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ppt课件[33张] (1)
合集下载
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课件
![高考文言文翻译方法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d88d4b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61.png)
翻译的定义:将一种语言 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和形式, 用另一种语言文字准确而 完整地表达出来的过程
翻译的重要性:促进文化 交流,推动语言学习,加 深对原文的理解,提高语 言表达能力
产品 流通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智能图形项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高考文言文翻译真题解 析与模拟练习
历年高考文言文翻译真题解析
2022年高考文言 文翻译真题解析
2021年高考文言 文翻译真题解析
2020年高考文言 文翻译真题解析
2019年高考文言 文翻译真题解析
模拟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选取典型真题进行解析
设计相应模拟练习题
给出答案及详细解析
总结易错点及注意事项
- 逐字翻译,确保准确理解每个字词的含义 - 结合句子的语法结构,理解句子的整体意思
04
考虑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 - 对于涉及特定文化或历史的句子,需 要了解相关背景知识 - 结合背景知识,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 对于涉及特定文化或历史的句子,需要了解相关背景知识 - 结合背景知识,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总结:强调词汇理解在文言 文翻译中的重要性
语法结构问题及解决方法
词类活用:名词作 状语、名词作动词、 使动用法、意动用 法等
特殊句式:判断句、 被动句、倒装句等
省略句:省略主语 、谓语、宾语等
固定结构:如“然 则……”、“如 ……何”、“何 ……为”等
文化背景问题及解决方法
单击添加标题
文化背景知识不足:针对这 一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 古代文化背景,包括历史、 文学、哲学等方面的知识,
价格 促销
文言文翻译技巧
高三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精品PPT课件
![高三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207f99cfab069dc502201ca.png)
高考真题回顾:
【2016年高考课标Ⅰ卷】
(2)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
(2)苏轼曾从容地责备公亮不能纠正弊病,世人讥讽他 保持禄位加固宠幸。
• 翻译句子步骤总结:
• 广泛积累,通读语句, • 找得分点,巧妙推断 • 草拟底稿,一一对译 • 理清句式,调整语序 • 连缀成句,检查誊抄
使用了比喻、借代、委婉、互文等修辞手法,要根据上下 文灵活、变通地译出。
字字落实 留 删 换 文从句顺 调 补 变
高考真题回顾:
(2014全国新课标卷1 ) (1)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 臣不胜大庆。 (2)而亲贤下士,推毂后进,虽位崇年高,曾无倦色。
(2015全国新课标卷1 ) (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之。 (2)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 庶或万一可济。
重要实词、常见虚词通 假字、双音词、词类活 用、古今异义、偏义复 词
倒装句、判断句、 被动句、省略句及
固定句式
应对策略: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 巧用方法,准确翻译。
翻译标准:信 达 雅 翻译原则: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人名、地名、年号、国号、庙号、谥号、书名、器物名、 数量词、度量衡单位、古今意义相同的词等可保留不译。
【评分标准】
理解是文言文翻译的基础,而对文
意的理解又取决于对文中实词与虚词的 理解。
评分参考对译出全句大意与译出关键 词语分别提出了要求,并各自赋予了一 定的分值。“大意”中包括对实词与虚词, 特别是对虚词理解的要求;“关键词语” 则侧重在对实词的理解上。
高考翻译题命题规律:
选择含有关键词语、特殊句式的句子
(2)而谢曜则喜欢评议人物,每当谢曜在言谈中涉 及别人时,谢弘微就常用别的话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PPT幻灯片课件
![高考文言文翻译公开课PPT幻灯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46b1385f0e7cd184253682.png)
用呢?
