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4章力与平衡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导学案鲁科版必修1
高中物理 第4章 力与平衡 4.1 力的合成导学案 鲁科版必修
高中物理第4章力与平衡 4.1 力的合成导学案鲁科版必修1、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2、平行四边形定则及应用。
难点: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教法导学案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课堂笔记一、知识梳理与整理归纳(一)共点力定义:(二)力的合成1、合力与分力(1)定义:(2)关系:2、力的合成3、平行四边形定则二、我的疑惑:【判一判】(1)合力一定大于分力。
( )(2)合力和分力都作用在物体上,受力分析时都要分析。
( )(3)作用在物体上同一点的力才是共点力。
( )(4)平行四边形定则也适用于多个共点力求合力。
( )三、课堂导学,小组合作探究(一)、共点力1、观察三个图中的作用力,找出它们的区别并总结什么是共点力。
探究归纳:(二)力的合成1、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一辆小车可以一个人拉着向前运动,也可以由两个人反向拉或同向推,同样使小车前进。
如何求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有什么规律?探究归纳:2、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如何探究求其合力?结合“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探究归纳:【典例1】物体受到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F1=18 N,方向水平向右;F2=24 N,方向竖直向上。
求这两个力的合力F。
【思路点拨】求两个力的合力可用作图法或计算法求解。
3、三个及三个以上力的合成的方法:先求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这个合力与第三个力的合力,……直到把所有力合为一个力,得到合力。
四、自主归纳整理本节学习的知识【基础达标】1、关于两个力的合力与这两个力的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力一定比这两个力都大不从心B、合力至少比这两个力中较小的力要大C、合力可能比这两个力都小D、合力可能比这两个力都大2、从探究运用的方法来看,物理学中“用一个力代替几个力,且效果相同”,所运用的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个共点力共同作用的效果与其合力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B、合力作用的效果与物体受到的每一个力的作用效果都相同C、把物体受到的几个力的合力求出后,可认为物体只受一个力D、性质不同的力可以合成,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力不可以合成4、作用于同一点的两个力的大小F1=15 N,F2=8 N,它们的合力不可能等于( )A、9 NB、25 NC、8 ND、21 N5、两个共点力同向时合力为a,反向时合力为b,当两个力垂直时合力大小为( )6、某同学在单杠上做引体向上,如图所示。
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2 实验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案1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节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课程背景及设计思想】1. 本节实验是大纲中规定的学生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后推出的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本节实验课是高中物理课程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课。
2. 本节实验以往均采用打点计时器和纸带配合来测量加速度和判断摩擦力是否已被平衡,耗时费力且基本上做不出达到要求的实验数据;在数据处理时,要求学生描点然后进行线性拟合,耗费大量时间且效果不佳。
由于以上困难,每年学生都基本上不能完成该实验,有些学校甚至不再在实验室中进行学生分组实验。
3. 往年本节实验课都是安排两节课时,一节理论准备,一节分组操作,实际实施过程中发现课时往往还不够。
4. 针对以往实验课中的困难,结合本次实验室改造时物理实验室购进的传感器和电脑设备,我采用了用光电门来测量加速度和判断摩擦力的平衡,采用朗威通用软件来进行数据处理中的描点和线性拟合。
实际实验中发现该方案测量精确度高,实验过程简单,学生容易操作,对学生深入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在关系和应用现代技术进行实验和数据处理的能力提高大有裨益;该方案一举克服了本节实验课多年的顽疾,原本两节课都很难完成的教学任务一节课就可以轻松的达到目的,极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数字化实验室的师生电脑交互系统也极大程度的增强了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改变了以往实验课中老师先讲一通、然后学生再做一气、老师讲授和学生操作脱节的现象,可以很好的实现边实验边教学的模式。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物体加速度大小与力和质量的关系二、能力目标:1.训练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2.掌握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3.掌握平衡摩擦阻力及减小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及误差分析的方法三、德育目标1.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体会探究过程的科学严谨和合理性2.通过实验方案的自行设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3.培养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教学重点】1.控制变量法的应用.2.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教学难点】1.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并使实验方案合理可行.2.实验误差的分析和控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小车一端带滑轮长木板、质量标准的小车(规格:100g)、遮光片(规格:0.02m)、带小钩的细线条、质量标准的小桶(规格:5g)、钩码(规格:50 g)、砝码(规格:5g\10 g)、光电门传感器每组两套,数字化实验室电脑设备全套。
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必修1新课第四章 (6)
4.2 实验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一、教材分析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核心规律,是本章重点和中心内容,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是学习下一节的重要铺垫。
本实验的基本思路是采用控制变量法。
(1)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外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
探究的方法采用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象的方法,也可以彩比较的方法,看不同的外力与由此外力产生的加速度的比值有何关系。
(2)保持物体所受的力相同,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在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探究的方法采用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图象的方法。
本实验要测量的物理量有质量、加速度和外力。
测量质量用天平,需要研究的是怎样测量加速度和外力。
(1)测量加速度的方案:采用较多的方案是使用打点计时器,因第二章使用过,学生自然会想到用该器材测加速度。
根据连续相等的时间T 内的位移之差Δx =a T 2求出加速度。
条件许可也可以采用气垫导轨和光电门。
教材的参考案例效果也比较好。
