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黄赤交角

合集下载

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黄赤交角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4.表直达射分点别一直是向A南→移B动和旳G时→段H用。日期表达分别是6月22日到 12月22日。
知识拓展练习读下图: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①画出在A,C 位置时太阳直射点。
②下列日子,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何处附近?(用字母代号)元旦 A 处,
“七一” C 处,国庆节 D
处。
③在A位置附近地球公转速度比C位置附近要 快
23º26´N
秋分 9月23日
春分 3月21日

冬至 12月22日
23º26´S
思索: 今日,太阳 直射点在南 半球,向南 (南、北)移动。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讨论题:
1、假如黄赤交角为0°,太阳直射点位置有什么变化?
2、假如黄赤交角为30° ,热带范围是

基础知识练习: 某两位同学用如下实线和虚线两种图表达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太阳直射点旳回归运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北回归线 •
B
赤道 •
E


A
C
南回归线
D•
北回归线

赤道
G

H
L

南回归线
F

K

1.B点代表旳北半球节气是夏至,日期是6月22日。直射点 纬度是23º26`N。
2.A点代表旳北半球节气是春分,日期是 3月21。日两幅图 与A点代表旳节气相同旳点还有E、G 。
3.两幅图中,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北移动旳时段用字母
B处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23º26´N,节气是夏至,日期是6月22 日前后
C处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 0º,
节气是秋分,日期是9月23日前后

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
察右后
6月22日
3月21日
12月22日
黄赤交角
察右后旗第一中学 段青
③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二分二至、公转速度大小三者之 间的关系
速度 渐慢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夏至
速度 渐快
春分
秋分
冬至
春分
公转速度加快时段:7月初→秋分→冬至→1月初 公转速度减慢时段:1月初→春分→夏至→7月初
太阳直射点在0°--- 23°26′N时段:北半球的夏半年 太阳直射点在0°---- 23°26′S时段:北半球的冬半年
黄赤交角
察右后旗第一中学 段青
③ 与五带范围的关系: 热带: 有直射现象的地区: 寒带: 有极昼极夜现象 北寒带 南寒带
温带: 既无直射现象又无极 昼夜现象的地区
北温带 南温带
黄赤交角
地球“五带” 划 分
察右后旗第一中学 段青
黄赤交角
察右后旗第一中学 段青
黄赤交角的变化对五带的影响:
假如黄赤交角变为300 66034′
黄赤交角
察右后旗第一中学 段青
黄赤交角
一、黄赤交角:
察右后旗第一中学 段青
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 (23°26')
“一轴两面三角度”
黄赤交角
二. 黄赤交角的影响:
察右后旗第一中学 段青
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1 、与黄赤交角相关的数量关系: ① 黄赤交角与回归线大小相同,变化一致: 黄赤交角增大, 回归线度数增大; 反之, 黄赤交角缩小,回归线度数缩小。 ② 极圈度数与回归线度数互余 (与地轴与黄道面夹角相等 )
600 交角增大: 热带、寒带面积增大, 0 30 温带面积减少 23026′

3.地球的运动--黄赤交角

3.地球的运动--黄赤交角

晨昏线
N 太 阳 光 线 昼弧

夜弧
晨 线
线
判读方法: 沿地球自转方向 从夜进入昼为晨线 从昼进入夜为昏线
S
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 晨 晨 晨 昏 线昏 线 线 )
夜 半 球
昼 半 球
3、物体的水平运动方向的偏转
观察分析:
北半 球沿地 表水平运动的 物体在偏转方 向上有何规律 ?南半球的情 况是否相同?
找出北半球的水平气流的运动轨迹
气流的原方向 实际运动轨迹
A
B
C
D
例:如图,哪一岸受到水的冲涮作用更强 丙 ;哪些 岸受到的冲涮作用更弱,泥沙淤积 , 可能最终会与小 岛相连 丁 。
正圆
地球的形状
1. 概念:
2. 周期: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3月21 日前后 12月22 日前后
6月22 日前后
9月23 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23º 26´N
夏至
6、22

