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实验专题复习
专题02:声现象-2024-202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专题复习(人教版)
专题02 声现象(解析版)思维导图本章知识梳理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1)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不一定停止传播。
(3)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不易察觉的微小振动放大的方法叫转换法。
(如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弹开;在鼓面上撒碎纸屑等)停止。
【答案】发声的鼓面在振动将微小振动放大振动【详解】[1][2][3]将碎纸屑放在正在发声的鼓面上,纸屑便在鼓面上跳动,此实验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我们听到的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在鼓面上放纸屑的作用是放大振动的效果。
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声音马上消失,这是因为鼓面振动停止。
【针对训练1】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溅出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产生的,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选填“等效替代法”、“转换法”或“控制变量法”)。
【答案】振动转换法【详解】[1]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溅出水花,是因为音叉振动使得水花溅出,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2]将不易于观察的音叉的振动转换为易于观察的溅起的水花,这种研究方法叫做转换法。
【针对训练2】小组同学共同完成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系列实验。
(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这说明。
此探究中乒乓球的作用是:;【答案】被弹开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放大音叉振动【详解】(1)[1][2]由题意知,当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则说明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3]由于音叉的振动不能直接观察,所以乒乓球起的作用是将音叉的振动放大,更容易直观观察,这里用到了转换法的思想。
2.声音的传播(1)探究“声音的传播”,如右图所示。
①在玻璃钟罩内的木塞上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音乐闹铃,此时你能听到音乐。
②用抽气设备抽去钟罩内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你听到音乐声会减小,但能看到闹铃振动。
2024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专题复习专题四实验探究题
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能从石棉网中吸热,所以水不 会立即停止沸腾,不能说明水沸腾时不需要吸热 。
1234567
专题四 实验探究题
3. [2023·宜宾节选]频闪拍摄是研究物体运动的方式之一。某 科创小组用频闪拍摄的方法来“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 度”,如图所示,他们用相机每隔0.5 s曝光一次,拍摄 了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频闪照片。请根据照片信息回答下 列问题。
实验0° 30° 40°
折射角 15.1° 30.7° 48.6° 73.8°
1234567
专题四 实验探究题
(1)光从甲介质斜射入乙介质发生折射时,折射角 大 于 入射角;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 增大 。
(2)做完第4次实验后,同学们又使一束光从乙介质中以 73.8°的入射角射入甲介质,测得折射角恰好为 40°,这说明在折射现象中, 光路可逆 。
98 98 98
1234567
专题四 实验探究题
(3)由实验数据可知,水在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是 持续吸 热,温度不变 。
1234567
专题四 实验探究题
(4)[质疑创新]观察到气泡如图丙所示,这是水沸腾 时 (选 填“前”或“时”)的现象。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水还 能继续沸腾一小会,这说明水沸腾时不需要吸热,这种判断 是否正确?答: 不正确,因为撤去酒精灯,由于石棉网
北师版 八年级上
期末专题复习
专题四 实验探究题
专题四 实验探究题
1. 帮助小明完成“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 实验。
1234567
专题四 实验探究题
(1)小明采用“水浴法”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 物体受 热均匀,且温度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温度 。
2021-2022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 实验专题(word版 含答案)
沪科版八上物理期末复习实验专题一.第二章《运动的世界》:长度、时间和速度的测量1.小明同学要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B.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细铜丝线圈的总长度L;C.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D.用以上数据算出细铜丝的直径d。
请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实验步骤写出细铜丝直径的表达式:。
(2)如果绕线圈时没有做到线圈之间紧密靠拢,会使得测量结果(选填“偏大”或“偏小”);(3)本实验中的测量方法叫做累积法,运用这种测量方法对于不方便直接测量的物体进行间接测量,可以减少测量误差。
下列有关长度测量方法中不能减少测量误差的是。
A.多次测量取平均值B.使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C.增加估计值位数2.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和测平均速度,该实验原理是。
(2)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直线运动。
(选填“匀速”或“变速”)(3)实验中测得全程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v1,前半段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v2,后半段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v3,那么,v1、v2、v3的大小关系是。
(4)在某次测量的过程中,如果小车运动过了中点才停止计时,测得的前半段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将偏(填“大”、“小”)。
(5)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这样做的好处是:。
二.第三章《声的世界》:探究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3.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①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
该实验能说明可以传声,在月球上(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
(2)如图②所示,在真空是否传声的实验中,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发现电铃的声音将逐渐(填“变大”或“变小”),直到几乎“听不到”,由此得出声音不能在传播。
