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

合集下载

苏霍林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原文

苏霍林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原文

苏霍林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原文写作思路:做到条理清楚、自然、明白,不杂乱,要倾注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探索人生真谛,或谈论思想问题、治学精神,使读者受到启迪和教育。

这样的文章有了哲理,给予读者的感受也就更加丰富了。

正文内容:不要忘记,你们在家里对自己的孩子来说,既不是老师,也不是班主任,而首先是父亲和母亲。

因此,不要把家庭变成小型的学校,尽可能别把学校的气氛带到家里去,这不过是为了让你们和孩子组成一个美满的家庭。

教师的手里拿着一把强有力的,而又不无危险的工具,这个工具就是“管人”的权利。

它要求教师在使用工具时具有高超的聪明才智和审慎的精神。

教师只应在学校里明智地、小心翼翼的使用这件工具,切不可把它带回家去。

教师应把自己许多传统的习惯和做法都留在学校里,为的是避免使自己的孩子带有“教师气”。

如果你们的孩子熟悉了解教师职业的全部细节,知道教师的工作是怎么回事;它与什么有关系;教师怎么做对,怎么做不对;教师有权做什么和无权做什么……那就很不好。

教师绝不可当着孩子的面,毫无顾忌地评论某些学生和教师。

因为教师的孩子要是听多了这类议论,就会变得傲慢起来,会滋长出优越感,认为自己比别的学生条件优越。

他们往往会对老师说话粗暴无礼,以后对自己的父母也会这样。

到那个时候,这些教师家长,即便是有经验、有材质的教师,也会失掉对自己孩子的权威,任何时候都不要让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学生有任何特殊的地方。

如果有可能要把你们的孩子编到同事任教的班里,而别编在自己的班里。

这样做会更好一些,这使你们作为父母亲更亲近自己的孩子。

尽管我们一辈子时时处处都在教育别人,但仍然需要有专门教育子女的时间。

你每天都要抽出一些时间和自己的孩子聊聊天,同他一起读读书,到大自然去散散步。

这对做父亲的来说,尤为重要。

如果你在学校里,因为对教学过程某方面或对学生的行为不满生了气,情绪很激动,切不要把这种情绪带到家里来。

否则,这对你们的孩子来说,这是个很不好的榜样。

《给教师的建议》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

《给教师的建议》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

《给老师的建议》优秀范文〔通用7篇〕《给老师的建议》优秀范文〔通用7篇〕《给老师的建议》优秀1有一种书,应该放在书桌上,旁边还要放上笔记,时不时地要摘抄几句,时不时地要停下来考虑一番,而且越读越是景仰敬畏,越读越觉得韵味无穷。

《给老师的建议》就是这样一本书。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宏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

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赏识与关爱教育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个重要教育思想。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长期的基层学校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经历,形成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对教育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苏霍姆林斯基的成功教育是最能深化表达其赏识教育思想的。

赏识教育的思想贯穿于他的整个成功教育思想之中,老师的赏识与关爱是实现成功教育的核心所在。

它可以集中表如今下面两个方面:首先,老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

师爱是老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关心、保护、尊重、信任、期望、赏识以及尽责的美妙情感,当学生感悟到这种师爱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从而到达良好的教育效果。

老师有了爱,才会用伯乐的目光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充满信心和爱心,才会有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

假如老师发自内心地向学生倾注真情,用真心、好心和语言去打动他们、感化他们、启发他们、诱导他们,让他们增强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认识到问题的根,奋起直追,最终他们也会成为生活和学习的强者。

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是否做到了关爱每一位孩子?特别是弱势群体。

学生再幼稚,也有他的个人思想和感情,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他们不是我们施恩或者显示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被动等待我们去塑造的苍白魂灵,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份阳光,给那些“无药可救”的“后进生”。

苏霍姆林斯基提到,对于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应走到这些学生的跟前去,看看他们遇到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好的作业题。

《给教师的建议》原文:

《给教师的建议》原文:

《给教师的建议》原文: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想到所教的学科,而且要注意到学生;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

教师在自己的关于教材的思考上使用的精力越少,则学生的脑力劳动的效率越高。

如果教师把全副注意力都用在自己的关于教材的思考上,那么学生感知所教的东西就很费力,甚至听不懂教师的讲述。

这是因为少年的脑力劳动有一定的特点:抽象思维逐渐成为学生思维的显著特点,学生用心地感知新的信息,同时积极地思考、加工这些已经获得的信息。

这就对教师传授的新信息的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应当准确、清晰,不应使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透彻理解和系统化时所进行的积极的脑力劳动发生紊乱。

【教坛耕耘批】苏氏在这里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

那主要是,老师在讲课的时候,他的主要精力应该放到观察、感知学生们的脑力劳动情况上,看学生们谁听懂了,谁还没听懂。

想学生们在思考些什么。

这样以来,老师真正用到思考所教学科的精力不会到达30%。

从来看来,老师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根本不是说老师的知识水平多少就算够了,而我们平常的老师们却把老师是否有“一桶水”,看成了老师的知识是否多到足以来教这些学生上。

