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公式
高一至高二数学知识点公式
高一至高二数学知识点公式一、代数与函数1. 平方差公式:(a + b)^2 = a^2 + 2ab + b^22. 平方和公式:(a - b)^2 = a^2 - 2ab + b^23. 一次三项式因式分解:ax^2 + bx + c = a(x - m)(x - n),其中m和n是方程的根。
4. 二次根与系数关系公式:若ax^2 + bx + c = 0有根x_1和x_2,则x_1 + x_2 = -b/a,x_1 * x_2 = c/a。
5. 二次函数顶点坐标公式:对于二次函数y = ax^2 + bx + c,顶点坐标为(-b/2a, -D/4a),其中D = b^2 - 4ac。
6.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第n项a_n = a_1 + (n - 1)d,其中a_1是首项,d是公差。
7.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前n项和S_n = (n/2)(a_1 + a_n) = (n/2)(2a_1 + (n - 1)d)。
8.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第n项a_n = a_1 * r^(n - 1),其中a_1是首项,r是公比。
9. 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前n项和S_n = a_1 * (1 - r^n) / (1 - r)。
10. 二项式定理:(a + b)^n = C(n, 0)a^n + C(n, 1)a^(n-1)b + C(n, 2)a^(n-2)b^2 + ... + C(n, n-1)ab^(n-1) + C(n, n)b^n,其中C(n, k)表示组合数,即从n个元素中取k个元素的组合数。
二、几何与三角函数1. 两点间距离公式:若平面上有点A(x_1, y_1)和B(x_2, y_2),则AB的距离d = √[(x_2 - x_1)^2 + (y_2 - y_1)^2]。
2. 旋转的三角函数关系:sin(π + θ) = -sinθ,cos(π + θ) = -cosθ,tan(π + θ) = tanθ。
高二数学公式大全
以下是高二数学中常见的公式大全:1. 二次函数相关公式:- 顶点坐标公式:对于二次函数y = ax² + bx + c,顶点的横坐标为-b/2a,纵坐标为f(-b/2a)。
- 根的判别式:对于二次方程ax² + bx + c = 0,判别式D = b² - 4ac。
- 根的公式:对于二次方程ax² + bx + c = 0,它的根可以用公式x = (-b ± √D) / 2a 求得。
2. 三角函数相关公式:-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sin(x + 2π) = sin(x),cos(x + 2π) = cos(x),tan(x + π) = tan(x)。
- 三角函数的和差角公式:- sin(x ± y) = sin(x)cos(y) ± cos(x)sin(y)- cos(x ± y) = cos(x)cos(y) ∓sin(x)sin(y)- tan(x ± y) = (tan(x) ± tan(y)) / (1 ∓tan(x)tan(y))- 三角函数的倍角公式:- sin(2x) = 2sin(x)cos(x)- cos(2x) = cos²(x) - sin²(x)- tan(2x) = 2tan(x) / (1 - tan²(x))- 三角函数的半角公式:- sin(x/2) = ±√((1 - cos(x)) / 2)- cos(x/2) = ±√((1 + cos(x)) / 2)- tan(x/2) = ±√((1 - cos(x)) / (1 + cos(x)))3. 指数和对数相关公式:- 对数换底公式:logᵦa = logᵧa / logᵧb- 对数的乘法公式:logᵦ(a * c) = logᵦa + logᵦc- 对数的除法公式:logᵦ(a / c) = logᵦa - logᵦc- 对数的幂公式:logᵦ(aᶜ) = c * logᵦa4. 排列组合相关公式:- 排列计算公式:P(n, r) = n! / (n - r)!- 组合计算公式:C(n, r) = n! / (r!(n - r)!)5. 三角恒等式:- 余弦定理:c² = a² + b² - 2ab cos(C)- 正弦定理:a/sin(A) = b/sin(B) = c/sin(C)- 余正弦定理:sin(A) / a = sin(B) / b = sin(C) / c。
高二数学公式总结大全
高二数学公式总结大全高二数学公式总结大全 1高中数学常用公式乘法与因式分a2-b2=(a+b)(a-b)a3+b3=(a+b)(a2-ab+b2)a3-b3=(a-b(a2+ab+b2)高中数学常用公式三角不等式|a+b|≤|a|+|b||a-b|≤|a|+|b||a|≤b<=>-b≤a≤b|a-b|≥|a|-|b|-|a|≤a≤|a|一元二次方程的解-b+√(b2-4ac)/2a -b-√(b2-4ac)/2a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b/a x1_x2=c/a注:韦达定理高中数学常用公式判别式b2-4ac=0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b2-4ac>0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b2-4ac<0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高中数学常用公式三角函数公式两角和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倍角公式tan2a=2tana/(1-tan2a)ctg2a=(ctg2a-1)/2ctga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半角公式sin(a/2)=√((1-cosa)/2)sin(a/2)=-√((1-cosa)/2)cos(a/2)=√((1+cosa)/2)cos(a/2)=-√((1+cosa)/2)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和差化积2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2cosacosb=cos(a+b)-sin(a-b)-2sinasinb=cos(a+b)-cos(a-b)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b)/2)sin((a-b)/2)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tanb=sin(a-b)/cosacosbctga+ctgbsin(a+b)/sinasinb-ctga+ctgbsin(a+b)/sinasinb高中数学常用公式某些数列前n项和1+2+3+4+5+6+7+8+9+…+n=n(n+1)/21+3+5+7+9+11+13+15+…+(2n-1)=n22+4+6+8+10+12+14+…+(2n)=n(n+1)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13+23+33+43+53+63+…n3=n2(n+1)2/41_2+2_3+3_4+4_5+5_6+6_7+…+n(n+1)=n(n+1)(n+2)/3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注:其中r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高二数学公式总结大全 1集合一、集合概念(1)集合中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高二数学基本公式和知识点
