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12大趋势
2015年旅游行业行业分析研究报告

旅游行业研究方法 行业总体概述 行业发展规律与运行特征 重点公司分析 总 结
2.
3.
4.
5.旅游行业ຫໍສະໝຸດ 究方法• 子行业概述——找出行业规律——主要指 标跟踪——估值方法选择
行业总体概述 二、旅游行业主要影响因素
短期影 响因素
景区门票价格、成本费用、季节因素、节 假日因素、自然灾害、大型活动、人民币 升值等
3、消费结构升级重塑旅游消费习惯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生活品质的提高,消费需求也从最初的食物、衣 着等生存需求逐渐升华至交通通讯、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的需求,必需消费 品占比逐渐降低,非必需消费逐渐成为主导。 消费结构升级重塑旅游消费观念,对旅游消费的提升作用显著。而作为 发展性、享受性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消费是人们在基本生活需要得到 保障之后而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消费需求。近年来旅游消费已经成为我国居 民消费的重要选择和组成部分。除2008 年受地震、金融危机等影响,旅游收 入同比增长率低于GDP 同比增长率以外,其他年度旅游收入增速均高于同期 GDP 增速,有力地证明了旅游业已经成为消费结构升级的典型受益行业之一。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有望从传统的奢侈消费转变为大众化消 费甚至是必需消费,消费结构升级将重塑居民旅游消费观念。
2、收入增长“两个同步”是内在驱动力
居民收入水平是决定旅游人数、旅游消费的关键因素。收入水平的提升 一方面带来了游客数量的迅速扩张,另一方面也刺激了人均旅游消费支出的 持续增长。 过去十年,我国居民收入一直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对拉动整个旅游市场 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但居民收入增速低于GDP 增速、贫富差距拉大、物价 水平居高不下等问题愈演愈烈,为旅游行业的发展埋下隐患,收入再分配改 革的启动势在必行。 “两个同步”战略,将显著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十二五”规划首次 提出“实现居民收入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步”。 “两个同步”的战略意味着我国居民将更加充分分享到经济高速成长的成果。 未来五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有望达到年均8%以上,居民收入增长将真正步 入一个“加速期”。旅游作为非必需消费品,将显著受益于居民收入水平的 普增,成为“富民”政策最利好的行业之一,旅游行业有望开启高增长的新 纪元。
2015年中国旅游业趋势分析_刘思敏 (1)

中国联合商报/2015年/3月/9日/第F04版趋势・综合2015年中国旅游业趋势分析刘思敏北京旅游学会副秘书长日前,在“智慧旅游与大数据・2014旅游行业高峰论坛”上,著名旅游专家、社会学者、中国旅游报首席评论员、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就2015年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分析。
一、旅游贸易逆差将继续扩大前一段时间,中国研究院公布了2013中外旅游服务的利差,并预言今年的旅游逆差将达到1000亿美元。
这个结论在媒体上引起了很大的关注度,环球时报发表了评论,还有一些著名的经济学者也对此发表了评论。
我的总体观点是,所谓的旅游服务的利差是一个伪命题。
为什么会有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是国际分工,而国际分工的基础是各自的行业优势。
所以到现在为止,从贸易平衡的理论上来讲,没有以行业来判断所谓的贸易平衡的。
你想想,中国和俄罗斯的能源贸易永远不可能平衡,中国和马尔代夫的旅游永远不可能平衡,就算马尔代夫的人每天都免费来中国,也不可能和我们平衡。
所以说以行业的平衡来看待贸易,我觉得本身是违反了经济学的基本常识。
这个意义何在呢?我在2005年就提出,中国旅游行业要摒弃创汇导向,要大力发展出境旅游。
如果让这个观点流行,可能会极大地影响我们旅游业的格局。
既然逆差这么大,我们又把逆差看成一个问题,那是不是就要缩小逆差?缩小逆差怎么办?外国人我们绑不来,那只有想法办把中国人送出去,实际上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就算我们目前1000亿的利差看起来不小,但是跟我们去年4万亿的外汇储备和4万亿的贸易总额帼比,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所以我们过高地估计了旅游贸易利差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反而会影响旅游拘决策,对于我们三大市场的互相促进将会是毁灭性的。
我们要认识到旅游服务贸易虽然不必追求平葑,但却是唯一可能平衡的行业,特别是在中美、中日这些大国之间。
所以我们不是说平衡不是好事,而是兑在现阶段不必追求旅游贸易的平暂,应该让三大市场齐头并进,特别黾非公务的出境旅游市场,应该积及地鼓励。
2015年旅游数据

2015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2015年,我国旅游业平稳较快发展。
国内旅游市场持续高速增长,入境旅游市场企稳回升,出境旅游市场增速放缓。
国内旅游人数40亿人次,收入3.42万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0.5%和13.0%;入境旅游人数1.34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136.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1%和7.8%;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17亿人次,旅游花费104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0%和16.6%;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13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
全年全国旅游业对GDP 的直接贡献为3.32万亿元,占GDP总量比重为4.9%;综合贡献为7.3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0.8%。
旅游直接就业2798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11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
一、国内旅游——全国国内旅游人数40.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5%。
其中:城镇居民28.1亿人次,农村居民11.9亿人次。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34195.1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3.0%。
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27610.9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6584.2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857.0元。
