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二章 平面向量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教案
2017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第2章第3课时平面向量的线
课题: 2.2.2向量的减法及其几何意义教学目的:⑴了解相反向量的概念;⑵掌握向量的减法,会作两个向量的减向量教学重点:向量减法的概念和向量减法的作图.教学难点:对向量减法概念的理解讲课类型:新讲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教学进程:一、温习引入:1.向量的加法: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几何中向量加法是用几何作图来概念的,一般有两种方式,即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首尾相接,首尾连”)和平行四边形法则(对于两个向量共线不适应)2.向量加法的互换律:a+b=b+a3.向量加法的结合律:(a+b) +c=a+ (b+c)二、讲解新课:向量的减法1.用“相反向量”概念向量的减法:1“相反向量”的概念:与a长度相同、方向相反的向量记作a2规定:零向量的相反向量仍是零向量(a) = a任一贯量与它的相反向量的和是零向量a + (a) =0若是a、b互为相反向量,则a = b, b = a, a + b = 03向量减法的概念:向量a加上的b相反向量,叫做a与b的差即:a b = a + (b) 求两个向量差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减法2.用加法的逆运算概念向量的减法:若b + x= a,则x叫做a与b的差,记作a b 3.求作差向量:已知向量a、b,求作向量∵(a b) + b = a + (b) + b = a +0= a减法的三角形法则作法:在平面内取一点O,作OA= a, OB= b, 则BA= a b即a b能够表示为从向量b的终点指向向量a的终点的向量注意:1AB表示ab强调:差向量“箭头”指向被减数2用“相反向量”概念法作差向量,a b = a + (b)显然,此法作图较繁,但最后作图可统一三、讲解范例:例1已知向量a、b、c、d,求作向量a b、c d解:在平面上取一点O,作OA= a, OB= b, OC= c, OD=d,作BA, DC, 则BA= a b, DC= c d例2平行四边形ABCD中,AB a=,AD b=,用a,b表示向量AC、DB 解:由平行四边形法则得:AC= a + b,DB= AB AD- = a b变式一:当a, b知足什么条件时,a+b与a b垂直?(|a| = |b|)变式二:当a, b知足什么条件时,|a+b| = |a b|?(a, b彼此垂直)变式三:a+b与a b可能是相当向量吗?(不可能,∵对角线方向不同),3,,,ABCD AB a DA b OC cb c a OA===+-=如图平行四边形证明:例b c DA OC OC CB OBb c a OB AB OB BA OA+=+=+=∴+-=-=+=证明:四、课堂练习:五、小结向量减法的概念、作图法六、课后作业:七、板书设计(略)八、课跋文:。
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2.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2.3向量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2.本例(1)中,若点F为边AB的中点,设a=D→E,b=D→F,用a,b表示D→B. [解] 由题意ab==A12→A→BB--12AA→→DD,, 解得 AA→→BD==4323aa--2343bb,, 所以D→B=A→B-A→D=23a+23b.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A,B,D三点共线.
(2)先用共线向量定理引入参数λ得
→ AP
=λ
→ AB
,再用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向
O→P=xO→A+yO→B变形,最后对比求x+y.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1)A,B,D
[(1)∵
→ AB
=e1+2e2,
B→D=
B→C+
→ CD
=-5e1+6e2+7e1-2e2=
2(e1+2e2)=2A→B.
A [对于①,b=-a,有a∥b; 对于②,b=-2a,有a∥b; 对于③,a=4b,有a∥b; 对于④,a与b不共线.]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4.若|a|=5,b与a方向相反,且|b|=7,则a=________b. 【导学号:84352202】
-57 [由题意知a=-57b.]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2.点C是线段AB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下列正确的是( )
A.A→B=3B→C
B.A→C=2B→C
C.A→C=12B→C
D.A→C=2C→B
D [由题意可知:A→B=-3B→C;A→C=-2B→C=2C→B.故只有D正确.]
一级达标重点名校中学课件
3.如图2-2-27,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 与BD交于点O,A→B+A→D=λA→O,则λFra bibliotek________.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2.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导学案(1)
→MN= ________.( 用 a,b 表示 )
6.给出下列命题: ①向量 A→B的长度与向量 B→A的长度相等;
②向量 a 与 b 平行,则 a 与 b 的方向相同或相反;
③两个有共同起点而且相等的向量,其终点必相同; ④两个有公共终点的向量,一定是共线向量;
⑤向量 A→B与向量 C→D是共线向量,则点 A、B、 C、 D必在同一条直线上.
.
精品文档
③λ ( a+ b) = □15________.
4.两个向量共线定理
向量 b 与非零向量 a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只有一个实数λ,使得
□16________ .
温馨提醒: 向量的平行与直线的平行不同, 向量的平行包括两向量所在直线平行和重合两种
情形.
双基自测
1. D 是△ ABC的边 AB上的中点,则向量 C→D等于
(
).
A.- B→C+12B→A
B.- B→C- 12B→A
C. B→C- 12B→A
D. B→C+ 12B→A
2.判断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 a∥ b,则 a=b;②若 | a| =| b| ,则 a=b;③若 | a| = | b| ,则 a∥ b;④若 a= b,则 | a|
=|b| .
正确的个数是
(
).
A. 0
B. B→E
C.
A→D
D. C→F
5.设 a 与 b 是两个不共线向量,且向量 a+ λ b 与 2a- b 共线,则 λ=________.
考向一 平面向量的概念
【例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
A. a 与 b 共线, b 与 c 共线,则 a 与 c 也共线
B.任意两个相等的非零向量的始点与终点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
高中数学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2.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向量的表示:AB或a
有向线段
向量
向量的大小 (长度、模)
向量的方向
单位向量 与零向量
相等向量与 平行向量 相反向量 (共线向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向量; 向量不能比较大小,但向量的模可以比较大小。
新课导入
大三通之前,由 于大陆和台湾没有直 航,因此要从台湾去 上海探亲,乘飞机要 先从台北到香港,再 从香港到上海,这两 次位移之和是什么?
解:(1)OA OC OB;
(2)BC FE AD;
E
D
FO
C
(3)OA FE 0.
A
B
(1)向量加法交换律: a b b a
D
a
C
b
b a+b
A
a
B
(2)向量加法结合律:
(a+b)+c a (b c)
D
c
C
D
c
C
(a + b) + c
a+b
a + (b + c) b
b+c b
B
B
A
a
-c.
通法提炼 两个向量的减法可以转化为向量的加法来进行.例如, 作a-b,可以先作-b,然后作a+-b即可,也可以直接 用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把两向量的起点重合,则差向 量就是连接两个向量的终点,指向被减向量的终点的向量.
如图,已知不共线的两个非零向量a,b,求作向量a- b,b-a,-a-b.