所以我们经常能听到很多不读书,不看报纸的老师非常自信的说:我的某某科目的知识用来教学是已经足够了。

还有老师对所教学科如果不能到达“一桶水"的程度,那么他在讲解的时候,就不可能做到,语言通俗易懂,准确。

如果不是这样也同样给学生听懂产生了障碍。

其实,但从知识量上来考量,“一碗水”和“一桶水”,只是打了一个比方。

而实际上,作为一个好的老师,他(她)所拥有的知识,只是“一碗”对“一桶”那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老师,你要教给学生一点水,你必须有一源源不断流淌着的小河。

《给教师的建议》主要内容

《给教师的建议》主要内容

《给教师的建议》主要内容
1. 要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呀!就像你是个侦探,得去挖掘他们那些小秘密小想法。

比如说,学生为啥突然不爱学习了,是不是遇到啥烦心事啦?咱得找出原因,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嘛!
2. 别老是批评学生!那可不兴啊!想想你自己小时候被老是批评会开心吗?多鼓励鼓励他们,一个小小的肯定也许能让他们爆发大能量呢,像小火箭一样冲起来!比如学生答对一个问题,就使劲夸夸他。

3. 自己也得不断学习呀!老师又不是一成不变的。

社会在进步,知识也在更新,不学习咋跟上潮流呢?这不就像手机不更新系统,就会变慢变卡一样嘛!多去参加培训、读读书。

4. 得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啊!别老是端着老师的架子,要和他们成为朋友。

像朋友一样聊天、玩耍,他们才会更愿意和你亲近呀!比如课间和学生一起做做游戏。

5.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变呀!老是一种方法学生肯定会腻的。

就好像天天吃同一种菜,谁都会受不了嘛。

试试用用新的手段,让课堂变得有趣起来。

6. 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呀!不能用一样的标准去要求他们。

有的擅长这个,有的擅长那个,咱得因材施教。

就像花朵,有玫瑰有百合,都有各自的美嘛!
7. 激发学生的兴趣太重要啦!没兴趣他们怎么会有动力呢?想想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是不是干起来特别带劲?所以一定得想法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呀!比如通过有趣的实验来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8. 给学生树立好榜样!你怎么做,他们可都看着呢!你积极向上,他们也会学着阳光;你爱读书,他们也可能爱上阅读。

这不就是言传身教嘛!
结论:这些建议真的都很重要呀,老师们得重视起来,这样才能成为更好的教育者,培养出更优秀的学生呀!。

给教师的建议10

给教师的建议10

给教师的建议10
1. 建议教师注重学生的兴趣点,通过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 建议教师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具,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 建议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开放性问题和讨论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4. 建议教师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积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5. 建议教师注重教育的综合性,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6. 建议教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以促进学生全面的健康发展。

7. 建议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活动和项目合作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8. 建议教师注重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不断学习和更新教育理念,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9. 建议教师注重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10. 建议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和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以上是给教师的10条建议,希望能够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教师还应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形成家校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读给教师的建议

读给教师的建议

读给教师的建议读给教师的建议(精选48篇)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读给教师的建议,欢迎阅读与收藏。

读给教师的建议篇1本周学习《给教师的建议》第78条: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

很有感触!小孩刚出世,都是一张白纸。

是谁在一些白纸上书写了“差生”的一笔呢?都说关于“差生”形成是由于学校、家庭、社会造成的,者应该担负责任。

但是“差生”的这一帽子一般都是由老师有意无意间给戴上。

就如文中的女教师一样对工作我们不能说她不认真负责,但她是个合格的老师吗?我表示质疑!确实生活中也不乏有这样的教师他能满腔热情地投入工作但方法简单生硬,面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或者孤立、歧视,或者体罚,或者向家长或学校告状之类的生硬简单的办法来教育孩子,导致的后果就是一个个早期的巴甫里克!我想说的是巴甫里克是幸运的,毕竟后来他遇到了那位植物学教师,如果不是这位老师的话,他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会怎样呢?一直以来都认为小学的孩子可塑性是最大的,因为他们毕竟还小,性格还在形成期,行为习惯还可以纠正!期间教师起的作用致关重要。

我们常常听到家长这样的说法,孩子在家不听父母的,可老师的一句话他就当圣旨去做!虽有夸张,但足见我们教师对孩子的言行起到的作用也可想而知了!当教师将“差生”的帽子带在某孩子头上时,很容易导致这学生把暂时的不良看成是自己的习惯化行为:我很差,很笨!从而降低了自我上进的动机,随之而来的极有可能的是自我放弃了。

给孩子贴上“差生”标签是一种极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作为教师该学一学那位植物学老师!从激励入手,让他们感到温暖,树立起信心,抬起头来走路。

用“激励”的措施来转化所谓“差生”!读给教师的建议篇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第51条:要使知识“活起来”。

文中说到: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知识往往变成了不能移动的重物,知识被积累起来似乎是“为了储备”,它们不能进入周转。

《给教师的建议》优秀读后感(通用5篇)

《给教师的建议》优秀读后感(通用5篇)

《给老师的建议》优秀〔通用5篇〕《给老师的建议》优秀〔通用5篇〕《给老师的建议》优秀1假期里,带孩子去看病,公交车上暑气逼人,刚坐下,就听见一声惊喜的呼唤“老师”,我回过头,一个大男孩朝我笑着问出一句话:“老师,你还记得我吗?”我很想张口能叫出他的名字,可是我从自己的记忆深处拼命搜索,但是却毫无印象。