6
错误主要存在八个方面: 1.强作对译 2.该译不译 3.以今译古 4.词语翻译得不恰当 5.胡添乱补.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 6.该补不补省略成分没有译出。 7.该删却留 8.该调不调.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7
在解题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四个要点: 1、直译为主。 2、字字落实。 3、译出词语、句式的特点。 4、甚至要求表达方式与原文一致。
(1).译文:孙叔敖在年少的时候,出去游玩,看见长两 个头的蛇, 杀了并且埋了它。
(2).译文:他的母亲说"蛇现在在哪?" (3).译文:等到(孙叔敖)长大,做了楚国的令尹,还
没有推行自己的治国主张,全国的百姓就信服他的仁慈了。19
想一想,试一试(拓展迁移)
2、阅读下面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绮乌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六种方法:留、删、换、 补、调、贯。
3
(1)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5分)
译文1(赵君实)和郡丞元宝藏交情很好,相互勾结,人前人后 称他为兄,从来没有受到他的指责操控。
译文2赵君实与郡丞交情深厚,赵君实所命令的,没有不 听他指挥的人。
译文3.(赵)和郡丞元宝藏有深交,大小官员,没有不听他 的。
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 用齐,将何以报我?" 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 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 封人怨之。(选自《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 注1:绮乌,地名。注2:封人,官名,守边境的官吏。 (1)译文:管仲被捆绑起来,由鲁国押送到齐国去。 (2)译文:绮乌的守边境的官吏跪着献东西给他吃,态度 很恭敬。 (3)译文:假如侥幸回到齐国不被处死而被齐国重用,你 将用什么来报答我? (4)译文:我将任用贤明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评定奖 赏有功劳的人,我用什么来报答你呢?
6
错误主要存在八个方面: 1.强作对译 2.该译不译 3.以今译古 4.词语翻译得不恰当 5.胡添乱补.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 6.该补不补省略成分没有译出。 7.该删却留 8.该调不调.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7
在解题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四个要点: 1、直译为主。 2、字字落实。 3、译出词语、句式的特点。 4、甚至要求表达方式与原文一致。
(1).译文:孙叔敖在年少的时候,出去游玩,看见长两 个头的蛇, 杀了并且埋了它。
(2).译文:他的母亲说"蛇现在在哪?" (3).译文:等到(孙叔敖)长大,做了楚国的令尹,还
没有推行自己的治国主张,全国的百姓就信服他的仁慈了。19
想一想,试一试(拓展迁移)
2、阅读下面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 管仲束缚,自鲁之齐,道而饥渴,过绮乌封人而乞食。绮乌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六种方法:留、删、换、 补、调、贯。
3
(1)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5分)
译文1(赵君实)和郡丞元宝藏交情很好,相互勾结,人前人后 称他为兄,从来没有受到他的指责操控。
译文2赵君实与郡丞交情深厚,赵君实所命令的,没有不 听他指挥的人。
译文3.(赵)和郡丞元宝藏有深交,大小官员,没有不听他 的。
封人跪而食之,甚敬。封人因窃谓仲曰:"适幸及齐不死而 用齐,将何以报我?" 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之 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 封人怨之。(选自《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 注1:绮乌,地名。注2:封人,官名,守边境的官吏。 (1)译文:管仲被捆绑起来,由鲁国押送到齐国去。 (2)译文:绮乌的守边境的官吏跪着献东西给他吃,态度 很恭敬。 (3)译文:假如侥幸回到齐国不被处死而被齐国重用,你 将用什么来报答我? (4)译文:我将任用贤明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评定奖 赏有功劳的人,我用什么来报答你呢?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翻译 (教学课件-PPT)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翻译 (教学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d7f2d6e8680203d8ce2f2473.png)
• (十)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一)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例:原文:乃遗罴铁券,云城全当授本州刺 史。(辽宁卷) 译文:于是就颁赐给王罴铁制的文券,说只 要荆州城得以保全就授予他本州刺史一职。
注①铁券:古代皇帝颁赐功臣授以世代 享受某种特权的凭证。 • 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 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 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 代汉语对译。
小结:
1.字字落实 留 删 换 2.文从句顺 调 补 贯
• (一)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 (二)以今义当古义 • (三)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 • (四)单音节词语没有转化为双音节词 • (五)不懂语境推断导致误译 • (六)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 (七)省略成分没有译出 • (八)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 • (九)不明词类活用导致误译
人名、年号
人名
11..赵赵惠惠文文王王十十六六年年, ,廉 廉颇颇为为赵赵将将伐伐齐齐,,大大破破之之,,取取 阳阳晋 晋,,拜 拜为为上上卿卿, ,以 以勇勇气气闻闻于于诸诸侯侯。 。
地名
官名
与现代汉语义同
译: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作为赵国的将领征 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 他凭借勇气在各国诸侯间闻名。
