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与概率》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与概率》教案

统计与概率》教案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P96-99例1。

教学目标1 .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

使学生加深认识统计的意义,进一步认识统计表,掌握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的方法,能根据统计表作简单的分析。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简单的统计图,明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和作用,能在看懂统计图内容的基础上作简单的分析。

能解决统计与概率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运用统计图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灵活应用统计与概率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小黑板、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提示课题统计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我们在做一些事情之前,先要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再做决定。

例如,学校为了了解学生体质健康的情况,就需要收集学生身高、体重等数据。

统计就是帮助人们整理和分析数据的知识方法。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统计与概率的知识。

板书课题:统计与概率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1.总体回顾。

师:我们以前都学过哪些统计的知识?(1)组织学生独立回答。

(2)教师做适当评价和补充。

学生可能的回答有:我们学过简单的统计表,还有统计图。

统计表里分为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

统计图里分为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引导学生说一说上述统计图表的优缺点。

2.学生自主整理。

师:同学们说的很全面,我们以前学习了这么多关于统计的知识,现在就请同学们用你们喜欢的方法,把这些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下。

(1)独立整理。

(2)组内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小组活动)(3)交流汇报。

(师多找几个小组汇报,在对比中引导学生完善知识结构,优化整理方法,并完善板书。

)3.师:谁知道统计知识有什么用处?(1)找不同学生独立回答。

教师做适当评价和补充。

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经常需要用到统计知识。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说课稿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说课稿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概率论的初步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章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概率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大量的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统计和概率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章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概率论的初步概念,对于一些基本的统计方法和概率计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统计方法和概率计算,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时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概率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分析和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和概率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认识到统计和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复杂的统计方法和概率计算,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掌握统计和概率的知识。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统计图表和概率计算器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统计和概率的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统计和概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统计学知识教学:通过实例分析和讲解,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概率论知识教学:通过实例分析和讲解,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3.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3.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分组进行一次统计项目,如调查班级学生的阅读喜好,整理数据,制作统计图表,并撰写分析报告。
2.作业反馈:
(1)基础作业:
-批改作业时,关注学生对统计与概率基本概念的理解是否准确,如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方法是否正确。
-针对学生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如数据不准确、分析不透彻等,给出具体改进建议。
(2)提高作业:
2.统计与概率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统计与概率的定义,包括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方法,以及概率的基本原理。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与概率在实际中的应用和作用。
3.统计与概率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统计与概率的特性和重要性。
答案示例:
解答:总共有5+3+2=10个球,取出红球的概率为5/10=0.5。
3.题型三:统计图分析
问题描述:以下是某商店一周内每天销售量的条形图,分析销售量的变化趋势。
答案示例:
解答:从条形图可以看出,周二、周三的销售量较高,周末销售量相对较低,可能是由于周末顾客购买意愿下降。
4.题型四:事件概率问题
板书设计
一、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
1.数据的收集
2.数据的整理
3.数据的描述
4.数据的分析
5.概率的定义
二、统计与概率的应用
1.数据收集与整理
-调查问卷设计
-数据整理方法
2.概率计算
-概率公式
-概率问题的实际应用
3.统计图分析
-常见统计图类型
-统计图分析方法
4.事件概率问题
-概率问题的求解方法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6.3 统计与概率》2-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6.3 统计与概率》2-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6.3 统计与概率》2-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第三节“统计与概率”的内容,主要包括利用统计图表展示数据,以及通过数据分析和概率计算,对事件的可能性进行判断。

这部分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对统计和概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统计知识,能够理解条形图、折线图等统计图表的表示方法,对概率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较弱,需要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统计图表的表示方法,能够选择合适的图表展示数据。

2.通过对数据的分析,能够判断事件的概率大小。

3.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条形图、折线图等统计图表的表示方法,能够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图表。

2.难点: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判断事件的概率大小,以及实际应用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和练习法,通过实例讲解、小组讨论和课堂练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统计图表的案例和练习题。

