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综合法与分析法公开课
课件6:2.2.1 综合法与分析法
情景导入 夏天,在日本东京的新宿区 的一幢公寓内,发生了一宗凶杀 案,时间是下午 4 时左右.警方 经过三天的深入调查后,终于拘 捕到一个与案件有关的疑犯,但是他向警方做不在现 场证明时,说:“警察先生,事发当天,我一个人在箱 根游玩.
直至下午 4 时左右,我到芦之湖划船.当时适值雨后天 晴,我看到富士山旁西面的天空上,横挂着一条美丽的 彩虹,所以凶手是别人,不是我!”你知道疑犯的话露 出了什么破绽吗?警方是怎样证明他在说谎的呢?
由余弦定理,有 b2=c2+a2-2cacos60°, 得 c2+a2=ac+b2, 两边加 ab+bc 得 c(b+c)+a(a+b)=(a+b)(b+c), 两边除以(a+b)(b+c)得a+c b+b+a c=1, ∴a+c b+1+b+a c+1=3,
即a+1 b+b+1 c=a+3b+c. ∴(a+b)-1+(b+c)-1=3(a+b+c)-1.
知识链接 1.合情推理所得到的结论是否一定正确? 2.演绎推理中经常使用的是哪种形式的推理? 【答案】1.合情推理所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正确. 2.演绎推理经常使用的是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组 成的三段论推理.
教材预习 一、直接证明 直接证明是从命题的条件或结论出发,根据已知的 定义、公理、定理,直接推证结论的真实性.常用的直 接证明方法有综合法与分析法.
方法总结 (1)综合法和分析法各有优缺点.从寻求解题思路来看, 综合法由因导果,往往枝节横生,不容易奏效;分析法 执果索因,常常根底渐近,有希望成功.就表达证明过 程而论,综合法形式简洁,条理清晰;分析法叙述繁锁, 文辞冗长.也就是说分析法利于思考,综合法宜于表述.
a+
b成立,
只需证
a+ b
ba2≥(
2.2.1 综合法和分析法(2)(优秀经典公开课比赛教案).
课题:2.2. 1综合法和分析法第2课时学科:数学年级:高二班级:一、教材分析:综合法和分析法是直接证明的两类基本方法,是在学习了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基础上,学习证明数学结论的两种常见方法,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这种证明的方法渗透到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几,解析几何等等。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直接证明的基本方法:分析法.了解分析法的思维过程、特点.2.过程与方法会用分析法证明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参与,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端正严谨治学的态度,提高逆向思维的论证能力.三、教学重点重点:掌握分析法的思维过程、特点及其解题步骤,会用分析法证明数学问题.四、教学难点难点:根据问题的特点,结合分析法的思考过程、特点,应用分析法证明较复杂的数学问题.分析法是从结论到条件的逻辑推理方法,即从题目结论入手索证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经过一系列的中间推理索证,最后要把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所以对结论变形、转化是问题解决的关键,也是问题的突破点,应该重点讲解.五、教学准备1、课时安排:1课时2、教具选择:电子白板六、教学方法:建议本节课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师主要作用在“引导”“点拨”,让学生自主思考分析法的证明特点,掌握分析法的证明格式与解题步骤,对于不同类型的问题如何思考、如何进行逆向推理,教师应给出必要的指导.另外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由结论去索证问题成立的充分条件,从结论入手并不是说证明就不需要已知条件,而是证明过程要时时处处关注已知,将证明引向已知或明显成立的式子是证明的关键.证明过程每一步都需可逆.在解答每一个例证前,最好先引导学生分析出思维路线图,然后再由学生给出证明.七、教学过程:1、自主导学:阅读课本36—41页回答下列问题:(学生课前预习后提出疑惑,老师解答)【问题导思】证明不等式:3+22<2+7成立,可用下面的方法进行.证明:要证明3+22<2+7,由于3+22>0,2+7>0,只需证明(3+22)2<(2+7)2.展开得11+46<11+47,只需证明6<7,显然6<7成立.∴3+22<2+7成立.1.本题证明从哪里开始?【提示】从结论开始.2.证题思路是什么?【提示】寻求每一步成立的充分条件.2、合作探究(1)分组探究探究点分析法的定义1.分析法的定义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分析法.2.分析法的框图表示Q⇐P1→P1⇐P2→P2⇐P3→…→得到一个明显3.设a,b为实数,求证:a2+b2≥22(a+b).【思路探究】 分析:讨论a 2+b 2≥22(a +b )成立的条件,分a +b ≥0和a +b <0两种情况.【自主解答】 若a +b <0,a 2+b 2≥22(a +b )显然成立. 