高二数学基本公式和知识点1. 平面几何部分的知识点和公式:1.1 直线的斜率公式:设直线过点A(x₁,y₁)和B(x₂,y₂),则直线AB的斜率k为 k = (y₂ - y₁) / (x₂ - x₁)1.2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设两点A(x₁,y₁)和B(x₂,y₂),则AB的距离为d = √((x₂ - x₁)² + (y₂ - y₁)²)1.3 圆的面积公式:设圆的半径为r,则圆的面积为S = πr²1.4 圆的周长公式:设圆的半径为r,则圆的周长为C = 2πr2. 三角函数部分的知识点和公式:2.1 正弦定理:在任意三角形ABC中,设∠A对应的边长为a,∠B对应的边长为b,∠C对应的边长为c,则有 a/sinA = b/sinB =c/sinC2.2 余弦定理:在任意三角形ABC中,设∠A对应的边长为a,∠B对应的边长为b,∠C对应的边长为c,则有 c² = a² + b² -2ab*cosC2.3 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简公式:sin(A ± B) = sinA*cosB ± cosA*sinBcos(A ± B) = cosA*cosB ∓ sinA*sinBtan(A ± B) = (tanA ± tanB) / (1 ∓ tanA*tanB)3. 矩阵和向量部分的知识点和公式:3.1 矩阵的乘法规则:设A为m×n的矩阵,B为n×p的矩阵,则矩阵C = A*B为m×p的矩阵,其中C的元素C(i,j) = ∑(A(i,k) * B(k,j)),k的取值范围是从1到n3.2 向量的点积和叉积:3.2.1 向量的点积:设向量A = (a₁, a₂, a₃)和向量B = (b₁, b₂, b₃),则A·B = a₁*b₁ + a₂*b₂ + a₃*b₃3.2.2 向量的叉积:设向量A = (a₁, a₂, a₃)和向量B = (b₁, b₂, b₃),则A×B = (a₂*b₃ - a₃*b₂, a₃*b₁ - a₁*b₃, a₁*b₂ -a₂*b₁)4. 微积分部分的知识点和公式:4.1 导数的基本公式:4.1.1 常数函数导数公式:(C)' = 0,其中C为常数4.1.2 幂函数导数公式:(xⁿ)' = n*x^(n-1),其中n为常数4.1.3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导数公式:(aˣ)' = ln(a) * aˣ,其中a为常数且a>0,(ln(x))' = 1/x,其中x>04.2 积分的基本公式:4.2.1 常数函数积分公式:∫C dx = Cx + C₁,其中C为常数,C₁为积分常数4.2.2 幂函数积分公式:∫xⁿ dx = (x^(n+1))/(n+1) + C,其中n不等于-1,C为积分常数4.2.3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积分公式:∫aˣ dx = (1/ln(a)) * aˣ + C,其中a为常数且a>0,∫1/x dx = ln|x| + C,其中x不等于0,C为积分常数通过掌握以上的基本公式和知识点,可以在高二数学学习中更好地应用和理解各个概念和问题。
高二数学知识点公式总结
高二数学知识点公式总结1. 代数与函数a) 二次函数公式:- 标准型:f(x) = ax² + bx + c,其中a≠0。
- 顶点式: f(x) = a(x - h)² + k,其中(h, k)为顶点坐标。
- 因式分解: f(x) = a(x - x₁)(x - x₂),其中x₁, x₂为根。
b) 判别式:- 二次方程 ax² + bx + c = 0 的判别式:Δ = b² - 4ac。
c) 等差数列公式:- 第n项:an = a₁ + (n - 1)d,其中a₁为首项,d为公差。
- 前n项和:Sn = (a₁ + an)n/2 或 Sn = (2a₁ + (n - 1)d)n/2。
2. 平面几何a) 直角三角形公式:- 勾股定理:c² = a² + b²,其中c为斜边,a、b为直角边。
- 正弦定理:a/sinA = b/sinB = c/sinC。
- 余弦定理:c² = a² + b² - 2ab*cosC。
b) 圆的相关公式:- 圆周长:C = 2πr,其中r为半径。
- 圆面积:S = πr²。
c) 向量公式:- 向量的模:|A| = √(x² + y² + z²),其中(x, y, z)为向量坐标。
- 向量点乘:A·B = ax·bx + ay·by + az·bz,其中(Ax, Ay, Az)为向量A的坐标,(Bx, By, Bz)为向量B的坐标。
- 向量叉乘:A×B = (AyBz - AzBy, AzBx - AxBz, AxBy - AyBx)。
3. 解析几何a) 二次曲线方程:- 椭圆方程:(x²/a²) + (y²/b²) = 1,其中a为x轴半轴长,b为y 轴半轴长。
高二数学公式总结
高二数学公式总结高二数学公式总结一、函数与方程1. 一次函数:y = kx + b,其中k为斜率,b为截距。
2. 二次函数:y = ax^2 + bx + c,其中a为二次项系数,b为一次项系数,c为常数项。
3. 反函数:若y = f(x),则x = f^(-1)(y)。
4. 三角函数:正弦函数sin(x),余弦函数cos(x),正切函数tan(x),余切函数cot(x)。
5. 幂函数:y = x^a,其中a为常数。
6. 对数函数:y = loga(x),其中a为底数。
7. 指数函数:y = a^x,其中a为底数。
二、数列与数学归纳法1.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n = a1 + (n-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
2.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an = a1 * q^(n-1),其中a1为首项,q为公比。
3.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Sn = n/2 * (a1 + an),其中n为项数,a1为首项,an为第n项。
4. 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Sn = a1 * (1 - q^n) / (1 - q),其中n为项数,a1为首项,q为公比。
5. 数学归纳法:若能证明当n=k时命题成立,且当n=k+1时,命题成立,则对于所有自然数n,命题均成立。
三、几何1. 相似三角形: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则它们是相似三角形。
2. 正弦定理:a/sinA = b/sinB = c/sinC,其中a、b、c为三角形的边长,A、B、C为对应的角度。
3. 余弦定理:c^2 = a^2 + b^2 - 2ab*cosC,其中a、b、c为三角形的边长,C为夹角。
4. 钝角余弦定理:c^2 > a^2 + b^2 - 2ab*cosC。
5. 射影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垂直射影等于斜边与直角边的乘积。
6. 平行四边形性质:对角线互相平分,对角线互相交于中点,对角线长度平方和等于边长平方和的两倍。
7. 三角形面积公式:S = 1/2 * a * b * sinC,其中a、b为两边长,C为夹角。
高二数学公式大全总结
高二数学公式大全总结1. 代数公式四则运算公式•加法法则:a+b=b+a•减法法则:a−b eqb−a•乘法法则:$a \\cdot b = b \\cdot a$•除法法则:$\\frac{a}{b} \ eq \\frac{b}{a}$幂运算公式•幂的乘法:$a^m \\cdot a^n = a^{m+n}$•幂的除法:$\\frac{a^m}{a^n} = a^{m-n}$•幂的乘方:(a m)n=a mn•幂的零次方:a0=1•幂的负次方:$a^{-n} = \\frac{1}{a^n}$根式运算公式•平方根运算:$\\sqrt{a \\cdot b} = \\sqrt{a} \\cdot \\sqrt{b}$•乘方根运算:$\\sqrt[n]{a \\cdot b} = \\sqrt[n]{a} \\cdot\\sqrt[n]{b}$•平方根的乘方运算:$\\sqrt[n]{a^m} = a^{\\frac{m}{n}}$等式和恒等式•等式:若a=b,则a和b称为等式,可以进行等式的四则运算。
•恒等式:对于变量的某些取值范围,等式恒成立。
2. 几何公式点、线和面的关系公式•平行线公理:平行线永不相交。
•垂直线公理:垂直线相交,且相交的角度为90度。
三角形公式•三角形内角和公式: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即$\\angle A +\\angle B + \\angle C = 180^\\circ$。
•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个直角边的平方和,即c2=a2+b2。
•正弦定理:在三角形ABC中,$\\frac{a}{\\sin A} = \\frac{b}{\\sin B} = \\frac{c}{\\sin C}$。
•余弦定理:在三角形ABC中,$a^2 = b^2 + c^2 - 2bc \\cos A$。
•正切定理:在三角形ABC中,$\\tan A = \\frac{a}{h}$。
高二数学公式
高二数学公式1.万能公式令tan(a/2)=tsina=2t/(1+t^2)cosa=(1-t^2)/(1+t^2)tana=2t/(1-t^2)2.辅助角公式asint+bcost=(a^2+b^2)^(1/2)sin(t+r) cosr=a/[(a^2+b^2)^(1/2)]sinr=b/[(a^2+b^2)^(1/2)]tanr=b/a3.三倍角公式sin(3a)=3sina-4(sina)^3cos(3a)=4(cosa)^3-3cosatan(3a)=[3tana-(tana)^3]/[1-3(tana^2)] 4.积化和差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2cosa*cosb=[cos(a+b)+cos(a-b)]/2sina*sinb=-[cos(a+b)-cos(a-b)]/25.积化和差sina+sinb=2sin[(a+b)/2]cos[(a-b)/2]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b)/2]cos[(a-b)/2]cosa-cosb=-2sin[(a+b)/2]sin[(a-b)/2]向量公式:1.单位向量:单位向量a0=向量a/|向量a|2.P(x,y) 那么向量OP=x向量i+y向量j|向量OP|=根号(x平方+y平方)3.P1(x1,y1) P2(x2,y2)那么向量P1P2={x2-x1,y2-y1}|向量P1P2|=根号[(x2-x1)平方+(y2-y1)平方]4.向量a={x1,x2}向量b={x2,y2}向量a*向量b=|向量a|*|向量b|*Cosα=x1x2+y1y2 Cosα=向量a*向量b/|向量a|*|向量b|(x1x2+y1y2)= ————————————————————根号(x1平方+y1平方)*根号(x2平方+y2平方)5.空间向量:同上推论(提示:向量a={x,y,z})6.充要条件:如果向量a⊥向量b那么向量a*向量b=0如果向量a//向量b那么向量a*向量b=±|向量a|*|向量b|或者x1/x2=y1/y27.|向量a±向量b|平方=|向量a|平方+|向量b|平方±2向量a*向量b =(向量a±向量b)平方三角函数公式:。
