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初二物理上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1. 物理的概念和研究对象•物理的定义和分类•物理和其他自然科学的区别•物理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 物理量和物理单位•基本物理量和导出物理量•国际单位制和常用单位•物理量的测量和误差3. 运动学•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匀速直线运动和非匀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和抛体运动•力的概念和牛顿运动三定律的基本内容4. 力和压强•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合成•等效力和平衡条件•弹簧弹性和胡克定律•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5. 浮力和阻力•浮力的产生原因和性质•浮力的计算和应用•阻力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因素•阻力的计算和应用6. 能量与功•能量的概念和分类•功的概念和功率的计算•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转化•滑动摩擦和静电摩擦的能量转化7. 电学基础•电荷和元电荷的概念•电流的概念和电流强度的计算•电阻和电阻率的概念•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的计算8. 串联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流的串联和并联•虚拟电源的概念和应用9. 电磁感应•磁场的产生和磁力线的性质•磁感应强度的概念和计算•电磁感应现象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感应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原理10.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概念和传播特征•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和折射定律•光的全反射和光纤的应用11. 光的颜色与光的衍射•光的颜色和光的组成•光的衍射现象和衍射的条件•衍射的定量分析和衍射的应用•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12. 声音与听觉•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音的特征和传播速度的计算•声音的强度和声音的响度•听觉的原理和声音的应用以上提纲概括了八年级上册物理的主要知识点和重点内容,希望对同学们复习和巩固物理知识提供帮助。
请大家根据这个提纲,结合课堂讲解和教材内容,深入学习和理解物理知识,做好相应的笔记和练习题,以便为期末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加油!。
物理初二上册复习提纲
物理初二上册复习提纲【导语】复习是对前面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再加工,并根据学习情形对学习进行适当调剂,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因此,每上完一节课,每学完一篇课文,一个单元,一册书都要及时复习。
若复习适时恰当,知识遗忘就少。
以下是作者为您整理的《物理初二上册复习提纲》,供大家学习参考。
物理初二上册复习提纲篇一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人靠声带振动发声、蜜蜂靠翅膀下的小斑点振动发声,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声,管制乐器考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弦乐器靠弦振动发声,鼓靠鼓面振动发声,钟考钟振动发声,等等);2、振动停止,产生停止;但声音并没立刻消逝(由于本来发出的声音仍在连续传播);3、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和蔼体;4、声音的振动可记录下来,并且可重新还原(唱片的制作、播放);二、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蔼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消耗最少(在固体中传的最远,铁轨传声),一样情形下,声音在固体中传得最快,气体中最慢(软木除外);2、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话交谈;3、声音以波(声波)的情势传播;注:由声音物体一定振动,有振动不一定能听见声音;4、声速:物体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单位是m/s;声速的运算公式是v=s/t;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三、回声声音在传播进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里,人耳听到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回声(如:高山的回声,夏天雷声轰鸣不绝,北京的天坛的回音壁)1、听见回声的条件:原声与回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在0.1s以上(教师里听不见老师说话的回声,狭窄房间声音变大是由于原声与回声重合);2、回声的利用:测量距离(车到山,海深,冰川到船的距离);四、怎样听见声音1、人耳的构成:人耳主要由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及听觉神经组成;2、声音传到耳道中,引发鼓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听觉神经传给大脑,形成听觉;3、在声音传给大脑的进程中任何部位产生障碍,人都会失去听觉(鼓膜、听小骨处显现障碍是传导性耳聋;听觉神经处出障碍是神经性耳聋);4、骨传导:不借助鼓膜、靠头骨、颌骨传给听觉神经,再传给大脑形成听觉(贝多芬耳聋后听音乐,我们说话时自己听见的自己的声音);骨传导的性能比空气传声的性能好;5、双耳效应:生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样不同,因此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步调亦不同,可由此判定声源方位的现象(听见立体声);五、声音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单位是赫兹,振动物体越大音调越低;)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强;听者距发声者越远响度越弱;3、音色:不同的物体的音调、响度尽管都可能相同,但音色却一定不同;(辨别是什么物体法的声靠音色)注意:音调、响度、音色三者互不影响,彼此独立;六、超声波和次声波1、人耳感遭到声音的频率有一个范畴:20Hz~20000Hz,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低于20Hz叫次声波;2、动物的听觉范畴和人不同,大象靠次声波交换,地震、火山爆发、台风、海啸都要产生次声波;七、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噪声:(!)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阻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见招生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
(完整)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物理期末复习第一章:物理学:是研究自解界的物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
科学探究环节: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
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一、动与静1、一个物体相对与另一个物休的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
(另一物体即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2、参照物选取是任意的,参照物不一样,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不一样。
3、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二、长度与时间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1Km=103 m 1m=10dm=102cm=103mm=106µm=109nm 3、正确使用刻度尺(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2)使用时要注意① 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 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
