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错配、结构性研发投资短缺与企业绩效——基于工业企业大样本
融资约束与资源错配: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
融资约束与资源错配: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赵玉龙;祝树金【摘要】在对融资约束影响资源错配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使用1998-2007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对企业内和行业内资源错配进行测度,并进行相应实证分析,结论显示:融资约束与企业内资源错配、行业内资源错配呈现U型的非线性关系,随着融资约束的上升,企业内和行业内的资源错配程度将会先下降后增加;在不同所有制属性、区域以及行业内的企业之间,融资约束对资源错配的影响稳健,但影响效应存在差异,具体而言,非国有企业对融资约束的反应更敏感,东部和中西部样本中融资约束对企业内错配和行业内错配的影响存在不同,融资约束对劳动密集型行业存在显著的企业内错配效应,而对行业内错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资本密集型行业;最后结合行业面板数据,进一步验证了融资约束对行业内错配影响的稳健性.【期刊名称】《商业研究》【年(卷),期】2017(000)007【总页数】10页(P163-172)【关键词】融资约束;资源错配;实证研究【作者】赵玉龙;祝树金【作者单位】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长沙 410079;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长沙 41007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426;F27要素资源的重新优化配置是实现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关键。
Hsieh和Klenow(2009)考察了中国在资源使用方面的错配情况,指出如果中国达到美国的资源配置程度,那么将可以获得25%-40%GDP的提升。
自HK模型发表以来,资源错配问题成为理论研究关注的重点。
一方面,考察资源错配是否显著影响了全要素生产率以及其造成了多大程度的增长损失。
例如,涂正革和肖耿(2005)发现企业生产中要素的配置效率对基于随机前沿模型而测算的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微弱,而聂辉华和贾瑞雪(2011)则指出资源错配是导致企业生产率不高的重要原因。
曹玉书和楼东玮(2012)认为资源的错误配置既影响了产出总量的短期值,同时也影响了长期内的生产前沿,如果消除所有年份的资源错配,则我国的GDP增长率平均每年可提高0.9%。
金融资源错配、融资成本与企业绩效
金融资源错配、融资成本与企业绩效金融资源错配、融资成本与企业绩效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金融资源错配对企业融资成本和绩效的影响。
金融资源错配是指金融机构提供的融资资源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不匹配的现象。
金融资源错配可能导致企业在融资时面临高昂的融资成本,并对企业的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通过分析金融资源错配的原因和机制,探讨了如何优化金融资源配置,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绩效。
一、引言金融资源错配是一个普遍存在且影响深远的问题。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发展中国家中有超过70%的中小企业难以获得符合其需求的融资。
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金融资源错配同样存在,并对企业的融资成本和绩效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解决金融资源错配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金融资源错配的原因1. 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面临着大量企业的融资需求,而企业面临的金融机构选择也是众多的。
信息不对称导致金融机构无法准确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和风险状况,从而导致资源的错配。
2. 利益冲突:金融机构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企业则追求融资成本的最小化。
这种利益冲突可能导致金融机构提供的融资资源与企业实际需求不匹配。
3. 不完善的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不完善也是金融资源错配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不完善的金融市场上,融资成本可能会被高估或低估,从而导致金融资源错配。
三、金融资源错配对融资成本的影响金融资源错配可能导致企业在融资时面临高昂的融资成本。
首先,由于金融机构无法准确估计企业的风险状况,很多企业可能面临着高昂的利率和抵押要求。
其次,金融资源错配可能导致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融资,从而不得不选择高成本的融资渠道。
四、金融资源错配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金融资源错配不仅对企业的融资成本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对企业的绩效产生不利影响。
首先,高昂的融资成本会降低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从而影响企业的绩效。
其次,由于融资成本高企,企业可能无法充分利用资金进行创新和扩张,从而错失市场机会,进一步影响企业的绩效。
金融科技与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基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和银行业竞争视角
《金融发展研究》第1期金融科技与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基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和银行业竞争视角何 涌 张 影(湖南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7)摘 要:基于2011—2021年沪深A 股上市企业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探究金融科技发展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有助于缓解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进一步分析发现,覆盖广度的作用效果大于数字化程度。
作用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科技发展能够通过提高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和银行业竞争缓解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
异质性分析表明,在企业内部控制有效、面临高融资约束时,金融科技发展缓解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的效果更显著。
研究从理论上丰富了金融科技的经济后果和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因素类文献,实践上为强化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三部门协同推进金融体系深化改革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现实指导。
关键词:金融科技;期限匹配;短债长用;会计信息披露质量;银行业竞争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24)01-0070-09DOI :10.19647/ki.37-1462/f.2024.01.008一、引言近年来,我国企业债务违约事件频发。
例如,2019年,方正集团的超短期融资债券“19方正SCP002”违约。
2022年,华晨集团因14只债券违约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通过分析违约原因发现,以“短债长用”为代表的激进型投融资策略是不可忽略的内因之一。
企业为满足经营资金流动性需求,大量依靠短期债务,且短期债务比例持续大幅高于短期资产比例。
相应地,长期债务比例持续显著低于长期资产比例,最终导致中国企业存在严重的投融资期限错配现象(刘晓光和刘元春,2019)[1]。
企业采取这一激进型融资策略,虽然能够通过利用多期连续短期负债满足长期资产投资的资金需求,但期限匹配理论认为,当融资期限小于投资期限时,企业可能由于无法产生足够的现金流用以偿还到期债务和利息,被迫选择以更高昂的融资成本进行短期贷款续借,以满足资金周转需要(Morris ,1976)[2]。
短贷长投是否会抑制企业突破式创新?
短贷长投是否会抑制企业突破式创新?周佳丽 湛 泳 邓梦丽摘 要:研究以我国A股2013-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高新技术企业短贷长投对突破式创新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短贷长投对突破式创新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这种抑制作用在非国有性质、规模较小的东部地区企业中更为显著。
机制研究发现研发投入规模、投资效率和生产效率是高新技术企业短贷长投影响突破式创新的三个重要渠道。
此外,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制度缺陷是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短贷长投的原因。
据此,政府应扩宽直接融资渠道,提高利率市场化水平,深化银行业改革,以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突破式创新。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短贷长投;突破式创新;金融制度缺陷DOI:10.3773/j.issn.1006-4885.2024.01.072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2-9753(2024)01-0072-151 引 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要想加快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就需要持续创新,尤其是注重提升创新质量。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最新公布的《世界知识产权指标2022》报告显示我国的全球专利申请量位居世界第一,远超排名第二的美国,但目前我国基本上是以渐进式创新为主,从三类专利类型中看,用来衡量突破式创新的发明专利无论是申请量还是授权量占比相对来说均比较低,专利质量仍然离美国、瑞士等发达国家还有一段较长的距离。
我国企业在进行突破式创新等长期性投资活动时存在利用短期借款的现状即“短贷长投”。
金融市场提供的长期融资主要有债券融资、股票融资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中长期贷款,从图1中可以看出,我国企业债券和股票融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较低,除了2020年达到峰值9.99%以外,该比重一直保持在10%以下。
将当年中长期贷款加进来以后,企业长期融资总额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虽然近两年有所上升,但最近五年的平均值不高,约为30%左右。
金融错配、所有制结构与资本回报率来自我国工业企业的研究
金融错配、所有制结构与资本回报率来自我国工业企业的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金融错配、所有制结构与资本回报率之间的关系,并以我国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研究。
金融错配是指资金在市场中的非效率配置,表现为资金不能有效地流向最有效率的使用者,从而影响整体经济效率。
所有制结构则是指不同所有制形式在经济中的比例和分布,包括国有、民营、外资等多种类型。
资本回报率则反映了资本投入的经济效果,是评价投资效益的重要指标。
文章首先将对金融错配、所有制结构与资本回报率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和评述,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接着,文章将利用我国工业企业的数据,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运用统计方法,探讨金融错配、所有制结构对资本回报率的影响机制,以及不同所有制企业在金融错配环境下的表现差异。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金融错配、所有制结构与资本回报率关系的理解,而且对于优化我国工业企业的融资环境、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还将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参考,以推动我国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二、文献综述金融错配、所有制结构与资本回报率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经济学和金融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这一问题更是引起了广泛关注。