春分
3、21
秋分 9、23
春分
3、21
23º 26´S
冬至
12、22
太阳直射点的范围:23°26′N~ 23°26′S
黄赤交角——23°26′ 三角度: 地轴与黄道面夹角——66°34′ 地轴与赤道夹角——90° 地轴指向;地球运动方向;黄赤交角大 三个基本不变: 小在一定时期内基本不变
3、黄赤交角的影响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原因 (2)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的规律
3、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
日 期
3月21日~ 6月22日 6月22日~ 9月23日 9月23日~ 12月22日 12月22日~ 3月21日

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的关系

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的关系

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的关系1. 黄赤交角的基本概念好嘞,咱们先来聊聊什么是黄赤交角。

这个名字听上去有点拗口,其实它是描述地球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简单说就是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之间的角度。

你想啊,地球绕着太阳转,咱们的地球就像一个小孩在公园里转圈圈,边转边晃,这个晃的角度就是黄赤交角。

如今,它大约是23.5度,差不多就像你把手机稍微倾斜一下,给它来个小角度调整。

要是没有这个角度,咱们就没办法享受到四季的变换,想想夏天的海滩和冬天的雪山,都是这个角度给我们带来的“惊喜”。

1.1 极圈的定义说到极圈,顾名思义就是靠近地球两极的地方。

北极圈和南极圈就像是地球的两条边界线,分别在北纬66.5度和南纬66.5度。

没错,这个66.5度是怎么来的呢?其实就是把黄赤交角加到90度,简单直观又好理解。

极圈里的日出日落,简直可以用“奇迹”来形容,有时候一整天都是太阳挂在天上,或者一整夜黑乎乎的,真是让人大开眼界。

1.2 黄赤交角与极圈的关系那么,黄赤交角和极圈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简单来说,极圈的度数就是从赤道向两极延伸,黄赤交角的存在,让极圈形成了一个神奇的范围。

假如没有黄赤交角,这些极圈可能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四季的变化也会无从谈起。

这样一来,大家就再也体验不到“春暖花开”和“白雪皑皑”的乐趣了。

2. 黄赤交角的影响接下来说说这个黄赤交角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真是大得不得了。

首先,它让四季变化不再单调。

咱们在春天可以看到万物复苏,花开得如火如荼;夏天则是阳光灿烂,大家都想往海边跑;秋天则是金黄一片,果实累累,真是让人心情大好;而冬天,尤其北方的小伙伴们,白雪皑皑,滑雪打雪仗,乐趣无穷。

要是没有这个角度,咱们可能就只能过着一年到头都是同样气候的生活,想想都觉得无趣得要命。

2.1 自然现象与黄赤交角而且,这个角度还影响着自然现象,比如说日照时间的变化。

北极圈附近的人在夏天可以享受“午夜阳光”,而在冬天则要面对漫长的黑夜,这就像是自然界给他们开的一个玩笑,有时候真是笑中带泪啊。

【初中地理】初中地理复习提纲之黄赤交角

【初中地理】初中地理复习提纲之黄赤交角

【初中地理】初中地理复习提纲之黄赤交角
【—之黄赤交角】,黄赤交角是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与赤道面(天赤道面)的
交角,也称为太阳赤纬角或黄赤大距。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黄赤交角为约为23°26'。

天球赤道在一个平面上,黄道在另一个平面上。

这两个同心圆的平面形成23°26'的
夹角,称为黄红色交角。

黄赤交角的存在,实际上意味着,地球在绕太阳公转过程中,自转轴对地球轨道面是
倾斜的。

由于地轴与天赤道平面是垂直的,地轴与地球轨道面交角应是90°——23°26′,即66°34′。

地球无论公转到什么位置,这个倾角是保持不变的。

在地球自转的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方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北极指
向北极星附近的小熊星座α星,这是天空北极的位置。

