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2015届高三生物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时作业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课时作业1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课时作业1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课时作业1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A.照射到该系统的全部太阳能B.照射到该系统内的所有植物体叶面上的太阳能C.该生态系统全部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D.生产者传递给全部消费者的总能量解析: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能,太阳每天输送到地球上的能量大约只有1%以可见光的形式被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为化学能,固定在它们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答案:C2.(2019年黑龙江省大庆十中质检)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初级消费者同化能量的是()A.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B.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C.初级消费者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D.初级消费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解析: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初级消费者同化能量的一部分,A项错误;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生产者同化能量的一部分,B项正确;初级消费者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以及初级消费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都属于初级消费者同化能量的一部分,C、D项错误。

答案:B3.下表是某营养级昆虫摄食植物或能量流动的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呼吸作用有能量散失使能量传递效率不能达到100%B.昆虫同化的能量中约有40%用于其生长发育和繁殖C.昆虫的后一个营养级能够获得的能量最多为24 kJD.昆虫的前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至少有1 500 kJ解析:传递效率不能达到100%的原因主要是呼吸作用散失了一部分能量,A正确;昆虫的同化量为520-220=300 kJ,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所占比例为120÷300×100%=40%,B正确;昆虫的后一个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多是300×20%=60 kJ,C错误;昆虫的前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最小值是300÷20%=1 500 kJ,D正确.答案:C4.(2019年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三第一次段考)在草原上,具有“清道夫"之称的蜣螂能以牛羊粪便为食,能将粪球掩埋在土中,对草原生态具有保护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蜣螂属于第三营养级,对物质循环具有重要作用B.牛与羊属于初级消费者,二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C.通过摄食粪便,蜣螂可获得牛羊同化量的10%~20%D.草原上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解析:蜣螂以牛羊粪便为食,可知蜣螂属于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构成,A项错误;牛羊均直接以植物为食,属于初级消费者,二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B项正确;粪便中的能量是牛羊未同化的能量,蜣螂以粪便为食,因此其不能获取牛羊同化的能量,C项错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所以草原上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共同构成了群落,D项错误。

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15: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15: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B. 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消费的能量越多C. 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D. 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2. 下图是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解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图中方框的大小可表示该营养级生物所具有的能量多少B. 该图中的C所具有的能量为B的10%~20%C. 该图中的A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 图中所示四个营养级能量的关系为A≥B+C+D3. 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中的能量流动量。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 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C. 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 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4. 在植物→昆虫→鸟的营养结构中,若能量传递效率为10%,以鸟类同化的总能量中从昆虫获得的总能量为x轴,植物供能总量为y轴,下图中绘制的相关曲线是()A. B. C. D.5. 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

正确的分析是()A. 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B. 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C. 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D. 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6.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 初级消费者的粪便中的能量实际上属于生产者同化量的一部分B. 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C. 一般情况下,③为②的10%~20%D. 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7. 某河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共有4个营养级,分别以a、b、c、d表示。

一年内输入这4个营养级的能量数值如下表:该生态系统中初级消费者所属营养级是()A. aB. bC. cD. d8. 某地的一种金龟子专以大象的粪便为食,大象是初级消费者,假设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为2.5×108kJ,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金龟子处于第三营养级②金龟子属于分解者③流向金龟子的能量至少为2.5×106 kJ④金龟子从第二营养级获得能量为零A. ①③B. ②④C. 只有②D. 只有①9. 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包括了图中全部生物的总和B. 图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是蛇C. 图中由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共5条D. 绿色植物固定的能量至少是流入螳螂能量的25倍10.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能量的类型和去向(d表示该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作业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作业

课时跟踪检测(十七)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选择题1.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能量形式的转变顺序是()A.光能一化学能一热能B.热能-光能一化学能C.化学能一光能一热能D.光能一热能一化学能解析:选A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生物群落中的化学能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B.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消费的能量越多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解析:选C 由于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无论初级消费者多少,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都是初级消费者的10%〜20%。

3.在由“草一鼠一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鼠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包括()A.通过鼠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B.通过鼠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C.通过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D.流入狐体内并被同化的能量解析:选B鼠为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其余的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其中一部分以遗体残骸的形式被分解者利用,一部分被狐摄入,被狐摄入的能量中一部分以粪便的形式被分解者利用,剩下的被孤所同化;由于鼠的同化量等于摄入的能量减去粪便中的能量,因此鼠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草的同化量。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所以营养级越高所同化的能量就越少B.由于散失的热能不能被生产者重新固定,所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不可循环的C.充分利用作物秸秆等可以提高能量传递的效率D.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解析:选C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部分能量被分解者所利用,所以营养级越高其同化的能量就越少;生产者只能固定光能或化学能,而不能固定每个营养级及分解者所散失的热能,所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不能人为改变,充分利用作物秸秆只能提高能量利用率而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渠道都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高中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2: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高中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2: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基础巩固】1.在生态系统中有关食物链与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量沿食物链是单向流动的B.食物链越长,越高营养级上的生物获得的能量越少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D.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越多[答案] C[解析]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就是沿这一渠道进行的。

