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18课《孟子两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语文下册 18《孟子》两章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 18《孟子》两章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word18 《孟子》两章第一课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学习目标】1.了解孟子和《孟子》;理解重点词语,能准确朗读并背诵课文。

(重点)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章大意。

(重点)3.把握中心论点,理清论证思路,分析说理方法。

(重点)4.理解“人和”的含义,并从中受到教益。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成语吧!这个成语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个成语吗?对,是拔苗助长,那么同学们知道这个成语出自哪本书吗?这个成语出自《孟子》一书。

其实,有很多我们常见的成语,如成仁取义、出尔反尔、始作俑者等等,都来自这本书,那这又是怎样的一本书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一篇关于“仁政”思想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看看孟子的“魅力”何在。

二、预习展示1.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国(今某某邹城市)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是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后世认为他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因此把他与孔子并称为“孔孟”,并尊称其为“亚圣”。

孟子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思想,提出“民为贵,君为轻”,劝导统治者重视人民。

2.理解重点词语及句子。

(1)通假字: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背叛)(2)古今异义词:委而去.之(古义:离开。

今义:往、到)亲戚..畔之(古义:亲戚朋友,包括父母兄弟。

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

今义:水塘。

)(3)词类活用: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巩固)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3.朗读课文,然后背诵课文。

三、合作探究(一)了解文章大意通读全文,说说本文的主旨大意。

明确:本文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论证了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条件是人心的向背,而决定人心向背的根本条件是是否施行“仁政”,从而阐明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 孟子二章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8 孟子二章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孟子二章》教学设计教材说明:《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

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

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

这两篇短文气势磅礴,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感染力,这与孟子善用排比等修辞不无关系。

章一“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用的是双重否定,排比有力;“域民不以……固国不以……威天下不以……”层递排比,更有气势。

章二开首列举历史人物,用的是并列排比;而“人恒过……”用的则是句式排比。

足见孟子说理散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形式多样,既给文章平添了气势,又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

两篇短文中名言警句迭出,句式工整.表意蕴藉。

闪烁着哲理的光华。

教学设想:这两篇短文的注解也很丰富,学生可以通过预习来大致疏通文意。

基于教材特点,我想在教学中以诵读为主,在诵读中来品味排比、句式整齐等修辞的表达效果,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难点语句的文意和了解作者的主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品味语言特色,背诵课文,积累常用的文言词句。

2、理解“人和”思想在战争中的重要意义,理清“人和”与“得道”之间的关系。

初步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教学重难点:反复朗读,品味语言特色,背诵课文,积累常用的文言词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目标:1. 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2. 在引导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意,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名言警句。

3. 结合实际领会文章论点蕴涵的深刻哲理。

教学重点:在引导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意,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词语、名言警句。

教学难点: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18课《孟子》两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18课《孟子》两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疏通劳、饿、入、恒过,苦其心志等疑难字、词、句;积累文言知识,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理解作者论述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思路,并学习文中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论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阅读文学作品,体悟“逆境中造就人才”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疏通文意,理解重点词句意思,积累文言词汇。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把握文章主旨。

四、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采用引导、点拨、对话、指导等教学方法,并且为方便教学使用多媒体;(教法)倡导自主思考、合作研讨、集体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法)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六、教学课时1课时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学生课前三分钟)今天我想给大家讲一讲“猱搔虎痒”这篇典故,说的是有一种野兽叫做“猱”,体型很小却长着锋利的爪子,善于爬树。

而老虎我们知道是公认的兽中之王,因为感觉脑袋痒,就让猱挠个不停,今天搔,明天搔,老虎的头上就被搔成一个洞。

原来猱在搔痒的时候,看见老虎一直闭着眼享受,便把老虎的脑子一点点地挖出来,往嘴里送。

还把剩下残余的用来献给老虎说:“我偶然得到些美食,不敢私自享用,用来献给您。

”老虎说:“忠心的是猱啊!爱我而忘了自己的口腹之欲。

”吃完了,还没有察觉。

久了老虎的脑袋空了,疼痛发作,寻找猱的踪迹。

猱却已经跑到高树上了。

老虎蹦跳大叫,便死了。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世上有贪婪自私,灵魂龌龊的小人,他们嘴上一套心里一套,如果看不清他们的本质,就会自食苦果。

