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闸北区2015初三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2015年上海市中考化学真题卷含答案解析
201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K—39Ca—40六、选择题(共20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27.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O2B.N2C.HeD.CO228.属于氮肥的是()A.K2CO3B.Na2SO4C.NH4HCO3D.Ca(H2PO4)229.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30.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冰川融化B.铁钉生锈C.蜡烛燃烧D.食物变质31.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草莓酱B.蒸馏水C.蔗糖水D.玉米糊32.酒精(C2H6O)属于()A.混合物B.氧化物C.单质D.有机物33.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A.金刚石、石墨B.双氧水、水C.干冰、冰D.氧气、液氧34.三氧化二铬(Cr2O3)可用作油漆颜料,Cr2O3中Cr的化合价是()A.-3B.-2C.+2D.+335.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的是()A.植树绿化,美化环境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C.外出时佩戴防雾霾口罩D.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36.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在固态时分子是静止不动的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质量变小D.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造成的3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H2+Cl22HCl,该反应属于()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38.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磷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白雾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39.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A.干冰:人工降雨B.稀盐酸:除铁锈C.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D.氧气:光合作用的原料40.关于水的净化过程描述错误的是()A.加入明矾使小颗粒凝聚B.通入氯气杀菌消毒C.通过沙滤装置除去可溶性杂质D.通过活性炭吸附部分有害物质41.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用酚酞鉴别食盐水和稀醋酸B.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空气和二氧化碳D.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42.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装置是()43.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蒸发皿时垫上石棉网B.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称量C.在量筒中溶解氯化钠固体D.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测定pH44.向一定量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有关分析错误的是()45.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
(最新审定沪教版)2015-2016年九年级上册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八校联考)
5MgO+X+4CO2↑,则 X 的化学式是__
___。
17. (6 分) “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圆满完成任务,为人类探索火星提供了宝贵的科学资料。 (1)探测显示火星上存在液态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 A.火星上的水与地球上的水化学性质不同 C.水是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2)火星上含有丰富的镁、锰等资源。已知锰(Mn)的金属活动性在 Al、Zn 之间,且锰盐中锰元素 的化合价为+2 价, 请写出一个有单质锰参加的置换反应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除火星外,部分其他行星也存在着“大气” (相当于地球上的空气) ,其主要成分为: 行星名称 冥 王 木星 金星
+
(
)
2.下列符号中,表示 2 个氢原子的是 A.H2 B.2H2 D.2H
)
3.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 B.硫粉 C.红磷 D.铁丝
(
)
4.将下列四种家庭常用的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芝麻油 B.味精 C.食盐
( D.蔗糖
)
5.五氧化二碘(I2O5)可用来测定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I2O5 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A.-5 B.+5 C.+3 D.+2 (
(2) 上海世博园内安装的“直饮水”机,采用“活性炭+超滤层+紫外线”净水工艺。活性炭在此起__ 作用,净化后的水属于___ __(选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 。
(3) 举重、体操等项目的运动员在比赛前常用白色的“镁粉”搓手,这是因为“镁粉”质轻、吸水性好, 可做防滑剂。 “镁粉”的有效成份是碱式碳酸镁,它不可燃,300℃即分解,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Mg5(OH)2(CO3)4A.Fra bibliotek③B.②④
上海市闸北区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一模)化学试卷
上海市闸北区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一模)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20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1.(1分)(2015•闸北区一模)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丝折弯B.酒精挥发C.水果腐烂D.冰块融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铁丝折弯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酒精挥发是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C、水果腐烂有菌类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D、冰块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C.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2.(1分)(2014•北京)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多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来回答本题.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组成,熟记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解题的关键.3.(1分)(2015•闸北区一模)下列符号表示正确的是()A.2个氢分子:2H B.4个氧原子:2O2C.氦元素:Hi D.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O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A、2个氢分子可表示为:H2;2H表示2个氢原子,故A错误;B、4个氧原子可表示为:4O;2O2表示2个氢分子,故B错误;C、氦元素的元素符号为:He;故C错误;D、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故可表示为:O;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钙”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某药剂瓶上标识的“钙”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钙”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A.红磷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热B.铁丝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硫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热,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6.(1分)(2015•闸北区一模)属于混合物的是()A.蒸馏水B.氧气C.石灰水D.氯酸钾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解答:解:A、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B、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C、石灰水中含有水和氢氧化钙,属于混合物;D、氯酸钾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C.点评:混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就可以判断该物质属于混合物,还是属于纯净物.7.(1分)(2015•闸北区一模)以下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H2O2B.H2SO4C.K MnO4D.C a(HCO3)2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酸是指在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过氧化氢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B、硫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属于酸,故选项正确.C、高锰酸钾是由钾离子和高锰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错误.D、碳酸氢钙是由钙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别,抓住酸、碱、盐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A.点燃酒精灯B.取用液体C.读取体积D.过滤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B、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C、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D、过滤实验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解答:解:A、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故A错误;B、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图中操作正确.故B正确;C、读数时,视线要跟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不能俯视读数,操作错误.故C错误;D、过滤实验要用玻璃棒引流,操作错误,故D错误.故选:B.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9.(1分)(2012•北京)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A.牛奶B.豆浆C.冰水D.糖水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牛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B、豆浆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不属于溶液.C、冰水是纯净物,不属于混合物,故不是溶液.D、糖水是蔗糖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1分)(2015•闸北区一模)野营篝火时通常将木材架空,其目的是()A.方便添加木材B.升高木材的温度C.降低木材的着火点D.使木材与空气充分接触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从促进燃烧的方法角度考虑;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1)增大氧气的浓度;(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解答:解:A、将木材架空是为了增大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不是为了方便添加木柴,故A错;B、将木材架空不能升高木柴的温度,故B错;C、木柴的着火点不能降低,故C错;D、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促进木柴燃烧,故D正确.)子间隔(而不是体积)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3.(1分)(2015•闸北区一模)硅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是:SiO2+2C Si+2CO↑,该反应中的还原剂是()A.S iO2B.S i C.C D.C O考点:还原反应.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从得氧失氧的角度来认识氧化和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得到氧元素被氧化的物质是还原剂剂,此反应中碳元素得到氧被氧化是该反应的还原剂.解答:解:在反应2C+SiO2Si+2CO↑中二氧化硅在反应中失去氧元素,被还原,是氧化剂;碳在反应中得到氧元素,被氧化,是还原剂.故选:C.点评:应注意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和分析化学反应,注重反应前后的变化,能从细微之处去分析氧化还原反应.14.(1分)(2015•闸北区一模)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B.2KMnO4K2MnO4+MnO2+O2↑A.C+O2CO2C.F e+H2SO4→FeS04+H2↑D.2H2+O22H2O考点: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C+O2CO2,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B、2KMnO4K2MnO4+MnO2+O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C、Fe+H2SO4→FeS04+H2↑,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错误.D、2H2+O22H2O,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解反应的特征(“一变多”)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A.+4 B.+2 C.﹣1 D.﹣218.(1分)(2015•闸北区一模)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20.(1分)(2015•闸北区一模)下列4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A B C D向盛有二氧化锰的烧杯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引燃密闭集气瓶中的木炭向盛有一定量碳酸钙粉末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A.A B.B C.C D.D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酸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向盛有一定量MnO2的烧杯中加入的H2O2溶液会生成氧气,由于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所以随着H2O2溶液的加入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B、根据集气瓶内氧气的质量一定,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不断增加,当反应完毕后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变进行解答;C、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进行解答;D、根据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放出热量结合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分析.