高二数学公式总结
高二数学公式总结数学公式是数学知识的精华,是解决各种数学问题的有力工具。
在高二数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众多数学公式,这些公式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下面我将对高二数学中常用的公式进行总结,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一、代数公式1. 平方差公式:(a+b)(a-b)=a²-b²2. 平方和公式:a²+2ab+b²=(a+b)²3. 二次求和公式:(a+b)²=a²+2ab+b²,(a-b)²=a²-2ab+b²4. 二次差公式:a²-b²=(a+b)(a-b)5. 三次求和公式:(a+b)³=a³+3a²b+3ab²+b³,(a-b)³=a³-3a²b+3ab²-b³6. 三次差公式:a³-b³=(a-b)(a²+ab+b²)7. 二次立方和公式:(a+b)³=a³+3a²b+3ab²+b³,(a-b)³=a³-3a²b+3ab²-b³8. 二次立方差公式:a³-b³=(a-b)(a²+ab+b²)9. 二次立方和差公式:a³+b³=(a+b)(a²-ab+b²)10. 四次求和公式:(a+b)⁴=a⁴+4a³b+6a²b²+4ab³+b⁴11. 四次差公式:a⁴-b⁴=(a²+b²)(a²-b²)=(a²+b²)(a+b)(a-b)12. 二次求差公式:a²-b²=(a+b)(a-b)二、函数公式1. 一次函数:y=kx+b,其中k为斜率,b为截距2. 二次函数:y=ax²+bx+c,其中a,b,c为常数,a≠03. 二次函数顶点坐标公式:x=-b/2a,y=-Δ/4a,其中Δ=b²-4ac为二次函数的判别式4. 二次函数对称轴公式:x=-b/2a为二次函数的对称轴5. 二次函数焦点公式:(x,y)=(h,k±√p),其中(h,k)为二次函数顶点坐标,p=(1+4a)为焦距的倍数6. 二次函数直角坐标系内接公式:y=a(x-h)²+k,其中(h,k)为顶点坐标7. 二次函数直角坐标系外接公式:y=a(x-h)²+k,其中(h,k)为顶点坐标,a的正负决定了抛物线开口方向8. 已知一次函数两点坐标求解公式:y-y₁=k(x-x₁),其中(x₁,y₁),(x,y)为一次函数的两个点坐标9. 已知一次函数斜率和一点坐标求解公式:y-y₁=k(x-x₁),其中k为一次函数的斜率,(x₁,y₁)为一点坐标三、几何公式1. 数轴上两点间距离公式:d=|x₂-x₁|2. 二维平面两点间距离公式:d=√((x₂-x₁)²+(y₂-y₁)²)3.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d=|ax₀+by₀+c|/√(a²+b²),其中(a,b)为直线的法向量,(x₀,y₀)为点的坐标,c为常数4. 直线的一般式方程:Ax+By+C=0,其中A、B、C为常数,A和B不同时为05. 直线的斜截式方程:y=kx+b,其中k为斜率,b为截距四、三角函数公式1. 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其中a、b、c为三角形的边长,A、B、C为对应的角度,R为外接圆半径2. 余弦定理:c²=a²+b²-2abcosC,其中a、b、c为三角形的边长,C为对应的角度3. 正切定理:tanA=(a/b) ,tanB=(b/a)4. 半径公式:R=a/(2sinA),R=b/(2sinB),R=c/(2sinC),其中a、b、c为三角形的边长,A、B、C为对应的角度5. 二倍角公式:sin2A=2sinAcosA,cos2A=cos²A-sin²A=2cos²A-1=1-2sin²A,tan2A=(2tanA)/1-tan²A6. 三倍角公式:sin3A=3sinA-4sin³A,cos3A=4cos³A-3cosA,tan3A=(3tanA-tan³A)/(1-3tan²A)7. 和差化积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总结:高二数学中的公式众多,覆盖了代数、函数、几何和三角函数等四个部分。
高二数学知识点归纳公式
高二数学知识点归纳公式定义: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等概念的科学,它是一种逻辑严谨的学科,也是一种探索真理的方法。
在高二的数学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各种重要的知识点和公式。
以下是我对高二数学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1. 代数1.1 二次函数:一般式、顶点式、描点式、根与系数关系等。
1.2 指数与对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指数与对数变换、常见指数与对数公式等。
1.3 三角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三角函数基本性质等。
1.4 二项式与多项式:二项式定理、多项式除法、多项式因式分解等。
2. 几何2.1 点、线、面:直线、射线、线段、平面、角、多边形等。
2.2 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等。
2.3 圆与圆的性质:切线定理、切线与半径的关系、圆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等。
2.4 三角函数在平面几何的应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等。
3. 数列与数列极限3.1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求和公式、性质等。
3.2 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求和公式、性质等。
3.3 递推数列:递推公式、递推数列的性质、递推数列的求和等。
4. 解方程与不等式4.1 一元二次方程:求解一元二次方程、韦达定理、判别式等。
4.2 一元三次方程和一元四次方程:求解一元三次方程和一元四次方程的方法等。
4.3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性质等。
5. 概率与统计5.1 随机事件与概率:基本概念、计算方法、概率的性质等。
5.2 排列与组合:排列、组合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排列组合的应用等。
5.3 统计与统计图:数据收集、数据整理和分析、统计图的绘制和解读等。
以上是高二数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和公式的归纳和总结,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数学学科是一门需要不断练习和探索的学科,只有通过反复的训练和理解,才能真正掌握其中的奥秘。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勤于思考和总结,相信你会在数学学习中取得好成绩!。
高二数学公式总结
高二数学公式总结高二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其中公式是我们学习数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总结一下高二数学中一些重要的公式。
一、概率公式高二数学中,概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因此相关公式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
以下是一些概率公式:1. 事件 A 的概率:P(A) = (A 发生的次数) / (总次数)2. 事件 A 与事件 B 的交集概率:P(A ∩ B) = P(A) x P(B|A)3. 事件 A 与事件 B 的并集概率:P(A ∪ B) = P(A) + P(B) - P(A ∩ B)二、三角函数公式三角函数是高二数学的另一个重要部分,并且它们的公式数量也不少。