2(2008安徽)若 AB (2,4), AC (1, 3),
则BC ( B )
A.(1,1) C.(3,7)
B.(-1,-1) D.(-2,-4)
人教A版数学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教学建议
⑤向量的应用
《标准》表述 经历用向量方法解决某些简 单的平面几何问题、力学问 题与其他一些实际问题的过 程,体会向量是一种处理几 何问题、物理问题等的工具, 发展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 《大纲》相应的要求 掌握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掌 握线段的定比分点和中点坐标公 式、平移公式,并能熟练运用, 会用平面向量数量积处理长度、 角度等有关问题
向量的概念是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概念之一,正 确理解向量的概念,要抓住大小和方向两个要素.向 量不同于数量,数量是只有大小的量,而向量具有大 小和方向两个要素;数量可以比较大小,而向量既有 大小,又有方向,所以向量不能比较大小.但是,向 量的模是非负实数,是可以比较大小的.教学中要结 合生活中的实例,将向量与数量相比较,加深学生对 向量概念的理解。 关于实数与向量的乘积,教材中是从解决探究问 题引入的,主要体现在向量的运算中需要引入这一运 算,这样做是为了体现规定数乘向量的必要性.教学 中可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如甲车的速度是乙车速度的 2倍,让学生更多的了解数乘向量的实际背景。
运用向量方法研究物理、几何以及实际生活中的问 题,重点要放在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将实际问题转化 为数学问题,将几何图形的性质转化为向量关系,将 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抽象为向量关系,然后用向量的方 法进行推理和计算.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会遇 到一些复杂的推理和演算,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一困 难,教师要注意利用几何直观,还要注意认真板书, 作好示范,做到推理正确、演算规范,鼓励学生使用 计算器计算。
根据以上的变化,新教材在本章内容上有如下变化: (1)删除了线段的定比分点和平移公式等内容 “课标”中,对平面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线段的 定比分点公式及中点坐标公式、平移公式没有作要求, 因此教材中没有安排这些内容.考虑到定比分点公式 比较实用,因此教材中仅以探究的形式(100页)给 出了公式的证明,目的是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下 让学生了解这一公式,也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熟悉 这一公式。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教案完整版
第1课时§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1、数量与向量的区别:数量只有大小,是一个代数量,可以进行代数运算、比较大小; 向量有方向,大小,双重性,不能比较大小. 2.向量的表示方法: ①用有向线段表示; ②用字母a、b(黑体,印刷用)等表示;③用有向线段的起点与终点字母:AB ;④向量AB 的大小――长度称为向量的模,记作|AB |.3.有向线段:具有方向的线段就叫做有向线段,三个要素:起点、方向、长度. 向量与有向线段的区别:(1)向量只有大小和方向两个要素,与起点无关,只要大小和方向相同,则这两个向量就是相同的向量;(2)有向线段有起点、大小和方向三个要素,起点不同,尽管大小和方向相同,也是不同的有向线段.4、零向量、单位向量概念:①长度为0的向量叫零向量,记作0. 0的方向是任意的. 注意0与0的含义与书写区别.②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单位向量. 说明:零向量、单位向量的定义都只是限制了大小. 5、平行向量定义:①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平行向量;②我们规定0与任一向量平行.说明:(1)综合①、②才是平行向量的完整定义;(2)向量a、b、c平行,记作a∥b∥c.6、相等向量定义: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相等向量.说明:(1)向量a与b相等,记作a=b;(2)零向量与零向量相等;(3)任意两个相等的非零向量,都可用同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并且与有..向线段的起点无关......... A(起点)B(终点)aOABaaa bb b7、共线向量与平行向量关系:平行向量就是共线向量,这是因为任一组平行向量都可移到同一直线上(与有向线段的......起点无关)...... 说明:(1)平行向量可以在同一直线上,要区别于两平行线的位置关系;(2)共线向量可以相互平行,要区别于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的位置关系.第2课时§2.2.1 向量的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二、探索研究:1、向量的加法: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 2、三角形法则(“首尾相接,首尾连”)如图,已知向量a 、b.在平面内任取一点A ,作AB =a ,BC =b,则向量AC 叫做a 与b的和,记作a +b,即 a +b=+=,规定: a + 0-= 0 + a探究:(1)两相向量的和仍是一个向量;(2)当向量a 与b 不共线时,a +b 的方向不同向,且|a +b |<|a |+|b |; (3)当与同向时,则+、、同向,且|+|=||+||,当与反向时,若||>||,则+的方向与相同,且|+|=||-||;若||<||,则+的方向与相同,且|+b|=||-||.(4)“向量平移”(自由向量):使前一个向量的终点为后一个向量的起点,可以推广到A BCa +ba +baa b b abb aan 个向量连加3.例一、已知向量a 、b ,求作向量a +b作法:在平面内取一点,作a OA = b AB =,则b a OB +=. 4.加法的交换律和平行四边形法则问题:上题中b +a 的结果与a +b 是否相同? 验证结果相同 从而得到:1)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对于两个向量共线不适应)2)向量加法的交换律:a +b =b +a 5.向量加法的结合律:(a +b ) +c =a + (b +c ) 证:如图:使a AB =, b BC =, c CD =则(a +b ) +c =AD CD AC =+,a + (b +c ) =AD BD AB =+ ∴(a +b ) +c =a + (b +c )从而,多个向量的加法运算可以按照任意的次序、任意的组合来进行.第3课时§2.2.2 向量的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1. 用“相反向量”定义向量的减法(1) “相反向量”的定义:与a 长度相同、方向相反的向量.记作 -a (2) 规定:零向量的相反向量仍是零向量.-(-a ) = a. 任一向量与它的相反向量的和是零向量.a + (-a ) = 0 如果a 、b 互为相反向量,则a = -b , b = -a , a + b = 0 (3) 向量减法的定义:向量a 加上的b 相反向量,叫做a 与b 的差. 即:a - b = a + (-b ) 求两个向量差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减法. 2. 用加法的逆运算定义向量的减法: 向量的减法是向量加法的逆运算:若b + x = a ,则x 叫做a 与b 的差,记作a - b 3. 求作差向量:已知向量a 、b ,求作向量 ∵(a -b ) + b = a + (-b ) + b = a + 0 = aOabBa ba -b作法:在平面内取一点O , 作= a , = b 则BA = a - b即a - b 可以表示为从向量b 的终点指向向量a 的终点的向量. 注意:1︒AB 表示a - b .强调:差向量“箭头”指向被减数 2︒用“相反向量”定义法作差向量,a - b = a + (-b ) 显然,此法作图较繁,但最后作图可统一.4. 探究:1)如果从向量a 的终点指向向量b 的终点作向量,那么所得向量是b - a.2)若a ∥b , 如何作出a - b ?2.3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第4课时§2.3.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复习引入:1.实数与向量的积:实数λ与向量a ρ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λa ρ(1)|λa ρ|=|λ||a ρ|;(2)λ>0时λa ρ与a ρ方向相同;λ<0时λa ρ与a ρ方向相反;λ=0时λO ABa B’b-b bBa + (-b )a b a -bA ABBB’Oa -b a a bbO AOBa -ba -b BA O-ba ρ=2.运算定律结合律:λ(μa ρ)=(λμ)a ρ ;分配律:(λ+μ)a ρ=λa ρ+μa ρ, λ(a ρ+b ρ)=λa ρ+λb ρ3. 向量共线定理 向量b ρ与非零向量a ρ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只有一个非零实数λ,使b ρ=λa ρ.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1e ,2e 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 ρ,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a ρ=λ11e +λ22e . 探究:(1) 我们把不共线向量e1、e2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 (2) 基底不惟一,关键是不共线;(3) 由定理可将任一向量a 在给出基底e1、e2的条件下进行分解; (4) 基底给定时,分解形式惟一. λ1,λ2是被a ρ,1e ,2e 唯一确定的数量第5课时§2.3.2—§2.3.3 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和坐标表示及运算一、复习引入: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1e ,2e 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 ρ,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a ρ=λ11e +λ22e(1)我们把不共线向量e1、e2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 (2)基底不惟一,关键是不共线;(3)由定理可将任一向量a在给出基底e1、e2的条件下进行分解; (4)基底给定时,分解形式惟一. λ1,λ2是被a ρ,1e ,2e 唯一确定的数量 二、讲解新课: 1.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如图,在直角坐标系内,我们分别取与x 轴、y 轴方向相同的两个单位向量i 、j 作为基底.任作一个向量a ,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知,有且只有一对实数x 、y ,使得yj xi a +=…………○1 我们把),(y x 叫做向量a 的(直角)坐标,记作),(y x a =…………○2 其中x 叫做a 在x 轴上的坐标,y 叫做a 在y 轴上的坐标,○2式叫做向量的坐标表示.与.a 相等的向量的坐标也为..........),(y x . 特别地,)0,1(=i ,)1,0(=j ,)0,0(0=.如图,在直角坐标平面内,以原点O 为起点作a OA =,则点A 的位置由a 唯一确定.设yj xi OA +=,则向量OA 的坐标),(y x 就是点A 的坐标;反过来,点A 的坐标),(y x 也就是向量OA 的坐标.