•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足 音节,或者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
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有实
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
少的,但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
的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
译。比如表示判断的“者”和“也” 或“……者也”“者……也……”, 在翻译时应该从译句中去掉,并在 适当的地方加上判断词“是”。
例2:原文: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 皆为尽哀。(全国卷) 译文:等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 知,都表示悲痛。
(一)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例:原文:乃遗罴铁券,云城全当授本州刺 史。(辽宁卷) 译文:于是就颁赐给王罴铁制的文券,说只 要荆州城得以保全就授予他本州刺史一职。
注①铁券:古代皇帝颁赐功臣授以世代 享受某种特权的凭证。 • 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 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 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 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 代汉语对译。
小结:
1.字字落实 留 删 换 2.文从句顺 调 补 贯
• (一)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 (二)以今义当古义 • (三)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 • (四)单音节词语没有转化为双音节词 • (五)不懂语境推断导致误译 • (六)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 (七)省略成分没有译出 • (八)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 • (九)不明词类活用导致误译
人名、年号
人名
11..赵赵惠惠文文王王十十六六年年, ,廉 廉颇颇为为赵赵将将伐伐齐齐,,大大破破之之,,取取 阳阳晋 晋,,拜 拜为为上上卿卿, ,以 以勇勇气气闻闻于于诸诸侯侯。 。
地名
官名
与现代汉语义同
译: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作为赵国的将领征 讨齐国,大败齐军,夺取了阳晋,被封为上卿, 他凭借勇气在各国诸侯间闻名。
•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足 音节,或者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
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有实
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
少的,但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
的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
译。比如表示判断的“者”和“也” 或“……者也”“者……也……”, 在翻译时应该从译句中去掉,并在 适当的地方加上判断词“是”。
例2:原文: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 皆为尽哀。(全国卷) 译文:等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 知,都表示悲痛。
高考文言文翻译经典详细实用PPT课件
![高考文言文翻译经典详细实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df0008426fff705cd170a22.png)
请你来当解题者 文言文翻译的“六字法”
留、补、删、换、调、选
范氏 富, 盍
已
乎?
范家 富贵,为什么不 停止这门婚事呢? (留)(换)(换) (换)(补)(换)
献子 执 而 纺 于 庭 之 槐。
范献子 把 董叔抓来 绑 在 庭院中 的 槐树上。
(留)(换)(补) (选)(换)(换)(换)(换)
欲 而 得 之, 又 何请 焉?
你想要的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
命题一般选择含有重要词语、特殊句式的句子
总结高考翻译题命题规律
选择含有关键词语、特殊句式的句子
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 异义、常见实词、虚词
省略句、被动句、 倒装句、判断句及 固定句式
总结:文言文翻译技巧一
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
找出关键词语,特 殊句式,准确翻译
要有踩点得分的 意识,洞悉命题 者想考你什么
拜读他的著作并辅佐皇帝。
2分
• 曾多次上书说这件事,太宗以上书这件事为奇,
征召授予他作佐郎的官职。
4分
数上书 事,Βιβλιοθήκη 宗奇之,召拜著作 佐郎。• 【参考译文】
• (曾致尧) 多次向朝廷上书 家大事的看法,
自己对国
• 宋太宗对此感到很惊奇,征召授予(他) 著作佐郎的官职。
请将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学习目标
1、了解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要求 2、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技巧 3、能够运用所学文言文知识翻译句子
文言实词
1、注意通假现象 2、注意古今意义 3、注意词类活用
4、注意一词多义
文言虚词 特殊句式
5、注意偏义复词现象
文学文化常识
句子大意 重点字词句
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特殊句式
《文言文翻译技巧》ppt课件
![《文言文翻译技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29684d4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41.png)
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译文: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其中的另一只像狗一样坐在屠者的面前。
26
②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译文:君子为知己而死,提着剑离开燕京。 ③先生之恩, 生死而肉骨也。译文:先生的大恩,是使死了的人 复生,使白骨长肉啊!