2.准备投影仪和教学课件。

3.准备小组讨论的道具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统计案例,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统计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投影仪展示不同的统计图表,如条形图、折线图等,让学生了解各种图表的表示方法,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图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每组选择一个统计案例,尝试利用所学知识制作相应的统计图表,并分析图表中的数据。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通过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关于统计图表的题目,检验他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5.拓展(10分钟)利用概率知识,让学生判断一些事件的概率大小,并通过实际操作,验证他们的判断。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3 统计与概率》3-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3 统计与概率》3-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3 统计与概率》3-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中的《6.3 统计与概率》是本册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学会用概率来描述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通过实际问题来提高学生运用概率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概率,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生活中的随机事件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概率方面的知识还较为薄弱,需要通过具体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概率的概念,提高学生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学生对于探究问题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理解概率的意义。

2.培养学生运用概率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概率的概念和求法。

2.运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探究法、案例教学法等,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例和问题。

2.准备概率计算器或纸牌等教具。

3.准备小组讨论的场地和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抛硬币游戏,引导学生认识概率。

提问:抛硬币时,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概率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实际问题,如:一个袋子里有5个红球,3个蓝球,2个绿球,随机从中摸出一个球,求摸到红球、蓝球、绿球的概率分别是多少?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问题,运用概率的知识来解决。

教师巡回指导,为学生提供帮助。

4.巩固(5分钟)请各组代表汇报本组的问题及解题过程,让大家共同讨论、分析,从而巩固概率的知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在生活中应用概率的情况,如:天气预报中提到的降雨概率、彩票中奖的概率等。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

整理和复习统计与概率【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进一步认识统计表,掌握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的方法,学会进行简单统计,加深对平均数的认识,体会统计量的特征和使用范围。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让学生系统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体会统计量的特征和使用范围。

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揭示课题提问: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统计知识?为什么要做统计工作?2.引入课题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常需要对一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这样就需要进行统计。

在进行统计时,又经常要用统计表、统计图,并且常常进行平均数的计算。

今天我们开始复习简单的统计,这节课先复习如何设计调查表,并进行调查统计。

二、整理归纳收集数据,制作统计表。

教师: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六(2)班建立“手拉手”班级,你想向“手拉手”的同学介绍哪些情况?学生可能回答:(1)身高、体重(2)姓名、性别(3)兴趣爱好为了清楚记录你的情况,同学们设计了一个个人情况调查表。

课件展示:为了帮助和分析全班的数据,同学们又设计了一种统计表。

六(2)班学生最喜欢的学科统计表组织学生完善调查表,怎样调查?怎样记录数据?调查中要注意什么问题?组织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再集体评议。

组织学生在全班范围内以小组形式展开调查,先由每个小组整理数据,再由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

填好统计表。

统计图1.你学过几种统计图?分别叫什么统计图?各有什么特征?条形统计图(清楚表示各种数量多少)折线统计图(清楚表示数量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清楚表示各种数量的占有率)教师:结合刚才的数据例子,议一议什么类型的数据用什么样的统计图表示更合适?组织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

2.教学例4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例4。

(1)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小组交流。

重点汇报。

如:从扇形统计图可以看出,男、女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率;从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男、女生分别喜欢的运动项目的人数;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自己的综合表现满意人数的情况变化趋势。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精选15篇)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精选15篇)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篇1教学目标:1、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体现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在运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发展统计观念教学准备: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的六(1)班建立手拉手班级。

你准备怎样向他们介绍我们班的情况呢?(1)列出几个你想调查的问题,全班交流后,选择3个问题开展调查。

(2)你需要收集哪些数据?与同伴交流收集数据的方法。

(3)实际开展调查,把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

(4)分析上面的数据,,你能够得到到哪些信息?【设计意图】教师注重在以下方面引导:第一,调查问题的提出。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调查他们在以下比较感兴趣的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提出的问题的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没有采纳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