下面是一些三角函数的公式:1. 正余弦和角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2. 倍角公式:sin2θ=2sinθcosθ, cos2θ=cos²θ-sin²θ3. 和差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三、导数公式在高二数学中,导数是还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人们经常使用导数来解决问题。
以下是一些导数公式:1. 反函数求导公式:若 y=f(x) 的反函数为 x=g(y),则g'(y)=1/f'(x)2. 链式法则:若 y=f(u),u=g(x),则 y'(x)=f'(u)·g'(x)3. 指数函数求导公式:y=aˣ,则y'=aˣ·lna以上是高二数学中的一些重要公式的总结,当然公式不是唯一的,但这些公式是我们必须掌握的重要部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数学问题。
在学习高二数学时,我们经常需要使用公式来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这些公式对我们的学习会非常有益。
高中数学会考必备的39个公式
高中数学会考必备的39个公式1、勾股定理:三条直线上两个点之间的距离关系,即a2 + b2 = c2。
2、余弦定理: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c2=a2+b2-2ab×cosC 。
3、正弦定理:两条相交的直线所组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 sinA / a = sinB / b = sinC / c 。
4、梯形公式:面积之和,即(a+b)h / 2。
5、圆面积公式:πr2 。
6、三角形面积公式:S=1/2×a×b×sinC 。
7、抛物线面积公式:S=1/3×a×h2 。
8、割线法则:1/y=1/a+1/b 。
9、勾股变形定理:ac=a2+b2−2ab cosC 。
10、余切定理:tanA/a=tanB/b=tanC/c 。
11、海伦公式:三角形内角a+b+c=180°,a2=b2+c2−2bc cosA。
12、同余三角形定理:三角形内角A/a=B/b=C/c 。
13、梯形公式:周长之和,即a+b+(c+d) 。
14、圆周长公式:2πr15、平行线定理:平行线成立的条件为同时垂直于两个垂线。
16、外接圆定理:四边形的外接圆的半径等于对角的中点的距离的一半。
17、锐角定理:三角形内角a+b>c18、直角定理:三角形内角a+b=c19、正方形面积公式:a220、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ab21、直角三角形面积公式:1/2ah22、圆心角公式:mθ=2πr23、梯形周长公式:a+b+c+d24、圆周弧长公式:λ=θr25、余子式:对于系数矩阵A=[aij]n×n,各阶行列式的余子式定义为Ai,…,Ak 。
26、拉格朗日和弦定理:如果一个四边形的角都是锐角,那么它的两个对角线的乘积等于它的四条边的乘积。
27、反余弦定理:ac=a2+b2−2ab×cosC 。
28、反正弦定理: sinA / a = sinB / b = sinC / c 。
高二数学知识点及公式
高二数学知识点及公式高二数学是整个高中数学学习的关键阶段,知识点和公式繁多,需要我们认真掌握和理解。
以下是对高二数学常见知识点及公式的详细梳理。
一、函数部分1、函数的单调性设函数 f(x)的定义域为 I,如果对于定义域 I 内某个区间 D 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 x₁、x₂,当 x₁< x₂时,都有 f(x₁) < f(x₂)(或f(x₁) > f(x₂)),那么就说函数 f(x)在区间 D 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
函数单调性的判定方法:(1)定义法:设 x₁、x₂是给定区间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且 x₁< x₂,函数 f(x)在给定区间上具有单调性时,作差 f(x₂) f(x₁),然后判断其正负。
(2)导数法:若函数 f(x)在区间 D 内可导,当 f'(x) > 0 时,f(x)在区间 D 上单调递增;当 f'(x) < 0 时,f(x)在区间 D 上单调递减。
2、函数的奇偶性对于函数 f(x),如果对于定义域内任意一个 x,都有 f(x) = f(x),那么函数 f(x)就叫做奇函数;如果对于定义域内任意一个 x,都有 f(x) =f(x),那么函数 f(x)就叫做偶函数。
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步骤:(1)求出函数的定义域,判断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计算 f(x),并与 f(x)进行比较。
3、指数函数指数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y = a^x(a > 0 且a ≠ 1)。
指数函数的性质:(1)当 a > 1 时,函数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增;当 0 < a < 1 时,函数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减。
(2)函数的图像恒过点(0, 1)。
4、对数函数对数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y =logₐx(a > 0 且a ≠ 1)。
对数函数的性质:(1)当 a > 1 时,函数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增;当 0 < a < 1 时,函数在定义域内单调递减。
(2)函数的图像恒过点(1, 0)。
5、幂函数幂函数的一般形式为 y =x^α ,其中α 为常数。
高二数学知识点及公式整理
高二数学知识点及公式整理高二数学知识点及公式整理11、向量的加法向量的加法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
AB+BC=AC。
a+b=(x+x,y+y)。
a+0=0+a=a。
向量加法的运算律: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
2、向量的减法如果a、b是互为相反的向量,那么a=-b,b=-a,a+b=0.0的反向量为0AB-AC=CB.即“共同起点,指向被减”a=(x,y)b=(x,y)则a-b=(x-x,y-y).4、数乘向量实数λ和向量a的乘积是一个向量,记作λa,且∣λa∣=∣λ∣·∣a∣。
当λ0时,λa与a同方向;当λ0时,λa与a反方向;当λ=0时,λa=0,方向任意。
第1页共5页当a=0时,对于任意实数λ,都有λa=0。
注:按定义知,如果λa=0,那么λ=0或a=0。
实数λ叫做向量a的系数,乘数向量λa的几何意义就是将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伸长或压缩。
当∣λ∣1时,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在原方向(λ0)或反方向(λ0)上伸长为原来的∣λ∣倍;当∣λ∣1时,表示向量a的有向线段在原方向(λ0)或反方向(λ0)上缩短为原来的∣λ∣倍。
数与向量的乘法满足下面的运算律结合律:(λa)·b=λ(a·b)=(a·λb)。
向量对于数的分配律(第一分配律):(λ+μ)a=λa+μa.数对于向量的分配律(第二分配律):λ(a+b)=λa+λb.数乘向量的消去律:①如果实数λ≠0且λa=λb,那么a=b。
②如果a≠0且λa=μa,那么λ=μ。
3、向量的的数量积定义:两个非零向量的夹角记为〈a,b〉,且〈a,b〉∈[0,π]。
定义: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内积、点积)是一个数量,记作a·b。
若a、b不共线,则a·b=|a|·|b|·cos〈a,b〉;若a、b共线,则a·b=+-∣a∣∣b∣。
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表示:a·b=x·x+y·y。
高二数学必背公式归纳