在气垫导轨上安放两个光电计时门,通过微机辅助系统记录,小车通过两个计时门的时间间隔,测出两计时门间距离,可由212x at 求加速度a ,数据完全可由微机处理,甚至a -F ,a -1m 图象由微机处理作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提供并且测量物体所受的外力的方案:由于我们上述测量加速度的方案只能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所以我们必须给物体提供一个恒定的外力,并且要测量这个外力。
但测力有一定困难,还需平衡摩擦,教材的参考案例提供的外力比较容易测量,采用这种方法是不错的选择。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是本实验的关键。
如果根据实验数据描出的a -F 图象和a -1m图象都非常接近一条通过原点的直线,也只能说我们的实验结果是“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在外力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这一结果决不能说找出了定律,一个定律的发现不可能是几次实验就能得出的。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教案学案】物理必修一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docx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第二节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编制 审核 编号 023一、实验目的学会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物理规律.全面正确地认识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1.加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根据事实经验,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受力一定时,质量越小,加速度就越大.加速度还与物体受力的大小有关,物体质量一定时,受力越大,其加速度越大.2.控制变量法:加速度a 和质量m 、受力F 都有关系.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力的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物体所受的力相同,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在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这种先控制一个参量不变,研究其余参量之间变化关系,再控制另一个参量不变,研究其余参量之间变化关系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三、实验器材砝码,一端有定滑轮的长木板,细线,纸带,导线,夹子,小盘,天平,小车,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复写纸,刻度尺.四、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小车和重物的质量分别为M 0、m 0,并把数值记录下来. 2.按图4-2-1将实验器材安装好(小车上不系绳).图4-2-13.平衡摩擦力,在木板无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薄木板,反复移动其位置,直到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不挂重物的小车在斜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为止(纸带上相邻点间距相等).4.将重物通过细绳系在小车上,接通电源放开小车,用纸带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取下纸带并在纸带上标上号码及此时所挂重物的重力m 0g .5.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所挂重物的重力,重复步骤4,多做几次实验,每次小车从同一位置释放,并记录好重物的重力m 1g 、m 2g …以及计算出相应纸带的加速度填入表格1.保持托盘中所放重物的质量不变,在小车上加放砝码,并测出小车与所放砝码的总质量通电源,放开小车,用纸带记录小车的运动情况,取下纸带并在纸带上标上号码.7.继续在小车上加放砝码,重复步骤6,多做几次实验,在每次得到的纸带上标上号码. 8.计算出每次实验所得纸带的加速度值及小车与砝码的总质量填入表格2.本实验的数据处理可以采用计算法和图象法两种方法: 1.计算法测得加速度或加速度之比(等于位移之比)后,通过计算看看是否满足a 1a 2=F 1F 2、a 1a 2=M 2M 1.2.图象法(1)分析加速度和力的关系依据表格1,以加速度a 为纵坐标,以外力F 为横坐标,作出a -F 关系图象,如图4-2-3所示,由此得出结论.(2)分析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依据表格2,以加速度a 为纵坐标,以小车及砝码的总质量M 或1M为横坐标作出a -M 或a -1M关系图象,如图4-2-4所示,据图象可以得出结论.图4-2-4实验结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六、误差分析七、注意事项(1)平衡摩擦力时不要挂重物,整个实验平衡了摩擦力后,不管以后是改变小盘和重物的质量还是改变小车及砝码的质量,都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2)实验中必须满足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大于小盘和重物的总质量.只有如此,重物和小盘的总重力才可视为与小车受到的拉力相等.(3)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先接通电源再放手.(4)作图象时,要使尽可能多的点在所作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尽可能对称分布在所作直线两侧.离直线较远的点是错误数据,舍去不予考实验探究一原理步骤例: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在作用力F一定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的关系,某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A.用天平称出小车和小桶及内部所装砂子的质量;B.按图装好实验器材;C.把轻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定滑轮悬挂砂桶;D.将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6 V电压的蓄电池上,接通电源,放开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并在纸带上标明小车的质量;E.保持小桶及其中砂子的质量不变,增加小车上的砝码个数,并记录每次增加后的M值,重复上述实验;F.分析每条纸带,测量并计算出加速度的值;G.作a-M关系图象,并由图象确定a-M关系.(1)该同学漏掉的重要实验步骤是________,该步骤应排在________步骤之后.(2)在上述步骤中,有错误的是________,应把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3)在上述步骤中,处理不恰当的是________,应把________改为________.【答案】(1)平衡摩擦力 B(2)步骤D 6 V电压的蓄电池 6 V以下交流学生电源(3)步骤G a-M a-1M实验探究二 数据处理例 (2014·蒙自高一检测)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同学使用了如图4-2-5所示的装置,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 Hz.(1)该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在纸带上取连续的六个计时点,如图所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10.0 mm 、12.0 mm 、14.0 mm 、16.0 mm 、18.0 mm ,则打E 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m/s ,打A 、F 两点的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 2.图4-2-6(2)该同学要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 和质量M 的关系,应该保持拉力不变;得到多组数据后他应描绘的图象是________⎝⎛⎭⎫选填a -M 还是a -1M . (3)该同学通过对数据的处理作出了a -F 图象如图4-2-7所示,则 ①图中的直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②此图中直线发生弯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解析】 (1)v E =x DF 2T =(16.0+18.0)×10-32×0.02m/s =0.85 m/sv AF ——=x AF 5T =(10.0+12.0+14.0+16.0+18.0)×10-35×0.02m/s =0.7m/s ;由Δx =aT 2可得a =Δx T 2=2×10-30.022m/s 2=5 m/s 2;(2)在拉力一定时,a 与M 成反比,故得到多组数据后他应描绘的图象是a -1M;(3)①由图象可知,当拉力为0时小车的加速度大于0,故直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平衡摩擦阻力时角度过大;②要使绳子所挂沙和沙桶的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绳对小车拉力的大小,必须使m ≪M ,否则将会出现较大误差,当沙和沙桶的质量过大时,沙和沙桶的重力与绳的拉力有较大的差异,从而产生很大的误差.【答案】 (1)0.85 0.7 5 (2)a -1M(3)①平衡摩擦阻力时角度过大 ②沙和沙桶的质量过大,不再满足m ≪M。