由于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递减的,所以,低营养级所含能量总是多于高营养级,因此,题目中给出的C选项是错误的。

2.根据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水稻田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B.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C.水产养殖业,为充分利用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应以食物链长的鱼类为养殖对象D.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所获得的能量越少[答案] C[解析]A项正确:“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B项正确: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由于投放饵料,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C项错误:水产养殖业,应以食物链短的鱼类为养殖对象。

D 项正确:根据生物富集作用和能量逐级递减规律,营养级越高的生物种群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所获得的能量越少。

3.右图食物网中的猫头鹰每增加20 kJ的能量,至少需要消耗的植物所含的能量()。

A.200 kJ B.250 kJC.500 kJ D.1 000 kJ[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的传递效率问题,至少消耗多少是按照最高传递效率计算的。

【巩固提升】4.在食物链植物→昆虫→鸟的营养结构中,若能量传递效率为10%,以鸟类同化的总能量中昆虫获得的总能量为x轴,植物供能总量为y轴,下图中绘制的相关曲线正确的是()。

[答案] D[解析]设鸟获得的总能量为常数a,则鸟从昆虫获得能量为x,从植物直接获得能量为a-x,可列式为x×10×10+(a-x)×10=y,即y=10a+90x。

高中生物 第5章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 第5章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1.能量流动及其过程1,5,8,10,112.能量流动的特点2,4,6,9,123.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3,74.综合考查13,14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B.系统内生物体能量被利用的过程C.系统内伴随物质循环的能量转移过程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无机环境的过程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能量流动是随着物质的循环而完成的。

2.谚语“一山不容二虎”,用生态学的观点来解释应该是( D )A.虎的个体太大,生活空间也大B.虎的性情孤僻,不喜欢群居C.虎的性情凶残,把幼虎吃掉了D.虎的营养级高,所得到的能量少,个体数目也就少解析:根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营养级越高,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虎在生态系统中一般是最高营养级,通过食物链流至虎的能量很少。

因此虎的数量少。

3.(2018·湖南常德月考)如图,有关新型农业生态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C )A.该生态系统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B.该生态系统提高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建立该系统的目的是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D.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家畜和蚯蚓解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不能被循环利用的;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通过人类的活动,可以调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蚯蚓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4.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 B )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A.生物之间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不能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B.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C.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D.从能量关系看:①>②+③解析:生物之间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不能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①表示注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即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而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指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高中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4: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高中生物必修三课时作业4: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基础巩固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能量形式转变的顺序是()。

A.光能→化学能→热能B.热能→光能→化学能C.化学能→光能→热能D.光能→热能→化学能[答案] A[解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应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生产者将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然后依次再被各级消费者利用,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于无机环境中,故选A。

2.稻田里,农民要拔掉稗草;鱼塘中,人们不断清除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的观点看,这是为了()。

A.保持生态平衡B.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C.调整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方向D.使物质能够尽快地循环流动[答案] C[解析]稻田中水稻与稗草构成竞争关系,它们共同争夺同一环境中的阳光、CO2、生存空间。

除去杂草(稗草),可使水稻拥有更丰富的生活条件,提高水稻的光合作用强度,为人类提供更多稻谷。

鱼塘中清除更高营养级的肉食性“黑鱼”,可以减少能量在传递过程中的损失。

3.右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Ⅰ是初级消费者B.Ⅳ为分解者C.E1为太阳能,E2为热能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答案] C[解析]能量金字塔中Ⅰ表示生产者,Ⅱ、Ⅲ和Ⅳ表示消费者,分别代表第二、三、四营养级,食物链可表示为Ⅰ→Ⅱ→Ⅲ→Ⅳ;该生态系统的全部能量为Ⅰ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用E1表示,E2表示各营养级由于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能量在食物链中只能单向传递,并且随营养级的升高逐级递减。

4.右图食物网中的猫头鹰每增加20 kJ的能量,至少需要消耗的植物所含的能量为()。

A.200 kJ B.250 kJC.500 kJ D.1 000 kJ[答案] C[解析]至少消耗多少是按照最高传递效率计算的。

巩固提升5.在食物链植物→昆虫→鸟的营养结构中,若能量传递效率为10%,以鸟类同化的总能量中昆虫获得的总能量为x轴,植物供能总量为y轴,下图中绘制的相关曲线正确的是()。

2015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3-2-4 生态系统的功能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课件

2015届高考生物总复习 3-2-4 生态系统的功能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课件

