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科技创新大讲堂》报告:生命科学与人类探知未来
生物学家施一公寄语青少年:科技创新需要责任和勇气
龙源期刊网 生物学家施一公寄语青少年:科技创新需要责任和勇气作者:刘昕璐来源:《学生导报·高中版》2016年第01期刚刚过去的暑假,上海承办了一项重要的赛事——第3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大赛已有30多年的历史,搭建了全国青少年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今年,著名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在创新大赛开幕式上做主旨演讲,并寄语青少年:科技创新需要责任和勇气。
“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这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施一公说,身处这个时代,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中国的创新能力、科学研究水平、尖端技术水平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
居安思危,也许从西南联大开始的科教救亡在今天应该被赋予崭新的寓意:像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快速崛起、负责任的和平大国,必须在科技和教育方面引领世界,才能让国家安全和百姓福祉得到保障、让世界更加理性健康地发展。
施一公认为,在这样一个大格局下,这一代人肩负重任。
“我鼓励你们每一个人以天下为己任,义无反顾地追求最前沿的科学、创造最先进的技术,为中华崛起和人类文明做出自己的贡献。
”施一公说,1978年,他11岁,看到过一幅标题为“落后就会挨打”的漫画:一个梳着长辫的中国人弓着腰、被一个外国士兵从后面殴打,栩栩如生的画面至今在脑海里,印象深刻。
他想再次问问大家:一个大国如何才能避免挨打?一个大国的底气究竟来自哪里?一个大国的安全最终靠什么保障?社会进步、财富创造的原动力又来自何方?“我相信,任何一个接受过基本教育的公民,都应该毫不犹豫地回答:来自科学技术!一个科技不领先的国家就难免受气挨打!请我们彼此叮嘱、牢牢记住: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强国,科学技术是最终的话语权!”施一公说,中国的创新转型发展必须、也只能依靠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我鼓励每一位参赛的同学都作为科技创新的信使和践行者,不仅坚持自己的信念,同时也用这种正能量影响自己周边的年轻人,用自己踏踏实实的行动为社会带来实实在在的价值,大家一起用世界领先的科技创新托举起中华民族灿烂的明天,也同时为世界文明和进步做出中国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施一公说到。
施一公演讲鬼魂原文
生命的本质和生命认知的极限施一公演讲我也很受黎曼的鼓舞,我最近读黎曼的生平,我觉得像武侠小说一样,今天跟大家探讨一下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极限。
大家先看看我们从哪而来。
这样一个视频显示的是人的整个的出生过程,大家看到的是一个精子,精子在卵子表面不停的游荡,寻找合适的入口,找到以后会释放一些酶,钻进去,卵子很聪明,进来以后马上把入口封死了。
进来以后精子被讲解掉,精子核和卵子核结合,然后分解发育,两个细胞、四个细胞还在子宫外面游荡,八细胞、16细胞还没有着床。
64细胞,128细胞起,快要找到它的着床地点了。
着床之后开始发育,你们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短短四个礼拜胎儿开始有心跳。
大家看到,神经形成了,四肢开始发育,通过神经凋亡开始形成手指头。
4、5个月的时候胎儿开始踢腾,在母亲肚子里,出生之前胎儿的大脑发展非常快,神经原,各种神经突突迅速形成。
不要忘了,这样一个胎儿来自于一个受精卵。
生命开始之后,生命的历程很漫长,这里面有很多苦恼,我记得我看过一首打油诗是这样说的,0岁闪亮登场了,10岁茁壮成长,20岁为情彷徨,30岁拼命打闯,40岁基本定向,50岁回头望望我这年纪,60岁告老还乡,70岁搓搓麻将,80岁晒晒太阳,90岁躺在床上,100岁挂在墙上。
科学如何应对生命挑战我们生命的历程饱受挑战,有很多来自于疾病,其中三类疾病和人类有很大关系。
其中心血管疾病是最重要的杀手,仅在中国每年就有303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32%。
第二种疾病也很可怕,就是癌症,我们身边的人常常被癌症夺去生命,中国每年有265万人死于癌症,占28%。
第三类疾病死亡率不高,但是对人的困扰很大,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就是神经退行性疾病,有多位世界名人都曾受这类疾病的折磨。
此外还有34%的人死于其他原因,其中大部分是传染病,一小部分是交通事故和意外伤害。
我今天想告诉大家,我们如何运用科学去接受生命的挑战。
我想先讲三个例子,这三个例子起源于远古时期就开始了,从古代我们在黑暗中摸索,比如说当代的屠呦呦只不过看了古代的一些药书得到了一些启发,获得了诺贝尔奖。
施一公演讲稿
施一公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给大家做一次演讲。
我要谈论的主题是“施一公”。
施一公,这个名字对于我们科研工作者来说是非常熟悉的。
他是我国著名的医学科学家,被誉为“中国细胞生物学之父”。
施一公出生于1945年,是我国首个拿到国外博士学位的科学家。
他曾在英国剑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等顶尖学府进行研究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
回国后,施一公在中国科学院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担任研究员,从事细胞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在他的主导下,团队成功克隆出了多个生物体的基因,并且揭示了这些基因在细胞发育、分化以及肿瘤形成中的作用机制。