解答:解:A、向盛有一定量MnO2的烧杯中加入的H2O2溶液会生成氧气,由于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所以随着H2O2溶液的加入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故错误;B、集气瓶内氧气的质量一定,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不断增加,当反应完毕后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变,而不是一直增大,故错误.C、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逸出,所以氧元素的质量不断减少,但是不会为0,故错误;D、向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水少了,原来的饱和溶液要析出一些氢氧化钙固体,又因该反应放出热量,溶液温度升高,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一段时间后析出的氢氧化钙固体达到最大值,溶液质量达到最小值;随后随着温度的下降,一部分氢氧化钙固体又溶解,溶液质量又增加,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正确辨别坐标所表示的变化量,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分析变化中相关量的变化关系,是解答问题的基础.二、填空题(19分)21.(7分)(2015•闸北区一模)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①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A=B>C.(用“<”“>”或“=”表示)②将A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降温(或加溶质、蒸发溶剂)(写一种).③A中含有少量B,分离得到较纯的A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④t3℃时,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不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7.5%.⑤将t1℃时A和C的饱和溶液同时升高一定温度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C.(用“>”“<”或“=”表示)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①据溶解度曲线可比较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②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般方法是增加溶质、降温、蒸发溶剂;③据AB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分析提纯物质的方法;④据该温度下A的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解答;⑤据A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情况及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解答.解答:解:①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A=B>C;②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将A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增加溶质A、或蒸发溶剂、降温;③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变化较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所以A中含有少量B,分离得到较纯的A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④t3℃时A的溶解度是8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80g的A,所以将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不饱和溶液,50g水最多溶解40g的A;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37.5%;⑤t1℃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而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同时升高一定温度后,A溶液中溶质、溶剂质量不变,则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而C溶解度减小,要析出溶质,则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A>C;故答案为:①A=B>C;②降温(或加溶质、蒸发溶剂);③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④不饱和;37.5%;⑤A>C.点评:掌握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溶质的质量分数=×100%,并能够熟练的应用.22.(5分)(2015•闸北区一模)“碳”的世界丰富多彩.金刚石石墨C60结构用途切割玻璃作电极材料作超导体材料相应的性质硬度大导电/表中几种物质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②“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其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BD.A.具有吸附性B.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C.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D.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①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同素异形体的定义分析回答;②根据“碳海绵”的性质、结构分析判断.解答:解:①由于金刚石的硬度大,可以切割玻璃、大理石等,石墨由导电性,可以作电极材料材料,金刚石、石墨、C60几种物质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互称同素异形体;②(3)A、由题意,“碳海绵”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故选项说法正确.B、“碳海绵”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还原性,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故选项说法正确.C、“碳海绵”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说法错误.D、“碳海绵”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故选项说法正确.故答为:①切割玻璃,导电,同素异形体;②AB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与用途、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3.(7分)(2015•闸北区一模)甲、乙、丙、丁、戊四种物质,它们的部分化学式和微观示意图分别列于下表中.项目甲乙丙丁戊化学式?H2O CO H2CO2微观示意图①甲物质的化学式为CH4.②五种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甲(填序号,下同),可用作燃料的化合物是甲、丙.③工业上生产氢气的方法之一是利用甲、乙两种物质在高温、高压下生成丙和丁.而得到的丙物质又会随即与乙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丁和戊.通过这一系列反应,参加反应的甲和得到的氢气质量比为2:1.(用最简整数比表示).在上述一系列反应中,以下各项中发生变化的是③⑤.①原子种类②原子数目③分子数目④元素种类⑤元素化合价.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1)据不同颜色的小球代表的原子及原子的个数来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根据物质的构成来分析构成微粒;(2)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析回答;(3)依据信息书写有关的方程式,进而判断两种的质量之比;(4)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的有关知识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图示可知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一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故其化学式为CH4;(2)甲物质是CH4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其中CH4、CO是可以作为燃料的化合物;(3)依据信息“甲、乙两种物质在高温、高压下生成丙和丁.而得到的丙物质又会随即与乙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丁和戊”可知该过程包含如下反应:CH4+H2O CO+3H2、CO+H2O=H2+CO2;故反应中甲烷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是1:4,则其质量之比是16:8=2:1;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原子,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而分子的种类、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化,而分子的数目和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变化.故答为:(1)CH4;(2)甲,甲、丙;(3)2:1,③⑤.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学生能够利用微观示意图分析物质,建立宏观与微观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三、简答题(21分)24.(5分)(2015•闸北区一模)某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实验:①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写出与该反应原理有关的盐酸的一个用途:除锈.②C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后出现的实验现象是黑色粉末减少(或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通过BC两支试管的实验可得出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③进行D中实验时忘了先加酚酞试液,当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滴入几点酚酞试液,溶液没有变色,D中的溶质的组成情况是肯定含NaCl,可能含HCl(不考虑酚酞).考点: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稀盐酸的有关的化学性质有: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够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能够和活泼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反应生成盐和氢气,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等.解答:解:①由于酸和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经常用该反应经常用该反应来除锈;②氧化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故实验现象是黑色粉末减少(或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通过BC两支试管的实验可得出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③进行D中实验时忘了先加酚酞试液,当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滴入几点酚酞试液,溶液没有变色可能为中性或酸性,D中的溶质的组成情况是肯定含NaCl,可能含HCl;答案:①Fe2O3+6HCl═2eCl3+3H2O;除铁锈;②黑色粉末减少(或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金属氧化物;③肯定含NaCl,可能含HCl.点评:本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了酸的化学性质特别是酸和碱发生的中和反应,主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5.(9分)(2015•闸北区一模)某中学进行的实验操作考查,制定了四个考签:a.O2的制取;b.CO2的制取;c.配制50g10%的NaCl溶液;d.粗盐提纯.每个同学抽取一个考签进行实验.①甲同学抽签后来到实验室,发现本组实验桌上主要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图中仪器E的名称为水槽,甲同学抽到的考签应该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填实验名称),该实验的原理为CaCO3+2HCl=CaCl2+CO2↑+H2O(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应选用的仪器有ACG(填字母代号).②乙同学在完成“配制50g 10%的NaCl溶液”实验过程中,需称量NaCl5g,溶解NaCl 时用到的玻璃棒,其作用是加快溶解.③丙同学抽到的考签为用氯酸钾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制取过程中所用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氧气的收集方法是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法.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①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根据装置选择仪器;②根据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可以计算溶质、溶剂的质量;玻璃棒的用途等;③根据用氯酸钾制氧气的原理、二氧化锰的作用、氧气的性质分析回答.解答:解:(1)①仪器E是水槽,由提供的药品和实验仪器可以判断甲同学抽到的考签应该是二氧化碳的制取,该实验的原理为: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应选用的仪器有:锥形瓶、集气瓶、玻璃片、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2)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50g×10%=5g,溶解氯化钠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3)丙同学抽到的考签为用氯酸钾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制取过程中所用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所以氧气的收集方法是: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本题答案为:①水槽,二氧化碳的制取,CaCO3+2HCl=CaCl2+CO2↑+H2O,ACG;②5,加快溶解;③2KClO32KCl+3O2↑,催化,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法.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的选取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配平.26.(7分)(2015•闸北区一模)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图装置验证碳酸钙的性质的同时,探究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是否也能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①C中的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装置B的作用是防止石灰水倒流,使试管炸裂.②实验后小组同学对E中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猜想与假设】E中的固体可能为①氧化钙;②氧化钙与碳酸钙;③碳酸钙【进行实验】甲同学取一定量的E中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③成立.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③成立,其理由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是微溶物质,加入一定的水后,有白色不溶物也可能是氢氧化钙.他又重新进行实验,证明了猜想②成立,他的实验操作及现象为分别取样品2份,1份加入水中,再滴加酚酞,如果变红,表示有氧化钙,另一份加入足量的盐酸,有气体产生,证明有碳酸钙.③如果A中碳酸钙的质量为200克,则完全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科学探究.。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上海期末试题
得分评卷人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沼气燃烧B.铁锅生锈C.开水沸腾D.蔬菜腐烂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符合事实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将点燃的木条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木条的火焰熄灭C.铁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雾3.取四朵用石蕊试剂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进行如下操作,能够观察到纸花变红的是()直接喷水喷石灰水直接放入CO 2中喷水后放入CO 2中ABCD4.下列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BCD5.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