一路攀谈,知道他如今一家公司上班,干的还不错。

知道我和孩子去看病,他就一路陪同,直到将一切安排好,他才和我辞别,可是我却仍然没能记起他的名字。

可是他的一句话却让我认识到了作为老师的我们对孩子的心灵关注尤为重要。

“老师,上学时你还给我缝过衣服呢。

”上班已经十五年了,教过的学生已超过千人,可回过头来看我的却是那些平时不太关注的学生。

德国农学家苏力贝克发现:在黑夜翻耕的土壤中,仅有2℅的野草种子会发芽,但假如在白天翻耕,野草种子的发芽率高达80℅,约为前者的四十倍。

这是为什么呢?苏力贝克通过进一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绝大多数野草种子在被翻出土后的数小时内假如没有受到光线的刺激〔即使是,短至几分之一秒〕的刺激便难以发芽。

那我们口中经常提及的叛逆的、上课捣乱的、一无是处的所谓的“学困生”是不是也常处于黑暗之中,作为老师的我们不应忘记给他们一缕“光”一缕希望的光,一缕自信的光,一缕面对生活微笑的光……这一缕又一缕的光,看似微弱,看似微缺乏道,但它拯救的,可能是他〔她〕们的整个人生啊!借用《给老师的建议》中的一段话作为本文的结尾:我们当老师的,应当记住对于每一个学习有困难的儿童,我们都应当让他在公民的、劳动的、精神的生活上站住脚。

我们崇高的使命就在于:要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选择这样一条生活道路和这样一种专业,他不仅是供应他一块够吃的面包,而且能给予他生活的欢乐,给予他一种自尊感。

《给老师的建议》优秀2作者在一开场就提出了一个教学中经常出现的情况:学生昨天上课时都懂了,但今天上课时,却已经模糊甚至忘记了。

这是因为“懂得还不等于,理解还不等于知识”。

给教师的建议优秀10篇

给教师的建议优秀10篇

给教师的建议优秀10篇给教师的建议心得体会篇一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

读完此书发现,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

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读完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本书一开始就提出了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在初一年级就开始出现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了初二,三年级甚至有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学生呢 "是这些学生太笨,是他们上课不专心听讲,还是从教师自身寻找原因因为曾经遇到过这样的学生,所以我不由得陷入了沉思: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

学生再幼稚,也有他个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

他们不是我们恩赐或施展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等待我们塑造的苍白魂灵。

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些阳光给那些"落伍"得"无药可救"的后劲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走到他们跟前,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习题。

学习差的学生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们光听别的学生流利的回答,记黑板上的内容,而要设法使他们独立思考,因为思考的过程已经包含对知识因素的利用。

要促使他们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哪怕获得一点点进步也好。

说说容易做做难。

我觉得我做得就不是很好,因为我给学生上着同样的课,提着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作业,考着同样的试卷。

我想,我做得不是很好,是我缺少教育素养的原因吧。

而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师的教育素养》中恰恰提到,提高教师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是教师的精神需要。

而我呢,大部分时间忙于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教育孩子,有多少时间煞有其事地捧着教育名著或教育杂志阅读呢所以今后,我要象要求学生那样要求自己: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给教师的建议10

给教师的建议10

给教师的建议10作为一名教师,您肩负着培养学生的重要使命。

以下是我给教师的10条建议,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他们充分发展潜力。

2. 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您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引人入胜的案例和实例,以及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3. 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您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实验课程和实地考察,让他们通过亲身经历来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4.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您可以通过创设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设备,以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5.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教师不应该只是简单地灌输知识,更应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您可以提出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6.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重要素质之一。

您可以通过组织小组活动、合作项目和团队竞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7. 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您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业、项目、展示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

8. 继续专业发展: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您可以参加教育培训、研讨会和学术交流,与同行分享经验和探讨教育问题。

9.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他们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10. 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家长是学生教育的重要参与者。

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共同关注和解决学生的问题。

给教师的建议(优秀3篇)

给教师的建议(优秀3篇)

给教师的建议(优秀3篇)给老师的建议书篇一亲爱的英语老师:你好,我是你教的一个班上的学生。

第一次见到您时,你有一种甜甜的嗓音,却使我们全班笑了起来,但后来我们知道,您教的很好,那时你会上课提问,会告诉我们要背单词,要听写单词,现在却只有开学的时候会这么做,然后后来听写单词很少了,检查背诵笔记虽有,但也是有时有有时没。

我不知道当时是否是您新官上任三把火,抓得比较严。

也许是我们班成绩比较差,一些同学成绩比较好,导致您上课提问从来都是那几个成绩好的,可殊不知您这样,只能使成绩坏的更坏,成绩好的依然好。

我们这些成绩差的可以在您的课堂上睡觉,只因为您说过,不想听课的可以睡觉,但不能打扰我上课。

于是我心寒了,本来以为是严师的您,却使不爱语法的我更一步不爱语法,成绩虽从未及格过,一直在60前后徘徊,满分120从未考上72的我,被你注意不了,我成绩在班里算中等吧,因为班里考不好的大有人在,可及格的人数却只有10个。

