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数学高二A版选修4-4课后训练 1.2极坐标系
2019-2020学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4-4练习:第1讲坐标系二极坐标系 Word版含答案
二 极坐标系一、基础达标1.点P 的极坐标为⎝ ⎛⎭⎪⎫2,74π,则点P 的直角坐标为( ) A.(2,2) B.(2,-2) C.(2,2)D.(-2,2)解析 x =ρcos θ=2,y =ρsin θ=- 2. 答案 B2.点M 的直角坐标为⎝ ⎛⎭⎪⎫0,π2,则点M 的极坐标可以为( )A.⎝ ⎛⎭⎪⎫π2,0B.⎝⎛⎭⎪⎫0,π2C.⎝ ⎛⎭⎪⎫π2,π2 D.⎝⎛⎭⎪⎫π2,-π2解析 ∵ρ=x 2+y 2=π2,且θ=π2,∴M 的极坐标为⎝ ⎛⎭⎪⎫π2,π2.答案 C3.下列各点与⎝ ⎛⎭⎪⎫2,π3表示极坐标系中同一点的是( )A.⎝ ⎛⎭⎪⎫2,2π3B.(2,π)C.⎝⎛⎭⎪⎫2,7π3 D.(2,2π)解析 与极坐标⎝ ⎛⎭⎪⎫2,π3相同的点可以表示为⎝ ⎛⎭⎪⎫2,π3+2k π(k ∈Z ),只有⎝⎛⎭⎪⎫2,7π3适合.答案 C4.在极坐标系中,已知点P 1⎝ ⎛⎭⎪⎫6,π4、P 2⎝⎛⎭⎪⎫8,3π4,则|P 1P 2|等于( )A.9B.10C.14D.2解析 ∠P 1OP 2=3π4-π4=π2,∴△P 1OP 2为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可得|P 1P 2|=10.答案 B5.在极坐标系中,已知点A ⎝ ⎛⎭⎪⎫1,34π,B ⎝⎛⎭⎪⎫2,π4,则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_.解析 由公式|AB |=ρ21+ρ22-2ρ1ρ2cos (θ1-θ2), 得|AB |=1+4-2×1×2cos ⎝⎛⎭⎪⎫3π4-π4=1+4-0= 5.答案56.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P ⎝ ⎛⎭⎪⎫3,7π2经过伸缩变换⎩⎪⎨⎪⎧x ′=2x y ′=13y 后的点为Q ,则极坐标系中,极坐标为Q 的点到极轴所在直线的距离等于________.解析 ∵点P ⎝ ⎛⎭⎪⎫3,7π2经过伸缩变换⎩⎪⎨⎪⎧x ′=2x ,y ′=13y 后的点为Q ⎝ ⎛⎭⎪⎫6,7π6,则极坐标系中,极坐标为Q 的点到极轴所在直线的距离等于6⎪⎪⎪⎪⎪⎪sin 7π6=3.答案 37.在极轴上求与点A ⎝ ⎛⎭⎪⎫42,π4距离为5的点M 的坐标.解 设M (r ,0),∵A ⎝ ⎛⎭⎪⎫42,π4,∴(42)2+r 2-82r cos π4=5,即r 2-8r +7=0,解得r =1或r =7. ∴点M 的坐标为(1,0)或(7,0). 二、能力提升8.下列的点在极轴上方的是( ) A.(3,0)B.⎝ ⎛⎭⎪⎫3,7π6C.⎝⎛⎭⎪⎫4,7π4D.⎝⎛⎭⎪⎫4,17π4解析 建立极坐标系,由极坐标的定义可得点(3,0)在极轴上,点⎝ ⎛⎭⎪⎫3,7π6,⎝ ⎛⎭⎪⎫4,7π4在极轴下方,点⎝ ⎛⎭⎪⎫4,17π4在极轴上方,故选D.答案 D9.点M ⎝⎛⎭⎪⎫6,5π6到极轴所在直线的距离为________.解析 依题意,点M ⎝ ⎛⎭⎪⎫6,5π6到极轴所在的直线的距离为d =6×sin 5π6=3.答案 310.已知极坐标系中,极点为O ,0≤θ<2π,M ⎝⎛⎭⎪⎫3,π3,在直线OM 上与点M 的距离为4的点的极坐标为________.解析 如图,|OM |=3,∠xOM =π3,在直线OM 上取点P ,Q ,使|OP |=7,|OQ |=1,显然有|PM |=|OP |-|OM |=7-3=4,|QM |=|OM |+|OQ |=3+1=4.点P ,Q 都满足条件,且∠xOP =π3,∠xOQ =4π3.答案 ⎝⎛⎭⎪⎫7,π3或⎝⎛⎭⎪⎫1,4π311.(1)已知点的极坐标分别为A ⎝ ⎛⎭⎪⎫5,π3,B ⎝ ⎛⎭⎪⎫1,2π3,C ⎝ ⎛⎭⎪⎫2,-3π4,D ⎝ ⎛⎭⎪⎫4,11π6,求它们的直角坐标.(2)已知点的直角坐标分别为A (3,3),B ⎝ ⎛⎭⎪⎫0,-53,C (-1,-3),求它们的极坐标(ρ≥0,0≤θ<2π).解 (1)根据x =ρcos θ,y =ρsin θ,得A ⎝ ⎛⎭⎪⎫52,532,B ⎝ ⎛⎭⎪⎫-12,32,C (-2,-2),D (23,-2).(2)根据ρ2=x 2+y 2,tan θ=y x 得A ⎝ ⎛⎭⎪⎫23,π6,B ⎝ ⎛⎭⎪⎫53,3π2,C ⎝⎛⎭⎪⎫2,4π3.12.在极坐标系中,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的极坐标分别为A ⎝ ⎛⎭⎪⎫2,π3,B (2,π),C ⎝⎛⎭⎪⎫2,5π3.(1)判断△ABC 的形状; (2)求△ABC 的面积.解 (1)如图所示,由A ⎝ ⎛⎭⎪⎫2,π3,B (2,π),C ⎝⎛⎭⎪⎫2,5π3得|OA |=|OB |=|OC |=2,∠AOB =∠BOC =∠AOC =2π3.∴△AOB ≌△BOC ≌△AOC ,∴AB =BC =CA , 故△ABC 为等边三角形. (2)由上述可知,AC =2OA sin π3=2×2×32=2 3. ∴S △ABC =34×(23)2=33(面积单位). 三、探究与创新13.某大学校园的部分平面示意图如图:用点O ,A ,B ,C ,D ,E ,F ,G 分别表示校门,器材室,操场,公寓,教学楼,图书馆,车库,花园,其中|AB |=|BC |,|OC |=600 m.建立适当的极坐标系,写出除点B 外各点的极坐标(限定ρ≥0,0≤θ<2π且极点为(0,0)).解 以点O 为极点,OA 所在的射线为极轴Ox (单位长度为1 m),建立极坐标系. 由|OC |=600 m ,∠AOC =π6,∠OAC =π2,得|AC |=300 m ,|OA |=300 3 m ,又|AB |=|BC |,所以|AB |=150 m.同理,得|OE |=2|OG |=3002m ,所以各点的极坐标分别为O (0,0),A (3003,0),C ⎝ ⎛⎭⎪⎫600,π6,D ⎝ ⎛⎭⎪⎫300,π2,E ⎝ ⎛⎭⎪⎫3002,3π4,F (300,π),G ⎝⎛⎭⎪⎫1502,34π.。
人教版数学选修4-4课后练 1.2 极坐标系 课末 Word版含答案
第一讲 1.2
1.已知M ⎝ ⎛⎭
⎪⎫5,π3,下列所给出的能表示该点的坐标的是( D ) A .⎝ ⎛⎭⎪⎫5,-π3B .⎝
⎛⎭⎪⎫5,4π3 C .⎝ ⎛⎭⎪⎫5,-2π3D .⎝
⎛⎭⎪⎫5,-5π3 解析:M (ρ,θ)也可以表示为(ρ,θ+2k π)(k ∈Z ),M (5,π3)也可以表示为(5,π3
+2k π)(k ∈Z ),故选D . 2.在极坐标系中,与(ρ,θ)关于极轴对称的点是( B )
A .(ρ,θ)
B .(ρ,-θ)
C .(ρ,θ+π)
D .(ρ,π-θ)
解析:在极坐标系中,与(ρ,θ)关于极轴对称的点的极径不变,极角关于极轴对称.故选B .
