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让学生更主动地发展
尊重是培养孩子的第一步
尊重是培养孩子的第一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尊重是一种至关重要的品质。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意识到,尊重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行为方式,对于培养孩子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尊重的定义、尊重的重要性、尊重的表现方式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等方面展开探讨。
尊重的定义尊重是指对他人的权利、感受、需求和观点给予应有的重视和尊敬。
这种尊重不仅体现在言行举止上,更体现在对他人内心世界的理解和尊重上。
尊重是一种基本的人际交往准则,也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基石。
尊重的重要性尊重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首先,尊重可以建立孩子良好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
当孩子感受到来自家长和他人的尊重时,他们会更加自信、乐观,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其次,尊重可以促进孩子与他人之间的良好关系。
只有懂得尊重他人,孩子才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获得他人的认可和支持。
最后,尊重可以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通过尊重他人,孩子能够学会换位思考、体谅他人,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尊重的表现方式尊重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表现。
首先,言行举止要符合基本礼仪规范。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孩子,教导他们如何尊重他人。
其次,倾听是表达尊重的有效方式。
当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家长应该耐心倾听,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
此外,尊重还包括对他人隐私和个人空间的尊重,不干涉他人私生活,并学会与他人保持适当距离。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尊重他人身教为先:家长和教育者要以身作则,做孩子身边最好的榜样。
只有自己先学会尊重他人,才能引导孩子走上正确道路。
引导交流: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是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关键。
家长应该倾听孩子的想法,并在交流中引导他们学会换位思考。
奖惩结合:在日常生活中,及时表扬孩子对他人表示出来的尊重行为,并对不尊重行为进行适当惩罚,让孩子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值得提倡的。
教育启发:通过故事、漫画、影视作品等形式向孩子灌输尊重他人的理念,并引导他们从中领悟到其中蕴含的道德准则。
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毛泽东关于让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思想,是他主张教学改革思想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60年代他在一个减轻中学生负担问题的批示中,针砭教学实践的时弊,指出:“现在学校课程太多,对学生压力太大。
讲授又不甚得法。
考试方法以学生为敌人,举行突然袭击。
这三项都是不利于培养青年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
”从这段论述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对传统教育制度弊病的深刻剖析,表述了教学改革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为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就必须采用一套“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新的教育方法;再次,评价教学的价值标准也应着眼在“主动发展”这一点上。
讲人的发展是今天教育的共性,但毛泽东所倡导的发展自有其与众不同的独到之处。
表现为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核心,使教学的价值论、方法论与目的论相统一。
强调学生的主动发展,就是肯定了学生是发展的主体,这也就肯定了个性发展的需要。
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历史上最具广泛群众性的事业,是最生动的富有创造性的事业,因此,需要培养有自主精神和独创精神的人。
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思想正是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第一,“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以求面向全体实现全面发展。
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作为基本内涵,以促进个体素质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进而达到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这也是我们提出素质教育的真正意义。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发展的具体化和进一步发展,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在学生身上,以学生为主体和核心,调动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使每一个受教育者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都能在他们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
尊重是教育孩子的首要目标
尊重是教育孩子的首要目标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教育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而在教育的过程中,尊重是首要的目标。
尊重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理念,一种方法,一种对待他人的态度。
尊重孩子,就是尊重他们作为独立个体的权利和尊严,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关爱。
本文将从尊重的概念、尊重的重要性、尊重的具体实践等方面进行探讨。
尊重的概念尊重,是指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言语、权利、感受等给予应有的重视和礼遇。
在教育孩子时,尊重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方法。
尊重孩子,就是尊重他们作为独立个体的权利和尊严,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关爱。
这种尊重不仅表现在言行上,更体现在对待孩子问题时的态度和方法上。
尊重的重要性尊重在教育孩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尊重能够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影响深远。
如果家长能够以尊重为基础对待孩子,孩子也会学会如何去尊重他人。
其次,尊重能够增进亲子关系。
只有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的亲子关系才能更加和谐稳定。
再次,尊重能够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品质。
