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 复习湘教版:第1章+第5讲+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件(94张)
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第一单元 第5讲 地球的公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共83张PPT)
至极圈之间地区为47°。
[深 度 思 考 ]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 的地方时是12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
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如下图)。
②五带的划分: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把地球
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5个温 度带,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极圈的度数=90° -黄赤交角的度数。如下图所示:
(4)黄赤交角变化的影响
[题 组 递 进 ] 1.(2014·山东实验中学诊断一)下图甲、乙表示地球公转轨
解析
太阳沿移动轨迹运动时会逐渐偏离北回归线向南移动,
移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因此太阳直射点沿移动轨迹 向西南移动,到达B点时,用时2天,即48小时。期间,太阳 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由夏至日(6月22日)开始向远日
点(7月初)靠近,日地距离逐渐增大,角速度减小,太阳直射
点纬度逐渐靠近B点所在纬线(度),所以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 逐日增大。 答案 西略偏南 48 增大 减小 缩小 增大
C.大于23.5°
D.等于46.5°
解析
第(1)题,由图示知地球公转到乙位置时北极圈及其以
内为极夜,为北半球的冬至,根据地球绕日公转方向知甲位
置时,北半球为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南移动。第(2)题,
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从赤道移至南回 归线,移动过的纬度数为23.5°。 答案 (1)B (2)A
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春秋二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2019届一轮 复习湘教版:第1章+第4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57张)
高考真题
命题分析
命题规律:该考点属于基本理论知识,在高考试题中常以 选择题形式对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进行考查。 2013·天津卷·T8~9 核心关注:“同步卫星”发射与地球自转速度大小的关 系。
(2013·天津卷)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 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回答(1)~(2)题。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四讲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栏
目 导 航
02
01
核心考点突破
学科素能培养
03
课下限时训练
01
核心考点突破
考点一
地球的自转特征
[图文梳理]
1.方向 自西向东 (1)侧视: _____________。
逆时针 方向,如下面甲图所示 从北极上空看:__________ (2)俯视 顺时针 方向,如下面乙图所示 从南极上空看:__________
(1)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A )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
( B)
(2)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A.1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
[解题指导]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2018·武威模拟)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 图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2.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的应用
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线分布示意图
(1)判断南、北半球 由北向南,线速度越来越大的为北半球;越来越小的为南半球。如上图位于北 半球。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单元 宇宙中的地球 第5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第1课时)课件 湘教版
(2018·武汉外国语月考)某同学对居住地每天的日出时间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持续观测与 记录,绘成下图。读图完成(1)~(2)题。
25
(1)a~b期间,该地的昼夜长短及其变化趋势是( ) 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 B.昼长夜短,且昼渐短夜渐长 C.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 D.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26
(2)该地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约为( )
A.1小时40分钟
B.2小时20分钟
C.3小时20分钟
D.4小时40分钟
27
解析 第(1)题,a~b期间,该地昼短夜长,日出时间越来越早,昼长逐渐变长, 至b点时昼夜平分。第(2)题,该地一年中日出最早和日出最晚时间约相差2小时20 分钟,因此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约为4小时40分钟。 答案 (1)C (2)D
第5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知考纲
明考情
理线索
1.高考围绕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 化规律两大核心知识命题,题型以选 择题的形式为主
地球运动的 2.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居民楼采光、间 地理意义 距,太阳能热水器安装等)为背景,或 创设简洁的经纬网图提供信息,主要 考查地球运动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度有降低趋势
15
五、四季更替和五带 1.四季更替
读地球的公转和四季的形成示意图,回答问题。
16
