辨电测深技术、矿井瞬变电磁技术及矿井音频电穿透技术等。
通过分析研究,本次探测采用井下瞬变电磁法进行探测。
该方法具有施工快速、探测方位较多、对水敏感等优点,能够满足011206工作面切眼南侧的小窑探测需求。
瞬变电磁法(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 Methods)以岩石的导电性差异为基础,利用接地或不接地回线向地下发送脉冲电流作为场源,激励探测目的物感生二次电流,在脉冲间隙测量二次场随时间的响应,从而了解地下介质的电性变化情况。
探测地下地质体时,向敷设的回线发送某种频率的脉冲电流,在回线中间及周围一定区域便产生持续一定时间的稳定磁场(称为一次场或激励场)。
若一次电流突然切断(即脉冲间隙)则一次磁场随之消失,从而使处于该磁场中的良导地质体的内部由于磁通量的变化而产生感应电动势(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并在良导电地质体中形成二次涡流场,二次涡流又由于焦耳热消耗而不断衰减,其二次场也随之衰减。
煤矿井下物探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

煤矿井下物探技术发展回顾与展望近几十年来,物探技术的发展快速,为煤矿井下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本文旨在回顾这些年煤矿井下物探技术的发展,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一些展望。
一、煤矿井下物探技术的发展历程1、岩石物理检测技术:在1960年代中期以前,在煤矿井下物探技术以岩石物理检测为主,具有解释性强、实际应用较多的特点。
主要包括岩石密度测试、岩石表面张力测试和岩石厚度测试等。
2、岩石超声波检测技术:70年代中期,随着岩石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发展,煤矿井下物探技术也开始成熟。
主要应用在探测地层储层的厚度、分布情况,以及检测各种岩性储层状态、坚硬度和物质组成等。
3、测井技术:在80年代以前,测井技术以其灵敏度高等特性,也大大提高了煤矿井下物探技术的精度和面积覆盖率,主要用于气测、测温、测干偏分析、测岩性、检测流体参数等。
4、新型物探技术:自21世纪初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物探技术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适应安全监测需要,采用声学探定、热成像测量、红外照相仪等技术。
新型物探技术可以有效地检测煤块体状分布、煤层倾角、煤层厚度和瓦斯含量等指标。
二、未来发展趋势1、应用自动化技术: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物探信息采集的效率和准确度,实现煤矿井下的信息化智能物探。
2、深入研究技术:基于技术融合与创新,发展深孔测试技术、显微技术和断层台站及钻孔测深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
3、提高监测精度:结合现代传感器技术,发展煤层变形监测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煤层变形检测的精度。
4、大规模集成技术:发展大规模集成技术,在探测正常情况下及突发事件时,可以快速获取煤矿监测数据,以更加及时的处理安全生产的问题。
三、结论近十几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技术不断发展,物探技术也在迅速壮大。
未来应用自动化技术、深入研究技术、提高监测精度和大规模集成技术,有望在煤矿井下物探技术上取得更好的发展。
“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化探跟进”综合探测验证制度

“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化探跟进”综合探测验证制度为了认真贯彻落实《煤矿防治水规定》,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原则,严禁在周边空巷、采空区积水不清、有毒有害气体不明的情况下掘进和回采作业。
规范井下探放水及掘进巷道超前钻探工作,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采区设计之前必须完成三维地震勘探,三维地震勘探报告需经地质处组织专家审查后批复,否则不得进行采区设计。