使动用法
27
3、注意有修辞的语句的翻译①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译文:于是派蒙恬在北边修筑长城 比喻 ②吾入关, 秋毫不敢有所近。译文:我进入函谷关后,财物丝毫 不敢据为己有。
1、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2、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3、何必以所能而责人所不能。
14
1、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一把竹床,用它来坐,一张木床,用它来躺。2、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3、何必以所能而责人所不能。
调
15
1、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一把竹床,用它来坐,一张木床,用它来睡。2、吾为物所苦,(你)亟起索烛照。我被小虫咬得难受,(你)赶紧起来 补找蜡烛照明。3、何必以所能而责人所不能。
译文:我生下来六个月,慈爱的父亲就离我而去;到了四岁, 舅父强 行改变了母亲原想守节的志向。
岁, 舅夺母志。 母亲改嫁的委婉说法
30
文言语句重直译, 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 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 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 领会语气重流利。
总 结
31
4
(1)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文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一是忠于原文,力求做到 信 达 雅二是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以意译为辅(2)文言文“六字翻译法” :留、补、删、换、调、贯
1 .信:忠于原文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 不随意增减内容。2 .达: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语言 通畅,语气不走样。3 .雅: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 文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水准来。
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及示例教学课件张ppt文档
![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及示例教学课件张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00bb7e0376baf1ffd4fada5.png)
雷区二:不懂通假
•……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 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 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 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
(节选自2019年全国1卷文言阅读《宋史 曾公亮传》)
雷区三:语序不当
• 文言文翻译的标准是“信、达、雅”。 • “信”,就是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增不漏不歪
攻难点,避雷区
雷区一:不明句意
• 《考试说明》上对于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并翻译文中 的句子”,可见其关键是“先理解,后翻译”。即先根据 上下文的情境去理解需要翻译的句子的大致意思,弄清 楚陈述的对象与相关事件,不要张冠李戴或望文生义。 有些考生,不根据上下文去了解句子的意思就贸然翻译, 导致出错;有些考生,把不明白的词语一律当作人名或官 职名予以穿凿附会,结果弄巧成拙。
(节选自2019年全国1卷文言阅读《宋史孙傅传》)
雷区四:“添油加醋”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词落实,文 从句顺”。可有些考生偏偏喜欢译其大意,甚至“添油加醋”, 以致丢分。 •例如,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7题第(1)小题中的“人主有疾, 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 •有考生翻译为“别人的君主患病在床,你却要求他亲自出席宴 会,你安的什么心啊”。 •这里将“有疾”译为“患病在床”,其中“在床”的信息属于 “添油加醋”。 •当然,该句的后半句翻译也有问题,“处之安乎”被译为“你 安的什么心啊”,属于望文生义。 •该句应翻译为:“君主有病,却一定要他亲临宴会,做这样的 事能心安吗”。
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及示例教学课件张
2019年高考文言文 翻译技巧及示例
• 西安市第七十中学 李龙强
文言文命题思路
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ppt课件[33张][1]
![高考文言文翻译技巧ppt课件[33张][1]](https://img.taocdn.com/s3/m/91a53c33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ff.png)
第三页,共55页。
㈡删 把无实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 等删去。
如:夫赵强而燕弱
〔发语词〕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语气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结构助词〕 〔句中停顿助词〕
〔偏义副词〕
第四页,共55页。
㈢换 翻译时把古代词汇换成现代汉语。 根本模式是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 词, 通假字换本钱字,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词换成现代汉语。
〔画〕 曰:“ 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
旦暮罄〔完全显现〕于前,不可类之,故难。
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删
换
第十二页,共55页。
练一练
读读下面文段,翻译画横线的句子,指出用了 “六字法〞的哪些方法。
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 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 然后自首。〞 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 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 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祥。今单衣见啮,是以 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 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 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例: ⒈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
疏远、信任〔单换双〕
⒉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嫉妒〔古今异 ⒊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如同云一义样〕〔名作状〕