这个实验用到一种物理方法是。
2020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实验专题《物态变化》 (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上期末复习实验专题《物态变化》1.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时,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组装实验装置时,支撑烧杯的铁圈和悬挂温度计的铁杆,应先固定______(选填“铁圈”或“铁杆”)。
(2)实验过程中,烧杯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的结果。
(3)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水的沸点为______℃;继续加热,温度计的示数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较长,其原因可能是______(选填“水的质量偏大”或“当地气压偏低”)。
2.如图甲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图丙中的a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
(1)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是℃。
(2)由图作a可知,当地大气压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3)由图象a可知,水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温度。
(4)如果只提高水的初温,重新实验绘制的图象应为丙图中的(选填“b”或“c”)。
3.在探究固体的熔化实验中,把分别装有固体a与b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
将温度计正确的插入两种固体中,实验转置如图甲所示,固体a的熔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固体b的熔化图象如图丙所示,(1)固体a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内能(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此时a处于状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2)固体b熔化过程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3)某时刻温度计的读数如图丁所示,温度计的读数为℃。
4.芳芳和圆圆学习了物理后,做了两个物理实验:(1)如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①实验中,用烧杯中的热水加热试管中固体物质,好处是;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②图乙中,该物质在t1时具有的内能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t2时的内能.(2)她们还利用天平探究了液体蒸发是否与液体的质量有关,具体做法是:①实验前,在烧杯中分别倒入的水;②调节好天平,把烧杯分别放在天平的两托盘上,通过 (“调节平衡螺母”或“增减砝码”),使天平平衡;③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天平是否依然保持平衡,如果,则说明液体蒸发快慢与质量无关.5.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1)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2)冰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填“吸热”“放热”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不变.(3)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__℃,第2分钟处于________态.(4)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_____(填“A”或“B”).A.寻找普遍规律B.减小实验误差6.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实验专题复习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实验专题复习1.如图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挂的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此现象说明;塑料球的作用是2.如图甲木块的长度读数为 cm;用温度计测出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如图乙,示数为.3.如图所示,陈明将衣架悬挂在细绳中间,细绳绕在两手的食指上。
(1)用食指堵住双耳,敲打衣架,此时声音是通过_________传入到人耳的,听到的声音响度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拔出两个食指,保持衣架的位置不变,用相同的力敲打衣架,此时声音是通过_______传入到人耳的,听到的声音响度_______ (选填“大”或“小”);(3)陈明探究的是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保持衣架位置和敲打的力相同,这是采用______法进行实验。
4.某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这说明音调是由决定的(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在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选填“变大”或“变小”),声音的响度(选填“变大”或“变小”),这说明响度与有关。
当锯条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_ _____ __ 。
5.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C: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枝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纸在笔尖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1)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两个实验现象是、 .(2)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说明。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复习资料刻度尺及机械停表的使用考点:1、使用刻度尺前先观察零刻度线、分度值(两相邻刻度线的长度)、量程(最小值到最大值之间的范围)。
2、测量时不能超过刻度尺量程。
3、被测物体一端对准零刻度线。
4、有刻度的一端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物体保持平行。
5、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6、读数=格子数×分度值,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分度值=一大格长度比上格子数)7、小表盘的单位为分钟,不需要估读,只读整数的分钟数,大表盘读数为格子数乘以分度值练习题:2、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刻度尺分度值为,则测量值为cm,考点:⑥(2)如图2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考点⑥、⑦测平均速度考点:1、测平均速度的原理:2、实验器材:小车、长木板、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距离s)、机械停表(测量小车运动时间t)、小木块、金属挡板(作用为让小车多次运动的路程相同)3、长木板的坡度要小,原因:延长小车运动时间,减小时间测量是带来的误差。
4、长木板坡度小,目的:方便记录时间。