2020版新教材高中物理第4章力与平衡教案练习章末检测鲁科版必修第一册【共10套104页】
2020版新教材高中物理第4章本章优化总结教案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2020版新教材高中物理第4章章末过关检测四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2020版新教材高中物理第4章第1节第1课时力的合成教案鲁科版 必修第一册
2020版新教材高中物理第4章第1节第1课时力的合成练习含解析 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2020版新教材高中物理第4章第1节第2课时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 力的合成规律教案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得修子
1
cos
e ~~~辰y^= Ecos +h
8
得&=石,
F1 -•-=1 000 N.
答案:1 000 N
3 专题 整体法和隔离法的选取及应用[学生用书P82]
整体法和隔离法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常用的两种方法,这两个方法比较如下:
整体法
隔离法
将加速度相同的几个相互关联的
将所研究的对象从周围的物体中 概念 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的方
2020版新教材高中物理第4章第3节共点力的平衡练习含解析鲁科 版必修第一册
本章优化总结
知识体系,©@@©
宏助把握•理清脉络.
基本概念:共点力、合力与分力、力的合成]
T合力与分力的关系:_ -(力的合成)一
T合成法则: 定则)
[备选答案]
提示:将以下备选答案 前的字母填入左侧正确 的位置.
一 二力合力的取值范围:ib-不 w尸w 6 +为
力厂与重力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三角形 的边角关系可知,画阴影的力三角形47F与几何
三角形。'4。相似,利用对应边成比例可得瞪右
K~v n
_T_N
进行求解
O'
mg
例2 (多选)
高中物理《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级备课人课题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课时安排审核人苏丽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理解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快慢,即加速度大小与力有关,也与质量有关、2、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定量关系、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定量关系导学流程学案导案自主学习一、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性关系加速度是描述物体的物理量。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它有关。
物体的质量一定时,越大,加速度越大;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还与有关。
物体受力一定时,它的越小,加速度越大。
二、实验: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1、探究方法: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时,控制不变,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控制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这种方法称为。
2、要测量的物理量小车与其上砝码的总质量M用测出。
小车受的拉力F用测出小盘和盘内砝码的总质量m,由公式算出。
小车的加速度a通过打出的纸带测算出。
3、测量加速度的方案(1)应用纸带测加速度在运动物体上安装一条连接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根据纸带上打出的点来测量加速度。
根据: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为恒定值。
(2)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求加速度如果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测量物体加速度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用刻度尺测量并用秒表测量,然后由公式算出。
(3)应用加速度与位移成正比由于,如果测出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在相同时间内发生的位移x1、x2,位移之比就是加速度之比,即。
合作探究交流探究一、研究多个变量之间关系的重要方法[问题情境]1、既然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以及它受到的力有关,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请同学们讨论一下,通过什么实例可定性地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2、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的受力和物体的质量有关,那么我们应采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的受力和物体的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呢?[要点提炼]1、控制变量法:在研究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先让其中一个量保持不变,研究另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最后总结三个量之间的相互关系、2、实验原理:研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间的关系时,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间的关系时,保持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变、探究二、加速度与力的关系阅读课本,明确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实验的基本思路: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力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力的关系、2、实验数据的分析:根据定性分析判断结果:力越大,加速度越大,猜测a∝F,Fn、探究三、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阅读课本,明确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实验的基本思路:保持物体受力不变,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在这个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2、实验数据的分析:根据定性分析判断结果: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猜测a∝,巩固检测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关于小车所受的合力,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小车所受合力就是所挂吊盘和砝码的重力B、小车所受合力的大小等于吊盘和砝码通过细绳对小车所施加的拉力C、只有在平衡摩擦力后,小车所受合力才等于细绳对小车的拉力D、只有在平衡摩擦力后,且小车的质量远大于吊盘与砝码的总质量时,小车所受合力才可以认为等于吊盘和砝码的重力2、在本实验中,下列做法和理由正确的是( )A、实验中所用电源为低压直流电源B、可以将装有沙子的小桶用钩码代替,这样会使实验更加方便C、实验结果不用a-M图象,而用a-1/M图象,是为了便于根据图象直观地做出判断D、