若a +b ≥0,要证a 2+b 2≥22(a +b )成立, 只需证a 2+b 2≥12(a +b )2成立, 即证a 2+b 2≥12(a 2+2ab +b 2)成立, 即证12(a 2-2ab +b 2)≥0, 即12(a -b )2≥0成立, 因为12(a -b )2≥0成立,且以上每步都可逆. 所以a +b ≥0时,a 2+b 2≥22(a +b )成立, 综上可知:a ,b 为实数时,a 2+b 2≥22(a +b )成立. (2)教师点拨1.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依据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已知的重要不等式和逻辑推理的基本理论.2.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是从要证的不等式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最后得到的充分条件是已知(或已证)的不等式.3.用分析法证明数学命题时,一定要恰当地用好反推符号“⇐”或“要证明”、“只需证明”、“即证明”等词语.3、巩固训练1.已知a >0,b >0,证明不等式a 2b +b 2a≥a +b . 【证明】 要证a 2b +b 2a≥a +b ,只需证a 3+b 3≥a 2b +b 2a ,只需证a 3+b 3-a 2b -b 2a ≥0,即证(a -b )2(a +b )≥0.又a >0,b >0,(a -b )2(a +b )≥0显然成立.因此,原不等式成立.2.在数列{a n }中,a 1=12,a n +1=12a n +12n +1,设b n =2n a n ,证明:数列{b n }是等差数列. 【思路探究】 分析{b n }成为等差数列的条件是否成立.【自主解答】 要证{b n }为等差数列,只要证b n +1-b n =d (常数)(n ≥1),即证2n +1a n +1-2n a n 为常数.即证2n +1(12a n +12n +1)-2na n 为常数,而2n a n +1-2n a n =1为常数成立.∴{b n }是等差数列.4、拓展延伸已知函数f (x )=lg(1x -1),x ∈(0,12),若x 1,x 2∈(0,12),且x 1≠x 2.求证:12[f (x 1)+f (x 2)]>f (x 1+x 22).【思路探究】 用分析法,逆推所证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自主解答】 要证12[f (x 1)+f (x 2)]>f (x 1+x 22),只需证lg(1x 1-1)+lg(1x 2-1)>2lg(2x 1+x 2-1),只需证(1x 1-1)(1x 2-1)>(2x 1+x 2-1)2.∵(1x 1-1)(1x 2-1)-(2x 1+x 2-1)2=x 1-x 22-x 1-x 2x 1x 2x 1+x 22.由于x1,x2∈(0,12),且x1≠x2,∴x1-x22-x1-x2x1x2x1+x22>0,即(1x 1-1)(1x2-1)>(2x1+x2-1)2,∴12[f(x1)+f(x2)]>f(x1+x22).5、师生合作总结1.综合法的特点是: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出未知.2.分析法的特点是: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3.分析法和综合法各有优缺点.分析法思考起来比较自然,容易寻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缺点是思路逆行,叙述较繁;综合法从条件推出结论,较简捷地解决问题,但不便于思考.实际证题时常常两法兼用,先用分析法探索证明途径,然后再用综合法叙述出来.4.利用分析法证明时,在叙述过程中“要证”“只需证”“即要证”这些词语必不可少,否则会出现错误.5.逆向思考是用分析法证题的主题思想,通过反推,逐步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正确把握转化方向,使问题顺利获解.八、课外作业1.直接证明中最基本的两种证明方法是( )A.类比法和归纳法B.综合法和分析法C.比较法和二分法D.换元法和配方法【解析】根据综合法和分析法的定义可知,二者均为直接证明方法.【答案】 B2.欲证2-3<6-7,只需要证( )A.(2-3)2<(6-7)2B.(2-6)2<(3-7)2C.(2+7)2<(3+6)2D.(2-3-6)2<(-7)2【解析】∵2-3<0,6-7<0,∴要证2-3<6-7,只需证2+7<3+6,即证(2+7)2<(3+6)2.【答案】 C3.在证明命题“对于任意角θ,cos4θ-sin4θ=cos 2θ”的过程“cos4θ-sin4θ=(cos2θ+sin2θ)(cos2θ-sin2θ)=cos2θ-sin2θ=cos 2θ”中应用了( ) A.分析法B.综合法C.分析法和综合法综合使用D.间接证法【解析】符合综合法的证明思路.【答案】 B4.已知a>b>0,试用分析证明a2-b2a2+b2>a-ba+b.【证明】要证明a2-b2a2+b2>a-ba+b(由a>b>0,得a-b>0).只需证(a2-b2)(a+b)>(a2+b2)(a-b),只需证(a+b)2>a2+b2,即2ab>0,因为a>b>0,所以2ab>0显然成立.九、板书1.综合法推理清晰,易于书写,分析法从结论入手,易于寻找解题思路.2.在实际证明命题时,常把分析法与综合法结合起来使用.十、教学反思:本节课学习了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变形”是解题的关键,是最重一步。
课件8:2.2.1 综合法和分析法
要证 a2+b2≥ 22(a+b),
只需证(
a2+b2)2≥
22(a+b)2,
即证 a2+b2≥12(a2+b2+2ab),即证 a2+b2≥2ab.
