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培养方案
复旦大学培养方案
目录
1. 复旦大学培养方案简介
1.1 专业设置
1.1.1 人文社科类专业
1.1.2 理工类专业
1.2 课程设置
1.2.1 通识教育课程
1.2.2 专业课程
1.2.3 实践课程
2. 大学生活
2.1 学习氛围
2.2 社团活动
2.3 校园文化
复旦大学培养方案简介
作为中国顶尖的学府之一,复旦大学的培养方案结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学校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专业选择,涵盖人文社科类专业和理工类专业,让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天赋进行选择。
专业设置
在复旦大学,学生可以选择不同领域的专业,其中人文社科类专业注重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而理工类专业则注重实践能力和科学技术知识的传授,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方向。
课程设置
学校的课程设置非常丰富多样,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
通识教育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综合能力;专业课程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课程则让学生
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情境中,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活
除了学术学习,复旦大学还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学术之余能够拓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生活经历。
在这里,学生不仅可以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还能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度过充实而难忘的大学时光。
复旦大学培养方案
复旦大学培养方案引言复旦大学作为中国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一直致力于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该校的培养方案是根据专业特点和市场需求而设计的,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专业素养。
本文将介绍复旦大学的培养方案,并深入探讨该校在不同学科领域的培养模式。
一、培养目标复旦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国际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卓越人才。
该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同时强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复旦大学的培养方案不仅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领导能力。
二、培养模式1.学科交叉培养复旦大学鼓励学生在不同学科之间进行交叉学习和研究。
该校设有丰富的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自由选择课程。
例如,学习法学专业的学生可以选修经济学或管理学课程,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这种交叉培养的模式有助于学生培养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2.实践教学复旦大学非常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该校与各类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学生可以参与实践课程、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积累实践经验。
这种实践教学的模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具体实施1.学科导师制度复旦大学实行学科导师制度,每位学生在入学时将分配一位指导教师。
导师将负责学生的学业指导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并提供必要的学术指导。
学生可以与导师进行密切的学术交流,获得专业指导和建议。
2.社团活动复旦大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艺和锻炼交流能力的平台。
学生可以选择加入学术研究社团、文化艺术社团、社会实践团队等。
社团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培养成果复旦大学的培养方案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众多的优秀学生通过复旦大学的培养成为各个领域的精英,受到社会和企事业单位的高度认可。
复旦大学培养的学生不仅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而且在人文素质、领导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也具备了较高水平。
复旦硕士毕业要求
复旦硕士毕业要求复旦大学是中国一所享有声誉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
其硕士研究生教育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学术研究能力的提升。
以下是复旦硕士毕业要求的相关内容。
首先,复旦硕士毕业要求学生在专业知识领域达到一定的要求。
学生需要全面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能熟练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此外,学生还需要了解与专业领域相关的前沿动态,能够跟踪学科的最新进展。
其次,复旦硕士毕业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
学生需要参与科研项目或实验室的工作,能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
学生需要具有良好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提出新颖的研究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并能够准确地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和结果解释。
在论文撰写方面,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学术写作能力,能够清晰地陈述自己的研究工作和成果。
第三,复旦硕士毕业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学术能力和学术道德。
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学术功底,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和技能。
同时,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学术道德,包括诚实守信、严谨求真、尊重学术规范等。
学生需要尊重他人的学术成果,不得抄袭和剽窃他人作品,并主动遵守学术规范和伦理要求。
此外,复旦硕士毕业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学生需要在学业之外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各类实践活动,例如社会实践、实习、创新创业等。
学生需要通过实践锻炼,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复旦硕士毕业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
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领导潜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团队。
此外,学生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思辨能力和学习能力,能够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环境和挑战。
综上所述,复旦硕士毕业要求学生在专业知识、科研能力、学术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达到一定的要求。