(1)成因:一年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 季节 的变化而变化。
夏季: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的季节
(2)天文四季冬季: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
的季节
春季和秋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37
考法二 利用日出、日落规律判断地理现象
4.(2014·大纲卷,7~8)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S)处于极夜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 地时间5时40分和6时20分同时看到日出。据此完成(1)~(2)题。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湘教版)课件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夏至 9月23日 3月21日
冬至'
图5A-3 (6)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为 365日5时48分46秒 ,它叫作回归年,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 的一年。
基础自主梳理
3.昼夜长短的变化
图5A-4 (1)图甲太阳直射 南回归线 (纬线),此时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北半球昼 短 夜 长 , 纬度越高,昼越 (2)图乙太阳直射
(4)描述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
年,时间长度为
365天6时9分10秒
。
[答案]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从近日点过春分点到远日点,公转速度逐渐变慢; 从远日点过秋分点到近日点,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基础自主梳理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图5A-2),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自转产生 赤道 平面,地球公转产生
(2)β=90°-2α =北(南)温带范围。
(3)μ =α =90°- 极圈的纬度数 = 晨昏线移动的 纬度范围=北(南)寒带的范围。 图5A-7
考点互动探究
3.黄赤交角变化对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速度及五带范围等的影响 若黄赤交角为零 , 则太阳始终 直射赤道 , 不会有太阳直射点的南 北移动 , 就不会有气压带和风带的 季节移动,就不会形成地中海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等气候类型。 若黄赤交角为零 , 则地球上将 不存在四季更替的现象, 也不会出
命题点二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2 . 读图5A-10,完成(1)~(3)题。
(1)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
范围是( A.0°~20°N B.0°~20°S C.20°N ~23°26'N D.20°S ~23°26'S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五讲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公转 湘教版必修1
解析:第(1)题,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②点 太阳直射赤道而后太阳直射点北移,故②点对应春分日,③点 对应夏至日,④点对应秋分日,①点对应冬至日。 第(2)题, ⑤点在夏至日之后,太阳直射点南移,悉尼的正午太阳高度逐 渐增大。
答案:1.C 2.D
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
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着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即南、北 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决定着回归线与极圈的度数。因此, 黄赤 交角的变化导致五带范围的变化。
递减。由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该日全球昼夜长短分布 的特点是北半球昼长夜短,而南半球则昼短夜长。计算新的一 天的范围,只要计算出东十二区的时间是几点,新的一天就是 几个小时,如本题,由前面可知,135°E为12时,那么,东十 二 区的区时为15时,即同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地区的范围是15 个时区,大于1/2的地区。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黄赤交角的存在以及地球公转时地 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 线之间往返运动(如下图)。
(2)五带的划分: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把地 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5个温 度带,回归线的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极圈的度数=90°- 黄赤夹角的度数。
黄道面就是直射光线扫出的平面,直射点是直射光线与地 面的交点,因此地球与黄道面的交线就是直射点的集合,如图 所示,地球公转时直射点作周年回归运动。图中地轴与黄道夹 角α为 66°34′,赤道与黄道的夹角就是β为23°26′。
[对点演练] 1.读“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移动轨迹图”,回答(1)~ (2)题。
(1)根据已知条件在图1中作(标)出:①用字母P标出太阳直射 点位置;②用虚线表示南北回归线;③用虚线表示南北极圈。
(2)根据图1,在图2中画出:①晨昏线;②用阴影标出夜半 球。
学考复习湘教版必修一第一章第五课时1.32地球公转概况+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共45张PPT)
• 3、极昼、极夜的纬度分布规律: • 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90°-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 如:(1)某日,太阳直射在10°N,则从 80°N 开始出现极
昼,
从 80°S 开始出现极夜。
(2)表述这一日发生极昼的范围: 80°N及其以北地区
关于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在问题设计上,更多的是利用光照 图切入,因此要熟悉和理解不同时间背景下的日照图。 不同节气的日照图
节气
侧视图
俯视图
北半球
南半球
夏至
S
冬至
S
二分
S
A B C D
A E
1.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的日期是(B )
A.不存在 B.秋分日 C.冬至日 D.夏至日
