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平衡态及状态方程

合集下载

物理-平衡态 温度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物理-平衡态 温度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开放(open)系统
—和外界既交换能量,又交换物质
绝热
密封 气体
密封 导热
热水
水和 密封 水蒸 导热 气
§1.1
平衡态 温度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1.1 平衡态 状态参量
平衡态: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表征系统状态 的宏观参量取确定值,并且不随时间改变的状态。
“不受外界影响”指外界和系统 既不交换热,也不交换功,这一条 件必不可少。
状态描述 热
宏观参量描述

微观 —用描述微观粒子运动
学 系
状态的量描述

状态变化规律 —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
热力学(Thermodynamics):在观察和实验 的基础上,通过归纳和推理研究热力学系统的 宏观状态变化规律。
统计物理学(Statistical Physics):以每个微 粒遵循的力学定律为基础,利用统计方法导 出系统的宏观热力学规律。
A
确定气体状态的参量可以是V ,T 或 P,T 或 P,V (状)态函数:其它可以表示为态参量函数的参量
§1.1.1 平衡态 状态参量
几何参量 —如:气体的体积
非热学 力学参量 —如:气体的压强
独有

化学参量 —如:各化学组分的质量


电磁参量 —如:电场和磁场强度

热学
独有
热学参量 —温度
§1.1.2 热力学第零定律 温度
§1.1.2 热力学第零定律 温度
137.04
A
B
137.04
A
B
137.04
A
B
热力学第零定律:如果系统A和系统B分别与 系统C的同一状态处于热平衡,那么A和B必 定处于热平衡。

平衡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平衡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二.气体的状态参量
体积(V) 气体分子可能到达的整个空间的体积
压强(p) 大量分子与器壁及分子之间不断碰撞而产生的 宏观效果
温度(T) 大量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 温标:温度的数值表示方法 国际上规定水的三相点温度为273.16 K
三. 平衡态
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情况下,系统各部分的宏观性质在 长时间内不发生变化的状态。
求 这时空气的温度

p1V1 p2V2
T1
T2
T2

p2V2 p1V1
T1
T2

4.2 106 8.4 104
1 17

320

在这时将柴油喷入汽缸,柴油将立即燃烧,发生爆炸,推 动活塞作功,这就是柴油机点火的原理。
作业 7.4、7.5
四.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气体的状态方程 T f ( p,V )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PV RT (克拉珀龙方程)
说明 (1) 理想气体的宏观定义:在任何条件下都严格遵守克拉
珀龙方程的气体;
(2) 实际气体在压强不太高,温度不太低的条件下,可当作
理想气体处理。且温度越高、压强越低,精确度越高.
(3) 混合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为
说明
(1) 不受外界影响是指系统与外界不通过作功或传热的方 式交换能量,但可以处于均匀的外力场中;如:
两头处于冰水、沸水中的金属棒 是一种稳定态,而不是平衡态; 高温T1
低温T2
处于重力场中气体系统的粒子数密 度随高 度变化,但它是平衡态。
(2) 平衡是热动平衡 (3) 平衡态的气体系统宏观量可用一组确定的值(p,V,T)表示 (4) 平衡态是一种理想状态
pV m RT M
其中 p pi

热工基础第二讲

热工基础第二讲

T2 T1

Q2 Q1
p1V1 T1

p2V2 T2
26
温标
国际温标:各国公认并执行的唯一法定温标 国际温标通常具备以下条件:
① 尽可能接近热力学温标; ② 复现精度高,各国均能以很高的准确度复现 同样的温标,确保温度量值的统一; ③ 用于复现温标的标准温度计,使用方便,性 能稳定。
27
国际温标(ITS-90)
1-5 工质的状态变化过程(热力过程)
1)膨胀性 2)流动性 3)热容量 4)稳定性,安全性 5)对环境友善 6)价廉,易大量获取
3
物质三态中 气态最适宜。
名词定义
热源(高温热源) : 工质从中吸取热能的物系。可恒温可变温 例如:锅炉、燃烧室、汽缸、工艺余热等
冷源(低温热源) : 接受工质排出热能的物系。可恒温可变温 例如:环境、工艺余冷、土壤等
温度T(K) 933.473 1234.93 1337.33 1357.77
物质 Al Ag Au Cu
状态 凝固点 凝固点 凝固点 凝固点
ITS-90 定义的固定点总共17个,这些固定点的准 确度为mK级;低温下限延伸了,按3He蒸汽压方程, 下限定到0.65K。
31
2. 标准仪器 将ITS-90的整个温标分为4个温区,其相应标
( K、℃、℉)
℉在我国不常用,而在欧美比较常用。国家相关标准 中规定,符号t表示摄氏度(℃),符号T表示开尔文(K)。
C
=
5 9
(F
- 32)
F = 9 C + 32 5
33
温度单位
温度单位
1-3 工质的热力学状态及基本状态参数 2. 压力:
定义: 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垂直作用力称为压力(即压强)