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时,他们会更加自信、独立,更愿意承担责任。
尊重的具体实践倾听孩子的想法倾听是尊重的起点。
家长应该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意见,给予他们表达自己观点和情感的机会。
无论孩子说出什么样的想法,家长都应该耐心倾听,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尊重孩子的选择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给予孩子一定程度上的选择权。
比如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决策、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活动等。
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也能够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信任。
尊重孩子的隐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空间,在教育孩子时也应该尊重他们的隐私。
不要随意擅入孩子个人空间或查看他们私人物品,这样会让孩子感到被侵犯和不被尊重。
尊重孩子的情感当孩子情绪低落或遇到困难时,家长应该给予足够理解和支持,而不是简单地斥责或指责。
倾听并理解孩子内心真实感受,并给予适当安慰和帮助。
如何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2)
如何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青春期心理变化的特征表现为:自主意识增强、自尊心变强、渴望交流和友谊、易于冲动并富于幻想、性意识萌动并表现为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等正常的心理变化。
随着中学生生理和智力所发生的一系列特殊的变化,个性发展上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
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对于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把学生培养成对社会有价值的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尊重是中学生身心发展的根本需求。
中学生正处在由少年期向青春期转变的时期,少年常常因为缺乏准备,被突如其来的身心变化搞得惊慌失措。
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机期”、“心理断乳期”,意为这一时期的少年从心理上渴望摆脱对成人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
这是人生过程中由单纯对外部生动形象的世界探究到关注内部精神世界变化的转折时期。
而教育活动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与信任,并按照身心发展规律为个体发展提供多种积极发展的机会,并能在各种活动中帮助中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克服自身存在的影响成长的负面因素,在成人世界的尊重信任中呼唤孩子自我反思、自我改变的主动心理,学会心平气和地接纳自己的现状,并能学会“见贤思齐”,虚心学习别人好的方面,让自己成为内心强大而又谦虚好学的新时代好少年。
相信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是值得我们尊重、信任的,只要用爱滋养、他们就能健康成长。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需求。
爱是师德的灵魂,爱是教育的需要。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每个学生都需要关爱和同情,当这些需要得到满足时,就会引起学生的积极体验,引发良好的学习兴趣,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只有教师在教学中投入情感,创设师生平等的民主氛围,激发学生探求欲望,提高学习兴趣,以爱心换爱心,才能引导学生愉快、积极的学习,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
教师要善于建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创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下,能够和学生像朋友和伙伴一样的沟通和相处,彼此增加理解和信任,亲密无间。
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1. 引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师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方面。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意味着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和参与的机会,从而实现有效的学习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策略。
2.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不可忽视的。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具有不同的背景、兴趣爱好、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
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些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取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3. 关注学生的需求和价值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包括尊重学生的需求和价值观。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需求和价值观,教师应该充分理解和尊重学生的需求和价值观,通过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个别沟通、小组讨论、作业设计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需求和价值观,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4. 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包括关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不应该被passively 接受知识,而是应该被鼓励主动思考、探索和创造。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参与讨论、解决问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
5. 提供充分的表达和参与机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包括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和参与的机会。
学生应该被鼓励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课堂中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活动、项目设计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和参与的机会,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 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策略为了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可以采取以下切实可行的方法和策略:•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展学生主动性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展学生主动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主动性发展则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意味着从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出发,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发展空间;而发展学生主动性则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发挥主观能动性。
