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大血管X线表现
心脏大血管的正常及异常影像
![心脏大血管的正常及异常影像](https://img.taocdn.com/s3/m/bfa9515ba5e9856a57126017.png)
肺血管纹理分析
肺野内带— 肺动脉、静脉、支气管 肺野中外带— 肺动脉分支 肺野外带1/3看不到肺纹理
正常心脏大血管CT表 现
心脏大血管的正常CT表现
心脏大血管的正常CT表现
CT 心 脏 电 影 轴
返回
正常心血管DSA表现
思考题
循环系统的检查方法及优缺点? CT及MRI的适应症? X线摄影各体位的构成?
心脏与大血管基本病变表现
❖ 心脏位置及形态异常 ❖ 心脏各心腔增大 ❖ 胸部大血管改变 ❖ 肺循环的改变
(一) 心脏的位置及形态异常
1.心脏位置异常 2.心脏形态异常
类型
心脏轴线 内脏位置 房室位置 心脏畸形
(3).“靴型”心: 病理:右室流出道或肺动脉的 狭窄,右心室增大 X线:主动脉增宽,心腰凹陷, 心尖圆隆上翘 见于:F4
(4).普大型心:全心扩大 (5).其它:“8”字形心,怪异形心
心脏各房室增大的X线表现
概述
原因:血容量(前负荷)增加
心排血阻力(后负荷)增加 心肌本身疾病
病理:心肌肥厚,见于后负荷增加
LAO 60°
烧瓶、立卵状 主动脉弓清晰展开 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与脊柱平行 与脊柱重叠或位于后方
左侧位(LAT)
PA RV
LA LV
心脏大血管测量
心胸比值 正常成人心胸比值≤ 0.5 婴幼儿心胸比值≤ 0.55
心脏大血管的形态
横位心:短胖体形,膈肌高位,心膈接触面 大,主动脉结明显,心腰部凹陷。 心胸比值略 〉0.5
正常左位心 左位
正常位 正常
镜面右位心 右位
转位
镜面
右旋心 左旋心 中位心
右位 左位 居中
影像诊断学心脏和大血管
![影像诊断学心脏和大血管](https://img.taocdn.com/s3/m/8111a1b1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de.png)
aortic valve
water-bottle
雪人型 sabot
snow-man
第三节 心脏大血管疾病的基本影像表现 一、心脏增大 (二) 房室增大-左心房
left atrial enlargement : • “double density sign” • a prominent bulge of the left atrial contour(left atrial appendage ); • upward displacement of the left mainstem bronchus; • marked posterior displacement of the esophagus.
第二节 心脏大血管正常影像解剖
二、正常心脏大血管所见--MRI
Heart
myocardium endocardium valves atria ventricles pericardium
第二节 心脏大血管正常影像解剖
二、正常心脏大血管造影所见--冠状动脉DSA
(1) Rt. coronary a. Post descending branch atrial branch
2. CT检查
常规, 超速CT扫描(多层面、电子束)和CTA
3. MRI检查
成像方位和脉冲序列
4. USG检查 5. 核医学
第二节 心脏大血管正常影像解剖
一、心脏大血管普通摄影解剖 (一)标准摄影位置的心脏大血管解剖-后前位
第二节 心脏大血管正常影像解剖
一、心脏大血管普通摄影解剖 (二)标准摄影位置的心脏大血管解剖-左侧位
oblique (斜位心)
perpendicular (垂位心)
第二章 正常心脏大血管的放射学表现
![第二章 正常心脏大血管的放射学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617cc98884868762caaed503.png)
侧位: 呈长方矩形,心尖指 向前下方,上端为主动脉瓣,前缘
为室间隔,略向前隆凸,下缘为左室(隔 面)。后缘为二尖瓣与主动脉左后窦连 接(解剖纤维连接)。
左心室流入道 起自二尖瓣止于心尖。 左心室流出道 起自心尖止于主动脉瓣。