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可用天平测出小桶和沙的质量(M′和m′)以及小车质量M后直接用公式a=(M′+m′)g/M求出、3、在本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衡摩擦力时,小桶应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但小桶内不能装沙B、实验中无须始终保持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远大于沙和小桶的质量C、实验中如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用横坐标表示小车和车内砝码的总质量,描出相应的点在一条直线上时,即可证明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D、平衡摩擦力时,小车后面的纸带必须连好,因为运动过程中纸带也要受到阻力4、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A、控制变量法B、假设法C、理想实验法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改变拉力的大小B、在探究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应该改变小车的质量C、在探究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时,为了直观判断二者间的关系,应作出a-图象D、当小车的质量远大于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时,才能近似认为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托盘和砝码的总重力大小6、在利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来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砝码盘及盘内砝码通过定滑轮拴在小车上B、连接砝码盘和小车的细绳应跟长木板保持平行C、平衡摩擦力后,长木板的位置不能移动D、小车释放前应靠近打点计时器,且应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7、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加速度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需要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时,应该让小车 ( )、A、挂上小盘,拖上纸带,开动打点计时器B、不挂小盘,拖上纸带,开动打点计时器C、挂上小盘,不拖纸带D、不挂小盘,不拖纸带师生后记得失收获。
海南省海口市高中物理 第4章 力与平衡 4.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导学案(无答案)鲁科版必修1
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学习目标1.重点难点重点:1、实验的设计与探究2、控制变量法的使用难点:1、力和运动的关系。
2、影响惯性大小的因素。
学法导学案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学生课堂笔记一、知识解读1.知识链接合力与分力;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什么原因?如果一个静止的物体受到不为零的合外力会怎样运动?观察我们身边的运动状态变化,讨论:加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猜想:2.实验设计: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数据处理:1. 物体的_____一定,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关系。
2. 物体的_____一定,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关系。
实验序号 ( ) ( ) 1 2 3 4实验序号 ( ) ( ) 1234实验结论:【探究归纳】【基础达标】1. 如果 图象是通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则说明( )A .物体的加速度a 与质量m 成正比B .物体的加速度a 与质量m 成反比C .物体的质量m 与加速度a 成正比D .物体的质量m 与加速度a 成反比2. 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A.打点计时器;B.天平;C.秒表;D.低压交流电源;E.电池;F.纸带;G.细绳、砝码、小车、小盘;H.薄木板;I.装有细砂的小桶其中多余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4. 试分析a-F 图象中产生图线①、②的原因。
1a-m。
高中物理 4.2实验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导学案
《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基础导学姓名 班级 组别 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1、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规律,2、学会怎样由试验结果得出结论,3、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学习重点】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学习难点】由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自主学习】(认真阅读教材p71-74页完成下列问题) 一、 实验目的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当质量一定是,加速度与力成 ;当作用力一定是,加速度与质量成 。
二、 实验原理1、采用控制变量法:当研究对象有两个以上的参量发生牵连变化时,我们设法控制某些参量使之不变化,而研究其中 的变化的方法。
本试验有F m a 三个参量,研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我们先控制一个变量。
即当力不变时,加速度与 的关系;当质量不变时,加速度与 的关系。
2、要测量的物理量有:三、 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及复写纸片,小车,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桶和砂,细绳,导线,天平, , 砝码。
四、实验步骤1、用天平测出小车和小桶的质量M 和M /,把数值记录下来。
2、按图把实验器材装好,不挂小桶。
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的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块,让小车能在其上面做匀速运动。
4、把细绳系在小车上并绕过滑轮悬挂小桶,先接通电源在放开小车,取下纸带并标上号码。
5、保持质量不变,做上述试验,把力对应的纸带标好。
6、保持力不变,做上述试验,将质量对应的纸带标好。
7、计算出加速度,作出加速度与力的图像及加速度与质量得到数的图像。
【合作探究】一、实验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 表一:表二:画出图像:实验结论: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 成反比,与物体 成正比。
二、实验注意事项总结【自我检测】(C 级)1.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是指A .位移的变化B .速度的变化C .加速度的变化D .质量的变化 (B 级)2.以下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不发生变化的是 ( ) A .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 B .枪弹在枪筒中做匀加速运动 C .沿斜坡匀速下滑的汽车 D .汽车在水平面上匀速转弯 (B 级)3.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受力一定运动,力停止作用后物体也立即停止运动 B .物体所受的合力越大,其速度越大 C .物体受力不变时,其运动状态也不变 D .物体受外力的作用,其速度一定改变 (B 级)4.物体A 的质量为10 kg ,物体B 的质量为20 kg ,A 、B 分别以20 m /s 和10 m /s 的速度运动,则 ( )A .A 的惯性比B 大 B .B 的惯性比A 大C .A 、B 的惯性一样大D .不能确定0 a 1/M a F高考理综物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物理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导学案(1)