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985.5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554.2元。
——在春节、“十一”两个“黄金周”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9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661.3亿元。
二、入境旅游——入境旅游人数13382.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1%。
其中:外国人2598.5万人次,下降1.4%;香港同胞7944.8万人次,增长4.4%;澳门同胞2288.8万人次,增长10.9%;台湾同胞549.9万人次,增长2.5%。
——入境过夜游客人数5688.6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3%。
其中:外国人2028.6万人次,下降2.5%;香港同胞2709.0万人次,增长4.7%,澳门同胞466.6万人次,增长10.9%,台湾同胞484.4万人次,增长2.5%。
2015年我国旅游业发展回顾与展望

2015年我国旅游业发展回顾与展望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民生产业和幸福产业,是正在培育的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加快发展旅游业,是适应人民群众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对于扩就业、增收入,推动中西部发展和贫困地区脱贫致富,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生态环境改善意义重大,对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具有重要作用。
旅游业是全球最大的产业和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被称为“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与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产业。
旅游业与中国国民经济的109个产业、行业和39个部门相关联,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旅游业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相关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旅游业的发展。
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0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已经成为世界旅游大国,正在向世界旅游强国迈进。
同时,我国正处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期,实现与新四化融合成为旅游业重要的发展方针。
信息化作为新技术革命的主要内容,正在并将继续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发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旅游活动高度依赖信息资源,信息化是将旅游业培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主要技术支撑力量。
据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旅游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全年国内游客4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5%,国内旅游收入34195亿元,增长13.1%。
入境游客13382万人次,增长4.1%。
其中,外国人2599万人次,下降1.4%;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0783万人次,增长5.6%。
在入境游客中,过夜游客5689万人次,增长2.3%。
国际旅游收入1137亿美元,增长7.8%。
国内居民出境12786万人次,增长9.7%。
其中因私出境12172万人次,增长10.6%;赴港澳台出境8588万人次,增长4.4%。
2015年出境游行业简析

2015年出境游行业简析
一、目前我国出国游总人数体量较小,人口红利带来总人次增长和短线游将向长线游转型升级 (2)
二、对标美国,出国游有5倍增长空间,其中长线游有7倍空间 (6)
一、目前我国出国游总人数体量较小,人口红利带来总人次增长和短线游将向长线游转型升级
根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数据,2014年我国的出境游人数首次突破1亿人次,达到1.16亿人次;根据金棕榈咨询的调查数据显示,14年出境游数据为1.17亿人次。
数据的不同来自统计口径的差异性,国家旅游局主要采用的海关数据,而金棕榈咨询的数据来自全国1231家旅行社团队样本,包括全国百强社、特色旅游企业的调研结果及预测模型估算得出监测结果,两者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值得注意的是1亿多的出境游人次看起来庞大,但拆分各个目的地人数的时候会发现,其中六成以上的人次是去往港澳的,前去探亲的、充当水客的都大有人在,并不能真正反映居民出境旅游的需求,所以我们在计算行业天花板时,将低质量的港澳台数据剔除出去,用出国游替换了出境游。
2015年一带一路旅游行业简析

2015年一带一路旅游行业简析
一、消费升级、一带一路、互联网技术共同驱动,旅游行业进入发展新阶段 (2)
1、财富效应导致消费升级,旅游消费占比提升 (2)
2、“一带一路”大国崛起,出境游最大程度受益 (7)
3、移动互联网改造产业链,旅游生态圈成型 (8)
携程联合铂涛酒店、腾讯控股艺龙,OTA 酒店业的老大与老二合并,说明在行业快速成长的大背景下,融合在进一步加剧,白马龙头企业有望通过内生增长和资本扩张等多种方式最大程度的受益行业变革。
以上种种变化,无不为我们描绘了旅游板块极其promising 的投资前景
一、消费升级、一带一路、互联网技术共同驱动,旅游行业进入发展新阶段
1、财富效应导致消费升级,旅游消费占比提升
无论是历史经验还是经济模型都在告诉我们财富的增长将会改变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服务型消费的比例随着中产阶级的兴起正在不断扩大。
具体从中国的数据来看,随着人均GDP 的不断增长,代表生存性消费的食物类消费在家庭收入中的占比越来越小。
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划分标准,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自1996 年步入小康水平(<50%)、2000 年进入相对富裕阶段(<40%);中国乡村居民家庭自1981 年开始摆脱贫困线(<60%),于2000 年步入小康水平(<50%)、2012 年进入相对富裕阶段(<40%)。
2015年旅游业十大发展趋势

2015年旅游业十大发展趋势准备出游时,事先做好周密的计划是非常明智的。
现在开始考虑2015年的出行计划当然不算很早。
在预订下一次旅行的相关事宜之前,旅行者应该看一下2015年的旅游业发展趋势,这样才能做出真正经济实惠的旅游决定。
联合创始人及董事长Bob Diener先生,在其著作《聪明旅行者要知道的175个省钱方法》(The Savvy Traveler175 Ways to Save)中,阐述了2015年旅游业发展10大趋势:1. 因为经济的复苏,酒店价格和入住率将会提高,尤其是在大城市和高级酒店。