3.点M 的直角坐标是(-1,3),则点M 的极坐标为⎝
⎛⎭⎪⎫2,2π3. 解析:ρ=x2+y2=错误!=2,tan θ=错误!=-错误!,因为点M 在第二象限,所以取θ=错误!,
故点M 的极坐标为⎝ ⎛⎭⎪⎫2,2π3. 4.(2016·湖北黄冈检测)在极坐标系中,点A 和点B 的极坐标分别为⎝ ⎛⎭
⎪⎫2,π3,(3,0),O 为极点,求: (1)|AB |;(2)求△AOB 的面积.
解析:(1)△AOB 中,|OA |=2,|OB |=3,∠AOB =π3
由余弦定理得 |AB |=
|OA|2+|OB|2-2|OA|·|OB|cos π3= 22+32-2×2×3×12=7.
(2)S △AOB =12
|OA |·|OB |·sin ∠AOB =
1
2×2×3×
3
2=
33
2.。
人教新课标版数学高二A版选修4-4温故知新第一讲二极坐标系
高中数学-打印版 最新版高中数学 二 极坐标系 温故知新 新知预习
1.用________与________确定平面上点的位置的坐标系,就是极坐标系.
2.如图,设M 是平面内一点,极点O 与点M 的距离|OM |叫做点M 的________,记为________,以极轴Ox 为始边,射线OM 为终边的角xOM 叫做点M 的________,记为________.有序数对________叫做点M 的极坐标,记作M ________.
3.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示例
1.点A 的极坐标为(2,-π),它的直角坐标是________.
答案:(-2,0)
2.把点M 的直角坐标(-3,-1)化成极坐标.
解:∵点M (-3,-1)在第三象限,
∴π<θ<2
π3是θ的最小正角取值范围,而ρ=,2)1()3(22=-+- tan θ=,3
331
=--,在π<θ<2π3中有θ=6π7. 故点M 的极坐标为(2,6
π7). 点评:把直角坐标化为极坐标时要先确定点所在的象限,然后再根据tan θ=
x y 的值确定θ角的大小.
3.把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作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作为极轴,并且在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是ρ2=,1
cos 412-θ,则它的直角坐标方程是_______. 解析:原方程化为4ρ2cos 2θ-ρ2=1.
∴4x 2-x 2-y 2=1,即3x 2-y 2=1.
答案:3x 2-y 2=1。
新课标人教版高二数学选修4-4_坐标系_练习题①②(附答案)
第一讲 测试题①一、选择题1.将点的直角坐标(-2,23)化成极坐标得( ).A .(4,32π)B .(-4,32π)C .(-4,3π)D .(4,3π) 2.极坐标方程 ρ cos θ=sin2θ( ρ≥0)表示的曲线是( ). A .一个圆 B .两条射线或一个圆C .两条直线D .一条射线或一个圆3.极坐标方程θρcos +12= 化为普通方程是( ).A .y 2=4(x -1)B .y 2=4(1-x )C .y 2=2(x -1)D .y 2=2(1-x )4.点P 在曲线 ρcos θ +2ρ sin θ =3上,其中0≤θ ≤4π,ρ>0,则点P 的轨迹是( ).A .直线x +2y -3=0B .以(3,0)为端点的射线C .圆(x -2)2+y =1D .以(1,1),(3,0)为端点的线段5.设点P 在曲线 ρ sin θ =2上,点Q 在曲线 ρ=-2cos θ上,则|PQ |的最小值为A .2B .1C .3D .06.在满足极坐标和直角坐标互的化条件下,极坐标方程θθρ222sin 4+ cos 312=经过直角坐标系下的伸缩变换⎪⎩⎪⎨⎧''y =y x = x 3321后,得到的曲线是( ). A .直线 B .椭圆 C . 双曲线D . 圆7.在极坐标系中,直线2= 4π+ sin )(θρ,被圆 ρ=3截得的弦长为( ). A .22B .2C .52D .328.ρ=2(cos θ -sin θ )(ρ>0)的圆心极坐标为( ). A .(-1,4π3) B .(1,4π7) C .(2,4π)D .(1,4π5) 9.极坐标方程为lg ρ=1+lg cos θ,则曲线上的点(ρ,θ)的轨迹是( ). A .以点(5,0)为圆心,5为半径的圆B .以点(5,0)为圆心,5为半径的圆,除去极点C .以点(5,0)为圆心,5为半径的上半圆D .以点(5,0)为圆心,5为半径的右半圆10.方程θθρsin + cos 11= -表示的曲线是( ).A . 圆B .椭圆C .双曲线D . 抛物线二、填空题11.在极坐标系中,以(a ,2π)为圆心,以a 为半径的圆的极坐标方程为 .12.极坐标方程 ρ2cos θ-ρ=0表示的图形是 . 13.过点(2,4π)且与极轴平行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是 . 14.曲线 ρ=8sin θ 和 ρ=-8cos θ(ρ>0)的交点的极坐标是 .15.已知曲线C 1,C 2的极坐标方程分别为ρ cos θ =3,ρ=4cos θ (其中0≤θ<2π),则C 1,C 2交点的极坐标为 . 16.P 是圆 ρ=2R cos θ上的动点,延长OP 到Q ,使|PQ |=2|OP |,则Q 点的轨迹方程是 .第一讲 测试题②一.选择题1.已知⎪⎭⎫ ⎝⎛-3,5πM ,下列所给出的不能表示点M 的坐标的是( )A .⎪⎭⎫ ⎝⎛-3,5πB .⎪⎭⎫ ⎝⎛34,5πC .⎪⎭⎫ ⎝⎛-32,5πD .⎪⎭⎫ ⎝⎛--35,5π2.点()3,1-P ,则它的极坐标是( )A .⎪⎭⎫⎝⎛3,2π B .⎪⎭⎫ ⎝⎛34,2π C .⎪⎭⎫ ⎝⎛-3,2π D .⎪⎭⎫ ⎝⎛-34,2π3.极坐标方程⎪⎭⎫⎝⎛-=θπρ4cos 表示的曲线是( )A .双曲线B .椭圆C .抛物线D .圆 4.圆)sin (cos 2θθρ+=的圆心坐标是A .⎪⎭⎫ ⎝⎛4,1πB .⎪⎭⎫ ⎝⎛4,21πC .⎪⎭⎫ ⎝⎛4,2πD .⎪⎭⎫⎝⎛4,2π5.在极坐标系中,与圆θρsin 4=相切的一条直线方程为A .2sin =θρB .2cos =θρC .4cos =θρD .4cos -=θρ6、 已知点()0,0,43,2,2,2O B A ⎪⎭⎫ ⎝⎛⎪⎭⎫ ⎝⎛--ππ则ABO ∆为A 、正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锐角等腰三角形D 、直角等腰三角形 7、)0(4≤=ρπθ表示的图形是A .一条射线B .一条直线C .一条线段D .圆8、直线αθ=与1)cos(=-αθρ的位置关系是 A 、平行 B 、垂直 C 、相交不垂直 D 、与有关,不确定 9.两圆θρcos 2=,θρsin 2=的公共部分面积是 A.214-πB.2-πC.12-πD.2π10.极坐标方程cos 2sin 2ρθθ=表示的曲线为( )A .一条射线和一个圆B .两条直线C .一条直线和一个圆D .一个圆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11、曲线的θθρcos 3sin -=直角坐标方程为_ 12.极坐标方程52sin 42=θρ化为直角坐标方程是13.圆心为⎪⎭⎫⎝⎛6,3πC ,半径为3的圆的极坐标方程为14.已知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22)4sin(=+πθρ,则极点到直线的距离是 15、在极坐标系中,点P ⎪⎭⎫⎝⎛611,2π到直线1)6sin(=-πθρ的距离等于____________。
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4-4课后训练:1.2极坐标系 Word版含解析