第二,组织讨论需要收集那些数据以及收集数据的方法。

第三,组织小组有效的开展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活动。

统计活动往往需要小组合作进行,教师应引导学生讨论小组如何分工、如何实施调查和记录数据、如何整理数据等。

第四,组织学生对数据进行比较充分的讨论。

第五,引导学生回顾统计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在统计活动中我们一般经历“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决策”的过程。

二、收集在生活中应用统计的例子,并说说这些例子中的数据报告诉人们哪些信息?例如,调查我们班级近视情况,这个统计活动既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统计观念,也可以引导学生探讨近视的原因,改善不良习惯。

也可以选择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姓氏、喜欢的颜色等开展统计调查。

【设计意图】重点让学生体会本次统计数据给我们带来的信息,从而引导做出相应的决策。

三、教师空间(针对班级情况适当补充)作业设计:教师可以组织一次班会活动,目的是增进同学之间的互相了解和交流。

首先让学生们自己选题,希望了解哪些信息:“同学们每天怎么来上学?”;“同学们喜欢读哪类图书?”;“同学们的爱好是什么?”;“我们最喜爱的运动是什么?”;“我们最喜爱的动物是什么?”……然后让学生们分组去调查收集数据,用表格归纳整理,并且制成统计图。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6单元 第3课时《统计与概率》 人教版 (2)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6单元 第3课时《统计与概率》 人教版 (2)

《统计与概率》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统计与概率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点:1. 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2. 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对统计与概率的理解和应用。

2. 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统计与概率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统计与概率知识,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2. 提问:你们知道统计与概率有什么用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二、讲解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10分钟)1. 讲解统计的定义和作用,如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等。

2. 讲解概率的定义和作用,如预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决策等。

三、讲解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方法(10分钟)1. 讲解如何收集数据,如问卷调查、观察法等。

2. 讲解如何整理数据,如制作表格、图表等。

3. 讲解如何分析数据,如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四、案例分析(10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个案例,让学生分析数据并解答问题。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统计与概率知识进行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

五、课堂练习(10分钟)1.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统计与概率知识进行解题。

六、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统计与概率的重要性和应用。

2. 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统计与概率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来理解和应用统计与概率知识。

同时,我也注重课堂练习的设置,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的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统计与概率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统计与概率的理解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这些学生的个别辅导。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教案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教案1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教案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的《统计与概率》单元主要内容包括: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概率的计算等。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继四年级的概率学习之后,进一步深化对概率的理解和应用。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会用概率的观念来解释生活中的随机现象,会计算简单的概率,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概率基础,对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有一定的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对概率计算的应用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能力也各有差异,部分学生对统计图表的绘制和分析还不够熟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会用概率的观念来解释生活中的随机现象。

2.学生会计算简单的概率,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理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会用概率的观念来解释生活中的随机现象。

2.难点:学生能计算简单的概率,并应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等。

2.学具:学生手册、练习本、统计图表等。

3.教学资源:相关案例、视频、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随机现象,如抛硬币、抽签等,引导学生关注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实物展示,呈现一组实际数据,如调查问卷、体育比赛得分等,让学生感受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用概率的观念来解释这些现象。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简单的概率计算问题,如抛硬币、掷骰子等,学生独立完成,体会概率计算的方法。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共5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共5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共5篇)第一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整理和复习统计与概率【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进一步认识统计表,掌握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的方法,学会进行简单统计,加深对平均数的认识,体会统计量的特征和使用范围。

【教学重难点】重难点:让学生系统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体会统计量的特征和使用范围。

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 1.揭示课题提问: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统计知识?为什么要做统计工作? 2.引入课题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常需要对一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这样就需要进行统计。

在进行统计时,又经常要用统计表、统计图,并且常常进行平均数的计算。

今天我们开始复习简单的统计,这节课先复习如何设计调查表,并进行调查统计。

二、整理归纳收集数据,制作统计表。

教师: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六(2)班建立“手拉手”班级,你想向“手拉手”的同学介绍哪些情况?学生可能回答:(1)身高、体重(2)姓名、性别(3)兴趣爱好为了清楚记录你的情况,同学们设计了一个个人情况调查表。