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丰富的文献基础。
在金融错配方面,早期研究主要关注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和信贷配给问题,认为金融错配会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关注金融错配的具体表现和影响机制,如所有制歧视、政策干预等。
这些研究指出,金融错配不仅会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和融资可得性,还会对企业的投资行为、创新能力和资本回报率产生重要影响。
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一方面,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资源获取、政策支持、市场地位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直接影响了它们的资本回报率和经济绩效。
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基于传统金融结构错配分析谢
《金融发展研究》第12期收稿日期:2021-02-25修回日期:2021-06-03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基于传统金融结构错配分析谢婷婷1、2高丽丽2(1.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2;2.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摘要:在传统金融模式下,金融资源结构性错配严重制约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有效矫正这一问题,进而驱动中小企业创新。
基于2011—2018年中小板上市公司数据,运用面板固定及中介效应模型,在传统金融结构错配背景下,探讨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内在机制。
研究发现,相较于传统金融,数字金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效应更为显著,数字金融通过矫正传统金融结构错配,改善非国有、高技术、成长期和成熟期中小企业创新融资环境,更具靶向性地支持中小企业创新活动。
进一步发现,数字金融使用深度与数字化程度两个维度均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产生积极影响,但覆盖广度影响不明显。
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能够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减少企业融资成本和降低企业杠杆来提高企业创新产出。
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数字金融的发展优化、实现创新驱动提供可靠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关键词:数字金融;技术创新;传统金融;面板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21)12-0060-09DOI :10.19647/ki.37-1462/f.2021.12.008作者简介:谢婷婷,女,湖南耒阳人,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区域金融与资本市场;高丽丽,女,安徽阜阳人,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为区域金融。
一、引言技术创新是决定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动力。
在我国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时期,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已然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张军扩等,2019)[1]。
微观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要实施者,激发企业创新能够充分带动经济质量及效益的提升。
金融错配PPT
Ⅱ
产生原因
01 政府作用
提高新企业进入 门槛,限制更多 的资金进入生产 效率高的企业。
对效率低的企业 进行过度保护, 这些企业分配到 了较多的资金
政府对地方金融 机构进行过多干 预,通过颁布一 系列税收、贷款 等优化政策促使 更多的金融资源 流入政府支持的 企业中
02 金融制度不完善
03 利率市场化程度低
Ⅲ
金融错配对、经济的影响
01 金融错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1.企业自身研发投资对企 业创新错配的影响
我国企业普遍更重视业务经营 与推广,对自主创新方面重视 度不高,创新能力较为薄弱。 金融错配可能导致企业缺乏从 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动力,造成 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并最终导 致社会资源的浪费。除此之外, 金融支持不足也会抑制企业创 新。
03 推进利率市场化
放开利率管制,为民 间资本的进入提供渠 道,增加中小型金融 机构的资金量,为规 模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并且彻底消除政府不 当的隐性干预
建立健全非国有企业 的信贷评级体系,简 化贷款流程,完善抵 押与大额贷款业务
04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加快企业诚信管 理制度的建设, 倡导企业的诚信 经营,强化信用 自律,有效改善 当前风气
02 金融资源在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错配
国内融资体制存在较为严 重的基于企业所有制的金 融错配现象。影响了整个 金融资本的合理配置,降 低了使用效率
金融资源过度配置到国有 企业,导致这些企业金融 资源过剩,容易产生过度 投资,导致资源浪费,投 资效率较低,最终影响企 业绩效水平。
政府对金融资源配置的干 预导致金融资源价格扭曲, 企业受自身规模、相关风 险等原因导致金融资源没 有按照企业生产效率进行 配置。
在利率被管制的条件下,假如利率由于 人为因素低估,就难以反映出真实的市场需 求状况,导致市场资金供给严重高出实际需 要,资金就只能依据“非价格”的信号进行 配给,通过信贷配给方式决定资金究竟应该 分配给谁。
第22卷2020总目次
第22卷2020总目次作者:来源:《科技与管理》2020年第06期第1期杭州市县域土地利用碳排放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李泽坤任丽燕马仁锋刘永强姚丹(1)要素市场扭曲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存在性检验金本庆汪浩瀚(10)海洋产业集聚对海洋环境污染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分析——基于中国沿海11省市数据的检验郑雪晴胡求光(17)智慧养老服务供应链模型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陈晓华(23)僵尸企业分布与东北地区经济低迷关系研究叶娇赵天祎牛乐泉(29)光明乳業海外并购市场效应与影响因素研究王威万志敏王婉婷(37)制度距离对中国跨国企业海外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舒悦张海波(43)效果推理与绩效关系的研究综述与未来展望刘军跃杨雪程李军锋张巧玲(51)环保理念下化工行业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刘萍于建鑫(58)产融结合与企业融资约束——基于期限错配视角的实证分析梁静溪刘爽(65)浙江省农村居民收入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张杰许继琴(74)城市商业银行非系统性金融风险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公司治理及地方政府视角毛银辉陆智强(81)我国智能技术进步的就业门槛效应研究吴淑娟吴海民(89)基于动机视角的消费者负面EWOM传播意愿影响因素研究莫燕翟倩男(100)第2期低碳经济视角下区域碳排放时空差异与驱动因素分析——基于内蒙古自治区101个县域截面数据的空间计量研究单子丹项朝霞李云竹(1)东北地区知识型人才吸引与保留的影响因素——基于Kano模型的研究高英刘雨琪(9)房地产业发展降低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吗?——来自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李波汪浩瀚(17)高技术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效率的溢出效应研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的分析修国义郑雪(24)能力视角下我国原油供应链弹性影响因素研究邓倩玉王宇奇(32)党组织参与对公司治理水平及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国有企业三层委托代理关系视角付永刚刘启(43)企业金融化、盈余管理动机与异质性研发投资成力为许彪(51)基于共生理论的跨界联盟创新资源转移模型研究刘思阅高长元王京(65)区域科技服务平台生态系统共生演化机理研究李长云王艳芳(75)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知识付费平台持续使用意愿研究魏玲郭新悦(83)基于GRNN神经网络的科技型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宋丽平李萌于书洋(91)闽贵赣三省绿色化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王君嘉马红梅(98)基于顾客扩散能力的平台型电子商务企业价值评价罗晓光冯子臣(106)第3期团队情商对团队绩效影响研究:回顾、评述与展望孙友然庄璇孙兆君(1)基于服务创新链的科技服务联盟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刘盟盟李长云王京(8)科技创新企业TMT垂直对差异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行为整合的中介和团队创新氛围的调节孟陈莉葛玉辉王倩楠(20)工业互联网对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制造业的实证研究岳丽荣邵博申君宜(28)政府宏观调控与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来源——基于产业政策视角的实证分析孔令文李延喜(37)浙江省特色小镇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邹德玲王辉丛海彬(48)区域发展视角下创业孵化器的研究述评与展望江英于正东(57)我国产业集聚热点与趋势的文献计量分析罗啸潇王婷廖斌(65)经济开放程度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集聚现象的关系研究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现状述评姚正海(81)基于双因素模型的股票市场噪声交易风险测度张云辉程显茗(88)移動互联时代老字号品牌复兴的战略逻辑与实现路径——以“八王寺”为例袁少锋高永美(94)考虑保鲜努力水平影响的生鲜电商定价与订货策略张柯檬李贵萍(103)第4期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升级影响因素研究綦良群喇丽花(1)资源禀赋对地区经济影响——基于“资源诅咒”假说的实证分析基于核心能力视角的制造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以沈阳机床为例唐赟秋韩明华(17)进口中间品质量对出口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基于产业集聚的调节作用姚红董楠楠(24)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知识图谱分析苏颉王婷张浩(33)信息生态视角下科技创新智库建设影响因素研究张笑楠(41)科技创新国际合作研究的演进和前沿——基于知识图谱分析冼蕾谢科范梁本部(48)金融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基于我国2000—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顾晓安郑希杰李文卿(57)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系统耦合协调度研究薛亮赵胜川(67)精神型领导对知识型员工工作重塑的影响朱天乐鲁虹(74)新员工实习经历、职业认同和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赵波刘鑫泱蔡特金(82)数字经济下“95后”新生代员工的工作动机研究——基于浙江省中小型企业的调查研究苗继竹唐雪莲(90)先进制造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对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刘萍范祥玉(98)高新技术企业高管对