因为 a2+b2≥2ab 对一切实数恒成立,
所以 a2+b2≥ 22(a+b)成立.
归纳升华 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时应注意: (1)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依据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已 知的重要不等式和逻辑推理的基本理论; (2)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思路是从要证不等式出发,逐 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最后得到的充分条件是 已知(或已证)的不等式;
2.欲证 2- 3< 6- 7,只需证明( ) A.( 2- 3)2<( 6- 7)2 B.( 2- 6)2<( 3- 7)2 C.( 2+ 7)2<( 6+ 3)2 D.( 2- 3- 6)2<(- 7)2
【答案】C
3.在△ABC中,tan A·tan B>1,则△ABC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确定 【解析】因为tan A·tan B>1,所以A,B只能都是锐角, 所以tan A>0,tan B>0,1-tan A·tan B<0.
由已知 0<x<1,只需证明a+2 b·b+2 c·a+2 c>abc.
由基本不等式得a+2 b≥ ab>0,b+2 c≥ bc>0,
a+c 2≥
ac>0.又因为 a,b,c 是不全相等的正数,
所以a+2 b·b+2 c·a+2 c> a2b2c2=abc. 即a+2 b·b+2 c·a+2 c>abc 成立. 所以 logx a+2 b+logx b+2 c+logx a+2 c<logx a+logx b +logx c 成立.
课件3:2.2.1综合法与分析法
用分析法去思考,寻找证题途径,用综合法进行书写;或者联合使用分析法与综合法,即从“欲知”想“需知”(分析),从“已知”推“可知”(综合),双管齐下,两面夹击,逐步缩小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距离,找到沟通已知条件和结论的途径.
抢数游戏
游戏规则:两人从1开始轮流抢正整数,从小到大,不能跳过任何一个正整数,每人每次可以抢一个数或两个数。如:甲:1(或1,2)乙:2(或2,3)达标要求:谁先抢到20谁赢。
分析法综合法
概念
(回顾小结)
分析法 解题方向比较明确, 利于寻找解题思路; 综合法 条理清晰,易于表述。
找出隐含条件
例1:在△ABC中,三个内角A、B、C对应的边分别为a、b、c,且A、B、C成等差数列,、b、c成等比数列,求证△ABC为等边三角形.
典例探究
跟踪练习:思考:请对综合法与分 Nhomakorabea法进行比较,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回顾以往的数学学习,说说你对这两种证明方法的新认识。
综合法的特点: 由因导果
分析法的特点:执果索因
第二章推理与证明
2.2.1综合法和分析法
复习
综合法
分析法
(学生活动)
1.综合法
——由因导果
从命题的条件出发,利用定义、公理、定理及运算法则,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 (又称顺推证法)
注:用P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定理,公理等.Q表示所要证明的结论,则综合法可用框图表示为:
上联:由因导果,顺藤摸瓜
下联:执果索因,逆推破案
横批:得心应手
用综合法或分析法证明:
用P表示已知条件,定义,定理,公理等,用Q表示要证的结论,则上述过程可用框图表示为:
2.2.1综合法和分析法PPT课件
()
❖ A.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B.充要条件
❖ C.充分条件
❖ D.必要条件
❖ [答案] D
❖ [解析] ∵②⇒①,但①不一定推出②.故•18 应选D.