4.主动脉 主动脉根部位于肺动脉的
左后稍下方,主动脉瓣上方主动脉壁有三
侧位: 右室略呈新月状,位于心脏前 方,前方略向前隆凸 ,后缘为室间隔, 上段略向前凹陷,为室上嵴向前凸所致。
右室流入道 起自三尖瓣止于心尖; 右室流出道 起自心尖止于肺动脉瓣。
4、肺动脉 主干正位由肺动脉
瓣开始,斜向左上方至脊椎左缘分 出左右肺动脉。
左肺动脉 较短向左上跨过左主支气
管后分出左上叶小分支后下行,在肺门
影响心脏大血管 形态的生理因素
2.年龄与心形 婴幼儿、儿童、老年。
3.呼吸与心形 深吸气状态、深呼气状态。
4.体位与心形 平卧、立位、左侧卧、右侧卧位。
二 、造影表现
普通X线检查只能显示心脏大血管
轮廓及边缘,心血管内腔的形态结构 和血流动力学情况需要心血管造影方
能显示。
造影正常表现如下:
(一) 右心系统
个袋状突出称为主动脉窦,分别为右冠状
窦、左冠状窦、后(或无冠状)窦。主动 脉弓发出三支头臂动脉干,后移行于降主 动脉。
第二节 肺门和肺纹理分析
肺门阴影 是出入肺根的肺动脉、静 脉、支气管、淋巴组织、神经及周围结 缔组织构成的综合投影,主要成分为肺 动脉和肺静脉。
肺纹理 由肺动脉、肺静脉以肺门为 中心呈树枝状的血管分枝、支气管和淋 巴管等组成。
左心缘
肺动脉段与左心室段移行部长约1cm 段为左心耳段; 右心膈角处可见下腔静脉投影; 左心膈角处可见心包脂肪垫显影。
心脏大血管影像检查方法(讲义)
![心脏大血管影像检查方法(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c8474cd58e9951e79b8927d2.png)
肺充血
正常
肺充血
2、肺淤血
指肺静脉回流受阻,血液淤滞于肺静脉内, 常见于二尖瓣病变及左心功能不全。主要X线表 现如下: ⑴ 肺门影增宽,边缘模糊 ⑵ 肺纹理增多,边缘模糊 ⑶ 肺透明度下降 ⑷ 血液重新分布----上肺静脉扩张,下肺静脉
双房影
双边影
左 心 耳 隆 起
双边影
右前斜、左侧位 向后增大:食道左房段压迹加深、后移
左侧位
左前斜位
向后上方增大,左主支气管受压、变窄、抬 高
2)右房增大
后前位: 右房段向右隆突,高度大于心右 缘的1/2
左前斜位:右房段延长,向前膨突
3)左室增大
后前位:向左、下方增大
①左室段延长; ②心左缘超过锁中线 ③心尖下移
有时难以区别故统称为增大
1、心脏增大
衡量心脏是否增大最简单的方法--心胸比率
心脏最大横径 胸廓最大横径
正常值: 等于或小于0.5
心脏增大程度评估: 0.50~0.55——轻度增大 0.56~0.60——中度增大 0.60以上 ——重度增大
2、 各房室增大
1)左房增大
心脏正位位 向右增大:右心缘“双房影” 或“双边影” 向左增大:左心耳隆起
增强CT横断位层面
长轴位
短轴位
3、MRI检查及应用
MRI是利用核磁共振现象使人体组织成像 1.5T以上MRI仪才能完成心大血管成像 目前心血管MRI时间分辨率达20ms/帧图像, 可达到实时成像。
MRI成像技术及应用
(1)流空效应(“黑血”技术) 自选回波序列 流动 的血液在激励时刻内跑到扫描取样层面以外,因而不形成信 号-呈黑色,而心肌、 大血管壁呈灰色或灰黑色;
Diagnostic Imaging of Circulatory System
心脏与大血管
![心脏与大血管](https://img.taocdn.com/s3/m/f58654c051e79b896902264f.png)
T1 T2
T
心胸比率
T1+T2 T
四、心脏大血管病变的基本CT表现
(一)心包病变
1. 心包积液:心包腔增宽,其内充填水样密度影,密 度均匀
2. 心包增厚及钙化 3. 心包肿瘤
心包病变
心包积液( *)
*
心包增厚及钙化
分别显示心包增厚(↑) 和心包弧形钙化(↑)
心包囊肿(*) *
*
(二)大血管异常
1. 右位主动脉弓:主动脉弓位于气管、食管的右侧, 常伴有迷走的左侧锁骨下动脉
左扩展,左侧位心后间隙变窄,食管吞钡食管左 室段受压后移
左心室增大
心尖向下、向左延伸,左心室段延长、圆隆并向 左扩展,左侧位心后间隙消失
左心室增大
左心室增大
心尖向下、向左延伸,左心室段延长、圆隆并向
左扩展,左侧位心后间隙消失,食管吞钡食管左 室段受压后移
2. 右心室增大