关于爆炸灭火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A.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B.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C.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D.爆炸可以将燃烧的树木炸飞6.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ABCD7.肉毒碱(化学式为C 7H 15NO 3)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物质,被公认为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和最佳的减肥营养素。
下列关于肉毒碱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四种元素组成B.每个分子中含有26个原子C.相对分子质量为161D.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15∶1∶38.认识和遵循自然界中元素循环或物质循环的规律,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循环现象,如:①碳循环;②氧循环;③水的天然循环,上述循环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一定不需要原子重新组合就能实现的是()A.①②B.②③C.③D.①②③9.下列对比实验(其他条件相同)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题号一总分得分二三四五九化(上海)第2页(共6页)长治市郊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九年级化学(上海版)(本试题满分7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题号1234567答案8910九化(上海)第1页(共6页)CO 2CO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Fe —56选项方案结论A人呼出的气体全部是CO 2澄清石灰水空气澄清石灰水人呼出的气体倾倒液体熄灭酒精灯读取液体体积取固体药品药品6050403010.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已全部参加反应B.x 为79C.参加反应的丙物质的质量为20gD.该反应为分解反应二、填空题(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其余每空1分,共17分)1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上海市闸北区2015初三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上海市闸北区2014—2015上学期化学期末考及答案考生注意:1.本试卷化学部分含三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O -16 Ca-40 六、选择题(共20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27.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铁丝折弯B .酒精挥发C .水果腐烂D .冰块融化 28.空气中所占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A .氧气 B. 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9 .下列符号表示正确的是30. 某药剂瓶上标识:每片含钙600毫克。
这里的“钙”是指 A .原子 B .分子 C .元素 D .单质 31.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A .红磷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热B .铁丝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C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硫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2. 属于混合物的是A.蒸馏水B.氧气C. 石灰水D. 氯酸钾 33.以下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 、H 2O 2B 、H 2SO 4C 、KMnO 4D 、Ca(HCO 3)2 34.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 .点燃酒精灯B .取用液体CD .过滤 35.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 .牛奶 B .豆浆 C .冰水 D .糖水 36.野营篝火时通常将木材架空,其目的是A .方便添加木材B .升高木材的温度C .降低木材的着火点D .使木材与空气充分接触 37.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稀有气体做电光源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 .活性炭做吸附剂D .氧气用于气焊 38.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39. 2−−−→− A. SiO 2 B. Si C. C D. CO 40.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C +O 2−−→−点燃CO 2B. 2KMnO 4−→−∆K 2MnO 4+MnO 2+O 2↑ C. Fe+H 2SO 4 → FeS04+H 2↑ D. 2H 2+O 2−−→−点燃2H 2O41. SO 2与酸雨的形成有关,SO 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 +4 B. +2 C -1 D. -2 42. 关于电解水的实验,错误的说法是 A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产生的氧气B .实验中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C .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D .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43. 下列溶液显酸性的是 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 B.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 C.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 D.pH 等于7的溶液44.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分析不可能是 A .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 B .没有预热试管 C .试管口略向上倾斜了 D .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4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O 3中约含有1.806×1024个氧原子 B.1molSO 3比1molSO 2多一个氧原子C.1mol 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 D. 18gH 2O 中含有2mol 氢46. 下列4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是O 2的质量/gH 2O 2溶液的质量/g溶质质量/g时间/min二、填空题(19分)47.下图是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上海市闸北区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沪教版
上海市闸北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O2B.N2C.He D.CO22.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3.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冰川融化 B.铁钉生锈 C.蜡烛燃烧 D.食物变质4.下列物质中,前一种物质是氧化物,后一种物质是混合物的是()A.生石灰、熟石灰B.碳酸、二氧化碳C.水、澄清石灰水D.胆矾、空气5.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的是()A.植树绿化,美化环境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C.外出时佩戴防雾霾口罩D.减少燃烧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6.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A.金刚石、石墨 B.双氧水、水C.干冰、冰 D.氧气、液氧7.三氧化二铬(Cr2O3)可用作油漆颜料,Cr2O3中Cr的化合价是()A.﹣3 B.﹣2 C.+2 D.+38.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都正确的是()A.胆矾CuSO4•5H2O B.碳酸钠NaCO3C.氢氧化铝Al(OH)2D.氧化铁FeO9.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少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相关自救措施不合理的是()A.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尽量向逆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B.有烟雾的地方,尽量贴近地面逃离C.烟雾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D.室内起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10.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该物质()A.只含硫元素B.一定含氧元素C.一定含硫、氧、氢元素D.一定含硫、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11.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在固态时分子式静止不动的B.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造成的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D.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质量变小12.科研人员发现维生素P 能封住病毒的侵占途径.已知维生素P 的化学式为C27H30O16,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维生素P是由27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和16个氧原子构成B.维生素P是一种氧化物C.维生素P相对分子质量为610gD.将维生素P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为CO2和H2O13.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H2+Cl22HCl,该反应属于()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14.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磷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白雾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5.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用活性炭吸附有色物质 B.用金刚石做钻头C.用石墨做铅笔芯D.用焦炭冶炼金属16.关于水的净化过程描述错误的是()A.加入明矾使小颗粒凝聚B.通入氯气杀菌消毒C.通过沙滤装置除去可溶性杂质D.通过活性炭吸附部分有害物质17.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蒸发皿时垫上石棉网B.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称量C.在量筒中溶解氯化钠固体D.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测定pH18.“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它包括“原料的绿色化”、“化学反应绿色化”、“产物绿色化”等内容.其中(化学反应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化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反应中符合“化学反应绿色化”的是()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B.工业上制取氧气C.2C2H4+O2→2C2H40D.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19.SiO2是制造光导纤维的主要原料,下列关于SiO2的说法正确的是()A.SiO2的摩尔质量是60B.1mol SiO2中含有1molO2C.1.5mol SiO2中含有18.06×1023个氧原子D.1mol SiO2的质量是60g/mol20.将一定量的乙醇(C2H5OH)和氧气置于一个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乙醇氧气水二氧化碳X反应前质量/g 9.2 16.0 0 0 0反应后质量/g 0 0 10.8 8.8 a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无论如何改变氧气的起始量,均有X生成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X不含氢元素D.表中a的值为6.6二、填空题(共20分)21.用化学符号填空:2个氧原子_;5个硫化氢分子;+2价的钡元素;硝酸亚铁.22.苯(C6H6)是室内装潢污染物之一,它的摩尔质量是,0.5mol 苯的质量是克,0.5mol 苯含碳原子物质的量是mol,含个氢原子.苯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苯完全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23.有一种干燥剂,它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其化学式为.将该干燥剂放入水中搅拌,其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滴入无色酚酞显色.反应后,取出少量清夜于试管中,再向其中吹气,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4.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根据图回答:(1)电源中A端是电源的极(填“正”或“负”).(2)试管d中的气体是.(3)若收集到c气体22.4ml,则理论上应收集到d气体大约ml.(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电解水时发生改变的粒子是,电解水时没有改变的粒子是.三、简答题(共20分)25.铜是一种常用的金属,纯净的铜颜色为紫红色,它能够和硝酸银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单质.某同学设计下表所示实验,探究金属铜对过氧化氢溶液分解速率的影响.操作装置现象1、取一小块铜丝网,卷成筒形,固定在铜丝上.2、分别向①和②中注入15mL、30%的H2O,并放入盛有热水的③中.约1min后可观察到①和②中都有少量气泡产生3、把铜丝插入①中.①中有大量气泡产生,约5min后不再有气泡产生;此时②中仍然有少量气泡产生(1)仪器②中实验的目的是;(2)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如果用本实验探究铜是不是H2O2分解的催化剂,需要对上述实验方案进行补充,其中必要的是.A.称量实验前铜丝网的质量 B.将实验后的铜丝网干燥、称重C.向仪器中加入二氧化锰 D.将实验后的铜丝网插入AgNO3溶液中.26.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常见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①和②的仪器名称:、.(2)小明用上图B、E装置制取一种常见气体.①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将B装置的导管浸入水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观察到导管口(填“有”或“没有”)气泡冒出,表明B装置肯定会漏气.③如何检验D中的气体已收集满?请写出有关的操作和现象.④收集气体时,要等到有连续稳定气泡冒出时才开始收集,而不是一看到气泡冒出就收集气体,其原因是.⑤若在反应后的残余物中提纯KCl,需进行以下操作,请把空缺处填上:在①、②、③的操作中均用到的仪器是.(3)利用上述实验仪器收集气体时,若只能用C装置收集,则该气体必须具备的性质是.(4)若用图F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收集制取的O2,请把图中的“导气管”补画完整.27.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某次实验中固体的质量变化如下:(1)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为mol.(2)求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3)根据题目中所给条件,判断氯酸钾是否已经完全分解?(填“是”或“否”).上海市闸北区2015-2016学年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O2B.N2C.He D.CO2【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A、O2占21%,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故选项错误.B、N2占78%,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故选项正确.C、氦气属于稀有气体中的一种,体积分数小于0.94%,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占0.03%,不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记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零点三,二氧化碳和杂气”)是解答此类题的关健.2.