课后训练1.下列各点中与极坐标π57⎛⎫⎪⎝⎭,表示同一个点的是( ). A .6π57⎛⎫ ⎪⎝⎭, B .15π57⎛⎫ ⎪⎝⎭, C .6π57⎛⎫- ⎪⎝⎭, D .π57⎛⎫- ⎪⎝⎭, 2.在极坐标系内,点π32⎛⎫ ⎪⎝⎭,关于直线π6θ=(ρ∈R )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 A .(3,0) B .π32⎛⎫ ⎪⎝⎭, C .2π33⎛⎫- ⎪⎝⎭, D .11π36⎛⎫ ⎪⎝⎭, 3.已知点M 的极坐标为π53⎛⎫- ⎪⎝⎭,,下列所给出的四个坐标中不能表示点M 的坐标的是( ).A .π53⎛⎫- ⎪⎝⎭,B .4π53⎛⎫ ⎪⎝⎭, C .2π53⎛⎫- ⎪⎝⎭, D .5π53⎛⎫-- ⎪⎝⎭, 4.已知A ,B 的极坐标分别是π33⎛⎫ ⎪⎝⎭,和⎝⎛⎭⎫3,13π12,则A 和B 之间的距离等于( ).A .2B .2C .2D .25.写出与直角坐标系中的点(-表示同一个点的所有点的极坐标__________.6.直线l 过点π33A ⎛⎫ ⎪⎝⎭,,π36B ⎛⎫ ⎪⎝⎭,,则直线l 与极轴的夹角等于________. 7.已知A ,B 的极坐标分别为2π83⎛⎫ ⎪⎝⎭,,π63⎛⎫ ⎪⎝⎭,,求线段AB 的中点的极坐标. 8.在极轴上求与点π4A ⎛⎫ ⎪⎝⎭,的距离为5的点M 的坐标. 9.(1)将下列各点的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①π4⎫⎪⎭;②π6,3⎛⎫- ⎪⎝⎭;③(5,π). (2)将下列各点的直角坐标化为极坐标(ρ>0,0≤θ<2π):①;②(-1,-1);③(-3,0).10.△ABC 的顶点的极坐标为4π43A ⎛⎫ ⎪⎝⎭,,5π66B ⎛⎫ ⎪⎝⎭,7π86C ⎛⎫ ⎪⎝⎭,.(1)判断△ABC 的形状;(2)求△ABC 的面积;(3)求△ABC 的边AB 上的高.参考答案1. 答案:B2. 答案:D3. 答案:A解析:化为直角坐标可知,点M 在第三象限,而选项A 中的点在直角坐标系中的第四象限.4. 答案:C解析:A ,B 在极坐标中的位置,如图,则由图可知13ππ5π1246AOB ∠=-=. 在△AOB 中,|AO |=|BO |=3, 所以,由余弦定理,得 |AB |2=|OB |2+|OA |2-2|OB |·|OA |·cos5π6=9+9-2×9×2⎛- ⎝⎭=2918(12+=.∴||AB 5. 答案:2π42π3k ⎛⎫ ⎪⎝⎭,+(k ∈Z )解析:4ρ,tan 2y x θ-== ∴2π3θ=.∴点(-用极坐标表示为2π42π3k ⎛⎫ ⎪⎝⎭,(k ∈Z ). 6. 答案:π4解析:如图所示,先在图形中找到直线l 与极轴夹角(要注意夹角是个锐角),然后根据点A ,B 的位置分析夹角大小.因为|AO |=|BO |=3, πππ 366AOB ∠=-=, 所以ππ5π6212OAB ∠-==, 所以π5πππ3124ACO ∠=--=. 7. 解:A ,B两点的直角坐标分别为(-,.线段AB的中点的直角坐标为12⎛- ⎝⎭.则ρtan θ-=所以线段AB的中点的极坐标为)θ,其中tan θ=-8. 解:设M (r,0),则M 的直角坐标为(r,0). 因为π4A ⎛⎫ ⎪⎝⎭,,则A 的直角坐标为(4,4),5,即r 2-8r +7=0.解得r =1或r =7.所以点M 的坐标为(1,0)或(7,0).9.解:(1)①πcos 14x=, πsin 14y =, 所以点π4⎫⎪⎭的直角坐标为(1,1). ②x =6·cos π3⎛⎫- ⎪⎝⎭=3, y =6·sin π3⎛⎫-⎪⎝⎭=-所以点π3⎫-⎪⎭的直角坐标为(3,-. ③x =5·cos π=-5,y =5·sin π=0,所以点(5,π)的直角坐标为(-5,0).(2)①ρtan θ又因为点在第一象限,所以π3θ=.所以点的极坐标为π3⎛⎫ ⎪⎝⎭,.②ρtan θ=1.又因为点在第三象限, 所以5π4θ=.所以点(-1,-1)的极坐标为5π4⎫⎪⎭.③3ρ,极角为π,所以点(-3,0)的极坐标为(3,π).10. 解:4π5ππ362AOB ∠=-=,7π5ππ663BOC ∠=-=,4π7ππ366COA ∠=-=.(O 为极点)(1)||AB |BC |==|AC |==∴△ABC 是等腰三角形.(2)S △AOB =12|OA |·|OB |=12,S △BOC =12|OB |·|OC |sin ∠BOC = S △COA =12|OC |·|OA |sin ∠COA =8.∴S △ABC =S △BOC +S △COA -S △AOB = 4.(3)设AB 边上的高为h ,则2||13ABC S h AB ∆==.。
高中新课程数学(新课标人教A版)选修4-4《1.2.1极坐标系的的概念》导学案
1.2.1极坐标系的的概念学习目标1.能在极坐标系中用极坐标刻画点的位置.2.体会在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区别.学习过程一、学前准备情境1:军舰巡逻在海面上,发现前方有一群水雷,如何确定它们的位置以便将它们引爆?情境2:如图为某校园的平面示意图,假设某同学在教学楼处。
(1)他向东偏60°方向走120M 后到达什么位置?该位置唯一确定吗?(2)如果有人打听体育馆和办公楼的位置,他应如何描述?问题1:为了简便地表示上述问题中点的位置,应创建怎样的坐标系呢? 问题2:如何刻画这些点的位置? 二、新课导学◆探究新知(预习教材P 8~P 10,找出疑惑之处)1、如右图,在平面内取一个 O ,叫做 ; 自极点O 引一条射线Ox ,叫做 ;再选定一个 ,一个 (通常取 )及其 (通常取 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 。
2、设M 是平面内一点,极点O 与M 的距离||OM 叫做点M 的 ,记为 ;以极轴Ox 为始边,射线OM 为终边的角xOM 叫做点M 的 ,记为 。
有序数对 叫做点M 的 ,记作 。
3、思考:直角坐标系与极坐标系有何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应用示例例题1:(1)写出图中A ,B ,C ,D ,E ,F ,G 各点的极坐标)20,0(πθρ<≤>.(2):思考下列问题,给出解答。
①平面上一点的极坐标是否唯一?②若不唯一,那有多少种表示方法?③坐标不唯一是由谁引起的?④不同的极坐标是否可以写出统一表达式? ⑤本题点G 的极坐标统一表达式。
答:◆反馈练习小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个点对应 个坐标表示,一个直角坐标对应 个点。
极坐标系里的点的极坐标有 种表示,但每个极坐标只能对应 个点。
三、总结提升1.已知5,3M π⎛⎫⎪⎝⎭,下列所给出的能表示该点的坐标的是A .⎪⎭⎫⎝⎛-3,5π B .⎪⎭⎫ ⎝⎛34,5π C .⎪⎭⎫ ⎝⎛-32,5π D .55,3π⎛⎫- ⎪⎝⎭ 2、在极坐标系中,与(ρ,θ)关于极轴对称的点是( )A 、),(θρB 、),(θρ-C 、),(πθρ+D 、),(θπρ-(3,0)(6,2)(3,)245(5,)(3,)(4,)365(6,)3A B C D E F G ππππππ。
数学人教A版选修4-4达标训练 第一讲二极坐标系 含解析
更上一层楼基础·巩固1点P 的直角坐标为(-2,2),那么它的极坐标可表示为( )A.(2,4π) B.(2,43π)C.(2,45π)D.(2,47π)思路解析:因为点P(2,2-)在第二象限,与原点的距离为2,且OP 的倾斜角为43π.故选B. 答案:B2图1-2-8是某校园的平面示意图.假设某同学在教学楼处,试以此点为极点建立坐标系,说出教学楼、体育馆、图书馆、实验楼、办公楼的极坐标来.图1-2-8思路分析:如图所示,以AB 所在直线为极轴,点A 为极点建立极坐标系.找AB 、AC 、AD 、AE 的距离为各点的极径,分别以x 轴为始边,AB 、AC 、AD 、AE 为终边找在0到2π之间的极角.解:教学楼点A(0,0),体育馆点B(60,0),图书馆点C(120,3π),实验楼点D(360,2π),办公楼点E(50,43π). 3已知过曲线⎩⎨⎧==θθsin 4,cos 3y x (θ为参数,且0≤θ≤π)上一点P 与原点O 的直线PO 的倾斜角为4π,则P 点坐标是( )A.(3,4)B.(223,22) C.(-3,-4) D.(512,512)思路解析:因为点P 与原点O 的直线PO 的倾斜角为4π,即点P 的极角θ=4π,直接代入已知曲线方程,即可求出点P 的直角坐标来. 答案:B4极坐标系中,点A 的极坐标是(3,6π),则 (1)点A 关于极轴对称的点是_______________;(2)点A 关于极点对称的点的极坐标是_______________; (3)点A 关于直线θ=2π的对称点的极坐标是_______________.