师:听了这个故事,我有一个问题想问。

老虎乃兽中之王,怎么就不知不觉被猱取脑而死了呢?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看看孟子是如何给我们答案的!(板书课题和作者名字)2.解题:根据书下注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什么意思?明确:(在忧患中生,在安乐中死倒装句)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孟子两章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孟子两章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孟子两章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孟子两章》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重要文章,主要包括《告子下》和《尽心上》两章。

本文选自《孟子》,是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今山东邹城)人,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孟子主张“性善论”,提倡“仁政”,反对战争和暴力,强调道德修养和人文关怀。

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尊称为“亚圣”。

本单元的课文《孟子两章》旨在让学生了解孟子的思想,体会古代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涵。

文章语言优美,内涵丰富,包含了孟子许多著名的言论和思想。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加深对儒家文化的理解,提高古文阅读能力,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文阅读基础,对古代文学作品和历史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时代背景和语言风格的差异,学生可能对文中的某些观点和表达方式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深入领会孟子的思想内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了解孟子的生平及其思想。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把握孟子的思想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儒家文化的魅力,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人文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孟子的思想特点;提高古文阅读能力。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理解孟子思想的深刻内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启发式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图表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孟子及其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通过学习此文,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并背诵两篇短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还记得八年级学习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新闻报道吗?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气势恢宏的吗?国名党自认为西部据点防守是最强、坚不可摧的,但我西路军顺利攻破了敌人的封锁取得了胜利,请问原因是什么?(“得人心者得天下。

”)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看看孟子是如何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二、走进作者:1、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

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教育家。

2、了解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的战国中期,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一统天下。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

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他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

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

其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孟子》文章向来以雄辩著称,又善于运用各种驱诱论敌就范的手法,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三、预习检测: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3分)①委而去之(委:)(去:)②亲戚畔之(畔:)2、下面“以”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B.以天下之所顺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D.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朗读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整体感知:1、学生齐读,教师指出学生朗读存在的问题。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第18课孟子二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第18课孟子二章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18.《孟子》二章第一课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

2、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3、掌握课文的论辩语言。

教学难点:1、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

2、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教学过程:一、预习:看注释,试译全文;编提纲,试背全文。

二、简介孟子和《孟子》: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

全书共七篇,计261章,约35000字。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告子》。

三、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全体诵读课文,教师再范读。

(2)教师巡视,释疑点拨。

(3)对照书下注释,学生独立思考,逐段疏通并翻译。

四、概括课文的中心论点。

同桌学生编写结构提纲。

课文重点论述了“人和”的重要性,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例子,举例论证。

(提示:《陈涉世家》等。

)五、提问:(1)本文论述的是不是军事问题?孟子是否主张打仗?(2)本文论述的作战目的是什么?(3)第一段和第二、三段之间是什么关系?二、三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整理:(1)通假字:“畔”同“叛”。

(2)文章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3)字词:多音字:夫;一词多义:利、道、池、兵、之、而;古今异义:亲戚、去。

(4)词性活用:域、固、威六、小结:这篇课文运用了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论述了“人和”对于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从而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意义。

七、当堂练习(一)文学常识填空:1、孟子,名。

时期学派的代表人物。

2、《孟子》是一部记录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

南宋朱熹将《孟子》、、、并称为“四书”。

(二)解释一词多义:道:1、会天大雨,道.不通()2、得道.者多助()3、伐无道.,诛暴秦()固: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池: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池.非不深也()国:1、固国.不以山溪之险()2、搜于国.中三日三夜()(三)解释加点词: 1、环.而攻之而.不胜()()2、夫.环而攻之()3、是.天时不如地利也()4、兵革..非不坚利也()5、委.而去.之()()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8、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四)翻译下面句子:1、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18课《孟子》二章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18课《孟子》二章教学设计

18《孟子》二章教学目标:1、了解《孟子》这部书及孟子这个人。

2、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语汇。

3、理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4、掌握课文举例论证的方法。

教学重点:1、熟读成诵,积累文言语汇。

2、理解“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教学过程:一、导入。

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新中国的来之不易。

大家还记得三册时学过的那则气势恢弘的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吗?人民解放军由弱到强,用小米加步枪(即简陋的装备)战争了全副武装的国民党八百万军队。