每一营养级生物 的有机物总量

极少
4. 能量流动的特点及意义 (1)能量传递效率:是指 相邻两个营养级 之间 同化量的比值。 (2)能量流动的特点: (3)研究意义 单向流动 、 。 逐级递减
①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
最有效的利用。 人工生态系统
,使能量得到
②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 持续高效地流向 对人类最有益 的部分。
能量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4)由题意知,通过信息传递,鼬和田鼠的数量基本稳定,可 见信息传递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答案 动 (1)3% (2)80 偏高 (3)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
(4)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互动探究 据上题表格中数据推算随鼬粪便流失的能量是多少?这部
( )。
(5)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不会小于10%,也不会大 于20% ( )。
(6)研究能量流动,可合理设计人工生态系统,提高能量的传
递效率 ( 答案 (1)√ (2)× (3)× (4)× (5)× (6)× )。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及特点 1.(2012·安徽卷,30Ⅱ)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
(1)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________。
(2)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 在1 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 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________只/hm2。若标 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________。
第4讲
生态系统的功能——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2015备考·最新考纲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

高中生物必修3测试:第5章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课时作业 含解析

高中生物必修3测试:第5章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课时作业 含解析

[基础对点]知识点一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和过程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能量形式转变的顺序是()A.光能→化学能→热能B.热能→光能→化学能C.化学能→光能→热能D.光能→热能→化学能[答案] A[解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应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生产者将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然后依次再被各级消费者利用,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于无机环境中,A正确。

2.流经某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A.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照射到该生态系统中的全部太阳能C.该生态系统中所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体内的能量D.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体内的能量[答案] A[解析]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A正确。

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植食性动物所同化的能量等于()A.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B.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减去生产者的呼吸量C.被植食性动物吃了的植物所含的能量减去粪便等排泄物中的能量D.用于植食性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答案] C[解析]植食性动物以植物为食物,经食物消化吸收,真正进入体内的物质是食物减去粪便,这些物质中包含的能量,即其同化的能量。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通过消费者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属于消费者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的一部分B.能量可以循环流动C.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并把能量从无机环境带入生物群落D.当捕食者吃掉被捕食者时,捕食者便获得了被捕食者的全部能量[答案] C[解析]同化量=摄入量-粪便中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同化量,A错误;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循环流动,B错误;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自身体内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这样能量就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C正确;当捕食者吃掉被捕食者时,捕食者把被捕食者的绝大部分能量同化为自身能量的一部分,但有少量能量要变为粪便排出体外而未被捕食者利用,D错误。

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18: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18: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间:30分钟)1.下列有关能量流动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进入生物群落的总能量与进入生态系统的总光能相等B.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食物网)C.某营养级的主要能量去向是呼吸消耗D.每个营养级总有一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解析]进入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

小于进入生态系统的总光能,所以A错误。

[答案] A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草食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B.能量流动是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流动的C.能量传递是逐级递减的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解析]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单向流动,不能循环利用,D错误。

[答案] D3.如图食物网中,猫头鹰的食物有2/5来自兔,2/5来自鼠,1/5来自蛇,则猫头鹰的体重若增加20 g,至少需要消耗植物的重量为()A.600 gB.900 gC.1 600 gD.5 600 g[解析]已知高营养级求至少需要消耗低营养级的能量时需按照最大传递效率进行计算,即20×2/5÷20%÷20%+20×2/5÷20%÷20%+20×1/5÷20%÷20%÷20%=900(g)。

[答案] B4.下列不是利用能量流动的原理使农作物产量增加的是()A.使用除草剂和人工除草B.使用农药消灭害虫C.温室种植时,降低夜间的温度D.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解析]使用除草剂和人工除草可以减少农作物的竞争对手,使光能更多地流向农作物;使用农药消灭害虫可以使农作物保留更多的能量;温室种植时,降低夜间的温度可以减少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农作物的生长,但并不是利用了能量流动的原理。

[答案] D5.(2016·本溪市高级中学)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往往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B.⑤中包含了三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C.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生态系统中,①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D.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②×100%[解析]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是人工喂食的饲料(有机物),故①+人工喂食的饲料(有机物)所含能量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错误。

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6: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6: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A.太阳能被绿色植物固定的过程B.生态系统内生物体能量代谢的过程C.生态系统内伴随着物质循环的能量转移过程D.能量从生物体进入环境的过程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中所接收的全部太阳能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C.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不循环的D.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其传递效率是10%~20%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与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量经食物链流动时只能从较低的营养级流向较高的营养级B.食物链越长,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少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环境中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属于兔子通过同化作用获得的能量的一部分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中的化学能C.生态系统离开外界环境的能量供应就无法维持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的5.下图表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a~e代表各营养级的生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共有三条食物链B.各营养级中,能量最多的是c,生物个体数量最多的一般是aC.若水体受有机磷农药轻微污染,则受害最严重的是aD.若c所含能量为5.8×109 kJ,d含1.3×108 kJ,则a至少约含4.5×107 kJ6.下表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五个种群(存在着营养关系)的能量调查。

下图①~④是根据该表数据作出的一些分析,其中不能与表中数据相符合的是()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7.下图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发生X1过程的生物一定是绿色植物B.X2表示的是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C.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包含于Z3中D.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可用X2/X1表示8.下图表示甲、乙两个特定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有关解释正确的是()A.一个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B.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C.若甲和乙中玉米的数量相同,能量传递效率为10%,且甲能养活10 000人,则乙能养活500人D.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DDT,则甲中的人比乙中的人体内DDT浓度低9.下图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图解,利用图中的序号回答下列问题。