对于高中生来说,数学是很容易拉开分数的学科,学好数学科目至关重要,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数学公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二数学公式1高中数学常用公式标准方程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注:(a,b)是圆心坐标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注:D2+E2-4F>0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直棱柱侧面积S=c_h斜棱柱侧面积 S=c'_h正棱锥侧面积S=1/2c_h'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圆台侧面积S=1/2(c+c')l=pi(R+r)l球的表面积S=4pi_r2圆柱侧面积S=c_h=2pi_h圆锥侧面积S=1/2_c_l=pi_r_l弧长公式l=a_r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0扇形面积公式s=1/2_l_r锥体体积公式 V=1/3_S_H 圆锥体体积公式V=1/3_pi_r2h斜棱柱体积V=S'L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L是侧棱长柱体体积公式V=s_h圆柱体V=pi_r2h高二数学公式2等差数列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n-1)d(1)2、前n项和公式为:Sn=na1+n(n-1)d/2或Sn=n(a1+an)/2(2)从(1)式可以看出,an是n的一次数函(d≠0)或常数函数(d=0),(n,an)排在一条直线上,由(2)式知,Sn是n的二次函数(d≠0)或一次函数(d=0,a1≠0),且常数项为0.在等差数列中,等差中项:一般设为Ar,Am+An=2Ar,所以Ar为Am,An的等差中项,且任意两项am,an的关系为:an=am+(n-m)d它可以看作等差数列广义的通项公式.3、从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还可推出:a1+an=a2+an-1=a3+an-2=…=ak+an-k+1,k∈{1,2,…,n}若m,n,p,q∈N_,且m+n=p+q,则有am+an=ap+aqSm-1=(2n-1)an,S2n+1=(2n+1)an+1Sk,S2k-Sk,S3k-S2k,…,Snk-S(n-1)k…或等差数列,等等.和=(首项+末项)_项数÷2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首项=2和÷项数-末项末项=2和÷项数-首项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等比数列1、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n=A1_q^(n-1)2、前n项和公式是:Sn=[A1(1-q^n)]/(1-q)且任意两项am,an的关系为an=am·q^(n-m)3、从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可以推出:a1·an=a2·an-1=a3·an-2=…=ak·an-k+1,k∈{1,2,…,n}4、若m,n,p,q∈N_,则有:ap·aq=am·an,等比中项:aq·ap=2arar则为ap,aq等比中项.记πn=a1·a2…an,则有π2n-1=(an)2n-1,π2n+1=(an+1)2n+1另外,一个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各项取同底数数后构成一个等差数列;反之,以任一个正数C为底,用一个等差数列的各项做指数构造幂Can,则是等比数列.在这个意义下,我们说:一个正项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是“同构”的.性质:①若m、n、p、q∈N,且m+n=p+q,则am·an=ap_aq;②在等比数列中,依次每k项之和仍成等比数列.“G是a、b的等比中项”“G^2=ab(G≠0)”.在等比数列中,首项A1与公比q都不为零.高二数学函数知识点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单调性:定义:注意定义是相对与某个具体的区间而言。
高二数学知识点及公式整理3篇
高二数学知识点及公式整理【高二数学知识点及公式整理(一)】1.一次函数:y=kx+b2.二次函数:y=ax²+bx+c3.直线的解析式:Ax+By+C=04.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间距离公式:d=sqrt((x2-x1)²+(y2-y1)²)5.斜率公式:k=(y2-y1)/(x2-x1)6.三角函数:sin、cos、tan7.勾股定理:c²=a²+b²8.反三角函数:arcsin、arccos、arctan9.数列:an=a1+(n-1)d10.等差数列:an=a1+(n-1)d11.等比数列:an=a1*q^(n-1)12.数学归纳法13.排列组合:P(n,m)=n!/(n-m)!,C(n,m)=n!/(m!(n-m)!)14.复数:a+bi15.平方根:sqrt(x)16.立方根:cbrt(x)17.对数:log18.指数:a^x19.求根公式20.导数21.微积分基本定理22.定积分23.面积公式24.体积公式25.三平方和公式:a²+b²+c²=2(ab+ac+bc)26.圆的方程:(x-a)²+(y-b)²=r²27.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28.变量代换法29.微分方程30.三维几何:点、直线、平面、向量、平面的法向量、平面的点法式方程、三棱锥、三棱锥的正体积公式【高二数学知识点及公式整理(二)】1.扇形面积公式:S=1/2r²θ2.圆锥的侧面积公式:A=πrl3.三角形的海伦公式:S=sqrt(p(p-a)(p-b)(p-c))4.利用平移和旋转变换求图形的面积、体积等问题5.用微积分计算曲边梯形、曲边三角形、旋转体的体积6.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7.离散型的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律8.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密度9.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的和的概率分布律10.一维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和方差11.二维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和方差12.重心和质心13.柯西-施瓦茨不等式14.傅里叶级数15.矩阵基本概念16.矩阵的运算:加、减、乘17.行列式基本概念18.行列式的性质和计算方法19.矩阵解线性方程组20.特征值和特征向量21.相似矩阵和对角化22.正交矩阵和正交对角化23.向量内积和模长24.向量的正交与投影25.线性变换基本概念26.线性变换的基矩阵及其计算27.线性变换的相似化、分类、压缩、伸缩、旋转28.行列式求导法、乘积求导法29.约束极值问题:拉格朗日乘数法和外推法30.最小二乘法【高二数学知识点及公式整理(三)】1.微分方程初值问题2.分离变量法求解微分方程3.可化为分离变量形式的微分方程4.一阶线性微分方程5.一阶 Bernoulli 方程6.二阶线性齐次微分方程7.二阶非齐次微分方程8.二阶线性方程传播波动方程、热方程9.定比例问题:连连看、几何解法10.余弦定理:a²=b²+c²-2bc*cosA11.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12.对数特征:y=kx+b13.函数奇偶性14.函数单调性15.函数极值16.函数图像描绘17.图像平移、压缩、旋转等变换18.函数复合19.反函数20.常见函数图像: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21.曲线斜率22.极限的定义23.极限的性质24.极限的计算25.无穷小量26.数列极限27.级数28.发散级数的判别法29.幂级数30.傅里叶级数。
(高二)高二数学知识点及公式总结5篇
高二数学知识点及公式总结5篇相信有很多同学到了高中会认为数学是理科,所以没必要死记硬背。
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高中数学知识点众多,光靠一个脑袋是记不全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想学好数学,同学们还是要多做知识点的总结。
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高二数学知识点及公式总结,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高二数学知识点及公式总结11、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圆,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圆的半径。
2、圆的方程(x-a)^2+(y-b)^2=r^2(1)标准方程,圆心(a,b),半径为r;(2)求圆方程的方法:一般都采用待定系数法:先设后求。
确定一个圆需要三个独立条件,假设利用圆的标准方程,需求出a,b,r;假设利用一般方程,需要求出D,E,F;另外要注意多利用圆的几何性质:如弦的中垂线必经过原点,以此来确定圆心的位置。