工程热力学第一章

工程热力学第一章
燃料化学能
排入大气
压缩燃烧、膨胀
吸气排气
工作过程:
能量转换:
工作物质:
燃气
蒸汽动力装置流程简图
蒸汽动力装置流程简图
550℃
过热器
锅炉
给水泵
冷凝器
冷却水
汽轮机
发电机
Q
Q
1
2
W
20℃
高温高压蒸汽
W
p
蒸汽动力装置
1-炉子 2-炉墙 3-沸水管 4-汽锅 5-过热器6-汽轮机 7-喷嘴 8-叶片 9-叶轮 10-轴 11-发电机 12-冷凝器 13、14、16-泵 15-蓄水池
华氏温标:
1724年由德国人华氏(cabridl D Fahrenheit)提出。他把水、冰和氯化铵的混合物作为制冷剂而获得的当时可得到的最低温度作为0度,把人体的温度作为 96度,中间等分,这样的数字是由于当时广泛使用12进位法。符号tF ,单位 °F。
华氏温标与摄氏温标的换算关系为:t(℃)=0℃ = 32 oF100 ℃ = 212oF郎肯温标:
压力计 测量工质压力的仪器。常见的压力计有压力表和U型管。
由于压力计的测压元件处于某种环境压力的作用下,因此压力计所测得的压力是工质的真实压力p (或称绝对压力)与环境压力pb之差,叫做表压力pe或真空度pv
分子运动学说认为压力是大量气体分子撞击器壁的平均结果。
绝对压力、表压力、真空度及大气压力之间的关系
0.96784
1
735.559
10000
mmHg
133.322
133.322×10-5
1.31579×10-3
1.35951×10-3
1
13.5951
mmH2O

11 平衡态、温度、理想气体状态方程(1)

11 平衡态、温度、理想气体状态方程(1)

1.1 平衡态、温度、理想气体状态方程1.1.1 平衡态 在热学中作为研究对象的宏观物体是由大量原子、分子、电子等微观粒子所组成的。

宏观物体很复杂,而且还与周围的其他物体发生作用。

我们把所研究的物体称为系统,而把 与系统发生作用的周围的物体称为环境或外界。

如果所研究的系统与外界既不能交换能量,又不交换物质,我们称此系统为孤立系; 如果系统与外界交换能量而不交换物质,称此系统为封闭系;如果系统与外界既交换能量又 交换物质,称此系统为开放系。

如果所研究的系统的各部分完全一样,称它为均匀系或单相系,如气体。

如果所研究 的系统的各部分不同且有界面时,称它为非均匀系或复相系,如液体和蒸汽共存的系统。

系统的性质是多方面的,包括力学性质、电磁学性质等,我们在研究一种性质时,往 往认为其他性质因定不变而不考虑,如研究系统的力学性质时,就不管电磁学性质和化学性 质等,这样就形成了物理学的不同分支。

不同分支将引进不同的状态参量来描述,它们均是 对实际系统的抽象。

1.1.1.1 平衡态 在热力学中我们着重研究一种特殊状态——平衡态。

首先来定义热力学平衡: 在没有外界影响的前提下,物体各部分的性质在长时间内不发生变化。

如在力学中,平衡态是指在没有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物体的力学性质在长时间内不发 生变化。

在热力学中,处于平衡态的物体要求:包括力学性质 、电磁学性质、化学性质和几 何性质在长时间内不发生变化。

它比其他学科分支的定义更加严格,故给其一个特殊名词: 热 力学平衡态。

热力学平衡包括力学平衡、化学平衡、热平衡和相平衡,这四种平衡都达到了,才称热 力学平衡态。

热力学平衡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称为热动平衡。

热动平衡表现为宏观上平衡, 但 仍会发生偏离平衡态的微小偏差,称为涨落。

“热力学平衡”与“热平衡”是不一样的。

热力学平衡是各种性质均达到稳定;而热平衡专指温度相同。

1.1.1.2 状态参量 状态参量是指确定系统状态的量。

热学--压强公式推导

热学--压强公式推导

1. 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及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压强及温度的微观理论 (1) 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1)分子可视为质点; 线度 间距−9d ~ 10;−10m,1mol气体 NA=6.02×1023, V=22.4L r=(V/NA)1/3=3.34×10-9 mr ~ 10 m, d << r2)除碰撞瞬间, 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3)弹性质点(粒子之间及与容器壁碰撞均为完全弹性碰撞); 4)分子的运动遵从经典力学的规律 。