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预期研究——基于适应预期模型毛银辉陆智强(105)第5期旅游减贫的门槛效应实证研究——以陕西省为例李治宋文莉李国平(1)中国机器人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影响因素研究杜可李桥兴(11)OFDI影响中国海外创新的门槛效应研究——基于东道国视角闫晨黄远浙干天霖(18)会展企业智能化升级的量表开发与检验孟凡胜邸嘉禹杜泽文(30)基于DEA模型的新能源车企政府补助的绩效研究周文成赵默涵(37)基于Citespace的国内旅游效率研究知识图谱分析李锦宏林孔江李玥(44)高管的并购烙印能否提升企业绩效任曙明宋建民李莲青(53)科技创新团队文化自由对其绩效影响研究肖利哲韩雪娇李永华(65)高管激励、风险承担与企业创新——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研究喻雨婷左晶晶(73)员工感恩、知识共享与团队创造力——团队成员交换的两阶段调节作用黄丽媛鲁虹(81)外来者劣势对新创企业凝聚力的影响——以Y企业为例江英田丽芳(89)科技金融网络绩效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徐玉莲张思琦(97)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债务融资的影响研究——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田淼淼孙建红(104)第6期双元导向创新独占机制对开放式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宋丽平郑娇洋(1)基于跨期依赖的国有企业技术效率评价…陈实赵寅胤马雪芮马静怡林佳欣(10)文化距离如何影响海外子公司经营绩效——基于上市公司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王盼盼张海波(19)基于CiteSpace与RmDematel的中国装备制造业升级影响因素研究綦良群高文鞠(31)中国制造业服务化国际比较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贸易增加值的视角徐梦梦陈钧浩(39)政策工具视角下我国绿色生态产业发展政策文本量化分析方永恒张颖(49)创意产业组织单元间知识流动分析胡瑶瑛李煜华舒慧珊(58)制度变迁与企业家精神、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袁婷婷(64)团队虚拟性对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陈竹林凤何建佳(70)参与全球价值链对行业内工资差距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潘枝青陈钧浩(77)基于百度指数的投资者关注度对上证指数的影响研究李小飞范晓静(85)机构投资者团体持股与股价信息含量程倩王朝晖(93)网络环境下中国消费者对邮轮品牌形象感知研究苏翔陈芳王志英(101)(第22卷卷终)。
企业创新资源配置结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不同产权性质视角
企业创新资源配置结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不同产权性质视角张 馨,彭纪生,涂海银(南京大学商学院,江苏南京210093)收稿日期:2020-12-25 修回日期:2021-01-14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67208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71602084)作者简介:张馨(1991 ),女,安徽砀山人,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管理;彭纪生(1957 ),男,江苏南通人,博士,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㊁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管理;涂海银(1992 ),男,湖北保康人,南京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战略决策㊂本文通讯作者:彭纪生㊂摘 要:产权性质与企业创新投入及创新绩效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㊂尽管整合制度逻辑和效率逻辑有助于调和现有矛盾,但是采用投入 产出模型忽略了影响创新绩效的微观要素与配置结构间的差异㊂以要素配置为切入点,将企业创新资源配置划分为人员结构㊁人员层次结构与经费结构3部分,从产权性质视角打开企业创新投入的 黑箱 ㊂结果发现:①与民营企业相比,国企倾向于配置更多创新资源;②在国企的3种资源配置结构中,仅经费结构配置合理,能够显著提升创新绩效,人员结构配置对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不显著;③相比之下,民企人员结构配置较为合理,对创新绩效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④国企㊁民企人员层次结构配置均不合理且无显著差异㊂研究表明:民企善于发挥人的优势,而国企更能发挥物的优势㊂研究结论可为解释产权性质与创新绩效差异提供新视角㊂关键词:企业创新;资源配置;创新绩效;科研人员;科研经费;产权性质D O I :10.6049/k j j b yd c .2020100226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 S I D ):中图分类号:F 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348(2021)08-0126-10I n n o v a t i o n R e s o u r c e A l l o c a t i o n S t r u c t u r e a n d I n n o v a t i o n P e r f o r m a n c e:A P e r s p e c t i v e o f O w n e r s h i pZ h a n g X i n ,P e n g J i s h e n g ,T u H a i yi n (B u s i n e s s S c h o o l ,N a n j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N a n j i n g 210093,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O w n e r s h i p ,i n n o v a t i o n i n p u t a n d i n n o v a t i o n p e r f o r m a n c e h a s a l w a y s b e e n o n e o f t h e f o c u s q u e s t i o n s .A l t h o u gh i n t e g r a t i n g t h e i n s t i t u t i o n a l l o g i c a n d e f f i c i e n c y l o g i c h e l p s r e c o n c i l e e x i s t i n g c o n t r a d i c t o r y p e r s p e c t i v e s ,i n p u t -o u t pu t m o d -e l s i g n o r e t h e m i c r o f a c t o r s t h a t a f f e c t i n n o v a t i o n p e r f o r m a n c e a n d d o n o t a c c o u n t f o r h e t e r o g e n e i t yi n r e s o u r c e a l l o c a t i o n s t r u c t u r e .T a k i n g m i c r o -l e v e l f i r m r e s o u r c e f a c t o r a l l o c a t i o n a s t h e b r e a k t h r o u g h p o i n t ,t h i s p a p e r f i r s t l y su b d i v i d e s f i r m s 'r e s o u r c e a l l o c a t i o n i n t o t h r e e s t r u c t u r e s :p e r s o n n e l s t r u c t u r e ,p e r s o n n e l s t r u c t u r e o f s e n i o r a n d f u n d i n g s t r u c t u r e .F r o m 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o f o w n e r s h i p ,t h e b l a c k b o x o f f i r m 's i n n o v a t i o n i n v e s t m e n t i s o p e n e d .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c o m pa r e d w i t h p r i v a t e f i r m s ,s t a t e -o w n e d e n t e r p r i s e s t e n d t o a l l o c a t e m o r e r e s o u r c e s .F u r t h e r a n a l y s i s s h o w s t h a t :①A m o n g th e t h r e e r e s o u r c e a l l o c a t i o n s t r u c t u r e s o f S t a t e -O w n e d e n t e r p r i s e s ,o n l y t h e f u n d i n g s t r u c t u r e i s r e a s o n a b l e ,w h i c h c a n s i gn i f -i c a n t l y i m p r o v e i n n o v a t i o n p e r f o r m a n c e .H o w e v e r ,p e r s o n n e l s t r u c t u r e i s n o t h e l p f u l .②I n c o n t r a s t ,f o r p r i v a t e e n t e r pr i -s e s ,t h e a l l o c a t i o n o f p e r s o n n e l s t r u c t u r e i s r e a s o n a b l e t o m a k e a g r e a t c o n t r i b u t i o n .③T h e a l l o c a t i o n o f pe r s o n n e l s t r u c -t u r e of s e n i o r i s u n r e a s o n a b l e ,a n d t h e r e 's n o s ig n i f 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c e b e t w e e n t w o k i n d s o f th e e n t e r p ri s e s .T h i s f o u n d i n gi l -l u s t r a t e s t h a t s t a t e -o w n e d e n t e r p r i s e s a r e b e t t e r t o p l a y t h e r o l e o f t h i n g s ,w h i l e p r i v a t e e n t e r p r i s e s a r e g o o d a t u s i n g th e a d v a n t a g e s o f h u m a n .T h e r e s u l t s o f f e r a n e w m i c r o p e r s p e c t i v e t o e x pl a i n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s i n i n n o v a t i o n p e r f o r m a n c e c a u s e d b y o w n e r s h i p va r i a t i o n s .K e y Wo r d s :E n t e r p r i s e I n n o v a t i o n ;R e s o u r c e A l l o c a t i o n ;I n n o v a t i o n P e r f o r m a n c e ;R&D P e r s o n n e l ;R&D F u n d s ;O w n e r -s h i p0引言产权性质与企业创新投入及创新绩效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㊂基于效率逻辑的代理理论认为,国企由于所有者缺位和监管激励机制缺失等问题,导致其创新绩效并不理想[1-2]㊂但制度理论从企业与周围组织关系角度出发指出,国企所具备的资源优势能够为创新活动提供持续的资金投入,从而显著促进创新绩效提升[3-4]㊂事实上,制度理论关注资源获取,而代理理论则关注资源利用㊂在这种背景下, Z h o u等[5]㊁魏巍等[6]通过整合制度与效率逻辑,深刻揭示国有产权对创新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内在影响,为调和现有矛盾提供了新路径㊂但这类文献存在一些局限,即基于宏观视角的投入 产出模型只关注资源投入总量,没有区分不同资源(人与物)间的差异,更未深入探讨影响创新绩效的资源配置结构及产权性质差异[7]㊂实际上,创新投入只是企业顺利开展创新活动的基础,如何有效配置这些资源以发挥最大效用才是关键㊂能为某个企业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对其它企业不一定能发挥作用,正如系统论所指出:结构决定系统功能而非要素㊂因此,如何合理配置企业创新资源结构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㊂理论上,不同资源配置结构有可能导致创新绩效差异,但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即使相同的资源配置结构对不同企业也有可能带来不同的创新绩效㊂产权性质不同,企业经营环境㊁经营目标㊁治理机制㊁运作模式等亦有所不同,这些均会影响企业研发活动和创新绩效水平[5,8]㊂那么,产权性质是否会导致创新资源配置结构不同?