4.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为……哭泣〔为动〕
第五页,共55页。
第六页,共55页。
㈣调 调整语序。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 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 倒装等,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标准调 整语序。
今君施其所恶于人,暗不除矣;以贿灭亲,身不 定矣。夫国非忠不立,非信不固。 翻译:识破对方的诡计来〔与其周旋〕应付他们, 叫作忠;坚持自身的人格来行事叫作信。现在虞 君把自己憎恶的事情施加在别人身上,就说明他 没有识破晋国的诡计;因为贪图晋国的贿赂就允 许他灭掉自己亲近的国家,就是没有坚持自己的 立身之道。一个国家没有忠就不能生存,没有信 就不能稳固。
㈡删 把无实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词 等删去。
如:夫赵强而燕弱
〔发语词〕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语气助词〕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结构助词〕 〔句中停顿助词〕
〔偏义副词〕
第四页,共55页。
㈢换 翻译时把古代词汇换成现代汉语。 根本模式是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 词, 通假字换本钱字,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词换成现代汉语。
〔画〕 曰:“ 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
旦暮罄〔完全显现〕于前,不可类之,故难。
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删
换
第十二页,共55页。
练一练
读读下面文段,翻译画横线的句子,指出用了 “六字法〞的哪些方法。
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 议欲面缚首罪,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 然后自首。〞 冲于是以刀穿单衣,如鼠啮者, 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世 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祥。今单衣见啮,是以 忧戚。太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 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曰:“儿衣在侧,尚啮, 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例: ⒈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
疏远、信任〔单换双〕
⒉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嫉妒〔古今异 ⒊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如同云一义样〕〔名作状〕
4.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为……哭泣〔为动〕
第五页,共55页。
第六页,共55页。
㈣调 调整语序。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 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 倒装等,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标准调 整语序。
今君施其所恶于人,暗不除矣;以贿灭亲,身不 定矣。夫国非忠不立,非信不固。 翻译:识破对方的诡计来〔与其周旋〕应付他们, 叫作忠;坚持自身的人格来行事叫作信。现在虞 君把自己憎恶的事情施加在别人身上,就说明他 没有识破晋国的诡计;因为贪图晋国的贿赂就允 许他灭掉自己亲近的国家,就是没有坚持自己的 立身之道。一个国家没有忠就不能生存,没有信 就不能稳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来命题
请你为下面这段文字命一道翻译题, 并定 出评分标准。
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 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 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 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 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 管仲说:“我曾经替鲍叔谋划事情, 却使鲍叔更加困窘,但鲍叔不认为我 愚蠢,因为他知道时运有好的时候, 有不好的时候。我曾经三次出去做官, 结果三次都被君主罢免,但鲍叔并不 认为我没有才能,因为他知道我还没 有遇上好的时机。生养我的人是我的 父母,而真正了解我的人是鲍叔。” 鲍叔推荐管仲做了官,却情愿让自己 官居管仲之下。因此,人们不赞美管 仲贤明却赞美鲍叔能够识别人才。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予从事京师锦衣 从事:任职 B.工丹青 工:主管 C.予以此图质之 质:询问 D.昏礼宜昏 昏:结婚 10.答案 B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 能力。工:擅长。 【评析】 文言实词题一定要放回到原文中去,温故知新,据 文断义。
练一练
读读下面文段,翻译画横线的句子,指出用了“六字法”的哪些 方法。 太祖马鞍在库,而为鼠所啮。库吏惧必死,议欲面缚首罪, 犹惧不免。冲谓曰:“待三日,然后自首。” 冲于是以刀穿单 衣,如鼠啮者,谬为失意,貌有愁色。太祖问之,冲对曰: “世俗以为鼠啮衣者,其主不祥。今单衣见啮,是以忧戚。太 祖曰:“此妄言耳,无所苦也。”俄而库吏以啮鞍闻,太祖笑 曰:“儿衣在侧,尚啮,况鞍县柱乎?”一无所问。
• 1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 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 B.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 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 C.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 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 D.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文/遂以子 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 • 12.答案 B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注意在理解句 意的基础上,抓住语言标志,如“也”字作为语气词从来 没有放在句首的,据此可排除A、D;又如根据目的关系 复句的特点,可以判定“以偿”应放到下一分句的开头, 据此又可排除C。最后确定答案为B。
㈣调
调整语序。文言文中一些特殊句式:如宾 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 装等,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 语序。
宾语前置 ⒈夫晋,何厌之有? ⒉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 定语后置语、
谓语、宾语、介词等)
例:
( 你) ⒈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省略主语)
(换)
更何况 马鞍 悬挂
柱子上 呢?