施一公在细胞研究领域取得的突破,为我国的生命科学研究打开了新的局面,并且对于人类疾病的研究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施一公曾在研究生招生时坚持“看人不看分数”,他不拘泥于学生的卷面成绩,而注重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
他培养的学生中,有很多都成为了后来的科研名家,例如高福、陈新民等人。
施一公崇尚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对于整个科研团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施一公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
他曾经遇到过许多挫折和困难,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追求科学的真理。
他以身作则、勇攀高峰的精神激励着后来的科研人员,他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
施一公不仅在学术上有所突破,他也积极参与科学普及活动,为普通民众传递科学知识,推动科技进步。
他的科普作品《学习微生物病》成为了广泛流传的科普读物,启发了许多人对生命科学的热爱。
他是一位坚守初心、勇往直前的科学家,他的精神将激励我们科研人员继续努力,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在这个演讲结束之际,我想引用施一公的一句话:“科学不是一座宫殿,而是一片广袤的原野。
”让我们一同踏上这片广袤的原野,努力探索科学的奥秘,为人类的福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谢谢大家!。
关于施一公院士探究生命世界里程的故事精神
关于施一公院士探究生命世界里程的故事精神这是一场全球生命科学领域持续数十年最激烈的赛跑,中国科学家以一次完美的撞线赢得了胜利。
2014年6月29日,英国《自然》杂志以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了这个让全世界顶尖生物学家都为之一震的惊人发现。
它也是罕见的,让世界顶级期刊《细胞》《科学》“疯抢”的重大成果。
“我很紧张。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召开新闻发布会。
”4天之后,7月3日,清华园夏意正浓,大名鼎鼎的施一公在媒体的注视下略显羞赧,疲惫的嗓音却透出轻松,“这次不是杂志选择我们,是我们选择了《自然》。
”“阿尔茨海默症多发于65岁以上的老人,随着现代人寿命的增长,患病人数将越来越多。
20世纪90年代末,科学家就知道了人源γ分泌酶复合物是其致病蛋白,但几十年来,却从未有人看清它到底‘长成什么样’。
”他在试图用最浅显的语言向普通人揭示这个令人激动的发现,“我们的工作,就是让人类首次看到了这个蛋白质的真实形状、组成和几乎所有的二级结构。
”“这是我科学生涯里最耀眼的成果。
甚至超过了迄今为止所取得的所有成果的总和。
”归国六年,生活在“聚光灯”下的施一公一向用词严谨,今天却破天荒地用这样的评价为这个成果注脚。
拼搏,夜以继日,“白手起家”却领跑全球这是一个藏在施一公心里3个多月的秘密。
2014年3月,刚刚从瑞典国王手中接过晶体学领域国际最高奖项——爱明诺夫奖的他,一下台就被同行小声追问,“一公,你们是不是在做人源γ分泌酶复合物的结构研究?”三个多月后,世界生命科学领域名气响亮的冷泉港结构生物学研讨会上,面对4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以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公布了这个让无数科学家都为之“玩儿命”的重大发现。
阿尔茨海默症,又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
据统计,该症已是发达国家花费最高的疾病之一,我国目前约有500万该症患者,占世界发病总数的1/4。
而到2050年,估计全球每85人就有1人罹患该病。
“人类曾经花了很大气力鉴定老年痴呆症的起因,终于找到γ-分泌酶是最重要的‘罪魁祸首’。
施一公履新演讲谈人生经历与感悟
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有机会与在座的研究生分享我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今天,我采用的标题是我5年之前和2010年入学的研究生分享体验时用的标题,“少年壮志不言愁”。
这是一首电视剧的主题曲,也是我最喜欢唱的一首歌曲。
我想讲的第一部分是我的成长之路。
以前我在讲这一部分的时候会讲得特别长,而今天这部分只有一张幻灯片。
在座的有些同学可能还没有想明白以后要做什么,会感到焦虑:如果对科研不感兴趣、没想好未来发展该怎么办其实我想讲的是当我在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也就是二十几年前,我也没有想好,也非常迷茫。
这种迷茫一直到1995年,博士后完成之后才隐约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才下定了决心。
当时的迷茫来自很多方面,其中就包括大学选择专业。
我不像在座的一些人,大学入学时就知道自己想学什么专业,想学经管、建筑、生命、化学、工程,等等。
我当时保送大学,报名的清华的第一专业可能大家想不到,是机械系(掌声)。
在报机械系之前还报名了北大的物理系。
直到85年5月份清华老师来招生时对我说,生物化学是21世纪的科学(掌声)。
我当时是第一次把生物和化学连接在一起,当时突然觉得豁然开朗——原来生物化学是21世纪的科学!于是阴差阳错地上了生命科学这条船。
我是数学竞赛河南省第一名,保送到清华,数理能力很强。
在座数理能力比较好的同学可能有同样的纠结,数理好往往学生物、化学不灵。
我曾和生物学竞赛的同学讲,千万不要自卑,数学物理竞赛好的是有小聪明,生物竞赛好的有大智慧。
这种说法是有争议的,我今天说的很多内容可能都有争议。
学习数学物理着重思维的严谨,注重推理,而生物不同,这些发生在不同的脑区。