因此,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每一个平面向量都是可以用一对实数唯一表示.2.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1) 若),(11y x a =,),(22y x b =,则ba +),(2121y y x x ++=,b a -),(2121y y x x --=两个向量和与差的坐标分别等于这两个向量相应坐标的和与差.设基底为i 、j ,则b a +)()(2211j y i x j y i x +++=j y y i x x )()(2121+++= 即b a +),(2121y y x x ++=,同理可得b a -),(2121y y x x --= (2) 若),(11y x A ,),(22y x B ,则()1212,y y x x AB --=一个向量的坐标等于表示此向量的有向线段的终点坐标减去始点的坐标.AB =OB -OA =( x 2, y 2) - (x 1,y 1)= (x 2- x 1, y 2- y 1)(3)若),(y x a =和实数λ,则),(y x a λλλ=.实数与向量的积的坐标等于用这个实数乘原来向量的相应坐标.设基底为i 、j ,则a λ)(yj xi +=λyj xi λλ+=,即),(y x a λλλ=第6课时§2.3.4 平面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一、复习引入: 1.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分别取与x 轴、y 轴方向相同的两个单位向量i 、j 作为基底.任作一个向量a ,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知,有且只有一对实数x 、y ,使得yj xi a += 把),(y x 叫做向量a 的(直角)坐标,记作),(y x a =其中x 叫做a 在x 轴上的坐标,y 叫做a 在y 轴上的坐标, 特别地,)0,1(=i ,)1,0(=j ,)0,0(0=.2.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若),(11y x a =,),(22y x b =,则b a +),(2121y y x x ++=,b a -),(2121y y x x --=,),(y x a λλλ=. 若),(11y x A ,),(22y x B ,则()1212,y y x x AB --= 二、讲解新课:a ρ∥b ρ (b ρ≠0)的充要条件是x 1y 2-x 2y 1=0设a ρ=(x 1, y 1) ,b ρ=(x 2, y 2) 其中b ρ≠a ρ.由a ρ=λb ρ得, (x 1, y 1) =λ(x 2, y 2) ⎩⎨⎧==⇒2121y y x x λλ 消去λ,x 1y 2-x 2y 1=0探究:(1)消去λ时不能两式相除,∵y 1, y 2有可能为0, ∵b ρ≠0 ∴x 2, y 2中至少有一个不为0(2)充要条件不能写成2211x y x y = ∵x 1, x 2有可能为0 (3)从而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有两种形式:a ρ∥b ρ (b ρ≠0)01221=-=⇔y x y x ba λ§2.4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第7课时一、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一、复习引入:1. 向量共线定理 向量b ρ与非零向量a ρ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只有一个非零实数λ,使b ρ=λa ρ.2.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1e ,2e 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a ρ,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a ρ=λ11e +λ22e 3.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分别取与x 轴、y 轴方向相同的两个单位向量i 、j 作为基底.任作一个向量a ,由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知,有且只有一对实数x 、y ,使得yj xi a += 把),(y x 叫做向量a 的(直角)坐标,记作),(y x a = 4.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若),(11y x a =,),(22y x b =,则b a +),(2121y y x x ++=,b a -),(2121y y x x --=,),(y x a λλλ=.若),(11y x A ,),(22y x B ,则()1212,y y x x AB --=5.a ρ∥b ρ (b ρ≠0)的充要条件是x 1y 2-x 2y 1=06.线段的定比分点及λP 1, P 2是直线l 上的两点,P 是l 上不同于P 1, P 2的任一点,存在实数λ,使 P P 1=λ2PP ,λ叫做点P 分21P P 所成的比,有三种情况:λ>0(内分) (外分) λ<0 (λ<-1) ( 外分)λ<0 (-1<λ<0)7. 定比分点坐标公式:若点P 1(x 1,y 1) ,P2(x 2,y 2),λ为实数,且P P 1=λ2PP ,则点P 的坐标为(λλλλ++++1,12121y y x x ),我们称λ为点P 分21P P 所成的比.8. 点P 的位置与λ的范围的关系:①当λ>0时,P P 1与2PP 同向共线,这时称点P 为21P P 的内分点.②当λ<0(1-≠λ)时,P P 1与2PP 反向共线,这时称点P 为21P P 的外分点. 9.线段定比分点坐标公式的向量形式: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 ,设1OP =a,2OP =b, 可得OP =b a b a λλλλλ+++=++1111.10.力做的功:W = |F |⋅|s |cos θ,θ是F 与s 的夹角. 二、讲解新课:1.两个非零向量夹角的概念已知非零向量a与b,作OA =a,OB =b,则∠AOB=θ(0≤θ≤π)叫a与b的夹角.说明:(1)当θ=0时,a与b同向;(2)当θ=π时,a与b反向; (3)当θ=2π时,a与b垂直,记a⊥b; (4)注意在两向量的夹角定义,两向量必须是同起点的.范围0︒≤θ≤180︒2.平面向量数量积(内积)的定义: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与b,它们的夹角是θ,则数量|a ||b |cos θ叫a与b的数量积,记作a ⋅b ,即有a ⋅b = |a ||b |cos θ,(0≤θ≤π).并规定0与任何向量的数量积为0. ⋅探究:两个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同实数积有很大区别(1)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是一个实数,不是向量,符号由cos θ的符号所决定.(2)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称为内积,写成a ⋅b ;今后要学到两个向量的外积a ×b ,而a ⋅b 是两C个向量的数量的积,书写时要严格区分.符号“· ”在向量运算中不是乘号,既不能省略,也不能用“×”代替.(3)在实数中,若a ≠0,且a ⋅b =0,则b =0;但是在数量积中,若a ≠0,且a ⋅b =0,不能推出b =0.因为其中cos θ有可能为0.(4)已知实数a 、b 、c (b ≠0),则ab=bc ⇒ a=c .但是a ⋅b = b ⋅c a = c如右图:a ⋅b = |a ||b |cos β = |b ||OA|,b ⋅c = |b ||c |cos α = |b ||OA|⇒ a ⋅b = b ⋅c 但a ≠ c(5)在实数中,有(a ⋅b )c = a (b ⋅c ),但是(a ⋅b )c ≠ a (b ⋅c )显然,这是因为左端是与c 共线的向量,而右端是与a 共线的向量,而一般a 与c 不共线.3.“投影”的概念:作图定义:|b |cos θ叫做向量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投影也是一个数量,不是向量;当θ为锐角时投影为正值;当θ为钝角时投影为负值;当θ为直角时投影为0;当θ = 0︒时投影为 |b |;当θ = 180︒时投影为 -|b |. 4.向量的数量积的几何意义:数量积a ⋅b 等于a 的长度与b 在a 方向上投影|b |cos θ的乘积. 5.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设a 、b 为两个非零向量,e 是与b 同向的单位向量. 1︒ e ⋅a = a ⋅e =|a |cos θ 2︒ a ⊥b ⇔ a ⋅b = 03︒ 当a 与b 同向时,a ⋅b = |a ||b |;当a 与b 反向时,a ⋅b = -|a ||b |. 特别的a ⋅a = |a |2或a a a ⋅=||4︒ cos θ =||||b a ba ⋅5︒ |a ⋅b | ≤ |a ||b |第8课时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一、复习引入:1.两个非零向量夹角的概念已知非零向量a与b,作OA =a,OB =b,则∠AOB=θ(0≤θ≤π)叫a与b的夹角. 2.平面向量数量积(内积)的定义: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与b,它们的夹角是θ,则数量|a ||b |cos θ叫a与b的数量积,记作a ⋅b ,即有a ⋅b = |a ||b |cos θ,(0≤θ≤π).并规定0与任何向量的数量积为0.3.“投影”的概念:作图定义:|b |cos θ叫做向量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 投影也是一个数量,不是向量;当θ为锐角时投影为正值;当θ为钝角时投影为负值;当θ为直角时投影为0;当θ = 0︒时投影为 |b |;当θ = 180︒时投影为 -|b |.4.向量的数量积的几何意义:数量积a ⋅b 等于a 的长度与b 在a 方向上投影|b |cos θ的乘积.5.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设a 、b 为两个非零向量,e 是与b 同向的单位向量.1︒ e ⋅a = a ⋅e =|a |cos θ; 2︒ a ⊥b ⇔ a ⋅b = 03︒ 当a 与b 同向时,a ⋅b = |a ||b |;当a 与b 反向时,a ⋅b = -|a ||b |. 特别的a ⋅a = |a |2或a a a ⋅=|| 4︒cos θ =||||b a b a ⋅ ;5︒|a ⋅b | ≤ |a ||b | 二、讲解新课: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1.交换律:a ⋅ b = b ⋅ a证:设a ,b 夹角为θ,则a ⋅ b = |a ||b |cos θ,b ⋅ a = |b ||a |cos θ∴a ⋅ b = b ⋅ a2.数乘结合律:(λa )⋅b =λ(a ⋅b ) = a ⋅(λb )C证:若λ> 0,(λa )⋅b =λ|a ||b |cos θ, λ(a ⋅b ) =λ|a ||b |cos θ,a ⋅(λb ) =λ|a ||b |cos θ,若λ< 0,(λa )⋅b =|λa ||b |cos(π-θ) = -λ|a ||b |(-cos θ) =λ|a ||b |cos θ,λ(a ⋅b ) =λ|a ||b |cos θ, a ⋅(λb ) =|a ||λb |cos(π-θ) = -λ|a ||b |(-cos θ) =λ|a ||b |cos θ.3.分配律:(a + b )⋅c = a ⋅c + b ⋅c在平面内取一点O ,作OA = a , AB = b ,OC = c , ∵a + b (即OB )在c 方向上的投影等于a 、b 在c 方向上的投影和,即 |a + b | cos θ = |a | cos θ1 + |b | cos θ2∴| c | |a + b | cos θ =|c | |a | cos θ1 + |c | |b | cos θ2, ∴c ⋅(a + b ) = c ⋅a + c ⋅b 即:(a + b )⋅c = a ⋅c + b ⋅c说明:(1)一般地,(a·b)с≠a(b·с)(2)a·с=b·с,с≠0a=b(3)有如下常用性质:a2=|a|2,(a+b)(с+d)=a·с+a·d+b·с+b·d(a+b)2=a2+2a·b+b2第9课时三、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一、复习引入:1.