课件展示:为了帮助和分析全班的数据,同学们又设计了一种统计表。

六(2)班学生最喜欢的学科统计表组织学生完善调查表,怎样调查?怎样记录数据?调查中要注意什么问题?组织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再集体评议。

组织学生在全班范围内以小组形式展开调查,先由每个小组整理数据,再由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

填好统计表。

统计图1.你学过几种统计图?分别叫什么统计图?各有什么特征?条形统计图(清楚表示各种数量多少)折线统计图(清楚表示数量的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清楚表示各种数量的占有率)教师:结合刚才的数据例子,议一议什么类型的数据用什么样的统计图表示更合适?组织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

2.教学例4 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例4。

(1)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小组交流。

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与概率》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与概率》教案、教学设计
-提问:“同学们,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了解这些数据呢?”引导学生思考统计与概率的作用。
-通过讨论,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统计与概率。
-激发学生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介绍统计图表的基本概念,讲解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方法,以及概率的基本计算。
2.教学过程:
-通过实例,讲解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常见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引导学生参与学校或社区的统计调查项目,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开展数学建模活动,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统计与概率知识。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统计与概率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教学过程: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数据,如班级同学的身高、体重、成绩等。
2.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统计图表、数据收集方法、统计学指标和概率计算等知识。
-教师进行点评,强调重点和难点,梳理知识体系。
-提醒学生注意统计与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数据分析能力。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和拓展,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统计与概率知识,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3.拓展作业:
-深入了解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如环保、交通等,收集相关数据,并运用统计与概率知识进行深入分析。
-结合所学知识,参加学校或社区的统计调查活动,将所学应用于实际,提高实践能力。
4.创新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与统计与概率相关的数学游戏或活动,并制定游戏规则。
-尝试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Excel、在线调查工具等,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6.3统计与概率》3-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6.3统计与概率》3-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6.3 统计与概率》3-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6.3 统计与概率》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概率思维。

本节课是本章的第三节,主要讲解利用图表来表示和分析数据,以及利用概率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据和概率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利用图表来表示和分析数据,以及利用概率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来理解和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利用图表来表示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2.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利用概率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概率思维。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利用图表来表示和分析数据的方法,以及利用概率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2.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采用实例分析和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道具,如统计图表、概率计算器等。

2.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统计和概率的兴趣。

例如:班级中有男生和女生,如何通过统计来分析男女生在各个学科的表现差异?2.呈现(10分钟):通过展示实例和相关的统计图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利用图表来表示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如何利用图表来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统计与概率)第3课时 人教版 (1)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统计与概率)第3课时 人教版 (1)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六单元(统计与概率)第3课时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概念,并能熟练计算。

2. 使学生能够运用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提高他们运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运用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 运用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理解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意义。

2. 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学生用书、练习本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统计知识,如:什么是统计?统计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众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a. 教师讲解众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

b. 教师举例说明众数的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2. 中位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a. 教师讲解中位数的定义: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位于中间位置的数。

b. 教师举例说明中位数的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3. 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a. 教师讲解平均数的定义: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b. 教师举例说明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三、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指出错误并进行纠正。

四、实际应用(10分钟)1. 教师给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进行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各组汇报解题过程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6.3《统计与概率》教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6.3《统计与概率》教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6.3《统计与概率》教案一. 教材分析《统计与概率》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6.3节主要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以及通过统计图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让学生初步接触概率,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和简单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观念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他们在学习中能主动探索新知识,通过实例了解统计的方法和过程。

但在概率方面,学生可能刚开始接触,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能通过统计图获取信息、分析问题;了解概率的基本概念和简单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提高学生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以及通过统计图获取信息、分析问题。