我在清华的时候生物学的不好,于是修了数学双学位,通过加强数学物理课程的学习来弥补生物成绩的不足,来让我的成绩排名第一。
所以说,我选专业第一不是凭兴趣、第二不是凭专长,而是凭清华老师的一句话(笑声)。
当然这是一句玩笑了。
那选专业应该凭啥我告诉学生,凭未来世界的需求。
开讲啦施一公观后感300字
开讲啦施一公观后感300字(中英文实用版)Title: "Speak Up" - Reflections on Shen Yigong"s LectureI recently had the privilege of watching the renowned biologist Shen Yigong deliver a lecture as part of the "Speak Up" series.His talk, titled "The Pursuit of Scientific Truth," was truly inspiring and left a deep impression on me.在观看了著名生物学家施一公的“开讲啦”讲座后,我深受启发。
他这次的演讲主题是“追求科学真理”,让我印象深刻。
Shen Yigong"s passion for science was evident from the very beginning of his lecture.With a clear and concise manner, he explained the importan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driving progress and innovation.He emphasized that scientists must always strive for objectivity and remain open to new ideas, regardless of how unconventional they may seem.施一公对科学的热爱从他的讲座一开始就显露无遗。
他以清晰简洁的方式解释了科学研究在推动进步和创新中的重要性。
他强调,科学家必须始终追求客观性,并对新思想保持开放态度,无论它们看起来多么非传统。
施一公:生命科学认知的极限
施一公:生命科学认知的极限2016-10-14 06:36:25阅读(2876)昨日,清华大学副校长、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教授在“未来论坛”年会上发表题为《生命科学认知的极限》的演讲。
与以往不同的是,施一公此番并未局限于生命医学,他从人类生命饱受心血管疾病、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三大挑战开始,讲述了人类如何通过科学来接受生命挑战。
但最终,人对生命认知的极限问题将他的科学思索,由生物医学带向量子力学,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生物学家面对生命之谜的不懈追问。
以下是演讲全文: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讨一下生命的本质和生命的极限。
我们先看看人从哪而来?人的整个出生过程是这样的:一个精子在卵子表面不停地游逛,寻找一个入口,找到合适位点以后,会分泌一些酶,然后钻进去。
卵子很聪明,一般不会让第二个精子再有机会,所以一有精子进来,马上把入口封死。
精子进来后就被降解,然后精子的细胞核和卵子的细胞核结合,形成双倍体,受精卵开始发育,逐渐分裂为2个细胞、再分裂为4个细胞、8个细胞、16个细胞,此时受精卵还在子宫外面游逛,还没有着床。
继续分裂下去,形成64个细胞、128个细胞,这时它快要找到着床地点了。
着床之后,继续发育。
你们可能知道也可能不知道,短短四个礼拜,胎儿开始有心跳。
慢慢地,神经管形成了,脊椎形成了,四肢开始发育,通过细胞凋亡,开始形成手指头。
到四五个月的时候,胎儿开始在母亲肚子里踢腾。
出生之前,胎儿的大脑发育非常快,各种神经突触迅速形成。
然而不要忘了,这样一个鲜活的生命来自于一个受精卵。
生命开始之后,生命的历程很漫长,这里面有很多苦恼。
我记得我看过一首打油诗是这样说的:0岁闪亮登场,10岁茁壮成长,20岁为情彷徨,30岁拼命打闯,40岁基本定向,50岁回头望望,60岁告老还乡,70岁搓搓麻将,80岁晒晒太阳,90岁躺在床上,100岁挂在墙上。
施一公在演讲现场科学如何应对生命挑战我们生命的历程饱受挑战,有很多来自于疾病,其中三类疾病和人类有很大关系。
施一公:再忙都会抽出50%的时间做科研
施一公:再忙都会抽出50%的时间做科研来源:赛恩斯在第二期《科技创新大讲堂》上,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作题为“生命科学与人类探知未来”的主题讲座。
挂职北京市卫计委副主任,会不会耽误正常的科研和教学?“21 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30 多年前的预言今天是否实现?此次大讲堂由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王志学主持。
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心内科教授张抒扬带领该院20 余位知名专家莅会。
面向300 多位听众,施一公说,“我最根本的是一个科学家,大约50%时间用在研究上”“生命科学是21 世纪最重要的自然及应用科学学科,中国要抓住机遇,加强基础研究的投入,注重人才培育,但科学研究不能拔苗助长”。
关于科研时间:大约50%时间用在研究上“科研人员的科研时间哪去了”,一直是施一公关注的话题。
在一个月前的全国两会上,施一公曾对媒体分析原因,“现在的高校的确是高度行政化,每办一件事,都可能有很多行政环节‘作梗’。
也因为大学行政化的存在,产生了很多机构,多出来很多会议,很多教授、科研人员每天真正用在科研和教学上的时间有限”。
从去年年底开始,施一公挂职北京市卫计委副主任。
这会不会耽误他正常的科研和教学?在《科技创新大讲堂》上,施一公对此进行了回应:“确实比较忙,但我在这里解释一下,我在北京市卫计委的工作只是挂职,不坐班,只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一些医院在医学问题研究上尝试着找一条路。
在有限的时间里,抽出一点时间,了解政府决策的过程,我认为是有意义的。
”对于自己科研时间,施一公说:“我最根本的是一个科学家,不管外面事情有多忙,都会抽出50%的时间做科研。