5、实验前多次练习实验操作,目的:熟悉操作,减小测量时间和路程的误差。
6、小车的通过路程是小车头对头和尾对尾的距离。
7、利用测量的数据计算车小车平均速度。
8、小车必须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为了使小车拥有相同的下落速度。
9、小车的上半程速度最慢、全程速度其次、下半程速度最快,所以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直线运动(变加速直线运动)。
练习题1、如图,测平均速度时,测得小车从斜面的顶时间为t,小车长为S1,斜面长为S2。
(1)小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的数学表达式示);(考点①)(2)若小车还没放开之前就已开始计时,则_______;(3)如图中能够准确反应小车运动情况的是演示实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考点:1、实验现象:逐渐抽走玻璃罩中的空气后,闹空气后,声音有逐渐增强。
2、实验结论: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3、实验方法:理想实验法练习题:1、如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题(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1(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现;考点:1(3)、此实验说明了演示实验:探究音调的高低决定因素考点:1、实验现象:听到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看见钢2、实验结论:用相同力使钢尺振动,伸出桌子声音音调越低。
2022-2023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训练--实验专题
苏科版物理八上期末复习训练--实验专题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 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它说明了声音是由产生的,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
(2) 如图乙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3) 如图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能把乒乓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可以传声。
在月球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乒乓球弹起。
(4) 如图丁所示,在空气是否传声的实验中,先让电铃发声并放入玻璃罩内,再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发现电铃的声音将逐渐(选填“变大”或“变小”),然后把空气又逐渐地通入玻璃罩内,会发现声音将逐渐(选填“变大”或“变小”),这个实验用到的一种物理方法是。
如图所示两位同学在一起做”土电话”实验:(1) ”土电话”能够传声,说明声音能在中传播。
(2) 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若连接土电话的线是棉线,听者听到的声音小,而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一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比传声性能好。
(3) 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停止,停止。
(4) 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对方的讲话声,其原因是松弛的线(填”易"或”不易”)传声。
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水的沸腾。
(1) 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明在烧杯中倒入热水,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
(2) 水温升高到90∘C后,小明每隔1min观察1次温度计的示数,记录在下表中,直到水沸腾。
时间/min012345678温度/∘C9092949697989898①在第7min小明忘记记录数据,此时水的温度应为℃;②小明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如图丙中(选填“C”或“D”)图所示;③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丁所示的坐标系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是。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实验探究专题复习
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探究专题复习一、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2)在实验中,除了用到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缺少____________ ;(3)所测路程为_________ m.(4)设所用时间为7s,小车平均速度是( )(5)实验时斜面的坡度应很小,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声现象的实验探究1、实验装置:如图K1-1所示。
实验现象:将正在发声的闹铃放入真空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声音会越来越________得出结论: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真空________传声。
2.探究二: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装置:如图K1-2所示实验现象: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钢尺,使其振动幅度大致相同,观察到钢尺伸出越短,振动越________,音调越________。
得出结论: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决定,________越高,音调________。
3.探究三: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1)实验装置:如图K1-3所示。
实验现象: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观察到响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________。
得出结论: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________有关,________越大,响度越________。
(2)补充说明: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来显示音叉振动幅度的大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________。
另外响度还跟________________有关。
三、热现象实验探究1.探究一: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设计:(如图K5-2所示)采用“水浴法”加热的目的是使被加热的物质受热________、________,慢慢熔化,便于观察温度变化规律。
如图K6-3所示,A、B两图分别是海波和石蜡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可知:在两种物质A图和B图两种物质中,________图物质是海波,它的熔点是________℃。
2024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专题四实验题
编号 1 2 3
长度/cm 20.50 31.00 48.50
直径/cm 1.50 2.00 2.50