④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4、正确记录测量值 :精确值+估计值(1位)+单位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平均值应和测量值小数点后位数一致),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三、速度1、比较快慢方法: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2、速度定义、单位与计算(a m/s = 3.6a km/h )①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路程及时间均无关,只等于二者比值②平均速度不能将速度简单求平均值,只能用某段路程除以该段路程的时间。
第三章、声现象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2、声间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
⎪⎩⎪⎨⎧===v s t vt s t s v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及温度有关,但于音调、响度、音色均无关,比如超声波与次声波的速度相同。
初二物理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声现象1、声音的产生①声源(发声体):正在振动的物体。
②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③振动的物体一定能发声,有些听不见是振动频率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
④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Hz——20000Hz。
2、声音的传播①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
②一切气体、液体和固体物质都能传声,都可以成为介质。
③声音必须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④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
⑤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液体次之,气体中最慢。
⑥同一种介质中,由于温度不同,其声音的传播速度也不相同。
⑦15℃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
3、回声和骨传导①人耳听声原理:声波引起鼓膜振动,传给听觉神经和大脑。
②回声:向远处传播的声音遇到障碍物后被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
③人耳能区分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是0.1秒,距离是17米。
④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
⑤要明白双耳效应和回声定位原理。
4、音调①音调:表示声音高低的物理量,由发声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
②频率:每秒内振动的次数,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单位:赫兹Hz)③乐音:有规则振动的物体产生的声音。
④发声体振动的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振动慢,频率小,音调低。
⑤人发声频率范围大约是:85Hz——1100Hz。
⑥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次声波: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
5、响度和音色①响度:声音的强弱即声音的响亮程度。
②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
③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发出的声音越大,即响度越大。
④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⑤音色:由发声体本身特征决定.6、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以及声音的利用①物理学角度噪声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②环保角度噪声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八年级上册物理复提纲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单位是用来比较物理量的标准量。
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单位制,称为国际单位制(SI)。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刻度尺。
使用刻度尺时,需要注意零刻度线、最小分度值和量程,以及测量时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贴被测物体,位置要放正,不得歪斜,零刻度线应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
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且对正观测点,不能仰视或者俯视。
3.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
1h=60min 1min=60s。
4.误差是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我们不能消灭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的方法包括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不同,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永远存在且无法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1.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应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速度表示。
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快;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所花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在物理学中,为了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
这样,在比较不同运动物体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
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提纲(完整版)
初二物理知识点复习提纲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物理学史研究光、热、力、声、电等形形色色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2、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来源3、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常用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 000m lm=l0dm ldm=l0cm lcm=l0mm 1mm=1 000μn lμm=1 000nm4、长度测量结果的记录包括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5、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叫误差。
误差产生的原因:①与测量的人有关;②与测量的工具有关。