4. 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学案必修一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实验目的,实验思路,实验方案,实验结果的分析二、预习内容1、一切物体总保持_______状态或________状态,除非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力不是_________的原因,而是______________的原因.2、物体的这种保持_________或__________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是物体的____性质.三、提出疑惑课内探究学案1.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快慢,即加速度大小与力有关,也与质量有关.2.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定量关系. 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过程与方法1.指导学生半定量的探究加速度和力、物体质量的关系,知道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2.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根据自己的实验设计进行实验. 3.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看一下实验结果能验证什么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 2.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3. 培养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二、学习过程1、两车质量相同.表格设计如下:参考表格2、某次实验用打点计时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纸带的记录如图4-2-9所示(使用图4-2-3所示的装置),图中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 点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其中B、C、D、E点的对应速度v B=_____m/s, v C=_____m/s, v D=_____m/s, v E=_____m/s,由此测得小车的加速度是多大?三、反思总结本节我们学习了:1.力是物体产生的原因.2.用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的关系;设计实验的方法.3.物体的质量一定时,越大,物体的也越大;合外力一定时,物体的越大,其越小,且合外力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
4.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四、当堂检测1.外力是使物体产生_____________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物体一定具有___________,物体一定受到____________的作用.2.质量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外力成;外力一定时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成。
高中物理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案4新人教版必修1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教学目标】1.通过讨论,学生能够说出至少两种研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方案。
2.学生利用DIS实验仪器,采用控制变量法,作出加速度与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图像关系。
3.经历实验的操作和测量过程,经历利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学生能说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性关系,并体会在处理加速度与质量的非线性关系时所采用的倒数(化曲为直)的方法,4.学生能指出实验中产生误差的原因,并能对其进行分析,从中体验如何平衡摩擦阻力、减小系统误差的操作办法,以及体会探究过程中的科学严谨和合理性。
【教学实录】一. 情景创设,问题引动教师提问:(PPT呈现问题)根据表格内数据,讨论加速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讨论并回答:与质量和动力教师提供佐证:(PPT呈现新闻报道)二.我们的猜想学生相互讨论: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和外力之间的定性关系学生回答:质量一定时,受力越大,其加速度越大受力一定时,质量越小,其加速度越大。
教师提问:要研究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可采用的方法?学生回答:控制变量法教师提问:请具体阐述该方法的具体细节学生回答:在保证物理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改变外力来研究外力与加速度的关系;接着控制外力一定的情况下,改变物体的质量,研究质量与加速度的关系。
三.我们的探究第一步:明确几个问题:1.实验要探究什么?a 与F 的关系;a 与m 的关系,采用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2.如何探究?测量哪些物理量?怎么测?3.如何由实验得出结论?怎么搜集数据和处理数据?教师提问:怎样产生外力?并且这个外力要可测量?学生回答:可以挂重物,外力的大小就是重物的重力。
教师提问:重物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吗?(给出右图)学生回答:不是,还有摩擦力教师提问:那么怎样才能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学生回答:抬高斜面,用重力的下滑分力来平衡摩擦力。
教师提问:当小车的质量改变后,是否还要重新调节平衡呢?学生讨论,教师总结并板演θμθcos sin mg mg = 可见,与质量m 无关第二步:选择方案教师提问:你有什么方法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学生回答:测出物体的运动位移和时间,再利用公式221at x =,求出加速度a; 学生回答:利用打点计时器,求出加速度a ;学生回答:利用传感器(光电门),直接测出物体的加速度a ;第三步:实验操作教师提供操作器材,以及装置图教师提问:怎样判断调节平衡到位?学生讨论并回答:可以利用光电门看小车通过两个光电门的加速度是否是0.教师提供实验中需要的一些数据:1.质量m一定的情况下,研究a与F的关系2.外力一定的情况下,研究a与M的关系教师提问:怎样才能更加直观的反应出a~m,a~F的关系?学生集体回答:利用图像法。
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高中物理必修1新课第四章 (5)
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学会通过实验探究物体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2. 在实验中掌握打点计时器的用法。
3. 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归纳分析。
二、过程与方法1. 根据所学知识及日常经验初步分析a、F、m三个物理量间的关系(定性分析)。
2. 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通过实验对a、F、m三个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进行定量研究。
运用列表法及图象法处理数据。
根据实验数据,归纳、推理实验结论(定量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
2.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具有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 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2. 如何提出实验方案,并使实验方案合理可行。
3. 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
教学难点1. 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2. 误差来源分析。
教学方法学生分组实验、实验探究、分析推理、讨论归纳。
教学准备1.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11块、小车11辆(规格187g)、带小钩的细线11条、钩码若干、刻度尺。