2.若 a,b,c∈R,且 ab+bc+ac=1,则下列不等
式成立的是
()
A.a2+b2+c2≥2 B.(a+b+c)2≥3 C.1a+1b+1c≥2 3 D.abc(a+b+c)≤13 ❖ [答案] B
步反推,寻找使当前命题成立的充分条件,
即用分析法证明.
[证明] ∵a>0,b>0,要证
a+ b
b≥ a
a+
b成立,
只需证
a+ b
ba2≥(
a+
b)2 成立,
即证ab2+ba2+2 ab≥a+b+2 ab成立.
•5
即证a3a+bb3≥a+b.
也就是证(a+b)(a2-ab+b2)≥ab(a+b)成立.
要证a+1 b+b+1 c=a+3b+c,
即证a+a+b+b c+a+b+b+c c=3,
也就是a+c b+b+a c=1,
❖ 只需证c(b+c)+a(a+b)=(a+b)(b+c),
❖ 需证c2+a2=ac+b2,
❖ 又△ABC三内角A、B、C成等差数列,故B
=60°,
•11
❖ 由余弦定理,有 ❖ b2=c2+a2-2accos60°,即b2=c2+a2-ac, ❖ 故c2+a2=ac+b2得证. ❖ 综合法: ❖ 证明:∵△ABC三内角A、B、C成等差数列, ❖ ∴B=60°. ❖ 由余弦定理,有b2=c2+a2-2cacos60°, ❖ 得c2+a2=ac+b2, ❖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ab+bc得 ❖ c(b+c)+a(a+b)=(a+b)(b+c),
课件9:2.2.1 综合法和分析法
(3)思路方法: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思路是从要证的不 等式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最后得到 的充分条件是已知(或已证)的不等式; (4)应用技巧:用分析法证明数学命题时,一定要恰当 地用好“要证”、“只需证”、“即证”等词语.
命题方向3:综合法和分析法的综合应用
例 3:已知 a、b、c 是不全相等的正数,且 0<x<1. 求证:logxa+2 b+logxb+2 c+logxa+2 c<logxa+logxb+logxc.
又∵a、b、c 是不全相等的正数,
∴a+2 b·b+2 c·a+2 c> a2b2c2=abc.
即a+2 b·b+2 c·a+2 c>abc 成立.
∴
logx
a+b 2
+
logx
b+2 c+
logx
a+c 2
<
logxa
+logxb
+
logxc
成
立.
方法规律总结:综合法推理清晰,易于书写,分析 法从结论入手,易于寻找解题思路.在实际解决问 题中,分析法与综合法往往结合起来使用,先分析 由条件能产生什么结论,再分析要得出需要的结论 需要什么条件,逐步探求两者之间的联系,寻找解 答突破口,确定解题步骤 用_____P___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定理、公理等, ___Q_____表示所要证明的结论,则综合法的推理形式为
P⇒Q1 → Q1⇒Q2 → Q2⇒Q3 →…→ Qn⇒Q 其逻辑依据是三段论式演绎推理.
知识点2:分析法证明不等式 新知导学
4.分析法定义 从要证明的___结__论___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__充__分____ 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 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这种证明方 法叫做分析法
课件5:2.2.1 综合法与分析法
即证 c(b+c)+a(a+b)=(a+b)(b+c),即证 c2+a2=ac +b2.
∵△ABC 三个内角 A、B、C 成等差数列.∴B=60°. 由余弦定理,有 b2=c2+a2-2cacos 60°,即 b2=c2+a2 -ac.
分析法 (1)定义:分析法是从待证 结论 出发,一步一步寻求结论 成立的充分条件,最后达到题设的已知条件或已被证明的事 实的论证方法. (2)分析法的推证过程
B(结论)⇐B1⇐B2…⇐Bn⇐A(已知)
综合法
在△ABC 中,三边 a,b,c 成等比数列.求证: acos2C2 +ccos2A2 ≥32b.
已知 a,b,c,d∈R,求证:(ac+bd)2≤(a2+b2)(c2+d2).
【证明】 ∵左边=a2c2+2abcd+b2d2≤a2c2+(a2d2+ b2c2)+b2d2
=(a2+b2)(c2+d2)=右边, ∴(ac+bd)2≤(a2+b2)(c2+d2).
分析法
设 a,b 为实数,求证: a2+b2≥ 22(a+b). 【思路探究】 待证不等式中含有根号,用平方法去根 号是关键. 【自主解答】 当 a+b≤0 时,∵ a2+b2≥0, ∴ a2+b2≥ 22(a+b)成立.