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单质【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碘”等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加碘食盐中的“碘”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碘”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冰川融化 B.铁钉生锈 C.蜡烛燃烧 D.食物变质【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冰川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铁钉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食物变质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4.下列物质中,前一种物质是氧化物,后一种物质是混合物的是()A.生石灰、熟石灰B.碳酸、二氧化碳C.水、澄清石灰水D.胆矾、空气【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氧化物是一种只有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物质,而混合物是至少由两种物质组成的,根据氧化物与混合物的特点进行分析即可.【解答】解:A、生石灰是由Ca、O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则属于氧化物,而熟石灰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A错误;B、碳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二氧化碳是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错误;C、水是由H、O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属于氧化物;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故正确;D、胆矾是四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不属于氧化物;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类别的判断,学生应能从元素和物质种类的角度来分析氧化物和混合物,并应熟悉常见物质的俗称、组成、构成.5.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的是()A.植树绿化,美化环境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C.外出时佩戴防雾霾口罩D.减少燃烧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本题主要是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空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有害气体和粉尘.有害气体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粉尘主要指一些固体小颗粒.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是由固体小颗粒造成的污染.【解答】解:A、植树绿化,美化环境,属于治理雾霾的措施,故选项错误;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可以防止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属于治理雾霾的措施,故选项错误;C、外出时佩戴防雾霾口罩,是防止雾霾进入呼吸道,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故选项正确;D、减少燃烧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属于治理雾霾的措施,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的污染、危害及其措施,环保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6.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A.金刚石、石墨 B.双氧水、水C.干冰、冰 D.氧气、液氧【考点】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判断同素异形体的关键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都是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选项正确.B、双氧水(过氧化氢的俗称)、水都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C、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冰是固态的水,都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D、液氧是液态的氧气,与氧气属于是同一种物质,不是同素异形体,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判断是否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关键要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这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之所在.7.三氧化二铬(Cr2O3)可用作油漆颜料,Cr2O3中Cr的化合价是()A.﹣3 B.﹣2 C.+2 D.+3【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三氧化二铬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氧元素显﹣2价,设铬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则x=+3价.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8.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的读法和写法都正确的是()A.胆矾CuSO4•5H2O B.碳酸钠NaCO3C.氢氧化铝Al(OH)2D.氧化铁FeO【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物质的名称来分析物质的组成及化学式的写法,或利用化学式来判断物质的读法,利用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因胆矾是硫酸铜的晶体,其名称为五水合硫酸铜,则化学式为CuSO4•5H2O,故A正确;B、因碳酸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由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碳酸根的化合价为﹣2价,则其化学式为Na2CO3,故B错误;C、因氢氧化铝是由铝元素和氢氧根组成,由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氢氧根的化合价为﹣1价,则化学式为Al(OH)3,故C错误;D、因氧化铁为三氧化二铁,由铁的化合价为+3价,氧的化合价为﹣2价,则化合价相互交叉可得化学式,其化学式为Fe2O3,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使用,明确物质的名称、俗称、物质的组成和构成等是解答的关键,并学会利用元素的化合价等来分析物质的化学式.9.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少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相关自救措施不合理的是()A.在山林中遇火灾时,尽量向逆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B.有烟雾的地方,尽量贴近地面逃离C.烟雾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D.室内起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考点】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和自救的方法分析判断,山林中遇到火灾,不能顺风跑,室内着火时打开门窗能增加氧气,加剧燃烧,用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烟雾进入呼吸道.【解答】解:A、山林中遇到火灾,不能顺风跑,否则有可能脱离不了火场,故A措施合理;B、贴近地面的地方烟雾较少,故有烟雾的地方,尽量贴近地面逃离,故B措施合理;C、烟雾很大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烟雾进入呼吸道,故C措施合理;D、室内着火时打开门窗能形成空气对流,增加氧气,会加剧燃烧,故D措施不合理.故选D.【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了解有关火灾方面的知识,然后结合选项中的做法进行分析解答.10.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和水,该物质()A.只含硫元素B.一定含氧元素C.一定含硫、氧、氢元素D.一定含硫、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题意“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和水”,则可推测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二氧化硫与水中的氧元素、氢元素、硫元素的质量,从而推测答案.【解答】解: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二氧化硫和水两种物质中含有硫、氧、氢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硫、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水在固态时分子式静止不动的B.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造成的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D.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质量变小【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微观粒子很小,之间有间隔,总是不断运动的.【解答】解:A、水在固态时,分子仍然是不断运动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造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水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因此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该选项说法正确;D、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质量不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微观粒子总是不断运动的,温度越高,运动的越快,温度越低,运动的越慢.12.科研人员发现维生素P 能封住病毒的侵占途径.已知维生素P 的化学式为C27H30O16,关于维生素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维生素P是由27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和16个氧原子构成B.维生素P是一种氧化物C.维生素P相对分子质量为610gD.将维生素P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为CO2和H2O【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维生素P的化学式为C27H30O16,分析其构成和组成,利用组成判断物质的类别,并利用元素守恒来分析燃烧产物,利用相对原子质量来计算相对分子质量.【解答】解:A、由维生素P的化学式为C27H30O16,则1个分子是由27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和16个氧原子构成,故A错误;B、因该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而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组成,则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C、由维生素P的化学式为C27H30O16,则相对分子质量为12×27+1×30+16×16=610,故C错误;D、由元素守恒可知,该物质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则维生素P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物为CO2和H2O,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信息中物质的化学式结合所学知识来解答,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明确化学式的意义及常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即可解答.13.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H2+Cl22HCl,该反应属于()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根据题意,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H2+Cl22HCl,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据此结合四种基本的反应类型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H2+Cl22HCl,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合反应的特征(“多变一”)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磷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白雾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15.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用活性炭吸附有色物质 B.用金刚石做钻头C.用石墨做铅笔芯D.用焦炭冶炼金属【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可燃性等.【解答】解:A、用活性炭吸附有色物质,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是其物理性质,故A不可选;B、用金刚石做钻头,是利用了金刚石的硬度大,是其物理性质,故B不可选;C、用石墨做铅笔芯是利用石墨质软,在纸上划能留下痕迹,利用的是硬度,是物理性质,故C不可选;D、用焦炭冶炼金属,是利用了焦炭的还原性,需要通过发生还原反应才能表现出来,此用途是由焦炭的化学性质决定的,故D可选;故选D.【点评】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了解二者包括的内容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16.关于水的净化过程描述错误的是()A.加入明矾使小颗粒凝聚B.通入氯气杀菌消毒C.通过沙滤装置除去可溶性杂质D.通过活性炭吸附部分有害物质【考点】水的净化;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明矾在净水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净水中氯气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C、沙滤装置与过滤的原理相似,据此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加入明矾,利用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杂质吸附,使杂质沉降,故选项说法正确.B、通入氯气,能杀菌消毒,故选项说法正确.C、沙滤装置与过滤的原理相似,可除去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故选项说法错误.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能吸附部分有害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水的净化的原理、过滤的原理、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7.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蒸发皿时垫上石棉网B.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称量C.在量筒中溶解氯化钠固体D.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测定pH【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蒸发皿可能够直接进行加热,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蒸发皿可能够直接进行加热,加热蒸发皿时不需要垫上石棉网,故选项说法错误.B、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为防止发生托盘,应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称量,故选项说法正确.C、不能在量筒中溶解氯化钠固体,应在烧杯中进行,故选项说法错误.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8.“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它包括“原料的绿色化”、“化学反应绿色化”、“产物绿色化”等内容.其中(化学反应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化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反应中符合“化学反应绿色化”的是()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B.工业上制取氧气C.2C2H4+O2→2C2H40D.天然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考点】绿色化学.【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化学反应绿色化”就是要求原料物质中的所有原子完全被利用,全部转入期望的产物中.当反应的产物只有一种时就符合绿色化学的原理,产物有多种时就有可能不符合绿色化学的原理了.。