本文将探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发展学生主动性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实践方法。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就是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中心地位,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
这意味着教师应该倾听学生的声音,尊重他们的发言权,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征求学生的意见,让他们参与到教学决策中来。
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还能够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其次,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当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该有权利决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式。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活动,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进行选择。
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要发展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情境和问题,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例如,在教学中引入案例分析、实验探究等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组织合作学习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主动性。
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并共同解决问题。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有效沟通和协作能力。
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责任感。
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尊重是孩子成长的必备素质
尊重是孩子成长的必备素质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尊重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素质。
尊重不仅是父母对孩子的表现,也是孩子与他人相处的基础。
尊重不仅仅是口头上的礼貌,更是一种内心深处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只有在尊重的氛围中,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建立自信,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尊重他人首先,尊重是孩子学会与他人相处的基础。
在家庭和学校中,父母和老师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认可和重视。
只有在被尊重的环境中,孩子才能学会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不仅表现在言行举止上,更体现在对他人权利、感受和需求的尊重上。
当孩子学会尊重他人时,他们会更加善于倾听、理解和包容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尊重自己其次,尊重也包括对自己的尊重。
孩子应该学会珍惜自己、爱护自己,并且坚信自己有无限的潜力。
父母和老师应该引导孩子建立积极向上的自我形象,让他们明白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值得被尊重和珍惜。
只有当孩子懂得尊重自己时,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发展自己,并且不轻易被外界负面因素影响。
尊重环境除了尊重他人和自己,尊重环境也是培养孩子良好素质的关键。
尊重环境包括对自然环境、公共场所和社会规则的尊重。
父母和老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点滴细节教育孩子如何爱护环境、保护资源,并且遵守社会规范。
只有当孩子懂得尊重环境时,才能培养出责任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尊重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尊重也是至关重要的。
孩子应该学会尊重知识、尊重老师和同学。
只有当孩子对知识怀有敬畏之心时,才能更加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同时,尊重老师和同学也是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的关键。
在学习中,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可以让整个班集体更加团结、更加进步。
总结综上所述,尊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备的素质之一。
父母和老师应该从日常生活中入手,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孩子懂得如何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尊重环境和尊重学习。
只有在这样的教育氛围中,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并且成为有担当、有责任心的未来栋梁之材。
运用正确方法引导孩子尊重
运用正确方法引导孩子尊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尊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
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时,应该注重引导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尊重规则、尊重环境。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正确的方法来引导孩子学会尊重,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
为什么尊重很重要尊重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
当孩子学会尊重他人时,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此外,尊重还能够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让他们懂得遵守规则、尊重法律。
家庭教育中的尊重引导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要引导孩子学会尊重,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以身作则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他们会模仿父母的行为举止。
因此,家长首先要自己做到言行一致,用自己的行动来展示对他人的尊重。