频率/Hz 2 131 1 284 65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小明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根风铃管时,发出声音 的 响度 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不同风铃管 时,发出声音的 音调 不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实验3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3. [2023·贵州]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器材有:激
光笔、可折转光屏、平面镜和喷雾器。 (1)将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如图甲所示。激光笔的光束
射向平面镜上O点,在平面镜上方喷水雾, 从前向后观察,可在镜面上方看到 2 条 光束。
(2)装置如图乙所示放置时,光屏上恰好呈现清晰的像, 这与生活中 照相机 (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 “投影仪”)的原理相同。此时从A点观察,蜡烛火焰 的形状如图丙,则光屏上所成像的大致形状是图丁中 的 D (选填下列选项的字母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线 。同时根据光屏上的信息可得结论, 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 相等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实验4 探究光的折射特点
4. [2024·南京鼓楼区期末]小华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光的
折射特点”。
实验序号 1
2
3
4
入射角 15° 30° 45° 60°
折射角 11° 22° 33° 44°
(4)多次改变棋子A的位置,并记录棋子A的像的位置,用
初二物理上学期期末实验专题复习05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
专题五光的反射规律实验(解析版)【实验目的】验证光的反射定律。
即:共面(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一个平面内)、分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等角(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和可逆(光路是可逆)。
【实验器材】平面镜一块、激光笔一支、带刻度的折板光屏一块、支架等。
【实验步骤】一、按图组装器材二、根据图甲沿折板平面用激光笔射出一束光线,观察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并记录入射角和反射角;数据填入表格。
三、改变入射光线方向(入射角)重复上述实验并记录表格。
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23…四、沿折板中轴(N)将折板F向后转动,观察反射光线是否仍在F上。
五、选择一次实验,沿原反射光线反方向改变入射光线,观察反射光线判断光路可逆性。
六、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共面、分居、等角。
2.考查方向考查方向解答思路三线共面沿折版中轴折转光屏是否还能看见反射光线分居观察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是否在中轴两侧等角通过量角器可逆沿原反射光线路径改变入射光线,观察反射光线漫反射能看见光线的传播方向说明折板发生了漫反射实验结论的普遍性改变入射角(改变入射光线方向),进行多次实验光线的理想化模型观察激光笔射出的光线即可构建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和路径1.(2020·黑龙江龙东)(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小亮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将纸板沿ON向后折,此时在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
此实验现象说明。
在甲图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0E方向射出,这表明。
(2)如图丙所示是小亮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像与物的对应点如图丁所示,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其到玻璃板的距离,并进行比较,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实验专题复习
141516厘米17八年级上学期物理实验专项复习与训练一、测量部分实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贴近、对齐、平行、垂直。
正确读数:准确数 + 一位估计数1、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图所示),方法正确的是 〔 〕2、如图2所示,用直尺和三角板测圆柱体直径,下图中方法正确的是图23、所示3所示,甲中物体A 的长度为_________cm 。
乙图中A 的长度为_________cm 。
4、如图4所示,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_________cm ,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_cm 。
图3甲 图3乙 图45、图5甲中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__cm ,图乙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_dm,合________cm 。
图5二、声现象实验1、如图6所示,当敲响右边的音叉时,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________(填“会”或“不会”)振动,靠在左边音叉的泡沫小球能弹起.这说明________,这是由于________ 将右边音叉的振动传给了左边音叉的缘故.2、如图7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比较两种情况下,第________次钢尺振动得快,它的音调________(填“高”或“低”),这说明音调与________有关.3、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时候,如图13所示,注意听能听到“嗡嗡”的声音,整个灌水过程中声音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图61230AB 0321C 14320D 43201d乙甲图7 图8三、光学实验1.如图9所示,是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他将一块平面镜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把A和B一前一后竖只放在直尺上,点然玻璃板前的蜡烛,用眼睛进行观察。
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实验专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复习——实验专题1.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________和__________测平均速度。
(2)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_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4)实验中测得路程s1上的平均速度为υ1,路程s2上的平均速度为υ2,路程s3上的平均速度为υ3,那么,υ1、υ2、υ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中,斜面应保持(选填“很小”“较大”或“很大”)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___。
2.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
(2)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________(填“较小”或“较大”),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3)斜面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