学生在硕士阶段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培养,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为以后的学术或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复旦大学简介
复旦大学简介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创建于清光绪31年,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原名复旦公学,创建于清光绪31年(公元1905年),是复旦大学的前身),首任校董为国父孙中山先生。
公元1917年,复旦公学更名为私立复旦大学;民国年间,被确立为国立复旦大学。
“复旦”校名,由复旦先贤于右任先生提出,取自《尚书大传·虞夏》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句。
“复旦”二字,其一取旦旦努力,振兴中华之深义;二取“复我震旦”,反鞑爱国之意志;三取光辉绚烂,自强不息之意。
校名本身就充满着热爱祖国的强烈感情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一百多年来,复旦在培养人才、创新科技、传承文明、服务社会方面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
复旦师生谨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严守“文明、健康、团结、奋发”的校风;力行“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发扬“复我震旦、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爱国奉献”的复旦精神,为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复旦大学现任校长为杨玉良院士,党委书记为朱之文。
“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旨在自强不息,教育强国;作为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府,百年复旦厚积薄发,现已发展成一所国际著名的综合性、研究型高校,并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宏伟目标砥砺前行。
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论语》)英文版校训:Rich in Knowledge and Tenacious of Purpose,Inquiring with Earnestness and Reflecting with Self-practice校风:文明、健康、团结、奋发学风:刻苦、严谨、求实、创新教学原则:通才教育,按类教学教学理念: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创新复旦精神:复我震旦,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爱国奉献复旦校花:花中君子白玉兰校歌:复旦大学校歌由刘大白作词、丰子恺作曲,创作于1925年:复旦复旦旦复旦,巍巍学府文章焕,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无羁绊,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复旦复旦旦复旦,师生一德精神贯,巩固学校维护国家,先忧后乐交相勉;交相勉,前程远,向前、向前,向前进展!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复旦复旦旦复旦,沪滨屹立东南冠,作育国士恢廓学风,震欧铄美声名满。
复旦大学
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祝福你,走在新世纪的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还注重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先后与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
复旦大学目前占地面积近140公顷,校舍建筑面积100多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超过13亿元。有140多个实验室和一大批先进的大型仪器设备。学校现有藏书414多万册,期刊总数超过2.5万种。
复旦大学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在众多学科中,既有享誉四海、造诣弥深的老学者,又有一批优秀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在2300余位教师队伍中,有教授、副教授近130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近500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22人。
复旦大学是国际上有影响的学术中心之一。自1995年以来,理科发表学术论文近万篇,出版专著近300部,鉴定科研成果300多项,获200多项各类科技奖励(其中国家级30多项),申请专利数近400项。文科发表论文7100多篇,出版各类著作1200多部,获240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奖励,其中有5项成果获1999年全国首届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优秀成果奖。
复旦对国家的贡献
复旦对国家的贡献
复旦大学是中国一所重要的高等学府,为国家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
以下是一些复旦大学在国家发展中的贡献示例:科学研究:复旦大学在许多科学领域进行了重要的研究,涉及自然科学、医学、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
该校的研究成果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人才培养:作为一所顶尖的高等院校,复旦大学致力于培养优秀的人才。
通过教育和培训,复旦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包括科学家、工程师、医生、法律专家等,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社会服务:复旦大学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专业的咨询、技术支持和社区服务。
例如,该校的医学院附属医院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同时也承担着医疗教育和科研任务。
文化传承:作为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大学,复旦大学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该校开设了多个人文社科学科,培养了一批批具备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推动了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
总之,复旦大学通过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多个方面对国家做出了积极贡献,并在国家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全国大学高考百科汇编之《复旦大学》简介精选PPT
院校简介
复旦大学(Fudan University),简称“复旦”,位于中国上海,由中华人民 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985工程、211工程、双 一流A类,入选“珠峰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 养计划”,为“九校联盟”(C9)、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 协会、环太平洋大学协会的重要成员,是一所世界知名、国内顶尖的全国 重点大学。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 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首任校董为国父 孙中山。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 虞夏传》名句“日月光华,旦复 旦兮”,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 望。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 迁重庆
重点信息
* 重点学科数பைடு நூலகம்:30
* 硕士点数量:243
* 博士点数量:154
* 学校院士数量:0 * 是否双一流:是 * 综合满意度(5分制):4.8 * 环境满意度(5分制):4.8
联系方式
学校地址: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电子邮箱:admission@
学校官网:
招生电话:65642222
谢谢!