换句话说,在地球自转期间,地
轴平行移动,因此无论地球在哪里自转,地轴与地球轨道平面之间的角度不变,黄-红交
叉角不变。

黄赤交角的存在,也表明黄极与天极的偏离,即黄北极(或黄南极)与天北极(或天
南极)在天球上偏离23°26′。

我们看到的地球的大部分旋转轴都是倾斜的。

它与桌面(代表地球轨道平面)的倾角
为66°34',而地球赤道平面的交角为23°26',这是黄红色交角的直观体现。

总结:黄赤交角并不是一直不变的,它一直有着微小的变化,但由于变化太小了,所
以人们一般对其忽略不计。

黄赤交角在天球上也表现为南北天极对于南北黄极的偏离。

图解地理:黄赤交角

图解地理:黄赤交角

图解地理:黄赤交角一、含义黄赤交角,是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

地球的黄赤交角约为23°26'。

地球的自转轴(地轴)与其公转的轨道面成66°34′的倾斜。

地球自转同它公转之间的这种关系,天文学和地理学上通常用它的余角(23°26′),即赤道面与轨道面的交角来表示。

开心一笑县长到某一小学视察,由校长陪同着走进一间教室,看见两个小学生正在摆弄地球仪。

“小朋友,你知道这个地球仪为什么是歪的吗?它怎么不是直端端的呢?”县长问。

小朋友一听,委屈得差点哭了,“老师!这不是我弄的。

”县长就问另一个小学生:“你说,地球仪为什么是歪的呢?”“我刚进来,我什么都不知道!”另一小朋友说。

县长有点生气了,“去把你们的班主任叫来!”很快,班主任来了。

对县长说:“这个地球仪是校长带来的,其它的我也不知道。

”校长一脸尴尬:“学校经费紧张,这个地球仪是我花3块钱从一个地摊上买的。

”县长听后,郑重的说:“经费紧张?那也不能买假冒伪劣产品!”二、与黄赤交角相关的几组数据关系理解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关键是弄清几组数据间的关系。

如图:1、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

2、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

3、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

三、黄赤交角及其变化的影响1、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在公转过程中,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移动规律见下图:(1)可根据日期大体计算出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由图可知,三个月的时间,太阳直射点大约移动23°26′;平均每月,太阳直射点大约移动8°;每四天,直射点大约移动1°。

(2)可根据对称原则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关于至日对称的两日期,太阳直射点位于同一纬度;关于分日对称的两日期,太阳直射不同半球的同一纬度。

①图a中的A日与B日以夏至日为对称中心,则A日与B日的昼夜状况完全相同,即日出和日落时刻均相同,当地两日期的正午太阳高度也相同。

黄赤交角及其意义

黄赤交角及其意义

黄赤交角及其意义黄赤交角指的是太阳的黄道与地球的赤道之间的夹角。

太阳的黄道是地球公转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与地球赤道的相交点将这两个圆的平面夹角称为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地球绕太阳公转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

黄赤交角的大小会影响地球上的季节变化和气候特征。

当黄赤交角为零度时,意味着太阳射线垂直地球赤道,这时是春分和秋分,地球两极的白昼和黑夜均等,气温适中。

而当黄赤交角达到最大值时,太阳射线离赤道越远,地球两极白昼夜晚的时间差距较大,气温也会有明显的差异。

黄赤交角的变化对人类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黄赤交角的变化是测定季节变化的重要依据。

通过观测太阳的高度角,我们可以确定当前季节,并根据不同季节的变化来进行农业生产、旅游规划等活动上的安排。

此外,黄赤交角也对气候和天气有着影响。

由于黄赤交角的变化,太阳辐射的垂直度随之改变,进而影响到大气环流和气候现象的形成。

例如,在黄赤交角最大的时候,地球两极的温差较大,极地冷气团可以向赤道地区扩散,引发寒潮和极端天气。

黄赤交角还对地理分布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由于黄赤交角的变化,不同纬度的地区受到的太阳直射辐射不同,从而形成了全球的气候带和生态系统。