特定产权性质下的资源配置结构如何影响企业创新绩效提升?本文基于资源配置理论,以企业内部资源配置作为切入点,创新性地提出企业创新资源配置三结构:人员结构㊁人员层次结构(高层次科研人员占科研人员总数的比例)与经费结构(科研人员人均科研经费),探讨产权性质对资源配置结构的影响以及资源配置对创新绩效的作用㊂1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有关资源配置的研究,最早始于经济学领域㊂1662年,P e t t y[9]提出 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的论点,标志着资源配置理论的萌芽㊂随后,亚当㊃斯密用 看不见的手 生动阐述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M a r x等[10]基于稀有性与价值交换关系,指出资源配置是一种调节手段;S a m u e l s o n等[11]提出一种调和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的资源配置二元论;K o o p m a n s&B e c k-m a n n[12]认为,资源最优配置理论就是研究在给定技术和消费者偏好情形下,如何将有限的经济资源按照某种规则分配到各种产品生产中,以最大限度地满足需要㊂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13]将资源配置定义为各种经济资源在不同使用方向之间分配,并指出时间㊁空间和数量是构成资源配置的三要素㊂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部分学者从管理学角度探讨资源配置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作用㊂如P o w e r s&M c D o u g a l l[14]将宏观资源配置引入微观企业层面,将其定义为企业对所需资源进行分配调整,使资源之间能够相互匹配以符合企业具体生产实践情境,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独特竞争力㊂尽管目前学者对资源配置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但本文认为,资源配置的实质就是保持稀缺资源的最佳比例结构,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满足现实需要㊂科研人员和科研经费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必须投入的资源,本文将其定义为企业创新资源㊂根据资源配置理论,企业对这些资源进行配置,力图使人与物以最佳比例结构投入到科研生产活动中,并获取最高收益㊂其中,科研人员配置既要考虑数量比例,又要考虑人才梯次结构㊂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员结构配置(简称人员结构),即研发人员与企业人数的比例;二是层次结构配置(简称人员层次结构),即在科研人员中投入多少高层次研究人员㊂关于科研人员配置的研究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H e n d r i k s等[15]指出新产品开发项目中有效的人力资源配置对企业绩效具有重要影响;K w a n&C h i u[16]认为,在由知识创造㊁知识影响和知识传播组成的创新产出中,人力资本对知识创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与制度支持一起对知识影响和知识传播产生交互作用㊂另一方面,H u r w i t z等[17]㊁李正卫等[18]通过分析科研人员层次水平,认为创新活动中拥有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越多,说明科研人员整体素质越高,越有利于促进知识获取㊁吸收和创造,并最终反映在创新绩效上;D a k h i&C l e r c q[19]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本质量与专利数量㊁高新技术出口占比显著正相关;冉秋红和任重[20]运用D E A方法研究智力资本结构对企业自主创新绩效提升的内在机理㊂关于科研经费,很多学者如张玉臣和周洁[21]㊁周恩德和刘国新[22]实证研究均证实科研经费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并均以科研经费投入作为研究变量㊂本文认为,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前提是政府㊁企业和社会提供与研发人员相匹配的研发经费[23],即采用人均科研经费(简称经费结构)反映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更为合理㊂由此,本文提出企业创新资源配置三结构:人员结构㊁人员层次结构与经费结构㊂李春涛等[24]指出,国企和民企研发投入倾向不同㊂首先,国有产权性质能为企业带来优势资源,可使企业享受国家创新补贴㊁税收优惠等[5-6],并以较低成本获得银行和金融机构贷款,融资成本相对其它所有制企业较低[5,25-26],这些都会为企业追求创新活动提供支持㊂另外,国企还可以获得重要基础设施资源并享受政府㊃721㊃第8期张馨,彭纪生,涂海银:企业创新资源配置结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不同产权性质视角创新带来的特权激励[3,5,27];其次,国企是社会责任的肩负者,它们以完善的福利待遇㊁先进的科研设施吸引和集聚大量高层次创新人才㊂而且,国企对于创新人才招聘和管理也更注重学历层次及教育培训,将职称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手段,比较注重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最后,国企在履行政府职责方面面临着较大的监管压力㊂作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主要践行者,国企需要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在研发活动中投入大量资源㊂据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H1:相比民企,国企倾向于为创新活动增加人员结构配置㊂H2:相比民企,国企倾向于为创新活动增加人员层次结构配置㊂H3:相比民企,国企倾向于为创新活动增加经费结构配置㊂2实证研究2.1数据来源与变量测量本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科技数据库2011 2013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㊂根据数据匹配结果并剔除缺失值样本,最终选取87323个样本㊂其中,国企样本11007个㊁民企样本76316个㊂解释变量为产权性质㊁人员结构㊁人员层次结构和经费结构,被解释变量为创新绩效,表1列出了相关变量的定义和测量方式㊂表2为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与相关系数分析结果㊂从中可见,样本中国企占12.6%,民企占87.4%㊂对于企业资源配置模式,人员结构的均值为0.348,标准差为4.188;人员层次结构的均值为0.275,标准差为0.221㊂这说明,平均而言,企业为创新活动配置的研发人员占企业总人数的34.8%㊂其中,高层次研发人员占27.5%,企业间差异不明显㊂但是,经费结构的均值为259.712,标准差为390.542,说明企业间的人均经费差异较大㊂2.2实证模型与回归结果根据研究模型及被解释变量的特征,本文利用线性回归模型和T o b i t回归模型对假设进行检验㊂表3为产权性质影响企业创新资源配置的回归结果㊂其中,模型1㊁模型3㊁模型5是包含所有控制变量的基本模型;模型2㊁模型4㊁模型6分别以人员结构㊁人员层次结构㊁经费结构为解释变量㊂模型1~4使用T o b i t回归模型,模型5~6使用线性回归模型㊂结果表明,相比民企,国企为创新活动配置了更多科研人员(m o d e l2:β=0.953,p<0.01)㊁高层次人员(m o d e l4:β=0.061,p <0.01)和人均科研经费(m o d e l6:β=0.142,p<0.01)㊂假设H1~H3均得到验证㊂表1变量定义与计算方式变量类型变量名称计算方式被解释变量创新绩效新产品产值/工业总产值解释变量产权性质企业控股情况:国企为1;民企为0人员结构当年科研人员中参与研发活动的人数/当年企业人数人员层次结构当年科研活动人员中拥有中高级职称人员人数/当年科研人员总量经费结构(当年企业内部用于科技活动的经费支出+当年企业使用来自政府部门的科技活动资金)/当年参与研发活动的人数,取自然对数控制变量企业年龄开业至今所经历的年份企业规模总从业人数,取自然对数省份行政区域代码行业行业代码负债总资产负债率盈利能力总资产收益率表2变量描述性统计与相关系数分析结果变量均值标准差123456789101.创新绩效0.2750.32612.人员结构0.3484.1880.02413.人员层次结构0.2750.221-0.0360.00314.经费结构259.712390.5420.003-0.0060.04815.经费结构对数5.1120.9570.083-0.0040.0340.65216.产权性质0.1260.3320.0590.0610.1220.0280.02517.企业规模5.7501.0370.035-0.170-0.0300.0320.0580.17318.企业年龄2.3550.6660.0500.0350.039-0.0210.0080.2270.21219.盈利能力0.1180.268-0.039-0.006-0.0080.0240.031-0.051-0.018-0.082110.负债0.5430.256-0.0250.001-0.021-0.013-0.0430.0650.0470.021-0.1911㊃821㊃科技进步与对策2021年表3 产权性质与企业创新资源配置结构基本回归结果变量m o d e l 1人员结构m o d e l 2人员结构m o d e l 3人员层次结构m o d e l 4人员层次结构m o d e l 5经费结构m o d e l 6经费结构企业规模-0.812***-0.861***-0.004***-0.005***0.043***0.039***[0.073][0.076][0.001][0.001][0.003][0.003]企业年龄0.548***0.474***0.010***0.005***-0.004-0.016**[0.056][0.050][0.001][0.001][0.006][0.006]盈利能力-0.339***-0.260***-0.008***-0.005*0.228***0.240***[0.063][0.052][0.003][0.003][0.036][0.038]负债0.0710.027-0.014***-0.017***-0.131***-0.139***[0.054][0.052][0.003][0.003][0.018][0.019]产权性质0.953***0.061***0.142***[0.097][0.003][0.014]行业Y e s Y e s Y e s Y e s Y e s Y e s 省份Y e sY e sY e sY e sY e sY e s年份Y e s Y e sY e sY e s Y e s Y e sN901589015891771917718889588895L o gl i k e l i h o o d -248915.9-248703.68855.69030.6A I C497929.9497507.1-17607.3-17955.3R20.0360.038a d j.R 20.0360.038注:***p<0.01,**p <0.05,*p <0.1,下同2.3 进一步研究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国企为创新活动配置了更多资源㊂但是,国企资源配置模式是否合理?相比民企,这种高投入资源配置模式能否为国企带来高绩效?