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12: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12: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B.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多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2.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如果要研究被第二营养级羊同化的能量去向,不应包括下列选项中的()A.羊的呼吸消耗量B.羊的粪便量C.羊的生长量D.部分死亡羊的质量3.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单位:J/(cm2·a)],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甲的数值是1 250 J/(cm2·a)B.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C.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呼吸作用和被丁利用D.乙的个体数目一定比甲少4.如图所示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B.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C.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D.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能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5.如图表示A、B两个特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

下列有关解释正确的是()生态系统A的能量金字塔生态系统B的能量金字塔A.一个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B.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沿食物网可以循环利用C.若A和B中玉米的数量相同,已知A最少能养活10 000人,则B最少能养活1 000人D.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难降解污染物,则A中的人和B中的人体内污染物浓度相等6.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流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C.图中②与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7.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得的总能量越少。

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各营养级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B.各营养级中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C.生物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消耗一部分能量D.能量金字塔顶层的生物数量少,故需要能量少8.在如图食物网中,a表示动物性食物所占比例,若要使鸟体重增加x,至少需要生产者的量为y,那么x与y的关系可表示为()A.y=90ax+10x B.y=25ax+5xC.y=20ax+5x D.y=100ax+10x9.某同学绘制了下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B.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2/W1C.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A2+B2+C2)D.W1=D1+D210.某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通过测定得到这四种生物a、b、c、d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和M4。

高考生物 第五章 第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时作业

高考生物 第五章 第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时作业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第2、3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测控导航表一、选择题1.(2012河南卫辉一中月考)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生物圈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减轻对生物圈的压力,人们应采取下列哪一项食物结构( A )A.以谷物和植物蛋白为主B.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C.以禽类、蛋类为主D.以猪等家畜的肉类为主解析:营养级越低,消耗的能量越少,人以谷物和植物为食时处于第二营养级,比以动物性食物为食时营养级低。

2.(2011锦州期末)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Ⅰ是初级消费者B.Ⅳ为分解者C.E1为太阳能,E2为热能D.E1等于所有E2之和解析:依题意可知,Ⅰ是生产者,Ⅱ是初级消费者,Ⅲ是次级消费者,Ⅳ是三级消费者,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构成,故A、B项错。

E1为生产者固定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E2为各营养级的生物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应为热能,C项正确。

在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输入的总能量(E1)等于输出的总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即E2与分解者呼吸作用消耗能量之和),故D项错。

3.1月,德国曝出部分家禽体内二口恶英含量超标的污染事件。

二口恶英是一种无色无味、非常稳定、毒性严重的脂溶性物质,非常容易在生物体内积累。

如图是表示某塑料加工厂附近的某一池塘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二口恶英的总量比例。

假设这四种生物只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丁的种群数量增加,则( D )A.丙和甲的种群数量都增加B.丙和甲的种群数量都减少C.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减少D.乙和丙的种群数量都增加解析:根据生物富集原理可知,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二口恶英的积累量越大,据图可得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为乙→甲→丁→丙。

若丁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丙增加而甲减少,甲的减少进而引起乙增加。

4.(2012河南卫辉一中月考)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

《第5章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第5章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加深学生对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基本概念的理解。

2. 掌握能量流动的途径和特点,能够运用能量流动原理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本课时作业内容主要围绕《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程的核心内容展开,旨在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

1. 阅读材料: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能量流动的章节,并准备相应的笔记,包括但不限于能量流动的基本概念、能量来源和去向、以及影响能量流动的因素等。

2. 观看视频:学生需观看教师提供的关于能量流动的科普视频,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动态过程。

3. 制作能量流图:学生需选择一个熟悉的生态系统(如森林、湖泊等),绘制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图,标明能量的输入、输出和转换过程。

4. 思考与讨论:学生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讨论能量流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5. 撰写报告:学生需撰写一份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报告,包括对所学知识的总结、对能量流图的解释以及思考与讨论的结果。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并保证作业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制作能量流图时,应尽量使用专业术语,并确保图示清晰易懂。

3. 报告应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能够准确表达学生的理解和分析。

4. 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问题。

四、作业评价1. 教师将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内容、格式和准确性进行评价。

2. 教师将对学生的能量流图进行评估,看其是否准确地反映了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过程。

3. 报告的评价将关注学生的总结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的批改,指出错误和不足,并提供改进意见。

2. 教师将通过课堂讲解或在线答疑的方式,解答学生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

3. 学生应根据教师的反馈,及时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业,以提高学习效果。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作业设计方案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作业设计方案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概念、过程和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能量流动原理分析生态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数据处理能力。

二、作业内容1、基础知识巩固(1)简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2)画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图,标注各个环节和能量的去向。

2、原理应用(1)分析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或森林生态系统),计算其中某一营养级的能量输入、传递和散失情况。