人民解放军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得人心者得天下。

”今天,我们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深层探究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谁来介绍一下《孟子》这部书及孟子这个人?孟子:(约前372~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人,是孔子以后的儒家大师,被推尊为“亚圣“。

主张:孟子提出了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张。

希望君以民为贵,反对暴政害民,反对掠夺性战争,盼望贤明的君王统一国家。

《孟子》: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等的书,是儒家经典之一。

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

二、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夫”,fú,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

“粟”,sù:谷子。

“畔”,通借字,通“叛”2、疏通文意。

亲戚畔之。

“畔”通“叛”,背叛。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城,内城;郭,外城。

委而去之。

去,离开。

今义:往,到。

池非不深。

护城河。

今指水塘。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是:这是。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域:限制。

固:巩固。

威:威慑。

句子的翻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翻译: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他的人就少。

九年级语文下册 18《孟子》两章教案 新人教版(通用)

九年级语文下册 18《孟子》两章教案 新人教版(通用)

18《孟子》二章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学习两篇短论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4、背诵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教学重点:学习两篇短论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及条分缕析、环环相扣的论说语言特色。

教学难点: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的时代意义。

正确认识“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一、解题:孟子及《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山东邹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乡曲阜不远。

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仁政、王道)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是儒家经典之一。

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孟子》是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其中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写作背景简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

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三、听读课文,注意句子的朗读节奏和语气。

四、文意疏通:(一)教师范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1、学生理解重点字词:得:实行道:仁政寡:少天时:有利的天气地利:有利的地势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2、学生借助注释翻译:翻译: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3、整体感知:(1)本文提出了什么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由观点看,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有哪些?天时、地利、人和。

(3)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人和(二)指名学生读第二段: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九年级语文下册18孟子两章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18孟子两章教案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18:孟子两章教学目标 1.积存文言知识,把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明白得孟子的政治主张,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

3.背诵两文。

依据新课标第四学段目标与内容有关阅读的方面制定教学重点为: (一) 分析文章内容,专门是文章第二.三段。

(二) 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领会文章论点蕴涵的深刻哲理依据学生的学情制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学习有关文言文知识,分析作者如何层层深切论证论点。

学情分析:领会人处于窘境才会发奋有为,国无忧患往往受到衰亡的道理。

教学方式:一、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二、通过对作品的阅读探讨,明白得作者关于人材造就的观点。

课时安排: 二课时第一教时教学重点:一、有情感的朗诵课文。

二、明白得文意教学难点:明白得作者关于人材造就的观点。

教学进程:介绍作者,导入新课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亚圣”,。

文章是一篇议论性散文。

课文选自《孟子》,它是孟子及其几位门生一起撰写的,是孟子讲学游说言论的记录,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

他主张“仁政”、“民贵君轻”。

二、解题忧患能激人奋进,令人一辈子存进展,安逸享乐会让人委靡死亡3、整体感知课文(1)教师范读,请同窗们拿出笔,勾画出文章的节拍,重音(2)个别同窗朗诵(3)全班齐读。

4、让学生参看讲义注释,弄懂文句意思,有不解的地方,当堂提出。

五、学生质疑、讨论,疏通句子含义。

六、下面,请大伙儿一边小声读课文,一边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①、课文连举古代几位名人的事例,你以为他们有什么一起的特点?②、课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式?③、学习课文,你打算如何面对生活或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7、检查学习讨论成效①、请举手的学生回答。

估量学生答出:都身世低微,都经历了艰苦的考验,都成绩了不一般的事业。

②、此题难度较大,教师注意引导估量学生答出:本课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运用了举例论证和正反对照论证的方式。