我是清华的教授,一年还要讲100 学时的课,这是必须承担的。
我的平衡就是留出足够的科研时间和教学时间。
我经常会很不好意思地推掉很多事,诸如从评审到开会。
这个平衡很难,但要保证教学同时保障50%的科研时间,一些事情只能往外推。
”关于生命科学:注重投入但不能拔苗助长“生命科学是21 世纪最重要的自然及应用科学学科,也是比例最大的学科。
开讲啦施一公演讲稿:知足常乐是创新的大敌
开讲啦施一公演讲稿:知足常乐是创新的大敌我还挺紧张的,我想先问一下在座的有没有我们河南老乡?(有!)几乎占了一半儿了,因为我是河南人,还是驻马店人,所以到哪儿呢我都要先认一认老乡,我想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我其实就是一个中国文化的产物,到现在为止。
我很幸运,我没有考试,是保送去了清华大学,入学的时候,懵懵懂懂,从学校里出来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好像已经对这个世界看得很明白了,但是在清华的一件事情对我影响非常之大。
那就是我在大学三年级刚刚入学的时候,我亲爱的父亲突然之间离我而去。
在9月21日上午,第四节课最后一节课下课之前,我们班的教室里突然进来一位传达室的老大爷,他就问大家,他说不好意思,我打扰一下你们,在座的有没有一个叫施一公的?我说我就是,他说你家里出事了,赶快出来。
我当时心一凛,不知道什么事儿,出来以后看电报上,我大姐发来的只有七个字:父病危,速归速归!我拿着书包,没有回宿舍,就往火车站跑,十二点半就跳上了第一班去郑州的特快上。
我很少流泪,应该说我都不知道上一次是什么时候流过眼泪。
但是在火车上我一直忍不住,我不知道家里出了什么事。
晚上九点多火车到郑州,我根本没有时间去等待公共汽车,我是从郑州火车站跑回家里,就是希望能够见我父亲一眼。
但是在家的楼下,到楼门口的时候,看到的是几个花圈。
那个时候我已经非常绝望,仍然想象这不是我的父亲,我跑上四楼,敲开门,看到家里的花圈,看到我父亲的挽联,当时我很崩溃,我无法抑制我的感情。
其实我的父亲在两天之前下班的路上,被出租车司机疲劳驾驶撞倒了,这个司机把我父亲送到医院急救急诊室的时候,我父亲还只是昏迷。
我们事后看记录,当时的血压一百三、八十,脉搏六十二,都是正常的,我相信如果正常施救,我父亲会看到我今天。
可是当时急救室里有一条规定,任何人如果到急救室以后要先交五百块钱押金才能施救,而1987年五百块钱比现在我想五十万都难凑。
当时这个司机开着车,花了四个半小时凑足了五百块钱,晚上十一点回到人民医院急救室的时候,我父亲脉搏已经没了,零,心跳、血压都没有了,测不出来。
《施一公教授清华大学演讲》
《施一公教授清华大学演讲》我们只能自己寻找导师,而不是那些只会酒桌文化的领导。
时间:xx年6月27日清华大学(一)所有成功的科学家一定具有的共同点,就是他们必须付出大量的时间和心血。
这是一条真理。
实际上,无论社会上哪一种职业,要想成为本行业中的佼佼者,都必须付出比常人多的时间。
大约xx年前,著名华人生物学家蒲慕明先生曾经有一封邮件在网上广为流传,这封邮件是蒲先生语重心长写给自己实验室所有博士生和博士后的,其中的观点我完全赞同。
无论是在普林斯顿还是在清华大学,我都把这封邮件转发给实验室的所有学生,让他们体会。
其中的一段是这样说的:“我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实验室里的工作时间,当今一个成功的年轻科学家平均每周要有60小时左右的时间投入到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中……我建议每个人每天至少有6小时投入紧张的实验操作,并且用两小时以上的时间从事与科研直接相关的阅读等工作。
文献和书籍的阅读则应主要在这些工作时间之外进行。
”有些学生读完邮件后告诉我:“看来我不是做学术的料,因为我真的吃不起这份苦。
”我常常回复道:“我在你这么大年纪的时候,也会觉得长期这样工作不可思议。
但在不知不觉中,你会逐渐被科学研究的精妙所打动,也会为自己的努力和成绩而骄傲,你会逐渐适应这种生活方式。
”这样的回答,其实源自我自己的经历与体会。
我从小就特别贪玩,并不喜欢学习,但来自学校和父母的教育与压力迫使我尽量刻苦读书。
我高中就读于河南省实验中学,凭借着比别人更加刻苦的努力,综合成绩始终名列前茅。
xx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我获得河南赛区第一名,保送进入清华大学。
大学阶段,我保持了刻苦的传统,综合成绩全班第一并提前一年毕业。
然而事实上,我很少真正独立思考,对所学专业也不感兴趣。
大学毕业时,我本没有打算从事科学研究,而是一心一意想下海经商,结果阴差阳错间踏上了赴美留学之路。
可想而知,留学的第一年,我情绪波动很大,内心浮躁而迷茫,根本无心念书、做研究,而是花了很多时间在中餐馆打工、选修计算机课程。
科学家进课堂施一公讲话概要
科学家进课堂施一公讲话概要
科学家进课堂施一公讲话概要
以科学创新知识,开探索学识之思。
2月24日下午,市教育局督学林月周,
温五十八中党支部书记、校长都奇志及副校长曾书怀和全体师生在松台厅与全省500多万中小学师生一同在线收看了由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百名科学家进中小
学课堂”启动仪式暨“科学第一课”活动直播。
在“科学第一课”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为大家带来了“少年中国说”一课。
施一公老师分享留美幼童学习强国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科学不仅能武装自己,更能强大祖国。
正式进入课程,施一公最先讲述了“科学是什么”这个问题。
科学就是实事求是、探求未知,是近在身边的生活,向着生活发问,也是远在天外的宇宙,探寻着事物的起源。
施一公老师提出养成科学的思维需要勤思考多发问、勤观察多动手、敢怀疑不盲从和敢挑战不怕输。
施一公老师在“科学很炫酷,科学很好玩”中,向我们展示着微观世界的结构之美。
“学好科学,创造你的未来。
”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以科技、教育的力量,改变着中国的命运。
书中的“科教兴国”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我们学习道路的目标之一。
让我们用科学武装头脑,以实践丰富自我,探索更多可能!