(2)解释为什么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且逐级递减。

3、数据分析给出一组关于不同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数据,要求学生:(1)绘制能量流动的柱状图或折线图。

(2)分析数据,总结不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和规律。

4、案例分析(1)探讨过度放牧或过度捕捞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影响。

(2)研究如何通过合理的生态规划,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

5、拓展思考(1)思考人类活动(如农业生产、城市化进程)对全球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影响。

(2)假设如果地球上的能量流动突然停止,将会发生什么?三、作业形式1、书面作业(1)完成上述基础知识巩固、原理应用和数据分析的题目,以书面形式提交。

(2)撰写一篇关于某个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小论文,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分析。

2、小组作业(1)分组进行案例分析的讨论,并形成一份共同的报告。

(2)开展关于拓展思考问题的小组辩论。

四、作业时间安排1、基础知识巩固和原理应用部分,安排在课堂学习后的当天完成,预计耗时 1 小时。

2、数据分析和案例分析部分,在两天内完成,预计每天耗时 15 小时。

3、拓展思考部分,作为周末作业,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深入思考和资料查阅,预计耗时 3 小时。

五、作业评估1、准确性检查学生对能量流动概念、过程和特点的理解是否准确,数据计算和分析是否正确。

2、逻辑性评估学生在回答问题、撰写论文和进行讨论时的逻辑思维是否清晰,论证是否合理。

《第5章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第5章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和掌握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概念和基本规律;2. 通过作业,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完成教材相关章节的阅读理解,回答问题:(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指的是什么?其基本过程是怎样的?(2)在食物链中,能量的传递效率大约是多少?为什么会有这种传递效率?(3)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什么?它为什么不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2. 设计一份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实验报告,要求包含以下内容:(1)实验目的:明确描述实验的目的,比如“探究不同食物链中能量流动规律”;(2)实验材料:列出所需的实验材料,如草食动物、昆虫、鱼类、小型生态系统模型等;(3)实验过程和方法:详细描述实验操作过程和方法,如设计食物链模型,模拟能量流动过程等;(4)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记录实验观察到的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整理;(5)结论和反思:总结实验结果,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可能的原因进行解释,并提出改进意见。

3. 阅读相关资料,回答问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与食物链的结构有何关系?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和输出与能量的流动有何关系?请解释能量的传递效率是如何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

三、作业要求:1. 学生应独立完成作业,确保准确性和完整性;2. 实验报告需要按照科学规范进行设计和撰写;3. 学生应充分理解阅读材料中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回答。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给予评价,包括回答问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实验报告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等;2.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了解学生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理解程度和存在的问题,以便进一步调整教学策略。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应根据教师的评价结果,认真分析自己的作业完成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2. 学生应积极寻求改进的方法,提高自己的生物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3. 学生可将作业中的问题和疑惑反馈给教师,以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5章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第5章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和掌握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概念和基本规律;2.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生物科学素养;3. 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基础概念理解:a. 请列举三个不同类型的能量流动实例,并分析其特点;b. 描述能量流动的过程,并解释其含义;c.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如何进行的?2. 综合应用分析:a. 根据以下条件,设计一个能量流动的实验方案,以探究能量流动的特点:条件:一片草地,三个相同且相邻的草场(编号为A、B、C),其中A为对照组,B、C为实验组;方法:对三个草场分别施以不同的肥料(如氮肥、磷肥等),并记录植物和动物的数量变化;要求:根据能量流动规律,分析实验结果,并解释其原因;b. 根据所学的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知识,分析如何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3. 小组合作探究:a. 分组(每组3-4人),选择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如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等),调查其能量流动情况,并撰写一份调查报告;b. 小组内讨论,分析调查结果,总结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和规律;c.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的调查成果。

三、作业要求:1. 学生需独立完成基础概念理解和综合应用分析题目;2. 小组合作探究需分工明确,合作完成,确保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3. 作业提交形式不限,可以是书面报告、PPT展示或视频等形式。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作业完成质量、问题回答情况、小组合作表现等;2. 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可根据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反馈,对自己的作业进行修改和完善;2. 教师可根据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调整教学策略。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进一步巩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概念和基本规律,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将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第5章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第5章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作业设计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应能够:1. 理解和掌握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概念;2. 运用能量流动的原理,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实验和观察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二、作业内容1. 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回答以下问题:(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主要来源于什么?(2)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什么?(3)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什么?2. 完成以下练习题:(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如何进行的?请举例说明。

(2)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渠道是否会发生变化?为什么?(3)在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的传递效率是如何计算的?请举例说明。

3. 根据以下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探究食物链中能量的传递效率:实验材料:若干只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草鱼、蚯蚓、河蚌、腐叶等。

实验步骤:(1)将草鱼随机分为若干组,每组若干条;(2)将一定数量的蚯蚓、河蚌、腐叶分别放入每组草鱼的笼中;(3)观察记录草鱼在一段时间内所消耗的食物量;(4)根据所记录的数据,计算能量的传递效率。