1.用综合法证明有关角、边的不等式时,要分析不等式 的结构,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将角化为边或边化为角.通 过恒等变形、基本不等式等手段,可以从左证到右,也可以 从右证到左,还可两边同时证到一个中间量,一般遵循“化 繁为简”的原则.
2.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时常用的结论: (1)ab≤(a+2 b)2≤a2+2 b2(a,b∈R); (2)a+b≥2 ab(a≥0,b≥0).
课件8:2.2.1 综合法与分析法
学习目标 1.理解综合法、分析法的意义,掌握综合法、分析法的 思维特点.(重点、易混点) 2.会用综合法、分析法解决问题.(重点、难点)
基础·初探 教材整理 1 综合法 1.直接证明 (1) 直 接 证 明 是 从 命 题 的 条 件 或 结 论 出 发 , 根 据 已 知 的 ___定__义_____、____公__理____、_____定__理___,直接推证结论的 真实性. (2)常用的直接证明方法有__综__合__法____与__分__析__法____.
所以 B=60°, 所以 cos B=a2+2ca2c-b2=12, 即 a2+c2-b2=ac 成立. ∴(a+b)-1+(b+c)-1=3(a+b+c)-1 成立.
法二:(综合法) 因为△ABC 的三内角 A,B,C 成等差数列, 所以 B=60°. 由余弦定理, 有 b2=c2+a2-2accos 60°. 所以 c2+a2=ac+b2, 两边加 ab+bc,得
2.综合法 (1)定义:综合法是从__原__因______推导到___结__果_____的思维 方法,也就是从已知条件出发,经过逐步的推理,最后达 到待证结论. (2)符号表示:P0(已知)⇒P1⇒P2⇒…⇒Pn(结论).
预习自测 1.已知 a,b,c 为正实数,且 a+b+c=1, 求证:1a-11b-11c-1≥8. 证明过程如下: ∵a,b,c 为正实数,且 a+b+c=1, ∴1a-1=b+a c>0,b1-1=a+b c>0,1c-1=a+c b>0,
∴1a-11b-11c-1=b+a c·a+b c·a+c b≥2
bc·2 ac·2 abc
ab
=8,
当且仅当 a=b=c 时取等号,∴不等式成立. 这种证法是_综__合__法_____(填综合法、分析法).
2.2.1综合法和分析法课件人教新课标
证明
(2)平面BCE⊥平面CDE. 证明 ∵△ACD为等边三角形,F为CD的中点, ∴AF⊥CD. ∵DE⊥平面ACD,AF⊂平面ACD,∴DE⊥AF. 又CD∩DE=D,CD,DE⊂平面CDE, ∴AF⊥平面CDE. ∵BG∥AF,∴BG⊥平面CDE. 又∵BG⊂平面BCE,∴平面BCE⊥平面CDE.
解析 因为 a≠b,所以 a+b=2>2 ab,
a2+b2 a+b2-2ab
所以 ab<1,所以 2 =
2
=2-ab>1,
a2+b2 所以 2 >1>ab.
12345
解析 答案
2.函数 f(x)=xlo|xg|a|x|(0<a<1)的图象大致是
√
解析 取 a=12,当 x=2 时,f(2)=-1<0,排除 A,B; 当x=-2时,f(-2)=1>0,排除D,故选C.
第二章 §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2.1 综合法和分析法
学习目标 1.结合已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即 综合法和分析法. 2.了解综合法和分析法的基本模式、思考过程及特点. 3.掌握直接证明的一般步骤,会用综合法和分析法证明一些简 单的问题. 4.通过具体案例,体会数学证明的特点,感受逻辑证明在数学 及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思考辨析 判断正误] 1.综合法是执果索因的逆推证法.( × ) 2.分析法就是从结论推向已知.( × ) 3.分析法与综合法证明同一问题时,一般思路恰好相反,过程相逆.( √ )
题型探究
类型一 综合法
命题角度1 综合法在证明等式、不等式问题中的应用
例 1 若ax+by=1(a,b,x,y 为正实数,且 a≠b),求证:x+y≥( a+ b)2.