施一公教授在参加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18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上作了演讲报告。
精彩的发言内容引发了诸多学子的共鸣。
听施一公讲课讲科学的六百字作文
听施一公讲课讲科学的六百字作文首先,什么是科学精神呢?我在此引用爱因斯坦的一段话。
他说,真正对一个科学问题的提出才是关键,并不是问题的解决,因为问题的提出,包括对一个老的科学问题的重新描述、崭新的描述是真正对世界的贡献。
所以,第一点我想讲的是,科学精神就是求真,英文叫 truth seeking,也就是实事求是。
这里讲的求真不是简单的对错,而是在人类知识最前沿进一步求真、去探索。
科学精神也包括独立和合作。
这两个看似矛盾,实际是完全统一在一起的。
所谓独立,任何一个重要的科学发现,往往来自于少数人,甚至个别人、一个人。
而这些人在重大科学发现的过程中经常会经受一些磨难,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同意见,他们必须坚持自己的观点才可以最后成功,所以我们需要独立的思考。
但是科学的发展,经常需要大家在一起合作。
这种合作不止局限于团队内部合作,更依赖于团队之间的合作,甚至跨时代跨行业的合作。
我举一个例子,那就是 X 射线的发现。
1895 年,荷兰科学家伦琴先生发现了 X 射线的穿透力,最后在医学上带来了强大的应用。
但是伦琴没有发现 X 射线还可以被衍射,而这一现象是上世纪被德国科学家劳埃(M.von Laue)发现的。
劳埃发现了衍射之后,他并没有意识到 X 射线还可以帮助我们把物质结构解析得清清楚楚,而这一发现是1913年英国物理学家布拉格父子(W.H.Bragg,W.L.Bragg)完成的,他们父子携手合作,推演出了著名的布拉格公式。
这样的公式,最后应用于我们的分子结构解析,让我们可以窥探生命的奥秘。
他们四人分别获得了 1901 年、1914 年和 1915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之间跨时代的合作,把人类整个文明往前推进了一大步,所以科学精神也是合作的精神。
当然,最重要的科学精神就是批判性的思维,也就是质疑。
在这种质疑声中我们不断思想碰撞,不断改进提高,不断加深合作,最后推动科学往前发展。
从哥白尼的日心说到达尔文的进化论,都是非常典范的质疑,最后带来了科学重大进展。
读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某演讲稿有感范文
读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某演讲稿有感范文读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某演讲稿有感范文近日,在网上读到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教授的一篇演讲稿,他说,当所有精英都想干金融,这个国家一定出了大问题。
抛开演讲中的慷慨激昂之气,和过分夸大的语病(所有一词),这句话确乃肺腑之言,可谓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作为国际顶尖的科学家,用国士无双,灵蛇之珠来形容施一公教授,绝非溢美之词。
就是这位一个有担当,有忧患意识的人说出口,话才显得有分量。
但施教授也许碍于地位,也许碍于演讲环境,话并没有说透,说完,说露。
这个国家,这个时代出了什么大问题?我们不是有四纵八横的高铁,有GDP总量世界第二的大数据吗?有数不清的世界五百强企业,还有能上月,能入海,能飞跃上万公里的东方系列吗?等等…这些只是浮在星空表面的烟云,璀璨浮华。
但掠过表象,剩下的只是严峻的岩石,和浓郁的雾霾。
因为这个国家,人民,时代,缺少了理想,浪漫,诗意,信念,还有发自内心的快乐。
而变的世俗,现实,冷峻,功利,浮躁,急功近利。
觥筹交错之下,璨绮繁华之后,光鲜亮丽之中,难掩苍白落寞。
再回到施一公教授那句话,重做解读。
他说,他最想培养的学生,告诉他,我想进金融公司。
还有,清华北大,70%的高考状元,都想干经济管理,金融。
而不愿意做基础研究。
金融是啥?其实就是看得见,来的快的`经济利益,能迅速变现成名车,豪宅,爱马仕,LV,美女,劳力士,一身的名牌,和世人艳羡的成功眼光,掌声,花环。
其实也不必苛求世人,都不是清淡的圣人,亦都是芸芸众生,劳碌之辈。
但为啥施一公教授还要说,因为看见了社会,国家的弊病和导向偏差。
时代,是日新月异,变化是,光阴似箭,社会是残酷现实。
几千年来的社会演化,从没有像最近几十年来这样飞速,迅猛。
君不见,功能机时代的老大,诺基亚,几年之中就被安卓,苹果,扔到了历史的故纸堆里,曾经门庭若市的银行,被微信支付,支付宝,余额宝冲击的门可罗雀。
………这就是时代变迁。
无论你是人中发骐骥的优秀人才,还是平凡如初的普通人,在这个剧烈的时代,总要衣食住行,为阿堵物低头。
科学家走进课堂施一公观后感
科学家走进课堂施一公观后感我有幸在本科期间参加了由著名科学家施一公教授带领的一次公开课。
“走进课堂,施一公观后感”是我对这次经历的总结。
施一公是中国著名的科学家,也是我非常崇拜和敬佩的人物。
他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特别是在基因编辑领域的突破,让全世界都对他刮目相看。
然而,对我来说,他更具吸引力的是他的谦逊和奉献精神。
他一直致力于科学的普及和教育,给年轻人提供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因此,我真的很期待参加他的公开课。
在这次公开课上,施一公谈到了他对科学的热爱和投入以及他的科研经历。
他强调了科学的重要性和对社会的贡献,表达了他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加入科学研究的行列。
他还分享了自己在科学研究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提醒我们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对待失败的正确态度。
通过这次公开课,我对施一公的印象更加深刻。
他并不是那种高高在上、与学生们保持着距离的教授,相反,他非常平易近人,乐于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
他鼓励我们提问,并且耐心地回答每一个问题。
他还分享了一些关于科学研究的经验和方法,让我们对科研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与施一公的交流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他对科学事业的热情和热爱。
他的眼睛里透露出对科学的追求和渴望。
他告诉我们要有勇气和毅力去探索未知,要善于观察和思考,要不断跨出自己的舒适区。
这些话激励着我,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对科学研究的热爱和追求。
此外,施一公还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他分享了他领导的团队在科研工作中的合作和协作经验。
他说,只有团队合作,才能够取得真正的突破和进步。
作为一个学生,这让我对未来的团队合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我明白了团队合作不仅仅是分工合作,更是一种相互依赖和信任的关系。