我希望您能在班里恢复刚开学的状态,做一个严师,提问不要只提问成绩好的,因为这样,你一直希望我们成绩变好才有希望,而不是一味的骂我们,责怪我们成绩不好,请您先好好想想,好吗,我亲爱的英语老师。

学生:20某某年x月x日给老师的建议书篇二敬爱的老师:您好!感谢您几年来对我们的照顾和教育,让我们茁壮成长。

我已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在即将离开母校前,我为了以后的弟弟妹妹学得更好,在这里我向您提几点建议。

为了满足学生们对书的渴望,您可以在班里举行一个“读书交流会”。

每星期让一些读到好书的同学上讲台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让同学们有机会也找来读。

还可以让同学们把自己认为好的一本书带回学校,找一个同学交换书带回家看,看完了再交换回来,再进行下一次交换。

这不是可更广泛看书了吗?还有我建议老师您不要在班上公布同学们的成绩。

因为这样可能导致成绩好的同学会过度骄傲,还会伤了成绩不理想的同学的自尊心。

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同学,你可以下课去找他谈谈,帮他找出原因。

给教师的建议(精选6篇)

给教师的建议(精选6篇)

给教师的建议(精选6篇)给教师的建议篇11、学生有错不能不罚,您可以罚也罚得高兴,对课任老师意见和建议。

比如让他跳舞、唱歌,这不是一举两得吗?2、您可以与学生称兄道弟,也许您会觉得好笑!哪有老师和学生称兄道弟的,没大没小的。

但这也可以让您多一分快乐,少一些烦恼。

有烦恼时您可以找他们聊天什么的,学生也就更愿意与你打交道了。

3、老师,您也别生气了,您这样气下去,会对身体有危害的。

有一句说得好:“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这句话告诉我们,要珍惜自己的身体,不要老是板着面孔,您有什么气就讲出来,让我们与您一同分担痛苦。

4、刚开始的时候您选那个阳×当班长,我们全班都同意了。

那是因为当初我们不知道他的为人,而现在全班都知道他不是个好班长。

他不但不管好班集体,而且还带头起哄。

这样的班长怎能帮您管好班级呢。

5、我们生物老师的脾气很糟。

有一次,我们全班都在认认真真地背书,他却说:“我们班的王×很乱,给我蹲到讲桌下面去!”20分钟过去了,还不见生物老师喊他出来,我真感到很难受。

6、现在的社会越来越不像话,要想把一些未成年人调-教好,第一就是要把家长们召来开个全体家长会,让他们说说怎样来管教好自己的子女,或者在学校学点管教子女的好方法。

7、我发现有些老师会当众体罚学生,使学生难堪。

这样做使学生丧失了对学习的信心和生活希望。

所以,希望老师能做好学生的“心理医生”。

再说,如果体罚学生,就会十分厌恶打他的那个老师,容易产生逆反心理,而如果一个老师十分慈祥的话,同学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更加尊敬他了,也就不会像某些同学一样故意不听课了。

8、老师不要太凶了,要用看子女的眼光看待同学,上课时不要老是批评班上的同学,讲完课,如果还有时间,还要问一问同学们听明白了吗?有不明白的请举手。

这样,同学们看到老师那慈祥的样子,自然也就会争先恐后地问老师问题。

要不,谁敢问老师问题呢?9、班主任可以在班上宣布,如果谁一周下来没有给班级、给老师带来麻烦,则奖励若干个作业本,并答应获奖者三个请求,当然包括成绩有进步者也施以同样的奖励。

给教师的建议(四篇)

给教师的建议(四篇)

给教师的建议“生活向学校提出的任务是如此的复杂,以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学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思想,品行,家长对孩子行为的认知比较具体、深刻;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态度、学习质量和健康状况等在很大程度上与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对学生教育起主导作用的学校教育又必须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这“两个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就是教师。

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一方面会直接影响到师生关系,另一方面也会通过家庭教育这一渠道影响到学生的成长。

因此,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十分重要。

与家长联系,这是每一个教师都经常要做的工作。

但是,大家平时与家长联系有个共同点,就是有事的时候才联系,而且多半是在学生违反纪律,不完成作业,或者出了什么事故(总之不是好事)的时候才联系。

所以,许多家长都条件反射地怕接老师的电话。

久而久之,这种联系与沟通对学生的影响开始慢慢减弱。

教师应该在休息的时候,打三两个电话,与家长闲聊一会儿,了解一下学生在家的表现,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家长对老师有些什么要求和建议等。

平时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可以预防很多事故的发生,比“亡羊补牢”般的事后谈话效果更好。

有些老师虽已认识到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性,但他们还是很害怕与家长沟通。

因为现在家长选老师的问题比较突出。

一方面,一些教师平时对自身素质的提高与修养重视不够,在学生中,在家长中,在社会上,形象不佳,声望不高;另一方面,一些家长对教育孩子越来越重视,他们不仅选学校,还选老师,一些形象不佳,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教师就常常成为被调换的对象。

出现这种情况,责任更多的是教师这一方。

所以,我们的教师要有危机感,要不断地自我加压,自我学习,不断提高,才能满足家长们越老越高的教育期望,才能真正改善与家长的关系。

家长和教师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学生,所以只要我们热爱学生,一切为学生着想。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6篇)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6篇)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6篇)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篇1重温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比之前有了更接近自己教学工作的亲切感。