食堂情况
复旦大学食堂情况介绍 -本部食堂第一次从外面看怎么都看不出是食堂,共分四层。一楼大众菜肴,东首小厅 里菜色多样,味道还可以。二楼较一楼偏贵,但有些小炒的味道很不错。三楼冠名“教授餐 厅”,中午只对教师开放,下午才对学生开放,饭菜的价格较贵。四楼是办公室。 -北区食堂北区食堂是最大的,饭菜品种最齐全,且价格合理。除各色大众菜肴,还有很多特色小吃, 如菠萝饭、桂林米线、烧烤等。一楼、二楼均有糕点饮料出售。它的旁边有一个清真食堂, 为穆斯林同学服务,其服务员也是穆斯林。里面的红烧羊肉真让人垂涎三尺,快去吃吃看吧 ! -南区食堂相比之下,南区食堂是最小的。食堂中菜质量一般,价格中等。一楼二楼均有小炒,但价格 较贵。现在一楼开有卖西点和饮料的专柜(汉堡和蛋塔的味道不错呦,价钱也不高)。二楼 西边有一家清真食堂,饭菜味道可以,只是地方较小。南区食堂旁边有一叫“春晖”的食堂, 其食物感觉一般,但免费汤可是番茄蛋花汤啊,不容易! -六教旁小食堂总体感觉一般,且价格偏贵,环境不是很好。特色馄饨不错:)
复旦本科招生计划
复旦本科招生计划复旦大学本科招生计划复旦大学作为中国顶尖的综合性大学之一,一直以来吸引着海内外优秀的学子。
为了选拔最出色的本科生,复旦大学实行一套严格而全面的招生计划。
本文将对复旦大学本科招生计划进行详细介绍。
1. 招生范围与计划复旦大学本科招生计划覆盖全国各省份的优秀高中毕业生,同时也欢迎境外学生的申请。
每年的招生规模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和人才需求进行调整,以保证师生数量的合理平衡。
招生计划严格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制定,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 招生政策与要求复旦大学本科招生计划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
除了对学术成绩的要求外,还重视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包括体育特长、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方面。
复旦大学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专业设置与招生专业复旦大学本科招生计划涵盖了各个学科门类,在中国学科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学校拥有文、理、工、法、经、管、社会科学、医学等多个学科门类,且各学科门类下设有多个专业方向。
学校依托自身的优势,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趋势,不断调整和创新专业设置,保持学科的前沿性和竞争力。
4. 招生选拔与录取流程复旦大学严格按照国家招生政策和程序开展招生工作。
招生选拔主要通过全国统一高考成绩和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考试成绩综合评定,同时还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面试和体检等环节的评估。
针对一些特殊情况和特殊人群,学校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招生政策和录取流程。
5. 奖助政策与学业辅导复旦大学注重对学生的奖励和引导,设立了各类奖学金和助学金,来激励和资助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学校还设置了完善的学业辅导和就业指导机构,为学生提供学习和职业规划方面的支持和指导。
总结:复旦大学本科招生计划是学校办学理念和战略目标的体现,为了选拔更多优秀的学生,学校制定了全面、公正的招生政策和选拔流程。
通过各种方式的评价和录取,保证学校不仅有高水平的学术研究,而且有充满活力的学生团队。
复旦大学
1 9 4 6 年 8 月 , 复 旦 学 生 达 11 0 0 0 多 人 , 录 取 4 0 0 余 人 , 复 旦 生 物 系 设 立 海 洋学组,是国内高校第一个海洋学专业。12月24日夜,北京大学先修班的女生沈崇被美国兵强行奸污。30日晚, 复旦举行“全校学生大会”,控诉揭露驻华美军暴行,决定从12月31日起罢课三天。31日,复旦与其他各校代表 开会,组成“上海市学生抗议美军暴行联合会”,并决定在1947年元旦举行全市性抗暴游行大示威。
复旦大学
中国上海市境内公办全国重点大学
01 历史沿革
03 办学条件 05 知名校友
目录
02 学术研究 04 文化传统
基本信息
复旦大学,简称“复旦”,位于直辖市上海,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高校, 综 合 性 研 究 型 大 学 , 由 教 育 部 与 上 海 市 重 点 共 建 , 位 列 国 家 “ 双 一 流 ” 、 “ 9 8 5 工 程 ” 、 “ 2 11 工 程 ” 建 设 高 校 , 入选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2011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 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深化创新创业教 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环太平洋大学联盟、九校联盟、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亚洲校园、 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新工科教育国际联盟、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长三角研究型大 学联盟、长三角高校智库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