所以,对高端酒店做好对比研究,当然,最好提前预订。
2. 随着美国人开始在旅游方面消费的增加,去欧洲旅游的游客将会增多,欧洲内部的游客数量也会增加。
在旅游淡季去欧洲,既能避开高峰人流,费用也相对较低,因此会是不错的选择。
3. 提前预订这一趋势会继续保持,鼓励提前预订的促销活动会越来越多,比如某些在线旅游网站会推出的限时抢购:在几个小时的有限时间内,酒店将以促销优惠价提供订房、入住服务,预订会长期有效。
4. 特色度假方式会继续增多,并将更加主流化。
消费者越来越期望将兴趣爱好和旅游活动融合在一起,集中在环境、运动或温泉、瑜伽、健康等方面的旅行将会逐渐流行。
5. 同其他行业一样,旅游企业将寻找各种方式创造旅游机会,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独特性服务。
在2015年,供应商将试着适应和满足消费者的特殊需求和想法,创造一个双赢市场,这样,旅行者会越来越享受自己的旅行,供应商也会获得更多收益。
6. 2015年将会有更多的方式预订旅游出行,除了传统的方式之外,移动端的预订越来越受到青睐。
7. 从网上预订房间和机票,到使用移动设备办理入住,这一行业将实现消费者自助服务。
这意味着移动设备功能的自动化,比如,用全天24小时随时提供服务和自助入住手续代替客房服务。
8. 移动设备主导旅游。
航空和酒店运营商将不得不逐步适应移动设备用户的旅游需求:游客期望可以通过移动app完成预定、领取登机牌和执行其他所有功能。
2015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2015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2015年,我国旅游业平稳较快发展。
国内旅游市场持续高速增长,入境旅游市场企稳回升,出境旅游市场增速放缓。
国内旅游人数40亿人次,收入3.42万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0.5%和13.0%;入境旅游人数1.34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136.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1%和7.8%;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17亿人次,旅游花费104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0%和16.6%;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13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
全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直接贡献为3.32万亿元,占GDP总量比重为4.9%;综合贡献为7.3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0.8%。
旅游直接就业2798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911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2%。
一、国内旅游——全国国内旅游人数40.0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5%。
其中:城镇居民28.1亿人次,农村居民11.9亿人次。
——全国国内旅游收入34195.1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3.0%。
其中:城镇居民旅游消费27610.9亿元,农村居民旅游消费6584.2亿元。
——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857.0元。
其中:城镇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985.5元,农村居民国内旅游出游人均花费554.2元。
——在春节、“十一”两个长假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7.9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661.3亿元。
二、入境旅游——入境旅游人数13382.0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4.1%。
其中:外国人2598.5万人次,下降1.4%;香港同胞7944.8万人次,增长4.4%;澳门同胞2288.8万人次,增长10.9%;台湾同胞549.9万人次,增长2.5%。
——入境过夜游客人数5688.6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3%。
其中:外国人2028.6万人次,下降2.5%;香港同胞2709.0万人次,增长4.7%,澳门同胞466.6万人次,增长10.9%,台湾同胞484.4万人次,增长2.5%。
【推荐】2015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一、旅游行业逆势增长,消费服务概念深化1、旅游行业逆势增长,板块存在相对收益行业基本面方面,由于国内宏观经济疲软、增速下行压力加大,2015年上半年旅游行业延续平稳增长。
根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统计数据,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达20.24亿人次,同比增长9.9%;国内旅游消费达 1.65万亿元,同比增长14.5%,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的增速。
“三大游”中出境游依然表现亮眼,根据金棕榈发布的出境游数据,上半年我国出境游总人数持续增长,同比增加12.1%。
参考2014年年度数据,个人出行是支撑旅游行业增长的主力军,2014年我国因私出境共11003万人次,占比94.4%,同比增长19.6%。
2、消费升级引领消费服务概念,旅游行业掀起变革浪潮经济学的著名理论“财富效应”指出财富的增长将会显著改变消费者的消费偏好。
更针对性地阐述,当前中产阶级的兴起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服务型消费的比例正在不断扩大,旅游行业、乃至整个社会服务业正迎来巨大成长机遇;从更为宏观的层面看,消费结构升级将使消费成为我国下一阶段经济继续稳步增长的强大推动力。
新中国建立以来,居民消费结构转变的大趋势可以概括为:随着人均GDP的不断增长,逐渐由生存型消费转向发展型消费。
以恩格尔系数代表生存型消费的占比,据此一般将我国消费结构升级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其中21世纪初第三次消费结构升级以来服务消费占比大幅提升。
在转向发展型消费的大趋势下,消费的其他维度也正在经历升级,其中最为“性感”的莫过于从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的升级,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服务型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未来有望大幅提升,其内在逻辑主要为:(1)从存量角度看,超过了一定水平的人均收入值后,消费者普遍已拥有常规的耐用性消费品,而作为一次消耗品的服务消费仍旧保持足量的需求空间。
(2)从增量角度看,家庭由小康走向中产的时期,服务型消费收入弹性较大、具有极为可观的需求增量空间,尤其是旅游需求逐步转为刚需。