每读到一条建议,比之前理解和认识更深了一些。

有感于“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作者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让我们明白了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就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份就是了不起的成就。

这不就是我们说的教学评价的多样化吗?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能否保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感,就取决于我们对这个学生在个人成绩的看法。

不要向儿童要求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正如作者说的如果你强迫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一定要提够20桶水,就会损害他的力气,到明天他就什么也干不成了。

所以,更理解了“任何一门学科的任何教学大纲只是包含一定水平和一定范围的知识,二没有包含活生生的儿童。

不同的儿童要达到这个知识水平和范围,所走的道路是不相同的。

”因此,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

这使我对从儿童兴趣出发来教学有了更多的认识。

不光要从学科本身的兴趣点,更要关注儿童认知的兴趣点,针对每一个不同的儿童个体的原有认知水平,来组织教学。

即我们所说的“一把钥匙开启一把锁。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教师和学生关系有相互信任,学生可以坦率自己,真正把学习当成自己该做的事情,发自内心,树立起自己的尊严。

让每一个孩子在学习中都能取得成就,如同燃起了生命的火花和一条蹊径。

这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弥足珍贵,一定要爱护好这条蹊径和这点火花。

曾几何我们因为自己的急于求成,因为没有足够的耐心,让这些火花散失,让我们所谓的差生就那么一天天落后下去。

那如何让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都能有成就感呢?那就是分层次地布置学习要求。

善于把学生引进一种力所能及的、向他们预示着并且使他们得到成功的脑力劳动中去。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精选6篇】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精选6篇】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精选6篇】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篇一给老师的建议读后感李春锋推荐《给教师的建议》真是一本好书,我从来没有像看这本书那样地看一本教育书籍,给老师的建议读后感。

曾几次水开了又凉了,也不记得去倒;曾几次小鸟停在窗前叽叽喳喳地叫也不能唤醒我;曾几次音乐停了也没有感觉到……我认真地阅读着里面的每一篇文章。

我感谢学校给我这样一个阅读的机会。

这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振撼着我,看了后,我由衷地说:“苏霍姆林斯基真伟大,不愧是世界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

”他如道家常般的每一句话是那实在又那在理,列举的每个事例是那了解,就好像是自身曾经碰到过的许很多多的问题。

他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不得不让人钦佩,最先吸引我的是《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因为这是我迫切希望解决的几个问题,看了后真的对我帮助较大,我也经常抱怨没有时间,忙;我也想教育日记,但总是不能坚持;无论是谁,无论用什么方法教育都是无济于事的,很多道理只能从理论上行得通,而实践中要想让一个智力有问题的人有进步有发展是不可能的,要让一个品质不好的人真正弃恶从善也是不可能的,也就是所谓的“秉性难移”,对现在很流行的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嗤之以鼻。

但看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后,从心底里认可了这个道理,那个“费加”是苏霍姆林斯基难忘的,也是我印象特别深刻的。

我想,我们虽然不能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地去对待一个后进生,但至少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不要让像费加这样的孩子在短时间里一下子记住要背的课文,一下子理解这道应用题,不要把他们看得和优秀学生一样的能干,这样只会越学越死,越学越笨。

而要更重视锻炼他们的思维,发展智力,为他们今后的不断学习,不断发展打磨“脑机器”。

另外,在那多文章中我注意到苏霍姆林斯基对阅读特别看重,如《怎样靠阅读扩充知识》、《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等,《谈谈学生的智力生活》中强调的也是说阅读对智力的重要性。

给老师的建议书(15篇)

给老师的建议书(15篇)

给老师的建议书(15篇)1.不要过多的布置作业,有些十分简单的作业也让学生重复做,这样太浪费时光。

由于作业过多,有些学生的采取抄作业,以逃避老师的责骂和处罚。

这样的作业对学生害多于益,也达不到老师布置作业的初衷。

推荐适当布置些作业,让学生有时光自我独立完成,这样收效能够还好些。

2.我们都是读过书的人,学校的老师们在读书时也未必都是常胜将军,期望老师多给学生一些包容,一两次考试失误,不要太责怪学生了,谁不想每次都考好成绩,谁不想当第一,但失误也是难免的。

我觉得老师应帮忙学生找找失误的原因、安慰一下,这样做可能比责怪学生更管用些。

3.常有老师下课拖堂,下午托管时上正课等现象,下课拖堂学生没有时光上厕所(学校厕所太少),中午放学时拖堂影响学生去食堂就餐。

上一天的课学生已经十分疲倦了,托管时再上正课效果必须很差(学生也忙着做老师布置的一大堆作业,已没有心思听课了),期望学校予以干涉,做到准时下课、放学,托管时让学生复习、做作业。

4.以前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中讲过一个“差生”转变的事情,我觉得其经验很值得老师们借鉴,归结其中心思想就是: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不适合指责式的严管,老师要同学生交朋友,要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和表扬,“差生”的转变就是从老师的一次表扬开始的。

期望老师们不要吝啬表扬,对学生多多鼓励,让孩子们在简单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成长。