复旦大学的重点学科有哪些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曾为独立系所。现已与心理学系、社会管理与社会政策系等合并建立了复旦大 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并成为该院中最大的一个系。复旦大学社会学学科为“985工程”、 “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之一,上海市重点学科,拥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予权,设有社 会学博士后流动站。社会学系现有全职教师20人,其中超过一半的教师为海外留学归来的博士; 有教授12人;另有聘自海外名校的顾问和特聘教授5人,访问教授2人。在教师中,有新世纪百千 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拥有先进的社会研究方法多功能实验室。 在科研上,本系致力于开展以理论创新为导向的经验研究;在社会不平等、社区研究、经济社会 学、文化与宗教社会学等领域里,取得了在海内外学界有影响的成果。在教学上,以培养社会学 专业的高级人才为目标,注重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并通过社会实践领会到社会学作为知行 之学的价值;注重使研究生具备同国际学术前沿对话的基础和独立开展学术研究尤其是经验研究 的能力。本系每年大约招收社会学专业本科生60名、硕士生15名、博士生8名、人类学专业硕士 生3名。
2021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复旦大学政治学专Fra bibliotek位居世界第35位。
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复旦大学所属院系,前身是材料科学研究所,1982年复旦大学为了适应国 民经济的发展,组织物理系、化学系部分人员设置,是国内综合性大学中最早设立具有工科性质 的材料学科的几个单位之一,1986年3月正式建立校直属的材料科学系,1990年11月,物理电子 学教研室从物理系转入材料科学系,1993年6月,高分子教研室从材料科学系分出,成立高分子 科学系。
复旦大学物理系创建于1952年,前身是1942年在重庆建立的国立复旦大学数理系物理组,迄今 已有60余年历史。在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中由原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沪 江大学、大同大学等校物理系师生合并而成新的复旦大学物理系。
复旦教育理念
复旦教育理念
复旦大学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以下是复旦大学教育理念的一些主要特点:
1. 知行合一:复旦大学注重将知识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鼓励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并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全人教育:复旦大学强调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包括道德品质、学术能力、艺术修养和身体素质。
该校鼓励学生通过参与文体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来发展自己的非学术技能。
3. 国际视野:复旦大学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的学生。
学校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访问学者计划和交换学生计划,以促进跨文化的理解和交流。
4. 科学研究导向:复旦大学重视科学研究,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校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提供机会和资源支持学生展开自己的研究工作。
5. 社会责任感:复旦大学倡导学生具备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教育过程中,学校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关注社会问题,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6. 面向未来:作为一所综合性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复旦大学不断更新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和经济环境,培养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人才。
综上所述,复旦大学以培养全面发展、具有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为教育目标,注重知行合一、全人教育、国际视野、科学研究导向、社会责任感和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
复旦大学bbs
复旦大学bbs复旦大学BBS是一个旨在提供学生交流、分享和讨论的平台。
这个BBS不仅仅是一个论坛,更是一个集新闻、活动、资源分享为一体的多功能平台。
在这里,学生们可以交流学习经验、发表观点、参与社团活动以及获取各种资源。
首先,复旦大学BBS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经验的机会。
在学术方面,学生们可以在这里分享学习方法、备考经验和学习心得。
例如,一位学长可以发帖分享他在应对某门课程时的一些建议和技巧,这对学弟学妹们来说将是非常有用的。
此外,学生们还可以在BBS上讨论各种学术问题,互相学习和解答疑惑。
其次,复旦大学BBS也是一个发布和宣传校园活动的平台。
各个社团和团队可以通过BBS发布他们组织的活动信息,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
这不仅能够提高活动的知名度,还可以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例如,学生社团可以在BBS上发布他们的比赛、演讲和展览信息,吸引对此感兴趣的同学们前来参加。
此外,复旦大学BBS也是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
学生们可以在这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包括课件、教辅资料和习题答案等。
这样一来,大家可以通过互相分享资源,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
同时,学生们也可以在BBS上寻找求助和提问,获取帮助和答案。