2015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2015年6月目录一、旅游市场基本面:稳健增长,出境游是亮点 (4)1.国内游:平稳增长 (4)2.入境游:逐渐恢复 (5)3.出境游:持续高增长 (6)二、旅游市场新变革:黄金十年背景下的发展机遇 (8)1.旅游大趋势:黄金十年趋势未变 (8)2.需求层面:散客化、休闲化、网络化 (12)3.政策层面:政策红利不断 (14)三、旅游细分领域:关注出境游、景区和免税 (16)1.景区:客流持续增长,关注交通改善 (16)(1)景区客流持续增长 (16)(2)关注景区交通改善 (17)2.酒店:压力大,关注国企改革和并购 (18)(1)新增供给增加,高端酒店竞争白热化 (18)(2)经济型酒店品牌精致分层 (20)(3)中端酒店市场战火四起 (20)(4)重点关注并购和国企改革 (21)3.旅行社:出境游市场是亮点 (22)(1)传统旅行社:掌控上游资源,扩宽下游渠道 (22)(2)出境游市场是亮点 (23)4.免税:政策进一步放宽 (24)(1)全球免税业处于快速发展期 (24)(2)我国免税市场规模不断增大 (25)(3)免税政策进一步放宽 (25)5.在线旅游:行业整合加快,出境游市场是热点 (26)(1)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26)(2)资本驱动,行业整合加快 (27)(3)出境游市场是争抢热点 (28)四、重点公司简况 (28)1.众信旅游:打造出境游综合服务平台 (28)2.宋城演艺:旅游演艺龙头打造O2O互动娱乐生态圈 (29)3.中青旅:景区模式受追捧,遨游网开拓空间 (30)4.中国国旅:免税+旅游+电商 (31)五、风险因素 (33)三大旅游市场:稳健增长,出境游是亮点。
2015 年,国内游市场进入稳定增长期,出境游快速发展。
预计2015 年出境游市场将保持25%以上的增长。
旅游业发展大趋势未变:关注需求层面的散客化、休闲化和网络化;政策红利不断。
居民收入和闲暇时间增加、便捷的交通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保障了旅游业的持续繁荣,我们认为旅游业还有十年的黄金机遇期。
2015年我国旅游业发展趋势分析

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今天举行,会议总结了2013年的旅游工作,同时,也对2014年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做了一个简要分析。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会上介绍,预计2013年全年中国的旅游收入可以达到2.9万亿元,国家的旅游人数达到了32.5亿人次,出境旅游的人也是越来越多的,达到了9730万人次,入境旅游的外汇收入达到了478亿美元,新增的旅游直接就业人员达到了50多万人。
2013年旅游法的出台和实施,标志着中国旅游业法制化建设实现了根本性的突破,进入了依法治旅、依法兴旅的新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旅游投资在快速的增长,2013年全国的旅游直接投资是达到了5144亿元,其中民间资本成为旅游投资的主力,大约占到了57%。
从全球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全球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呈现这样一些特点,首先是加快发展旅游业现在成为很多国家的战略决策,中国是把旅游业定位成了战略性的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来加以培育,出台了《旅游法》。
美国是发布了国家旅游发展战略,提出了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揽子措施,包括针对中国游客的签证便利化措施,同时还增派了50名的领事官员来华工作。
俄罗斯政府也是批准了2011-2018年的发展旅游业目标计划。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第二个特点就是旅游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持续提高。
第三个特点是世界旅游业的发展重心在逐步的东移,在2012年时,欧洲仍然是最大的入境旅游目的地,占全球的比重达到51.6%。
未来来看,预测亚洲的旅游市场国际有客接待量会占全球比重到2020年达到30%,2030年将超过36%,而欧洲的比重将分别会降到49%和41%。
另外,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旅游业还呈现了一个特点就是融合发展的趋势明显,在经济全球化的带动下旅游跨国界、跨领域、跨行业、跨产业、跨部门融合发展的趋势是日益明显了。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中国旅游业的外部环境进一步优化,同时大众化的旅游发展趋势更加明显。
同时,旅游业成为产业投资的热点领域,诸如上海迪士尼,它的总投资是290亿元,目前以已经完成了131亿元的投资;另外还有一笔大投资的项目就是,云南打造十大立体文化旅游项目,项目总投资是大约达到了2000亿元。
投融界:2015年旅游业趋势预测

投融界:2015年旅游业趋势预测3月25日,旅游攻略社区“马蜂窝”宣布完成了C轮融资,将把战略重心放在“自由行”上;而之前的2014年12月,面包旅游和路路行等都获得了千万美元级别的融资,旅游市场一如既往的受资本关注。
2015年五一小长假又快要到了,又是一个旅游季,作为旅游者输出国的中国,一直在影响着全球的旅游市场,中国游客一直是全球旅游市场的主力军。
在这五一旅游季即将带来之际,投融界小编为各位旅游爱好者整理了接下来的这2015年旅游行业的十二大发展趋势,及最佳旅游地选择。
九大发展趋势:1、目的地选择增多尽管2014年的中国游客89%都选择了亚洲境内游,而随着各大旅游网站在出境游预订市场的频繁操作,旅游目的地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分散。
2、免签地增多尽管中国游客去年“亨氏签证受限指数”排名较低,但2015年,在政府和旅行社的共同努力下,对中国免签的国家将会更多,签证将会更加容易。
3、中国企业收购增多:2014年,中国公司收购了诸多与旅游业有关的公司,如:安邦保险收购纽约华尔道夫饭店,锦江酒店收购法国卢浮酒店集团,复兴欲收购Club Med等,这些仅仅标志着收购的开始,将来将会有更多的收购动作发生。
4、中国酒店品牌崛起中国酒店品牌正在蓬勃发展,从经济酒店转型为豪华酒店。
北京首旅集团和凯宾斯基饭店集团旗下合资公司诺金集团,将推出国内首家超五星级品牌酒店——“诺金”。
大连万达将在伦敦、马达里、芝加哥、澳大利亚黄金海岸等各地开设万达酒店和度假村。
如家和锦江之星也在向东南亚扩张。
5、油轮行业高速发展亚洲北部地区拉动全球油轮行业的发展。
与此同时,我国厦门也延长了其油轮季,天津增设油轮码头,上海计划成立油轮公司,等等。
中国的旅游行业也在寻求多元化的油轮利益。
6、非洲市场受关注随着中国对于非洲商业利益的继续扩张,非常的领域市场也开始繁荣起来。
据调查,去年一年,非洲59个国家中,有28个国家的游客增长超过60%。
7、对客户和市场的分析更加精准8、高端市场蓄势待发中国出境游的对于高端市场的需求促使各国旅游局高端关注高端旅游市场的开发推广。
2015年中国旅游业报告

2015年中国旅游行业的发展前景分析2014,注定会被中国旅游行业深深铭记的一年。
行业潮流风起云涌,各类大事件层出不穷。
但这其中,任何一个潮流都比不上出境游市场突飞猛涨的势头和光鲜耀眼的形象。
截至2014年11月,中国内地公民当年出境游首破1亿人次。
下面是对2015年中国旅游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深刻地影响了全球旅游市场。
2015年,各大品牌和旅游机构将把中国游客不再看作购物者,而是真正当做旅行者。
2015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总结如下。
1、旅游目的地更加分散2014年前11个月,中国出境游游客达到1亿人次。
其中有70%去了香港、澳门、台湾,89%的中国游客都在亚洲境内。
尽管绝大多数中国游客都选择在亚洲内旅行,而更多有经验的游客都会通过直接飞行航线去更远的地方旅行。