给老师的建议书3尊敬的马老师:您好!我来这个学校有两年多了,我第一眼见到您就觉得您是个好老师,这并不是拍马屁的话,因为你对所有的同学都是平等的,对所有的同学都很关系,而且你对工作一丝不苟,每天早早的来到学校,在教室和办公室来回奔走!!!!可是,我认为您也有不对的地方:比如说您在做决定时有没有考虑到学生们乐不乐意,也许,您考虑到了,但是我们好意思拒绝您吗。

就拿您昨天给张子成调座位,您明知他不乐意,您好给他硬调座位,你觉得这会有什么后果,他会不会恨您,会不会上历史课不认真,或者不在活泼开朗,甚至都不把您放在眼里,这些您都愿意看到吗。

给教师的建议(精选15篇)

给教师的建议(精选15篇)

给教师的建议(精选15篇)给教师的建议篇1最近几个月,我有幸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在用心阅读的过程中,我时常会产生共鸣,受益匪浅。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因为它像一面镜子,字里行间都真诚地表述着作者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忠诚与执着。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时常会结合自己的实际,反思自己的教学,下面我结合本书,谈谈自己的几点感受:一、教师要注重知识获取的过程。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

随着时代的进步,小孩子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课堂上与教师唱反调的学生大有人在,教师说答案应该是这样的,学生却争论不休,仔细想想,学生也是有理有据,有着自己的判断与认识。

教师如果非要一锤定音,那岂不是磨灭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吗?如果教师能退一步,和学生一起探讨,自己也会学到许多。

课堂上,当教师在传授知识出现错误时,要勇于承认,及时改正,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二、教师要善于学习。

教师要善于学习,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对那些有德之人,有渊博知识的人,我们要把他们当成学习的榜样,学习他们的长处,以补自己的短处。

一个教师群体中,个体的知识结构是不同的,年长的教师经验丰富,年轻的教师朝气蓬勃,富有创造精神,可以说各有所长。

对于我们这些年轻的教师来说,论教育教学经验,与年长教师比起来,真是相差甚远。

如果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在创造的同时,能吸取一些经验,岂不是自己的教学会更有吸引力。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多阅读,明确阅读的重要性。

教师面对的儿童的极易受到伤害的、心灵是极其脆弱的,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

作为教师,我们要让学生体验到尊严感。

这里的每一篇文章都启迪着我,看过后,我由衷地说:“苏霍姆林斯基真伟不愧是世界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

”他如道家常般的每一句话是那么实在又那么在理,列举的每个事例是那么熟悉,就好像是自己曾经碰到过的课上、课下的问题,他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不得不让人钦佩。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5篇)精选全文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5篇)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5篇)《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1这几天,我又将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本《给教师的建议》拜读了一遍,越读越是景仰敬重,越读越觉得韵味无穷。

真是一本好书,它犹如一泓清泉,清爽甘甜,沁人心脾;它仿佛是我的一面镜子,时刻映照着自己;它又好象是我慈祥师长,不断地给茫然中的我以指引。

苏霍姆林斯基书中说到:“在绝大多数下,数学教师和语文教师在一节课上所讲的时间,不应超过5至7分钟。

而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他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地掌握的东西”。

这是多么深刻的表述啊!新课标同样也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学生通过课前质疑、读中释疑、学后小结,这样全程参与,学生主动性、积极性怎能不高呢。

我认为,要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做为教师,就必须学会“放弃”。

常说放弃是一种美丽,而教师如果放弃的是一直以来主宰的地位,我想这也是一种美丽。

那教师的任务是什么呢?还是传道、授业、解惑?不。

苏霍姆林斯基在书中这样指出:教师的任务就是不断地保持学生对学习、活动的热爱,点燃创造性的火星,设法使它们熊熊地燃烧起来。

这与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到的创新、个性发展不是同样的道理吗?我想只要教师主动从“首席指挥”退居到“幕后策划”,把发展的空间全部留给学生,将心比心,以情换情,那我们的课堂内外就将永远如沐春风,充满欢笑了。

在读了《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之后,我不但对苏霍姆林斯基书中讲述的教育理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而且也对苏霍姆林斯基的伟大人格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他用赤诚的心﹑火热的血﹑坚强的毅力﹑辛勤的汗水,在人们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教育丰碑。

他让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时时不忘己任,努力完善自己的教育方法,给学生发展的空间,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学习热情。