2.难点:概率的基本概念和简单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模板、概率计算器等。

2.学具:学生分组,每组一份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模板、概率计算器等。

3.教学资源:相关案例、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以及如何通过统计图获取信息、分析问题。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一份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模板,进行实际操作,绘制统计图,并尝试从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引导学生总结绘制统计图的方法和技巧。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统计与概率-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统计与概率-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 统计与概率-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统计与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和随机现象的初步认识。

二、教学内容1. 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2. 可能性的计算。

3. 概率的初步认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计算。

2. 教学难点:数据分析观念和随机现象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统计与概率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讲解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让学生了解事件可以分为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

3. 可能性的计算讲解可能性计算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实例掌握可能性计算的方法。

4. 概率的初步认识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概率的概念,理解概率是描述事件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

5. 课堂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和随机现象的初步认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同时,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七、教学资源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PPT课件、练习题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本节课教学内容共计2课时。

九、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用词严谨,确保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概念。

2.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和随机现象的初步认识。

3. 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完)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因为这是整个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效。

六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6.3 统计与概率》3-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6.3 统计与概率》3-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说课稿《6.3 统计与概率》3-人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习理解概率和统计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和统计分析。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统计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和数学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概率和统计的基本概念,学会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和统计分析。

2.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6.3 统计与概率》2.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电子白板、实物模型3. 学生:提前准备了概率统计相关知识的学生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老师: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数学课堂。

今天我们将学习的内容是“6.3 统计与概率”这一部分。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件和事物,而概率和统计正是帮助我们了解这些事件和事物的一种方法。

请你们举一个例子,你们在生活中是怎样运用过概率和统计的?学生:......老师:很好,那么接下来,我们将学习概率和统计的相关知识,让我们一起开始吧。

二、概率的认识(15分钟)1. 概念认知老师: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概率。

概率是指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通常用P(A)表示,它的取值范围是0到1之间。

P(A)越大,表示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现在我们来举一个例子,A同学下课后抛一枚硬币,出现正面的可能性是多少?请同学们想一想。

学生:50%或1/22. 计算概率老师:非常好!那么我们来计算一下,硬币出现正面的概率是多少呢?是的,答案是1/2或50%。

那么大家可以想一想,如果抛两次硬币,出现正面两次的概率是多少呢?请同学们自行计算一下。

(让学生自行进行计算)三、统计的认识(15分钟)1. 概念认知老师:接下来,我们来了解统计的概念。

统计是指对一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以便得出结论。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统计也是非常重要的。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统计与概率-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统计与概率-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统计与概率-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让学生理解概率的意义,学会用概率的方法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二、教学内容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2. 数据的描述和分析3. 概率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三、教学步骤1.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1.1 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数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

1.2 教学内容(1)让学生了解数据的来源,如调查、实验、观察等。

(2)介绍数据的分类方法,如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

(3)讲解数据的整理方法,如制作表格、绘制图表等。

1.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一次调查活动,收集与班级相关的数据,如身高、体重、成绩等,并整理成表格或图表。

2. 数据的描述和分析2.1 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描述和分析数据。

2.2 教学内容(1)讲解数据的描述方法,如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2)介绍数据的分析方法,如比较、分类、排序等。

(3)让学生了解数据之间的关系,如正相关、负相关等。

2.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分析调查活动中收集的数据,描述和分析数据的特点和规律。

3. 概率的意义和计算方法3.1 引入教师通过一些简单的概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概率的意义。

3.2 教学内容(1)讲解概率的定义,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介绍概率的计算方法,如列表法、树状图法等。

(3)让学生了解概率的性质,如加法原理、乘法原理等。

3.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概率实验,如掷骰子、抽卡片等,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并分析概率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作业和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方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课堂问答、作业和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对概率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的理解程度。

3. 通过课堂观察和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展现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6.4《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6.4《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6.4《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统计与概率》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它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统计和概率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六年级下册的《统计与概率》内容主要包括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如何通过概率来预测事件的可能发生性。

学生通过学习,能更好地理解生活中的随机现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和概率的基础知识,对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概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方面还存在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操作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以及概率的基本概念。