两个非零向量夹角的概念已知非零向量a与b,作OA =a,OB =b,则∠AOB=θ(0≤θ≤π)叫a与b的夹角.2.平面向量数量积(内积)的定义: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与b,它们的夹角是θ,则数量|a ||b |cos θ叫a与b的数量积,记作a ⋅b ,即有a ⋅b = |a ||b |cos θ,(0≤θ≤π).并规定0与任何向量的数量积为0.3.向量的数量积的几何意义:数量积a ⋅b 等于a 的长度与b 在a 方向上投影|b |cos θ的乘积. 4.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设a 、b 为两个非零向量,e 是与b 同向的单位向量.1︒ e ⋅a = a ⋅e =|a |cos θ; 2︒ a ⊥b ⇔ a ⋅b = 03︒ 当a 与b 同向时,a ⋅b = |a ||b |;当a 与b 反向时,a ⋅b = -|a ||b |. 特别的a ⋅a = |a |2或a a a ⋅=||4︒ cos θ =||||b a b a ⋅ ;5︒|a ⋅b | ≤ |a ||b | C5.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交换律:a ⋅ b = b ⋅ a数乘结合律:(λa )⋅b =λ(a ⋅b ) = a ⋅(λb )分配律:(a + b )⋅c = a ⋅c + b ⋅c二、讲解新课:⒈ 平面两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已知两个非零向量),(11y x a =,),(22y x b =,试用a 和b 的坐标表示b a ⋅. 设i 是x 轴上的单位向量,j 是y 轴上的单位向量,那么j y i x a 11+=,j y i x b 22+= 所以))((2211j y i x j y i x b a ++=⋅2211221221j y y j i y x j i y x i x x +⋅+⋅+= 又1=⋅i i ,1=⋅j j ,0=⋅=⋅i j j i ,所以b a ⋅2121y y x x += 这就是说: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等于它们对应坐标的乘积的和.即b a ⋅2121y y x x +=2. 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一、 设),(y x a =,则222||y x a +=或22||y x a +=.(2)如果表示向量a 的有向线段的起点和终点的坐标分别为),(11y x 、),(22y x ,那么221221)()(||y y x x a -+-=(平面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二、 向量垂直的判定设),(11y x a =,),(22y x b =,则b a ⊥ ⇔02121=+y y x x三、 两向量夹角的余弦(πθ≤≤0)co s θ =||||b a b a ⋅⋅222221212121y x y x y y x x +++=。
高中数学 第二章 平面向量 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教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4-新人教A版高一必修4
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第1课时向量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核心必知]1.预习教材,问题导入根据以下提纲,预习教材P80~P83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观察教材P80图2.2-1,思考:某对象从A点经B点到C点,两次位移的结果是什么?与从A点直接到C点的位移有什么关系?提示:从A点经B点到C点,两次位移的结果是位移,与从A点直接到C点的位移相等.(2)观察教材P80“探究〞的内容,思考:①力F对橡皮条产生的效果,与力F1与F2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吗?提示:产生的效果相同.②力F与力F1、F2有怎样的关系?提示:力F是F1与F2的合力.力F在以F1、F2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上,并且大小等于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长.(3)数的加法启发我们,从运算的角度看,F可以认为是F1与F2的什么运算?提示:F可以认为是F1与F2的和,即位移、力的合成可看作向量的加法.2.归纳总结,核心必记(1)向量加法的定义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2)向量加法的运算法那么向 量 求 和 的法那么三角形法那么非零向量a 、b ,在平面内任取一点A ,作=a ,=b ,那么向量叫做a 与b 的和,记作a +b ,即a +b =+=_.这种求向量和的方法,称为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那么. 对于零向量与任一向量a 的和有a +0=0+a =a .平行四边形法那么以同一点O 为起点的两个向量a 、b 为邻边作▱OACB ,那么以O 为起点的对角线_就是a 与b 的和.我们把这种作向量和的方法叫做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那么.①交换律:a +b =b +a ;②结合律:a +b +c =(a +b )+c =a +(b +c ).[问题思考](1)两个向量相加就是两个向量的模相加吗?提示:因为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所以两个向量相加不是模的相加.两个向量相加应满足三角形法那么或平行四边形法那么.(2)当两非零向量a ,b 共线时,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那么还能用吗?三角形法那么呢?提示:平行四边形法那么不能用,但三角形法那么可用. (3)式子=0正确吗?[课前反思](1)向量加法的定义: ;(2)求向量和的三角形法那么:;(3)求向量和的平行四边形法那么:;(4)向量加法的交换律:;(5)向量加法的结合律:.[思考1] 求作两个向量和的方法有哪些?提示:三角形法那么和平行四边形法那么.[思考2] 三角形法那么和平行四边形法那么的适用条件有什么不同?名师指津:(1)三角形法那么适用于任意两个非零向量求和,平行四边形法那么只适用于两个不共线的向量求和.(2)当两个向量不共线时,两个法那么是一致的.如下图, (平行四边形法那么),(3)在使用三角形法那么时,应注意“首尾连接〞;在使用平行四边形法那么时应注意X围的限制及和向量与两向量的起点相同.讲一讲1.(1)如图①,利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那么作出a+b;(2)如图②,利用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那么作出a+b.[尝试解答] (1)如图ⓐ所示,设=a,∵a与b有公共点A,故过A点作=b,连接即为a+b.(2)如图ⓑ,设=a,过O点作=b,那么以OA、OB为邻边作▱OACB,连接OC,那么=a+b.应用三角形法那么和平行四边形法那么应注意的问题(1)三角形法那么可以推广到n个向量求和,作图时要求“首尾相连〞,即n个首尾相连的向量的和对应的向量是第一个向量的起点指向第n个向量的终点的向量.(2)平行四边形法那么只适用于不共线的向量求和,作图时要求两个向量的起点重合.(3)求作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向量的和时,用三角形法那么更简单.练一练1.如图,a、b、c,求作向量a+b+c.解:作法: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如下图.作=a+b+c.[思考] 向量加法有哪些运算律?名师指津:向量加法的交换律:a+b=b+a;向量加法的结合律:(a+b)+c=a+(b +c).讲一讲2.化简以下各式:解决向量加法运算时应关注两点(1)可以利用向量的几何表示,画出图形进行化简或计算.(2)要灵活应用向量加法运算律,注意各向量的起、终点及向量起、终点字母的排列顺序,特别注意勿将0写成0.练一练2.如图,在△ABC中,O为重心,D、E、F分别是BC、AC、AB的中点,化简以下三式:讲一讲3.在某地抗震救灾中,一架飞机从A地按北偏东35°的方向飞行800 km到达B地接到受伤人员,然后又从B地按南偏东55°的方向飞行800 km送往C地医院,求这架飞机飞行的路程及两次位移的和.[尝试解答] 如下图,设分别表示飞机从A地按北偏东35°方向飞行800 km,从B地按南偏东55°的方向飞行800 km.那么飞机飞行的路程指的是;两次飞行的位移的和指的是依题意,有=800+800=1 600 (km).又α=35°,β=55°,∠ABC=35°+55°=90°.=8002+8002=8002(km).其中∠BAC=45°,所以方向为北偏东35°+45°=80°.从而飞机飞行的路程是1 600 km,两次飞行的位移和的大小为8002km,方向为北偏东80°.利用向量的加法解决实际应用题的三个步骤练一练3.轮船从A港沿东偏北30°方向行驶了40 km到达B处,再由B处沿正北方向行驶40 km到达C处,求此时轮船与A港的相对位置.解:如下图,设分别是轮船的两次位移,那么表示最终位移,且=+.∠CAD=60°,即此时轮船位于A港东偏北60°,且距离A港403km处.——————————————[课堂归纳·感悟提升]———————————————1.本节课的重点是向量和的作法以及向量和的运算,难点是向量和的应用.2.要掌握向量加法的三个问题(1)求作向量的和,见讲1;(2)向量加法运算,见讲2;(3)向量加法的应用,见讲3.3.求作向量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利用三角形法那么求和向量时,关键要抓住“首尾相接〞,并且和向量是由第一个向量的起点指向最后一个向量的终点.(2)利用平行四边形法那么求和向量时,应注意“共起点〞.课下能力提升(十四)[学业水平达标练]题组1 求作向量的和1.如图,两个不共线的非零向量a,b,求作a+b.解: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2.两非零向量a,b(如下图)求作a+b. 解:如图所示: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作题组2 向量加法运算4.以下等式错误的选项是( )A.a+0=0+a=aA.2 5 B.4 5C.12 D.66.根据图示填空.解析:由三角形法那么知7.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a ,=c ,=b ,那么|a +b +c |为________. 解析:|a +b +c |===2 2.答案:2 28.如图,O 为正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根据图示计算:解:(1)因为四边形OABC 是以OA ,OC 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OB 为其对角线,所以题组3 向量加法的应用9.假设a 等于“向东走8 km 〞,b 等于“向北走8 km 〞那么|a +b |=________,a +b 的方向是________.解析:如下图,设=a ,=b ,那么=a +b ,且△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那么||=82km ,∠BAC =45°.答案:82km 北偏东45°10.雨滴在下落一定时间后的运动是匀速的,无风时雨滴下落的速度是4.0 m/s ,现在有风,风使雨滴以433m/s 的速度水平向东移动,求雨滴着地时的速度和方向.解:如图,用表示雨滴下落的速度,表示风使雨滴水平向东的速度.以,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ACB,就是雨滴下落的实际速度.在Rt△OAC中,||=4,||=433,∴∠AOC=30°.故雨滴着地时的速度大小是833m/s,方向与垂直方向成30°角向东.[能力提升综合练]1.