(规定ρ>0,θ∈[0,2π]) 思路解析:如图所示,在对称的过程中极径的长度始终没有变化,主要在于极角的变化.另外,我们要注意:极角是以x 轴正向为始边,按照逆时针方向得到的.答案:(1)(3,611π) (2)(3,67π) (3)(3,65π) 5直线l 过点A(3,3π)、B(3,6π),则直线l 与极轴夹角等于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如图所示,先在图形中找到直线l 与极轴夹角,另外要注意到夹角是个锐角.然后根据点A 、B 的位置分析夹角的大小.∵|AO|=|BO|=3,∠AOB=3π-6π=6π, ∴∠OAB=分 π-12526πππ=-. ∴∠ACO=π-3π-125π=4π.答案:4π6极坐标方程ρ=θθ2sin cos 22+所对应的直角坐标方程为__________. 思路解析:因为ρ=θθ2sin 2cos 2+可化为ρ=θθ2cos 1)cos 2(1-+,即ρ=θcos 12-, 去分母,得ρ=2+ρcos θ.将公式代入得x 2+y 2=(2+x)2.整理可得.答案:y 2=4(x+1)7在极轴上求与点A(24,4π)距离为5的点M 的坐标_________. 思路分析:题目要求是点在极轴上,可设点M(r,0),由于极坐标中有一个量是关于角的,A 、M两点之间的距离为5,所以可以根据余弦定理求出点M 的坐标来. 解:设M(r,0), ∵A(24,4π),∴4cos 28)24(22πr r -+=5, 即r 2-8r+7=0.解得r=1或r=7.∴M 点的坐标为(1,0)或(7,0).在极坐标系下,任意两点P 1(ρ1,θ1),P 2(ρ2,θ2)之间的距离可总结如下: |P 1P 2|=)cos(221212221θθρρρ--+,此式可直接利用余弦定理证得. 8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的极坐标分别为A(5,6π),B(5,2π),C(34-,3π),判断△ABC 的形状,并求出它的面积.(提示:对于点M(ρ,θ),当极径小于零时,此时M 点在极角θ终边的反向延长线上,且OM=|ρ|) 思路分析:判断△ABC 的形状,就需要计算三角形的边长或角,在本题中计算边长较为容易,不妨先计算边长.解:∵∠AOB=3π,∠BOC=65π,∠AOC=65π,又∵|OA|=|OB|=5,|OC|=34,∴由余弦定理,得|AC|2=|OA|2+|OC|2-2|OA|·|OC|·cos ∠AOC =52+(34)2-2×5×34·cos65π=133. ∴|AC|=133.同理,|BC|=133. ∴|AC|=|BC|.∴△ABC 为等腰三角形.又|AB|=|OA|=|OB|=5,∴AB 边上的高h=2313|)|21(||22=-AB AC . ∴S △ABC =21×436552313=⨯.综合·应用9二次方程x 2-ax+b=0的两根为sinθ、cosθ,求点P(a,b)的轨迹方程(其中|θ|≤4π). 思路分析:这是一道三角函数知识与极坐标知识的综合运用题,尤其对三角要求比较高,还要注意三角函数的有界性,求出轨迹方程的限制条件. 解:由已知,得⎩⎨⎧∙=+=,cos sin ,cos sin θθθθb a .①②①2-2②,得a 2=2(b+21). ∵|θ|≤4π,由sin θ+cos θ=2sin(θ+4π),知0≤a ≤2. 由sin θ·cos θ=21sin2θ,知|b|≤21.∴P(a,b)的轨迹方程是a 2=2(b+21)(0≤a ≤2).10舰A 在舰B 的正东6 km 处,舰C 在舰B 的北偏西30°且与B 相距4 km 处,它们围捕海洋动物.某时刻A 发现动物信号,4秒后B 、C 同时发现这种信号.A 发射麻醉炮弹.设舰与动物均为静止的,动物信号的传播速度是1 km/s,炮弹运行的初速度是3320gkm/s ,其中g 为重力加速度.若不计空气阻力与舰高,问若以舰A 所在地为极点建立极坐标系,求舰A 发射炮弹的极坐标.思路分析:先建立直角坐标系,分析出点P 在双曲线上,又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求出交点P 的坐标,然后求出P 、A 两点之间的距离和PA 与x 轴正向所成的角,即可确定点P 的极坐标.解:对舰B 而言,A 、C 两舰位置如图所示.为方便起见,取B 所在直线为x 轴,AB 的中点O 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 、B 、C 三舰的坐标分别为(3,0)、(-3,0)、(-5,32).由于B 、C 同时发现动物信号,记动物所处位置为P,则|PB|=|PC|.于是P 在BC 的中垂线l 上,此直线的倾斜角为30°,则其斜率为tan30°=33,设此直线为y=33x+b,将B,C 的中点(-4,3)代入上式,得b=337,则求得其方程为3x-3y+37=0. 又由A 、B 两舰发现动物信号的时间差为4秒,知|PB|-|PA|=4.∴a=2.又A 、B 的坐标分别为(3,0)、(-3,0),可知c=3.∴549=-.于是知P 应在双曲线4422y x -=1的右支上.由⎪⎩⎪⎨⎧=+-=-,03733,14422y x y x 得直线l 与双曲线的交点P(8,53)即为动物的位置,至此问题便可获解.据已知两点的斜率公式,得直线PA 的倾斜角为60°.于是舰A 发射炮弹的方位角应是北偏东30°.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PA|=7525)035()38(22+=-+-=10.所以,以舰A 所在地为极点,舰A 发射炮弹的极坐标为(10,3π). 11我们已经熟悉了极点在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极轴与x 轴正向相同的极坐标系下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的互化,那么当极点不在坐标原点,以与x 轴平行的直线的正向为极轴时,又怎么求出点的极坐标来呢?(1)极坐标系的极点在直角坐标系的O′(-3+32,3),极轴的方向与x 轴正向相同,两个坐标系的长度单位相同,则点P(-3,3)的极坐标是____________.(2)极点在点O′(3,5)处,极轴与y 轴正方向一致,两个坐标系的长度单位相同,求点M(9,-1)的极坐标.思路分析:不管哪种建系原则,我们只要从定义出发,就能够解决问题.需要的量是极径、极点与点P 的距离、极角,从极轴开始逆时针旋转到OP 所得到的角.解:(1)如图(1),在Rt △PAO ′中,O ′A=-3+3-(-3)=3,AP=32-3=3.则tan α=33=1,α=4π,θ=∠x ′O ′P=π+4π=45π, ρ=|O ′P|=6)332()]3()33[(22=-+--+-.在极坐标系O ′x ′中,P 点的极坐标是(6,45π).(2)利用定义求出点的极坐标.如图(2),过O ′点作O ′A ∥Ox 轴,过M 点作MA ∥Oy 轴,与O ′A 交于A 点,连结O ′M,则ρ=|O ′M|=26)51()39(22=--+-,在Rt △MAO ′中,|O ′A|=9-3=6,cos ∠AO ′M=22, ∴∠AO ′M=4π. ∴θ=23π-4π=45π.(注:极角是极轴按照逆时针方向旋转的)∴M(45,26π).12如图1-2-9所示是某防空部队进行射击训练时的示意图,以O 为极点,OA 所在直线为极轴,已知A 点坐标为(1,0)(千米),直升飞机位于D 点向目标C 发射防空导弹,D 点坐标为(35,2π),该导弹运行与地面最大高度为3千米,相应水平距离为4千米(即图中E 点),在地面O 、A 两个观测点测得空中固定目标C 的仰角分别为α和β,tanα=289,tanβ=83,不考虑空气阻力,导弹飞行轨道为一抛物线,那么按轨道运行的导弹能否击中目标C?说明理由.图1-2-9思路分析:能否击中C 点,关键是看一下C 点是否在导弹飞行的轨迹上,需要算出它的轨迹方程来.先把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然后建立直角坐标系:以地面为x 轴,以点D 向地面作的垂线为y 轴,并且求出C 点坐标,再验证该点是否满足轨迹方程.解:A 点化为(1,0),D 点化为(0,35),由已知E 点为(4,3), 设抛物线为y=a(x-4)2+3.由抛物线过点(0,35),求得a=121-.所以y=121-(x-4)2+3=121-x 2+32x+35.设C 点坐标为(x 0,y 0),过C 作CB ⊥Ox 于B ,tan α=28900=x y ,tan β=83100=-x y ,则289x 0=83(x 0-1). 解得x 0=7,求出y 0=49,即C 点坐标为(7,49),经计算121-x 02+32x 0+35=121-·72+32·7+35=49.所以C 点在抛物线上.故依轨道运行的导弹可以击中目标C.。