为解答这一问题,本文基于产权性质探究资源配置对创新绩效的影响㊂表4使用T o b i t 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其中模型1为包含所有控制变量的基本模型,模型2~4为分别加入人员结构㊁人员层次结构㊁经费结构的回归模型,模型5为包含所有变量的全模型㊂模型2㊁模型5结果显示,产权性质对人员结构与创新绩效发挥负向调节作用(m o d e l 2:β=-0.003,p <0.01;m o d e l 5:β=-0.003,p <0.01),说明较多的科研人员投入并未带来较高的创新绩效,因此国企人员结构配置模式不合理㊂模型3㊁模型5结果显示,国企㊁民企人员层次结构配置与创新绩效间的关系无显著差异(m o d e l 3:β=-0.001,p >0.1;m o d e l 5:β=-0.005,p >0.1),说明国企人员层次结构配置模式不合理㊂模型4㊁模型5结果显示,产权性质正向调节经费结构配置与创新绩效的关系(m o d -e l 4:β=0.018,p <0.01;m o d e l 5:β=0.018,p <0.01),说明国企经费结构配置合理,对创新绩效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㊂相比民企,为何国企仅是经费结构配置模式合理,而其它两种配置模式不合理人员结构配置模式为何在民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究其原因,本文认为:(1)民企由于受到用工成本的约束,会充分衡量为创新活动配置的科研人员所需付出的成本与其所能带来的收益是否呈正比,并通过设计详细的雇用合同,根据业绩评估制定激励机制,从而更好地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作用㊂而且,民企较高的人员流动性决定着科研人员的异质性较大,有助于外部知识获取㊁吸收以及创新思维和隐形知识技能相结合[16,17],从而促进企业创新㊂而国企管理效率低下,一定程度上需要承担国家政策实施的引领责任,具有政策迎合倾向,高层管理者存在创新绩效考核约束㊂因此,国企不是自发而是被动地进行创新[28]㊂加之国企人员较为稳定㊁异质性较小㊁层级结构清晰明确㊁岗位设置固定㊁管理体制繁冗僵化,不利于知识吸收和创造,而且国企工作安逸,没有竞争和危机意识,薪资水平多由岗位㊁职称等因素决定,缺少内部创新激励,导致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相对民企较弱㊂即使提高科研人员比例,也不一定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反而还会吃 大锅饭 ㊂因此,尽管国企为创新活动配置了诸多研发人员,但其对于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小于民企㊂(2)目前,国企管理和分配制度存在较多弊端㊂员工报酬并非取决于绩效而是级别,对按业绩㊁论贡献㊁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落实较少,论资排辈现象严重㊂管理干部岗位环境舒适㊁工作内容轻松,又有直接的物质利益和社会地位,而专业技术岗位任务重㊁压力大㊁收入低,致使许多科研人员在获得中高级职称评定后失去科研热情,减少精力投入并转入管理岗位[29],因此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有限㊂(3)创新活动具有高风险性与不确定性,充足的科研经费投入是研发人员发挥创新潜力的重要保障与支撑㊂孙忠娟等[30]㊁戴小勇等(2014)指出科研经费对创新绩效具有门槛效应,只有不断累积超过该门槛后,才能发挥对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㊂资源匮乏的企㊃921㊃第8期 张 馨,彭纪生,涂海银:企业创新资源配置结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不同产权性质视角业很难依靠自身持续稳定的研发投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高良谋等,2009),而政府和金融机构也倾向于资助那些研发成功率较高的企业(朱桂龙等,2019)㊂因此,资源基础不足阻碍企业外部资源获取和吸收㊂相比民企,国企享有更多资源供给和政策支持,融资成本也低,多数科研经费都流向国企㊂王晓珍[31]指出,国企是我国科技经费内部支出的主体,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额平均为私营大中型工业企业的2.4倍㊂因此,国企中大量研发经费能够形成良好的资源累积效应,并降低创新不确定性,为企业大胆㊁积极地创新提供 试错 机会㊂相比之下,民企融资成本高㊁渠道窄,无法提供充足的创新资金[32]㊂张文菲和张诚[33]指出,国企民营化后将面临更高的融资成本和更少的政府补助,研发创新资金来源将进一步减少㊂所以,民企科研经费可能并未跨过 门槛 值㊂资金约束导致民企更加谨慎地使用研发经费并减少或规避风险大㊁周期长的创新活动,由此抑制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进而降低企业创新绩效㊂因此,国企由经费结构带来的创新绩效提升较之民企更加显著㊂表4 产权性质的调节作用基本回归结果变量m o d e l 1m o d e l 2m o d e l 3m o d e l 4m o d e l 5人员结构0.003***0.004***0.003***0.003***0.004***[0.000][0.001][0.000][0.000][0.001]人员层次结构-0.057***-0.056***-0.057***-0.057***-0.056***[0.007][0.007][0.008][0.007][0.008]经费结构0.041***0.041***0.041***0.039***0.039***[0.002][0.002][0.002][0.002][0.002]产权性质0.064***0.066***0.065***-0.030-0.026[0.007][0.007][0.010][0.029][0.029]企业规模0.022***0.023***0.022***0.022***0.023***[0.002][0.002][0.002][0.002][0.002]企业年龄0.014***0.014***0.014***0.014***0.014***[0.003][0.003][0.003][0.003][0.003]盈利能力-0.085***-0.085***-0.085***-0.085***-0.085***[0.007][0.007][0.007][0.007][0.007]负债-0.065***-0.065***-0.065***-0.065***-0.065***[0.007][0.007][0.007][0.007][0.007]产权性质ˑ人员结构-0.003***-0.003***[0.001][0.001]产权性质ˑ人员层次结构-0.001-0.005[0.022][0.022]产权性质ˑ经费结构0.018***0.018***[0.005][0.005]行业Y e s Y e s Y e s Y e s Y e s 省份Y e sY e sY e sY e sY e s年份Y e sY e sY e sY e s Y e sN8732387323873238732387323L o gl i k e l i h o o d -51245.9-51238.4-51245.9-51240.2-51232.8A I C102603.8102590.8102605.8102594.4102583.62.4 稳健性检验2.4.1 内生性问题为规避创新资源投入与企业绩效水平相互影响的内生性问题,需找到合适的工具变量进行检验㊂由于区域创新资源配置与企业自身配置高度相关,但与企业创新绩效无直接关系,因此参考以往研究,选取地区平均值作为创新资源配置结构的工具变量[28,34],带入前文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见表5和表6㊂从表5中可以看出,产权性质对企业创新资源配置的3种结构均具有正向影响㊂在表6中,产权性质负向调节人员结构与人员层次结构㊁正向调节经费结构,支持前文所得结论㊂2.4.2 分样本检验根据研究模型及被解释变量特征,分样本回归使用T o b i t 模型㊂表7为国企和民企创新资源配置结构与创新绩效的分样本回归结果㊂在国企中,人员结构(P a n e l A m o d e l 2:β=0.002,p <0.01;m o d e l 5:β=0.001,p <0.01)和经费结构(P a n e l A m o d e l 4:β=0.049,p <0.01;m o d e l 5:β=0.049,p <0.01)与创新绩效正相关,人员层次结构(P a n e l A m o d e l 3:β=-0.035,p <0.1;m o d e l 5:β=-0.037,p <0.1)与创新绩效负相关㊂在民企中,人员结构(P a n e l B m o d e l 7:β=0.005,p <0.01;m o d e l 10:β=0.004,p <0.01)和经费结构(P a n e l B m o d e l 9:β=0.039,p <0.01;m o d -e l 10:β=0.039,p <0.01)与创新绩效正相关,人员层次结构(P a n e l B m o d e l 8:β=-0.082,p <0.01;m o d -e l 10:β=-0.058,p <0.01)与创新绩效负相关,稳健㊃031㊃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年性检验结果支持前文结论㊂表5 基于工具变量法的基本回归结果变量m o d e l 1人员结构m o d e l 2人员结构m o d e l 3人员层次结构m o d e l 4人员层次结构m o d e l 5经费结构m o d e l 6经费结构企业规模0.013***0.011***0.0000.000-0.006***-0.007***[0.001][0.001][0.000][0.000][0.000][0.000]企业年龄0.028***0.023***0.001***0.000**0.008***0.005***[0.002][0.002][0.000][0.000][0.001][0.001]盈利能力-0.022***-0.017***0.001***0.001***0.012***0.015***[0.004][0.003][0.000][0.000][0.003][0.003]负债-0.00300-0.00600-0.001***-0.001***-0.013***-0.015***[0.004][0.004][0.000][0.000][0.002][0.002]产权性质0.059***0.008***0.032***[0.005][0.000][0.002]行业Y e s Y e s Y e s Y e s Y e s Y e s 省份Y e sY e sY e sY e sY e sY e s年份Y e sY e sY e s Y e sY e s Y e sN911239112391771917719177191771L o g l i k e l i h o o d -13600.4-13420.9241191.5241373.7A I C27298.826941.9-482279-482641.3R 20.3510.356a d j.R 20.3510.355表6 基于工具变量法的调节作用回归结果变量m o d e l 1m o d e l 2m o d e l 3m o d e l 4m o d e l 5人员结构0.030***0.044***0.033***0.031***0.039***[0.005][0.007][0.005][0.005][0.007]人员层次结构0.562***0.562***0.678***0.582***0.665***[0.064][0.064][0.067][0.064][0.068]经费结构-0.054***-0.053***-0.058***-0.081***-0.076***[0.016][0.016][0.016][0.017][0.017]产权性质0.070***0.086***0.289***-0.714***-0.317*[0.007][0.008][0.041][0.170][0.190]企业规模0.016***0.016***0.016***0.016***0.016***[0.002][0.002][0.002][0.002][0.002]企业年龄0.020***0.021***0.021***0.021***0.021***[0.003][0.003][0.003][0.003][0.003]盈利能力-0.091***-0.091***-0.092***-0.091***-0.091***[0.007][0.007][0.007][0.007][0.007]负债-0.062***-0.062***-0.060***-0.062***-0.060***[0.007][0.007][0.008][0.007][0.007]产权性质ˑ人员结构-0.036***-0.0150[0.010][0.010]产权性质ˑ人员层次结构-0.744***-0.578***[0.139][0.147]产权性质ˑ经费结构0.153***0.110***[0.033][0.035]行业Y e s Y e s Y e s Y e s Y e s 省份Y e sY e sY e sY e sY e s年份Y e s Y e s Y e s Y e s Y e sN9112391123911239112391123L o gl i k e l i h o o d -54020.4-54013.3-54006-54009.7-53998.5A I C108152.8108140.5108126108133.5108115㊃131㊃第8期 张 馨,彭纪生,涂海银:企业创新资源配置结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不同产权性质视角表7 分样本回归结果变量P a n e l A国企m o d e l 1m o d e l 2m o d e l 3m o d e l 4m o d e l 5P a n e l B民企m o d e l 6m o d e l 7m o d e l 8m o d e l 9m o d e l 10企业规模0.013***0.029***0.013***0.011***0.026***0.014***0.029***0.013***0.011***0.023***[0.003][0.004][0.003][0.003][0.004][0.002][0.002][0.002][0.002][0.002]企业年龄0.0090.0050.0100.0100.0070.026***0.022***0.026***0.020***0.017***[0.007][0.007][0.007][0.006][0.007][0.003][0.004][0.003][0.003][0.003]盈利能力0.0260.0250.025-0.015-0.015-0.093***-0.094***-0.094***-0.087***-0.088***[0.042][0.043][0.042][0.042][0.043][0.007][0.007][0.007][0.007][0.007]负债-0.060***-0.063***-0.060***-0.064***-0.068***-0.062***-0.063***-0.064***-0.062***-0.064***[0.021][0.021][0.021][0.021][0.021][0.008][0.008][0.008][0.008][0.008]人员结构0.002***0.001***0.005***0.004***[0.001][0.001][0.001][0.001]人员层次结构-0.035*-0.037*-0.082***-0.058***[0.019][0.019][0.008][0.008]经费结构0.049***0.049***0.039***0.039***[0.005][0.005][0.002][0.002]行业Y e s Y e s Y e s Y e s Y e s Y e s Y e s Y e s Y e s Y e s 省份Y e sY e sY e sY e sY e sY e sY e sY e sY e sY e s 年份Y e sY e sY e sY e sY e sY e sY e sY e sY e sY e sN11344110741134411274110078042779084804277762176316L o gl i k e l i h o o d -5386.3-5211.9-5384.7-5279.8-5108.6-48946.3-47937.7-48889.6-46944.9-45941.9A I C10872.610525.910871.410661.610323.197994.595979.497883.793993.891991.72.4.3 