任何测量结果都有误差,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绝对避免;但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②采用更合理的测量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6、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是秒,符号是s;常用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 lmin=60s7、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指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第二章:声音与环境1、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声音就停止;振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2、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在固体中传播最快,(1)音调:人耳感觉到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跟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响度的大小跟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音色:又叫音品,不同的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4、频率的高低决定音调的高低;振幅的大小决定声音的响度。
频率的单位是赫兹,符号是Hz,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
八年级上物理复习提纲
一、物理测量:
1.物理量和单位的概念
2.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常用仪器和测量误差的处理
二、力和压力:
1.力的概念和种类
2.力的合成与分解
3.力的大小的测量
4.压力的概念和计算
三、运动和力的关系:
1.运动的描述: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2.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与力的关系
3.牛顿第二定律:力和加速度的关系
4.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四、机械能与能量转化:
1.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2.动能的计算和能量公式
3.功的概念和计算
4.动能和功的转化
五、固体压缩和浮力:
1.固体压缩的原理和计算
2.浮力的概念和计算
3.浮力和物体浸没的条件
六、声和光的传播:
1.声的产生和传播
2.光的产生和传播
3.声和光的速度和传播介质的关系
七、镜子和透镜:
1.平面镜和曲面镜的特点和成像规律
2.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和成像规律
3.成像的应用,如放大镜和显微镜
八、电流和电路:
1.电流的概念和计算
2.电阻和电阻率的概念和计算
3.并联电路和串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
九、电流效应和电磁铁:
1.电磁铁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电流效应的应用,如电灯、电磁炉等。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三篇】
下面是【篇一】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介质都能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3、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来表示,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最慢,在液体中传播的较快,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例如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损坏,人都会失去听觉。
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2、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觉的人可以骨传导来听声音。
3、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
正是由于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方位,听到的声音是立体声。
三、声音的特性1、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音调高低跟发声体振动频率有关系,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物体在1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频率的单位为赫兹赫,物体在1的时间里如果振动100次,频率就是100。
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到20000,动物的听觉范围通常和人不同,一些动物对高频声波反应灵敏。
高于20000的声音叫超声波,低于20的声音叫次声波。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响度跟发生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提纲八班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提纲(一)分子运动1、不同物质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大现象。
2、固体、液体、气体之间都能发生扩大现象,气体之间的扩大最快,固体之间的扩大最慢。
3、扩大现象说明白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章运动,另外还说明白分子存在着间隙。
4、影响扩大快慢的主要因素是温度。
5、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章运动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因此分子的无规章叫做分子热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激烈。
6、、分子间存在着互相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7、使物体保持肯定的体积,导致分子不分开的力,就是分子引力。
如:使物体很难分开或拉长就说明分子间有互相的引力。
8、使得分子已经离得很近的物体很难进一步压缩的力,就是分子斥力。
如:很难压缩物体,就说明分子间有互相的斥力。
9、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
(二)内能1、物体内部全部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内能是能量的又一种形式,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3、内能的大小跟物体的体积、状态、质量和温度有关,同一物体的内能只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4、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内能不能为零,机械能可能为零。
5、热传递是温度不同的物体互相接触时,低温物体温度降低,高温物体温度上升的现象。
6、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而不是温度。
即:高温物体的内能减小,低温物体的内能增大。
7、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也是焦耳。
8、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9、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内能能转化为机械能。
10、转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是做功和热传递,且做功和热传递在转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11、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汲取了多少热量,内能就增加多少,放出多少热量,内能就削减多少。
(三)比热容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上升1℃所汲取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一物质的比热容相同,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
八年级物理上册复习提纲一、运动的描述和测量•运动的基本概念:位移、速度、加速度、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运动的描述方法:用图像、文字和公式等方式描述运动。
•运动的测量:使用测量工具如尺子、计时器等进行位移、时间和速度的测量。
•运动的图像和速度的关系:直线运动的速度和位移的关系。
•平均速度的计算:总位移与总时间的比值。