人教版数学选修4-4课后练 1.2 极坐标系 课后 Word版含答案
第一讲一、选择题.(·湖南大学附中期末)在极坐标系中与点重合的点是( )....解析:在极坐标系中与点重合的点是,故选..(·北京东城一模)已知点的极坐标为,那么将点的极坐标化成直角坐标为( )....解析:由点的极坐标为,得=π=-,==,∴点的直角坐标为..(·福建泉州一中期末)点的直角坐标是(,-),在ρ≥≤θ<π的条件下,它的极坐标是( )....解析:∵点的直角坐标是(,-),∴在ρ≥≤θ<π的条件下,ρ==,θ==-,又点是第四象限的点,∴θ=π,∴其极坐标为,选..点(,)经过伸缩变换(\\(′=(),′=))后所得点的极坐标为( )....解析:点(,)经过伸缩变换(\\(′=(),′=))后所得点的直角坐标为(,),因为ρ==,θ==,又因为(,)在第一象限,所以θ=,故选..在极坐标系中,点(ρ,θ)与点(ρ,π-θ)的位置关系是( ).关于极轴所在直线对称.关于极点对称.重合.关于过极点且垂直于极轴的直线对称解析:两点的极径相等,且极径所在射线关于过极点且垂直于极轴的直线对称,故选..(·北京高三模拟)在极坐标下,圆:ρ+ρθ+=的圆心坐标为( ).() ..(,π).解析:圆的直角坐标方程为+++=,圆心坐标为(,-),圆心的极坐标为.二、填空题.(·广东汕头二模)在极坐标系中,定点,点在直线ρθ+ρθ=上运动,当线段最短时,点的极坐标为.解析:直线ρθ+ρθ=的直角坐标方程为+=①,定点的直角坐标为(,-),动点在直线+=上运动,当线段最短时,直线垂直于直线+=,则直线:=-②联立①②可得,化成极坐标为..(·广东惠州中学期末)在极坐标系中,已知两点,的极坐标分别为,,则△(其中为极点)的面积为.解析:,的直角坐标分别为,(,),则△=..将点的直角坐标化为极坐标(ρ>,θ∈[π))为.解析:ρ==π,又∵θ==-,θ∈[π)且点在第二象限,∴θ=π,∴极坐标为.三、解答题.在极坐标系中,已知△的三个顶点的极坐标分别为,(,π),.()判断△的形状;()求△的面积.解析:()由极坐标系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到===,故△是等边三角形.() 由()得△=×()=..在极坐标系中,如果,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顶点,求直角顶点的极坐标(ρ≥≤θ<π).解析:设直角顶点的极坐标为(ρ,θ),由题意可知==,故\(\)(\\(θ-(π))))=\(\)(\\(θ-(π))))==.所以θ=π或θ=π,ρ=.所以直角顶点的极坐标为或..(·湖北团风中学高二月考)在极坐标系中,已知三点,(),.()将,,三点的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判断,,三点是否在一条直线上.解析:()由公式(\\(=ρθ,=ρθ,))得的直角坐标为(,-);。
人教新课标版数学高二A版选修4-4课后训练 极坐标系
二 极坐标系练习1若ρ1=ρ2≠0,θ1-θ2=π,则点M 1(ρ1,θ1)与点M 2(ρ2,θ2)的位置关系是( ).A .关于极轴所在的直线对称B .关于极点对称C .关于过极点垂直于极轴的直线对称D .重合2下列的点在极轴上方的是( ).A .(3,0)B .(3,76π) C .(4,74π) D .(4,174π) 3已知点M 的极坐标为(-5,3π),下列所给出的四个坐标中不能表示点M 的坐标的是( ).A .(5,3π-)B .(5,43π)C .(5,23π-)D .(-5,53π-)4点P 的直角坐标为,那么它的极坐标可表示为( ).A .(2,4π) B .(2,34π) C .(2,54π) D .(2,74π) 5已知两点的极坐标A (3,2π),B (3,6π),则|AB |=________,直线AB 的倾斜角为________.6若A (3,3π),B (4,6π-),则|AB |=__________,S △AOB =________.(其中O 是极点) 7极坐标系中,点A 的极坐标是(3,6π),则 (1)点A 关于极轴的对称点的极坐标是________;(2)点A 关于极点的对称点的极坐标是________;(3)点A 关于过极点且垂直于极轴的直线的对称点的极坐标是________.(本题中规定ρ>0,θ∈[0,2π))8已知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的中心在极点,且一组对边与极轴Ox 平行,求正方形的顶点的极坐标(限定ρ≥0,0≤θ<2π).9某大学校园的部分平面示意图如图用点O ,A ,B ,C ,D ,E ,F ,G 分别表示校门,器材室,操场,公寓,教学楼,图书馆,车库,花园,其中|AB |=|BC |,|OC |=600 m .建立适当的极坐标系,写出除点B 外各点的极坐标(限定ρ≥0,0≤θ<2π且极点为(0,0)).10在极坐标系中,若A (3,3π),B (4,76π),求△ABO (O 为极点)的面积.参考答案1. 答案:B2. 答案:D 建立极坐标系,由极坐标的定义可得点(3,0)在极轴上,点(3,76π),(4,74π)在极轴下方,点(4,174π)在极轴上方,故选D. 3.答案:A 化为直角坐标可知,点M 在第三象限,而选项A 中的点在直角坐标系中的第四象限.4. 答案:D ∵ρ2,tan θ=-1,点P 在第四象限, ∴θ=74π.∴点P 的极坐标为(2,74π). 5. 答案:356π根据极坐标的定义可得|AO |=|BO |=3,∠AOB =60°,即△AOB 为等边三角形,所以|AB |=|AO |=|BO |=3,∠ACx =56π(O 为极点,C 为直线AB 与极轴的交点). 6. 答案:5 67. 答案:(1)(3,116π) (2)(3,76π) (3)(3,56π)8. 答案:解:由题意知,|OA |=|OB |=|OC |=|OD |,∠xOA =4π,∠xOB =34π,∠xOC =54π,∠xOD =74π.∴正方形的顶点的极坐标分别为A ,4π),B ,34π),C ,54π),D ,74π).9. 答案:解:以点O 为极点,OA 所在的射线为极轴Ox (单位长度为1 m),建立极坐标系,由|OC |=600 m ,∠AOC =6π,∠OAC =2π,得|AC |=300 m ,|OA |=300m ,又|AB |=|BC |,所以|AB |=150 m.同理,得|OE |=2|OG |=m ,所以各点的极坐标分别为O (0,0),A 0),C (600,6π),D (300,2π),E ,34π),F (300,π),G ,34π). 10. 答案:解:在△ABO 中,|OA |=3,|OB |=4,∠AOB =75636πππ-=,∴S △AOB =12|OA |·|OB |sin ∠AOB =12×3×4×sin 56π=3.。
人教版数学高二A版选修4-4检测 1-2 极坐标系