我意识到,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与团队成员的合作将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总之,通过这次走进课堂,我对施一公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和人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他的谦逊和奉献精神令我钦佩,他的知识和智慧让我受益匪浅。
我相信,他的精神和价值观将继续激励着更多的年轻人,走上科学研究的道路,为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施一公科学第一课发言稿
施一公科学第一课发言稿尊敬的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关于施一公科学的第一堂课。
施一公科学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追求真理的精神。
通过这门课程,我们将学习如何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和观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不断探索和推进科学知识的边界。
在施一公科学的第一课中,我们将讨论科学的定义、科学方法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科学是一种系统性的知识体系,通过观察、实验和逻辑推理,寻求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和原因。
我们可以通过科学来更好地理解我们身处的世界,从而改善我们的生活,并推动社会的进步。
科学方法是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工具。
它包括观察、提出问题、提出假设、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
观察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只有通过观察,我们才能发现自然现象中的规律。
接下来,我们需要提出问题,激发好奇心,寻求答案。
在我们寻求答案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提出假设,即一种猜测,然后通过实验来检验假设的正确性。
实验是科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我们验证或者反驳假设,进一步获取数据。
在收集到足够的数据后,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从中寻找规律,并得出结论。
科学方法通常是循环的,因为我们的假设和结论可能需要不断修正和完善,以便更加接近真理。
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科学研究可以推动人类认识的进步,提供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通过科学研究,我们可以解释自然现象,改善生活质量,发展新技术,治疗疾病,保护环境等等。
让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在过去,人们没有很好的方法来治疗感冒,许多人会死于感冒引发的并发症。
然而,通过科学研究,人们发现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而非寒冷导致的,因此找到了一些治疗感冒的方法,如抗病毒药物和疫苗。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科学研究不仅可以解决具体问题,也可以改变我们的观念和认知。
最后,让我们展望一下未来。
施一公科学的第一课只是我们科学探索的开始,我们将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学习更多有关生命科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施一公开讲第一课观后感200字
施一公开讲第一课观后感200字今天的“百名科学教进校园”的网络直播课中,给我们授课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
瞧他,高高瘦瘦,一身西装革履,精神抖擞。
一开口,中气十足,颇有演说家的风范。
他讲到,在20世纪初,有一群和他们差不多大的年轻人,他们深知要用科学武装自己,在硝烟滚滚的年代发奋苦读去海外留洋,在祖国最需要他们的时候,毅然抛下在国外的优渥条件,回到祖国为国效力。
他们是坚定的,面对外国的软硬兼施,他们仍不动摇;他们是智慧的,毫无疑问,在战火弥漫的时代,是他们用脑子挑起了国家的大任。
施校长对正值青春的少年寄予了很大的希望,在他的课堂中我进一步了解了科学,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
原来,科学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复杂,那么深奥,其实科学无处不在。
科学家也不一定非要是智力超群的天才,可能是是那些看起来呆呆的,总是睁着好奇的大眼睛问你“为什么”的怪孩子。
牛顿因为被一个落下的苹果砸了一下,砸出了个响彻全世界的“万有引力”;伽利略因为看到教堂的钟摆在摆动,看出了单摆时间与摆幅无关,命名了个摆线。
这和他们有多天才,有多聪慧没有关系。
在生活中谁没看到过东西掉下去?谁没看到国一个长长的,直直的东西在晃来晃去?但,真正能发现这些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事情背后隐藏的真理的,还是那些有点招人烦的“十万个为什么”。
在地球上生活着很多生物,当之无愧的霸主必然是人类,但其他生物对这个世界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很多生物为人类的科学研究作出了必不可少的引领作用。
比如苍蝇的复眼让人们发明出了蝇眼照相机,松鼠的尾巴让发明降落伞的人产生了灵感……施校长在课上讲到了一个特别神奇的现象:帝王蝶为什么会认识路?帝王蝶是生活在北美洲的一种很大很漂亮的蝴蝶,它们横跨北美从北到南迁徙到墨西哥,中途却不会出一点差错,精准到可以立马找到自己在某一棵树上建的窝。
可惜,我们至今未能找出帝王蜂精确成GPS的原因。
不然,我想,这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肯定会有“推动器”的作用。
施一公生命科学认知
施一公生命科学认知图/本刊记者姜晓明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施一公都该是这场中国科学家海归运动的标志性人物。
1997年,接到普林斯顿大学的录取电话时,这位书生气十足的科学家脱口而出:“我很高兴接受这个职位。
”他实验室的老师曾因此批评他:“如果我是你,我不会这么快就答应下来。
”——接到电话,正是该谈价钱的时候。
没有谈价钱就去了普林斯顿,在那个“美国最适合做研究的地方”,用5年的时间,施一公成了终身教授,还拿到了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院相当可观的研究经费。