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相离,相切,相交三种情况:(1)设直线,圆,圆心到l的距离为,那么有;;(2)过圆外一点的切线:①k不存在,验证是否成立②k存在,设点斜式方程,用圆心到该直线距离=半径,求解k,得到方程【一定两解】(3)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圆(x-a)2+(y-b)2=r2,圆上一点为(x0,y0),那么过此点的切线方程为(x0-a)(x-a)+(y0-b)(y-b)=r2练习题:2.假设圆(x-a)2+(y-b)2=r2过原点,那么()A.a2-b2=0B.a2+b2=r2C.a2+b2+r2=0D.a=0,b=0【解析】选B.因为圆过原点,所以(0,0)满足方程,即(0-a)2+(0-b)2=r2,所以a2+b2=r2.高二数学知识点及公式总结2空间中的垂直问题(1)线线、面面、线面垂直的定义①两条异面直线的垂直:如果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
②线面垂直: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垂直,就说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
高二数学相关公式
一、数学公式之三角函数1、诱导公式公式一:sin(α+2k π)=αsin ,cos(α+2k π)=αcos ,tan(α+2k π)=αtan ,其中k ∈Z .公式二:sin(-α)=αsin -,cos(-α)=αcos ,tan(-α)=αtan 公式三:sin(π-α)=αsin ,cos(π-α)=-αcos ,tan(π-α)=-αtan 公式四:sin(π+α)=-αsin ,cos(π+α)=-αcos ,tan(π+α)=αtan .公式五:sin ⎝⎛⎭⎫π2-α=αcos ;cos ⎝⎛⎭⎫π2-α=αsin . 公式六:sin ⎝⎛⎭⎫π2+α=αcos ;cos ⎝⎛⎭⎫π2+α=-αsin .②、辅助角公式)sin(cos sin 22ϕ++=+x b a x b x a (其中b b a a b a b =+=+=ϕϕϕtan ,cos ,sin 2222)③、万能公式⑴αααααααααtan 1tan 1sin cos sin cos sin cos 2cos 22222222+-=+-=-= ⑵αααααααααtan1tan 2sin cos cos sin 2cos sin 22sin 222+=+==二、数学公式之圆的相关性质与定理1.圆的相关定理① 圆周角定理:圆上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② 圆心角定理: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弧的度数.推论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推论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③ 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所对的圆周角.④ 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⑤ 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⑥ 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PB PA PC .2 )⑦ 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4.圆的切线的性质及判定定理性质定理 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推论1: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 推论2: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5、证明四点共圆的常用方法(1)若四个点到一定点等距离,则这四个点共圆.(2)若一个四边形的一组对角的和等于180°,则这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 (3)若一个四边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的内对角,则这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 (4)若两个点在一条线段的同旁,并且和这条线段的两端连线所夹的角相等,那么这两个点和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共圆.(5)若AB ,CD 两线段相交于点P ,且PA ·PB =PC ·PD ,则A ,B ,C ,D 四点共圆. (6)若AB ,CD 两线段延长后相交于点P ,且PA ·PB =PC ·PD ,则A ,B ,C ,D 四点共圆. (7)若四边形两组对边乘积的和等于对角线的乘积,则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共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22sin cos 1θθ+=,tan θ=θθcos sin ,tan 1cot θθ⋅=. 46.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212(1)sin ,sin()2(1)s ,nn n co απαα-⎧-⎪+=⎨⎪-⎩212(1)s ,s ()2(1)s i n ,nn co n co απαα+⎧-⎪+=⎨⎪-⎩ 47.和角与差角公式sin()sin cos cos sin αβαβαβ±=±;cos()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tan tan tan()1tan tan αβαβαβ±±=.22sin()sin()sin sin αβαβαβ+-=-(平方正弦公式); 22cos()cos()cos sin αβαβαβ+-=-. sin cos a b αα+=)αϕ+(辅助角ϕ所在象限由点(,)a b 的象限决定,tan b aϕ=).48.二倍角公式sin 2sin cos ααα=.2222cos 2cos sin 2cos 112sin ααααα=-=-=-.22tan tan 21tan ααα=-. 49. 三倍角公式3sin 33sin 4sin 4sin sin()sin()33ππθθθθθθ=-=-+.3cos 34cos 3cos 4cos cos()cos()33ππθθθθθθ=-=-+.323tan tan tan 3tan tan()tan()13tan 33θθππθθθθθ-==-+-.50.三角函数的周期公式函数sin()y x ωϕ=+,x ∈R 及函数cos()y x ωϕ=+,x ∈R(A,ω,ϕ为常数,且A ≠0,ω>0)的周期2T πω=;函数tan()y x ωϕ=+,,2x k k Z ππ≠+∈(A,ω,ϕ为常数,且A≠0,ω>0)的周期T πω=.51.正弦定理2sin sin sin a b c R ABC===.52.余弦定理2222cos a b c bc A =+-; 2222cos b c a ca B =+-;2222cos c a b ab C =+-. 53.面积定理 (1)111222a b c S ah bh ch ===(a b c h h h 、、分别表示a 、b 、c 边上的高).(2)111sin sin sin 222S ab C bc A ca B ===.(3)O A B S ∆=54.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在△ABC 中,有()A B C C A B ππ++=⇔=-+222C A B π+⇔=-222()C A B π⇔=-+.55. 简单的三角方程的通解sin (1)arcsin (,||1)k x a x k a k Z a π=⇔=+-∈≤. s 2arccos (,||1)co x a x k a k Z a π=⇔=±∈≤.tan arctan (,)x a x k a k Z a R π=⇒=+∈∈.特别地,有sin sin (1)()kk k Z αβαπβ=⇔=+-∈.s cos 2()co k k Z αβαπβ=⇔=±∈.tan tan ()k k Z αβαπβ=⇒=+∈. 56.最简单的三角不等式及其解集sin (||1)(2arcsin ,2arcsin ),x a a x k a k a k Z πππ>≤⇔∈++-∈.sin (||1)(2arcsin ,2arcsin ),x a a x k a k a k Z πππ<≤⇔∈--+∈. cos (||1)(2arccos ,2arccos ),x a a x k a k a k Z ππ>≤⇔∈-+∈. cos (||1)(2arccos ,22arccos ),x a a x k a k a k Z πππ<≤⇔∈++-∈. tan ()(arctan ,),2x a a R x k a k k Z πππ>∈⇒∈++∈.tan ()(,arctan ),2x a a R x k k a k Z πππ<∈⇒∈-+∈.57.