设a=,b是任一非零向量,那么在以下结论中,正确的为( )①a∥b;②a+b=a;③a+b=b;④|a+b|<|a|+|b|;⑤|a+b|=|a|+|b|.A.①② B.①③C.①③⑤ D.③④⑤解析:选C a==0,∴①③⑤是正确的.2.D,E,F分别是△ABC的边AB,BC,CA的中点,那么以下等式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解析:选D 由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那么可知,3.如图,四边形ABCD是梯形,AD∥BC,那么=( )4.△ABC的三个顶点A,B,C及平面内一点P满足,那么以下结论中正确的选项是( )A.P在△ABC的内部B.P在△ABC的边AB上C.P在AB边所在的直线上D.P P在△ABC的外部解析:选D,根据平行四边形法那么,如图,那么点P在△ABC外.答案:6.假设P为△ABC的外心,且,那么∠ACB=________.解析:∵,那么四边形APBC是平行四边形.又P为△ABC的外心,因此∠ACB=120°.答案:120°7.在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且||==0,cos ∠DAB =12.求又cos ∠DAB =12,∠DAB ∈(0,π),∴∠ DAB =60°, ∴△ABD 为正三角形.8.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20 m/min ,水流的速度为10 m/min ,如果船从岸边出发沿垂直于水流的航线到达对岸,求船行进的方向.解:作出图形,如图.船速v 船与岸的方向成α角,由图可知v 水+v 船=v 实际,结合条件, 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在Rt △ACD 中,=|v 水|=10 m/min ,∴α=60°,从而船与水流方向成120°的角. 故船行进的方向是与水流的方向成120°的角.第2课时 向量减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核心必知]1.预习教材,问题导入根据以下提纲,预习教材P85~P86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一个数x的相反数是什么?一个向量a有相反向量吗?假设有,如何表示?提示:一个数x的相反数是-x.一个向量a有相反向量,记为-a.(2)任何一个数x与它相反数的和为0,那么向量a与它的相反向量的和是什么?提示:a+(-a)=0.(3)根据前一节所学的内容,你能作出向量a与b的差a-b吗?提示:可以,先作-b,再按向量加法的平形四边形法那么或三角形法那么作出a+(-b)即可.2.归纳总结,核心必记(1)相反向量与a长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a的相反向量,记作-a.①规定:零向量的相反向量仍是零向量;②-(-a)=a;③a+(-a)=(-a)+a=0;④假设a与b互为相反向量,那么a=-b,b=-a,a+b=0.(2)向量的减法①定义:a-b=a+(-b),即减去一个向量相当于加上这个向量的相反向量.②几何意义:以O为起点,作向量=a,=b,那么_=a-b,如下图,即a -b可以表示为从向量b的终点指向向量a的终点的向量.[问题思考](1)假设两个非零向量a与b互为相反向量,那么a与b应具备什么条件?提示:①长度相等;②方向相反.(2)相反向量与相反数一样吗?提示:不一样.相反数是两个数符号相反,绝对值相等,相反向量是指两个向量方向相反,模相等.(3)假设a-b=c-d,那么a+d=b+c成立吗?提示:成立.移项法那么对向量的运算是成立的.[课前反思](1)相反向量的定义:;(2)向量减法的定义:;(3)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讲一讲(1)向量减法运算的常用方法(2)向量加减法化简的两种形式①首尾相连且为和;②起点相同且为差.做题时要注意观察是否有这两种形式,同时要注意逆向应用.练一练1.化简以下各式:[思考1] 两个非零向量a,b,如何作a-b?名师指津:求作两向量的差可以转化为两个向量的和,也可以直接用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那么,即把两向量的始点重合,那么差向量就是连接两个向量的终点,并指向被减向量.[思考2] a-b的几何意义是什么?名师指津:a-b的几何意义是:当向量a,b的始点相同时,从向量b的终点指向向量a的终点的向量.讲一讲2.(1)四边形ABCD中,假设( )A.a-b+c B.b-(a+c)C.a+b+c D.b-a+c(2)如图,向量a,b,c不共线,求作向量a+b-c.[尝试解答] (1)=a+c-b.(2)法一:如图①所示,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作=a,=b,那么=a+b,再作=c,那么=a+b-c.法二:如图②所示,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作=a,=b,那么=a+b,再作=c,连接OC,那么=a+b-c.答案:(1)A求作两个向量的差向量的两种思路(1)可以转化为向量的加法来进行,如a-b,可以先作-b,然后作a+(-b)即可.(2)也可以直接用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那么,即把两向量的起点重合,那么差向量为连接两个向量的终点,指向被减向量的终点的向量.练一练2.如图,O为△ABC内一点,=a,=b,=c.求作:(1)b+c-a;(2)a-b-c.如下图.(2)由a-b-c=a-(b+c),如图,作▱OBEC,连接OE,连接AE,那么=a-(b+c) =a-b-c.讲一讲3.如图,解答以下各题:利用向量表示其他向量的一个关键及三点注意(1)一个关键一个关键是确定向量与被表示向量的转化渠道.(2)三点注意①注意相等向量、相反向量、共线向量以及构成三角形三向量之间的关系;②注意应用向量加法、减法的几何意义以及它们的运算律;③注意在封闭图形中利用多边形法那么.练一练—————————————[课堂归纳·感悟提升]———————————————1.本节课的重点是相反向量、向量减法的运算以及利用向量表示未知向量,难点是利用向量表示未知向量.2.要掌握向量减法的三个问题(1)向量的减法运算,见讲1;(2)向量减法及其几何意义,见讲2;(3)利用向量表示未知向量,见讲3.3.掌握用向量表示某向量的基本步骤第一步:观察各向量的位置;第二步:寻找(或作)相应的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第三步:运用法那么找关系;第四步:化简结果.课下能力提升(十五)[学业水平达标练]题组1 向量的减法运算1.非零向量a与b同向,那么a-b( )A.必定与a同向B.必定与b同向C.必定与a是平行向量D.与b不可能是平行向量解析:选C 假设|a|>|b|,那么a-b与a同向,假设|a|<|b|,那么a-b与-b同向,假设|a|=|b|,那么a-b=0,方向任意,且与任意向量共线.故A,B,D皆错,应选C.3.给出下面四个式子,其中结果为0的是( )A.①② B.①③C.①③④ D.②③题组2 向量减法及其几何意义4.假设O,E,F是不共线的任意三点,那么以下各式中成立的是( )解析:选B 由减法法那么知B正确.A.[3,8] B.(3,8)C.[3,13] D.(3,13)6.如图,在正六边形ABCDEF中,=( )7.菱形ABCD边长都是2,求向量的模.题组3 利用向量表示未知向量8.如图,向量,那么向量可以表示为( )A.a+b-c B.a-b+cC.b-a+c D.b-a-c解析:选C=b-a+c.应选C.9.一点O到▱ABCD的3个顶点A,B,C的向量分别是a,b,c,那么向量等于( ) A.a+b+c B.a-b+cC.a+b-c D.a-b-c解析:选B 如图,点O到平行四边形ABCD的三个顶点A,B,C的向量分别是a,b,c,结合图形有=a-b+c.10.如图,ABCDEF是一正六边形,O是它的中心,其中=b,=c,那么等于________.解析:=b-c.答案:b-c11.如图,在五边形ABCDE中,假设四边形ACDE是平行四边形,且=a,=b,=c,试用a,b,c表示向量[能力提升综合练]1.有以下不等式或等式:①|a|-|b|<|a+b|<|a|+|b|;②|a|-|b|=|a+b|=|a|+|b|;③|a|-|b|=|a+b|<|a|+|b|;④|a|-|b|<|a+b|=|a|+|b|.其中,一定不成立的个数是( )A.0 B.1 C.2 D.3解析:选A ①当a与b不共线时成立;②当a=b=0,或b=0,a≠0时成立;③当a 与b共线,方向相反,且|a|≥|b|时成立;④当a与b共线,且方向相同时成立.2.如图,D,E,F分别是△ABC的边AB,BC,CA的中点,那么( )A.8 B.4 C.2 D.14.平面上有三点A,B,C,设假设m,n的长度恰好相等,那么有( )A.A,B,C三点必在同一直线上B.△ABC必为等腰三角形且∠B为顶角C.△ABC必为直角三角形且∠B=90°D.△ABC必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解析:选C 由|m|=|n|,知A,B,C为一矩形的三顶点,且△ABC中∠B为直角.答案:6.设平面向量a1,a2,a3满足a1-a2+a3=0,如果平面向量b1,b2,b3满足|b i|=2|a i|,且a i顺时针旋转30°后与b i同向,其中i=1,2,3,那么b1-b2+b3=________.解析:将a i顺时针旋转30°后得a i′,那么a1′-a2′+a3′=0.又∵b i与a i′同向,且|b i|=2|a i|,∴b1-b2+b3=0.答案:07.设O是△ABC内一点,且,假设以线段OA,OB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第四个顶点为D,再以OC,OD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其第四个顶点为H.试用a,b,c表示.解:由题意可知四边形OADB为平行四边形,又四边形ODHC为平行四边形,8.O为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且向量、满足等式.作图并观察四边形ABCD的形状,并证明.解:通过作图(如图)可以发现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证明如下:∵,∴,∴,∴AB綊DC,∴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第3课时向量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核心必知]1.预习教材,问题导入根据以下提纲,预习教材P 87~P 90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非零向量a ,根据向量的加法,作出a +a +a 和(-a )+(-a )+(-a ),你认为它们与a 有什么关系?提示:a +a +a =3a 的长度是a 长度的3倍,且方向相同;(-a )+(-a )+(-a )=-3a 的长度是a 长度的3倍,且方向相反.(2)λa 与a (λ≠0,a ≠0)的方向、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提示:当λ>0时,λa 与a 方向相同;当λ<0时,λa 与a 方向相反,且λa 的长度是a 长度的|λ|倍.(3)假设a =λb ,那么a 与b 共线吗? 提示:共线.2.归纳总结,核心必记 (1)向量数乘运算一般地,我们规定实数λ与向量a 的积是一个向量,这种运算叫做向量的数乘,记作λa ,它的长度与方向规定如下:①|λa |=|λ||a |;②λa (a ≠0)的方向⎩⎪⎨⎪⎧当λ>0时,与a 方向相同,当λ<0时,与a 方向相反W.特别地,当λ=0或a =0时,0a =0或λ0=0. (2)向量数乘的运算律 设λ,μ为实数,那么 ①λ(μa )=(λμ)a ; ②(λ+μ)a =λa +μa ; ③λ(a +b )=λa +λb .特别地,(-λ)a =-(λa )=λ(-a ),λ(a -b )=λa -λb . (3)共线向量定理向量a (a ≠0)与b 共线,当且仅当有唯一一个实数λ,使b =λa . (4)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加、减、数乘运算统称为向量的线性运算.对于任意向量a 、b ,以及任意实数λ、μ1、μ2,恒有λ(μ1a ±μ2b )=λμ1a ±λμ2b .[问题思考](1)向量与实数可以求积,那么向量和实数可以进行加减运算吗?提示:不可以,向量与实数不能进行加减运算,如λ+a ,λ-2b 无法运算. (2)数乘向量与实数的乘积等同吗?提示:不等同.