然而,又过了5年,他决定回到中国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施一公的研究领域是结构生物学,“与其他学科非常不一样。
在其他学科,过程很重要,而结构生物学中,过程,原则上来讲,是不重要的……你拿到结构后,才是结构生物学的起点,进而,对生命科学的解释、预测和潜在药物分子的设计,这里面有无穷无尽的乐趣……”关于结构生物学的妙用,他常举的例子是对抗HIV病毒的药物研发。
HIV要在体内进行复制的时候,它需要一种蛋白酶把一个多蛋白切成三段,在1989、1990年间,有三家公司同时推出了三种针对这种蛋白酶设计的药物,药物分子能抢先结合在蛋白酶发生作用的位点,使得它不能正常工作,这样,尽管HIV可以在体内转录、翻译,却不能够成熟、组装,侵染下一个宿主。
在施一公自己的实验室,主要的研究对象是膜蛋白,那里包含着大量制药产业中的重要的药物靶点——目前已上市的靶点药物中,针对膜蛋白的大约占40%-50%。
施一公曾说,对做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人来说,如果每天一门心思去研究那些跟癌症有关的东西、生产新药——总之能拿专利、赚钱,他会觉得有拔苗助长之嫌。
“因为很多科学发现,并不是你计划之后发现的,而是在充满兴趣的研究中,有意无意才发现的。
”不过,这些发现往往对分子制药产生巨大影响,却是在他的预料之中。
在复旦大学的一场讲座中,施一公鼓励那些不知道何去何从的生科院学生,“如果你喜欢科研,就不要轻易地放弃”,他说,并不是毕业后就去大企业任职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在实验室同样有机会,那些跨国企业并不短视。
生命科学对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影响
标题:生命科学对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作者:施一公(清华大学教授)内容概括:首先,施一公教授从对宇宙的认识出发,利用众多数据向大家展示了宇宙的神秘。
“如果宇宙的历史同比缩短为一个月,那么太阳系只存在了十天,恐龙统治地球长达8小时,人类停留了1分钟。
而人类文明史仅仅1秒钟。
”他用假设引出人类对历史的影响,并在最后强调“但是,这一秒钟,已经引发世界巨变,其后果无法估量”。
随后又通过郑和与容闳的故事、宇宙飞船V oyager1和温室效应三个例子引出了讲座主题“生命科学对未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其次,施一公教授从宇宙的宏观美、细胞和蛋白的微观美以及分子和电子的超微观世界美三个方面,通过宇宙、蛋白结构和分子原子图片向大家展示了生命的艺术美。
由人类所面临的“海水PH值持续降低”、“食品污染”等生存问题,指出要改善环境解决污染问题就必须依靠科技,尤其是生命科技。
施一公教授认为现代的生命科学是由传统生物学、现代生物学、药学和医学构成的,生命科学将从科学与艺术、制药和干细胞三个方面改造世界。
最后他从结构生物学方面,详细介绍了结构转化原理在治愈艾滋病方面的巨大突破。
主观收获:这次报告让我对生命科学这一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明白了生命科学对我们现代社会的深远影响。
生命科学包括了很多的领域,它的历史悠久,发展意义重大,它通过探寻生命本质及生长发育、疾病、衰老等奥秘,揭示生命现象的内在规律。
随着生物技术在医药、食品化工、农业、环保以及能源、采矿等工业部门中的广泛应用,它正在对人类经济及社会生活和社会进步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
它的发展对社会和自然界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生物的入侵使生物多样性将遭到破坏,生态平衡也因此遭到破坏。
生命科学在我们身边的任何地方,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它对我们的影响也有好有坏,我们只有掌握好它的知识并且加以运用才能造福人类。
施一公观后感
施一公观后感介绍施一公(Yi Gong Shi)是中国的一位杰出科学家,在医学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是首位将动物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应用于人类胚胎上的科学家,这一突破性的研究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轰动。
我有幸参加了施一公的学术讲座,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观后感。
个人简述施一公出生于1962年,他在复旦大学获得了学士学位,并在法国斯特拉斯堡获得了博士学位。
之后,他回到中国,在北京大学担任教授,并成为了北京大学基因组研究所的所长。
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基因编辑和基因组学,在这个领域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广受国内外学术界的认可。
学术讲座回顾施一公的讲座主题为“基因编辑与未来的医学”。
他首先介绍了基因编辑的概念和技术原理,让我们对这一领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基因编辑技术是一种能够直接修改生物体基因组的工具,通过引入、删除或更正基因序列,可以对生物体的遗传特征进行精确控制。
施一公通过实例讲解了基因编辑在基础研究、治疗疾病和改良植物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并展示了自己团队的一些研究成果。
在讲座的后半段,施一公重点介绍了他的重大突破——将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应用于人类胚胎上。
他详细讲解了他的团队如何使用CRISPR-Cas9系统,在人类受精卵阶段实现精确的基因编辑。
这项研究的突破性意义在于,它为解决一些遗传性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同时也引发了伦理和法律等方面的广泛讨论。
施一公对于这些问题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他个人对于伦理问题的看法和应对方法。
整个讲座过程中,施一公的言语简洁明了,逻辑严密有条不紊。
他用生动的案例和图表,将复杂的科学概念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语言,使得在场的观众都能够很好地跟随他的思路。
同时,他对于问题的回答也十分准确和详细,展现了他对于自己研究领域的深入理解和广博知识。
感想与思考通过参加施一公的学术讲座,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和力量。
作为一名年轻的学者,施一公用他的努力和才智,让人类对于基因编辑和未来医学有了全新的认识。
施一公研学第一课观后感
施一公研学第一课观后感
今天,我观看了施一公研学第一课,里边是他30年的人生思考。
短短十几分钟的视频却我收获了许多。
施一公先生首先送给我们了八个字“独立加思考”、“尊重加科学”。
然后注意逐一对这八个字作了介绍。
独立:身为中学生的我们逐渐要学会自立,要用自己独立的眼光来审视世界;
思考:要用心去观察世界,用自己思想和思考对事物做出自己独立的判断,而不是人云亦云。