实数与向量的积的运算律 设λ、μ为实数,那么(1) 结合律:λ(μa )=(λμ)a ;(2)第一分配律:(λ+μ)a =λa +μa; (3)第二分配律:λ(a +b )=λa +λb . 58.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律: (1) a ·b= b ·a (交换律); (2)(λa )·b= λ(a ·b )=λa ·b = a ·(λb ); (3)(a +b )·c= a ·c +b ·c. 59.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e 1、e 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这一平面内的任一向量,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得a=λ1e 1+λ2e 2.不共线的向量e 1、e 2叫做表示这一平面内所有向量的一组基底. 60.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设a =11(,)x y ,b =22(,)x y ,且b ≠0,则a b(b ≠0)12210x y x y ⇔-=.53. a 与b 的数量积(或内积) a ·b =|a ||b |cos θ. 61. a ·b 的几何意义数量积a ·b 等于a 的长度|a |与b 在a 的方向上的投影|b |cos θ的乘积. 62.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1)设a =11(,)x y ,b =22(,)x y ,则a+b=1212(,)x x y y ++. (2)设a =11(,)x y ,b =22(,)x y ,则a-b=1212(,)x x y y --.(3)设A 11(,)x y ,B 22(,)x y ,则2121(,)AB OB OA x x y y =-=--.(4)设a =(,),x y R λ∈,则λa=(,)x y λλ.(5)设a =11(,)x y ,b =22(,)x y ,则a ·b=1212()x x y y +. 63.两向量的夹角公式cos θ=(a =11(,)x y ,b =22(,)x y ). 64.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A B d=||AB ==(A 11(,)x y ,B 22(,)x y ).65.向量的平行与垂直设a =11(,)x y ,b =22(,)x y ,且b ≠0,则 A ||b ⇔b =λa 12210x y x y ⇔-=. a ⊥b(a ≠0)⇔a ·b=012120x x y y ⇔+=. 66.线段的定比分公式设111(,)P x y ,222(,)P x y ,(,)P x y 是线段12P P 的分点,λ是实数,且12P P PP λ=,则 121211x x x y y y λλλλ+⎧=⎪⎪+⎨+⎪=⎪+⎩⇔121O P O P O P λλ+=+ ⇔12(1)OP tOP t OP =+- (11t λ=+).67.三角形的重心坐标公式△ABC 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11A(x ,y )、22B(x ,y )、33C(x ,y ),则△ABC 的重心的坐标是123123(,)33x x x y y y G ++++.68.点的平移公式''''x x h x x h y y k y y k⎧⎧=+=-⎪⎪⇔⎨⎨=+=-⎪⎪⎩⎩''O P O P P P ⇔=+ . 注:图形F 上的任意一点P(x ,y)在平移后图形'F 上的对应点为'''(,)P x y ,且'PP的坐标为(,)h k .69.“按向量平移”的几个结论(1)点(,)P x y 按向量a =(,)h k 平移后得到点'(,)P x h y k ++.(2) 函数()y f x =的图象C 按向量a =(,)h k 平移后得到图象'C ,则'C 的函数解析式为()y f x h k =-+.(3) 图象'C 按向量a =(,)h k 平移后得到图象C ,若C 的解析式()y f x =,则'C 的函数解析式为()y f x h k =+-.(4)曲线C :(,)0f x y =按向量a =(,)h k 平移后得到图象'C ,则'C 的方程为(,)0f x h y k --=. (5) 向量m =(,)x y 按向量a =(,)h k 平移后得到的向量仍然为m =(,)x y . 70. 三角形五“心”向量形式的充要条件设O 为A B C ∆所在平面上一点,角,,A B C 所对边长分别为,,a b c ,则 (1)O 为A B C ∆的外心222O A O B O C ⇔== .(2)O 为A B C ∆的重心0OA OB OC ⇔++=.(3)O 为A B C ∆的垂心OA OB OB OC OC OA ⇔⋅=⋅=⋅.(4)O 为A B C∆的内心0aOA bOB cOC ⇔++=.(5)O 为A B C ∆的A ∠的旁心aOA bOB cOC ⇔=+.71.常用不等式:(1),a b R ∈⇒222a b ab +≥(当且仅当a =b 时取“=”号).(2),a b R +∈⇒2a b +≥(当且仅当a =b 时取“=”号).(3)3333(0,0,0).a b c abc a b c ++≥>>> (4)柯西不等式22222()()(),,,,.a b c d ac bd a b c d R ++≥+∈(5)b a b a b a +≤+≤-. 72.极值定理已知y x ,都是正数,则有(1)若积xy 是定值p ,则当y x =时和y x +有最小值p 2;(2)若和y x +是定值s ,则当y x =时积xy 有最大值241s .推广 已知R y x ∈,,则有xy y x y x 2)()(22+-=+ (1)若积xy 是定值,则当||y x -最大时,||y x +最大; 当||y x -最小时,||y x +最小.(2)若和||y x +是定值,则当||y x -最大时, ||xy 最小; 当||y x -最小时, ||xy 最大.73.一元二次不等式20(0)a x b x c ++><或2(0,40)a ba c ≠∆=->,如果a 与2ax bx c ++同号,则其解集在两根之外;如果a 与2ax bx c ++异号,则其解集在两根之间.简言之:同号两根之外,异号两根之间.121212()()0()x x x x x x x x x <<⇔--<<; 121212,()()0()x x x x x x x x x x <>⇔--><或.74.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当a> 0时,有22x a x aa x a <⇔<⇔-<<.22x a x a x a >⇔>⇔>或x a <-.75.无理不等式(1()0()0()()f x g x f x g x ≥⎧⎪>⇔≥⎨⎪>⎩.(22()0()0()()0()0()[()]f x f x g x g x g x f x g x ≥⎧≥⎧⎪>⇔≥⎨⎨<⎩⎪>⎩或. (32()0()()0()[()]f x g x g x f x g x ≥⎧⎪<⇔>⎨⎪<⎩.76.指数不等式与对数不等式 (1)当1a >时,()()()()f x g x aaf xg x >⇔>;()0log ()log ()()0()()a a f x f x g x g x f x g x >⎧⎪>⇔>⎨⎪>⎩.(2)当01a <<时,()()()()f x g x aaf xg x >⇔<;()0log ()log ()()0()()a a f x f x g x g x f x g x >⎧⎪>⇔>⎨⎪<⎩77.斜率公式2121y y k x x -=-(111(,)P x y 、222(,)P x y ).78.直线的五种方程(1)点斜式 11()y y k x x -=- (直线l 过点111(,)P x y ,且斜率为k ). (2)斜截式 y kx b =+(b 为直线l 在y 轴上的截距). (3)两点式 112121y y x x y y x x --=--(12y y ≠)(111(,)P x y 、222(,)P x y (12x x ≠)).(4)截距式1x ya b+=(a b 、分别为直线的横、纵截距,0a b ≠、)(5)一般式 0Ax By C ++=(其中A 、B 不同时为0).79.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1)若111:l y k x b =+,222:l y k x b =+ ①121212||,l l k k b b ⇔=≠; ②12121l l k k ⊥⇔=-.(2)若1111:0l A x B y C ++=,2222:0l A x B y C ++=,且A 1、A 2、B 1、B 2都不为零, ①11112222||A B C l l A B C ⇔=≠;②1212120l l A A B B ⊥⇔+=; 80.夹角公式(1)2121tan ||1k k k k α-=+.(111:l y k x b =+,222:l y k x b =+,121k k ≠-) (2)12211212tan ||A B A B A A B B α-=+.(1111:0l A x B y C ++=,2222:0l A x B y C ++=,12120A A B B +≠). 