2、钻探施工前,必须提前取得工作面三维地震及地面电法探测成果报告,3、根据公司年度防治水工程计划采掘安排、对照精查地质勘探报告中的图纸资料来初步判断物探成果。
4、如物探成果与精查地质勘探报告存在分岐,安排进行再次物探验证。
5、根据综合分析成果编制超前探放水设计,合理确定探放水钻孔布置工艺,严格按设计进行探放水及巷道超前钻探,进行钻探验证。
6、钻探施工前,必须根据物探资料编制钻探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7、根据物探成果中的异常区域(3#煤顶板含水层、陷落柱、断层等),具体确定钻探施工方案。
8、钻探施工过程中,对异常区域的钻进,要有地测部技术人员现场监管、探放水队领导现场指挥、要指定专业人员加强观测钻进过程中钻孔岩粉、出水量、瓦斯浓度变化及顶钻情况,严格执行钻探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中的有关规定。
9、钻进施工结束后、探放水队将钻探成果资料报送地测部。
10、地测部及时将钻探结果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分析,与物探成果相对比。
如果结论一致,应按探放水作业相关规定,进行下一步工作。
如果结论有差距,要联系物探施工单位重新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论证误差产生的原因,直至搞清水害情况。
11、不断改进单一的探测方法,将勘探与问探(水文地质调查)相结合、将物探与钻探相结合、将水平探与立体探相结合、将水样化探(验)与征兆预探(测)相结合,有效提高探水的可靠性和验证率。
12、严格执行探掘分离制度,把“探水”作为掘进作业的前提条件,加强探放水进尺考核,确保“有掘必探”的有效实施。
物探规定

分公司物探管理制度一、总则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第九十条、第九十一条关于采掘工作面应采用物探、钻探等方法查清水文地质条件之规定为防止水害事故的发生,严格按照“有掘必探,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的原则进行物探钻探工作,特编制本管理制度。
二、煤(岩)巷掘进工作面第一条、井下所有煤岩巷掘进工作面(沿空留巷及沿空送巷除外),必须采用两种以上物探手段对该地点进行超前循环探测前方构造及底板的含水状况,查清水文地质条件。
第二条、掘进工程应在物探评价范围内进行即超前探测100m,允许掘进距离70m,留足30m的超前距。
第三条、凡是进行超前物探的煤岩巷掘进工作面,都必须采用牌板管理,工作面设立允许进尺物探牌板,固定在巷帮支架或在锚杆上;设置掘进起止牌,并悬挂在指定位置。
每次物探结束后,由队组技术员根据此次物探成果在该牌板上用醒目字体标明“由此向里允许掘进×m”进行下次物探。
掘进队按照安全距离进行施工,严禁超掘。
进行超前探测的巷道,掘进期间必须执行允许掘进通知单制度。
第四条、物探牌板及允许进尺牌板由掘进队负责管理,不得损毁或随意挪动位置,并负责每天修改进尺。
第五条、物探结束后,2天内提交物探报告并有总工程师审批意见。
第六条、针对物探查出的相对低阻值异常区(报告上标明赋水性较强的区域),必须编制探赋水异常区安全技术措施,进行钻探验证,掘进队严格按照措施执行,做好原始记录。
施工结束后及时提交验证报告并经矿总工审批。
有突水危险的开掘区段要对围岩进行预注浆加固或修改设计进行处理,否则不得掘进;有突水危险的采煤工作面应留设防水煤柱或进行底板注浆加固处理。
防水煤柱的留设应符合《煤矿防治水规定》要求。
进行底板注浆加固前,必须编制专门设计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注浆加固后必须再进行物探、钻探复验,同时提交注浆加固处理报告。
第七条、准备进行物探的前一天,提前通知各掘进队将巷道内杂物清理干净、积水疏干,巷道掘进迎头6米范围内严禁有积水浮煤,材料必须摆放整齐,以利于物探布线,巷道迎头必须达到成巷标准要求,严禁有空顶现象,迎头及巷道两帮高度必须达到2.2米以上,保证迎头断面平整。
井下物探工作总结

井下物探工作总结
井下物探工作是石油勘探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对地下岩石结构、地层性质
和油气储层的探测,为油田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地质资料。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在井下物探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在我将对这段时间的工作进行总结。
首先,我们在井下物探工作中采用了先进的地震勘探技术,通过地震波在地下