(换) (留) (换)(补) (换)
总结:高考翻译题命题规律
选择含有关键词语、特殊句式的句子
多义实词、常见虚词 通假字、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省略句、被动句、 倒装句、判断句固 定句式
主要考察翻译六字法中的哪几个? 留 删 换 调 补 贯
换 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通假字换成本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词换成现代汉语。 调 调整语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
找出关键词语、特 殊句式,准确翻译
要有采点得分 的意识,洞悉 命题者想考你 什么
关键词句不落实, 就会徒劳无功
总 结
文言语句重直译, 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 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 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 领会语气重流利。
四、古代诗文阅读及名句默写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村落嫁娶图记 (明)顾彦夫 某岁春二月,予从事京师锦衣。周君出所谓村落图示予, 观其色,若甚爱者。请曰:“君必为我记之。”申请再三, 遂置巾笥以归。 归之岁向尽矣,尚未知是图之委曲也。有毕生者,世家 江北,备谙村落者也。工丹青,造予,予以此图质之,曰: “子之知画,犹吾之知书,敢问妇女而跨牛,何也?”曰: “此农家所嫁女也,不能具肩舆,以牛代行也。一苍头牵牛 而行,重其女,不使自控也。跨牛质矣。”“乃复有一苍头 持盖以护之,何也?”曰:“昏礼宜昏。”于昏矣,农家苦 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用盖以蔽日也,亦重之也。一妪逼 牛耳以行,一翁于牛后徐徐随之,父母送其女者也。一老翁 杖而立,一老妪门而望。一童子稍长,携其幼,指而语之。 凡容色皆若郗嘘洒泣者,伤离别也。牛之前四人以鼓吹,从 事迎而导之者也。道旁二驴,次第行,骑之者,村妓也。尾
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删
换
• 有人为齐王作画,齐王问他:“画什么最 难?” • 他说:“狗、马最难画。” • 齐王又问:“画什么最容易?” • 他说:“画鬼怪最容易。” • 狗、马是人们所熟悉的,早晚都出现在你 面前,不可仅仅画得相似而已,所以难画; 鬼怪是无形的,不会出现在人们面前,所 以容易画。
知识重温
(1) 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目的出发 , 文 言文翻译要严格遵循的两个原则: 一是忠于原文,力求做到 信 达 雅 二是字字落实,以 直译 为主,以 意译 为 辅 (2)文言文“六字翻译法” :
1.信:忠于原文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 不随意增减内容。 2 .达 : 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语言 通畅,语气不走样。 3 .雅 : 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 文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和艺术水准来。
• 归之岁向尽矣,尚未知是图之委曲也。有华生者,世家江北,备谙村 落者也。工丹青,造予,予以此图质之,曰:“子之知画,犹吾之知 书,敢问妇女而跨牛,何也?”曰:“此农家所嫁女也,不能具肩舆, 以牛代行也。一苍头牵牛而行,重其女,不使自控也。跨牛质 矣。”“乃复有一苍头持盖以护之,何也?”曰:“昏礼宜昏。于昏 矣,家苦灯烛之费,送迎以旦昼,用盖以蔽日也,亦重之也。一妪逼 牛耳以行,一翁于牛后徐徐随之,父母送其女者也。一老翁杖而立, 一老妪门而望。一童子稍长,携其幼,指而语之。凡容色皆若郗嘘洒 泣者,伤离别也。牛之前四人以鼓吹,从事迎而导之者也。 • 回家后,到了年底,还不知道这幅画画的是什么。有一位姓毕的人, 世世代代住在江北,十分熟悉农村的情况。他精于绘画,来拜访我, 我拿这幅画询问他,说:“您了解画,就像我了解书,请问画中妇女 骑着牛,什么意思?”他回答:“这是农家嫁女,无法准备轿子,用 牛来代步。一个仆人牵着牛行走,是尊重出嫁的女子,不让她自己驾 牛。所骑的牛是嫁妆。”“还有一个仆人打着伞护着女子,什么意 思?”他回答说:“婚礼应该在天刚黑时举行。在天黑的时候,农家 拿不出灯烛钱,所以送亲迎亲都在白天,用伞来遮蔽太阳,也是重视 天黑举行婚礼的习俗。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结构助词) (句中停顿助词)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偏义副词)