2.1~2m粗线绳若干、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复习提问: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哪个物理量的改变?标志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什么?回答: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速度的改变,加速度是反映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通过上一节学习,我们知道: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物体的质量越小,物体的运动状态较易改变。
请同学们根据上节所学知识及日常见闻实例猜测一下:加速度的大小与哪些物理量有关?学生猜想: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的受力、质量有关。
二、进行新课(一)导入新课情景导入多媒体播放十字路口红绿灯时摩托车、载重汽车减速停止与加速启动的画面。
如图4-2-1通过以上画面我们可以看出,摩托车启动很快,而载重汽车启动很慢,这是为什么呢?通过上一节学习,我们知道: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物体的质量越小,物体的运动状态较易改变。
高中物理 第四章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认真看书,明确用“比较”的方法测量加速度;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作出a-F、a-1/m图象。
★过程与方法1.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得出a∝F、a∝1/m的实验结论,并使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有初步的理解。
2.渗透科学的发现、分析、研究等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a∝F、a∝1/m的探究,在提高学生实验能力的基础上,体验探究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对a∝F、a∝1/m的探究难点:对探究性实验的把握。
教学方式:本节课主要采取的是“实验——探究”教学方式。
教学工具:1.学生分组实验的器材:木板、小车、打点计时器、电源、小筒、细线、砝码、天平、刻度尺、纸带等。
(①附有滑轮的长木板2块;②小车2个;③带小钩或小盘的细线2条;④钩码(槽码),规格:10 g、20 g,用做牵引小车的力;⑤砝码,规格:50 g、100 g、200 g,用做改变小车质量;⑥刻度尺;⑦1 m~2 m粗线绳,用做控制小车运动)如果没有小规格钩码或槽码,可以用沙桶及沙子替代,增加天平及砝码,用来测质量。
2.计算机及自编软件,电视机(作显示)。
3.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设计:新课导入:1.复习提问: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快慢用什么物理量来描述,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与何因素有关?关系是什么?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得出:物体运动状态改变快慢用加速度来描述,与物体质量及物体受力有关。
(学生更详细的回答可能为:物体受力越大,物体加速度越大;物体质量越大,物体加速度越小)2.教师引导提问进入新课: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外力及物体的质量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如果存在,其关系是什么?请同学猜一猜。
(学生会提出很多种猜想,对每一种猜想,教师都应予以肯定)教师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启发学生: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需要用实验来检验。
高中物理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4.2 实验 探究加速度与
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一、设计思想《探究加速度跟力、质量的关系》一节是在阐述牛顿第二定律前设置的一个学生探究实验,而且该实验在新课标教材中是一个典型的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学生实验。
学生在运动学中初步学习了加速度,并且会用实验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但是并没有讨论加速度大小的决定因素。
从牛顿第一定律即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学习已经知道:力是迫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外部因素。
从亚里士多德到伽利略的学习,也已使学生初步感受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从数学知识上来看,学生具备探索牛顿第二定律的相关数学知识。
以前的《牛顿第二定律》教学通常是提出问题——学生猜想——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课时一般安排在一节课,主要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
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性无法得到充分展现,体验探究过程有些流于形式。
在我们的设计中,我们将《探究加速度跟力、质量的关系》设计成两节课,第一节创设情境——发现问题——讨论设计研究方案。
第一节的重点在于学生对研究方案的讨论完善上,这个过程应该是让学生经历研究过程,选择实验方法,培养学生研究能力、激发学生创造性的重要环节,也是更好落实新课程三维目标的保证。
第二节课学生动手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数据记录表格和选择数据处理方案,得到实验结论,最后还得对这个研究过程谈谈自己的收获与体会,交流在这个研究过程中所碰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二、流程图三、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1) 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理解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能应用图像法分析处理实验数据,会根据计算机的实验数据获取信息,分析处理问题;2. 过程与方法(1) 初步学习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与方法;(2) 通过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方法和实施实验等过程让学生体验控制变量法的第一节课 第二节课研究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使学生在分工与合作中体验团队精神,培养协作能力;(2)通过这次研究过程让学生体验到科学研究的快乐和成就感,体验物理研究中过程中的严谨,培养学生猜想质疑能力和意识、培养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作风;四、教学过程[引入课题]视频引入师问:加速度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引发学生思考并讨论)请问:质量不同的小车在相同外力作用下,加速度是否相同?师:通过讨论我们知道:物体产生的加速度既跟外力有关,又跟物体本身的质量有关。
高一物理《4.2实验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案
〔3〕学生互评
六、课堂小结
1、对学生实验进行评估,请同学思考该实验还可以如何改进,实验误差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等
2、教师小结:
我们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象都可以证明我们的猜想是成立的,也就是在物体的质量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a的大小与物体所受外力F的大小成正比,即a∝ F;物体受力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a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即 a∝1/m,这就是我们下一节课要学习的牛顿第二定律。
提出本节课题:用实验探究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的受力,物体的质量的定量关系。
一、提出问题:
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受力的大小,物体的质量有关,如何研究这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呢?