二、平衡和力•力的作用和特点:力的三要素,力的合成和分解。
•力的单位和测量:使用牛顿(N)作为力的单位,使用弹簧测力计等工具进行力的测量。
•平衡和力:物体在不受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力的合力为零。
•物体受力的平衡条件:物体在受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的条件。
•静力学:描述静止物体的力学规律。
•引力和重力:描述地球上的物体受地球引力作用的情况。
三、机械能与能量转化•动能和势能:机械能的两种形式。
•机械能守恒定律:封闭系统内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功的计算:力对物体做功的计算方法。
•能量转化:机械能转化为热能、声能等其他形式的能量。
•能量转化的效率:能量转化的比例,能量转化效率的计算。
•动能和速度的关系:动能与物体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四、声音与光学•声音的传播:空气中的声音传播的特点。
•声音的特征:音调、音量和音色。
•声音的产生和检测:声源和声音的检测器。
•光的传播:光在空气和其他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障碍物对光的传播的影响:阴影的产生和光的折射。
•反射与折射: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
•光的颜色:白光的组成和颜色的形成。
•光的反射和折射的应用:镜子、透镜等光学器件的应用。
五、电学基础知识•电流和电路:电流的概念和物理量,封闭电路的条件。
•电压和电阻:电压的概念和物理量,电阻的概念和测量。
•串联和并联电路: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单位和测量:电流的单位安培(A),电压的单位伏特(V),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等进行电流和电压的测量。
结语本文档汇总了八年级物理上册的复习提纲。
通过阅读本文档,你将了解运动的描述和测量、平衡和力、机械能与能量转化、声音与光学以及电学基础知识等物理概念和相关内容。
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
一、力和压力1.力:力的定义和性质2.力的计算:力的合成、分解和平衡条件3.积累力及其特点4.弹力的定义和性质5.弹性变形和胡克定律6.压力和压强的定义及公式7.压强的计算和应用:液体压强、气体压强和活塞装置8.面积对压力的影响二、力的作用效果1.物体的平衡条件:力的平衡和力矩的平衡条件2.力矩的计算和应用:杠杆原理、平衡条件的实际应用3.物体平衡的类型:平衡、不平衡和静力平衡4.物体平衡的稳定条件和不稳定条件三、运动的描写和测量1.物体的运动状态:相对运动和参照系2.运动状态的描写: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3.运动图象的绘制:位移-时间图象和速度-时间图象4.运动的测量:距离、时间、速度和加速度的测量方法四、力与加速度1.速度变化的原因:力的作用和质量的影响2.牛顿第一定律:使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条件3.牛顿第二定律: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4.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5.物体的惯性和质量的计算五、力的分析与力的合成1.力的分解:力的平行分解和垂直分解2.平行力的合成:平行力合成定理公式3.力的合成:力的合成定理和共点力合成定理的计算4.合力的性质和计算:合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5.工具的原理和应用:滑轮、劈木和抬重6.摩擦力和减摩装置的原理和应用六、能量与功1.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功的定义和计算方法2.功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3.能量的概念和分类:动能、势能和机械能4.动能的计算和转化:动能的定义、计算公式和转换5.重力势能的计算和转化:重力势能的定义、计算公式和转换6.功和能量的关系:功的大小和能量的变化七、简单机械和杠杆原理1.机械的概念和分类2.杠杆的定义和特点3.杠杆原理和杠杆的分类4.杠杆的力矩平衡条件的推导和应用5.常用杠杆的原理和应用以上只是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复习提纲的一部分,可以根据自己的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和拓展。
每个知识点都应该理解其定义、性质、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验来巩固这些知识,同时要注重培养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和物理思维的培养。
2023年最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2023年最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1. 动能和势能
- 动能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 势能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 动能和势能的转换
2. 电流和电阻
- 电流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 电阻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 欧姆定律和其公式
-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3. 磁场和磁力
- 磁场的定义和性质
- 磁力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 电流在磁场中的受力
- 直线电流产生的磁场和磁力
4. 高矮加速度
- 质量和重力的概念
- 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 斜面上物体的运动
- 高度和速度的关系
5. 光的传播
- 光的传播路径和速度- 光的折射和反射
- 镜子和凸透镜的特性- 光的颜色和频率
6. 电能和热能
- 电能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热能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能量的转换和守恒定律- 温度和热量的关系
7. 声音的传播
-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声音的频率和振动
- 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声音的传播
- 声音的优良和不良特性
以上为2023年最新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涵盖了各个章节的重点内容,可作为复习的参考。
详细内容可以参考教材和课堂笔记。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热门18篇)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热门18篇)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1)《物体的运动》复习提纲一、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参照物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不能选被研究的物体作参照物。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二、运动的快慢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⑴时间相同,路程长则运动快⑵路程相同,时间短则运动快⑶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2、速度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计算公式: v=s/t ,变形得:s=vt,t=s/v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m/s ,运输中单位km/h ,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换算:。
3、匀速直线运动: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4、变速运动: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 总路程/总时间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的平均快慢三、长度时间及其测量1、长度的单位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2、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3、刻度尺的使用方法4、时间的测量①单位:秒,符号s②秒表续数:5、误差①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②产生原因: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