替换变量测量方式在之前的实证模型中,产权性质用企业控股情况衡量㊂在稳健性检验中,本文借鉴邓子梁和陈岩[35]㊁余静文等[36]的方法,结合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提供的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与注册资本信息,满足以下两个标准中的任意一个便界定为国企:①工商管理局注册为国有企业㊁国有联营企业㊁国有独资公司企业;②注册资本中国有资本占比高于其它所有制类型资本占比㊂利用此方法重新测量产权性质,并进行回归检验,见表8㊂其中,模型1㊁模型3㊁模型5是包含所有控制变量的基本模型,模型2㊁模型4㊁模型6分别以人员结构㊁人员层次结构㊁经费结构为解释变量㊂模型1~4使用T o b i t 回归模型,模型5~6使用线性回归模型㊂结果表明,相比民企,国企为创新活动配置了更多科研人员(m o d e l 2:β=0.885,p <0.01)㊁高层次人员(m o d e l 4:β=0.052,p <0.01)和人均科研经费(m o d e l 6:β=0.090,p <0.01),稳健性检验结果支持前文结论㊂表8 稳健性检验结果变量m o d e l 1人员结构m o d e l 2人员结构m o d e l 3人员层次结构m o d e l 4人员层次结构m o d e l 5经费结构m o d e l 6经费结构企业规模-0.812***-0.833***-0.004***-0.005***0.043***0.042***[0.073][0.074][0.001][0.001][0.003][0.003]企业年龄0.548***0.495***0.010***0.007***-0.004-0.010[0.056][0.051][0.001][0.001][0.006][0.006]盈利能力-0.339***-0.302***-0.008***-0.007**0.228***0.232***[0.063][0.058][0.003][0.003][0.036][0.037]负债0.0710.036-0.014***-0.016***-0.131***-0.135***[0.054][0.053][0.003][0.003][0.018][0.018]产权性质0.885***0.052***0.090***[0.144][0.004][0.018]行业Y e s Y e s Y e s Y e s Y e s Y e s 省份Y e sY e sY e sY e sY e sY e s年份Y e sY e sY e sY e s Y e s Y e sN901589015891771917718889588895L o gl i k e l i h o o d -248915.9-248802.18855.68957.9A I C497929.9497704.2-17607.3-17809.7R20.0360.037a d j.R 20.0360.036㊃231㊃科技进步与对策 2021年表9基于新测量方式考察产权性质的调节作用㊂其中,模型1为包含所有控制变量的基本模型,模型2~4为分别加入人员结构㊁人员层次结构㊁经费结构的回归模型,模型5为包含所有变量的全模型㊂从中可见,首先,产权性质负向调节人员结构与创新绩效的关系(m o d e l 2:β=-0.002,p <0.05;m o d e l l 5:β=-0.002,p <0.05);其次,产权性质对人员层次结构与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不显著(m o d e l l 3:β=-0.006,p >0.1;m o d e l l 5:β=-0.007,p >0.1);最后,产权性质正向调节经费结构与创新绩效的关系(m o d e l l 4:β=0.012,p <0.1;m o d e l l 5:β=0.012,p <0.1),前文结论可靠㊂表9 调节作用稳健性检验结果变量m o d e l 1M o d e l 2M o d e l 3m o d e l 4m o d e l 5人员结构0.003***0.003***0.003***0.003***0.003***[0.000][0.000][0.000][0.000][0.000]人员层次结构-0.053***-0.053***-0.052***-0.053***-0.052***[0.007][0.007][0.007][0.007][0.007]经费结构0.042***0.042***0.042***0.041***0.041***[0.002][0.002][0.002][0.002][0.002]产权性质0.01100.01200.0130-0.0540-0.0500[0.007][0.007][0.012][0.035][0.036]企业规模0.025***0.025***0.025***0.025***0.025***[0.002][0.002][0.002][0.002][0.002]企业年龄0.018***0.018***0.018***0.018***0.018***[0.003][0.003][0.003][0.003][0.003]盈利能力-0.089***-0.089***-0.089***-0.089***-0.089***[0.007][0.007][0.007][0.007][0.007]负债-0.063***-0.063***-0.063***-0.063***-0.063***[0.007][0.007][0.007][0.007][0.007]产权性质ˑ人员结构-0.002**-0.002**[0.001][0.001]产权性质ˑ人员层次结构-0.006-0.007[0.027][0.027]产权性质ˑ经费结构0.012*0.012*[0.007][0.007]行业Y e s Y e s Y e s Y e s Y e s 省份Y e sY e sY e sY e sY e s年份Y e s Y e s Y e s Y e s Y e sN8732387323873238732387323L o gl i k e l i h o o d -51288.9-51285.5-51288.9-51287.1-51283.7A I C102689.8102685102691.8102688.3102685.43 结语3.1 结论与贡献本文以2011 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科技数据库匹配后的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企业资源要素配置,将企业创新资源配置划分为3个结构,实证检验产权性质与企业资源配置结构的关系㊂结果发现,尽管国企享有的资源倾斜待遇为创新活动提供了丰富的创新资源,但是国企追求的人员结构配置方式并未真正促进创新绩效提升㊂相比之下,民企对创新资源的配置方式较为合理,为创新绩效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㊂郑江淮和张玉昌[37]指出,企业科技活动产出更多依赖于研发人员㊂本文认为,国企由于所有者缺位及代理问题,导致内部管理效率低下且缺乏内部创新激励,加之存在政策迎合倾向,尽管拥有资源配置投入优势,但并未真正发挥有效作用㊂然而,国企经费结构配置方式较为合理,对创新绩效的提升作用显著㊂该结论说明,民企善于发挥人的优势,而国企更能发挥物的优势㊂本文理论贡献在于:细化与深化以往宏观投入 产出研究范式,从资源配置角度打开微观企业创新投入的 黑箱 ,揭示不同产权性质企业创新绩效差异的原因是由于资源配置结构不同所致,从而丰富了相关研究,为产权性质㊁创新投入与创新绩效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具有一定借鉴意义㊂3.2 实践启示基于本文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几点实践启示:(1)国企应在充分发挥科研经费作用的基础上,深刻反思人员层次结构配置方式㊂本文实证结果表明,过度提高高层次人才投入比例反而不利于创新绩效提升㊂因此,国企需要改变和调整这种 官多兵少 的配㊃331㊃第8期 张 馨,彭纪生,涂海银:企业创新资源配置结构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不同产权性质视角。
税收征管数字化与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
税收征管数字化与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作者:申明浩庞钰标杨永聪来源:《商业研究》2023年第06期摘要:近年来,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问题日益成为各类系统性风险的导火索。
本文利用金税三期工程作为准自然实验,以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检验税收征管数字化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
研究发现,税收征管数字化会加剧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主要呈现为债务结构短期化特征。
机制检验发现,税收征管数字化通过降低企业避税程度、财务稳定性和企业现金流水平进而加剧投融资期限错配。
在数字金融水平越高、经济增长压力越小的地区和债务融资成本越低、高管有金融背景的企业中,税收征管数字化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加剧程度有所缓解。
此外,税收征管数字化下的企业投融资错配行为会增加企业经营风险,损害企业绩效。
关键词:税收征管;数字化;投融资期限错配;短贷长投中图分类号:F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148X(2023)06-0048-11收稿日期:2023-04-21作者简介:申明浩(1978-),男,山西太原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数字经济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庞钰标(1998-),本文通讯作者,男,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字经济与产业经济学;杨永聪(1987-),男,广东茂名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粤港澳大湾区数据要素跨境流动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1&ZD123。
一、引言长期以来,中国企业普遍存在投融资期限结构错配的扭曲现象。
我国企业平均短期负债比例远高于短期资产比例和长期负债比例,且长期处于高位。
这种资产结构和债务结构不匹配的现象会增加公司经营风险。
例如,恒大集团以滚动的短期银行贷款支持长期固定资产投资,引发资金链断裂,致使公司出现严重债务危机,产生重大“产业波及效应”。
由此可见,微观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问题可能成为各类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导火索[1]。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作者:崔伟黄文才李雨濛来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04期摘要:基于2007-2021年沪深A股的上市公司样本,探究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加剧了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程度,其影响效应主要通过企业债务违约风险提升和债务期限结构短期化而实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在非国有企业、东部地区企业等样本中更为显著。
本研究结论对合理制定经济政策、发挥政策效果与降低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水平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中图分类号: F832.5;F832.48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23.04.010一、引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实现该目标的微观保障之一,就是防范企业层面出现系统性的投融资期限错配问题。
在此背景下,全面理解中国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对防范化解中国宏观金融体系风险、促进微观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目前,中国处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国内外形势复杂,各项政策的出台与实施面临严峻的考验,具有一定的风险,也大大增加了中国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
微观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会随之发生变化,同时金融机构的信贷策略也会相应调整,进而可能会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水平产生影响。
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和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国家频繁出台各类刺激性经济政策,这些经济干预政策使企业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使其不得不更密切地关注政策变化,以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和经营决策[1]。
目前,国内外学者从多个视角研究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投融资的影响。
投资方面,多数研究聚焦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投资行为的抑制作用[2];融资方面,现有的研究更加侧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融资约束、融资成本造成的后果。
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如何影响其绩效?