υAC偏_______(填“大”或“小”);可以看出小车在做_________(匀速/变速)直线运动。
(5)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υAB=_________m/s。
(6)在测量过程中,发现下落时间较难测出,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 点,在纸板上描出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并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改变光的入射角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八年级上物理实验专题归类复习
八年物理上实验专题归类复习1、如图1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 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实验发现:○1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
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 有关 2、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
⑴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⑵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 作?⑶如果让光线逆着OF 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 方向射出,这表明:3、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 和B ,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进行观察,如图4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________关系.(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关系.(4)移去后面的蜡烛B ,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___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像(填“虚”或“实”).(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__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
请写出一条: 。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
(2)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 。
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次数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 像的大小(放大或缩小) 像的正倒 1 30 15 缩小 倒 2 20 20 等大 倒 3 14 35 放大 倒 4 10 / 不成像 / 58/放大正①分析1、2、3次实验的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____。
2024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专题复习专题一作图题
期末专题复习
专题一 作图题
专题一 作图题
类型1 光的直线传播 1. 如图所示是小明做小孔成像实验的情景,请在图中作出烛
焰在塑料膜上成的像(用箭头A'B'表示)及光路图。
(第1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专题一 作图题
2. 如图是两根标杆及它们在灯光下的影子,请在图中画出光 源的位置(用点P表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专题一 作图题
【点拨】 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
光线过焦点,根据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画出P在 平面镜中形成的像P',连接FP',与平面镜交于Q点,FQ 是水中的折射光线,也是平面镜的入射光线,连接QP, 可得经平面镜反射的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专题一 作图题
4. 要将一束太阳光AO反射到室内的B点,请在图中画出平面 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r。
(第4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专题一 作图题
5. 小明制作了一个正午时间提醒器,他在窗台上的M点放置 一面镜子,正午时刻,阳光便可以通过镜子照亮屋内墙上 的A点。请你在如图所示的简化图中的M点画出平面镜的 位置。
(第5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专题一 作图题
类型3 平面镜成像 6. 如图,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第6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实验考点汇总与练习题附答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实验考点汇总与练习题附答案一、实验考点汇总1. 计算速度- 实验一:利用直尺和秒表确定物体的速度- 实验二:利用测速计测量物体的速度- 实验三:利用小球在不同坡度上滚动的实验,研究速度与坡度的关系2. 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一:利用弹簧秤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二:利用天平和弹簧秤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三:利用测力计测量物体的质量3. 研究物体的密度- 实验一:利用密度瓶测量物体的密度- 实验二:利用称量法测量物体的密度- 实验三:利用天平和密度瓶测量物体的密度4. 研究物体的膨胀- 实验一:利用热胀冷缩实验观察物体的膨胀与收缩- 实验二:利用铁环和铝环的热胀冷缩实验验证膨胀系数的大小- 实验三:利用螺栓和螺母的膨胀差实验研究热胀冷缩差异5. 研究物体的声音- 实验一:利用乐器和弹弓的实验研究音的产生- 实验二:利用音叉实验研究音的高低和频率- 实验三:利用共鸣管实验研究声音共鸣现象二、练习题附答案1. 实验一:利用直尺和秒表确定物体的速度时,如果物体在1秒里移动了10厘米的距离,则它的速度是多少?答:速度 = 距离 ÷时间 = 10厘米 ÷ 1秒 = 10厘米/秒。
2. 实验二:利用测速计测量物体的速度时,如果测得的速度是40米/秒,则物体在2秒内移动了多少距离?答:距离 = 速度 ×时间 = 40米/秒 × 2秒 = 80米。
3. 实验一:利用弹簧秤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如果弹簧秤指向的刻度是5千克,则物体的质量是多少?答:物体的质量 = 刻度读数 = 5千克。
4. 实验二:利用天平和弹簧秤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如果天平的左右两端秤盘的指示分别是400克和600克,则物体的质量是多少?答:物体的质量 = 左秤盘指示 + 右秤盘指示 = 400克 + 600克 = 1000克。
5. 实验一:利用密度瓶测量物体的密度时,如果物体的质量是20克,占据的体积是5立方厘米,则物体的密度是多少?答:物体的密度 = 质量 ÷体积 = 20克 ÷ 5立方厘米 = 4克/立方厘米。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总复习实验专题
期末总复习实验专题学号班级姓名1.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图一1).本实验的原理:;2).本实验除图一所示的器材外,还缺 ____;3).用刻度尺测出S=78cm,用停表测出t=2s,则本实验中的平均速度= m/s。
2.如图所示,这是小明设计的“测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利用这个装置测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这个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和_______。