传播的特性,对地下岩石结构进行了精确的探测。
这为我们准确地判断了油气储层的位置和规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后续的钻井和油田开发工作奠定了基础。
其次,我们在井下物探工作中注重了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通过对地下岩石的地
震反射数据进行精确的处理和解释,我们得到了准确的地层结构图和油气储层的分布情况,为油田勘探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另外,我们还在井下物探工作中加强了与其他部门的协作。
与地质、地球物理
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密切合作,使得我们在井下物探工作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地下地质情况,为油田勘探和开发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地质信息。
总的来说,井下物探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具备扎实的专
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加强技术研究,提高工作效率,为油田勘探和开发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石油勘探和开发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煤矿有限公司
12333进风顺槽
YCS200矿用瞬变电磁仪超前探测
探测人员:xxx xxxxxx xxxxx xxx xxxx xx
探测范围:A5前12-112米
探测时间:xxxx年x月xx日
报告编号:L-15006S
目录
一、工程概况
二、瞬变电磁探测技术
三、施工布置及数据采集
四、数据处理,结果解析
五、结论与建议
六、存在问题
七、探测结果参考综合柱状图地层显示
八、水平0°探测结果采掘平面图显示
九、物探参考资料
十、物探结果验证表
十一、复探通知
XX煤矿12333进风顺槽
YCS200矿用瞬变电磁仪超前探测
一、工程概况
1、探测位置:12333进风顺槽
12333进风顺槽布置在二采区皮带巷左侧,以方位角223°开口,
设计长度1000m。
12333回采准备工作面布置在10#煤层中。
地面标高为970~1043m,井下标高为730~740m。
探测施工处于迎头位置。
距离A5测点12米。
如下图所示:
2、井田主要含水层有:
(1)中奥陶统石灰岩含水层;
(2)上石碳统太原组石灰岩含水层;
(3)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及石盒子组砂岩含水层;
(4)第四系孔隙含水层。
3、井田主要隔水层有:
(1)、中上更新统黄色亚粘土隔水层;
(2)、各含水层之间的泥岩、砂质泥岩、粘土岩隔水层;
(3)、本溪组隔水层。
4、探测目的
煤矿生产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地质因素的影响,其中矿井水害长期以来一直是制约煤炭矿产资源安全高效开采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保证掘进安全,避免水害发生,依据“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的防治水原则,进行本次瞬变电磁法探测。
①探测目的是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服务,为防止在掘进工作中灾害的发生,保证生产安全。
②为制定安全技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实现更科学的规划,更安全的生产。
5、探测任务
本次探测的主要任务是使用YCS200矿用本安型瞬变电磁仪,通过不同角度
5
制报告为掘进安全地质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二、瞬变电磁探测技术
1、概述
YCS200矿用本安型瞬变电磁仪是武汉地大华睿地学技术有限公司结合十数年瞬变电磁法勘探研究,在地面勘探瞬变电磁仪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适合矿井使用的新型瞬变电磁仪,主要用于煤矿井下巷道周围地质构造勘探、测水勘探和地面工程勘探。
Windows操作平台、大尺寸真彩液晶屏和一键采集的软件结构更加方便您的使用,超微弱信号采集技术的使用,确保了在小功率发射电流的情况下也可探测较远距离。