或等于1,等于0。
(4)调节变量:竞争经验(CE )。
本文采用Barnett 和Pontikes (2008)[41]的做法来衡量竞争经验,具算方法如下: ∑∑∑=≠×=jt t i i j jt it D D D CE 0001itt 年场上存在,那么和等于1,否则为0。
(5)控制变量:参考徐尧等(2017)[42]、马红等(2018)[43]以及朱云鹃等(2021)等[44]的研究,本文对或等于1,否则等于0。
(4)调节变量:竞争经验(CE )。
本文采用Barnett 和Pontikes (2008)[41]的做法来衡量竞争经验,具体计算方法如下:∑代表i 企业在第t 0年的竞争对手数量。
如果i (j )企业在第t 年在市代表公司绩效,分别用和,为投融资期限错配,为控制变量,含资产负债率()、固定资产比例()、现金持有比率()等,为年度虚拟变量,为行业虚拟变量,为截距项,为残差项。
为了检验假设H2,即多市场接触是否具有中介效应,本文参考温忠麟和叶宝娟(2014)[45]以及Baron 和Kenny 87)[46]的方法构建了模型(2)(3)(4): ∑∑∑+++++=Industry Year Control Sfli P erform εββα(2) ∑∑∑+++++=t i t i i t i Industry Year Control Sfli M ,,,10t i,mc εββα(3∑∑∑(4) 其中,为多市场接触,其余变量均与上述变量相同。
为了检验假设H3和H4,即竞争经验是否具有调节效应,本文参考温忠麟和叶宝娟(2014)[45]以及Baron nny (1987)[46]的研究构建了模型(5)(6)(7): ∑∑∑(5) ∑∑∑ (6) e*mc mc e *e βββββ代表公司绩效,分别用和,为投融资期限错配,为控制变量,其包含资产负债率()、固定资产比例()、现金持有比率()等,为年度虚拟变量,为行业虚拟变量,为截距项,为残差项。
金融错配_资产专用性与资本结构_周煜皓
金融错配、资产专用性与资本结构周煜皓张盛勇(山东工商学院会计学院264005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116023)【摘要】当前金融错配显著存在于我国金融市场运行中,金融错配模糊了债务融资的市场治理结构属性,从而扭曲了资产专用性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
本文通过选取2009-2013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金融错配的存在性以及金融错配对资产专用性与资本结构关系的影响。
研究结论表明:金融错配对上市公司资产专用性与资本结构的关系的影响呈现所有制上的差异性。
国有上市公司存在的金融错配问题,引发其资产专用性治理结构属性变迁,资产专用性与资本结构正相关;民营上市公司不存在金融错配问题,资产专用性与资本结构负相关。
【关键词】金融错配资产专用性治理结构资本结构一、引言自MM理论产生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而富有成效的研究,公司特征因素、制度因素、宏观经济因素等都被证明会对企业资本结构产生影响(肖作平,2003;李竟成,2007)。
交易费用经济学指出,决定企业资本结构的关键因素是企业的资产专用性。
所谓资产专用性是指一项资产在不牺牲其生产价值的前提下,使用主体和用途的改变带来的资产价值的减损。
一方面企业资产专用性水平越高,资产丧失变现价值的风险越高,债权人面临的不能完全偿付的风险会引发债务融资的逆向调整;另一方面根据交易费用经济学分立的治理结构选择理论,权益和负债分别被赋予了科层和市场治理结构属性,随着资产专用性水平的提高,采用权益融资能够节约融资交易费用,实现融资交易的效率化(Williamson,1979)。
许多学者都尝试通过实证方法来检验资产专用性与资本结构之间的相关关系。
然而利用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的研究中,都忽略了金融错配的影响(戴静和张建华,2003)。
金融错配是指金融资源配置结构与效率之间的不匹配性。
金融资源作为稀缺资源,应当向高效率的部门和企业流动以保证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然而我国金融资源却呈现低效率非均衡的错配特征。
数字普惠金融、融资约束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
数字普惠金融、融资约束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
文学舟;汪晶晶;俞园园
【期刊名称】《统计与决策》
【年(卷),期】2024(40)8
【摘要】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中国技术创新重要主体,其可持续发展绩效事关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效果,而数字普惠金融的出现为其绩效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
文章基于我国创业板636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2011—2020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其经济绩效、社会绩效、环境绩效和创新绩效4个维度的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影响及其背后的作用
机理,并进行必要的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
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提升科
技型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绩效,且企业的融资约束在二者之间发挥中介效应。
异
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规模较小、非国有企业的经济绩效、社会绩效
和环境绩效促进效果更好,对规模较大、国有企业的创新绩效提升作用更加明显。
【总页数】6页(P168-173)
【作者】文学舟;汪晶晶;俞园园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3.1
【相关文献】
1.数字普惠金融、融资约束与企业财务绩效
2.数字普惠金融、债务融资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
3.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绩效的驱动效应——融资约束和研发投入的中介作用
4.数字普惠金融、融资约束与企业经营绩效
5.数字普惠金融、融资约束与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基于创业板中小企业数据经验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企业杠杆率水平、金融错配与企业资本配置效率
企业杠杆率水平、金融错配与企业资本配置效率
王齐琴
【期刊名称】《财会通讯》
【年(卷),期】2022()18
【摘要】文章以2013—2020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
企业杠杆率水平、金融错配与资本配置效率三者间内在关联,进一步按照盈利能力
进行分组回归。
结果表明:金融错配对企业资本配置效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这种抑
制作用在盈利能力较低的企业中表现更为显著;企业杠杆率水平越高,金融错配对资
本配置效率的抑制作用越显著,且在盈利能力较低的企业中杠杆率水平提升对金融
错配与资本配置效率关系的增强作用更为显著。
【总页数】5页(P91-95)
【作者】王齐琴
【作者单位】河南财政金融学院会计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
【相关文献】
1.金融发展、信贷错配与企业资本配置效率
2.金融发展、信贷错配与企业资本配置效率
3.企业杠杆率水平、杠杆转移与金融错配——基于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
经验证据4.信贷错配、非金融企业结构性去杠杆与全要素生产率5.数字金融发展、金融错配与企业杠杆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最优分支策略、地方金融发展与中小企业绩效——来自制造业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证据
最优分支策略、地方金融发展与中小企业绩效——来自制造业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证据最优分支策略、地方金融发展与中小企业绩效——来自制造业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证据摘要:本文借鉴制造业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最优分支策略对地方金融发展与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最优分支策略为地方金融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与优异绩效。
本研究为政府决策部门、金融机构和中小企业提供了有益启示。
1. 引言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经济增长和就业的重要源泉。
然而,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常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这限制了它们的发展和绩效提升。
地方金融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来源之一,而最优分支策略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模式,对中小企业发展和绩效提升的影响尚待探讨。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制造业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探究最优分支策略对地方金融发展与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
2. 文献综述2.1 最优分支策略最优分支策略即将分支机构开设在经济活跃区域,为实体经济和中小企业提供更多金融服务。
这种策略有助于弥补地区金融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覆盖面和服务质量,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2.2 地方金融发展与中小企业绩效地方金融发展是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来源,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和绩效提升有着重要影响。
发达的地方金融市场能够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和资金支持,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和绩效提升。
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了制造业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通过回归分析探究最优分支策略对地方金融发展与中小企业绩效的影响。
研究变量包括最优分支策略相关指标、地方金融发展指标和中小企业绩效指标。
4. 研究结果与讨论经过统计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果:4.1 最优分支策略对地方金融发展有积极影响。
最优分支策略能够促进地方金融机构在经济活跃区域的开设,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服务质量,进而促进地方金融市场的发展。
数字金融发展与企业环境绩效——基于中国制造业的经验研究
数字金融发展与企业环境绩效——基于中国制造业的经验研
究
苏玉腾
【期刊名称】《经济论坛》
【年(卷),期】2022()12