数乘向量的结果仍然是一个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实数相乘运算的结果是一个实数,只有大小没有方向.(3)λ=0时,λa =0;a =0时,λa =0,这两种说法正确吗? 提示:不正确,λa =0中的“0〞应写为“0〞.[课前反思](1)向量数乘的概念: ;(2)向量数乘的运算律: ;(3)共线向量定理: ;(4)向量的线性运算: .[思考] 向量的线性运算与代数多项式的运算有什么类似之处?名师指津:向量的线性运算类似于多项式的运算,具有实数与多个向量和的乘积形式,计算时应先去括号.共线向量可以“合并同类项〞“提取公因式〞,这里的“同类项〞“公因式〞是指向量,实数看作是向量的系数.讲一讲1.化简以下各式:(1)3(6a +b )-9⎝⎛⎭⎪⎫a +13b ;(2)12⎣⎢⎡⎦⎥⎤〔3a +2b 〕-⎝ ⎛⎭⎪⎫a +12b -2⎝ ⎛⎭⎪⎫12a +38b ;(3)2(5a -4b +c )-3(a -3b +c )-7a . [尝试解答] (1)原式=18a +3b -9a -3b =9a . (2)原式=12⎝ ⎛⎭⎪⎫2a +32b -a -34b=a +34b -a -34b =0.(3)原式=10a -8b +2c -3a +9b -3c -7a =b -c .向量数乘运算的方法(1)向量的数乘运算类似于多项式的代数运算,实数运算中的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提取公因式等变形手段在数与向量的乘积中同样适用,但是这里的“同类项〞“公因式〞指向量,实数看作是向量的系数.(2)向量也可以通过列方程来解,把所求向量当作未知数,利用解代数方程的方法求解,同时在运算过程中要多注意观察,恰当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练一练1.设向量a =3i +2j ,b =2i -j ,求⎝ ⎛⎭⎪⎫13a -b -⎝ ⎛⎭⎪⎫a -23b +(2b -a ).解:原式=13a -b -a +23b +2b -a=⎝ ⎛⎭⎪⎫13-1-1a +⎝ ⎛⎭⎪⎫-1+23+2b=-53a +53b =-53(3i +2j )+53(2i -j )=⎝⎛⎭⎪⎫-5+103i +⎝ ⎛⎭⎪⎫-103-53j =-53i -5j .讲一讲2.在▱ABCD 中,M ,N 分别是DC ,BC 的中点.假设,试用e 1,e 2表示[尝试解答] ∵M ,N 分别是DC ,BC 的中点,∴MN 綊12BD .用向量表示未知向量的方法用图形中的向量表示所求向量,应结合和所求,联想相关的法那么和几何图形的有关定理,将所求向量反复分解,直到全部可以用向量表示,其实质是向量线性运算的反复应用.练一练2.如下图,四边形OADB是以向量OA―→=a,OB―→=b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又BM=1 3BC,=13CD,试用a,b表示[思考1] 如何证明向量a与b共线?名师指津:要证向量a与b共线,只需证明存在实数λ,使得b=λa(a≠0)即可.[思考2] 如何证明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名师指津:讲一讲3.(1)e1,e2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假设=2e1-8e2,=e1+3e2,=2e1-e2,求证:A,B,D三点共线.(2)A,B,P三点共线,O为直线外任意一点,假设求x+y的值.∵AB与BD有交点B,∴A,B,D三点共线.(2)由于A,B,P三点共线,所以向量在同一直线上,由向量共线定理可知,必定存在实数λ使故x=1-λ,y=λ,即x+y=1.用向量共线的条件证明两条直线平行或重合的思路(1)假设b=λa(a≠0),且b与a所在的直线无公共点,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2)假设b=λa(a≠0),且b与a所在的直线有公共点,那么这两条直线重合.例如,假设向量,那么共线,又有公共点A,从而A,B,C三点共线,这是证明三点共线的重要方法.练一练3.如下图,D,E分别为△ABC的边AB,AC的中点,延长CD到M使DM=CD,延长BE 至N使BE=EN,求证:M,A,N三点共线.证明:∵D为MC的中点,且D为AB的中点,∴M,A,N三点共线.—————————————[课堂归纳·感悟提升]——————————————1.本节课的重点是向量的数乘运算及共线向量定理,难点是共线向量定理的应用.2.掌握与向量数乘运算有关的三个问题(1)向量的线性运算,见讲1;(2)用向量表示未知向量,见讲2;(3)共线向量定理及应用,见讲3.3.本节课的易错点当A、B、C、D四点共线时,共线;反之不一定成立.4.要掌握用向量表示其他向量的两种方法(1)直接法.(2)方程法.当直接表示比较困难时,可以首先利用三角形法那么和平行四边形法那么建立关于所求向量和向量的等量关系,然后解关于所求向量的方程.5.注意以下结论的运用 (1)以AB ,AD 为邻边作▱ABCD ,且那么对角线所对应的向量=a +b ,=a -b .课下能力提升(十六) [学业水平达标练]题组1 向量的线性运算1.13⎣⎢⎡⎦⎥⎤12〔2a +8b 〕-〔4a -2b 〕等于( ) A .2a -b B .2b -a C .b -a D .a -b解析:选B 原式=16(2a +8b )-13(4a -2b )=13a +43b -43a +23b =-a +2b =2b -a .2.m ,n 是实数,a ,b 是向量,那么以下命题中正确的为( )①m (a -b )=m a -m b ;②(m -n )a =m a -n a ;③假设m a =m b ,那么a =b ;④假设m a =n a ,那么m =n .A .①④B .①②C .①③D .③④解析:选B ①和②属于数乘对向量与实数的分配律,正确;③中,假设m =0,那么不能推出a =b ,错误;④中,假设a =0,那么m ,n 没有关系,错误.题组2 用向量表示未知向量A .r =-12p +32qB .r =-p +2qC .r =32p -12qD .r =-q +2p=-12p +32q .4.在△ABC 中,点P 是AB 上一点,且那么t 的值为( )A.13B.23C.12D.535.如下图,在▱ABCD 中,=a ,=b ,AN =3NC ,M 为BC 的中点,那么=________.(用a ,b 表示)=12b -14(a +b )=14b -14a =14(b -a ). 答案:14(b -a )6.如下图,▱ABCD 的边BC 、CD 的中点分别为K 、L ,且=e 1,=e 2,试用e 1,e 2表示⎩⎪⎨⎪⎧-y +12x =e 1, ①x -12y =e 2. ②-2×②+①得12x -2x =e 1-2e 2,解得x =23(2e 2-e 1),即=23(2e 2-e 1)=43e 2-23e 1, 同理得y =23(-2e 1+e 2),即=-43e 1+23e 2.题组3 共线向量定理的应用 7.对于向量a ,b 有以下表示: ①a =2e ,b =-2e ;②a =e 1-e 2,b =-2e 1+2e 2; ③a =4e 1-25e 2,b =e 1-110e 2;④a =e 1+e 2,b =2e 1-2e 2.其中,向量a ,b 一定共线的有(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解析:选A 对于①,a =-b ;对于②,a =-12b ;对于③,a =4b ;对于④,假设a =λb (λ≠0),那么e 1+e 2=λ(2e 1-2e 2),即(1-2λ)e 1+(1+2λ)e 2=0,所以1-2λ=1+2λ=0,矛盾,故④中a 与b 不共线.8.向量a ,b ,且=7a -2b ,那么一定共线的三点是( )A .A ,B ,D B .A ,B ,CC .B ,C ,D D .A ,C ,D 解析:选A =(-5a +6b )+(7a -2b )=2a +4b =2,所以A ,B ,D 三点共线.9.e 1,e 2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而a =k 2e 1+⎝ ⎛⎭⎪⎫1-52k e 2与b =2e 1+3e 2是两个共线向量,那么实数k =________.解析:由题设知k 22=1-52k 3,所以3k 2+5k -2=0, 解得k =-2或13.答案:-2或1310.如图,在△ABC 中,D ,F 分别是BC ,AC 的中点,AE =23AD ,=a ,=b .(1)用a ,b 分别表示向量(2)求证:B ,E ,F 三点共线.[能力提升综合练]2.向量a,b是两个非零向量,在以下四个条件中,一定可以使a,b共线的是( )①2a-3b=4e且a+2b=-2e;②存在相异实数λ,μ,使λa-μb=0;③x a+y b=0(其中实数x,y满足x+y=0);④梯形ABCD,其中A.①②B.①③C.② D.③④解析:选A 由2a-3b=-2(a+2b)得到b=-4a,故①可以;λa-μb=0,λa=μb,故②可以;x=y=0,有x a+y b=0,但b与a不一定共线,故③不可以;梯形ABCD中,没有说明哪组对边平行,故④不可以.解析:选B 如图,在△ABC中,以BM,CM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MBDC,依据平行四边形法那么可得两向量有公共点M,那么A,M,D三点共线,设BC∩MD=E,结合MD是平行四边形MBDC的对角线可知,AE 是△ABC的中线,同理可证BM,CM也在△ABC的中线上,即M是△ABC的重心.以AB、AC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FC,依据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那么可得4.如下图,两射线OA与OB交于O,那么以下选项中哪些向量的终点落在阴影区域内(不含边界)( )A .①②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③④到λx +(1-x )λ=λ>1;注意到1+2=3>1,34+13>34+14=1,12+13=56<1,34+15=1920<1,应选A.答案:236.两个不共线向量e 1,e 2,且=e 1+λe 2,=3e 1+4e 2,=2e 1-7e 2,假设A ,B ,D 三点共线,那么λ的值为________.又=e 1+λe 2,且A ,B ,D 三点共线, 所以存在实数μ,即e 1+λe 2=μ(5e 1-3e 2),又e 1,e 2不共线,所以⎩⎪⎨⎪⎧5μ=1,-3μ=λ,那么λ=-35.答案:-357.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H =HD ,BF =MC =14BC ,设=a ,=b ,试用a ,b 分别表示解:∵ABCD 是平行四边形,BF =MC =14BC ,∴FM =BC -BF -MC =12BC .∴FM =12BC =12AD =AH .∴FM 綊AH .∴四边形AHMF 也是平行四边形.8.O ,A ,M ,B 为平面上四点, (λ∈R ,λ≠0且λ≠1).(1)求证:A ,B ,M 三点共线;(2)假设点B 在线段AM 上,某某数λ的X 围.。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 第2章(第3课时)《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教案