4. 观察并分析一个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过程,写出观察报告。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禁止抄袭;2. 认真阅读教材和相关资料,确保回答和练习题的准确性;3. 实验和观察过程中要遵守实验室规则,确保人身安全;4. 按时提交观察报告,字数不少于XX字。

四、作业评价本次作业的评价标准包括回答问题的准确性、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实验和观察的报告质量等方面。

评价方式将采取教师评价和同学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教师将对所有提交的作业进行批改,给出分数和评价意见;同时,同学之间的互评将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互相进步。

五、作业反馈请学生在完成作业后,将自己的作业问题和疑惑进行整理,并在班级讨论区进行分享。

通过讨论区的交流,大家可以共同提高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教师也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反馈和讨论区的交流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19: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高中生物必修3课时作业19: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选择题1. 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A.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 叶绿体和线粒体C. 核糖体和叶绿体D. 核糖体和高尔基体2.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便为食,则它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3. 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其去路不包括()A. 用于自身的生命活动B. 被第二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所获得C. 通过呼吸作用被消耗掉D. 被分解者分解散失到环境中去4. 在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这条食物链中,若虎鲸增加1kg体重,至少消耗浮游植物的量为()A. 1kgB. 10kgC. 125kgD. 1000kg5.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发生在()A. 生物群落中B. 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C. 生产者和分解者之间D. 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6. 某同学完成了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对照实验,则对照组()A. 土壤不做处理,保持自然状态B. 土壤进行处理C. 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D. 尽可能避免土壤理化性质7. 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能量流动的转变顺序是()A. 光能→化学能→热能B. 热能→光能→化学能C. 化学能→光能→热能D. 光能→热能→化学能8. 下图为南极某海域的食物网.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 此食物网共有6条食物链B. 硅藻既是生产者,又是分解者C. 磷虾在不同食物链上都属于同一营养级D. 严禁过度捕杀蓝鲸,因为其对该食物网影响最大9. 某城市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见下表.据此作出的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A. 改造后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B. 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C. 改造后该区域的小气候得到改善D. 改造的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物质10. 有人发起“多吃素食、少吃肉食”的运动,以支援粮食短缺地区的灾民.运用生态学知识对此的合理解释是()A. 多吃肉食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B. 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C. 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D. 节省的肉食可以帮助灾民提高营养水平二、综合题11. 某种植玉米的农场,其收获的玉米籽粒既作为鸡的饲料,也作为人的粮食,玉米的秸秆则加工成饲料喂牛,饲养的牛和鸡供人食用.人、牛、鸡的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沼渣、沼液作为种植玉米的肥料.据此回答(不考虑空间因素):(1)流经该农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________所固定的________,无机环境中的碳以________形式进入该人工群落.(2)牛与鸡之间________(有、无)竞争关系,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与鸡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人与牛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3)假设该农场将所生产玉米的1/3作为饲料养鸡,2/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现调整为2/3的玉米养鸡,1/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仍供人食用.理论上,该农场供养的人数将会________(选填“增多”、“不变”或“减少”),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请据图回答:(1)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_和__________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2)X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能量来源不同,X代表的生物为______________;Y的细胞结构与丙中图示生物不同,Y的细胞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3)大气中的CO2在甲中图示的_________处(从a~d中选择)合成有机物;含碳有机物在甲中图示的____________处(从a~d中选择)可以分解为CO2.13. 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此渠道进行的.请回答:(1)假如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只存在一条食物链:草→兔→猫头鹰①若把该食物链中的兔全部杀死后,则该生态系统中最先受到伤害的是.②若通过能量流动流到猫头鹰的能量为AkJ,把兔全部杀死后,草中能量的最大增加值范围为.(2)假如另一个生态系统中存在下图所示的食物网:①猫头鹰是营养级,若要在短期内,让猫头鹰的数量明显增加,则应把能量集中引向的食物链是.②若把该食物网中的兔全部杀死,则该食物网中数量首先发生改变的生物是,改变情况是.14.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请据图回答:(1)A、B、C、D分别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它们的名称分别是:A. ;B. ;C. ;D. .(2)C属于营养级,箭头依次变小表示.(3)图中A主要通过作用固定能.(4)图中a2代表从第营养级流到第营养级的能量.(5)a3<a2的原因是.(6)图中只画出4个方框,向下还会有很多吗?.请分析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B2. C ([解析]大象粪便中含有的能量不属于大象所同化的能量;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二营养级流入第三营养级;物质可循环利用,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3. B4. C5. D6. A7. A8. C([解析]此食物网共有8条食物链,硅藻属于生产者,生产者遭到破坏对食物网的影响最大.磷虾在每一条食物链中都是第二营养级).9. D10. C([解析]生态系统能量的传递逐级递减,吃肉时人所处的营养级比吃素食时的营养级高,获取食物的食物链比较长,因此能量消耗多,消耗的粮食(生产者)多).二、综合题11. (1)玉米(其他合理[答案]也可)太阳能CO2(2)无它们所需的食物资源不同(或牛食玉米秸秆、鸡吃玉米籽粒)捕食与竞争捕食(3)减少改变用途的1/3玉米被鸡食用后,在鸡这一营养级散失了一部分能量,导致人获得的能量减少.12.(1)无机环境生物群落(2)化能自养型细菌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3)c;a和b.13. (1)①猫头鹰②25A~100AkJ(2)①第三草→兔→猫头鹰②第三和第四食虫鸟先减少,后增加,再趋于稳定14. (1)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第三级消费者(2)第三能量越来越少(3)光合太阳(4)一二(5)初级消费者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部分的能量,只有10%~20%的能量传递给次级消费者(6)不会能量逐级递减,当能量流入第五或第六营养级时,所剩的能量已不足以维持其生命活动。