赤道地区由于阳光直射,气温较高,热带雨林等热带植被繁茂;而温带和寒带地区由于太阳直射辐射较弱,气温较低,适合生长针叶林、草原等寒带植被。

黄赤交角的变化也决定了地球各地的昼夜长短,影响人类的作息时间和生活节奏。

此外,黄赤交角的研究对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等领域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观测黄赤交角的变化,科学家可以了解地球自转轴的倾斜情况和地球动力学过程,进而深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运动规律。

总结起来,黄赤交角在地球科学和气候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在农业生产、气候预测、天文观测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我们认识地球和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此,进一步研究和理解黄赤交角的变化规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黄赤交角的概念

黄赤交角的概念

黄赤交角的概念1. 概念定义黄赤交角是天文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用来描述地球公转轨道与地球自转轴之间的夹角。

它是指地球公转平面与地球自转轴之间的夹角,也就是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

在天文学中,我们通常使用黄道和赤道来描述天体在天空中的位置。

黄道是由地球绕太阳公转形成的平面,而赤道则是由地球自转形成的平面。

由于地球自转轴倾斜,所以这两个平面并不重合。

黄赤交角的大小是不断变化的,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地球自转轴倾斜、摄动等因素。

目前,黄赤交角大约为23.44度。

2. 重要性2.1 定义季节和气候黄赤交角对于定义季节和气候起着关键作用。

由于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之间移动,导致了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等重要日期的发生。

例如,在北半球的夏至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这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日子。

黄赤交角还影响着地球各地的气候。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不同纬度地区的太阳辐射量和季节变化有所不同。

例如,在高纬度地区,夏季较长而冬季较短,这与黄赤交角导致的太阳直射点位置有关。

2.2 影响天体观测黄赤交角也对天体观测有重要影响。

在天文学中,我们通常使用赤道坐标来描述天体在天空中的位置。

而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黄道和赤道之间存在着一个固定的夹角。

这意味着当我们观测星系、行星等天体时,需要考虑到这个夹角,从而进行修正。

2.3 研究地球自转和公转黄赤交角也对研究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提供了重要参考。

通过观测黄道和赤道之间的夹角变化,可以推断出地球自转轴倾斜以及公转轨道的变化情况。

这些信息对于研究地球运动、地球气候等具有重要意义。

3. 应用3.1 季节预测和气候变化黄赤交角的变化对季节和气候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观测黄赤交角的变化,可以预测不同地区的季节变化和气候趋势。

这对于农业、旅游等行业的规划和决策非常重要。

3.2 天体观测和导航黄赤交角对天体观测和导航也有着重要影响。

在天文学中,我们使用黄道坐标和赤道坐标来描述天体在天空中的位置。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高一地理1.讲述赤道面和黄道面概念:赤道面就是地球赤道所在的平面,可以认为它是经过地轴中点并与地轴相垂直的平面。

黄道是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在天球上的投影。

有时也可直接将地球公转轨道称为黄道。

黄道所在的平面就称为黄道面。

很明显,太阳与地心的连线总是保持在黄道面上的。

2.讲述黄赤交角概念:即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是相交的。

我们把这二平面的相交角称为黄赤交角。

在现代,这个交角是23°26′。

学生在掌握黄赤交角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地轴与黄道面之间的交角应该是90°―23°26′,即66°34′。

由此可见,地轴相对于黄道面而言是倾斜的。

由于黄赤交角是相对稳定的,故地轴相对于黄道面的倾斜角也是相对稳定的,不因季节而改变。

人们常把黄道面看成是水平的,因而把地轴和赤道面看成是倾斜的。

由于存在这种水平和倾斜的关系,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的位置就要发生变化。

这样就导入了第二个问题:黄赤交角的影响。

二、讲授“黄赤交角”的影响,可按如下步骤进行1.启发学生思考如下问题高一地理(l)什么是太阳直射点?待学生思考并回答后,教师便可作归纳总结:由于地面是个球面,到达地球上的大阳光就只有一点是直射,其它地方都是斜射。

在直射点处的太阳光线与该地地平面是垂直的。

也可以理解为日心与地心的连线相交于地球表面上的点即为太阳直射点。

(2)假如黄道面与赤道面重合,即黄赤交角为0°,地轴与黄道面的关系怎样?太阳直射点位于何处?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可归纳为:在这种情况下,地轴是垂直于黄道面的,太阳直射点则始终保持在赤道上。