课 题: 2.2.2向量的减法及其几何意义教学目的:⑴了解相反向量的概念; ⑵掌握向量的减法,会作两个向量的减向量教学重点:向量减法的概念和向量减法的作图.教学难点:对向量减法定义的理解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向量的加法: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几何中向量加法是用几何作图来定义的,一般有两种方法,即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首尾相接,首尾连”)和平行四边形法则(对于两个向量共线不适应)2.向量加法的交换律:a +b =b +a3.向量加法的结合律:(a +b ) +c =a + (b +c )二、讲解新课:向量的减法1.用“相反向量”定义向量的减法: 1︒“相反向量”的定义:与a 长度相同、方向相反的向量记作 -a 2︒规定:零向量的相反向量仍是零向量-(-a ) = a 任一向量与它的相反向量的和是零向量 + (-a ) =0如果a 、b 互为相反向量,则a = -b , b = -a , a + b = 03︒向量减法的定义:向量a 加上的b 相反向量,叫做a 与b 的差即:a - b = a + (-b ) 求两个向量差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减法2.用加法的逆运算定义向量的减法:若b + x = a ,则x 叫做a 与b 的差,记作a - b3.求作差向量:已知向量a 、b ,求作向量∵(a -b ) + b = a + (-b ) + b = a +0 = a减法的三角形法则作法:在平面内取一点O ,作OA = a , OB = b , 则BA = a - b即a - b 可以表示为从向量b 的终点指向向量a 的终点的向量注意:1︒AB 表示a - b 强调:差向量“箭头”指向被减数2︒用“相反向量”定义法作差向量,a - b = a + (-b )显然,此法作图较繁,但最后作图可统一三、讲解范例:例1已知向量a 、b 、c 、d ,求作向量a -b 、c -d解:在平面上取一点O ,作OA = a , OB = b , OC = c , OD =d ,作BA , DC , 则BA = a -b , DC = c -d例2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a = ,AD b = ,用a ,b 表示向量AC 、 解:由平行四边形法则得:AC = a + b , DB = AB AD - = a -b变式一:当a , b 满足什么条件时,a +b 与a -b 垂直?(|a | = |b |)变式二:当a , b 满足什么条件时,|a +b | = |a -b |?(a , b 互相垂直)变式三:a +b 与a -b 可能是相当向量吗?(不可能,∵对角线方向不同),3,,,ABCD AB a DA b OC c b c a OA===+-= 如图平行四边形证明:例 b c DA OC OC CB OB b c a OB AB OB BA OA+=+=+=∴+-=-=+= 证明:四、课堂练习:五、小结 向量减法的定义、作图法六、课后作业:七、板书设计(略)八、课后记:。
高中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向量的加、减、数乘运算及其物理意义。
2.掌握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方法。
3.能够应用向量的线性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三、教学难点向量线性运算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问题解决法。
五、教学工具黑板、多媒体投影仪等。
六、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向量概念以及向量的模、方向和共面等概念。
2.新课讲解(1)向量加法。
如果 $\vec {AB}$ 和 $\vec {BC}$ 表示两个向量,那么它们的和为 $\vec {AB} + \vec {BC} = \vec {AC}$,如图所示:向量和的性质:①结合律:$(\vec a+\vec b)+\vec c=\vec a+(\vec b+\vec c)$②交换律:$\vec a+\vec b=\vec b+\vec a$③零向量的性质:$\vec a+\vec 0=\vec a$(2)向量减法。
如果 $\vec {AB}$ 和 $\vec {AC}$ 表示两个向量,那么它们的差为 $\vec {AB}-\vec {AC} = \vec {CB}$,如图所示:向量差的性质:$\vec{a}-\vec{b}=\vec{a}+(-\vec{b})$(3)向量数乘。
如果 $\vec a$ 表示一个向量,$\lambda$ 表示一个标量,那么$\vec a$ 与 $\lambda$ 的积为 $\lambda \vec a$,如图所示:向量数乘的性质:①交换律:$\lambda \vec a=\vec a \lambda$②系数倍数的分配律:$(k+l)\vec a=k\vec a+l\vec a$③数乘的分配律:$k(\vec a+\vec b)=k\vec a+k\vec b$(4)向量共线和平行。
向量 $\vec a$ 和 $\vec b$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vec a = \lambda \vec b (\lambda \in R)$;向量 $\vec a$ 和 $\vec b$ 平行的充要条件是 $\vec a \times \vec b =\vec 0$(叉乘得到的是一个向量,如果结果为 $\vec 0$ 说明它们是平行的),或者 $\vec a\cdot\vec b=|\vec a|\cdot|\vec b|$。
(完整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教案完整版
第1课时§2。
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1、数量与向量的区别:数量只有大小,是一个代数量,可以进行代数运算、比较大小; 向量有方向,大小,双重性,不能比较大小。
2.向量的表示方法: ①用有向线段表示; ②用字母a、b(黑体,印刷用)等表示;③用有向线段的起点与终点字母:AB ;④向量AB 的大小――长度称为向量的模,记作|AB |.3.有向线段:具有方向的线段就叫做有向线段,三个要素:起点、方向、长度. 向量与有向线段的区别:(1)向量只有大小和方向两个要素,与起点无关,只要大小和方向相同,则这两个向量就是相同的向量; (2)有向线段有起点、大小和方向三个要素,起点不同,尽管大小和方向相同,也是不同的有向线段. 4、零向量、单位向量概念:①长度为0的向量叫零向量,记作0。
0的方向是任意的. 注意0与0的含义与书写区别.②长度为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叫单位向量。
说明:零向量、单位向量的定义都只是限制了大小。
5、平行向量定义:①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平行向量;②我们规定0与任一向量平行。
说明:(1)综合①、②才是平行向量的完整定义;(2)向量a、b、c平行,记作a∥b∥c. 6、相等向量定义: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相等向量.说明:(1)向量a与b相等,记作a=b;(2)零向量与零向量相等;(3)任意两个相等的非零向量,都可用同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并且与有向线段.....的起点无关...... 7、共线向量与平行向量关系:平行向量就是共线向量,这是因为任一组平行向量都可移到同一直线上(与有向线段的起点无关..........).。
说明:(1)平行向量可以在同一直线上,要区别于两平行线的位置关系;(2)共线向量可以相互平行,要区别于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的位置关系。
A(起点)B(终点)aOABaaa bb b第2课时§2。
2.1 向量的加法运算及其几何意义二、探索研究:1、向量的加法: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4教案-2.2_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_教学设计_教案_2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理解现面向量的坐标概念,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2.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现面向量的坐标概念,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目的:理解现面向量的坐标概念,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一、知识点
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在直角坐标系中,分别取与x轴、y轴方向相同的两个单位向量
注:(1)相等的向量坐标相同,坐标相同的向量是相等的向量。
(2)向量的坐标与表示该向量的有向线段的始点、终点的具体位置无关,只与其相对位置有关。
1、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例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已知两点A(3,1),B(-1,3),若点C 满足
因此,点C的轨迹为直线AB,由两点式直线方程得即。
选D
三、课堂小结
1、熟练运用向量的加法、减法、实数与向量的积的坐标运算法则进行运算。
2、两个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
3、运用向量的坐标表示,使向量的运算完全代数化,将数与形有机的结合。
四、作业
P73、闯关训练。
高中数学2.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教案2人教版必修4.doc
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与线性运算(一)【教学目标】1.了解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
2. 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向量相等的含义。
3.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
4. 掌握向量加法,加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
【教学重难点】1.理解并掌握向量、零向量、单位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的概念,会表示向量。
2.掌握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和共线向量的区别和联系。
3.掌握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
4.掌握向量减法的三角形法则。
【课前预习】基本知识点:(1) 既有又有的量叫做向量,向量可以用来表示.(2) 向量 AB 的大小,也就是向量AB的(或称) ,记作 AB(3) 长度向量叫做零向量,记作0 ;长度为_ 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4) 方向或的两个向量叫做平行向量,也叫做.规定: 0 与平行.(5) 长度且方向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与 a 长度且方向的向量叫做相反向量.规定: 0 的相反向量是.(6)向量的加法和减法:如图所示,已知在中设 AB a, AD b , 则a b , a b(7) 向量的分解:已知向量 AB ,O为平面内任意一点,则AB AO OB;AB OB OA。
基本练习:1. (必修 4 课本 57 页)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________( 1)若两个向量相等,则它们的起点和终点分别重合;( 2)模相等的两个平行向量是相等的向量;( 3)若a和b都是单位向量,则 a = b ;(4)两个相等向量的模相等。
2.(必修 4 课本 57 页)设 O是正三角形 ABC的中心,则向量AO BO CO是 _________向量(相等,共线,模相等,共起点)3. (必修 4 课本 57 页)判断题:1)长度相等的向量是相等向量。
() 2 3)平行于同一个非零向量的两个向量是共线向量。
)相等向量是共线向量。
()( )建邺高中高三数学讲学稿(一轮复习)平面向量4. 在ABCD 中,BC CD BA5. 在△ABC中,AB c,AC b .若点D满足BD 2DC ,则 AD ________【典型例题】 B A例 1.如图,设 O是正六边形的中心,分别写出图中与DAC O F的模相等的向量以及方向相同的向量。
高中数学第二章平面向量2.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2.2.3向量数乘运算及其几何意义习题课件新人教A版必修4
思考题 2 已知 λ∈R,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λ a|=λ|a| C.|λ a|=|λ|·|a|
B.|λ a|=|λ|·a D.|λ a|>0
【答案】 C
题型二 向量共线定理的应用 例 3 设两个非零向量 a 与 b 不共线: (1)若A→B=a+b,B→C=2a+8b,C→D=3(a-b),求证:A、B、 D 三点共线; (2)试确定实数 k,使 ka+b 与 a+kb 共线.