高中生物 第5章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时作业3

高中生物 第5章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时作业3

化钝市安居阳光实验学校高中生物第5章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1.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应包括( )A.通过兔子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B.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C.通过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D.流入到狐体内解析:兔子摄取了草,其中一部分被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可用于自身呼吸作用,可以流向下一营养级狐,也可流向分解者。

在兔子摄入的能量中,以粪便形式排出体外的不属于其同化的能量。

答案:B2.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过程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B.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C.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解析: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而不是①流向初级消费者的总能量。

答案:B3.图甲为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形图,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

对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

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注:图乙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 )A.b+c+d+e为本年度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c1表示初级消费者中被次级消费者所同化的量C.b和d之一,可代表生产者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D.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包含在c中解析:由题可知c、c1分别是生产者流入初级消费者、初级消费者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即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

b+c+d+e为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即本年度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和d(b1和d1、b2和d2)之一可代表粪便、残枝败叶、遗体等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初级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属于生产者同化的能量,应包含在b或d中。

答案:D4.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级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3·银川模拟)地球上的三个碳库为大气圈库、水圈库和生物库,碳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迅速交换。

如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为分解者,乙为消费者,丙为生产者B.①②③表示CO2经甲、乙、丙的呼吸作用进入大气C.④过程表示大气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D.碳元素以无机物形式在丙→乙→甲所示的渠道流动2.某同学通过分析蛇的食性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食物关系。

假如一条1 kg的蛇,4/5的食物来自鼠,1/5的食物来自蛙。

按能量流动的最高效率计算,此蛇间接消耗的植物为( )A.45 kgB.22.5 kgC.90 kgD.20 kg3.(2013·池州模拟)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元素和硫元素的循环。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种元素在①⑤⑥过程中转化的形式都主要是含相关元素的气体物质B.两种元素在③过程转化时都只能呈气态C.图中⑨过程在两种元素循环过程中均可发生,也是导致大气污染的重要因素D.图中⑧过程主要发生在碳元素循环过程中4.如图表示某种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和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B.乙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乙2的能量就越少C.丁的CO2含量增加将导致臭氧层被破坏D.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5.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明确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

减少温室气体(如CO2)排放,实现低碳经济再一次成为我们努力的目标。

如图是碳循环的部分过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碳循环的过程①②伴随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B.植树造林有助于增强过程②而减少大气中CO2含量C.减少对过程③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D.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6.如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N2,由初级消费者流向蜣螂的能量为N6B.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N5/N2×100%C.N5将有两个去向,其中之一是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D.能量在各营养级的流动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7.(2013·滁州模拟)如图是麻风树林中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已知麻风树林的总能量为a,其中字母代表能量,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麻风树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aB.c是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能量C.d是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D.该图中不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8.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碳元素以二氧化碳形式从D传到A和FB.D→A→B→E构成了一条食物链C.图中包含了7条食物链D.B和F之间的关系为竞争和捕食9.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C.图中②/①的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10.(能力挑战题)(2013·铜陵模拟)下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h、i、j、k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j是未利用部分),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量与各营养级的h产生的CO2总量相等B.生产者中有机物i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的有机物的量C.流向分解者的有机物k可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D.流向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二、非选择题(包括2小题,共50分)11.(25分)分析下面碳循环示意图并据图回答问题:(1)从微观上看,过程①是在细胞内中进行的;过程③主要是在细胞内中进行的。

(2)岩石圈中的碳以形式储存,故不直接参与碳循环。

水圈中碳的存在形式是。

(3)由图中可见,碳循环带有性,属于气体型循环。

(4)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是,除此之外,某些特殊的生态系统还可通过进入生物群落;②表示的是关系;④表示。

(5)参与过程④的生物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共同构成了。

(6)如果大气层中的CO2增多,则产生效应。

(7)从上图可知,减缓温室效应的关键措施是:① ;② ;③。

(8)碳循环的进行伴随着,但由于生物体不能在代谢中利用,因而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

12.(25分)(能力挑战题)如图甲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

图乙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

通常情况下,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Ⅲ,主要原因是。

(2)图乙中,若a表示图甲中营养级Ⅱ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B表示,C表示。

若图甲中营养级Ⅰ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y,营养级Ⅰ、Ⅱ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用图中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3)由图乙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主要特点是。