上海市闸北区2015_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沪教版
上海市闸北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 B.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C.钢铁生锈 D.水变成水蒸气2.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3.下列符号中,同时表示一种单质、一种原子和一种元素的是()A.O2B.2H C.N D.Cu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药品B.闻药品味道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5.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6.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白糖 B.牛奶 C.面粉 D.植物油7.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A.原子比分子小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D.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8.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糖和水混合制成糖水是化合反应D.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10.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是()A.化合物B.混合物C.单质 D.纯净物11.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要进行过滤和蒸发操作.这两步操作用到一种共同的仪器,但作用完全不同,这种仪器是()A.玻璃棒B.铁架台C.蒸发皿D.烧杯12.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生成O2的质量C.固体中MnO2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13.某物质W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物质W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有C、H、O三种元素B.只含C、H元素C.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D.含有C元素,可能含有H、O元素14.物质的用途和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B.干冰做制冷剂是因为干冰能升华吸热C.金刚石可切割玻璃是其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稀有气体用于制霓虹灯是因为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15.小玲对溶液酸碱性及pH的认识正确的是()A.溶液的pH越小,碱性越强B.溶液的pH越大,碱性越强C.pH=0的溶液显中性,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紫色D.在pH=3的溶液中滴加蒸馏水,溶液的pH逐渐变小1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好6%的NaCl溶液,装瓶时不小心洒漏一部分,瓶中NaCl溶液浓度仍为6%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KNO3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D.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17.下列收集装置,可以用来收集氧气的是()A.①③ B.①②③⑥ C.①⑤⑥D.①②③④18.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红磷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C.最终瓶中剩余的气体是纯净的氮气D.实验时,只取用极少量红磷,可减少污染且不影响实验结果19.下列探究没有意义的是()A.探究高温下碳与氧化铜反应的产物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B.探究钠与水的反应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氢气C.探究镁条表面灰黑色的物质可能只是氧化镁D.探究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时出现的黑色物质可能是炭黑20.取一定质量的CaCO3固体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0g,其中,钙元素质量分数为50.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生成2.0gCO2气体B.原来CaCO3的质量为14.5gC.剩余8.0g固体为纯净物D.剩余8.0g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二、填空题(20分)21.“化学使天更蓝,水更清”.(1)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能使某些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2NO+2CO→N2+2CO2,该反应涉及的物质中: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人体中毒的是;属于氧化物的是.(2)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密切相关.例如:一氧化碳用于金属冶炼,体现的化学性质是,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3)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和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右图所示:该反应中的还原剂为,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mol水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约为个(用科学记数法填空).22.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1)下列“水”属于纯净物的是(填字母序号).A.河水B.自来水 C.蒸馏水 D.矿泉水(2)活性炭常用于净水,其作用是和过滤水中的杂质.(3)常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4)实验室中电解水(如图所示),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实验证明水是由组成的.(5)下列关于“H2O”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填数字序号).①表示水这种物质②表示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③表示一个水分子④表示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氢气分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23.为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取10g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反应),并绘制了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坐标图(见图).(1)碳酸钙完全反应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为 g,其物质的量是 mol.(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三、简答题(20分)24.如图为几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2)℃时KNO3和KCl的溶解度相等;(3)50℃时,KCl溶液的最大浓度(列式即可)为;(4)60℃时,10g NaCl和90g KNO3完全溶解于100g蒸馏水,冷却到20℃后,(“有”或“没有”)NaCl析出,有gKNO3结晶析出.(5)现有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的NaCl溶液,将该溶液恒温蒸发10g水后析出了1g晶体,再恒温蒸发5g水后,又析出了2g克晶体,则保持温度不变,原溶液刚好达到饱和所需蒸发水的质量是g.25.(请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K、K1、K2、K3为止水夹):(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I 、II .(2)欲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可选用发生装置(填“A”或“B”),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将C和D装置相连接能制备CO2并验证CO2的性质.连接C和D装置,关闭K2,打开K、K1、K3,用试管①收集CO2,此收集方法说明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填“大”或“小”),该性质属于性质(填“物理”或“化学”).石蕊试液最终呈色,使石蕊试液变色的粒子符号是.(4)收集满CO2后,关闭K1和K3,欲使CO2气体进入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应如何操作,写出烧杯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6.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方法测定某氧化铜样品中氧化铜的百分含量(杂质不与氢气反应),同学们设计了以下实验装置,取一定量干燥样品进行实验.【查阅资料】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做干燥剂.请根据资料回答:(1)在实验中,乙装置的作用是;丙中的现象是.(2)要得出氧化铜样品的百分含量,需要准确称取的数据是.(3)根据以下原因计算,可能导致结果偏大的是.A.装置的气密性不好 B.空气中的水分被丁处浓硫酸吸收C.通入的氢气量不足 D.氧化铜没有完全被还原.上海市闸北区2015-2016学年初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 B.潮湿的衣服被晒干了C.钢铁生锈 D.水变成水蒸气【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石蜡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潮湿的衣服被晒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水变成水蒸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应用、污染等方面的知识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解答】解:A、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故A说法错误;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故B说法正确;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你具有广泛的应用,故C说法正确;D、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故D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空气的成分、应用、污染等方面的知识即可分析解答.3.下列符号中,同时表示一种单质、一种原子和一种元素的是()A.O2B.2H C.N D.Cu【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单质.【解答】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A、该符号是氧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该符号可表示2个氢原子,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N属于可表示氮元素,表示一个氮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单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Cu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铜元素,表示一个铜原子,还能表示铜这一单质,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学生对元素符号与与化学式含义的理解、掌握及灵活运用进行解题的能力.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药品B.闻药品味道C.点燃酒精灯D.滴加液体【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药品取用方法考虑;B、根据气体闻味方法考虑;C、根据酒精灯的点燃方法考虑;D、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考虑.【解答】解:A、药品取用方法:将试管横放,用药匙将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再将试管竖起,故A正确;B、要用手扇着闻,故B错;C、用火柴点燃,不能用酒精灯引燃,故C错;D、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故D错.故选A.【点评】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5.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锌”是指()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主要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和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是正确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6.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白糖 B.牛奶 C.面粉 D.植物油【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解答】解:A、白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B、牛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C、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D、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7.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A.原子比分子小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C.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D.分子能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考点】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它们的质量都很小,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分,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分子和原子不能比较大小,但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其一个分子比构成它的原子大,故选项错误.B、分子、原子均是在不停运动的,故选项错误.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选项正确.D、分子能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原子也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分子在化学变化中的可分性,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够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8.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红色固体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色烟雾【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而不是红色固体,故错误;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正确;C、木炭在空气中红热,不会发出白光,故错误;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没有白雾,故错误;故选:B.【点评】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的区别,烟是固体小颗粒形成的,雾是液态小液滴形成的.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的氧化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糖和水混合制成糖水是化合反应D.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考点】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根据已有的概念分析解答,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的反应,化合反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解答】解:A、有的氧化反应是化合反应,如碳的燃烧,正确;B、有氧气参加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蜡烛的燃烧,错误;C、糖和水的混合是物理变化,错误;D、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例如氧化钙和水的反应,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变化间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0.