2.培养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概率的计算方法。

2.难点:概率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操作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概率的知识,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操作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教学素材和案例。

3.统计表和概率计算器。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抽奖游戏,让学生感受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师提问:“抽到一等奖的概率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如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以及如何用概率来表示事件的可能发生性。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具体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进行计算。

如:一个袋子里有5个红球,3个蓝球,2个绿球,学生计算摸出一个红球的概率。

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让学生在交流中巩固概率知识。

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概率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让学生举例说明,并引导学生运用概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和复习
统计与概率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统计的意义,进一步认识统计表,掌握整理数据、编制统计表的方法,学会进行简单统计,加深对平均数的认识,体会统计量的特征和使用范围。

【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让学生系统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一步认识平均数,体会统计量的特征和使用范围。

能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预测。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揭示课题
提问: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统计知识?为什么要做统计工作?
2.引入课题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常需要对一些数据进行分析、比较,这样就需要进行统计。

在进行统计时,又经常要用统计表、统计图,并且常常进行平均数的计算。

今天我们开始复习简单的统计,这节课先复习如何设计调查表,并进行调查统计。

二、整理归纳
收集数据,制作统计表。

教师: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六(2)班建立“手拉手”班级,你想向“手拉手”的同学介绍哪些情况?
学生可能回答:
(1)身高、体重
(2)姓名、性别
(3)兴趣爱好
为了清楚记录你的情况,同学们设计了一个个人情况调查表。

课件展示:
为了帮助和分析全班的数据,同学们又设计了一种统计表。

六(2)班学生最喜欢的学科统计表
组织学生完善调查表,怎样调查?怎样记录数据?调查中要注意什么问题?
组织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再集体评议。

组织学生在全班范围内以小组形式展开调查,先由每个小组整理数据,再由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

填好统计表。

统计图
1.你学过几种统计图?分别叫什么统计图?各有什么特
征?
条形统计图(清楚表示各种数量多少)
折线统计图(清楚表示数量的变化情况)
扇形统计图(清楚表示各种数量的占有率)
教师:结合刚才的数据例子,议一议什么类型的数据用什么样的统计图表示更合适?
组织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

2.教学例4
课件出示教材第97页例4。

(1)从统计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小组交流。

重点汇报。

如:从扇形统计图可以看出,男、女生占全班人数的百分率;
从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男、女生分别喜欢的运动项目的人数;
从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同学们对自己的综合表现满意人数的情况变化趋势。

(2)还可以通过什么手段收集数据?
组织学生议一议,并相互交流。

如: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实验活动等。

(3)做一项调查统计工作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组织学生议一议,并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并集体订正,使学生明确并板书:
a.确定调查的主题及需要调查的数据;
b.设计调查表或统计表;
c.确定调查的方法;
d.进行调查,予以记录;
e.整理和描述数据;
f.根据统计图表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和决策。

平均数
教师:什么是平均数?它有什么用处?
组织学生议一议,并相互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并组织学生集体评议。

使学生明确:平均数能直观、简明地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用它可以进行不同数据的比较,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

课件展示教材第97页例5两个统计表。

①提问: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学生思考后回答
②小组合作学习。

(课件出示思考的问题)
a.在上面两组数据中,平均数是多少?
b.不用计算,你能发现上面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大小吗?
c.用什么统计量表示上面两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
③小组汇报。

第一组数据:平均数是(1.40+1.43×3+1.46×5+1.49×10+1.52×12+1.55×6+1.58×3)÷(1+3+5+10+12+6+3)≈1.50(m)
第二组数据:平均数是(30×2+33×4+36×5+39×12+42×10+45×4+48×3)÷40=39.6(kg)
④用什么统计量表示上面两组数据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为什么?
组织学生议一议,相互交流。

学生汇报:上面数据的一般水平用平均数比较合适。

因为它与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都有关系。

三、课堂作业
教材第96页第3题。

教材第98页练习二十一第2~5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