如图,若秒表每格为1s,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______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路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_小车通过下半路程的平均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图二3.在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小组设计如图甲,乙所示的两套实验方案。
(1)请分析评价两套实验方案。
(2)下表是某小组的测量数据。
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所示的坐标中绘出“温度—时间”的图像。
(3)该物质是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若是晶体其熔点是__________。
4.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把石棉网垫在烧杯下,并将试管放在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________(选填“均匀”或“不均匀”)。
(2)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________。
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_℃。
(3)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该物质是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4)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________。
5.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调整的是_______(选填“A”或“B”)部分.(2)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
初二物理上学期期末实验专题复习01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一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名称】测量物体平均速度【实验原理】ts v。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
【实验步骤】一、按图组成实验装置:如图。
二、如图,从斜面顶端静止释放小车,分别测量小车经过的路程为S 1和S 2所用时间。
数据记录表格。
三、注意事项1.调整斜面呈较小的坡度,使小车从静止释放,可加速下滑即可,并且不会滑落斜面。
2.小车运动距离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3.小车从斜面顶端要从静止释放;4.测量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坡度。
【实验数据】路程运动时间平均速度s 1=t 1=v 1=s 2=t 2=v 2=【分析讨论】1.根据实验数据分别计算路程为s 1和s 2的平均速度。
2.提出问题:(1)你的数据和其他同学相同吗?为什么?(2)如何得出小车在整段路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3)小车在运动过程中是匀速运动吗?为什么?(4)斜面顶端的高度对整个测量过程有什么影响?1.(2020·山东泰安)一辆长20m 的货车,以72km/h 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100m 的大桥,下列说法中()。
①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5s;②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是4s;③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6s;④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是7s 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②④正确C.只有①③正确D.只有②③正确【答案】D。
【解析】货车的速度:v =72km/h=20m/s①②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路程:s 1=100m-20m=80m 货车完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t 1=180m 20m/ss v ==4s 故①错误,②正确;③④货车通过大桥的路程:s 2=100m+20m=120m 货车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t 2=2120m 20m/ss v ==6s 故③正确,④错误。
故选D。
2.(2020·江苏泰州)为测自己的跑步速度,小明在一段长200m 的平直道路起点开始计时,跑到终点停止计时,秒表示数如图所示。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实验考点一
1.设计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答:将音叉紧贴用细绳悬挂的乒乓球,敲击音叉,发现乒乓球被弹起,同时听到音叉发出声音。
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设计实验证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答:取一根长铁管,同学A轻敲铁管一端,使在另一端的同学B刚好听不到敲击声,同学B把耳朵贴在铁管的另一端,发现同学B能够听到敲击声。
证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
3.设计实验证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答:将正在发声的闹钟用塑料袋密封浸没在水槽中,仍能听到闹钟的声音。
证明:声音能在液体中传播。
4.设计实验证明: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
答:让一同学在对面敲鼓,发现自己能够听到敲鼓省。
证明:声音能在气体中传播。
5.设计实验证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答:将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入真空罩中,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罩中的空气,发现铃声逐渐变小。
证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熔化现象;凝固现象;汽化现象;蒸发吸热致冷;影响蒸发快慢因素;液化现象;降低温度使气体液化;液化放热;升华现象;凝华现象。
6.设计实验说明熔化现象的存在。
答:在试管中加入碎冰,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发现试管内固态的冰变成了液态的水。
证明:固体可以熔化。
7.设计实验证明:晶体熔化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答:用酒精灯给海波加热,用温度计测量海波的温度,发现海波逐渐变成液态,且从出现液态海波开始,到海波熔化结束的过程中温度计示数不变(熔化过程中撤掉酒精灯,发现熔化立刻停止)。
证明:晶体熔化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8.设计实验说明液体可以凝固。
答: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将烧杯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发现一段时间后,烧杯内液态的水变成了固态的冰。
证明:液体可以凝固。
9.设计实验证明:非晶体熔液凝固时放热且温度降低。
答:将蜡油放在小烧杯中并一起放到冰块上,在装有蜡油的烧杯中放入温度计,一段时间后发现蜡油逐渐变成固态,温度计示数一直在降低且烧杯底部的冰块熔化。
证明:非晶体熔液凝固时放热且温度降低。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八年级期末实验复习