这种资源共享的文化使得学生们在学术上能够互相支持和帮助。
总而言之,复旦大学BBS是一个具有多功能性的平台。
它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经验、发布活动和资源共享的机会。
通过这个平台,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沟通交流,丰富自己的校园生活。
无论是学术问题还是校园活动,复旦大学BBS都是一个汇聚思想和信息的地方,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校园体验。
大家可以在这里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接下一篇)。
上海复旦校训和精神
上海复旦校训和精神复旦大学是中国国内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其校训和精神是学校办学理念的重要体现。
回顾复旦大学的历史和发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校训和精神对于学校的重要性,并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校训和精神。
上海复旦大学创立于1917年,最初名为复旦公学。
复旦一词取自中国传统经典《诗经》,意为“复兴大世”,寓意着学校的宗旨就是为了中国的繁荣和复兴而存在。
1922年复旦公学改名为复旦大学,成为一所全日制综合性大学。
在国内外的历史进程中,复旦大学始终秉持着“博学而笃志,刎肤而至诚”的校训,通过培养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来实现复兴大世的目标。
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刎肤而至诚”蕴含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观。
首先,“博学”强调学生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还要涉猎其他学科领域,形成全面的思维和视野。
复旦大学注重学术研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拓宽学术视野,培养跨学科的研究能力。
其次,“笃志”鼓励学生要坚定目标,立志成为有用之才。
在复旦大学的教育环境中,学生被要求怀揣梦想,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不断克服困难和挑战,努力实现自己的职业和人生理想。
再次,“刎肤”意味着学生要以实际行动来贯彻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复旦大学注重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实习和社会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琢磨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最后,“至诚”强调学生要有诚信和正直的品质,对待学术、对待他人都要以真诚和诚信为基础。
复旦大学的精神也是学校的宝贵财富。
复旦大学精神概括为“求是精神、创新精神、奋斗精神、国际精神”。
首先,“求是精神”指复旦大学秉持追求真理、敢于探索的学术精神。
复旦大学挖掘知识和智慧的力量,鼓励学生和教师自由思考和创新。
其次,“创新精神”强调学校鼓励学生和教师在学科研究和教学中寻求新知和新方法,创造新的成果和突破。
复旦大学充分发挥学术创新和科学精神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社会和国家的进步做出贡献。
复旦大学【图文】
復旦大學【圖文】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
“复旦”二字由创始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选定,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
复旦历史上曾经拥有一大批学术大师和著名学者,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复旦校区绿化极好,各种植物、草坪和建筑物相映成趣,是长江一带大学中环境较为优越的大学。
复旦大学邯郸路200号校门--建于1965年复旦公学,1905年中秋节正式开学,是第一所由中国人通过民间集资自主创办的高等学校。
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
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
1946年学校迁回上海江湾原址。
鲁迅、郭沫若、邹韬奋、老舍、竺可桢、马寅初等著名学者曾到校演讲或任教。
1950年高校初步进行院系调整,1952年秋全国高校院系再次调整。
二十世纪80年代以后,通过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同建设,以及“七五”、“八五”和“九五”的重点建设,复旦大学逐步发展成为一所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以及管理科学在内的多科性研究型综合大学。
2000年4月27日上海医科大学与复旦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
2005年是复旦大学的百年校庆,国家主席胡锦涛曾发来贺信。
复旦大学毛主席塑像毛主席不戴帽背手站像,是学校的地标之一,位于校园中轴线上。
采用了文革时期普遍的建造规格,像高7.1米,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七一建党日;座高5.16米,纪念文革纲领性文件“五·一六通知”;总高12.26米,象征着毛主席的生日(12月26日)。
复旦大学陈望道校长塑像陈望道(1891.1.18-1977.10.29)浙江义乌人,中国学者、教育家。
1915年赴日多所大学留学,获中央大学法学学士。
1920年应陈独秀邀请返回中国,成为《共产党宣言》首位全本中译者。
他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人之一,参与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是上海地区推选的中共一大代表,但未参会。
复旦校史馆解说词
复旦校史馆解说词各位来宾:大家好!欢迎来到复旦大学校史馆。