2、12月30日至次年3月5日,北京市昼夜长短情况 是(D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且昼渐短
C昼长夜短, 且昼渐长 D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3.关于南北极地区极夜持续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北极极夜持续的天数多于南极地区 B.北极地区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地区相等 C.北极极夜持续的天数少于南极地区 D.北极地区极夜的持续天数比南极地区有时多有时少
北方)移动,哪个半球则昼 渐长夜渐短。
• 昼夜长短变化时间分布规律: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均昼夜等长,且距春分(秋分)日 •越近的日期,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小。
分析: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对称性
南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对称性
• 1.同一纬线上,昼长、夜长时数相等。
• 2.同一地点,夏季的昼长等于冬季的夜长。
直射点到 达最北的
位置
太阳
南回归线
直射点到 达最南的
位置
直射赤道
北回归线:太阳直射能够到达的最北的纬线 南回归线:太阳直射能够到达的最南的纬线。
《地球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PPT优秀课件 湘教版
(二)五带的划分
四季的划分
欧美季节 立秋
我 国 秋 季
我国夏季
夏 夏至 春
秋
春
分
分
秋 冬至 冬
二十四节气歌
立夏
春雨惊春清谷天
我 国
夏满芒夏暑相连
春
季 秋处露秋寒霜降
立冬 我国冬季 立春 冬雪雪冬小大寒
我国和欧美四季划分的不同
五带的划分
无阳光直射 有阳光直好走是条捷径,也许有些路可以让你风光无限,也许有些路安稳又有后路,可是那些路的主角,都不是我。至少我会觉得,那些路不是自己想要的。 6、在别人肆意说你的时候,问问自己,到底怕不怕,输不输的起。不必害怕,不要后退,不须犹豫,难过的时候就一个人去看看这世界。多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已经为了梦想而竭尽全力了?
15、最终你相信什么就能成为什么。因为世界上最可怕的二个词,一个叫执着,一个叫认真,认真的人改变自己,执着的人改变命运。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16、你若坚持,定会发光,时间是所向披靡的武器,它能集腋成裘,也能聚沙成塔,将人生的不可能都变成可能。 17、人生,就要活得漂亮,走得铿锵。自己不奋斗,终归是摆设。无论你是谁,宁可做拼搏的失败者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必修1 第一章 第五讲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学案(湘教版).doc
第五讲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考纲解读1.掌握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 2.理解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影响3.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和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并能进行相关的计算4.掌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和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并能进行相关的计算5.掌握四季和五带的划分及其产生原因知识导图一、公转特征1.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一恒星年):365日5时9分10秒。
4.速度。
公转位置 时间 公转速度A 点 近日点 1月初 较快B 点远日点7月初较慢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时间变化特点北半球夏半年(春分日至秋分日)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图l 代表日期是夏至日前后,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冬半年(秋分日至次年春分日)北半球各纬度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图2代表日期是冬至日前后,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如图3所示)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纬度分布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①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c线所示。
②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a线所示。
③春秋分: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中b线所示。
(2)季节变化北半球节气达最大值的地区达最小值的地区夏至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南半球各纬度冬至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北半球各纬度春、秋分赤道上—3.四季和五带(1)形成原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
(2)天文四季⎩⎪⎨⎪⎧夏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冬季: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春、秋季节: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3)北温带许多国家的四季: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018·重庆调研)2016年 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 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 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 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 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 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 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 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每相邻两 个节气相差一般为15天左右。 读图,回答(1)~(2)题。
(2)周期
9 时________ 10 一个恒星年:3656 日________ 分________秒。 (3)轨道与速度