同时,中国的各大在线旅游网站都想在出境游预定市场分更大一杯羹。
2、免签目的地增多尽管中国在2014年“亨氏签证受限指数”排名较低,与约且和科摩罗并列第83位。
在2015年,在政府和旅行社的共同努力下,对中国免签的国家会更多,签证将会变得更容易。
3、中国公司收购更多旅游业资产2014年,中国公司收购了很多旅游业相关公司,安邦保险以19.5亿美元的价格买下纽约华尔道夫饭店,锦江酒店收购欧洲第二大酒店公司法国卢浮酒店集团(Louvre Hotels Group),海航集团增持西班牙酒店集团NHHoteles股份,携程从皇家加勒比购买游轮,复兴欲收购Club Med,大连万达赴港进行IP〇,为旗下全球150个酒店融资。
而这一切仅仅是一个开始。
4、战略性商业协议激增今年,中外旅游行业合作成为热点。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合作包括:东方航空和澳洲航空,法国雅高与中国华住集团,中国航空和新西兰航空,锦江酒店和州逸酒店集团,首创置地和Pierre &Vacances-Center Parcs,穷游网和Airbnb,新加坡星网电子付款公司(NETS)和支付宝。
2015年全国及青海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全国及青海旅游行业分析报告一、旅游产业规划1、国家政策导向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整合设立一批国家公园”、“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等,为“十三五”时期我国旅游业发展确定了基本方针和重点任务。
更为重要的是《规划》明确“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系统、全面的建议。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必然是我国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2、青海省旅游规划“十三五”期间,青海将着力打造“一圈三线三廊道三板块”,形成以旅游目的地为主体,以点带面、以线连片的旅游布局。
到2020年,接待游客达到4000万人次,省外游客比重占到60%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达到500亿元,旅游人均消费达到1500元,旅游业直接从业人数达到16万人,间接从业人数超过80万人,实现旅游人数翻番,实现旅游收入翻番。
青海“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将主要围绕“一圈三线三廊道三板块”分进度、分重点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
其中,“一圈”是指打造环西宁两小时旅游圈;“三线”是继续加强青藏线、三江源(唐蕃古道)、祁连山等重点景区和线路建设;“三廊道”是指黄河旅游景观廊道、青海湖人文旅游景观廊道、祁连山风光生态旅游景观廊道;“三板块”是指柴达木旅游板块、三江源旅游板块、大年保玉则旅游板块。
二、旅游行业发展趋势1、全国市场2010年至2014年全国旅游人次: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2010年至2014年期间,入境旅客人次呈下降趋势,与之相反,国内居民出境人次和国内游客人次显著增加。
国内居民出境人次增长了86.9%,年均增长21.7%;国内游客人次增长了71.7%,年均增长17.9%。
2010年至2014年全国旅游收入: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2010年至2014年期间,国际旅游收入增长了24.2%,年均增长6.1%;国内游收入增长了140%,年均增长35.2%。
2011-2015年旅游行业研究报告

主要结论◆“十二五”期间旅游行业将迎来高速发展我国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社会保障体系、工作时间制度等不断完善,经济发展由投资、出口拉动向由投资、出口、消费协调拉动转变。
在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费观念转变、政策利好的背景下,“十二五”期间旅游业将迎来高速发展。
我们预测“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业收入将保持年均15%的速度增长,到2015年,我国旅游业收入将达到3.15亿元人民币。
◆我国旅游市场呈多层次发展格局旅游市场大概可分为:高、中、低端三种。
高端中端低端市场特点旅客消费能力强、进入门槛高、市场空间大多元化、综合性需求消费能力强追求体验性严重依赖景区资源停留时间短消费结构单一细分市场度假游、出境游、商务会展游休闲度假游自驾游市场自由行市场景区观光游由于我国贫富差距大、地区发展不平衡,使我国旅游市场上三种层次同时存在。
但是我国目前旅游市场主要处于“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层次。
◆重点关注两条主线:“景区+休闲娱乐”、主题类旅游公司。
“景区+休闲娱乐”类公司应重点关注新景区资源的整合能力和景区纵深开发能力。
主题类旅游公司主要关注免税业务公司和游轮业务公司,其中我们更看好免税概念。
◆重点公司推荐:宋城股份、西藏旅游、中国国旅目录一、“十二五”期间旅游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4)1.1 人均收入水平与旅游业收入呈正相关 (4)1.1.1 城市化有利于提高旅游业收入 (4)1.1.2 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有利于提高居民整体收入水平 (5)1.2 消费观念的转变对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 (6)1.2.1 建全社会保障体系,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 (6)1.2.2 消费结构变化,消费观念转变的基础 (7)1.2.3 闲暇时间增加,有利于消费观念改变 (8)1.3 政策利好是旅游业发展的最直接动力 (8)二、行业基本条件的改善有助于旅游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9)2.1 旅游市场呈多层次协同发展格局——高中低端市场布局已经形成 (9)2.1.1国际经验表明:人均收入水平决定旅游市场升级 (9)2.1.2旅游市场多层次格局满足了各阶层旅游消费需求 (10)2.2 高铁时代的到来是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催化剂 (10)三、旅游行业投资路线一——“景点+休闲度假” (11)3.1目前我国旅游业仍以观光休闲为主 (11)3.2 旅游业细分市场选择路径——景区类旅游公司将是旅游业发展最大受益者 (12)3.2.1 目前景点类上市公司的盈利模式——景区业务+旅游服务业+特色业务 (13)3.2.2景点类上市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15)发展战略一:新景点资源整合+旧景区资源深度开发 (15)发展战略二:景区资源深度开发——“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一体化 (15)方案比较:实施战略一的公司发展潜力更大 (15)3.3 “景点资源整合+景区深度开发”类上市公司分析——重点推荐“宋城股份”、“西藏旅游” (16)3.3.1 盈利模式可复制性打开想象空间——宋城股份 (16)3.3.2 “新自然景区”业务扩张——西藏旅游 (17)四、旅游行业投资路线二——“主题性”旅游上市公司 (19)4.1 海南离岸免税概念——免税业务——中国国旅 (19)4.2 游轮旅游类上市公司——世纪游轮 (20)一、“十二五”期间旅游业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1.1 人均收入水平与旅游业收入呈正相关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剔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实际增长7.8%。