老师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善于思考的人,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目录1、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1)2、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 (2)3、教师的时间和教学各阶段的相互依存性 (4)4、把基础知识保持在学生的记忆里 (5)5、“两套教学大纲”,发展学生思维 (6)6、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 (7)7、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8)8、关于获取知识 (9)9、怎样把学生从事实引导到抽象真理 (10)10、第一次学习新教材 (12)11、思考新教材是上课的一个阶段 (13)12、怎样使检查家庭课业成为学生有效的脑力劳动 (14)13、评分应当是有分量的 (15)14、不要把学习之母变成后娘 (15)15、怎样检查练习本 (16)16、学科教学中的学生积极活动的内容 (17)17、教给学生观察 (18)18、怎样靠阅读扩充知识 (19)19、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 (19)20、不要让能力和知识关系失调 (20)21、兴趣的秘密何在 (22)22、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 (23)23、怎样把思想同自尊感融为一体 (25)24、淡谈学生的智力生活 (26)25、想克服负担过重现象,就得使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27)26、要教会儿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时间 (28)27、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最喜欢做的事 (29)28、用劳动的爱好来教育学生 (30)29、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31)30、谈谈直观性问题 (32)31、给准备教一年级的教师的建议 (34)32、怎样在学龄前期研究儿童的思维 (35)33、给刚参加学校工作的教师的几点建议 (36)34、怎样发展儿童的思维和智力 (38)35、怎样培养记忆力 (38)36、要爱惜和发展青少年的记忆力 (39)37、培养儿童对图画的爱好 (40)38、怎样训练儿童流利地书写 (41)39、教给儿童用左、右手都会工作 (41)40、动手和智慧 (42)41、智育的真谛 (43)42、怎样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 (44)43、怎样才能使儿童愿意好好学习 (45)44、给复式教学的学校教师的建议 (46)45、教师应当写哪些计划 (47)46、关于写教师日记的建议 (48)47、怎样培养脑力劳动中的自我纪律 (49)48、要思考,不要死记! (50)49、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工具 (52)50、学生负担过重的奥秘在哪里 (53)51、要使知识“活起来” (54)52、为什么学生感到越学越难了呢? (57)53、学习愿望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因 (59)54、怎样使小学生愿意学习 (62)55、逐步养成儿童从事紧张的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习惯 (66)56、让孩子们心里的诗的琴弦响起来 (69)57、带孩子们做环球“旅行” (71)58、“思维课”——到自然界去“旅行” (72)59、识字教学应当跟图画紧密结合起来 (75)60、必须教会少年阅读 (77)61、一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78)62、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 (80)63、教师要把学生的脑力劳动放在注意的中心 (82)64、在课堂上怎样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 (85)65、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研究性学习法 (90)66、劳动和智力发展 (92)67、通过劳动发展学生的个人才能和爱好 (95)68、—般发展与掌握基本知识 (102)69、教学中的随意识记和不随意识记 (103)70、要敢于鼓励学生“超大纲” (104)71、教学方法问题 (105)72、少年期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 (112)73、青年期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 (115)74、学生应当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和技巧 (117)75、教师,要爱护儿童对你的信任 (120)76、怎样对待学习有困难的儿童 (121)77、怎样教会头脑迟钝的学生解应用题 (124)78、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 (126)79、教育和自我教育 (129)80、要保持“水源的清洁” (133)81、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的一些问题 (137)82、关心儿童的健康,是教育者的最重要的工作 (145)83、“思考之室”——我们的阅览室 (148)84、我们的“家长学校” (151)85、农村学校的特殊使命 (153)86、致未来的教师 (154)87、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 (156)88、教师们的教育观点的一致 (160)89、怎样听课和分析课 (162)90、我怎样写教育日记 (168)91、我怎样领导教师集体的创造性劳动 (171)92、我的简单经历、在职进修和我们办学的一些成绩 (174)93、关于和谐的教育的一些想法 (177)94、劳动教育和个性全面发展 (182)95、提倡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做一些科学研究 (187)96、我怎样研究和教育学习最差的学生 (189)97、怎样教育学生热爱劳动 (192)98、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 (197)99、怎样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保持一致 (199)100、提高教学质量的几个问题 (203)1、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的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与教学反思古田六中程柳彬有句名言说得好:“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不错,的确是这样。

本学期我主要阅读的书籍是联当代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

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了解决中小学的教育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给教师的建议》一书。

书中给教师提出了一百条建议,每一条建议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

阅读完《给教师的建议》之后,感触颇深,启发非浅。

读完此书发现,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

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像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读完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以下就几条给我印象最深的建议发表一下我的观点。

1、本书一开始就提出了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在一年级就开始出现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了二、三年级甚至有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学生呢?”是这些学生太笨,是他们上课不专心听讲,还是从教师自身寻找原因?作为教育者,我们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性?是否做到了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弱势群体。

学生再幼稚,也有他个人的思想和情操,有他独特的思维和心灵。

他们不是我们恩赐或施展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等待我们塑造的苍白魂灵。

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些给那些“落伍”得“无药可救”的后劲生。

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走到他们跟前,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习题。

学习差的学生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们光听别的学生流利的回答,记黑板上的容,而要设法使他们独立思考,因为思考的过程已经包含对知识因素的利用。

要促使他们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哪怕获得一点点进步也好。

霍姆林斯基在《教师的教育素养》中提到,提高教师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读书是教师的精神需要。

所以今后,我要像要求学生那样要求自己: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2、书中谈到这样一个问题: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啊!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

”平时我也这样地抱怨。

试想:每天都要备课、课前准备、上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搞课题研究。

教师和所有的人一样,要做家务,也要教育自己的子女,这些都需要时间。

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霍姆林斯基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解决了这个时间问题,答案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

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

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多读书。

确实,我们在自己所教的那门学科里,学校所发的那本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基础知识,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知识的海洋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之一粟。

原来,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关的。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

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流水,这是我们安排时间时应该首先考虑清楚的。

因此,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想对自己及老师们说一句: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所以,读书吧,老师们!3、读到《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29条< 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对我深有启发。

把控住学生的注意力,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引发学生积极思维,调动部诱因的最精细的工作之一。