2. 善于倾听倾听是尊重他人的表现之一。
家长应该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理解,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和被认可。
3. 约定规则在家庭中建立起明确的规则和约定,让孩子明白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
通过规则约束,培养孩子遵守规则、尊重规则的意识。
学校教育中的尊重引导除了家庭教育外,学校也是培养孩子尊重意识的关键场所。
老师在学校教育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会尊重:1.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老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和尊重。
只有建立起平等、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2. 引导团队合作通过团队合作活动,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互助。
在团队合作中,学生需要相互尊重、倾听他人意见,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尊重意识。
3. 开展主题教育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关于尊重主题的教育活动,如举办讲座、展览等。
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尊重的含义和重要性,激发他们对尊重的认同和理解。
社会环境中的尊重引导除了家庭和学校,在社会环境中也需要不断强调和引导人们学会尊重。
学会尊重孩子的成长更加美好
学会尊重孩子的成长更加美好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们常常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尊重孩子的成长是建立健康亲子关系的基础,也是培养孩子自信、独立、积极向上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尊重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的选择等方面探讨如何学会尊重孩子的成长,让他们茁壮成长,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尊重孩子的需求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拥有自己独特的需求和情感。
作为家长,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倾听和理解孩子的需求。
当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时,不要轻易打断或忽视,而是要耐心倾听,给予肯定和支持。
尊重孩子的需求,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被关爱,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
尊重孩子的个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有些孩子外向活泼,有些孩子内敛安静,有些孩子喜欢运动,有些孩子喜欢阅读。
家长应该尊重并接纳孩子的个性,不要强加自己的期望和标准在他们身上。
给予孩子适当的空间和自主权,让他们在尊重中自由发展,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
尊重孩子的选择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常常会代替孩子做出各种选择,比如教育方向、兴趣爱好、社交圈子等。
然而,尊重孩子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
当孩子表达自己的意愿和决定时,家长可以给予适当引导和建议,但最终决策权应该交给孩子本人。
尊重孩子的选择,让他们学会承担责任和后果,培养独立思考和决策能力。
尊重孩子的情绪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会面临各种情绪波动,包括快乐、悲伤、愤怒、焦虑等。
家长应该学会尊重并引导孩子处理情绪,而不是简单地否定或压抑。
倾听孩子倾诉心声,给予情感支持和安慰,在适当时候给予建议和帮助。
尊重孩子的情绪,让他们学会表达情感、调节情绪,培养健康心态和情商。
尊重孩子的成就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才华和潜力,在成长过程中取得各种成就。
家长应该学会尊重并赞扬孩子取得的成就,无论大小都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同时,在面对失败和挫折时也要给予理解和支持,帮助他们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尊重孩子的成就,让他们树立自信心、勇气和毅力,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
帮助孩子学会尊重是必要的
帮助孩子学会尊重是必要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尊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
尊重不仅体现在对他人的尊重,更包括对自己、对环境的尊重。
家庭、学校和社会都需要共同努力,帮助孩子学会尊重,培养他们健康、积极的人格。
为什么尊重是必要的尊重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础,也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
在家庭中,父母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都需要相互尊重,才能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
在学校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尊重可以促进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社会中,尊重是不同群体、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基础。
如何帮助孩子学会尊重1. 以身作则父母和老师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他们应该首先做到对他人、对孩子本身以及对环境保持尊重。
只有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才能真正影响孩子,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尊重。
2. 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让孩子明白每个人都应该被尊重,包括他们自己。
培养孩子正确的自我意识,让他们懂得自己的权利和责任,从而更好地去尊重他人。
3. 引导孩子正确处理冲突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如何处理冲突却可以通过培养来改变。
教导孩子在冲突中保持冷静、理性,并尊重他人的立场和情感,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4. 鼓励孩子参与公益活动通过参与公益活动,让孩子亲身感受到帮助他人、关爱社会的快乐和意义。
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感,从而更加懂得尊重他人。
尊重带来的好处当孩子学会尊重后,将会带来许多积极的影响: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懂得尊重别人可以让孩子更容易融入集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提升自信心:被尊重是一种肯定和认可,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培养责任感:懂得尊重别人也意味着懂得承担责任,这将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促进团队合作:在团队合作中,尊重是团队凝聚力和效率的关键。
结语帮助孩子学会尊重是一项长期而持续性的工作。
家长、老师和社会都需要共同努力,为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