时间:45分钟满分:7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极坐标⎝⎛⎭⎪⎫1,2π3对应的点在以极点为坐标原点,极轴为横轴的直角坐标系的(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答案 B解析 由题意可得ρ=1,θ=2π3, ∴x =ρcos θ=-12,y =ρsin θ=32,故它的直角坐标为⎝ ⎛⎭⎪⎫-12,32在第二象限,故选B.2.已知点A ,B 的极坐标分别为⎝ ⎛⎭⎪⎫3,π3和⎝ ⎛⎭⎪⎫23,π6,则A 和B 之间的距离为( )A. 3 B .2 3 C .3 D .1 答案 A解析 由已知得|OA |=3,|OB |=23,∠AOB =π6,所以|AB |= 32+(23)2-2×3×23cos π6= 3.3.点P ⎝⎛⎭⎪⎫1,π4关于极点O 对称的点的一个极坐标是( )A.⎝ ⎛⎭⎪⎫1,3π4B.⎝ ⎛⎭⎪⎫1,5π4C.⎝ ⎛⎭⎪⎫1,7π4D.⎝ ⎛⎭⎪⎫1,-7π4 答案 B解析 与点P ⎝ ⎛⎭⎪⎫1,π4关于极点对称的点的极坐标可表示为⎝ ⎛⎭⎪⎫1,5π4+2k π(k ∈Z ),故选B.4.若ρ1+ρ2=0,θ1+θ2=π,则点M 1(ρ1,θ1)与点M 2(ρ2,θ2)的位置关系是( )A .关于极轴所在直线对称B .关于极点对称C .关于过极点垂直于极轴的直线对称D .两点重合 答案 A解析 因为点(ρ,θ)关于极轴所在直线对称的点为(-ρ,π-θ).由此可知点(ρ1,θ1)和(ρ2,θ2)满足ρ1+ρ2=0,θ1+θ2=π,是关于极轴所在直线对称.5.已知点M 的极坐标是⎝⎛⎭⎪⎫-2,-π6,它关于直线θ=π2的对称点坐标是( )A.⎝ ⎛⎭⎪⎫2,11π6B.⎝ ⎛⎭⎪⎫-2,7π6 C.⎝⎛⎭⎪⎫2,-π6D.⎝ ⎛⎭⎪⎫-2,-11π6 答案 B解析 当ρ<0时,我们找它的极角应按反向延长线上去找.描点⎝⎛⎭⎪⎫-2,-π6时,先找到角-π6的终边.又因为ρ=-2<0,所以再沿反向延长线上找到离极点2个单位的点即点⎝ ⎛⎭⎪⎫-2,-π6.直线θ=π2,就是极角为π2的那些点的集合.故M ⎝ ⎛⎭⎪⎫-2,-π6关于直线θ=π2的对称点为M ′⎝ ⎛⎭⎪⎫2,π6,但是选项中没有这样的坐标.又因为M ′⎝ ⎛⎭⎪⎫2,π6的坐标还可以写成M ′⎝⎛⎭⎪⎫-2,7π6,故选B.6.在极坐标系中,已知△OAB 的顶点A 的极坐标为(2,π),AB 边的中点D 的极坐标为⎝ ⎛⎭⎪⎫4,5π4.若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顶点B 的直角坐标为( )A .(32,42)B .(-32,42)C .(-32,-42)D .(32,-42)答案 C解析 设顶点B 的直角坐标为(x 0,y 0).把A ,D 两点的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得A (-2,0),D (-22,-22),则由中点坐标公式得-2+x 02=-22,0+y 02=-22,解得x 0=-32,y 0=-42,故顶点B 的直角坐标为(-32,-42).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7.限定ρ>0,0≤θ<2π时,若点M 的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相同,则点M 的直角坐标为________.答案 (ρ,0)解析 点M 的极坐标为(ρ,θ),设其直角坐标为(x ,y),依题意得ρ=x ,θ=y ,即x 2+y 2=x 2.∴y =θ=0,ρ>0,∴M(ρ,0).8.已知极坐标系中,极点为O,0≤θ<2π,M ⎝ ⎛⎭⎪⎫3,π3,在直线OM 上与点M 的距离为4的点的极坐标为________.答案 ⎝ ⎛⎭⎪⎫7,π3或⎝ ⎛⎭⎪⎫1,4π3 解析 如图所示,|OM|=3,∠xOM =π3,在直线OM 上取点P 、Q ,使|OP|=7,|OQ|=1,∠xOP =π3,∠xOQ =4π3,显然有|PM|=|OP|-|OM|=7-3=4,|QM|=|OM|+|OQ|=3+1=4.9.已知点P 在第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且到横轴的距离为2,则当ρ>0,θ∈[0,2π)时,点P 的极坐标为________.答案 ⎝ ⎛⎭⎪⎫22,54π解析 ∵点P(x ,y)在第三象限的角平分线上,且到横轴的距离为2,∴x =-2,且y =-2, ∴ρ=x 2+y 2=22,又tan θ=yx =1,且θ∈[0,2π),∴θ=54π.因此,点P 的极坐标为⎝ ⎛⎭⎪⎫22,54π.三、解答题(每小题满分10分,共30分)10.在极轴上求与点A ⎝ ⎛⎭⎪⎫42,π4的距离为5的点M 的坐标.解 设M(r,0), 因为A ⎝ ⎛⎭⎪⎫42,π4,所以(42)2+r 2-82r·cos π4=5.即r 2-8r +7=0.解得r =1或r =7. 所以M 点的极坐标为(1,0)或(7,0).11.(1)已知点的极坐标分别为A ⎝ ⎛⎭⎪⎫5,π3,B ⎝ ⎛⎭⎪⎫1,2π3, C ⎝ ⎛⎭⎪⎫2,-3π4,D ⎝ ⎛⎭⎪⎫4,11π6,求它们的直角坐标; (2)已知点的直角坐标分别为A(3,3),B ⎝⎛⎭⎪⎫0,-53,C(-1,-3),求它们的极坐标(ρ≥0,0≤θ<2π).解 (1)根据x =ρcos θ,y =ρsin θ,得A ⎝ ⎛⎭⎪⎫52,532,B ⎝ ⎛⎭⎪⎫-12,32,C(-2,-2),D(23,-2).(2)根据ρ2=x 2+y 2,tan θ=yx 得A ⎝ ⎛⎭⎪⎫23,π6,B ⎝ ⎛⎭⎪⎫53,3π2,C ⎝ ⎛⎭⎪⎫2,4π3. 12.△ABC 的顶点的极坐标为A ⎝⎛⎭⎪⎫4,4π3、B ⎝⎛⎭⎪⎫6,5π6、C ⎝⎛⎭⎪⎫8,7π6.(1)判断△ABC 的形状; (2)求△ABC 的面积. 解 ∠AOB =4π3-5π6=π2, ∠BOC =7π6-5π6=π3, ∠COA =4π3-7π6=π6.(O 为极点)(1)|AB|=|OA|2+|OB|2=42+62=213.|BC|=|OB|2+|OC|2-2|OB|·|OC|cos∠BOC=213,|AC|=|OA|2+|OC|2-2|OA|·|OC|cos∠AOC=45-2 3. 因为|AB|=|BC|,所以△ABC是等腰三角形.(2)S△AOB=12|OA|·|OB|=12,S△BOC=12|OB|·|OC|sin∠BOC=123,S△COA=12|OC|·|OA|sin∠COA=8.所以S△ABC=S△BOC+S△COA-S△AOB=123-4.。
人教新课标版数学高二-2014年春数学人教选修4-4练习1.2极坐标系
一、选择题 1.在极坐标平面内,点M (π3,200π),N (-π,3),201π),G (-π3,-200π),H (2π+π3,200π)中互相重合的两个点是( )A .M 和NB .M 和GC .M 和HD .N 和H解析:由极坐标的定义知,M 、N 表示同一个点.答案:A2.将点M 的极坐标(10,π3)化成直角坐标是( ) A .(5,53)B .(53,5)C .(5,5)D .(-5,-5)解析:x =ρcos θ=10×cos π3=5,y =ρsin θ=10sin π3=5 3. 答案:A4.若ρ1+ρ2=0,θ1+θ2=π,则点M 1(ρ1,θ1)与点M 2(ρ2,θ2)的位置关系是( )A .关于极轴所在直线对称B .关于极点对称C .关于过极点垂直于极轴的直线对称D .两点重合解析:因为点(ρ,θ)关于极轴所在直线对称的点为(-ρ,π-θ).由此可知点(ρ1,θ1)和(ρ2,θ2)满足ρ1+ρ2=0,θ1+θ2=π,是关于极轴所在直线对称.答案:A二、填空题5.点(2,π6)关于极点的对称点为________. 解析:如图,易知对称点为(2,76π).答案:(2,76π)6.在极坐标系中,已知A (1,3π4),B (2,π4)两点,则|AB |=________. 解析:|AB |=12+22-2×1×2cos (3π4-π4)= 5. 答案: 5 7.直线l 过点A (3,π3),B (3,π6),则直线l 与极轴夹角等于________. 解析:如图所示,先在图形中找到直线l 与极轴夹角(要注意夹角是个锐角),然后根据点A ,B 的位置分析夹角大小.因为|AO |=|BO |=3,∠AOB =π3-π6=π6,所以∠OAB =π-π62=5π12,所以∠ACO =π-π3-5π12=π4.答案:π4三、解答题8.在极轴上求与点A (42,π4)的距离为5的点M 的坐标.解:设M (r,0),因为A (42,π4),所以 (42)2+r 2-82r ·cos π4=5,即r 2-8r +7=0.解得r =1或r =7.所以M 点的坐标为(1,0)或(7,0).。
新课标人教版高二数学选修4-4-坐标系-练习题①②(附答案)