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是()A.化合物B.混合物C.单质 D.纯净物【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的定义来回答本题,只含有一种元素不一定是纯净物.【解答】解:A、化合物是指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至少有两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一定不是化合物,故A正确.B、混合物指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可能属于混合物,也可能属于单质,故B错误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只含有一种元素可能属于混合物,也可能属于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故C错误;D、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可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也可以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可能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A.【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只含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中的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要严格按照定义去分析问题.11.去除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要进行过滤和蒸发操作.这两步操作用到一种共同的仪器,但作用完全不同,这种仪器是()A.玻璃棒B.铁架台C.蒸发皿D.烧杯【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蒸发与蒸馏操作.【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结合书本上的粗盐提纯的实验和常见仪器的用途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在过滤操作中,用到的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在蒸发过程中,用到的仪器有:蒸发皿、玻璃棒、铁架台、酒精灯;所以在这两个步操作中都用到的仪器有:玻璃棒.不用玻璃棒过滤时可能会造成液滴飞溅,所以在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在蒸发液体时,使用玻璃棒搅拌是为了均匀受热,防止局部高温造成液滴溅出,所以玻璃棒在蒸发操作中的作用是搅拌.故选:A.【点评】在粗盐提纯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要识记.12.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生成O2的质量C.固体中MnO2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图象可知,纵坐标表示的物质或元素开始不变,再逐渐减少,反应停止后不变,结合各物质即元素在反应中的变化情况来分析.【解答】解:A.反应后生成氧气跑掉,故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从开反应就不断减少,反应停止后不变,由于二氧化锰中也有氧元素,故最后不能为0,故符合该图象正确.B.生成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不符合该图象.C.二氧化锰在反应中为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不符合该图象.D.反应前后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不符合该图象.答案:A.【点评】本题应用质量守恒的方法确定解答,解题关键明确图象含义和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运用.13.某物质W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关于物质W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含有C、H、O三种元素B.只含C、H元素C.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D.含有C元素,可能含有H、O元素【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某物质W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CO2和H2O中含有碳、氧、氢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生成物的氧元素可能全部来自于氧气,也可能来自于氧气和该物质,则W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4.物质的用途和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用于火箭发射是因为氧气具有助燃性B.干冰做制冷剂是因为干冰能升华吸热C.金刚石可切割玻璃是其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D.稀有气体用于制霓虹灯是因为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性质决定用途;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分析;B、根据干冰升华吸热的性质分析;C、根据金刚石的硬度大分析;D、根据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解答】解:A、所谓助燃物,通俗地说是指帮助可燃物燃烧的物质,确切地说是指能与可燃物质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氧气被用作火箭的燃料,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故A说法正确;B、干冰做制冷剂是因为干冰能升华吸热,故B说法正确;C、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是因为金刚石硬度比玻璃大.而不是化学性质稳定,故C说法错误;D、稀有气体充入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且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故D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熟悉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即可解答本题.本题的难度不大.15.小玲对溶液酸碱性及pH的认识正确的是()A.溶液的pH越小,碱性越强B.溶液的pH越大,碱性越强C.pH=0的溶液显中性,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紫色D.在pH=3的溶液中滴加蒸馏水,溶液的pH逐渐变小【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可以根据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的PH大小关系方面碱性综合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PH越小,酸性越强;故选项说法错误;B、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故选项说法正确;C、pH=0的溶液呈酸性,故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故选项说法错误;D、pH=3的溶液显酸性,滴加蒸馏水后,酸性变弱,pH逐渐变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表示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的方法,充分理解溶液酸碱性强弱程度和溶液PH 大小的关系.1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好6%的NaCl溶液,装瓶时不小心洒漏一部分,瓶中NaCl溶液浓度仍为6%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KNO3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D.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溶液的特征,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进行分析判断.D、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溶解度可能会增大,不一定会析出晶体,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溶液具有均一性,配制好6%的NaCl溶液,装瓶时不小心洒漏一部分,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B、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长期放置后不会分层的液体,但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C、KNO3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如低温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小于温度较高时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选项说法错误.D、对于溶质的质量分数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的物质,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没有晶体析出,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注意事项、溶液的特征、常见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7.下列收集装置,可以用来收集氧气的是()A.①③ B.①②③⑥ C.①⑤⑥D.①②③④【考点】氧气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可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可选择排水法收集.【解答】解:①②是排水法;故可以;③④是向上排空气法,故可以;⑤⑥是向下排空气法,故不可以.故选:D.。
2015届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化学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选择题第l 页至第5页,非选择题第6页至第8页;共36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校、考试号用0.5mm 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相对应的位置上。
2.考生答题必须用0.5mm 黑色墨水签字笔做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凡不在答题卷上规定的区域内答题、在试卷上答题或用其他笔作答的一律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12 O 16 K 39 Mn 55 S 32 Fe 56 Cu 64选 择 题(共60分)单项选择题(包括30题,每题2分,共6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世界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预计2025年将会有2/3人口居住在城市,因此城市生态环境将成为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措施符合“生态苏州”理念的是①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②禁止工厂污水随意排放③大力提倡太湖围网养殖 ④提高城市人均绿化面积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②③④2.下列变化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呼吸作用B .光合作用C .助燃作用D .乳化作用 3.下列玻璃仪器不.能加热是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A .用一氧化碳炼铁B .用活性炭除异味C .用液氮作冷冻剂D .用干冰人工降雨 5.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A .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程度 B .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C .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D .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6.微量元素是指在人体内总量不到万分之一的20多种元素,这些元素对人体正常代谢和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下列元素不.是微量元素是 A .氢 B .碘C .铁D .硒7.氰化钾(KCN )为粒状或结晶性粉末,剧毒。
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氮元素的最低价态,则碳元素的化合价为A B C DA.0 B.-4 C.+2 D.+48.下图所示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9.以下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冰水 B.碘酒 C.牛奶D.泥浆10.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木炭B.硫粉C.红磷D.铁丝11.某同学进行下列化学实验时,其数据和现象记录正确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取大理石2.01 gB.用10mL量筒量取稀盐酸5 mL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后溶液温度降低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了淡蓝色火焰12.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B.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二氧化碳通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13.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微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微粒的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B.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C.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离子D.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14.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液氧——混合物 B.水银——单质C.海水——化合物 D.高锰酸钾——氧化物15.A和B反应生成C和 D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分别代表三种不同元素的原子A B C DA.将铁钉放B.给试管内的 C.向试管内的 D.向试管中倾倒B .反应前后三种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改变C .恰好完全反应时,反应前后各原子种类不变,数目减少D .恰好完全反应时A 与B 两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16.下列物质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 .过氧化钙CaO 2B .氧化铁FeOC .硫酸银Hg 2SO 4D .氢氧化钾K(OH)217.将100g 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5%的硝酸钾营养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A .100gB .200gC . 300gD .400g18.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
2015年9年级期末化学参考答案.doc
一定条件 点燃 △ 点燃 MnO 2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期末质量监测试题·化学参考答案1、B2、A3、D4、C5、A6、B7、D8、C9、A 10、C11、(1)②(2)①(3)③ 12、(1)A (2)B (3)①得到 ②NaF13、①蓝紫 ②3Fe+2O 2======= Fe 3O 4 ③1:214、(1)天然气(2)NO 2、SO 2(或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对一错不得分,只写出一种正确物质得0.5分)(3)增大与氧气接触面积(4)C 2H 5OH+3O 2=======2CO 2+3H 2O15、(1)含碳(或C )量不同 (2)水(或水蒸气) (3)11216、(1)分子不断运动 (2)氮原子、氢原子(或N 、H 也可以,少答或多答不给分)(3)CO+2H 2=======CH 4O (4)3:417、(1)2H 2O 2=======2H 2O+O 2↑ (2)白磷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它的着火点(合理即可)(3)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4)密度大于空气18、(1)铁架台 (2)①CaCO 3+2HCl ====CaCl 2+H 2O+CO 2↑ ②50(3)试管口没有放棉花 (4)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答对一个给0.5分)19、(1)过滤 (2)Fe+H 2SO 4=====FeSO 4+H 2↑ (3)Zn Fe Ag (或锌、铁、银)(4)Zn(NO 3)2、Fe(NO 3)2(或硝酸锌、硝酸亚铁)(答全两种物质得1分,物质化学式或名称答错或少答不得分)20、(1)①CO+CuO ======Cu+CO 2 ②CO (或一氧化碳)(2)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点燃剩余的一氧化碳,防止造成空气污染(合理即可)(3)a b (选两个得1分,只选一个且正确得0.5分,一对一错不得分)(4)先通一会儿一氧化碳已经进入C 中,石灰水不变浑浊(或混合气体通过石灰水有一氧化碳可点燃,合理即可)注意:化学方程式书写时化学式错误不得分,化学式正确但不配平或不标条件得0.5分。