2.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示意
(2)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___________ 之间往返运动。 南北回归线
3.四季更替和五带 (1)成因
[解题指导] 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1.(2018·衢州质检)读下图,图中A平面为黄道平面,B平 面为赤道平面,回答(1)~(2)题。 B (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P点时,北半球的节气应是 (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C (2)若图中②角比现在增大2°,则( ) A.黄赤交角变为25°26′ B.回归线的度数将变为24°26′ C.太阳直射的范围将缩小4个纬度
正午太阳高度 昼夜长短和_______________ ⇒ 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 的时空变化
(2)四季的划分
最长 、 夏季:一年中白昼________ 天文 最大 的季节 太阳高度________ ① 四季 冬季:一年中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
3、4、5 ②北温带许多国家的四季: ______________月为春季,依 次类推,每三个月为一个季节。 回归线和极圈 (3)五带划分:以_________________为界线,将全球划分为 南北寒带、南北温带和热带。
解析:第(1)题,图中①为黄赤交角,则P点位于北回归线。 当太阳直射P点时,北半球的节气应是夏至。第(2)题,若图中 ②角比现在增大2°,即黄赤交角比现在减小2°,变为 21°26′,则回归线的度数将变为21°26′,地球上出现极昼 极夜的范围将缩小4个纬度,太阳直射的范围将缩小4个纬度, 所以选项C正确。
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
影响的方面
若黄赤交角变大(小)
扩大(缩小) 扩大(缩小) 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缩小) 温带的范围缩小(扩大) 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 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 (赤道与寒带除外)
太阳直射范围
极昼和极夜现象范围 五带的范围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
昼夜长短的年变化 季节的变化
变化明显(不明显)
高考真题
命题分析
命题规律:以地球公转及其变式图或自然现象为背景, 以选择题形式阳直射点的关系 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015·重庆卷·T3
读图,完成(1)~(2)题。 C (1)若EF为赤道,P点出现极昼现象,则太阳直射的范围是 ( ) A.0°~20°N B.0°~20°S C.20°N~23°26′N A D.20°S~23°26′S (2)若EF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PQ为地轴,下列变化可信的 是( ) A.福州冬季均温升高 B.北温带范围变小
考点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
[图文梳理]
1.典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
夏至日
春秋分日
冬至日
时间
2.变化规律
变化特点
北半球 夏半年 北半球 冬半年
图1中北半球各纬度昼长达到一年 昼长夜短 北半球各地___________,纬度越高, 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__________________ 昼越长,夜越短 出现极昼现象
C
) B.温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D.极昼和极夜出现的范围比现在 ③在南北回归
2.地球上的太阳直射点( ) ①移动周期约4万年 ②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线之间来回移动 ④最低纬度为22.1°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第1题,当黄赤交角为24.24°时,即黄赤交角变大时, 回归线度数增大,极圈度数减小,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温带地区)范 围缩小;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地区)范围扩大;极圈与极点之间(寒 带地区)范围扩大;地球上存在极昼和极夜的范围扩大。第2题,黄 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同时也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即 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呈现出在南北回归线之 间的周年移动规律,②③正确;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周期是一个回归 年,4万年是黄赤交角的变动周期;太阳直射点最低的纬度应是赤 道,即0°。
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提示“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 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可知我国古人制 定“二十四节气”的依据是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冬至太阳 直射南回归线,之后向北移动;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之后 向南移动,主要的作用是方便农业生产活动的安排。第(2)题, 图中所示的二十四节气中,每条直径上相对的两个节气日最可 能出现的是两节气日的昼夜长短正好相反,所以D正确。
[自我检测]
(2018·湖南联考)黄赤交角是产生四季的原因。黄赤交角并非固 定不变,现在约为23.5°,最大时可达24.24°,最小时为22.1°, 变动周期约4万年。读黄赤交角变动时回归线和极圈的变动示意图, 回答1~2题。
小
1.黄赤交角为24.24°时 B ( A.热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C.寒带的范围比现在小
(1)我国古人制定“二十四节气”的依据应该是 ( ) B A.日、地、月的位置关系 B.太阳直射点运动 C.我国农业生产活动安排 D.月亮的阴晴圆缺 (2)图中所示的二十四节气中,每条直径上相对的两个节气 D 日最可能出现的是 ( ) A.两节气日一定相差180天 B.两节气日正午太阳高度都相等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五讲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栏
目 导 航
02
01
核心考点突破
学科素能培养
03
课下限时训练
01
核心考点突破
考点一
地球的公转特征及四季、五带
[图文梳理]
1.公转的基本特征
(1)方向
逆时针 方向绕转 北极上空俯视:__________ 自西向东 顺时针 南极上空俯视:__________方向绕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