第一讲 测试题①一、选择题1.将点的直角坐标(-2,23)化成极坐标得( ). A .(4,32π) B .(-4,32π) C .(-4,3π)D .(4,3π) 2.极坐标方程 ρ cos θ=sin2θ( ρ≥0)表示的曲线是( ). A .一个圆 B .两条射线或一个圆 C .两条直线D .一条射线或一个圆3.极坐标方程θρcos +12= 化为普通方程是( ).A .y 2=4(x -1) B .y 2=4(1-x )C .y 2=2(x -1)D .y 2=2(1-x )4.点P 在曲线 ρ cos θ +2ρ sin θ =3上,其中0≤θ ≤4π,ρ>0,则点P 的轨迹是( ). A .直线x +2y -3=0 B .以(3,0)为端点的射线 C . 圆(x -2)2+y =1D .以(1,1),(3,0)为端点的线段5.设点P 在曲线 ρ sin θ =2上,点Q 在曲线 ρ=-2cos θ上,则|PQ |的最小值为 A .2B .1C .3D .06.在满足极坐标和直角坐标互的化条件下,极坐标方程θθρ222sin 4+ cos 312=经过直角坐标系下的伸缩变换⎪⎩⎪⎨⎧''y =y x = x 3321后,得到的曲线是( ). A .直线 B .椭圆 C . 双曲线D . 圆7.在极坐标系中,直线2= 4π+ sin )(θρ,被圆 ρ=3截得的弦长为( ).A .22B .2C .52D .328.ρ=2(cos θ -sin θ )(ρ>0)的圆心极坐标为( ). A .(-1,4π3) B .(1,4π7) C .(2,4π)D .(1,4π5) 9.极坐标方程为lg ρ=1+lg cos θ,则曲线上的点(ρ,θ)的轨迹是( ). A .以点(5,0)为圆心,5为半径的圆B .以点(5,0)为圆心,5为半径的圆,除去极点C .以点(5,0)为圆心,5为半径的上半圆D .以点(5,0)为圆心,5为半径的右半圆10.方程ρc 1=-A . 圆二、填空题11.在极坐标系中12.极坐标方程 ρ13.过点(2,4π14.曲线 ρ=8sin15.已知曲线C 1,C 1,C 2交点的极坐标为16.P 是圆 ρ=2是 .一.选择题1.已知⎪⎭⎫⎝⎛-3,5πM ,A .⎪⎭⎫⎝⎛-3,5π B . ⎝⎛2.点()3,1-P ,则它A .⎪⎭⎫⎝⎛3,2π B . ⎝⎛23.极坐标方程=ρcoA .双曲线B .椭4.圆(cos 2θρ+=A .⎪⎭⎫ ⎝⎛4,1π B . ⎝⎛5.在极坐标系中,与圆A .2sin =θρ B6、 已知点()0,0,43,2,2,2O B A ⎪⎭⎫⎝⎛⎪⎭⎫ ⎝⎛--ππ则ABO ∆为 A 、正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锐角等腰三角形 D 、直角等腰三角形 7、)0(4≤=ρπθ表示的图形是A .一条射线B .一条直线C .一条线段D .圆 8、直线αθ=与1)cos(=-αθρ的位置关系是A 、平行B 、垂直C 、相交不垂直D 、与有关,不确定9.两圆θρcos 2=,θρsin 2=的公共部分面积是 A.214-πB.2-πC.12-πD.2π10.极坐标方程cos 2sin 2ρθθ=表示的曲线为( )A .一条射线和一个圆B .两条直线C .一条直线和一个圆D .一个圆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11、曲线的θθρcos 3sin -=直角坐标方程为_ 12.极坐标方程52sin42=θρ化为直角坐标方程是13.圆心为⎪⎭⎫⎝⎛6,3πC ,半径为3的圆的极坐标方程为14.已知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22)4sin(=+πθρ,则极点到直线的距离是 15、在极坐标系中,点P ⎪⎭⎫⎝⎛611,2π到直线1)6sin(=-πθρ的距离等于____________。
2020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4-4练习(二) 极 坐 标 系 Word版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二) 极 坐 标 系一、选择题1.在极坐标平面内,点M ⎝⎛⎭⎫π3,200π,N ⎝ ⎛⎭⎪⎫-π3,201π),G ⎝⎛⎭⎫-π3,-200π,H ⎝⎛⎭⎫2π+π3,200π中互相重合的两个点是( ) A .M 和N B .M 和G C .M 和HD .N 和H解析:选A 由极坐标的定义知,M ,N 表示同一个点. 2.将点M 的极坐标⎝⎛⎭⎫10,π3化成直角坐标是( ) A .(5,53) B .(53,5) C .(5,5)D .(-5,-5)解析:选A x =ρcos θ=10cos π3=5,y =ρsin θ=10sin π3=5 3.3.在极坐标系中,ρ1=ρ2且θ1=θ2是两点M (ρ1,θ1)和N (ρ2,θ2)重合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选A 前者显然能推出后者,但后者不一定推出前者,因为θ1与θ2可相差2π的整数倍.4.若ρ1+ρ2=0,θ1+θ2=π,则点M 1(ρ1,θ1)与点M 2(ρ2,θ2)的位置关系是( ) A .关于极轴所在直线对称 B .关于极点对称C .关于过极点垂直于极轴的直线对称D .两点重合解析:选A 因为点(ρ,θ)关于极轴所在直线对称的点为(-ρ,π-θ).由此可知点(ρ1,θ1)和(ρ2,θ2)满足ρ1+ρ2=0,θ1+θ2=π,关于极轴所在直线对称.二、填空题5.点⎝⎛⎭⎫2,π6关于极点的对称点为________. 解析:如图,易知对称点为⎝⎛⎭⎫2,76π.答案:⎝⎛⎭⎫2,76π6.在极坐标系中,已知A ⎝⎛⎭⎫1,3π4,B ⎝⎛⎭⎫2,π4两点,则|AB |=________. 解析:|AB |=12+22-2×1×2cos ⎝⎛⎭⎫3π4-π4= 5.答案: 57.直线l 过点A ⎝⎛⎭⎫3,π3,B ⎝⎛⎭⎫3,π6,则直线l 与极轴的夹角等于________.解析:如图所示,先在图形中找到直线l 与极轴夹角(要注意夹角是个锐角),然后根据点A ,B 的位置分析夹角大小.因为|AO |=|BO |=3, ∠AOB =π3-π6=π6,所以∠OAB =π-π62=5π12,所以∠ACO =π-π3-5π12=π4.答案:π4三、解答题8.在极轴上求与点A ⎝⎛⎭⎫42,π4的距离为5的点M 的坐标. 解:设M (r,0),因为A ⎝⎛⎭⎫42,π4, 所以(42)2+r 2-82r cos π4=5,即r 2-8r +7=0. 解得r =1或r =7.所以M 点的坐标为(1,0)或(7,0).9.将下列各点的直角坐标化为极坐标(ρ>0,0≤θ<2π). (1)(3,3);(2)(-1,-1);(3)(-3,0). 解:(1)ρ=(3)2+32=2 3.tan θ=33= 3. 又因为点在第一象限, 所以θ=π3.所以点(3,3)的极坐标为⎝⎛⎭⎫23,π3. (2)ρ=(-1)2+(-1)2=2,tan θ=1. 又因为点在第三象限, 所以θ=5π4. 所以点(-1,-1)的极坐标为⎝⎛⎭⎫2,5π4. (3)ρ=(-3)2+02=3,画图可知极角为π, 所以点(-3,0)的极坐标为(3,π).10.已知定点P ⎝⎛⎭⎫4,π3. (1)将极点移至O ′⎝⎛⎭⎫23,π6处极轴方向不变,求P 点的新坐标; (2)极点不变,将极轴顺时针转动π6角,求P 点的新坐标.解:(1)设点P 新坐标为(ρ,θ),如图所示,由题意可知|OO ′|=23,|OP |=4,∠POx =π3,∠O ′Ox =π6,∴∠POO ′=π6.在△POO ′中,ρ2=42+(23)2-2·4·23·cos π6=16+12-24=4,∴ρ=2.又∵sin ∠OPO ′23=sin ∠POO ′2,∴sin ∠OPO ′=sin π62·23=32,∴∠OPO ′=π3.∴∠OP ′P =π-π3-π3=π3,∴∠PP ′x =2π3.∴∠PO ′x ′=2π3. ∴P 点的新坐标为⎝⎛⎭⎫2,2π3. (2)如图,设P 点新坐标为(ρ,θ), 则ρ=4,θ=π3+π6=π2.∴P 点的新坐标为⎝⎛⎭⎫4,π2......................................使用本文档删除后面的即可致力于打造全网一站式文档服务需求,为大家节约时间文档来源网络仅供参考欢迎您下载可以编辑的word文档谢谢你的下载本文档目的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下载方便节省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打造全网一站式精品需求!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本文档收集于网络改编,由于文档太多,审核难免疏忽,如有侵权或雷同,告知本店马上删除)。