只有让孩子懂得并内化尊重这一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培养出健康、积极向上的下一代。
尊重学生主体性多元评价促发展
尊重学生主体性多元评价促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确立的核心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转变教学方式及评价手段,改变原先过于关注结果的评价方式,以学生的主体发展出发,倡导对学生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要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建立科学多元的评价体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那么,如何评价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呢,教学中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一、尊重学生个性,建立平等师生关系师生间平等互动、民主和谐的关系,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健康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影响学生,教师的语言、神态、动作要具有亲和力,注意倾听学生发言。
在语文教学中,对于每个问题,学生都可能有自己不同的感悟,不同的理解,教师要像孩子们忠实的听众,认真倾听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样学生有了被重视感,便能激发他们自我表现的欲望。
在活动中,教师可深入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交流问题、摆弄学具,与学生建立一种互动的合作学习情境。
教师与学生保持了在情感、心灵上的平等交流,构建起语文课堂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师生关系处于一种无拘无束、平等民主的情境中,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教师才能多方位地了解学生情况以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传统教育评价中评价内容过多倚重学科知识,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视其1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学生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
在新的理念下,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应只侧重于对知识的评价,还要涉及学生认知的发展、学习活动的内容、语言形式、思维品质等非智力因素,注重综合评价,关注个性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1、态度、情感、兴趣。
教师要注重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端正明确的态度,健康积极的情感,看学生是否对语文学科产生兴趣,抱有积极的态度。
如何在素质教育下发展学生的主动性
如何在素质教育下发展学生的主动性摘要: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一系列的教育问题也随之产生,尤其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的问题更是严重,本文将围绕在素质教育环境下如何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育问题,主动发展,启发性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而主动发展指的是,学生的学习要排除外在强迫,主动设计与实现的发展。
前提是自由,核心是主动。
在教学的整个活动中,学生的学处于主导的地位,而教师的教则起着引导的作用。
因此,一旦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丧失了,整个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的那一环就会出现问题,进而影响整个教学活动的进行,一但成为整个社会教育的普遍现象,它势必阻碍了整个素质教育事业的推广和发展。
自从素质教育改革在我国实行以来,素质教育便一直被人们推崇到一个很高的地位。
就在2006年两会,温家宝总理也在其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因此对于素质教育的推崇也是无可厚非的。
然而,很多家长甚至教师工作者却一直未能真正理解素质教育,以为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发展。
在这种观念的推动下,近几年各种课外辅导班,培训班盛行。
这些无视学生个人兴趣的强制行为不但增加了学生的负担,而且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忽视了素质教育中注重学生主动发展的基本特征。
在素质教育环境下,我们能从以下各方面进行努力,以此发展我们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1.注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互动合作。
家长和老师要周期性的与学校进行必要的教育反馈和沟通。
2.尊重学生的主动性。
只有让学生置身于自主选择的学习中,才能使其乐在其中。
同样是在2011年两会进行中,网络上展开了一场关于耶鲁华裔教授蔡美儿教育方式的争论。
作为教授,她发行了一本新书《虎妈战歌》,大抒自己严苛的育女心得。
《尊重孩子发展节奏》心得体会
《尊重孩子发展节奏》心得体会尊重孩子发展节奏的重要性是我在教育学习中不断感受到的一个主题。
尊重孩子的发展节奏意味着理解和接纳每个孩子独特的学习方式和速度,给予他们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成长。
在过去的学习过程中,我通过实践和思考,逐渐领悟到尊重孩子发展节奏的重要性,并从中得到了许多心得体会。
首先,我意识到孩子的学习是个体化的。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特长和学习方式。
尊重孩子发展节奏就是要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不把他们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
在教育实践中,我遇到过一些孩子学习能力较强,能够快速掌握知识的,也遇到过一些孩子学习速度较慢,需要更多时间去理解和消化知识的。
对于前者,我要适时提供更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对于后者,我要耐心引导和帮助他们,给予他们更多时间和支持。
只有从个体差异出发,才能更好地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培养出更有个性的人才。
其次,我认识到孩子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孩子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个阶段的积累与跨越。
有些孩子可能在某个阶段取得较快的进步,但在接下来的阶段可能会遇到困难或者进展较慢。
这时,我们不能过分焦虑或者急于求成,而是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鼓励。
与其要求孩子一下子就达到某个目标,不如从小目标开始,逐步引导他们走向更高的层次。
只有在掌握了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后,孩子才能更好地拓展和发展自己的潜能。
另外,我也意识到孩子的学习需要有自主性和主动性。
尊重孩子发展节奏不仅仅是接受他们的速度和方式,更要给予他们独立思考和行动的机会。
在教育实践中,我经常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鼓励孩子自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度和选择权,让他们在学习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当然,这也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辅助,帮助孩子发现和纠正错误,从而更好地发展和成长。