a.右心室主要向前、向左、向后增大,心呈二尖瓣型 b.心腰丰满或膨隆 c.相反搏动点下移,心尖圆隆上翘 d.右前斜位,心前缘下段膨隆,心前间隙变窄 e.左前斜位,心室膈段增长,室间沟向后上移位
肺门搏动增强;右心室增大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段突出,肺门截断现象(肺门残根征), 右心室增大
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段突出,肺门截断现象(肺门残根征), 右心室增大
肺动脉高压
(4)肺静脉高压
为毛细血管后肺循环高压
心脏大血管的影像表现.ppt
![心脏大血管的影像表现.ppt](https://img.taocdn.com/s3/m/8be701321eb91a37f0115c06.png)
二、不同体位正常心血管造影表现
右心系统造影
左心系统造影
心脏角度投照
心室长轴位 心室长轴对应位 心脏四腔位
肺动、静脉造影(正位)
肺动脉
肺静脉
第二节 肺门和肺血管纹理
1.肺门:出入肺根部的肺A、V、B、
L、N及结缔组织的综合投影。
主要成分:肺A及肺V的主要分支。 2.肺纹理:组成肺门的结构自肺门
主肺动脉及右室漏斗部 右心室前壁 后缘:左心房 左心室及下腔静脉 注:心膈面前1/3为RV
后2/3为LV 心前缘与胸壁相贴<1/2
LAT
心脏双斜位的鉴别
心影 主动脉 心前间隙 心长轴 胃泡
RAO 45°
斜卵、梨状、 主动脉弓重叠 倒置三角形
与脊柱成角 位脊柱前方
LAO 60°
烧瓶、立卵状 主动脉弓清晰展开 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 与脊柱平行 与脊柱重叠或位后方
正常心脏大血管的影像表现
第一节 不同体位正常心脏大血管的X线表现
一、不同体位心脏大血管正常表现: 1.P-A位 右缘:上腔静脉和主动脉
右房体部及下腔静脉 左缘:主动脉弓及降主动脉
起始部 肺动脉段及左房耳部 左心室 注:相反搏动点
P-A 位:
2.RAO 45°(吞钡) 右后缘:主动脉与上腔静脉重叠影
左房体部 右房体部及下腔静脉 左前缘:升主动脉、主动脉弓 肺动脉主干、右室漏斗部 右心室 左心室
RAO 45°
O 60° 右前缘:升主动脉、上腔静脉
右房耳部(1/3) 右心室(2/3) 左后缘:大血管、主动脉窗 左心房 左心室 注:房室沟
室间沟
LAO 60°
T位(吞钡) 前缘:升主动脉
向外呈树枝状放射分布的阴影。 主要为肺A的分支。内带还有肺V、
心脏解剖及X线表现 ppt课件
![心脏解剖及X线表现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5ac704960590c69fc37635.png)
3 左前斜位(第二斜位)
心前缘 上段:右心房 下段:右心室 右心房上为主动脉,二者相交成 钝角
心脏解剖及X线表现
心后缘 上段:左心房 下段:左心室 透视下可见室间沟;后下缘心膈 角内可见下腔静脉及心后三角;主 动脉窗内可见气管分叉、主支气管 和肺动脉
心脏解剖及X线表现
心脏外形
心似前后略扁倒置的圆锥体,其大小稍大于本人 的拳头,重约260克。心的外形分为心底、心尖、 两面、三缘和三条沟。 心底朝右后上方,连接 出入心的大血管。 心尖朝左前下方,平左第5肋 间隙,锁骨中线内侧1~2CM处,活体于此处可触 到心尖的博动。前上面隆突,与胸骨及肋软骨相 邻,称胸骨面,后下面扁平贴于膈,称膈面。右 缘,近似垂直主要由右心房构成;左缘,圆钝主 要由左心耳和左心室构成;下缘,近水平位较锐, 由右心室和心尖构成
心脏解剖及X线表现
心脏解剖及X线表现
心脏解剖及X线表现
心脏大小的估测
最常用的方法为最大横径与胸廓最大横 径的比率,即心胸比率,心脏横径是中 线分别至左、右心缘各自最大径之和, 胸廓横径则以最大胸廓处的内缘距离为 准。(测量方法如下图)
正常人心胸比率一般不超过0.52;临床上 以0.52~0.55为轻度增大,0.56~0.60为中 度增大,0.6以上为重度增大。
心脏与大血管X线诊断
第一讲:概论、心脏解剖及心血 管基本病变像学表现
心脏解剖及X线表现
一、X线检查方法
(一)普通检查 1透视: 2摄影:后前位(靶片距2m)
右前斜位(向左旋转450) 左前斜位(向右旋转600)
心脏解剖及X线表现
心脏解剖及X线表现
强调:
一定严格按照规定摄片,比如拍胸片时 一定要常规在吸气状态下摄片!