人教新课标A版选修4-4数学1.2极坐标系同步检测同步测试
人教新课标A 版选修4-4数学1.2极坐标系同步检测同步测试共 25 题一、选择题1、极坐标系中,与点的距离为1且与极点距离最近的点的直角坐标为( )A. B.C.D.2、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与关于极轴对称B. 与关于极点对称C.与关于极轴对称D.与关于极点对称3、直角坐标系中,点的极坐标可以是( )A. B.C. D.4、已知定点,将极点O 移至 O'(,) 处,极轴方向不变,则点P 的新的极坐标为( )A. B.C.D.5、极坐标系中,集合表示的图形是( )A. 射线B. 直线C. 圆D. 半圆6、O 为极点, ,则( )A. 2B. 3C. 4D. 57、已知极坐标系中,极点为O ,若等边三角形ABC 顶点A,B,C 按顺时针方向排列,顶点A,B 的极坐标分别是,, 则顶点C 的极坐标为( )A. B.C. D.8、 若,, 则点与点的位置关系是( )A. 关于极轴所在直线对称B. 关于极点对称C. 关于过极点与极轴垂直的直线对称D. 重合9、已知点P 的坐标为 , 则过点P 且垂直极轴的直线方程是( )A. B.C.D.10、圆的圆心坐标是( )A. B.C. D.二、填空题11、在极坐标系中,若过点(3,0)且与极轴垂直的直线交曲线于A、B两点,则 |AB| =________.12、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________13、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以O为极点,x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且在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单位长度,将点P的极坐标化成直角坐标________14、在极坐标系中,已知两点 A,B 的极坐标分别为 ,,则△AOB(其中 O 为极点)的面积为________三、解答题15、已知点Q(ρ,θ),分别按下列条件求出点P的极坐标.(1)点P是点Q关于极点O的对称点;(2)点P是点Q关于直线θ=的对称点.16、已知定点(1)将极点移至处极轴方向不变,求P点的新坐标.(2)极点不变,将极轴顺时针转动角,求P点的新坐标.17、如果对点的极坐标定义如下:当已知时,点M关于极点O的对称点例如,关于极点O的对称点,就是说与表示同一点已知A点的极坐标是,分别在下列给定条件下,写出A点的极坐标:(1)(2)(3)18、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一个内角为60°,建立适当的极坐标系,求出菱形四个顶点的极坐标(限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训练
1.下列各点中与极坐标π57⎛⎫
⎪⎝
⎭
,表示同一个点的是( ). A .6π57⎛⎫ ⎪⎝⎭
, B .15π57⎛⎫ ⎪⎝⎭, C .6π57⎛⎫- ⎪⎝⎭, D .π57⎛⎫- ⎪⎝
⎭, 2.在极坐标系内,点π32⎛⎫ ⎪⎝⎭
,关于直线π6θ=(ρ∈R )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 A .(3,0) B .π32⎛⎫ ⎪⎝⎭
, C .2π33⎛⎫- ⎪⎝⎭, D .11π36⎛⎫ ⎪⎝⎭
, 3.已知点M 的极坐标为π53⎛⎫- ⎪⎝⎭,,下列所给出的四个坐标中不能表示点M 的坐标的是( ).
A .π53⎛⎫- ⎪⎝⎭,
B .4π53⎛⎫ ⎪⎝⎭
, C .2π53⎛⎫- ⎪⎝⎭, D .5π53⎛⎫-- ⎪⎝
⎭, 4.已知A ,B 的极坐标分别是π33⎛⎫ ⎪⎝⎭,和⎝
⎛⎭⎫3,13π12,则A 和B 之间的距离等于( ).
A .2
B .2
C D
5.写出与直角坐标系中的点(-表示同一个点的所有点的极坐标__________.
6.直线l 过点π33A ⎛⎫ ⎪⎝⎭,,π36B ⎛⎫ ⎪⎝⎭
,,则直线l 与极轴的夹角等于________. 7.已知A ,B 的极坐标分别为2π83⎛⎫ ⎪⎝⎭,,π63⎛⎫ ⎪⎝⎭
,,求线段AB 的中点的极坐标. 8.在极轴上求与点π4A ⎛⎫ ⎪⎝⎭,的距离为5的点M 的坐标. 9.(1)将下列各点的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
①π4⎫⎪⎭;②π6,3⎛⎫- ⎪⎝⎭
;③(5,π). (2)将下列各点的直角坐标化为极坐标(ρ>0,0≤θ<2π):
①;②(-1,-1);③(-3,0).
10.△ABC 的顶点的极坐标为4π43A ⎛⎫ ⎪⎝⎭,,5π6
6B ⎛⎫ ⎪⎝⎭,7π86C ⎛⎫ ⎪⎝⎭
,.
(1)判断△ABC 的形状;
(2)求△ABC 的面积;
(3)求△ABC 的边AB 上的高.
参考答案
1. 答案:B
2. 答案:D
3. 答案:A
解析:化为直角坐标可知,点M 在第三象限,而选项A 中的点在直角坐标系中的第四象限.
4. 答案:C
解析:A ,B 在极坐标中的位置,如图,
则由图可知13ππ5π1246AOB ∠=-=. 在△AOB 中,|AO |=|BO |=3,
所以,由余弦定理,得
|AB |2=|OB |2+|OA |2-2|OB |·|OA |·cos
5π6
=9+9-2×9×2⎛
- ⎝⎭
=2
918(12
+=.
∴||AB 5. 答案:2π42π3k ⎛⎫ ⎪⎝⎭,+(k ∈Z )
解析:4ρ,
tan 2
y x θ-== ∴2π3
θ=.
∴点(-用极坐标表示为2π42π3k ⎛⎫ ⎪⎝⎭,
(k ∈Z ). 6. 答案:π4
解析:如图所示,先在图形中找到直线l 与极轴夹角(要注意夹角是个锐角),然后根据点A ,B 的位置分析夹角大小.
因为|AO |=|BO |=3, πππ 366
AOB ∠=-=, 所以ππ5π6212
OAB ∠-==, 所以π5πππ3124
ACO ∠=--=. 7. 解:A ,B
两点的直角坐标分别为(-
,.
线段AB
的中点的直角坐标为12⎛- ⎝⎭
.
则ρ
tan θ-=所以线段AB
的中点的极坐标为)θ,其中tan θ
=-
8. 解:设M (r,0),则M 的直角坐标为(r,0). 因为π4A ⎛⎫ ⎪⎝⎭,,则A 的直角坐标为(4,4),
5,
即r 2-8r +7=0.解得r =1或r =7.
所以点M 的坐标为(1,0)或(7,0).
9.
解:(1)①πcos 14
x
=, πsin 14
y =
, 所以点π4⎫⎪⎭的直角坐标为(1,1). ②x =6·cos π3⎛⎫- ⎪⎝⎭
=3, y =6·sin π3⎛⎫-
⎪⎝⎭
=
-所以点π3⎫-⎪
⎭的直角坐标为(3,-. ③x =5·cos π=-5,
y =5·sin π=0,
所以点(5,π)的直角坐标为(-5,0).
(2)①ρtan
θ又因为点在第一象限, 所以π
3
θ=.
所以点的极坐标为π3⎛⎫ ⎪⎝⎭,.
②ρ
tan θ=1.
又因为点在第三象限, 所以5π4
θ=.
所以点(-1,-1)的极坐标为5π4⎫⎪⎭.
③3ρ,
极角为π,
所以点(-3,0)的极坐标为(3,π).
10. 解:4π5ππ362AOB ∠=
-=,7π5ππ663BOC ∠=-=,4π7ππ366
COA ∠=-=.(O 为极点)
(1)||AB |BC |=
=
|AC |=
=∴△ABC 是等腰三角形.
(2)S △AOB =
12|OA |·|OB |=12,
S △BOC =12
|OB |·|OC |sin ∠BOC = S △COA =12
|OC |·|OA |sin ∠COA =8.
∴S △ABC =S △BOC +S △COA -S △AOB = 4.
(3)设AB 边上的高为h ,
则2||ABC S h A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