除此之外,我还深刻认识到尊重孩子发展节奏需要给予他们合适的反馈。
尊重他人是孩子个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尊重他人是孩子个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尊重他人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品质和能力。
尊重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态度和价值观,对孩子的个人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尊重他人不仅可以促进孩子与他人之间的良好关系,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自我认知、社会适应能力和情商,对孩子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尊重他人是一种基本的社会交往准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各种场合,尊重他人都是我们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对于孩子来说,尊重他人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同理心、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们未来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尊重他人对孩子个人发展的意义1. 培养自我认知能力尊重他人首先要求孩子学会尊重自己,包括尊重自己的感受、需求和权利。
通过尊重他人,孩子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念,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
只有懂得尊重他人,孩子才能真正学会尊重自己,健康成长。
2. 培养社会适应能力在社会生活中,尊重他人是一种必备的社会技能。
只有懂得尊重他人,孩子才能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与同伴相处融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通过尊重他人的实践,孩子可以学会倾听、包容、理解和沟通,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和情商。
3. 培养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尊重他人不仅是一种礼貌和教养,更是一种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体现。
在团体活动中,只有懂得尊重他人,孩子才能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协调和共同进步。
通过尊重他人的实践,孩子可以培养责任感、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出色的团队领袖和团队成员。
如何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能力1. 以身作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和引导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以身作则,做一个懂得尊重他人、礼貌待人的模范。
父母可以通过言传身教、示范行为等方式,引导孩子学会尊重他人,并及时表扬鼓励孩子在这方面取得进步。
2. 多角度引导在日常教育中,父母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孩子学会尊重他人。
尊重是孩子情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尊重是孩子情商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尊重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情商素养,它不仅关乎孩子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塑造孩子性格和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尊重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态度和价值观,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尊重他人首先,尊重是孩子学会与他人相处的基础。
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孩子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学会尊重他人就是学会如何与他人和谐相处。
当孩子懂得尊重他人时,他们会更加善于倾听、理解和包容他人,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尊重自己同时,尊重也包括对自己的尊重。
一个懂得尊重自己的孩子会更加自信、坚强和独立。
他们懂得设立界限,保护自己的权益,不轻易被他人左右或伤害。
尊重自己也意味着懂得爱护自己的身心健康,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尊重环境除了尊重他人和自己,尊重环境也是培养孩子情商的重要方面。
尊重环境意味着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珍惜资源。
当孩子学会尊重环境时,他们会更加注重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培养出责任感和使命感。
尊重文化在多元文化的社会中,尊重文化差异也是培养孩子情商的关键。
尊重不同文化背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是培养孩子包容性和开放性思维的基础。
当孩子学会尊重不同文化时,他们会更加宽容、理解和接纳多样性,建立起丰富多彩的世界观。
尊重教育最后,家庭和学校在培养孩子尊重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和老师应该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教导他们如何尊重他人、自己、环境和文化。
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尊重的力量,并将其内化为一种习惯和态度。
总之,尊重是孩子情商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只有在尊重的氛围中成长,孩子才能够拥有健康积极的心态,建立良好稳固的人际关系,并最终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力、有情商智慧的个体。
因此,在教育孩子时,请务必注重培养他们对于尊重的理解与实践,让尊重贯穿于他们成长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尊重:让学生更主动地发展
制订计划前 ,教育者要带领学生学习国家 和学校制定 的有 关文件、 规章 , 并引导学生 自己分析班级实 际。 通过分析 , 让学生
全面准确地把握班情。要使学生 明白, 制订任何计划 , 都要从实
际 出发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制订计划的具体内容时 ,要引导大家讨论确定学期工作 目 标和阶段活动 目标。要 在讨 论中让学生明 白:目标一要具体 明 确, 二要适 当。既要在班级原有的基础上有新 的提高 , 目标具 使
部 同干部 、 班委干部与普通 同学 、 学生与科任教师 、 班级与学校 之间出现的问题 。这是工作 的深入 。 总结即对实施过程的 回顾 。教育者及时总结点、面上 的成 绩, 分析失误 , 正确引导 自我管理向纵深健康发展。这是方案 良
性发展 的保证。
在实施素质教育 中开展学 生 自 我教育 、 自 我管理有利于提 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 有利 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样 , 教育 者可变监护为引导, 德育可变抽象 为具体 , 变被动为 主动 。