【摘要】基于数字金融和中国工业企业与污染的合并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金融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第一,数字金融的发展可以有效改善企业环境绩效;第二,在东部地区、南方地区与沿海地区,以及资本密集型行业,数字金融对企业环境绩效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第三,数字金融是通过降低企业融资约束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来提升企业环境绩效的。
基于以上的研究结论,文章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完善数字金融发展体系,推动数字金融转型升级;二是实行地区差异化的数字金融扶持政策;三是创新数字金融服务模式,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四是加强数字金融的监管力度;五是推动企业绿色创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页数】13页(P56-68)
【作者】苏玉腾
【作者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3
【相关文献】
1.金融生态环境、债务治理与企业产能利用——基于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2.后金融危机下基于DEA的高新技术企业与传统企业并购绩效比较研究——以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例
3.金融生态环境和企业创新能力--基于中国制造业的经验数据
4.企业金融化、董事长金融背景与R&D投入
——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5.公司治理、企业经济绩效与企业社会责任——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的经验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金融发展优化了部门间资源错配程度吗?——来自1986-2015年中国工业部门的研究证据
金融发展优化了部门间资源错配程度吗?——来自1986-
2015年中国工业部门的研究证据
李欣泽;刘芳;李成友;白彩全
【期刊名称】《经济问题》
【年(卷),期】2017(0)11
【摘要】寻找金融发展改善工业行业间资源错配的内在作用机制,是解决当前中国潜在增长率下降的关键因素。
在构建异质性行业资源错配模型的基础上,对1986-2015年间33个工业行业资源错配系数进行测算,进而构建金融发展影响工业行业间资源错配程度的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金融发展对工业行业间资源错配的影响。
研究发现,金融发展能够优化工业行业间资源错配状况,且这种影响作用在重工业部
门与轻工业部门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较于轻工业部门,金融发展对垄断程度较高、资本密集型较强的重工业部门资源错配的优化作用更为显著。
【总页数】8页(P56-63)
【关键词】金融发展;资源错配;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增长
【作者】李欣泽;刘芳;李成友;白彩全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山东财经大学金融
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1
【相关文献】
1.金融错配、所有制结构与技术进步——来自中国工业部门的证据 [J], 戴静;张建华
2.中国工业部门的行业间资源错配研究 [J], 张佩
3.金融所有制歧视、所有制结构与创新产出——来自中国地区工业部门的证据 [J], 戴静;张建华
4.基于中国地区工业部门的金融错配、所有制歧视\r与创新产出研究 [J], 尤星宇
5.信贷歧视与工业部门要素错配——来自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微观证据 [J], 李伟强;傲日格乐;赵万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金融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金融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企业绩效管理成为了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因为企业的绩效直接关系到其发展和持续经营的能力。
金融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将会影响金融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本文将针对金融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金融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一是绩效评价的不合理性。
一些金融企业在进行绩效评价时,往往只看重单一的指标,比如说业绩指标,而忽略了其它重要的因素,比如风险管理、客户满意度等。
这种偏重单一指标的评价方法往往会导致企业的整体绩效评价不合理,从而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对于绩效评价的不合理性,金融企业可以制定一套全面的绩效评价体系,将业绩指标、风险管理、客户满意度等多个方面的指标纳入绩效评价中,并制定相应的权重,以保证各项指标的绩效得到合理评价。
金融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之二是绩效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一些金融企业在激励员工时,往往过于注重短期绩效表现,而忽略了员工的长期发展和专业能力培养,这不仅容易导致员工的短视行为,还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
对于绩效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的问题,金融企业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激励体系,包括设置长期激励机制,鼓励员工进行专业能力的培养和长期发展规划,以激励员工的长期业绩表现。
除了上述问题,金融企业在绩效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其他问题,比如说数据分析能力不足、沟通协调工作不畅等。
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都会影响金融企业的绩效管理效果。
对于数据分析能力不足的问题,金融企业可以加大对数据分析能力的培训和投入,提高员工的数据分析能力,以提升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对于沟通协调工作不畅的问题,金融企业可以建立一套科学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金融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很多,但只要金融企业能够重视并及时加以解决,就能够提高企业的绩效管理水平,从而提升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na l y s i s Ba s e d o n La r g e - S a mp l e Pa ne l Da t a o f I n du s t r i a l Fi r ms
CHENG Li we i , W EN Yu a n, ZHANG Don g h u
业绩 效下降; 从 间接 影 响 看 , 金 融错 配释 放 扭 曲 的 资 产 价 格 , 导 致 结 构 性 研 发 投 资短 缺 , 民 营 企 业 相 对 国有 企 业 、 按 研 发
强度 排 序 中 高 水 平 企 业 相 对 强 度 最 高的 2 5 的 企 业 研 发 投 资缺 乏 , 这 些 企 业 当期 被 锁 定 在 劳动 密 集 型 或 工 艺 简单 的低 端环 节, 并 由此 遏 制 企 业 对 技 术 创 新 的 需 求 , 与 国有 企 业 、 研 发 强度 最 高 的 少 数 企 业在 研发 能 力 上 的 差 距 越 来 越 大 、 企 业 绩 效越 来越 低 , 产 业 结 构 升 级 缺 乏 内在 支撑 。 关键词 : 金融错配 ; 结构性研 发资金短缺 ; 企 业 绩 效
d i r e c t l y。f i n a n c i a l mi s a l l o c a t i o n r e l e a s e s d i s t o r t e d p r i c e o f a s s e t s 。l e a d i n g t o s t r u c t u r a l s h o r t a g e o f R& D i n v e s t —
(F ac u l t y o f Ma n ag e m en t an d Eco n omi c s,Da l i an Uni v er s i t y o f Tec h n ol o gy, Dal i an 1 1 60 24,Ch i n a)
Abs t r a c t :Thi s p a pe r v e r i f i e s t h a t f i n a nc i a l mi s a l l o c a t i o n c a n a f f e c t f i r m pe r f o r ma n c e b o t h di r e c t l y a nd i n d i r e c t — l y,ba s e d on p a n e l da t a mo de l a n d t h e da t a o f i ndu s t r i a l f i r ms f r o m 2 0 05 t o 2 00 7 . Di r e c t l y,f i na n c i a l mi s a l l o c a — t i on i n c r e a s e s f i n a nc i ng c o s t s of p r i v a t e e n t e r p r i s e s a nd t he e nt e r pr i s e s t h a t a r e a t a mi d dl e a n d l o w l e ve l o f
me n t .M e a n wh i l e ,t h e r e i s R&D i n v e s t me n t s h o r t a g e i n f i r ms r a n k i n g t h e t o p 2 5 o f R&D i n t e n s i t y .Th o s e
R D i nt e ns i t y。a nd br i ng s a b o ut t h e d e c l i n e o f pe r f o r ma n c e f o r on e — y e a r l a gg e d a nd t wo — y e a r l a g g e d f i r ms .I n—
V0 1 .3 6, No .2 Apr . 2 0 1 5
金 融错 配 、 结 构 性 研 发 投 资 短 缺 与 企 业 绩 效
基 于 工 业 企 业 大 样 本 面 板 数 据 分 析
成 大 学 管 理 与 经 济 学 部 ,辽 宁 大 连 1 1 6 0 2 4 )
第3 6 卷第 2 期
2 01 5年 4 月
大连 理 工 大 学 学报 ( 社会科 学版)
Jo u r n a l o f Da l i a n Uni v e r s i t y o f Te c hno l o g y( So c i a l Sc i e n c e s )
中 图分 类号 : F 8 3 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8 — 4 0 7 X ( 2 0 1 5 ) 0 2 — 0 0 2 6 — 0 8
Fi n a n c i a l Mi s ll a o c a t i o n, S t r u c t u r l a S h o r t a g e o f R& D I n v e s t me n t a n d Fi r m P e r f o m a r nc e
摘 要 :用 面 板 数 据 模 型 和 进 行 研 发 活 动 的工 业 企 业 数 据 , 验 证 了金 融 错 配 通 过 直 接 和 间接 两 种 途 径 影 响 企 业 绩
效 。从 直接 影 响 看 , 金 融 错 配 导 致 民 营企 业 、 研 发强度 中、 低 水平的企 业融资成本增 加, 当期、 滞 后 一 期 与 滞 后 二 期 的 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