用控制变量法研究a、F、m三者之间的关系,先保持物体的质量m不变,研究加速度a与受力F的关系,再保持受力F不变,研究加速度a与物体的质量m的关系,最后把研究的结果综合起来,即可得物体的加速度a与物体所受外力F,物体的质量m三个量之间的关系。
四、指导学生做分组操作实验采集数据
五、分析与论证
1、分析处理实验数据
指导学生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分别在坐标纸上作出a—F图象和a— 1/m图象,看它们是否两条过原点的直线2、听取学生分组实验汇报
〔1〕让学生自己根据实验得出物体的加速度a的大小与物体受力F的大小、物体的质量m三者的关系,对前面的猜想进行验证
山东省郯城三中高一物理《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要求学生认真看书,明确用“比较〞的方法测量加速度;探究加速度与力、质
量的关系;作出a-F、a-1/m图象。
★过程与方法
1.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得出a∝F、a∝1/m的实验结论,并使学生对牛顿第二定律有
高中物理第4章第2节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4.2 实验:研究加快度与力、质量关系一、教材剖析牛顿第二定律是动力学的中心规律,是本章要点和中心内容,而研究加快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是学习下一节的重要铺垫. 本节是研究规律的实验,要点就是让学生亲自体验研究过程在教师的指引放学生着手、动脑进行设计研究,领会经过控制变量来研究物理规律的重要方法,在研究电阻、电容等实验中都会用到此法. 只有让学生在实质的设计和操作中才能使学生领会到物理学研究的方法,达到掌握方法、提升能力的目的.二、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 理解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快慢,即加快度大小与力相关,也与质量相关.2. 经过实验研究加快度与力和质量的定量关系.3.培育学生着手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掌握在研究三个物理量之间关系时,用控制变量法实现.2.指导学生依据原理去设计实验,办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3.帮助学生会剖析数据表格,利用图象追求物理规律.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经过实验研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2.使学生养成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乐于研究自然界的神秘,能体验研究自然规律的艰辛与愉悦 .3.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互相学习、沟通、共同提升的学习态度.三、教课要点1.如何丈量物体的加快度 .2.如何供给和丈量物体所受的力 .四、教课难点指导学生选器械,设计方案,进行实验,作出图象,得出结论.五、教课过程导入新课情形导入多媒体播放十字路口红绿灯时摩托车、载重汽车减速停止与加快启动的画面.图 4-2-1经过以上画面我们能够看出,摩托车启动很快,而载重汽车启动很慢,这是为何呢?复习导入复习发问: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哪个物理量的改变?标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什么?回答: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速度的改变,加快度是反应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经过上一节学习,我们知道: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运动状态越难改变;物体的质量越小,物体的运动状态较易改变. 请同学们依据上节所学知识及平时有闻实例猜想一下:加速度的大小与哪些物理量相关?学生猜想:加快度的大小与物体的受力、质量相关.推动新课既然物体的加快度与物体的质量和它遇到的力相关,究竟存在如何的关系,请同学们讨论一下,经过什么实例可定性地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学生议论后回答:1. 质量大的物体加快度小. 如:齐驱并驾的大货车与小汽车在同样的制动力下,小汽车停下来用的时间少.2.受力大的物体加快度大 . 如:赛车和一般小汽车质量邻近,但赛车安装了强盛的发动机,牵引力大,加速很快 .评论:经过近似的实例使学生获取感性认识,为下一步定量研究作好铺垫. 下边我们来定量研究一下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加快度的大小与物体的受力和物体的质量相关,那么我们应用什么方法来研究加快度的大小与物体的受力和物体的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呢?学生思虑后回答:能够先研究加快度与物体受力的关系,再研究加快度与物体的质量的关系 .教师总结:当研究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先要保持某个量不变,研究此外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再保持另一个量不变时,研究其余两个量之间的关系,而后综合起来得出结论这类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是物理学中研究和办理问题时常常用到的方法.下边经过控制变量法研究一下加快度与物体受力和质量的关系.一、加快度与力的关系让学生阅读课本,明确以下两个方面内容:1.实验的基本思路: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丈量不一样力下的加快度,剖析加快度与力的关系 .a∝ F,F n.2.实验数据的剖析:依据定性剖析判断结果:力越大,加快度越大,猜想( 1)设计表格,如:次数123456项目F/Na/ ( m·s-2)(2)成立坐标系如图 4-2-2 :图 4-2-2(3)描点(4)连线经过获取的图线,剖析 a 与 F 的关系 . 实验发现a-F 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改变小车的质量重复上边步骤,看得出的图象有什么不一样.二、加快度与质量的关系让学生阅读课本,明确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实验的基本思路:保持物体受力不变,丈量不一样质量下的加快度,剖析加快度与质量的关系 .2. 实验数据的剖析:依据定性剖析判断结果:质量越大,加快度越小,猜想a∝ 1,1 m m n( 1)设计表格,如:次数项目a/m· s m/kg123456 -21/kg -1 m1/kg -nnm( 2)成立坐标系如图4-2-3 : a-11或 a-n m m图 4-2-3(3)描点(4)连线获取图线剖析,剖析 a 与 m的关系 .