1. 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及状态方程(2) 理想气体压强公式 设 边长分别为 x、y 及 z 的长方体中有 N 个全 同的质量为 m 的气体分子,计算 A1 壁面所受压强 .yA2o- mv x v mv xv vvA1v vyyz x ov v v vxzxv vz1. 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及状态方程单个分子对器壁碰撞特性 : 偶然性 、不连续性. 大量分子对器壁碰撞的总效果 : 恒定的、持续 的力的作用 . 热动平衡的统计规律 ( 平衡态 )dN N = 1)分子按位置的分布是均匀的 n = dV V2)分子各方向运动概率均等v v v v 分子运动速度: vi = vix i + viy j + viz k1. 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及状态方程2)分子各方向运动概率均等 分子运动速度v v v v vi = vix i + viy j + viz k各方向运动概率均等vx = v y = vz = 01 2 = ∑ vix N i2 vyx2 方向速度平方的平均值 v x2 vx各方向运动概率均等==2 vz1 2 = v 31. 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及状态方程单个分子遵循力学规律y- mv x v mv xx方向动量变化 Δ pix = − 2 m v ix分子施于器壁的冲量v vvA1yA2o2mvix2 x vixzz x 两次碰撞间隔时间x单位时间碰撞次数vix 2xx2 单个分子单位时间施于器壁的冲量 m v ix1. 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及状态方程y- mv x v mv xv vvA1yz x单个分子单位时间 施于器壁的冲量 2 m v ix x 大量分子总效应 单位时间 N 个粒子 对器壁总冲量2 vixA2oz∑ix2 mvixxm Nm Nm 2 2 vx = ∑ vix = = ∑ x i x i N x器壁 A1所受平均冲力F=2 vxNm x1. 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及状态方程y- mv x v mv xv vvA1器壁 A1所受平均冲力 2 F = v x Nm xyz x气体压强A2ozxN n= xyzF Nm 2 p= = vx yz xyz1 2 nm v 则: p = 31 2 2 vx = v 统计规律 3 1 2 分子平均平动动能 ε k = m v 22 p = nε k 31. 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及状态方程压强的物理意义 统计关系式 宏观可测量量 分子平均平动动能2 p = nε k 3微观量的统计平均值1 2 ε k = mv 2压强是大量分子对时间、对面积的统计平均结果 .1. 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及状态方程(3)温度的本质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pV = νRT = Nk BTN 2 即: p = k BT = nk BT = nε k V 3 3 2 εk 于是有: ε k = k BT , T= 2 3 kB温度是组成系统的大量微观粒子的无规则运动剧烈程度的度量 分子运动永不停息,热力学温度的零点永远达不到 有规则的运动不会影响气体的温度。

《工程热力学》第一章 基本概念

《工程热力学》第一章 基本概念
1-2 热力系统
热力系统: 被人为分割出来的作为热力学分析对象的有限
物质系统(工质或空间),简称系统、体系。 与系统发生物质、能量交换的物体称为外界
(或环境)。 系统与外界之间的分界面称为边界。
边界的性质: 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假想; 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移动。
(1)闭口系统:
与外界无物质交换、 仅有能量交换的系统。系 统的质量始终保持恒定, 也称为控制质量系统。
飞轮动能推动活塞压缩,消耗功,功的大小与飞 轮动能大小相同; 压缩工质消耗的能量与膨胀过程对外做的功相等; 工质向热源放出的热量与膨胀吸收的热量相等。 总体效果:热源、工质和机器均回到原来状态。
如果系统完成了某一过程之后,可以沿原路逆 行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并且不给外界留下任何变 化,这样的过程为可逆过程。
图过程线1-2。过程中所作的膨胀功为:
W Fext dx Fdx pAdx pdV
2
W12 1 pdV
膨胀功在p-v图上可
用过程线下方的面积来表
示,因此p-v图也叫示功

F
Fext
如果工质为1kg,所作的功为:
w 1 pdV pdv
m
2
w12 1 pdv
工程热力学约定: 膨胀:dv > 0 , w > 0
温熵图也称示热图
示热图与示功图一样,是对热力过程进行分析 的重要工具
ds q
T
根据熵的变化判断一个可逆过程中系统与外界 之间热量交换的方向:
ds 0 , q 0 , 系统吸热; ds 0 , q 0 , 系统放热。 ds 0 , q 0 , 系统绝热,定熵过程。
熵的说明
1、熵是状态参数
热量如何表达?
热量是否可以用类似于功的

第1章 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及状态方程

第1章 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及状态方程
pVmol RT
对于 mol理想气体
pV RT
V Vmol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M

:摩尔质量,分子量
2015/3/4
37
p

V
RT
R N Ak B
p n
N A
V
k BT nk BT
气体的分子数密度
N A
V
p nk BT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R kB 1.380658 1023 J K NA
2015/3/4
稳定平衡
11
理解:
分子被假设为半径为r0的刚性小球 分子的大小:0.1 nm = 10-10 m = 105 fm 分子不接触时,r>>r0,其间无相互作用; 分子接触时,rr0,分子间碰撞为弹性碰撞。 (r ) 12 6 r r
Lennard-Jones Potential Model
p p0 (1 a pT )
(4) 阿伏伽德罗定律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摩尔数相同的 各种气体所占的体积相同。
T0 273.16 K, p0 1 atm V0 22.4144 L/mol
2015/3/4 34
标准状况下
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
由玻意耳定律
pV C(T )
由温度决定的常数
热 学
第1章 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及状态方程 第2章 热平衡态的统计分布律 第3章 近平衡态中的输运过程
2015/3/4
1
绪言
热学:研究物质的热运动、热运动对物质 宏观性质的影响及其与物质的其他运动形 式之间转换规律的物理学分支。
▲ 研究对象: 宏观物体(大量分子原子系统) 或物体系 — 热力学系统 。 ▲ 研究内容:与热现象有关的性质和规律。

