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与历史

摘要:历史是一门十分有趣的学科,同样也是一门自由度十分大的学科。人文的魅力就在于其多样性,当我们以人文的视角去理解历史,去怜悯历史,那么我们能超越历史获得永恒的乐趣。

关键词:历史人文

在多年的学习经历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单一学科的局限,特别是在于人文学科。人文的英文原文是humanity,可以翻译为人性、人类的特性等,在它下属分科中,历史、文学、政治,赫然其上,人文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科目,但是时至今日,从大学专业选择率上来说,它们已经陷入了谷底,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因为培养一个人文类的大师,需要积累太长的时间,因为这些学科都不是精通一个学科就可以成就不朽的,它需要对整个人文范畴的充分理解。对于亚当斯密,我曾简单的以为他只是一个经济学的鼻祖,当我读完他的《国富论》后,我被他对人性深刻的理解所震撼——竞争引起了嫉妒,嫉妒引起了仇恨,仇恨加深了竞争与嫉妒1。其中何止是对经济现象的分析,更多的是,对宗教,文化,制度,殖民地的全方位的分析。如果我们妄想仅凭我们单薄的专业知识去理解这个人类世界,这往往是杯水车薪的。每一位经济哲学家给我的感受完全不同。亚当斯密是对于人类内心那种已经被压抑许久的想要强烈改善自身境遇的强烈渴求的充分尊重,声称这才是创造人类光明的依据;马克思则是对于资本主义的分配不公的深恶痛绝,从内部了解它并且预言了它的毁灭;凯恩斯则是对人类理

性的强烈信任,相信人类可以用自己的力量管理经济;哈耶克则是在集体主义思潮盛行的情况下,成为了最坚定的资本主义精神——人类文明最后的捍卫者。从他们的著作中,我能读出他们的成功,完全是建立在深厚人文知识的基石之上。

回到历史这个层面,它可能是少部分人所热爱的。这属于少部分智者的爱好。读史可以明智。在我真正理解历史以后,才发现其中精髓在于理解历史的角度与框架。角度十分重要,多样的角度才能造就独特的视角,有的老师能从玻璃制造厂的变迁去展现工业革命图景,但有的老师仅能用历史的线索去讲述。世界是那样的多元,斑斓的世界,允许我们用这样那样的方式去理解。而框架决定了你站在哪一个层面,决定了你站在哪个高度。历史归根到底就是对人的研究,这个道理通用于任何人文学科,就是对人性的理解,无数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人类就是这样一个生物——一半是天使,一半是恶魔2!法国大革命也许是人性的光辉体现,但是它却造就了那个年代少有的暴行。英国大宪章或许只是贵族们特权的证明,但是它却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限制了国王的权利。以前在高中理解的历史人物是多么缺少色彩,仅仅用“好人”、“坏人”去看待,没有什么人是绝对善良与邪恶,但凡肯定一件事物的绝对美好,往往出自一个没有什么历史修养,或是有意曲解历史,想要引导人们思想的人之口。

人文的发展轨迹就是一部不断强化个人权利的历史,是一部不断重新划定权力的边界,不断保护个人权益的历史3。对此,不妨我们以

一种历史的角度去阐释。欧洲中世纪,几乎是发展停滞的时期,天主教奇特地将罗马与基督教伦理结合在一起,它是罗马时代唯一的幸存机构,教会成为知识与学问的唯一庇护所,它让人们在冲突与罪恶中得到宽慰与感受到对权力的限制。卑微的人们匍匐在教会面前,人的价值被上帝所取代,创新几乎被停滞,人类的性命没有保障,欧洲没有一个时期像那时一般黑暗无光。15世纪,地理大发现、破除迷信,世界开始改变,印刷机成为文明扩张的发动机,旧制度的弊端下,人们开始追溯古老的古典理论,文艺复兴就是复兴古罗马时期的对于人们价值的认可与肯定。而求知欲从学术传到宗教时,冲突开始变得不可避免。马丁路德把告文定在了维滕贝格大教堂的门上4,宗教改革开始,因信称义,教会不再是挡在上帝与平民的玻璃门。圣经,谁也可以参阅,个人的声音在上帝的面前也开始掷地有声。宗教改革与新教伦理,是研究西方人文变迁的一个重要转折,马克思韦伯在这点上阐述非常清楚,新教没有繁冗的仪式,没有森严的等级,它展现了个人的权利——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勇于追求财富与幸福,实现自己,就是荣耀上帝。人的价值第一次置于教会之上,至此西方坐上了发展的快车。