为了加强学生做实验的目的性,指引学生剖析以下内容:这个实验需要丈量的物理量有三个:物体的速度、物体所受的力、物体的质量. 质量可用天平丈量,本实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丈量加快度和如何供给与丈量物体遇到的力.三、拟订实验方案时的两个问题图 4-2-41.如何丈量(或比较)物体的加快度,你能想到哪些方法?让学生思虑后回答:用如图4-2-4 所示的装置:在一端有滑轮的长木板上,放一小车,经过细绳另一端的钩码拉小车.( 1)让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快直线运动,用刻度尺丈量物体运动的位移,用秒表丈量出运动的时间,由x= 1at 2公式算出 . 2(2)让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快直线运动. 在运动物体后安装一条经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依据纸带上打出的点来丈量加快度.(3)直接用加快度计丈量 .总结:这些方法的共同特色是直接测出了加快度的大小,我们要研究的是加快度与其余量之间的比率关系,假如不直接测出加快度,我们可否找出加快度和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呢?学生思虑后回答:①假如测出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快直线运动在同样时间内发生的位移x1、x2, 位移之比就是加快度之比.a1x1a2x2②假如测出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快直线运动物体在同样位移内所用时间t 1、t 2,时间比的平方就是加快度之比的倒数.a1t22a2t122. 如何供给和丈量物体所受的恒力.现实中,除了真空中抛出或落下的物体(仅受重力)外,仅受一个力的物体几乎是不存在的 . 但是,一个独自的力的作用成效与跟它大小、方向都同样的协力的作用成效是同样的,所以,实验中力 F 的含义能够是物体所受的协力. 那么,如何为一个运动的物体供给一个恒定的协力?如何测出这个协力呢?沟通议论:用前边测加快度的器械,使物体做匀加快运动的力就是物体的协力,这个协力就等于钩码的重力. 经过改变钩码的个数就能够改变物体所受的协力,经过丈量钩码的重力便可测得物体所受的协力.注意事项:( 1)在钩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条件下,钩码的重力大小才近似等于小车所受协力.(至于为何,此后再议论)(2)小车在运动时还遇到木板对它的滑动摩擦力,那么我们如何减小滑动摩擦力,使物体所受的协力尽可能靠近钩码的重力?学生沟通议论,勇敢假想,并小组总结.结论:( 1)换用接触面圆滑的木板.( 2)均衡滑动摩擦力. 方法:将木板一端垫高,让小车从木板上能匀速滑动.依据上边议论的内容选定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四、如何由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学生疏组实验结束后,利用前方的方法办理实验数据,剖析得出实验结论,让小组代表讲话.教师对各小组学生的实验方案、数据办理方法、实验结论等状况进行评论,让学生明确,只需设计方案合理,亲自体验研究过程,至于可否得出正确结果其实不多么重要.六、讲堂小结本节课以实验为依照,采纳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 依据已掌握的物理知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研究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其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猜想(作出假定)→进行实验(采集数据)→数据剖析→得出结论→频频考证→得出定律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猜想:
2.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二、请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不懂或有疑惑的地方
三、学后练
1.小车质量的测量用.
2.打点计时器的用途是:
3.实验目的中提到的力,其内涵是合力还是分力?绳拉小车的力是不是小车受到的合外力?绳子的拉力等于砝码的重量吗?为什么?什么情况下砝码重力可以近似等于绳子拉力即小车所受的合外力?
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7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计算的加速度a=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小车运动过程中要受到木板给它的摩擦力,怎样平衡这个摩擦力?又怎样去验证摩擦力被完全平衡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平衡了摩擦力后,改变重物的质量,或者是改变小车的质量,是否还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呢?
四、实验过程:
实验步骤:
1.安装
2.
3.测量和记录
数据处理:
1.物体的_____一定,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关系。
4-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学习目标
1.
重点难点
重点:1、实验的设计与探究
2、控制变量法的使用
难点:1、力和运动的关系。
2、影响惯性大小的因素。
学法
导学案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课堂笔记一、知识解读来自1.知识链接合力与分力;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什么原因?如果一个静止的物体受到不为零的合外力会怎样运动?
D.物体的质量m与加速度a成反比
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打点计时器;B.天平;C.秒表;D.低压交流电源;E.电池;F.纸带;G.细绳、砝码、小车、小盘;H.薄木板;I.装有细砂的小桶
其中多余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序号
( )
( )
1
2
3
4
2.物体的_____一定,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关系。
实验序号
( )
( )
1
2
3
4
实验结论:
【探究归纳】
【基础达标】
1.如果图象是通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则说明()
A.物体的加速度a与质量m成正比
B.物体的加速度a与质量m成反比
C.物体的质量m与加速度a成正比
4.试分析a-F图象中产生图线①、②的原因。
五、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