沪教版2014至2015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试卷
A .鼻子闻B .嘴巴吹C .耳朵听D .眼睛看氢气 氢气验纯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九 年 级 化 学成绩说明:1.试卷满分为100分。
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K :39 Mn :55 Fe :56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其中写道“……你我你我 要温暖漂亮 化学提供 衣装婀娜:你我你我 要吃足喝好 化学提供 营养多多:你我你我 要飞天探地 化学提供 动力几何 :即便你我的身心健康 也是化学密码解锁:……” 写出了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关于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合成药物的研发和使用,保障了人体健康B .新材料的研制和应用,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C .化肥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农作物产量,缓解了人类粮食危机D .化石燃料的直接利用,促进了低碳经济的发展2.实验室里几种物质在互相谈论着。
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B .铁钉: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空气中生锈了C .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给学生带来光明D .饼干:我在空气中变软了3.实验中,人的五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五官的使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4.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纳米铜B .金刚石薄膜C .优质燃煤D .干冰5.“低碳生活方式”是地球公民的生活新时尚。
这里的“碳”是指A.煤炭B.二氧化碳C.活性炭D.金刚石6.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推翻了汤姆森在1903年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为建立现代原子理论打下了基础.如图线条中,可能是α粒子(带正电)在该实验中的运动轨迹的是A.bcd B.abcC.abcd D.ad7.上海盛禄等食品公司,向面粉中添加柠檬黄(混有铬酸铅,化学式为PbCrO4)制作“染色”馒头。
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沪教版化学试题
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沪教版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6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为10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准考证号相应的数字用2B铅笔涂黑.3.答客观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主观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在答题卡和答题卷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K-39Fe-56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燃烧、轮胎爆炸B.湿衣服晾干、酒精挥发C.菜刀生锈、火药爆炸D.将不锈钢制成锅、植物光合作用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铜制造电线B.活性碳吸附冰箱中的异味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 D.用盐酸洗去试管上的碳酸钙固体3.下列实验操作中,全部不正确的组合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科学家最近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一种化合物X,此分子模型如右图,其中每个●代表一个碳原子,每个○代表一个氢原子。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分子的化学式为C4H5B.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C.该分子中的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是5:4D.该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93.75%5.我国著名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铕等9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已知铕相对原子质量为152,核电荷数为63,则铕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A.89 B.63 C.152 D.2156.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红磷、干冰、生理食盐水 B.氢气、海水、氢氧化钙C.氧气、石灰石、稀硫酸D.石灰水、水、稀盐酸7.下列滴管使用或放置图示正确的是8.从防止空气污染的角度考虑,下列实验过程应在通风橱中进行的是9.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干冰B.黄金C.金刚石D.氯化钾10.在体育比赛中,举重运动员举重前常用白色的“镁粉”搓手,是因为“镁粉”质轻、吸水性好,可做防滑剂。
2015中考化学试卷上海(试卷+答案)
201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全解全析)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K—39 Ca—40六、选择题(共20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27.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O2B.N2C.HeD.CO228.属于氮肥的是( )A.K2CO3B.Na2SO4C.NH4HCO3D.Ca(H2PO4)229.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 )A.分子B.原子C.元素D.单质30.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冰川融化B.铁钉生锈C.蜡烛燃烧D.食物变质31.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草莓酱B.蒸馏水C.蔗糖水D.玉米糊32.酒精(C2H6O)属于( )A.混合物B.氧化物C.单质D.有机物33.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金刚石、石墨B.双氧水、水C.干冰、冰D.氧气、液氧34.三氧化二铬(Cr2O3)可用作油漆颜料,Cr2O3中Cr的化合价是( )A.-3B.-2C.+2D.+335.雾霾是一种大气污染现象,不属于雾霾治理措施的是( )A.植树绿化,美化环境B.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C.外出时佩戴防雾霾口罩D.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36.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在固态时分子是静止不动的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质量变小D.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造成的3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H2+Cl2 2HCl,该反应属于(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C.复分解反应D.置换反应38.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磷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白雾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39.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干冰:人工降雨B.稀盐酸:除铁锈C.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D.氧气:光合作用的原料40.关于水的净化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A.加入明矾使小颗粒凝聚B.通入氯气杀菌消毒C.通过沙滤装置除去可溶性杂质D.通过活性炭吸附部分有害物质41.鉴别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用酚酞鉴别食盐水和稀醋酸B.用水鉴别生石灰和石灰石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空气和二氧化碳D.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42.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装置是( )43.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蒸发皿时垫上石棉网B.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称量C.在量筒中溶解氯化钠固体D.将pH试纸浸入待测液中测定pH44.向一定量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45.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
2015年上海市闸北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5年上海市闸北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化学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化学部分含三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做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l —35.5 Fe —56六、选择题(共20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27. 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冰块融化B .纸张燃烧C .玻璃破碎D .铁丝弯曲 28.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 29.基本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 .倾倒液体B .检查气密性C .滴加少量液体D .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30.高锰酸钾(KMnO 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A .+1B .+4C .+6D .+7 31.有关二氧化硅的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SiO 2 + 4HF → SiF 4 ↑ + 2H 2OB .SiO 2 + CaO −−→−高温CaSiO 3C .SiO 2 + 2C −−→−高温Si + 2CO ↑ D .SiO 2 + 2NaOH → Na 2SiO 3 + H 2O 32. 物质的用途与其依据的性质不相符合的是( ) A .一氧化碳用于冶金工业——一氧化碳能够燃烧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易升华同时吸收大量的热C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金刚石很硬D .石墨用于制铅笔芯——石墨很软33. 某有机物M 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M + 13O 2 → 8CO 2 +10H 2O 。
则M的化学式为A .C 4H 10B .CH 4C .CH 4OD .C 2H 4O 2 34. 有关电解水的产物说法错误的是A. 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B. 氢气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C. 氢气和氧气的物质的量比为2:1D. 氢气和氧气的密度比为2:1 35. 属于有机物的是A .甲烷B .硫酸C .五氧化二磷D ,碳酸钙 36. 化肥的使用大幅度提高了粮食产量,碳酸钾(K 2CO 3)属于A .复合肥料B .钾肥C .氮肥D .磷肥 37.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的是A. 铁B.镁带C.红磷D. 木炭 38.由河水到饮用水的正确净化过程是( )A .河水→加氯气→过滤→加明矾→沉淀→净水B .河水→加明矾→沉淀→过滤→加氯气→净水C.河水→加明矾→加氯气→过滤→沉淀→净水 D.河水→过滤→加氯气→加明矾→沉淀→净水39. 在水中充分搅拌,能形成溶液的是A.面粉 B.花生油 C.食盐 D.冰块40.属于混合物的是A.蒸馏水B.氧气C.氯酸钾D.石灰水41.鉴别O2、CO、CO2三种气体,可行简便的方法是A.分别通入灼热的氧化铜 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C.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性 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42.把X、Y、Z三种金属片分别加入稀硫酸中,X、Y表面有气泡产生,Z无变化;把X加入Y的硫酸盐溶液中,X表面析出Y。
2015初三化学期末试卷及 答案
12014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卷九年级理化(理化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化 学 部 分考生注意:答题时,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Cl -35.5 K-39六、单项选择题(共20分)27、涉及到的变化主要是化学变化的是A .风力发电B .食物腐烂C .胆矾碾碎D .海水晒盐 28、高钙牛奶中的“钙”一般是指A .原子B .分子C .单质D .元素 29、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 .氧气B .氮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 30、属于纯净物的是A .盐水B .海水C .冰水D .雨水 31、硅酸钠(Na 2SiO 3)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B .2+C .3+D .4+32、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A .酒精挥发——分子不断运动B .二氧化碳气体制成干冰——分子体积变小C .18g 水中大约有236.0210⨯个水分子——分子质量很小D .50mL 酒精和50mL 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 ——分子间有间隔 33、化学符号表示的含义不正确的是A .2Na —2个钠元素B .NO 3—硝酸根C .H 2O —1个水分子D .NH 4Cl —氯化铵34、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A. 氢气与液氢B. 水与双氧水C. 氧气与臭氧D. 冰与干冰 35、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点燃酒精灯B .滴加液体C .加热液体D .读取液体体积236、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 .HCl + NaOH −−→NaCl + H 2O B .2Mg + CO 2−−−→点燃2MgO + C C .MgCl 2−−−→通电Mg + Cl 2↑D .2Na + Cl 2−−−→点燃2NaCl37、描述正确的是A .用pH 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时,把pH 试纸浸入待测液中蘸取B .夏天鱼池内需要增氧,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C .木炭具有还原性,常温下可以将氧化铜中的铜还原出来D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38、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 .石灰石制取生石灰B .氧化钙用作干燥剂C .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D .活性炭用作除味剂39、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P + O 2−−−→点燃P 2O 5B .3Fe + 2O 2−−−→点燃Fe 3O 4C .Mg + O 2−−−→点燃MgO 2D .CO 2 + C −−−→点燃2CO40、通常用于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水的固体物质是A .无水硫酸铜B .食盐C .胆矾D .熟石灰41、0.1mol H 2O 中A .约有226.0210⨯个原子B .含有0.2mol 氢分子C .约有226.0210⨯个分子D .含有3.2g 氧原子42、酚酞(C 20H 14O 4)是实验室常用的指示剂。