基基础础物物理理学学ⅡⅡ 热学

基基础础物物理理学学ⅡⅡ 热学
23 24
4
§1-4 温度与温标 分别与第三个系统处于热平衡的两个系统,它们彼此也必 定处于热平衡. —— 热平衡的互通性 处于热平衡的两个系统,它们的温度必定相等.
§1-4 温度与温标
二.温标(temperature scale)
温标: 温度(高低的数值标定)的数值表示方法. 温标的三要素:
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气体系统处于平衡态时,可用p、V、T之间的函数关系表示, 称为气体状态方程. T f ( p,V ) 压强不太大,温度不太低时,气体遵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Clapeyron方程):
M

i
Mi
i


i
M
i
pV RT
M

RT
混合气体的总压强等于各气体的分压强之和.
12
2
§1-1 物质结构的基本图像 例子: 1. 1 cm3的空气中包含有2.7×1019 个分子 2. 水和酒精的混合 3. 石墨与硅单晶材料表面的STM图像
石墨的表面 原子结构
§1-1 物质结构的基本图像 粗略认识: 1. 气体、液体、固体的扩散 水和墨水的混合 2. 布朗运动 相互压紧的金属板
28
§1-5 状态方程的一般讨论
§1-6 气体的状态方程
二.描述物质状态变化性质的物理量
根据测量的可行性,引入如下物理量描述热力学系统状态变 化的基本性质. (1)体膨胀系数:
§1-6 气体的状态方程
一.理想气体
理想模型,宏观特征: 严格遵守Bolye定律、Charles定律、Gay-Lussac定律,且 其压强温度系数和体膨胀系数严格相等. 或:严格遵守Clapeyron方程的气体 实际气体多数情况下可近似为理想气体, 温度越高、压强越低,近似程度越好

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和物态方程

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和物态方程

目录第一章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和物态方程 (1)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9)第三章热力学第二定律与熵 (22)第四章均匀物质的热力学性质 (34)第五章相变 (47)第六章近独立粒子的最概然分布 (59)第七章玻耳兹曼统计 (69)第八章玻色统计和费米统计 (77)第一章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和物态方程基本要求1.掌握平衡态、温度等基本概念;2.理解热力学第零定律;3.了解建立温标的三要素;4.熟练应用气体的物态方程。

主要内容一、平衡态及其状态参量1.平衡态在不受外界条件影响下,系统各部分的宏观性质长时间不发生变化的状态称为平衡态。

注意:(1) 区分平衡态和稳定态.稳定态的宏观性质虽然不随时间变化,但它是靠外界影响来维持的.(2) 热力学系统处于平衡态的本质是在系统的内部不存在热流和粒子流。

意味着系统内部不再有任何宏观过程.(3) 热力学平衡态是一种动态平衡,常称为热动平衡。

2.状态参量用来描述系统平衡态的相互独立的物理量称之为状态参量。

其他的宏观物理量则可以表达为状态参量的函数,称为状态函数。

在热力学中需要用几何参量、力学参量、化学参量和电磁参量等四类参量来描述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

简单系统只需要两个独立参量就能完全确定其平衡态.二、温度与温标1.热力学第零定律与第三个物体处于热平衡的两个物体,彼此也一定处于热平衡。

这个实验规律称为热力学第零定律。

由该定律可以得出温度的概念,也可以证明温度是态函数.2.温标温标是温度的数值表示法分为经验温标(摄氏温标、华氏温标、理想气体温标等)和热力学温标两类.三、物态方程物态方程就是给出温度与状态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具有n 个独立参量的系统的物态方程是 ()12,,,0n f x x x T = 或 ()12,,n T T x x x =简单系统(均匀物质)物态方程为()0,,=T V p f 或 (),T T p V = 物态方程有关的反映系统属性的物理量(1) 等压体胀系数pT V V ⎪⎭⎫ ⎝⎛∂∂=1α (2) 等体压强系数VT p p ⎪⎭⎫ ⎝⎛∂∂=1β (3) 等温压缩系数TT p V V ⎪⎪⎭⎫⎝⎛∂∂-=1κ 由于p 、V 、T 三个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其偏导数之间将存在偏微分循环关系式1-=⎪⎭⎫ ⎝⎛∂∂⎪⎭⎫ ⎝⎛∂∂⎪⎪⎭⎫ ⎝⎛∂∂p V T V T T p p V因此α、β、κT 满足p T βκα=解题指导本章题目主要有四类:一、有关温度计量的计算; 二、气体物态方程的运用;三、已知物态方程,求α、β、κT .可以由物态方程求偏微分,利用偏微分循环关系式会使问题容易;四、已知α、β、κT 中的两个,求物态方程。