《2.2.1 综合法与分析法》课件4-优质公开课-人教B版选修2-2精品
探究二
探究三
首页
J 基础知识 ICHU ZHISHI
Z S 重点难点 HONGDIAN NANDIAN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典型例题 4】 已知 α,β≠kπ+���2���(k∈Z),且 4sin2α-2sin2β=1.
求证:11+-������������������������������������22αα = 2(11-+���������������������������������2���β2β). 思路分析:由于要证的等式较为复杂,而已知条件信息较少,所以可从要 证的等式出发,利用分析法证明.
-12-
2.2.1 综合法与分析法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首页
J 基础知识 ICHU ZHISHI
Z S 重点难点 HONGDIAN NANDIAN
随堂练习
UITANG LIANXI
分析法的应用
1.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探求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最后找到恰恰都 是已证的命题(定义、公理、定理、法则、公式等)或要证命题的已知条件 时,命题得证.这正是分析法证明问题的一般思路.
a+b 2
2
+3,
只需证 a2+b2+6>(a+2b)2+6,
只需证 a2+b2>(a+2b)2,
因此只需证 2a2+2b2>a2+2ab+b2,
即证 a2+b2>2ab,只需证(a-b)2>0,
由于 a>b>0,所以(a-b)2>0 显然成立,
故原不等式成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BC
不等式
a+b : 2
ab
(a>0,b>0)的证明.
结论
证法1:综合法
2 ( a b ) 0 ∵
a+b ab 证法2:要证 2 思考交流 只要证 a + b 2 ab
2 ab 0 1. 条件与结论的位置 ∴a+b
2.推证的方向 2 ab ∴a+b 3. 推证的书写格式
由a,b,c成等比数列,有 b = ac. 法 由余弦定理 b2 = a2 + c2 - 2accosB = a2 + c2 由 2 2 因 ac = a + c - ac 2 导 即 (a - c) = 0. ∴ a=c. 果
π 由① ① ②,得 B = . 3
2
- ac.
3 所以△ABC为等边三角形.
1 1 即证 a 1 a a 1 a 2
只需证 a 1 a a 1 a 2
又 a 1 a 1, a a2
a 1 a
原不等式成立.
a 1 a 2成立.
【解题准备】: 1.将A,B,C成等差数列,转化为符号语言就是2B=A+C; 2. a,b,c成等比数列转化为符号语言就是b2=ac;
3.隐含条件A,B,C为△ABC的内角,A+B+C=180°.
边和角统一起来, 用余弦定理进行证明.
证明:由A,B,C成等差数列,有
综 合
2B=A+C. ①
∵A,B,C为△ABC的内角, ∴A+B+C=180°.②
3.失误防范:分析法的证明格式 格式要规范,一般为“要证…,只需证…,只要证…,即证…显然成 立(或已知,已证…),所以原结论成立
逆向思维的应用 4.解题思想方法:
当 a≥2 时,求证: a+1- a< a-1- a-2.
【思路点拨】条件和结论的联系不明确,考虑用 分析法证明.
【证明】
要证 a 1 a a 1 a 2,
b a c 2ac cos B
2 2 2
二、课前检测 1. 6 2.B 三、均值不等式的证明方法,证明过程? 有哪些方法? a+b 证明: ab (a>0,b>0). 2
2.2.1综合法与分析法
【学习目标】 1.掌握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
2.理解综合法和分析法的思考过程、特点,会用分析法和综合 法证明数学问题. 【重点难点】 1.综合法、分析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及步骤.(重点) 2.综合运用综合法、分析法解决较复杂的数学问题.(难点)
2.逻辑关系: (P表示已知条件,Q表示要证明的结论)
Q (结论) Pn P2 P 1 P(已知或明显成立的条件 )
寻找充分条件.
3.思维特点:
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即“执果索 要证:...... 因” . 4. 分析法的书写格式:
只需证:...... 只要证:...... 即证......显然成立 所以,结论成立
…
a+b 证明: 2
证明:
ab (a>0,b>0).
思考交流
1.条件与结论的位置 ab 2.推证的方向 证明 : 2 3.推证的书写格式
ab
P ∵ ( a b )2 0
P1 ∴ a + b 2 ab 0 条件
P2 ∴ a + b 2 ab a+b Q ∴ ab 成立 2
只需证 a + b 2 ab 0 即证
( a b )2 0
a+b ab 成立 ∴ 2
( a b )2 0 显然成立
a+b 所以 2 条件
ab成立
精讲点拨 一、分析法(执果索因,逆推法)
1.定义:
从待证结论出发,逐步寻求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最 后达到题设的已知条件或已被证明的事实.