我是今天的讲解员,将带领大家一同走进这座充满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建筑,了解复旦大学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
首先,让我们来到校史馆的入口。
这里陈列着复旦大学的校徽和校训,它们是复旦精神的象征。
校徽中的“复旦”二字取自《尚书》中的“日月光华,旦暮复旦”,寓意着学校与日月同光,不断追求卓越。
而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则强调了学思结合、志向坚定的重要性。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第一展厅。
这里展示了复旦大学的创立和发展历程。
1905年,复旦公学创立于上海,成为中国第一所私立大学。
自此以后,学校经历了多次更名和迁址,逐渐发展成为国内著名的高等学府。
这里还陈列着一些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献资料,展现了复旦大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风貌。
现在,我们来到了第二展厅。
这里主要展示了复旦大学在各个时期的学科建设和师资力量。
自创立以来,复旦大学始终坚持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和高素质的人才培养。
这里陈列着一些著名教授和校友的照片和事迹,他们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同时,也展示了学校在各个学科领域的卓越成就和国际影响力。
最后,我们将来到第三展厅。
这里展示了复旦大学的文化底蕴和社会责任。
学校始终秉持“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这里陈列着一些校园文化活动的照片和纪念品,展现了学生们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
同时,也展示了学校在服务社会、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贡献和成果。
各位来宾,通过今天的参观,相信大家对复旦大学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感谢大家的聆听和支持!。
复旦读博毕业条件 -回复
复旦读博毕业条件 -回复复旦大学作为中国一流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严格,毕业条件也相对较高。
以下将从复旦大学博士毕业条件的学术要求、论文要求、学位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学术要求1.1 课程学习:博士研究生在学期内需要修完规定的学分学习,主要包括学科专业课和研究生公共课。
要求获得一定的学分方可毕业。
学位课程的学习主要包括学术前沿进展、科研方法与技能培养、学科专业基础课程等。
1.2 学术素质:博士研究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较强的科研能力,独立从事研究工作的潜力和基础,具有学术询问、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健康而尊重学术规范的学术道德。
二、论文要求2.1 论文撰写:博士研究生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和撰写,论文内容应有研究性和创新性,属于对学术领域有一定的贡献。
要求博士学位论文能够突出表达作者对学科领域充分了解,能够进行前沿问题的分析,证明对研究方向的深刻理解和创新性见解。
2.2 论文评审:博士学位论文需完成论文评审程序,经过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评定,论文内容和研究结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
三、学位要求3.1 学术成果:博士研究生需要在学期内取得一定数量的学术成果,包括发表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上的学术论文、主持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参与学术会议等。
3.2 学位答辩: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评审之后,需参加学位答辩。
答辩要求研究生对自己的研究成果和解决的问题进行系统性、审慎性的阐述,并能够就相关问题进行深入反思和讨论。
3.3 学术道德:毕业生需要具有较高的学术道德修养,研究诚实守信,不得有学术不端行为。
复旦大学博士毕业条件要求博士研究生在学术、论文和学位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一定的标准,这些要求旨在培养具备扎实学术基础和创新精神的高水平人才。
希望研究生在学习期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完成学业,成为具有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卓越博士研究生。
复旦大学人事处
复旦大学人事处复旦大学人事处是学校管理机构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负责处理学校教职工和工作人员的招聘、管理、培训和离职等事务。
作为一所国内一流的高等学府,复旦大学人事处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任务,在学校整体运转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事处的组成复旦大学人事处由一支高效、专业的团队组成,他们具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有效地管理学校的人事事务。
人事处的主要职能包括:•招聘:负责学校的教职工和工作人员的招聘工作,确保招聘程序的公平、公正。
•管理:对学校教职工和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包括考勤管理、绩效评定等。
•培训: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
•离职:处理教职工和工作人员的离职手续,确保离职工作的合规性。