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及状态方程4

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及状态方程4

25理学院物理系陈强§1-5.状态方程的一般讨论0),,(=T V p f 第一章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及状态方程一.状态方程的基本概念V ,P ,T 是常见的描述系统宏观状态及性质的状态参量),(),,(),,(V p T T p T V V T V p p ===平衡态热力学系统状态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热力学系统状态方程,简称状态方程态函数:可由独立变化的状态参量完全确定的状态参量或其他物理量. 如p -V -T 三维曲面, 不便观察分析. 通常投影成p -V 图,p -T 图,V -T 图。

一般是不独立的26理学院物理系陈强第一章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及状态方程二.描述物质状态变化性质的物理量根据测量的可行性,引入如下物理量描述热力学系统状态变化的基本性质.(1)体膨胀系数:pp T T VV T V V ⎟⎠⎞⎜⎝⎛∂∂=⎟⎠⎞⎜⎝⎛=→11lim 0ΔΔαΔTT 0p p V V 1p V V 1⎟⎠⎞⎜⎝⎛∂∂−=⎥⎦⎤⎢⎣⎡⎟⎠⎞⎜⎝⎛−=→ΔΔΔlim κVV T T p p T p p ⎟⎠⎞⎜⎝⎛∂∂=⎟⎠⎞⎜⎝⎛=→11lim 0ΔΔβΔ(2)等温压缩系数:(3)等体压强系数:可以证明:αβκ=p 中只有两个可以独立变化。

κβα,,即27理学院物理系陈强描述单个分子特征的量(大小、质量和速度等)。

气体的微观量单个气体分子的运动具有偶然性和随机性。

气体的宏观量表征大量分子宏观特征的量(体积、压强和温度等)。

大量分子运动的集体表现具有统计规律性。

气体的宏观量是大量分子行为的统计平均表现热现象与物质的分子运动密切相关。

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分子的热运动。

第一章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及状态方程。

第一章 基本概念

第一章 基本概念

可逆过程的实现
准静态过程
+ 无耗散效应 = 可逆过程 通过摩擦使功 变热的效应(摩 阻,电阻,非 弹性变性等)
无不平衡势差
耗散效应
不平衡势差
不可逆根源 耗散效应
引入可逆过程的意义
准静态过程是实际过程的理想化过程, 但并非最优过程,可逆过程是最优过程。 可逆过程的功与热完全可用系统内工质 的状态参数表达,可不考虑系统与外界 的复杂关系,易分析。
pv RT pV mRT
实际工质的状态方程???
3 坐标图
简单可压缩系 N=2,平面坐标图
p
说明:
1
1)系统任何平衡态可 表示在坐标图上
2
v 常见p-v图和T-s图
2)过程线中任意一点 为平衡态 3)不平衡态无法在图 上用实线表示
§1-5 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 循环
平衡状态 状态不变化
能量不能转换 非平衡状态 无法简单描述
热力学引入准静态(准平衡、内平衡)过程
1 一般过程
p1 = p0+重物 T1 = T0
p0
突然去掉重物 最终 p2 = p0 T2 = T0
p
1.
.
p,T
2 v
2 准静态过程
p1 = p0+重物 T1 = T0 假如重物有无限多层 每次只去掉无限薄一层 系统随时接近于平衡态
p0
p
1.
.
p,T
准静态过程 ---可在状态 参数图上用 连续实线表 示
.
2 v
1)准静态过程有实际意义吗?
既是平衡,又是变化
既可以用状态参数描述,又可进行热功转换
疑问:理论上准静态应无限 缓慢,工程上怎样处理?

热工学第一章

热工学第一章
Boiling point of water 100 ℃ 373.15K 212°F
100parts
100parts
180parts
Triple point of water
0℃
273.15K
32°F
Absolute zero
-273.15 ℃
0K
Celsius: ℃
Kelvin: K
Fahrenheit: °F
p 1
2
dv
V
dx
dW Fdx
W12 Fdx psdx pdV
1 1 1
2
2
2
1-6 功和热量
单位质量的功:
w12 pdv
1
2
膨胀: 压缩: 单位:
dv>0 dv<0
dw1-2>0 dw1-2<0
J, kJ , J/kg , kJ/kg
1-6 功和热量
2.热
1-2 状态和状态参数
4.状态参数的特征:
(1)状态参数是宏观量,是大量粒子的平均效应,只有平衡态 才有状态参数,系统有多个状态参数
(2)状态参数—状态的单值函数
(3)物理上—与过程无关 (4)数学上— 状态参数的积分特征:状态参数的变化量与路径无关,只与 初终态有关; 状态参数的微分特征:全微分。
1-2 状态和状态参数

不同温度尺度之间的联系:
9 o t ( F ) t ( C ) 32 5
o
T ( K ) t ( C ) 273 .15
o
1-2 状态和状态参数
二.压力
定义: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垂直作用力。
压力分类 :