医学影像资料
![医学影像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98e854ae45c3b3567ec8be4.png)
一、正常心脏大血管的X线表现1、后前位片:正常心影2/3位于胸骨中线左侧,1/3位于右侧,心尖指向左下,心底朝向右后上方,左、右两个边缘。
心右缘:上段为主动脉与上腔静脉的总投影,下段为右心房构成。
心右缘与右膈顶相交成一锐角称为心膈角。
心左缘:上段为主动脉球(主动脉弓、主动脉结等)中段为肺动脉段(主干)。
正常呈凹陷,又称心腰。
下段为左心室构成。
中段与交界处为左心耳,正常时不能与左心室区分。
当左心房增大时,该处会突出。
2、右前斜位:吞钡后拍片,第一斜位。
心前缘:自上而下为主动脉弓及升主动脉、肺动脉、心室前壁、左心室下端。
心前缘与胸壁间隙呈倒三角形。
心后缘:上段为左心房,左心房对食管有轻微压迹;下段为右心房。
心后缘与脊柱之间的间隙称心后间隙。
心前缘与胸壁之间的间隙称心前间隙。
3、左前斜位:第二斜位。
(在60度的投照位上,心脏的四个房室均可显示。
心前缘:上段为右心房。
(主要由右心耳构成)下段为右心室。
心后缘:上段为左心房,后上方有左主支气管通过。
下段为左心室。
4、左侧位片:常取左侧位。
前方为胸骨侧位像,心影的前下方为右心室,右心室上方为右心房。
心后上缘为左心房,下方为左心室。
胸骨后右心房室前一倒三角形透亮影即心前间隙。
左心室及横膈构成一心后三角。
1)肺充血:肺动脉内血流量增多。
主要见于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
X 线表现为:A、两肺纹理增粗,增多,边缘清晰,锐利。
B、两肺门影增大,肺动脉段膨隆,右下肺动脉增粗,宽度超过15毫米。
C、动脉段、两肺门血管搏动增强,透视下见肺门舞蹈现象。
常见病:先心:房缺ASD ,室缺VSD, 甲亢性心脏病。
2)肺淤血:肺静脉血增多,肺静脉回流受阻。
X 线表现为:A、两肺纹理增粗,模糊,两上、下肺纹理增粗,为上、下肺静脉增宽。
B、两肺门影增大,模糊;无搏动。
C、两肺野透亮度降低。
常见病: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狭窄,左心衰竭。
3 ) 间质肺水肿出现间隔线称KerIey A 、B、C 线。
心脏大血管X线表现
![心脏大血管X线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ce309760b84ae45c3b358c33.png)
影像检查方法 正常X线表现 基本病变表现 心脏血管疾病
心脏大小
测量心胸比率是确定心脏有无增大最简 单的方法。 心胸比率是心影最大横径与胸廓最大横 径之比,正常成人心胸比率≤0.5。体型 肥胖者,心胸比率可超过0.5,但一般不 应超过0.52。
影像检查方法 正常X线表现 基本病变表现 心脏血管疾病
影像检查方法 正常X线表现 基本病变表现 心脏血管疾病
正常X线表现----右前斜位(第一斜位)
心前缘 ---- 自上而下由升主动脉、肺动脉干、右心室漏 斗部、右心室前壁和左心室下端(心尖部)构成。 心后缘 ---- 上段为升主动脉后缘、弓部、气管及上腔静 脉的重叠组成;下段由心房构成,上部较长段为左心房略 呈弧形,隔上的小部分分为右心房,有时于后心隔角处可 见向下后斜行的下腔静脉。
正常X线表现----后前位
正常心影2/3位于胸骨 中线左侧,1/3位于右 侧,心尖指向左下, 心底朝向右后上方, 形成斜的纵轴,心脏 大血管有左右两边缘。
影像检查方法 正常X线表现 基本病变表现 心脏血管疾病
正常X线表现----后前位