文艺复兴帮助人们打破迷信,而启蒙运动告诉人们接下来怎么做。启蒙运动时期诞生了许多我喜爱的学者。它展现了人性的美好,同样也展现了人性的恶。限制王权,限制公权。议会得到新的胜利。光荣革命,王权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走下神坛。随后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

民主自由博爱永远为世界所铭记,它奠基了公民制度,公民权利在这里被重新定义,人的权益被空前加强,虽然法国自身实践地不怎么样,但是它却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一个可见的目标。对于这点,集大成者无疑是美国宪法——一部至今只修改几次的宪法。它将保护个人自由与权利作为最基本的任务,其次它承认人性的有限,给予人无限的权力会带来灾难,无论是国王还是议会5。对此法国似乎没有这样觉悟,这种对权力边界的界定,给予公民最大的保障,尊重人的知识与追求成功的权利,这与当时新教徒来美国建立他们的山巅之城时的理念一脉相承。无论是托克维尔还是亚当斯密都看到了这点,因此他们都十分默契地认为美国最终能站在世界之巅,事实也确实如此。每次人文的发展,都是伴随着社会的变迁,伴随着对人性的更为深刻的了解,无论是自由主义,还是集体主义,都是建立在人性这个多元的理解之上。尊重人性,顺应人性的制度,才能发展与延续,那种违背人性的制度,终究是难以生存!对于人文教育,似乎中国没有那么的重视,而对于那些人文大师们,也仅仅处于介绍阶段,他们用自己的思想昭示了人类存在的价值,用他们的信仰、价值、道德、伦理点燃了爱与智慧之火,这才是现代精神文明的原动力6。人文精神能带来对历史最大的包容,当人们拥有这种包容就会给社会与制度之间带来一种稳定的弹性,这也是中国改革所缺少的,但是社会缺少人文精神,但却拒绝人文精神,每每感受于此,都是十分痛心与遗憾。

最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我希望以一种人文的观点去看待历史。用

罗振宇的话就是,如果我们承认人性的多元,那我们就可以理解这个历史人物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去所做行为。我们也只有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那个特定的历史场景与人物的境遇之上,我们能体会历史人物的选择有其理由。很多历史事件,告诉我们许多事情并非是如我们想象那样,善恶之分仅仅是立场不同,成王败寇,胜者告诫后人。举个例子吧,查理一世上断头台,这是大家中学所熟知的历史事件,是人民的最终胜利。但是当真正了解它的原委以后,才发现事件远远没有那么简单,查理一世并非是完全一个人民自由幸福的敌人,起初他以他的观念去看待王权,当我们考虑他的境遇——由苏格兰来的王,其实这不难理解,当最后他代表着传统与克伦威尔做最后的斗争,当他最后被送上断头台时,我甚至读出了一种强烈的怜悯之情,而克伦威尔从来就不是一个人民权利的捍卫者,他最后暴君式的统治给人留下深刻的伤痕,最后议会还是迎来了查理二世了,找到了继续他们的传统的理由,而这次革命从不为英国人所认可,这个被他们认为是内战,而非革命,能让英国人自傲的革命无疑是光荣革命,一场不流血的革命——流血不一定能让国家改头换面,但是一定会留下深刻的创伤。不知道中国人把查理一世上断头台这个列为教科书上革命例子是为什么。

史学素质,并非你读的越多就一定越优秀,史学我更加愿意作为一个兴趣去培养。史学素质的高低在于你能不能将自己带入那个情景,感同身受,假如你经历那样的历史事件,你又会作何选择。并且,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