九年级语文下册 18 孟子二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九年级语文下册 18 孟子二章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一、自主学习
熟读课文,结合课后注解理解文意。
二、合作学习:
合作交流1-2自然段
小组讨论,质疑、解疑。
①守城一方的地理条件是什么?
②攻城一方的攻势如何?
③这场战争结果怎样?
④原因何在?
合作交流3-4自然段
1.学生自行翻译课文,圈点勾画,标示出疑难词句。
⑺ [池] 。 ⑻ [兵革] 。
⑼ [委] ;[去] 。 ⑽ [域] 。
7、哪些事例可以证明这一道理?请列举几例。
温馨提示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教 学 反 思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知识链接】
关于作者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字,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是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并称。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君,均不见用。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
(3)从第2、3自然段来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有哪些?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什么?那么孟子认为“人和”包括哪些具体内容?作为一名君主,他得“人和”情况会怎样?不得“人和”,结果又如何呢?(齐读最后一段,学生回答)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这三句话什么意思?这三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孟子两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孟子两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18孟子两章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对本文出现的生字词,掌握其音、形、义;有节奏朗读课文;正确翻译课文中的疑难字、词、句。

(2)能力目标:掌握本文举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写法;理解排比句的表达作用。

理解孟子思想主张和在本文中的思想观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知逆境成才、多难兴邦的道理,学会在困境中崛起成才。

教学重点与难点:理解逆境成才的道理,学习本文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教学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1、课前布置课外阅读练习:请学生借阅本文出现的“逆境造就人才”名人书籍,了解他们相关的故事并口述名人故事。

2、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跟读,自由朗读,尤其注意排比句的朗读,提醒学生注意:(1)读准下列字音:傅说胶鬲法家拂士曾益(2)注意句子的节奏,如: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3、将学生分成八人一组,试疏通文意,合作探究,交流疑难词句,力求学生自己通过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以锻炼他们的自学和合作能力。

4、每组出两名代表,一读一译,教师针对相关问题,作适当指导。

特别注意通假字及使动用法。

5、引导学生分析探讨问题理解文章内容。

(屏幕出示下列问题)(1)本文列举了哪些人的事例?这些事例共同说明了什么道理?明确:六位圣贤从卑微困穷而成为名垂青史的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

推出如下道理: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必然会经受种种磨难,只有这样,才能有所作为。

(2)本文除了例证外,还用了什么方法论证了这一道理?怎样论证的?(问题有难度,学生讨论回答,锻炼合作、思维及表达能力,尤其对优秀生有所提高)明确:还善于从个别到一般,讲道理分析。

正反两方面对比分析论证磨练的必要性:作者摆事实:“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正面阐述即使作为一般人,也需要在困境中磨练。

内部无法家拂士,外无敌国外患,往往会导致国家的灭亡,这是从反面论证。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孟子》二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8《孟子》二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18、«孟子»二章【CAI教案】理读设计理念:这是由孟子的两篇短文组成的文言散文,具有鲜明的论说性。

从文言文词汇角度看,体现了词语的古今变化特点;从议论文的角度看,思路清楚,结构明晰,论说充分;从语言风格的角度看,都集中显示了孟子的雄辩与气势。

宜采用理读法进行积累性阅读。

教学步骤:一、教学铺垫。

1.说说你所知道的孟子。

2.说说孟子散文的特点。

二、诵读课文,疏通字词。

(一)听读。

学生听老师范读,在课文上作标记。

重点记住并读准下列字音。

米粟.(sǜ)畎.亩(quǎn)傅说.(yuè)拂.士(bì)曾.益(zēng)(二)自读。

学生结合听读,自由读课文。

重点读顺下列句子。

环而攻之/而不胜行/拂乱其所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三)译读。

学生结合注解,分组互译互说课文重点理解下列句段意思。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三、理读课文,揣摩积累。

从以下角度梳理并做好积累卡片——(一)卡片一——文学常识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②选自《孟子·告子下》③关于孟子:孟子(约前372——289)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

他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认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反对暴力兼并,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并极力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恢复井田制度,省刑薄赋,达到“黎民不饥不寒”,以缓和阶级矛盾。

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道德意识,教人注重“存心养性,深造自得,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形成了唯心主义理论体系,有“亚圣”之称。

(二)卡片二——词语理解从字词的角度:①通假字:攻亲戚之所畔.;入则无法家拂.士;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孟子>两章》
【教学目标】
1.读准字音,划准节奏,揣摩文言文诵读技巧。