(4)若图甲中营养级Ⅰ、Ⅱ、Ⅲ各有一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图。

其中,甲能量中比例为x的部分直接提供给丙,则要使丙能量增加AkJ,至少需要消耗甲的能量为kJ(用所给字母的表达式表示)。

答案解析1.【解题指南】解答本题主要抓住两点:(1)理清甲、乙、丙在生态系统中所代表的生物成分。

(2)透彻分析①②③④⑤代表的过程。

【解析】选D。

据图可知,甲、乙、丙代表该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①②③④⑤代表过程。

从图解的关系分析,甲为分解者,乙为消费者,丙为生产者,④过程表示光合作用,⑤是乙对丙的捕食过程,①是甲对乙、丙的残枝、败叶及遗体的分解作用,②③是乙、丙的呼吸作用。

很明显,碳元素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渠道,一是在丙→乙→甲之间流动,以有机物的形式;二是生态系统中各生物自身的呼吸释放到环境中以CO2的形式,因此A、B、C正确,D错误。

2.【解析】选A。

按能量流动最高效率20%计算,蛇生长1 kg需5 kg的食物,由于其食物的4/5来自鼠,1/5来自蛙,所以需4 kg的鼠,1 kg的蛙,而鼠生长4 kg需20 kg的植物,而蛙生长1 kg 需25 kg植物,所以蛇间接消耗的植物为45 kg。

3.【解析】选C。

图中①⑤⑥过程表示两种元素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之间流动,这种流动主要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碳元素在③过程转化时主要呈气态,但硫元素主要以土壤或水体中的S形式被生产者吸收利用;化学燃料燃烧释放的CO2和SO2是导致大气污染的重要原因;火山爆发主要与硫元素循环过程有关。

4.【解析】选D。

确定图中所示成分:图中的甲与丁之间是双箭头,必定是生产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甲有三个箭头向外,则甲为生产者,丁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分析选项:甲、乙、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乙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乙2的能量就越多;丁的CO2含量增加将导致温室效应;分解者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也包括某些动物。

5.【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1)主要表示呼吸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2)主要是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实现的。

【解析】选A。

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可以进行物质循环,但能量只能单向流动;②为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植树造林可促进②过程而减少大气中CO2的含量;温室效应主要是因为大气中CO2含量过多造成的,而大气中CO2的主要来源是化学燃料的燃烧;低碳生活可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6.【解析】选A。

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能量(N2),图中蜣螂获得的“粪便”中的能量(N6)属于生产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N5/N2×100%;N5将有两个去向,其一是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其二是自身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能量在各营养级的流动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7.【解析】选A。

由题干中的信息可知,该图只包括两个营养级,麻风树是第一营养级,则a'只能代表第二营养级的摄入量,b代表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d代表用于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c是指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能量,e则是第二营养级流入分解者的能量;该图解中包括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没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8.【解析】选B。

由图示可知,D为生产者,A、B、E为消费者,F为分解者,C为大气中的CO2,所以碳元素由D传到A和F是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的;食物链中不包括分解者,所以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D→A→B→E;因为F为分解者,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的环节,所以与B之间不存在竞争或捕食关系。

【方法技巧】生态系统四种成分的判断先据双向箭头确定大气中的CO2和生产者,再根据两者中有3个指出箭头的D为生产者,则C为大气中的CO2,最后根据D→A→B→E,确定A、B、E为消费者、F为分解者。

9.【解析】选D。

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应该是草同化的总能量,①代表的是兔同化的总能量;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所以食物链中营养级别最高的狐获得的能量最少;图中②代表的是狐同化的总能量,则②/①的值代表兔→狐的能量传递效率;兔粪便中的能量并不是兔同化量的一部分,而是草同化量的一部分,兔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属于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10.【解析】选B。

据图判断,h表示各营养级呼吸消耗的有机物,i表示被下一营养级摄入的有机物,k表示通过生物的遗体、粪便等形式流入分解者的有机物。

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量即生产者固定的CO2量,大于各营养级的h分解消耗产生的CO2总量,A项错误;流向分解者的有机物(k)经分解者分解为CO2和无机盐后才能被生产者利用,C项错误;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可循环利用,能量只能单向传递,不能循环利用,D项错误。

11.【解析】(1)过程①是绿色植物利用大气、水中的CO2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叶绿体。

过程③通过动植物的细胞呼吸将碳返回到大气中去,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2)碳在岩石圈中以无机盐(碳酸盐)的形式储存,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不能直接参与碳循环,水圈中的碳以HC形式存在。

(3)由图示可看出碳循环是全球性的,属于气体型循环。

(4)由图解可看出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实现的。

极少数特殊生态系统中的碳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化能合成作用。

②表示生物群落中的捕食关系。

图示中④表示动植物尸体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把有机碳转化为无机碳返回无机环境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