温 度

温  度

§1-4
一、物态方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平衡态下的一均匀热力学系统,其状态参量与温度之间的函 平衡态下的一均匀热力学系统, 平衡态下的一均匀热力学系统 数关系,叫该系统的状态方程。 数关系,叫该系统的状态方程。 •不同系统在各自具体情况下,需要不同的状态参量来描述之, 不同系统在各自具体情况下,需要不同的状态参量来描述之, 不同系统在各自具体情况下 对于化学成份单一的气体和简单的液体、固体系统, 对于化学成份单一的气体和简单的液体、固体系统,只需要 用状态参量压强P和体积V就行了, 用状态参量压强P和体积V就行了,它们的状态方程则表示为 T=f(P,V)或 T=f(P,V)或 F(P,V,T)=0 • 一般地,若描述系统的状态参量为(x1, x2,? xn),状态方 一般地,若描述系统的状态参量为(x 程便是:T=f 程便是:T=f (x1, x2,? xn)或F (x1, x2,? xn)=0 状态方程的具体函数形式只能以温标的定义及实验定律为基础 来建立。
273.15 T= V V0
测温质和测温属性 定容气体温度汁 测温质-气体 测温属性-气体压强 利用气体体积不变时压强 随温度改变的性质标志温度 热电偶温度计 测温质-热电偶 测温属性-电动势 利用两种金属导体组成的热 电偶的电动势随温度改变的 性质标志温度
[例 ]
摄氏温标:1954年之前使用。 摄氏温标:1954年之前使用。 年之前使用 测温属性随温度t变化的函数关系规定为t aX+b, 测温属性随温度t变化的函数关系规定为t=aX+b, 温度固定点规定为 冰点(1标准大气压下纯水和纯冰达到平衡时的温度) 冰点(1标准大气压下纯水和纯冰达到平衡时的温度)是 (1标准大气压下纯水和纯冰达到平衡时的温度 0℃, 0℃, 汽点(指纯水同其饱和蒸气压为1 汽点(指纯水同其饱和蒸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的水蒸汽 达到平衡时的温度) 100℃。 达到平衡时的温度)是100℃。

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和物态方程

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和物态方程

第一章 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和物态方程1.1 设一定体气体温度计是按摄氏温标刻度的,它在0.1013MPa 下的冰点及水的沸点时的压强分别为0.0405MPa 和0.0553MPa,试问(1)当气体的压强为0.0101MPa 时的待测温度是多少?(2)当温度计在沸腾的硫中时(0.1013MPa 下硫的沸点为444.5℃),气体的压强是多少? (答案:(1)-204.66℃;(2)1.06×105N·m -2)1.2 水银气压计A 中混进了一个空气泡,因此它的读数比实际的气压小,当精确的气压计的读数为0.102MPa 时,它的读数只有0.0997MPa ,此时管内水银面到管顶的距离为80 mm 。

问当此气压计的读数为0.0978MPa 时,实际气压应是多少?设空气的温度保持不变。

(答案:1.0×105N·m -2) 1.3 一抽气机转速1400r min ω-=⋅(即转/分),抽气机每分钟能抽出气体20 l (升)。

设容器的容积V =2.0 l ,问经过多长时间后才能使容器内的压强由0.101MPa 降为133Pa 。

设抽气过程中温度始终不变。

(答案:40s )1.4 两个贮存着空气的容器A 和B ,以备有活塞之细管相连接。

容器A 浸入温度为01100C t =的水槽中,容器B 浸入温度为0220C t =的冷却剂中。

开始时,两容器被细管中之活塞分隔开,这时容器A 及B 中空气的压强分别为p 1=O.0533MPa ,p 2=O.0200MPa ,体积分别为V 1=0.25 l ,V 2=0.40 l .试问把活塞打开后气体的压强是多少? (答案:42.9810Pa ⨯)1.5 一端开口,横截面积处处相等的长管中充有压强为p 的空气。

先对管子加热,使从开口端温度1000K 均匀变为闭端200K 的温度分布,然后把管子开口端密封,再使整体温度降为100K ,试问管中最后的压强是多大? (答案:0.20p )1.6证明任何一种具有两个独立参数,T p 的物质,其物态方程可由实验测得的体胀系数α及等温压缩系数T k ,根据下述积分求得:()⎰-=dP dT V T καln如果T1=α,p k T 1=,试求物态方程。