时候我们得不到尊重 。 可夫 从更深的层次阐明了学生的主体 赞 性得不 到尊重 , 是造成此最根本 的原因。正如苏霍姆林斯 基所 说 :教育 的核心 , “ 就其本质 上说 , 就在 于让 学生 始终体验 到 自 己的尊严感 : 我是一个勤奋 的脑力 劳动者 , 是祖 国的好公 民 。 是 父母 的好儿女 , 一个 有着 高 尚的志趣 、 是 激情 和不断取得 进步 的完美 的人 。” 可见 , 作为教育者一定要尊重教育对象 , 尊重 要 学生成长 的需求 和保 护学生的 自尊心 , 让学生在健康 发展 中发 挥他们 的潜 能。
结。
、
实施“ 尊重” 教育 ,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重:让学生更主动地发展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向中学毕业生就其对学校生活有什么感想进行过问卷调查,学生们的回答概括有:(1)学校没有教给我们创造性、首创精神和独立性,甚至使我们缺乏大胆想像的勇气;(2)我们没有勇气解决自己的问题,而往往是依赖家长和教师;(3)教师很少能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很多的时候我们得不到尊重。
赞可夫从更深的层次阐明了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尊重,是造成此最根本的原因。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上说,就在于让学生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我是一个勤奋的脑力劳动者,是祖国的好公民,是父母的好儿女,是一个有着高尚的志趣、激情和不断取得进步的完美的人。
”可见,作为教育者一定要尊重教育对象,要尊重学生成长的需求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学生在健康发展中发挥他们的潜能。
一、实施“尊重”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要帮助受教育者不断提高和发展他们的主体性,使他们逐步由一个自然人变为社会人,变为能够认识和改造社会的行为主体。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
在中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
”可见,教育者应多尊重学生的这种需要,多挖掘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引导学生热情投入、积极参与,进而自我调控、自我评价。
1.让开道,让学生自己走。
无论是班级工作计划还是专题活动计划,教育者如果能充分发动学生共同参与到计划的制订中,不但能集思广益,使计划更切合实际、更周密、更可行,而且能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执行计划的自觉性。
因为计划是“自己参与”制订的,是自己认同的,不是老师强加的。
自己认同的东西没有理由不执行。
制订计划前,教育者要带领学生学习国家和学校制定的有关文件、规章,并引导学生自己分析班级实际。
通过分析,让学生全面准确地把握班情。
要使学生明白,制订任何计划,都要从实际出发。
制订计划的具体内容时,要引导大家讨论确定学期工作目标和阶段活动目标。
要在讨论中让学生明白:目标一要具体明确,二要适当。
既要在班级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提高,使目标具有较强的激励性,又要是大家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使目标有可行性。
2.空出位,让大家都入座。
组织实施是重要的环节,这一环节不仅是计划得以实现的关键,更是培养学生自主活动和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步骤。
教育者必须
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参与组织、管理和实施的机会。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丰富班级管理角色。
丰富班级管理角色的直接目的是使更多的学生在集体中承担服务集体的责任,并在此过程中提高管理能力。
如何丰富班级管理角色?可增设管理岗位,如设立课间纪律巡察、班级环境保洁、校服穿着胸卡佩戴情况检查等。
同时还可引导学生去创设岗位。
二是实行“滚动式轮流负责制”。
班级的每一个岗位,尤其是主要岗位定期改换,如班委干部,每学期须改选一次。
改选后,原任干部留职的不得超过三分之一。
另外,不同层次的管理角色可以轮换,如出色的课间纪律巡察员可升任主管纪律的副班长等。
让每个学生在多种管理岗位上锻炼,可让每个学生的才华得到施展,使有才能的学生脱颖而出,同时缩小各类学生间的差别,从而为提高整体素质打下基础。
3.腾出手,引学生上路。
实行学生自我管理后,教育者从繁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可以专注做要求更高的事——引学生上路了。
引学生上路,可从四个方面入手,即反馈、控制、协调、总结。
反馈即及时获取学生自我管理中的各种信息。
途径为察看各种记录,定期座谈,个别谈话等。
这是工作的前提。
控制即对实施过程的控制,实行程序、层次、质量、内容和形式上的宏观、微观控制。
这是工作的难点。
协调即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的协调。
比如干部同干部、班委干部与普通同学、学生与科任教师、班级与学校之间出现的问题。
这是工作的深入。
总结即对实施过程的回顾。
教育者及时总结点、面上的成绩,分析失误,正确引导自我管理向纵深健康发展。
这是方案良性发展的保证。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开展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样,教育者可变监护为引导,德育可变抽象为具体,变被动为主动。
二、实施“尊重”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当前中国思想理论界和教育科技界的热门话题。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呼唤,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创新意识需要从小培养,教育者要以培养学生创新力为己任。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培养创新意识的良好环境。
罗杰斯指出,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
对个人的表扬、赞评乃是促进心理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一个人在心理上感到安全时,他就不会害怕表现和发展他的发散性思维。
他可以在进行发散性思维时无须处于防御状态,从而保持“心理的自由”;他们可以充分表现自己思想的火花而无须压抑,不怕别人笑话或讥讽。
因此,教育者对那些以非传统方式来观察和思考的学生应当持容忍的态度,建立能培养和鼓励创造性思维的氛围。
2.努力保持学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人皆有之。
因好奇而发问,往往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开始。
好奇心强的人,探索未知世界的内在驱动力会更大,也往往更容易获得创造发明的机遇。
在各种教学活动和科技活动中,要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要解除学生对错误的恐惧心理,要强调从错误中学习,要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敢于幻想、大胆试验。
在科技活动中既要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已有科学知识的权威性,提出新问题、新想法,又要积极引导学生系统地学习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方法,增加学生对实际研究、创新活动的感性认识。
3.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
创造活动不是一种游戏,不是一种娱乐,更不是一种享受。
它是一种探索,一种冒险,一种艰苦的劳动。
所以教育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
在实际操作中,教育者要让学生清楚:创造活动绝不是凭聪明和创造思维能力就能取得成果的轻松劳动,而是需要极强的意志力、自信力支撑的艰苦劳动。
没有一定的理想,没有坚强的意志,没有充分的自信,要想有成功的创造,是不可想像的。
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艰辛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