2015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旅游行业分析报告2015年9月目录一、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4)1、行业主管部门 (4)2、行业协会 (4)3、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4)二、行业发展情况 (9)1、国内旅游行业整体概况 (9)2、出境游市场的发展情况 (11)3、旅行社行业概况 (12)三、行业发展趋势 (13)1、休闲旅游为消费升级的必然之选 (13)2、在线旅游渗透率逐步提升 (15)四、行业市场化程度 (17)五、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18)1、上游行业 (18)2、下游行业 (18)六、行业壁垒 (19)1、出境游经营资质准入壁垒 (19)2、品牌壁垒 (19)3、上游资源壁垒 (20)4、下游渠道壁垒 (20)5、技术壁垒 (20)6、服务质量与产品壁垒 (21)7、资金壁垒 (21)七、行业风险特征 (21)1、市场风险 (21)2、技术风险 (22)3、政策风险 (22)4、人才风险 (22)八、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23)1、有利因素 (23)(1)宏观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消费升级 (23)(2)消费者的出游时间有保障 (23)(3)交通网络的全覆盖使旅游更为便捷 (24)(4)信息技术的发展降低交易成本 (25)2、不利因素 (25)(1)外部事件因素 (25)(2)旅游行业的无序竞争 (26)九、行业市场规模 (26)十、行业季节性、区域性特征 (27)1、行业周期性 (27)2、行业区域性 (27)3、行业季节性 (28)一、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1、行业主管部门我国对旅游行业的管理采取政府部门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
国家旅游局是我国旅游行业的国家监督管理机构,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旅游局(委)是地方旅游行业的主管部门。
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对旅行社进行监督和管理。
作为国务院主管旅游工作的直属机构,国家旅游局的主要职能是:研究拟定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规划;协调各项旅游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保证旅游活动的正常运行;研究拟定国际旅游市场开发战略;培育和完善国内旅游市场;组织旅游资源的普查工作;研究拟定旅游涉外政策;制订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制度和等级制度并监督实施等。
2015年旅游景区行业简析

2015年旅游景区行业简析一、行业管理 (2)1、行业监管体制和主管部门 (2)2、产业政策 (5)二、行业周期性、季节性、区域性等特征 (6)1、周期性 (6)2、季节性 (7)3、区域性 (7)三、市场规模 (8)1、市场供求状况及变动原因 (8)2、行业内竞争格局和市场化程度 (10)四、行业风险特征 (12)1、宏观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 (12)2、突发事件的影响 (12)五、行业主要企业 (13)一、行业管理1、行业监管体制和主管部门旅游行业的监管体制为政府部门监管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
行业内主管部门主要有:国家旅游局是国务院主管旅游工作的直属机构。
机构职能主要有:统筹协调旅游业发展,制定发展政策、规划和标准,起草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和规章并监督实施,指导地方旅游工作;制定国内外旅游市场开发战略,指导驻外旅游机构;组织旅游资源普查、规划、开发和保护工作;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监督管理服务质量、维护旅游消费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推动旅游国际交流与合作,承担与国际旅游组织合作事务;指导对港澳台旅游市场推广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旅游人才规划,指导旅游培训工作等。
国家旅游局的下级行政设置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下设省、市(州)、县旅游局三级地方旅游行政管理体系,负责当地旅游管理工作具体事务。
中国旅游协会是由中国旅游行业的有关社团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在平等自愿基础上组成的全国综合性旅游行业协会,具有独立的社团法人资格。
中国旅游协会经国务院批准,受国家旅游局领导,受民政部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主要职能有:对旅游发展、管理体制、市场动态等调研,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向主管部门反映会员愿望和要求,向会员宣传政府政策等;订立行规行约并监督遵守,维护市场秩序等。
在中国旅游协会指导下,有4个相对独立开展工作的专业协会:中国旅行社协会、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中国旅游车船协会和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分别对旅行社、饭店、旅游车船、景区进行管理规范。
2015年旅游行业研究报告

2015年旅游行业研究报告2015年7月目录、2014 年出境游和国内游持续高增长、入境游首次下降 (6)1、出境游:持续高增长态势 ........................................................................................... 7..( 1)出境游有望向二三线城市渗透 (8)( 2)出境游频次有望提升 (9)2、入境游:2014年微弱增长,预计2015 年将首次出现下降 (10)3、国内游:预计出现高增长 ........................................................................................... 1..1、细分行业展望................................................................................................................................... 1..2 .1、免税:离岛免税政策再次放宽、入境免税店有望获批 (12)( 1)中国免税市场维持高景气度 (13)①................................................................................................................................................