(1)、执行标准
Q/HR5. 0-2011《YCS200矿用本安型瞬变电磁仪》
(2)、产品主要用途及其适用范围
YCS200矿用本安型瞬变电磁仪对低阻充水破碎带反映特别灵敏、体积效应小、纵横向分辨率高,且施工方便、快捷、效率高等优点,既可以用于煤矿掘进头前方,也可以用于巷道侧帮、煤层顶、底板等探测,为煤矿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水患和导水构造的超前预测预报提供技术手段。
(3)、仪器特点
本产品集发射接收功能于一体,主要特点如下:
●微功耗工控主机
●高速数字信号处理
●微弱信号采集
●高效率发射电路
●一键式数据采集
●多种方式数据显示
●人工噪声数据排除
●文件管理智能可靠
●安全防爆
●防潮防尘
2、工作原理
(1)、防爆瞬变电磁仪工作原理
防爆瞬变电磁仪的工作原理是矿井瞬变电磁法(MTEM)。
矿井瞬变电磁法是利用不接地回线于井下巷道内设置通以一定电流的发射线圈,在其周围空间产生一次电磁场,从而在巷道周围导电岩矿体中激发产生感应电流。
在电流断开之前,发射电流在回线周围空间中建立起一个稳定的磁场。
在时间t=0时刻,将电流突然断开,由该电流产生的磁场也立即消失。
一次磁场的这一剧烈变化通过巷道内空气和周围导电介质传至回线周围的岩层中,并在岩层中激发出感应电流以维持发射电流断开之前存在的磁场,使空间的磁场不会即刻消失。
由于介质的热消耗,直到将磁场能量消耗完毕为止。
由于电磁场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导电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得多,当一次电流断开时,一次磁场的剧烈变化首先传播到发射回线周围巷道顶、底板和侧帮,因此,最初激发的感应电流局限于巷道附近岩层中。
巷道附近各处感应电流的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在紧靠发射回线一次磁场最强的巷道顶、底板处感应电流最强。
随着时间的推移,巷道周围的感应电流便逐渐向外扩散,其强度逐渐减弱,分布趋于均匀。
研究结果表明,任一时刻巷道顶、底板导电岩层中涡旋电流在巷道内产生的磁场可以等效为一个水平环状线电流的磁场。
在发射电流刚关断时,该环状线电流紧挨发射回线,与发射回线具有相同的形状。
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电流环向外扩散,并逐渐变形为圆电流环。
等效电流环像从发射回线中“吹”出来的一系列“烟圈”,因此,将巷道项、底板导电岩层中涡旋电流向外扩散的过程形象地成为“烟圈”效应。
矿井瞬变电磁法(MTEM),其基本原理与地面瞬变电磁法基本原理相
同。
所不同的是,矿井瞬变电磁法是在井下巷道内进行,瞬变电磁场呈全空间分布(如图),全空间效应成为矿井瞬变电磁法固有的特点。
煤层一般情况下为高阻介质,电磁波易于通过,所以煤层对TEM来说就没有像对直流电场那样的屏蔽性,故接收线圈接收到的信号是来自发射线圈周围全空间岩石电性的综合反映。
因而在判定异常体空间位置时,需根据线圈平面的法线方向并结合地质资料加以综
合分析确定。
(2)、矿井瞬变电磁法工作方法技术
目前,矿井瞬变电磁法经常使
用的工作装置形式主要有重叠回线
和偶极一偶极两种。
重叠回线装置
形式地质异常响应强、施工方便,
但线圈间存在较强的互感,一次场
影响严重;偶极一偶极装置收发线
瞬变电磁法原理示意图
圈互感影响小,消除了一次场影响,
但二次场信号弱,不易于地质异常体识别。
(3)、装置参数的设计
根据不同的地质任务,选择回线边长与匝数是不同的。
回线在一定的范围内线框越小,其体积效应也越小,其横向直、纵向分辨率也愈高。
井下的工作环境所限制,矿井巷道宽度只有几米,因此回线边长不能太大,否则不便于施工,也降低工作效率。
但井下的工作任务不同,施工环境所限,只能选择较小的边长,通过具体的实验,一般在1-3m边长比较合适。
其它参数在井下实际测量中,正式工作前通过试验即可确定。
回线大小一定,一般回线匝数愈多,发射磁矩愈大,发射功率也愈大,接受回线感应信号也愈强。
有效面积增大,发射磁矩愈大,发射功率也愈大,探测深度增大,接受回线感应信号也愈强,但会增加装置移动的难度。
实际测
量中,由于井下巷道空间的限制,为了增大回线的有效面积,有时可果用矩形回线组合进行测量,以满足实际探测工作的需要。
总之,矿井瞬变电磁法实际测量中,根据探测任务的要求和井下实际人文设施情况,选择合理的回线边长大小和回线臣数,不仅能有效完成探测任务,同时可提高实际探测的工作效率和减小测量中的劳动强度。
3、主要技术参数
YCS200矿用本安型瞬变电磁仪一技术指标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