(3)实际上黄赤平面并不重合,而是存在23°26′的交角,地轴相对黄道面也是倾斜的,那么,太阳直射点还能始终保持在赤道上吗?回答显然是否定的。

既然太阳直射点不可能始终保持在赤道上,那么其变化情况又如何呢?以此引导学生积极有序地思考问题。

(赤道面总与黄道面保持23°26′的夹角,地轴总与黄道面保持66°34′的倾角),当地球公转到A处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纬23°26′的纬线上,公转到B处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说明从A处到B处运行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处于从南纬23°26′向北移动到赤道的过程;公转到C处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纬23°26′的纬线上,说明从B处向C处运行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处于从赤道向北移至北纬23°26′高一地理的过程;公转到D处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说明从C 处向D处运行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处于从北纬23°26′向南移至赤道的过程;公转到A处时,太阳直射点又回到南纬23°26′的纬线上,说明从D处向A处运行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是处于从赤道向南移至南纬23°26′的过程。

高中地理黄赤交角

高中地理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地球上昼夜长短变化的关键因素黄赤交角是地球自转与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产生的根本原因,黄赤交角的变化导致了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

因此黄赤交角与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的关系是高考的重点1.明确黄赤交角的构成:地球公转的黄道面与地球自转形成的赤道面之间的夹角。

2.明确黄赤交角的大小与回归线的度数与极圈度数的关系,即若黄赤交角的度数大小与回归线的度数相等,与极圈的度数互为余角。

3.明确黄赤交角的变化导致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即若黄赤交角变大则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将变大;若黄赤交角变小则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将变小(春、秋分时除外)。

4.明确时间看变化:(1)春分到夏至,昼变长,夜变短;(2)夏至到秋分,昼变短,夜变长;(3)秋分到冬至,昼变短,夜变长;(4)冬至到春分,昼变长,夜变短。

题1.若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变至9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没有昼夜更替现象B.地球上没有直射现象C.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没有变化D.温带和寒带范围扩大黄赤交角为0度时,太阳就永远直射赤道啦,没有四季变化啦,冷的地方永远冷,热的地方就永远热,世界末日啊啊啊黄赤交角为23°26′时,就是现在正常的地球的样子,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冬至日直射南回归线,夏至日直射北回归线若黄赤交角增大,但小于45°时,热带的范围(即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变大,寒带的范围(即极昼、极夜的范围)也变大,温带的范围变小,黄赤交角增大到45°时,地球上就没有温带.选C题2.在南北半球,凡太阳直射的地方必然是()A.昼夜平分B.昼长夜短C.昼短夜长D.昼最长,夜最短全世界只有一种情况是昼夜平分,那就是太阳直射赤道,即春分秋分两天.在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等长。