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 问题 则在光屏上____(“有”或“没有”)像,若有像, 讨论 则是___(“清晰”或“不清晰”)的_____(“放大”
或“缩小”)像。
器材
方法 与步
骤
天平、————
1.取 的若干铝块,分别用——测出它们的质量,用— —测出边长后计算出它们的体积。 1.数据填入表格,然后以体积V为横坐标,以质量m为纵坐 标,在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 2.通过分析所作图像,得出结论一。 •用铁、木块做实验,并做出相应图像,分析得出结论二。
表 钢尺振动的快慢
慢
格
音调的高低
低
较快
快
较高
高
方 上述实验中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运 法 用的是 控制变量。法
实验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 反思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器 材
钢尺、桌面
运用的是 等效法。移走蜡烛b,在此位置换上光屏, 发现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这说明平面镜成 像。虚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装置 示意
图
过程 步骤
ABC
20 30 40 50 60 70 80 cm
调节烛焰、凸透镜(焦距为10cm)、光屏的中心 在同一高度上,将透镜固定在50cm处,当把蜡烛 移到10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 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若在玻璃板后,像的位置上放一个光屏,则光屏上___(能 到像 2.透过玻璃板,看到了两个蜡烛的像,原因是:
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实验专题复习1.如图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挂的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我们看到的现象是 ,此现象说明 ;塑料球的作用是2.如图甲木块的长度读数为 cm ;用温度计测出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如图乙,示数为 .3.如图所示,陈明将衣架悬挂在细绳中间,细绳绕在两手的食指上。
(1)用食指堵住双耳,敲打衣架,此时声音是通过_________传入到人耳的,听到的声音响度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拔出两个食指,保持衣架的位置不变,用相同的力敲打衣架,此时声音是通过_______传入到人耳的,听到的声音响度_______ (选填“大”或“小”);(3)陈明探究的是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保持衣架位置和敲打的力相同,这是采用______法进行实验。
4.某同学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滑动速度越大,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 ,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 ,这说明音调是由 决定的(2)如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压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一端,听其响度;在用力拨锯条,这时锯条的振幅 (选填“变大”或“变小”),声音的响度 (选填“变大”或“变小”),这说明响度与 有关。
当锯条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___ _____ __ 。
5.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A :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B :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C :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D :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枝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纸在笔尖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1)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两个实验现象是、 .(2)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说明。
6.(如右图是某同学用体温计测热水温度(70℃左右)的示意图.请你指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①小明的操作如图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②他改正错误后,当水温上升到84℃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3min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第三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该读数为℃。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温度.③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了大量的白气,白气的实质是______(水蒸气、水珠),其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
8.小明同学在探究“水的沸腾”的活动中,他按右图进行安装(1)正确的安装顺序是______________( A:由上向下,B: 由下向上)(2)当水温升至90℃时,随着加热过程,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小明同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3)根据以上数据,画出水的沸腾的图像.(4) 本实验需要的测量仪器温度计和___________(5)请你在图中大致画出沸腾时的不同深度A、B处气泡的大小.(6)小明同学在家中观察水壶中的水沸腾时,从壶嘴喷出一股“白气”,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看不见“白气”,这是为什么?(7)实验即将结束,细心的小明同学发现:移开酒精灯,水马上停止沸腾.这说明。
(8)在实验室里,有三组同学测得水的沸点分别为97℃、93℃、102℃;有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组用的温度计有偏差.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验证这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一个学期的物理学习经历中,我们所经历的如下探究中,与“测量细铜丝直径”方法相同的实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装满水的玻璃杯还放多少大头针 ②用刻度尺测量纸张的厚度③测量纸片下落的速度 ④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⑤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 ⑥测一测你的听觉的频率范围⑦观察水的沸腾 ⑧探测红光外侧的热效应⑨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⑩观察光通过玻璃砖时的折射情况10.如图是“探究冰、蜡烛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甲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是 (正确/错误)的;采用乙装置加热方式的优点是 ,根据探究过程可知,冰熔化时温度 (升高/不变/降低),具有这种熔化特点的固体叫 (晶体/非晶体)。