要使学生学起来有趣,必须调动头脑中的经验知识,新旧结合,才更利于“新芽的营养生长和机体养分的充分供给”。

对于首次接触的新知,该放开孩子手脚,推荐给他们相关的书籍,教给有效的方法,引导他们先去自主了解,获取有关的“经验知识”,在学习新知时,再将储存的意识加以调动出来,再次感知,理解,针对事实现象进行更新和思考,做到注意力集中,从而轻松学习。

在第四节中霍姆林斯基就讲过:只有当随意注意、随意识记与不随意注意、不随意识记结合起来时,才能点燃学生意识中的“思维引火线”。

4、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建议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

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

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

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的储备,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

只有读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才能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尴尬境地!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

”书中第二十二条讲到“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

在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那么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禀赋、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来。

我们也可以从图书、报纸的种种事实可以看到,一个人最终的研究或发展方向,都可能与他小时候所喜爱的那门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是啊,作为老师,最希望的就是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学才可能学好!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呢?它所需要的条件太多了,教师靠高尚的人品,积极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艺术吸引了学生,学生喜欢你,自然会爱乌及屋,从而喜欢了你教的这门学科。

在这里,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他希望你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跟你的同事们——其他学科的教师来一番竞赛。

在我们的教学中,总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上课前或下课后,学生快乐的围绕着老师身边,和老师交谈着自己的所见所闻或讨论着有关课堂上的问题。

当然,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有些“你自己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是对你这门学科特别感兴趣的学生,以至于他们可能因为喜爱这门学科而会把这门学科当成自己将来从事研究的方向;但也有一些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漠然。

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感到苦恼和感到担忧的,就是这种无动无衷的精神状态。

那么如何点燃另外霍姆林斯基也给了我们建议:“接近那种无动于衷的头脑的最可行的途径就是思考。

只有靠思考来唤醒思考。

”教师都要思考,是什么促使某些学生变成了这个样子。

有什么方法才能改变呢?在这里,霍姆林斯基让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一个观念,那就是,要使一个人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是知识的主宰者,使他体验到一种驾驭和规律性的心情。

用认识来鼓舞起人的精神——这就是说,要使思想跟人的自尊融合起来,这是给我们提出的第二十三条建议。

早就从各种渠道听说过霍姆林斯基和他的这本《给教师的建议》,也曾对其中的容有过涉猎,然而在自己真正拥有了这本早想拥有的“教育宝典”,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认真拜读之时,心灵仍是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在《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这一条目中,氏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教育教学中很是常见的一个现状,他说:为什么早在一年级就会出现一些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二、三年级有时候还会遇到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因而教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

学生的基础不一,接受能力有差异,因此我们就不能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不同的学生。

可以把教学和教育的所有规律性都机械地运用到他身上的那种抽象的学生是不存在的。

也起这些学生“兴趣”的火花呢?教师一方面要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不断学习,提高课堂效率,是学生真正成为“自己的学生”,使课堂成为学习知识的乐园。

另外霍姆林斯基也给了我们建议:“接近那种无动于衷的头脑的最可行的途径就是思考。

只有靠思考来唤醒思考。

”教师都要思考,是什么促使某些学生变成了这个样子。

有什么方法才能改变呢?在这里,霍姆林斯基让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一个观念,那就是,要使一个人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是知识的主宰者,使他体验到一种驾驭和规律性的心情。

用认识来鼓舞起人的精神——这就是说,要使思想跟人的自尊融合起来,这是给我们提出的第二十三条建议。

早就从各种渠道听说过霍姆林斯基和他的这本《给教师的建议》,也曾对其中的容有过涉猎,然而在自己真正拥有了这本早想拥有的“教育宝典”,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认真拜读之时,心灵仍是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作为教者,我们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

面对这样的现状,如果我们硬是要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不同的学生,用自以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学方式来教育所有学生的话,那只能出现一种结果:一部分学生的自信被摧毁,一部分学生的能力被扼杀。

氏明确告诉我们: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

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其实类似的观点在我国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这就是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原则,只是我们往往口头上无比的尊崇,而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却一再地践踏罢了。

学生是人,不是工厂里的产品。

教者尊重学生不妨从尊重他们的现状做起,为每一位学生确定适合他自己的“临近发展区”,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自信地发挥出他的力量和潜力,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

唯如此,方能不误人子弟,方不致成为教育的罪人。

教学反思:读了“怎样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的建议,感觉自己在平时“预习知识”这一环节上,相对来说把握得还是比较适合一些,浅谈点滴:在讲新课之前,我一般先让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大体弄清楚教材中要学习什么容,这些知识跟已学的哪部分知识是相联系的,教材上的解题方法和思想是怎么样的。

对于自己搞不懂的问题,拿出来跟同学讨论或者在听老师讲课的过程中,着重注意,将课堂讲授的与自己预习的相对比,这样反复识记,学到的知识是很难忘记的。

而且经过预习的新课,上起课来比较轻松,学生劲头也足,当然,这一环节上还有待于提高和加强。

但要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最主要的还是要教会学生学习,让他们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使学习成为一种思考活动,这样在听课时才能拢聚他们的注意力,有一种真正的情感体验,从而主动探索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而《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这条建议引发了我对以往教学行为的深刻反思。

在学困生方面,以往,面对学生的“不会”,我经常会责怪学生:“都已经讲过了,你为什么还不会呀!”、“同坐在一个教室里,别的学生都会了,你为什么不会呀!”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