心右缘 :分两段(其间有 一明显奇迹) 上段--升主动脉和/或上腔 静脉投影; 下段--右心房。 心左缘:分三段 上段--主动脉结(弓); 中段--肺动脉段(心腰) ; 下段--左心室段,其下方形 成心尖。
影像检查方法 正常X线表现 基本病变表现 心脏血管疾病
正常X线表现----右前斜位
心前间隙 :心前缘 与胸壁之间的三角形 透亮区。 心后间隙:心后缘 与脊柱之间透亮区 (降主动脉与食管位 于心后间隙)。
影像检查方法 正常X线表现 基本病变表现 心脏血管疾病
正常X线表现----右前斜位
心脏大血管X线表现
![心脏大血管X线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1fbc5322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cf.png)
正、侧位、左前斜位和右前斜位 高仟伏摄影:观察双心房阴影,心内结构,显
示气管和支气管
平静呼吸后屏气摄片 食道吞钡摄片
普通X线检查
体层摄影:
显示气管支气管和隆突分叉 显示肺门解剖 显示肺动静脉结构
记波摄影:记录心脏大血管搏动,已少用 心包注气造影:观察心脏及心包结构 食道造影:观察左心房,判断胃泡及肝位置
心血管造影
范围:大部分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后天性 心脏病(如冠心病和风湿性瓣膜病变)
目的:选择治疗、提供术前病理解剖和 功能资料
分析: 系统静脉和肺静脉的回流
心房形态和位置:正常、反位和不定型 心室形态和位置 房室的连接关系:协调和不协调 心室和大血管连接:协调和不协调 大血管的相互关系 有无缺损和狭窄等畸形
RCA 中,PD,PL
RCA 中、远,PD,PL RCA 近、中、远,PD,
冠脉造影常用的投影体位
我院冠脉造影的常规体位
左冠脉造影 : RAO 30°头侧成角 25°(右肩位) RAO 30°足侧成角 25°(肝位) LAO 45-60°头侧成角 25°(左肩位) LAO 45°足侧成角 25°(蜘蛛位) AP头侧成角(正头位) 必要时辅于LAT(左侧位)、AP足侧成角
心脏和大血管的X线测量
心脏横径和心胸比值
心脏横径(T=T1+T2): 正常成人11.5~15.5cm
心胸比值(T/Th): 0.30~0.60,50%正常成 人>0.50,国人平均值 0.44±0.03
影响因素:年龄、体 型、膈位置、心动周 期、期前收缩和心脏 生理状态
心脏和大血管的X线测量
正常心脏和大血管的X线表现
胸部平片的X线表现 影响心脏大血管形态和大小的因素 心血管造影表现
心脏的X线检查
![心脏的X线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c98a647f866fb84ae55c8d6d.png)
后前位
右心缘 上段:升主动脉与上腔静脉 下段:右心房 心膈角
左心缘 上段: 主动脉弓 中段: 肺动脉段(心腰) 左心耳、相反搏动点 下段: 左心室(心尖)
升主动脉、上 腔静脉
右心房
主动脉弓 肺动脉段
左心室
右前斜位
心前缘:
主动脉弓 肺动脉 右心室 左心室
心后缘:
左心房 右心房 心前间隙、心后间隙
心脏的X线检查
一、正常影像表现 二、基本病变表现 三、常见疾病诊断
一、正常心脏大血管X线表现
常规心脏摄片 体位 后前位:基本位 右前斜位(吞钡):向左旋转450~600 左前斜位:向右旋转600 左侧位(吞钡)
(一)心脏大血管的正常投影
后前位:
1/3位于胸骨中线右侧, 2/3位于胸骨中线左侧 2 心底在右上, 心尖在左下 3 有左、右两个心缘
心胸比率:
定义:心影最大横径/胸廓最大横径 正常值:≤0.5(横位心≤0.52) 意义: 当>0.5(或0.52)时,表示心影增大,是一
种衡量心脏是否增大的粗略方法
T1
T
T2
(三)心脏的形态
斜位心 垂位心 横位心
夹角=450 夹角>450 夹角<450
心胸比率≈0.5 心胸比率<0.5 心胸比率>0.5
肺泡性肺水肿:
常与间质性肺水肿并存,肺 静脉压超过30mmHg时,渗出 液主要存积在肺泡内。 X线表现: 一侧或两侧肺野内带有片状 模糊影,以中下野内中带 (双侧肺门区)多见; 典型表现呈蝶翼状。
含铁血黄素沉着:
见于二尖瓣性心脏病及 多发性肺出血病变。 X线表现:双肺可见细 小节结和点状影,中下 肺野较多,与粟粒结核 近似,常与Kerley B线 并存。
心脏和大血管的X线检查
![心脏和大血管的X线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d5aa651c50e2524de4187e7e.png)
主要用于观察右心房、左心室及右心室有无增大。
1.心前缘自上而下由升主动脉、右心耳及右心房、右心室构成。
2.心后缘上段为主动脉弓、左肺动脉和主支气管结构,下方为左心房,最下方为左心室。主动脉弓下方的透亮区称为主动脉窗。在主动脉窗内可见气管下段和左、右支气管的带状透明区,以及左肺动脉断面所形成的长圆形致密影。
在左前斜位片上,主动脉升部、弓部与降部均显示十分清楚。
(四)左侧位
左侧位片主要观察左心房有无增大。心前缘上段由升主动脉和肺总动脉构成,从第四肋骨向下,主要由右心室构成。心后缘上段与下段分别由左心房的大部分和左心室或下腔静脉构成。左侧位片可显示主动脉影。后心膈角前方可见下腔静脉阴影。
(五)肺门的结构
肺门由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淋巴结、神经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所组成。其中以肺动脉及肺静脉的主要分支为主。左侧肺门较右侧略高,肺门阴影内缘以支气管外壁为界,外缘不超过肺野内带。即两肺中野内带、纵隔旁第2~4前肋之间的阴影。右肺门上部主要由右上肺动脉及其分支和右上肺静脉构成,下部由右下肺动脉构成。左肺门是由左肺动脉及其分支和左上肺静脉分支构成。根据右下肺动脉增宽的程度,可粗略判断肺循环血流量增多的情况。
二心脏和大血管病变的X线检查
(一)心脏测量
1.心胸比率心脏最大横径与胸廓的横径之比。正常值<0.5,根据心胸比率可估计心脏增大的程度,0.51~0.55为轻度增大,0.56~0.60为中度增大,0.60以上为高度增大。因心胸比率受一些因素影响,实际应用中要加以注意。
2.左心房测量①左心房轻度增大:食管中下段局限性压迹,无食管移位。②左心房中度增大:食管中下段局限性压迹外,移位至胸椎前缘。③左心房重度增大:食管中下段局限肺动脉干横径在右下肺动脉上端与右上肺静脉交界,测量右下肺动脉直径。正常应小于15mm,如大于15mm则右下肺动脉扩张。
1正常心脏大血管的影像表现
![1正常心脏大血管的影像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6395553058fb770bf78a55f5.png)
主要成分:肺A及肺V的主要分支。 2.肺纹理:组成肺门的结构自肺门
向外呈树枝状放射分布的阴影。 主要为肺A的分支。内带还有肺V、 B的分支。
3.X线表现: 正位: 上部:肺A、V分支 右上外缘(上1/3) 为上肺V下后干 下部:下肺A及其分支 下肺V不参与肺门构成 注:左肺门高于右侧。
侧位: 前上为上肺V干 后上为左肺A弓 下部为两下肺A干
正常肺门结构 肺动脉 肺静脉