③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④误差与错误区别: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2)声音的发生和传播发生体在振动——实验;声音靠介质传播——介质:一切固液气;真空不能传声声速——空气中声速(约340m/s);一般的,固体中速度>液体中速度>气体中速度;声音速度随温度上升而上升回声——回声所需时间和距离;应用计算——和行程问题结合音调、响度和音色客观量——频率(注意人听力范围和发声范围)、振幅主观量——音调、响度(高低大小的含义);影响响度的因素:振幅、距离、分散程度音色——作用;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物理和生活中的噪声(物理-不规则振动,生活-影响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噪声等级:分贝(0dB-刚引起听觉);减小噪声方法(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四大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光源——火把、蜡烛、电灯、恒星(月亮和行星不是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条件(均一);可在真空中传播;现象(激光准直、影子、小孔成像P78及大树下的光斑、日食、月食);真空中的光速(3×10[sup]8[/sup]m/s),光年是长度单位光的反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分居两侧;角相等;光路可逆(注意叙述顺序要符合因果关系)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每一条光线都符合反射定律(现象解释:抛光的金属表面、平静的水面、冰面、玻璃面可看作镜面;其他看作粗糙面,P79图5-40;应根据现象回答)平面镜平面镜成像——规律(等距、等大、正立、虚像);能看见(看不见)像的范围;潜望镜作图——按有关定律做图光的折射折射——定义(……方向一般发生变化);折射规律(三线共面、两侧、角不等;光路可逆;注意叙述顺序要符合因果关系);现象解释(水中的鱼变浅、水中筷子弯曲、海市蜃楼等)光的传播综合问题注意区分折射和反射光线;注意区分不同的影子和像透镜透镜中的名词——主光轴、光心、焦距、焦点(测量焦距的方法)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会聚光线”和“使光线会聚”的区别:“会聚光线”是能聚于一点的光线,“使光线会聚”是光线经过凸透镜后比原来接近主光轴)透镜的原理——多个三棱镜组合;光线在透镜的两个表面发生折射变化了的凸透镜——玻璃球、盛水的圆药瓶、玻璃板上的水滴等黑盒问题凸透镜成像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过光心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像距/像的大小/虚实/正倒和物距的关系;像移动的快慢(依据:光路图);实际应用温度计温度计——常见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原理、量程(体温计:35~42℃;寒暑表:-20~50℃)使用方法——体温计构造及使用(缩口部分;甩体温计的作用、原理;不甩的后果-只影响测低温)、温度计的使用(注意量程的选择);校正温度计;读数(一般地,读数时不能离开物体)温标——摄氏温标、热力学温标及换算;绝对零度;常见温度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实验装置(水浴加热);常见晶体、非晶体;熔点、凝固点;图象汽化——蒸发;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沸腾实验装置;蒸发和沸腾的联系、区别(都是汽化;剧烈程度、发生条件等);酒精灯的使用(可参照化学相关内容)液化——两种途径(降温一定可使气体液化;压缩可能使气体液化)升华和凝华——实例物态变化中的热量传递吸热——固→液→气(即使温度不变也有热量的传递);放热——气→液→固其他现象解释——例:P3图0-3、纸锅烧水、“白气”和玻璃上的水珠(液化)、霜、露、晾衣服(蒸发和升华)、樟脑等;电冰箱原理;物态变化中的热量计算;注意名词的写法(汽、气;溶、融、熔;化、华;凝)以及字母(t和T;℃和K)第四章电路摩擦起电两种电荷静电——电荷种类的判断;验电器结构(P45图);电量(单位:库仑C)物质微观结构——原子结构(可与化学中原子概念对照);摩擦起电原因(核外电子的转移)电路相应概念电流(及方向:正电荷移动方向);电源;导体、绝缘体;串联、并联;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及运动方向;电路图;通路、断路及短路;常见电路(楼道电路;电冰箱电路:第一册P60图4-18)等效电路的判断——先去除电流表/电压表(电流表:短路;电压表:断路)再做判断各个物理量(I、U、R、P)的定义、单位(单位符号)及含义、换算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方法(量程及量程的选择、串并联、正负极、能否直接接电源两端)及其构造电阻的测量(基本方法及变化);影响电阻的因素;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使用(P94图7-7);变阻箱的使用及读数(P95图7-9、7-10;电位器);滑动变阻器的变形(如P101图7-19)欧姆定律及变形(注意物理意义)串并联电流、电压、电阻公式(注意条件。
八年级物理总复习提纲(上下册)
八年级物理总复习提纲(上下册)
初二物理总复习提纲(八年级上)
引言
科学探究包含有七个要素: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设计实验
→______________→分析和论证→_______________→交流
第一章物体的运动
1、长度的国际单位(SI):________,常见的单位:千米______,分米_______,厘米_______,
毫米______,微米_____,纳米______。
2、长度单位的换算:
1km=_____m1dm=_______m1cm=______m
1mm=______m1μm=______m1nm=______m
3、正确使用刻度尺,使用刻度尺时要注意……
初二物理总复习提纲(八年级下)
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
1、_______________叫物体的质量,是____本身的固有属性
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____。
1t=____kg1kg=____g1g=____mg。
一只鸡蛋大约50g。
3、测量工具:托盘天平。
使用规则:(1)把天平放在____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
的________处(2)调节横梁右端的________,使指针在________处,这时横梁平衡(3)把被测物体放在____盘里,用____向____盘里加减____并调节。
八年级上物理复习提纲
初中物理复习提纲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声带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鸣膜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翅膀摩擦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20-20000次/秒之间。
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空气、马、黄河水。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鼓膜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练习:①P14图1.1-4所示的实验可得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因为无线电波在真空中也能传播,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②“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说明:气体、液体、固体都能发声,空气能传播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一般情况下,v固>v液>v气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合1224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0m/s。
☆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
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晚(早、晚)0.29s (当时空气15℃)。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①②④)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