要点 2 向量数乘的运算律 设 a,b 为任意向量,λ 、μ 为任意实数,则有 (1)λ(μa)=(λμ)a; (2)(λ+μ)a=λa+μa; (3)λ(a+b)=λa+λb. 要点 3 共线向量定理 向量 b 与非零向量 a 共线,当且仅当有唯一一个实数 λ,使 得 b=λa.
1.向量与实数可以求积,能求加、减运算吗? 答:不能,如 λ+a,λ-a 无意义.
-λ,y=λ,即 x+y=1. 【答案】 1
例 5 如图所示,D 是△ABC 的边 AB 上的中点,则向量C→D =( )
A.B→C-12B→A B.-B→C+12B→A C.-B→C-12B→A D.B→C-12B→A
【解析】 解法一 ∵D 是 AB 的中点,∴B→D=12B→A, ∴C→D=C→B+B→D=-B→C+12B→A. 解法二 由C→D=12(C→B+C→A)=12[C→B+(C→B+B→A)]=C→B+12 B→A=-B→C+12B→A. 【答案】 B
【解析】 (1)真命题,∵ 2>0,∴ 2a 与 a 同向. 又| 2a|= 2|a|,∴ 2a 的模是 a 的模的 2倍; (2)真命题.∵-3<0, ∴-3a 与 a 方向相反且|-3a|=3|a|. 又∵6>0,∴6a 与 a 方向相同且|6a|=6|a|. ∴-3a 与 6a 方向相反且模是 6a 的模的12;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二章平面向量的表示和线性运算 同步教案
说明:零向量、单位向量的定义都只是限制了大小。
相等向量=,且a b(二)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知识梳理1.向量的加法(1)定义已知非零向量,a b ,在平面内任取一点A ,作AB =a ,BC =b ,则向量AC 叫做a 与b 的和,记作a b +,即a b +=AB +BC =AC .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叫做叫向量的加法.这种求向量和的方法,称为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 说明:①运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时,要特别注意“首尾相接”,即第二个向量要以第一个向量的终点为起点,则由第一个向量的起点指向第二个向量终点 的向量即为和向量.②两个向量的和仍然是一个向量,其大小、方向可以由三角形法则确定.③位移的合成可以看作向量加法三角形法则的物理模型.(2)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以点O 为起点作向量a OA = ,OB b =,以OA,OB 为邻边作,则以O 为起点的对角线所在向量OC 就是,a b 的和,记作a b +=OC 。
说明:①三角形法则适合于首尾相接的两向量求和,而平行四边形法则适合于同起点的两向量求和,但两共线向量求和时,则三角形法则较为合适.②力的合成可以看作向量加法平行四边形法则的物理模型.③对于零向量与任一向量00a a a a +=+=,(3)特殊位置关系的两向量的和①当向量a 与b 不共线时,a +b 的方向不同向,且|a +b |<|a |+|b |;②当a 与b 同向时,则a +b 、a 、b 同向,且|a +b |=|a |+|b |,③当a 与b 反向时,若|a |>|b |,则a +b 的方向与a 相同,且|a +b |=|a |-|b |;若|a |<|b |,则a +b 的方向与b 相同,且|a +b|=|b |-|a |.(4)向量加法的运算律①向量加法的交换律:a +b =b +a②向量加法的结合律:(a +b ) +c =a + (b +c )2. 向量的减法(1)相反向量:与a 长度相同、方向相反的向量.记作 -a 。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4《二章 平面向量 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2.1.2 向量的几何表示》教案_14
向量的几何表示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解析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4》(人教A 版)第二章第一节“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第一课时。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是向量知识体系中的起始内容,起着为其他知识学习奠基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它能为其他向量知识的学习奠基,通过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向量的含义及几何表示等内容,奠定学生学习向量的线性运算、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和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它能为学习新的数学对象奠基,学生通过认识向量,形成向量相关概念的过程,可以获得认识其他数学对象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可以为学习和研究其他数学对象奠定方法基础。
所以,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作为向量的起始课及概念型课,其教学必须要有“交代问题背景、引入基本概念、渗透研究方法、构建研究蓝图”的大气。
由于是第一课时,所以笔者重点在于章引言,向量概念的引入,向量的表示,零向量、单位向量和平行向量的教学,不讲相等向量和共线向量。
2.教学目标设置课堂教学目标如下.(1)从如何由A点确定B点的位置,速度既有大小和方向抽象出向量的概念并与数量区分;(2)经历从实数的表示到“带箭头的线段”,从有向线段到向量的几何表示,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符号表示,模的表示,感受类比的思想,体会数学的实用性、表达的简洁美;(3)理解从大小看:零向量、单位向量,从方向看:平行向量;(4)体会认识新的数学概念基本思路:1.归纳共性;2.抽象定义;3.符号表示;4.认识特殊;5.研究一般;进而提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3.学生学情分析(1)在物理学中,已经知道速度,力,位移等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矢量);(2)如何作力的图示;(3)已经经历并了解实数的形成过程;(4)对实际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量,能识别它们是否具有大小、方向;(5)在以前的学习中,能运用类比的思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但是,高一学生在思维辨析方面还比较薄弱,教师要适度加以引导,指导学生进行辨析。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4第二章 平面向量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课件
B
探究二:向量减法的含义
思考1:两个相反向量的和向量是什么? 向量a的相反向量可以怎样表示?
-a 思考2:-a的相反向量是什么?零向量 的相反向量是什么?
-(-a)=a
规定:零向量的相反向量仍是零向量.
精品PPT
在实数的运算中,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
这个数的相反数.据此原理,向量a-b可
以怎样理解?
a
-a -a -a
P NMO
uuur OP =(-a)+精(品PP-T a)+(-a)
-2
向量a+a+a和(-a)+ (-a)+(-a)分别如何简化其表示 形式? a+a+a记为3a, (-a)+(-a)+(-a)记为-3a.
向量3a和-3a与向量a的大小和方向有 什么关系?
aa a OA B C
精品PPT
一般地,设λ,μ为实数,则λ(μa), (λ+μ) a,λ(a+b)分别等于什么?
λ(μa)=(λμ) a ; (λ+μ) a =λa +μa; λ(a+ b)=λa+λb.
精品PPT
对于向量a(a≠0)和b,若存在实数 λ,使b=λa,则向量a与b的方向有 什么关系?
若向量a(a≠0)与b共线,则一定存 在实数λ,使b=λa成立吗?
作业: P90练习:3,4,5,6.
精品PPT
2b
A
b
a
uuur uuur
O
A C = 2A B ? A、B 精品PPT 、C 共线
小结作业
1.实数与向量可以相乘,其积仍是向量, 但实数与向量不能相加、相减.实数除 以向量没有意义,向量除以非零实数就 是数乘向量.
2.若λa=0,则可能有λ=0,也可能有 a=0. 3.向量的数乘运算律,不是规定,而是 可以证明的结论.向量共线定理是平面 几何中证明三点共线,直线平行,线段 数量关系的理论依据精品P.PT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4教案-2.2_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掌握向量的加法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
2、会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作两个向量的和向量,培养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将向量运算与熟悉的数的运算进行类比,使学生掌握向量加法运算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会用它们进行向量计算,渗透类比的数学方法;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会用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作两个向量的和向量.
教学难点:理解向量加法的定义.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
1、复习:向量的定义以及有关概念
强调:向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长度相等、方向相同的向量相等.因此,我们研究的向量是与起点无关的自由向量,即任何向量可以在不改变它的方向和大小的前提下,移到任何位置
2、情景设置:
(1)某人从A到B,再从B按原方向到C,则两次的位移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学科必修4模块第二单元教学设计方案
第五学时~第六学时
2.2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一)学习目标
11.掌握平面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表示;
12.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的加、减与数乘运算.
13.会用坐标表示平面向量共线的条件,进而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14.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
22.通过探究学生体会正交分解定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类比联想
等发现规律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使学生逐步养成独立思考与互助学习的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钻
研精神.
(二)重点难点
1.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平面向量正交分解下的坐标表示及其应用
2.难点是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