尊重:尊重,不只是尊重自己,更要尊重他人。
这样,我们周围的事物就会变得赏心悦目。
科学:科学事是近似真理的一些东西一些存在。
我们要相信科学,并且必须尊重科学。
施一公先生还告诉我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还要加强锻炼身体。
老师编了一个顺口溜给我们:“ 爱体育、爱科学、爱锻炼、爱学习。
教室一去如故,操场常来常新;学习锻炼两不误,健康学习工作50年。
我是施一公,我能做到,你呢?”为了激励我们,老师还讲述了他在西湖跑步的故事。
短短的十几分钟,让我懂得了许多的道理。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一定要坚持独立思考,不人云亦云;作为一名公民,我们要尊重自己和他人,并且要尊重科学。
这样我们才能如先生期望的那样,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坚持为科技和人类的发展做出自己贡献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一公院士:生命科学发展需要基础研究长期投入
4月9日下午,在科技日报社、科技部机关党委联合主办的第二期《科技创新大讲堂》上,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作题为“生命科学与人类探知未来”的主题讲座。
本报记者周维海摄
挂职北京市卫计委副主任,会不会耽误正常的科研和教学?“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30多年前的预言今天是否实现?4月9日下午,在科技日报社、科技部机关党委联合主办的第二期《科技创新大讲堂》上,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教授,敞开心扉作了题为“生命科学与人类探知未来”的主题讲座。
此次大讲堂由科技部党组成员、科技日报社社长王志学主持。
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心内科教授张抒扬带领该院20余位知名专家莅会。
面向300多位听众,施一公说,“我最根本的是一个科学家,大约50%时间用在研究上”“生命科学是21世纪最重要的自然及应用科学学科,中国要抓住机遇,加强基础研究的投入,注重人才培育,但科学研究不能拔苗助长”。
关于科研时间:大约50%时间用在研究上
“科研人员的科研时间哪去了”,一直是施一公关注的话题。
在一个月前的全国两会上,施一公曾对媒体分析原因,“现在的高校的确是高度行政化,每办一件事,都可能有很多行政环节‘作梗’。
也因为大学行政化的存在,产生了很多机构,多出来很多会议,很多教授、科研人员每天真正用在科研和教学上的时间有限”。
从去年年底开始,施一公挂职北京市卫计委副主任。
这会不会耽误他正常的科研和教学?在《科技创新大讲堂》上,施一公对此进行了回应:“确实比较忙,但我在这里解释一下,我在北京市卫计委的工作只是挂职,不坐班,只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一些医院在医学问题研究上尝试着找一条路。
在有限的时间里,抽出一点时间,了解政府决策的过程,我认为是有意义的。
”
对于自己科研时间,施一公说:“我最根本的是一个科学家,不管外面事情有多忙,都会抽出50%的时间做科研。
我是清华的教授,一年还要讲100学时的课,这是必须承担的。
我的平衡就是留出足够的科研时间和教学时间。
我经常会很不好意思地推掉很多事,诸如从评审到开会。
这个平衡很难,但要保证教学同时保障50%的科研时间,一些事情只能往外推。
”
关于生命科学:注重投入但不能拔苗助长
“生命科学是21世纪最重要的自然及应用科学学科,也是比例最大的学科。
”施一公认为,从本质上说,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揭示生命活动规律和生命本质的科学。
它的研究对象可以是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和核酸分子,细胞、组织和器官,如植物的根茎叶或人体的内脏器官;也可以是生物个体,如植物、动物、人类等,甚至是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生命科学属于实验学科,它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目前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人口膨胀、食物短缺、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及疾病危害等的改善,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在回答科技日报记者提问时,施一公认为,“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这一预言正在逐步变成现实,但中国在不少方面和美国等国还有差距。
“清华大学图书馆统计了1998年到2008年的SCI科学论文发表情况,在全世界范围内,大生命科学的论文占50%左右;美国的数字和世界基本吻合,但在排名前十的美国综合性大学里这一比例是61%;中国则是20%。
这个就是区别。
这个数字反映出中国当时的现状,有它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而且是需求造成的。
我觉得,要重视生命科学,但不能拔苗助长。
”
施一公又谈到了政府科研经费投入的比例:“美国政府大约50%左右的科研经费用于大生命科学的研究。
中国的数字我不全有,但有一些。
比如说,我们的自然基金委,在上世纪90年代的投入,可能在10%左右;现在生物学加医学是30%以上。
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对于生命科学的投入在不断加入。
”
施一公认为:“这些并不是拍拍脑袋做出来的决定。
国家一点一点加大生命科学的投入,这是应该的。
因为生命科学与百姓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关,高端创新制药要发展起来,生物科技要做起来,都需要基础研究的长期投入,用以培养尖端人才。
”
关于教育:让孩子觉得“科学很酷”而不是“赚钱很酷”
人们眼“见”的就是真实的吗?
施一公用科学进行反驳:“人们普遍认为,三原色是红、绿、蓝,其实人的视网膜细胞上的感光蛋白最敏感的三原色更接近黄、绿、紫。
因为我们的眼睛里主要有三种感光蛋白。
视觉仅仅是人眼对390纳米到700纳米的电磁波的接收,无法感受到这一狭窄波长范围之外的电磁波。
我们看到的宇宙,看到的世界,有可能完全是这样一个主观的偏见,是真实世界的一小部分。
”
随后,施一公又进行了一系列发问:“人们为什么要睡觉?”“人们知不知道暗物质可以轻易穿过身体?”
在一个个故事里,施一公向社会传递着一种声音,“科学很酷,非常有意思”。
“我小时候,在河南农村驻马店,想的是成为科学家,而不是电影明星;听的都是陈景润、张广厚、华罗庚的故事。
”施一公说,“现在的年轻人崇拜财富,但很少崇尚科学,这是很可怕的。
”
在施一公看来,中国最需要的是针对中小学生进行大规模的普及教育,“要让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觉得科学很酷,而不是赚钱很酷。
这个社会的原动力是知识,这个社会到了崇尚科学的时候,到了宣传‘科学很酷’的时候了”。
(科技日报北京4月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