X平片显示的正常肺纹理
第三节 心脏大血管的搏动:
一般:LV波>RV波 AO波>PA波 LV波与AO波相反 肺门血管没有明显搏动
第四节 心脏大血管的测量:
1.心脏横径:T=T1+T2 2.心胸比率:T:Th≤0.5 3.右下肺A干测量:914mm 4.心表面积测量: 实测表面积=0.7×L×B+2.1 实测面积/预测面积=±10%
RAO 45°
O 60° 右前缘:升主动脉、上腔静脉 右房耳部(1/3) 右心室(2/3) 左后缘:大血管、主动脉窗 左心房 左心室 注:房室沟 室间沟
LAO 60°
T位(吞钡) 前缘:升主动脉 主肺动脉及右室漏斗部 右心室前壁 后缘:左心房 左心室及下腔静脉 注:心膈面前1/3为RV 后2/3为LV 心前缘与胸壁相贴<1/2
心脏测量的正常值及增大标准
正常值 轻度增大 中度增大 高度增大
心胸比率
心表面积
≤0.5
≤15%
0.51 0.55
16% 35%
0.56 0.6
36% 60%
≥0.61
≥61%
右下肺动脉 (mm)
≤15
15 20
21 25
≥26
第二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版ppt
心脏和大血管的X线测量
心脏横径和心胸比值
心脏横径(T=T1+T2): 正常成人11.5~15.5cm
心胸比值(T/Th): 0.30~0.60,50%正常成 人>0.50,国人平均值 0.44±0.03
影响因素:年龄、体 型、膈位置、心动周 期、期前收缩和心脏 生理状态
编辑版ppt
3
编辑版ppt
普通X线检查:胸部摄片
正、侧位、左前斜位和右前斜位 高仟伏摄影:观察双心房阴影,心内结构,显
示气管和支气管
平静呼吸后屏气摄片 食道吞钡摄片
4
编辑版ppt
普通X线检查
体层摄影:
显示气管支气管和隆突分叉 显示肺门解剖 显示肺动静脉结构
记波摄影:记录心脏大血管搏动,已少用 心包注气造影:观察心脏及心包结构 食道造影:观察左心房,判断胃泡及肝位置
心脏大血管X线检查及表现
1
编辑版ppt
心脏大血管X线检查
普通X线检查:透视、胸部摄片、体层摄影、 记波摄影、心包注气造影和食道造影。
心血管造影 先进技术:CT(Spiral CT、UFCT)、MR
2
编辑版ppt
普通X线检查:透视
转动体位观察心脏房室和大血管 观察心脏大血管搏动 鉴别心脏内外结构 观察心脏钙化影 观察肺血管纹理差 资料不能记录、储存和前后比较 受个人经验限制
影响心脏大血管形态和大小的因素
心脏大血管形态与年龄的关系
心脏与年龄关系
婴幼儿:心腰丰满,呈球型居中,C/T达0.60 青少年:左心腰平直或轻凹 成年人:心腰凹陷,心脏2/3位于左侧,1/3位于右侧
C/T小于0.50 老年人:心腰凹陷更明显
大血管与年龄关系
婴幼儿:主动脉显示不清(主动脉未发育、胸腺大) 青少年:主动脉、上腔静脉、肺动脉可显示 成年人:右上纵隔由上腔静脉—主动脉,心腰趋向凹陷 老年人:主动脉伸长、扭曲和增宽
心血管造影表现
右 心 室 和
肺 动 脉
21
编辑版ppt
心血管造影表现
22
编辑版ppt
心血管造影表现
23
编辑版ppt
心血管造影表现
24
编辑版ppt
心血管造影表现
25
编辑版ppt
心脏房室增大的X线表现
心脏增大病理上分心肌肥厚和心腔扩张,可两者 兼有或某一为主
心肌肥厚:心腔排血障碍压力超负荷和心肌代偿 的结果;见于瓣膜狭窄或闭锁,瓣上或瓣下的梗 阻,高血压和肺循环高压。
左侧位:心脏与膈肌和胸骨接触面增宽,心前间 隙缩小。
间接征象:肺动脉段凸出,右心房扩大,下腔静 脉和奇静脉扩张。
二尖瓣型心:心脏呈向左逆钟向旋转。
30Leabharlann 编辑版ppt右心室扩大31
编辑版ppt