㈢换
翻译时把古代词汇换成现代汉语。 基本模式是把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 通假字换成本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词 换成现代汉语。
例: ⒈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 疏远、信任(单换双)
⒉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嫉妒(古今异义) ⒊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如同云一样(名作状) 4.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为……哭泣(为动)
留、补、删、换、调、贯
六字翻译法方法指津
㈠留
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书名、器 物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 的词,皆保留不动。
例: ⒈赵惠文王十六年 ⒉庐陵文天祥 ⒊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㈡删
把无实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虚 词等删去。
如:夫赵强而燕弱 (发语词)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语气助词)
• 11.下列四组句子中,分别描写了村落嫁娶场面中的“送 亲”及“迎亲”的一组是( ) • A.①一老翁杖而立,一老妪门而望。 • ②又其股坐于小车之旁者,车人也 • B.①一童子稍长,携其幼,指面语之。 • ②将复经一林,二童子踊跃以报。 • C.①一苍头牵牛而行,重其女,不使自控也。 • ②一老妪门立而望,察风声以为礼之缓急者也。 • D.①一女仆继之,备使令也。 • ②道旁二驴,次第行,骑之者,树妓也。 • 11.答案 C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两个 句子都属于“送亲”的;B两个句子都是村里看热闹的; D第一句是“迎亲”的,第二句是“送亲”的,二者与题 干要求恰好相反。 • 【评析】 完成这道题目的关键是,在熟悉全文故事情节 的基础上,将选项中的句子与题目的要求一一比对,采用 排除法缩小范围,进而确定答案。
你记住了么
字字落实留删换
文从句顺调补贯
请你来解题:依次找出调留补删换的地方。 有为齐王画之客 调 (之)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
留 补
曰:“画孰最难
(客) (画) 者?” 曰:“ 犬、马最难。”“孰最易者?” (画) 曰:“ 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
旦暮罄(完全显现)于前,不可类之,故难。
以掖筝琶者,村妓之二仆也。又其股坐于小车之旁者,车人 也。一皆邂逅而回眄者也。去其林少许,将复经一林,二童 子踊跃以报。一妇人自篱而出,臂一儿,又一儿牵其裳以行。 亩间有二农夫,既锄且止,是皆见其事而谈笑者也。”“去 既远,又有林郁然。竹篱茆茨,亦仿佛如女家。门之外有男 子,衣冠而隔,罄折而立,谁也?”曰:“此其婿也。古者 三十而娶,近世唯农家或然,故壮而须也。立而俟者,将导 妇入门也。二妇人咨诹向前,妯娌辈也。将劳其女子之父母, 且迎之也。二人挈榼,一人持壶,迎劳之需也,一女仆继之, 备使令也。二童子参差以从,其大者指而语之,若曰新人近 矣。一老妪门立以望,察风声以为礼之缓急者也。” 予闻之,戏曰:“子真村落人也知村落之状为真予不饱 文遂以子之言为图为记以偿我久逋之文债可乎”生笑曰: “此所谓一茎草化丈六金身者也,何不可之有?”时天寒, 语从游者呵笔书之。 【注】锦衣:锦衣卫官员。肩舆:轿子。妓:歌舞女艺 人。茆茨:茅草层。罄折:谦恭的样子。
评一评
曾经 省略主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