中国免税市场格局:双寡头格局短期内仍将持续 (14)( 2)海南离岛免税保持高增长 (15)( 3)政策新突破离岛免税迎来增长新契机 (17)2、休闲度假景区:“需求拉升+重游率”支撑出游人数高增长,外延扩张空间丰富 ...................................................................................................................................... 1..9..( 1 )宋城演艺 (20)(2)中青旅 (21)3、在线旅游:资本泡沫催生行业高增长、“产品+服务”双重竞争 (24)( 1 )中国在线旅游增速稳定 (24)(2)在线旅游投融资继续火热,资本催生行业高增长 (24)(3)中国在线旅游市场:机票 +酒店仍为核心基石 (26)①在线机票市场:巨头撑起大半江山航司连续降佣触发新局面 26②在线酒店市场:市场空间广阔,寡头博弈侵蚀行业利润空间 29③酒店业应对 OTA 行动的策略:竞争与合作 (32)④在线度假市场:持续高增长,行业竞争格局较为开放 (33)1 )阿里旅行领跑在线签证市场 (34)2)途牛领跑在线跟团游市场 (35)3)携程领跑在线自助游市场 (35)(4)201 5年在线旅游重大投资事件分析 (36)1)对在线酒店市场的影响 (36)2)对在线机票市场的影响 (40)(5)在线旅游市场 2015 年前景展望 (42)① .......................................................................................................................................... 线上线下融合与双向渗透趋势加剧 (42)② ............................................................................................................................................... 行业巨头坚定延续“大而全”战略,加速“资本+资源”扩张 (43)③ .......................................................................................................................................... 垂直细分市场中小 OTA 具备发展空间和潜力 (44)4、自然景区:交通改善提升客流弹性....................................................................................................................................................... 4.. 5( 1)客流弹性源自交通改善 (45)( 2)景区门票、索道提价难度较大、营收依靠客流增长驱动 (46)5、酒店行业:经济型酒店巨头格局稳定,龙头聚焦中档酒店市场 (48)( 1)经济型连锁酒店 (48)① .......................................................................................................................................... 行业巨头格局稳定 (48)② ............................................................................................................................................... Revpar总体平稳,轻资产模式提升盈利能力 (49)(2)中档酒店:经济型酒店向上突围,加速发展中档酒店 (50)①散客化比例提升 +人均旅游消费支出上升支撑,市场潜力巨大 (50)②经济型酒店向上突围,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 (51)③中档酒店定价区间更具弹性 (51)(3)高端酒店:受制于行业景气度,遭遇严峻困境 (52)(4)2015年酒店业展望 (52)①国企改革积极推进优化改善酒店业经营模式 (52)②经济型酒店转战中端酒店市场 (53)③境外游升温引起中企海外酒店投资潮 (53)④“互联网 +”助力酒店业迈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53)6、餐饮行业:行业继续承压,连锁快餐增速较好.................................................... 5. 3( 1 )行业继续承压, 201 5年或迎来回暖 (53)三、主题投资机会........................................................................................................................................ 5..7.1、出境游、在线旅游、目的地服务....................................................................................................................................................... 5.. 7(1 )出境游市场火爆,以自由行游客为主 (57)(2)后端资源整合,抢占目的地服务市场 (58)(3)在线旅游市场高增长, OTA 进入负利润时代 (59)(4)重点企业:众信旅游、中青旅、腾邦国际、易食股份 (61)2、迪斯尼............................................................................................................................ 6..2.(1)历史经验回顾: 2008年北京奥运会 (63)(2)历史经验回顾: 2010年上海世博会 (65)( 3)迪斯尼:客流带动效应将远超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 (66)( 4)迪士尼对周边产业带动作用 (67)①品牌效应延伸 (67)② ......................................................................................................................................... 投资拉动 67③ ......................................................................................................................................... 客流拉动 673、国企改革提速............................................................................................................... 6..8.( 1)国企改革已进入制度制定阶段 (68)( 2)国企改革模式探索 (70)①上海:锦江股份一一引入战投,整合资源 (70)②江苏:汇鸿股份一一整体上市,引入战投 (71)③广州:广州友谊一一资产注入,主业转型 (72)(3)国企改革前景展望 (73)①金陵饭店 (73)②岭南控股 (75)2015下半年,中国旅游业仍处于黄金增长期。
2015全国旅游规划发展工作会 5A景区不再终身制

2015全国旅游规划发展工作会5A景区不再终身制3月30日,2015年全国旅游规划发展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会议围绕“新常态下旅游业发展新形势和新使命”的主题,研究部署了区域旅游发展、景区管理、产品开发、项目投资等重点工作。
区域旅游一体化规划是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促进区域旅游一体化的重要保障。