心脏房室增大的X线表现 —左心房增大
食管中段局限性压迹和移位(右前斜位、左侧位)
左支气管抬高,气管分叉角度扩大(左前斜位、 正位)
5
编辑版ppt
心血管造影
范围:大部分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后天性 心脏病(如冠心病和风湿性瓣膜病变)
目的:选择治疗、提供术前病理解剖和 功能资料
分析: 系统静脉和肺静脉的回流
心房形态和位置:正常、反位和不定型 心室形态和位置 房室的连接关系:协调和不协调 心室和大血管连接:协调和不协调 大血管的相互关系 有无缺损和狭窄等畸形
18
编辑版ppt
心血管造影表现
上、下腔静脉和右心房
右心室和肺动脉
肺静脉和左心房
左心室和主动脉
大血管关系:
1、主动脉与左心室连接,肺动脉与右心室连接 2、大血管的起始部呈螺旋状交叉 3、侧位上肺动脉居主动脉的前方 4、主动脉瓣位置低于肺动脉瓣
19
编辑版ppt
心血管造影表现
20
编辑版ppt
13
编辑版ppt
影响心脏大血管形态和大小的因素
膈与心脏形态的关系 生理状态与心脏形态的关系 体位的影响(PA、AP)
14
编辑版ppt
胸部平片的X线表现 后前位
15
编辑版ppt
胸部平片的X线表现 右前斜位
16
编辑版ppt
胸部平片的X线表现 左前斜位
17
编辑版ppt
胸部平片的X线表现 左侧位
34
编辑版ppt
右 心 房 扩 大
35
编辑版ppt
全心大
36
编辑版ppt
正常冠状动脉的
X线投影
(一)左冠状动脉 (LCA)
⒈左冠状动脉主干(LM) 称为 中间支
主动脉型心:左心室大,心脏向右呈顺钟旋转, 左心室向右向前,主动脉弓开大,升主动脉向右, 主动脉弓向左凸出,心腰凹陷。
27
编辑版ppt
左心室扩大
28
编辑版ppt
左心室扩大
29
编辑版ppt
心脏房室增大的X线表现 —右心室增大
后前位:心尖上翘、园钝,心腰饱满或膨出。 左前斜位:心脏前下缘膨出。 右前斜位:右心室流出道膨出。
编辑版ppt
9
正常心脏和大血管的X线表现
胸部平片的X线表现 影响心脏大血管形态和大小的因素 心血管造影表现
10
编辑版ppt
胸部平片的X线表现:心型
垂直型心脏 心轴角>48º
斜位型心脏 心轴角35~48º
11
横位型心脏 心轴角<35º
编辑版ppt
胸部平片的X线表现:投照体位
12
编辑版ppt
7
心脏和大血管的X线测量
右下肺动脉干
正常成人上限值: 男性1.5cm,女性 1.4cm
编辑版ppt
8
心脏和大血管的X线测量
主动脉直径和纵径
主动脉直径(D):成人 男性平均值2.7±0.32cm, 女性平均值2.56±0.35cm。 成年人每10年直径约增加 1.35mm。
主动脉纵径(AL):成人 男性平均值9.78±1.10cm, 女性平均值9.48±0.88cm。 成年人每10年纵径约增加 3mm。
左心房耳部膨凸及长度增加 右心缘双弧影
32
编辑版ppt
左心房扩大
33
编辑版ppt
心脏房室增大的X线表现 —右心房增大
后前位:右心缘向右,相反搏动点上移,心房 /心高>0.5。
左前斜位:心前缘上段向上或/和向下膨凸。 右前斜位:心后缘下段园弧状膨凸。 间接征象:上腔或/和下腔静脉扩张。
心脏扩张:血容量增加和心肌收缩力减弱;见于 分流性疾病和瓣膜返流病变,心肌病变。
26
编辑版ppt
心脏房室增大的X线表现
— 左心室增大
后前位:左心缘膨出,心尖向左、向下延伸,相 反搏动点上移。
左前斜位:心后缘向下伸展,与脊柱影重叠(排 除右心室增大,将左心室向后推移)。
左侧位:心后食管间隙缩小或消失,下腔静脉影 位于心脏后缘线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