状态方程

状态方程

O.雷德利克和J.N.S.于1949年在范德瓦耳斯方程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两参数方程:
它是形式最简单的常用状态方程,一般情况下有一定的准确度。式中α和b亦为物质的特征参数,由实验数据 回归求取。
D.Y.彭和D.B.鲁宾逊于1976年提出如下的状态方程: 式中。此方程适用范围和SRK方程相当,在预测液体饱和体积时,其精度比SRK方程有所提高。 多参数方程 在半经验方程中,为使求解达到一定的准确度和扩大应用范围,而建立的一类比三次型方程参 数更多的方程。这类方程,由于参数多,所需要的实验信息和处理数据的工作量都大为增加。应用较广的多参数 方程有: 1)BWR方程 M.本尼迪克特、G.B.韦布和L.C.鲁宾于1940年提出如下的状态方程: 式中ρ=1/Vm,A0、B0、C0、α、b、c、α和γ均为特征参数,由实验数据回归而得。此方程对烃类化合物 较为适用。它是第一个能同时应用于气液两相的状态方程。1970年,K.E.斯塔林对BWR方程作了改进,提出了包括 11个参数的BWRS方程,应用范围比BWR方程更广。 2)马丁-侯方程 J.J.
释义
状态方程,亦称“物态方程”。均匀物质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态时,其质量m、体积V、压力p和温度T间的关 系式,即V=mf(T,p)。若只用强度性质来表达,则上式变为Vm=F(T,p),式中Vm是摩尔体积或比容。例如,理 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式是:pVm=RT,式中R是气体常数。对实际气体、液体和固体物质来说,p、Vm、T之间也有确 定的关系式,但形式较复杂。对多组分均匀系统来说,状态方程式为:Vm=f(T,p,x1,x2…),式中x1,x2…分 别为组分1、组分2…的摩尔分数。从物质的分子结构观点来看,状态方程式决定于物质分子的热运动和相互作用 力。目前各种物质的状态方程式主要由实验来建立,也有用各种参数估计法来建立的。应用状态方程式可对Vm、 T、p、x1、x2…进行相互换算,并导出具体物质系统的热力学性质。例如,恒压热容Cp与恒容热容CV之差等于, 其中两个偏导数就可由状态方程式来求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级公路桥梁伸 缩缝工艺研究
关于α = κβp的推导
状态方程f(T,p,V)=0
推导:以 Vm, T 为状态参量,p 为态函数: p = p(Vm ,T )
dp
=
⎜⎛ ⎝
∂p ∂T
⎟⎞ dT ⎠V
+
⎜⎜⎝⎛
∂p ∂Vm
⎟⎟⎠⎞T dVm
=
pβdT

1 κVm
dVm
当 p = const 时,dp=0。 pβ = 1 ⎜⎛ ∂Vm ⎟⎞ = α κVm ⎝ ∂T ⎠ p κ
2. 物质的分子、原子处于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的热运动状态。
无规则运动:分子完全随机的运动,该随机性包括速度大小和
速度方向。
各项同性
热运动: 分子运动的宏观整体表现。 平均效果等于零.
典型例子:布朗运动。 1827年
英国植物学家布朗(R. Brown)
微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
花粉、树脂、煤、烟灰、尘埃、化石、 玻璃、矿物等
• 按照状态参量的本身性质,可以分为几何参量、 力学参量、化学参量、电磁参量以及热学特有 的热学参量—温度。
Δp→0
1 V
(
ΔV Δp
)T
=

1 V
(
∂V ∂p
)T
α = κβp
•理想气体 pVm = RT
α = 1 , β = 1 ,κ = 1
T
Tp
⎧α = 10−4 K −1
液 体
⎪ ⎨β
= 101~2 K −1
⎪⎩κ = 10−6atm−1
H2O 1.8×10-4 K-1 46.3 K-1
3.9×10-6 atm-1 .
体膨胀 系数
α
=
1 V
⎛ ⎜⎝
∂V ∂T
⎞ ⎟⎠ p
相对压力 系数
β
=
1 ⎛ ∂p p ⎜⎝ ∂T
⎞ ⎟⎠V
宏观状 态参量
响应
等温压缩 系数
κT
=
−1 V
⎛ ⎜⎝
∂V ∂p
⎞ ⎟ ⎠T
函数
状态方程 f(T,p,V)=0
C= dQ dT
§1.1 例题:响应函数及状态方程
α
=
lim
ΔT →0
1 V
(
ΔV ΔT
r0:平衡距离。d: 分子的有效半径。
-EB
Phy. Rev. Letter 99, 02200(2007)
吸引力
f (r) = − dϕ(r) dr
1. 当 r < r0 , 强大排斥力;
2. 当 r > r0 , 强大吸引力。
3. r →∞, ϕ → 0, f→0, 即分子成为自由粒子。
4. r ≈ r0,束缚状态, 形成稳定的物质凝聚态。
封闭系
热绝量热交系换绝热壁 热源


•开放系统
• 根据系统与外界的关系 分类
•孤立系统
较为复杂,不讲。
既可以有物质 交换又有能量 交换的热力学 系统;
既无物质交 换又无能量 交换。
•封闭系统
•绝热系统
无物质交换 但可能有能 量交换的热 力学系统;
无热量交换 但可能有物 质交换;
2
单相系
单元系
均匀
热力学 系统 成分
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平均动能 ε = 1 mv2.
ε >> EB
2 EB
尽可能地均匀充满其能占据地空间,形成气体。
ε << EB 所有分子都被束缚在势阱中形成稳定的束缚态,形成固体。
ε ≈ EB
分子可以不受其它分子的束缚,但不会偏离太远,总 效果是形成介于固态和气态之间的液态。
1. 刚体模型:
•分子看作半径为r0的刚性小球,遵从牛顿力学;
复相系
多元系
相:被一定边界包围的、具有确定切均匀物理和化学性质 的一个系统或系统的一个部分;
气相1、液相1-2和固相1-7。
简单→复杂 单元单相的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及绝热系统
多元单相的孤立、封闭、绝热系统 单元复相系统
B. 状态参量( state variable, co-ordinate) 热力学坐标
1926年,佩兰和斯维德伯格分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
朗之万1872~1946)法国物理学家,教育家。师 承与 M.布里渊,佩兰,J.J.汤姆逊。
贡献:气体电离、X射线次级效应、布朗运动、电 子和电磁理论、超声、水声学、波动力学, 物质 的顺磁性和抗磁性理论,质量与能量的关系.发明 了世界上第一部探测潜艇的声纳。
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分子力)分为:吸引力和排斥力两部分。
林纳德和琼斯势(Lenard-Jones
ϕ (r )
=
σ rs