只需证(a 1)(a 2) a(a 1),
只需证-2<0,显然成立,则原不等式成立.
【思维总结】 含有根号的式子,应想到用平方 法去根号,且在平方时应保证两边为正,同时要 有利于再次平方,因此需移项.另外,此题还可 用分子有理化来解决,请同学们动手尝试一下!
法二(分子有理化):
要证 a 1 a a 1 a 2,
高密三中
陈明星
我们学过的证明: 1.立体几何中线面的平行与垂直证明 2.三角恒等式的证明 3.三角形形状的证明 4.数列等差等比列的证明 5.代数恒等式证明 6.不等式的证明……… 这些证明有什么样的共性?证明的思考过 程和特点是什么?
有哪些方法?
a+b 不等式: 2
ab
(a>0,b>0)的证明. 考思 交 流
分析法的适用范围
①已知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不够明显、直接; ②证明中需要用哪些知识不太具体明确; ③特别是含有根号、绝对值的等式或不等式的证 明,常考虑用分析法.
例2. 求证:
3 + 7 < 2 5.
跟进练习 求证: 8 5 10 7.
求证 : 3 7 2 5
证明: 因为 3 7和2 5都是正数
分 析 法
所以要证 3 7 2 5 只需证( 3 7 )2 (2 5)2 展开得10 2 21 20
证明: 21 25 21 5
2 21 10
10 2 21 20
( 3 7 ) 2 (2 5 ) 2
只需证 21 5 只需证21 25 因为21 25显然成立.
寻找必要条件.
3.思维特点:
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向“未知”,即“由 因导果”.
1 2 3 2 例1.求证: log5 19 log3 19 log 2 19
【解题准备】:
1 1. log a b 2. loga bn n loga b 3.loga M loga N loga MN logb a
a b 2 ab 2 2 ( a b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 2 ab ab 2
结论
精讲点拨
一、综合法 (由因导果,顺推法)
1.定义:
从已知条件出发,经过逐步的推理,最后达到待 证结论.
2.逻辑关系: (P表示已知条件,Q表示要证明的结论)
P (已知) P (结论) 1 P 2 P n Q
所以 3 7 2 5
综 合 法
3 7 2 5
如果我们从“21<25 ”出发,逐步倒推回去,就可以用综合法证出 结论.但由于我们很难想到从“21<25”入手,所以用综合法比较困 难. “两者是互逆的过程,分析法起到了探路的作用”
跟进练习 证明: 8 5 10 7. 证明: 要证 8 5 10 7.
综合法
特点 逻辑关系 格式 由因导果,顺推法 寻找必要条件 P→Q1→Q2→...→Qn→Q
分析法
执果索因,逆推法 寻找充分条件 Q←P1←P2←...←Pn←P
分析法与综合法是互逆的过程,对复杂问题,先从结论进行分析, 相互联系 寻求解题思路,再运用综合法证明,或在证明时交叉使用
条件P→ P1 →P2 ... → Pn→Qm ← …Q2 ← Q1 ← Q结论
只需证 a 1 a 2 a a 1,
只需证( a 1 a 2 ) ( a a 1) ,
2 2
只需证a 1 a 2 2 (a 1)(a 2) a a 1 2 a(a 1) ,
只需证 (a 1)(a 2) a(a 1) ,
只要证 8 7 5 10,
只需证 ( 8 7 )2 ( 5 10)2 . 即证 8 7 2 56 5 10 2 50.
只需证 2 56 2 50,
.
只要证
56 50
显然成立
故不等式 8 5 10 7 成立.
课堂小结:
综合法、分析法 1.证明的方法: 2.两种方法的比较
1 证明:因为 log a b logb a
所以 左式=log195+2log193+3log192 =log19(5×32×23)=log19360. 因为log19360<log19361=2,
1 2 3 所以 log5 19 log3 19 log 2 19 2
跟进练习
在△ABC中,三个内角A、B、C对应的边分别为a、b、 c,且A、B、C成等差数列,a、b、c成等比数列,求证: △ABC为等边三角形.
一、课前准备
1.对数运算性质
1 1. log a b 2. loga bn n loga b 3.loga M loga N loga MN logb a
2.充要条件 p q p是q的什么条件?q是p的什么条件?
3.正余弦定理
a b c sin A sin B sin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