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实验,上亮《物体的浮与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妙用实验,上亮《物体的浮与沉》
作者:丁奇明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年第18期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鸡蛋”为实验器材贯穿整堂课,妙用实验突破《物体的浮与沉》重难点的案例。

【关键词】浮与沉;鸡蛋;实验
《物体的浮与沉》(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5节内容)很贴近学生的生活,平时也见多了诸如鸡蛋沉入水底,空玻璃瓶浮于水面,橡皮泥沉入水底,蜡烛浮于水面等现象,但是没有更深层次的从力学角度去思考物体的浮与沉,仅仅是看到了表象,没有掌握其中的规律。

这节内容可以让学生死记硬背掌握好规律,但是这种机械的背诵,实际并没有真正掌握和理解知识,等时间长了就会遗忘。

如果能妙用实验,从生活中常见的实验现象出发,通过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们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运用“二力平衡”和“力与运动的关系”知识分析问题,最终得出物理规律,相信这样的知识才能被真正地掌握,并且能够在此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一、利用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在新课伊始,利用1个鸡蛋(课前已将蛋清和蛋黃掏出)和一个装有水的水槽演示实验,演示前可先让学生对浸没在水中的鸡蛋会“上浮”还是
“下沉”进行猜想,根据以往的经验理所当然的回答:“下沉”,然后将这枚特殊的鸡蛋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发现鸡蛋神奇的上浮了,这一现截然不同的现象,会让学生产生很多的疑问,带着“物体的浮与沉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这一疑问进入到《物体的浮与沉》的课堂中,并且想揭开“鸡蛋为什么会上浮”这一神秘的面纱。

利用鸡蛋这种常见的物品进行演示,并且看到了与自己固有认识截然不同的现象来创设问题情境,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从而为知识的传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通过实验掌握物理规律
带着种种疑惑,课堂进入到第二个实验:探究物体的浮与沉。

这次实验探究的都是一些常见物品,如蜡烛、橡皮泥、小石块、玻璃小瓶(空瓶)、硬币、乒乓球等,将这些物体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它们如何运动的(上浮或下沉)?我们发现,上浮的物品是:蜡烛、玻璃小瓶(空瓶)、乒乓球等,下沉的物品是:橡皮泥、小石块、硬币等,这与学生原来的经验是一致的,使现象再现。

紧接着让学生动手做一做:“怎样使下沉的橡皮泥浮起来?”和“怎样使漂浮的玻璃瓶沉下去?”为了学生能顺利完成任务,这里给出一提示:从物体受力的角度分析,橡皮泥(玻璃瓶)在松手后受力情况是怎么样的?可以改变哪个力的大小?如何改变?
课堂上学生忙碌着,思考着如何改变物体的浮沉,并不断地动手尝试,有的方法可能是不对的,但不能阻止他们继续努力探索真理的热情。

最终有较多的学生通过尝试可以得出正确的做法:(1)将橡皮泥做成空心的可以使橡皮泥上浮;(2)玻璃瓶中注满水或加重物可以使玻璃瓶下沉。

任务完成后进行总结:“(1)橡皮泥的;;力没有改变,改变了;;力,通过改变;;的方法改变的;(2)浸没在水中的玻璃瓶;;力没有改变,改变了;;力。

”最终引导学生得出:改变物体浮沉情况的方法:(1)改变自身重力;(2)改变浮力(由F浮=ρ液V排g得,改变V排或ρ液)。

得出规律后,请一位学生上讲台检查一下引入新课时用的特殊鸡蛋,学生将鸡蛋拿到手就会知道其中的奥秘,并让学生当众将鸡蛋打碎,展示这是一个空鸡蛋,揭示这其中的奥秘,并解释用什么方法使鸡蛋上浮的?——在浮力不变时,减小自身重力使鸡蛋上浮。

三、运用实验突破重点难点
揭示特殊鸡蛋的奥秘后,拿出精心准备好的一个大烧杯,其中有一个悬在中间的鸡蛋,介绍这种状态为“悬浮”,给出
“悬浮”的概念。

然后让学生根据所处的静止状态进行受力分析,进而得出“物体处于悬浮时,F浮=G物”的结论;随后提出如何使鸡蛋上浮?有学生根据“特殊鸡蛋”的演示提出将鸡蛋掏空,通过减小自身重力;或有学生根据小学科学上的知识给盐水加盐,这时马上请提出方案的学生上讲台演示,在盐水中不断加盐并不断轻轻搅拌,这时发现鸡蛋果真慢慢上浮直至露出水面。

然后让学生分析原因:在V排不变时,通过增大ρ液,增大F浮,这时F浮>G物,鸡蛋上浮。

两种方法都可使鸡蛋上浮,并且F浮>G物,自然而然的得出“物体处于上浮时,F浮>G 物”的结论;继续观察烧杯,此时鸡蛋漂在水面上,引出“漂浮”的概念,并观察与“悬浮”的差别:悬浮是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一种平衡状态,而漂浮是有部分物体露出液面的一种平衡状态。

再对漂浮的鸡蛋进行受力分析,此时鸡蛋处于静止状态,进而得出“物体处于漂浮时,F 浮=G物”的结论;最后,再拿出另一个装有悬浮鸡蛋的烧杯,给出任务是要让学生设计“怎样使这个鸡蛋下沉?”学生再根据以往所学提出:将清水倒入烧杯,在鸡蛋V排不变时,减小ρ盐水,减小F浮,使鸡蛋下沉。

从而再分析得出“物体处于下沉时,F浮
四、演示实验再现物理规律
为了检验本堂课的所学知识,最后拿出养生壶(四周是玻璃的,可以看到壶中情景)煮了几个汤圆,并通过实物投影仪实况直播,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汤圆形状的变化。

先将水烧开,然后将汤圆放入壶中,此时汤圆沉入壶底,再煮一会儿,奇迹出现了汤圆竟漂浮到水面上去了。

通过观察,分析汤圆刚放入水时为什么下沉直至沉底?又是什么原因导致汤圆煮熟时,则会浮出水面?引导学生通过自己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汤圆刚放入水时,F浮G物时,汤圆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

最后把煮熟发胖的汤圆和生汤圆放在一起,煮熟的汤圆明显发福了,验证了是汤圆的体积变大,使得浮力增大,使F 浮>G物汤圆上浮。

物理规律、定律大都建立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实验教学。

运用物理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实验帮助学生生成物理知识,构建知识体系;运用实验帮助学生明晰概念和规律,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运用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