直线12l l ⊥时,直线l 1与l 2的夹角是2π.81. 1l 到2l 的角公式 (1)2121tan 1k k k k α-=+.(111:l y k x b =+,222:l y k x b =+,121k k ≠-) (2)12211212tan A B A B A A B B α-=+.(1111:0l A x B y C ++=,2222:0l A x B y C ++=,12120A A B B +≠). 直线12l l ⊥时,直线l 1到l 2的角是2π.82.四种常用直线系方程(1)定点直线系方程:经过定点000(,)P x y 的直线系方程为00()y y k x x -=-(除直线0x x =),其中k 是待定的系数; 经过定点000(,)P x y 的直线系方程为00()()0A x x B y y -+-=,其中,A B 是待定的系数.(2)共点直线系方程:经过两直线1111:0l A x B y C ++=,2222:0l A x B y C ++=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111222()()0A x B y C A x B y C λ+++++=(除2l ),其中λ是待定的系数. (3)平行直线系方程:直线y kx b =+中当斜率k 一定而b 变动时,表示平行直线系方程.与直线0Ax By C ++=平行的直线系方程是0Ax By λ++=(0λ≠),λ是参变量.(4)垂直直线系方程:与直线0Ax By C ++= (A ≠0,B ≠0)垂直的直线系方程是0Bx Ay λ-+=,λ是参变量.83.点到直线的距离d =(点00(,)P x y ,直线l :0Ax By C ++=).84. 0Ax By C ++>或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设直线:0l Ax By C ++=,则0Ax By C ++>或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若0B ≠,当B 与Ax By C ++同号时,表示直线l 的上方的区域;当B 与Ax By C ++异号时,表示直线l 的下方的区域.简言之,同号在上,异号在下. 若0B =,当A 与Ax By C ++同号时,表示直线l 的右方的区域;当A 与Ax By C ++异号时,表示直线l 的左方的区域. 简言之,同号在右,异号在左.85. 111222()()0A x B y C A x B y C ++++>或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设曲线111222:()()0C A x B y C A x B y C ++++=(12120A A B B ≠),则111222()()0A x B y C A x B y C ++++>或0<所表示的平面区域是: 111222()()0A x B y C A x B y C ++++>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上下两部分;183.几个常用极限(1)1lim0n n→∞=,lim 0nn a →∞=(||1a <); (2)00lim x x x x →=,011limx x xx →=.184.两个重要的极限 (1)0sin lim1x x x→=;(2)1lim 1xx e x →∞⎛⎫+= ⎪⎝⎭(e=2.718281845…).185.函数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若0lim ()x x f x a →=,0lim ()x x g x b →=,则(1)()()0lim x x f x g x a b →±=±⎡⎤⎣⎦;(2)()()0lim x x f x g x a b →⋅=⋅⎡⎤⎣⎦;(3)()()()0lim0x x f x a b g x b→=≠.186.数列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若lim ,lim n n n n a a b b →∞→∞==,则(1)()lim n n n a b a b →∞±=±;(2)()lim n n n a b a b →∞⋅=⋅;(3)()lim0n n na ab b b→∞=≠(4)()lim lim lim n n n n n c a c a c a →∞→∞→∞⋅=⋅=⋅( c 是常数).187.)(x f 在0x 处的导数(或变化率或微商)0000()()()limlimx x x x f x x f x y f x y xx=∆→∆→+∆-∆''===∆∆.188.瞬时速度 0()()()limlimt t s s t t s t s t t t υ∆→∆→∆+∆-'===∆∆.189.瞬时加速度()()()limlim t t vv t t v t a v t tt ∆→∆→∆+∆-'===∆∆.190.)(x f 在),(b a 的导数()dy df f x y dxdx''===()()limlimx x y f x x f x xx∆→∆→∆+∆-==∆∆.191. 函数)(x f y =在点0x 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x f y =在点0x 处的导数是曲线)(x f y =在))(,(00x f x P 处的切线的斜率)(0x f ',相应的切线方程是))((000x x x f y y -'=-.192.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 (1) 0='C (C 为常数).(2) '1()()n n x nx n Q -=∈.(3) x x cos )(sin ='. (4) x x sin )(cos -='. (5) xx 1)(ln =';e ax xa log1)(log ='.(6) x x e e =')(; a a a x x ln )(='. 193.导数的运算法则 (1)'''()u v u v ±=±. (2)'''()uv u v uv =+.(3)'''2()(0)uu v uvv v v-=≠. 194.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设函数()u x ϕ=在点x 处有导数''()x u x ϕ=,函数)(u f y =在点x 处的对应点U 处有导数''()u y f u =,则复合函数(())y f x ϕ=在点x 处有导数,且'''x u x y y u =⋅,或写作'''(())()()x f x f u x ϕϕ=.195.常用的近似计算公式(当x 充小时) (1)x x 2111+≈+;x nx n 111+≈+; (2)(1)1()x x R ααα+≈+∈; x x-≈+111;(3)x e x +≈1; (4)x x l n ≈+)1(;(5)x x ≈sin (x 为弧度); (6)x x ≈tan (x 为弧度); (7)x x ≈arctan (x 为弧度)196.判别)(0x f 是极大(小)值的方法 当函数)(x f 在点0x 处连续时,(1)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0)(>'x f ,右侧0)(<'x f ,则)(0x f 是极大值; (2)如果在0x 附近的左侧0)(<'x f ,右侧0)(>'x f ,则)(0x f 是极小值. 197.复数的相等,a bi c di a c b d +=+⇔==.(,,,a b c d R ∈)198.复数z a bi =+的模(或绝对值)||z =||a bi +=199.复数的四则运算法则(1)()()()()a bi c di a c b d i +++=+++; (2)()()()()a bi c di a c b d i +-+=-+-; (3)()()()()a bi c di ac bd bc ad i ++=-++; (4)2222()()(0)ac bd bc ad a bi c di i c di c dc d+-+÷+=++≠++.200.复数的乘法的运算律 对于任何123,,z z z C ∈,有 交换律:1221z z z z ⋅=⋅.结合律:123123()()z z z z z z ⋅⋅=⋅⋅. 分配律:1231213()z z z z z z z ⋅+=⋅+⋅ . 201.复平面上的两点间的距离公式12||d z z =-=(111z x y i =+,222z x y i =+).202.向量的垂直非零复数1z a bi =+,2z c di =+对应的向量分别是1OZ,2O Z ,则 12OZ OZ ⊥ ⇔12z z ⋅的实部为零⇔21zz 为纯虚数⇔2221212||||||z z z z +=+⇔2221212||||||z z z z -=+⇔1212||||z z z z +=-⇔0ac bd +=⇔12z iz λ= (λ为非零实数).203.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20ax bx c ++=, ①若240b ac ∆=->,则1,22b x a -±=;②若240b ac ∆=-=,则122bx x a==-;③若240b ac ∆=-<,它在实数集R 内没有实数根;在复数集C 内有且仅有两个共轭复数根240)2x b a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