2. 多种形式朗读,体会孟子散文论辩特色。

3. 品读关键词句,深层挖掘作品内蕴,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辨析疑难字词,疏通疑难句意,积累文言词汇。

难点:了解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和生动、形象、精辟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孟庙的图片,导入本课。

二、预习检测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学生搜集的有关孟子的情况。

三、有关孟子的情况介绍
1.孟母教子
孟子三岁时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

孟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曾为孟子选择合适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最后搬到学宫附近。

孟子自小受到严格管教,据说有一段时间他十分贪玩,孟母便剪断织机上的麻布,告诉他若不勤奋读书,就会像这块麻布般半途而废。

“三迁”、“断机”等教子故事,成为千古美谈。

《三字经》写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后来孟子师从孔子的孙子孔伋(子思)的弟子,终成一代儒学大师。

2.孟子周游列国
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

各大国之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者“庖有肥肉,厩有肥马”;人民却“仰不足事父母,俯不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的作用;提出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以推翻他;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

孟子还到处游说,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一希望寄托在封建统治者发“仁心”上。

3.孟子晚年著书立说
孟子周游列国,但诸侯各国忙于战争,没有几个君主愿意采纳他的政策。

晚年的孟子带领他的亲密学生万章、公孙丑等“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整理阐发儒家典籍,把自己的言论、事迹编著成书。

4.关于《孟子》
记录孟子的言论、活动的《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之一,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7篇,计261章,约3.5万字,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

《孟子》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来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四、诵读课文,理解内容
1.在老师带领下明确重点字音,对课文进行诵读并划分句子节奏。

建议在多遍诵读中达到背诵的程度。

2.结合注释,对课文逐段进行全面深刻的翻译,整理归纳文言知识。

通过自主、合作、互查三个步骤,确保每生能熟练翻译每一句话。

五、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疏通课文,理解文意
1.朗读正音。

2.划分节奏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文章翻译
自主翻译,发现难点。

师生合作,解决难点。

小组互查,教师抽查。

4.难句翻译: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百性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处,不能只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只靠山川的险固,征服天下不能只靠武力的强大。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二)深入学习,领悟内涵
1.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中哪个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什么是“人和”?
当然是“人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人和,是内部团结,齐心协力。

是下文说的“得道多助”和“天下顺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2.第1自然段有四个短句代表了“地利”,并与“天时”与“人和”相比,它们是什么?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与“天时”比与“人和”比。

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它们为什么用双重否定句?
双重否定句意思最肯定。

充分铺写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更强的说服力。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这是从反面说。

从正面说,“域民”、“固国”、“威天下”应靠什么呢?
应靠施仁政。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道”指的是什么?
仁政。

6.这一章的论点是什么?为什么?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看下边“本文论证结构”。

7.本文论证结构
(1)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1句)
(2)分别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
(3)得出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故曰……)
8.这一章运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
设例(“举例论证”之一种)对比论证(属于“道理论证”)。

拿天时和地利对比,拿地利与人和对比;拿得道者与失道者对比。

六、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疏通课文,理解文意
1.朗读正音,划分节奏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文章翻译
自主翻译,发现难点。

师生合作,解决难点。

小组互查,教师抽查。

难句解释:“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三个短句都有省略:
(憔悴枯槁)征于色,(吟咏叹息)发于声,而后(众人才能)喻(之)
(二)深入学习,领悟内涵
1.第一自然段列举的六个人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些人都出身贫贱;他们在经受了艰难困苦的磨练之后,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2.这一章的主旨句是什么?论点是什么?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为什么“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呢?
这是针对国君说的,意思是,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国君就会胡作非为;如果没有敌国的侵扰,国君就会耽于安乐。

由此自然导出这一章的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第一段中既有事实论证,也有道理论证,请分别指出。

事实论证: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道理论证: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5. “人恒过,然后能改”,是这样吗?
有的错误能改,有的错误不能改。

有的错误虽然能改,但已给国家、个人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例如文化大革命) 。

有的错误一犯,就不再有改正的机会。

例如……(请你补充例子)
所以……(请你补充结论)
七、达标检测
八、作业
背诵与默写
背过了,才能化为身内之物,才能出口成章和下笔如有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