而且赤道上永远是早上6点日出,18点日落,所以赤道地区终年昼夜平分.而赤道并不属于南北任意一半球,所以,在南北半球,凡太阳直射的地方,那里这一天必然是:昼长夜短当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回归线之间时,太阳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极点附近地区就出现极昼现象,该半球其他地区昼长夜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3、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问题: 23 ◦ 26′ (1)角a的度数是______, 黄道平面 平面A的名称:______ (2)当太阳直射在C点时, 6月22日前后 可能的日期是______
地轴 北极 N
C
A
a
课堂练习:
1.某地区有一口 150米深的矿井,采矿工人发现在井底每年能见到两次阳光,此 井最有可能位于( C) A .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 C.南北回归线之间 B.温带气候区 D.寒带地区 ) D ) C
“三个基本不变”指:
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总是自西向东 “两变”指: 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在变 地球表面接受太阳垂直照射的点在变
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太阳直射点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地表接受太阳垂直照 射的点。
春分
3月21日
夏至
6月22日
秋分
9月23日
冬至
12月22日
<<返回
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 或变小了,五带会有 什么变化???
附:黄赤交角与南北极圈度数的关系
黄赤交角=90°—极圈度数
黄赤交角变大:热带范围变大,温度范围变 小,寒带范围变大 黄赤交角变小:热带范围变小,温度范围变 大,寒带范围变小。
1、黄赤交角: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黄道平面: 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 赤道平面: 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 黄赤交角的角度:23°26′ 2、黄赤交角特点: “一轴两面三角度”和“三个基本不变、两个变” 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4、四季和五带的划分 四季划分: 3.4.5 春季 6.7.8 夏季 9.10.11 秋季 12.1.2 冬季 五带划分: 热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①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规律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时段: 冬至→春分→夏至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时段: 夏至→秋分→冬至
春分 夏至
秋分
春分
冬至
思考:一年当中,赤道上、南北回归线上、南 北回归线之间分别有几次太阳直射?
夏至
秋分 春分
赤道一年有2次直射, 南、北回归线上一年有1 春分 次直射, 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 2次直射
为夏季,9、10、11三个月作为秋季,12、 1、2三个月划为冬季。
(二)、五带的划分
1.划分依据:
有无太阳直射和极昼、极夜现象。
五带划分
天文特征
有极昼极夜现象 既无太阳直射 又 无极昼极夜现象
气候特征
终年严寒 四季分明
有太阳直射现象
终年炎热
既无太阳直射 又 无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课堂小结
时间
太阳直射点 节气 位置
A B C
D
3.21 6.22 9.23
12.22
赤道 北回归线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赤道
南回归线
(一)判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方向
“太阳直射点位移简图”的多种用途
例: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时,太阳光在地 球表面直射点的位置是:(C) A.在北回归线以南,并向北移动 B.在北回归线上 C.在北回归线以南,并向南移动. D.在北回归线以北,并向北移动 6.22 远日点 9.23 3.21 12.22 23026N 3.21 00 23026S
(
A. 先向南移,再向北移
C. 由北向南移动
D. 由南向北移动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1、黄赤交角
地球公转轨道的平面叫黄道平面
过地心并与地轴垂直的平面叫赤道平面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称黄赤交角
北极星
66 °34′ 黄赤交角
23°26′
黄赤交角
黄赤交角:23°26′ 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夹角:66°34′
二者之和是90o
2、黄赤交角的特点
是指从天文现象上看四季,主要是指正 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欧美国家四季的划分主要采取这种方式。
(2)我国的传统四季
以二十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
立冬为起点,作为我国四季的划分。
(3)气候四季
为了使季节划分与气候变化相符合,现
在北温带的许多国家在气候统计上一般把3、
4、5三个月作为春季,6、7、8三个月作
冬至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A
6.22夏至 3.21春分
次年3.21春分
B C
D
9.23秋分
12.22冬至回归年:365天5时 Nhomakorabea8分46秒
四 季 和 五 带 的 划
(一)、四季的划分
1.四季划分的依据
昼夜长短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各地太阳辐射量的不同
季节的更替
2.四季的划分 (1)天文四季:
2.正当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时,悉尼的季节应为(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若热带较现在的范围扩大2个纬度,则黄赤交角为 ( A.23°26′ C.25°26′ ) B B. 先向北移,再向南移 B.24°26′ D.21°26
4.每年从“五一”节到我国国庆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是
思考:地球在B位置时节气、日期、阳光直射点? B处的节气是夏至,日期是6月22 日前后, 此时阳光直射点在北回归线
1、读下图:指出太阳光线分别直射在赤道、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上的日期。
2. 读下图: ①画出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上的地球赤道。 ②画出在A,C位置时太阳直射点。 ③下列日子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何处附近:(用字母代号)元旦 A 处, “七一” C 处,国庆节 处。 D ④在A位置附近地球公转速度比C位置附近要 快 ,因为从 日地距离说,A位置接近 近 日点。
“一轴”指 :
“两面”指:
地轴
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
“一轴两面三角度”和“三个基本不变”、“两变”
黄赤交角为2326′; “三角度”指: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34′;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 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保持23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