如图所示,是小丽从室外取回来的一块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中可知:(1)这块冰的初温是_____ ℃,熔点是___ ℃;(2)加热____ min 后,冰开始熔化;(3)加热3 min 时,物质的状态是____ ;(4)熔化过程需要_____ min 。
下表是小薇同学探究某种物质凝固过程规律时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由于疏忽,她把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你帮助小薇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以下问题.(5)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__;(6)该物质凝固后是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原因是___ ___;(7)该物质的凝固点是________,16分钟时该物质处于___________态;1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 、B 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 蜡烛为成像物体.1)(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___(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在桌面上竖立一块玻璃板作为反射面,这样做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的玻璃反应该薄一些,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用两粒相同的棋子是比较像与物__________的关系;用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甲 乙__________关系(3)使棋子B 与A 的像重合后,若移去棋子B ,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棋子A 的像.(4)若移动棋子B ,始终不能将它放到A 的像的位置上,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5)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棋子A 在玻璃板中的像太暗,为了看清像他将如何操作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证实成像特点是否真实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 .保持A 、B 两枚棋子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 .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 棋子的位置,进行与上述(3)相同的操作(7)实验中能观察到棋了A 的像是由于发生光的_______现象,能透过玻璃板观察到棋子B 是由于发生光_______现象。
(8)小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00'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_______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他又将玻璃板绕00'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_________(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不动”).12. 在进行“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实验中,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平面镜M 平放在桌面上,E 、F 是粘在一起的两块硬纸板,F 可绕垂直于镜面的接缝ON 转动.(1)如图甲,当E 、F 在同一平面上,让入 射光线AO 沿E 射向镜面,在纸板F 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 ,此时∠BON ∠AON(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将AO 向ON 靠近,则OB 向 靠近;若光线沿BO 入射,则经镜面反射后光线沿OA 射出,这说明了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 的。
(2)在下图乙中,把纸板F 向前或向后折叠,则在纸板F 上都 (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应在 。
(3)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4)小明在实验时,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o 、30o 、45o 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见右表格).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 . (5)如果让光线逆着OF 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 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小明利用光具座、凸透镜(焦距为10cm )、蜡烛、火柴、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光具座上有A 、B 、C 三个滑块用于放置凸透镜、光屏或蜡烛(如下左图),其中在B 上应放置: 。
(2)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成像如上右图,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可以通过 把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3)观察并记录凸透镜成像的情况时,应测量 和 。
(4)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cm 处,前后移动光屏,小明 (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
(5)接着小明用不透光的纸板遮挡住凸透镜的上半边,然后前后移动光屏,他此时在光屏上看到的像会 。
14.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约为__ _cm 。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从左向右放在光具座上。
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 ______上。
(3)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 __的实像。
生活中使用的___ _ _ 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一光学仪器)。
(4)在(3)中移动光屏成清晰像后,拿走光屏,再将蜡烛放在光屏位置处,则此时光屏应放在______ _ ____位置才能成清晰的像,此现象说明凸透镜的光路是_____ ___的。
15.如图所示,为研究视力矫正问题,小明和小华同学用凸透镜和光屏模拟眼睛,凸透镜看做眼睛的___________,光屏看做__________.(1)小华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和高度,使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位于同一直线上,且三者高度相同。
点燃蜡烛,将近视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取走眼镜,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再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时,屏上的像文变清晰了.以上现象说明:①近视眼使远处的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 (选填“前方”或“后方”);②近视眼镜的作用是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向 使像清晰的落在视网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