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17m。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纲要篇一: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纲要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纲要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流传1.物体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就停止。
2. 声音的流传需要介质,真空不可以传声。
3. 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V 固 > V 液 > V 气声音在 15℃空气中的流传速度是340m/s 合 1224km/h。
二、我们如何听到声音1.外界传来的声音惹起鼓膜振动,这类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余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前者不可以治愈,后者能够治愈。
3.骨传导:声音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惹起听觉。
这类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4 .双耳效应三、声音的特征1 .音调: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次有关,振动频次越高,音调越高。
可闻声:频次在 20~ 20000Hz之间。
次声:频次低于 20Hz。
超声:频次高于 20000Hz。
长的空气柱产生低音,短的空气柱产生高音。
2.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大小)。
声音的响度与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产生的响度越大。
3.音色:与发声体的资料结构有关。
人们依据音色能鉴别乐器或区分人。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是指阻碍人们正常歇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扰乱的声音。
2 .人刚能听到的最轻微的声音(听觉下限)为 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出 90dB;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出 70dB;为保证歇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出 50dB。
3 .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流传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五、声的利用1.声可传达信息的例子: a.用声呐技术探测海底的深度。
b .判断雷声有多远。
c .医生用超声波检查身体。
回声定位――蝙蝠在飞翔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依据回声到来的方向和时间,蝙蝠能够确立目标的地点和距离.2.声可传达能量的例子: a .工人用超声波冲洗钟表等精美的机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字】初二初二物理上册总复习第一章《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振动的物体叫声源。
☆蝉鸣是蝉的发音肌收缩时,引起发音膜的振动而产生的。
☆在桌上撒些碎纸屑,敲打桌子时纸屑会跳动。
说明桌子发声时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能在液体中传播的事实:水中的鱼,被岸上人说话的声音吓跑。
声能在液体中传播的实验:在水槽中盛入适量的水,两只手分别拿两块石头在水中相互撞击,我们可以听到撞击声。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
声速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
一般情况下,V固> V液> V气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s合☆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
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晚0.29s(当时空气)。
☆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 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当时空气)。
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 S,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测距离: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
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 vt。
☆测声速的方法:站在高大建筑物远处,大喊一声。
记下喊话到听到回声的时间t,测出喊话人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s。
即可算出空气中的声速v,v=st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1.声音在耳朵里的传播途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人就听到了声音。
2.耳聋:分为神经性耳聋和传导性耳聋。
前者不能治愈,后者可以治愈。
3.骨传导:声音经头骨、颌骨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
这种声音的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一些失去听力的人(传导性耳聋),可以用这种方法听到声音。
4.双耳效应:(人有两只耳朵,而不是一只。
)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
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
这就是双耳效应。
三、声音的特性1.乐音是物体做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
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高。
频率单位是Hz。
声音可分为次声、可闻声、超声。
可闻声:频率在20~20000Hz之间。
次声:频率低于20Hz。
超声:频率高于20000Hz。
☆解释蜜蜂飞行能凭听觉发现,为什么蝴蝶飞行听不见?(蜜蜂翅膀振动发声,频率在20~20000Hz之间,在人耳听觉范围内;蝴蝶振动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
)☆长的空气柱产生低音,短的空气柱产生高音。
长笛、箫等乐器,吹奏时靠空气柱振动发声。
倒开水时听到声音的大小,与热水瓶内的空气柱有关。
3.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大小)。
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跳动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振动越大声音越响。
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声音的响度与物体(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产生的响度越大。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
例如,医生的听诊器。
☆男低音歌手放声歌唱,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男低音音调低、响度大。
4.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人们根据音色能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音色来判定;高声大叫──指响度;高音歌唱家──指音调。
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当代社会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振动发出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3.人们用分贝(dB)来划分声音等级;分贝计量的是声音的响度。