2014--2015年初三化学期末试 卷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初三化学 2015.01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P-31 Cl-35.5 Ti-48 Fe-5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 2.下列金属的活动性最弱的是A .银B .铜C .铝D .钠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 .氧B .硅C .铝D .铁4.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的是A .元素B .原子C .分子D .单质 5.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 .中子数B .质子数C .核外电子数D .最外层电子数6.下列措施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 .使用清洁能源B .使用无氟冰箱C .提倡使用私家车D .提倡垃圾分类7.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自来水B .汽水C .液态氧气D .液态空气 8.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A .木炭B .甲烷C .蜡烛D .红磷 9.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ABCD10.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A .H 2B .2H 2C .H 2OD .2H1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点燃酒精灯B .倾倒液体C .称量固体D .加热液体12.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 干冰易升华B. 水通电能分解C. 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D. 食盐易溶于水13.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信息如右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的是 A .原子序数为12 B .核外电子数为 24C .元素符号为MgD .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14.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 .氯化钠 NaClB .氧化铝 Al 2O 3C .碳酸钠 NaCO 3D .氢氧化钾 KOH15.卫星运载火箭的动力由高氯酸铵(NH 4ClO 4)发生反应提供,化学方程式为:2NH 4ClO 4高温N 2↑+Cl 2↑+2O 2↑+4X 。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沪教版2
2015年秋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测试九年级化学试卷(考试时间:化学、物理共150分钟化学满分:6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l—35.5 Fe—56Zn—65 Al—27 Mg—24 Na—23 Ca—40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第1~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1分,共10分。
1.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的化学,有四位同学谈了学习化学的感受,你不赞同的是A.化学是一门实用的基础科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起着重要作用B.学习化学可以提高人们科学素养,防止人们走入生活中的许多误区C.目前人类面临的很多危机如能源问题、环境问题等都是化学造成的D.利用化学实验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最重要的方法2.下列过程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分离液态空气获得氧气 B.使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C.蔗糖的溶解 D.浓硫酸使纸张炭化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称取氢氧化钠固体 B.蒸发结晶 C.测溶液pH值 D.稀释浓硫酸4.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B.明矾溶液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C.海洋有自净能力,所以不存在海水污染问题D.水电解过程中与电源正极连接的一端产生氢气5.铀235是核电站的主要燃料,其原子序数为92,相对原子质量为235。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铀属于非金属元素 B.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C.该原子核内有92个中子 D.该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6.对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正确的是A.家庭厨房中发现有天然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烟机B.图书室内文字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发现有人一氧化碳中毒时,立即将他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D.如果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氢氧化钠溶液7.下图为某一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氢原子反应前反应后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不变B.X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0%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 + 3O2点燃 CO2 + 2H2O + O2D.该反应中反应物X、Y的分子个数比为1∶28.下列有关金属及合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铝、铁、铜都是银白色固体,都能导电B.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铜制品不会生锈C.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D.硬币、不锈钢锅都是合金材料,合金比各成分金属具有更优良的性能9.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搅拌后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A.植物油 B.冰块 C.氯化钠 D.硫酸铜10.生活中某些物质的pH近似为:苹果汁3.1、西瓜汁5.8、鸡蛋清7.6、洗衣液9.8,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苹果汁 B.西瓜汁 C.鸡蛋清 D.洗衣液第11~15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 学 部 分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化学部分含三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O -16 Ca-40 六、选择题(共20分)
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27.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铁丝折弯
B .酒精挥发
C .水果腐烂
D .冰块融化 28.空气中所占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
A .氧气 B. 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30. 某药剂瓶上标识:每片含钙600毫克。
这里的“钙”是指 A .原子 B .分子 C .元素 D .单质 31.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正确的是 A .红磷燃烧产生白雾,放出大量热
B .铁丝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
C .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 .硫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32. 属于混合物的是
A.蒸馏水
B.氧气
C. 石灰水
D. 氯酸钾 33.以下物质中,属于酸的是
A 、H 2O 2
B 、H 2SO 4
C 、KMnO 4
D 、Ca(HCO 3)2 34.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取用液体 D .过滤 35.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 A .牛奶 B .豆浆
C .冰水
D .糖水 36.野营篝火时通常将木材架空,其目的是
A .方便添加木材
B .升高木材的温度
C .降低木材的着火点
D .使木材与空气充分接触 37. 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稀有气体做电光源
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 .活性炭做吸附剂
D .氧气用于气焊 38. 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39. 2−−−→− A. SiO 2 B. Si C. C D. CO 40.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C +O 2−−→−点燃CO 2
B. 2KMnO 4−→−
∆
K 2MnO 4+MnO 2+O 2↑ C. Fe+H 2SO 4 → FeS04+H 2↑ D. 2H 2+O 2−−→−点燃
2H 2O
41. SO 2与酸雨的形成有关,SO 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A. +4 B. +2 C -1 D. -2 42. 关于电解水的实验,错误的说法是 A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产生的氧气
B .实验中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
C .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
D .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3. 下列溶液显酸性的是 A.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 B.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 C.使石蕊试液变蓝的溶液 D.pH 等于7的溶液
44.用试管加热固体时,有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分析不可能是 A .加热前试管外壁有水 B .没有预热试管 C .试管口略向上倾斜了 D .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
4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O 3中约含有1.806×1024个氧原子 B.1molSO 3比1molSO 2多一个氧原子 C.1mol 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 D. 18gH 2O 中含有2mol 氢
46. O 2的质量/g
H 2O 2溶液的质量/g
溶质质量/g
时间/min
二、填空题(19分)
47.下图是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2t ℃时,A 、B 、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1)。
(用“<”“>”或“=”表示)
(反面还有试题)
②将A 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2)(写一种)。
③A 中含有少量B ,分离得到较纯的A 的方法是(3)。
④3t ℃时,将30g A 物质加入到50g 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 溶液是(4)(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数是(5)。
⑤将1t ℃时A 和C 的饱和溶液同时升高一定温度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6)。
(用“>”“<”或“=”表示) 48. “碳”的世界丰富多彩。
①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作电极材料作超导体材料(8)
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
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10)。
A .具有吸附性 B .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 C .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D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 2
①甲物质的化学式为(11)。
②五种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12)(填序号,下同),可用作燃料的化合物是(13)。
③工业上生产氢气的方法之一是利用甲、乙两种物质在高温、高压下生成丙和丁。
而得到的丙物质又会随即与乙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丁和戊。
通过这一系列反应,参加反应的甲和得到的氢气质量比为(14)。
(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在上述一系列反应中,以下各项中发生变化的是(15)。
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数目 ④元素种类 ⑤元素化合价 三、简答题(21分)
50.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探究实验:
稀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D
氧化铜 C
氧化铁 B
石蕊试液
A
①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写出与该反应原理有关的盐酸的一个用途:(2)。
②C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盐酸后出现的实验现象是(3);通过BC两支试管的实验可得出盐酸能与(4)氧化物反应。
③进行D中实验时忘了先加酚酞试液,当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滴入几点酚酞试液,溶液没有变色,D中的溶质的组成情况是(5)(不考虑酚酞)。
51.某中学进行的实验操作考查,制定了四个考签:a. O2的制取;b. CO2的制取;c.配制50g10%的NaCl溶液;d.粗盐提纯。
每个同学抽取一个考签进行实验。
①甲同学抽签后来到实验室,发现本组实验桌上主要准备了下列仪器和药品:
上图中仪器E的名称为(6),甲同学抽到的考签应该是(7)(填实验名称),该实验的原理为(8)(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应选用的仪器有(9)(填字母代号)。
②乙同学在完成“配制50g 10%的NaCl溶液”实验过程中,需称量NaCl(10)g,溶解NaCl时用到的玻璃棒,其作用是(11)。
③丙同学抽到的考签为用氯酸钾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2),制取过程中所用二氧化锰起(13)作用,氧气的收集方法是(14)。
52.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下装置验证碳酸钙的性质的同时,探究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在加热的条件下是否也能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
①C中的现象是(15)。
装置B的作用是(16)。
②实验后小组同学对E中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猜想与假设】
E中的固体可能为①氧化钙;②氧化钙与碳酸钙;③碳酸钙
【进行实验】
甲同学取一定量的E中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③成立。
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③成立,其理由是(17)。
他又重新进行实验,证明了猜想②成立,他的实验操作及现象为(18)。
③如果A中碳酸钙的质量为200克,则完全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化学部分参考答案
47.(1)A=B ›C (2)降温或加溶质或蒸发溶剂 (3)冷却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 (4)不饱和溶液 (5)37.5% (6)A ›C 48.(7) 切割玻璃(合理答案均可) (8)导电 (9) 同素异形体(10)ABD 49.(11)CH4 (12)甲 (13)CO 、CH4 (14)2:1 (15)③⑤ 八、简答题 (共21分)
50.(1) Fe 2O 3+6HCl −−−→− 2eCl 3+3H 2O (2)除铁锈 (3)黑色粉末减少(或消失),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4)碱性氧化物 (5)肯定含NaCl ,可能含HCl 51. (6)水槽 (7)二氧化碳的制取
(8) (9)ADG (10)5 (11)加快溶解
(12)2KClO 32
MnO
∆
−−−→2KCl+3O 2 (13)催化 (14)排水集气法或向上排空气法 52.(15)石灰水变浑浊 (16)防止石灰水倒流,使事关炸裂
(17) 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是微溶物质,加入一定的水后,有白色不溶物也可能是氢氧化钙。
(18)分别取样品2份,1份加入水中,再滴加酚酞,如果变红,表示有氧化钙 ③2mol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