μ rt
potential). 王守竟
ϕ(r
)
排斥力
r:两分子之间的距离;σ,μ近似为常量;
r0
r
s,t:近似为常数, 取s=12, t=6。
Od
EB:势阱深度或结合能 binging energy。
大分子,与液体处于热平衡,渗透作用和相互作用造成微粒运
动;
物理•
耐格里(植物学家):真菌、细菌的空气传播,受到各个方向力 的 作用;
模• 德尔索:1877年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和分子速度有一定的分布。
型• F.挨克斯纳:微粒的速度随线度的增大而降低,随温度的升高
而加剧。 •麦克斯韦和波尔兹曼的气体分子运动论;
第一章 热力学系统的平衡态及状态方程
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几种气体模型
平衡态
描述 规律
状态参量pTV
响应函数C、α、β、κ
平衡态 热力学第零定律 状态方程
物质的状态
作业:1.2 1.4 1.5 1.9 1.12 1.13 1.15 1.20 1.25 1.29
§1.1 物质结构的基本图象
1. 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组成的; 分层次的。
ϕ(r)
3. Sutherland(苏则朗)模型:
ϕ(r )
•当分子之间不接触时,其间无相互作用力;
•当分子与分子接触时,其间的碰撞为弹性碰撞。
ϕ(
r
)
=
⎪⎧∞, ⎨
r ≤ r0 ;
O
r
r0
⎧∞, r ≤ d;
ϕ(r)
=
⎪ ⎨ ⎪⎩ε0
(
d r
)6
,
r
>
d
.
O
r
⎪⎩0, r > r0 . 2. 理想气体模型:
歌本哈根学派: 波尔 波恩 海森伯
爱因斯坦派: 爱因斯坦 德布罗意 薛定谔
关于玻尔(1885-1962)的评价:
海森伯(W. Heisenberg,1901-1976 ,不确定关系):德国物理学 家,1932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他于1963年说:“玻尔对我们这 个世纪的物理学和物理学家的影响比任何人都大,甚至超过爱因斯 坦。”
)p
=
1 V
(
∂V ∂T
)p
β
=
lim
ΔT →0
1
(
∂p ∂T
)V
⎧α = 10−3 K −1 Idea gas
气 体
⎪⎨β = 10−3 K −1 ⎪⎩κ = 100 atm−1
α=3.66×10-3 K-1 β=3.66×10-3 K-1 κ=1 atm-1
κ
=
lim−
玻恩(Max Born, 1882-1970,波函数的统计诠释):德国物理学 家,1954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与爱因斯坦私交比与玻尔好得多。 在 1923 年 时 说 : “ 玻 尔 对 于 我 们 这 个 时 代 的 理 论 和 实 验 研 究 的 影 响,大于任何其他物理学家。”
1
3. 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矛盾: 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在不停息地作无规则热运动; 物质又都以某种形态存在。 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 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 分子相距较远时 分子之间存在排斥力。 分子相距较近时
1)组成气体的微观粒子是质点,遵从牛顿规律; ϕ(r)
4. 范德瓦耳斯模型:
1) 分子是刚性小球,在相距很小时表 现为排斥力;
ϕ(r )
2) 粒子之间除碰撞的瞬间外无相互作用力;
2)分子相距较远时有吸引力,有一作
3)粒子之间的碰撞及粒子与容器之间的碰撞均为弹性
用半径;
碰撞。忽略分子本身的大小和分子之间的作用力。
状态方程一般形式的推导方法
α
=
1 V
( ∂V ∂T
)p
κ
=

1 V
( ∂V ∂p
)T
β
=
1 p
(
∂p ∂T
)V
p = P(V ,T )

dp
=
( ∂p ∂T
)V
dT
+
(
∂p ∂V
)T
dV
=
pβ dT

1 Vκ
dV

dp p
=
βdT

1 pVκ
dV
(1)
V = V (T , p)

dV
=
( ∂V ∂T
⇒ α = κβp
对于理想气体: pVm = RT
α = 1 ⎜⎛ ∂Vm ⎟⎞ = R = 1 , β = 1 ⎜⎛ ∂p ⎟⎞ = R = 1 ,
Vm ⎝ ∂T ⎠ p pVm T
p ⎝ ∂T ⎠Vm pVm T
α βκ κ
=
−1 Vm
⎜⎜⎝⎛
∂Vm ∂p
⎟⎟⎠⎞T
=
RT Vm p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