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听觉下限)为0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4.减弱噪声的方法: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中午要午休时,邻居家里大音量播放的优美动听的音乐,就会变成噪声。
五、声的利用1.声可传递信息的例子:a.用声呐技术探测海底的深度。
b.判断雷声有多远。
c.医生用超声波检查身体。
☆回声定位――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这些声波碰到墙壁或昆虫时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蝙蝠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2.声可传递能量的例子:a.工人用超声波清洗钟表等精细的机械。
b.外科医生用超声波把结石击成细小的粉末。
第二章《光现象》一、光的传播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月亮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篝火、蜡烛、油灯、电灯。
2.规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及现象:①激光准直。
②日食月食的形成③射击时瞄准目标。
④小孔成像。
(小孔成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
)⑤影子的形成。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⑥排纵队看齐。
⑦木匠检查木条刨得直不直。
4.光速:在我们的计算中,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取为C = 3×108m/s = 3×105km/s。
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与声速相反,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一般情况下,v气>v液>v固。
二、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上都会发生反射。
2.反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即: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光路可逆: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物体?因为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分为两种情况:(1)物体本身发光(光源),发出的光直接射入我们的眼睛;(2)物体本身不发光,是由于物体表面反射其它光源发出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
5.镜面反射和漫反射⑴镜面反射: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
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⑵漫反射: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四面八方。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把桌子放在教室中间,我们从各个方向能看到它原因是:光在桌子上发生了漫反射。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每条光线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请各举一例说明光的反射作用对人们生活的利与弊。
有利:生活中用平面镜观察面容;我们能看到的大多数物体是由于物体反射光进入我们眼睛。
有弊:黑板反光;城市高大的楼房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反光造成光污染。
三、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特点: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即:①像、物大小相等。
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④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
(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的作用:成像改变光路。
2.球面镜:1)用球面的外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凸面镜。
凸面镜性质:凸面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凸镜所成的像是缩小的虚像。
)凸面镜应用:汽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扩大视野。
2)用球面的内表面作反射面的面镜叫凹面镜。
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从焦点射向凹面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凹面镜应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牙医内窥镜是平面镜;五官科医生的额镜是凹面镜。
☆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我们常用平板玻璃、直尺、蜡烛进行实验。
选用两根相同蜡烛的目的是:便于确定成像的位置和比较像和物的大小。
选用平板玻璃而不用平面镜的目的是:平板玻璃是半透明的,便于看到蜡烛的像。
四、光的折射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三线同面,法线居中,空气中角大。
即: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密度越小,光线在里面与法线的夹角越大。
空气密度最小,光线在里面的夹角最大。
ɑ气体﹥ɑ液体﹥ɑ固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入射角=0度)。
3.光路可逆: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都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都比实际位置高。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蓝天白云在湖中形成倒影,水中鱼儿在“云中”自由穿行。
这里我们看到的水中的白云是由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看到的鱼儿是由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五、光的色散1.色散:一束太阳光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做色散。
白光的组成:红,橙,黄,绿,蓝,靛,紫。
2.一束太阳光照在红玻璃上,只透过红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一束太阳光照在红纸板上只反射红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 一束太阳光照在蓝玻璃上,只透过蓝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一束太阳光照在蓝纸板上只反射蓝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这说明:透明的物体只透过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不透明的物体只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也就是说: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 物体通过什么色光,它就是什么颜色);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物体反射什么颜色,它就是什么颜色)3.色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等比例混合后为白色光。
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
等比例混合后为黑色。
☆绿光照在绿色的菠菜上,菠菜呈绿色;照在白纸上,白纸呈绿色;照在红纸上,红纸呈黑色。
☆白纸上印有黑字,每个人都看得特别清楚。
是因为白光照在试卷上,白纸反射出白光进入眼睛,而黑字不反光。
☆如果一个物体能反射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白色;如果一个物体能吸收所有色光,则该物体呈现黑色;如果一个物体能透过所有色光,则该物体是无色透明的。
六、看不见的光1.光谱:把七色光按红、橙、黄、绿、蓝、靛、紫的顺序排列起来,就是光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