国家旅游局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说,今年在编制好“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将重点抓好“一带一路”、京津冀、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等重点区域旅游规划,启动浙闽皖赣和粤港澳2个经济旅游圈规划、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及武陵山、秦巴山、大别山、大年保玉则4项区域旅游规划。
规划编制重在推动形成互惠共赢、有效协作的新机制,推进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
目前,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规划已纳入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内容和2015年工作要点,包括安徽省在内的沿线11个省、直辖市正参与编制工作,规划预计于今年7月底完成;浙闽皖赣旅游经济圈规划是全国旅游工作会议确定的年度任务;大别山区域旅游规划,国家旅游局委托安徽省牵头,与相关省区市联合编制。
此外,今年旅游景区还将试点开展景区责任险联合投保。
除了继续抓好A 级景区创建外,旅游部门还将重点开展旅游度假区、特色旅游目的地创建和乡村游产品开发。
其中今年年内将完成首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认定,并在少数城市启动国家旅游休闲区试点。
7月1日前全国所有5A景区完成最大承载量核定西湖见人不见桥,故宫人山人海,三亚海滩上演“煮饺子”……每逢出游高峰期,重点景区“挤成一锅粥”的场景为广大游客诟病。
对此,本次会议提出,今年7月1日前,所有5A级景区完成最大承载量核定工作,由国家旅游局一次性向社会公布。
去年年底,国家旅游局发布了《景区最大承载量核定导则》行业标准,并将于今年4月1日起实施。
游客承载达80%,景区要启动应急预案景区游客量达到最大承载量的80%时,就应向社会公告并同时向当地政府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同时,景区自身要立即停止售票,并对外发布提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二大趋势
中国深刻地影响了全球旅游市场。
2015年,各大品牌和旅游机构将把中国游客不再看作购物者,而是真正当做旅行者。
2015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十二大趋势:
一、旅游目的地更加分散
2014年前 11个月,中国出境游游客达到 1亿人次。
其中有70%去了香港、澳门、台湾,89%的中国游客都在亚洲境内。
尽管绝大多数中国游客都选择在亚洲内旅行,而更多有经验的游客都会通过直接飞行航线去更远的地方旅行。
同时,中国的各大在线旅游网站都想在出境游预定市场分更大一杯羹。
二、免签目的地增多
尽管中国在 2014年“亨氏签证受限指数”排名较低,与约旦和科摩罗并列第 83位。
在 2015年,在政府和旅行社的共同努力下,对中国免签的国家会更多,签证将会变得更容易。
三、中国公司收购更多旅游业资产
2014年,中国公司收购了很多旅游业相关公司,安邦保险以 19.5亿美元的价格买下纽约华尔道夫饭店,锦江酒店收购欧洲第二大酒店公司法国卢浮酒店集团(Louvre Hotels Group),海航集团增持西班牙酒店集团 NH Hoteles 股份,携程从皇家加勒比购买游轮,复兴欲收购 Club Med,大连万达赴港进行 IPO,为旗下全球 150个酒店融资。
而这一切仅仅是一个开始。
四、战略性商业协议激增
今年,中外旅游行业合作成为热点。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合作包括:东方航空和澳洲航空,法国雅高与中国华住集团,中国航空和新西兰航空,锦江酒店和州逸酒店集团,首创置地和 Pierre & Vacances-Center Parcs,穷游网和Airbnb ,新加坡星网电子付款公司(NETS)和支付宝。
马来西亚的 LCC Air Asia 也将寻找中国合伙人列为优先事项。
五、中国酒店品牌崛起
2014年,Hotels 杂志将如家列为世界第九大酒店(锦江第十)。
从经济型酒店到豪华酒店,中国酒店品牌都在蓬勃发展。
在 2014年锦江成功开设中等规模酒店 Metropolo 后,2015年在上海中心大厦高层揭幕 J Hotel。
北京首旅集团和凯宾斯基饭店集团旗下合资公司诺金集团也将推出国内首家超五星级品牌酒店—“诺金”。
大连万达将会伦敦、马达里、芝加哥、澳大利亚黄金海岸等各地开设万达酒店和度假村。
如家和锦江之星也在向东南亚扩张。
六、中国次级机场发挥重要作用
投资 800亿人民币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还在建设中,而中国大型机场的容量已经达到了极限,很多航线都开到了中国二线城市。
The Centre for Aviation 指出,2015年,每天会有 11条到达中国二线城市的国际长途航班,从 2010年的 4对城市增加到 26对。
在 2015年,包括荷兰皇家航空、德国汉莎航空、阿提哈德航空、卡塔尔航空、英国航空和美国联合航空在内的 8个航空公司将开设次级航线,以及五条飞往中国的航线。
七、对美国旅游重要一年
美国将会迎来大批中国游客。
2014年前 9个月,赴美中国游客达 177万人次,同比增长 21%,全年游客人数预计将从 2013年的 190万增长到 200万人次。
游客、商务、留学生赴美签证有效期延长到十年将会带来更多的国际航线、游客、海外房产购买者以及投资者。
八、邮轮行业高速扩张
国际邮轮协会表示,亚洲北部地区拉动全球邮轮行业的发展。
该区域的邮轮更大,主要邮轮商在中国的营销预算也更高。
与此同时,厦门延长了其邮轮季,天津增设了邮轮码头,青岛计划开设通往迪拜的航线,上海计划成立自己的邮轮公司,南京计划建设邮轮码头。
中国的旅行社也在寻求多元化的游轮利益:携程购买了一艘邮轮,春秋航空明年也将签约 15艘邮轮。
九、瞄准非洲市场
中国在非的商业利益继续扩张,旅游业也会繁荣起来。
航空信息和数据解决方案公司O.A.G 表示:“在 2015年,我们期待中国与非洲双向旅游都会增长,中非旅游市场都会增长。
”从 2013年9月到 2014年9月,59个非洲国家中,有28个国家游客的增长超过 60%。
据中国媒体报道,2014 非洲最受中国游客欢迎的地方是南非、埃及、坦桑尼亚、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
十、更精准的客户和市场分析
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加坡旅游局会定期调查中国旅游者并分析新出现的趋势。
2014年,芬兰旅游局出版了分析中国出境游客的实证调查。
在 2014年中国出境游研究所举办的“欢迎中国出境游客的网络研讨会”上,意大利的展示中包含了一项中国游客喜欢什么和对什么不感冒的调查。
十一、旅游高端市场蓄势待发
中国出境旅游的分散化以及对新体验,特别是高端市场的需求,正促使各国旅游局关注高端市场推广。
澳大利亚用当地美食引诱中国游客,而瑞士主打滑雪旅游,加拿大则推出冬季假日旅游。
豪华邮轮、冲浪、探险、冬季运动和境外自驾游等项目将鏖战2015年中国出境游市场。
十二、支付方式不再拘泥于银联
世界范围内的机场免税店、零售店、酒店和ATM提款机都对系统进行了更新以接受中国银联卡,并对持卡者推出季节性折扣。
在 WTO 规则下,中国在 2015年必须消除银联各行间的结算垄断,使其他信用卡公司能够挤占更大的市场份额。
准备好接受信用卡公司面向中国消费者的广告轰炸吧,支付宝和银联支付 App 的崛起也不容小觑。
勇先创景旅游规划中心指出,随着旅游者收入水平和需求层次的提高,趋于追求能够满足其特殊需求且富于刺激性的旅游方式增强;人们期待着更多、更为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和专题旅游路线的不断推出,中国旅游业不仅要积极发展硬件配套,还要持续提升服务水平等软件配套,增强核心竞争力,吸引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游客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