人事管理的挑战在日常工作中,复旦大学人事处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
首先,招聘工作可能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市场竞争激烈,人才的吸引面临一定的挑战。
其次,在员工管理方面,如何平衡员工的工作需求和学校的利益,如何保持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此外,培训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也是人事处需要面对的挑战之一。
人事处的发展与展望为了更好地应对挑战,复旦大学人事处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创新。
通过引入新的人才招聘渠道,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关怀,人事处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同时,人事处还积极推动人事管理信息化,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在未来,复旦大学人事处将继续致力于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团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合作,人事处将努力实现学校人事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和专业化,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语复旦大学人事处作为学校管理机构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其工作对于学校的整体运转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发展中,人事处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相信在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下,复旦大学人事处的工作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代宗师——陈望道先生
• 陈望道先生自1920年9月来校任教起, 直到1977年10月29日逝世,在复旦 大学这块园地里辛勤耕耘了半个世 纪。他先后担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 授、中文系主任、新闻系主任、文 学院代院长、复旦实验中学主任、 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兼文学院院长、 校长等职,陆续开设了修辞学、逻 辑学、文法学、文艺理论、美学、 新闻学等课程。他毕生热情培养学 生,并鼓励他们走向社会,为中国 人民的革命事业培养了大批优秀干 部和人才。
• 人 文 复 旦
• 辉 煌 校 史
• 复 旦 校 训
• 复 旦 简 介
复旦大学简介
• •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 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 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 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 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 校名“复旦”二字选自 《尚书大传〃虞夏传》 中“日月光华,旦复旦 兮”的名句,意在自强 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 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 强国的希望。 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 海医科大学合并,成立 了新的复旦大学,进一 步拓宽了学校的学科结 构,形成了文理医三足 鼎立的学科格局,办学 实力进一步增强,已经 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哲学、 经济学、法学、教育学、 文学、历史学、理学、 工学、医学、管理学等 十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 盲 按类教学 • 复旦教学理念 : 宽口径 厚基础 重能力 求创新 • 复 旦 校 训 :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 复 旦 学 风 : 刻苦 严谨 求实 创新 • 复 旦 校 风 : 文明 团结 健康 奋发
复旦创始人——马相伯
马相伯原名志德,亦名建常,相伯 是他的字,一八四零年三月生于 江苏丹一个数代笃信天主教的 家庭中。一九三九年由广西经 越南去昆明途中,因病卒于谅山。 马先生历经中国近百年来受尽 帝国主义侵略压迫的时代,更是 目睹封建帝王、反动军阀、国 民党反动派各个政权的腐败无 能、贪婪媚外,置中国人民于水 深火热中之现状。因此,这使他 从小就孕育了强烈的爱国心。
值得纪念的人——李登辉先生
每逢校庆,总不能不引起人们对李登辉 老校长的怀念.这是因为,李登辉先生不 仅是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 而且还是忠诚的爱国主义者。李先生 致力复旦大学的建设凡四十年,以其博 大精深的学问、正直诚实的人格、诲 人不倦的态度和爱校如家的精神,为国 家为民族培养了一批有用的人才。无 论从那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不应该被复 旦大学的师生员工所遗忘的。
孙中山与复旦大学
中山先生在临时政府经费紧缺,四处举借 外债的情况下,不仅指拨了徐家汇李公祠 堂为校舍,还拨出一万银元,作为复校经 费,挽救了复旦面临的一次严重危机。是 年,复旦成立了历史第一届校董会,中山 先生被邀为校董。这是中山以革命领袖的 身份,惟一一次出任一所私立学校的校董。 在中国高校史上,还没有第二所学校有过 复旦这种荣幸,可见中山先生对复旦寄托 着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